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学考试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2:28

教学考试论文

教学考试论文第1篇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教学考试论文第2篇

司法考试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考试的意义不仅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选拔司法职业人才。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司法考试作为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桥梁,其是本科法学教育的“风向标”,对法学教学改革存在指导作用。

(一)评估法学教学效果

就一般经验而言,教学与考试是相联系的,考试的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考试,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全面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才可能暴露,教学质量才得以提高。从这个角度而言,考试的基本功能即是全面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司法考试之于法学教学也存在这样一种意义,即法学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司法考试来反映。具体而言,法学教学的核心课程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这些内容亦是司法考试重点考察的内容,法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对相关知识讲解的详细程度将对学生司法考试的成绩产生关键影响,教学的效果,将全面反映到司法考试的成绩中。实质上,就很多法学院校而言,其在宣传本校法学教学效果时,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是其重点宣传的内容之一。如有法学本科院校即在其招生广告中宣称,该校大四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例为30%,学生毕业后三年内通过司法考试的比例高达75%,并据此宣称该校本科法学教育质量过硬。从这个事例中即可以反映,司法考试之于法学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全面评价法学教学的效果。

(二)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

司法考试的作用不仅在于全面评估法学教学的成果,其还发挥着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桥梁的作用。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司法考试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法律人的入门考试,一旦通过这个考试,即获得了法律殿堂的通行证,成为法律共同体的组成人员。也就是说,法律职业作用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评判从申请从业的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的依据即是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的,才认为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从这个角度而言,从事法律行业的前提并未接受法学教育,而是通过司法考试。因而,司法考试即成为了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桥梁——接受法学教育意味着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通过司法考试才意味着其法律知识达到了从事法律行业所要求的水平,因而也才给予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的获得是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必经途径。不仅如此,实践中,很多企业招聘法务人员或者司法行政机关招收公务员的,也要求应聘者或报考者通过司法考试。从这个角度而言,司法考试亦是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桥梁,接受法学教育的,只有通过司法考试才能从事法律职业。

(三)指导法学教学的发展

司法考试是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其对法学教学的发展亦存在影响。实质上,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法学教育的目的即包括了促使学生掌握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确保进入到司法职业共同体中,成为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为此,对很多法学院校而言,法学教育的开展即不得不考虑司法考试的考察内容,根据司法考试的需要而调整其培养方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自2008年司法部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司法考试之后,很多法学院校即调整了其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增加对法条的讲解。甚至有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即将成年司法考试的题目纳入到其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司法考试题目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这即反映了司法考虑对法学教育的指导作用。

二、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挑战

尽管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开展存在诸多的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司法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而法学教育并不能满足培养职业法律人之要求,司法对法学教育之开展存在诸多的冲击,当前法学教学在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面临司法考试的挑战。

(一)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目标的挑战

本科法学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一种基础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对法律条文知识也有相当程度的熟识。也就是说,本科法学教育与职业院校的教育相比,其在教学目标上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理论功底的培养,使学生精通于法理。因而,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多地是培养综合性的法律人才。所谓综合性的法律人才,则不仅应当能够胜任司法实务工作,更应该能够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因而,本科法学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至于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多地由学生通过实习或者参加工作后习得,而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而习得。而司法考试作为选拔职业法律人的入门考试,其考察的重点内容即是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法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并不是使学生掌握法律应用技能,而是培养其法律思维和法学理论功底,这即表明,本科法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司法考试之要求存在偏差的。因而,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本科法学教育即应当处理综合性法律人才的培养与实务性法律人才的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内容的挑战

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内容的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课程设置上,本科法学教学包括十四门核心课程,包括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金融法、国际贸易法等课程。而就司法考试而言,其侧重考察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这几个部门法,所占分数比例高达70%左右,但在课程安排上,这几个部门法学受到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及于司法考试对这几个部门法进行考察的力度。其二,在各个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当前主流的法学教材中一般都侧重于法学原理、法律发展、法律条文的介绍上。以目前国内法学院校采用程度较高的由姜明安教授出版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为例,该书即是侧重于上述内容的介绍,全书几乎没有出现法学案件。而就司法考试而言,其一般都是以案件分析的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而,经历过专业法学教育的学生,一般都具备较为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对法律条文内容也有相当的了解。但这些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案例的能力则不足以应对司法考试。从这个角度而言,本科法学教育内容与司法考试考察的内容之间是存在差距的。

(三)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模式的挑战

司法考试作为选拔职业法律人的考试,其所考察的内容必然是具有实务性、操作性的。也就是说,司法考试以法律应用能力为考察对象,在具体的考试内容安排上,可能涉及到案件办理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常见的程序错误、法律文书的写作等。这些问题,在本科法学课堂上当然也是可是进行讲解的,但如能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的办理,则其对这些知识才会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也才能理解这些知识的真正内涵。遗憾的是,当然本科法学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除为期较短的实习之外学生少有参与司法实践的机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本科法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应司法考试之要求的。

