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9 09:26:09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1篇

其一,具有亲缘性。家庭成员间有一种深厚的天然的爱的感情作为动力,这种爱会产生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影响。

其二,业余性和不规范性,并带有随意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

其三,教育方式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示范性。再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辅导、审美教育和文化生活指导、卫生保健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起来。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学校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学校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家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就此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高度重视,视为班集体建设的起点。

全面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窃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工作,这要求家访的目的要明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要具体且真实。学生蔡某,独生子,学习动力不足,懒散,经了解,其父母曾经言及已想方设法解决其毕业升学问题,致使该生自以为是,抱有坐享其成心理,不求上进。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便主动到其家进行家访,言及其中利弊,以该生表现为依据,切中要害地指出高考招生制度不允许父母包办这种做法的存在,同时也直言指出家长对其子女的消极影响,经过双方分析,达成共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该生的学习意识增强,深刻体会到“要想成功,需要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加倍的努力”,最终得以考上成人专科院校。

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

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校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学生杨某,个性要强好胜,重江湖义气,曾两次参与打架事件,被校记小过处分。我即于事发当晚进行家访,与该生及其父母共四人,具体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分析过程及后果,引导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错误,使他明白自己的过错并在父母面前许下诺言,改过自新。其后的确表现良好。学生麦某,学习刻苦,个性内向,成绩一度滑坡,我及时发现并在其低落时期第一时间到其亲友处了解个中原因,加以正确引导,让其道出心声“父母不在身旁,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经常思念美好的过去”,对此我首先肯定其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重点指出“人不应停留在过去,更应面对现实”,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正是把握了这一有利时机,使其既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又唤起了斗志,成绩明显回升。

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是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服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的存在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却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之以理,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怪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学生曾某,个性倔强,自尊心强,少与人沟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学业,家长的教育效果较差。初期,针对其特点,主动与其及家长沟通,直指缺点,效果不理想,陷入僵局。中期,改变策略,尊重该生意愿,调动学生家长积极性,鼓励为主,开始形成良好情感,且能讲出真心话,形势开始好转。后期,直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效果明显,该生的自主性增强,消除对视局面,实现理解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发奋图强考入成人专科学校。

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学生钟某父母在外,因表现差,被定为后进生,有一种放任自流的感觉,父母甚为担心,各方教育的效果不佳。我于是专门约其父母回来交换意见,让学生在场,将其表现细加分析,指出改正可行方案,鼓励其进步。经“三方对话”后效果有所好转,加强了平时的教导,终取得成效,该生思想品德表现较好,学习成绩亦有所提高。学生麦某,家庭情况与钟某相似,但表现不同。该生品学兼优,其母专门从外地回来了解该生表现,征询教师意见。我予以正确评价,使该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发展方向,戒骄戒躁,更上新的台阶,又使其母满意,该生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

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方掌握学生的动向亦必不可少,这要求我们应使家访工作经常化,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无论学生在校或是放假在家,我们可以通过电访、或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利用空闲时间去镇、村家访等形式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注重实际,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言出必行。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2篇

【关键词】唤醒学校 唤醒企业 唤醒社会 教育专家 国家力量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58-02

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进步的时代,在这个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正发挥着其他类型的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一个发展关键期。

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6年11月教高[2006]14号文件,正式启动和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示范性院校)。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从2006年―2010年实施,按年度、分地区分批推进,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要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它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明显具有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这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

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过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笔者认为,要成功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主要是成功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切实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要“三唤醒”,即首先要唤醒学校,二是唤醒企业,三是唤醒社会(包括舆论和学生家长)。这其中当然主要的是唤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当事人”,即“学校” 和“企业”。 然而最重要也最困难的是唤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落脚点”――“企业”。

1 “唤醒学校”是基本

“三唤醒”当然首先是唤醒学校,即唤醒学校的领导、唤醒学校的各级干部、唤醒学校的全体教师。

全国现有1140所高职院校,经过教育部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下发文件、学校领导和干部学习培训、教育专家讲课演讲、各类研讨会,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正在)被唤醒,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通过严格的评审程序遴选出了3批共100所国家示范性院校。虽然全国的示范性院校只有100个名额,但有许多省市还有自己的示范性院校,参加竞争的学校应该有数百所,这表明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正在)被唤醒。

“唤醒学校”,这一切正在更广泛更深入地进行之中,显然“唤醒学校”相对是比较容易去做的。现在教育专家们应邀到处去讲课、去演讲、去办各类研讨会、培训班,到处都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学校的领导、各级干部、全体教师都很愿意接受教育专家的“洗脑”。应该说广大高职院校的领导、各级干部、全体教师都积极接受并正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观念、新模式。

2 “唤醒企业”是关键

现在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在十分积极地努力探索并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院校十分积极地去寻求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去创建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在目前许多学校实践的情况看,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地位比较尴尬,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校企”双方的地位似乎是不平等的,是学校在向企业“求婚”,是“凤求凰”。学校热情高涨,一些企业却冷眼相望,学校伸出了橄榄枝,一些企业却不接手,大部分企业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动力。

只靠学校去求、去拉企业,既费力也收效不大,一所高职院校需要几百家甚至上千家企业做为校外实习基地来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要建立、维护和发展这么多的校外实习基地已是非常不易的了,而将几千名学生撒在这么大的面上来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去实施管理也是极其困难的,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精力,显然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只有学校的一方面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的单方面努力,而合作和结合的对象――企业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不合作,那一定是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如果企业愿意和高职院校携起手来一起干,那一定是事半功倍,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校企合作不可能建立在“支持教育”和“热心公益”的基点上。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本点,一定要寻求双赢的基点,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如果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能够跟企业、行业、产业紧密结合,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就能得到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但笔者认为,不是每所学校和每家企业都能做到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实现双赢的。应该认识到,毕竟培养人才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它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而企业是学校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并且是无偿受益,既然受益,就应该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不应该坐享其成。

