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心血管疾病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8 11:45:37

心血管疾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1篇

1.1材料随机选取2005~2008年我院收治的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30~78岁,平均51岁。病程5个月~20年,糖尿病类型及诊断标准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本组I型糖尿病患者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108例。

1.2治疗方法①控制饮食加口服降压药治疗60例,②控制饮食、体育运动和中药治疗40例,③控制饮食同时胰岛素治疗50例。

1.3观察项目在住院期间进行血压、眼底、尿液常规及肾功能、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测定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脑CT等检查。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卒中、周围动脉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肌病。

2结果

2.1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本组合并冠心病65例,视网膜病变72例,高血压62例,肾病38例,脑血管病32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3%、48%、41.3%、25.3%、21.3%。视网膜病变及冠心病居多。

2.2心电图异常率心血管并发症严重者89例(59.3%),表现为心肌供血不足50例(33.3%),窦性心动过速10例(6.7%),窦性心律过缓6例(4%),窦性心律不齐8例(5.33%),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28例(18.7%),心房纤颤7例(4.67%),左(右)心室肥厚16例(10.7%),低电压12例(8%)。根据超声心功能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证实有56例存在室收缩功能减退;根据左房室瓣舒张期血流频谱测定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速度(E/A)比值<1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2.3病程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病程5年以内者58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46例;5~10年者50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46例;10年以上者45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43例。病程长短与并发症多少、病情轻重不相关。

2.4血压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血压均值140/90mmHg者51例(34%),舒张压为140~179mmHg者86例(56.6%),≥180mmHg者13例(9.4%)。

2.5血糖水平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血糖<1112mmol/L者44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32例(71.11%);血糖1112~1617mmol/L者41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30例(77.15%);血糖1618~1915mmol/L者31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26例(86.17%);血糖>1916mmol/L者25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24例(92%)。

2.6治疗与并发症的关系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者60例,有心血管并发症55例(90.11%);控制饮食+体育运动+中药治疗40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31例(77.11%);控制饮食+胰岛素者50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31例(62%)。

3讨论

由于心脏痛感传入神经的病变,糖尿病患者的无痛性心肌梗死率可达24%~42%。常因未能及时发现而并发心源性休克。60岁以上者在平时活动情况下心电图出现缺血性ST-T改变,症状不明显,多由于老年人缺血范围较小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影响到左心功能以致左心室扩张,从心肌活检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微血管病变为小血管及微血壁糖元沉积,蛋白质含量减少,管壁通透性增加,彩超所见心肌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心肌室壁广泛性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斑痕形成。因此,目前对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称为糖尿病心肌病或糖尿病性心脏病[1]。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且基本形成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的共识。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最近一系列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如糖耐量异常亦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显著上升,即使血糖水平在糖尿病的诊断水平以内,仍然会出现冠心病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系;糖代谢异常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还会增加总死亡率。糖尿病伴高血压引起的心肌纤维化与心肌细胞溶解灶可能与本病患者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高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除上述因素外,与血液高凝状态引起的视网膜与肾脏微血栓形成有关。病程较长,持续性高血糖状态也是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细胞数目减少,胰岛透明变性,使β细胞的功能降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心血管并发症多且严重,完全具备“三多一少”者仅为5010%左右,血糖多在14mmol/L以下,难以确定确切的发病时间。因此,往往以并发症的方式出现,而以心血管疾病就诊的患者在治疗上首先积极控制糖尿病,降低血糖及血脂,伴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是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

【论文关键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引发

【论文摘要】探讨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对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观察不同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发现不同治疗方法及血糖水平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均有重要意义。病程长短与并发症多少、病情轻重不相关。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2篇

踝部水肿+++++++++

便秘+++++00

头晕+++++或+++

面部潮红+++++++

头痛++++++

心悸或心动过速00+++

皮疹++00

1.外周水肿:见于各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发生率最高。常见于踝部,但亦可发生于手部。常静坐工作的病人容易发生外周水肿,晚间尤为明显。外周水肿与钙拮抗剂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血管扩张致使组织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加速血管内液体滤出、组织间液增加,导致外周水肿。