三、法学教育对司法考试的应对

自2008年司法部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司法考试后,许多法学院校注意到此动向,在其教学安排中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为有效应对司法考试提出的要求,法学教育还需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合理定位法学教学目标

如上所述,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多地是培养综合性的法律人才。所谓综合性的法律人才,则不仅应当能够胜任司法实务工作,更应该能够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然而,在实践中,各法学院校往往基于现实的考虑而注重学生理论功底的培养,而忽略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本科法学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即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的研究型人才,又定位于培养实务能力突出的实务型人才。为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法学院校可以建立起分班制度。具体的作法是,在大一阶段,学生统一学习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堂。到了大二、大三则进行分班,分为基础理论班和实务班,由学生在这两个班中自主选择。基础理论班的学生在此阶段主要学习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到大四后专注考研;实务班的学生在此阶段则主要学习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应用知识,到大四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通过这种分班制度的建立,立志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学生将有条件掌握扎实的法律应用技能,从而能够轻松应对司法考试。

(二)合理调整法学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就法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而言,不管是科目设置抑或内容安排,当前法学教育中都偏重于理论教学而非实务操作。据此,笔者认为,为有效应对司法考试,法学院校之教学内容应当作如下调整:其一是在科目设置上,加大实践性科目所占比例。在法学科目设置上,应当加入文书写作、证据收集、法庭辩论技巧等科目,从而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自如应对司法考试。其二是在内容安排上,则应当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实践性较强的部门法中加大案例分析的比重,甚至可以开设专门的案例分析课程,同时将刑法、民法、行政法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熟识法律应用和案件分析的技能。

(三)创新法学教学模式

教学考试论文第3篇

(一)报考规模出现下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体现出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各类办学形式丰富了高等教育的体系。随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及函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高等教育形式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总体规模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村生源的占比在持续上升,城市生源略有下降;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有的省市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招考形势不容乐观。[2]

(二)逐渐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结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典型的学历教育,但目前教育体制改革将非学历教育作为一个创新点或者可以称之为突破口。现阶段自学考试依然以学历教育作为重点,但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自学考试也面临着转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逐步融合发展。这种尝试,如将自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是可行的。

(三)本科阶段报考规模上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涉及两个层次的学历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专科生源是自学考试的主要生源,而到了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本科的需求逐年上升,提升本科阶段教育规模已成为自学考试的一个具体目标,这也完全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即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四)报考生源形成多元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推行初期其生源是较为单一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在教育方面需要的变化,目前自学考试的报考生源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在职人员、大中专生、普通高校在校生等各类人员都积极参与到自学考试当中,使自学考试的作用更加突出。

(五)参考人员学历逐渐提升

高学历的考生越来越多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个突出现象。首先是一些高校在校生为了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参与到自学考试中;同时也有一部分已经就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为了提高个人的职场竞争力也积极投入到自学考试中。自学考试参考人员学历的逐渐提升,对自考实现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方向

(一)调整自学考试基本定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未来发展在于有效创新、转变教学管理的观念,重新定位。以往自学考试主要是为了弥补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足,以“补偿教育”而存在,定位较低。随着近年来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这种定位已明显不能适应自学考试的发展需要,自学考试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在就业等环节上越来越不具优势。自学考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调整课程结构,面向农村、面向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服务。

(二)创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自学考试发展的不同时期,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由学科型的学历教育模式向应用型的学历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但目前仍以学历教育为主。这种模式随着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将高职教育的职业培养特征和自学考试本科的学历与应用特征相结合,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探索高职专科学生与自学考试本科学生的“专接本”模式,创新学历型与职业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自学考试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自学考试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责任心强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其次,健全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在自学考试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中的指导作用。再次,依托普通高校人才优势,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年龄组成合理的命题教师队伍、大纲编写队伍和科研队伍。

(四)创新自学考试命题方式

自学考试在考试命题方面也要有所创新,考试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是由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最终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学考试是一种继续教育形式,因此自学考试培养的人才应该属于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设置和考试科目的选择上,教育部门要紧紧结合现实社会需要去分析和选择,不能脱离实际应用,使考试选拨、培养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3]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思路

(一)突出继续教育特点

从本质来看自学考试是一种继续教育。当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和大众化的阶段之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定位于学校的继续教育这个层面之上。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高,高等教育还难以有效顾及到继续教育。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可以在继续教育这个领域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从学历教育转变为实用性教育,当学生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观念都得到转变时,自考就可以与职业技能考试结合起来,通过数门专业课程考试后,颁发给考生技能资格证,进而体现出继续教育、实用性教育的特点。当前自学考试的学历教育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一部分在职或者在校大学生参加自考去获得第二学历,掌握新的知识,但总的来看自考并没有完全突出继续教育这个特点。其实从目前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中选择一个作为我国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的话,自学考试无疑是最具优势的一个,因为自学考试的办学形式相对宽松,考试自主性强,也就是说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选择报考的专业,并自己决定考试科目的先后顺序,且单科通过后,就可以获得一份合格的成绩证明,即考生掌握了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应用的基本素质。将自学考试这种自身的优势放大化,从某种层面来看是自学考试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尝试探索将自学考试逐渐转化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不论对教育体制改革还是对普通的求学者而言,都是利大于弊的。