纵观世界上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达成熟的国家,无一不是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让我们看看职业教育发达成熟的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情况:

德国高职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即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用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与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德国基本法(宪法)的规定“双元制” 的一端――职业学校属于各州的高教部门管理,而“双元制”的另一端――企业则由政府负责管理。其中由教育科学部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则是企业培训的法律基础。在“双元制”课程模式中,学校按照各州整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照培训规章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并共同合作来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企业对职教的参与意识,并视之为己任,能从各方面给职教以帮助。这样既保证了企业的需求,又满足了国民基本文化素质要求。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企业的培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职业学校则处于从属或配合方的地位。企业按照课程计划实施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与训练,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毕业后马上能上岗工作。

澳大利亚为加强与企业、行业及学校的合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学院都设有行业咨询组织。他们专业技能和理论功底较强,主要职能是联系大小企业,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和学校提供企业的需求信息,向企业宣传政府的政策,把学校的教育培训推荐给企业等。各州、学校也设有培训咨询组织,协助政府实施方针政策,它们既可将各种信息反馈给政府,帮助政府决策;又可为办学实体提供服务,还可对办学实体进行监督、评估。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系统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企业、学校联合,注重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结合到一起。

在我国,尚未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支持、参与、合作职业教育,目前只处在“动员和引导”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分量的。

2005年10月28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及“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在“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这里只是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而未提出“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提到了“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意见》,研究提出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办法,研究制定从根本上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政策举措。

笔者认为,要使企业主动积极地与学校合作办学,也要首先唤醒他们,然后再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为此吁请教育专家们迈开双腿走到企业中,去讲课、去演讲、去办各类研讨会,把企业的领导们、企业家们发动起来,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必须唤醒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利实施,示范性院校建设才能最终达到目标。企业的真正觉醒,企业的主动参与是校企合作的根本条件。唤醒企业,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示范性建设成败的关键点。应该首先花大力气唤醒企业,随后应该动用国家力量来制订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或迫使(甚至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3 “唤醒社会”是补充

现在全国1千多所高职学校搞示范性院校建设,但社会(包括高职学生的家长)的反响却并不大,甚至不大了解。舆论传媒似乎也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我们应该把舆论传媒调动起来,大造社会舆论,鼓励、支持、促进、推动企业与高职学校合作,并使社会(包括高职学生的家长)给予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4 结语

必须花大力气唤醒企业,企业的真正觉醒,企业的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利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才能最终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端正思想,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职教论坛.2006,06.

[2] 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年11月03日.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3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契合性;教育困境;解决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意义及现状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相对应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教育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是我国大学生构建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是提升自身政治素质的主要平台,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实施的成败与否,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整体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未来栋梁之才是否能够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高校的教育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寻求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贯彻实施的方法。虽然,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在高校中不断被探索发掘,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障碍。首先,在硬件设施和师资理念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使得该课程形同虚设。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开始多元化,并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满足大学生的价值观需求。再次,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贯彻马克思理论教育实施的要求,高校的整体研究水平不达标,更为甚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学生对于该理论教育存在排斥的现象。从深层次分析来说,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思想教师,在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学生的个人担当的关系阐明之前,就进行理论的灌输,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内涵以及保家卫国、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产生了厌烦情绪,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马克思理论教育的实施。

二、传统文化教育思维逻辑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明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是集文明之大成,博大精深,意义深邃。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去构建现代的课堂体系,以深邃的思想去创建大学生的思维范式,无疑是对大学生的思维逻辑进行重构。这种思维逻辑框架在重构之后,能够为教育的实施打开一个新的切入点,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政治理论灌输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中国传统教育与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我们注重的就是如何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而中国传统教育是利用三种逻辑不断向深层次递进,阐明个人价值与国家担当之间的关系的。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天地人逻辑强调了天地之道向人道的过渡,进而弘扬明德良知逻辑,强调个人道德的提升,最后注重境界晋升逻辑,将个人责任与爱国爱家的理念完美结合,达到天地人的统一。[1]

第二,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家国合一,明德良知。在这个传统的逻辑理念之下,儒家以其为教育的切入点,强调人性本善,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家国之爱是一体的,是人自出生以来就带有的天赋,也是一个人在不断的成长学习中应该有的基本素质和人格。因此,儒家千百年来所倡导的理念,为现代教育打开了一个进行政治教育的通道,在传统教育的解说之下,为受教育者提供更深层次的家国讲解,为个人价值与国家责任寻找一个更好的连接点。这就改变了当今政治教育的表面性,从而在良知上去打动受教育者。

第三,境界晋升的教育逻辑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境界晋升逻辑主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的追求层级从自然到人再到天地的过程,以至于达到圣人的境界,这对于每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都是人之常情。对此,冯友兰先生为人生的追求境界给出了具体的概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逻辑晋升的过程。[2]对于境界晋升逻辑,其主要是为了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以实现自然与人的整体和谐,在整体上实现天地人合一,这种境界的提升具有很高的美学造诣。使得传统文化的实施在枯燥中显得高雅不失趣味。这就为高校政治教育的落后实施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范例。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所具备的深邃性和优雅兴,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从而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运用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育发展。

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将其更好的在高校教育中实施,我们提出了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建议,下面本文阐述了展开该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实施:

第一,从师资建设方面来说,高校必须任用具有高度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来任教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的老师来说,必须见多识广,对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传统文件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第二,要求教师能够改变课堂上的教育方法与形式,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与传统文化的衔接之处。教师需要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之处所在,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见解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简单来说,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知识内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出来,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提升教育效果。

