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戏剧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6 18:47:37

戏剧艺术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第1篇

“”前开设戏剧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十分有限,戏剧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这些戏剧专业人才中从事戏剧教育者为数很少,从事普及性、通识化戏剧基础教育的人才就少之更少。改革开放至最近十年间,许多艺术类高校和普通综合类大学纷纷开设了戏剧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也与日俱增。而与之相反,专业戏剧院团对人才的需求量锐减,成百上千的戏剧专业毕业生无专业对口单位就业,戏剧人才供远大于求。一些戏剧专业毕业生转而考虑从事戏剧教学,但遗憾的是这些表演型、创作型人才由于专业培养模式的限制,并非马上就可以从事戏剧教育与教学。因为从事戏剧教学需要更加全面的戏剧知识与技能,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需要通识戏剧领域及人文领域的相关知识,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戏剧专业的教师,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技能的掌握。即使是从名牌戏剧院校毕业的戏剧编、导、演及舞美设计专业的学生,若想成为名副其实的戏剧各专业教师,都要在进入教学岗位后经过多年历练,以补充欠缺的相关知识,才能真正达到专业教学的需要。因此,无论是面对各类高校还是基础教育,戏剧师资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的基本要求,构建复合型、通识化的戏剧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戏剧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就业渠道,是目前的戏剧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所说的高校“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是在通识教育和戏剧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将戏剧艺术的各方面戏剧知识融会贯通,来培养全面的完整的,能够从事各层次戏剧艺术教育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不仅仅高校有需求,未来中小学在戏剧艺术教育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会不断加大,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在未来的基础教育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另外,在高校实施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对于戏剧艺术事业来讲,并不是一种办学风潮,而是一种恒久的文化传承,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应该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大中小学等机构、社区,发挥戏剧艺术创造性想象力,去观照生活、关心社会、关注人的思想与心灵,发挥戏剧艺术启迪与教化的功能,服务现实生活。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戏剧艺术的有效传播。因此,“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说,戏剧文化传承的后继有人、连续不断,取决于高校推行“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

(一)欧美戏剧艺术教育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戏剧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已经数十年。他们面向全社会,涉及全体社会人群。在学校,戏剧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是当今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校的戏剧艺术教育也是世界领先,拥有丰富的戏剧艺术教育经验,他们的高校戏剧演出活动和相关课程很早就已在美国高校中开展。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戏剧强国,这与其戏剧教育的普及化有密切关系。美国的戏剧高等教育在重视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戏剧人才的同时,同样重视戏剧普及教育。在全美大中小学校开设戏剧欣赏和戏剧公共课,有的院校将戏剧公共课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戏剧的理念、方式及效果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进而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1994年美国组织制定了国家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StandardforArtsEducation),将戏剧与音乐、视觉艺术、舞蹈三门艺术一并列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领域。在这个“标准”中,还提供了戏剧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标要求供实际运用,并认为戏剧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表达、合作、想象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戏剧教育在德国校园也广泛开展。他们认识到戏剧具有丰富的人文教化价值,它与教育的结缘由来已久。戏剧演出活动在德国校园中盛行。师生们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德国各地区的教育部门在教育政策方面拥有很大的自。20世纪90年代,戏剧以正式课程的形式逐步进入到德国的高中,作为全部课程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戏剧课程确立了在高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戏剧课程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戏剧的历史、特征、意义等理论知识,从中可以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与生活风貌,同时也能在戏剧实践活动中获得各种经验。

(二)通识戏剧教育人才的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我们所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是能够运用戏剧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从事各层次院校戏剧课程教学方式的人才。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教艺术教育人才,是在所营造的戏剧情境中实现不同教学活动的互动推进,最终完成学习知识和促进教育事业;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将戏剧艺术作为一门工具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人本身,通过肢体、语言,传达思想、感情与创意,养成合作精神;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是掌握戏剧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技能,熟悉戏剧表演的流程,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我们要培养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不是艺术训练和表演专职人才,而是能够运用戏剧技巧于课堂教学的人才,在戏剧活动过程中能使参与者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协作能力的综合戏剧艺术教育人才。目前,相对于戏剧表演专业的成熟,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处在起步阶段,在国内仅有上海戏剧学院开设的艺术教育专业,中央戏剧学院开设的戏剧教育专业,云南艺术学院开设的应用戏剧教育专业,拥有的毕业生也不过百人。面对社会市场的大量需求,高校也应该及时转变单一培养人才方向,调整或开办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专业是大势所趋。

二、立足区位优势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明确通识戏剧教育方向,打破单一教学模式。

高校通识戏剧艺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基于当前辽宁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戏剧艺术教育的现状、文化市场以及用人单位需求而建立的命题。仅就辽宁而言,2004年至今我省内已有14所大学开办本科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其中包括两所高校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编剧)专业,一所高校开设了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三所高校开设了戏剧影视舞美设计专业。这些本科高等院校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然而这些教学基本文件大都借鉴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内容来设定,专业的核心教材多直接选用于这些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基本趋同。但这样的翻版克隆,由于受到我省各高校师资、学苗、经费以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人才培养的差距可想而知,自然也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应认清地方区位的优势与劣势,打破目前单一的戏剧教育模式,适当保留我省部分高校高精尖戏剧创作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积极构建地方高校“通识戏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知识体系,尽早培养出能够适合市场需求的戏剧人才。以地方高校的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基地为原点,向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各个领域输送通识戏剧艺术人才,在原专业化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还原戏剧艺术综合性,从戏剧(编剧、导演、表演、舞美)创作转向戏剧教育,能够从事高校、中小学戏剧艺术教育教学、同时可以胜任企事业单位或社区等各类活动的组织,高素质、复合型、创造力强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