2.便秘:常见于苯烷胺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甲氧维拉帕米,亦可见于硫氮卓酮。其发生程度与所用剂量成正相关,剂量越大,发生程度亦重。在连续长期使用过程可逐渐减轻。

3.头痛与面部红肿:亦与血管扩张有关,一般均可耐受。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经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可逐渐消失。

4.心动过速或心悸:常见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系血管扩张所致的反射性心博加速的临床表现。临床应用较大剂量时易于发生。与b受体阻滞剂合用能控制该类不良反应。另外,大量应用钙拮抗剂,尤其经静脉途径给药时,其固有的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及负性肌力作用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缓。血管外周阻力的过度降低还可导致低血压反应。

近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发现,某些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Verapamil、硝苯吡啶Nifedipine和地尔硫卓Diltazem短期或长期治疗可能使血液动力学及临床预后恶化。鉴于此,本文将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以期引起临床使用中的注意。

1.治疗心力衰竭

钙拮抗剂能扩张全身阻力血管,减轻后负荷,阻滞Ca2+内流入心肌细胞,减少细胞内钙负荷过重,保护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心肌。从该理论出发,钙拮抗剂在心力衰竭中治疗应是安全有效的。但Elkayam[1]等做随机、双盲、交叉的前瞻性研究,比较单用硝苯吡啶或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合用或单用ISD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提示用ISDN治疗相对稳定的心衰病人加用硝苯吡啶后心衰明显加重,38%病例需增加利尿剂量,32%病例因心衰加重提前中止研究。Packer[2]等研究硝苯吡啶20mg对左心功能不全的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有55.2%(16人)血液动力学恶化,左右心室每博指数下降,平均右心房压升高,1年生存率仅为23%,而心衰未恶化的13人1年生存率为67%(P<0.05),提示硝苯吡啶加重病人心衰程度。

不仅硝苯吡啶有此类报道,据Diltazem多中心的梗死后试验的亚群分析[3]显示,在心室射血分数〈0.40病人中,297例病人21%出现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安慰剂组326例仅12%(P<0.01)。研究结果提示地尔硫卓能加重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其恶化的危险率与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另据MDPIT[4]试验,对心脏X影像显示有肺淤血的亚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地尔硫卓治疗病人心衰有加重趋势,心脏病死率明显增加。

钙拮抗剂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目前认为[5]主要是由于钙拮抗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其长期使用抑制心肌,使本已降低的心脏收缩功能进一步下降,血液动力学恶化。另外钙拮抗剂可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素的活性,激活内源性神经激素系统,尤其是肾素¾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产生缩血管反应和水钠潴留。这亦是造成心衰加重的重要因素。确切机制目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临床研究已表明第一代短效钙拮抗剂在心衰病人中应用常引起心衰加重,预后不佳,建议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时应慎用该类药物。

2.治疗心绞痛

钙拮抗剂能抑制心肌兴奋时Ca2+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并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广泛用于抗心绞痛。但近年有研究表明,钙拮抗剂引起的冠脉扩张只对明显由冠脉痉挛所致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非心率相关的隐匿性心绞痛以及过度通气和部份寒冷诱发的心绞痛)特别有效,若用于其他类型心绞痛治疗则无效甚至有害。

Egstrup[6]报道硝苯吡啶虽能增加正常心肌灌注区血供,但不能改变甚至减少冠脉侧支循环供给区血流,具潜在的促局部供血作用,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凡冠状侧支循环血流较好的病人,此作用明显,常使心绞痛症状加重。

