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一体化产业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0:38:57

一体化产业分析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1篇

关键词:国外;文化产业一体化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发达的工业化和高度的城市化,而城市圈域经济正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城市圈域经济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我国,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圈为主体的圈域经济格局已经形成。辽东半岛、成渝、武汉、长株潭、呼包鄂等城市圈发展势头也很强劲。

呼包鄂主要由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座城市组成,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黄河中上游,位于土默川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之上。该区域距离北京500多公里、距离天津出海口600公里、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从地图上看,三地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三市区位优势明显,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呼包鄂地区三地总面积达23.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多万,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的中心地带。近年来,呼包鄂的经济发展令人惊叹,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西部地区发展最快的经济板块和全国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

呼包鄂城市圈是内蒙古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也是全国最活跃的经济块板之一。三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传统富集,也是文化创新最多、文化辐射最广、文化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此外,三地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利,易于联动,因此呼包鄂地区具有实施文化一体化的条件。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集中态势。区域集中的板块主要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和中西部地区。鉴于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期,笔者只能对国外发展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典范进行分析,以供呼包鄂地区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进行借鉴。

(一)欧盟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分析。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它是当今世界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国家之间的权力让渡和利益博弈,构建了一套制度化水平很高的长效合作体制和机制,实现了货币、经济、社会、政治、乃至文化领域的超国家整合。欧盟扩大到25国后,面积达到400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5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欧盟的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做法如下:

1、确定共同的文化理念,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如1992年通过的《马斯特利赫特条约》,2000年签署的《欧洲联盟基本权利》,2003年制定的《欧盟宪法》中有关文化的法律条款。

2、建立共同的文化政策框架,搭建一体化政策平台。20世纪90年代,欧洲理事会文化指导委员会从欧洲文化中提炼出“创造性”的主题,把建立“创造性的欧洲”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随后,指导委员会在欧洲文化政策比较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下建立了欧盟文化政策的框架模式。按照这一框架,欧洲各国先后相继推出自己的文化政策。

3、鼓励文化合作,支持重大文化项目。1990年,欧盟委员会公布加入“欧洲平台”的条件。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5年,约有500个文化项目获得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为了给这些项目提供支持,1990年到1996年间,欧盟委员会还组织并实施了一系列与翻译和图书出版相关的实验性项目。

(二)日本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分析。明治维新后,日本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962年,日本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日本的产业开发拓展到东京湾、尹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在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四个中心城市,相应地形成了日本四大著名的经济圈。这里拥有全国75%的工业总产值。这些经济圈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号称“动漫帝国”的日本,在发展动漫产业方面可称得上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楷模。日本的动漫产业在全球娱乐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动漫产业涉及影视、出版、音像、广告、旅游、教育、玩具、网络等众多领域,并以超过9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使之成为世界第一动漫大国。

日本动漫产业最发达的秋叶原地区位于京阪神经济带内。伴随着高速公路新干线的开通、产业结构互补性的增强,这个区域面积仅有3.5万平方公里,却聚集全国60%的人口。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3,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发机构。

日本的动漫产业如此发达,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一体化。日本政府积极扩张核心区域版图,让人力资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流动,以缓解核心城市人力资源过剩和周边地区人力资源缺口的矛盾。此外,日本政府还运用多种手段破除了不同区域的行政障碍,实现区域内人才“无障碍”流动。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日本培养了一大批国际级的漫画大师、动漫导演和大量兢兢业业的一线文化产业工作者;二是区域内完善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在日本,一部动画作品通常由多家公司联合投资。产品开发的投资联盟体系是日本动漫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这种经营方式一方面降低了产品开发的风险;另一方面拓宽了融资的渠道。吉卜力工作室的代表作《千里千寻》就是运用产品开发的投资联盟体系的一个经典案例。《千里千寻》的制作成本将近25亿日元,由Nippon电视网、Tohokushinsha电影公司、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Dentsu和其他机构共同投资。投资方按出资比例获取收益。由于完善的产品开发投资模式和沟通协调机制,这部影片最终以304亿日元的票房业绩回报了各投资机构。

(三)国外区域的成功经验对呼包鄂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启示。欧盟和日本在文化产业一体化方面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典范。尤其是欧盟通过国家之间的权力让渡和利益博弈,构建了一套制度化水平很高的长效合作体制和机制,实现了货币、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领域的超国家整合。呼包鄂三个城市间的区域一体化是一个省级政区内部的一体化,其利益协调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要小于欧盟,因此学习和借鉴欧盟区文化产业一体化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推进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大有裨益。

1、制定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完备的法制基础是欧盟国家开展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基石。欧盟国家的区域政策均是有法可依的,欧盟国家间区域一体化就是建构在这一法律体系基础上并在其指导和规范下发展的。

呼包鄂各地政府要构建在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区域法制体系以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另外,相关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和统一的政策体系也将大大促进一体化的进程。

2、多方面建立投融资渠道。纵观欧盟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几个领域,如法国电影业就得益于公共资助体系,德国联邦州建立的银行信贷体系保证了电影业的资金来源。呼包鄂地区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文化部门办文化产业变为社会办文化产业,特别是要加大非公有制经济所创办的文化企业比例,形成一个有利于吸纳国内外资本的文化产业体制和形成有利于与信息、教育、旅游等相结合发挥综合优势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3、加强人力资源一体化建设。人才资源,就是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呼包鄂城市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必须打破文化人才的禁锢。人才资源,就是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呼包鄂城市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必须打破文化人才的禁锢,要逐步统一人才市场,共同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生态环境,防止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另外,还要打破体制障碍,实现区域内人才流动“无障碍”。要完善区域内人才共享的劳动报酬,促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构建一体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人才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主要参考文献:

[1]叶刚.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7.

[2]李庆本.欧洲文化一体化的新进程[J].东岳论丛,2007.5.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2篇

[关键词]产业一体化,长吉。

长春和吉林是吉林省中部的两座特大城市,空间距离75km,时间距离仅30分钟。两市人口占全省的45%,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以上。其中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中心,在经济发展上有区位优势;吉林市则具有多样性的资源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然而无论是长春或吉林,如果仅凭本城市自己的经济总量或综合实力,在国内外都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若要提升长吉两市在国内外整体实力,应充分利用长春、吉林两市近在咫尺的区位关系以及地域联系,合理组织两个核心城市以及周边城镇在区域中的分工,实现一体化发展。

实际上,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想法由来已久,同时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也早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然而之所以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进程较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不具有强有力的竞争性。而现阶段面临全球化竞争和挑战的大背景下,地区产业一体化程度,则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率先实现长吉一体化的目标,宣告了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的全面启动,为提高长吉一体化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如何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就成为一体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产业发展概况。

长春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9亿元,同比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4400亿元。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等已发展成为全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不含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和材料等新型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

是国内文明的“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和“光电信息城”。吉林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1亿元,增长17.7%。重化工业是吉林市工业产业特点。拥有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中钢吉林铁合金厂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大企业。主要工业产品2000余种,化工、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的70%。

二、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其近些年产业趋势来看,虽然长春市产业顶着“汽车城”、“电影城”等光环,吉林市的重化工业在国内外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长吉两市无论在产业竞争力还是综合实力都存在下降的趋势。从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三化统筹”等目标考虑长吉两市的产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产业结构偏重、资源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化工产业、粮食深加工、能源、材料等重、化行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能耗和污染压力较大。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信息、商务会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部门发育程度较低。第一产业仍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经营单体规模普遍很小,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

