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英国农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2 17:44:27

英国农业论文

英国农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生产率;农民

中图分类号:K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38-01

资本主义在哪一类经济部门最先站住脚?在前述的西方两次有关“过渡”动因的论战中,除“贸易根源说外,其他几种观点虽强调重点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论者都从农业内部因素的发展寻找西方向近代过渡的动力。

一、中世纪晚期英国现代化经济基础―农业

关于封建制度崩溃的原动力和资本主义首先起源于农业还是其他行业?本书的两个主要论点:“农业是近代经济基础”;“基本动力来自农民个人力量的壮大”。全书立论的基础是英国农业生产力考察。农业经济特别是具有专业化、企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特点的大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英国封建生产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现代化第一基石》论证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在哪一类经济部门最先站住脚?首先起源于农业还是工商业?这是个争议较多的问题。在前述的西方两次有关“过渡”动因的论战中,除“贸易根源说外,其他几种观点虽强调重点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论者都从农业内部因素的发展寻找西方向近代过渡的动力。近十余年来,国内学者探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原因时,“农业劳动者个人力量决定封建制度解体论”和“经济结构制约论”,也都突出强调农业与农村经济变化的至关重要性。

最早重视农业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中作用问题的,是重农学派。马克思对此曾给予明确肯定:“重农学派正确地认为,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本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英国13世纪以来农业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

以温切斯特主教地产为例,其所属的32所庄园中, 1208一1209年平均每一庄园小麦出售量占生产量的48.5%,到这个世纪结束时,同一主教地产所属42所庄园小麦出售量平均每一庄园占生产量的70%。

二、中世纪晚期英国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农民

农民构成封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其个体经济发展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封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作者指出,“考察以劳动生产率和储蓄率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力,是透视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第36页),同时也是社会分工与商品生产的基础。这一时期英格兰庄园领主自营地上的农业收入的成倍增长,以及农奴份地的亩产量有时甚至超过经营条件较好的领主自营地,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农产绝对总量的增长还不足以完全说明经济增长的实质。要科学地论证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最可靠的途径还是考察农业劳动生产率”。根据中世纪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指一个典型的农户在一年内生产出多少农产品”。综合各家的估算,作者认为,在庄园经济鼎盛时期的13一14世纪,半维尔格特(在三圃制下实际播种面积是10英亩)大约可视作英国一般农户的耕作面积,每英亩产量约为10.32蒲式耳(或237公斤)。这样,每户的劳动生产率则为103蒲式耳(或2369公斤),它是英国中世纪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台阶。而15、16世纪之交是英国以庄园农奴制为代表的封建制的重要转折时期,其间存在“一条历史的接缝”。主要表现为,13、14世纪传统佃户地产的均衡性不复存在,两极分化日益加剧。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脱离农业的雇工;另一方面,靠牺牲普通农民起家的大农经济作为一股强劲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使乡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三、结语

关于英国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动因,作者认为:决定中世纪晚期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根本因素,是农业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前者既指其物质生产能力、交换能力,又指其个人财产拥有量,后者既指其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命运的认识,又指其参与社会政治领域和精神领域活动的范围与方式;农业经济特别是具有专业化、企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特点的大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英国封建生产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整个论文写作中,出现过很多的难题,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写论文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体会到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感谢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

英国农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 FAO语料库 农业英语 语言特点

1.引言

语料库是指按一定原则取样获得的大规模电子文本汇集(Sinclair 1991;Hunston 2002;Baker 2006 ;许家金,2003)。近年来,语料库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词典编撰、外语教学、外语学习、翻译研究、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等领域。在语料库语言学中,专门用途语料库指的是出于某种特定研究目的需要,只收集某特定领域的语料样本建成的语料库(梁茂成,2010)。目前已经建成的专用语料库有航空航天、建筑、医学、IT和商务等专用英语语料库,“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在国内尚属空白,鲜有涉及农业英语语料库的相关研究,更没有动物科学学术英语语料库方面的研究。我校作为“985”、“211”农林院校,未来发展目标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在学校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加强农业科技学术交流的大背景下,建设农业英语语料库并开展农业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具有必要性。然而,目前我校师生在农业英语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到他们在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我校外语教学在农业英语教学和农业英语翻译方面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一方面英语教师缺乏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很难开展结合农业特色的英语教学,另一方面研究生和科教人员虽然有农业专业背景,也熟悉专业词汇,但因为英语语言基础差,缺乏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训练,不了解学术论文的语篇特征和农业英语语言特征,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因为写不出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论文,很难在高水平的国际期刊。所以,开展基于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农业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具有紧迫性。本研究基于自建的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旨在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

