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军事医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6 18:48:35

军事医学论文

军事医学论文第1篇

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美国信息管理专家霍顿(FWHorton)对信息资源的定义是“来源于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或信息机构、设备、人员、资金等信息资源的支持工具”。德国信息管理专家斯特洛特曼(KA Stroetmann)认为,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三个组成部分。以上是广义的信息资源定义,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内容本身,本研究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其狭义定义。

军事医学诞生于军事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发展不断提出的医学保障新问题和卫勤新需求而进步。国外虽然没有专门的军事医学学科,但从军事医学实践来看,外军的军事医学不是简单的实施救治,而是更广泛意义的公共卫生体系。

外军军事医学的主要活动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行的生理和心理评估和测试,筛选适合在部队服役的军队成员;

②在驻军、单位医务室、前置和后置部署的军队医院单位、维和使命或灾难应急响应的行动区域提供医疗服务;

③开展预防医学,包括军事人员的疫苗接种、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工作生活区域卫生、运动和身体训练的医疗监管、健康教育;

④研究适用于军队动物的兽药,保障军队动物享有动物保护和福利;

⑤研究军用药品、血清和疫苗等医疗材料和药剂,进行药品、血清,疫苗和手术设备的采购、存储和供应;

⑥进行军队医疗系统的财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设备、信息系统的管理;

⑦在研究中心、研究所、医院进行科学和医学研究。

2001年,第15届军事医学大会提出“军事医学是针对军事单位医学问题需求的知识体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2版的“军事医学”条目将军事医学定义为“研究军事活动中军队成员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促进的理论、技术和组织的特种医学,为卫勤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保护、恢复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指的是军事医学认识主体在研究军事医学过程中所用到的,经过选取、加工、组织、序化的所有有用的信息资源,是卫勤保障所需的研究素材和信息来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军事医学信息需求密切相关,种类包括图书(如《简式核化生反应手册》、《化学战生物战医学指南》、《生物防恐的生物剂检测》、《军事医学系统论》、《军事医学史》)、期刊(如Military Medicine)、报纸(如The Voice of Federal Medicine )、科技报告(如美国四大报告、英国航空委员会ARC报告、英国原子能局UKAEA报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报告、德国航空研究所DVR报告、日本的原子能研究所报告、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报告等、会议文献(如世界军事医学大会的会议文献)、标准专利、学位论文等,还包含军事医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军事医学专题数据库、军事医学机构的动态信息(消息、政策法规、会议消息、项目进展、出版目录等)、站点资源(军事医学科研机构、管理机构、相关公司的网站信息)等。

2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

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对无序状态的媒介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加工等,使之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优化指的是根据特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选主题、学科等,整合信息资源,根据对信息资源的评价结果,剔除部分资源,增加所需的新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剔除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优化馆藏资源。

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评价和剔除在信息资源优化中的作用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资源的采选可根据读者需求、学科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需求,调整资源采选范围,突出重点学科和特色资源建设;突破传统资源类型的限制,拓展资源收藏的种类,增加数据型工具资源(基础词库、规范文档、机构词典)、事实型数据资源(科研项目库、查新项目库、专利分析库)、关联型标注资源(元数据仓储、引文数据库)、软件型工具资源(TDA、生物计算工具)的收藏。

信息资源的组织可对纸本资源进行序化和布局调整;整合电子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揭示度,实现跨库检索,提供知识关联度强、界面友好的学科服务平台;进行范围更广的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使现有保障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资源的评价包括对信息资源保障、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开发组织的评价,信息资源保障评价指的是对读者需求满足率、学科覆盖率、核心书刊的拥有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利用评价指的是对馆藏利用率、馆藏拒借率、藏书周转率、馆际互借满足率等的评价;信息资源获取评价指的是对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设备向读者提供虚拟馆藏服务能力的评价;信息开发组织评价指的是对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资源开发和组织能力的评价。

信息资源的剔除指的是根据信息资源评价结果,剔除内容成就过时、利用率低、与学科建设发展不符或重复的馆藏。

根据信息资源优化的定义,结合军事医学的学科特色,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和采集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根据信息资源对满足军事医学现实、潜在及未来信息需求的评价,剔除老化资源及非密切相关资源,增加需求度强的新资源,通过资源采选、组织、评价、剔旧对军事医学馆藏不断进行的优化。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提出建立在文献分析和知识挖掘上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策略,进一步提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提升军事医学资源质量,发挥军事医学信息资源采购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资源采选、资源评价、资源剔除。

二、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优化策略”,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03-25 ),筛选其中与资源优化策略研究密切相关的23篇文献。通过分析可知,国内“信息优化策略”的研究内容包括资源采选(如基于OPAC书目系统、网络数据库资源、OA资源的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采购体制的优化策略、资源组织(如建立功能完备的资源检索平台、统一的数据库导航系统,加强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建设,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或资源长期保存提出的资源整合和优化、资源评价(如基于数据库利用情况、引文分析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h-index指数法分析相应图书学科类别分布与价值利用程度提出的资源优化策略,基于重点专业馆藏资源保障和利用等指标提出的优化策略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中文信息资源优化策略研究没有开展系统全面的馆藏优化研究,研究热点是网络资源、资源共建共享、资源的长期保存或开放获取等,属于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建设范畴,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现状。

在CNKI中选择主题检索“资源建设策略”以扩展检索范围,学科范围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得319篇文献(检索日期 2014-03-25 ),筛选其中与信息资源优化密切相关的250篇文献。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进行关键词同被引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3)。

图3 CNKI数据库“资源建设策略”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3可以看出,国内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及馆际合作等,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化(包括重点学科的资源优化、特色资源建设)、网络化知识化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资源数字化、复合图书馆建设、开放存取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

在SSCI中,没有检索到信息资源优化的相关文献,因此选择主题检索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学科选择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共检得258篇文献(检索日期2015-O5-20 )。为分析研究热点,将文献关键词导入EXCEL及Bibexcel软件对关键词同被引进行分析,并用Vosview进行可视化(如图4)。

图4  SSCI数据库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研究热点聚类

从图4可以看出,国外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内容涉及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整合、信息论坛、机构知识库、本地化资源、学术交流等建设策略,研究型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全文数据库、纸本期刊等资源建设策略,数字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信息服务、用户研究等优化策略。此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馆际合作等也是国外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

三、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

分析国内外信息资源优化及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的研究热点,结合相关文献调研,对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信息资源优化的理论分为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1 基于读者的优化理论

