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观赏园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3 09:56:57

观赏园艺论文

观赏园艺论文第1篇

[关键词]观赏园艺学 优秀课 教学教法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252-01

高校打造精品课程是聚集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知识传播渠道,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做好园艺专业主干课程《观赏园艺学》的知识传授意义重大。

一、学好《园艺观赏学》课程的意义

观赏园艺学以观赏性植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并综合应用艺术和社会科学,融会了《花卉学》《观赏树木学》《观赏植物栽培养护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观赏园艺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奠定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优秀课程建设,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规范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对园艺专业的热情,使学生养成自觉探索园艺知识的兴趣。

二、建设《观赏园艺学》优秀课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为了将《观赏园艺学》建成优秀课,完成教学任务,课题组教师认真总结、多次研讨,根据园艺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观赏园艺学》的教学大纲和授课程计划,更新了《观赏园艺学》的知识结构,缩小了知识内容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强化了知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融合了我国特色的设施、栽培方式及应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

三、教学任务的实现途径

(一)完善教学大纲

根据园艺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修订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大纲,统一了教学内容,规范了授课计划。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主干知识体系,明确了《园艺观赏学》在园艺专业的基础地位,阐明该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紧密联系,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热情。

(二)创新纲领性课程讲授

以往的《观赏园艺学》教学基本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因学生对具体的植物陌生,教师直接讲述其意义及分类,学生没有直观印像,不能形成理性思维,学生的学习只是机械记忆。通过优秀课程的建设,我们利用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因素,先带领学生直接进行植物识别课,用一棵棵、一类类植物的识别进行直观教学,最后再进行纲领性课程绪论和总论的讲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学习,能够达到自己归纳植物种质资源的规律以及准确地进行植物自然分类。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教师评价测评平均分为94.6,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82.3,总体较好。

(三)精讲各论教学

该课程老师在深入研究后,用自己的语言以及对植物的现场识别,适当增加教学引导,结合植物进行精细教学,结合常见观赏园艺植物的形态特征、习性、繁殖与栽培方法,与学生一起探讨其观赏与应用价值,使学生改变以往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建立形象、直观的知识记忆。

四、配套软硬件设施建设

(一)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在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教法科学、教学任务具体的情况下,只要能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达到了优秀课程建设教学共享这一目的,并实现使学生受到知识传授这一终极目标。

(二)加强硬件设施

一方面要加强植物品种的引进,建立品种、数量足够的植物资源库;另一方面应为本课程教师配备现代采集设备(如专业相机等)。因受植物生长的限制,一部分植物不适合我们北方的生长环境,教师只能利用网络以及外出学习的机会采集植物资源,才可以在课程中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植物知识点。

五、小结与展望

《观赏园艺学》优秀课程建设过程的实践表明,在明确的教学大纲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必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观赏园艺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在今后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而不断地提升其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以及与产业结合的实用性。《观赏园艺学》的教学教法也要因时而宜,围绕提升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颖,彭红丽.高职《园林树木学》精品课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07).

[2]周英,赵俊伟,张子戌,范如永.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2008(12).

观赏园艺论文第2篇

关键词:观赏园艺产业;现状;发展趋势;中国

1 观赏园艺产业现状

1.1 观赏园艺品种资源丰富

中国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等几个气候带,东部和南部地区降水量丰沛,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具有良好的观赏园艺作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加上地形、降雨、光照等多变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种农业生态类型,适合各种类型的观赏园艺作物生长,品种资源丰富。

1.2 观赏园艺产业迅猛发展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全面展开,我国观赏园艺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人均占有量均有很大提高,观赏园艺产业已成为中国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成为农业结构中最为活跃的主导产业。观赏园艺产业正在向产业化经营推进,其中涌现了大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企业发展注入的资金形式趋于多样化,包括外资、民资、工商资本等形式资本。观赏园艺业的发展方向更趋合理、细致,产业的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化布局。比如中国部分地区观赏园艺业已逐渐形成基地化和集约化生产体系、科技开发支撑体系、市场营销体系、配套物资生产和供应体系,观赏园艺业正朝着集生产、花卉文化、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方向发展。观赏园艺的迅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不仅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创汇额大幅度增加,同时在许多地区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运输业、旅游业,以及为观赏园艺产业服务的科技产业。

1.3 生产技术亟待改进

尽管我国观赏园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毕竟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发展仅处于初期,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产品质量不高、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采后贮藏加工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不合理等。近几年来,我国观赏园艺业虽然使用温室、塑料薄膜和地膜覆盖技术已有相当大的面积,但总体上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其生产能力和水平还很低,观赏园艺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虽然近年来中国观赏园艺出口占世界的比例也呈稳步提高的趋势,但是中国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例与产量占世界的高比例仍然极不协调。现代观赏园艺业的发展急需要先进的园艺科技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4 观赏园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中国观赏园艺产业生产和销售是由多水平体系构成,观赏园艺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低,国内与国际市场发展亟待平衡。多水平体系构成的国内需求层面较多,国内少数富裕城市已逐渐应用了现代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系统和减少使用土壤消毒剂、农药等技术,此类城市生产的观赏园艺产品已达到出口标准,逐渐取代了昂贵的进口产品,这样的产品在国内有市场。另外,由于大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可支配的收入差距相当大,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生产的一些品质较低或质量规格不理想的产品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各需求层面的需求容量已趋饱和,已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但是在国际市场,中国观赏园艺产品占有率低,目前我国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这是制约我国成为世界观赏园艺贸易强国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观赏园艺产品增产增收,必须从根本上突破国内观赏园艺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瓶颈”,对当前观赏园艺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观赏园艺产业转向外向型产业。观赏园艺产品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要转向国际市场,要在巩固亚洲市场份额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等市场,做到观赏园艺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做大国外市场这块“蛋糕”。只有我国观赏园艺产品在国外获得一块新的市场“蛋糕”,我国观赏园艺产品才能避免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走出国内过度竞争的“怪圈”。同时这样的结构调整还能降低观赏园艺产品的经营风险,实现结构调整的整体效益提高,提高观赏园艺产品生产与贸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观赏园艺产业国际化的趋势来看,更是迫切需要加快观赏园艺产业的结构调整,使我国观赏园艺产业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 发展趋势

2.1 观赏园艺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中国观赏园艺业首先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调整观赏园艺产品的区域布局,以市场为导向,观赏园艺产品种植向最适应生态区、适宜生态区集中。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名特优新品种和具有特色应时小水艺类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得到快速发展。在目前市场竞争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观赏园艺企业决策者时刻要把握市场,对于经营环境产生的冲击因素要进行灵敏的调整。

2.2 观赏园艺产业向质量型和效益型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已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包括园艺生产在内已经进入初期过剩阶段。因此,在实行观赏园艺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从过去追求产量增长,迅速转向突出质量和效益,向多样化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观赏园艺产业化经营不仅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生产导向,追求产品质量更是首要的,只有生产出优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因此,实行质量型战略不仅要在最终产品上把握质量,而且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这就需要从事观赏园艺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企业或个人在所有环节都要自觉和严格按企业的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树立品牌和维护品牌的形象。

2.3 现代物流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观赏园艺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易腐以及商品率高等特点,在主产区建立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专业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成为观赏园艺业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专业信息网站的建立将为准确地收集、分析、预测、观赏园艺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信息提供快速通道。配送、连锁等多种业态的现代物流方式也将得到广泛应用,现代交易手段将会多种多样,包括电子商务、拍卖等。观赏园艺产品集散、配送、储藏、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将会得到完善。

2.4 产品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

为了使我国观赏园艺产品的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一方面要提高我国观赏园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实施“科教兴园”战略,推进我国观赏园艺产业的科技创新。一些改革将会对我国未来观赏园艺产业科技含量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是观赏园艺产业科技体制改革将全面实施,科技体制进一步创新。二是观赏园艺产业人才培养加快,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三是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将会投身观赏园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走科研、生产、开发一体化之路,观赏园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四是观赏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观赏园艺产品标准化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将会逐步完善,科技成果逐步实现量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观赏园艺产品质量、品质不断提高,园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另一方面,观赏园艺产业化经营将更加重视产业文化、企业形象和名牌培养,树立中国名优园艺产品形象。今后我国观赏园艺产业将凭借品质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扩大,产品比较优势将得到逐步实现。

2.5 观赏园艺产业逐步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产业

在将来,中国观赏园艺生产过程中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会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者的素质不断提高,良种繁育、标准与监测、市场信息服务不断完善;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立双边和多边质量互认机制,将会逐步推行;中国特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艺产品,要立法加强保护。所有这些将会推动未来的观赏园艺业快速迈向外向型观赏园艺业。

参考文献

1 刘汉成.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05(8)

观赏园艺论文第3篇

【关键词】观赏植物造景艺术 公选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73-02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主要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公选课既是高等院校整体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公选课的开设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拓宽视野,完善并优化知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本文重点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来探索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的教学改革。

一 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选修人数多、课时少

观赏植物造景艺术课程目前在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已成功开设两年,每次选修人数都达到180人,达到周山校区公选课人数的上限。高校公共选修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来自不同的学院、专业和年级,学生的基础背景参差不齐。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周山校区现有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林学院三个学院,选课的学生也全部来自这三个学院的不同专业。虽然农学院和林学院的大部分专业开设有植物方面的专业课程,但因为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为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对观赏植物的基本认知还比较浅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但课时只有32个学时。如何在32个学时内让不同专业背景的180名学生对观赏植物造景从陌生到熟悉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由于上课人数多,课堂纪律和课堂效果比较难掌握,在教学内容上较侧重知识性和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2.教材选择较困难

目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植物造景》《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造景》等关于植物造景方面的教材已相当全面,但绝大部分教材都是适用于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对于非园林专业的学生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

