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校与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8 11:46:04

学校与教育论文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1篇

尽管高校认识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综合采取有效对策,让学生更好学习人文知识。例如,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等。但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目的人文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单一。课程内容单一,局限于体育运动技能传授,有关体育文化、体育欣赏等课程设置不足,影响人文教育顺利开展。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性不足,局限于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足,影响体育人文知识的有效学习。

2.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改进对策

2.1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要想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改进教材内容设置,多选用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包括高质量、轻负荷的健身、娱乐项目,例如,毽子、瑜伽等,这些项目既可以用作竞技项目,还可以传授学生其中的人文价值和历史韵味,在发挥体育项目健身功能的前提下,还要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以弥补体育教学活动课的不足,丰富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增加课程体系的文化含量,提升学生人文修养。选修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增加过程,内容要结合时代要求和体育教学趋势,并随着体育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具体来说,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人文体育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体育欣赏等。在选修这些内容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安排,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提高体育人文教学效果。

2.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教学创新。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式教学法、互助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活动。这些方法能更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更好落实和推进人文教育。

2.3构建校外体育文化载体和平台,拓展教学途径。重视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更好发挥其教育导向、娱乐调节、激励凝聚作用。例如,开展运动会,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开展体育文化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增进相互了解,营造良好氛围,更好学习体育人文知识。又如,开展课余自由活动,通过打网球、练太极拳、组织拔河比赛等,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锻炼意识,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更好掌握体育人文知识,同时也能拓宽教学途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重视隐性课程开发,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开发隐性课程,更好发挥其作用,推动体育人文教育。隐性课程载体包括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交往活动、体育课余兴趣活动等,它能以不同形式和途径影响学生,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体育人文知识。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工作,还有体育艺术雕塑、体育名言牌建设,展示高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重视隐性课程的行为建设,包括体育学术沙龙、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等文化活动,还要增加老师、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交往,养成良好习惯,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此外,要注重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加强任课老师的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自觉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培训,掌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启发和诱导学生,更好开展体育人文教育的各项工作。

3结束语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2篇

1.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触动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设计了故事导入,创设情景,让学生来交流自己了解的刻苦求学的小故事,班里的小敏同学平时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的,这一次却主动到台前讲一凿壁借光的故事,讲得非常好,不仅自己的学习兴趣浓厚了,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

2.积极创设情境,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利用课文素材来解决

学生的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班里有几名学生因为高中学习太累,想从高中部转到学校的职专部去。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分析“我”脱险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并适时地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怎么办?是当逃兵,还是勇敢地一步步地去克服困难?”孩子们有几秒钟的沉默,然后就有同学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想转专业了,我会继续上高中。”我不由得为他鼓起了掌,同学们也都为他的勇敢而鼓掌!就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课文课堂教学中就迎刃而解了。

3.多媒体辅助、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丰富德育渗透形式

《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资料,把课文中艰苦学习条件与现在的学习条件作对比,在对比中学生感受到了现在学习条件的优越,体会到了国家对残疾学生的特殊照顾,爱国感情油然心生。同时,学会了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灵活采用德育教育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1.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操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我们的听障学生由于听力的缺失,和普通孩子比,知识面比较狭窄,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因此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倡导的“书香校园”活动的引领下,我们教研组也积极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老师们都给学生推荐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书目,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

2.开展校园征文、成语故事大赛、手抄报评选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的听障学生不能进行演讲比赛,不能进行诗歌朗诵比赛,但他们可以写,可以画,可以表演。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一些适合我们听障学生的语文活动,能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坚强的意志、良好品质和个性。比如,我们的校园征文系列,已经成功举办两次,作文展活动成功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的校园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成语故事大赛,手抄报评选等活动,让听障学生们既能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和绘画才能,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我们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的同学写的不认真,这是一种对他人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在评语中及时引导与纠正。经常在班级树立榜样,搞作业展览,这样不但规范了作业,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日记,更是能反应出学生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在一天当中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与我们分享,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我们的指点,有什么疑问需要我们来解答,这时,老师的评语显得尤为重要。有一名寄宿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我心情不好,不想写日记,也不想值日了。”想到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我连忙在日记中写了这样评语:“你心情不好,是因为昨天老师没带你去配眼镜吗?对不起,老师因事未能带你去,老师向你道歉。今天下班后,老师一定带你去配眼镜。值日还是要坚持的,同学选你做值勤生,说明同学们信任你,你不能辜负同学们对你的信任,老师也相信你能做好这项工作!”在意识到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学生心情不好时,我勇敢地、真诚地向他道歉,让学生感受到我的真诚态度,让他从心里感觉老师是在乎他的,老师是尊重他的,同时告诉他做为一名值勤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他有责任感,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而置班级工作于不顾。