    读者需要理论。读者需要理论由美国学者普尔(WF Poole)于19世纪提出,后来受到美国图书馆学者克特(CA Cutter)等众多学者的推崇。读者需要理论强调,馆藏建设不能只关注资源本身的价值,要重视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读者的年龄、学历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馆藏优化,并从合理性、需求时限、需求性质等方面对读者需求进行了划分。

社会调查选择理论。社会调查选择理论认为,资源选择应根据社会环境调查、读者需求调查结果来确定。社会环境调查包括图书馆所辖区域的人口密度、读者分布、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社会发展;读者需求调查包含读者类型、数量、阅读兴趣、阅读内容等。

读者使用概率理论。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hiyali RamamritaRanganathan)在1966年的《图书馆书刊选择》提出读者使用概率理论,指出采购图书应考虑读者使用的概率,选择符合读者需要、使用概率高的图书。

2 基于资源的优化理论

图书价值理论及选择理论。图书价值理论由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提出,麦维尔·杜威(Melvil Dewey)提出的选书“三最”原则是该理论的代表性观点。图书价值理论认为,图书价值分为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应重视图书的科学性、学术性和艺术性。莱布尼兹认为应及时地、连续地、均衡地选择有学术价值的新出书刊;麦维尔·杜威选书的“三最”原则指的是“最好的图书、最多的读者、最少的开支”。克鲁普斯卡娅、海伦汉内斯也都认为,馆藏要以最少的经济损耗提供最大的知识量。图书选择理论在19世纪由斯达索夫提出,指的是藏书补充需要经过严格选择,并突出系统化和特色化。20世纪鲁巴金提出了完整的“选书理论”及选书原则(系统性、完整性和完善性)。推瑞(C Francis K W Drury )、布斯威克(Arthur Elmore Bostwick)都认为,图书选择应同时注重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性。麦考文(Lionel Roy Mccolvin )基于图书知识价值和社会需求,提出纯理论的图书选择评分法,成为现代选择图书的重要理论之一。

馆藏分级理论。馆藏分级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指的是图书馆根据任务、读者需求等设计馆藏建设的结构体系,对资源涉及的学科、资源类型等进行分级。美国托马斯·布雷(Thomas Bray)将馆藏分为最低级、基本级、教学级、研究级、综合级5个级别;《藏书发展方针规范指南》将馆藏分为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最低级5个等级。吴慰慈和刘兹恒也提出了五级结构的馆藏书结构表。

零增长理论。零增长理论也称为稳定状态理论,首次出现在1975年的阿金森报告(the Atkinson Report),指的是当馆藏达到最佳规模或成熟状态后,在不断补充新资源的同时,应适时剔除相应数量的利用率较低的馆藏,使馆藏的实际增长速度为零。

文献协调理论。文献采访协调理论在1899年由美国欧内斯特.理查森(E CRichardson)提出,1942年朱丽安·鲍依德(Julian P Boyd)提出,图书馆界应分工合作,积极收集各国具有价值的资源,编制国家联合目录以便于馆际互借。在这一理论的推动下,许多国际性的区域合作采访及全国性合作采访计划(theNational Program for Acquisitions and Cataloging)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

书目控制论及文献控制论。书目控制论由图书馆学家谢拉(CJ H Shera)和伊根(M E Egan)于1949年提出[79],指的是通过书目系统控制文献流分布状态,以促进书目数据互换和文献资源共享。1980年威利契(Hans H Wellisch)提出书目控制的基本模型(威利契模型)}80},后来又出现了国家书目控制(NBC)、世界书目控制(UBC)、世界出版物利用(UAP)等宏观书目控制思想。文献控制论指的是文献控制系统根据内外部的信息变化进行自行结构的调节,改变文献流的分布状态,1982年,朱迪思·科林斯(Judith Collins)和鲁斯·芬纳(Ruth Finer)提出了国家层面的文献控制论。

3 基于计量学的优化理论

帕累托法则。1897年,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指出20%的人掌握着整个社会80%的财富,提出了帕累托法则。美国图书馆学家特鲁斯威尔将帕雷托法则推广到图书馆藏书利用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八定律”,即20%的馆藏可以满足80%的读者需求。根据二八定律,图书馆藏书布局采用了三线典藏制。

布拉福德定律。布拉福德定律是核心期刊选择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可分为该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 n: n2的关系,核心区期刊就是该学科的核心期刊,1969年高夫曼、莫利斯证实期刊流通量的分布也近似服从布拉德福定律,1971年加菲尔德证明了被引文献在期刊分布完全服从布拉德福定律,从引文角度提出了核心期刊的定义。

文献老化理论。文献老化理论主要指的是信息资源随着时间逐渐失去自身蕴含的价值,文献老化率可通过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等进行量化。半衰期由美国文献学家J .D.贝尔纳在1958年提出,是指某学科领域尚在利用全部文献中的一半在多长时间内发表的。普赖斯指数由普赖斯于1971年提出,指的是某领域发表不超过5年的文献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指数越大,文献老化的速度就越快。根据,可将文献分成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进行馆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剔除老旧资源。

军事医学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1,研究背景与甚础

1、军训能够提高新生的政治思想觉悟

军训通过对大学生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理论教学,使大学生增强了爱国主义感情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了其思想觉悟,增强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

2.军训能够锻炼新生的意志品质

军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依靠强制力量, 在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在超强度的训练中磨练学生意志的一种教育活动,学习、生活、训练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条例条令规定规范。新生军训一般为2—4 周, 时间紧, 内容多、强度大、要求高。一般在每年秋季入学进行,受训新生必须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队列队形、军体拳、军歌等科目训练, 每天长达8- 10 小时, 紧张严肃和艰苦的训练锻炼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懂得了坚持、尊重、感恩等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3.军训能够提高新生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新生通过军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从而有利于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 拓展思考的空间, 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4.军训能够培养新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根据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这一指导原则。新生军训必须有目的的围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开展一系列活动。 广义的职业素质包括德、智、体三方面, 狭义的职业素质主要指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随着围绕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新生对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更加深了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新生的未来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1]

二、医学院校军训的现状

目前理论界形成了“立足校内,部队主训,军政并重,训管结合,教养一致,服务国家,战备国防”军训指导思想,[2]构建完善了军训模式模块: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巩固军训成果模块、科学完整的考核模块、评估模块。目前,医学院校军训的现状如下:

学校各级领导都比较重视军训工作,能够投入符合军训要求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进行军训工作,军训一般由当地的军事院校官兵承担,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跟训,时间为2-4周,训练科目集中为队列队形、军体拳、军歌演唱等科目,理论教学为国防知识讲解、军事史、军事科学讲解、爱国主义影片放映等形式。从理论界的考核、评估模块再结合笔者工作总结,医学类院校军训可在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巩固军训成果模块上拓展空间:

(l)集中军训模块、理论教学、立项课题、电化手段运用等模块的内容组织上要紧密结合专业素质教育,形式要丰富、提高军训效果。

(2)要充分发挥军训成果的长效作用。集中军训结束,没有一个继续教育管理的机制,使军训学生的精神状况很快地回到原来的位置,未能巩固军训成果。

三、针对这些问题建立医学院校军训模式的内容分析

首先要明确国防教育必须有效地结合到普通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这一思想。因此笔者依照国情,从法规、制度、运行机制、教育训练内容等方面人手,结合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人员管理方法,试图构建一套合理的训管结合、教养一致的军训模式模块。

(1)军训参训人员模块上要完整。集中军训,理论界探讨有三种形式,校内复转军人参加施训,部队和校内复转军人共同施训,部队承训。针对医学院校特点医学院校军训参训人员应由部队教官与本校复转军人、专业教师三方组成。部队教官如果能让军事医学学校承担军训任务最好。

(2)理论教学。军事理论教学是高校学生军训的第二阶段。军事理论课被列人教学计划,是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训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医学院校军训工作在理论教学模块上要充分结合医药卫生专业的特点,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

①比如在新生军训典礼上,所有新生都要宣读《医学生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社会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3]

②参观医学伦理学展馆,加深对医学崇高神圣性的认识,加深对所学专业意义的认识。

③军训结束由学校相关领导、名师、名医、军训教官向学生授白大衣或护士帽,使医学生再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④通过电化手段宣传优秀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军事医学知识、开展国防安全教育课,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国防观念与意识教育。

(3)巩固成果。巩固军训成果,是许多学校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阶段时间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笔者诠释学术界“训管结合,教养一致”的原则,提出三项措施:

①军训结束后军训优秀积极分子选拨为班级干部直接参与各院(系)新生管理教育工作中,以继续保持集中军训成果。

②结合专业特点,对一些特殊专业的学生,采取更严格规范的军训后期管理。比如高职学生年龄小正是形成人生三观的重要时期要继续保持其军训期间火热的激情要对其进行军事化的管理,早上要出早操,晚上要晚点名等。

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营造良好巩固氛围

采取既有围绕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形势的形势政策课,又有相应的人文学科专题报告;既有现场观摩,如军事夏令营、到部队学习及参观英雄事迹;又有围绕重大节庆日、历史纪念日开展庆祝活动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通过这些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课余生活,开拓了视野,而且还巩固了军训教育的效果。通过这些巩固措施,能够净化校园环境,创造一个文明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④以实际行动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为乡亲们、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假期留校生可为校内军烈属、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在思想上、实际行动上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研究的意义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揭示了普通医学院校学生军训的特点、规律和不足,提出了医学院校军训模式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特色突出的一套医学生军训的基本方法和指导性原则。为贯彻落实《兵役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后备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同时对医学院校通过军训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目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浅析高校新生军训的育人功能及发挥.科教文汇.2008年第六期

[2]鲍晓慧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研究.当代经济.2006年第3期(下)

军事医学论文第3篇

2010年9月13日至15日,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5年一次的军事医学盛会,群贤毕至、群英荟萃,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高度重视,亲临会议。大会总结“十一五”,部署“十二五”,举办高端论坛,进行科委会换届。总后勤部卫生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卫生部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为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进我军医学科技自主创新,引领全面建设现代卫勤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这是一次推进我军医学科技自主创新的“头脑风暴”。尽管医学科技技术不像隐形战机那样引人注目,但在部队整个后勤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有效实施青海玉树地震等灾害应急医学救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和武警卫生系统闻令而动,迅即组派25支卫勤分队、2025名卫生人员奔赴救灾一线,累计诊治伤病员7.3万人次、开展手术2905例,实现了地震伤病员和高原病患者“零死亡”,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军队卫生系统从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抽组249名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累计接诊伤病员6665人次,消杀环境面积196万平方米。

此外,军队卫生系统在2010年还有效组织了江西、东北抗洪抢险和日遗化武南京移动式销毁卫勤保障,出色完成了上海“11・15”和四川道孚“12・5”火灾伤员医疗救治任务。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可见我军应急医疗保障的快速反应程度,这不但有平时意义,而且更具战时意义。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

为深入了解基层卫生建设和官兵医疗保障情况,总后勤部首长、卫生部领导先后带队赴部队调研,认真倾听广大官兵和老干部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大幅提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各类人员卫生事业费标准,首次建立了军职干部人员标准。全军医疗卫生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一卡通”、“双体系”、“两个目录”等医改新举措,深入开展全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年”和“健康军营行”活动,在总医院召开了军队师级以上医院管理创新研讨会,大力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组织召开了军队医院对口支援新疆、地区县医院任务部署会,启动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使西部地区的受援医院总数达到了130所,其中新疆、的受援医院数量增长了1倍。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同社会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一样,军队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也在平稳推进。不回避矛盾问题,积极倾听基层意见,改革已至攻坚阶段。

出色完成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任务

海地地震发生后,2010年1月24日~2月10日,以南京总医院为主体,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302医院等单位参与抽组的医疗防疫救护队一行40人万里驰援,累计救治伤病员近4000人次,开展手术156例,赢得了国际社会和海地人民的高度赞誉,受到了四总部通报表彰。

2010年9月20日~10月15日,以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军事医学科学院、第302医院等单位参与抽组的68人医疗救援队,赴巴基斯坦洪水重灾区执行医学救援任务,累计接诊患者8581人次、开展手术116例,成功救治了联合国失事直升机伤员,有力支援了巴基斯坦抗洪救灾,增进了中巴友谊。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是中国军队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神圣使命的重要行动。

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卫勤保障任务

上海世博会期间,军队卫生系统主要承担了“三防”医学救援备勤和任务部队卫勤保障任务,以及世博园区医疗服务和安检任务。200多天里,全体卫勤官兵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成功救治了20多位脑外伤、急性胰腺炎、心肌梗死等危重伤病员。

广州亚运会期间,军队卫生系统承担起了“三防”医学救援备勤、任务部队卫勤保障和驻馆医疗服务任务,先后接诊各国官员、运动员、志愿者千余人,成功救治了颈椎受伤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多尔申古娜等一批重症伤病员。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只有亲临世博会和亚运会的现场,才能感受到军队卫生系统卫勤保障任务的艰巨性。在中国大型国际活动中,军队卫勤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力量。

