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实训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1 10:30:02

会计实训论文

会计实训论文第1篇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计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校内外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陈兆芳(2010)提出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三段双轨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主张按照项目课程的开设,实现从“单项实训岗位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的阶段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要将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实现“一体化”。同时,还强调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逐渐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王晓雪(2013)等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提出构建“双线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学校应将仿真模拟实训和以会计服务公司为载体的真账实操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在实训和实操内容方面,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顺序,逐层递进,直至达到岗位要求、能胜任岗位工作,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金婉珍(2014)阐述了“三段双轨双平台”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在陈兆芳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这两个平台,确保学生的角色转变,将“需要工作的人”打造成“工作需要的人”。此外,陈安(2012)强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从会计课程体系、实训项目体系、实训项目教学设计三个方面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按“一个核心、两方合作、三个贴近、四个目标”的要求建设实训资源。提出了采取“1+N”课程包的方式(即“1”是专业核心能力,“N”是资源整合能力)设置课程体系、根据“41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训项目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项目驱动课程”来设计会计实训项目等措施。王素珍(2014)提出了将课堂实训(包括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等)、课外活动(包括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和校外实训(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三课堂联动”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综述所述,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已日渐呈现出由点到面不断完善的过程,许多学者也在不断构想一些新颖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会计专业要构建相对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模式,还需在培养目标的明确、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团队、教学评价、实施保障等具体问题上进一步细化。

二、“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和量都有所提高。但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并不愿意录用刚毕业的大学生。据调查发现,中小企业更倾向于招来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的会计人才,而不愿意再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刚毕业的学生。这一现象说明高职会计教育仍然存在着供需不符、理实脱节、实践教学滞后等状况。从各高职院校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来看,大家基本都采用了课内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会计的专业特性,实践教学效果并不很理想,仍未很好地解决毕业生不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的问题。为解决会计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高职院校应改革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真账实训教学,构建“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一)真账实训的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校企合作不顺畅,学生实践机会不多等问题。如何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真账,掌握真实企业账务处理,是高职会计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真账实训是把各类企业发生的真实经济业务作为学生实训的资料,让学生在身临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完全的真账操作。与仿真模拟实训不同的是,真账实训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会计资料,他们必须以认真的态度来应对该工作,并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它还将考验学生及时解决真账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因此,真账实训是全面提升学生会计职业技能非常必要的环节,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会计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等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岗位的时间,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二)“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要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将计划经济时“企业办学校”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办企业”,创新性地构建“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构建“岗位导向,课岗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是当前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工学结合大多只是在课程体系中通过“顶岗实习”等课程来完成,没有实现学校教学和企业培养的相互交替与融合,实践教学效果收效甚微。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一线所需的高技能型财会人才。而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须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才能获得,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把学生安排到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去,使学生通过真实的业务操作明确未来上岗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真正做到校企的无缝对接。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能力结构与素质要求,提炼出各工作岗位的所需知识和技能。其次,再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确定各岗位的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知识结构与各会计岗位技能的“映射式”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等为依托,形成“岗位导向,课岗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课岗交替”指的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以校内实训室、“校中企”——记账公司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按照会计岗位认知、会计岗位实习和顶岗实习这一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知识学习的各阶段,真正做到“学、训、做”一体化。学生通过市场化运作的记账公司,能以各类企业真实的会计资料作为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全面掌握会计核算技能,还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将产学融为一体。