第三,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学校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活动,把握实践活动多带来的教育机会,展开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将弘扬传统文化与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例如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时期,举行节日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问答的形式运用到其中,并且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向上、热爱集体的相关活动,使所学有所用,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标,树立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爱国爱党,有责任有担当。

总而言之,中国文明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发展,中国文明源远流长,都是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就如同血液一样,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奔腾。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两者需要进行有效地结合,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意义,通汇贯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一、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和学校发展的前途与命运,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任务。地方高校由于一般建在地级市,办学规模不高,师资和资金匮乏,这极大地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发展,使其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出于弱势地位,由此也导致地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面临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大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强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观念弱化;二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缺乏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意识;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够稳定,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迫在眉睫,刻不容

缓。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很多地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探索,已经有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就湖南科技学院而言,它位于湖南省南部的永州市,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信息闭塞。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化劣势为优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领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大学生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地方高校别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中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形成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合力。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的、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成立了党委书记和院长任正、副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领导小组,明确了党委书记和院长是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系总支书记、系主任、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是系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人。学校党委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项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正确分析学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坚持将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把做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经常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通过座谈、讨论、谈心、走访家庭等方式,倾听师生的呼声,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在全校营造、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充分发挥各机关处室、共青团、学生会、关工委等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协调各方的关系,形成合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一切”作为出发点,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为标准,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强调了为广大师生做好事、做实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主要做法是:

1.学校坚持管理服务育人,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利益诉求, 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管理服务之中。学校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相关政策,认真落实助学贷款各项措施,加大财政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支持力度,并采取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提倡社会捐助等多种措施,拓展资助渠道,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学校还从关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学生反映的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宿舍、食堂、澡堂和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要求。

2.学校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关怀师生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以心理普查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咨询辅导为渠道”的工作局面。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职责、咨询员的职业道德、心理咨询保密和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等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拓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面加强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探索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为指导的培养大学生的机制、途径和方法,逐步规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完善了“整体讲解、多门配合、广泛渗透”的课程体系,从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师资梯队等角度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广大教师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各门政治理论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且引入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实现三个转变:由单纯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由讲求形式向形式、内容、实效相统一转变;由教学、践行脱节向知行合一转变。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此外,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个有效途径和闪光点。学校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举办数十场讲座、论坛、沙龙、演讲、辩论等活动,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形成了学校特色的品牌,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书记院长带头讲、知名学者联合讲、“两课”教师集中讲、业务教师渗透讲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格局。

2.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学校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增长才干,积极探索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断深化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教育科技文化法律服务“四进社区”、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大学生支教团等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各教学系部主动与社会联系、与基层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了形式多样、有专业特色、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着力建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校报、广播电台、校园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橱窗、黑板报为阵地,充分发挥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师生员工,做好热点引导,强化宣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为着眼点,吸引师生广泛参与建设文明校园活动,重点抓好文明寝室、文明班集体创建活动、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活动;坚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办好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和两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同时支持各系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5篇

第一条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加强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指导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发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作用,自觉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

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三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出评价,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第四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地方针,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能否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

第五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主要有合格评估(鉴定)、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三种基本形式。各种评估形式应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含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评估方案要力求科学、简易、可行、注重实效,有利于调动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办出各自的特色。

第六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在学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以组织党政有关部门和教育界、知识界以及用人部门进行的社会评估为重点,在政策上体现区别对待、奖优罚劣的原则,鼓励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参加教育评估。

第二章合格评估(鉴定)

第七条合格评估(鉴定)是国家对新建普通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的一种认可制度,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实施,在新建普通高等学校被批准建立之后有第一届毕业生时进行。

第八条办学条件鉴定的合格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为依据,教育质量鉴定的合格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关于学位授权标准的规定和国家制订的有关不同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学科)的基本培养规格为依据。

第九条鉴定合格分合格、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鉴定合格的学校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名单并发给鉴定合格证书。鉴定暂缓通过的学校需在规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并需重新接受鉴定。经鉴定不合格的学校,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区别情况,责令其限期整顿、停止招生或停办。

第三章办学水平评估

第十条办学水平评估,是对已经鉴定合格的学校进行的经常性评估,它分为整个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和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及其他教育工作的单项评估。

第十一条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根据国家对不同类别学校所规定的任务与目标,由上级政府和有关学校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目的是全面考察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学校建设状况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和质量。其中重点是学校领导班子等的组织建设、马列主义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这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对学校实行监督和考核的重要形式。

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一般每四至五年进行一次(和学校领导班子任期相一致),综合评估结束后应作出结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粗改进意见,必要时由上级人民政府或学校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整顿。学校应在综合评估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写出改进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应组织复查。

第十二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或其他教育工作的单项评估,主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目的是通过校际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或其他单项教育工作的比较评估,诊断教育工作状况,交流教育工作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评估结束后应对每个被评单位分别提出评估报告并作出评估结论,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不排名次。对结论定为不合格的由组织实施教育评估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整顿,并再次进行评估。

第四章选优评估

第十三条选优评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进行的评比选拔活动,其目的是在办学水平评估的基础上,遴选优秀,择优支持,促进竞争,提高水平。

第十四条选优评估分省(部门)、国家两极。根据选优评估结果排出名次或确定优选对象名单,予以公布,对成绩卓著的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章学校内部评估

第十五条学校内部评估,即学校内部自行组织实施的自我评估,是加强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的饿基础,其目的是通过自我评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应给予鼓励、支持和指导。

第十六条学校内

部评估的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或其他教育工作的单项评估,基础是经常性的教学评估活动。评估计划、评估对象、评估方案、评估结论表达方式以及有关政策措施,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本规定的要求自行确定。

