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低碳技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0:12

低碳技术论文

低碳技术论文第1篇

中国减排的需求不仅仅来自于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要求,也是中国当前治理大气污染的必然选择。 快速增长的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是造成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严峻形势的首要原因。 SO2、NOx、烟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的 70%以上来自燃煤和汽车尾气。 北京 PM2.5 也主要是由化石能源消费所贡献,夏天的贡献率约占 50%,冬天更是高达占 70%。PM2.5 成分中,40%~75%的重金属、超过 50%的黑碳来自化石能源消费。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国际气候变化进程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低碳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 2014 年 6 月 17 日,总理访问英国时,中英双方的《中英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大体是中国政府近期对低碳问题的权威解释之一。

与 2 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只是强调 5 个方面的合作项目不同,中英的这次联合声明特别强调了全球气候谈判的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 2015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缔约方大会,一个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 2014 年 9 月召开的领导人峰会。而且特别强调“努力建立全球共识,以在巴黎通过一个在公约下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议定书、其他法律文书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议定成果”,“中英两国承诺共同努力,支持联合国秘书长的工作,并维持这一强劲势头直至 2015 年巴黎会议”。2014 年 7 月 9 日, 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提交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报告强调,“中美两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适当行动,包括大规模的合作行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用“聚同化异”来概括处理中美之间分歧的原则,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气候变化问题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及中美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

二、低碳发展呼呼电网技术创新

电能是清洁、优质的能源形式,也是联结多种一次能源的枢纽,电网不但是能源使用和输送的枢纽,也是联接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枢纽。中国的低碳发展必须有能源革命的支撑。 无论是能源生产的合作,还是能源消费的革命,都离不开电网的支撑。 建设适应未来能源发展的智能型电网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电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低碳发展对电网提出以下重要的技术需求:大规模接纳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与电网的协同创新;大容量远距离电力传输;引导社会节能;提供社会服务。大规模接纳可再生能源技术。 这是电网技术创新最紧迫的问题。 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的核心特征, 必须建设智能电网以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2007~2012 年, 全球非水可再生能源翻了一番多 ,OECD国家可再生能源增长 90%;欧盟为了加快能源结构低碳化, 确立大比例可再生能源目标,2020 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 20%,2030 年达 27%。 在德国 2010 年的《2050年能源规划纲要》中,德国制定的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2030 年达 30%,2050 年达 60%。 到2050年,80%以上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将在德国电力供应中发挥关键作用,这就需要新建大规模的陆地和海洋风电场。 在未来,将份额不断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成功集成到电力输送网络中,则是德国和欧洲面临的重要任务。分布式能源与电网的协同创新。

以能源梯级利用为特征的分布式电源正在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中式发电和大规模传输的传统模式。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不断扩大,需要将其与传统能源进行优化协调, 并实现可再生能源与能源市场的集成, 电力网络基础设施与能源存蓄技术将在该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这个领域还需要很多技术创新。第一,要进一步研发分布式发电闭幕式网规划理论及标准。 第二,分布式智能配电网络技术、微型电网为骨干的分布式智能配电网络是分层分布式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 第三,提高微网、分布式能源系统电能利用效率和经济性需要利用电力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被誉为电力行业的第六价值链,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 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效途径。大容量远距离电力传输技术。 中国东部地区的严重雾霾迫切需要治理,西部地区拥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承载力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能够统筹利用全国环境容量,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从而有效缓解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同时大容量。 这对我国高电压、大容量输电技术和电网安全控制技术提出很高的要求。 美国的智能电网计划认为,在输电基础设施中整合智能电网技术和清洁、分布式发电,将为减少或控制碳排放提供一个有力途径。引导社会节能的技术。 通过实施能源需求侧管理,将使能源消费更加适应能源供给。 NRDC(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是第一个将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概念带入中国的国际组织,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倡导需求侧管理机制的建立,帮助推进此类国家政策的制定。《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于 2011 年开始生效。这部新的国家节能法规首次要求中国的电网企业将其电力收入的一部分投资于大规模的能效项目,以帮助中国的工厂、企业和家庭提高能效。2012 年, 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首批试点工作城市为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河北省唐山市、广东省佛山市等四个城市。美国在推行需求侧管理能效计划之外,开始更加强调基于智能电网的更广泛的需求优化,认为需求优化在通过多种方式调节需求响应的同时,能够在整个能源价值链中创造运营和经济效益的战略。 而且为了显著减少城市、省州或地区的碳足迹,必须将能源的生产、输送和需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优化。 目前,中美 2014 年7 月开展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 , 正在探索如何优化电力需求,并将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整合入电网系统。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技术。电网企业的电线加上了光纤已经具有强大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为客户服务的功能。合同能源管理作为节能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其有效推广需要权威的能源节约核查机构,电网企业的全覆盖的计量系统有助于其发挥这样的核查功能。电网和其他核查机构组成的能源核查体系越来越完善,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温室气体减排信息的“测量、报告和核查”(MRV)体系。

三、中国的低碳发展需要怎样的智能电网

中国智能电网应当能够响应上述五方面的技术需求。 智能电网不但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还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转输,并能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从而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同时智能电网还能引导用户有效开展节能,从而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还能够为社会提供广泛服务,进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使智能电网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服务。智能电网要想实现大规模的能源替代和多种能源的兼容利用,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智能电网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 借助于智能电网的这些功能,德国所构想的 8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才能够实现。智能电网将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现有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同时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友好互动,既能促进用户侧能效水平的提高,还为提供延伸服务创造了可能。大规模接入可再生能源需要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而智能电网又能够为节能汽车提供新动力,加速节能汽车乃至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并进而带动一系列产业的科技革命。 智能电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企业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