2.构建“逐阶递升、角色渐变”的实践教学体系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工学结合”与“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要求下,应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在“课岗交替”模式下,按“必备知识够用,专业知识适用,实操技能过硬”的原则,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一方式,使学生完成从“岗位认知课程实训真账实操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最终实现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角色渐变与塑造。在角色形成的过程中还同步实现学生的岗位认知与体验到行业基本技能,再到岗位核心技能,最后到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逐阶递升、角色渐变”的实践教学体系。这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和职业能力,有效地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该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是:第一学期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和体验,加强学生的岗位感性认知和专业认同感;第二学期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进行会计专业的课程实训,同步进行分岗实训和综合轮岗实训,使学生从“学生”角色渐变为“学徒”角色;第三、四学期,依托“校中企——记账公司”进行真账实训,同时还可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学期中岗位实习,加强学生真账实操的技能水平,完成从“学徒”角色向“准员工”角色的渐变;第五、六学期,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在真实岗位环境中边干边学,顶岗实习完成后与实习企业或就业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最终完成“准员工”向“企业员工”的渐变。该体系能充分体现“分岗位、重操作、养角色”的实践教学特点,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真正做到会计技能的训练有计划、有基础、有层次、有提升。3.建立“校中企”、“企中校”,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硬件支撑。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前,虽然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普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但数量有限,且每个基地能容纳的专业对口学生人数更为有限,有一部分学生只能从事非会计专业的岗位实习,从而导致专业对口实践程度不高,总体实践效果受到影响。高职会计专业应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借助学校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在校内注册成立财税记账公司,即“校中企”,对社会开展服务、公开承揽业务,如公司注册、公司账务、纳税申报等。学生只需要在校内的记账公司,就可以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进行记账、算账、报税、抄税以及购买发票、办理各种证照等工作。由于公司是独立的经济组织,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全部业务可交由能胜任此工作的部分学生完成,通过长期顶岗的方式来完成真账实操,专业教师适当进行指导。这样一来,还有大部分学生无法进入记账公司工作,考虑到会计资料保密性等问题,教师可将公司的上一年或更早期的真实财务资料作为这部分学生的实训内容,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室,安排学生通过多次反复地轮岗来完成实操。此外,还可按照“合作、互赢”的原则,引进一些其他的会计服务公司,全面开展真账实训,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通过“校中企”、“企中校”的建立,还能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学校在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应合理开发并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可邀请企业专家或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参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例如:将合作企业的会计业务应用于课堂教学,开设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学、训、做”一体化专业课程;与企业合作选取有代表性的行业和典型的会计工作任务,共同开发并出版“工学结合”教材;安排学生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前的岗前培训等。

三、结语

会计实训论文第2篇

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就业为目的,将能力视作本位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快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够较快的将学生角色转变成员工角色,并能够顺利完成各自岗位的任务。而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来讲,就不可以只探讨理论,而是要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的实践。在学校时,有许多学生的成绩非常优越,可是在毕业后却迟迟找不到工作。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可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专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岗位的经验严重缺乏。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因为真实的会计岗位牵涉到企业很多商业机密、行政机密等,而且会计岗位自身就不需要较多人员。面对普通的企业来讲,会计部门所建立的会计岗位少的只有一人,多的也就十多个人,无法同其他基层生产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相比,办公室少的就会集中到一个大的写字间,多的也仅仅是2到3间办公室的状态,所以,即便企业创建实训基地,一次也只可以容纳几名学生进行实践,而无法将学校每届如此多的学生都进行培训。所以学生的实际工作实践也受到了局限。为了让学生建立职业能力,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上担负着较重的职责。

会计院校实训基地的创建是为了便于学生进行实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实训教学软件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给学生以及职业岗位提供了零距离的接触机会。可是会计专业的实训软件的设计更加具备现实性意义,由于会计自身就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工种,企业在对会计人员招聘时,会要求最少要具备3年左右的相关经验,这样的经验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给予的,只有透过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软件或者同企业进行合作,才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所以,会计专业学校对于实训教学软件的设计变成了当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中的首要问题,怎样建设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基地以及教学方式变成了所有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

二、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在进行前的筹备

1.提高专业师资团队的素质

会计实训教学软件需要通过老师在进行相应会计相关课程的传授之后,通过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要通过老师实现对班级进行相应的设置,通过学生所要实训的内容,并且通过当前软件进行简易的二次研发,适时制定出一些较为符合学生真实情况的实训题目。这不但需要老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了解软件研发以及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操作方式。

2.会计实训设施的配备

会计实训教学软件和相匹配的网络机房,成为了进行会计实训软件教学的必备条件。当前,会计实训教学软件泛滥,老师一定要结合资金和教学所需,通过对当前的市场进行考察,选择性价比较高、售后服务较好的软件企业。因为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变化较快,要尽可能选择免费提供软件升级、售后服务迅速、信誉良好的软件企业,并将其成为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软件。如果资金充足,就可以把会计实训软件教学设置到模拟实训教学的场景当中,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3.设定相匹配的教学管理制度

会计实训教学软件能够将老师的工作量有效降低。可是,同样需要具备较为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当前任课老师的行为进行规范。老师在传授课程当中,要加强讲解学生较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及时通过会计实训教学软件体现出学生真是的实训情况,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适时建立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会计实训论文第3篇