(二)发挥戏剧启迪教育的功用,开拓戏剧课堂新天地

戏剧艺术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纠葛、冲突、对抗等生活真相都是戏剧艺术的源泉。事实上,每个人生存在世界上,就像演员一样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人们从戏剧中获得不同的感受,体验着不同的人生。戏剧能够陶冶性情,这是审美教育的目标之一。戏剧能够宣泄情感、陶冶性情,具有净化功能。通识戏剧艺术教育是最富有激情的艺术,体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性情通过一些外部条件的熏陶而得以改善乃至升华,戏剧因而打动人心、震撼心魄。在人类修养德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美育是一条有效途径。戏剧艺术拥有巨大的力量,它通过美,有意识地培养个性,直通心灵深处。戏剧本身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和独特功能,将为学生素质的培养,健全个性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塑造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在我国大中小学校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已经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具体深入的落实与实施,指日可待。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探索开展戏剧艺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如根据自身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发本地资源,开设戏剧课程。实际上,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多种类型。同时,戏剧教育本身就是综合艺术,范围包括剧本创作、表演、导演、舞美等,创作内容丰富,艺术想象的空间无限。可以在中小学校开设选修课和兴趣班来进行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表演艺术,情境教学也是借鉴戏剧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有情有趣的情境是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形象化学习的载体。借助戏剧艺术情境化的方法,可以运用于数、理、化、史、地、政各科教学之中,可以使整个课堂勃勃生机。情境教学的生动、形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能力、智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三)建设高质量的通识戏剧教育师资队伍

建立学科体系,开办好专业方向,问题的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通识戏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强化戏剧为教育服务的理念,从事戏剧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娴熟的戏剧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灯光、服装、化装、道具)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单一的才艺培养。通识戏剧艺术教育培养的教师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戏剧艺术教育活动,要以人格教育为目标,不仅培养有戏剧技巧和戏剧理论知识的人,还要培养一个健全的国民。教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欣赏与演出戏剧的经验等,强调的是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创意的表现。戏剧教育是使人回归本性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全面地认识戏剧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化的“通识戏剧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依靠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有力的推动,依赖于有远见卓识的高校戏剧专业的领导者积极地构建,才能早日形成规模。非专业化的通识戏剧教育的师资建设,可以从专题讲座、活动交流、课题研究、校园剧编写与排练指导、社区戏剧活动组织培训、举办戏剧节等等形式入手,建设良好的通识戏剧艺术教育氛围,激发各层次教师的工作热情,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戏剧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深化对通识戏剧艺术教育的再认识,提高教师的戏剧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戏剧艺术论文第2篇

基本集中于20世纪第一个十年,正是求知若渴的青年学子,资质聪颖,意气风发,甚至有些年少轻狂。又恰逢日本近代史上第二次民主思潮,以及由此而彰显的时代新气象,对天才的期许和崇尚、对个性和创造力的讴歌、对人性的呼唤与伸张,这种开放的时代氛围令来自封建传统国度的创造社诸君,满心激荡、心驰神往。正如郁达夫所描述的,“两性解放的新时代,早就在东京的上流社会———尤其是智识阶层,学生群众———里到来了。”置身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创造社诸君也将目光投向男女恋爱、婚姻等两性话题,再加上自身的性格和心态,以两性为主的创作占他们作品总量的大成。他们以大正时期的女性解放热潮为背景和参照,让他们所熟悉的中国女性成为作品的主角,批判的矛头对准她们被压抑的灵魂和被遮蔽的命运。在对光明和希冀的热切渴望中,因时代、社会、个人等因素而难以调和的“灵肉分裂之苦恼”成为包括戏剧界在内的日本文坛颇感棘手的现实问题。日本惠特曼研究权威有岛武郎就在《出生的烦恼》、《死及其前后》等作品中写出灵肉分裂的深刻痛苦。这种矛盾纠结的苦恼情绪引起了创造社诸君的共鸣,他们在早期创作中也表现出“个人的灵活与肉体的斗争”。

田汉在谈论那一阶段的创作时说:“无论创作剧,还是翻译剧,都有一种共通的‘灵肉生活之苦恼’的情调。”《咖啡店之一夜》中的林泽奇,不知自己是“向灵的好,还是向肉的好”,他的生活“是一种东偏西倒的生活”,“灵-肉;肉-灵;成了这么一种摇摆状态,一刻子也安定不了”。《灵光》中的张德芬,也因婚姻问题上“灵肉的交战”而感到难以摆脱的“烦闷”。同时,日本新剧在观照人类情感命题的同时,还有很多题材直接源于日本民族的现实生活,精神上更契合日本的民族文化心理。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创作,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即如何将文学的艺术功能与社会功能结合起来。一向标榜艺术至上的创造社诸君在婚恋题材之外也开始尝试着用戏剧形式表现工农大众的生活状态,如田汉的《午饭之后》。还有一些作品,将戏剧的眼光投向下层民众的苦痛和对社会黑暗的揭露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如郁达夫的《孤独者的悲哀》、张资平的《军用票》、成仿吾的《欢迎会》等。然而,日本文学毕竟是有别于中国的文学,因此,创造社诸君在接受日本戏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国因素”的制约。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文学启蒙是在中国本土完成,更在于中国文化在他们心理和情感塑造上所占有的“先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审美情调的角度进行理解。日本新剧非常重视抒情,这种抒情不是郭沫若《女神》中撼天动地、响彻云霄的无节制的情感宣泄,而是承袭了日本“物哀”的美学精神。“物哀”是日本传统的文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讲究“真情流露”,即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物哀”的美学传统不仅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民众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创造社诸君敏感多情的心性、内在的艺术修养、以及中国汉民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文化相通性,使得他们更容易领会“物哀”的美学精神,从而在创作中与之呼应,呈现出深沉淡泊的美学风格。