成功举办第一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

2010年10月26日~29日,第一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33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的31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加强地区合作,提高亚太地区军队卫勤保障能力”为主题,成功举行了泛亚太地区工作组全体委员会议、主会场学术报告、卫生装备展览等活动,组织参观了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现场观摩了北京卫戍区某部卫勤综合演练和野战方舱医院展开。会议期间,我军卫勤领导与2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进行了坦诚务实的双边会谈,正式成立了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泛亚太地区工作组,总后卫生部张雁灵部长当选首任主席。这次大会的成功召开,积极推动了泛亚太地区军事医学交流合作,有力提升了我军在国际军事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从参与国际交流到主导国际交流,可见中国军队。包括卫勤部门的开放与自信。

军事医学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南京总医院主持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和第四军医大学主持完成的“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双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一五”期间,军队卫勤共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的6项。海军医学研究所进行的模拟480米氦氧饱和潜水实验取得了成功,以空军某型运输机为平台改装研制的我军首架卫生飞机首次投入使用,由第三军医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生产的我军首列卫生列车在唐山顺利下线。胡主席先后签署命令、通令,授予总医院卢世璧“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给孟卫平等5人记一等功。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今后这样的“首次”会越来越多。

成功组织2010系列重大演训活动

2010年8月31日~11月26日,海军866医院船赴亚丁湾和吉布提、坦桑尼亚、肯尼亚、塞舌尔、孟加拉5国,为我护航官兵、驻外使领馆和中资机构人员以及亚非五国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共诊治1.7万人次、开展手术97例,探索了医院船遂行远海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模式,展示了中国军队维护和平、关爱生命的良好形象。

2010年11月17日~12月1日,“和平天使-2010”中国与秘鲁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联合作业分交流培训、救援演习和医疗救助3个阶段进行。中秘两军医务人员携手在利马市郊的特里翁弗贫民区展开了为期5天的义诊活动,共诊治病人4100多人次,开展手术26例。这是我军首次与拉美国家军队进行联演联训,也是首次将对外军事援助和交流培训、联合演练、医疗服务相结合,创造了对外军事交流合作的新模式。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外国民众会永远记住这些来自中国的“天使”。

数字化卫勤工程全面启动

2010年6月5日至6日,全军数字化医院疗养院建设研讨会在福州总医院召开。总后秦银河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吹响了全面实施数字化卫勤工程的号角。会后,迅即展开数字化医院疗养院建设试点,全面运行卫勤机关综合信息系统,成功研发卫勤应急组织指挥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全军远程医学系统,实现了远程会诊“全球通”、“全时通”、“动中通”和视频图像高清化;启动了军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开通了“军医在线”健康教育网。

新华军事评论员郑文浩点评:未来不仅战场会数字化,后方医院也会数字化。

全面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心理健康维护行动

军事医学论文第4篇

1.1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的自陈式调查问卷对抽样人群进行调查。问卷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共发放137份,回收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98.5%。所有问卷均由调查对象本人自行完成。问卷经课题组专家多次讨论研究后,确定了分别针对基层部队医生与卫勤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三种问卷,其中基层部队医生与卫勤管理人员问卷13个题目,教师问卷8个题目,学生问卷10个题目。三种问卷共同内容包括:军队心理医生的职能和重要性;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需求程度;应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和临床知识的需求程度;军事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求及培养方式等问题。基层部队医生与卫勤管理人员问卷还包括军队心理医生和地方心理医生的区别;部队已开展的和亟待开展的心理工作等;教师问卷还包括开展理论课和实践技能培训的有效方法;对考核评估方式的建议等;学生问卷还包括喜欢的教学方式等。

1.2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在课题组专家指导下,分析总结每个调查对象的观点,然后统计持有相同观点的构成比,用百分率描述主要观点,反复讨论,最后总结出结论和建议。

2结果

2.1军队心理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

81.3%教员,56.5%的基层部队医生与卫勤管理人员认为,心理医生在部队非常重要,但目前数量极少,多数是临床医生兼职,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首先应加强军队心理医生队伍建设。基层部队医生与卫勤管理人员中,47.8%的人员表示所在部队已建立心理咨询室,13.0%的人员表示,所在部队从未开展过任何形式的心理卫生工作,62.2%的人员认为,部队亟待为基层官兵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

2.2军队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突出军事、政治和人文素养调查显示

52.2%的基层部队医生与卫勤管理人员认为,军队心理医生在服务对象、工作环境、工作目标等方面与地方心理医生存在显著差异。军队心理医生在部队工作,服务于官兵,工作目标是提升战斗力,而地方心理医生在地方医院、诊所或咨询室工作,服务于老百姓,工作目标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军队心理医生具有特殊性,其培养理念应突出军事和政治教育。50.0%的官兵认为,作为新型军事人才,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2.3教学内容应重视

心理学专业课程和基本临床知识85.9%调查对象认为,军队心理学人才培养应重视心理学专业课程学习,特别是普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83.7%的认为还应掌握基本临床医学知识,以便处理基层官兵常见疾病。

2.4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应重点突出

实践特色63.0%的官兵认为,军队心理医生更应注重实践能力。因为基层工作繁忙,任务繁杂,科研需求少,相比而言,更需要与部队结合紧密的实践应用能力。74.0%的学生认为,医学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应增加实践学时,多走出校园,进入学校、医院、社会参加实践;75.0%的教师认为,应把实践能力作为学员考核标准的重要指标;50.0%的教师认为应以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

2.5考核评估方式应向多样化

发展调查显示,75.0%的教师认为应把综合实践能力作为评价标准,而且要占一半以上的比重,建议结合操作、实际问题处理、论文答辩等形式采用多样化、个性化、客观化的考核方式。

3讨论及建议

3.1全面提升以心理医生队伍建设

为牵引的军队心理卫生工作文献报道,近年来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繁重,官兵执勤处突维稳压力逐渐增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加强军队心理卫生工作,是新形势下军队发展与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是军队卫生服务保障的延伸和拓展。故应采取多样化手段加强军队心理医生培养。第一,教育训练部门应多方调研,认真研讨,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纳入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和部队基层医生强化师资力量,确保培养质量。第三,在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负责导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定期选派基层部队心理骨干参加国内国际高水平心理培训,不断提高心理服务能力和心理工作素养,从而带动军队心理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3.2培养模式应