1.将日常生活用品穿插到课堂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熟悉它们的分类和用途,同时还要清楚它们的外观和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引入教学活动中,更真实更具体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在原始凭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平时购物时的发票,上学时的汽车票,出远门时的火车票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了解它们,以生动具体而形象的实训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

2.将实际的参观穿插到课堂中

会计理论知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到资产概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进行实地参观,参观的同时让学生理解机器设备、厂房、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现金都是资产,除此之外,企业商标同样也是资产。

3.将会计工作穿插到课堂中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入主动位置。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时,注重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将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填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同时还让学生做会计分录,会计明细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真实的凭证和账页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登记,帮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和体验。

4.将实践活动穿插到教学中

会计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它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来作为教学的辅助,而训练基地可以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在学校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针对会计内容,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另一方面,可以仿真企业实际情况,使学生产生置身于企业本身的感觉,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财会业务,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效果。此外,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将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

二、结语

会计实训论文第4篇

综观中职学校各种教育资源的应用,除社会资源,仅校内资源就普遍存在资源浪费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多是由于会计实训教学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很好地将教育资源进行整体优化,会计实训教学未能突破拼盘式课程结构。对此,我将中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自己多年会计教学体验相结合,尝试将教育资源在会计仿真实训模式下进行整合,进而使之更有效地应用于中职会计实训教学。

第一,精心做好理论准备。刚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没有任何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在第一学年中,其学习重点还是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在理论学习中逐渐引导学生对财务人员工作内容形成初步构想,了解认识财务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能,为仿真会计实训教学做启蒙。这一阶段中,只能先开设一些操作性较强而知识运用要求不高的会计实训课程,如:点钞、珠算、传票翻打、原始单据填制等。这类实训课程由于其可操作性强,学生得到正确技巧指导后,只要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都会看到技能水平明显提升。从第一学年就开设此类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在校时间练习,而且技能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第二,潜心进行模拟应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会计岗位有:出纳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利润核算岗位等。实训课教师可以先对这些岗位逐一进行实训练习,而后再进行仿真的综合应用操作。实训课程的教学不如理论课程教学见效快,这要经过几个环节:模仿——尝试——纠错——熟练。学生要真正掌握好一个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需要经过反复地体验总结,只有在遇过几个难题、犯过几次错误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岗位工作的关键所在,进而真正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该学习阶段专业实训内容丰富多变,因此,采用的教学手段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出纳岗位的仿真实训中,首先,教师可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让学生来模拟一位出纳员一系列的工作内容,这能较全面地学习出纳岗位的各种工作内容;其次,学生了解了出纳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后,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仿真模拟出纳员的某一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最后,当学生对这一岗位较为熟悉后,则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大家对某个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通过讨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这一阶段的综合仿真实训练习,实际就是将各个财务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效地结合,这也是会计仿真实训模式最全面的一种教学方式。此时,练习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学生对于困难的解决应对能力,而是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以及对各种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岗位轮换,如果能够结合沙盘模拟教学就能通过这类练习从多个角度把握企业整体会计职务工作流程。

第三,用心推进总结提升。不少中职类学校都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了专业实习,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学生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时候,也是对学校实训教学效果好坏进行评判的重要环节。虽然平时学生并不在学校,但是老师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由于每个单位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人数并不多,所以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常常分布在很多不同的企业见习。其中就包含了属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多保持与学生的联系,收集见习单位的相关信息及意见,这对修正实训课的教学方向,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帮助。初入社会的学生们在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学校实训室中无法模拟的,其中也包括各种非专业技能,而是有关职业素质的问题。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为实训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同龄人在交流时会产生更多的共鸣,老师可以在学生定期返校时组织一次交流会,让大家谈谈对见习的感受,或是讨论一些遇到的难题来共同解决。通过大家经验教训的交流,可以使学生更快增长见识,提高职业能力。也可以借助网络这一平台来实现这一目的。

作者:孙弋程

会计实训论文第5篇

为什么要写参考文献呢?论文的作者必须通过参考文献标注来表明哪些学术论点是引用了前人的,这样才能把知识产权很好的划分开来。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审计实训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审计实训论文参考文献:

[1]林克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审计实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

[2]彭东生,袁红萍.高职会计实训与审计实训教学的无缝对接[J].财会教育,2013,10(20).

