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1 10:30:41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2篇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懂得了合作比不合作好的道理时,道德就产生了。同时,道德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与经济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讲道德并不是不言利,正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才有道德要求,因此,有的学者把道德看作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要求牺牲自己一时利益的一种行为规范”。

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制约,来自于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能否以“非零—和”代替“零—和”的博弈模型,从而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确立一定的伦理规范,去调节人类的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新的道德伦理观基础上。因此,探讨经济发展的理论和道德,呼唤新的伦理道德标准,建立一种为人类持续发展而约束自己的新道德精神,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伦理道德是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放大和延伸,二者的分界和区别只是体现在涉及范围、内容和评判坐标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合作博弈的复杂性等方面。如果说,传统道德把凡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就看成是道德的话,那么,可持续发展所持的伦理道德,则要求在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构建的道德规范主要有:第一是平衡原则,即人们进行一切经济活动决不能局限于局部利益,而应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全局性的长远的生态后果,努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第二是恒久原则,即克服对待自然资源唯利是图的态度,在对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上,做到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第三是洁净原则,即要求任何个人和群体,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停止污染环境的行为,对已造成污染要尽快治理,恢复大自然洁净的面目。第四是群体原则,即要求人们要有一种反映群体生态环境利益的道德意识,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使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其目的在于把价值观、权利观、伦理观推广到自然界中,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规则和规范。

2人自身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出发点和归宿

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是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含义就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能力为主旨,而特别关注那些迄今为止缺乏这种能力的人群。

对于贫困,不仅要认识到贫困的表现,而且要重视贫困的成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贫困的本质,才能有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贫困和环境恶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我国尚未解决温饱而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基本上分布在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我国贫困和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中,贫困实际上是起作用的主要方面。实际上,贫困地区的人对于环境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是相当清楚的,他们对当地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生物量竭泽而渔的行为,不是出于无知和不顾后果,而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本能反应。然而,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只能便原本贫穷的地区和人口进一步贫困化。这就是贫困导致环境破坏,环境又进一步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本质。

虽然贫困的原因与相对不利的资源环境禀赋有密切关系,但贫困的本质原因还在于人本身的贫困,在于人的能力的贫困,即人文贫困。具体表现为:①与人力资本相关联的体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陷入极端的缺乏状态。②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程度低、缺乏安全感、社会性歧视。③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这样一种含义中,贫困意味着一些基本能力的缺乏,使得陷入这种状况的群体不能很好地履行必要的生产、生活职能。其含义是包括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发明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因而限制了人的选择。因此,要想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和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本的策略在于注重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培育,注重人的发展能力。

法国学者佩鲁于1983年发表的《新发展观》一书中,通过对“增长”与“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也展现了对人的关注。他认为,增长应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发展则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其含义有:关注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强调结构的变革和演进,而结构的这种演进过程,又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都有机遇获得效力和能力”;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其终极目的。应当说,这种发展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3哲学观念的更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永恒话题之一。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代人类得以长期存在的现实选择,在哲学理念上体现了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的整合。所谓理性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它追求的是“是”,它侧重于客体性原则,是人在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它更多地关注什么是“能做的”。而所谓价值的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要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所追求的是“世界应是什么样的”,它所侧重的是主体性原则,是人在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更注重的是什么是“该做的”。

就传统发展观而言,更多的是坚持了理性的原则。在近代机械世界观和二元论的基础上,近代哲学认为:主体与客体是分离的、对立的;人是世界的主人,是自然界的掠夺者和征服者,自然是人的奴仆,是僵死的、机械的,可以还原为数宇,毫无内在价值可言;凡是人们所期望的,就是能够实现的,这种理解虽然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并且驱使着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人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忽视了潜在的、影响未来的危机。可以说,人类今天所普遍面临的生态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从前未曾有过的人文危机,就其直接原因来讲都与人类理性的过分张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或者说,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忽视了价值原则,忽视了什么是“能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它给人类带来的深刻的反面效应,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从事理性及其对象化活动时所作的价值预测和期望,这是人类始料未及的。因此,实现理性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整合已经不可避免,可持续发展体现的正是这一整合趋势在现实中的反映。

如果说,哥白尼发现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那么,我们现在也应该承认,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中心,同样具有伟大的变革意义(曲格平,1995)。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能动的因素,但是人作为自然的人,它只能在生态规律的制约之中生存,恩格斯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如果不顺乎自然规律,人就会成为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目前出现生态危机的责任在于人,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责任不在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地区,责任在全人类。因此,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态度就应该是:树立全球生态意识,共同承担责任,共同解决危机。这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思想根基。

4经济制度的安排——有效的生态转移支付体制的建立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个人决策与公共选择之间的安排问题。一方面,个人决策与市场机制不能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因为,人们更关心资源的现在价值而容易忽视其未来价值,加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不是始终具备的,以及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资源如此,对生物圈、大气层这样的整体资源来说尤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集体行动和公共选择;另一方面,在政府参与决策的情况下,由于受利益集团的影响作出的决策可能不会反映公众的根本长远利益,并且政府与私人相比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执行政策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也难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甚至会造成比个人决策的场合更大的损失。在这两种情况下,为矫正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各自的不足,就需要一系列机制,把两个决策主体的缺陷抵消,同时将两者的优势互补。