二 对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教学的建议探索

1.针对课程性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植物造景是在学习过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艺术等课程后所开设的课程,是讲授如何根据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原则来运用园林植物要素进行造景并营造园林空间,重点讲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作为公选课,需要根据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和学生的基础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授课的重点包括:科普性的观赏植物识别,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植物景观;理解和熟悉植物配植的原则、方法,以及处理植物与周边环境关系的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在外出游览时,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还能认识一些基本的观赏植物,并且明白为什么这样的植物景观看起来美,美在哪里,体现了哪些艺术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更加热爱园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识别常见的观赏植物种类,熟悉观赏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2.根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结合前文对公选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在观赏植物造景艺术公选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参考苏雪痕教授的《植物造景》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两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其中的部分章节,如植物造景的基本概念、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运用、建筑与观赏植物的协调配植、园林中各类水体的植物配植、园路的植物配植、花坛与花境的概念以及对观赏植物材料的要求等。同时添加了部分园林史与园林艺术的基础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园林,了解中国园林。除此之外,每节课还保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补充介绍一个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案例,扩展学生的视野。如分别介绍过纽约中央公园、纽约高线公园、意大利米兰垂直森林以及穿插介绍若干位设计大师及其作品,如贝聿铭和林璎等。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有针对性的备课,尽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每次课都能有所收获。

3.引入身边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身边案例的好处在于:(1)可操作性强,便于学生课后观察学习;(2)理论与实际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植物造景的理解;(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积极性。

由于本课程为公选课,学生人数多,所以带学生实地欣赏非常困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校园内绿地,以及洛阳市内各大公园、滨水绿地、街旁绿地、居住小区等优秀植物造景实例,结合这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加深学生对观赏植物的识别,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植物景观,更好地理解植物造景的方式方法。同时由于选择的植物造景实例都来自学生熟悉的场地环境,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后主动发现植物造景的艺术美。

4.改变单一的讲解方式,鼓励学生汇报讨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解方式。在学期中后期,学生对植物造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目,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植物造景案例来讲解。如有学生将自己假期出游拍摄照片整理后,与大家分享其中植物造景的艺术美,还有学生将自己家乡独特的植物景观介绍给大家。这个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给了学生锻炼自己的机会,促进大家去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景观。

三 结束语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初探,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更加符合公选课的要求,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和丰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课堂教学气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大改观了以往学生对于公选课只求学分的学习态度,观赏植物造景艺术这门公选课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苏雪痕主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观赏园艺论文第4篇

观看了《苏园六记》之后觉得,苏园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廊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说明园林的曲径通幽的特点。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艺术的同学来说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财富让我们可以去学习的地方。所以回去以后我又把《苏园六记》又都看了一遍。

苏园给我们的奇妙的感觉有很多地方,但是我最喜欢的是那一扇扇雕刻的花窗。园林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步一景你只要走一步都会有不同的景色映入你的眼帘,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然而想要创造出这样的效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然而开好窗是最关键的地方。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道幽深的长廊,而真正的园林艺术就是长廊里的漏窗,他虽然精小但可以窥见传统文化百亩方糖的全貌。

长廊曲径通幽的东方审美,园林意境的术语定义等理论话语,使丰富多彩的具体画面有所附丽,既融成观赏的整体,又推进思考的深度。唯其如此,就后者说,便无须忌惮细节的繁琐,决不舍弃各种可以显示苏园特点的细小材料,并安排它们在恰到好处的场合出现。比如《深院幽庭》中对花街铺地,碑刻补墙,波形水廊,红木家具的介绍,《蕉窗听雨》中对荷花品种的介绍,对芭蕉形象的描述,对漏窗功能的分析以及摄影家对园内光影变化的精微体察。

对于园林来说,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堆山叠石不仅仅是一项体力劳动而且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创造。太湖石构建了苏园的骨架,这不是一般的骨架那是精巧的工匠精心挑选和再创造的艺术作品,园林的水是流动的地下水让水一直保持这这种干净保持这园林的特有艺术。园林无水不活苏州造园林得力与它的天时地利,苏州就好像建造在水上的城市。苏州城有许多流过的之流,在造园时如果有上百年珍贵的古树,是古老生态的象征,是历史园林的标志,也是审美鉴赏的对象。在造园之初,若是已有古树在先,那么,造园家总是给它腾出相应的空间,使之成为园林一景。历史上的造园家,不但给后人留下了一棵棵古树,也留下了“雕梁易构,古树难成”的训条,所以现在才保留下更多的古树让我们欣赏。

观赏园艺论文第5篇

    “景观”一词来自德语,这个词在英、德、俄等欧洲语言中的拼写形式较为相似,而且意义也相近。它早先指陆地上的景色、景物,后来范围扩大了,指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近代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1]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景观是指环境中具有审美属性和价值的景色或景物。美学上所讲的景观突出了景色和景物的观赏性,并把这种观赏性归结为对象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和价值。同时,景观范畴还有一个从单纯的自然景观向包含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扩展过程:原来景观仅仅是指自然景观,例如我国古代诗论、画论中讲的“景”,一般是指自然山水;后来景观概念也扩展了,不仅包含自然方面,而且包含了人工制作的景色和景物。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发展也是同地理学科中人文地理一支的发展壮大有关。

    景观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晚近才出现的,由于城市、环境等景观建设的需要,美学同某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形成了专门研究景观的美学分支,景观才成为美学专门研究的对象。例如,地理学中关于景观的研究同美学研究的合作、交叉,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景观美学(landscape aesthetics)。随着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发展和美学研究范围的拓宽,产生了一个范围更宽的交叉学科——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 aesthetics),景观又被纳入到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范围之中,含义更加深广了。由此可见,目前“景观”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又很广的概念,具有交叉学科所赋予的特殊意义。所以,景观美育也就不可能仅仅是“纯粹的”审美教育,它必然包含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也包含着生态、环境教育的意义。这样,景观美育既可以作为完整的美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又可以作为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虽然景观包含着自然科学的内容,但是,它与地理学(包括人文或文化地理学)或环境科学中的景观概念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在地理学中,景观,甚至人文景观,都是科学认知的对象。地理学家虽然也重视景观中的文化成分,但是,他们对这些成分的处理却是科学化、客观化的。因此,在地理学中,“研究文化景观不仅要对文化景观的演变过程作全面分析,而且要对景观的形态、构成、特征及其反映的文化特征进行探讨,甚至还要探讨如何引导文化景观建设,使之向和谐的方向发展”[2]。在这里,景观不是作为与观赏主体直接关联、共同生成的对象来对待的,而是作为一种离开主体体验而客观存在科学对象存在的。

    美学意义上的景观概念不完全是科学的概念,它总是同观赏者的情感体验和评价直接关联,因而也不是纯客观的。那是因为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是以其审美属性和价值为基本性质和特征的,而审美属性和价值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不同于景观自身单纯的物质属性和构造。而且,由于景观(特别是自然景观)的欣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观念和原创性,所以,景观是一个偏向于主体的文化概念。中国古代讲“景”是同观赏者的“情”密不可分的,因为在古代的文人心目中,作为观赏对象的“景”是有灵性的,是在与观赏者的一种交融关系中被创造和呈现的。所以,古人讲对“景”的欣赏要做到“物我同一”。王夫之曾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3]278

    宗白华曾分析说,中国人真正发现自然的美是在魏晋时期,在陶渊明、谢灵运、宗炳这些诗人画家的眼里,“山水质有而趣灵”(宗炳语),山水灵虚化了,也情致化了,形成了一种“泛神论宇宙观”。[4]179-183其实,他所说的“泛神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观念,而是中国人观赏自然的一种观念或态度,即山水花鸟皆有灵趣,它的哲学源头在于“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也正是在这种主客观没有决然分割的观念影响下,中国人对景观总怀着一种亲和的态度,一种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即使在科学精神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观赏景观的态度仍是弥足珍贵的。否则景归景,情归情,物我分割,景观便没有情趣和灵性,也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了。

    自然景观和我国当代有些美学理论中讲的“自然美”是两个范畴。概括地说,前者是具体的审美对象,属于审美形态范畴,是与欣赏主体相对的;而后者是抽象的美,属于审美哲学或美的哲学范畴,是与审美主体相对的。美育活动中直接涉及的是自然景观,它是具体、生动的,并不是自然美。当前一些美育理论常常把美育活动中具体的自然审美对象与形而上的自然美混为一谈,是不合适的。

    景观的范围十分广阔。随着人类的感知范围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不断伸展和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发展,新的审美景观不断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且,人类对景观审美价值的确认也是发展变化的,大量以前不受关注的景观如今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随着城市现代建筑的普及,人们却对传统的民居越来越感兴趣,那渗透着民俗文化、体现了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记忆的乡镇民居,在许多整日生活在高楼大厦的现代人眼里,是那么的温馨而有灵趣。又如,许多动植物以前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如今却深得人们的赏爱,在这方面,生态意识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或可以说,景观存在于人类生存着的整个环境之中,几乎是无处不在。

    美学界一般是把景观分成两大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或叫“文化景观”)。这种分类着眼于景观载体的成因:天然形成的景观是自然景观,人工建造的景观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就其本身的特点来说,是以形式取胜的。尽管欣赏者常常以移情的方式赋予自然对象许多观念性的内容,但是,自然景观的审美属性和价值首先在于其色彩、形状、体量、质地、运动以及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文景观则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体,它不仅具有审美的形式,而且蕴涵着文化、历史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文景观与艺术作品有许多共同之处,而自然景观则是与艺术作品有相当的差别的。