[3]李岩,杨粲.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教材开发的实践研究[J].全国商情,2013(10)75-76.

[4]缪喜玲.审计实训教学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28):72-74.

[5]罗立立,吴奇峰.浅谈案例教学在高职审计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0(7).

审计实训论文参考文献:

[1]马春静.审计模拟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梁冠华.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08,(06).

[3]刘峥,范莹莹,蔡文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

[4]夏艳姝.审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

[5]李岩,梁平,李航.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9).

[6]陆迎霞.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建设研究——基于会计学专业审计实训课程[J].国际商务会计,2012,(06).

[7]缪喜玲.审计实训教学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8]夏艳姝.审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

审计实训论文参考文献:

[1]汪燕芳.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2]叶江虹.案例教学在审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J].会计之友,2011(3).

[3]何芹.审计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模式——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8).

会计实训论文第6篇

摘要:基础会计实训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会计》理论课程所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且可以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为后续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打下坚定基础,本文对基础会计实训教学前期准备、实训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从两选两教一实践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基础会计;实训教学;教学方法

近几年,通过对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统计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毕业生从事了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工作,原因除了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水平有限之外,更重要的是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比如:老师的实训课程教学方法不当、教材选择不当等所致。基础会计实训教学是让学生采用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资料,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一账务处理程序,模拟会计操作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既扎实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们应当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敢于打破陈规旧俗,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建立一套适合学生学习的全新的实训教学方法。基础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次实训,也是其他会计实训的基础,因此,基础会计实训的效果直接决定了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是否扎实。本人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基础会计实训前准备

1.选实训教材

基础会计实训要取得好的效果,选择合适的实训教程尤其重要。有些学校的实训教材不是文字性的陈述取代了原始凭证,就是直接印好业务单据,让学生直接完成从原始凭证的到记账凭证的记账过程,完全忽视了对原始凭证填制、审核的训练;有的实训教材完全使用某个企业的经济业务,业务不是太难,就是没有代表性,最好选择的业务和基础会计理论知识挂钩,由于第一次接触实训,因此实训资料选择上不宜过难,业务不宜太过复杂,最好有重点、贴合实际、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高校教学注重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有机的融合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要素,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选实训老师

高校实训教学中,应当设置专职指导老师,因为基础会计实训的教学质量与实训教师本身实践业务能力有着很多的联系,学校往往是安排担任理论课的教师来完成实训的教学任务,而这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后,要么没有从事过会计岗位的工作,要么就是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另外,由于理论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出去学习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导致理论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以前的实训教学方法,缺乏真实性和合理性,所以,学校领导应该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假期时间选派理论教师分期分批进入企业学习,提高实践经验;如果有条件,学校也可以外聘或者引进企业既有会计理论经验又有会计实践经验的人才,来指导实训教学。

二、基础会计实训过程

1.模块化教学

(1)原始凭证模块:实训前教师可以准备几张大家熟悉的原始凭证,比如:借款单、入库单、增值税发票、工资结算单等等,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原始单据的格式和内容,哪些项目需要填写,哪些不需要填写,对这些原始单据逐一讲解,让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方法。

(2)记账凭证模块:教师可以准备好专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和通用记账凭证,让同学们观察并找出他们的区别。重点讲解所有的记账凭证都是根据原始凭证为依据填制,详细分析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强调填制记账凭证的注意事项,比如:记账凭证的日期、摘要、会计科目、附件张数填制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凭证的操作技巧。

(3)明细账模块:准备一些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的帐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析每种帐页的用途,比如:管理费用明细账由于项目比较多,所以用多栏式;库存商品明细账要了解商品的商品的数量、单价和金额,所以用数量金额式;应收账款明细账只需要掌握增加、减少和余额就可以,所以用三栏式。指导学生填制帐页的注意事项,比如:帐页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不能占满格,应靠下线书写,上面要留有适当空距,一般占格局的1/2,以便发生错误的时间,容易进行更正等等,让他们填制一个帐页,假设填错了数字,5000写成了50000,指导他们更正错帐的方法等等。

(4)总账模块:指导学生了解总账的登记方式,与明细账的登记原理和核对方法,结合一个具体的业务讲解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原理,比如:企业购回一批原材料价值100000元,甲材料60000元,乙材料40000元,我们需要找到原材料明细账,甲材料增加60000元,乙材料增加40000元,再找原材料总账,登记增加100000元,强调先登记明细账,再登记总账,明细账和总账平行登记,指导学生编制总账余额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5)会计报表模块: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强调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基础、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填列等等。