(二)逐渐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间互通性更强,教育的整体化发展已经初现端倪。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够与成人高等教育等几类开放式高等教育实现学分的互相认可。这种模式的实现,对于推广非普通高等教育形式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从教育的本质而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含金量也被有效验证了。现阶段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体系结合起来,使自学考试的学分能够被普通高校所承认,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含金量及社会认知度。从具体的应用方面来看,目前自学考试的学科设置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实效性还相对差一些。自学考试专业、学科设置相对固定,而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学科设置则比较灵活,不同高校在同一专业中,所开设的课程有可能存在区别,因此自学考试成绩想要有效融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体系中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从基础课程开始尝试,首先将基础课程的学分融入到学分体系中,这部分课程的普及率高,且教学内容区别不大,因此能够被直接加以应用。要想有效将自学考试的学分纳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体系中,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发挥积极作用,做好试点工作,解决当前尚存的问题和束缚,创新思路,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的前提和背景下,使自学考试的优势得以发挥,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和互相促进,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发展。[4]

(三)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专业设置需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专业设置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符合公众的普遍需求的话,那么自学考试必然将被时代所淘汰,被新的教育形式所取代。[5]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这个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普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更快、变化更多,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教育4年周期,往往面临知识更新换代快的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摆脱对普通高校专业设置的模仿,走出传统的学科型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结构,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顺应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产业结构的变化,联系实际,贴近市场,学以致用。从本质来看,如果将自学考试的基础学科考试单列出来,逐步将各个专业中相类似的学科进行归类,使每一个专业中只有10个或以下专业科目的话,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就能增强,进而可以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去调整专业设置,实现教育考试与社会发展的相对同步。在专业设置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增加专业设置,特别是大力发展本科段自学考试专业;二是专业方向多样化,并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三是从学科型专业向应用、操作型专业过渡,向职业化、技能化方向发展,强调实用性;四是适应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程相沟通的需要,大力发展“双证书”专业。

(四)改革课程考核及评价手段

目前自学考试课程考核及评价手段仍以笔试为主,今后的改革要努力丰富考核及评价手段。一是要进行学习全过程综合评价,即采取“过程性考核”,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并记录为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评定课程成绩。二是加强对考生独立完成研究任务能力的考核,针对某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可采用小论文、调查报告、课堂开卷考核等方式进行课程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有助于增强考生今后的独立工作能力。三是加强自学考试命题库建设,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建立技术先进、质量可控和安全保密的自学考试命题库。

(五)扩大自考招生面向农村地区有效延伸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普适性非常强的教育形式,我们需要逐渐扩大自学考试招生面,向农村地区有效延伸,使农村地区的生源能够不出本地就获取到专业知识,同时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获得毕业证书。[6]当前因高考地区差异化等问题所限,农村地区学生直接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要低于城市学生,而自学考试这种“严进宽出”的教育考试模式,则给了农村地区生源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当前自学考试办学点和考试网点大多设在城市,这给农村地区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够采取措施将自学考试招考面逐渐延伸至农村地区,对学生自身发展和自学考试发展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教学考试论文第4篇

关键词: 考试制度 教育改革 招生 高中语文

科技与信息时代,人才成了最珍贵的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在当今社会议题中,教育问题成为热点,是全民都关心关注的重中之重。

人才的教育培养十分重要,人才的筛选分配也不容忽视,如何选拔人才才能公平公正是中国几千年以来不断探寻的课题,但自隋唐设立科举制以来,中国的考试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考试制度也是如今大面积选拔人才最具合理性、可操作性、公平性的手段。

一、以往考试制度留下的弊病

1977年,邓小平恢复全国高考,其后的几十年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形态,考试招生制度几经调整与改变,不少考试招生政策一直存留到如今。几十年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形态早已不似以往,一些当年的制度留存到现在早已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甚至阻碍了发展,成了制约时展的弊病。

以往高考制度只讲分数,不问能力的政策形成了社会上分数至上的风气。高校的招生过于看重高考总分,考试形式单调,使得一些单科成绩优异,偏科严重的高中考生无缘心中理想的学校。

二、协同前进

新的考试招生体制改革着眼于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逐渐对以往已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政策作出取缔或者改变,提倡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分数,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校评价,分数不再是一切,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使得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学生全方位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的单科特长,偏科问题也给予充分尊重和自主选择科目的权利,避免了考生因偏科问题无法进入高校的窘况。在学校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偏才,有些学生语文成绩很好,有很强的文学天赋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但其他科目却不甚理想。学生经常会被要求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其他科目上,久而久之,忽视了对文学上的培养和教导,磨灭了他们的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很多时候就失去了也许可堪造就的人才。考试制度的改革改变了现状,对于有天赋的学生给予其发展空间,充分发掘学生天赋,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