采取院校-部队-医院联合方式院校应与部队及相关医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建成定点培训基地。可以和部队卫生处、医院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签订合作意向,建立和扩大心理专业学生培训基地。经常组织学员进医院、下部队学习实践,邀请临床心理医生或部队基层心理工作者进入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缩短院校教学与部队实际需求的距离,实现教学力量优势互补,使教学与科研成果更加贴近部队需求,实现院校与部队的共赢,从而强化军事、政治教育及实践教学理念。

3.3在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医生的实践能力在基层部队更为重要。目前,多数院校心理学专业课程实践课时较少,不利于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建议,学校应采取以实践为牵引的多形式的教学方法,科学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建立合理的长期规划。如在理论教学中,增加临床见习、咨询中心学习等机会和时数;在临床实习中延长神经内科、心理行为训练中心等专业相关科室的实习时间。从而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方法,培养部队急需的实用型心理学人才。

3.4多途径开展军事、政治和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军事素质修养

是军队心理服务专业人才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形成军事训练和下部队锻炼的常态化机制。第二,加强“四个结合”,创新军事素质教育模式,即平时与战时结合,以加强战备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体系;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强化实践为重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军事与专业结合,将军事素质训练融入专业教学中;院校与部队结合,加大与部队的合训力度,努力探索基地化训练新路子。人文素质培养对学员更好融入社会、服务官兵、认识和理解自身价值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可邀请军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座,提高学员理想、信念的层次和道德水准;其次,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在医院和部队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把人文素养融入其中;第三,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加人文书籍在图书馆中所占比例,鼓励学员多读人文类书籍。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为国为军服务意识。

3.5建立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

军事医学论文第5篇

(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上海200433)

摘要:战争境遇下的军事医学注重伤员在军队医疗活动中的核心位置,将伤员作为医疗活动的根本,这就决定了军医要在医疗实践中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重平等以及尊重生命价值。本文以战争境遇下的军事医学伦理标准来反观儒家的仁学文化,为军医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儒家;仁学思想;军医职业道德;伦理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143—02

收稿日期:2014—04—23

作者简介:王璐颖(1987— ),女,江苏南京人。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助教,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沈璐(1988— ),女,河北沧州人。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一、儒家的仁学思想与军事医学人道观的内在契合

战争境遇下的军事医学注重伤员在军事医疗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把治愈伤员作为医疗目的。这就要求军医要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重平等医疗权利以及尊重生命价值。以战争境遇下的军事医学伦理标准来反观儒家的仁学文化,可以找到内在的契合。以仁学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经历了儒家学者孟子、荀子、董仲舒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仁”的概念在儒家思想中处于核心位置。孔子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如何解释“仁”?经过研究梳理, “仁”包含两个基本规定:一是《礼记·中庸》中所说:“仁者,人也。”二是《论语·颜渊》中提到的“仁者,爱人”。“仁者,人也”是对“仁”这一概念的内涵规定, “仁者,爱人”是“仁”这一思想内涵的外部体系,是“仁”的行为标准。以“人”规定“仁”,体现了儒家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认为,要重视人的价值,将他人视为自己的同类,尊重其人格、尊严。这种以人为目的思想与军事医学人道观的本质内涵是吻合的。可以说,儒家文化是军医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和基本要求的基础。

二、军医职业道德与儒家伦理文化

(一)“仁者,人也”与军医的人文关怀

“仁者,人也”表现了对人的价值、尊严、人格的基本尊重。综观儒家学者的著作,可以发现其中论及了“尊人、敬人”的思想。《论语·为政》篇谈到:“今之孝道,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说对待养育和教育自己的父母应当尊敬,否则与禽兽并无两样。此外,《内经》中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是强调人生命的宝贵性。孔子的《论语·乡党》篇中还有:“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也是在告诉世人要懂得尊敬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历代大医是对生命尊重、对人格尊重的典范。唐代的孙思邈曾说过:“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扁鹊创造的传统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要求医者对于患者要关心呵护,让患者增强对医生的信心和信任感。在战争境遇下,军事医学仍要注重发挥革命人道主义,视挽救生命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为了伤员,妥善抢救、护理和帮助伤病员。1947年春,在“塔木战役”中,因战斗激烈,伤员较多,广大的医务人员不仅参与抢救工作,而且组成了千人献血队,为伤员输血。这是军队医务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战争环境,积极履行职责,发挥人道主义,用自己的知识、汗水、能力甚至鲜血无条件贡献自己力量的经典事例。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在军事医学实践中十分必要,其地位和作用也是无法替代的。

(二)“仁者,爱人”与救死扶伤原则

行善乃是西方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行善这一概念包含多方面内容,解释为做善事。儒家“仁者,爱人”的理念要求以爱人之心、同情之心以及怜悯之心对待一切人,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亲相爱的关系。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曾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公孙丑上》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在告诉世人,需要将恻隐心、同情心这种内在的道德情感推广到他人。后世的儒家大医也阐述了医学中的行善德行。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表达了大慈恻隐之心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提倡医生要将内心的仁爱情感外化到行动中。

战争境遇下的军医在执行军事行动任务时,需要心怀儒家提倡的仁爱之心,始终把生命健康放在首位。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军民健康服务”的基本医德原则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军医克服一切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救工作中。结合实际,在战争行动中,首先,从社会的整体价值出发,军医应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帮助绝大部分人员实现健康利益。面对战争军事行动中尖锐的医疗供需矛盾,军医需要保障最大生命效益原则的落实,一起为整体的生命健康服务。这样,才能使战场医疗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整个伤员群体的救治水平和效率。其次,军医应坚持人道主义原则,救治一切受伤者。战时的伤员不仅包括我方参战负伤伤员,还有敌方俘虏伤员、平民,在此情况下,对于敌方俘虏伤员,医疗救治要公平、公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优待俘虏是我军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所以,在伤员救治上,军医应义不容辞地本着人道主义原则积极展开救治。因此,笔者认为,恰当地宣传、倡导儒家的仁爱精神对于战时军医职业道德的建设大有裨益。

(三)“己欲立而立人”与军医人道的道德践履

战争医学人道主义是基本的伦理道德。当今时代,军队的医务人员都承认人道主义的神圣与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战争境遇下,应进一步加强人道主义的践行。从理论角度出发,从道德教育到实现道德行为要经过很多层次,例如德育宣传、个人道德修养、个体的道德信念以及社会道德意识,只有这样,道德行为才能够在主体中产生。儒家伦理的“忠恕”之道,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要求人将自己内在的仁爱之情推衍于外,以主体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推断他人的利益和需要,满足自己需要的、追求的,也要努力满足他人。换言之,对于他人要奉献自己的爱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

战时军队医务人员要注重践行“忠恕”之道,尊重和遵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训诫,推动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一种换位思考的理念和方法,要求从事军事实践的医生能够站在伤患的角度,换位思考,视伤员如亲人。具体说来,其一,要不断体现对伤病员的尊重、关怀,尽量站在伤病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如现行的伤标和分类牌粘贴或夹在左胸前或军装左袖子的方式,在军装左袖子上加口袋装伤票,还可在病床、担架和拐杖上做可收放的简易输液架,方便伤员使用。其二,改进救治方式,提升救治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员的痛苦。具体地说,就是军医结合作战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使用疗效最佳、损伤最小、痛苦最轻的方式方法,对伤病员进行救治,进行合理处置。

参考文献]

[1]杨放.军事医学伦理学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5).