FAO农业英语语料库就是收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网站上的电子资料,主要是技术文件或FAO与农民开展的工作信息,范围十分广阔,如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政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本研究基于自建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验证并总结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揭示FAO农业英语和通用英语及学术英语在语言特点上有何异同。

2.研究方法

2.1自建语料库

笔者自建约274,916个总词数的小型FAO农业英语语料库。语料库文本从2008年到2013年的FAO官方网站上获取。此外,本研究选取约100万词的通用语料库CLOB和约600万词的英国学术英语语料库BAWE (British Academic Written English)作为参照语料库。

2.2确定研究范围

所谓语言特点,包括语音、词汇、句子和语篇等多个层面的特点(袁巧琦,2007)。鉴于可操作性有限,本研究无法逐一揭示农业英语方方面面的特点。然而,可通过总结以往的研究,发现研究者们认为农业英语有如下共同语言特点:(1)农业英语的词汇意义比较稳定;(2)农业英语是一种书面语言,语言严谨、简洁(黄昆,2013;任凤伟,杨仕学,2009;杨石乔,2004;);(3)动词名词化现象较多;(4)被动语态使用较多。(任凤伟,杨仕学,2009;杨石乔,2004)。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验证以上研究结果,从而更客观地揭示农业英语,尤其是FAO农业英语这一次语体的语言特点。

2.3设计研究步骤

本研究使用BFSU PowerConc 1.0 beta 20的wordlist 功能检索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总体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检索结果,验证和分析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是否具备简洁性。使用Treetagger先将FAO进行词性赋码,以便书写Powergrep检索时要用到的正则表达式,再使用Powergrep检索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的正则表达式,得出这两种语言现象在FAO农业英语语料库中分别出现的频数,基于这些数据分析FAO农业英语中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词表分析

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BFSU PowerConc 1.0的N-gram List功能做FAO的词表,得出包括形符数、类符数、标准化形符类符比(TTR)、平均词长和标准句长的统计信息,具体数据见表一。表一 CLOB、BAWE和FAO词表数指表一中的形符数指语料库中共有多少词;类符数指语料库中共有多少不同的单词;而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则反映了语料库文本词汇的变化量,比值越大,用词越多变;平均词长为平均每个单词所含的字母数;标准句长为平均每个句子所含单词数(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2010)。

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反映了语料库文本词汇的变化量,比值越大,用词越多变(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 2010),表一中CLOB、BAWE和FAO的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分别为43.60、38.87和42.13,FAO农业英语比学术英语的词汇密度更大,词汇变化更丰富。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就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原因或许在于FAO农业英语,作为几乎每天都有更新的时效性最短的农业英语,其中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新义出现。

平均词长为平均每个单词所含的字母数,表一中CLOB、BAWE和FAO的平均词长均分别为4.72,5.02,5.29。大多数研究结果发现“农业英语在词汇使用上有客观、真实、准确、简洁等特点”,但是FAO农业英语的平均词长却略高于CLOB通用英语,甚至略高于BAWE学术英语,说明FAO农业英语相较于CLOB和BAWE,并非用词短小,实际使用的词语相对冗长,信息量更大。

标准句长为平均每个句子所含单词数,表一中FAO农业英语的标准句长27甚至超过BAWE的25,而CLOB的标准句长却不到20,说明FAO农业英语在句子层面上比学术英语要相对复杂。

