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双增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时间:2022-11-25 19:45:44

关键词: 双增  农村  学校体育 

摘要:首先,让学生爱上体育。师资力量的提升使得农村学校体育不再是“放羊”,篮球、足球、啦啦操等多元素的体育运动已经慢慢进入农村学校的体育课堂,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广泛。

双增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成为人们日益生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1]。国家政策对农村地区的倾斜、扶持与转变,体育文化的输出和宣传等,都说明体育将是一颗新起之星。“双减”减的是作业负担和校外文化课的补习;“双增”增的是学生体育、艺术、户外运动和劳动的机会,增加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双增政策”的实施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做出了铺垫,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出现了新契机,所以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思考,要跳出以往的审视圈,不要固化思维,要找到新的突破点来应对“双增政策”带来的这些新变化和新困境,有效地处理农村学校体育快速发展的新矛盾。

1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新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双减政策”以及正在实施的“双增政策”都表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缓慢一直是农村素质教育的短板之一,城乡之间差距甚大,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发展迫在眉睫[2]。“双增政策”的提出,首当其冲的就是搞好学校体育教育。要搞好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师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氛围是必然面对的难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很多可以借鉴与实施的方案,但现今“双增”政策的实施,再用以往的经验与措施应对新变化显得并不妥当。在“双增政策”推动下,农村学校体育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一边是“上有政策”,一边是极度薄弱的农村学校体育大环境,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态势下的教师、学生、体育环境等的新矛盾不断激化。本文从教师、学生、体育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双增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新困境。

1.1“双增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新问题

在“双增”政策下的体育教师们,即将迎来体育教师职业地位的提升,在各农村小学,一个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师数量一般只有两三名,有的甚至一名也没有[3],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存在性别和年龄结构不均衡、专业能力不足、科研意识薄弱、生存待遇及环境差[4]等问题。“双增”政策的实施,使原本基础就薄弱的农村体育师资队伍雪上加霜:农村体育教师缺口更大,体育教师的精神压力与职业压力日趋上升;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却越来越苛刻,人少事多,加上各种非学校部门的任务介入,使体育教师的现状越来越糟糕;政府、学校领导、学校、部门、家长等不正确体育态度使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不到提升,职业属性得不到认同,职业倦怠期愈发提前,让很多对体育事业抱有期望的体育教师纷纷转变成语数外等学科性教师或者师资力量快速流失到城镇等;各教育点的撤销和合并,使农村学生人口更为集中,更加便于管理,但是庞大的工作量以及师资力量的分配也成为一大难题。对此,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些矛盾,使体育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体育教学上,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1.2“双增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学生的新态度

“双增政策”使农村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艺术、体育,也在大环境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学生也在“双增政策”宣传、教师以及家长的教导和体育思想的传播中,产生了新的体育思考及正确态度。现在的学生更愿意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让自己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手机、网络等新事物带来的体育新观点不断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他们不再是一个单向被动输入的人,他们也会主动地学习体育相关知识和技能,也有着更多的途径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各种体育有关的信息输入和主动学习,使他们认识到不同以往的对待体育的新认知。他们更愿意走出教室锻炼身体,去球场交朋友。各种网络软件推崇的“体育生”“腹肌”“马甲线”“男性荷尔蒙”等标签,各种体育文化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在渗透,使农村学生也为之着迷,也间接促进了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当下学生相对于以往呈现出新特点,他们更愿意与老师做朋友,师生关系更融洽,对待新事物也有更加强烈的意愿去接触、学习,“双增政策”在其中起到了辅助和推动作用。

1.3“双增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环境的新洗牌

体育环境包括与体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5]。“双增政策”的实施为体育教育的积极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使得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慢慢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农村社会相对闭塞,新观念、新思想与传统守旧派的碰撞必不可少。在“双增政策”提出以前,农村学校体育开展本来就不好,在政策提出之后,新旧观念的碰撞更为激烈。农村学校体育的各相关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着农村基层学校体育的运转,每年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并没有使得农村体育相应部门的整体素质提高,究其原因是新生高素质人才不愿意到艰苦的农村去,即便去了,他们的新理念和新想法很难实施。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农村教师很大一部分辞职的原因在于领导或校长的管理不善[6],所以,在“双增政策”实施中,使矛盾更加突出,一边是需要更多的体育人才下到农村,一边是没有体育人才愿意去农村,因此,必须要做出新审视,做出正确判断和导向,才能找出应对现状的新措施。