2.综合实训教学

经过模块实训教学之后,学生们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了,这时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式的全面模拟实训,一般是模拟某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让他们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通过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按会计工作过程完成一套会计核算资料,通过会计模拟实训达到仿真的效果;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不断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让他们更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

三、实践教学

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深化实质就是让学生到企业或单位进行岗前培训和定岗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在接触真实的经济业务的同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基础会计实训》这门基础的实训课程,有效的提高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下面的实训课程奠定基础,提高高校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人才。(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管理系)

基金项目:本文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独立学院《财务会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3JGY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姜玮.《基础会计》情景教学的应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6):226.

会计实训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9-0069-03

[作者简介]王悦(1984―),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会计学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并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而专业的能力结构,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中应用理论,从而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理论实训一体化。

一、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与内涵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所推行的“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具有相似性,它们均是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所不同的是,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在“行动”,强调理论知识围绕“行动”展开,并以解决工作任务的“行动”作为教学进程的导向。通过工作任务的设置和安排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的进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并且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综合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该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更能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主导思想,将单一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建构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教学体系,将单项技能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扩展“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内涵。

二、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

1.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

会计理论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对会计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将实践训练作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理论与实训的有机统一。在我国古代的经济活动中,会计学徒都是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边学边做成长起来的;近代以来的会计教育渐渐偏向于只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一问题到今天已经非常严重。多年以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在职培训才能正式上岗,这不仅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浪费了用人单位的人力和财力,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坚持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理论知识。

2.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

这一原则做到了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将实践延伸到校园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让学生到会计岗位任职,真实接触会计工作,体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理念。岗位锻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具有复杂性压力性的工作环境中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才是社会所需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让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3.贯彻“一教双证,课证相融”的原则

要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人才,需要努力贯彻“一教双证,课证相融”的原则。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获得国家会计职业的从业资格,缩短学生“上岗”的时间,有效节约社会资源。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将证书考试大纲和专业教学大纲结合起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能够顺利获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就业、上岗的资格。

(二)加强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建设

1.建构以提高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把实训课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单独设置。这门课程与理论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际训练。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每个独立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将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都列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与实践课程构成完整的会计主干课程,形成贯穿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全过程”实践性课程体系。

2.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向“双师型”转变。要逐步把具有行业工作背景作为高职院校聘用专任教师的必要条件,要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利用各种途径“走出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的教师参观教学改革走在前列的学校,与这些学校的教师交流经验,开阔教师的眼界,持续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参加各级教师、会计职业知识、技能竞赛;学校还可以根据会计专业的课程需要,鼓励本专业的教师利用授课之余的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诸如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担任会计工作,为仿真实训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资料和案例,使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3.更新与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

为适应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提供符合实训要求的教学设施。例如配备先进的银行会计信贷业务、证券投资与外汇交易业务、保险业务的实践教学软件;建成模拟银行、模拟证券等多功能实验室。这些教学设施应紧密追随会计专业发展的步伐,发挥专业实验室的综合作用,保证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明确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阶段性目标

1.学期专项会计实训

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专项会计实务处理技巧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开展“真账分析实训”,主要是提供被模仿的样本并作为分析会计业务的账证基础。学校会计专业所用教材上的例题多为文字描述,和实践脱离较大。因此在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读懂凭证、账簿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在这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数据,而是让学生自己从账证中寻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会计岗位综合实训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综合性比较强,是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归纳总结阶段。要求学生在上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体系中各项专项业务之间的联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可以安排为实际操作演练。例如,让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实践操作某单位的会计业务,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明确会计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会计工作的体系。

(四)建立和完善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新的课程评价观认为,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会计专业课程评价应是一种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还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活动经验的获取。因此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就需要教师将评价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这种评价方式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评价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传统的学习评价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实训技能考核偏少。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为了突出实训性教学的重要性,应加大实训考核的力度,分阶段考查学生的各项实训情况。会计专业学生的课程成绩应是理论考试成绩、实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综合,其中实训成绩约占综合成绩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考试形式也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实训考试可以是来自校内模拟仿真实训,也可以是校外顶岗实习的跟踪报告或技能操作考评。理论考试可以采用“做一套帐”的考核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这种全新的考核方式将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能检验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重视学生参与实训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有效实现会计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实行并初见成效,但在实施过程却遇到许多实际的困难,例如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筹措、实训过程组织、后期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桑向荣.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2]王希波.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监控[J].职业,2007(27).

