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青少年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03 01:41:48

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1篇

青少年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具有极强的吸摄能力。由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广泛传播西方文化,对出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研究表明[5],1)近年来“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明显显现”,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行为取向偏移“;民族传统文化淡化,西方文化模式强化”。2)对上海市5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了解中国历史,其中,37%的人对中国历史并不感兴趣;“对西方生活方式追随,对传统文艺冷落,对实用主义文学热衷”:过“洋节”在大学生中已成习惯,偏向于外来的娱乐方式和文化产品……67%的大学生不愿意阅读学术专著,70%的学生将名牌产品视作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关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青少年又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必须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从青少年抓起,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筑起抵御外来文化威胁的防线,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把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投映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视角,审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我们认为形势是严峻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表3),17.3%的大学生对武术不了解,认识模糊的大学生占50.8%,大概了解的大学生占29.4%,只有2.5%的大学生表示对武术运动了解;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45.5%,不喜欢武术的中学生占13.2%,无所谓喜不喜欢的中学生占41.3%。对于武术和跆拳道,47.6%的大学生选择跆拳道,中学生的比例更高,达到51.6%。许多学者有类似的调查:据曹永跃对66所高职院校的1150名1年级和2年级大学生的调查,有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武术运动[6];据余宏伟对5省市35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18.57%的学生喜欢武术,46.57%的学生认为一般,34.86%的学生不喜欢[7]。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失去更可怕[8]。对青少年而言,一旦西方文化所携带的价值观念被他们“无意识”地接受并高度依赖后,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被西方文化所俘获,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文化教育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清醒地应对。

2文化安全视域下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策略

2.1完善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的体系与结构,反映的是教育法规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的关系。1)从横向来讲,主要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完整性,即指我国究竟要制定哪些教育法规才能满足教育活动的客观需要;2)从纵向来讲,指的是教育法规的层次性,即要分清哪些是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哪些是调节某方面教育活动的具体的教育法规[9]。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结构中,无论从完整性还是层次性来审视,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都较为欠缺,有待于完善。例如,《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法规文件汇编》收集了近20多年来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共40部[10],内容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但缺少有关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法规和文件。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法规建设涉及2个方面的问题:1)从横向来讲,教育法规建设要保障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配套、相协调、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法规的整体效用。例如,、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中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2)从纵向来讲,要依照“统揽全局的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健全和完善具体调节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法规。例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具有本地域及本地域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具体、从横向到纵向,使青少年传统体育教育法规能够覆盖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而使青少年的传统体育教育有法可依。

2.2提高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基于不同的文化接触和实践,以自己的选择和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做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11]。文化认同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惟一标志。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大力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度。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青少年从小更多接触的是现代体育,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所承载的文化了解有限,淡化了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有70.6%的中学生没有学习过武术,57.6%的中学不开设武术课(见表4)。此外,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去兴趣。有学者研究指出:“体育文化全球化对当下学校武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文化认同危机已经严重影响着当今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与选择”[12]。这种自身文化的消退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的影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维护祖国的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这些特点在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都有所体现。自然,青少年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而爱国主义教育又强化了青少年的民族身份认同。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升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可见,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节熏陶和感染青少年,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人格的升华,境界的提高,精神振奋,爱国主义情感的凝练”,又为青少年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3加强对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

如前所述,多数中学生没有学过武术,多数学校不开武术课。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客观上使青少年学生远离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文化认同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需要理论方面的认识,还必须把这种认识付诸于实践,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作为人们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对文化的认同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必须经过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实践可以促进文化认同的丰富和发展[13]。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心认同转化为外在实践,把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同运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运动实践中感受和体味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更坚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学校体育是重要的途径。1)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在体育课程中的比重,广泛挖掘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梳理和教材化加工,开发地域特点鲜明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通过体育课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传统体育技术技能,为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奠定基础。2)要广泛开展课余的传统体育活动,提高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传统体育运动实践不断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体育的实践教育,要贯彻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聘请传统体育项目传人或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习练者为学校荣誉体育教师,以解决学校传统体育师资不足的矛盾,推动学校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社会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等,应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的方便;为他们参与传统体育竞赛及群体活动创造条件。

2.4挖掘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特定的时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乃至文化学的诸多研究都表明,适度的、内隐的某种氛围,因其孕育、营造着一种存在却不刺激、和谐而不张扬、易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乐于接受的意蕴,并且具有渗透性、持久性的特点,所以在个体素质的养成中有其特殊的功能[14]。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校园环境相对于其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定向性、规范性,更显其感染力和约束力。因此,加强校园的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可以使青少年时时处处受到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涉及“物质环境文化系统、组织环境文化系统、活动环境文化系统、精神环境文化系统”四个方面[15]。自不待言,校园环境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2.4.1改善传统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奠定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物质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体育传统、民族风俗的不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广开财路,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地抓好传统体育物质条件建设,为开展传统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4.2构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环境系统即由主管学校体育的校领导、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传统体育社团等组成的校园传统体育组织网络,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同时,组织环境系统还包括各种形式的制度。例如,学校关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制度,使传统体育活动制度化;建立学生传统体育项目的业余段位制度或等级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

2.4.3创新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第1批传承学校选择的项目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虽然没有包括传统体育项目,但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或借鉴这一做法,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创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学校的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的广泛开展,同时,学校应把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如前所述,可成立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开展训练和竞赛;设立学校传统体育节或活动月、活动周等,促进学校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体育文化氛围。

2.4.4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融合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追求整体教育效果

把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作为在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融入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中,与这些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利用校园各种传播工具和载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例如,举办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各种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宣展,举办各种讲座,使青少年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刻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之精华,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豪感。

3结语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2篇

(一)在财富获取方面

一些青少年贪欲太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目睹多彩的外部世界,又看到其他同学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而自己得不到满足,一些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要”的习惯,并且是无节制地“要”、蛮横地“要”,通过向父母长辈“要”来满足欲望和虚荣。更有少数青少年由于通过正常途径“要”不到他们满意的结果而误入歧途,进行偷盗甚至抢劫。

(二)在财富支配方面

一些青少年消费无节制,这主要表现为浪费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可以说是“乱用”。时下,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青少年不顾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羡慕“一掷千金”的生活,在消费方面超越甚至是大大超越自身和家庭的正常消费水平。“太爱乱花钱”成了一些青少年的“非典型性”特征。

(三)在财富意识方面

很多青少年,尤其是一些富裕家庭的青少年,缺乏必要的财富意识,更不用说相应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他们不知道“财富”“金钱”意味着什么,没有“多”与“少”的概念,除了“要”就是“用”。调查显示,相比日本、美国、韩国等国的学生,中国学生对金钱的意识是最低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只关心学习。对金钱:中国孩子“最没感觉”。

(四)在财富价值观方面

部分青少年片面夸大财富在人生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有钱就“理直气壮”,无钱就“英雄气短”,“金钱第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一些青少年。他们把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成功、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把今后“赚大钱”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未能认识到财富的真正意义。拜金主义在青少年中大有蔓延滋长之势。