二、大正时期的日本文学界异常活跃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各个时期的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段集体涌入,对日本文坛造成极大的冲击并呈现出活跃而纷繁的局面。创造社诸君在日本所受的影响,除了日本本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外,还有以日本为媒介所接受的西方文化影响。“日本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过程中比任何的国家都更为重要,它发挥了双重的作用,既是启蒙的导师,又是输入西方文学的中间人。”这正是“日本机制”的第一重机制———环境机制之外,创造社戏剧艺术中“日本机制”所发挥的第二重功能———中介机制,或称媒介机制。自明治第二个十年之始,一股翻译文学的风潮开始在日本文坛盛行,“在这个时期里,翻译和介绍过来的有英国的莎士比亚、李顿、迪斯雷利和司各脱的作品,法国方面的有凡尔纳、费尔隆、大仲马和雨果,还有俄国的以虚无党的活动为中心的虚无党文学等等。”许多的日本作家和学者致力于翻译的再创造过程。正是得益于这样浓郁而开放的文化氛围,不仅为创造社诸君打开了接触西方文学的窗口,同时因日本文化界的推介,让他们在西方文学的选择上获得某种导向性的引领作用。如他们所推崇的歌德、卢梭、尼采、惠特曼、泰戈尔、波特莱尔等,都是通过日本文坛的推介而进一步接触的。这样,创造社诸君通过日本这个窗口间接地向世界文流靠拢。历史剧是五四时期很受作者青睐的戏剧类型,创造社诸君中郭沫若和王独清都有历史剧存世。他们的历史剧带有鲜明的自我色彩,借“古事古诗”以表达个人对“今事今人”的思考。郭沫若在创作戏剧之前,曾阅读莎士比亚、歌德、席勒、泰戈尔等人的作品。他将史剧分为两类,“一种是把自己去替古人说话,如莎士比亚的史剧之类,还有一种是借古人来说自己的话,譬如歌德的《浮士德》之类。”并强调自己的史剧观更多地来自歌德浪漫主义史剧观的影响,目的是“借古人的皮毛说自己的话”,“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王昭君不再是历史中那个被迫远嫁的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悲情女子,而化身成一个封建斗士和理想女性。王独清创作历史剧的兴趣也不仅限于历史事实本身,他要“把这中间的主要人从那已死的形体中复活了起来,投以特殊的新鲜的生命”,“用我的清热把生命的水力吹进它们的身中,使它们成为我的新的建筑的新的原料。”

杨贵妃不再是红颜祸水的形象,而是以“甘为民族甘为自由牺牲的人物”。正是这种个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主观感受,这种将个人抒发融于史剧创作的方法,形成了创造社史剧创作中反传统的浪漫主义风格。在此还要提及的是创造社对“新浪漫主义”的美学追求。日本文论家厨川白村在《近代文学十讲》中对新浪漫主义的源流、成因、特征的阐述,极大地影响了创造社诸君新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形成。田汉在写给郭沫若的信中谈及自己是如何通过戏剧去体验新浪漫主义的,“我看新罗曼主义的剧目从《沉钟》起,至今罗登德兰海因利希的印象还是活泼泼的留着,同时一股神秘的活力也从那时起在我的内部生命的川内流动着。”他将写于1920年的《梵珴璘和蔷薇》标注为“一部新浪漫主义的四幕悲剧”。陶晶孙自称是“一直到底写新罗曼主义作品者”。他的剧作《黑衣人》是用日文写成的作品,后被译成中文发表于《创造季刊》。剧中的“黑衣人”痛恨毫无公道可言的社会,手握武器,却无所适从。社会在剧中被描绘成一个“无物之阵”,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与之对抗,依然难逃宿命。“在这个很短的剧本里,他描写孤独,寂寞,恐怖和疯狂,描写在特殊时候的凄凉和失望的,而仍然含着神秘的美丽的向往的心情是值得赞赏的。里面的情调,非常紧张而且静默,而从这紧张与静默中传出美和理想和现实底幻灭。”他的另一剧作《尼庵》则表现的是人物在梦境与现实冲突中的迷惘与觉醒。兄长苦劝万念俱灰的妹妹,妹妹虽然听从兄长的劝告从尼庵中走出,却不愿再入尘世的纷扰,“宁肯进第二的尼庵”———湖水之中。两部剧作都是以新浪漫主义手法造就,剧作手法之新颖,反映之深刻,无不映射出作者的艺术积累,以及对所学创作手法的自觉运用。确认地说,创造社诸君接受的西方文化,是经由日本“过滤”或“中转”后的西方文化,不论这个过程中存在怎样的转换过程,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正得益于“翻译”的手段。许多的日本名家,佐藤春夫、谷崎润一郎、森欧外等在创作之余都极为重视对以西方文学为主的外国文学的翻译和推介。创造社诸君目睹了日本文坛对西方文艺的积极译介从而对本国文坛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也开始重视“翻译”的功效,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他们通过“日本之桥”完成了离开第一文化语境(母语文化语境)后,思想观念和文学修养在第二文化语境中的二次积淀和储备,郭沫若就曾翻译过歌德的重要诗篇、小说及戏剧。田汉也“目睹了日本话剧家接受外来话剧样式的经历和艰辛”,非常重视译介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促进和启发作用,他出版翻译剧本15部、改编外国剧本原著5部,还发表外国文学评论50余篇。