空间格局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长、吉两市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基地,但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竞相发展”的制度性矛盾依然存在,导致“恶性竞争”多于“良性互动”,产业结构趋同。连接两地的产业发展轴带和重要节点已具雏形,但总体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

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制约“三化统筹”。偏重的产业结构以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城镇人口的单位从业率和报酬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多于“统筹”。长吉两地的产业关联度不高,成为一体化发展的“短板”。产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而长春、吉林两个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关联很少,一体化的内在需求不明显。产业一体化已经严重滞后于长、吉两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发展的“短板”。

三、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化策略。

1.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育长、吉两大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环节,特别是其基本经济部门(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之间的关联,形成产业链条。其次,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培育产业功能区和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形成“核心-外围”结构,让一体化区域内的各个城镇能够最充分地利用核心城市发展的力量。最后,培育不同产业发展轴带、城镇产业共生区之间的关联,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链网络,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产业发展向高级化转变。

从第一产业角度来讲,应注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尝试耕地流转制度,扩大单体经营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在减少农民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利用英俊、泉眼、劝农山、四家、奢岭、齐家、山河、太平、万昌、岔路河、一拉溪、搜登站、大绥河等全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8个节点镇,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岔路河中心节点,建设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合作产业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和农业生态新城。建设劝农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发高端、绿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使之成为供应长吉两市的“菜篮子”。

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创新能力,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同时,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具体来讲,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市汽车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依托一汽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整车和零部件产业,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以中油吉林石化为依托,带动发展地方配套化工,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汽车配套化学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打造石化产业集群;依托大成、中粮、燃料乙醇、天景等龙头企业,建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以中国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九台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建设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鼓励发展承载大量就业的基础服务业,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会展、创意设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具体来说,依托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城际高铁西段和龙嘉国际机场构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重点发展长春综合保税区、总部经济、航空服务、TOD商住、商贸物流等现代、高端服务行业。

培育新型业态。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发挥域内科技优势,培育发展潜力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业态”。近期,重点培育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聚乳酸纤维)、生物化工(多元酸、多元醇、生物丁醇、生物柴油)、平板显示、RFID射频标签、固态照明光源等新型业态,以便在未来的产业扩张当中占据主动。 引导产业联动发展。

从实现“三化统筹”和践行新型工业化的角度,必须强调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总部经济、金融、中介、设计研发、信息服务、物流、咨询等高端部门引领传统工业部门步入新型工业化,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城镇就业,承接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所转移出的劳动力。以发展新型工业夯实现代服务业的扩张基础,为传统农业转型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障。以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为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和基础供应。 积极拉动就业。

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排斥居民就业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遇到的一个难题,在东北地区特别典型。到2020年,长吉一体化区域城镇人口将达到65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与现状416万城镇人口比较,意味着新增200多万城镇人口。因此,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城镇就业,推动“三化统筹”,意义格外重大。

当前切实可行的举措有:依托区域产业特色,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为汽车、轨道客车产业配套的小型零部件、纺织、内饰、皮革加工等。为石化、粮食深加工产业配套的包装材料制造。保洁、安保、配送、家政等都市型服务业。

转变发展理念,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挖掘现有产业的就业增量。给与安置就业多的企业以多种优惠政策,从补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转向补贴新增就业岗位。对于食品加工、旅游业、服务业、商务会展和物流等就业潜力较大的行业,在发展理念上就要以就业最大化为目标,成为推动城镇化的有力“抓手”。

在双阳、九台、永吉等转型新城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给与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一是培育自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吸纳就地转移的农业人口,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 推进一体化区域“两型”产业体系的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压力。执行国家最严格的保护耕地政策,保护并留住生态用地,有限制地扩张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碳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严格限制既没有科技含量、又无就业增量,市场前景充满风险、高耗能、耗水,占用大量工业用地的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静脉”产业。

6.引导一体化区域空间统筹。

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为获得空间效率的节约,并实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要在效率最高的地区集中配置资源,让资源最充分地流动。依托长吉间已经形成并将继续强化的交通走廊建设,培育产业发展轴带和廊道;依托轴带上规划发展的新城、新区和新镇等,培育产业结点;依托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合理配置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共生区。形成产业基地、轴带(廊道)、城镇产业共生区,层次分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实现一体化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空间效率的最大化。

四、结论长吉一体化产业发展,就是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业态,以及优化区域内部分工,强化产业关联,拉动就业等产业发展策略,使产业发展服务于“三化统筹”,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使产业一体化其成为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3篇

关键词: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优势产业

一、引言

地区专业化水平,又称地区间的工业结构差异程度,是指一个地区专业化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该地区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产业集聚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同区位的限制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同类或者关联企业在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趋同,从而出现了产业地理布局上的集聚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空间集聚必然表现为地区专业化的强烈倾向,二者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经济空间并不是一张匀质的平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特定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导致专业化生产空间的出现。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产业集中度的关系可用图1说明。

Ppp1.tif,*/6。19*2;%90%90,S(”图1 贸易成本与地区产业集中率变化比较S)

图1中,S表示地区产业集中率,C表示贸易成本。假设两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完全一样,当贸易成本很高时,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极低,以至于两地区之间没有发生贸易往来,各地区生产与消费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这时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同(S1=S2),地区分工水平也一样。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地区的产业具有初步优势,生产要素报酬率较高,从而会引发生产要素向该地区的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前后向的产业关联的循环累积机制会导致产业在该地区的进一步集聚,而另一地区的工业则逐渐衰弱,从而形成“中心――”的产业结构。当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推进,由于地租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心地区的一部分产业转移出去,落后地区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开始实现经济起飞并最终实现与发达地区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在两个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则有S1=S2,即两地区产业集中率相等。如果两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不同,两地区将依据资源禀赋差异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从而实现完全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互相以有换无,取长补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时专业化分工水平最高。

二、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分析

我们以克鲁格曼(2000)区域分工指数来衡量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sj,k表示克鲁格曼区域分工指数,j、k表示地区,i表示行业,aji、aki分别表示j、k地区i行业的经济规模。如果j、k两地区具有完全相同的产业结构,则sj,k=0,这时地区之间不存在专业化分工;当j、k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时,则sj,k=2,这时地区之间专业化分工水平极高,从而有0≤sj,k≤2。因此,指数值越高,地区间行业差异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高;指数值越低,地区间产业同构性越大,彼此专业化分工水平越低。梁琦(2004)根据区域分工指数计算了1997年和2001年我国六大区域W(六大区域指的是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W)间的分工差异,然而由于这六大区域面积广袤,我们有必要利用既有的统计资料,作出更进一步的详细研究,研究时段也有必要延长,从而对我国地区分工水平的变化作出更为细致与科学的考察。下面利用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资料,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各产业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计算了我国1988-2003年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W(考虑到文章篇幅,1988-2003年我国省际间的区域分工指数详表省略,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向本人索取。W)。在此基础上,可得出表1-表4。

由此可以看出:

第一,随着省际间距离的增加,其分工指数从整体上讲也相应增加,在我国几大经济区域之间表现更为明显。东、中、西三大地带比较起来,历年中部的平均分工指数最低,这是因为中部的地理位置基本上介于东、西部之间。从七大经济区域来考察,华中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最低,这是因为华中地处我国中原地带,与各个区域的距离相对较近,而华南、西北、东北的平均分工指数一直较高,这是因为,其内部各省位置相对较偏,与其它区域内部各省的距离相对较远。