低碳技术论文第2篇

(1)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功耗低的新型计算机,其遵循量子定律,可进行数学运算、逻辑运算,处理量子信息。量子计算机采用可逆逻辑芯片,进行可逆计算机,降低热量的消耗。目前,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而我国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2)DNA计算机

DNA计算机以DNA结构作为编码方式,双螺旋和碱基互补形成分子链,在生物酶的作用下,生成各种类型的数据,再按照规则对数据进行运算,映射出可控的DNA分子链化学反应,最后利用聚合反应、超声波降解、克隆、分子纯化等生物技术实现计算机运算和逻辑分析。目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制的DNA计算机已经能够实现DNA计算每秒并行操作1022DNA串。同时,DNA分子数据结构能在较小的空间存在海量信息,DNA分子存储密度可达18Mbits/perinch。而DNA计算机的能耗极低,耗能只相当于目前普通计算机的10亿分之一。

(3)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密集型数据存储架构,其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进行组建成群,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快速的、便捷的、安全的云存储。云计算实现了分步式数据计算与存储,将资源整合利用,根据需要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信息通讯促进低碳经济

(1)提高信息交流电子化水平

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方式融入到了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譬如:电话、电子阅读器、互联网等,将实物替换成为虚拟化的形态物质,减少了对木材、石油、煤炭等的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提高工业自动化、节能化水平

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对工业用电机和工业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废气、废物的排放,达到工业自动化、节能化水平。

(3)提高电网信息智能化管理水平

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对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对电能消耗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科学调度,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4)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

智能建筑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将建筑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智能化管理,譬如:智能照明、智能采光、智能通风、智能防灾等,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消耗。

(5)提高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信息通讯技术实现了电子商务移动化发展,网络购物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能源的利用率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低碳经济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ICT产业在LCE发展中的问题

1.制造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是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第一制造大国,但是大部分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还是依赖于进口,而且电子企业仍以代加工为主。由于我国ICT产业起步晚,底子薄、初期投入少且风险大,制约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ICT产业技术、尤其是低碳技术的进步将会有一个长期曲折、摸索前进的过程。技术水平高低与节能减排能力相对应,若我国缺乏先进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则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2.研发成本高

风险大发展LCE的核心是新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新技术的开发一般具有一定的风险,对企业而言,要想从新技术中获益是需要时间的;由于新技术在短期内往往未见效益,致使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顾虑重重;同时在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LCE的丰富经验,因此难以掌控未来的市场。

四、基于低碳经济的信息通讯技术前景分析

(1)绿色信息通讯的应用与普及

一方面,在信息通讯自身设备上进行研究,发展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神经计算机、演化计算机等,提高通讯数据中心的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降低能耗,同时,提高数据搜索模型和算法的实行速度,降低服务器能耗。另一方面,绿色信息通讯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对能耗产业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的节能减排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低碳技术将是未来信息通讯发展的方向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努力的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其中信息通讯就是其主要的研发领域之一,譬如:微软公司已经将其信息通讯数据服务中心移到环境温度较低的德国柏林,利用自然降温,减少利用冷却设备而产生的碳排放量。

(3)废旧信息通讯设备处理分类细化与循环再利用

面对每年产生的庞大废旧电子设备,将其按照元件进行拆卸后进行处理,划分成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和不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再将不可循环再利用的元件划分为具有腐蚀性和放射性的元件和无害元件,通过分类细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五、结语

低碳技术论文第3篇

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方面作用巨大。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55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所吸收,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7亿吨左右。 通过增加海洋的碳汇能力,发展海洋低碳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0.8%,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据目前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13%为陆地植被吸收,35%为海洋所吸收,而其余部分暂留存于大气中。 因此,利用海洋的固碳作用,发展海洋低碳技术,对实现我国40%~45%的减排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海洋的碳汇能力 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虽然全球的碳元素主要以碳酸盐岩石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但其中的碳元素几乎处于静止状态,较少参与碳循环。所以,海洋是除地质碳库外最大的碳库,也是参与大气碳循环最活跃的部分之一,海洋的固碳能力约为4000万亿吨,年新增储存能力约5亿~6亿吨,碳元素在海洋中主要以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无机碳三种主要形态存在。 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效应方面作用巨大。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55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所吸收,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7亿吨左右。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备受国际社会关注。虽然目前就大气中碳浓度增加是否造成全球温度的升高,以及是否会影响到未来的气候变化等问题,在学术界中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但可以确认: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在自然界“碳库”之间传输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因此,通过增加海洋的碳汇能力,发展海洋低碳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通常把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区域称为“碳汇”,反之,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区域称为“碳源”。二氧化碳在较短时间尺度上(譬如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聚集存储称为“碳汇聚”。在较长时间尺度上(譬如千年以上量级)稳定聚集存储称为“碳固定”。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一直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净汇”。但海洋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能力在不同海域中是非常不均匀的,赤道太平洋是最大的海洋二氧化碳“源”。其原因是该区域富含二氧化碳的水体上升,水温升高,造成海水中二氧化碳向大气释放。全球海洋主要的碳汇区分布在较冷的大洋区域。表层海水温度越低,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越强,碳汇的强度也就越大。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是大气二氧化碳最重要的碳汇地,原因在于墨西哥湾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将温暖的表层海水向北输送,海水逐渐变冷,从而不断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南大洋是另一个重要的二氧化碳汇聚区域,那里同样存在寒冷的表层水沉降,且生物生产力较高。由于南大洋上空的持续强风使该海区成为一个完美的温室气体吸收器,南大洋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6%,但吸收的二氧化碳却占到海洋吸收总量的40%。 中国临近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按自然疆界为473万平方公里,其海洋生态系统的区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年为尺度,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表现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海洋科技界比较公认的研究结果为:渤海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284万吨碳,黄海每年吸收900万吨左右,东海可吸收2500万吨,南海可达到2亿吨左右。 海洋的固碳机理 海洋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界面交换决定于气体分压规律,二氧化碳从高分压向低分压界面转移,而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温降低而升高。因此,海洋在低温水域,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表层海水,并借助风驱动的波浪搅动作用,二氧化碳从大气进入海水,在海水中以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的形式存储,形成海洋的碳汇;而在高温水域,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大气二氧化碳的分压时,二氧化碳从海水释放到大气,形成海面碳源。 1. 物理泵 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过程以及二氧化碳从海洋表面向深海输送的水动力过程称为“物理泵