    但是,这种分类也是相对的。事实上,诸多风景名胜是天然与人工混合而成的。如杭州的西湖,它是人工挖成的,既有 自然的属性,又有人工的烙印;四周的亭台楼阁是人工建造的,而湖边的山色又是天然形成的。再加上关于西湖的诸多传说、故事和诗词文章,也给西湖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意味。又如泰山,它可以说主要是天然形成的,但是,自古以来,许多重要的文化事件使泰山成为中国的一处重要的文化名胜,它的自然景观意义或许还比不上它的文化价值了。再如川北的九寨沟,就其山水而言,那是天然的;但是,沿着那山水而筑的九个藏民寨子,早已把浓浓的藏民文化风俗以及藏民们关于那山水花木的神话传说注入自然景观之中了。不了解那些奇异的文化和神话故事,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作为审美景观的九寨沟。所以,把景观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只是就其主导景观而言,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更具体地分析认识景观,而在实际的景观欣赏中有时确实是不能简单划分的。

    由于景观存在于人们生活的一切环境之中,而且审美景观是知识和文化的综合体,因此,景观美育的价值不仅体现为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而且具有环境教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从培养未来公民的意义上讲,景观美育不仅能够培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者,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还可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审美设计的建设者。因此,景观美育作为一种美育的形态是应该加以重视的。尤其是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意识需要加强的今天,景观美育有着其他美育形态所没有的特殊意义。

    二、自然景观的美育

    (一)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

    由于自然景观构成的特殊性,自然景观的欣赏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但是,我国当代美学界长期以来比较关注“自然美”的问题,对自然景观和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注意不够,常常把自然景观的欣赏与人文景观的欣赏混同起来,没有深入地揭示自然景观欣赏的特殊性,不能为自然景观美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所以,这里首先有必要对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作一番探讨。

    我们把自然景观界说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对象”,它同人文景观、艺术作品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自然景观本身不具备人工产品所具有的那种被赋予的“形式”。任何审美的创造,不论其构成材料如何,都内含着一个关键性的要素,那就是创造者对材料赋予一种形式,使其具有人工的构造特性。这个体现了人工构造特性的形式其实就是把材料组织起来的内在关系,它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事物原先的组织结构,按照创造者的意愿对材料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织,使之成为一个艺术品。例如,一堆泥巴在雕塑家的手中被创造成为一个雕像的过程,就是泥巴被雕塑家重新赋予形式的过程,雕塑家的创造实质上正是体现于这个形式之中:作品的各个部分都是有序的安排,这种安排使一堆平凡的泥土成为一座有生命的艺术品,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理念、技术创新等等,也体现于所构造的这个形式之中。这个形式是艺术家构思设计的结果,表现为作品中一种特殊的秩序。即使是即兴创作的艺术品,如书法中的狂草、行为艺术等等,虽然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并没有周密的构思,却仍使作品具有一定的秩序,纯粹杂乱无章的东西是不能成为艺术品的。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指出:“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不是某种神秘活动的结果,而是由人为人而作出来的对象”。这个对象的“每一个特征是艺术家所作决定的产物”[5]。所以,艺术欣赏必然要接受艺术家的影响,不论欣赏者是否关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艺术家的创造,特别是他所创造的形式或秩序,总是艺术欣赏的焦点之一。

    因此,艺术欣赏(包括艺术性的人文景观的欣赏)首先是对人的创造性成果的欣赏,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思想感情、崭新的艺术理念、精湛的艺术技巧等等构成了艺术欣赏的重要内容。真正内行的艺术欣赏总是围绕着艺术家对材料的处理而展开的,所以,艺术欣赏不是对一个自在之物的观照,而是对人(艺术家)的创造的体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提出:“艺术欣赏是以艺术家或设计者为中心的。”[6]欣赏者不仅直感式地对作品做出情绪反应,他还要关注艺术构思及其体现、作品的创造者和创造过程,而这些又集中于对创造者所创造的形式或秩序的关注。这种由对象性质特征所决定了的艺术欣赏,要求欣赏者不仅应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史知识,并且对创作该作品的艺术家有所了解。

    欣赏自然与欣赏艺术有较大的差异。由于自然不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是被构思、设计出来的对象,不同于艺术品。欣赏对象的不同就决定了欣赏内容和方式的差异。自然,即使是极富审美价值的自然对象,它并不是专为人们的欣赏而创生的,它自身并没有一个被艺术家所赋予的审美形式或秩序。而且,艺术品往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观赏对象,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也常常考虑到使艺术品相对独立于日常生活。例如,一幅画的画框起到了把艺术品与周围环境分离开来并聚敛观赏者视觉注意的作用。另一方面,除了极少数的例外,自然景观总是天然地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它之所以成为审美性的景观,是由于欣赏者根据一定的观念或经验在意识中选择、组织的结果。因此,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是偏重于主体意识的,而且,由于对自然景观欣赏的主观出发点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欣赏侧重和方式。

    例如,孔子讲君子以玉比德,是从他的“里仁为美”原则出发的;晋人对自然注入深深的生命情调,讲自然的观赏可以“畅神”,是从个性化的人物品藻生发开来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自然的某种观赏观念。从“比德”的自然欣赏观念出发,孔子对松柏的观赏注重在它的道德象征意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而晋代文人更注重于在自然中映现个性生命,把在自然中生命情调的投射或发现作为自然景观欣赏的根本,所以,自然景观不再同孔子眼中那样是“德”的比拟、象征,而是清新、活泼,充满了人的天性的对象。宗白华在描述晋人对清新自然的赏爱时曾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晋人酷爱自己的精神自由,才能推己及物,有这意义伟大的动作”,“‘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 在的心灵领悟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4]183-184这种主体意识与客体意义的相互作用却深植于主体意识的转换。

    除了上述哲学或伦理学意义上的观念之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依赖于某种传说、故事或其他生活经验。例如,神话传说在中国人的自然景观欣赏中常常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风景点正是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命名的。在这种情景中,将自然景色同神话传说连接起来的,是观赏者的比拟式联想,正是由于某一个自然景色看起来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相似,观赏者就用它来给自然物赋予意义。

    无论是“比德”的观赏,还是依赖于传说、故事或其他生活经验的观赏,对于自然景观的欣赏来说,它们都可以被称作是“比拟的欣赏”。这种自然景观的欣赏方式是从某种既有的观念或经验出发,通过比拟的联想,把文化的或生活的意义注入到自然之中,使之成为相对独立完整的观赏对象,并赋予它意义。这样的观赏内含着一个在意识中将自然对象“人文化”的过程,自然对象实际上是一个观念意识或生活经验的载体,如同比喻辞格中的“喻体”,而“喻本”则是被赋予的人文意义。所以,这类自然景观的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积累、生活经验以及比拟的联想能力。例如,不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没有相应的联想能力,观赏者就无法领略“猪八戒背媳妇”(张家界一景点)的情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赏过程中对自然对象的组织是以像某个要比拟的人或物为原则的,选择的重点是自然对象的外形,其他如色彩、肌理、质地等等则相对受到忽视。所以,观赏者常常可以发现,在诸多风景区里,景色更美之处往往由于没有被前人比拟地命名而被人们所忽视。看来,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赏基本上依赖于欣赏者的人文知识修养,很少涉及自然科学的知识,这是一种民族特色,同时也存在着不足。自然科学的知识在自然景观的欣赏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观赏者去把握、理解和感受自然景观的美。这就意味着: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从主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出发。这是一种不同于“比拟”的欣赏方式。它关注的是自然对象本身的自然属性,如自然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运动和力。它依据自然科学知识来把握自然的秩序,发现和构造自然景观的审美形式,使之成为审美对象。这时,自然景观不是一个“喻体”,而是带有原创性的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观赏者在这种欣赏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主要不是象形的或联想的乐趣,而是对自然界某些运动变化的秩序感或对自然伟大力量的惊叹、赞美之情。相对于“比拟的观赏”,这种自然景观的欣赏更多地偏重于科学精神,因而也更理性化。

    主要依据自然科学的自然景观欣赏涉及以下一些内容:第一,相关的秩序是自然秩序。第二,由于没有艺术家甚至没有同化的过程和材料,相关的力是自然的力:地理的、生物的和气象的力制造了自然秩序,它们不仅构造了地球,而且构造了地球上的一切。虽然它们同构成艺术品的许多力不同,但是,认识和理解它们是自然欣赏的关键。第三,使自然秩序成为可视和可理解的相关原由是自然科学所提供的关于自然的描述和故事——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遗传学、气象学、地理学、生态学,以及这些科学中的特殊解释理论。例如,认识和理解进化论就关系到对显示于某一地区或时代的植物和动物中的自然秩序的欣赏。①对于欣赏者来说,这种欣赏除了应具备一般的审美能力外,还应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这方面,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自然科学态度的形成是关键。由于这种欣赏是直接面对自然景观而不借助于人文意义上的比拟,因此具有较强的原创性,也更能体现自然景观欣赏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讲,自然景观的美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具有特殊作用。然而,在自然景观欣赏方面,我国自古至今侧重于人文化的理解,而对于基于自然科学的欣赏则相当的忽略,相信随着自然科学教育的加强和科普的盛兴,中国人的自然景观欣赏观念和方式会有所丰富和转变。

    自然景观的欣赏还可以从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出发,也就是把相应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欣赏能力迁移到自然景观的欣赏中去,使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有一个可借助的形式,便于对眼前的景色进行选择、处理和组织。描绘自然的艺术作品中体现了创作者观赏自然景观的角度、方法以及对景观的理解,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观时常常借助这类艺术作品来构建自己的审美对象,并赋予其意义。美学家王朝闻在记述他自己在黄山的观赏经验时谈到了黄山上云的魅力,并用古人“坐看云起时”的诗句来形容自己赏云时的愉快心情②;而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在桂林山水中的游历一刻也没有离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联想③。这两位观赏者均是具有很高鉴赏力的人,他们对自然的观赏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般的观赏者了。