[2]顾加栋.医乃仁术:儒家伦理与医学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12).

[3]高金华.论医学伦理学在军事领域的理论生长点[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2).

军事医学论文第6篇

英文名称: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8868

国内刊号:12-1053/R

邮发代号:6-3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军事医学论文第7篇

当前,军事医学在强军目标牵引下面临深刻转型,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必须紧密围绕军事医学信息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优化。本章主要研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逻辑需求,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目标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1 国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国外军事医学特色资源建设由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军事医学院校、军队医院的附属图书馆承担。美国军事图书机构分为美国防部图书馆、美各军种学院图书馆、美陆军图书馆、美海军图书馆、美空军图书馆、美海军陆战队图书馆和美海岸警卫队图书馆7类,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主要由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医学图书馆一一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LM)保障,NLM的前身为陆军医学图书馆(Army Medical Library陆海空军、军事医学院校和军事医学研究所自建图书馆,提供其他特殊信息需求的资源保障,如Darnall ArmyMedical Center,   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  Walter Reed ArmyMedical Center, Brook Army Medical Center, Madigan Army Medical Center等军队医学研究机构均设立图书馆,提供本机构所需特色资源。

2 国内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我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建设主体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2015年4家图书馆共订购外文期刊9480种;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是全军最大的医学图书馆,订购了中外文数据库70余种以及TDA, TI等情报研究辅助工具,馆藏重点为生物医学资源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2015年订购外文期刊7057种,馆藏资源占全军军事医学主体馆藏的74070,是唯一一家面向全军卫生系统提供医学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的图书馆。

大型军事医学院校、军队医院、军事科研机构自建了部分本单位重点学科的特色馆藏,如第二军医大学的特色馆藏为航海医学、放射医学、热带医学、军事药学等资源,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战创伤、高原医学、核医学等资源,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航空航天医学、口腔医学等资源;海军医学研究所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潜水医学与装具、高气压医学、舰艇卫生、潜艇医学等资源;航空医学研究所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航空生理学、航空航天生物动力学、航空心理学、航空卫勤装备等资源;防化研究院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简氏防护年鉴、贝尔斯登有机化学手册、化学文摘等防化资源;军队医院的特色馆藏为临床信息资源。

由国内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对比可知,国外军事强国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主要依托地方医学图书馆提供保障,部分特色资源依靠军队系统图书馆自建;我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主体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3所军医院校,部分特色资源依靠军事医学研究所和军队医院自建。

二、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主要是进一步优化军事医学馆藏的质量、结构,进一步突出军事医学的特色资源,实现采购经费信息保障效益的最大化,为军事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以下问题(见图2)。

图2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存在的问题

1 采购经费严重不足

经费来源单一,无年度固定涨幅机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完全依赖军队拨款;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不是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成员馆,无法获得国家科委的经费支持以及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对高校图书馆集团采购数据库的补贴。外文期刊数据库每年都有固定涨幅(C5070-10070 ),很多图书馆(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都有持续稳定的经费增长比例,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无采购经费涨幅保障机制。数据库销售商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作为政府机构进行数据库定价(部分数据库商允许享受高校优惠价格),数据库定价比对高校图书馆的高出很多。采购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上供需之间的矛盾加深,成为制约军事医学信息保障能力提升的掣肘。

经费承担方式单一。采购经费的承担方式直接影响到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经费分配方式,进而影响到采购经费经济效益的发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采购经费采用系统内部共建共享、集团补贴方式,对不同需求强度的信息资源采用不同的经费承担方式,专指性高、需求强烈的信息资源的采购费用由特定研究所全额付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采购经费均依赖于自身馆藏采购经费,未采用多样化的经费承担方式,信息资源采购经费与信息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 用户信息需求满足度有待提高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两院”)的科研人员。根据对两院用户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1年一2013年的引文分析,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对军事医学科学院用户的引文保障率都在80 070以上,解放军总医院的科研涉及很多临床医学内容,受采购经费所限,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采购的临床医学资源相对较少,因而对两院用户引文的平均保障率为70%左右,离理想的用户需求保障率还有一定差距。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新型资源类型的馆藏包括Primal Pictures影像数据库、BMJ Best Practice循证医学数据库、Springer Protocols数据库、Wiley实验室指南、Clinical Pharmacology临床药理学数据库等,但对科研人员关注的科技战略规划资源、研究领域最新动态、综合科技数据与试验方法、网络开放信息与网络开放信息等新型资源类型还需逐步搜集和整合。

3 特色资源有待进一步突出

军事医学支撑学科的馆藏与世界一流强馆存在差距。军事医学与生物医学、化学、毒理学、药理学等学科交融性强,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生物医学图书馆,收藏了较为全面的军事医学支撑学科的资源,还建设了科研成果、科学数据、健康信息、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3];开发了MEDLINE(国际权威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HSDB, TOXLINE, ChemIDPlus(化学毒理学特色数据库),MeSH(使用最为广泛的受控医学叙词表)等数量众多的特色资源。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数量有70余种,生物医学资源建设全面收集了