低碳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产业;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90-04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I Xiao-dong, SHI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teratures research status with the topics regard to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It presents an overall review for the journal literatures in China with a methodology by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s based on five aspect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research theory, low carbo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To a further step, it has given a brief summary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ith the purpose of aid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ateg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low carbon economy;technology innovation;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1 引言

建筑产业高投入、高能耗与低增值性的行业特征与现行能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全球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使用以及建材生产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继续扩大。在高能耗行业中,建筑业成为能耗之首,建筑业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1]。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本文选取高能耗建筑产业,对国内外有关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建筑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低碳技术的技术路线、研究理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能源效率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让相关从业者或研究人员对与建筑产业相关的低碳技术创新有个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助力“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研究

2.1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发展

什么是低碳技术?国外主流的观点是,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的低碳技术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技术而言,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新的能源技术是对能源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现有的技术(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 [2]。低碳技术创新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他指出“真正的革命性创新起于毫末,但最终将通过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共同进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等。另一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如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文献研究发现,有关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即以情景分析为核心和以技术预见为核心,这两种制定低碳技术路线图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关键技术选择方法不同。情景分析法主要通过模拟政策措施和技术发展情景对未来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关键问题,对技术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如文献[4];而技术预见则在综合考虑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以技术预见结果为主要依据,得到的关键技术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如文献[5]、[6]。

2.2 主要国家的低碳技术路线

低碳技术种类繁多,各国家和地区对低碳技术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欧盟注重走清洁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7],日本侧重于节能技术[8],美国则选择了全面发展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9](见表1)。

国家技术前瞻课题组就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大规模应用时间做了预测,其中建筑节能和能耗输配系统被列为关键技术之一[6]。吴昌华(2010)针对中国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分析,分析了各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障碍和成本,提出了一个低碳技术创新链条概念解决模型。并指出目前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路线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建筑节能、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的第一阶段,未来新概念低碳建筑还处于探索阶段[10]。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已经不允许中国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走低碳节能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11],有学者采用情景模拟对我国低碳经济技术路线图进行分析,透过对28种低碳技术的模拟分析,认为我国2050年实现减排任务是有可能的 [12]。

由上分析,以低碳技术路线图作为脉络发展低碳经济在国内外都受到推崇。清晰的能源技术战略、产业结构规划和明确的减排目标和任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前提。从文献的研究看来,未来的低碳技术创新趋势应该是走“减碳”、“碳中和”、最后到“负碳”的技术发展路线。

3 低碳技术研究理论

学界较著名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低碳技术体系研究理论包括史帝芬·巴克乐的稳定楔理论、麦肯锡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和乌恩鲁的碳锁定理论等。

稳定楔理论[13]是目前被公认的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策略之一。其创立者史帝芬·巴克乐和罗伯特·索克罗从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中筛选出了15种关键技术,将其命名为“稳定楔”,认为这15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像楔子一样,在稳定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把15种“稳定楔”技术分为5类,即:①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管理的技术;②燃料使用的转换与CO2的捕获及储存技术;③核能发电技术;④可再生能源及燃料技术;⑤森林和耕地对CO2的吸收作用技术。稳定楔理论第一次全面审视了人类现有技术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不同技术的碳排放贡献及其减排潜力对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进行了筛选,为人类的减排行动指出了重要方向。

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是麦肯锡在全球10个领军企业和组织支持下开发出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库[14]。该数据库包括了至2030年的时间范围内,对10个经济部门和全世界21个地区的200多种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的深入评估。该成本报告不仅包括了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最新评估和宏观经济评价、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减排潜力、投资和融资需求均做了详细的评估及成本估算,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动态性地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减排,包括对建筑产业的分析。

与“稳定楔”理论不同的是,麦肯锡评估报告不仅注意了各种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减排潜力,而且分析了各种减缓技术的应用成本与投资需求。这对政府和投资决策者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碳锁定理论是由格利高里·乌恩鲁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能源政策》陆续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15~17]

等。其中,《理解碳锁定》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碳锁定概念。他认为,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存在,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结合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的发展,即“碳锁定”。其来源主要来自技术、机构、产业、社会和制度等五个方面。

碳锁定理论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高能耗产业,研究指出,受益于长期递增报酬的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可能会产生“锁定效应”,进而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创新。同时,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目前工业化国家以碳为基础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形成了锁定的技术—制度复合体,相应地也是碳锁定。

文献[18]认为,由于内部惯性,解除碳锁定需要外生事件的冲击。如相关技术的危机、政府规制、技术突破、消费偏好的改变、“缝隙”市场和科学发现等6大方面。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能源和碳封存技术可有效解决高能耗产业的碳锁定僵局[19]。

4 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评估

4.1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和低碳建筑演变

早在19世纪,“生态建筑”就出现在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中。“绿色建筑”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或更早