    (二)自然景观美育的方法

    自然景观的美育是以自然景观欣赏为基础的,所以,自然景观美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相应的欣赏能力。当然,培养自然景观欣赏能力归根到底是要学生自己多到自然中去发现、体验和领悟,但是,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的培养需要其他方面的学习。只要方法得当,引导得法,这种学习对于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应该是有帮助的,与学生自己去摸索相比,也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然景观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对象,对它的欣赏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所以,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中必然包含着相应的多学科知识。首先,自然景观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形式美范畴,要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就有必要学习相应的审美形式构成原理,了解审美形式的各种形态。而且,自然景观的审美形式又包含着科学的秩序或法则,具有科学美的意义,所以,还应当学习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必须认识到,自然科学知识可以帮助观赏者按照自然界特点和规律来观赏自然,从而使观赏者在自然界创造性地发现自然景观的独特、奇异之美。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观赏自然,有的小学教师结合常识课教学,带领儿童走进自然,在指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和山水的科学形状的同时,引导他们发现和体会自然景观的美。这是一个很值得推广的做法。

    当然,关于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十分重要。东山魁夷曾说:“风景之美不仅仅意味着天地自然本身的优越,也体现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7]这种说法从一个侧面强调了自然景观欣赏对一定地域文化、历史知识的依赖。由于我国在自然景观欣赏方面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所以,对于诸多风景名胜的欣赏要依赖相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等知识。例如,桂林有一个“还珠洞”,明胡直在《还珠洞记》中就记述了一则传说:“相传昔有渔父,从穴深入,睹物如犬熟寐,旁有一珠,拾归。或谓曰:‘此龙珠也!’恐触其怒,戒令还之,故名。”[8]倘若在组织学生观光时,介绍这一则传说,可以加深学生对还珠洞的印象,并获得丰富的观感。从传统来讲,中国的自然景观欣赏观念里深刻地渗入了道家的思想,对道家思想的批判性接受也是增强对中国山水名胜的欣赏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景观美育是综合性的,所以,在自然景观美育中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生态意识。

    通过艺术来学习观赏自然景观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然景观欣赏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从个体的成长过程来说,儿童对自然的观赏兴趣主要是比拟性的,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艺术创造中见出。所以,对儿童的美育主要依靠艺术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景观开始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但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要求有较高的审美能力,直接面对自然景观的教学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实际上,学习自然景观欣赏方法的最简便途径应该是前人描绘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是最有创造性的观赏者,他们往往能以独特的方式把握自然的美。艺术中有大量关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中内含着艺术家观察、理解、感受自然景观和处理自然材料的方法,所以,对这类艺术作品的欣赏有助于人们领悟和学习其中观赏自然景观的方法。对于一般人来说,观赏自然景观的一个常见困难是如何把对象组织成为一个审美对象,这就可以通过多看风景画(山水画)来学习艺术家是如何“取景”的。这种作品看多了,心中自然也有了一些“摹本”(观赏样式),再去看自然山水就比较容易把眼前的景色组织成为一幅画了。而对于自然景观的理解更需要观赏者的主体创造,如果多读些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词,增强对自然的领悟力,也就有助于对景观的情趣、意味的体会。当然,中国现有的山水诗、画主要是从人文的意义上把握自然景观的,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学习自然景观欣赏则需要接触具有科学眼光的艺术作品。例如,现代科学家的一些摄影作品,就不仅仅关注自然的人文意义,其选景、构图等往往也关注着自然对象自身的一些物质特点。这也是学生学习欣赏自然景观的好教材。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不断追求,人们外出旅游观光的机会也多起来了。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他们的观光往往是“走马观花”,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体验不深,这不利于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旅游观光过程中用画画、写诗等方式记下当时所见景观的特征和感受,或是在旅游观光之后再回忆对自然景观的印象,写游记或画画。这种方法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由想象、深入体验、反复揣摩自然景观,从中发现、创造和体验自然景观的美,并逐步培养起观赏自然景观的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一处自然景观的美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各自的取景方式和感受,培养大家对欣赏自然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人文景观的美育

    (一)人文景观欣赏的特点

    从美学的角度讲,人文景观是蕴涵了多重意义又具有审美特征的文化综合体。人文景观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特征,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区别于自然景观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人文景观又不同于单纯的艺术品。不管景观的建造或形成主要是以审美为目的还是以其他为目的的,人文景观除了具有审美特征外,还具有其他的文化意义,有时这种意义甚至比其审美特征更突出。例如中国的长城,它是一个具有审美特征的人文景观,但是它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却大大超过了它自身的审美价值。而且,人文景观的文化意义还常常与其自身的审美形式相分离,例如庐山的建筑形式与庐山的历史意义就并不是和谐统一的。所以,人文景观并不是单纯物质性的视觉对象,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常常是非物质性的,而且有时是不能用视觉直接感知的。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文化景观还有一种凌驾于各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之上、可以感觉到但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像区域个性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文化景观构成的非物质成分。”[2]

    当然,也有一些人文景观具有比较浓重的艺术意味,例如中国古典园林,尽管它总包含着实用、经济、民俗、区域文化等因素,但是其审美价值十分显著;又如新近兴起的环境艺术,从分类上讲,它处在传统艺术和景观之间的边缘,虽然也可能包含着环境、生态和其他文化的因素,但它主要是艺术的创造。

    人们容易把景观理解为静态的对象,其实人文景观还可以是动态的。例如,某个村落,作为景观,不仅是指那些固定的建筑物或其他人造物,而且包含着鲜活的劳作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活动着的人群甚至还包括村落里的牲畜与静态的建筑物一起构成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人文景观。

    从审美的意义上说,人文景观欣赏所涉及的面也很广,建筑艺术、造型艺术、艺术设计多有涉及,还涉及自然景观,因为人文景观往往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由于所涉及的主要属于视觉审美范畴,所以,把握对象的视觉形式以及蕴涵于视觉形式中的审美意味是人文景观审美欣赏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对那些艺术性比较强的人文景观更是如此。

    但是,由于人文景观本身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特点,所以人文景观的欣赏既不同于自然景观的欣赏,又不同于单纯艺术品的欣赏。首先,它是对人类文化创造及其成果的欣赏。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景观是未经人类创造的天然对象,所谓“鬼斧神工”是对自然界演化、运动的赞叹。而人文景观则是人类创造的结果,是灌注了人的主体力量的对象,人们对人文景观的欣赏必然包含着对创造动机、过程以及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其次,人文景观的欣赏既是一种审美的欣赏,又包含着对社会、历 史、文化因素的认知和评价。如果说,在同为人类创造性成果的意义上,人文景观的欣赏和艺术欣赏有相似之处的话,那么,在欣赏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它们又是不尽相同的。由于人文景观的综合性,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不可能都是单纯的艺术欣赏,而是包含着丰富的非艺术因素的欣赏。这就是说,虽然人文景观的欣赏要求主体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也要关注对象的审美形式;但是,单纯地持审美态度还是不够的,也不应该仅仅关注对象的审美形式或艺术风格,还应该掺入多学科的认知和评价。所以,我们对人文景观美育功能的理解也不能仅仅限于狭义的审美教育,而是应该充分意识到它在增长知识、提升情感、陶养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

    (二)人文景观美育的方法

    人文景观美育在理论上的提出和实践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没有现成的模式,以下仅在中国人文景观中选择历史文化景观、园林景观和城市景观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方面,作简要的论述。

    历史文化景观的美育。作为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基础而形成的,如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中国长城、西安兵马俑、绍兴的兰亭、英国的海德公园等。虽然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历史文化取胜,但它们也往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那是因为人们在设计、建造大型历史文化名胜时总会把审美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而且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强化了景观的审美意义。所以,历史文化景观可以作为美育的一种资源。

    当然,历史文化景观不仅仅是美育资源,它还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在组织学生观光时,要充分考虑到审美教育同历史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人们讲起历史文化景观总会想到世界最著名的那一些,如果有条件去观赏,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机会毕竟是难得的,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其实,每一个地方都有文化遗迹,虽然它们或许还不著名,却是本地的名胜,也可能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例如,历史民居、古戏台、少数民族文化、地方博物馆,还有历史悠久的桥梁、道路、城墙、牌楼、人工河等等。这些历史遗迹保留着丰富的区域文化传统,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密切相关,而且,它们往往与民间艺术血肉相连,或者就是民间艺术的代表,所以是美育理想的乡土教材。目前学校美育中,本土艺术文化教育常常是空白,这是很不应该的。不少学生可能对贝多芬略知一二,却对民族音乐家一无所知;可能都知道而且从各种媒体上见过悉尼歌剧院,却从没有注意过家乡的古戏台。其实,乡土的艺术文化对学生来说,要比西方的艺术或历史文化名胜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可以由此使学生认识生活于其中的城镇或乡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从而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父老乡亲的美好情感和保护乡土文化的意识。这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其有意义。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对本土文化景观的发掘,并把它们转化为教育资源。