二、青少年财富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现买的强烈冲击

许多人将“发财致富”作为“第一要务”,笃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健康的财富观,从而催生了拼命追逐金钱、比阔斗富、坑蒙拐骗、欺诈失信等丑恶财富行为。一些不良的甚至是极坏的财富思想和言行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人们在迷惑、矛盾甚至是痛苦的选择中,价值观发生动摇或跨塌。学校处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各种不健康的财富行为,对学生的财富观形成强烈冲击。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长缺乏对孩子的财富观教育。一些家长不重视财富观教育,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钱、谈论钱,以防止孩子染上“铜臭”;一些家长溺爱孩子,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要求;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和进行了财富观教育,但教育方法不科学,往往将孩子应该做的事和应尽之责任以物质(或金钱)交换或奖励的方式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只认钱而缺乏责任感,以为金钱可以交换一切;一些家长没有采取行动,只“说”而不让孩子“做”,不愿意青少年在读书期间参与财富实践活动,从而使得青少年理财能力差,财富意识淡薄,不按财富规律办事。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未能很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进行健康财富观教育。学校教育仍然重书本知识,教育没有面对生动的同时也是五花八门的财富思想和行为,没有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问题、教育学生。为此,学校必须加强财富观教育。

三、厘清青少年财富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财富意识培育

财富先是以金钱的形式体现出来。青少年财富意识的发展,大致有四个层次:8~11岁少年具有简单的金钱意识,认识并能计算钱的多少,意识到钱可以买东西,有比较自觉的买卖行为;12~14岁少年具有了较为复杂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到钱的多种物质交换功能,买卖行为不仅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而且具有初步的独立性;15~17岁少年具有了全面的财富功能意识,既认识到金钱的物质交换功能,又认识到财富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还认识到财富的社会功能;18岁以上的青少年具有了创新的财富功能意识,亦即具备了运用财富进行财富增值的自觉意识。财富意识的培养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其成长发展的各个时期形成对财富的正确认识,这不仅是财富观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二)财富价值观教育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清财富的本质。财富“是因稀缺而需要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对人类有用的产品”。财富的创造与增加是劳动因素和非劳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父母和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所以青少年必须珍惜财富。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财富的作用和意义,使其认识到:拥有必要的财富是个人基本生活的保障,是追求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石。但财富不是人们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个人在某些方面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的手段与途径。学校要使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在创造中获得财富,在获取财富中向社会与他人奉献,而不是为金钱所奴役。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潇洒的人生,才是充实而高尚的人生。

(三)财富品质培养

财富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财富思想在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青少年在一贯的财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财富意识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是自觉意志的结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以下财富品质尤为必要。一是诚信。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培育青少年财富品质首先必须使他们诚实守信,真正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二是自立。要求青少年在财富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和自立意识,教育青少年抵制金钱的不良诱惑,不能为财富左右,不能为了金钱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青少年要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生存发展的意识,要有自立自强、奋发图强的精神,不能始终依赖父母,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三是勤奋。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四是节俭。要教育青少年懂得,提倡消费不等于奢侈,而是对消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做到量入为出、用之有度。

(四)财商的提高

教育不应该忽略财商,智商、情商和财商这“三商”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获取各方面的成功。在财商教育中,重要的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也即是培养青少年获取财富的能力和支配财富的能力。社会上很多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年轻人中出现的“月光族”“啃老族”现象,无不显示着理财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富不断丰裕的情况下,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这是青少年经济社会化的必然之路,这不仅是青少年的现实所需,更是青少年的未来所需;不仅是青少年本人所需,更是青少年未来家庭所需。

四、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一)要抓住关键环节

学校与家庭都应主动将财富观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视野中,纳入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之中,不能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盲点。在正确把握道德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现有机结合,系统的课堂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互促进,就能各施其能,各用其功。在这之中,必须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例如,教育青少年合理地对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其他用品的需求,克服贪欲。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零花钱制度给家长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机会来教导孩子们有关金钱及其功能的知识。”“零花钱无所谓好坏,而给零花钱的办法却注入了各种价值导向。”因此,家长给青少年零花钱的同时,要进行财富价值观的引导。

(二)要勇于直面现实

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德育活动中,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财富现象以及日益变化的学生校园财富行为时,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敢于正视、敢于分析、敢于教育,既不在传统的财富思想里墨守陈规,也不在现实的经济洪流面前迷失方向。例如,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富豪排行榜”,教师应该理性分析,可结合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慈善捐赠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财富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教育学生评判他人的标准除了金钱外,还有品行、性格、特长等,从而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价值观的引导。面对不时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现象,学校要适时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面对校园贫富差异,学生会感受到财富的多寡不均,产生心理不平衡。针对这种现象,对于家庭富裕的学生,教师要教会他们远离“金钱的优越感”,防止他们患上“富裕病”。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教导他们坦然地对待财富差距,同时用多元标准去评价别人。这些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它是磨炼学生心性、教会学生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三)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财富实践是生动的、丰富的、精彩的,是充满感性的活动,因此,适当开展与财富有关的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财富的具体活动中加深对财富和财富观的理解与认识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一,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例如:在小学可开展“红领巾储蓄银行”“我是小小理财家”等与学生零花钱相关的简单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适当参与学校的某些财务活动,尤其是与学生相关的诸如班费、学生伙食、学生社团经费开支等财务活动。第二,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例如,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活动,教会孩子合理分配资源,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又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家庭成员意识和宝贵的责任感。第三,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对孩子将来能幸福而有价值地度过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四)社会传媒要正确引导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递载体,其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远,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净化媒体风气,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财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以振奋人心的财富故事激励青少年,以健康向上的财富人物引导青少年,倡导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和理智地支配财富,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媒体)应进一步关注和强化青少年财富观教育问题。只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媒体、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才会有效地解决青少年财富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3篇