人类今天所面临的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消费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从外部性那里找到经济学原因。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性的存在,会造成资源与环境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和冲突。所谓外部性,简单地说,就是指特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第三者的利益。外部性,简单地说,就是指特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第三者的利益。外部性之所以成为问题,就是因为缺乏对这些外部性进行交易的市场。无论是外部负效益还是正效益,都是一种超出交易之外的外部效应。如果某种被人们关心的东西不能通过市场的时候,市场反映出来的结果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福利损失。比如,草原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一般是发达地区,却未对上游赐予的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经济落后亟待脱贫的上游不得不将产权不明晰的自然资源以不计后果的方式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才可能与发达地区通过高效生产管理和完备的资源配置体系降低了成本的产品竞争。换言之,由于生产效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结算做得不好,所以,上游地区为了不吃亏,为了发展一定会以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结果,处于经济高位势的发达地区因为同时处于生态低位势,不得不饱受环境之苦。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3篇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共有明天》报告中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让后代人的利益不受当代人的侵犯。另一方面发展要讲后劲,要确保发展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在保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突出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和发展的持续性。我国是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它要求我们在制订政策、确定发展计划时,必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

保险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保险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的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的制约和影响。前者就是由保险发展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保险发展能力,它主要由保险发展系统的人力、物化劳动、科学技术和系统内的协作联合组成。后者是指保险发展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对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内容十分广泛,可归纳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策尤其是保险政策的宽松度、政策的连贯性、政策的稳定度等;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等;文化方面主要指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习俗、道德规范、价格观念和保险意识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而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存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这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我国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难点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同样偏重以粗放型的方式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特征是,依靠铺设网点、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保险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尽管带来了较高的保险经济增长速度,甚至是一种超常规的增长速度,并使保险供应与需求达到协调的效果,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国民的保险意识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保险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从总体上看,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很落后,侥幸心理很严重,制约和阻碍保险业的发展。据1998年12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只有37%的家庭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25%购买了医疗保险,28%购买了养老保险,52%购买了人寿保险。城市如此,农村保险面就更小了。

2.网点需求膨胀。为了尽快占领保险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各保险公司不顾经营管理能力,纷纷到处设点,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甚至很多个人都不加选择地成为保险人。我国近年来保险业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超常规扩张造成总体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保险覆盖面仍较低,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白。1996年我国的保险深度只有1.486%,人均保费只有62.4元人民币。根据1995年世界保险业统计资料显示,从保险密度来看,我国人均寿险收入为1.4美元,在全世界78个保费收入超过亿元的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75位,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从保险深度来看,我国保费收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在上述7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66位。从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来看,世界平均水平为56.1%,日本高达78%,印度也占到约70%,而我国仅为30%左右,说明我国的保险业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尤其是“泡沫保费”有所抬头,一些公司确定高指标,实行保费收入与工资收入挂钩,使得一些基层业务部门搞提前续保,出现大量应收保费和“空口袋”。1996年北京保险市场新加盟的保险公司为了获得设立分公司所必需的保险费收入规模指标,扩大市场份额,违规发展高利率的储蓄性的保险业务。更有甚者,有些保险公司所供应的储金业务成为个别客户逃避税赋或者将生产基金转化为消费基金的渠道。如果剔除“泡沫保费”因素,我国目前的递增水平也不会超过20%。

3.保险技术落后。忽视保险的广泛宣传,保险营销技术的创新,我们在费率的厘定上,比较机械和僵化,承保、定损和理赔等方面的技术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导致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

4.违规经营问题突出,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界限不清,一些部门、行业和地方政府以社会保险名义变相办理各种商业保险的现象十分普遍,涉及部门多,经营规模大。据资料显示,仅民政部门一家就已在全国1800个县开办了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达7400万人,积累基金已超过100亿元。这类机构,由于以社会保险名义,没有纳入监督管理的范围,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管。二是擅自开办险种。有的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置保险法律法规于不顾,不经审批就经营保险业务,超范围异地保险,为了争夺保险业务,变相降低或提高保险费率,提高手续费标准。三是对企业保险放宽条件。有的保险公司随意超标准运用费率,变相的降低费率。许多机动车辆保险单中非营业性车辆按营业性车辆承保,营业性车辆按非营业性车辆承保等。四是违反规定支付安全奖和无赔款优待。有的保险公司采用直接从保密收入中,扣除或直接以现金支付无赔款优待给个人。有的还违反规定实行固定赔付。五是手续费支付不规范。(1)超标准支付手续费,如有的保险公司航空保险手续费达到60~90%;(2)对投保单位支付手续费用;(3)普遍存在以现金支付手续费问题;(4)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费用在手续费用中列支。这些做法不仅造成保险费收入的流失,加大了保险经营风险,而且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容易滋生现象。六是违反自愿保险原则,利用行政手段拓展保险业务。引起客户对保险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长久下去会事与愿违,给保险公司造成不良影响。