    历史文化景观的观赏是需要事先做知识准备的。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自己做准备。特别是乡土历史文化方面的材料,可能比较分散,若发动学生分头去收集和整理,更能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园林景观的美育。中国园林是我国审美文化创造的典范之一,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若是从人工与自然妙合无垠、实用与艺术水乳交融这个意义上讲,又堪称世界人文景观之最。所以,中国园林建筑,只要是品味纯正者,都是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理想资源。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亭台楼阁等)、山水、花木、奇石等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品。古典园林虽也有一些实用的功能,但是其主要作用在于悦目畅神、怡情养性,是富于诗情画意的审美景观。正因为园林不同于一般的庭院,所以,在组织园林观光之前,有必要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园林艺术的基本知识。这种知识准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园林是一个艺术品,观赏园林要特别留意艺术创造的美妙之处,以及如何去观赏园林艺术之美。二是帮助学生去体认中国园林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精神。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把这两种知识的介绍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园林艺术十分注意把人工建造的东西与所处的环境协调地组合起来,所以“因地制宜”、“借景”等既是造园的重要构思方法,又是观赏者发现、体味园林构思、建造之妙的一个重要角度。每当夕阳西下,漫步在颐和园昆明湖畔,抬头见西边一抹青山,玉泉山塔影倒映入湖,下面是长堤翠柳,玉带桥隐现于柳影中,真是园内园外融成一片佳景,足见古人造园“借景”之妙趣。[9]这种借景之妙不仅具有审美的意义,在它的深层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生态观念:那就是人与环境的协调相处。其实,在古代园林中,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常常有突出的体现。古人讲造园的理论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处理好人与环境、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讲述造园的理论时,曾对处理人工的建筑物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过精要的见解,他认为,户外的山水与居室之间要有一些过渡性的点缀,这样一方面可避免二者之间由于对比强烈而有失整体的艺术和谐,又可以保持居室与自然的呼吸贯通。这种造园的原则不仅体现了审美的追求,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它与现代生态观念也是相一致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景观审美意识当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生态观念,所以,园林景观乃至大多数审美景观都不仅具有人文教育的价值,而且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教育价值。这就意味着,对古典园林的观赏,也要注意把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当代现实融洽地联系起来。

    园林知识的介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实地观赏,也就是“游园”。在这个环节中,导游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美育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看,旅行社的导游还不能很好地胜任美育的任务,因为他们常常以掠奇逗乐为目的,缺乏专门的园林艺术和文化知识,并没有着力发掘园林艺术的教育资源。所以,最好请园林艺术专家来作导游,或者教师自己通过学习(如查阅有关资料、实地考察、请教专家等)来指导学生观赏。还要注意的是,每个好的园林都有自己的个性,李渔曾说过,园林的构思、布置是为园林主人“摹神写像,以肖其为人也&rdq uo;,是他的“神情”的体现[3]242。所以,无论是在游园前还是在游园过程中,都要向学生点出某个园林景观的特点,这样园林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更加生动,也使游园更有情趣。游园讲究动、静相宜,就是既要在游历过程中“面面观、步步移”,又要停下来对一些主要的部位作细致的品味,切忌匆匆地“走马观花”。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设法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园林艺术。目前一些学校组织的园林观光,往往贪图多走几个景点,结果没有一个景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校组织游园要选择好日期,最好避开旅游高峰,这样在相对清净的状态下游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精神比较放松,视野也比较开阔,也比较容易接受适当的指导,美育效果也就会更好一些。

    城市景观的美育④。城市是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成果,也是一定时代审美文化创造的象征之一。城市有许多功能,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日常生活等功能。同时,城市是一部大书,它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城市的设计和建设越来越重视人文导向,更加追求城市的文化意蕴、区域特色、生态平衡和审美个性,所以,城市也越来越成为美育可以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之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和建设者,也就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和居住者,城市景观美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未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城市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

    与园林景观相比,城市景观具有更复杂的综合性。可是,从景观美育的角度讲,城市景观主要涉及城市建筑、城市公园、城市雕塑、环境艺术以及城市建筑的各种装饰等物质形态和城市文化氛围、城市精神个性和城市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形态。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由于城市设施的多功能性,上述各要素之间也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城市往往比较大,面面俱到的观赏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城市景观美育要抓住某一个城市最有特色和个性的局部景观。如上海这个城市,从历史角度讲,外滩和城隍庙是比较有个性特色的,而论现代城市景观,浦东的“东方明珠”、“国际会议中心”以及风格各异的摩天大楼则是有代表性的。如果说上海这个城市是以近现代城市文明取胜的话,那么,北京则以中国古代文明而显示出个性来。其实,许多中小城市也是极富个性的,如杭州、苏州、绍兴等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化城市设计融为一体,使这些城市成为江南水乡城市的代表。组织学生去城市观光,就要选择有个性的城市,抓住有特点的景观。因为,城市景观的美就在城市的特色之中。当然表面装饰是一种美化,但那是比较肤浅的,城市深层次的美在于蕴涵着文化内涵或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视觉形象。只有抓住特殊景观这个重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景观美育的作用,那就是使学生在观赏中学会观赏城市景观,并接受精神上的熏染。

    和其他的景观美育一样,城市景观美育也需要教师事先做充分准备。城市比较大,最好给学生一些文字材料。有的学校在组织学生去城市观光时,发给学生一张旅游路线图,并附有主要景观的文字说明,这样对学生是有帮助的。另外,城市交通相对发达,环境也比较复杂,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安全保障。同时,人文景观的观赏也需要事后的总结。教师可以根据美育的要求,结合历史文化教育,给学生布置一些游记、感想作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观感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印象,强化美育效果。

    注释:

    ①参见Allen Carlson, Appreciating Art and Appreciating Nature, see Salim Kemal and Ivan Gaskell ed. Landscape, Natural Beauty and the Ar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年,第220页。

    ②参见王朝闻《黄山石》,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年。

观赏园艺论文第6篇

风景园林学以空间营造理论为核心基础,包括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1)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评价模型、过程模型、变化模型、决策模型和影响模型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进行施工前的参照基础。(2)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范围和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和施工设计等,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础。3.风景园林学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1)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规划与设计:通过对园林建筑地的分析,进行功能整合,对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性设计。(2)在园林中对植物的应用:研究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对城市园林树种进行规划,实现园林植物是配置和设计。

二、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风景园林的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把科学性和艺术性进行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和环境的生态相适应,又要符合艺术构图的原理,把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意境美。所以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等原则,实行协调对比,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2.植物颜色的配置设计

风景园林在进行景观建筑设计时,对植物也有特殊的要求,例如植物的类别、颜色等,这些都要根据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大部分植物的颜色都是绿色,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景观效果,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一般的植物配置可以根据植物颜色的不同,进行色度的对比,色度级差别大的配置在一起,例如银杏和桧柏颜色对比明显,可以配置在一起;如果色彩比较相近,从颜色配置上来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大叶黄杨和海桐,颜色相近,而且形状相似,不适合搭配在一起。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把植物色彩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建筑或者植物进行配置设计,实现最佳的观赏效果。3.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一般都具备表现季节变化、可以作为观赏景观和能够衬托其它景观的作用。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一定要符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充分发挥作为园林景观的观赏特征,吸引观众的兴趣,实现园林建筑的目的。

三、山石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山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

景石在风景园林中的布置营造,应该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原则。认真进行景石的选材和山石景观的造型,创造山石的意境,体现石材自身自然和个性的优点。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进行置石和山石景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保证山石的自然性,注意整体景区的构造,保证山石的自然特征和环境协调关系。根据风景园林的不同建筑要求和景区的不同特征,对山石景观进行不同的艺术构造。

2.山石景观的分类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筑设计中,对山石景观的构造分为:自然地貌式山石景观、艺术造型式山石景观、意境式山石景观和抽象式山石景观。风景园林自然地貌山石景观的构造,应该根据岩性和地质构造不同,进行景观构造,使观众感受自然的美好;对自然山石景观进行概括和重组,通过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段对山石景观进行处理,体现山石景观的艺术性;用抽象的意境进行山石景观的构造,引发观者的联想;运用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山水造型进行抽象处理和构造,,表现风景区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内在意境。

3.进行山石构造的方法

观赏园艺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园林艺术 园林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TU986.1-4 文献标识码:A

1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园林环境的要求日趋增加。园林行业的服务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园林功能日趋多元化。园林学也成为更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艺术性成为其显著的学科特点。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成为优秀园林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园林技术专业需要开设园林艺术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给学生传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体现艺术性的理论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造景艺术和技巧、园林空间构图艺术,具备对园林景观艺术性的鉴赏和初步的设计、组织能力,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

2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定:学生能够运用各造园要素进行园林风景构图、空间组织,具备鉴赏、设计园林空间与现场方案调整的能力。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界定园林范畴;对景观进行艺术处理;园林色彩的构图;园林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广场的鉴赏能力;配置园林植物;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提高学生对园林造景要素的了解,并增强学生的配置、色彩搭配、构图空间营造的能力。具体能力培养目标为:能够识别地形、置石、水体、水岸的类型;能进行园林建筑的鉴赏;能进行园林小品的鉴赏;.能进行道路广场的赏析;能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对景观艺术性进行分析;能够合理地设计园林色彩的构图;能组织园林空间;能创造园林空间意境。

2.2知识目标

从知识结构角度来看,将要培养的知识目标总结如下:能说出:园林的概念和范畴、不同的园林风格和规划形式;景观、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园林地形的改造类型、假山布局、置石形式、水体类型及水岸的处理;园林建筑的类型,陈述园林建筑的布局、空间、借景、色彩与质感艺术;园林小品的概念、类型及功能作用;园路的布局艺术、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技艺、不同环境选择植物的原则;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3课程设计思路

3.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技术员岗位的所需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园林设计和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园林企业对专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实际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美的鉴赏和创作水平。

3.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典型的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为切入点,根据园林设计和施工的工作任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园林风景艺术欣赏至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教学项目将主要突出学生对园林美的鉴赏能力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园林相关实际工作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4教学设计

项目一:园林形式与空间布局

内容描述:美的思想、特征及园林美、园林空间布局、园林艺术布局、景点与游赏路线的布置、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知识目标:掌握园林总体布局形式确定的方法;掌握园林构图中形式美的法则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分析园林作品中应用了哪些景观艺术表现手法,了解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方法能力:能准确陈述景观和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在学习经典园林设计作品基础上建立独立设计园林作品的意识,将园林空间的组织手法运用于园林构图中;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花卉供应企业。

项目二:园林意境创造

内容描述:意境与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直接表达方式、间接表达方式。

知识目标:了解意境与园林意境及其创造方式;掌握园林意境的直接表达方式和间接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依据要求确定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方法能力:能根据现状确定最佳的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草坪供应企业。

项目三:园林构成要素艺术造景

内容描述:地形设计的原则、小地形营造艺术、园林堆山艺术、园林置石艺术、园林水景的设计原则及艺术处理、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园林树木的配置艺术、园林艺术欣赏的意义及作用。

观赏园艺论文第8篇

关键词:园林美;创造;鉴赏;美学;园林意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uman beings have been inseparable from the garden. In the gardens around us, what kind of garden will give us the joy of beauty, how to create a garden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come an issue of concern. This article from the garden in the form, content, mood three aspects,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o discuss th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garden beauty.