Muller[7]在一早期研究中就指出,硝苯吡啶在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比长效硝酸酯及普萘洛尔疗效差。根据HoblandInteruiversityNifedipine/MetoprololTrial(HINT)研究,用硝苯吡啶或美托洛尔及合用两药或用安慰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心肌缺血试验,结果表明硝苯吡啶只对已接受b阻滞剂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对于未给b阻滞剂治疗患者,硝苯吡啶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不比美托洛尔单独治疗好。可见,b阻滞剂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方案。但对于不能耐受b阻滞剂患者(尤其是合并呼吸道哮喘患者)可选择使用钙拮抗剂。另外在b阻滞剂基础上联合运用钙拮抗剂可减少副作用发生,对单独使用b阻滞剂无效患者加用硝苯吡啶可能改善症状。目前在已使用b阻滞剂基础上联合使用钙拮抗剂或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用于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乃为较佳选择。

3.治疗高血压

钙拮抗剂通过阻滞Ca2=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对不能耐受利尿剂及b阻滞剂患者亦有效.

但近年研究对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患者安全性提出质疑.Furberge[8]等收集了16个硝苯吡啶用于冠心病的随机二级预防试验,拟评价硝苯吡啶对死亡率影响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短效硝苯吡啶使冠心病死亡率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对于每天使用30-50mg,60mg及80mg患者,总体死亡率危险度分别为1.06(95%可信限为0.81-1.27),1.18(95%可信限为0.93-1.50),及2.83(95%可信限为1.35-5.93).Pahor[9]等研究结果也很相似.此项研究着重分析各种药治疗高血压的病人的死亡危险,结果维拉帕米在治疗未患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比b阻滞剂好,地尔硫卓危险性增高但不显,硝苯吡啶的危险性则明显增高.

硝苯吡啶引起死亡率增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钙阻滞剂交感神经反射性刺激,增加心肌耗氧量,致心律失常;负性变力作用;钙阻滞剂扩张血管作用使严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供血分流至较小的冠脉侧支循环血管,至使局部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增加手术病人出血危险等有关.

短效硝苯吡啶的此类副作用能否推及其他类型钙拮抗剂成长效硝苯吡啶,只有大型,前瞻性研究才能证实.目前尚不能下定论.但它告诫临床医生,仍应将利尿剂和(或)b阻滞剂患者,有使用钙拮抗剂\ACEI等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指征时,应选择对病人个体最适宜的药物.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临床提示在心血管疾病中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因此建议临床医生治疗心力衰竭\心绞痛及高血压患者时,应根据病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宜药物,并避免长期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

参考文献:

1.ElkayamU,AminJetal.A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crossoverstudytocomparetheefficacyandsafetyofchronicnifedipinetherapywiththatofisosorbidedinitrateandtheircombinationinthetreatmentof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90,82(6):1954

2.GrayS,Francis.Calciumchannelblockersandcongestive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91,83(1):36

3.GoldsteinRE,BoccuzziST,etal.Diltizamincreaseslate-onsetcongestiveheartfailureinpostinfarctionpatientswithearlyreductioninejectionfraction.Circulation,1991,83(1):52

4.MiltonPacker.Calciumchannelblockersinchronicheartfailure:therisksof"physiologicallyrational"therapy.Circulation,1990,82(6):2254

5.PackerM.Pathophysiollgicalmechanismsunderlyingtheadverseeffectofcalciumchannel-blockingdrugsin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89,80(6):59

6.EgstrupK,AndersenPE.Transientmyocardialischemiaduringnifedipinetherapyinstableanginapectoris,anditsrelationtocoronarycollateralflowandcomparisonwithMetoprolol.Am.J.Cardiol,1993,7:177

7.MullerJE,ToflerGH,StonePH,etal.Circadianvariationandtriggersofonsetofacutecardiovasculardisease.Circulation,1989,79(4):733

8.FurbergerCD,PsatyBM,etal.NifedipineDose-Relatedincreaseinmortalityinpatientswithcoranaryheartdisease.Circulation.1995,92(5):1326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3篇

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医疗工作者应当首先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与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使其自身认识了解自身患病过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特征,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疗原则,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心,培养起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尽量消除其负面心理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减少发病率。