[3]吴映辉,程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4]蒋湛波.高职会计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会计实训论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问题 改革

从2001年至今,我国小学和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正在逐步推开。在基础教育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最能体现师范性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面临着全新的巨大挑战。其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非常突出的实践课程。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相比,它更具有培养学生语文教育能力、训练学生语文教学技能的意义。因而,这门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具有更加关键的作用。为了积极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探索。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不少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被公认为枯燥、乏味的课程,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门没有用处的课程。学生对它的喜欢程度也往往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不当,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应用理论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举是它的特点。这门学科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其他理论不同,它是直接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教师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才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才是有用的理论。

然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其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本来就差之甚远,也就不太容易吸引学生。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变革,一味地满堂灌。一味地用讲授法单纯地讲授抽象、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少联系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实际,很少运用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就极易导致这门课的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对它产生空洞、抽象、无味、无用的认识,因而没有多少兴趣听讲,更不可能有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各种新理念、新理论、新变化缺乏深刻、充分的认识甚至是最基本的了解。那么,还何谈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呢?还何谈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新课程教学能力呢?又何谈这门课程的价值呢?

2.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人们习惯的一种错误观念是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单纯定位为一门理论课程。而且,在高校教学中,所谓的“理论性”往往被过于强调且达到了一个极端的境地。因而,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才会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实践的现象。因而,不可避免的,整个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被严重忽视的境地。

因为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大多数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一直存在着“理论讲授多,实践训练少”的问题。这门课的理论授课时间一般占3/4以上,实践训练时间不到1/4。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每周的课内教学技能训练时间常常只有甚至不足1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大部分项目不能正常开展,仓促进行的一些训练如设计教案、模拟试讲等也只是走走形式,收效甚微。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呢?学生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又从何而来呢?也就难怪不少学生在教育实习时甚至毕业后仍连最基本的口语表达、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都严重缺乏。

3.实践教学科学性不强,教学技能训练不够系统、细致、扎实。

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开始重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每周1-2课时来进行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但是,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至今只有理论教材,没有规范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所以,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项目、组织形式、程序、重点、评价等完全靠任课老师来设计、操作。这就很难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一些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细致、扎实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比如,不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朗读、自由演讲、讲导入语、设计板书、提问等基础训练就直接开展说课训练、试讲课文训练;不让学生观看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讨论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就让学生设计教案;训练中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点评及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应付训练而教师不作严格要求,等等。显然,即使实践教学有较充裕的时间,如果组织、实施不够科学、扎实、严密,也会导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使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积极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首先,能够使抽象的理论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易懂、有用,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学好理论:其次,因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引作用,搞好理论教学又能够为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奠定必要的基础,所以,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也恰恰是搞好其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改革策略。

1.让学生先感受、体会中小学新课程教学实际,再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经历小学、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他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模糊记忆中。在他们对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实际没有任何具体感受和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让他们去学习语文新课程方方面面抽象的新理念、新理论,理论就会显得枯燥、空洞而难以消化,从而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先让学生对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际有一定的具体感受、体会,再开始学习理论,是最好的做法。而各高校传统的做法都是在学期中段或末段理论学习过半时才安排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或到中小学课堂现场观摩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改革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在第1至3周先安排学生观摩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或者到附近的小学、中学现场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第4周才开始启动理论教学。当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一定要认真、投入地观看,写出比较详尽 的课堂实录并保存好,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要求学生以后随时把这些课堂实录带到理论课的课堂上。带着观看课堂教学实况的感受和经验开始后面的理论学习,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而且,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举出那些观摩教学中的实例来阐述抽象的理论,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讨论一些实例,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理论将不再空洞、抽象,不再枯燥无味。

当然,根据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学期中段或末段,教师还可以再安排一定的观摩教学录像或观摩现场教学的活动,并把观摩和理论讲授、探讨紧密结合在一起。