Keywords: Gardens; create; appreciation; aesthetics; garden mood

1.前言

园林的景象,不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主观化了的艺术品。所以园林不是纯粹的原始自然,而是一种以人的理想愿望创造出来的人工自然。园林美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和其他艺术形态的美不同,它有着独特的复杂性,但是它却也能让人产生审美愉悦,满足人的内心需要,也就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所以园林美也符合美学的一般规律。那到底什么是园林美?如何发现园林中的美?园林美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创造和鉴赏园林美?这些问题将是本文所探讨的。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本身就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懂得鉴赏就懂得创造。当前,园林场所很多,但是美丽的园林却屈指可数。是人们不懂的发现,还是设计师们不懂得创造,这个很难说。所以本文将以美学的视角从形式、内容、意境三个方面讨论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加深人们对园林美的认识,丰富园林美的内涵,提高人们对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能力。

2.什么是园林美

2.1园林的含义

在谈园林美之前,首先应当了解园林的含义。“园林”是什么?虽然似乎是不言而喻的,若深究其义,却又混沌模糊。可谓人人心领神会,又难以明确道出其含义来。

“园林”一词,最早见诸文字者,是在西晋(200年)以后的诗文中,唐代的诗人亦多用之。但以“园林”一词泛称私家建造的宅园,自唐宋直到明清还不是个专有名词。“园林”一词成为造园学中的专有名词则是在明末造园学家计成,写出世界上第一部最古老的造园学名著《同冶》―书以后。但是“园林”一词并不是在计成这才开始,也非今人所造,其实很早在一些诗句中就出现了园林二字。如:

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西晋・张翰)

驰秀翔园林。(西晋・左思)

伙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南胡末・何承天)

甫山当户据,澧水映园林。(庸・岁参)

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唐・白居易)

但并没有能说明“园林”的含义是什么?事实上,魏晋南北朝至唐人的诗中的“园林”一词,既同唐代诗人所说的园林有所不同,更非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园林”。计成在《园冶》中,选择“园林”重要是泛称宅园。“园林”一词的涵义深广,还可以从古代人们对园林的要求,即审美意义上去了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草堂记》中所写:“几所止,虽一日、二日,辄复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地其喜山水病癣如此?”。我们不难从园居生活的理想中看出,中国人对大自然的酷爱,人与自然那种统一和谐的精神,大诗人白居易酷爱自然山水到“病癣”的程度[1]。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渴望和大自然在一起的,特别是现在的城市中的人们,既不得志于山水,所以园林就成为人们精神上需要和补充了。人们对人工创造的山水――园林的要求,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园林的景境之中,要能令人忘尘脱俗,有云水相忘之乐,而飘然有凌云之志。园林是人们梦想的伊甸园,无论在什么国家,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都会有对园林的向往。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文明的起点,开始于城堡的兴起,但高级的文明,必然伴随着优美的园林[2]。”

那到底什么是园林呢?我们给“园林”以科学的定义,使模糊的概念有个清晰的认识。对继承和弘扬传统园林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以往我国学者很少给“园林”明确地下过定义,近年书出版兴旺,园林的定义也多了起来,角度不同说法也不一,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园林的内涵和包括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将汇集各家不同对园林的定义,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园林是什么。如:

比较有权威的对“园林”的定义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规)中写到:“园林是在―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3]。

这个定义虽然包罗万象,是乎讲清楚园林是什么,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让人不能理解。比如说“美的自然环境”,感觉不需要通过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也是园林,我们知道园林和自然环境最大的区别就是人造自然,这也是园林的本质。还有“地域”,地域一般指范围较广的地方,他包括小到庭园,大到风景名胜区,让人不大明白。而且没有提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方面。 我国造园学家陈植(1899―1989)教授在共《长物志校注》一书的注释中写到:“园林,在建筑物周围,布置景物,配植花木,所构成的幽美环境,谓之‘园林’。亦称‘园亭’、‘匠庭’或林园’,即造园学上所称的‘庭园”[4]。

这是个简约而十分概括的定义。陈植先生可能是从造园学上,有将中外术语统一起来的意思。这个定义的优越性、在于其外延宽广,中外适用。局限是其内涵无法说明中国的“园林”和西方的“庭园”的本质的区别。

《美学辞典》中写到“园林是一切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的或经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与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综合艺术”[5]。

这个定义明确了“园林”的创作主题思想,和“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但有语病。如果是自然山水,就无所谓按照人的一定审美要求去组成了,而“人化的自然”不能纳入园林的范畴,何况“园林”的人工山水,也并非是对自然的一种“模拟”,如苏州古典园林的所谓山水,更非是“人工改造的山水”。

还有余树勋现在《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一书中说:“现在所谓‘园林’可以解释为:在城市建设中,凡是借靠植物改善环境的地方一律可以称为园林”[6]。

这个定义阐述了园林的本质,也就是一种人工自然。没有植物的园林还能称园林吗?我认为不然,植物理所当然的是构成园林的关键要素。但是,并非对植物的任意使用都可以很好地发挥其“自然”属性,达到人们亲近自然的目的。就比如说城市中的一个小的苗圃也是园林吗?我想人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层次的,仅仅解决亲近自然的问题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近一步解决其他各种体验需求及审美需求。

通过以上对园林不同的定义,了解了现代园林的真正含义。它是包括多方面的,无论从工程技术方面,功能方面,审美要求方面,还是人们的需求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信人类是离不开园林的,让我们创造园林,体验园林,享受园林,感悟园林。所以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不仅是要满足人的一般需求,而且最好能满足人的情感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2.2园林美的内涵

2.2.1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园林美

在知道什么是园林美之前,我们是否会从一开始就想什么样的园林才是美的?那什么是美?这个问题就回到了美学的基本问题:美是什么?当人们试图正面回答“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假定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如果是客观的,那么任何人见到美的东西都会觉得美啊。就像园林美,有的人认为荷塘月色很美,但是也有认为断桥残雪美。这就说明美也是主观的,是主观者心中认为是否美。但是当我们来到拙政园,坐在荷风四面亭中,看着周围的人工山水景色,无论国界,无论年龄,都会觉得美的。这说明美也有客观,普遍的一面。

从园林美中,我们就很好理解康德的美学观点:美既不能单纯说是客观的,也不能单纯说是主观的,也不是什么主客观的统一,而是“主观表象为客观”,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它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超功力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7]园林美是美的一种,它也满足这个观点。从美学观点来看园林美,就是通过客观表象的形式(也就是筑山、叠石、理水、植物配置等),表现出主观(也就是人的情感的需求等)的东西。在园林美的审美过程中,也是有超功力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如果从康德的美的哲学中不好理解,我们可以来看黑格尔艺术的哲学。黑格尔认为“艺术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当然也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说法可以理解为“艺术就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内心世界的感性显现”,那么园林美也就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内心世界的感性显现。

世界是一系列过程的集合,每个事物实际都是一个“过程”,它必然地有发生、发展,也有终结、消亡。没有一个东西,一件事情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不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这就说明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园林美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不同时期的人对同一个对象评判迥异的现象。因此在创造美,或者说在艺术创作中,对我们而言则是在园林美的营造和设计中,首要的是先准确把握历史和社会定位问题。离开这种现实社会定位,我们将一事无成。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不该否认也无法否认,关于美和艺术,有一些东西是具有恒久价值的。如在园林美中,当我们离开社会定位,来设计创造园林美时,是不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欣赏的。也有一些园林,如中国的古典园林,还有西方的古典园林,虽然社会在变,但是他们的美却永远被世人认同。这是因为园林美是集多种艺术在一起的复杂的艺术,不仅有自然美,还有艺术美,也还有园林本身的艺术美。

2.2.2园林美的定义

通过上述从美学角度分析了园林美。那究竟什么是园林美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人们普遍认识的园林美的定义是:“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昧、审美理想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艺术作品表现力强弱的主要标志”[8]。

显然,从园林美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园林美包括艺术美和自然美。先说艺术美,它不仅有园林中那些公共艺术品的艺术美,还有好的园林本身就是艺术品。自然美的大量存在是园林之所以成为园林的根本原因。当然这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人工但是社会美并不好理解。《美学原理新编》中说到:“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在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却认为应该理解为园林美具有一定社会属性,因为美学中也提到,离开历史和社会地位谈美,是没有意义的。此外,还要探讨一下园林动态美,在园林美的诸因素中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动态的景观了。古代诗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这是诗人对园林空间连续、变化动态感受的一种切身体会。

2.3园林美与园林艺术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它是作者审美理念的物化,并按一定的艺术规律再现给人们。它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如果说绘画艺术是二维空间艺术,建筑艺术是三维空间艺术的话,那么,园林则是包括长、宽、高、时间空间、联想空间(即意境)在内的五维空间艺术[9]。 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丑、表现园林匠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它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它艺术门类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园林艺木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上的反映。它运用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体形、比例、色彩、节奏、质感等园林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园林景象),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以表达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风貌。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是相辅相承的,没有艺术的构思与创作,就不能体现园林美的景观。我国古典园林造园取景,是以再现自然山水美为其基本原则,以诗情画意融于园林中,这就是园林艺术与园林美的有机结合。如唐代诗人王维营建“辋川别业”,筑楼台,建花园,架圆月桥于河川上,放鹤于南坨,饲鹿于山溪,浮舫于湖泊……以诗情画意创造艺术画面,取得园林高度的美感。白居易建“庐山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梁,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前,红榴白莲,罗生池砌。这一造园艺术呈现了一幅极美的天然画。今天我们在园林中布置树木花草,也往往寄寓着某种思想感情,如垂柳拂水表达了依依留恋之情;绿竹环生体现了文雅多姿、坚贞虚心的意境;松、竹、梅组景,表达了岁寒三友,凌冬不凋的诗情。将事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园林艺术与园林美的结合[10]。