二、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习惯

许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与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做为保健医生,应当经常提醒老年人,使其认识到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十分危险因素,平时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多食瓜果蔬菜,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兔劳累,情绪稳定,消除疲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发病率低。

相当,也不可以配合一些健康有益的运动,但我们常说的“饭后百步走”,心血管病老人是不适合的,特别是饱食饭后两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对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避免造成血压突然升高的一切运动练习,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脏病发作或脑溢血的发病。也不宜进行“晨练”与“苦练”,可以多选择一些轻柔、缓慢、匀速并带有节奏的活动,例如太极拳、散步、按摩、等中、低强度的运动,时间上以30分钟为好,感觉体力十分好时才可以运动1小时,可降血压、血脂、减体重,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除此之外,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病老年患者要格外注意天气的变化,不止是天气寒冷容易发病,气温高、温度大、气温低的天气也容易发病,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也可以在家中自备一个氧气瓶,身体不适时马上及时吸氧,缓解症状。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常备保心丸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合理有效地配合用药

老年人用药必须十分谨慎,不要自作主张服药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有效地用药。老年人常常多种疾病并存,做为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保健医生来说,也要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给病人用药,如针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治疗方法可从低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考虑使用长效制剂,每日给药一次,殊知:“急则治标,慢则治本”,要嘱咐老年人坚持长期用药,不要经常更换药物,需要换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虽然有些老年人患有多种病症,也不要一次给其开出许多药物,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接授能力。在用药上,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经济能力,尽量使用老年人能够接授又不是价格太昂贵的药品,以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气虚血瘀;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R6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38-01前言

伴随着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率和残疾率也在不断上升。冠心病病程中所出现的微循环障碍等皆属“血瘀”的表现[1],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冠心病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在于血液循环的障碍,特别是由于微循环的障碍引起的。因此,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活血化瘀成为治疗的关键。

中药主要通过影响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冠脉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变,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等不同途径[2]对心脑血管的功能进行调节。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气和血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气能摄血通知血能载气。但是,血和气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气是主导,主导着血旺或者血虚。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心脏病患者在发生左心功能减退时伴随着气虚脉证。在此时如果选择应用益气药的治疗方法,则会帮助改善心功能。经过临床的检查发现射血前期明显缩短。患者在服用益气药之后心肌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液循环速度也明显的有所加速,因此益气药对于心肌功能的改善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通过气滞血疲和气虚血痕的各项生理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地改善。气滞血癖的心脏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搏指数和心脏指数均正常,而气虚血疲的则明显低于正常,两者的症状本质均为高粘血症、低血容量和微循环血流缓慢。

1中医气虚血瘀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传统中医理论的气虚指的是脏腑功能的虚衰,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心脏功能的虚衰。中老年人各脏腑功能出现不同的虚衰,而心脏的虚衰则更为明显。当心脏出现气虚时必然会引起血癖形成,这是因为心脏在气虚时不能够推动血液流动。中老年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疲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血痪不仅仅导致了中国老年人群的生理性改变,更严格的说应该是一种病理性的不正常改变。

中医理论中的气虚血疲是与现代医学的相关理论相辅相成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的血癖实质已经随着医学理论与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得到进一步证实。同时,血痕是一个与血液循环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病理过程。第一,表现在微循环障碍。如果人体的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动速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减慢,因此血液会发生聚集,其结果必然是血管紧缩或者闭塞。第二,血液流变异常,血液的粘稠度和凝聚状态发生改变。第三,心功能减弱,心急的收缩能力处于不正常状态,从总体上看血液动力学异常。血液的流动减少。但是,临床的实验和研究发现通过采用益气活血的方法进行化癖治疗,这种方法明显的改善了血液的高凝状态,组织了血小板的凝集,提高了纤溶活性。同时,微循环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心肌收缩能力和血容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些临床的实践证明,气虚血痪和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液动力学之间具有某种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同时,有关研究认为,冠状动脉硬化性血栓斑块属于中医血瘀证的范围[3].