2.突出理论重点,强调其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要突出两大重点。一是语文新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些新理论、新变化,例如,反映语文新课程总体指导思想的四点课程基本理念,全新的语文课程性质观,全新的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教学对话理念,个性化写作理念,综合性学习理论,语文新教材的巨大变化,等等。二是操作性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因为前者对于学生从事语文新课程教学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新理论,了解这些新变化,无论学生具备多么优秀的教学基本功,他们都无法成长为合格的新课程语文教师;而后者具备突出的实用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以及一些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如教学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至关重要,而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正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教学能力之一。所以,教师要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这两大重点方面来精讲细讲,对其它内容则可以少讲或略讲。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一词,英文中称“case”,也叫个案、事例、事件,是指与教学有关的列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义出的事实”来代替,它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为相互脱节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学,能给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生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并能帮助他们用理性思维去解决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或者认识课堂教学的一些规律。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学会提取案例中的理论成分来对照自己学到的相关的教学理论,有助于深化他们的理论修养,而且能让他们学会在设计教学过程的同时思考其合理性。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培养他们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广义的案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用文字记述的反映教学中一些具体情况包括经验、疑惑、感悟、反思等的教学案例,如方智范、赵志伟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中的许多案例,文字记述的详细的教学实录,教学录像,现场教学,教案,教师所了解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例,等等。这几种案例都可以具体运用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案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常见策略有:(1)呈现案例,解剖麻雀,内化理论(主要用于系统理论讲授中);(2)呈现案例,展开讨论,把握理论(主要用于个别理论探讨中);(3)案例观察,做听课记录,写评课报告(主要用于观摩教学中);(4)案例开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设计(主要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中);(5)案例呈现,系统学习(主要用于学生试讲前)。

我们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仅非常适合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而且能够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真正把这门课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最好的纽带。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

为改革学生总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教师可从这门课的理论中精选出一些重点专题,如“语文素养”观、语文课程三维度目标、语文课程性质观、对话教学理念等。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按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地去研究、探讨,最后在理论课的课堂上分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展开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只做一个引导者、旁听者、评点者。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相互合作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也是实践者。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那些重点理论,又有利于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等多种优良品质。这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为了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引导。而且,理论教学中要保证至少开展两次这样的活动,所占的理论课课时应在6课时左右。

三、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为了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必须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措施如下。

1.重视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教学技能训练课时。

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课时。只有课时充足,学生才有时间进行多个项目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多次登上讲台。反复进行训练。教学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才有保证。要专门安排每周至少两课时一共不少于36课时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在理论课的54个课时中,还要抽出约18个课时安排教学观摩、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汇报和讨论等活动,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践。

2,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

要改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在只有单本理论性教材的现状,各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一套实践教学教材,可将其定名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当然也可以组织多所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联合编写。两套教材在内容上互补,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如理论性教材阐述的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学设计、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知识,训练操作教程就可以有相对应的具体案例分析或技能操作训练内容。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就会较易理解。在进行技能训练时也会因有案可依而就较易上手,既能保证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顺利实施。

3.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科学安排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和程序。

在实践教学没有教材无所凭依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要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明确其地位、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训练项目要全面、充分,包含各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及综 合性的模拟试讲训练;训练程序安排要合理,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例如,我们近几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是这样安排的:(1)学生课外练习普通话、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2)课文朗读技能训练;(3)自由演讲训练;(4)教学观摩及评课;(5)语文课导人技能训练;(6)语文课板书技能训练;(7)语文课提问技能训练;(8)语文课讲解技能训练;(9)学生课外进行教学设计训练(编写教案);(10)说课技能训练;(11)模拟试讲课文训练(即教学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最好采用微格训练的形式)。其中的第二、三、五、六、七、八、十、十一项都是学生必须单独登上讲台训练的。这样,学生在最后模拟试讲时已经经历过多次包含读、写、说、讲的公开训练,语文教学综合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就会水到渠成了。

4.扎实、严谨地组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将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教师不仅要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而且要扎实、严谨地组织每一次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把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做好学生训练前的指导工作。每一项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师都要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练习时间。并且,在布置训练项目及任务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指导,让学生练习时有路可循,有法可依。例如,语文课导入技能训练前,教师就要把导入设计的内涵、作用、要求与方法等要点进行指导,最好结合一定数量的优秀导入案例使学生加深体会与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设计出有吸引力、有创造力的导人语,导入训练才可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次,要做好学生训练的课堂组织工作。在训练课上,要求每一位训练的学生要真正进入角色,认真投入地训练。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全神贯注的观众,认真观看每个学生的训练。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好整个课堂,让所有学生认真观摩台上学生的训练,不能出现一人登台认真训练而其他学生在台下漫不经心、各行其是的现象。教师要严格要求和认真组织,使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成为一个气氛庄重、热烈、活跃的学生充分锻炼自我、表演自我的舞台。