三、打造从心理沟通到活动渗透到行为教育的德育教育立体教育模式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3篇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依据教育方针、体育的目的任务、学生年龄特征和学校体育的功能制定的。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配合德育与智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学校体育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它的突出特点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

简单来说学校体育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教育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

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由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它既能够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体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它是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

(一)学校体育“社会化”

体育是一种以人为实践对象的实践学科,它所涉及的任何理论与模式都必须付诸实践才能够得到检验。通过系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思维方式,从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这三个方面来对学校体育认识是符合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和逻辑学的有关原则的。

学校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学校体育对于社会体育具有辐射作用和服务功能。学校体育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寻求与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点,让学校体育能够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逐渐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同时学校体育社会化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所决定的,也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打破围墙,主动拓宽空间,以社会体育发展为动力,来激发出学校体育活力,同时还能够使学校体育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开发出社会体育的潜在市场,从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空间。

长期以来学校被传统的组织管理和制度从社会中隔离出来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学校体育不能够够与社会体育进行良好的互动,发挥作用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互动。因此,学校体育逐渐的开始习惯于稳定、规范和单一的封闭式管理体系,与社区体育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很好的衔接,这就导致了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目标、内容、形式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出现了体育人力资源等的闲置、浪费。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也多为竞技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大都“难、繁、偏、旧”,这使得很多学生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最后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就会中断体育锻炼。为了能够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必须要树立起全民健身的观念,改变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传统角色,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建立起有效的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动模式。这样可以使得学校体育由封闭转向开放,逐渐的将自身纳入到活跃、合作和多元性的社区体育空间之中。这样做虽然在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徐诶奥体育以及学生带来各种冲击与影响,但是却能够给学生提供多视觉多方位的观察、接触对象与事物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准确地思考与判断事物提供了事实依据,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二)社会体育的“学校化”

这里的社会体育“学校化,并不是指的将社会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它主要指的是以下的一些方面。

社会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学习兼容。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社会体育的发展十分的快速,其中很多发展都与学校体育有关,对于学校已有的场地设施社区不应重建和重购,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要发展那些学校没有的、学校和社区都急需的体育设施上。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将社区用来发展的资金融入到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中;当学校在规划新建体育场馆的时候,社区可以提供计划用地给学校,共建共用。

社区能够主动的争取到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指导。学校的体育力量是现成的,同时学校体育也拥有着十分雄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因此,社会体育“学校化”要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尽可能借用学校体育力量进行培训、组织和指导,使得社区体育活动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学校的指导,可以使得社区体育活动取得有益于身体锻炼的价值,并能够活跃活动气氛,激发群众进行体体育锻炼的兴趣,达到吸引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社区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所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去。学校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其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较多,社区可以多和学习进行联系,并积极的组织织项目爱好者参与到学校的体育运动之中,例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可组织专项运动队与师生进行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活跃气氛、增进居民与师生之间的友谊,而且会推动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速度。而学校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社区在参与时,应该给予经费上的一些支持,或者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奖品。

(三)终生体育是两者之间的接口

终身体育源于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终生接受体育教育,始终进行体育参与的一种身体教育过程。即一个人从诞生到生命结束,都要适应环境与个体发展需要,进行体育锻炼,获得生活和学习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终身体育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联系中,充当纽带作用,相联于二者,相融于二者。

首先,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终身体育已经作为一个基本改革理开始念贯穿于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全过程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有着严格的规范,它是一个规范的体育教育过程,可以起到培养身心全面健康的人这一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力争使每个学生在中学教育结束后,掌握一到二种体育技能,增强体育锻炼能力,养好良好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信念。