第二,我国各个地区的分工指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本上在逐渐增加。从省际上看,1988-1997年,我国各省的平均分工指数都不同程度地上升,期间只有河北、浙江与海南发生波动,1993-1997年,这三个省份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1999-2003年,除了北京小幅下降外,其它省份均上升。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七大区域划分的角度看,均也出现上升。

第三,我国不同地区内部的分工指数差别较大。华中、华东的内部分工指数跟其它地区比较起来,一直较低,这是因为,其内部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华东地区除了安徽、江西较为落后外,其它省份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业高度集聚,跟西北、西南、华南、东北这些地区内部省份比较起来,华东内部省份之间工业结构彼此差别相对较小。华中三省经济水平在我国处于中间地位,并且彼此资源禀赋极为相似,因此,内部分工指数在七大区域中一直是最低的。西北、华南、东北的内部分工指数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袤,并且,彼此资源禀赋差别较大,由于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工业有所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北内部分工指数。华南内部分工指数较高,主要归因于其内部经济结构差别较大,广东、海南、广西分别处于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极不相似。东北地区内部分工指数较高,既包含地理的因素,也包含经济结构的因素,是二者的综合。

三、我国区域间市场开放度分析

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时,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必然低;而当区域间的贸易成本高时,则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因此,我们可以用区域间贸易成本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程度。一般认为,对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影响主要由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以及区域间市场开放度等因素构成。表、表6W(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表6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W)

及图2、图3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通讯能力大大提高,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也大为改观,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我国交通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这在东部与中、西部都有明显体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

公路里程变化趋势SX)”SX(B图3 1988-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变化趋势SX)

对区域间市场开放度或地方保护主义的精确衡量很困难,甚至基本上不可能,但是一些学者还是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Young(2000)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地区保护主义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壁垒,地区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市场扭曲、地方保护趋于上升。与Young 的观点相同,法国经济学家Poncet(2002)认为,如果将中国省际间的贸易壁垒折算成隐含的关税率来看,1987年和1997年的关说分别达到3%和46%,这一水平已达到当前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水平,并且,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他省产品的21倍。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近年来的省际贸易不是下降而是大大增加了。张军(2001)认为Young 很有可能忽略了“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的差别。同时,Naughton(1999)也通过中国各省的贸易输入输出表,揭示了改革以来中国的省际贸易,特别是“行业内”贸易的增长。谢守红(2003)采用1990年和2000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中国大陆各省区的对外开放度(表7),认为1990年以来虽然各省区之间对外开放度存在巨大差异,但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普遍有了明显提高,这也间接表明了我国各省区保护程度在不断降低。从农村劳动力生产要素这一流动状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整体规模在逐年增加,1978-2003年2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显然,这与中央政府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破除地区封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有着重要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市场一体化程度在向纵深发展,虽然在一些地方还存在非常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是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在现实中的实施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无法抗拒经济一体化的潮流。

总之,我国区域间的贸易成本在不断降低,这不仅表现为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也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越来越高,信息交流成本不断降低,行政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来越弱,经济开放度越来越强,从而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迫使各个地区以不同形式、不同优势不断加入到这个进程中来,使我国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分工体系的发展整体,内部各个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提高。

四、我国地方优势产业形成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加速推进我国区域间贸易的增长,从而在各地区形成相对优势产业。我们用区位商来衡量我国地区优势产业的状况。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产业的LQ(区位商值)>1,则该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取LQ≥1.。对某地区优势产业的衡量,我们不能仅仅看产值或资产规模的大小,而且还应考虑到就业规模大小,否则该产业便具有“飞地式”经济的特征,对促进当地劳动者就业作用的贡献有限,难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更别说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得出了各地区的区位商值及其相对应的优势产业W(辽宁数据缺省。同样考虑到文章篇幅,作者略去了详表。W),从而得出表8。

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表现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一部分资源加工行业以及一部分轻工业行业,如食品、饮料制造业。因此,从相对优势的角度出发,内地优势产业的表现还是很明显,从而各地区经济有朝专业化分工格局发展的态势,这也从区域分工指数得到了反映。我国区域分工指数整体上升,说明地区之间的分工水平在进一步加深,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快,虽然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现象在我国当今仍然很普遍,但是这不能从整体上阻挡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五、简要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大量的文献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由此,我们必然提出的问题是,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落差,我国区域分工链条是否受到阻碍?本文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地区间分工水平、贸易成本以及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弥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通过详尽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虽然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行政垄断、强制交易以及市场封锁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但总体来说,各省的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同时,我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大大推进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统一市场的基本内容是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从而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内地的相对优势产业基本上还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依赖较大,如何促进发达地区的成熟产业向内地转移,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中国总体经济严重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则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 2000. 地理和贸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出版社:73.

梁琦. 2004.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世界经济 (12):32-40.

PONCE S.2002. 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文汇 (1).

谢守红.2003. 中国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3):296-303.

张军.2001. 中国的省际贸易壁垒在不断提高吗[R/OL]. 张军经济学网站,2001-11-28.

NAUGON B. 1999. 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R]. Mime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YOUNG A. 2000. 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Quarterly ournal of Economics (11):1091-113.)

W3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sion of Labor,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n China

W4BE Xionglang

WB(School of Economics and rade,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WAbstract: WB1he formation of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is the outcome of division of labor itself. In the meantime, the speeding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advantageous to promot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his paper therefore makes an elaborat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level of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rade cost and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quickening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has deepened and local advantageous industries have been formed.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4篇

关键词:昌九一体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背景及意义

地缘相接的南昌和九江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类型,两地的发展谁也离不开谁。南昌是全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重要的门户城市,南昌九江两地的资源共享、协作发展,对两地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昌九一体化这个有利的条件,昌九一体化的推进,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江西省委十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战略部署,集中力量发展南昌和九江,打造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借此,南昌和九江的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昌九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1.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因素

南昌和九江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各有千秋。九江多是山灵水秀、独特的自然景观,其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大、文化广、品质高、内涵丰富。2004年,九江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九江的旅游资源是十分闻名的,景点众多。如: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保护湿地--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等;以及庐山周边的景点,如:秀峰、三叠泉、石门涧等;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南昌则为历史浓厚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旅游资源分为五个区:一为西部乡村生态人文综合区,二为东部水上风情区,三为南部特色区,四为北部生态休闲区,五为中心文化区。南昌与九江之间,是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旅游带之一,而这些景区或者是景点都基本分布在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沿线范围的区域内,它们在空间形态上都具备高度整合和集聚发展的表现。

(2)经济因素

江西省总共包括11个地级市。南昌市和九江市是全省经济发展实力最强的区域,这也会相应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该区域既是我省工业的优势地区,也是全省的制造业基地,更是全省高新技术发展的集中区域。相比其他9个地级市,南昌和九江均排在前列。

(3)区位因素

南昌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濒临鄱阳湖,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毗邻。九江作为江西的“门户”,是全省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九江毗邻南昌,昌九城际铁路的建设使得南昌到九江的时间由过去的2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50分钟左右,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了游客在旅途上的时间,提高了旅游的性价比,这便利的交通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又一动力。

2.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

(1)经济因素

尽管南昌和九江在省内的整体经济实力比较明显,但是与中部六省市相比,两市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在2013年,武汉市在中部六省的主要城市中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都居各市首位,并且居全国第四,省会城市第一。洛阳、上饶、九江、池州、黄山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前五名,而南昌旅游收入甚至只有中部其它省会城市的1/7,旅游收入居于首位的武汉其旅游收入是南昌的6倍多,长沙的旅游收入则是南昌的4倍。