第十七条学校应建设利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与社会用人部门经常联系的制度,了解社会需要,收集社会反馈信息,作为开展学校内部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评估机构

第十八条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并确定有关具体机构负责教育评估的日常工作。

第十九条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在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其具体职责是:

(一)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基本准则和实施细则;

(二)指导、协调、检查各部门、各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根据需要组织各种评估工作或试点;

(三)审核、提出鉴定合格学校名单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公布,接受并处理学校对教育评估工作及评估结论的额申诉;

(四)收集、整理和分析全国教育评估信息,负责向教育管理决策部门提供;

(五)推动全国教育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促进教育评估学术交流,组织教育评估骨干培训。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校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指导下,负责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其具体职责是:

(一)依据本规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有关文件,制订本地区的评估方案和实施细则;

(二)指导、组织本地区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工作,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进行教育评估试点。

(三)审核、批准本地区有关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及其他单项教育工作评估的结论;

(四)收集、整理和分析本地区教育评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估信息,负责向有关教育关利决策部门提供;

(五)推动本地区教育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促进教育评估学术交流,组织教育评估骨干培训。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有关部门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直属普通高等学校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的对口专业(学科)的教育评估工作。其具体职责是:

(一)依据本规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有关文件,制订本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的对口专业(学科)的教育评估方案和实施细则;

(二)领导和组织本部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工作,审核、批准本部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结论;

(三)领导和组织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的对口专业(学科)教育评估,审核、提出对口专业(学科)教育评估结论,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公布;

(四)收集、整理、分析本部门和对口专业(学科)教育评估信息,负责向有关教育决策部门提供;

(五)推动本部门和对口专业(学科)教育评估理论、方法的研究,促进教育评估学术交流,组织教育评估骨干培训。

第二十二条根据需要,在各级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领导下,可设立新建普通高等学校鉴定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学科)教育评估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育评估委员会等专家组织,指导、组织新建普通高等学校的合格评估(鉴定)和专业(学科)、课程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第七章评估程序

第二十三条学校教育评估的一般程序是:学校提出申请;评估(鉴定)委员会审核申请;学校自评,写出自评报告;评估(鉴定)委员会派出视察小组到现场视察,写出视察报告,提出评估结论简易;评估(鉴定)委员会复核视察报告,提出正式评估结论;必要时报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政府批准、公布评估结论。

第二十四条申请学校如对评估结论有不同意见,可在一个月内向上一级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提出申诉,上一级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应认真对待,进行仲裁,妥善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学校教育评估经费列入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预算,并鼓励社会资助;申请教育评估的学校也要承担一定的费用。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使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其他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可参照实施。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03-0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教育是促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性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明确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同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整体而言,民族地区各高校都能够不同程度地结合地区实际,突出民族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结合,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系列教育活动。然而,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探讨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成为民族地区高校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困境分析

(一)民族团结教育社会背景复杂

一是利益新整合与民族地区社会政治问题相交织。少数民族作为特殊群体,具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当社会整合与其现有或潜在利益相冲突,或者利益权威性分配主体没有很好整合少数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时,少数民族对资源利益权威性分配主体的认同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民族地区社会政治问题便会随之出现。二是价值多样化与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状况相联系。少数民族个人作为利益主体,在民族意识和民族利益诉求不断高涨情况下,民族认同能否始终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保持高度的一致,并向着“国家认同”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i是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地区国家安全稳定相联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失败是导致民族地区不稳定的重要诱困,民族国家不善于处理多民族的治理,从而激化国内民族矛盾,危及安全稳定。

(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模糊

教学内容和功能决定课程的目的和性质。民族团结教育一股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一直没有摆脱尴尬境地。其一,除了国家民委所属的民族院校对民族团结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有明确的管理部门、明确的课程性质定位外,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开设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等上级机关在这方面从没有下发过明文规定。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下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对小学中年级、高年级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做出明确规定,但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却没有涉及。其二,如果将民族团结教育定位为政治理论课,以“05方案”为标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没能把该课程的建设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也没有对课程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其教学内容和目标也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同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颁布后,部分高校才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但是仅仅局限于在公共课里渗透民族团结方面的内容,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和教材,课时也得不到保障。课程性质和定位等原则性问题混淆不清,严重影响课程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严重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对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力度。基于此,探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做到课程有所属管理部门、有所属课程性质、有所属学科地位,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面临诸多困难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开展民旅团结教育关键是广大人民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目前,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面临诸多困难:

1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受功利主义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色彩在教育中日益浓厚。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育缺失或弱化;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生在学时分配上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民族理论和政策、民族知识和历史的学习。高校自身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和强调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部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仅仅是形式上“应对”中央的要求,多限于将学生活动冠以民族团结教育之名。学生对于民族团结教育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学生对民族团结理论了解甚少。

2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专题教育相距较远

目前政治理论课教材所包含的民族团结的内容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主要分散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相对独立的教材之中。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相关的专门教材并不多见,这种状况难以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形成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框架,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不利于学生对中国民族历史和现状做出全面的理解和判断。同时,部分高校将民族团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影响民族团结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

3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对教学资源挖掘不足

课程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资源与“学校教育环境”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其理应成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凭借。目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开发层次不高,尚未形成有效的开发利用机制,对于民族团结教学资源开发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开发重视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支持”与高校实际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形成强烈反差,已成为制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的“瓶颈”。而且,各高校挖掘出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闲置状况依然存在,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4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相互脱节

社会转型加速使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理论学习的固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实践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民族状况、考察民族地区、增长民族知识、增强民族团结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突出体现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环节存在形式主义倾向。部分院校并没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或者将实践活动视之为“应付差事”。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满足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社会实践、道德体验等重要环节,造成大学生在民族团结理念与行为间的脱节。