再次,做好学生训练后的点拨与评价工作。每名学生训练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训练的得失。教师一定要首先肯定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鼓励、称赞学生训练中的优点,然后中肯地指出学生训练中的不足。教师不能以过高的要求对待还未正式踏入讲坛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肯定,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才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训练体会,并组织其他学生参与评价。每个学生训练完之后。自己的体会是最深刻的,如果能让他们及时对自己的训练进行评价。效果是真实、贴切的。而同学的评价往往更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准确地指出一些亮点、优点或缺点、问题,使训练者容易接受。教师如果营造出这种积极的氛围,用学生训练的范例去引导所有学生,就会对所有学生产生更好的教育实效。

会计实训论文第9篇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本文针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4级230名学生开设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进行阐述,目的在于优化成本会计实践环节和方法,为应用型院校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成本会计;实践教学

1成本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独立院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企业会计核算的知识和相关的技能。但是从当前我院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来看,我院原有成本会计实训是采取模拟练习的方式(通俗说法利用成本会计实训教材直接训练),并且成本核算与成本报表、成本分析训练脱节,这种更偏向于理论教学的形式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拟制定与实施成本会计真账实训改革,计划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系统训练和真账实训。(1)系统训练。成本会计的理论教学主要注重成本核算方面,而忽视了成本会计的控制、计划和反馈环节。在实训环节,拟选取一个真实企业的成本原始资料为背景,选择一种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全过程系统训练,包括原始凭证计算与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登记,成本费用报表编制,最后进行成本费用分析。(2)真账实训,即采用真实的记账凭证、生产成本和费用明细账及真实成本费用报表进行训练。

2实施过程

本次实践教学有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4级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专业共5个班的230名学生参与,通过系统训练和真账实训等全真的实训形式,让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掌握实践知识。相较于原有成本会计实训课采取的模拟练习的方式大有不同,这次改革后的成本会计实训课更偏向实践化,以便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新环境,成为应用型专门人才。

3成本会计实践课程所取得的效果

在成本会计实践课程的期末发起了课程调查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180名,占选课学生总人数的78.26%。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成本会计实践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效果。根据缺勤次数数据显示,本期成本会计实训课178名学生全勤,占调查总人数的98.89%,1名学生缺勤一次,占调查总人数的0.56%,1名学生缺勤三次,占调查总认识的0.56%。根据出勤率的数据显示可以说明,对于本次教育改革,学生对上课积极性有了一定改观。

4成本会计实践课程仍然面临的问题

此次调查问卷显示,成本会计实践课程仍然面临这两个的问题,主要是教学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同学们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好。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52.78%的学生认为,与理论课同一个学期上课会更加帮助对成本会计的理解与实践;而目前实践课程安排在理论课的后一个学期开展,学生普遍反映知识遗忘较多。尚未完全掌握理论知识。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堂内容都能够掌握,但有136名学生对“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的内容认为难度大,占总人数的37.47%,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中,也有较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难度较大。这个问题可能在针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内容和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对于做账过程相对生疏,因此在做账过程中,花费时间也相应增加。同时存在122名学生认为“费用的分配”比较困难,在其他环节均有较少部分学生认为比较困难。存在原因同上,费用的分配在成本会计核算中,是相对困难并且不易理解的内容,需要学生能够课下花费精力,深刻体会。

5建议与措施

针对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拟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理论与实训同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掌握,建议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期进行。模拟企业正常成本核算,先流程后核算。在日常教学中,虽然引用实际案例,但是在实践时,有些学生还是明显感觉没有将自己代入企业实际日常成本核算中,在做账过程中,没有意识清楚流程,不明白处理成本核算的原因所在,所以在以后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流程的讲解,只有真正明白成本核算处理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运用于实践中。增加开设实训课程。都知道熟能生巧,在实训课程中,学生能够接触的真实案例往往只有一个,而各个企业在面临日常处理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增加实训课堂,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在多个复杂的情况下,处理不同的状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杰 辜歆 周思琦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注释:

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2015年院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建设资助项目“《成本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