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考试改革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春天的同时,语文教育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提升,不再一味西化,尊崇西方文化,对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愈来愈受到重视,语文课堂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讲解更加深入,古代文学的比重增加,形成以“本土文化为主,西方文化为辅”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文学素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几千年前孔圣人孔子便不把教育目光局限在书文之上,同样也重视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试改革之后教育不只停留于书本,以往的教学只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的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细腻的情感感受。拥有情感丰富、充满体验的心灵才是文学创作不竭动力的源泉。高中语文教育注重实践活动,更加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了高中语文长久以来枯燥呆板的教育方式,使语文教育事业向素质教育时代迈进。

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不再受到压制,提倡学生对文学作品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使学生的阅读思考多样化、全面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不再是以往学生硬性记忆文本解读,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各尽其才、展现自我、积极发言。一改语文课堂一味的概念灌输之风,促进学生思考,彼此交流,畅所欲言,不存在标准答案,所有见解和观点都得到尊重,积极鼓励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把学生培养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特见解力,丰富想象力的人才。

三、发展教育

考试招生制度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宽松人性的考试制度使教育蓬勃发展,但存在一些问题,只提出改革总论方向,但并未对语文考试制度提出具体的改革方要。政策的模糊性使得高中语文考试制度有些无所适从,高中语文教师不知道教育方向该如何把控,致使考试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考试制度的改革不仅需要把握主旨方向,更需要明确要求单科例如语文的具体实施纲要,对高中语文教师加以培训辅导,使老师明白高中语文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使改革落到实处,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繁荣。

四、总论

考试制度改革给语文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气象,语文教育从枯燥僵硬的模式逐渐进化成开放、重视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从培养应试人才到培养素质型人才的转化。一个国家重要的是文化,中国文化的继承主要依靠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改革下逐渐完善先进的语文教育是中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步骤。

如今中国社会处于战略转型的阶段,多种社会矛盾丛生,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考试制度改革依势而行,但仍处于初期的发展摸索阶段,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将来仍旧会遇到许多难题。不可否认的是,改革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气象,尽管仍有不足,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建设全面完备的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考试论文第5篇

一场高水平的篮球比赛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的感受,它像一台高速运行的机器,需要各配件之间的精密协作。场上的五个队员身怀绝技,各有特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后卫队员疾如风、快如电的运球、突破,鬼使神差的传球令人赞叹;前锋队员身轻如燕,中远距离投篮百发百中,弹无虚发,让人叫绝;中锋队员九天揽月,力拔山兮,抢篮板球如探囊取物,你赞叹每个队员技艺精湛,他们天衣无缝的团队合作精神赢得了比赛,给大家献上了一场篮球运动的饕餮盛宴。假设如果进行篮球技术传统方式(规定项目)的考试,篮板王罗德曼定点或定时投篮不会得高分,姚明如果参加全场、半场计时运球上篮成绩也不会很理想。但他们的篮球技术水平都是一流的。学校篮球课教学中,学生的身体条件有差别,有的高,有的矮;速度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擅长运球,有的擅长投篮,有的传接球是长项。传统的篮球教学考试不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篮球技术的水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篮球教学的正常开展。改革现有篮球教学考试方式,探索研究科学合理的篮球单元教学考试方法很有必要。

2高职院校篮球单元教学考试内容和方式

2.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针灸推拿职业学院学生2000人,其中男生1300人,女生700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了解该课题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问卷调查法。在各高职院校中进行关于篮球课考试内容和方式、能否自选考试内容及对篮球单元考试方式改革建议的问卷调查,共计2000份。对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针灸推拿职业学院等学校共计37名体育教师进行关于篮球课考试内容和形式、篮球单元考试方式改革建议的问卷调查。

2.2结果与分析篮球课考试内容和形式有:定点投篮或1分钟计时投篮;半场或全场运球上篮;篮球教学比赛;可以选择篮球技术考试的内容没有。考试的方式为完成规定动作的数量和质量。对改革篮球单元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有:90%的同学认为考试方式应灵活多变;考项可以选择个人擅长的技术内容(如投篮、运球、传接球等技术中的一项)。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严格执行学生达到体育基本标准的相关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考试科目,体育课不及格不予颁发毕业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及其他先进荣誉称号、奖学金评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不到50分按肄业处理。因上述规定,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是学生的普遍愿望。89%的教师认为篮球单元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篮球技术掌握的情况。考试方式的改革要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性为目的。

2.3现状现行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考试多以规定性技术动作考试为主,重视结果评价,忽视了个性差异和特点,考核的内容、形式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出对学生的评价。如考试内容有定点、定时投篮,个人半场或全场运球上篮,教学比赛等方式。考试形式是规定动作完成的质量和数量。考试内容及形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弊端已经突显出来。这种考试方式有三个弊端:一是对学生篮球运动能力、锻炼习惯的培养不利,集体运动应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以人为本,发挥特长;二是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创新性的教育不利;三是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优秀品质不利,也容易造成考什么练什么,运动水平低的同学由于采取“针对性练习”策略而得高分的局面。因此,高职院校篮球单元考试方式的改革应以建立提高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目的的考试体系。