5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网络时代不相适应

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是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显著特征,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范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网络媒介时代,“舆论开始显现出它的独特的能量和作用,同时亦唤起公众自身的自主意识。不知不觉中,舆论变得十分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舆论的波动,无论是各种情绪表现、纷纷议论,还是公开的言论和行动,都会进而影响整个的社会进程”。网络媒介具有以下对应特征:信息传播内容是理性和非理性、虚假性和真实性的统一;信息传播方式是隐匿性和可知性、单一性和交互性的统一。基于此,网络媒介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

二、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认知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笔者认为应该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高校民族团结专题教育理论体系。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部分学生毕业后在民族地区就业、创业。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专题教育是民族地区院校的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论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民族理论、政策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具体内容包括:(1)阐明民族问题的基本内涵,讲清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与阶级的关系以及民族与国家的关系。(2)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依据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精神,系统概括民族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处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3)分析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党的民族政策,并阐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国家认同和民族法律法规教育

国家认同教育是以思想道德为视角,使各民族在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维持超民族的国家认同,形成捍卫国家和整体国家利益的主体意识。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是以法律修养为视角,依照我国的法律层次,有步骤地对民族地区群众进行涉及民族团结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阐明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2)指出党在民族工作中的领导地位,论述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攻为民的根本要求。(3)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涉及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强调依法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矛盾和问题,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

3 民族团结史与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

民族团结史教育主要是以史实为基础,以民族团结为主线,对青少年进行的政治理论教育。通过对民族团结史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坚定遵循和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现代化成就教育是以现实为基础,通过阐明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具体内容包括:(1)简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民族团结史,特别是岭南地区民族团结史教育。(2)正视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3)论述党和国家为民族发展出台的政策举措,展示民族地区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二)构建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高校活动性课程主要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将彼此割裂的知识、技能整合协调起来,使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④。基于此,构建活动性民族团结课程总体特点是突破学科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强调主体与客体通过直接的相互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

1 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打造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物质基础、智力因素和精神意志,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中,“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打造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其主要原则包括:(1)活动性课程要依循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围绕其教学目标而展开,不能盲目进行或自行其是。(2)活动性课程要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求的学习机制。(3)学生活动性课程要围绕涉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或民族关系中的若干问题去开展,否则,活动性课程很可能流于形式。(4)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以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能力为宗旨。

2 健全课程制度安排,保障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顺利进行

“高等教育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对整个高等学校管理、建设以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基于此,笔者认为,保障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健全制度与机制。(1)健全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领导机制。健全领导机制是保障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组织保证,各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2)完善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动力机制。各高校要将活动性课程纳入教学工作量之中,探索对教师和学生精神鼓励与物质待遇的形式。(3)建立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保障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各高校要加强对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和财力支持。(4)建立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评估机制。各高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列入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制定科学的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评估方案。

3 构建课程教育网络,丰富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

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它既是整个社会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利于校园外部活动的相互影响。所以,“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既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高校作为民族理论创新与宣传的阵地,应该加强与外界交流,构建渗透校园内外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1)高校可以积极参与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拓宽教育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把宣传教育活动覆盖到广大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和军营等基层单位,覆盖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覆盖到各行各业和各族群众,形成全民受教育、人人促团结的生动局面。(2)区内各级少数民族自治县(旗)、自治乡,涉及到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博物馆、历史人物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应该为高校民族团结实践教育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3)要注重高校教师在理论界、教育界、知识界的影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全面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更好地发挥正确引导群众、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三)建设隐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认知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和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属于显性课程,与之相对,即为隐性课程。隐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获得的影响民族观念和情感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隐性课程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日标、课程计划等要求,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等方面构成的具有民族团结教育意义的教育资源。

1 开发校园物质形态的隐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校园物质形态外延比较广泛,校园周边环境、校内物质景观(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标志性雕塑等),还包括校园各种徽章、条幅等方面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应该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景观,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民族团结信息。例如校园的人物雕塑可以选择历史上为民族发展、民族独立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爱国者,这些精神通过雕塑无声传递,融入学生的精神,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

2 开发课堂教学形态的隐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教学活动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指出:“我得立刻承认,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教学活动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还是社会科学知识的讲授,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规律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利用课堂教学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具有很大启发意义。教师本身就是隐性教学资源,其本身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情感态度和理解程度会对学生造成重要影响。同时,注重发掘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内容,例如,在文史哲教学中,可以注重讲授历史和现代先进人物,特别是与广西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人物,在维护民族团结中曾起重要作用,以促进学生提升民族团结意识。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7篇

 

1 高职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与成因以及本文的主要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突出专业性和技术性教育的过程中,过多地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而且削弱了学校育人的本来功能,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教育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伦理道德观的断层,忽视了学生自身品德和文化特色的培养,导致了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的缺乏。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任务和要求。结合当今高职教育尤其人文教育的现状,通过对中国传统 “道”、“术”学说和传统儒家文化以及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意义的研究和探讨,将传统“道”与“术”文化以及传统儒家文化融入目前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上起到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建设。

 

2中国传统 “道”“术”学说与高职教育结合的理论研究

 

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古典文献后发现,“道”与“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范畴,“道”“术”学说与儒家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是控制着万物一切的生化运作的规律,“术”是指“方术”、“术数”、“技术”。道术关系研究表明, “道”是从哲学到人类一切活动的最高境界,是万物运行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术”是指天道付诸人类社会的现实形态,它以“道”为行为准则和最高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修养、治学、生产生活实践等。人类要想真正有美好的生活,唯有修德于天下。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教授认为:“道”,就是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人格修养,“术”,就是指实践技能和工具理性。而传统教育之“道”包含了“道德义礼”(道)和“知识技能”(术)的双重教育,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提出高职教育应当“首先是重道,同时重视必要的术”。