中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液动力学等的关系已经被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在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血液流变学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血栓病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在发生之前或者在发病期间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这些变化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改变可以对中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科学的判断,并且这些改变也可以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各个时期提供科学的依据。现代医学理论在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系统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与年轻阶段发生了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老年人心脏收缩舒张延缓,循环时间延长等。这些改变导致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更高。

通过对临床的观察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都会伴随着癖血现象。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中医的益气活血治疗对于化癖的功效来解释。中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是气虚血痊。气虚血癖是中老年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初始阶段,也就是说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必然伴随着气虚血癖,是气虚血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腑脏功能正在逐渐虚衰,这就导致血窟逐渐形成并加重,此时也可能无症状即为生理之痕,如仅出现些衰老的迹象,也可能会有些轻微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病变的积累,很容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结语

血瘀证通常是指因气虚、气滞、痰阻、寒凝和火热等原因,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血行迟缓或血溢脉外未能及时消散而停滞于局部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4]。预防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是从血痕刚刚出现的时候开始。心、脑都赖血的濡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血脉藏神,因此心脑之间可借助血相连[5]。参考文献

[1]张明雪,曹洪欣等. 论“血瘀”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02).

[2]李琳,陈凯. 冠心病与中医气虚血瘀相关性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2).

[3]杨宝元,张洁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相关性研究1)[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04).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5篇

关键词: 餐后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空腹血糖受损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提示,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糖调节受损及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2hPG)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指标的关系,阐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50例患者分为三组:①空腹血糖受损(IFG)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7±1.8)岁,5.6 mmol/L≤空腹血糖(FPG)≤6.9 mmol/L;②糖调节受损(IGT)组(包括单纯IGT以及IGT+IFG)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1±2.3)岁,7.8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③DM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3±3.2)岁,FPG≥7.0 mmol/L,2hPG≥11.1 mmol/L。三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糖代谢疾病。

1.2  方法:①生化指标测定:受检者于空腹或餐后2 h采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糖、血脂及CRP,血糖、血脂的检测均用酶法,CRP采用散射比浊法;②CIMT:运用高公辨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及线性转换器提供扫描参数。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IFG组、IGT组及DM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

表1  IFG组、IGT组及DM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IFG组5018(36)10(20)17(34)6(12)IGT组5031(62)①19(38)①26(52)①15(30)①DM组5033(66)①22(44)①28(56)①17(34)①注:与IFG组比较,①P<0.01

2.2  IGT组与DM组2hPG与心血管危险性指标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  IGF组与DM组2hPG与心血管危险性指标的相关分析

检测指标IGT组DM组TC0.150.10TG0.28①0.31①LDL-C0.130.15HDL-C-0.23①-0.30②SBP0.160.28①DBP0.080.11BMI0.30②0.31②CRP0.22①0.25①CIMT0.32②0.35②注:①表示P<0.05,②表示P<0.01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证实,和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于心血管疾病更具预测价值[1]。第二届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Ⅱ)死亡率研究建议,应保留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中2hPG的测定,其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比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的仅用空腹血糖测定要好[2]。以往的研究显示,IGT是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因素,而IFG则不是[3]。

本组资料显示,IGT及DM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IFG组,而IGT及DM组患者2hPG与心血管危险性指标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型DM患者从胰岛素抵抗(IR)到IFG、IGT直至DM,每一步均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2型DM和动脉硬化是平行发展、相互影响的两个疾病。

综上所述,无论是糖尿病患者或糖调节受损者(尤其IGT患者),都应加强餐后血糖的监测和控制,以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 参考文献