第二.终身体育在社会体育学的学科结构中,充当体育参与角色。利用参与这一角色作用,整合诸如参与主体、时空,以及财物等必要因素,形成相对完整的社会体育运行体系。体现以健身、娱乐为主的社会体育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

第三.终生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直接目标,是学校体育的始终追求。除此之外,终身体育在社会体育体系中,保持着参与主体的恒久性,包容着参与形式的多样性,整合着参与客体的资源性,维系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动力性。

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大使命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及群众性体育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与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对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竞技运动类、休闲娱乐类这几类。这四类指导员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够对社会体育事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而高校则可以系统的培养出这些专业人才,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能源补充

学校体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这两大特点,使其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育方针中体育一直都排在德育和智育的后面,这并不标明体育比这两项所占的分量要小。相反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照一定课时数接受体育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号的体魄又如何能够发展其德与智。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一部分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得比例十分巨大,这也就使得体育能够尽最大可能的被普及,这些都是任何群体都无法企及的。同时由于学校体育的系统性与规范化,可以对人的身心素质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通过学校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整体运动技术水平。因此我们说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能源补充。

(三)社会体育对学校体育进行了延伸

社会体育活动穿插在居民的工作学习、生产劳动、甚至家务劳作之余,它是在居民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可以从事的一种或几种健身活动,不具有任何强制性,且活动内容自选,形式也多样灵活,不仅仅非常符合广大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社会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对体育活动的终身意识。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融合状态下强健学生身心健康的新局面。另外,那些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人,社区体育为他们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使得他们继续了学校体育的延伸,实现了终身体育。

(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相影响

学校体育资源丰富,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支援,改进管理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投资,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支持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这样做不仅能够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紧缺的问题,也能为学校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作为学校体育延伸的社会体育,它的发展使学校体育能朝着教育社会一体化方向发展,以优势弥补不足,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通过社区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更加贴近生活,反过来也利于社区体育的开展。

(五)两者结合能够为两者带来不可想象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契合对学校体育的转型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可以引入社会体育的思想,使得学校体育能开发出新的教训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会更加的注重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能够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活跃的氛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能够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比较滞后,主要存在的困难是缺少设施、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居民参与率也比较低。要想使得这样的局面有所改观,就必须依靠现有的各级种类学校,并充分的发挥这些学校的体育资源优势,以学校为中心开展社区体育。通过学校体育能够促进社区体育的文化建设,而学校的学生也能够为社区体育活动注入新鲜的活力,使得社区体育能够朝着轻松、愉快、活泼的方向发展。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4篇

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受到网络以及各种新鲜事物的冲击,其中包括娱乐文化、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以及文化自卑的心理等社会负面因素。这种因素的产生,影响深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实效,损害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深入剖析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探索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寻找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语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优势

(一)具备隐性教育功能

在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内容,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开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各个方面具有密切联系,能够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大学语文作为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必修内容,其自身的认识性、审美性以及教育性等功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且其中包含着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语文在进行不同作品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其中还包括育人功能以及启发功能。大学语文当中的作品分析,都是我国古代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结晶。教师通过大学语文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具体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等内容,有助于大学生理解不同时代的思想观点、不同作者的人格魅力以及不同文章的深刻内涵。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这种隐性的思想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与思想共鸣,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

(二)拥有丰富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将爱国主义的根本内容作为教育的核心,通过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作为基础性内容进行保障。只有在全方位构建全面的机制体系,才能够保证大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大学语文涵盖的具体内容较为广泛,无论在空间层面还是时间层面都不存在明显的距离与界限,能够保证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感受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精神以及思想内涵。如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的“得道多助”等内容对于大学生人生观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能够保证大学生转变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爱国思想的热情,从而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三)营造教学情景

想要使得大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促进学生对于这一晦涩难懂的根本性理念进行理解并掌握,理性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展现语文教学当中的独特魅力。现如今,大学生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的个性化逐渐凸显,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而大学语文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不同,大学语文的内容并不是政治家进行单一的论述,而是不同的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总结的相关经验以及编写的优秀作品。通过优秀的作品以及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内容,能够树立榜样作用。并且通过文章内容的深入分析,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作家营造出的良好环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带入到思想情境当中,更好的理解思想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提升大学语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途径