[20]。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即被融入了绿色建筑理论中,以1993年国际建协在芝加哥通过的《芝加哥宣言》和美国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一书列出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细则”为标志,形成了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理论体系。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概念[21]。低碳建筑随之出现,学界开始从能源、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低碳建筑和低碳技术进行研究[22~24]。

国内对建筑业创新研究也经历了生态、绿色、可持续和低碳建筑的演变过程。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为“标题”关键词分别检索,其时间序列统计见表2。经分析发现,以“低碳建筑”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起步较晚,内容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筑机械、智能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表2数据基础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低碳技术为主题的文献只有17篇,发表时间集中在近2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未作统计)。说明有关低碳建筑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4.2 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实现路径和评估体系

在绿色低碳建筑的实现途径方面,文献[25]指出, 很多大型建筑公司采用技术创新是基于成本竞争和服务考虑,而未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从个人、组织和制度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和心理障碍,如“总框架、目标人群、教育、结构调整、激励改革和风险补偿、绿色建筑标准的改进和税制改革”等七大方面来解决。建筑技术研发创新也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努力来进行[26]。文献[27]研究发现,要有效解决建筑产业的脱碳,减少碳排放问题,最好的途径是推行低能耗、零排放的新标准综合建筑。低碳技术集成系统(如环境控制、LED节能、节能技术集成网络等)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减少国家对能源的过度需求[28]。如文献[29]基于英国建筑产业评估状况,指出建筑高能耗产生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是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专家团队,采用垂直整合设计、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教育培训、信息传递和研发工具政策支持、文化教育的改革以实现低碳或零碳建筑,环境政策的制定要与建筑产业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

也有学者从建筑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新型建筑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证建筑产业的低碳可行性。文献[30]以山西建筑产业为例,指出“产业节能和减排弹性脱钩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因素,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好的绿色建筑项目是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典范[31],地方政府在绿色建筑的推行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32]。低碳建筑的实现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设定碳排放基准线,促进行为节能和行为减排,分析可行资源,建立高效的系统调适和运行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33]。

国内外比较知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加拿大的SRTool、澳大利亚绿色之星、德国的DGNB、日本的CASBEE评估体系等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基于全寿命周期为主轴构建指标,内容多集中在绿色节能和绿色宜居等方面。权重则根据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碳排放和设计中创新的评价指标很少,目前只有LEED和“绿色之星”体系中有单列指标对建筑的技术创新进行评估。

对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等方面[34,35]。有学者在现有绿色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建筑评估内容[36],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联合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37]为我国低碳建筑社区减碳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但在国家统一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未权威公布之前,有关低碳建筑评估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探讨。

5 技术进步与建筑能源效率提高的研究

5.1 建筑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随着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学者把能源效率称为“第五类能源” [38]。国际性的能源强度比较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国际性比较可以帮助了解各国能源强度降低的潜力。文献[39]认为建筑节能和能效提高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或设施的使用,这也是节省成本,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与建筑的能效关系密切,要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40]。

5.2 建筑产业供应链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产业,其供应链的碳排放控制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文献[41]对建筑产业上游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能做实证分析发现,只有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率。利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将显著降低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和CO2排放量;我国钢铁和水泥企业碳减排潜力还有很大空间[42,43]。 建筑材料产业采用精益生产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能耗[44];文献[45]通过对我国6大产业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能源效率的长期或短期分析结果看来, 建筑业的能源效率都是最低的,加快产业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势在必行。

6 结论与展望

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研究,而作为集成多技术的建筑产业的低碳、控碳技术的创新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系统。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涉及社会、经济、能源和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目前的文献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一个从系统的、全面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建筑行业的特征和在当今高能耗产业“碳锁定”状态下如何从技术、政策和操作层面来实现低碳建筑产业的革新,即从技术创新的本身规律上来解决当前能源紧张和碳排放问题,以综合集成、多维度和多种技术系统集成管理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控碳技术、提高能效为绩效指标的评估机制和管理模式也是未来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经济影响四大产业变革[J].北大商业评论,2010, 68(3):2-4.

[2]MI Hoffert,et al. 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Stability: 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J].Science, 2002,298 (5595):981–987.

[3]Berkhou t F. Technology Regimes,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nvironment[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2001:1-4.

[4]姜克隽, 胡秀莲,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14(6):1-7.

[5]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M]. 科学出版社, 2009.

[6]钱祖.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R].创新科技,2008(31):54-55.

[7]Malko J. Roadmap to Low-carbon Economy[J]. Rynek Energy, 2010,4(8):26-30.

[8]Ashina S, et al. Japan Roadmaps toward Low-carbon Society by Backcasting: Optimal CO2 Reduction Pathways and Investment Timing for Low-carb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0, 2 (3).

[9]Paster MD, et al.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ogram on Hydrogen Production[J]. Nuclear Production of Hydrongen, 2004:57-71.

[10]吴昌华. 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J].中国科学院院报, 2010, 25 (2):138-145.

[11]Zhang ZX.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J].Energy Policy, 2010, 38(6):6638-6653.

[12]Liu HW, Gallagher KS. Cataly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 CCS Roadmap for China [J].Energy Policy. 2010, 38(1): 59-74.

[HJ1.55mm][13]S Pacala, R Socolow. Stabilization Wedges: Solving the Climate Problem for the Next 50 Years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J]. Science, 2004(305):968-972.

[14]McKinsy.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 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R].McKinsy Global Institute, 2008.

[15]Unruh G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 Energy Policy, 2000, 28 ( 12) : 817-830.

[16]Unruh GC. Escap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2, 30( 4) : 317-325.

[17]Unruh, GC. Globalizing Carbon Lock- in [J]. Energy Policy, 2006, 34 ( 10) : 1185-1197.

[18]Cowan R, Hulten S.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1):61-80.