 

3 道术并重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构想

 

中国传统 “道”“术”学说认为有“道”有“术”,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人才。现代教育应当“道术兼容并重”“教书育人”“学问道德”应该双管齐下,做到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观的统一兼顾。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其一、轻视文化素质和精神发展的教学与培养。其二、普遍存在重专业轻素质的问题。其三、高职院校学生存在道德缺失、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其四、对于提高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因此,高职院校教育以道术并重实践为导向促进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非常必要。本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包含了传统教育之“道”包含了“道德义礼”(道)和“知识技能”(术)的双重教育,因此,通过“道术并重”的教育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素质,也对就业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4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现代高职教育的适切性

 

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包括:(1)“仁爱”与“诚信”的思想。(2)诚信思想。(3)“天人合一”思想。(4)“中庸”思想。(5)“自强不息”思想。当前高校偏重科技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传统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托与优良的文化资源。其中,“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是儒家文化的理论基石,其对当代的职业教育工作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需要在继承中创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儒家文化与现代高职教育结合具有非常显著的适切性。

 

5 道术文化和儒家文化在现代高职教育的实践智慧

 

本文通过调查、访谈,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千江集团三家高职院校与校企联合单位开展传统“道”“术”学说与儒家传统文化、发展企业文化的情况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开展“道”“术”学说和传统儒家文化较为成功的的做法与经验,并对如何将其植入高职教育、拓展校企联合手段以及在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人文教育和倡导道德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索,以期能够为开拓当代高职教育的新路径提供有益的启示。

 

5.1 东莞联合技工学校人文教育实践成果及经验

 

该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国学教育、德行教育、职业素养教育,铸就师生爱国、爱校、尊师、感恩、礼貌、忠诚、守信、爱心、行善等良好的德行,以此让学员学会正确做人处事的态度、方法,全方位培养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开展培训讲座,增强学员学习传统文化的信心和认识、组织学生读《弟子规》、《孝经》等,讲授《弟子规》等内容、为学生开展封闭式传统文化基础入门专项培训,包括孝道教育、悌道与五轮伦之道、经典熏修与德行涵养、礼仪、勤俭节约、感恩、励志、责任心、价值取向教育等,促进了个人素质综合素养的提升,达到了以德治校的效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合社会、企业需求的新时代人才。

 

5.2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传统道术学说和儒家文化导入实践

 

该学院以道术学说为依据制定职业教育的目标,参考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三项标准,培养具备深厚的道德品质、高超的理论思想和卓越的劳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完成《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项目,重点进行了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索,将亚里士多德的“德智体美”与孔子的“学而时习”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在“人文素质课程”一栏中列入人文课程80讲,包括了道术学说及儒家学说讲座。根据传统道术学说与儒家传统文化的理念,提出职业素养的三大要素,即“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并开展了多渠道、立体化、渗入式的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包括设置培养学生素质的相应课程、以提高学员素养为主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了高职院校学员的自身素质。

 

5.3 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及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广东千江集团以儒家文化为主进行了与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创建了“千江论语”特色企业文化,从孔子思想中寻找到企业价值的根基,从《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中寻求现代企业管理智慧的实践,通过标语符号、员工培训、会议宣讲、编辑书籍和唱片、公益演出以及传统的周礼仪式等多种方式,向高职院校实习学员传播“千江论语”的传统特色儒家文化。其中“唱孔子”是“千江论语”独具特色的传播方式,出版了《有朋自远方来》、《三人行》和《铿锵论语》书籍以及唱孔子乐教系列有声教材,通过配套教材书籍和CD唱片学习论语,促进了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实践。

 

6 结语

 

(1)我国高职教育应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术”兼顾的职业教育理念,将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在崇尚科学精神的同时,实现道术并重的高职教育发展。(2)当前的高职教育应该更新教育观念,逐步加强学员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用儒家人文思想精华丰富素质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素质,改变重科学、轻人文的现状。(3)高职院校应当用儒家人文精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使其作为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载体,实现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做事与做人高度统一的高素质人才。(4)高职教育必须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联合企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传承儒家人文思想,开展儒家经典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为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开辟新的路径。

 

综合上述,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了从中国传统“道”“术”学说与儒家文化中汲取其人文思想的精华,并在理论上寻求出传统儒家文化在现代高职教育的适切性,探索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并以开展传统教育较为成功的高职院校、校企结合企业的经验为目标进行了调研和探讨,为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应用于高职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对于探索一条适合于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途径有较好的理论和实际参考价值。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高校德育 比较 启示

韩国重视高校德育,其重要内容是将育人教育贯穿到国民精神教育中。在当今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韩国高校国民精神教育因其鲜明特色和显著效果而颇具影响。比较和分析韩国高校德育的特色,对于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加上韩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韩高校德育在很多方面逐渐趋同,中国与韩国高校德育的共同点,具体如下:两国的高校德育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都认识到德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将其培育成为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都很重视高校德育功能,将德育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德育模式一样,都是混合德育模式。

一、中国与韩国高校德育的比较

中韩两国无论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还是传统观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两国的学校德育体系在目标、方法、内容和模式等许多方面截然不同、各具特色。下面从以下四方面对两国高校德育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目标比较

中国高校的德育目标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基本路线为核心的政治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具体目标如下: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1]

韩国高校德育目标是发展道德自律,注重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建立有关民族认同、人道主义和社会关系所需的价值系统,并懂得人类伦理的基本问题。[2]它的目的在于协助所有的人完善个人的品德、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取得能参加建设民主国家及促进全人类繁荣活动的公民资格,强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公民精神,通过正确理解个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来树立相互协作的精神。[3]