中文生物医学资源,订购了诸多外文生物医学特色数据库,包括SciFinder, ACS ,RSC、ASM、NEJM、Informa Healthcare、Primal Pictures 3D、 CELL PRESS、NatureA-J, Ebrary等),但军事医学支撑学科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等世界一流生物医学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军事医学特色资源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军事医学特色资源覆盖了期刊、图书、学位论文和报告等多种类型,收藏了140种军事医学特色期刊(45)种外文军事医学期刊、95种中文军事医学特色期刊)、173种军事医学密切相关期刊(放射类期刊59种、传染类期刊37种、毒理类期刊21种、军事类期刊58种),《简式核化生反应手册》、《化学战生物战医学指南》等百余种军事医学外文图书,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国防大学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等人民军医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等军队卫生出版社发行的中文图书,军事医学科研机构及学院的博硕士学位论文,美国政府四大报告。军事医学的学科交叉性强,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学科知识的依赖性强;我国军事医学的学科划分沿袭前苏联的学科体系划分,与欧美以任务体系进行的学科划分差异性大,军事医学特色资源搜集困难。过20多年的资源建设,解放军医学图书收藏了众多的军事医学特色资源,因军事医学资源的战略保藏价值,还需进一步加强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搜集。

4 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揭示有待深化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引进了资源整合和发现系统“卓越”学术搜索平台、summon平台,实现了对馆藏数字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和知识的深度挖掘;建立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机构知识库”,自主研发了全军卫生训练教材库、生物安全信息分析服务平台等9个专题信息平台;开发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会议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引文在线集成检索整合系统;建立了认知科学、药学、生物安全、环境医学、信息素养教育、新媒体培训6个学科专题信息平台。

军事医学科学院是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其重点一级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兽医学、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拥有生物芯片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武器效应与防护实验室、军事毒理学实验室、实验血液学实验室、新药评价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重点实验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对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源以及军事医学战略规划所需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揭示有待进一步加强。

5 信息资源优化管理有待加强

我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未制定规范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流程,对信息技术、馆藏空间、学科发展趋势等资源优化的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还有待进一步的系统化;未对资源优化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新一轮资源优化的参考;对军事医学信息特色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估还不够全面,未建立基于量化分析的从资源评估到资源优化效果评估的全流程管理,缺乏馆藏停订、新资源遴选的辅助决策手段。

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措施

1 用户调研

面向军事医学科学院100多个研究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和一线专家,开展了下室咨询和调研服务,了解军事医学专家及科研人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整理馆藏、现场座谈、填写资源使用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用户对于馆藏资源的评价意见以及推荐的优质新资源,作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参考,制定军事医学学科资源建设规划。

2 共建共享

每年整理制作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期刊联合目录,将其与中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协会编制的《全国高等院校医药图书馆预订年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联合目录系统、CALIS编制的《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等进行比对,大力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积极参与重点生物医学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将其他图书馆的医学资源作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有效补充;每年通过收集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的馆藏数据,制作《全军医学信息资源联合目录》并进行相应分析,协调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订购,削减重复订购的外文期刊,推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3 资源评价

定期汇总订购数据库的下载量、单刊下载成本、篇均下载成本,馆藏期刊的用户引证频次等数据,分析馆藏资源的使用情况,根据馆藏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馆藏资源调整。将馆藏期刊与PubMed收录期刊、JCRB_5个生物医学相关学科期刊进行对比,分析高质量生物医学期刊的入藏情况,对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情况进行量化评价。

4 出版信息调研

关注图书进出口公司提供的图书目录、数据库商的推荐资源、亚马逊等网上书店的信息资源,挖掘与军事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资源,进行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和补充。关注军事医学相关书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国外医学新书评介》)推荐的知名医学和科学出版公司的高质量医学资源,遴选军事医学密切相关资源,作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参考。

军事医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军事航空医学;任职培训教育;不足;改进对策

随着现代化战争形式的不断变化,新军事变革对战场伤病救治和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系统完善的军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任职培训教育是第四军医大学培养具有良好军事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并具备熟练军事医学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推动军事医学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方式,是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航空兵部队每年均会安排在部队一线从事航空医学卫生保障工作数年的卫生人员参加第四军医大学承担的航空卫生勤务等方向的任职培训,如航空兵部队卫勤管理干部培训班和全军直升机应急医疗救援培训班等。通过任职培训,进修人员可了解更多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拓宽眼界,增强技能,提高完成部队医学保障任务的信心。但是,作者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也发现现行任职教育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学习体验,对军事医学培训授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抛砖引玉,为更有效地开展军事医学教育,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一、树立任职培训理念

任职培训是不同于学历教育的一种新教育模式。学历教育注重基础性、知识性、长效性的教学内容,是着重培养坚实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而作为部队工作人员,返校参加任职培训,所期望的是强化岗位工作能力的职业再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任职培训就是面对部队、岗位、职能的强化教育,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注重实效性、前沿性、专项性的教学内容,应满足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要求,按照部队平战时保障需要什么、院校就教什么的原则,制定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案。虽然学校教学组做了精心准备,内容也尽量贴近部队需求,但培训的方式还是更多地沿用了学历教育的灌输式模式,课程形式相对单一,以理论课和实习课为主,缺乏讨论课和室外实践课等重要方式。学习方式也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为主,缺乏以部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开展针对性强的讨论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等主动学习方式。最终,由于缺乏实践,短期内又被动地接触了大量基础理论,进修人员难于消化,培训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任职教育应按照任职培训的理念,以任职能力的提高为本位,重视培养参训人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训用结合、教战一致,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教育观念,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1]

二、完善任职培训内容

任职教育要求这类教育必须贴近岗位任职需求,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先进、配套的教学内容和条件作保障。俄罗斯的军事医学教育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和车臣战争等实战伤员救治的经验和教训,授课教师多数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或车臣战争,具有丰富的经验,熟知部队的情况,教学中针对性较强,能很好地利用实例讲授战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2]而我军部队军医大学的教师们对部队不够熟悉,对基层卫生管理缺乏亲身体会,授课中的内容结构和思维方式与部队实践存在脱节。在短则10天、长则数月的学习中,基础理论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学历教育的内容,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师们要尽量参与部队的训练,增加部队代职和调研经历,提高自身的部队实践经验,了解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把部队最新的技术用于教学,学校也应尽量在培训授课中选派有部队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或聘请部队中经验丰富且文化水平较高的军官和专业技术干部授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加强任职培训管理

任职培训是以补充、更新、拓展新知识,提高新技能为目的,是军队各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选派参加培训授课的人员都是各级单位着重培养的专业人才。参训人员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但是从事的工作和培训内容均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学习,对提高基层部队的卫生保障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军医大学对培训任务和培训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但个别参训人员却对学习机会重视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自我要求低,一方面是授课环节出了问题。现有的培训任务基本上都是宽进宽出,由于有时出现课程设置单一、授课内容吸引力不足、考核标准较低等情况,参训人员容易出现脱课现象。因此,任职教育应加大任务和比重,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并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重点采用案例讨论式、现场观摩式和技能实践式教学来激发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也可适当开展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微课程等来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3、4]同时也要严格考核标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效率和素质水平。