因为动漫艺术的最大消费群体是青少年,所以动漫艺术的内容必须健康,必须展现动漫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使青少年这一个群体可以在动漫中看到有价值的东西:思想、情感、趣味、形象等《。铁扇公主》是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动画大片,影片上映的时间正是上海被日军占领的“孤岛”时期。影片中讲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这一部动画片。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影片中“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讽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小松泽语)。[1]这部动画片当时在日本是禁放的。由此可看,这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抗日影片。影片放映后,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起到了很好的素质教育作用。另外,《铁扇公主》的设计十分新颖,形象非常生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铁扇公主的种种妖法,都被刻画得有血有肉。种种的法术变化,也极大地开拓了青少年的想象能力。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部动画片进行了大量的民族化的探索:它将中国画的山水画搬上银幕,让静止的山水动起来;它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特点,赋予每个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它同时又借鉴了很多京剧的手法,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总结这一部动画片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影响。(1)它是政治性很强的抗日影片,它起到极大的爱国主义教育。(2)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法术到铁扇公主的魔术,都起到开发青少年想象力的作用。(3)它的故事由《西游记》改编而来,它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让青少年更加形象地理解古典文学作品。(4)它吸收中国山水画讲求意境的特点、中国戏曲造型的特点等,使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在动漫艺术中有声有色的表现出来。它让青少年了解民族艺术;对培养和开发青少年审美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哲理性动漫艺术作品往往不重视故事性,常常是以几分钟的长度讲述一个寓意深刻的哲理,大多影片的个性化很强,有些作品略有实验的意味。[2]被称为中国水墨动画片巅峰之作的《山水情》,便属于哲理性的动漫作品。它将写意山水画与中国古典乐曲完美结合起来。精美的画面、蕴含深厚内涵的故事情节把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忘我境界阐述出来。故事讲的是一位文士过河时昏倒在地上,被渡河的小伙计救起。他在小伙计的茅屋里养病的同时,教会他弹琴,然后又离开的故事。这是一部哲理动漫艺术短片,故事充满隐喻性。琴、琴声、风、风声、风雪等等。文士出场时没有任何道具,只有一张琴。甚至在他晕倒在地上时,仍然抱着那一张琴。最后他却将这张琴赠送给了小伙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教导弹琴,文士将自己的精神品质传给了小伙计。文士在渡河的时候、最后离开走向茫茫前途的时候,除了水墨画出的重重山峦,还有呼呼的风声。这是一个比喻,象征着文士的品质。而天空翱翔的飞鹰,就是“有志比天高”本体。这对青少年来说,从理解方面也许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恰恰是这个中国式的比喻、指代手法,更加深刻地表达了的这个故事的内涵。它对提高青少年的辨别能力、理解能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清新的格调,洒脱、空灵、飘逸。它完美地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虚中有实、实中带虚,显示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深厚传统。让每一位观众在诗情画意中思考哲理故事,在思考哲理故事中享受水墨艺术。好的动漫艺术片能起到很好的素质教育作用。但是仅仅为了营利而制作的低级趣味动漫作品,它不但没能起到教育青少年的作用,还极大地毒害青少年,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04年1月,一部名叫《一骑当千》的日本动画片在网络上流传广泛。它受到了国内动漫界最犀利的抨击。虽然它制作精良、手法细腻。但它集暴力与色情于一体的商业动画片。首先,它描述的人物真是的历史人物,但它的故事却是混淆是非。不利于青少年认识历史。其次它充满色情、暴力等低级趣味,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青少年都有模仿的倾向,由黄色传媒诱发的、流氓、抢劫、凶杀等等犯罪,其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垃圾动漫本身。据统计,在犯罪的青少年中,有60%以上是不同程度地受到垃圾传媒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虽然中国对动漫艺术的题材、手法等都有严格的限制,但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些垃圾动漫在网上广泛传播,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坏的影响。有一个网络动漫游戏叫做《侠盗猎魔》。玩家将在游戏中扮演一名犯人,被执行注射死刑而假死,后来在一座荒废的城市中醒来。这座城市是有钱的管理人员为了享受体验生存在暴力游戏而开发的城市,里面住的全部是犯人集团。而管理者就是利用摄影机传送影像到操纵室来“欣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为了生存而互相残杀的情景。借此来满足玩家变态的杀戮心理,成年人玩这样的动漫游戏,甚至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更何况尚未成年的青少年呢?动漫本身是美好的。但青少年从动漫中除了获得视觉以外,能不能接收到文化的启蒙?能不能从中提高素质修养呢?这才是最主要的。动漫中的糟粕和垃圾会让青少年迷失善良和纯真。让我们抵制动漫暴力和动漫色情,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2动漫艺术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动漫艺术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意义重大,我们需要怎样引导动漫艺术往正确的方向发展?2004年,中国台湾导演王童执导,由北京儿艺宏广动画有限公司等共同制作摄制的3维喜剧动画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它可谓是新世纪中国动画的新亮点。它由《西游记》里面家喻户晓的火焰山一段改编而成:唐僧师徒一路跋涉向西天取经,中途来到漫天烽火的火焰山,一行人本想向铁扇公主借宝扇,却遭到其子红孩儿的偷袭,其间唐僧又遭到蜘蛛精的劫持,师徒四人历经劫难终于凭着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故事曲折、人物性格特征分明。它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加入了现代喜剧的特点。它把人物Q版化,使青少年朋友更容易吸收它。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游戏产业的崛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动漫艺术就开始不再是单纯的动漫。动漫艺术还包括了动画片、图书等周边产品,甚至还加入了新的元素:游戏。动漫游戏最大的玩家群,恰恰又是青少年。这给引导动漫艺术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动漫艺术的普及,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参与到动漫艺术里面来。其次,动漫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它以营利为目的。造成很多动漫出版商眼里只有利益,不管青少年素质的健康发展。对此,关于振兴和引导中国动漫产业的文件相继出台。2002年4月《,影视动画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文件提到了要“鼓励开办少儿频道甚至动画专业频道”;2003年8月,中央领导同志就光明日报文章《中国动画何时走向振兴》做出批示:要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支持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2004年4月20日,广电总局正式向全国印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5月24日,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对国产动画片实行题材规划管理的通知》。可以看出,广电总局对中国传统动画题材单一的现状进行管理规划的决心。6月8日,广电总局又发出《关于抓紧做好央视少儿频道落实工作的通知》;10月21日,广电总局发出《关于上报开办少儿栏目情况的通知》,确保年底前全国市(地、州)级以上的电台、电视台一律要开办少儿栏目关于振兴中国动漫产业的文件连续出台,举国震动。媒体是直接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机构,2004年以后,国内大小媒体都把焦点锁定动漫。人们从媒体上听到耳熟能详的有:国内有3亿多的青少年,3600多家电视台,普及动漫艺术,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企业都在为发展中国动漫事业而努力。这都是好事,这一系列的政府与民间的动作,将破除人们思想与观念的坚冰。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动漫艺术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键性。让更多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家长等关注和加入到动漫艺术里面来。这是中国动漫艺术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的机遇。不过,众多充满着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的动漫作品也接踵而来(例如前面所说的《一骑当千》)。这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来说,更是一个挑战。以上这些都可以说是动漫艺术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前方虽然充满荆棘,但我们要充满希望和信心。中国动漫艺术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发展,一定可以如火凤凰般再生并取得辉煌的成绩。

3发展健康动漫艺术,提高青少年质教育

健康、优秀的动漫艺术作品,首先以其精致的画面吸引着观众。因为观众的心最先是被画面的冲击力震撼的。人物与人物之间动作的精细,人物与背景的完美结合,给了观众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其次是情节。这一点上,动漫与其他文化形成一样,如《名侦探柯南》《追忆篇》的情节来撼动我们的心灵。情节是决定一部动漫成功与否的关键。然后是人物形象。动漫画之中,有着很多很优秀的人物形象《。灌篮高手》塑造了樱木,流川枫《,EVA》刻画了真嗣,绫波,明日香。在这些成功形象的背后,蕴藏着对他们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精心设计。最后,也许是最重要,就是动漫的思想层次。一部好的动漫一定有较高的思想层次。正如我们能从动漫的欣赏中体验到美感,能从对待的鉴析中体验到情感,我们也能从对动漫的欣赏中领悟到她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底蕴。一部《浪客剑心》提供了对正义的探讨,而不是简单的描述正义打败了邪恶。一部《钢弹》全面剖析了战争,而不是简单的好人打败了坏人。一部《EVA》刻画了复杂难以琢磨的人性,而不是简单地描绘高大雄伟的正面人物。有着这样的思想内容,它能不影响青少年吗?所以动漫的画面、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层次是动漫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现代中国动漫艺术没有什么突破。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旧题材《:西游记》《黑猫警长》《三毛流浪记》等等,这些题材少说也过了20岁生日了,而且已经有很多经典之作了。题材不新就算了,画面也惨不忍睹。人物与背景脱节,人物表情僵硬。为什么国产动漫会如此呢?首要的原因是起步太晚,这是相对于美国和日本动漫的发展来说。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动漫的精华,既然自己不行,那就学别人。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过头了就会变质。一部《我为歌狂》中的人物完全模仿日本画风,但频频出现Q版画就是过了头的证据。过度的模仿没有出路。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看来我们还要在模仿这一条路上走很长一段距离。但我们在模仿的同时,应该加上我们自己的东西,有民族特色的东西。

4总结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4篇

1.我国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文化教育是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此后,社区文化教育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现代国际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普遍增强。世界各国也都日益重视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现代意义的社区文化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率先成立,使社区文化教育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发展。2002年,辽宁省沈阳市首创“社区科普大学”。十多年来,沈阳社区科普大学不断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已创办分校275所,市级重点分校总数已逾百所,在校学员1.3万人,讲师团教师1200名,组织课堂教学8.9万课时,培训学员222.6万人次,开展第二课堂科普活动3000余次,参加科普活动人数达60万人次。志愿者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社区科普大学已经成为全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2011年6月1日,“沈阳社区大讲堂———百万市民数字化在线学习惠民教育工程”启动。此次活动着力打造十个部级学习型社区示范点,建设百个网站,实现了同时视频学习1000人,在线学习10000人的工作目标,每年社区教育覆盖百万人次。通过社区大讲堂,沈阳将构建全市社区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巩固沈阳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素质。