(二)方法比较

中国高校的德育方法: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坚持方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继承和创新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

韩国高校德育的方法是实践形成――儒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韩国人在社会活动中实践儒家伦理,把儒学融入民族的潜意识之中,变成民族集体性格和无穷的精神力量;它把儒家义理精神应用于民族主义上,把伦理道德视为治世之宝典,把君臣父子观念作为修身养性之德铭,引导学生重视道德修身与重视国家民族兴衰联系起来,力图把忠孝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培养精忠报国的有文化的韩国人。

(三)内容比较

中国高校的德育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充实调整。具体内容如下:(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历史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教育。(4)民主、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纪律教育。(5)人生观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人生态度教育。(6)道德品质教育: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7)学风教育:学习目的教育,治学态度教育。(8)劳动教育: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态度教育,热爱劳动人民教育。(9)审美教育:审美观念教育,审美情趣教育,审美能力培养。(10)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5]

韩国高校德育的基本内容:韩国德育的最突出的功能是保持和传递儒学思想,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把传统道德教育尤其儒家思想作为德育之根本。把儒学的道德伦理内容列入大学的教育科目中。韩国德育十分重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个人修养,在个人生活中,主要对学生进行端正、诚实、节制、创造、深思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宽容、和睦、亲切、责任意识、团结合作和公正的教育。其次,韩国学校德育重视人际关系和礼节的教育。再次,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观念和爱国精神是韩国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渗透在高校德育内容之中。最后,韩国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规范性的训练。

(四)模式比较

中国高校德育模式属于混合德育模式,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全体教职工德育工作、辅导员和班主任、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6]是现代德育模式,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工作学习的结合模式,是民主法治模式,是群众参与模式,具有现代性特点。

韩国的学校德育模式是混合德育模式,将课堂教学、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开展德育工作。韩国德育设相对独立的必修学科,大学开设相应课程,也称道德推理课,是第一类课程。在韩国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表中,德育课重视排在第一位。韩国德育课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并积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整套教材扣紧特定阶段的教学目标,选取了相应学生发展水平的民间故事和社会问题。为了使学生直观地学习传统和美德,韩国学校一般设有传统习俗教育室,陈列各种传统习俗的实物供学生参观和学习,每逢奏国歌、升国旗,不论是谁在何处,均须肃立。通过民俗参观、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韩国高校德育的成功对加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与韩国的高校德育比较来看,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可以增强我国高校德育效果,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齐抓共管重德育

韩国高校的德育地位是很突出的,甚至在整个国民教育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德育的重视积极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程和发展启示我们,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应将德育排第一,教会学生做人排第一。德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只有通过多种渠道齐抓共管,实施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才能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不仅需要学校加强教育,而且必须调动家庭和全社会力量共同合作。首先,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抛弃抽象、枯燥的说教,以情感为突破口,以事实材料代替凭空的宣传,以幽默和美学补充单调的文字内容和平铺直叙的讲授,以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强化课堂上学到的道德观念。其次,巧妙利用德育方式的隐蔽性。善于利用校园中隐性的德育素材与德育机遇,做到“润物细无声”,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以健康的氛围潜在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最后,充分借助社会文化力量和利用公共环境资源,强化校内的德育成果,让道德教育无处不在。

(二)汲取思想重文化

韩国是全世界保存儒家思想比较完整的国家之一,优秀的儒家思想对培养韩国国民的素质起到了很大的提高作用。他们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批判启示我们应该指导大学生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教会大学生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同时在尊重自己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鉴别地汲取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

(三)全面渗透重实践

韩国学校德育注重实践性的特色启示我们,在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今天,更应看到实践活动在德育中的重要性,它给受教育者提供了道德实践的机会,提供了情境陶冶、自我教育的场所,是增强德育实效的有效形式。大胆探索德育目标的实现方式应成为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我国在德育教育中应重视实践教育和全方位渗透,强调以生为本,将德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德育教育不是任何一门专门教学可以完成的,而要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之中。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除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等。我们要注重品德养成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加强道德规范的训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改变方式重实效

韩国高校德育的教育方式灵活多样启示我们,高校教师应重视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实践传统道德的意愿和意志力。教师可使用不同的图片、人物、音像等资料充分展现和反映传统道德中蕴涵的精髓。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进行理解、解释,并将其运用到当前的生活情境中。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和实践传统道德的机会。另外,德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教师的教学本领,而且要具有深厚的道德素养,能够懂得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用丰富的道德实践去锻炼学生。[7]

通过中韩两国高校德育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在保留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韩国高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使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方法和内容不断创新,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4][5][6]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2]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344.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第9篇

一、课题的提出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需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大理石:“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很好的交响乐队,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我国现代家庭主要是由父母、祖父母和独生子女组成,人口少,结构单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活动逐步由开放式(庭院型)走向封闭式(单元型),加上电视节目的泛滥、电脑的普及,几乎淹没了孩子与双亲交流、与亲友交往、与邻居相伴的机会。另外,离婚率升高带来的单亲家庭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隔代抚养问题等等,都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才能相互交流教育信息,使家长的血缘权威、经济权威与教师的学术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动听的乐章,从而雕塑学生高尚的人格,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需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由于家长的修养、学识、教育水平的高低不等,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①过分溺爱,重养轻教——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袒护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放肆,养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而又刁蛮、任性的性格;②望子成龙、重智轻德——只盼孩子将来成“龙”,忽视孩子的眼下成人,造成有的学生成绩优秀而品德较差,难以管教;③期望过高、暴力相加——家长自身没有建树,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由于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没达到目标,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④忙于事业、托付他人——现代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很多事业型的家长(主要是经商者)苦于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老师,自己放心地去干事业,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别人,结果是得不偿失;⑤自以为是、轻视老师——有些家长自恃有一套安生立命的方法,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认同,甚至有对立情绪,并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这种情绪,导致孩子对老师、学校的教育和各项措施持抵触情绪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极不合拍,严重制约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向家长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整体实验要达到的目标是:(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2、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是只关注“精英”,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联合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研究的原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探寻恰当的方法,努力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切合点,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全面性原则:将教育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体会成功的喜悦,用“教育之爱”滋润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运用多种手段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4、针对性原则: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采用不同的措施,找到家教工作的突破口。