四、建好任职培训基地

院校一般均拥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在教师素质、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上能满足学历教育的需求。但任职培训由于着力于部队实际问题,在教师、场所和设备上有不同于学历教育的特殊需求,更多强调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正如上所述,理论教学是军医大学的优势,但是涉及到如野外救生、空运后送、设备操控等场所和装备的教学,往往由于资源的缺乏而只能纸上谈兵了。现有的教学装备与部队列装装备也有所脱节,出现部队的装备没有培训,培训的装备却没有列装的现象,甚至在先进性上出现“倒挂”,致使任职培训的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难以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样的教学即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参训人员的工作能力,也不利于院校任职教育培训基地的长远建设。因此,院校要更新现有的教学装备,及时请领部队列装装备,使任职教育真正紧贴部队、紧贴岗位、紧贴装备,提高培训人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同时也可采用联训联教机制,开展联合教育训练,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技能和部队实践环境的优势,增强参训人员的任职能力,拓展院校任职培训基地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亚伟,戴兵,徐成钢等.把握任职教育特点探索军医大学任职教育施教策略.卫生职业教育,2013(22)11-12.

[2] 吴曙霞,刘伟,楼铁柱,周巍,刁天喜.外军医学教育训练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预防医学杂志,2015(4)474-476.

[3] ,郑善军,周思敏,田怀军.利用网络化教学进行高原军事医学教学和任职培训的思考.西南军医,2015(5)600-601.

[4] 张海荣,陈云虹.“微课程”在军事医学教学中的选择性应用探讨.基础医学教育,2015(3)209-211.

【作者简介】

军事医学论文第9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总部要求军医大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和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明确办学宗旨。立足我国军事医学教育的国情,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军医大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他们的战斗精神、道德情操、政治素质、沟通合作等人文素养的培养。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根据军队医学人才的成长特点,积极探索军队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开展“案例评析,我思我谈”的教学活动

军队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任课老师尽可能地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准备一堂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事实证明,案例式研发教学手段的效果较为明显。

    结合“白求恩大夫”“抗洪救灾”、支援“5.12汶川大地震”等英雄事迹,播放图文并茂的音像资料开展案例分析,进行研发式教学。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学生们在英雄行为的激励下坚定听党指挥的政治决心,树立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确立服务人民的英雄气概,养成崇尚荣誉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对科学精神、科学价值以及人文精神的认识和接受。例如,今年5月12日,组织学生们重温“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就“灾难来临,军医职责是什么”的话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并讨论,充分认识医生的职业责任,体会到作为军人要随时做好“向前冲”的准备。之后共同阅读《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灾区重建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定听党指挥的决心。

    案例研发式教学具有高度的仿真性,直观明晰。丰富多彩且不拘一格的案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对学生的情感冲击度大,教学目标容易达到,不过能否选择合适的案例资料对任课老师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

    二、开展“时事进课堂,我观我想”的教学活动

作为未来卫勤保障的军事人才,军队医学生肩负的职责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老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认同,而且培养他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课初始,可要求每一个学生就该课程某一章节的内容,选择各自感兴趣的政治、经济、文化或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准备10-15分钟的“时事开讲”,让他们自己动手准备课件和讲稿,走上讲堂给同学们讲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认识和体会。随后任课老师对开讲的内容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注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相关理论知识和党的最新理论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从“问题”切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综合素质,增进了教学双方的交流,对深入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创造力具有重要开创意义。也让他们从中体会老师授课的辛勤付出,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学习。

    三、开展“主题演讲,我辩我论”的教学活动

结合军医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我军赋予的历史使命,以开展第二课堂《演讲•论坛》活动的形式,鼓励大学生从特定的意识取向和思维角度对所设定的主题内容进行理解、评论。在建党九十周年来临之即,组织学生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比赛前,老师指导参赛选手阅读党的一些重要文献,让学生从名篇原著中了解党的历史发展史,结合现实选择相应的演讲题目进行准备。参赛的15名学员,将对党的热爱结合到自己的军校生活,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地进行了演讲,比赛选手的精彩表现不时赢得台下同学们的鼓掌叫好。

演讲比赛或辩论赛能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因为整个活动过程精彩纷呈、妙趣横生、气氛热烈、掌声跌宕,汇报内容让人耳目一新,让每位与会观众都轻松、愉快地享受了一次丰盛的人文知识大餐。

    四、开展“医生—病人角色转换”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身同感受,唤起军队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做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实现“主动学习”,自觉陶冶自身人文素养的良好局面。

    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帮扶活动。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参加学校或医院对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扶贫等形式的医疗活动,给偏远乡镇或贫困农村的居民开展医疗服务、环保科普等活动,提供免费健康查体,进行基本医疗护理、环保知识的讲座,将健康手册发放到居民手里等。通过亲身体验医疗活动,让军队医学生初步感受到作为一名合格医生必备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素养。  组织学生深入医院开展医德医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将50个同学分为18个小组,分别到西安交大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急救中心、西安市肿瘤医院等单位,通过了解医院概况及管理状况,与患者医务人员交谈,并指派一名学员挂普通号就诊,亲身体验医患关系的和谐度,了解该院医德医风、管理状况是否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返校后,任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小结,各小组通过制作的幻灯介绍交流了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结合学习《军人思想道德修养和医学伦理学》课程的知识,分析思考到医院调查的所见所闻,畅谈收获和体会。

参加活动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走出校门,了解目前医疗工作状况,亲身体验医患关系,对掌握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医德素质、增强组织活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有限、不持续,学生的体验显得较为粗浅、不连贯,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五、师生交流,合理调整人文选修课程的设置

为了全面提高军队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除了开设教育部和总政部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任课老师“坐下来”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贴近学生的知识需求,根据军队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全面和谐发展为原则,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和跨专业通

识选修课。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学习要求,综合考虑开设了包括中西文化比较、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心理学、音乐治疗等课程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而跨专业通识选修课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类、语言类、管理类等。设置这些选修课程都需要通过多次、多方考证,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临床技能,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每一学期结束,通过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选修课程,然后组织老师们也来感受这些课程及其任课老师的魅力,以便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合理设置人文选修课,为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复合型素质培养。不过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多地是凭个人喜好或考核容易通过为原则,缺乏通盘考虑和理性思考,不利于个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容易导致某些选修课学生抢着报、有些选修课报冷门的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或途径既有长处,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培养军队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或途径,注重针对性、鲜活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