[19]Vergragt PJ, Markusson N, Karlsson 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io-energy with CCS, and the Escape from the Fossil-fuel Lock-i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11, 21(5): 282-292 .

[20]BStone. How Building Green Got Its Start [EB/OL]. http:///environment/green-living/articles/51601.aspx, 2012-07-02.

[21]DTI. 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M].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3.

[22]Williams J. The Deployment of 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s as Part of the Housing Growth Programmer in the UK[J]. Energy Policy, 2010, 38 (12): 7604-7613.

[23]Nemet GF, Baker E. Demand Subsidies Versus R&D: Comparing the Uncertain Impacts of Policy on a Pre-commercial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J].Energy Journal, 2009, 30 (4) : 49-80.

[24]Glass J, Dainty ARJ, Gibb AGF. New Build: Materials, Techniques, Skills and Innovation [J].Energy Policy,2008, 36 (12): 4534-4538.

[25]Hoffman AJ, Henn R. Overc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8, 21 (4): 390-419.

[26]Changyoon Kim, et al.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Construction R&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ffort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9(18):330-337.

[27]Newton PW, Tucker SN. Pathways to Decarbonizing the Housing Sector: a Scenario Analysis [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11, 39(1): 34-50.

[28]Cho S,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Operation, Low-end Energy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Korea[C]. KC2008: Proceedings of the EU-Korea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 Springer Proceeding in Physics, 2008(124):123-133.

[29]S Sorrell. Making the Link: Climate Policy and the Reform of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03 (31):865–878.

[30]李忠民,韩翠翠,姚宇.产业低碳化弹性脱钩因素影响力分析—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10, 24 (9):41-44.

[31]Heerwagen J. Green Buildings,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nd Occupant Productivity [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 353-367.

[32]Theaker IG, Cole RJ.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ostering Green Buildings: a Case Study[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1, 29(5):394-408.

[33] 龙惟定,白玮,范蕊. 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 16-20.

[34] 施骞,徐莉燕.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8(2):112-117.

[35] Lent T, Walsh B. Rethinking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for Comprehensi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J]. Journal of ASTM International, 2008, 5(2):1-9.

[36] 聂梅生,秦佑国,江亿.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7]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J].动感, 2010,(0):30-33.

[38] Andrew Warren. Does Energy Efficiency Save Energy: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pting the Khazzoom – Brookes Postulate [EB/OL].http: // technology.open.ac.uk / eeru / staff /horace/ kbpotl.htm. 2006-07-07.

[39] Hydes KR, Creech L. Reduc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st: the Economics of Green Design[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403-407.

[40]Koebel. CT Innovation in Homebuilding and the Future of Hous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8, 74(1):45-58.

[41]韩一杰,刘秀丽.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各区钢铁行业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 31(3): 287-298.

[42]Ke Wang,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2007(35):2320-2335.

[43]Shalini Anand, et al.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gt,2006(79):383-398

低碳技术论文第5篇

>> 低碳视野下我国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价值分析视角下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的辩证关系研究 低碳经济视角下高铁的绿色技术创新 碳交易条件下高碳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SWOT分析 甘肃省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创新路径的思考 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新路径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小国有机械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电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路径依赖理论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 区域低碳技术创新合作的财政激励政策选择 论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 服务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 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武汉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10-13.

②环保资讯网.“最环保华能IGCC火电站”成本高居不下.[EB/OL].’2010-11-8.

③王国栋,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

参考文献:

[1]王国栋,杨志.低碳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

[2]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3]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0,(8下).

[4]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5]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低碳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低碳;制造理论;技术

引言

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以往为了发展国家经济,大量开采资源和能源,导致严重破坏能源资源,出现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现阶段已经具备比较先进的低碳理论,为了健康持续发展国家经济,需要不断研究低碳理论和技术。

1低碳制造理论的基本概述

1.1低碳制造理论技术内涵

从本质上来说,低碳制造技术就是以最大化利用资源以及最小消耗能源为依据的现代制造方式,可以进行低碳生产,并且保证能够达到相互统一保护生态环境和机械生产的作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以上目标需要在每个生产环节中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尤其是生产制造、物流运输、机械生产以及资源利用等阶段,以便于能够达到增加节能减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中逐渐发展形成低碳机械制造技术,此外还可以有机结合制造技术、环保观念、降耗技术、节能技术等,建立低碳制造技术,从机械制造方面来说,低碳制造技术具备一定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和改进机械制造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和进步,已经具备先进的低碳制造技术,存在更加丰富的内涵,现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低碳制造技术。

1)应用清洁能源技术。

目前,应用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有潮汐发电技术、生物质技术、水能技术、沼气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风能技术等,合理利用上述技术,不但可以降低消耗传统煤炭、石油能源的产量,还能够有效降低排放污染的含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1]。

2)低碳设计制造技术。

低碳设计制造技术主要基础就是生产流程、制作设计方法、模型设计等,能够涉及很多领域。现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低碳制造技术,低碳制造设计数据库、低碳制造设计优化模型、低碳制造设计标准、低碳制造设计评价基础与流程、低碳制造设计方法和原则。

3)低碳制造技术。

对发展低碳战略方面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制造技术,低碳制造技术是面对实际机械生产的。在现阶段低碳制造技术主要有制造过程低碳技术、制造工艺低碳化、车间低碳技术优化等,实际应用低碳制造技术主要就是处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报废品、废弃以及油污[2]。