(2)产品因素

南昌和九江两地的旅游都是以区域观光旅游为主,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缺乏创新设计,产品特色亦不明显。而且南昌和九江的旅游资源分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所以它的旅游价值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和利用。

(3)市场因素

长期以来,为了增加旅游外汇,提高GDP指数,我国比较重视国际旅游市场,南昌和九江也不例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都将会有所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将会孕育一个潜力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目前,南昌和九江针对这一方面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力度还不够,特色不够突出,吸引力不强,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设计出系列化、精品化的旅游线路,整合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吸引旅游者,以增加旅游收入。

3.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

(1)南昌的昌北机场升级为4E级国际机场,交通的便利,为南昌及九江的入境旅游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南昌和九江市经济与交通的发展提供方便,并且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有利于昌九两地的旅游业的发展。

(3)江西形成了七大旅游圈,16条精品旅游线路。在“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纲要”中,庐山西海被列为极品旅游线路以及黄金旅游线路,还有特色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游览点,这将大大提高九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昌九一体化”的战略实施。“昌九一体化”包括很多方面,如:金融、卫生、医疗、旅游、通信服务等等。随着此战略的不断发展,南昌和九江的旅游产业也会不断的发展。

4.旅游产业面临的威胁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但是景点景区的联合性不强。九江的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文化底蕴浓厚、品质高、分布合理,而其中以奇特山水、度假胜地、候鸟王国、宗教圣地为主要特色。尽管两市的旅游资源都挺丰富,也有各自的特色,但却没有进行很好的资源整合,不注意与市内其他景点进行联合,形成群聚效应,甚至出现内部竞争现象,没有在这“昌九一体化”的背景下着重发展昌九旅游产业集群,所以两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三、昌九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构建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是提高旅游产业发展实力的一大竞争力因素。在特定的旅游产业集群内,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的集聚,能有效地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及形成特色的旅游产品,而且能提升旅游区域内的旅游接待能力。另外,不同的旅游企业由于在一定地域集聚,也有利于降低旅游企业的合作成本。由于这些旅游企业长期合作,共享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旅游企业的合作成本和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了旅游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

2.发散创新思维,加强产业创新

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是有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的。它不仅体现在旅游发展理念方面的创新,更体现在经营与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旅游企业竞争与合作、模式创新,旅游形象与品牌创新,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昌九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益驱动必然促使旅游企业、旅行社、周边餐饮及交通等部门不断去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竞争力,从而在这块蛋糕中分到更大的份额。这就相当于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经济的正面调节作用。

3.构筑统一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旅游区域内旅游文化的特色形象,独特的旅游形象才能吸引旅游者的目光;其次,要诚信经营,做人要诚信,诚信才能留住顾客和吸引新顾客;最后,要勇于创新,在这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旅游者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创新是必然的,它可以促进旅游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可以促进企业在管理和制度上的创新。

4.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人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我们要加强各大旅游院校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培养旅游方面的人才;其次,利用旅游企业,让旅游院校的学生在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培养出更高能力的、经验丰富的旅游人才;再者,旅游企业在招聘时,要创新用人机制,一方面要极力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5.拓展分销渠道,提高认知程度

对于区域旅游企业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渠道以外,我们更应该充分的利用国际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功能以及链接功能,将区域内零散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统一的整合,以此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然后再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多视角的信息,提前预告旅游活动,以此来提升昌九旅游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黄少辉,陈波,李方.试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新模式--以湖南市常德市为例[J].热地理,2006(4).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杭栓柱.内蒙古“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6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供应商;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557-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57

The Motivation Analysis of Backward Integ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Based on H Company’s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ermarket Docking

ZHANG Hao,LEI You-chu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 China)

Abstract: Taking H company as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norminal case study method, including field interviews, secondary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coding,the motivation of backward integ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 Enterprises were presented. ①A small number of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iers meet the quality standards;②Frequent deal with upstream suppliers and high transaction costs;③BIg default risk of the suppliers;④Large scale of local chain supermarket and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f subbranches.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advices and referenc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tail enterprises to effectively manage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Key words: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ckward integration; supplier; quality standards

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2008 年 12 月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农超对接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新兴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带动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1]。农超对接的实质是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的减少与链条的缩短,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零售企业+合作社+基地”是指零售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按照零售企业内部的质量标准,与其签订长期的采购协议。但是,由于现阶段缺少足够的符合零售企业供货要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且生鲜农产品易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节之间必须紧密衔接,要求产品的周转周期尽可能短。因此,第二种自建基地模式应运而生。“自建基地”是指零售企业向生产源头延伸,雇佣管理团队全程掌控农产品生产过程,更直接地“按需定产”。在这种模式中,零售企业将农产品生产环节与自有的零售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实体来运营,形成纵向一体化的“超级企业”[2],农户成为基地的雇员。基地通过专业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和监督农产品生产过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零售企业供应符合数量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农产品。

已有学者对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开展了大量研究[3-6]。现有研究表明,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动因有减轻税赋[7]、规避管制[8]、节约交易成本[9]、获取信息[10]、获取竞争优势[11]、提高企业绩效[12]等。刘洋[13]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组织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动因有:增强垄断力、产品生命周期、规模经济等。Arrow[14]和Carlton[15]分别从供给与信息不确定性和转移风险的角度分析了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徐斌[16]通过假定需求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纵向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建立博弈模型分析纵向一体化的动因。结果表明: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纵向一体化对一体化双方均有利,且缺乏信息的企业一体化意愿更为强烈。部分学者认为企业是否实施供应链纵向一体化需要多种因素之间的权衡。如Collis等[17]提到在有限的范围内纵向一体化可以使组织增加收益,超出一定的复杂限度,一体化的管理成本就会增加,组织收益反而会减少。王宗胜[18]借助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之间的权衡是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关键。方世敏等[19]考虑到当市场交换的成本超过了它带来的收益时,企业应该实施纵向一体化,提高组织内部能力。杜建耀[20]研究发现纵向一体化是用组织内部协调代替市场交易协调的一种典型方式。纵向一体化是否发生,发生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实现纵向一体化前后的成本收益比较。节约交易费用是促进纵向一体化的因素;管理费用的增加,则是限制纵向一体化的因素。由此可见,企业是否实施供应链后向一体化需要多方面的权衡,而后向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纵向一体化的动因。但由于实际中缺乏相关典型案例,目前对中小零售企业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基于H公司农超对接的案例,探讨中小型零售企业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旨在为顺利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1.1 案例选择

研究选择的案例企业――青海H超市有限公司(简称H公司),是一家本地化的中小型综合连锁超市。2010年3月,H公司初步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成立青海省首个由超市直接投资建设的农超对接种植基地――青海H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简称H基地)。H基地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由H公司出资组建,主要从事蔬菜种植、收储、保鲜和配送等经营业务。选择H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有以下两点原因:①符合单案例研究的理论抽样与构建要求。H公司作为中小型零售企业是青海省西宁市首个实施“自建基地”的代表性企业,在过去几年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这种模式可能不带有普遍性,但“它往往提供了在极其稀少或极端的情况下探究一种重要研究现象的机遇”[21]。②符合便于调研和持续跟进的要求。研究人员在青海,利用地缘、学缘等有利条件,与H公司持续保持着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自2010年以来开始积累H公司的案例资料,对H公司实施农超对接有着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可以方便地接触案例企业并收集数据资料,也有助于确保研究的信度,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选择单一案例有3个理由:一是单一案例研究是多案例研究的开端,也是构建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有时单独一个案例可以用作确认或挑战一个理论,也可以用作提出一个独特的或极端的理论[22];二是单一案例研究能更加深入地进行案例调研和分析,更容易把“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说清楚;三是在案例筛选过程中发现目前实施“自建基地”模式的企业还很少,符合条件又便于获取数据资料的就更是难得,这种不常见的现象适合或只能进行单一案例研究[23]。