2.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在我国推进科普文化教育的进程中,青少年的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学校教育范围内的课堂教学为主的科普文化教育;二是以校外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其具体内容是通过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课外学习计划、非正规教育项目、科技馆活动、科学调查体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形式开展科普文化教育活动。而全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作为主体承担了关于青少年的各种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任务。(1)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活动中心)是中国科协所属社会公益性机构,从事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传播科学,开展示范性、导向性科学普及活动,组织青少年科技竞赛的工作,是中国科协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公众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年轻一代对科学的热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2)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是辽宁省科协所属的社会公益性机构。该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是辽宁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心设置专门机构,常年组织“大手拉小手”、百名专家进社区、科普大篷车巡展,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航模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科普知识内容。

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普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公众接受科学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我国目前尚处于“公众接受科学”阶段。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基本处于专家对公众的科学知识传播普及,公众被动接受的阶段。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更是存在着种种不足。

1.青少年科技竞赛类活动多,科技活动缺乏创新形式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青少年的科普活动除了学校课堂教学设置的科技课程之外,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就是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国际国内的科技创新大赛、夏令营、冬令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形成了一些效果显著的品牌活动,但科技竞赛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科技竞赛活动以国家科技部门主导、各地科技部门承办实施的形式在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提高青少年科技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是我国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传播的成功方式。但存在的比较显著的问题是:一是太过于依赖这种形式,难以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种科普形式有效衔接、形成系统;二是缺乏创新形式,青少年科技活动数量多,但多数活动方式雷同,形式陈旧,大多是学科竞赛、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形式;三是功利性比较强,学校和学生参加竞赛往往带有功利性目的,科普文化教育的主体地位反倒没有突出。

2.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对象倾向于中老年人群体

我国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活动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沈阳市首创的科普大学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沈阳市科协与沈阳市科技局对市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沈阳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5.8%,比沈阳2001年的2.4%增长了3.4个百分点,比2004年增长了1.93个百分点,呈快速增长态势。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实践参与活动,如在“节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沈阳市有150个活动小组,5万多名青少年在中国科协网上申报体验数据,申报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但通过刘娇在2009年针对沈阳市大东区黎明社区等两个街道五个社区的一项社区科普调查数据来看,在207名调查对象中,41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人数占91%,25岁以下的占2.9%,说明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主要是中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基本被忽略。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如何把社区科普大学的教育资源利用到青少年群体,是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3.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形式上缺乏有效衔接机制

在当前我国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是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轰轰烈烈,而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难以融入;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科技竞赛如火如荼,却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的学校与校外相关机构的活动。两者难以形成有效的衔接,没有形成整体科普教育系统,导致社区科普教育的资源青少年群体无法更好的利用。即使有针对青少年的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也随意性较强,缺乏长效机制。虽然在有些地区出现了由学校牵头组建的社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课外科普活动的协调与管理,形成了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模式。但是,学校在调动社区资源方面存在组织层面的不便,难以调动社区各方面资源的积极性,究竟以学校为主体还是社区教育为主体,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协调和平衡。

4.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目标性

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更利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在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上缺乏针对性。社区科普文化教育的内容大多数都集中在医疗、饮食、公德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围绕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比较少。二是内容上缺乏目标性。由于对象的不同以及对象接受科学技术普及的途径和方式的差异,在科普文化教育的目标上,有不同的倾向。

三、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从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打造一个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文化教育模式已刻不容缓。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国家科技部门为主导的统一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科学普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同时成为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担负组织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活动的任务,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领域。这些活动在全国范围产生了很大影响。从国家层面来看,现在已经把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活动领域扩大到所有社会公众,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群体。因此,应该建立起一个统筹协调的全民科普文化教育体系。

2.完善社区科普大学教育模式

从2002年开始,社区科普大学作为开展十多年的科普工程,不仅在沈阳市区内得到迅猛发展,还开辟了沈北新区等分校,在铁岭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社区科普大学,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但目前社区科普大学的对象性太强,难以兼顾其他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若想得到深化与发展就必须完善已有的社区科普大学模式。比如社区科普大学的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群体应有意识地兼顾整个群体,而不是只注重中老年群体。社区科普大学也应该是分类、分阶段的教育体系,可以扩展成为社区科普学校,分为青少年部、中年部、老年部等,使得各部之间资源共享、活动与课程有针对性,做到协调统一、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3.针对青少年群体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有效衔接机制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处在学校教育的发展阶段,使得青少年有了更多的渠道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因此,首先要抓好学校科普教育,利用学校的师资、课堂、各种实验设备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学校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达到对科学思想、方法、精神和知识的训练;其次,要完善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文化生活的引导,建立现代文明家庭概念;再次,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教育系统,把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大力深入开展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活动,利用青少年旺盛的求知欲带动其他群体,共同促进社区科普文化教育;最后,要有系统性思维,将家庭、学校和社区整合起来,如青少年群体要利用社区科普大学的资源,老年人群体要利用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社区内的所有科普场馆要共同利用等。总之,要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既不重复,又突出特色,形成完整的有机的教育体系,完善“校外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即校外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的终身教育机制。

4.在科普内容上分类,做到针对性和目标性相统一

科普内容由于对象群体的不用,其目标自然不相统一,事实上在当前的科普文化教育过程中,老年人群体虽然与青少年群体有所不同,但仅仅是从受众的接受内容上的不同,而不是建立在科普文化教育的对象特征不同的基础上。比如在青少年群体中科学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相比,科学知识反倒不是那么紧迫。一般而言,青少年群体掌握的科学知识量往往比老年人要多。因此,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着重对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弘扬,然后才是科学方法的运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其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会比老年人接受更多的科学知识,青少年社区科普教育应着重对其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普及,使其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判断。这样才能与学校科普教育做到有效的衔接,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

5.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青少年网络科普教育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5篇

媒介素养教育概念引入我国后,学者对这个概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如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培养建设性的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1]吴廷俊和舒咏平认为实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传播沟通空前巨大的需求。适应社会结构、生活形态的巨大变化;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与生活形态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各种变化均指向了对传播素质教育的需求。”[2]无论哪种界定,“媒介素养”的概念都包含有以下的元素:媒介是被建构的,它也在建构真实;媒介有商业的利益和追求;媒介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诉求;由于内容和形式各异,不同的媒介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质、符码和传统;受众获得媒介的意义是通过协商而来。[3]所谓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简要地说,就是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现状

1、青少年面临的传媒环境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学者W•JamesPotte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对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有个形象的比喻:“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4]据世界报业协会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报纸种类也高达2000多种。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有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由于人们对信息获知的渠道依赖,大众媒介在议程设置、社会舆论形成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4年7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止,中国网民总数已达8700万,其中未成年人约占网民总数的一半。据抽样调查,有71%的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接触过网络上的“黑信息”或进过“黑网吧”,81%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对“黑信息”的拦截和抵御不懂得采取安全的措施,95%以上的家长对孩子上网可能带来的危害抱有警惕心理。