3考试方式改革的建议

3.1考试的内容及分值(按百分制)平时考核(60分),主要是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奋勇争先,拼搏向上的优良品质等。单项技术的考试(可选择项目)运球技术、传接球技术、投篮技术、抢篮板球技术等自选项目分值一样,制定统一标准(20分)。组合技术的考试,两人配合的半场或全场运球上篮(10分)。团队合作技术,半场或全场的教学比赛(10分)。平时考核要重视过程,严格考勤,重参与,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篮球教学养成良好的篮球健身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期末考试重结果,重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张扬,重团结协作,重优秀品质的培养,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满意的成绩。

3.2考试方式的改革应遵从以下原则

3.2.1应该采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原则。

3.2.2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

3.2.3理论考试和技术动作考试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考试论文第6篇

1.cet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自1987年推行四、六级考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更加重视公共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实和改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①可以看出,在教学和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cet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与四、六级考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cet中新题型增设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考教理念,造成了cet测试和大学英语教学关系的异化。

2.1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有的学校不惜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将本该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推迟到三四年级开设,有的根据四、六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有的大办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有的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攻关”,有的发动教师研究四、六级考试“规律”,放任教师抛开原定教材,以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全面“服从”考试需要,他们对正常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做参考题、复习题、模拟题、仿真题。

2.2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尺度,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有的大学以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津贴挂钩,有的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如此一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唯四、六级考试是从,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通过考试。后果就是,四、六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英语考试技巧提高了,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高①。

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疑这种应试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外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着手对其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这一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尝试。

自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正式启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语言测试的试题根据评分是否需要阅卷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来说主观题如作文等效度高,对教学的后效好,因此大学英语考试无论四级或六级都坚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题。自1996年1月起,已延续了十余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偏重客观试题转向主、客观题型合理搭配,重视考生主观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目前已经过研究和实验并可逐步采用的新题型有翻译、听写、简答题。考试委员会还在积极开展其他新题型的研究。采用新题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使全国高校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采用新题型时尽量保持所考核的语言能力构成基本不变、答题时间不变、各部分得分比例分配不变,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例如1996年6月的四级考试,采用翻译题型后,全国重点大学翻译部分的均值为6.75分。这一部分用来取代原来的完形填空部分,而1995年6月全国重点大学完形填空部分的均值为6.72分。这说明采用新题型可以保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此外,考试委员会还决定今后在考试大纲中列举多种可能的题型,而在某次考试中具体采用何种题型则事先不予公布,以抵消应试教学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要探索对新题型进行等值处理的方法,保证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但等值处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考试的效度是第一性的,通过考试正确地指导教学才是考试的根本目的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使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获得更强的参与国际交际的能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初开始试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并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两次扩大试点。总的来说,口试推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遏制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单纯通过率,使《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更扎实、可靠的基础③。

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概括的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在明确了正确的考教关系的同时,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而改革,否则,不但将贻误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可能使我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随着cet新题型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即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方法和研究新的方法来扎扎实实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指引我们对近十余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展开反思,以便充分认识其中的偏差和教训,端正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照本宣科”、以测试为目标的教学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善于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这使得教师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业务水平。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呢?

笔者概括出以下几种策略:

3.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填鸭式教学方式

应惠兰教授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教学方法应该分为教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组成部分”。过去当我们谈到外语教学或教学方法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运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正是遵循这种语言学习规律而创建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避免整堂课讲授太多的语言点;避免给学生直接指出应该注意什么;避免给学生详细列出语言点的用法,而是应该恰恰相反。老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解课文的大意,然后以问题辩论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风格、语言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的讲解是辅的、画龙点睛式的。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点的用法,而且还学会了,并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能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充实。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也走向了市场,这无疑又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促发的有利条件。在英语教学之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是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最好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视野空间扩大,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之达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受益于学习者本身。教师对一些较难的课文还要进行一些系统的讲解,以适合学生水平的需要。传统的授课法是以单词、语法分析为主体。但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被割裂了。语言知识很可能变成无本之木,学生兴趣无从谈起,积极性无从调动,结果事倍功半。教师讲解课文的方式要以语篇教学为主,教师要把文章的信息结构,与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要把语言知识、单词的讲解完全放在篇章内容的整体讲解过程中。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齐备的活生生的语言。

3.2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eec),中心是英国。交际法重视教学大纲的研究。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加以安排。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操练,课堂教学活动应模拟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生活情景。

一方面,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关系的同时,还要把它置于句子乃至对话、语篇中呈示。如:角色表演法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话表演,让学生轮流到台上表演。表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不难又需要做好准备上台表演。或者进行pairwork或groupwork。在表演中可以准备实物道具,其中丰富的动作、表情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要使教学同真实世界(realworld)建立联系,如用影视片段、多媒体等来实现单个词汇或词汇系列的输入,让学习者感觉生动、易学。对某些动词如swing,snore等,还可以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演示,其效果比单纯以文字讲解要好。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情境。如在课堂上播放英语经典原版片,故事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加之画面优美,身临其境,收到了出奇效果。不少同学能把影片中的部分英语对话模仿得惟妙惟肖,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呈现词汇的语用信息。像邮筒(pillarˉbox)在中国为绿色,在英国却是红色。这种信息必须提供给学习者,pillarˉbox这个词暗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同该词的概念意义同等重要。此外,不少词还具有一定文体意义和情感意义。尤其是具有褒义或贬义的词,其情感意义是该呈现给学习者的。对于指黑人的两个词black与nigger,了解二者的概念意义而不知其情感意义显然会影响交际运用①。前者带有褒义,后者却是贬义,这2种不同的情感意义同相应词语的概念意义一样重要。内含意义与情感意义因个体、文化、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教学主体亦要留心这一点。