3.园林美的形式

3.1园林美是人的一种主观情感的对象化形式

易中天在《破门而入谈美学》中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有个形式。正式因为有了形式,区分开了艺术与非艺术,此类艺术与他类艺术,优秀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形式,是艺术的生命线。那园林美这种艺术,也要有他的形式。那园林美是一种怎么样的形式呢?它是一种主观情感的对象化的形式。只不过对于园林美而言,不论是人的情感(主体)还是园林这个对象(客体)的形式,都是与别的美的形态不同的,这种不同,最根本的就是“理想化的自然”。对于主体而言,是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需求;对于客体而言,是这种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需求的对象化形式,在园林营造方面叫做“人工自然”。所以在园林美的鉴赏中,也就是主体要能发现园林中的美,园林这个艺术品,能和人的内心情感有共鸣,产生审美。在园林美的创造中,要勇于找到那种能满足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需求的对象化形式。

3.2园林美离不开形式

形式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态都是很重要的,离开形式,艺术将不成为艺术。园林美也是一样,园林艺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其内容丰富,园林要素复杂多变。不能只关注园林美的内容,形式一样很重要。比如同样是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如果加上园林美的形式,弄好了也许成名园了,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例如网师园、拙政园、颐和园之类,弄不好就可能成为花圃或者苗木场了。所以说,形式是艺术的生命线。不过园林艺术和一般艺术还是不一样的,它的形式可以变化多端。因为园林美中有自然美,园林中可能只有植物,并不一定所有园林的要素都要在同一地方出现,但是也能表达人们渴望自然,理想中的自然。也许这个时候,形式看过去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栽树按照自然本身的样子去做就好了,但是植物配置也是一种形式。无论是怎么样的园林美的形式,它还是有一定的形式存在,只要能表现出园林美,能传达主体的情感,满足主体的情感需求。所以,园林美离不开形式,因此在园林美的创造中,如何把握好园林美的形式是关键。

3.3园林的形式美创造

形式美是客观现实在艺术作品中的反映。园林是被主观化了的艺术品。人们对现实的把握,首先是形式,然后才是内容。从客观事物――内容与形式的并存转入艺术家的审美认识,第一步是它的形式,对内容的把握是从对这个形式的观照中得来的。没有对形式的直觉,便没有对内容的感悟。这里,形式是内容的“因”,内容则是形式的“果”,形式的存在决定着内容的产生。生活总是以形式呈现于艺术家眼前,艺术家首先感悟形式,并在对形式的思维中领悟内容,再把头脑中已经积累的形式进行筛选、综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美感,完成艺术表达。由于园林美具有复杂性,丰富性和可扩展性还有随时间成动态变化等特点,是乎园林美的形式是不好把握的。那园林的形式美的创造就更有难度,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园林的形式美的创造离不开园林美的内容,是形式美和内容的统一。

郑板桥画竹时曾有这样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非胸中之竹也。”这里连串的三种不同之竹,首先是眼中之竹――物象,即对竹的形式把握;接着产生胸中之竹――意象,即对竹之内容的领悟(作者观竹时产生的审美情感);然后创造出手中之竹――形式,即艺术作品。他的描述,形象地阐明了形式美的创作起点,也肯定了形式的地位与意义。形式美在艺术创作中充当认识和表达的手段,创作的起止均以它为依据。艺术形式就是作品的存在状态,已经包含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艺术品的结构关系。可见,形式美正是艺术创造最重要的手段。

从艺术创作过程中不难看出,形式美既是创作的起源,也是创作的结果,而内容只为创造新形式提供一种契机。艺术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通过艺术语言(形式因素)来体现,形式中凝聚着人的智慧和才能,本身已成为审美的对象。陈丹青在《让艺术说话》一文中说:“平凡的生活到底是平凡的,只有靠成功的艺术表现才能使之动人,可见要紧的不全在你画什么,而仍看你怎么画。”怎么画就是在作画中创造!运用什么语言,也就是艺术形式。”在园林中,园林的内容很多,如地形的处理,植物的配置,建筑的布局,水体的处理,山石的堆放等等,这些要素在很多园林中都有,关键不是要看园林中有什么,而是要看怎样的设计布局可以达到人们的情感需求,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可见,形式美对艺术作品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11]! 3.4园林美的表现形式

形式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造型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纹理、质地、色彩。它们既存在于平面的绘画中,组成了雕塑的力感、节奏;工艺品的情理、意趣;同样也存在于园林的空间景域。作为一种造型语言,在众多的造型艺术门类之中是没有门户管见的。一个理想的构思,要求一定的手段来表现,并使之成为现实。这就需要有较高明的表现方法和技巧。艺术家和观众的差别在于:前者利用形象表达感情,而后者是被形象所感动。要唤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就要求我们的作品有强的表现力[12]。一个点,一根线,不再是僵死的概念。当它渗透了设计师的思想,便成为与观众对话的语言。在这里园林中的点、线、空间等关系,构成了园林美的表现形式。园林美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融合不同的元素和各种表现手法与其中,最终表现出园林美,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是美的。

园林的表现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设计师都会做出不同的园林作品来。只要我们放开手脚,新的风格、流派就会产生。在造园方法上,我们不可能找到一把万能钥匙。向传统学习,向他人学习,提取大自然的精华,吸收其他艺术的经验,我们的路子会走得更宽些,才能够大步前进。园林并非纯的造型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儿。同时,创造园林景观也不是造型要素能够主宰一切。声音的美,洁净、清新的美,天空中变幻莫侧的云彩的美,宜人的气候的美,都要靠我们去挖掘、利用。自然中美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形式美的探求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然而它却是园林美的最主要的存在形式。

4.园林美的内容

在园林美的内涵中提到园林美包括艺术美和自然美两大类,其中艺术美又分为园林中使用的艺术门类的美和园林自身艺术美两种。虽然园林美包罗万象,但是我们有必要了解它们,这样可以加深对园林美的认识。无论是对欣赏者还是对设计师都是很必要的。对于审美的主体,提高对审美对象的了解,可以更容易发现园林美。对于创造园林的人来说,了解园林美的内容就更重要了。任何艺术虽然有形式做支撑,但是没有内容来丰富,是达不到园林的美感。所以下面具体说明下园林美的内容。

4.1园林美中的艺术美

园林美中的艺术美内容和园林营造时所采用的艺术类型有关。我们知道,艺术的门类非常多,并不是每一种艺术类型都可以在园林中使用。在园林中使用的艺术往往被称为“公共艺术”。一般来说,以下一些艺术类型可能会成为园林的内容。

(1)雕塑、雕刻等。这是最为常见的用于园林环境中的艺术形式,古今中外皆然。当代的“环境雕塑”常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和易读性。

(2)绘画、壁画、装饰画等。绘画一般只用於室内,壁画则可以用在室内也可以用在室外。装饰画是现代出现的一种艺术倾向于大众化的产物,使用得当常可以获得出乎意料的美感。

(3)书法、篆刻等。书法和篆刻一般来说是东方园林(主要是中国园林)特有的艺术种类。中国人对书法的喜爱常常到了痴迷的程度,传统园林中,如果没有了书法的参与是难以想象的。今天我们在做“现代园林”时,也应该适当地考虑如何继承这种传统特点的问题。

(4)文学。同样,对文学作品的借用也是中国园林特有的现象,主要表现手段就是题咏、对联和诗歌。在园林意境的创造中这是必不可少的。

(5)音乐。主要使用背景音乐的方式建议烘托气氛。现代音乐喷泉的形式则是把音乐美和水的造型美有机结合起来了。

(6)建筑和构筑物。在传统园林中建筑的使用多而复杂,甚至有些传统园林是以建筑为主的,如苏州网师园等。现代园林中,由于对自然美的追求更加迫切,所以一般都强调建筑的使用要适可而止,不能喧宾夺主。建筑之美既体现在其造型上,也体现在其空间特点上,还体现在其装饰上。西方园林中建筑和自然常常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中国园林中建筑和自然则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

(7)家具及陈设。在传统园林中,家具和陈设一般是在室内,现代园林中,则室内室外都很常见,这跟制作工艺的发展也有比较大的关系。

(8)工艺品。主要是手工艺品。例如陶罐、壁挂之类的工艺品,在现代园林中极为常见。现代园林中还常见使用诸如石磨盘、水车、石臼之类的传统农业用具,用以营造特殊的空间氛围,产生特殊的美感。

在园林中使用的艺术门类的美也是属于美学范畴,所以在鉴赏和创造它们时,也要以艺术是情感对象化的形式来表达,达到通过艺术来传达情感的功能。也能在园林中对这些艺术品产生审美,并满足人们的情感上的需求[13]。

4.2自然美

“自然山水作为审美的客体,由于它本身就存在着美,许多诗人、画家都证明了这个客观存在。只有审美的主体比较复杂,他们能不能被自然山水引起美感,其中有许多主观的、和现实的因素所限制。不过自然美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屑于植物、动物的生物美,山川岩石之类的非生物美、还有忌昏四季的变幻等。自然美是享用不尽的。尤其自然美经过人类加工以后,社会道德、政治和宗教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加,几千年来自然美的形式与内容已变得十分复杂。如今的游览胜地迎接着成千上万的游人。主要是那些丰富的内容由人各取所需,引起人们身心的愉悦会胜过欣赏其他的艺术品。如果进行游人分析,各种年龄、各神职业,各种生活方式的游人熙熙攘镶,在那里各自寻觅他们美的享受,这些现实情况说明自然美确实足受人喜爱的。