1.2低碳机械制造体系

低碳机械制造能够被当做在生产过程和系统资源,释放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低。现阶段,使用产品、物流运输、资源利用、生产制造等方面应用低碳机械制造技术。实际生产过程中,依据相关方式来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在生产制造、物流运输进行节能减排,从而达到机械制造目标。低碳机械制造体系包括原材料的开发、生产过程低碳能源和低碳化、低碳设计技术等三方面构成。其中由生态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以及轻量化设计构成低碳产品,低碳生产过程由生产管理、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构成,原材料和低碳能源包括能源和原材料[3]。

2机械制造中低碳制造技术的应用

2.1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在具备一定产品使用性能基础上,保证降低产品重量。轻量化设计是集性能、成本、配套设备、总量的一种综合设计优化方案,轻量化设计主要就是能够降低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以便于整体增加利用能源的效率,达到有效控制产品碳排放量的目的。轻量化设计在物流运输工程中降低污染排放以及能源消耗,例如,运输车尾气。德国奥迪公司首先合理应用钢的强度和铝的轻质的特点进行设计,能够降低车身重量,达到降低设计制造的能源消耗,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4]

2.2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依据不同需求来优化组合功能模块。模块化设计机械产品属于实用的、前沿的一种设计机械产品方式,现阶段,由于不断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在航空航天、机械、军事、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低碳制造技术。模块化设计核心实际上就是依据不同系统功能把系统分为不同步模块,然后优化设计组合不同需求模块,形成不同的产品。机械产品设计的时候会出现一定非功能单元。实际应用生产的时候如果利用相同标准来衡量非功能单元,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能源和资源,极大程度影响产品使用功能。以此衡量优化机械产品的时候应用模块化设计能够保证在正常产品功能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模块化划分机械产品,利用功能模块来制造机械产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便于及时改变低碳制造技术问题[5]。

2.3生态化设计

生态化设计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设计生产产品时,应该充分分析资源循环再利用和环境影响的相关问题。现阶段,国内不断发展绿色生态文明,已经广泛应用生态化设计。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不可以仅仅考虑片面利益,也应该分析环境影响。在选择设计原材料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使用绿色环保、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此外,也要增加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生态设计中应该包括废物利用和回收,尽可能重新制造能够被翻新、降解的产品。生态化设计可以降低产品报废、生产以后环境污染问题,具备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献礼,陈涛.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16(1):1-8.

[2]陆明.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应用[J].才智,2011(29):38.

[3]李大涌.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41.

[4]王琴,王天宇.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11):228.

低碳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低碳制造;机械制造;技术应用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无论从规模还是产值都有了重大突破,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低碳制造技术充分与低碳制造理论有机结合,早已形成了体系化的低碳制造技术体系。本文主要就低碳制造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详细论述。

1.我国发展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的现状和必要性

目前,我国低碳制造的高耗能、高耗原材料、高污染和高排放等能源问题凸显,这明显影响着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产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也不符合当前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新标准、新要求。

我国在新世纪初,与其他几大国家联名签署了抑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共同决定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通过低碳制造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不仅对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创新提供了直接驱动力,而且也是落实世界低碳标准的重要举措;同时,发展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前提的生产制造模式——低碳机械加工制造模式,也会在较大程度上确保机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技术体系的内容

低碳制造是包括在生产全过程中的所有生产步骤,主要有:资源利用、生产制造和物流运输等,以及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应当做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达到低碳的目标。低碳制造作为一种综合评估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率,以及碳排放构成环境破坏的前沿制造模式,其制造技术有着较为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低碳设计技术。在本技术中,已有完整的低碳设计评价模型、低碳设计原则及方法、低碳评价的数据库和低碳化的设计评估方案等;由碳捕获技术和碳掩埋技术组成的碳汇技术;制造过程中有低碳制造技术,在此利用先进的低碳节能设备优化厂区及车间的布置、优化制造工艺,运用废弃物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加大废弃收集、污水处理和废旧产品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改良;利用新能源,如风能、潮汐能、水能、生物能和沼气能技术进行清洁生产。

3.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的技术应用

机械制造中的一门先进技术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然要在实践应用上下功夫。下面就低碳制造在机械制造产品方面的技术应用设计方法进行原则性阐述。

3.1模块化设计

机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作为技术较为先进、前沿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几个有差异的模块,模块会逐步优化,并加以整合,最终获得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产品。若拿同一个尺度去衡量机械产品中的非功能性单元,能造成机械资源、能源的耗费,更不利于机械的运行和维护。对机械产品完全有必要开展每个功能性单元的划分模块的工作与任务,通过划分后的模块评估每个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方面的潜能,并认真检验企业应用低碳制造技术所获取的成效如何,才能对下一步低碳生产技术加强革新。一个典型的例子,德国Index技术企业研发的复合型加工设备,经由众多差异的模块整合可以达到铣削、车削、磨削和激光热等等多个生产环节的顺利完成,利用模块化设计这一应用设计方案,对全部零件的完整加工,切实提高了能源设备的利用率,用一台机器设备代替多台,大大地减少了整个生产过程中使用过多的机床数目,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低碳化的生产流程,降低了各项能源的耗费。

3.2生态化设计

当前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并举的方针,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开始由改革之初的盲目增加新的机械生产项目、片面追求机械行业总产值转变为在机械制造开展生产工作时,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成本,降低环境的负载压力,重视统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际行动做到既保持机械制造的经济产值,又减少了大量的原料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在这一大形势下,生态化设计应运而生,它不仅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促进了生态效益的提高。通常意义而言,机械制造作业时一定有不同情况的废水、废渣和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工业“三废”无疑会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基于此,机械制造企业不失时机地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利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环境少的新技术产品,在其运营的同时降低了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在产品设计的途径中,要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充分想到对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达到资源、能源的循环再利用。

3.3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是统筹了性能、重量、配套设备和成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设计方法。其优点在于降低了资源、原材料在生产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减少了机械生产中的能耗;降低了产品在运营途中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减轻了噪声污染,有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如:在德国奥迪公司生产新款奥迪跑车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将轻质铝合金材料与钢材的强度的优势释放出来,车的重量的大幅减少,不仅让公司降低了尾气的过度排放与油耗,而且还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面对21世纪能源紧张的危机,我国要积极顺应潮流,在机械制造中对传统的制造技术进行低碳改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统筹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能源、资源的有序、高效的应用,从而落实好低碳制造的目标。 [科]

【参考文献】

[1]周志勇,仲国庆.低碳时代森林生态学的教学新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5).