3.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改善外语学习环境

多媒体软件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其容量、使用功能、新颖程度为普通教科书所不及,在教学中显得十分方便。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利用其视觉及听觉器官,紧紧跟随变化中的设备功能及富于色彩的影音材料,从而使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就摆脱了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视野中只有那一成不变的老师、黑板、讲台及教科书;听觉中只有那过于熟悉甚至有些单调的老师的嗓音,因而经常只听不看或只看不听,容易走神,心不在焉。总体来说,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在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方面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兼顾;(2)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得以锻炼;(3)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得到保证;(4)地道的语音语调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模仿模式;(5)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够激发学习者极大的学习兴趣;(6)视听说各感觉器官积极配合,左右脑并用,提高了学习效率②。

教学考试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同思想政治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1978年,在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正处于困扰当中。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一方面,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上到高中,早就学腻了,现在大学语文课也没什么新意,感觉像“高四语文”。因而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把学学语文当作一种负担。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和学生都不得不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让路。大学语文由于还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其地位显得十分低下和尴尬。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就真的可有可无吗?从当今大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来看,却并不乐观。当然,中小学语文的欠帐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部分大学生语文水平很不高,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文章写不好,文学修养很低。大多数学生在语言、文学、文章几方面均有欠缺,而文学知识则更为肤浅而零碎……这些问题,20年前匡亚明校长等有识之士早巳看到,且大声疾呼过。当然产生的原因既与应试教育有关,也与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有关。对此这里不作探讨。我们就从前面提到的大学语文设立的最初目的来看,暂且抛开后面三点不谈,就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这点来说,现在不是做得足够了,而是远远不够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写论文,除了专业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语文能力无法传载他想要表述的思想。

我们看到,一边是大学本科生语文能力令人担忧的现状,一边却是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大学语文教师遭受冷落,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滞后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以大学语文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担当起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实在令人堪忧。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尽管目前有不少呼声,提出取消大学语文,或者以人文课程代替大学语文。但笔者以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也是不能替代的。综观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校,即使是理工科院校,也早巳把本国语文作为必修基础课。

认为本国语文是思考、表现和理解的主要手段,本国语文的基础不好,难以成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如哈佛大学把本国语文作为“核心基础课”,规定不及格重修。麻省理工学院把本国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贯穿于本科教学过程中日本东京工大理工学院开展了比较文学、语言学的方法等10余个专题教学研究。巴黎理工学院为学生开设了文学艺术等课,还设置了口头或书面表达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语文”一词,从词汇学的角度说有三层含义:一是书面语言与文章;二是语言和文字;三是语言和文学。作为一门课程而言,它的含义也就是语言、文字、文章和文学。语文课讲的也无外乎这一些了。语文课程应当具备哪些教育功能,换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应当如何确定其地位?

首先,语文课作为一门智育课,要兼顾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教育。作为前者,它要教给学生识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也要教给学生许多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文学史的知识,同时学生要逐步将这些知识变为种种技能,变成阅读能力,变为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大学语文要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在知识传播之外的另一重要使命。同时,德育课的任务事实上也由非政治课来一起承担,而其中大学语文的作用尤其突出。“名节”之类的问题,是古代文学中时常涉及的问题,正反典型都有,生动而形象。由大学语文来承担这~类的教育,其效果却比政治课好得多。只是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留意编选一些这方面的篇章。而教育专家们也纷纷提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所以,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也应提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与人文素质的高度去认识。

因此,目前把大学语文改造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要求。当全社会都在慨叹大学生急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聆听来自这一群体自身的呼声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们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们渴望学会用独立思考的方法反思历史、:哩解现实,这正是人文教育课程能够成功的基本保证。然而提及语文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流露出不同程度的遗憾,他们显然厌倦了对文学作品“五马分尸”式的解读。因此,我们力图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语文:学习回归它的本质,培养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很多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学!”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坚持引导,学生们的这种新奇感不久便可能消失。近年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将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摆脱“高四”语文是大学语文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几年以后,大学语文将不能仅仅凭借与中学语文教学强烈的反差取胜,而应通过课程的整体建设、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教学水平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具体而言,大学语文要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的