三、外界因素可以承担触动和启发的功能

但自我精神的内在诉求却是无法被替代的。深刻的人生体验,是文化环境、艺术交流这些外因所不能悉数诠释的。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或许才有可能将创造社诸君进行独立精神创造的过程给予生动描绘。正如王富仁对文化互动的一种描述那样,“文化经过中国近、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头脑之后不是像经过传送带传送过来的一堆煤一样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他们也不是装配工,只是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部件装配成了一架新型的机器,零件全是固有的。人是有创造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一种人的创造物。”笔者在此讨论的正是创造社戏剧艺术中“日本机制”的第三重———体验机制。这一机制也可以概括为“留学体验”或“海外体验”。这是一种“对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存、发展、成就以及历史地位,起到重要作用的留居他国学习的经历,以及这种经历经过学人个体特殊的精神转化后所形成的,对现代作家人生道路和创作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支援意识和背景因素。”创造社诸君的留学体验是以出生国(中国)为基础的内在知识、思维、情感,以某一个外在机缘(留学)为契机,通过另一个文化语境(日本)重新选择、整合、塑造的精神活动过程,而这个新的文化语境正是现代生活、现代思维、现代文化的一个新的传播地和创造地。初涉异域的创造社诸君,出国前大多生活在封闭保守的乡镇,受教的是传统儒家文化,来到日本后他们的内心无疑受到一股与既有思想体系全然不同的心灵冲击。“他们的文章和见解,难免受到留学所在地时髦的思想或偏见所感染。”日本社会的都市化刺激了他们年轻敏锐的神经,他们流露出对现代都市、物质主义的认同和倾心,看时报、泡温泉、观电影、谈恋爱,甚至去酒坊买乐。郁达夫、田汉等人就对作为“日本的风俗渐渐欧化的象征”的咖啡馆充满了想象,暗香疏影的咖啡馆成为他们早期创作中经常出现的空间设定。如田汉的剧作《咖啡馆之一夜》就是“以咖啡情调为背景,写由颓废向奋斗之曙光。”这样的精神体验已经不仅仅是生存空间的变更或者延伸所能简单解释的,而是“从传统中国向现代西方的转换中所产生的双重或多重情感空间、价值空间、审美空间的对立转化、矛盾发展或者自我超越。”内心所经历的复杂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活动,就不可避免地让从“老中国”走出的创造社诸君时刻处于一种时空变换所造成的比对中。他们直面日本社会的资本主义化,社会风尚开放、现代文明发展,再反观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中国,新文化运动落入低谷、新文化阵营已然分化,以及身为被侵略国子民所受的屈辱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行动所造成的民族自尊心的极大伤害。因而,创造社诸君在“日本机制”下的创作心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了矛盾的复杂性。其实,日本文化和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远在创造社之前。“创造新文学之一人”的梁启超在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提出的“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就是蒙受日本留学经历的启示。新文化运动的指导者中,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皆是20世纪初期的赴日留学生。

戏剧艺术论文第3篇

戏剧艺术是演员角色扮演的艺术。德国思想家莱辛告诉我们,一切艺术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戏剧表演靠演员来传达其中要表现的戏剧情境,由于灯光,布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戏剧不如影视效果“逼真”。正因为戏剧舞台有其局限性,反而更有利于促使戏剧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大胆运用“假定”。为了能更好的去理解剧情,了解人物,观众更热衷于去聆听人物的内心。《恋爱的犀牛》剧中犀牛饲养员马路爱上了明明,而明明却一直沉溺在她对前男友的爱情中。无论是马路还是明明,他们都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痛彻心扉又欲罢不能。马路在爱的痛苦快绝望时,发出了“出声的思考”。观众在听完马路的独白之后就明白了,马路其实是一个对爱情执着的疯子,他固执,渴望的不是明明,而是不可缺少的爱情。“出声的思考”使观众主动的去揣测人物内心,跟随人物情绪而波动,更好地改善了观众在观影时被动的局面,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戏剧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戏剧内容的传达不仅仅是要将其真实的展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假定将暗示的内容清楚的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接受假定的过程中,按照个人的理解,将剧情中省略的部分加以想象,从而使剧情完整化。

二、戏剧空间与时间的假定

戏剧艺术是演员角色扮演的艺术,是在舞台空间内展现的艺术,所以,假定性在舞台空间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戏剧,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展开的。当时的表现空间布景比较单一,观众可以将画布隔开的空间看做是“特洛伊的废墟”、“高加索的高山”等,观众的想象更丰富,思维更广阔,参与到戏剧创作中的积极性就更强,所以在当时莎士比亚戏剧中,假定性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的戏剧舞台一直都在强调夸张与虚拟化。在舞台空间的假定性中,我们看到了最实际、最贴近生活的一面,空间的转换,人物心理的转换,这一切得以实现的依据就是假定性的存在。舞台空间是可以看得到的,而舞台时间却是无形存在的。在舞台上,对戏剧动作延续的时间把握,是靠假定性来完成的。比如我们用嫩芽新出代表春天,绿荫茂密代表夏天,落叶枯黄代表秋天,白雪皑皑代表冬天……我们用“假定”就已经把一年四季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三、总结

戏剧艺术论文第4篇

经过多年的探索,多媒体技术在舞台戏剧艺术中的运用从最初的真人表演和录像播放相结合的舞台戏剧艺术表演形式,发展到今天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二维和三维的动画、进行远程传输等高科技手段实现真实演员与虚拟演员、异地演员的同台表演,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舞台戏剧艺术是科技高速发展带动社会文化新发展的体现,是时代文化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带动社会文化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一)技术与信息时代“读图文化”的体现