三、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我国保险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为保险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保持在9.8%左右,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整个“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保险市场的扩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据资料统计,“九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将维持8~9%的高速增长,2000年(1996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9.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由于保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保费收入的增加,就保费密度而言,人均年保费收入增加和保费收入占GDP比重的上升。就保险深度而言,中国1996年保费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仅为1.24%。而就保险广度而言,同年我国人均保费收入为70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保险发达国家保险深度提高到5~8%,2000年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在规模至少将达到2500亿元(1996年不变价格)左右。尽管80年代中期以来,寿险在全部商业保险中的比重有所波动,但伴随着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寿险所占份额将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2.4%),到时寿险保费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国际权威评估机构也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保险需求每年将以15%的速度持续增长,本世纪末中国保险业的总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整个潜在规模高达2500亿元,可见中国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二)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变化为保险业发展注入了生机

据统计,日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50000亿元,其中新增存款的75%为定期存款,而定期存款实际上就是人寿保险潜在的市场资源,意味着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潜力有待挖掘。据统计,1996年GDP为68594亿元。1996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520亿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安全需求便成为人们的最大需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开始寻求较高层次的需求。在存款的目的中,养老占9.2%,防意外事故占7.5%,两项合计16.7%,以1996年底的38520亿元储蓄额计算,其金额可达6432亿元以上。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储蓄增长原因的分析,首要因素是居民存在着体制变迁预期,具体包括对子女求学、购买住房、失业等问题产生担心,如果考虑这些方面,则居民储蓄中保险因素的比例还要更大。

(三)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社会发展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状况、消费水平、社会保障等。尤其是人口状况变化,对保险业发展影响很大。1997年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2亿,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家庭小型化和人门老龄化的趋势。据资料推断,1996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重已经接近7%,“九五”时期离退休人员将进入高峰期。家庭规模小型化和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家庭内部互助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减弱,使部分家庭的互助任务转移给社会化的商业保险。随着大一统的就业、福利与保障“三位一体”制度改革,加之生育率下降所带来的家庭抚养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我国国民在安排消费的同时,有能力将结余部分资金用于未来的预期消费。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为保险业发展增加了动力

我国社会保险体制创新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社会统筹保险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剩余部分必须通过商业保险渠道来解决。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将使寿险业务的发展空间得到扩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法人,民营经济也将进一步发展,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必然通过保险寻求风险的保障,这为保险业发展开拓了广泛的服务领域。

综上所述,我国的保险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正如朱镕基总理所说:“中国的保险业还处于拓荒时期,发展程度远远不够,要有一个大发展。”

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政策

正确的发展指导思想是保证经营方向和健康发展的前提,为了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端正业务发展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方向。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保险业务发展

保险业担负着补偿和给付职能,对调节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为了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保险运行的主导思想。实践证明,在孕育发展的保险市场里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不可万能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可能失去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速度和效益的矛盾恰恰是制约保险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破除盲目发展业务的观念,必须在效益的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商业保险公司的追求目标,因此,要建立健全提高商业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保障机制。破除小而全、大而全的发展观念,着眼于国家利益和保险公司的长远利益,树立保护本国保险事业的思想。

(二)知识经济时代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人类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使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成为可能。作为以经济为基础的保险业,应在知识经济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今后,科学技术将更加深入、广泛地渗透到企业生产、流通、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等各个方而,保险企业只有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才能在现代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生存和发展。所以,保险企业要在经营方式、市场营销和信息等方面增加投入,建立先进的营销网络,实现市场空间的网络化、技术交流和交易的电子化,向时间和信息要效益,利用科技提高经营手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市场经济中,谁拥有先进的技术,谁采取优质的服务,谁就能占领市场,就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保险公司要在保险业务科研、技术革新、提高保险产品的科技含量上下功夫。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保险企业还要加快“人才工程”建设,激励员工岗位成才,大胆任用拔尖人才,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

(三)国际保险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

国际保险创新是激烈市场竞争的产物,也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保险创新就是指对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服务方式及其组织结构等进行变革。具体包括承保技术创新和组织机构创新两个方面。

1.承保技术创新。主要是以市场为中心,开办新险种。市场变化是经营的首要外部因素。保险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供给方,必须适应市场,特别是通过创新,创造市场,创造需求,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一,开发消除通货膨胀风险的险种。这类险种主要是长期性的寿险险种,在这类寿险业务中,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如各国广泛开办的变额人寿保险,将每期年金的给付金额与市场物价的变动情况和保险人投资收益的变化结合起来,以减轻或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二,开发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险种。这类险种的特点是“新”,能够刺激特别人的特别需求。如针对在整个欧洲大陆引起恐慌的疯牛病,英国保险公司推出了疯牛病保单,即CJD保险,投保人每年缴纳10英镑的保险费,即可在被诊断感染此病时,获得最高为2.5万英镑的赔偿。还有艾滋病保险、绑架保险、保险等一些前所未有的保险险种,使保险业充满了活力。

第三,开发便于投保人投保的险种。这类创新的险种主要是一拢子保险,是针对特定的行业对象专门设计,并附加诸多特别服务的新型险种。其保险风险、保险标的、保障水平都可根据投保人的需要灵活调节。如香港美亚保险公司针对外出旅游中的各种风险于1995年推出了“开心”保险,其保险责任范围包括医疗费用、住院津贴、子女看护、人身意外、个人行李损失、现金遗失、紧急医疗运送费等。

第四,开发具有储蓄性的险种。这个险种既有保险的性质,又有储蓄的性质,不论在保险期内是否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均能收回其所缴纳的保险费。保险费实际上相当于被保险人的长期存款。如日本开办的储蓄性保险、储蓄性公寓保险。目前,这类带有储蓄性保险险种是国际市场上最走俏的险种之一。