独特的自然美不同与其他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电影处两者兼有的综合艺术。但是自然风景的属性就比较复杂多了,那里泉水棕踪,鸟鸣嗽嗽,有听觉艺术;植物的体形、线条、色彩充满了视觉艺术;溪流、潮汐、海浪、飞鸟、行云、落叶、柳丝摇曳、蝴蝶翩翩……自然界有许许多多动的艺术;远离市尘的自然风景具有相对的安静,“青青河畔草、郁邻园中柳”那里确是存在静的艺术;自然景色的四季变化、晨昏的变化,阴暗的变化,都是时间艺术;园林的创造就是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使空间更趋自然,当然是空间艺术;百花争艳、万木争春,胜过人间的舞蹈,它又是园艺家摆弄之下的表现艺术:城市造园“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成为自然的集锦荟萃,应是属于再现艺术;人类利用了自然美娱人、感人、化人,开创了旅游业招陈千千万万的游客,是当之无愧的实用艺术……。自然美经过人化成为各种艺术的综合,通过以上约分析可以比较明确的了解自然美这一独有的特性。 4.3园林自身的艺术美

所以在园林美的鉴赏和创造中,要把园林看做一个整理来鉴赏和创造。在鉴赏园林时,把握园林的整体美,也就是园林的整体空间,因为园林艺术是一个多维的空间,怎样感受园林整体对人的情感需求也是很重要的。设计师在规划设计园林时,不只是简单的把园林要素,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应该多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把握全局,设计出适合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园林。

5.园林的意境

园林的意境不应该看成是园林美的一个内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园林的意境,或着并不是所以的园林设计得有园林意境的表达,所以园林意境应该被理解为是园林审美中的一个层次,而且是审美的最高层次。意境不仅中国园林有,我认为西方的园林也有,只是因为社会背景和时代不同,可能人们不能相互体会到园林意境。那只是审美没有到一定的高度。在古典园林中,审美意境整体生成,是离不开审美主体的创造和接受的。园林作为审美对象,其中虽然凝聚着审美主体――造园家创造性的情致、想象、意趣、哲理等主观因素,但毕竟还只是作为审美客体而存在,它有待于审美的游赏者在接受中把它转化为活生生的意境。从这一意义上说,游赏者也是生成园林审美意境必不可少的审美主体。也正是在这以流动的审美构架关系中,意境把客体和主体、创造和接受、造园家和游赏者整合在一个系统中了。从审美的角度,明白了园林意境生成的关系,但是园林意境是什么?怎样创造园林意境?下面我们来探讨下。

5.1园林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最早正式提出“意境”一词的是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在《诗格》中提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指山水美;二曰“情境”,指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三曰“意境”,指心理活动。晚唐诗人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严羽提出“兴趣”、“妙悟”,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等,在唐宋时期,随着诗歌、书法、绘画等的繁荣发展,“意境”得到了广泛运用。

将“意境”理论发挥到极致的是晚清时期著名学者王国维,成为意境说之集大成者。在《人间词话》中,他对意境的本原作了概括:“经非独景物,喜怒哀乐,亦人心中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谓“真景物”即是“境”,所谓“真感情”即是“意”,二者和谐统一就是意境。至此,“意境”理论发展到了成熟阶段[14]。

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至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夸富尚奇为主体转向以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如《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行的人说:“会心处不在远,翳然林木,便有濠濮间想”,这是历史上首次关于游赏园林而产生的联想与想象的记载[4],可以说已经领略到园林意境了。

5.2园林意境的创造

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也是情意的表达,所以根本问题在于对中华文化修养的提高与感情素质的提高;技法问题只是创作的一种辅助方法,且可不断创新。中国的园林意境创作方法有其独到的传统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

⑴“体物”,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儿童、比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⑵“立意”,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意境才有表达的可能。“比兴”为起于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也是中国园林经常使用的立意手法,《文心雕龙》对其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是借他物比此物”,如“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以比喻人的高尚品德“兴”是借助景物以直抒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中怡悦之情,油然而生。“比”与“兴”有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的方法[15]。

创作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但是园林意境是要用“心”要创造的。造园家要用心感悟园林,设计园林;游赏者在鉴赏园林时,感受到园林景象与心的共鸣和升华。至少要做到这点才能创造出好的园林,园林意境的产生可以提高人们对园林美的鉴赏的能力,并享受园林。

观赏园艺论文第9篇

关键词:园林 园艺 观赏 植物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是人们理想中的天堂,自然是园林需要着重表现的一方面,各民族的园林艺术都竭力表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是中西方园林共同的特点,美需要通过人类的创造力来实现,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于艺术家的创新手段,自然才能够达到最完美的程度。

一、观赏园艺的发展历史

埃及和叙利亚早在3000年前即已开始栽种蔷薇和铃兰。欧洲的早期观赏园艺大约始自希腊、罗马古老的花卉事业,中世纪一度衰落。14~16世纪时一些国家又逐渐从国外引入新奇的花卉,其中荷兰、法国开始较早,英、德等国继之。自18世纪起,中国等地的奇花异草及经济植物流入欧美,对发展西方观赏园艺起了很大作用。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时而出。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

中国素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观赏园艺历史悠久。公元前2000年左右,杏已在今河南一带的园中栽培。早期的园林和欧洲国家类似,也用经济植物来点缀布置。其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出现了纯观赏性的园林植物类型和品种。如春秋末期已有池塘栽荷的记载。菊最早多以野供药用和饮用,至迟在东晋已有家菊,但仍以药用为主。唐、宋以后,观赏为主的品种不断增多,遂成为家菊的主体。牡丹在隋代(581~618)发展成为兼有观赏和药用价值的名贵花木。宋、明以后,造园活动频繁,花卉的种类品种猛增,栽培和选、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并有许多精湛的花卉、园艺著作和专谱问世。

二、中国观赏园艺对世界的影响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观赏园艺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对世界园林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国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中国原产的名花,如翠菊、牡丹、、月季、芍药、山茶、藏报春、杜鹃花、梅花和光叶珙桐等,从1728~1897年先后外传至法、英、美等国,经过杂交育种和不断改良,形成了大量新品种,辗转流传,为许多国家提供了优越的造园素材和育种材料。由于很早就有人认识到培育技术对促进花卉变异的巨大作用,中国在培育重瓣牡丹、芍药和等方面创造许多成功的经验,从而丰富了世界花卉育种的知识宝库。中国的花卉栽培繁殖技艺独到,尤其强调植物有机体与环境、有机体各部分与整体、促进措施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统一,并善于用简单而经济的方法使之叶茂花繁,生机蓬勃;在园林造景上中国研究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及山、石、水、路等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植物间的适当配置,强调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花)等等,这些也都对世界观赏园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花卉会议联合学术年会和花卉种质资源座谈会等相继召开。198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花卉协会,对发展中国观赏园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编辑本段范围早期的观赏园艺, 仅限于园林植物的分类、形态描述、繁殖、栽培和生产等。现代观赏园艺一般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切花、盆花和盆景的生产以及花店经营、花卉的保鲜贮运和装饰,球根花卉的种球生产,一、二年生花卉的种苗生产,温室栽培与经营,草皮、草子生产和草坪施工,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生产,园林树木苗圃和种子生产,园林药械、土壤、肥料及机具等的生产和销售,野生花卉的引种栽培和利用,花卉育种和良种繁育,园林尤其是植物园、标本园、树木园等的规划设计,园林植物的选择、配植等。

三、观赏园艺是科学和艺术的综合

发展前途观赏园艺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美学观念的变化,正影响着它的发展。观赏园艺技术的现代化和园林植物产品的进一步商品化以及与此相应的产品的优质、高产和低成本等,是发展的总趋势。在园林植物的栽培、繁殖、应用和育种等方面,生长调节剂在栽培、繁殖上的应用正方兴未艾;光周期现象的利用,在控制花期和鲜花周年供应上有广阔的前景;以抗病为中心的抗性育种和以降低能耗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是从根本上降低园林植物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在某些发达国家中一些以往不为人们重视的淡雅小花和山林野草却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是观赏园艺上在审美观念方面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新近兴起的城市园艺学,旨在研究城市生态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观赏园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与效益,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优美的园林植物造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了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得以调整、舒缓。因此,国家对园林绿化标准规定:“城市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提倡植物造型,要求造型植物、攀缘植物和绿篱,保持造型美观。绿地中的造型花篮、动物形态、彩色组字等,保持完整,绚丽鲜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园林植物造型艺术方面,园林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亦有不少的精美作品涌现。如河南淮阳的太昊陵植物造型园、开封龙亭公园、郑州紫荆山公园的植物造型园等。

植物造景的实施是从方案形成到施工落实,形成园林植物景观,再到维护管理维持景观效果、维持其稳定的功能效益的系统过程。通过这些分析最终形成植物造景艺术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这两个系统过程的映射关系,通过园林植物景观属性相连接,所以对园林植物景观属性的系统研究是其中的重点。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指标层级建立与植物景观属性系统的建立相对应;而评价中对要素的定性定量分析、赋值与园林植物景观的属性解析过程相对应;评价中的权重计算又与植物造景对不同绿地植物景观塑造中园林植物景观属性重要性差异思考相对应。本文认为园林植物景观可以由构成特点、生态特征、功能效益、对游赏的心理影响力这四个方面的属性组成,其中构成特点又可以分为空间构成特点与艺术构成特点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