大学语文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在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将思想政治内容与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结合已经成为发展必然。而大学语文恰恰具备这一优秀的特点,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大学教育体系当中完善大学语文各项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提升,满足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激励作用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其中不泛英雄人物的事迹,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传达并弘扬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传递。这能够在根本上激励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掌握向先辈学习的精神,不断的提升思想教政治素质,增强服务社会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在我国优秀传统的影响下,重视当代大学生人才建设德才兼备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在大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作用,将优秀的英雄人物作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二)合理编排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的开展,教材是关键组成部分,合理的教材编排,才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效能产生促进作用。优秀的大学教材,能够合理的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章以及不同时期的研究思想进行合理编排,保证文章的教学过程是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顺应教材的编排内容感受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接受作者的观点、丰富学生情感认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引发共鸣,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欲望。反之,如果将我国传统文学史当中,各种思潮的相互动荡相互影响,以及反动势力通过反动思想的文学作品出现在大学语文的教材当中,将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由于当前网络逐渐普及,不良的人物形象以及作品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面对众多挑战与质疑,如何将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编写,并体现出其中的重要价值至关重要。

(三)创新教学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往往采用与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这一方面的内容也是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出现排斥心理的根本原因。因此,想要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大学语文教学方面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而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大学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大胆创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语文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保证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当中,展现出思想政治的具体内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大化。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果主体因素不能够发挥实际的效果,外在因素的效果将难以发挥。只有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力,才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语文教学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应该充分的利用丰富的资源,将大学语文作为基点,实现对内容方面的充分拓展,感受更为广阔的语言魅力。

四、结论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

音乐作为人类艺术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生活、情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音乐教育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优良品格,进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音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中小学音乐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识谱、演唱、乐器、音乐欣赏等融进了课堂,丰富了课堂的教学结构,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的音乐教育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说,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演唱技巧的教法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忽略了音乐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引导,教师应该明白,学生学会唱歌的技巧是次要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成为歌唱家,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欣赏美好的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精神状态。

二、音乐教育应该注入生气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还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学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正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教师也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注入音乐的生气,并将音乐注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使学生的生活音乐化,使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有精神愉悦的表现。比如说,教师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童谣的教学,就可以很有效地培养学生愉悦的精神状态。童谣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曲,主要特点为曲调简单、韵律欢快,歌词的取材贴近生活且富有教育意义、富有情趣。这些特点使得童谣具有教学价值,且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童谣的种类丰富、类型多样,是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注入活力的首选。同时,童谣的学习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条件。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手机;思想教育;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通讯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宠儿”,“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普通中学,因其升学压力的原因,不少学校都作出了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而职业学校,因其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都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事实上,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有着很多的弊端,诸如:因酷“玩”手机而影响了学习,由于使用不当造成了课堂“污染”,长时间使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学生的身体(包括大脑、手指、眼睛等)带来一定的损害,手机品牌、款式的选择会引发互相攀比之风,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等等。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对待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成为学校德育在信息时代下的研究新课题。

作为班主任,我们无权也无法阻止学生拥有并合理享受手机这一现代社会高科技文明成果。就如互联网络一样,与其堵而阻之,不如疏而导之。我们大可不必把手机看做“洪水猛兽”,换个角度思考,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手机反倒能成为我们班主任思想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

一、情感教育——把手机当作情感的纽带

学生能够得到家长的同意、并顺利拥有手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联络方便,随时随地都可聊上几句。学生有什么喜事可以与家人分享,有什么想法可以与家人沟通,有什么烦恼也可以向家人倾诉等等,在电波中感受家的温馨。因为职校生大多住校,有些甚至远离家乡,这样的情感交流对他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班主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些节日或是家人的重要日子(如生日或父母亲的结婚纪念日),给家人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特定时间的特殊话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一位学生家长曾跟笔者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女儿由于性格的原因,跟父母在言语上交流沟通的不是很多,在一起的时候也不会表露太多的情感,作为父母亲的他们均以为自己的女儿的情感较为淡漠;然而在父亲生日的那一天早上,女儿给他发了条短信——祝爸爸生日快乐!这条短信让他快乐了一天,到了晚上女儿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说了很多祝福的话语,把他感动得泪流满面。多么温馨的场面!——手机成了家人情感交流的纽带。