2“双增政策”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路径

2.1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师资的“新姿态”和“新血液”

农村学校体育在“双增政策”的催化作用下,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但是各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升高。在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农村体育教师应摆正心态、端正态度、转变思想,要正确看待人少事多、人少责任大的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价值观,从自己内心转变对教育教学和个人生活矛盾的抗拒心理和烦躁,增强对本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延迟教师职业倦怠期,以尽可能饱满的体育热情和行动来客观看待这种高压高工作量的现状;农村中小学教师一般属于“一专多能型”教师,让综合素质较强的文化课教师转型成为“新型”体育教师,弥补体育教师缺失的短板;对于没有专业体育教师的农村学校,积极的“校校联动”,共享资源,教师转型,也能推动农村学校体育进步;教师自发的兴趣社团、兴趣小组等,对有体育素养的文化课教师加以引导,都不乏为好方法。

2.2农村学校体育中学生的“新激情”和“新动力”

“双增政策”实施中,学生和家长在对待体育上出现了新态度,由于家庭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资金投入比例也在增加[7]。学生和家长是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一个有机整体,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家长会影响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学生思维的转变也会影响着家长的观念。学生作为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的主体和中心,让他们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性,以及爱上体育及运动锻炼是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有力途径之一。“双减政策”下,学生们更多的是被手机、电脑支配着课余时间,如果能使学生从内心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农村学校体育将迈上新台阶。首先,让学生爱上体育。师资力量的提升使得农村学校体育不再是“放羊”,篮球、足球、啦啦操等多元素的体育运动已经慢慢进入农村学校的体育课堂,使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广泛。学生更愿意和体育老师交朋友,使一大部分同学愿意进行体育锻炼。课余时间同学们一起切磋、交流、练习自己感兴趣的技能知识等,也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依据。其次,家长给予支持。对于农村家庭或者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收入增长,家长们也愿意也舍得花钱在孩子的教育上。如购买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械上,学生也知道了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重要性,各种体育校本课程实施、体育兴趣小组、学生联赛、社团课程进校园等,学生很高兴去做这些事情,而且有条件的家长也愿意为孩子花费相应的素质教育经费。最后,坚持锻炼,坚定意志。“双增政策”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学生们学习或掌握1~2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长久坚持下去,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2.3农村学校体育中体育环境的“新整合”和“新尝试”

2.3.1农村学校体育自然条件的“新转变”和“新利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合理利用体育条件的新角度。农村相对于城镇,各种现代化的体育器材设施场地都非常落后,加之“双增政策”又空出了更多的时间,如何处理这些新问题和利用闲散时间值得思考。农村不能照搬照抄城市,体育的初衷是锻炼身体,健康第一、身心发展。那么只要能达到这三种目的,就是好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农村学校人少场地大,合理利用大片闲置场地。统筹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如没有橡胶跑道,可以利用林间小道;没有足球、篮球,可以自制纸足球、纸篮球……只要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就物尽其用,外在比较空旷、人员稀少的地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还可以走出校园,亲近自然,那么体育的初衷就达到了,农村学校体育也就是成功的素质教育,“双增政策”也就落到了实处。