2、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因其个性年龄特征,对大众传媒十分敏感,最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城市小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人数百分比为:电视87.7%,报纸71%,广播61.7%,书籍59.9%,录音带51.2%,杂志46%,计算机14.4%,城市中学生的比例指数略低。[5]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达100分钟。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中,年级越高的上网越多,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媒介的无处不在和青少年接触媒介的特点决定了青少年在使用媒介时,除了能利用媒介给其带来的方便之外,还不能很好的抵御媒介所带来的负面信息。

青少年属于信息认知弱势群体,由于知识结构不健全,缺乏社会认知经验,他们缺少基本的媒介知识、辨别能力,更不具备对媒介的运用能力和批判素养。传媒素养的匮乏,再加上传媒拥有向大众信息的特权,使得青少年对传媒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媒体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电子媒介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特别是青少年把自己封闭在媒介的“自我”之中。

消极价值观念侵蚀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在感性发展上,青少年信赖于大众传播媒介,他们往往视媒介为权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消极价值观念渗透在许多大众媒介作品中,潜移默化地侵蚀着青少年脆弱的精神家园。一些广告的消极示范效应扭曲了人们的心理常态,导致“炫耀性消费”等畸形社会行为的出现。大众媒介凭借其特有的“欲望的模仿”机制重塑社会消费行为,引导社会时尚。

暴力色情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在全球范围的展开,为迎合部分受众的收视欲望,暴力色情信息成为大众媒介挥之不去的附属品。大众媒介中暴力节目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侵犯行为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一些意志薄弱、未成熟的青少年会因模仿媒介的暴力行为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全面、立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网络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包括多样的技能和专门知识的活动,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以全民教育为基础,政府、媒体、学校、教师、家庭和研究者之间合作互动的体系,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网络。中小学传媒素养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信息作批判性选择和有效利用。在这些信息的选择和利用中,媒体和各类社会机构必然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校实施传媒素养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本身力量加大传媒素养教育的实施力度,还应该主动与社区、周边企业、当地媒体、高等院校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联合,有效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构建多位一体的综合教育网络,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1、政府部门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把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教育基金的支持,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研究是循序渐进的,开展青少年的媒介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基金的支持。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给予政策保障,教育界专家提出,我国应每隔3-5年《未成年人媒体素养状况白皮书》、形成媒体自律联盟,建立未成年人新闻发言人制度,对青少年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供权威调查材料,改变媒体“乱发声音”的现状。

2、学校教育部门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

提高教育工作者媒介运用水平,加强对中学生网络文化的正面引导。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水平。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深入了解且有良好的悟性,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能通过网络与学生、学生家长交流,才能在浓郁的现代信息技术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实现引导中学生网络文化的目的。

组织编写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校应开设信息教育课,把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纳入学习范畴,针对性地进行“导视”、“导听”、“导读”和指导网络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定期为青少年做报告,承担学校专家顾问的角色,为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献言、献策。如深圳推行的“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活动,就很好的为中小学生进行了媒介教育。活动主要在各中小学,通过举办“媒介素养进百校”系列培训讲座、“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深圳市首届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和“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大型研讨会等形式,2005年9月20日下午,深圳报业集团与宝安区上合小学联合举办了“媒介素养进校园”的活动。活动中,报业集团的资深记者向学生们讲授了少年儿童理性地辨别各类媒介信息的意义,并教授他们学习如何使用传媒、如何利用传媒发展自我。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媒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姿态介入传媒,从优秀的传媒文化中获取营养,作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如一些学校开展的“关注《新闻联播》”,“评点《焦点访谈》”、“感悟《东方时空》”的讨论写作活动,以及网络信息检索活动、网上主题创新活动等等,都值得加以推广。再者,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纸可以为未成年人认知、熟悉媒介、实际从事媒介操作提供直观形象的讲堂和场所。

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将媒介素养与现行活动整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实践媒体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媒体产品,组织播放,并通过讨论来丰富学生的媒介知识。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如在学校设立电子阅览室,建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数据库,以方便学生可以经常查阅。另外,老师可以建立自己班级的主体网页,通过网络这个互动平台,信息,和学生讨论媒体方面的技术、知识,在利用媒体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媒体。

3、发挥媒体在青少年媒介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

培养青少年的传媒使用权并尊重青少年的传播权。联合国基金会1999年在挪威形成的《奥斯陆挑战》将少年儿童对媒体的使用权归结为:接触媒体的权利;获得媒体教育和识字的权利;参与媒体的权利;免受媒体侵害的权利;媒体在保护和推进少年儿童权利方面的作用五个方面。尊重青少年的传播权,不止是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同时将制作交给他们,这是在巴西举行的[2004年世界儿童期青少年媒体高峰会]的结论之一。

设置寓教于乐的媒体,青少年使用媒体的目的在于探索自我,寻找生命的出口,但有娱乐没有教育的媒体,青少年无法从中学到人生智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设置专门的栏目及出版相关书籍。如一位传媒学者在中青网“青少年园地”频道中开设的“媒介课堂”栏目,透过网络媒体向未成年人普及媒介知识,努力让更多青少年讨论新闻、了解媒介,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做法。“怎样当个小记者”、“我也能做小编辑”、“我来做主持”等类似内容书籍的面世,也是大大有助于未成年人的媒介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的。

不刊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报道,抵制一切妨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传播,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畅通媒体和未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渠道。

编写媒介素养知识普及读本,深入校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宣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如深圳青少年报社和特区教育杂志社深入校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班,并编写媒介素养知识普及读本,举办《媒介素养与素质教育》研讨会等。同时深入校园开展阅读活动,提倡阅读书籍,阅读媒体,阅读社会。增强大众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加大主流媒体对未成年人的针对性,要用未成年人的语言和文化对其宣传。

媒体注重发展报纸的教育工程。报纸教育工程:NIE,即NewspaperInEducation的英文速写,美国报界高度重视并广泛开展教育工程,“据美国报纸协会去年统计,2000年全国有950家日报定期开展NIE工程。这些报纸向全国106,000所学校提供宝,有381,000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报纸提供的内容辅导学生,当年美国日报的学生读者达到1450万。”[6]这种教育工程值得我们借鉴,报纸教育工程是培养报纸校园读者很好的途径,通过实行报纸教育工程,青少年成了这些报纸的忠实读者,同时也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4、家庭和社会组织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提供环境保障(1)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上网

富邦文教基金会于5月25日公布一项青少年媒体实用性为研究调查,先是青少年离不开手机与网络,同时,还应确认传媒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家庭是青少年接触传媒的主要场所,家长对孩子媒体活动的关注和引导特别重要,包括需要端正认识、加以重视,要以身示范、提高自身信息素质及对孩子的指导能力等。

培养家长自觉运用媒体的能力,引导孩子认识利用媒体的优点,规避媒体的负面影响。如家庭中指定互联网规则,家长应明确地了解什么样的网站是适合访问或可接受的,使用互联网有什么样的规则。给孩子良好、明晰和易于理解的例子,说明上网时应该注意什么,确保他们知道当他们对有问题的或使他们迷惑的内容时及时向家长求助;制定家庭政策,列出一系列家庭里任何成员在浏览网络时应该或不该做的事情,监督他们使用互联网;监督孩子接收和发出的电子邮件,了解他们的网友,就象了解他们其他的朋友一样;经常查阅历史文件。

(2)社会组织为青少年媒介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媒介知识宣传,如社区可以联合图书馆、其他社区机构来推动学校以外的媒体教育。积极组建一支辅导和帮助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的社工队伍,这支队伍可以发起一些促进媒体教育的活动,如写信给地方电视台呼吁播放较好的青少年电视节目,建议媒体关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好的媒体氛围的营造。各个社区定期评选优秀媒体节目,并向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刊物、文艺作品和音像制品等。

参考文献:

[1]、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449页-450页

[2]、[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C]“2003中华传播学论坛暨中华传播学研讨会”入选论文,

[3]、W•JamesPotter,Medialiteracy1998Sage,p7-81

[4]、W•JamesPotte.“MediaLiteracy”secondedition.SagePublication,2001.260.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6篇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一定冲击

1.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导致信息传播的结构机制发生重大变化,诸如后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伪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等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超越了传统国家的时空界限,在互联网配送传输下,时刻渗入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强烈冲击着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控制能力被削弱。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兴起前,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可控性高的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宣传栏等。教育者能够精心筛选材料、传播信息,以统一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但网络信息技术带来革命性转变,使得网络社会人可自主选择信息、自由表达意见,使得社会信息控制难度加大[6]。3.不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差异所导致的各种冲突明显。西方国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极力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强烈冲击,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

(二)社会主义价值观面临多元化挑战

1.网络的随意性、娱乐性等不良因素冲淡了青少年坚定政治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利用其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将价值观传播、复制到社会主义国家,对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诱使其认同西方价值观,导致部分青少年思想发生偏差,社会主义信仰动摇[7]。2.网络信息易致青少年产生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青少年在享受网络消费的同时,也受到负面网络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消费文化不断刺激人的欲望,逐渐把人推向功利主义、极端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非理性状态,甚至有人沦为“网奴”,滋生“网络暴力”、“网络犯罪”。3.网络文化是由信息科技塑造的,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社会价值标准,塑造了片面价值观,导致原有的自我和他人的身份界限被质疑,不少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身份在虚拟世界中被淡化。人与人的交往在远程网络世界里愈加简单化、数字化和冷漠化。这在无形中也对传统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教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政府对社会思想舆论的控制引导力被削弱

为确立主流政治文化的统治地位和保持社会稳定,国家会利用一定的社会机制,掌控传媒机构,垄断社会信息,控制舆论导向,筛选过滤不利消息,对社会公众尤其青少年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教,进而影响公众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在全社会塑造统一的政治信念。然而,信息网络造就了跨国界的电子时空,打破了政府的信息垄断,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各种政治文化、意识形态、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诸如民主和平论、自由化思潮、人权至上论、原教旨主义、泛文化主义、多党制、理论等,都纷呈于网络世界,影响青少年对自己国家的正确评价,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的巨大阻力[8]。

(四)信息网络淡化了青少年传统的政治情感和民族国家意识

互联网虚拟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个人自由主义,正在成为全球化观念,并冲淡了现代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被减弱,变得更加注重个人利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受到极大挑战[9]。

(五)信息网络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

在网络世界里,原本以社会等级结构、统一行为规范为特征的社会体系正在为后现代性所弱化,原有相对静态的政治模式、社会秩序、道德文明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个体的规范力和促进力,及其体现出的作为精神灵魂和阐释依据的作用日趋式微。互联网极大地刺激了大众文化世俗化发展,从感性层面分解了人的政治信念,消解了人的政治热情,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教育难度[10]。

(六)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势扩散,侵蚀青少年思想灵魂

打着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旗号,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张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理想王国”,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的人性论为基点,倡导天赋人权,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和个性解放,强调以个体自我实现为根本[11]。这种意识形态明显违背了人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存在和物质关系属性。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技术优势,竭力宣扬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希图借此使我国青少年漠视社会主义信仰、抵制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动摇乃至颠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达到“和平演变”之目的。

(七)信息网络对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与自由性,容易导致青年学生政治思想意识的混乱和价值目标的模糊。囿于信息技术、人力物力等因素,对所有网站及其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很难实现,以致网络存在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对于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青少年而言,极易受到侵蚀,信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取向,弱化社会责任感、政治观念和民族意识。2.网络信息的虚拟性使网民身份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加之青少年自控力较弱,易弱化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意识。青少年的行为除了受良心制约,已脱离传统社会道德舆论约束,可行性网络教育及制度规范,致使许多青少年怀疑甚至拒绝接受意识形态教育[12]。

(八)民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日渐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青少年思想意识

在所谓“民主人士”与西方敌对势力掌控的社会媒介鼓动下,民主社会主义正在青少年中传播,并被误作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形态,导致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教育实践中对立,挤压和扭曲了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13]。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是指将议会民主制、多党制当作政治体制,主张社会运行指导思想多元化,通过社会改良与科技革新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和平改造,否认阶级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与自由竞争、合作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分裂的结果,并非指导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强化青少年意识形态网络教育的路径分析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手段,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捍卫国家政治文化安全[14]。

(一)加强对网络论坛、社区、群落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引导

这些网络部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有双重影响[15]:1.信息网络的自由性、交互性和迅捷性,使得主流思想文化得以传播,青少年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了解世界,是网络民主形成发展的基本前提。在网络民主氛围中,人人平等并有充分话语权;话语多元化使得青少年暂时摆脱自我约束与社会监督,自主自由进行争辩、发表真实观点,直观反映青少年的内心真实动态。在网络论坛、社区群落空间内,有些情绪、怨气与不满,能得到及时抒发、宣泄、释放和疏导化解,乃至社会群体冲突得以舒缓。2.在网络论坛、社区群落空间中,传统的思想舆论监控管理模式的效力被大大削弱乃至失灵,即便国家仍然总体管控网络社会。然而,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管控和相应的法律机制,网民、网络群落的不当言行很难被追责,因而各种西方意识形态乃至主义的言行就充斥网络社会[16]。

(二)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引领打造中国特色的网络社会[17]在信息网络化时代,网络社会既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平台。将党和国家的政策部署与网民关注焦点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旋律和倡导多元化,及时掌握网络动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网络政治文化,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决抵制西方的网络西化图谋,确保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坚决抵制西方“文化霸权”行径。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网络宣教平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能够使青少年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政治素养得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得到强化,使网络社会得以健康发展。利用红色网络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网络增强政务透明度,强化青少年对政府的信任感,提高其政治主体意识和政治责任感。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程度密切相连,突破传统社会参与掣肘、降低政治参与成本,为青少年广泛参与提供便捷方式和有力手段[18]。

(三)推进信息网络科技研发,加强负面信息技术防范

在主流意识宣传和教育中,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因而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政方针,有效学习和利用国外先进信息网络科技,加大信息科技研发力度,推进自主研发和创新,加快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流意识宣传教育网站建设,提升信息网络科技竞争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当代国家安全观视域中,政治文化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国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技术优势进行“后殖民时代”的政治文化侵略和渗透,因而要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网络管制和审查,通过设置防火墙,查补系统漏洞,封锁敏感网站等方式,清除和防范有害信息,严格管控负面言行在青少年网民中传播扩散,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传播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开发保护多民族语言文字,推进社会主义政治语言文化创新,强化我国先进政治文化的吸引力[19]。

(四)提升信息网络运营与维护质量,加强网民信息素养培育

提高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坚定力,对意识形态的正确辨别力,对负面网络信息的免疫力,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营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社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依法管控网络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网络政策与道德建设,培育理性信息网络言行[20]。加强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网络社会管理人才培育,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网络监管队伍建设,防范网络信息失控;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建设主流媒体网络平台;规范社会监督与行业引导,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惩治机制;面向社会大众、面向世界,发挥信息网络与多媒体双向互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针对社会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等主动引导网络舆论,调动广大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中华文化的内外宣传;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少年抵御反动言论与腐朽思想的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引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进世界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同[21]。