[1] Saydah SH,Miret M,Sung J,et al.Postchallenge hyperglycemia and mortality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US adults[J].Diabetes Care,2001,24(7):1397.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2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心血管疾病和焦虑抑郁症两者的共患率很高,而在我国综合医院门诊中又很难识别, 焦虑抑郁症患者出现的胸闷、胸痛、气促、心悸、窒息感等心理症状, 与心血管疾病的症状相似,使内科医师识别和治疗造成一定的干扰。据统计显示, 焦虑抑郁症能被内科医师识别的仅占21% 。本研究对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及部分连续心内科门诊就诊病人, 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 进行测评, 对存在焦虑抑郁症状者, 在积极合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 加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取本院2005年1月至 2011年1月收录的血管疾病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病症患者377例,男203 例, 女174 例; 年龄在20至86岁之间, 平均年龄(61.6±9.69) 岁。

1.2 方法。 采用HAD 量表。HAD 量表是一种自评量表,共14 项, 其中焦虑分表(HAD-A) 7 项, 抑郁分表(HAD-D) 7 项。让病人仔细阅读, 将其中最符合1个月以来情绪的答案选出, 由医生进行HAD-A、HAD-D 的分值统计。HAD-A、HAD-D 分值0~ 7分代表正常, \8 分分别代表存在焦虑或抑郁。

1.3 治疗措施。 对HAD-A、HAD-D\8 分者, 在积极合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 加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 1~ 2 片, bid,抑郁症状明显者联合百优解(Lil ly S.A Spain) 20 mg , 治疗3 周为1 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 好转: 焦虑抑郁症状减轻; 无效: 焦虑抑郁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 377 例病人HAD 量表结果。 377 例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151 例, 占40.05%。其中焦虑症状80(21.22% ) ,抑郁症状24(6.37%) , 焦虑伴抑郁症状47(12.46%) , 见表1。

2.2 治疗结果。377 例病人经3 周治疗后, 显效43 例(28.48% ) , 好转97 例(64.24% ) , 无效11 例(7.28% ) 。总有效率92.72% 。

3 讨论

焦虑、抑郁是心血管疾病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 可通过身体表面反应出来, 如情绪低落、性格改变,精力减退、悲观失望,拒绝治疗、严重者出现自杀顷向等等。焦虑、抑郁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而心脏状况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及心理反应也会促使心血管疾病病人焦虑抑郁发病率的增加。其中长期就医、治疗费用、家庭负担、影响工作也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据文献报道, 心血管疾病病人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高达44% ~ 80%[3] 。在临床中,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病人均存在焦虑抑郁表现。本文中对有并发焦虑抑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予抗焦虑抑郁对症治疗, 92.72%的患者原发症状躯及焦虑抑郁症状均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且病情反复, 均增加患者心理负担, 导致焦虑或抑郁表现。而焦虑或抑郁又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反复发作, 二者相互影响。人在紧张和焦虑时, 大量的肾上腺素释放可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接受治疗时,各种设备监护, 抢救仪器使用, 多静脉通道的开放等均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心理负担加重; 过重的心理负担、焦虑、紧张又可引起躯体反应, 进一步加重病情及对预后的影响。Rimar L 等认为, 持久严重的抑郁是引发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 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严重的抑郁可做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使死亡危险增加4 倍。

胆碱能神经功能减退、肾上腺素能神经退化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不足是导致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焦虑抑郁情感障碍作为一种与心理行为相互影响的社会适应不良性疾病, 影响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对于焦虑抑郁症的识别能力,综合医院和内科医生还需提高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疾病病人治疗中,对并发焦虑抑郁症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需重视对焦虑抑郁并发症的治疗, 争取早期干预,这样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肖世富, 严和, 陆余芬, 等.世界卫生组织初级保健病人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海样本结果[J]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7, 30(2) : 90-94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7篇

【关键词】 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护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1]。在社区对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优秀的护理,全面有效地控制心血管的病情发生,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能力,提高防治水平。我社区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5月,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居民身体状况档案,选择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287例,其中,男169例,女118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4.3±14.8)岁,41~49岁18例,50~59岁57例,60~69岁105例,70~79岁75例,80~88岁32例;病程6个月~20年,平均(10.5±6.1)年;文化程度: 高中及以上文化154例,初中和小学文化98例,文盲35例。合并疾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某些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如表1所示。所有患者均经多项检查确诊,心功能在Ⅲ级以内。