舞台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国外先于国内好几十年,近年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增多,引进的国外舞台戏剧艺术从形式到内容质量逐年提高,使国内观众欣赏到更多的优秀舞台戏剧艺术。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进入视觉消费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读图时代”,当代人对舞台戏剧艺术视听效果的综合性体验的追求也随之提高。当今社会,伴随电子科技的发展,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进入到高效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所要承受的生存压力远远高于以往,因此,人们在欣赏舞台戏剧艺术时,不仅希望充实精神生活,也希望释放压力。将舞台戏剧艺术内容经过多媒体技术视觉化处理后呈现在人们面前,戏剧舞台对视觉与听觉效果注重迎合了当代人的生存的需要,使舞台戏剧艺术的创作满足“读图时代”的社会需要。

(二)艺术界限淡化并互相融合发展的例证

多媒体技术与舞台戏剧艺术结合并发展,是艺术形式界限淡化并互相融合发展的例证。近十年来,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对传统媒介的冲击,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这个时代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科技的发展使媒介不断加入新成员,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被打散重组,媒介经营产业开始新一轮的重组和融合,信息开始进行“跨媒介”传播,同时更注重受众与媒介之间信息的实时交流。无论是多媒体舞台戏剧艺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或当代的行为与观念艺术,各类艺术形式相互借鉴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以曾红极一时的周立波为例,他所创立的“海派清口”,继承了传统单口相声的精髓,融入了其他舞台艺术表演形式,从而形成了新的风格。由此不难看出,现今我们无法再用传统的艺术分类概念来定义当下的艺术形态,而是需要我们在当代的文化背景下,尝试着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重新审视不同艺术门类的关系。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独立存在,在一定文化经济环境中,科学家、艺术家可以突破自身专业的界限,开创新的领域。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人物达•芬奇,他既是艺术家,同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这足以说明,无论艺术还是科学技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情况下,艺术与科学技术相互结合,互相影响,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新兴的数字媒体不仅为科学理论与社会思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手段、促进了艺术形态的更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需求,而且推动了艺术研究在观念与方法上的创新,铸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理论。”

二、多媒体舞台戏剧艺术丰富和促进社会大众审美

多媒体舞台戏剧艺术的出现、发展和繁荣,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展现创意和表达的舞台,而且极大丰富了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促进了他们审美水平的提高。

(一)丰富了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每天难以计数的信息向人们袭来,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的改善,无不影响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观赏原来主题单一、结构完整、剧情呈线性发展的传统舞台戏剧艺术,而是希望看到新的表现手段展现的新形式的舞台戏剧艺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受客观环境和主观理念的影响,也发生了转变。舞台戏剧艺术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样板戏”式的表达方式,开始尝试在戏剧中运用电影对时间和空间灵活的表现手法,以期获得更丰富的艺术效果。今天的舞台艺术除了包含舞台戏剧艺术的三要素,即演员、剧本及观众外,在创作时还要考虑舞台戏剧艺术得以实现的物理空间即剧场。现代观众在观赏戏剧的时候更希望介入戏剧中,全新的观演关系成为审美兴趣中心,于是出现了演员与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的开放式舞台,甚至在日常生活环境进行现场表演。环境戏剧创作者不再将观众作为消遣娱乐的旁观者,而是舞台戏剧艺术的创造性参与者。这种观众和演员零距离的观演形式,使观众能够将演员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眼神尽收眼底,对戏剧所传达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感受,而演员也能即时了解观众的情绪,把握戏剧的节奏。这种观众与演员现场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感受,强化了戏剧有别于电影电视的优势。因此,探索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舞台戏剧艺术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新需求,成为当今戏剧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

(二)促进了社会大众艺术审美的提高

戏剧艺术论文第5篇

艺术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创造和审美,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外部形态———外形式更具有审美素养培养和思维创新的特殊意义。戏剧也是如此。戏剧的艺术风格常常在排演的外部形式显示出来,外部形式的创新是戏剧的生命力之一。当下很多“莎剧”的改编与创造都在形式方面下功夫。现代的戏剧艺术就是通过混乱的、标新立异的、反传统的、非理性的形式和视角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人们对社会和人类的存在的思考和探索。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1874—1945)认为:“伟大画家向我们显示外部事物的各种形式;伟大的戏剧家则向我们显示我们内部生活的各种形式。”也正如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所说,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从感情到形式,而是从形式到思想和激情。在戏剧表演方面必须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创造符合观众审美趣味的形式来容纳思想和激情,在这方面中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是形式创新的先锋,《雷雨》中的‘序幕’和‘尾声’、《日出》的‘横断面的描写’及‘拉帐子’手法、《原野》对表现主义的成功借鉴,每一部剧作都有着对新形式的探索。”曹禺先生创作《雷雨》的“序幕”和“尾声”的用意是“我不愿这样戛然而止,我要流荡在人们中间还有诗样的情怀。《序幕》与《尾声》在这种用意下,仿佛有希腊悲剧Chorus一部分的功能,导引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宽阔的沉思的海”。什克洛夫斯基(ViktorShklovsky,1893—1984)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谈到,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仅仅是机械地应付它们。艺术就是要克服这种知觉的机械性。1935年,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BertoltBrecht,1898—1956)在莫斯科欣赏了前来演出的中国京剧艺术,次年他就撰写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陌生化”(又译为“间离法”或“间离效果”)概念。在《论实验戏剧》中,布莱希特对“陌生化”进行了如下定义:“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通过“陌生化”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用异样的目光去认识事物”,引导他们按照时代的发展自我塑形,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一个影视不断取得霸权的时代,是对抗图像还是屈服?校园戏剧艺术实践给我们提供了第三个选择:与新媒体时代融合。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戏剧实践要体现时代感,就必须运用创新思维,在表演诸环节中不断增加新元素,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将众多的美术手段和形式添加到表演当中,在舞台上将他们的思想感情生动地再现出来,这也是校园戏剧艺术实践和戏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艺术实践与社会介入