四、研究的方法、措施与过程

1、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为主,配合调查研究法、实验法。

2、研究措施

一是抓教学计划:要求课题研究教师制定家庭教育授课计划,由教务处、政教处核查,报校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教学计划包括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二是抓教材配备:2002年以前,我校家长学校配用经教育部关工委审定,安徽省关工委、省妇联、省教委组织编写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初中生家长教材》;2002年以来,我校以《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败家教警示录》为主要教材;2004年,我们又将实验教师和有体会的家长撰写的家庭教育论文汇编成册,作为新阶段家长学校教材。

三是抓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1)成立家长委员会。它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听取家长的意见,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2)家长开放日:开放日活动一般包括评教评学、分级部对家长开放课堂、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使家长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并以开放日为契机开展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3)请专家给家长授课:家长学校开班期间,聘请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青少年心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对学生家长集中授课,教给家长有关家教的理论和实践经验。(4)学生、家长、教师恳谈会: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组织三方代表座谈,各抒己见,增进理解,达成共识。(5)召开家长会、家访:我校规定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各班必须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还可根据本班实际自行组织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向家长汇报工作,并就学校取得的成绩、改革的重大举措及学校面临的问题向家长宣传、介绍,征求家长意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学校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要常抓不懈,走进学生家庭,就能走入学生心灵。(6)以课题研究为前提的跟踪实验:选定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进行不同个案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并对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7)评选优秀家长,进行经验交流:在各班推荐的基础上,认真评选出学校优秀学生家长,召开专门会议,为其颁发证书,进行表彰。并让优秀学生家长做经验介绍,对广大学生家长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8)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从学生的角度谈他们所期盼的家庭教育,启发家长们易地而思,具有生动的感染力。

3、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我们共经过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1年9月——2002年1月,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编写课题实验方案,对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作好研究前的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2)研究阶段:2002年2月——2004年1月,依据方案落实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对老师的培训、家教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各种素质的训练,总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效益,促使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3)总结推广阶段:2004年2月——2005年2月,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将老师、家长、学生撰写的有关家教论文进行汇编,整理成书出版,将成功经验在全校进行推广。

五、研究成果

开展现代家庭教育实验的三年中,我校家长学校共开办9期,直接培训家长1800多人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的成果如下:

1、建立了家教理论资源库。为便于家长随时请教,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难题,我们将有关家庭教育的优秀文章和其他资料都输入网站,形成资源库,使家长在家也能通过网络接受学习。

2、通过家长学校的锤炼,一批经验丰富、育人有方的优秀班主任脱颖而出,并先后于2003年3月、2004年5月和2005年3月成功举行了三次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力图把他们的宝贵经验由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

3、中考成绩连年捷报频传,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01年中考一中、六中达线人数为58人、2002年为68人、2003年为77人、2004年省示范高中达线人数为236人;学生在文艺、体育、读书、演讲比赛、科技创新等竞赛中屡获大奖,2004年5月,我校初三(8)班的学生姚跃在科技发明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后,又作为中国唯一的残疾人代表参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儿童论坛,阐述了他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2005年我校学生在省级作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更是成果辉煌,在瑶海区各学校中是遥遥领先。

4、2002年8月,三十八中被评为“安徽省家教名校”,唐平生校长代表安徽省在全国家教工作会议上作了《顺应时展走特色家教之路》的发言。随后,我校又先后获得全国百所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德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科普示范学校、合肥市保护未成年人示范学校标兵等一系列荣誉。

5、经过三年的研究,老师、家长都积累了大量的家教经验,2004年5月,我们征集了实验教师、家长和学生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优秀论文四十多篇,将其汇编成册;召开优秀家长表彰会;制作了“家教现代化工作短片”。

六、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有困惑与反思。

1、结果分析

(1)转变了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很多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经过多种形式理论培训和与教师的直接交流,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教育行为趋向合理,很多家长还常常主动将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发生的矛盾和自己的困惑带到学校与老师讨论,向老师求教,寻求老师的帮助与配合。

(2)打造了一批优秀班主任,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效能。家长走进课堂,贴近教育,既是家长学习的机会,也是对老师的鞭策和激励,在改变家长的同时也教育了老师。所以,每一次家教活动的开展,对班主任都是一次极大的锻炼。由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效能有了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3)培养了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素质的优秀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形势下,家庭合理、温馨的教育氛围,是学生成才的沃土;学校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培养,是学生成才的关键。目前,我校已形成了学校家庭对学生施教的合力,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模式向社会化、系统化、现代化的转变。

(4)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家庭教育研究的成功,使学校的办学思路更明晰、办学理念更先进、办学模式更成熟。现在,三十八中已是瑶海区窗口学校、合肥市示范学校,成了南淝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我们的思考

在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1)课题研究必须有校领导的真正重视,要有人力、物力、经费、场地诸方面的保障,家教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2)家教工作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思路统一不悖,并行发展,才能将家教工作与学校其他育人行为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3)家教工作必须从学校的校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群体特征与素质层次,因材施教,不可无的放失。

(4)要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是家教工作深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