2 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

2.1 健康教育的内容 测量并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 BMI)、腰围(WC)和血压,建立健康档案,写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种类、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等[2]。进行关于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和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病情和治疗过程中的问题,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和问卷调查结果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侧重其不熟悉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详细解答患者关于疾病防治的相关问题。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上的指导。在社区中做好心血管专题的宣传,定期通过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发放防治手册或报刊,邀请专家做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义务专题讲座、咨询或义诊等。社区医护人员不定期进行家访或电话咨询,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及时记录病情的变化情况,解决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患者遇到问题也可与医护人员沟通解决。健康教育和护理持续进行1年后进行效果追踪,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提高。

2.2 护理方法

2.2.1 心理护理 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精神压力大,往往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担心疾病会影响寿命,同时治疗带来一系列经济问题而造成的思想负担。社区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告知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病理和生理改变,如何正确的预防,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精神压力,消除心理顾虑,正确认识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乐观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和保健意识。

2.2.2 用药护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须长期服药,应端正用药意识,遵守服药原则,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社区护士应监督每位患者认真遵医嘱用药,强调合理用药对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不定期家访或电话咨询,对患者进行用药的健康教育,说明每种药的功效、用法和目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3 护理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患者的病情基本稳定,无1例脑卒中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3 讨论

慢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潜伏期长、病程长、不易根治、易突然恶化的特点,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心血管疾病的病情控制涉及到合理饮食、用药、运动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因此,需要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能力。健康教育主要做好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知识宣传,针对患者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表,做到合理饮食、科学运动、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诊等,有助于稳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降低住院率,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8篇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1-0033-021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肺心病等。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有研究指出,每年我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60万,在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约占50%,因此也被称为“第一杀手”[1]。

心脑血管疾病在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同时,也给全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中,对人民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从卫生部研究数据指出,到2020年全球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2500万[2],防治心脑血管病已刻不容缓。

2心脑血管疾病基本危险因素分析

2.1遗传、种族和家族因素:遗传和家族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中是非常明显的,家族中有一级亲属有早发冠心病史(即男性

2.2生活方式:研究证实:长期高热量饮食、钠盐摄入过多、大量饱和脂肪酸饮食、大量饮酒都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同时,吸烟早已被确认为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在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进行的10项主要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比不吸烟者约高70%左右[4]。运动情况也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很大的影响,Powell等在对1985年以前开展的43项前瞻性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后指出,静坐型人的发病危险是活动型人的2倍,体力活动与冠心病发病呈强的负相关关系[5]。

2.3年龄与性别: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病很早,并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产生相应的症状。男性多见,发病年龄早于女性,而女性发病年龄晚,绝经后发病危险明显增加。可能与激素分泌、社会活动不同有关。

2.4超重和肥胖:超重与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肥胖对人体各系统均有不利影响,但以心脑血管受损较为多见。Framingham[6]等对随访26年的5209名男性和女性的心脑血管病发病资料开展系统性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年龄及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发现无论是在男性人群还是女性人群中,肥胖均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独立预测变量。

2.5高血压和高血脂:研究指出,血压升高,不论收缩期还是舒张期、也不论是稳定还是不稳定,在任何性别、任何年龄都能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明显增加。而且,多数研究也证实, TC(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2.6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已确定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一项随访期为7年的人群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患者中有80%死于心脑血管病,其心脑血管病死亡相对危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多[7]。

2.7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冬春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因为寒冷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原低氧可能导致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微量元素锌、铬、锰、硒摄入减少,镉、铅的摄入增加均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8],药物中毒也可引起心肌损害。另外,近年来发现不少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2.8社会心理因素: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不断改变,同时人们的感情越来越复杂,社会心理致病因素也日益增加。生活事件对心脑血管病易患因素的影响是较为肯定的,许多报道证实,精神心理应激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对血压、血脂和血糖产生影响。