(一)戏剧公共空间建设

将现实问题进行戏剧化的展示,是戏剧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本质。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就必须抓住高等院校这一艺术培育的摇篮。但当下在高校的专业素养密集教育下,学生活动的公共空间日益萎缩,对学生而言,好像只有学习而无行动,只有生活而无艺术。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在戏剧实践方面搭建一个公共空间领域。这个空间领域作为学生行动实现的场所,为学生创造社会化情绪、提供治疗效应,也为学生与学校平等对话,参与学校建设、社会建设提供舞台。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学科间界限分明,对学生而言,必须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学习修满学分,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专业学习使学生形成专业素养,但是学生面临的仍然是物的世界而不是人的世界,只有行动才面临人的世界,行动不仅通过他人的在场确立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存在,而且也提示着主体惟一的自由。一个只专注于学习而无暇参与行动的学生,绝不可能是真正快乐的。德国著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1906—1975)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参与到公共领域中,与同类一起行动。戏剧艺术实践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超越个人的“小我”从而建构超越的“自我”,体验个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当然,正如布莱希特所主张的,戏剧就是戏剧,好的戏剧一定是娱乐的。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中外戏剧史上戏剧“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从春秋时期的“优孟衣冠”到唐代的优伶,戏剧的“讽谏”传统一直在传承。《旧唐书•李实传》就写到“瞽诵箴谏,取其诙谐,以托讽谏,优伶旧事也”。法国戏剧家狄德罗也重视戏剧的社会功能,认为戏剧应该成为“善良的学校”,“坏人看到自己也曾做过的坏事感到愤慨,对自己给旁人造成的苦痛感到同情”⑨。学生的戏剧行动离不开社会当下的话语和语境,在戏剧公共领域中,学生只有通过话语才能和其他人发生关联,通过沟通才能成为交往共同体的成员。在学习之外,戏剧公共空间领域也可以作为学生政治生活的空间,在其中他们可以自由地讨论国家事务,关心人民生活。在实践中突破校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获得历史与时空的自由,以多元文化形式展现他们不同的需要、情感,最后形成社会介入的意愿和群体共识。

(二)释放情感,介入现实

戏剧形式的创新不仅是形式与结构的创新,而且也是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鲁迅弃医从文,希望拯救旧社会中国人麻木的灵魂。今天我们不需要学生放弃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拯救商品经济社会下学生的冷漠。造成学生对世事、人事不关心的原因很多,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门来学习的态度是与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目标相悖的,这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戏剧艺术实践就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不是喊出来的,而应该是做出来的。从戏剧实践的技术特点来看,虚拟性和超越性是戏剧美学的重要特征。因而,针对学生的各种情绪以及他们对社会本身的认识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戏剧艺术实践中会涉及一系列假定性的情境,以使现实中的问题得到假定性、戏剧化的解决。也就是说,设计假定的情境空间本身并不是目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其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舞台设计、舞台美术等艺术技能,而且可以在支撑戏剧动作的前提下鲜明有效地传达戏剧演出所蕴涵的深刻而强烈的情感内容。这里的情感内容已经是积淀了的审美情感,是一种在人生的深刻体验基础上,对生命、社会、人生的情感体验,是超越个体直达生活的深层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常陷入机械的、自动化的程式中,而在设定的戏剧空间中,如果他们被程式化束缚的,被日常生活体验遮蔽的真情实感被激发出来,这对塑造完善的人格不无裨益。若学生认为现实是残酷的,那么没必要怨天尤人,没必要厌弃人生,鼓励他们把他们认为的所谓的“残酷现实”再现出来,把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不要去回避现实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戏剧情境中再现“黑暗”,营造残酷的剧情来获得群体的认同,来检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观众一起来应对这样的现实,在虚拟性情境中寻找可能的解决途径,这种思考有利于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现实。

(三)走进社区,进入社会

戏剧艺术论文第6篇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对人本身关怀的追求,科学有效的培育新人、关怀人及关照人,就是对人精神性、社会性、自然性及物质性关爱的追求,以不断满足人本身的情感与理性需求,并由此促进人心灵与肉体持续性、阶段性协调而均衡的发展。同时还要将以人文本中所存在的两种关系把握好,也就是年轻演员与戏剧教师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其中人与物关系中,物质的重要性远不如人,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而在年轻演员与戏剧教师关系中,以年轻演员为戏剧艺术教育教学主体,所以要坚持以年轻演员为本。总而言之,无论是以培育和关怀年轻演员为本,或者是以发展和关怀教师为本,其价值取向都应该具有其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年轻演员正处于成长阶段,所以要从生活与学习等方面主动关心他们,尽可能的帮助年轻演员解决身边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由此才能保证年轻演员静心学习,教师也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此外,以人为本同样包含教师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职责、对年轻演员的关心与爱护以及教师让家长满意的身体力行。

二、戏剧艺术教育因材施教中体现以人为本

戏剧艺术教育中,专业学习方面应该悉心教诲年轻演员知识,生活中应该主动关怀年轻演员,提高年轻演员真本事,将以人为本的戏剧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在学习京剧时,一个组的十几个年轻演员声音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性,有的年轻演员音域比较低,也有的年轻演员音域比较高,所以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与教育年轻演员,应该因材施教,对于感情丰富、音域高昂的年轻演员,可以学声腔激昂的京剧强调,比如马秋山、马玉楼两位老师的戏剧腔调,就适合高音域的年轻演员学习;而音域低沉浑厚的年轻演员则是和学习类似于于果仙大师的戏剧腔调,对其声腔的发展较为适合。同一京剧唱腔组在一个学期中,应该依照年轻演员不同的声腔,完成流派、风格各不相同的唱腔,尽管教师比较辛苦,但是教学效果却颇丰,也具有较高的成材率。