1.2 数据来源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遵循案例研究数据采集的规范步骤和方法,数据来源包括:①研究小组对H公司高管(副总经理和生鲜部主任)、H基地管理人员共5位管理者进行了多对一或多对多的访谈,每次访谈时间平均为45 min。同时,在H基地选择了8位种植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开放式访谈,每位访谈15 min左右。本文涉及的访谈对象、访谈时间、访谈内容、样本描述等情况如表1所示。②实际观察。研究小组在H公司内观察农超对接货架的农产品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选购农产品的过程;在H基地观察蔬菜检测中心种植过程以及技术指导员对种植人员的技术指导工作。③档案文件。档案文件主要包括:H公司从实施农超对接以来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过的有关农超对接的文章或报道;从H公司网站和公司内部获得的数据资料(实施农超对接相关的文件、材料);网络中消费者对H公司实施农超对接的评论及看法。不同来源的数据资料形成了三角验证,为案例研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提高了案例研究的信度。此外,针对H公司内的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分析消费者对农超对接的认知度和对超市内农产品质量的评价。

1.3 数据分析

分别对深度访谈、档案文件和实际观察三方面的数据进行编号,其中对6类深度访谈者依次分别编号为I1―I6;从文件档案得到的其他资料依公司文件、新闻报道、期刊杂志等被分别标号为A1―A3;由实际观察归纳的文本被标号为O,消费者调查数据被标号为Q。然后,针对重点研究的问题,对已编号的文本资料进行提炼,找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语句,一一列在表格上,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分析,最终得到研究发现。

2 基本发现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为了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果蔬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更加倾向于提升产品质量,因此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快速发展。有学者认为实施后向一体化能够改善或保障产品质量[24-26]。Hanf等[27]研究发现农产品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但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不满意度越来越高,而纵向一体化通常被用来解决这一类的市场失灵。根据王瑜[28]的描述,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需求波动越大,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动力就越强,进而对紧密型纵向一体化模式的要求就越强烈。我们的数据也提供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消费者对超市内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高,而供应商提供的农产品无法满足超市规定的质量标准时,超市更有意愿实施后向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督和管理来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由此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 本地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供应商越少,零售企业越倾向于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消费渠道的转变,更多的城镇消费者倾向于到超市购买[29]。与农贸市场等多对多模式相比,超市一对多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更有能力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增加了超市的客流量,带动了超市其他商品的销售。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心对超市至关重要。青海是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夏季大田可种植部分应季蔬菜,但由于设施蔬菜种植发展滞后,反季节蔬菜供应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市场上很大一部分果蔬需要依靠外地调运。

农超对接初期,H公司和西宁市大通县F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合作,对接产品主要以应季蔬菜为主,大部分是生长周期短的叶菜类。而且对接以合作社为主,合作社自主决定每日供应超市的蔬菜种类和数量,缺乏与超市之间的交流,对于农超对接的蔬菜质量标准,双方没有达成共识。H公司周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程度较低,从2008年开始到2011年11月,仅注册了350家,合作社的数量与质量都与东中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本地的合作社没有强烈的意愿和足够的资金去改善生产、加工条件,从而使得农产品品质难以达到超市标准。

H公司作为青海本土企业,难以在本地找到符合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因此为了有效地保障农产品质量,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H公司决定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战略――建立H基地。基地依靠超市的资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和当地村民签订为期1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从而获得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目前基地建设了高标准蔬菜种植深冬温室250栋(包括标准化育苗温室4栋);建设蔬菜保鲜库1座,达到年保鲜贮藏及加工销售鲜菜能力5 000 t;同时,建设配套的蔬菜检测、加工(分捡、清洗及包装等)、配送中心等设施。对于当地农民采取合同聘用形式,把农民作为员工进行管理。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农产品种植过程中,首先从育苗、栽苗、管理到采摘都有专业技术指导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农产品生长期间,种植人员根据不同农药的残留期,严格控制农药喷洒时间和次数,质量安全员详细记录农药化肥喷洒时间。其次,成熟的农产品在采摘之前都要在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心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最后,超市在上架之前,对所有农产品进行第二次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此外,H基地已注册商标,由基地统一包装、配送的农产品都标有该商标。由基地种植的小乳瓜、紫白菜、菜瓜、香芹、黄瓜等已经获得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H基地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种植生产,严格控制蔬菜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质量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因此,当中小零售企业在本地难以找到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供应商时,自建基地的后向一体化模式成为超市保证农产品质量的一种自然选择。

Perry[30]和Williamson[31]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交易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分别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频率。当交易频繁发生,而且需要较高的交易专用投资时,机会行为就会发生,导致交易成本升高,市场交换就会被更有效的纵向一体化代替。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使原来市场中的交易关系转变成企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进而降低交易费用。陈铭涛等[32]认为企业后向整合度与生产成本负相关,与资产专用性程度、盈利能力、交易费用及管理费用正相关。由此得出如下命题:

命题2 与上游供应商的交易越频繁,交易费用越高,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

Williamson[33]从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刻画交易,当不确定性、机会主义与专用性投资三者结合起来会严重阻碍市场交易,资产专用性越高、交易频率越高以及不确定性越强,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所谓交易成本,就是与生产成本相对应的,在交易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所产生的成本,包括违约成本、搜寻成本、议价成本等。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交易的市场风险等不确定性、农产品集中收获的季节性以及专用性投资的存在,使得超市将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降低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农产品具有易腐特点,在供应链中环节越多、时间越长所造成的腐烂损失越大,会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交易成本。而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是减少农产品损耗的客观要求。

H公司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交易费用:①蔬菜配送中心减少交易次数,提高交易效率。H基地建设了配套的蔬菜检测、加工(分拣、清洗及包装等)、配送中心,分散重复的交易都集中在配送中心统一完成,使各分店与供应商之间复杂的外部关系变为超市内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减少了交易次数,提高了交易效率,“内化”了交易活动,降低了交易费用。一般而言,规模越大,配送中心的作用越显著。②统一采购节约了采购费用。配送中心将各门店的订货计划汇总,统一向各分店供货。配送中心的建立减少了超市在搜寻、谈判、签约等方面的交易费用。③节约保管费用。H基地建设了蔬菜保鲜库,达到年保鲜贮藏及加工销售鲜菜能力5 000 t,保鲜库将各门店的库存功能集中,合理安排库存结构和库存时间,减少保管费用。④节约运输费用。H基地经理认为基地的选址充分考虑到了运输距离,H基地位于西宁市郊区,离H公司相对比较近,基地到超市最近的门店距离12.5 km,基地有专门的配送车将配送中心的农产品高效、安全地向市区运送,大大减少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基地配送中心将各门店所需商品统一调配,一次性地送到门店,使运输过程简化,运输次数减少,降低了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

杜建耀[20]提到实行纵向一体化可以在不确定的市场交易中获取较确定的投入要素供给。为了保证供货的及时性,企业倾向于实行后向一体化,生产自己需要的投入品。于干千等[34]研究了餐饮企业,发现实施后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实施后向一体化,餐饮企业可以确保企业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和产品的销售,即使是在原材料供应紧缺时企业也能得到充足的供应,在需求降低时仍能有一个产品的输出渠道。因此,后向一体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由此有以下命题:

命题3 供应商违约风险越大,零售企业越倾向于实施纵向一体化。

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供应商对风险性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是提高产品价格,特别是需要紧急供货时,供应商会额外提高价格。外部供应商的加价行为也对需求方实行纵向一体化形成强烈的刺激。方世敏等[19]认为通过纵向一体化,企业可以确保投入品的稳定供给或产品的方便销售。而且一体化能保证的产量以下游需求单位所能吸收的需求量为限。因此,一体化战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随意终止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

基地建立以后,H公司的大部分农产品由基地的配送中心统一配送,超市和基地之间保持紧密的信息交流。当超市需求增大时,基地可以调运库存或者通过从本地批发市场统一采购来满足超市需求;而当超市需求减少时,基地可以将过剩的产量储存起来,缓解销售压力。种植基地的建立使得超市在农产品采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主动权,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时游刃有余。

DEN Ouden等[35]指出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过程中会存在产量过剩或需求过剩,在市场上销售过剩产出,对纵向一体化企业来说都比较困难,因为企业需要将产出销售给竞争对手。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的初期,无法准确预测农产品产出和市场需求时,基地将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充足的销售渠道是建立种植基地的必要条件。本土连锁超市规模越大,超市才越有能力承受巨大的销售压力,另一方面各个连锁店大规模的需求量才能给基地种植带来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由此可得出:

命题4 本土连锁超市规模越大、分店越集中,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越大。

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和规模经济密切相关,尤其是农产品零售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自建基地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自建基地是否能够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这就需要基地保证一定的生产量;第二,如果通过扩大生产量来实现规模经济,那么生产的农产品是否有充足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H基地占地面积27 hm2,2013年已建成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130栋,每栋大约90 m2,其中50栋由H种植基地雇佣8户种植人员种植蔬菜。基地种植的蔬菜一部分在H公司进行销售,另外H基地和华润万家、王府井超市长期合作,在华润万家超市和王府井超市内设有统一的销售专柜,由H公司的销售人员负责销售,支付华润万家和王府井超市固定的摊位费。基地还和华联超市有短期合作,华联超市亲自来种植基地挑选和采摘需要的农产品。H公司已有2家连锁店,分公司1家。两家连锁店的农产品都由H基地统一供应。目前H公司正在西宁市附近的各州县兴建超市分店,这一扩张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基地农产品的销售压力。分店开始运营后由H基地统一供应和配送农产品,这样一方面基地可以在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上保持一定的规模,通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基地规模种植的农产品可以自产自销,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地农产品供过于求的风险,从而缓解H公司的销售压力。

与大型连锁超市如王府井、华联相比,中小型本土连锁超市的扩张范围相对比较集中。大型连锁超市一般分布在全国大中城市,如果自建基地统一向全国各地的分店供应和配送农产品,会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和损耗成本,因此这些超市一般都选择与本地郊区的合作社合作。而像H公司这样的本地连锁超市,分店一般都集聚在本省内,分布相对集中,分店之间距离相对比较近,运输方便,这在很大程度上便于超市自建基地统一供应和配送农产品。因此,比起小规模便利店或者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型连锁超市,本地连锁超市的规模越大,分布越集中,超市越有必要实施后向一体化。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提出了中小零售企业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动因的相关命题。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过程中,超市发现合作社由分散农户组成,种植规模小,无法达到标准化作业,不能提供满足超市质量标准的农产品,因此超市决定实施纵向一体化,自建基地,全程指导、监督和管理农产品生产过程,为超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保障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命题1)。超市实施后向一体化,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供应商搜寻成本、运输成本、农产品损耗成本,而且将之前的大部分市场交易转化为内部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也是基地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动因之一(命题2)。H公司周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程度低,也没有大规模龙头企业,缺乏充足稳定的供货渠道,使得超市失去了主导优势。因此超市实施后向一体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超市农产品的供应,降低风险(命题3)。超市自建种植基地,初期由于缺乏经验,不能有效地预测需求和供给,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因此本土连锁超市的规模越大,基地越能够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反过来,超市也越有能力为基地的产出提供销售渠道(命题4)。

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典型案例,可以满足探索性理论研究的要求。如果未来能进一步跟踪、搜集更多案例,则有利于开展对照和比较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研究命题的信度、效度和普适性。未来的研究可以综合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等多种类型的案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之间的对照和比较研究中小型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的共同特征和特性,通过多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提出的理论命题,为更多的中小零售企业顺利实施农产品供应链后向一体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 浩,安玉发.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J].农业消费展望,2010(1):39-42.

[2] 浦徐进,蒋 力.“农超对接”供应链的质量控制与治理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1-55.

[3] MONTEVERDE K.,TEECE D.Supplier switching cost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J].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 13(1):206-213.

[4] ANDERSON E,WEITZ B.Make -or-buy decisions: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marketing productivity[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6,27(3):3-19.

[5] MURIS T,SCHEFFMAN D,SPILLER P. Strategy and transaction costs: The organization of distribution in the carbonated soft drink industry[J].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1992,1(1):83 -128.

[6] LAFONTAINE F,SLADE M.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firm boundaries: the evid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7,45(3):629-685.

[7] HANSON G,MATALONI R (Jr),SLAUGHTER M. Vertic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multinational firm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87(4):664-678.

[8] BRENNAN T.Why regulated firms should be kept out of unregulated markets: Understanding the divestiture in United States[J].Antitrust Bulletin,1987,741-793.

[9] WILLIAMSON O E.Credible commitments: Using hostages to support exchange[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4):519-540.

[10] RIORDAN petitive effec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J].Hand-book of Antitrust Economics,2008,145-182.

[11] SWINK M,NARASIMHAN R,WANG C.Managing beyond the factory walls:Effects of four types of strategic integration on manufacturing plant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5(1):148-164.

[12] 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3):306-333.

[13] 刘 洋.纵向一体化理论评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1-45.

[14] ARROW K J. Gifts and Exchanges[A]. PHELPS E S. Altruism,Mor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M].New York: Russel Sage Foundation,1975.

[15] CARLTON D W.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competitive markets under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79,7(23):189-209.

[16] 徐 斌.纵向一体化选择的动因:理论与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1(1):60-63.

[17] COLLIS D J,MONTGOMERY C A.Corporate Strategy:Resources and the Scope of the Firm[M].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7.

[18] 王宗胜.纵向一体化战略选择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1):106-109.

[19] 方世敏,周 荃.基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条件下的旅游产业纵向一体化[J].经济地理,2007(4):690-693.

[20] 杜建耀.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的收益和成本分析[J].中国物价,2007(1):22-26.

[21] 埃森哈特・凯,格瑞布纳・梅.由案例构建理论的机会与挑战[J].管理世界,2010(4):125-130.

[22] 李 飞,路 倩.案例研究:适合构建管理的中国理论吗――关于由案例构建理论问题的讨论述评[J].中国零售研究,2011(1):117-140.

[23] 罗伯特 K Y.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4] 李春艳,周德翼.蔬菜供应链的组织模式与食品安全控制[J].生态经济,2009(12):117-119.

[25] 熊会兵,肖文韬.“农超对接”实施条件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2):69-72.

[26] 孙利荣.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27] HANF C H,WRIGHT V.The Quality of Fresh Food and the Agribusiness Structure[D]. Armidale N.S.W.: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1992.

[28] 王 瑜.竞争程度、市场需求波动与纵向一体化――来自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数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1): 56-61.