其实,不仅是家人,同学、朋友、亲戚也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联络情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条祝福的短信,无论是发还是收,都能促使学生的心灵健康快乐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理财教育——让手机成为理财的平台

现在,很多的职校生在拥有手机之后,有事没事都常打电话、狂发短信,甚至于煲电话粥,根本不去考虑费用的问题。等到月底的时候一算帐才发觉一个月竟用去了200多元,有时甚至超过了300元。当然,这与我国传统教育中缺乏理财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而班主任可以利用手机消费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财教育。

首先是在选择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有相应功能的手机,同时考虑到自己还在用家里的钱以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手机应定位在“经济实用”、“适合自己”上。其次,在网络以及套餐的选择上,也要从个人喜好和经济的角度作慎重考虑,不要多花冤枉钱,尽量做到“钱”尽其用。例如,爱发短信的学生可以选择短信多优惠多的套餐,而且根据自己的用量选择合适的种类。另外,对自己手机的费用一定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不要没事乱打电话、滥发短信,而真到了有事的时候却欠费停机了。

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手机”理财教育的时候,不仅要从以上所述进行宏观指导,还可进行一些细节技术上的微观引导。譬如,短信是按条收费的,所以发短信就不应该像上网QQ聊天一样随机简短,而是尽量一条短信能说完的不要分两条发。

三、礼仪教育——借手机传递良好的修养

我们国家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的教育也很重视礼仪教育;但是对于“手机”这一新事物,很多学生却不注意了。于是,在教室里、集会上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在校园的路上不时走过拿着手机大声对话的学生,真的有事要联系学生时却得到关机或欠费停机的回答等等。手机是一个与人接触交往非常重要的媒介,学会很得体地用好它,能帮助学生提升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貌修养。

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以下关于手机的礼仪教育:1.遵守公共秩序;2.语言文明;3.态度文明;4.维护正常使用。了解手机的话费情况以免停机,关注手机的电量以免关机,换了手机号码要及早告知主要的交往对象等。

四、安全教育——给手机加道安全防火墙

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名学生边走路边发短信,没注意过往车辆,结果在一路口处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轿车撞成重伤。所以说,手机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下转第100页)(上接第140页)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安全隐患,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关于手机的安全教育也势在必行。

首先,应教育学生养成走路不用手机的习惯。特别是在拥挤的街上,车来人往,一不注意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安全事故。套用一句导游经常对游客说的话:“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我们应让学生记住:“走路不用机,用机不走路”。

其次,要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手机。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手机依然是贵重财产,一旦失窃,终归心痛。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寝室,都应尽量做到机不离身、机不离眼(手机充电时)。

再次,手机的安全使用也是很重要的教育内容:1.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否则手机电磁波辐射会对头部产生一定的危害,造成神经衰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2.手机在晚上开机时,不要放在枕头附近离头部太近的位置;3.不能在医院、加油站、飞机上使用手机,否则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还要增强对手机不良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良信息”包括色情、恐怖、凶杀、诈骗之类的短信和一些陌生电话。职校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智慧认识、情绪调控和社会经验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极易坠入“不良信息”的陷阱。若不加强这方面的安全防范教育,一些盲目迷信上网的悲剧会在手机不良使用中重演。

总之,手机进校园是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的事实,也给我们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要我们班主任以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加以正面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使用手机走上正常的轨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水平、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上产生一个飞跃。让学生具有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让手机在校园内绽放“文明之花”——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程雪飞,裘建军.中学生带手机现象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8).