2.3.2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国家及社会力量的“新支撑”和“新融入”国家的乡村振兴教育扶贫的开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愿意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各高校的免费师范生服务计划,马云的“最美乡村教师”都体现着农村教育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是,农村学校教育与“小社会”的边界性太明显,当地组织可以任务到学校,但是学校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就农村学校教育来说,各方面经费、资源等很稀缺,那么如何进行一个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奔赴”,处理得当肯定能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出力量。对很多农村学校来说,每年都会输送一大批社会人力资源,其中不乏有发展的很好的社会精英,作为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孩子”来说,鼓励他们对家乡基础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农村地区也有自然资源丰富或者相对交通便利、人口劳动力廉价的地区,会吸引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入驻,他们也能成为社会力量的强有力支柱。因此,国家应加大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扶持力度及政策倾斜,吸引当地企业投资、出资等,使之获得双赢。另外,利用逢年过节人才返乡时间,举办学校与社会联动的体育赛事、传统体育赛事等,不仅拉动了当地的经济,而且也增加了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同时,也有机会拉动社会与学校的联动,获得一些企业家的投资,解决体育资金短缺问题,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文环境。在年复一年的赛事举办中,形成一个小有规模的农村体育赛事加大社会影响力也是一个可行之法。各种新媒体以及体育文化的输出,让农村学校的师生们对体育的热爱、追捧也达到新高度,体育明星、体育品牌的渗入,也无形中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推动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人们物质经济水平的提高,为农村学校体育提供了“新支撑”,合理融入、动态联动也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另一突破口。正确利用现有网络、媒体以及各种社交软件或新闻媒体报导农村体育赛事。这样不仅加大了影响力,还能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带来资金和专业人才,所以抓住“双增政策”这个新契机,各种社会资源统一联动,营造一个体育文化大环境。“双增政策”使得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更加匮乏,“双增”也使得大量城市体育社会资源过剩,除去社会各界的资金、物力投入,在农村有很多“体育特长”的家长和社会资源,他们有的对篮球、足球等十分热爱,有的对本土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等也了如指掌。学校体育不仅是体育人才的培养摇篮,更应该是“锻炼身体、健康第一”理念的实施。所以让当地有特长的社会人才进入校园,执教体育课;有能力的人才考取“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到农村学校体育人才的队伍;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等联动交流、合作办学;引进退休的大学教授、教练等回校授课,或提升、培养在职教师。很多退休教授、教练、运动员在农村养老时,也可以作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高质量人力资源,让他们进校园讲授体育知识,传授体育技能,带训练队,上社团班等,这也让“双增政策”与本土民情能够很好地融合。

2.3.3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新自省”和“新举措”“双增政策”的实施,使得很多学生、家长、老师们都手足无措,找不到方向,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也同样如此,他们工作量繁重,对于所属学校体育各方面的管理也无暇找出适应当下的制度、方案、措施等,还停留在以往的管理方式上。但是时代进步、理念更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自我文化素养、提升理念,转变对体育的认知和态度,从领导层面改变这一“偏见”,让体系体制由上而下的重新审视体育的重要性,带动农村学校体育积极向上发展。重新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呼吁号召社会各界人士重视到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如何发展;更新“旧制”,实行“新政”,确保各种规章制度符合当下发展;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人文关怀,组织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提供保障;拥有一个让体育教师健康、蓬勃发展的外部条件。让有才能、有想法的人进入农村学校体育的队伍,提出新想法,作出新联动等;加速生源即将枯竭的农村学校合并,有利于教育资源的节约与整合,有利于解决学校不集中,体育教师稀缺的问题;为精英社团进农村校园提供机会,合理调配托管时间等;构建体育校本课程,学习当地传统体育项目,锻炼身体;营造和谐的体育校园人文环境。

3结束语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体育人”去突破难关,扭转现状。“双增政策”推动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农村学校体育需要师资力量的“新血液”、学生的“新动力”、社会力量的“新融入”、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新自省”、自然资源的“新统筹”等新的路径,才能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新发展。师资力量的提升、领导层面的重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家长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各种环境资源的整合利用等,都是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砥柱力量。推陈出新、标新立异、革故鼎新,以新的角度解决新的问题,农村学校体育就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军.新时代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表现及解决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0,35(2):55-60.

[2]田帅.精准扶贫背景下尉氏县贫困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实践路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3]陶玲.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0(50):111-112.

[4]赵波.近15年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研究进展——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9.

[5]周全.论体育环境的组成、结构与特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28,70.

[6]李颖.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村教师离职影响因素调查[J].教育观察,2017,6(4):19-20.

[7]区煜立.教务工作指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方键鸿 余蓉晖 钟进 方键湛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