[2]齐培潇,郝晓燕,乔光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及其评价指标的选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12).

低碳技术论文第8篇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vigorously low-carbon economy or green economy in China, low-carbon university campus building can't be delayed for a moment. As our university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low-carbon university building, people's low-carbon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In order to regulate behavior,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system is necessar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system.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大学校园;全方位监管体系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university campus;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40-02

0 引言

低碳大学校园概念是对绿色经济或低碳经济的回应,它指的是低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的校园。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指的是在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核心的规划和活动[1]。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5%[2]。我国自从2007年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到2010年在“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于2020 年我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 2005 年下降 40%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15%左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3],表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或绿色经济的决心和目标。但是在目前人们普遍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够,能否有力践行,能否使低碳概念真正融入每个大学人的思想里、行动中,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显得非常重要。

1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含义与意义

1.1 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的含义 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构建指的是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对每一个大学人,从教学到科研,从日常学习、生活到组织决策,从基础设施到校园文化,都按照低碳的标准和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大学校园建设中的制度和行为实行从社会舆论、社会结构督察到内部监控、个人问责的监督管理,以保证校园建设的低碳运作。

1.2 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的意义

1.2.1 有利于人们低碳理念的贯彻与执行 低碳经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消费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凝练。但我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发展较晚,而且是起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张,成为科研时髦词的“低碳”与“低碳经济”一时难以自觉的成为管理意识和百姓意识的主流。现阶段,由于长期路径依赖,已经成为习惯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一时难以彻底的改变,为了使人们行为符合低碳理念,用规章制度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是必要的。可见,通过有效的全方位的监管保证行为的正确性,以促进低碳意识的形成与巩固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1.2.2 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创新与实施 任何有效监管都是建立在一定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监管,监管是行为规范的保证。失去约束力而没有监管的法律、法规是空洞无力的。有效地监督与管理能赋予集体或个人的决策与行为以责任感,给个人、群体和组织以约束力,进而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同时,在监督与管理中,容易发现新的问题,对某些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与合适性有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可以促进某些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的调适与创新。

1.2.3 有助于提升监管的效力 建设低碳大学校园,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内部方方面面的统筹,并与外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细小到一个水龙头的购买,也可大到所有的建筑体系;它可深奥到许多低碳的技术原理,也可浅显到一草一木的种植;它需要节能、环保的技术支持,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宣传。全方位的监管是点面结合的、纵横交错的、内外并行的监管,是环环相套的监管体系。只有这样的监管体系才能对个人行为和集体决策都具有约束力,从而促进监管的高效力。

2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监管不力 主要表现为内部监管机构与责任人不明确、监管依据不充分、宣传不力等。目前大学内部机构设置中没有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监管机构与考核机制。虽然国家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大学有建设低碳校园的理念,但没有具体的机构与制度监督与保证实行,低碳校园建设仍然是说归说,做归做。而且,低碳建设的技术含量相当的高,每个大学在低碳建设初期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如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以及发展规模等,其运作与考核的标准可能会不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监管依据非常重要。

2.2 外部监管缺位 主要表现为社会舆论监督不畅、社会中介监察机构缺失、技术支持不力等。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低碳理念在科研阵地很时髦,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得到社会的共识,由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不够和初期投入的约束等原因,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理念没有得到大众媒体以及社会的太多关注与应有的监督。中介监督结构缺失,低碳技术支持不力,没有社会上的专业中介结构负责对大学校园的建设进行低碳的督察与审核,没有建立科学的校园节能系统的技术,全靠教育与建设等相关行政部门的意见与模糊的制度进行约束与监督,导致低碳大学校园的建设执行不力,节能减排设备改造滞后,节能减排行为约束不强。

3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全方位监管体系的构建

3.1 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原则

①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结合。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技术含量高,方面广,教育行政部门单方的监管即使能到位,其力度也是非常小;只有与社会的相关低碳技术研究结构联合,并在内部设立相应的低碳研究与监管机构,才能体现监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有效的监督。

②指导与监管同步。如果监管仅仅是指出错误的行为并进行必要的惩戒,让人们明白什么不能做,那只是行为规范的一部。为了实现目标和规范行为,还要明确告诉人们怎么做是对的,这就是指导的作用。真正有效的监管是结合指导的监管,是边监督边指正边完善的监管。

③校内与校外监管并重。校内的监管主要体现为对老师与学生的行为的监管,是微观层面的监管,而校外的监管主要体现为宏观的政策与制度层面以及技术方面的监管。两者结合才能进行全面的从制度和技术到具体操作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④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兼顾。全方位的监管包括对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多层次的监管。为了真正落实低碳建设理念,保证低碳建设行为,组织决策行为和个人行为的监管都要兼顾。