发达国家的产品创新和创造市场给我们以借鉴和启示,相比之下,我国保险产品的种类有限,远不能满足保险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在国有保险公司商业化创新过程中,应该根据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状况、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的差异等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水平及不同消费偏好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产品创新的原则,应是在完善既有的保险产品的基础上,坚持国外引进与自我开发并举,有选择地引进一些西方保险业中成熟的保险产品和开发出有特色的新产品。

2.组织结构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与组织结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组织结构上的创新,保险结构创新也就没有基础。

第一,以效率和效益为目标,进行保险组织结构创新。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不仅要组织经济补偿,而且也要参与防灾防损。通过降低费率、防灾防损、降低赔付,控制经营活动成本,提高保险业经济效益。尤其应该注重危险管理,坚持经常进行防灾防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顿改造建议。世界上许多大的保险公司如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瑞士再保险公司均设立了工程部或危险管理部,专门从事保险标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识别、测量和紧急处理工作,以避免盲目承保。保险公司还积极参加信用活动,通过其附属的投资公司进行操作,为保险公司带来一定的效益,增强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第二,银行和保险业联姻。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使保险企业更倾向于适应市场的创新类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保险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进行选择和创新,银行和保险联姻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银行对保险业的介入性保险市场巨大的潜力得到释放,从而使一些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世界保险市场中,银行对保险业的介入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最常见的一种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银行通过其分支机构为保险公司销售特定的相关产品;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合资成立新的金融保险机构,利用银行和保险公司已有的机构和网络销售保险产品。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可以更深程度、更大规模地涉足保险领域。同时,还有许多实力雄厚的银行根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市场中收购一家或几家保险公司,然后利用银行资金和网络,通过收购的保险公司开展业务。还有一些银行争取当地管理部门批准以后,通过培训自己的职员,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直接向银行的原有客户推销保险。这种合作方式在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显露。1997年初,国内的几大专业银行纷纷与保险公司联姻,由银行保险公司推销相关产品,收取保费。银行既增加了筹资的手段,同时保险公司也利用银行的机构网络,扩大销售渠道。银行只是作为保险产品销售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进入了保险市场。银行更大规模介入保险市场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合资和收购。银行业和保险业一体经营在欧洲已蔚然成风,欧洲500家大银行中的46%拥有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附属机构。从几年前荷兰商业银行、荷兰邮政银行、荷兰保险合并成为ING,到最近的瑞士信贷集团购并丰泰集团,每次兼并都缔造出了在全球金融服务业中排得上名次的巨头。据统计,1994年法国新增寿险保单的63%是通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销售的。同时,保险公司也涉猎银行业务,在英国就有17家银行为保险公司所拥有,法国有9家保险公司拥有12家银行。北美洲,由于立法限制,美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稍逊于欧洲,但也已成为潮流,据统计,有4088家银行已经开始从事保险业务。加拿大最大的皇家银行将收购加拿大伦敦人寿保险公司,这将是加拿大金融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银保联姻,互相渗透,可以增强资本实力,扩大双方的客源,同时也大大方便客户。因此,这种兼并形式将保持增长的势头,而消费者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任意一个站点上买到不同的保险产品。

(四)减轻保险业税赋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总体税赋水平明显偏高,一是国内保险公司比外资保险公司税赋高,所得税国内公司为33%,外资公司为15%。二是我国保险公司税赋比外国高。从我国情况来看,1997年初,财政部规定: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的营业税从5%提高到8%,增幅达60%。英国和西班牙则免收营业税;南非、泰国等国家全部征收统一营业税;意大利等国家依险种征税。在所得税上,各国不同,因规模而异。如日本对注册资本1亿日元及其以下的保险公司按照28%税率计征,1亿日元以上的保险公司按照37.5%税率计征。美国财产和责任保险公司按承保利润和投资收入缴纳所得税。但对较小的相互保险公司实行免税。三是其他国家保险公司的税收标准均是按照满期保费的结余即利润来结算的。我国财政对保险业实行揽底课税,使得大部分保费收入上缴财政,不仅减少保险企业可用资金投入,而且直接影响保险企业给付准备金的结果,从而影响偿付能力。尤其是产险公司现行承保综合成本率已普遍高于100%,反映了现行税负超过产险公司的实际承受能力。银行和寿险公司都是以利息收入额作为营业税的计值基数,而产险公司则以全部保费收入作为营业税的计征基数。由于产险公司的保费收人中相当一部分将以赔款方式返还给被保险人,因此,以毛保费收入作为营业税的计征基数显然是不尽合理的。从世界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一般采取较为宽松的财税政策,将保险业与其他产业区别对待,不征缴营业税或实行抵税制,而且分险种缴纳所得税,以鼓励和扶持其发展。考虑到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中财产保险的承保利润已经接近临界点。为切实增强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我们应适当调整保险业税收政策,一是将营业税降至3%左右,并按扣除应收保费和分保费支出后的保费收入征税。二是对企业投保长期寿险实行免征所得税优惠。三是应该根据注册资本多少和利润大小实行累进式或累退式征收所得税。四是根据不同组织方式征收税金。