[2]刘逸新编译.礼仪指南[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7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办乒乓特色学校———万年县六0小学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的工作汇报我校创办于1960年,现有师生近3000人,是本县最大、最强的小学。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领导视素质教育为办学的“第一生命”,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深入领会第三次全教精神,结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我校实际,决定创办乒乓特色学校,并于2000年9月付诸实施,自此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便如鱼得水、蒸蒸日上。一、立项促发展、条件迅速改善我校最初只有二张水泥乒乓球桌,用砖头、木棍做球网,条件非常差,但仍然有不少爱好乒乓球的师生乐此不疲的挥耍着球拍。2000年9月,一个天晴日丽的日子,我校一次性购进了十张红双喜牌乒乓球桌及相应的乒乓球训练器材,占用了新建的体育楼整整一层。顿时,全校师生为之一动,为之震撼,感觉到不仅仅是学校花这么多钱购买乒乓球训练器材,而是学校领导的决心及这个决心带来的变化,一个实实在在朝素质教育迈出一大步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有些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却深深的知道,在高考指挥棒下这太不容易了。当然,我们这些乒乓球爱好者更是欢呼雀跃、跃跃欲试。随后,学校便召开开展乒乓球教育教学的会议,会议制定了我校乒乓球发展规划、工作制度,确定了乒乓球主管领导和教练。就这样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教育教学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盼下开始了。同年十一月份,经过短短二个月培训的我校乒乓球运动员便在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面对令人欣喜的成绩,学校领导并没有满足,而是想着我校乒乓球以后如何可持续发展,于是提出申报市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议定了新的工作规划。2001年4月,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圆满通过了上饶市政府、教育局考核评估,并授予“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近几年,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乒乓球学员规模不断壮大,参加省市比赛获奖的级别不断提高、人数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我校乒乓球的发展,学校又把体育楼二楼腾出来,,先后添置了十张双鱼牌乒乓球桌、一系列配套的乒乓球训练器材,还引进了一台全自动发球机。至此,我校乒乓球训练场地、设施、环境在上饶市乃至江西省都是曲指可数的。二、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工作机制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有健全的组织管理、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了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学校在乒乓球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建设两支队伍。一所优秀的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必须具备两支队伍,即:领导有方、管理有术的领导队伍,业务过关、思想过硬的教练队伍。我校爱好乒乓球的一把手詹从年校长亲自为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的主管领导,年轻有为的副校长饶玉良为常务副主管,体育组长孙占海为总教练,总务主任李和锦为后勤部长,其它体育教师和几位乒乓球打的好的教师为教练。他们本着在政治上互相关心求水平;思想上互相鼓励求进步;业务上互相学习求提高;工作上互相支持求实绩;生活上互相体贴求和睦的原则,凭着“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实实在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使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上级的褒奖,社会的肯定。2、制订四种制度。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每学期召开二次会议,要求所有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的领导和教练都要参加。会议商讨、议定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度,确定领导、教练以及各自的分工,规划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蓝图。2003年9月我校乒乓球传统项目会议制定了四种制度:①训练管理制度。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主管领导詹校长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参与研究制定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审核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全面指导乒乓球的教育教学工作;副校长饶玉良协助詹校长的工作并负责乒乓球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了解教练和学员的思想状态,协调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后期部长李和锦主要负责乒乓球教育教学的场地、设施设备等后勤工作;总教练孙占海主要负责提出乒乓球教育教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议教练员名单,指导乒乓球日常教育教学工作。②训练竞赛制度。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为提高运动水平打好基础。(1)体育课突出乒乓球教学。我校始终贯彻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乒乓球教材的比重,加强身体素质和乒乓球专项基本技术训练。因此,对体育教师(兼教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掌握乒乓球传统项目的基本技术和专项身体素质,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教法,制定教学计划,组内搞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互相取长补短,认真备好每节课,做到了乒乓球课专项技术是重点,其它课渗透乒乓球技术。