一般而言,标准化形符类符比、平均词长和标准句长的数值越小,表明文本语言越简单。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就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最好的解释是:一方面,FAO农业英语作为官方性的文本,在组词造句上必须保证正式、准确、谨慎,代表政府的态度,这就必然要用相对复杂冗长的句子清楚地阐明事件。另一方面,FAO农业英语作为网络电子文本,每天都更新式地记录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大小农业事件,一些文本词语会跟随时展步伐出现新词。因此总体来说,就词汇的丰富性和文本的复杂性而言, FAO农业英语的词汇比学术英语的词汇更多变、更复杂。

表一 CLOB、BAWE和FAO的词表数据统计

3.2动词名词化

就形式而言,动词名词化是指用添加适当的派生词缀的办法把动词构成名词的过程或结果(陈晓堂,2003 )。英语动词名词化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类为动词添加后缀-tion,-sion,-ment,-ence,-age等,被称为动词派生名词或行为名词,如agitation,conversion, development;emergence,dependence,另一类由动词加-er,-or,-ee,如inspector,lover,interviewee,它们通常在句中作表语,与前面的形容词一起构成动态含义(李容萍,2009)。先用赋码软件treetagger对三个语料库赋码,然后用Powergrep检索出以这八个主要名词后缀结尾的动词名词化现象,得出CLOB、BAWE和FAO中动词名词化的标准化频数(每百万词)分别为15969、18043和19991。

这一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中的动词名词化现象多于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这与已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已往的研究认为农业英语更科学,需要保证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同时主语非人格化不仅是一种隔离的手段,把人与事隔离开来,避免了个人情绪、态度、偏好等因素,影响结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还是一种规避、推诿责任的策略(袁巧琦,2007)。而FAO农业英语中动词名词化现象又明显多于学术英语,这是因为:FAO农业英语记录的是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政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作为官方性的政府文件,准确、客观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3.3被动语态

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Powergrep检索CLOB、BAWE和FAO中被动语态的出现频数,得出CLOB、BAWE和FAO中被动语态的标准化频数(每百万词)分别为1483、2503和1575。该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多于普通英语文体,这与已往研究结果一致,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是由农业英语的客观性决定的。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把所要论证、说明的问题放在句子的主语位置上,这样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显得更客观(唐燕玲,2003; 袁巧琦,2007)。例如: Emergency assistance is also needed to enable herders to feed their animals.此句省略了人称主语,使用了Emergency assistance作主语,避免了作者作为施事者的责任,使得读者相信研究结果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出的,便于FAO的特定读者群体――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采取措施,促进农业事业的稳定发展。为了证实这一点,笔者观察了FAO中被动语态的检索结果,发现的确如此。典型索引行见表二。

表二 FAO中被动语态的典型索引行

4.结语

本研究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了FAO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研究结果表明,FAO农业英语的语言特点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相较于学术文本,其用词更丰富,文本更复杂;相较于通用英语,FAO农业英语和学术文本一样,多使用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

相较于学术文本,相同的是,FAO农业英语和学术英语都会更多地采用动词名词化和被动语态,以保证语言清晰,把人与事隔离开来,避免个人情绪、态度、偏好等因素,保证结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更好地保证FAO上记录的农业方面相关政策贯彻实施,保证农业方面相关先进技术更平易敬人的被接受。不同的是:一方面,FAO农业英语句子层面相对复杂,即文本更复杂,FAO农业英语作为政府官方的代言词,在用词方面,更看重的是准确性、正式性、清楚性,因此在用词上不会只偏重短小词语来达到简洁的效果,而是采用相对冗长、书面的词语和句子来更谨慎地准确表达。另一方面,FAO农业英语的词汇比学术英语的词汇更复杂,词汇变化更丰富,词汇密度更大,作为时效性最短的网络电子文本中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新义出现,采用最鲜活、最生动的语言报道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大小农业事件,就其所涉及词汇量而言并不简单,因此就其词汇的丰富性而言, FAO农业英语中的词汇能使英语学习者学到十分地道的现代英语。

参考文献:

[1]陈晓堂.名词化与语用预设[J].外语研究,2003(3).

[2]黄昆.对农业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87-88.

[3]李容萍.英语动词名词化的应用与翻译[J].考试周刊,2009(27):52.

[4]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任凤伟,杨仕学.对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功能分析[J].语文学刊,2009(2).