(五)以人为本,培养“经济人”,建立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经济人”是市场体系的理者,也即以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行为者。在市场活动中这样的经济行为者是铵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在既定的机会和资源的条件下。人们都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理性的个人都试图这样做的时候,就形成市场,从而使不同家庭、不同企业、政府及其参与者的资源都由市场价格进行协调”。所谓效益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才能取得高效益。但是,从保险经济学来说,应该从宏观角度看待一个企业的效益问题。

一是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一个量化指标,利润高不一定效益好。因为利润是一个短期指标,一时的高利润可能反映了生产的不均衡性,也掩盖了企业的深层次矛盾,或者反映了企业对资本增值、设备更新和扩大再生产的忽视。

二是企业的市场份额反映企业的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三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和企业的市场增值率,是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而反映一个企业的素质就是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4篇

(一)专业人才匮乏

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没有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对于企业的骨干人才以及能起到一定的领导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并且现有的人才只能是负责一些小的管理基础,并不能胜任在大型建筑,公司以及企业,在物业管理公司,不仅能够完成自己所要承担的职责,还能够承担他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并且擅长多种专业的人才非常少,在人际和技能上面都独领的人才缺乏。

(二)管理人员的观念没有转变

在我国的物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没有得到改善和转变,管理人员作为物业管理中的重要的一个因素,直接的影响着物业管理的最终成果,传统的物业管理活动,无论是在行政机构还是在企事业单位,都被看做是一种纯粹的执行活动,认为是简单的日常事务性活动,其管理人员也不需任何专业技能,然而,现在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这一传统的管理思维,因为没有创新,就无法在日益发展的时代中生存下去,要真正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行政人员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管理理念,要求物业管理人员的观念进行转变。

(三)物业管理的费用缺乏

物业管理中往往会有一些公共住宅、设备等的维修,倘若没有足够的资金会给物业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加之物业管理服务费用也普遍偏低,造成经济出现拮据状态,最终使得本该建立起来的公共住宅等没有维修起来,还让物业管理工作不能够顺利的进行,倘若日后越到紧急情况需要在公共住宅和设备等耗费财务的话,将会出现筹措困难的情况。

(四)物业市场起步晚、发展慢、无完善竞争机制

很多地区的物业管理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管理市场的统一性并没有取得成功,由于没有完善的竞争机制,不能体现出竞争感,没有压力和动力的存在,将会使得物业市场极度处于盲目满足现状的情况,并且物业管理公司的使用人等其它人群的意愿不能够展现出来,大部分委员会所拥有的职权在手却不能够得到利用。

二、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是为千家万户提供安居乐业的保证,物业管理集分散的社会分工于一体。在物业管理三大服务中,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涉及全体业主、使用人,物业服务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区域内绝大多数业主、使用人的利益,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维护大众的合法权益

现在我国物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已经逐步达到一个阶段,大部分的大众消费者以后都可以不用受到相应的物业部门的约束和限制,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选择自己能够信任的物业管理公司来为自己服务,哪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信誉度高、管理技能具有创新和先进的水平等,消费者就可以选择这些得以信赖的管理公司,这样那些信誉好,质量高的管理公司自己就会在物业管理行业脱颖而出,而那些服务差、信誉与管理技术都弱的企业必将在竞争中被社会排斥和淘汰,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够让大众消费者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地维护。

(二)有利于物业管理与社会的息息相关

物业管理的职责完全就是凭着自己的服务态度,来实施队伍的管理的行为,这样,可以让大众消费者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感、让物业更大的发挥自己的潜力。由此,物业管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倘若能够将这些空间妥善的利用起来,将会让现代城市的管理更加专业化,制度化、技术化,保证物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物业管理能够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作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有利于提高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城市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到城区的规划和施工,还涉及到内部的城市物业管理,而城市的核心就是建筑,对建筑物的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务,倘若在施工以后对建筑物的环境、设施以及安全等一系列管理到位,将会大力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度。

三、我国物业管理持续发展的措施

在物业管理活动中,许多人对物业管理的模式还比较陌生,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再加上相应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物业管理行为尚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不足等,物业管理现状层出不穷,就需要相应的措施来实现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据调查统计,一个人在大学毕业之后,学到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只有百分之十,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是在工作中学到的,因此,对于在职的物业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培养,对物业管理人员在思想素质方面进行再教育,努力培养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队伍,适应当今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曾指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是人才,必然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让管理人员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当前提高素质的重要因素,让它们觉得自己应该在所在岗位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定期培训,强化物业管理水平

物业管理上级领导应该就当前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管理素质,并且对于管理技术,应及时的向相关管理专家咨询,并开展一些活动和针对性的专题演讲,对于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骨干管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提升,组织人员去国内外各地考察和学习,让他们学习具有创新性和技术性的管理水平,提升其管理质量,取长补短,择优排劣,并且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拥有国家相应的管理学历资格证,企业内部制定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三)加强扩展物业市场,完善提升其竞争机制

1、学习和引用发达地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在竞争机制上的优点,再充分从所在地区的公司的现状进行符合实际的探索、研究,并尽可能的将其付诸行动。

2、要严厉打击和排斥保护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物业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技术、创新点等,就需要物业管理部门大胆的对其进行公开的招投标,使得消费者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并且能够促进物业市场的公平发展。