首先,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高中汉语学习的延伸,更不是为了简单地取得相应的学分而开设的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中语文主要的是注重其工具性和基础性,而大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则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所谓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培养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提高鉴赏人类精神产品的感知能力,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认识并实际操作。这是中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也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体制下,学生容易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学生读书也比以前少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把短期目标定在“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其实这也可以达到长期的效果,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学习。长期目标可定位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这是为了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有感性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更进一步的是要使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在收到的100余份有效调查表中,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有56所,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的有20所,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有21所,设为专业基础课的有6所。其中作为必修课的加起来是62所,作为选修课的41所,各校可谓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在课程定位上,有的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有的侧重写作能力培养,有的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给大学语文一定的空间。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有点太厚古薄今,厚中薄外”。还有不少学生提出,课时比较紧张,常常因为时间有限,老师们精彩的讲解被“缩水”,许多深刻的思想也未能被充分吸收。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觉老师讲课的速度像流星一样——瞬间即逝,没等他们更多地了解、体会,就转入下一话题。所以可将大学语文分解开来,开设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阅读与演讲等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资源,将课程再细分为诗歌欣赏、散文漫步、小说阅读、外国文学拾贝、论文及实用文体写作、新闻及文学写作、阅读与技巧、演讲与口才等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效果要大大好于目前的课程安排和设置,也更能有效地利用起中文专业教师这一丰富的资源。在学时安排上,大多数学生觉得课时太少,不少学生强烈要求增加大学语文的课时,而且有的学生还要求开设一至二学年的大学语文。

教材方面,据初步的统计.到现在为止,全国共出版各类大学语文教材50余种,但每种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大相径庭。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体例不一。篇目不一,侧重点不一。有的侧重几大文体的阅读与分析,有的侧重几大文学体裁的阅读与欣赏,有的通过范文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也有的古今中外。名篇荟萃。学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学校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及南京大学出版、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当然每个学校都有选择教材的自,但教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各高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的混乱。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主干课程的“大学语文”。应当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如何编出一本对各层次学生均有用,能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材?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教学方式

摆脱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授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与技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析作品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授课模式。分析作品应结合文学史。学生最严重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自居易、苏轼、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关汉卿、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鲁迅……,同学们有的是耳熟能详。也有的是略有所知。

然而,对于文学史,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是片面的。需要为他们勾画出一个简明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指出各朝各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还比如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可穿插外国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分时期分流派进行介绍。对作品进行分析,学生不仅能学到有关文学的知识、方法,更能使他们在浓缩于文字的、形象化了的文学作品中,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由此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格。

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要另辟一条新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和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

教学考试论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特色化专业化

中职校在历经由计划向并轨的变革后迎来了又一新的挑战。它一方面有利地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给中职学校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中职学校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怎样才能使中职语文教学走出“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困境,是我们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学应依照中职学校办学方针,打破传统观念上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从教材教法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中职语文教学新路。

一、结合中职培养目标,强调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技能性

中职校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都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因此,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也应与中职生的正确定位相结合,重点突出语文课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

1.加大口语实训,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

中职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必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如何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学会推销自己,在面试的第一关就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其社交能力强弱的充分体现。而良好社交能力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表达能力,并非是人人都具有的天赋,除了极少数人似乎是天生的伶牙利齿外,绝大部分人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锻炼出来的。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课堂仍延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少有甚至几乎没有时间“讲”,毕业后不少学生在人稍多的场合就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发言,或者说话语无伦次,自相矛盾,不能准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今天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也来讲讲,老师来当一当听众。不管学生讲得好次,总之,通过讲,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边远山区,性格内向且又少言寡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能够开口大声说话,学会自如地表达内心所想,也是培养和提高其语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通道。表面看来“说话”很简单,但实际却包含逻辑思维、判断理解、临场应变等诸多因素。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加大口语实训,以此来训练学生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注重学生“听力”培养

“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缺一不可,这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可见,在让学生灵活运用语文技能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其听力培养,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对于经过两年职业培训后踏入社会的中职生来说,“听力”不仅是指听到与否,更重要的是听懂与否。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件事用同样的语音、语调在班级反复说了好几遍,但却还是有同学听到了,却没听懂,严重的还会出现指鹿为马、大相径庭的现象。为此,我们可以多开展对话、演讲、解说、讨论、答辩等口语训练活动,强化“听力”训练。

3.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教会学生自己能看书读书,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二是要教会学生把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理论基础偏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为表现明显的是一年的语文课程学习后学生对动笔写作仍是望而生畏。导致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轻实际动手能力,即写作能力的训练。如《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程的教学,过去我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方法和要求的理论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指导和训练,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除常见的写作问题外,更多的是文体格式的不规范,这说明还是练习不够。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勿需对学生灌输太多高深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写,尽可能的避免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的现象。在“讲”的同时。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范文,再让学生动手写作,那怕是先“照葫芦画瓢”的仿写也行,目的是让学生从动笔开始学起。

4.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大量的阅读,才会见多识广。除了阅读教材上的文章,教师还可以找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借助课外阅读视野和知识面的拓宽,采取小短文复述、故事情节概括陈述、用自己的话转换表述等方式进行训练。通过广泛的阅读和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调整教学内容,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

中职教育强调的是专业化、技能化,所有课程都应围绕这一目的来开设,语文课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敢于在教材和教法上进行大担的创新和尝试,全方位的调整语文教学内容。