提高了乒乓球教学质量,使乒乓球技术基本上深入到每节课中,基本上是课上学,课下课外练,充分利用活动日、活动月,提高一般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个别素质较好的学生要输送到校队接受系统训练。这就为校队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学生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普遍的提高。(2)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多年来,我校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达标"、体育课、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做到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课内外结合的群众性"达标"活动。并使之法制化、经常化、合理化。(3)开展乒乓球竞赛活动。经常开展群众性乒乓球竞赛活动,借以推动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校队队员可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乒乓球比赛。为提高班级代表队队员的水平,平时的友谊赛、攻擂赛等,各班代表队队员不再参加,给了其他队员展示才能的机会。大大提高了班代表队队员平时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了大批学生参加乒乓球活动,从而使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占全校学生的60%以上。这样就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了我校乒乓球运动水平,对及时发现人才、推动群众体育活动起了一定作用。③奖励制度。为了调动乒乓球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校设立了奖励制度,工作人员的出勤均和奖励挂钩。运动员参赛获奖,有关教练、班主任、主管领导都能获得相应奖励。④经费保障制度。为了乒乓球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经费是关键,除了爱护训练器材,自制简易器材来节省奖金外,更可靠的是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主管领导深明这一点,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每年不少于全校学生每人4元的经费。三、深化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上新台阶、新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我校乒乓球教育教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领导、教练从根本上克服教育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创造机会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理论素养,增强教练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训练水平。我们采取了"自学、互学、走出去、请进来、总结"的方法提高教练员的素质。自学,为了提高体育教师水平,学校尽量给教师自学创造机会,购买了乒乓球书籍、乒乓球教学录像带,长年订阅《乒乓世界》以及其它体育理论的书籍,每位教师在学校都可以用自己的电脑,在互联网上了解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情况,学习最新的乒乓球发展技术。互学,我校担任训练的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训练方法及手段,尤其注重学习新技术、新打法,并结合现代世界乒坛发展的潮流去指导训练。能够较好的结合儿童生理特点进行训练,对在技术训练中遇到的难点,以集体会诊的方法,分析原因,纠正技术上的错误,扎扎实实的打好儿童期的基本功,稳步提高队员的比赛成绩。走出去,学校经常安排教练员外出观摩各地举行的乒乓球比赛,听乒乓球方面的专家学术报告及乒乓球教学教法讲座,参加省体育局组织的各种训练班,使教练员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保证了训练质量。请进来,请有经验的教练员、专家、运动员到学校来给我们的教练员讲学,与我们的教练员交流,从而提高我校教练员的素质。总结,要求教练员把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实战经验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理论、实践互相作用,达到自己提高、大家提高。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怀和支持下,我校乒乓球的训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运动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还差很远。我们决心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努力,为国家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最大的努力。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原创作者,同意莲山课件园将此作品发表,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未经莲山课件园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8篇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大多是在工作后学习获得的,与学校的管理和个人的努力有关,现代工业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优化教学过程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教育技术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与再实践的过程,采用教师个人与教科研团队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往往是少数老师先培训,待其掌握后,再传递式传授培训给本校老师,如远程教育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新软件的使用等。也有是青年人带中老年教师,青年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掌握能力强,掌握后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平台,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设计图、文、动作、声像并茂的教学课件,达到老中青教师共同提高。