三、以心像实施民族性特色升华训练

第一应该让年轻演员认识与掌握心像的概念,再对年轻演员以心像的方式塑造戏剧形象的有效方法进行培养。心像派中所提出的核心观念属于艺术辨证法范畴:“先有心像,方可制造形象”;“没有心像,形象就不存在”;“你要想在角色中生活,首先应该让自己生活在角色中”。让自己生活在角色中,第一步就应该培养出一个能够对角色外形象特征予以感知的心像。戏剧艺术教学中,在透视角色心像前,一个演员所应该完整、彻底的透视自己。对于透视自己,在生活中已经相当困难,更何况在舞台上,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在舞台上能够成功实现自我透视,那么就能够在生活中透视自己。而透视自己最有效的手段,其实就是要求年轻演员在戏剧表演中一定要置身角色情境中,并以自己的名义去演唱。

四、戏剧艺术教学中正确处理后进生和优等生的关系

多年来,教育部要求艺术院校应该以“普遍提高,重点培养”的教育宗旨。戏剧教师应该对该宗旨予以始终贯彻,坚守教学岗位,对优等生进行重点培养的同时也不放弃后进生。戏剧艺术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从目标培养着手,同时还应该用统一要求规定年轻演员的日常学习,以此保证较高的戏剧艺术教学质量。此外,还应该尊重年轻演员个体差异性,根据年轻演员不同的实际与特点,通过特定要求与措施实施戏剧教学,实现年轻演员能力的综合、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中,一些年轻演员具有较高天赋、悟性强,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也有些年轻演员天赋较弱、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比较慢,悟性低,给戏剧教学进度造成某种程度的障碍和困难。基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深知,大众教育的对象是资质平平的大多数年轻演员,英才教育的对象是极具潜质与天赋的优等生,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两者具有互补性,所以两者决不可偏废。

五、结语

戏剧艺术论文第7篇

(一)时空关系的差异

由于银幕的纪实性和逼真的特点,使电影对物质现实的描述有着相对的纪实意义。对空间、时间以及其它物质元素的使用,也比其它艺术相对自由的多。而戏剧艺术对空间的选择只能有一个。所以,无论导演如何想改变空间或表现空间,观众只能得到一个假定意义的舞台。对戏剧演员来讲对空间选择只能服从这个条件。电影则不同,电影的纪实性特征决定了影视表演的基本特征是真实、生活化,以及类型多样化,它构成表演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但是,任何表演艺术均带有假定和虚构的成分,这一点同样适合于电影表演艺术,因此影视表演的真实性也只是相对的。戏剧表演艺术生存在一个假定的舞台空间,从观赏角度讲观众走进剧场就在意识中引入了一种假定性。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观众在过程中是慢慢融入剧情,跟随剧情以及演员表演的引导,进入假定情景并且产生联想。

(二)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和观众是面对面的,演员从观众那里得到反馈产生互动关系,并可作用于自己的表演。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赏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然而,电影把演员同观众截然分开,观众观赏到的是经过剪辑后的影像表演。戏剧舞台表演的结果直接产生于演员的现场表演。而电影表演的特殊性则告诉我们电影演员无法把握表演的完成状态,演员只能依据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中的镜头处理去想象人物形象的最后形态。电影表演落实在银幕上的活动影像,它和观众建立一种间接交流关系,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观赏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这种特殊性也给演员在创作上带来许多问题。戏剧表演更多是在固定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内顺序展开的,戏剧表演时演员按照完整的故事体现人物的变化,具有完整性。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是建立在镜头组接的基础上的,所以电影不受时空的制约,使得演员在表演上必须掌握总体感和分寸感,并且需要演员对剧作以及人物有深刻的体会,要对角色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把握好角色的整体感觉。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影视剧的拍摄实践,由此我体验到了镜头前表演的感觉。一开始,由于不适应,一直掌握不好镜头前的分寸感。随后,与导演交流之后,才在每场戏拍摄前,熟悉当场戏所要拍摄的内容,研究分镜头剧本,并调整好自己该有的人物状态,之后的拍摄才顺利地进行。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外化程度上的差异

早起的电影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们的审美要求的提高,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性及自己的表演门类。我认为,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表演方法上都存在许多共同的规律。如在观看毕业大戏《无名碑》中,扮演角色的“卡诺里”,在最后一幕中,为了配合暴雨将至的剧情,不得不在舞台上进行大范围纵向调度;而这一点曾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范围的调度在节奏的把握上是一个难点,其一,在语言上直接出现了影响,在向台后调度的过程中,因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加大,使得台词声音发生了变化,事后观众反应,对这几句重点台词都表示听得不太清楚。所以在之后的两场演出中演员注意加大了音量,以确保台词的完整性。其二,形体上出现“穿帮”;当时演员应该全身带伤的,为了抓紧节奏,快步进行调度,结果让人感觉一个瘸子怎么突然就好了,所以也是在后两场的演出中,只能放大自己的步幅和一瘸一拐的形体状态来弥补节奏的问题。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对演员及其表演上的不同要求