3.2 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措施

①提升大学领导者的监管力,明确责任人。低碳大学校园建设,起决定作用的是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管。作为低碳校园建设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监管者,大学领导的自身低碳素养影响到其决策偏好和监管效力。由于大学校园低碳建设涉及的面广,且技术含量高,光靠一些零碎的低碳知识和低碳理念是无否实现对低碳建设的系统领导,因此需要对大学领导者进行低碳理论与低碳经济行为的系统的综合的培训,以提高领导者在低碳大学校园建设中的领导力和监管力。把大学校园低碳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对大学领导团队的综合考核指标之一。从大学校级到部门领导,逐级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监管校园低碳建设,以保证各部门各环节相关低碳制度的正确执行与低碳目标的实现,并且将监管效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中,进行问责。

②大学内成立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与监管结构。 大学内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中心,既是大学领导决策和制定各种校园规章制度的低碳技术指导中心,也是管理、教学、科研等行为是否符合低碳标准的监管中心。主要为领导决策、制定低碳目标、规范低碳行为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与有力监管。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中心由低碳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专家和相关领导者组成,对大学的低碳建设有深入的研究,能在不同阶段结合大学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实现目标,并负责对大学领导和低碳建设负责人进行低碳理念贯彻与低碳建设领导力与监管力的考核,保证大学低碳校园建设目标的逐步实现。而机构本身将接受社会低碳经济发展指导中心的领导和监管,并获得相关的技术提升。

③加大校园内的低碳理念宣传,发挥校园舆论监督作用。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关系到的是每一个大学人的具体行为,单靠几个负责人,几份文件是无法做到的。作为知识整合的阵地,大学在倡导和宣传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能起到组织辐射的作用。年轻人追求知识的热情与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将是校园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快速贯彻、践行和有效监督的基础。无论是老师引导的还是学生自发的低碳理念与低碳校园建设的大力宣传,将为个人低碳行为的自觉性和行为自律奠定意识根基。校园低碳理念与行为的舆论监督对于提升大学人时代素养和生活品味,改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④畅通社会舆论渠道,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管力。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是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在大学减排节能实施的初期阶段,社会的效益较明显;但对于学校而言,可能由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短期内的投资较大,内部不经济较明显,所以有些大学低碳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舆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与监督作用,对大学低碳校园建设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对不符低碳理念的决策与浪费行为进行曝光,使低碳建设与大学形象联系在一起,让节能减排的投资付出通过增强大学声誉等的无形价值而得到补偿。畅通关于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宣传的渠道,保持大众传媒的公正性,增强信息的信度,赢得社会的真正关注,体现一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科学理论水平,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⑤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发挥社会的技术指导与监管力。政府应组织成立低碳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加强社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对社会各组织的低碳建设进行技术指导与专门监管。低碳大学校园建设需要整合社会的各种资源与经验,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突破和一些组织成功的经验。北京大学与施耐德电气共同发起的中国高校能源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中心,将不仅为推动北京大学的节能减排行动和节能校园建设做出贡献,将为我国的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甚至其他组织的低碳建设做出贡献。在低碳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技术指导和监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佳,陈娜.浅析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8):181.

低碳技术论文第9篇

1.1技术文化的内涵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文化”就开始受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学者的广泛追捧,并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被称之为“技术文化学”的学科正在悄然形成。虽然有关于“技术文化”的提法日渐增多,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目前为止,都未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总结下来,“技术文化”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地讲,就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及变迁;广义理解的话,就是指技术本身及其传承,以及由于技术传承而形成的技术理论和相应的其他文化传承。虽然“技术文化”一词作为专业术语,并未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专门出现过,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去理解的话,技术的发展终将导致生产力、进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迁。所以显而易见,广义的技术文化概念就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当中。

1.2生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从生态的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源于十九世纪的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负面效应。这种批判至少可以追溯到恩格斯那里,他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过度地砍伐森林而导致土地荒芜的众多实例,告诫人类不要过早地沉醉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征服。虽说19世纪的全球生态问题尚未达到特别严重的程度并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和系统探讨。但是,马克思主义从生态的视阈下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是存在着的。众所周知,技术文化是一个应用过程。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最首要的实践形态,物质生产实践是以劳动的形式展开的。而人的劳动是劳动者凭借技术通过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上展开和完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技术应用总是带有盲目性和浅显性,这从当时的人们只看得到技术所带来的现实利益而从来看不到以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应用对自然界长期的影响和代价中可以看出。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文献中肯定了技术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从生态的视阈下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无疑是对我们人类实践行为的合理性警示,告知人类要反省技术理性和工业化进程给我们的生态所造成的危害,要从中审视技术、重新选择技术。

2低碳政治的提出及其内涵

灾难大片《2012》和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低碳”一度成为流行词汇。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应对生态危机、转向低碳发展道路方面面临挑战最大的国家,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污染问题尚未缓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承载能力,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可以打个比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却被凝缩成20多年的集中体现。

2.1低碳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时代延续低碳政治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如此棘手的生态问题,各个国家纷纷选择了低碳政治,肯定有一定的理论根据。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正是低碳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因而,对人与自然的非和谐批判及内在地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和谐的批判,也就内在地包含了对技术文化的生态维度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性的思想体系,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解决时代难题,才是兼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发展低碳型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时代延续,同时也是其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2.2低碳政治的内涵所谓“低碳政治”,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气候政治”,主要指各个国家围绕温物质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而国际上关于温物质排放的计算又是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标准,顾名思义“低碳政治”。伴随着全球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趋势,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生态治理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尤其是著名的“巴厘岛路线”(BaliRoadmap)达成以来,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全球向低碳型经济转型已大势所趋。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最终没有达成具体的约束性协议,但却使“低碳型经济转型道路”这一理念又一次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思维。人们认为,碳问题从一个技术问题一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博弈,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与扬弃。如果我们把哥本哈根之前称之为“碳议题时代”,那么毫不避讳地讲在那之后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到了“低碳政治时代”。

3中国应对低碳政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