[29] 张 浩,安玉发,刘 雯.中国农产品流通与消费环境趋势[J].农业展望,2010(11):33-36.

[30] PERRY M K. Vertical Integration: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A]. ARMSTRONG M, PORTER R.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M],1988.

[31] WILLIAMSON O E.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75.

[32] 陈铭涛,丁冠天.化工行业上市企业后向一体化动机及其作用模式[J].经济问题,2013(8):97-102.

[33] WILLIAMSON O parative economics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36:269-296.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7篇

[关键词]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山西会馆

[中图分类号]F7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108-02

1“山西会馆”概况

山西会馆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简称山西会馆)前身为创立于1991年的太原白云楼餐饮服务有限公司。2004年,在山西省全面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创办人决定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弘扬山西文化和晋商文化,将晋商会馆文化融入到餐饮经营中,并于2006年创办了山西会馆。山西会馆继承了明清之际晋商会馆“联络乡谊、感怀乡情、会聚会议、祭祀神灵、聚众演戏、同乡互助”的经营定位,同时将山西五千年人文历史、民间风俗、地方特色融入企业经营,被誉为“能吃饭的博物馆,山西人的会客厅”。

截至2011年,山西会馆在太原市开办三家分馆,分别是山西会馆体育路分馆、山西会馆胜利街分馆和山西会馆下元分馆,三家分馆在品牌文化上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体育路分馆主题为“三晋五千年”,提炼和浓缩出了“人的文化”、“大院文化”、“家的文化”、“佛教文化”,成为用文化铸就的饭店,受到中外来宾普遍赞誉。胜利街分馆主要突出山西匾额文化,填补了山西省没有牌匾博物馆的空白。分馆一楼悬挂着百余块体现个人成长意义的牌匾;二楼陈列着百余块当年晋商的字号匾以及能表现晋商辉煌的牌匾;三楼陈列着百余块官宦牌匾,记载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把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集合起来,俨然可以再现一部国史、地方史和晋商家族史。这座用牌匾铸就的饭店,由于其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古匾文化博物馆”,令前来就餐的客人流连忘返。下元分馆以“晋商之路”为主题,将晋商之路的艰辛与辉煌以大量真实的历史文物展现出来。其中还突出反映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和勇气,传承了晋商文明与文化血脉。很多学者都给以这座用晋商文物铸就的饭店高度的评价,称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文化”与“餐饮”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引发了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伴随文化产业在各国不断成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大趋势,“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人们在认识领域质的飞跃。这充分地说明不管是国家、政府、商业组织或是个人,在这样的时代如果不能及时得更新观念、创新手段,找到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那必将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正是在这个阶段,山西会馆不但顺应了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且通过变革及早地突破了传统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方式,使得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在突出企业社会效益、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打造企业特色产品与服务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走出了成功之路,从而完美演绎了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2.1产学研相结合,做好经营创新准备

文化企业首先应该注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建立学习型组织,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有效落实。多年以来,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山西会馆的创办者就特别热爱山西文化并且热衷于向外界宣传山西文化。企业于2000年成立了“山西民俗文化研究会”,吸引会聚各方人才,专门从事山西文化的研究。经过10余年的不断学习、交流和研究,研究会分别在山西历史、人文、地理、民俗、艺术和古建文化上积累了丰厚的基础,尤其具备了独立进行古建筑设计、装饰的能力,为山西会馆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同时,企业将山西文化作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落脚点,不断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山西文化普及培训,并将山西文化精髓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使得每位员工都能“知文化,讲文化”,为山西会馆打造“山西人的会客厅,山西的文化窗口”文化品牌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2.2用“餐饮”弘扬文化,提升企业社会价值,实现“经济文化化”

(1)依托餐饮业态,弘扬传统文化。“山西会馆”本是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全国各地晋商所到之处联合捐资建设的用于聚会、娱乐、议事的场所,即山西商人的会馆,它所表现出的是晋商的豪迈与大气,彰显了晋商精神,在明清商业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山西会馆”这一文化符号,是三晋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必须给它以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才不负历史给予今人的重托。

(2)依托餐饮资本,保护文化资源。山西文化的表现必然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载体,只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物才能承载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领略到古时韵味,这些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而这些文化遗产随着战争、灾害和人为原因渐渐消失殆尽。山西会馆作为弘扬山西文化的文化餐饮企业,在很早以前便对山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高度重视,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他们远赴山西各地搜集、整理民俗文化,积极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历时10年,累计投资1.5亿元,会馆先后搜集抢救到文物一万余件。其中石刻两千多件、石雕六千多件,各种木牌匾一千多件,大型门楼五十多座,古戏台十二座,古民居七十三套及其他文化遗存若干件。除在会馆内对这些珍贵文物进行部分展示外,山西会馆还把它们展示于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为世人搭建起了解山西历史文化的桥梁。2008年山西会馆被山西省民俗博物馆荣誉授予山西民俗博物馆分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吃饭的博物馆”。

2.3以文化带动“餐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经济化”

“山西会馆”这一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已然就是品牌,就是无形资产,如果将它恰当地植入企业经营过程,它还可以释放出无限的经济价值,必定会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插上健硕的羽翼。

(1)文化注入餐饮,提升企业产品价值。山西面食是山西的一张名片,随着多年来的对外宣传,山西面食已经婓声海内外。山西会馆有近25年的晋菜经营史,很好地延续了山西传统面食“一面多吃,百面百吃”的文化精髓,从选料、和面到制作,每个环节均十分讲究。为了进一步传承山西面食文化,提高菜品的文化品位,山西会馆严格控制制作工艺,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生产管理,同时将山西的“剔尖面”和“莜面栲姥姥”申请并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这项面食技艺的法定传承人。2008年,山西会馆在山西省烹饪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代表山西面食最高水平的“山西面食超人赛”中一举夺冠。

(2)文化融入餐饮,提升企业服务价值。山西会馆是山西首家引入文化导游服务的文化餐饮企业,将文化落实为一种基本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餐饮搭台,文化唱戏”。山西会馆每创办一家分馆,便由其民俗文化研究会设计编辑出一套与馆内陈设和装饰特色相匹配的文化讲解词,然后由会馆内的专职导游为顾客进行现场讲解。这些导游全部具有导游从业资格证书,具有相当丰富的山西文化知识底蕴,再经过专业人士地严格培训,能在轻松地讲解中引人入胜,令顾客陶醉于山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当中,为顾客更深入地了解山西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山西会馆率先组建了山西面食技艺表演团,向顾客展示山西面食制作技艺。表演团队经过多年的训练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将多种面食制作技艺转化为富有观赏性的面艺表演,受到国内外来宾的热烈欢迎。表演团队曾多次走上央视“挑战群英会”、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著名电视节目,并多次远赴北京、大连、广州、无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示山西面食技艺;还多次代表山西面食参加各种大型展会,并于2010年将面食技艺表演搬上了上海世博会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面食文化的魅力。

山西会馆把山西文化融入餐饮经营过程的新举措,让省内外客人在吃饭当中了解山西文化,用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山西本土的文物,也扩展了餐饮业的经营范围。山西会馆的这种特色,为它创下了“三个唯一”:即将导游讲解引入餐饮业,更全面有效地宣传山西文化,这是山西唯一;将餐饮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一个新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这是山西唯一;将晋商文化精髓体现在会馆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使山西会馆形成具有教育性质的山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这是山西唯一。