二、融合教育技术,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过程

在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形成融合教育技术的各种教育能力的教学资源整合,从而结合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恰当科学的教学评价。具体融合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教学实践环节或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长期记忆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内化。

(2)依靠教育技术资源,实施专业技能教学。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由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部分组成,其中物力资源以多媒体、信息技术相关设备为主要内容。职业学校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媒体主要有:直观型媒体、抽象型媒体、图像型媒体、实物型媒体、音响型媒体、静态型媒体、动态型媒体和视听型媒体等。人力资源主要有计算机方面的老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网络机构人员,以及掌握一般教育技术的教学人员。

(3)结合学校的专业建设或教学特点,把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各展所长,组成多种媒体相互配合的媒体组合教学系统,优化专业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数控专业,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模拟编程,再由计算机模拟加工,解决数控机床数量不足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在教材教法课程的教学中,播放营销场所的教学场景,并对营销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可使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营销策略与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于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基础之上的新型教学与学习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要运用系统整合方法,构建多元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老师的教学主导性,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授课手段和授课设施,为专业技能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渠道,结合传统教学中的情境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法、案例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各个不同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实践。

三、总结

学校与教育论文第9篇

1.培养艺术兴趣的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促进人的学习和发展。学生社团的性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愿参加的一种组织。比如,有些初进社团的学生兴趣并不高,但一旦进入一个特殊的氛围后,很容易被环境感染,慢慢就有了兴趣,有些学生本来对某方面就有兴趣,经过跟大家的接触和交流,兴趣也更浓。有了兴趣,艺术发展才能成为可能,有了兴趣,艺术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学生社团为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提供了环境,使他们的艺术兴趣得到进一步升华。2.发展艺术特长的功能。一些学生在某些方面本身就有特长,也有一些学生从小就学习了某种艺术,在学校,他们往往感觉到展现和表现才能的机会远远不够,但有了学生社团,他们就有了自己的舞台,因为在这里可以互相切磋,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有了学生社团,他们可以如鱼得水地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3.推进艺术活动的功能。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载体,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形式。有些教师没活动时没事做,而一遇到活动就累得趴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长远计划,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建设学生社团。有了社团,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艺术作品,社团每天在活动,每天都处于“战备”状态,也就不怕为了一个活动而赶时间排练了。以我校的话剧社为例,我校话剧社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年,剧社每周都有学习,每次学习都有练习和排练,因此,不管遇到什么活动和任务,话剧社随时都能拿得起,走得出,其他诸如舞蹈社、美术社等别的社团也是如此。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些学生社团,学校的各种活动才得以更顺利地开展。

二、学校社团促进艺术教育的办法

1.制度先行,规范管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制度约束的组织,只是一个涣散的组织,最终结局只能是解散。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制定了《学生社团管理章程》,其详尽地规定了学生社团的性质,学生社团的管理办法,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聘任办法,学生社团的考评及奖惩办法,等等。通过制度管理和指导社团工作,每个社团都有本社团的管理办法及考评制度。有了这些制度,学校社团活动可说是如火如荼,蒸蒸日上。2.注重引导,有序发展。学生社团不应只是一个兴趣班,一个训练场,而应是学生身心、艺术发展的摇篮,话剧社每天排练的剧本宣扬的是什么思想?同学们在一起都在做些什么?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那么这些问题还真没有确切答案,但有了老师的引导,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他们排练的作品不仅感动了别人,更教育了自己。3.借力登高,整合资源。以普通高中为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艺术有十二个模块,从理论上讲,这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的帮助很大,但现实中很少有学校开齐这么多门课。学生社团恰恰可以成为这个缺憾的有益补充。学生社团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这一纲领为支持,而课程标准可以凭借学生社团弥补自己的不足,二者结合,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可行的艺术教育之路。4.突出特色,办出风格。什么是特色社团?就是人庸我精、人无我有。个别实力很强的社团可以做到人庸我精,而对大多学生社团或学生来说这一要求似乎有点高,因为学生社团毕竟是以兴趣为主、大众参与的组织,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精英,成员的能力良莠不齐,但他们可以走“人无我有”的路线,这是一大特色,在注重特色的今天,开展社团亦如此。

三、学生社团在艺术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指导教师不足。大多数指导教师主要是因为自己热爱这门艺术,才参与学生社团指导的,但热情不等于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聘请社会上的专业教师需要资金。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社团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活动场地不够。学校除了教室外,空余的场地不多,随着学生社团的不断增加,活动场地也越来越不够用,诸如舞蹈教室、排练厅等专业场地就更少了,这个看似不大的问题却严重阻碍了社团发展。3.活动经费进展。一般的学校内活动的开展是不需要经费的,但有些艺术社团是需要的,比如美术社的外出写生,文艺类的服装、道具的制作和购买,有些还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聘任指导教师的补贴等都需要经费,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社团的发展。

四、构建学生社团在艺术教育中的长效机制

1.领导重视,在政策上鼓励指导教师参与。我是一名音乐教师,近些年一直担任学校的团委工作,对此我深有体会:开展学生社团,不仅要在制度上管理学生,更需要在制度上支持指导教师,这需要让领导了解和清楚学生社团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制定出完善的指导教师聘任制度,考核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每一位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2.组建更多的学生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艺术教育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爱好。组建更多的学生社团,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我更相信,学生社团里多一些学生,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就会少一些孩子,因为艺术教育是最好的心灵良药。3.进一步完善社团的管理制度。学生社团是青少年学生自愿加入、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是一个动态的团体,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我们在管理上规范有序。社团的管理离不开制度,但制度总是落后于实际需求,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社团永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