作为一名影视戏剧表演爱好者,我们应明确两者的差异,才能在面对镜头表演时,能够不失分寸的将其掌握到位。在“假定性”上,要明确两者是不同的。首先作为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无论是戏剧演员还是电影演员都必须进行角色的假定,这是人物创造最基本的。不同的是,电影演员的另一种假定是镜头而不是舞台,镜头的假定性是由于电影艺术的特性决定的,电影的蒙太奇特性以及先进的录音技术,完全可以使电影表演无需照顾180度。摄影机可以使电影演员的表演不管从任何一个视点,任何一个角度都清晰地呈现。再从素质与技巧上来看,电影与戏剧对演员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素质,当然包括一个人艺术素养,这是可以通过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的不断加深认识逐步提高的,还通过不断扩大艺术视野加强培训,从而提高对艺术的理解与修养,促成自身素质的解放,然而一个人的素质的天生“特点”是不能培养的,电影表演对演员的先天素质有着不可动摇的依赖性。就算是演技很好的演员也并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够演。但是一个电影演员要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必须首先提升自身的素质,开拓发展自身的素质特点入手,也就是所谓挖掘自身独有的特点。电影首先是素质,而戏剧要求的是技术。并不是说电影表演就不需要技术或戏剧表演不需要素质,事实上这二种表演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是一致的,如都需要解放和发展演员自身的素质、个性,都需要学习一套适应自身规律的技术。

戏剧艺术论文第8篇

定性作用的是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也是根本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发展,是民间的动态文化,且依托于人而存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寄托于人而存在,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证明,通过人将非物质文化进行表演、复制和制作。传统戏剧没有实在的存在形式,也不是虚幻的存在,它需要依托于表演艺术者进行演绎。因此,传统戏剧与传承人互助共存、同存同亡,体现了表演艺术传承的本质特性。

二、传统戏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传

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人身上。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值得人们去传承,而应该选取有价值的,蕴含民族深厚文化内涵、民族精神的,并不断在民族文化滋养下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真正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延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体现,很明显的表现在传承人的文化价值上。因此,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传承人必须具备精湛的技艺,并且具备传承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被大部分艺术者所承认,才能成为传统戏剧传承的活标本。

三、传统戏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人是否能有效地进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的载体是传承人,比较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物,传承人可以进行培养,可以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亦或是传承结束而使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只有古代人可以创造,只要是有人的社会都将不断创造新文化,不断传承和培育文化传承人,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力不息。在之后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中,我们要尊重现有的传承人,并鼓励传承人去发挥自己才华,自觉承担起应尽的职责,让传统戏剧能长久的延续下去。

四、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

(一)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

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要传承文化遗产,还要创造文化产品。传统戏剧作为非文化物质遗产,依托于人,而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延续者和拥有者,由人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使得传统戏剧更加的精湛,不断地更新并具有生命力。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独特的文化功能使得戏剧传承人不断学习传统戏剧表演艺术文化,又不断地传承传统戏剧文化并创造新的戏剧文化,让传统戏剧不断发扬光大,被更多的人们接受和喜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再造者,发挥了继往开来的文化功能。

(二)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

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要熔铸文化心理,还要塑造文化品格。文化形态和文化品格在真正的艺术里面是超越时空的,传统戏剧的产生,是无数艺术家千百年来的倾心付出、精心创造并培育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凝聚多种艺术元素在其中,并承载着中华文明,代表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无数传承者对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品格,也继承了民族精神。

(三)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最直

接功能是文化功能,不仅传承文化传统,还强化文化认同。传统戏剧传承的不仅仅是脸谱、服饰这些实物艺术构成元素,也不仅仅是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而是基于戏剧产生的具有传统性质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特质,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发扬,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脉流。传统戏剧中很多离奇曲折的情节设置、活泼有趣的对白、悲喜交加的场景、穿插变化的结构、行云流水的表演等,都让传统戏剧更加的引人注目,并构成了一种综合形式美,通过表演艺术传承人的表演使戏剧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五、结语

戏剧艺术论文第9篇

(一)舞台美术创作的基本流程舞台美术设计是从自由想象到平面设计再到立体展现的视觉艺术形式。舞美设计者的艺术情趣、生活经历和知识修养都对其创作起着作用,由于不同的艺术感受造就了不同的形象构思,从而产生了不同形式和风格迥异的舞美作品。因此,在创作初期舞美设计者通过对剧本的解读,进行初期的酝酿构思时,应通过结合导演构思做出相应的判断,将导演要求的舞台画面或演出场面进行形式转化,从无形的想象转变为有形的脚本,并考虑与演出条件相投合的大致形式和舞台规格设想,须将舞台上的可塑性和假定性相结合。将模糊的感受以清晰的草图展现给导演,从想象空间转变为二维空间的平面设计,得到导演的初步肯定和修改意见后再将二维的平面转换为三维的立体构成,制作出简易的舞台模型,从空间结构中获得启发再进行对剧场的实地艺术构思。最后,进入实地制景阶段时,还应与导演协商舞台调度,考虑戏剧动作和舞台支点等戏剧因素。

(二)舞美设计者应具备的能力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应是形式新颖美好,并能准确揭示剧本内涵,辅助演员在舞台上展开舞台行动,帮助演员成功的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对于设计方案来说,创作者的构想必须经历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凝聚和分化的过程,并在反复推敲的中,逐渐呈现完整性的方案。在舞美构思的初期,设计者需要构想舞台的整体形象,并对某些特殊场景进行特殊处理,出于对全剧的总体造型的概括,还应把构思分化到各个场景中去。生动的整体构思,可以带动局部,但要努力使局部成为有表现力的个体单元,达到整体的有机性与个体的多样性的统一。由于戏剧各个场次的规定情境、舞台调度有着千差万别,所以经常出现适用于某些场次的构成形式,很难适用于其他场次或个别场次,生动的总体构想也会对有些场次难于适应。这些问题就是舞台美术的构思难点,或克服局部艺术处理上的难点,或修改总体构想以适应这些局部,在解决难点的过程需要权衡利弊,并进行取舍。这一过程舞美设计者对全剧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艺术判断,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