(四)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建立良好的人才结构,就要摒弃传统的观念和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和树立新的观念、新的意识,使现代管理面向市场经济。首先要树立新的市场意识。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我国走向完善的广阔的市场,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了机遇,因此要树立新的物业管理理念;其次是要树立新的创新意识,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基于历史,对原有的事物的创新,而不是背离人类文明的天方夜谭,因此,我们在完善行政管理整个系统中,要坚决反对盲目的创新,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最后要树立导向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工作在政治、文化上具有导向功能,我们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要培养和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把整体思维引向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上。

(五)完善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

物业管理发展有了一定的步伐,但是却没有完善的管理条例来作为管理的支撑和依据,在物业管理公司加速行政立法,,这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很大的联系,大部分都应该针对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现状结合的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换种说法而言,就是国家的立法机构在编制和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之际,不应该盲目的、没有科学依据的进行编制,而应该针对现在物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情况、矛盾和纠纷等进行的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六)最大限度的发挥居委会的潜力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5篇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下文是论文频道的旅游管理论文特别奉献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如下: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部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6篇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一、 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的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学习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大学校。 二、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部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管理 可持续发展 医院 经验管理 企业管理 科学管理 现代管理学 管理思想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experience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management is the rise of the 1980s a new management philosophy, management theory and management, following the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phase. Modern management believes that cultural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modern enterprises to manage. For being involved in public hospitals for health care reform, medical reform in order to adapt to changes in requirements, ensure that the new health reform 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be the tim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feature rich era of hospital management. Therefore, we must focus on the hospital culture, emphasis on the hospital culture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theory.

[Key words] Cultural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spital; Experience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Modern Management; Management thinking

一、引入医院文化管理首先要走出医院文化建设误区

医院文化建设富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精髓及文化底蕴,但长期以来,关于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一些误区却成为徘徊在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医院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医院文化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走出医院文化建设认识误区。

要走出认为“喊口号、贴标语”即是医院文化的误区其实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标语只能让人感到乏味,医院文化不是唱歌作赋,不是上街学雷锋、搞义诊,也不是春游、聚餐,否则只是热闹一阵子,时过境迁,一切如故。医院文化必须集中反映医院的追求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要走出“医院标准文化”的误区有人认为,医院文化要有标准,只要能参观学习优秀医院的文化,然后照搬人家的文化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医院文化不存在标准,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不同的医院文化是不一样的。

要走出“竞争”的医院文化意识优秀的医院文化不是说不要竞争,而是指它的最终目标将成为“优势互补”,在合作为主旋律的当今,必然在合作的前提下竞争,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第一的文化意识已经过时了。

要走出安于现状的医院文化误区很多管理学书都谈到“煮青蛙”文化,当把青蛙放在开水里时,它立即会跳出来。但是把它放在凉水里,它感到很舒服,这时在锅下加热,青蛙逐渐适应了水温,等它感到很烫想跳出来时再也跳不动了。当一所医院没有创新,对平时的一切感到习以为常时,医院的衰退就开始了。

健康的医院文化就是创新文化,要在管理、技术、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医院才能长盛不衰。

二、医院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医院共同愿景

那么,文化是如何发挥对医院的影响力和内推力的?世界顶尖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引入了“共同愿景”的概念。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医院文化管理的核心是确定共同愿景,通过建立全体员工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形成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调节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同舟共济、同心同德的坚强集体,并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彼得.圣吉指出:“一个缺少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而“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

共同愿景是告诉医院的每一名员工,“我们将成为什么”的前景。一个有效的愿景,应该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宏伟的承诺,使人们想念实现目标后的收益,它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能够让人们激情澎湃,鼓励成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人们觉得有点不切合实际但又愿意为达成目标而奋斗,让人觉得怀疑却又折服的目标。上世纪50年代初,当索尼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时,它宣称的目标是“成为最知名的企业,改变日本产品在世界上的劣质形象”。

共同愿景是一种文化理念,它唤起人们的希望,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医疗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如苹果电脑、福特汽车等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共同愿景所发挥的功能。亨利.福特想要使一般人、不仅是有钱人能拥有自己的汽车;苹果的创始人则希望电脑能让个人更具力量。这种更高的目的,根植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也推动了企业走向成功。

我院作为襄樊市最大的公立医院,承担着襄樊医疗中心和医疗排头兵的作用。为此,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和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医院愿景,那就是:努力把我院办成“两型医院”、“三大中心”,即学习型医院、学院型医院,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高等医学教育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三、医院如何应用文化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医院的文化管理,就是要把每一名职工视为医院的权力人。只有关心尊重为病人服务的员工,只有将医院的美好前景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只有举全力为员工搭建建功立业、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发展平台,员工才能体味到人格的尊严,才能敬业尽职。也只有这样,医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在医院文化管理中,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以人为本抓好思想文化建设医院强化文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氖围,把加强宣传工作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以医院发展目标为主题,以倡导“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医院精神为重点,以浓厚的文化氖围为形式,着力宣传医院在学科建设、医疗、教学、科研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以及在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树立医院整体形象,激励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一代又一代的中心医院人,秉承着医院“大医精诚”的光荣传统,诚心、热心、真心、耐心地服务于病人,在依法行医的同时,将个人的品格、学识、情商、才干、能力、知识和智慧,完全融入到为病人服务的医疗实践中。