[6]唐燕玲.英语动词被动语态的实质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17-19.

[7]杨石乔.英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2):108-111.

英国农业论文第3篇

关键词: 语料库 FAO农业英语语料库 建设 应用

1.概述

1.1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

语料库(corpus,复数为corpora)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本意为body。它是一个按照一定采样标准采集而来的、能够代表一种语言或者某语言的一种变体或文类的电子文本集。语料库是建立在计算机上的,必须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存放语料,且这些语料均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过,因此可以真实地反映语言现象。语料库使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自动处理得以实现,可以为语言研究提供更加丰富、更加详尽的语料,同时为语言研究提供另外一种客观的方法,即基于实验和统计的方法(谭键,2005)。它改变了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有助于克服语言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此外,语料库对于词典编纂、字频统计、词频统计、语法研究等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是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科学(许家金,2003;卫乃兴,2009)。传统的语言学家收集资料的方法基本为手工收集,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手工收集到的资料有限且主观性较强,具有很大局限性,而语料库语言学使大量地、详尽地收集语料成为可能,可以使我们更为深刻、更为全面地研究语言现象。总之,语料库语言学的产生,将改变语言研究的观念,使语言研究日趋深入、精细。

1.2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

在语料库语言学中,专门用途语料库,是指出于某种特定研究目的需要,只收集某特定领域的语料样本建成的语料库(梁茂成,2010)。随着语料库在各领域研究的深入,通用语料库,尽管容量巨大,还是无法满足各专业领域研究的需要,如语言习得、语用语体、法律语言学研究等,这就要求研究者建立自己的专用语料库,以进行某个特殊领域的研究。在大型通用语料库不断扩建的同时,研制更多的小型专用语料库将是一大趋势(何中清,2011)。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和完善,语料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通用语料库的容量也会越来越大。此外,随着语料库研究在各个领域的纵深发展,小型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必然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研究的越深入、专业性越强,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越必不可少。

近年来,专门用途语料库发展迅速,许多与专业相结合的专用英语语料库纷纷建设起来(黄大网,秦羿,许赛颖,2010),然而,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英语教学仍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对应的语料库建设和研究,不利于农业英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国内已经有建成的或建设中的众多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如航空航天英语语料库、医学英语语料库、学术英语语料库、商务英语语料库(梁燕,冯友程,良坤,2004;刘满堂,2004),这些语料库的建立及其研究成果,推动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发展,对提高国内专门英语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建成农业英语语料库提供了宝贵借鉴。目前,国家农林院校拥有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和生命科学等优势学科和专业,如果这一优势能够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相结合,建立相应的农业英语语料库,则将大大推动农业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将迈向新的台阶,对解决目前农业院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业语料库的建成,也将丰富和完善语料库的类型,推动语料库语言学在农业词汇、短语及语篇等方面的发展。

2.研究意义

本研究力图建设FAO农业英语语料库,作为农业英语语料库下的一个子库,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农业英语语言特点方面的研究,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填补学科专业语料库的空白,丰富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研究内容,提高农林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为农业专业英语教学,特别是词汇教学,提供新途径,对探索围绕某一主题、以语义联想为中心的农业英语词汇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对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有重要意义;通过词汇范畴的分析,让专业学生及时把握农业热点领域,同时获得更多的扩展学习资源;探索解决目前农业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广语料库驱动型教学模式,顺应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改革的热潮,对提高农林院校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具有实用价值;通过对专业词汇的准确把握,提高各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进一步保障其在SCI等国际期刊中的成功率,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相呼应;有利于提高农林院校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农业英语翻译水平,对服务于历年一次的国际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有重要意义,培养农业英语高水平人才,加快与世界农业科技接轨的步伐。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官方网站上的涉农新闻报道为文本来源建设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文本选自于2008年至2013年的农业新闻报道,涉及农业、畜牧业、生物科技、食品安全等18个农业新闻主题,语料库总量为234696个形符,共423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最早的常设专门机构,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其官方网站的新闻报道涉及面广,紧扣其工作重心,主要向全世界人民介绍当下的农业热点和粮食问题、对于向欠发达地区推广农业新技术和解决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政策;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发展、新发明、新成果;农业科研方面的新问题、新进展及新经验;农业科技战线上杰出的人物、事迹等;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新办法、新途径、效果及社会效益等。