3心脑血管疾病基本预防建议

3.1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预防性宣传。预防性的健康教育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意义重大。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的同时,患者因此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也大幅下降,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直接和间接效益将是无可估量的。因此,要有计划的开展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向群众宣传合理营养膳食、控制肥胖、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等。

从而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提高对社会应激的承受能力。

3.2合理饮食:按照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制定相关的合理饮食方案,要大力提倡平衡膳食,素食为主。限制盐的摄入量,摄入应保持在每人每日5g以下。每日饮食规律、不宜过饱,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吃具有降脂功能的食品,如香菇、木耳、洋葱、大蒜、芹菜等,每日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杂粮、米糠、海带、蔬菜、麦麸、水果等,多吃海鱼、鱼油及豆制品[2]。

3.3改变不良行为:吸烟不仅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一大杀手,同时又是肿瘤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首,但是同时也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因素,应将控烟作为一个干预重点,力争远离烟草。尽量不吸烟,并减少饮酒量。开展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防止肥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具有极大好处。

3.4防止各种感染:不少心血管疾病是由感染开始的,因此要做好保健工作,适时接种免疫。年老及体弱者要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选择性接种肺炎疫苗、SARS疫苗、流感疫苗等,以同时天气变化时要注意保暖,预防并控制各种感染,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向阳,石建辉,周山岚,等.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4):228

[2]陶寿淇,武阳丰.医疗卫生人员心血管病防治知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63

[3]魏华,郑建东.北京朝阳门社区高血压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疾病监测,2001,16(8):331

[4]赵景波,张文彦,方庆伟,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0,16(2):99

[5]Powell KE,Thompson PD,Caspersen CJ,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nnu RevPublic Health,1987,8∶253-287

[6]Hubert HB,Feinleib M,McNamara PM, et al.Obesity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26-yearfollow-up of participant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Circulation,1983,67(5)∶968-977

心血管疾病论文第9篇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约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3/4以上可归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但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利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近20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却呈上升趋势。笔者选取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3例心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做调查分析,为家庭康复护理提供有效服务依据,以减少疾病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133例为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本社区管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1. 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专人与患者进行面谈并记录。共发放问卷133份,回收率达100%。调查内容分四大类:①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②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状况(如您是否知道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缺乏运动、吸烟、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关);③慢性心血管患者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嗜烟酒、生活事件);④在“行动的线索”这一内容下的问题有:您从电视、广播或报纸上了解慢性心血管病的防治程度如何。

2 结果

2.1 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情况

大多数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但只有少数人把健康知识变成健康行为(见表2)。

2.2 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查情况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生活事件有密切关系(见表3)。

3 讨论

3.1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慢性心血管疾病管理是通过阻断可干预因素作用的长期积累、叠加和协同作用来减少疾病的复发。可干预因素包括多吃、少动、饮酒、熬夜、心理障碍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指标。及时对慢性代谢紊乱的危险度进行分级评价和对患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进行预测,减少或减低危险指标或因素,才能够减低个体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管是中度吸烟还是高度吸烟(25支/d)者,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戒烟2~4年,即可使脑卒中的危险度迅速下降;戒烟5年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似。又如血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危险就下降1%~2%,收缩压每降低10~12 mmHg,脑卒中危险下降35%~40%[2]。从表2显示,大部分患者了解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但行为上存在知行不一致,因此提示我们应寻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生活习惯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单纯依靠治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也无助于减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研究证明,慢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从表3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有69.1%进餐不定时,有51.1%的患者进餐量过多或过少,有66.1 %的患者喜高脂饮食,有66.1%的患者嗜咸,有60.1%的患者嗜烟酒,有52.6%的患者作息时间不合理。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起慢性心血管疾病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而提高健康水平,是当代保健的关键途径之一。

现代护理已形成一种以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即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一体化的护理形式。健康教育不仅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和宣传,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主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一般而言,人们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往往取决于书籍、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宣传。调查结果表明,医务工作者在研究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群的宣传,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并努力探索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