三、结语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早恋、流产、堕胎、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光给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性道德养成方面的教育缺失或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针对我国目前青少年性道德的现状,试图对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一)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比以前大大改善,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不良信息的刺激,导致青少年发育提前。据有关专家测定,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普遍提前,提早进入了青春期。据有关资料显示,男孩初次遗精的年龄比l960年提早了2年左右。而上海l964年l2—13岁的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的占15%,l985年已达57.9%,15岁女孩已达96.95%。笔者于2004年对徐州某一私立中学初一女生作了调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1岁。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性心理尤其是性道德发展却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青少年对与性相关的责任、义务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往往对生理上的变化更多是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本来这个年龄就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容易做出一些超出他们年龄应当做的事情。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特别是性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近年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滑坡,特别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滑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更是明显。造成这种滑坡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公认的性价值标准多元化、实际上缺失化,即所谓的“性道德真空”是其主要原因。在传统经济社会,经济形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适应这种需要,传统的道德规范尤其是性道德规范也是为这种家族经济服务的。它不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接受,社会还赋予其政治和法律的意义。而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家庭为依附关系的经济形式已不复存在,因此传统性道德规范也就自然丧失了其政治和法律的后盾,并且正变得日益不适合社会需要。再加上以往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打击、排斥过于强烈,近年来又受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性道德标准多元化以至缺失化。传统性道德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性道德标准又尚未确立,使得目前在性道德领域出现了混乱或多元化状态,即所谓“性道德真空”。而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规范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对于建构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性道德规范体系有重要意义。

(三)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刑事案件几百万起,其中青少年犯罪就占了大约50%。一项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l5—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其中涉及性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况且,伴随性犯罪、婚前、未成年人等问题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计划生育和国民素质问题,性疾病的传播与控制、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其中AIDS的威胁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据WHO报告,绝大多数AIDS病人及感染者处在l8—45岁年龄段。l998年世界新感染HIV人数为580万,其中l5—24岁的青少年占一半。截至l998年6月,全球3400万感染者中50%以上是青少年。我国云南省宏州民族医学院对皮肤科门诊病人为期4年半的血清抗HIV检查,8例阳性病人全部是18—2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因此,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件大事。

二、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所谓性道德,即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它的高低是由人们的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性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是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即“修身”。而传统性教育仅仅局限于性知识的教育,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很少。西方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西方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性革命”思潮的影响,青少年早恋、婚前、性犯罪、少女流产等问题相当严重,他们针对这种现象向青少年传授性知识,希望消除他们对于性的神秘感。事实证明,这种生理性的性教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性问题。因此,他们吸取教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加强性道德教育,这被认为是治本之举。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据美国《新闻周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指出,认为发生婚外是羞耻的占62%;而根据芝加哥大学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性调查,对婚外,美国人多视为例外,而不是常态,有75%的丈夫和85%的妻子都说他们从未有过婚外。中国儒家文化历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个人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时代虽然不同了,“修身”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性方面的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同,但是其中对于性的理性认识是不会变的。人与动物的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于性是有理性的,它不光是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它是与责任、义务、荣辱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青少年在性问题上,应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守道德规范,正确认识由于性而带来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遇到外界不良刺激的时候,能够用理性去分析外界的诱惑,使内心无邪念而归于善。能够做到自尊自爱,坚守,自觉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稳定。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现、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当前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题中之义。伴随性自由观念而来的就是青少年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错误认识,他们视爱情和婚姻为儿戏。现在青少年早恋现象非常严重。北京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8%的学生认为高二以后没有异性朋友会被同学瞧不起,另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婚恋状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时期就谈恋爱的就占19.5%,其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竞有3.7%。有31.1%的学生不仅认为“性解放”、“性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认为“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21.9%的学生认为婚前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学生认为婚前“只要相爱,毋须指责”,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人愿意、没有爱情也行”。很显然,这些青少年对于爱情和婚姻没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至关重要。所谓爱情,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的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爱情并非两个人的私事,它是以一定的责任、义务为前提的,以婚姻和组织家庭为目的,是受一定标准约束和规范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有了爱情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性的行为,必须等到缔结婚姻之后。在缔结婚姻之前,男女双方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对自己和对方负责。就像列宁所说的:“克己自律不是奴隶主义,即使在恋爱上也必须克己自律。”而婚姻是指两性基于当时社会制度或风俗公认的结合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爱情又是婚姻的基础。因此,婚姻家庭道德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5页)。其次,婚姻应当有公证,在我国目前的合法缔结婚姻的方式就是到民政部门正式登记结婚,其他婚姻形式不承认。再次,夫妻双方必须忠实于婚姻,自觉维护和增殖夫妻双方的爱情,一切婚外情、婚外恋都是违背这一要求的。最后,坚决捍卫一夫一妻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理论和事实都已证明一夫一妻不光适应现在的社会,它也必定是未来社会的婚姻模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我们可以推想:它还能更加完善,直到达到两性间的平等为止。如果由于文明将继续进步,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再能符合社会需要的话,那就不可能预言它的后继者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了。”

(三)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中国传统社会也提倡和弘扬观念,但那只是片面针对女性的,实质是钳制女性婚姻自由的思想枷锁。女性丝毫没有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实质是包办买卖的婚姻。传统观显然早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应该建构一种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观。它不光针对女性,同样适用于男性。观在当今社会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当今这个婚前日益增多和少女怀孕、不安全流产事件的频发,性病、爱滋病肆虐的时代尤其重要。新观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要求他们严肃对待和珍惜自己的童贞。童贞是指不滥用不成熟的感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身心的纯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那些追求,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想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小伙子是无知的,随意在不负责任的感情的海浪中嬉戏的姑娘也是无知的。”童贞对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不光能使他们保持良知与身体的纯洁性,保持情感与心理的完美性,还能使他们有发展人格和学业的充分空间。保持性纯洁更能给人以健康,这是人类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就连曾经倡导性自由的美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性纯洁教育活动(又称禁欲教育)。

三、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因此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关系未来社会能否安定、和谐的大事,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一)学校层面。学校是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把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学校应从战略上重视青少年的性道德养成教育,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青少年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由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亲身体会,况且最终的讨论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具有权威性,因此,往往效果较好。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青少年的年龄段一般认为是13—25岁,这其中既有未成年人又有成年青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教育是很必要的。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

(二)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主要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应给孩子讲自己年轻时遇到的性的困惑,帮助孩子走出疑团。还应给孩子讲授正确处理男女两性问题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应主动关心、体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社会层面。当今青少年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善于利用大众传媒的多种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提供有益的信息。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以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个成熟的社会是需要一种成熟的社会舆论的。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8篇

一、全面地把握社会理想的构成,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教育观

社会理想的概念十分广泛。它涉及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人们对社会理想的理解歧义颇多,莫衷一是。我们认为,对社会理想的正确认识和宏观把握应围绕着这样一个基本核心,即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总体设计,和社会成员对此设计的奋斗目标的共同追求。社会理想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理想所属的对象(主体)来看,可分为社会的理想和个人的社会理想。

社会的理想对个人来说,是前进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社会来说,则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设计,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们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离开了未来社会的理想,个体的理想追求就会偏离社会发展的轨道;离开了个体的理想追求,社会的理想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社会理想是社会的设计与个体的追求的统一,亦即社会的理想与个人的社会理想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社会理想仍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它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是并列的关系。那种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割裂开来甚至绝对地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社会理想无论是社会的设计,还是个体的追求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文化的、道德的等方面的理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理想却往往仅指政治理想这一方面,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的把道德理想仅仅看成属于个人理想的范畴,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政治理想在社会理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也不否认道德理想在社会理想中的重要意义,但我们毕竟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等同整体。

我们探讨社会理想的构成,是为了确立全面的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科学的社会理想观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其一是社会理想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二是社会理想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成为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成员的共识并为之奋斗的目标,使