1.对现有语文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侧重于古今中外的文学篇章,体裁涉及面广,强调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的熏陶及各种文学体裁的鉴赏,初衷是好的,但却与中职教学实际不相衔接。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时间仅为一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语文基础普遍较差的学生全面地学好语文,确是件难事。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删去教材中的一些不适用的内容,少些生涩难懂、与学生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多少关联的文言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现代文上,尤其是中职生较为生疏和薄弱的说明文体上,因为说明文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如商业营销中对产品的说明介绍;旅游行业对景物景点的解说;公关文秘对公司事务上传下达的书面材料等都离不开说明文写作。

2.根据专业培养需求,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

不同专业的教材,内容及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旅游专业可选一些介绍文物古迹、描写山川景物的游记体散文或说明文,内容上紧扣旅游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一些历史知识、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的感知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营销专业应以经济合同、产品推广说明、企划文案、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为重点;企管专业则选用介绍企业文化、介绍企业发展的实用文,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宣传企业、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现代管理意识;财会专业应侧重于财经应用文的写作,如合同、条据、报单、财务分析报告等;文秘专业除学习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外,还要注重学生文学素养、审美能力的熏陶和培养,教材中就要多选一些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

三、大胆进行教法革新

1.树立教学民主思想,努力搭建沟通的平台

打破传统观念上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心理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接受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懈怠;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充分调动其参与意识;尽可能地将沟通“平台”延伸到课堂以外。将课堂延伸到户外、街道、商场等,让学生在实地参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际文体运用的现场模拟活动,如请柬的制作、大会发言、旅游景点解说、就业应聘、活动策划的草拟等,在活动进程中学会如何去接纳和帮助他人,增强了同学问的协作交流意识。

2.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教学考试论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教育

在中国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之际,塑造合乎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新型国民就成为当务之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将使大学生在国民人口构成中的比例日益提高,因而,国民素质的高低日益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成效。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文教育或备受冷落,或收效甚微。一些院校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简化成了“唯智主义”的单一化标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似乎家喻户晓,但急功近利的价值选择,却使一些院校弱化了育人的另一半责任——人文精神的培养。

20世纪初,章太炎就提出了发人深省的“俱分进化论”,他认为:“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智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进化,如影之随形。”(《俱分进化论》,《民报》第7号)。其意为:人的科学知识、智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化的,而人的物质生活、道德观念则是苦乐善恶双方同时并进。章氏的研究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怎样才能在科技、智能进化的同时,促成人伦道德向善的方向演进,这是一个令人困惑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反观百余年来先进的中国人对于这一问题的深沉思索,不难看出,在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如何积极引导国民正确处理诸如道德与义务,个人与群体,道义与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更是关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WWw.133229.Com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发生了急剧变化。传统的人文精神难以完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系统、完整的当代人文精神又一时难以建立起来,正处于由旧趋新的转型期。加之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不甚得力,致使青年学生在精神领域中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如降低理想、厌弃崇高、不善合作、唯我独尊、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意志薄弱、难耐挫折等。作为思想理论和社会人才生产基地的大学,应当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新型人才精神理论的框架?如何才能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这些问题,都亟待大学教育工作者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蕴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积极开展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教育。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一段时期以来,大学思想教育中存在一种“喜新厌旧”倾向,即对新思潮、新理论乐于接受,而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心存厌倦,甚至出现了一些青年学生对马列著作束之不观的严重问题。据说,有一位导师有感于学生的这种主观情绪,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隐去作者姓名等背景材料,让声称对马列著作不感兴趣的学生去研读,结果学生读后大加称赞。该故事似乎极具凋侃性,但其所反映的问题是十分严肃的。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教育方针,严守教育阵地,通过积极引导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工作,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大学人文精神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为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大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客观平和的教育态度,引导青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推理能力。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凡事都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取舍。如果对他们耳提面命,指手划脚,强行灌输,势必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教育成效。大学生们的另一特点是厌弃空喊高调,崇尚客观平实。为此,实施人文精神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目前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想太高,传统文化陈旧过时,西方文化合乎潮流。矫正这些认识偏差殊非易事,大学教育工作者若想在人文精神教育中有所作为,必须学贯中西,见解独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科学名著、西方哲学、当代社会思潮和热点问题、人文精神建设理论构想等等,均应有深入的了解并独具真知卓见。

此外,还须具备较强的参悟能力,善于阐释发挥,讲解艺术娴熟,审美情趣高雅。从道德素质上讲,他们应该洁身自好,人格无瑕,先忧后乐,关心民瘼。但是,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难遂人愿。他们为求名利弄虚作假,知识构成难应时需,教育思想僵化拘泥,教育方法死板老套更有甚者,学术腐败渗入校园,致使学生疑虑、彷徨,人文精神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当代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于一身,“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专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益的事,而且这种关怀必须是超越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团体)的私利之上”(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序》)。大学教师应当以此自勉!正人之前,必先正己,育人之先,必先使自己成为素质过硬、人文精神强健的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