真心实意地抓好服务文化建设近年来,为了使患者在我院就诊真正享受到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重新规划门诊布局,扩大门诊用房,改造服务窗口,建门诊总服务台,对人出院处、门诊收费窗口进行改建,畅通急诊、入院、手术等“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增加便民措施,着力解决“三长一短”问题;分楼层增加医保结算业务,门诊挂号收费实行“一站式”,健康体检实现“一条龙”,窗口岗位根据工作需要采取提前上班或延时下班错峰制,服务中心全程陪诊;医技科室实行快速检查、快出报告、快速反馈等,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温馨。

标本兼治抓好自律文化建设我院作为鄂西北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多是急危重症和患有复杂疑难疾病的患者,许多患者慕名来医院就医。因此,基于对医院的信任,也基于对健康的渴求,一些患者在病愈出院之时,或是手术之前,会情不自禁地以“红包”相送,作为对白衣天使们救命之恩的真诚回报和由衷感激。

因此,为了在广大医护人员中倡导拒收“红包”、廉洁行医的好风尚,同时也为了让“红包”有一个合理的途径退回给病人,白2001年始,我院把退还病人的“红包”作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出台了退拒“红包”的奖励制度,设立了退拒“红包”的专项奖励基金,对拒收病人“红包”的医务人员按拒收金额总数或礼物价值总数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于医务人员上交的“红包”和礼物,在病人出院前由院医德医风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如数退还给病人。从2001年设立医德医风奖励制度至2009年底,医务人员拒收“红包”累计金额达140余万元。

彰显合力抓好群团文化建设建院60年来,我院在医院文化建设中,通过文艺晚会、健美操比赛、春游、书画、棋类、球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特长,陶冶情操,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彰显合力。医院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福利院进行“爱心助学”活动,到社区开展义诊服务活动,传播文明新风。

目前在医院,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的管理文化,人文关怀、便民利民的服务文化,诚实守信、廉洁行医的诚信文化,团结奋斗、敬业爱岗的政治文化,规范管理、依法治院的制度文化,同心同德、务实奉献的精神文化,科技兴院、不断创新的科技文化等,构成了市中心医院绚烂的文化品牌并驰名省内外。医院文化管理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医院管理有了新气象,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态度明显改善,职工收入不断增长,事业兴、人气旺的局面在整个医院悄然形成。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8篇

在尊重与保护林业资源,科学管理林业资源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后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让子孙后代能享受到林业资源带来的实惠,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起到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2生态文明视角下实现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2.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林业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从思想上重视林业资源管理,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与部署。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林业资源管理人员对林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实行全员动员,抓好宣传与重点工作,确保林业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能达标,全面推动林业实现健康发展。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林业资源的宣传工作,通过标语、报纸、电台等渠道来实现,使林业资源管理方面的教育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提升社会的参与性,实现全民参与林业资源管理的新模式。

2.2准确定位林业资源,完善法律配套机制建设

2.2.1准确定位林业资源

因为林业资源在功能方面承担着多样的角色,有时候可能是以生态效益为主,有时候是以经济效益为主,有时候是经济与生态效益兼得,采取“一刀切”的禁止采伐的政策或者是实行开放性采伐,也可采取“分林到户”的方式,都会导致林业资源不能实现科学有效利用,以及林业资源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所以,需要从区一级政府层面对林业资源进行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林业资源使用的目的、路径以及具体方法,采用使用的差异化定位,为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完善法律配套机制建设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系统,是有效实现保护林业资源,实现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针对林业资源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实施条例,有些条例的内容体现了林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效反映了法律对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但是因为《森林法》以及配套条例的颁布年限时间长,有些地方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管理的现实诉求,甚至会对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全面完善林业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系统,对实现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重新确定立法思路的基础上,全面创新立法原则,重点体现在通过实施严厉的惩戒制度来处理林业资源管理中出现的违法现象,这不仅包含直接负责人,还包含相关的行政责任人,进一步加强对林业行政管理队伍中出现的不作为行为的惩治力度,提升林业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地位,确保实现林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2.3依托科技来大力发展林业资源,强化伐区林业资源监管力度

2.3.1依托科技来大力发展林业资源

从总体情况来看,当前使用的林业资源管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全面依靠林业方面的高新技术确保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培育新种苗,并对优质树种与壮苗结构进行及时调研。使用先进的科技来全面实施科技兴林与造林,使用最新技术来做好传统木材的加工工作,并全面改进制造技术,进一步提升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价值,不仅能全面发展经济,也能确保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全面开展碳捕捉以及使用技术,通过与林业高新技术全面结合,将传统意义上的林业产业能全面融入到新型战略产业中,为实现林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同时,也要全面利用好林业科技,全面开展对优良树种与壮苗的结构开展研究,培植优良种苗,采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科技造林与科技兴林。因此,依托科技来大力发展林业资源,对提升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3.2强化伐区林业资源监管力度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便于环境保护出现冲突,对那些经济利益的追求人来说,导致林业资源使用者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并未确立长远眼光,使得滥砍乱伐现象严重。要坚持走林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需要不断加强林业管理,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对林业资源伐区,应该进一步明确伐区的主要责任人,并且和伐区内的负责人签署管理责任书。同时,对伐区需要开展全面检查,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砍伐前,需要林业资源监管部门做好抽检工作,并纳入长期监控范围;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砍伐后,需要单位进行自查基础上,再报请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对其伐区质量进行统一检查验收。同时,做好树苗的种植工作,逐渐形成梯次采伐系统。最后,还需要将林业高新技术全面运用到林业采伐中,进一步提升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与经济价值,通过使用林业科技来改变传统的使用林业资源的模式,实现农林业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对林业监督、采育、科技、奖惩、管理等机制开展全面创新,适应林业资源伐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做好强化林业资源监督管理力度。