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一定社会、阶级的绝大多数成员对社会设计的认同和对奋斗目标的追求,就凝结成为一种共同的理想。我们今天所说的对青少年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特指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一共同理想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它涉及到社会理想的各个方面: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富裕、科学文化发达、社会文明,等等,并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线,贯穿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在于通过这一共同理想的教育,把社会的理想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的实践,使自身的精神需要和追求目标调整到社会理想的轨道上来,使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社会理想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有理想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见端倪。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青少年将是被争夺的主要对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来。因此,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几种错误认识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否定社会理想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以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来否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来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通过社会理想教育实践逐步加以澄清和解决。

坚持理想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我们在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就是我们党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样一些具体的现实的奋斗目标相结合的产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现阶段我们所进行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要用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去动员和鼓舞青少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去,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社会理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性的预测和理论的概括,科学的社会理想是明天的现实。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中,既要坚持社会理想的科学性和原则性,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的辩证关系。不能因为我国落后的

社会生产力以及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存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产生怀疑,更不应该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丧失信心。邓小平在1989年曾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

三、从青少年的理想特点出发,提高社会理想教育的针对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理想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社会理想的形成是以对社会理想的认知为基础的,这是个体社会理想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进入社会理想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理想是与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关联的。随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理想教育的促进,个人理想升华到高层次阶段,表现为对社会理想有着内在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追求。低层次理想的发展孕育着高层次理想的胚芽,是高层次理想产生的基础;而高层次理想的产生是低层次理想的升华。青少年社会理想教育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欲高先低,循序渐进。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理想教育,首先必须科学地确立社会理想教育的目标。社会理想教育目标的确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面向共产主义的未来,遵循青少年社会理想形成的发展规律。我们要通过社会理想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社会理想观,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社会理想教育根本目标之所在。当然,社会理想教育目标可以进一步具体化、层次化。青年和少年有不同的要求,工人、农民和青少年学生也有不同的社会理想,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只要愿意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奋斗。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就必须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把握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社会理想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政治信仰、不同经济利益、不同职业的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社会理想观。就是处在同一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理想也不尽一致。在我们的社会中,能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只是少数,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则是全体人民都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它本身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基矗。因而,在社会理想教育中必须用共同理想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导不同思想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青少年教育论文第9篇

[关键词]青少年行为缺失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行为缺失问题日趋突出,不仅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不良影响,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并在青少年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强化法制教育作初步的探讨。

一、青少年行为缺失的表现

1.道德观念的不断滑坡

道德是一种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但是在现在的青少年当中,道德滑坡的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

(1)虚荣心强,诚信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多元化意识的形成,社会上一些追逐“实利”的风气正在侵入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致使青少年在价值取向上趋向实惠。在部分青少年的当中就有了“嫌贫爱富”的虚荣倾向,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孩子往往是朋友圈子里的“核心人物”,而那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孩子会被人瞧不起,致使一些青少年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要么绝口不提自己的家庭,要么不肯说实话。还有一些在校学生不愿刻苦学习,却又想表现自己。于是便用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高分,导致撒谎、作弊等背离诚信的现象大量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健康。

(2)知行脱节现象严重。据笔者了解,现在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人有社会公德意识,认为应该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但在践行上却令人担忧。在高喊着遵守道德的口号同时,破坏公物、考试作弊、浪费资源、欺负弱小等不良行为却时有发生,说明现在的青少年在知与行上严重脱节。

(3)集体意识淡薄,价值取向错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也处于变化之中,趋向多元化。在过去我们常讲:“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有着很强的集体观念。但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长辈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他们充满了优越感,无形中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总是害怕自己会“吃亏”,责任、义务的意识普遍下降。在人生追求上,存在着个人主义观念与功利倾向。

2.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多

由于青少年道德观念的缺失,使他们没有基本的自控能力,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完全从利己出发,社会正常的价值观对他们不再适用,所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笔者根据司法部门处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来看,青少年犯罪大体有以下特点:(1)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在上世纪80年代,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7岁左右;90年代,初犯平均年龄为15岁左右,但现在青少年的初犯年龄已降至13-14岁。(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一些由于成绩跟不上、家庭条件差等原因离开校园的孩子,由于文化程度低,无事可做而闲散在社会,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3)在校学生犯罪正在逐年增加。和过去青少年犯罪基本是社会闲散人员所为不同的是,在校生犯罪率正在上升。(4)犯罪类型复杂。涉案的青少年不仅敲诈勒索、而且盗窃抢劫、聚众斗殴,甚至是杀人。

二、青少年行为缺失的原因

青少年的道德滑坡和违法犯罪,都反映出的是青少年行为缺失问题。而青少年行为的缺失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和个人的因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因素。

1.家庭因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行为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平日里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且无论孩子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也从不给予应有的批评,形成孩子任性、霸道的坏性格。有的家长则以打骂代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子女犯了错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招致棍棒拳脚相加,致使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甚至会离家出走。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对子女不管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这种缺少家庭约束的情况下,极易使孩子在外面结交狐朋狗友,染上恶习,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身心都很不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尤其在心理上和情绪上变化复杂,极不稳定。而社会上传播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和家庭教育的不当致使青少年道德、法制意识淡薄,形成错误的是非观念,造成了行为的缺失。

3.学校因素。虽然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学校的首要目标还是升学率,考试分数仍是评判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好坏的重要依据。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有加,而忽略了对学生个人品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对于差生要么放手不管,缺少必要的关心,要么只会批评不会鼓励。学生受到的教育不完整,对道德、法律知识知之甚少,自然会造成行为的缺失。

4.社会因素。社会中的消极因素是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危害极大。一些内容充斥暴力、凶杀、色情、迷信的音像制品、书刊和网站,强烈刺激着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的感官,毒害着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一些无良的网吧、电子游戏厅老板不遵守相关规定,随意让青少年进入,致使一些青少年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当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时,就可能出现小偷小摸、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的犯罪行为。

三、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青少年的主体是在校学生,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将影响着人的一生。而青少年行为的缺失看似是道德问题,其实透露出的是法制教育方面的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往往是从道德缺失开始的,头脑中没有法制观念,道德自然也就起不到任何约束的作用。道德与法律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样密不可分。道德强调人们的行为要向善背恶,法律则内化为人们的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所以针对当前青少年行为缺失的问题,加强对其的法制教育不仅必须,而且必要。

1.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庭教育。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影响着子女的素质,良好的家教十分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应当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高雅健康的兴趣爱好,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要与子女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关系,做到不打骂、不溺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让孩子从从自己身上学到积极健康的东西,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特别是要认真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要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授法律知识外,还要在别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进入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形成一个法制教育的网络。例如: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可加入对国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也可结合课文人物性格分析,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这样可以使法制教育摆脱单调的知识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做到水融,恰到好处。

3.学校可以结合课堂上的法制教育,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际活动。例如:在校内开展法制教育的主题班会、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走出校园,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优势,与周边司法单位广泛开展共建,通过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参加审判大会等各形式活动,对学生进行实践法制教育。

4.动员全社会力量,净化社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如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学校附近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切断不良文化的传播途径。

同时加大力度打击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要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各项合法权益,要对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类犯罪活动,特别是教唆、引诱和胁迫青少年犯罪传授犯罪方法、传播物品以及以青少年为犯罪对象等犯罪要依法从重处罚,严厉打击,防止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对于已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总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未来。强化法制教育对于纠正青少年行为缺失,提高其法制观念,使青少年养成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意识,成为有道德、有自律性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凡静.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中国法院网,2008.4.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