3.2技术支撑。

3.2.1清洁工具。借助PowerGrep等文本编辑工具中的查找功能,清洁收集到的语料,处理全角标点、全角字母和数字、全角空格、跳格、行尾和文中多余空格、多余空行等问题,保证语料文本由清洁文本构成,保证自动词性赋码的准确性,进而保证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2010)。以往的MicrosoftWord虽然也能清洁文本,但是只能处理单个文本,PowerGrep既可以处理单个文本,又可以进行批量处理。

3.2.2标注工具。一方面,可以通过BFSU Qualitative Coder1.1语料库软件进行元信息的批量标注,对每篇文本的标题、发表时间、来源、作者、期刊名称、发表时间、建库人和组织信息等信息进行标注,以便使用者清楚地知道文本信息的信息,也便于应用者单文本的查找。另一方面,为了对语料进行词性和句法结构等方面的深度研究,也为了对语料库数据分析能够更加系统精确,对特殊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和处理,本研究拟对生文本语料进行词语切分和词性赋码标注。经过比选,本语料库的创建选用了比较成熟的Helmut Schmid设计的TreeTagger词性赋码软件,TreeTagger词性赋码软件可以根据概率的原则,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是目前最权威的英语语料赋码软件之一。将清洁文本用Treetagger进行词性标注,标注后的文本可以进行微观的词汇研究,通过检索软件可以得到相应的形成名词词表、动词词表等。

3.2.3重命名工具。由于文本处理过程中运用到了词性标注软件,词性标注软件在对文本进行词性标注的同时,对文本的域名也进行了批量改写,域名从原来的“.txt”改为了“.txt.pos”。因此必须运用重命名软件将域名改回原来的“.txt”,才能被接下来的检索软件识别。因此,本研究可以利用Super Batch Renamer语料库软件进行批量改名。

3.2.4检索工具。日本早稻田大学Laurence Anthony设计的Antconc,许家金和贾云龙(2013)研制开发的PowerConc软件,英国利物浦大学Mike Barlow设计的Word smith Tools,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设计的PatCount等语料库软件,都可以进行单词或者多词的检索,包含词汇索引、词表生成、主题词计算等功能,这样就为农业科学学术英语的高频词进行量化分析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尤其是近来,许家金和贾云龙(2013)又研制开发了PowerConc软件,PowerConc对传统的词汇索引、词表生成、主题词计算等功能进行了重构、扩展和优化,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s)的N元组(N-gram)为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功能强大,为我们利用正则表达式检索被动语态和名物化的形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还有BFSUCollocator搭配分析软件,BFSUcolligator类连接分析专用工具,SPSS,Excel等统计分析工具,都具有免费使用、功能强大、准确率高等特点,都为本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保证本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顺利完成。

同时,国内已经有建成的众多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和学术英语语料库,如航空航天英语语料库、医学英语语料库、旅游英语语料库、商务英语语料库,这些语料库的建立及其研究成果,都给建设农业科学学术英语语料库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宝贵借鉴。

4. FAO农业英语语料库在农业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4.1完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建立国内首个FAO农业英语语料库,改变农业英语专用语料库发展滞后的现状,完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设,为今后建立大规模农业英语语料库提供范例。语料库可以提供大量可靠性高的参照数据和新鲜实例,使语言研究更具概括性和说服力,将给以往的教学材料带来冲击,为今后农业英语教学提供直接的、可操作的、可靠性强的素材;FAO农业英语语料库将提供基于语料库的农业科技英语词典编撰、基于语料库和计算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等,传统的编写方式比较固定,大多是依靠他人资料和个人经验编写而成,而自语料库出现之后,教材的编写处于新的形势,这将帮助教授农业英语的英语专业教师更好地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师方向转变,促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蔡基刚,2004)。