2.4完善林区监督管理,深化经营管理思维

首先,林区监督管理对林区经济以及管理来讲非常重要,目前出现的情况是,管理林区的人没有人员对其进行监管,所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很有必要。同时,还要鼓励群众积极进行举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形成责任制度,特别是对森林火灾等重大恶性灾害事件,做好监督和防控工作。其次,还要进一步深化经营管理思维。林区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落脚点在发展上,所以需要定期对从事林业管理的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强调林业管理思维,开创林业管理的新视角,尤其是对全面开发林业资源来讲,更应进行全面的思考,确保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第9篇

人作为一种最富有能动性的宝贵资源,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以及不断增值意味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努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意味着他们更能终身效力于企业,为企业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

一、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企业必须珍视人、用好人、发展人,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的同时,对社会、股东、从业人员、顾客等各方面都应有最优化的关系,实行人性化的满意管理,以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

现代企业管理是人们共同劳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以人为本强调了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注人的需求。一方面,人性是个抽象的概念,人的天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并与环境紧密联系,产生不同的需求。这决定了人是一个复合体,而非简单的经济人或社会人。另一方面,人性决定了人的道德观念、意志、兴趣、创造性等这些事关企业命运的个性品质。制度着重于人的理性,具有强制性、不可变通性,常会导致人们僵化的思维、保守的行为,使人们习惯于墨守成规,逃避现实,害怕变革,甚至自欺欺人。所以,企业必须在管理中对人性的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按照人性的原则来实施管理。

1. 实行人性化企业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和发扬人性中有利的一面,为企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对人性中不利的一面加以抑制,弱化其反面作用。在企业管理实施手段上采取人性的、灵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靠理性的约束和制度的规定来进行管理。尊重个人与人性,不只是以组织意志、管理者意志来约束和限制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应给员工更多的个人空间。

2. 人性化管理可以融入到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在一项制度、一个举措中,其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团队型参与管理模式是人本管理的高级阶段。现代管理理论提出7~13人为最佳管理幅度,通用电气却将管理幅度变成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使得每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向下属授予更多的权力,让下级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基层人员的意见能很快反映到公司的决策层。总裁韦尔奇向几乎所有员工发出过手写便条;常安排与比他低几级的经理共进午餐;喜欢突然视察工厂和办公室,让人们感受到他的领导,鼓励和鞭策员工。这是对僵化制度的打破,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员工天性的释放;这是制度与弹性的完美结合,更是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二、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的目标最终将通过其最有价值的资源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中高层领导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强化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

2.进行工作职务分析与设计企业要对各个工作职位的性质、结构、责任、流程以及胜任该职位工作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等进行分析,在调查分析所获取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编写职务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人事管理文件;进而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把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中长期目标、计划和政策措施,包括对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未来人员供需预测与平衡,确保企业在需要时能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激励、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等各个子模块的建设。

三、制定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以及机制的完善。企业实行激励机制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要运用好激励机制,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四、促进企业人才施展的几项措施

1.注重提高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担负着决策与布署的责任,这种责任注定要求领导者要有优秀的素质。这种素质是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个人魅力的结合,如果一个领导者本领过硬、思想纯正,勤于调查研究,善于聆听职工意见,那么他作出的决策和布署成功的几率就大得多,从而,在他的领导下,员工的付出就会有收获,也就会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吸引力,吸引员工自愿以最大的热忱投身到工作中去,积极面对生活,相信企业的未来。

2.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人毕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企业兴亡的关键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注重人才、尊重人才、大力开展人才争夺战的时代,制度的执行要有一定的韧性,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把握好人性伸展的尺度,重视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能力,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3.企业要营造尊重人才、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人是为自己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让员工看到,他们为企业付出努力,也同时得到回馈。这些回馈可以是奖励,也可以是认同,更可以是成就感。

人是因为痛而改变的,如果维持原状比寻求改变更痛苦,人就会愿意改变。举例来说,美国人一直等到油价高到难以负荷,才愿意购买省油的小车。有效沟通的关键在认同,如果事情与切身有关,就会增加重要性。当你的员工或客户开始找寻自我价值时,正面的循环就会开始。要让员工找到说服自己为企业效命的理由,要员工为企业打拼。

五、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教兴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创新型社会等国家的方针政策,实际上,谈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在一个组织中,只有求得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才能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都有赖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企业拥有三大资源,即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而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是通过与人力资源的结合实现的,只有通过合理组织劳动力,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使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最优的配置,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员工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设法为劳动者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使他们乐于工作,并能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劳动潜力和智慧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经营成果。因此,企业必须善于处理好物质奖励、行为激励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三方面的关系,使企业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努力学习技术和钻研业务,不断改进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