3结论与启示

文化虽然不是表层的和显性的,但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山西会馆正是抓住了文化的这一本质特征,加以创新应用才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山西会馆的成功关键因素就是有效地把文化和餐饮结合,走出了“文化与餐饮”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这是山西会馆在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决策,是在餐饮业经营同质化的今天做出的明智选择。餐饮和文化结合,既用文化带动了餐饮,也用餐饮弘扬了文化,二者互相促进,不断提升。同时也很好地展示着太原的城市文化,为太原的城市发展画上了绚烂的一笔。

山西会馆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启示,为我们具体理解“文化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益的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1]焦斌龙.文化企业营销学概论[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8篇

关键词:化工分析;化工生产;作用;应用策略

前言

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对于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的生产成本和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工分析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有助于化工企业降能耗、清除污染。因此,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应用化工分析,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优化与调整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化工分析的研究,就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如下阐述。

1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一方面,通过化工分析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的有效管理,进而在降能耗、清除污染等领域,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另一方面,化工生产复杂,具有特殊性,进一步强调化工分析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具体而言,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1 降能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降能耗是新时期化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化工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各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是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化工分析,对化工生产原料进行分析,进而在确保生产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下,将消耗、能源控制在最优状态;其次,对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分析、生产工艺的检测,进而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次品生产质量情况,作出相应的控制调整,降低生产中的次品率。因此,化工分析的有效应用,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也在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清除污染:降低生a过程中的污染,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降低污染是当前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工作,强调化工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与调整。在化工生产中,伴随有大量废弃物等的产生,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为此,通过化工分析,分析生产废弃物、泄露介质,进而降低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一方面,通过化学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提高化工企业的环保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化工分析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

2 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的具体方法

在化工分析中,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化学分析;二是仪器分析。在实际的工作者,应有针对性的工作开展,进而确保化工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这是化工分析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

2.1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之上,对物质成分进行检测,进而解释并分析化学反应。因此,对于不同的任务,所运用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之下,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2.1.1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指通过化学实验,对分析对象的各组成成分,进行定量的化学分析。就生产实际而言,化工生产中各原料的基本组成含量是恒定的,这就说明,定量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更多地是对辅助燃料、原料、中间产物等的分析,进而了解生产情况。如图1所示,是定量分析法的常用方法。依据实际需求,应科学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化工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

2.1.2 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中,更多地是对被测对象的某些特殊成分进行化学分析,进而分析成分的化学性质。因此,定性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对被测物的有机物、离子及元素进行分析测量。定性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对于化工生产的有效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2.2 仪器分析

化工分析中,仪器分析也是重要内容。仪器分析主要是指,在化工分析的过程中,借助专业的检测工具,对检测对象进行成分、含量等的分析,进而确保化工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

3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化工生产效率、安全环保管理的重要基础。但从实际来看,化工分析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测定的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化工分析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强化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化工分析的应用效率。

3.1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问题

3.1.1 技术人员素质低,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在化工分析工作中,由于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人员素质低、专业水平差等问题。一方面,企业化工分析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低,工作存在漏洞,进而影响化工分析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专业水平有限。在化工分析的工作中,由于专业技术不达标,进而工作失误、出错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产品质量。

3.1.2 分析质量不高,存在比较突出的误差问题。化工分析的关键,在于依托准确的分析结果,反馈于化工企业的生产环节。但从实际来看,化工企业化工分析质量不高,特别是误差问题的比较突出,弱化了化工分析的有效性,影响分析结果的应用。因此,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应提高化工分析的质量。

3.2 提高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3.2.1 提高化工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工作岗位要求。在化工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着力于技术人才的引入。在化工分析工作中,一是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工作,壮大现有的工作队伍。通过引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3.2.2 提高化工分析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化工分析的作用体现,在于化工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提高化工分析的质量,科学应用分析方法,进而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与任务,运用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并形成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工分析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对于降低能耗、清楚污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准确的化工分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化工企业科学化生产。在化工分析中,一是要提高化工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二是要提高化工分析的质量,提高应用价值;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及引进工作,为化工分析工作的全面开展创设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淑英.浅析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

[2]陈素云.探析化工分析的运用与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化工贸易,2015(13).

[3]任晓明.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4(06).

一体化产业分析第9篇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陈涛(2010)、杜文中等(2012)、赵俊仙等(2012)分别分析了陕西、河北和山西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促进文化产业投融资创新的政策建议。[7-9]此外一些学者还分析了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如袁海(2011)的研究认为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10]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国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国内现有研究主要是进行文化产业投融资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如何获得金融支持等。关于我国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相对缺乏,考虑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因素的研究则更为鲜见,因此我们可尝试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实证分析各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我们用各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衡量文化产业(C)I的发展,用各省域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和保费收入的合并值衡量金融体系(FS)的发展,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金融体系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1)Moran指数检验Moran指数主要用来检验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状况,如果经济变量的Moran值为正且越接近1则说明空间正相关性越强,越表现为空间集聚。从表1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表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1年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均为正值,全部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了中国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从表2各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我们可以看出,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也均为正值,说明中国各省域金融体系同样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2)Moran指数散点图检验Moran指数散点图(见图1和图2)将各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分为四个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第一象限H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二象限L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三象限L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第四象限H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其中HH和LL空间关联模式为正的空间相关性,LH和HL空间关联模式为负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空间集聚的空间关联模式也是如此。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HH空间关联模式有12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3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11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空间集聚趋势。从表4可以看出2005年金融体系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7个省域,说明金融体系呈现空间集聚趋势。

2.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LISA分析

我们可进一步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指标分析不同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检验局部地区高值和低值的空间集聚状况。由2005年、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和金融支持体系的LISA分析图(见图5至图8)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金融体系发展形成两个不同的集聚区域: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在内的长三角高值集聚区;另一个是以新疆为中心包括周边的、青海等省域在内的低值集聚区,从2005年到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空间集聚趋势在加强。我们还可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高值集聚区域一般也是金融体系高值集聚区域,可以初步做出金融体系可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判断,这可以通过进一步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实证分析金融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1.实证模型的建立

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LαKβ,其中Y表示文化产业增加值,L表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K表示文化产业资本投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金融体系规模(金融体系又可分为银行业金融BI和证券业金融S)I,两边取对数可以构建以下模型:

2.度量指标与数据说明

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提出用M2/GDP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的指标。但相关研究发现中国的M2/GDP自1990年以来明显高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按常识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可能高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需选择其他指标衡量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这里用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作为金融资产的变量,其与GDP的比值分别代表银行业(B)I和证券业(S)I金融发展水平。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为2005-2011年的年度数据,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产业资本投入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等,其中2010、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于SPSS软件的估计。3.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一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员、资本投入,还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同时还会受到周边地区金融体系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的空间集聚增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因此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应该引入空间因素。传统OLS模型估计没有考虑到空间因素,我们可以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SLM模型和SEM模型来分析金融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1)2011年当期模型OLS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11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本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当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5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1.9042822,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11年当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6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0901,说明了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09个百分点;银行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3.5889,说明当期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有显著的支持作用,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3.59个百分点,证券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1.6132,表明证券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11年人员投入、资本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和0.31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当期模型中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资金投入,而证券业的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2005-2011年跨期模型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05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金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跨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7跨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0.5778529,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分析,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05-2011年跨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8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1110,说明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11个百分点;银行业的回归系数是1.7264,说明2005年银行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支持作用,2005年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72个百分点,证券业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2005年证券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难以确定。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05年人员投入、资金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6和0.38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跨期模型中银行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文化产业本身资本投入,而证券业金融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难以确定。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