4.2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

英语教师一旦掌握了语料库研究的使用技能,就可以通过语料库进行农业英语和通用英语词汇、句法等方面的比较,进行主题分析、例句援引、词语搭配、词素分析、话语分析等,从而在掌握学生语言学习情况的过程中,根据语料样本解决学生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数据驱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建成之后的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解决了英语教师缺乏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很难开展结合农业特色的英语教学的矛盾,缩小了实际使用与课堂教学的差距(程世禄,张国扬,1995)。如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求和学生英语掌握水平,从FAO农业英语语料库中选取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语言信息,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例句,建立微型文本,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语例,有效解决普通教材语例复现率低的弊端,更符合英语学习规律;课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更多语料,逐步修正完善规则,掌握目标知识。由于微型文本中所选的语例都是来源于FAO官方网站,语料真实、准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水平,更有利于锻炼其探究型学习能力;课后,教师可以将微型文本共享,方便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查阅,并依据学生课堂表现,从FAO农业英语语料库中抽取其他语例,编制测试题目,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题过难、过偏或者脱离语言实际使用等情况。

4.3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课中,学生可以以个体或者小组的形式,结合语料库驱动的方法,开展基于微型文本语言实例的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让学生作为活动和研究的主体,探究学过文章的词块、语法及语篇特点,观察语言搭配,在阅读和搜索中获得专业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语料库软件自主观察真实语料,从大量语料中观察某一语言现象的呈现规律,然后反思、讨论、分享这一过程中的发现,对某个语言现象的规则进行归纳;课后,语料库能让学习者在掌握了相关技术之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利用已经建成的农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语料库进行操练,在没有教师指导答疑的情况下,借助语料库的相关功能同样可以解决疑问,直到最终掌握相关的内容,这也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值得国内农林院校大力探索和提倡。

5.结语

借助宏大的计算机数据库――语料库,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建成,为农业英语教学人员提供了一个分析、研究、描述和应用农业英语的载体,为农业英语教学、编写农业英语辞典、研究动物科学英语语言特点、各种论文写作教材编写提供了重要的语料源,而且为农业英语研究、农业英语教师发展和农业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提供了全新途径。由于客观原因,FAO农业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仍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语料采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但是语料库不是一次成品,相信在今后的研究中,FAO农业英语语料库会更加发展成熟完善,为农业专业其他学科的语料库建设打下基础,为国内同行的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程世禄,张国扬.ESP教学的理论和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3]何中清,彭宣维,英语语料库研究综述:回顾、现状与展望[J].外语教学,2011(1).

[4]黄大网,秦羿,许赛颖.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挑战、理据与愿景[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5).

[5]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梁燕,冯友程,良坤.近十年我国语料库实证研究综述[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

[7]刘满堂.近40年英语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

[8]谭键.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61-63.

[9]卫乃兴.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论及相关理念.外语研究,2009:36-42.

[10]许家金.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解析[J].外语教学,2003(6).

英国农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英语;翻译技巧;准确译文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间农业工程科技合作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其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专业英语(ESP)人才的需求量增加。

随着我国政府在农业科技上资金投入的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越来越多,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在日益提高,相应的科技论文在国外权威期刊的采用率逐年上升,这不仅要归功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我国科技人才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由此看来,掌握一些农业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1.农业英语翻译的难点

关于英语翻译的标准,清代翻译家严复提出: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1]农业专业英语翻译不像文学翻译富有感性形象思维,也不经常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等手段,而是准确的表达客观规律,按逻辑思维有理智地描述问题。因而农业专业英语对译文“雅”的要求不太明显,却侧重于它的科学性、逻辑性、正确性和严密性。[2]因此农业英语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1农业英语术语翻译的难点

1.1.1缺乏专业素质

例如:Farm hand意为“短工”,不可翻译成“农场手”;land reform应译为“”,而不能译为“草地改革”或“农业改造”;Mechanization of farming应译为“农业机械化”而不是“农场机械化”;environmental―friendly agriculture字面含义是“对环境友好的农业”,如果这样翻译,正是缺乏专业素质,望词生意的表现。这个短语应译为“生态农业”才较为合适。[3]

1.1.2异词同义

上面谈到的是缺乏专业素质,望词生义。下面再来看看异词同义的例子。当人们提到施肥技术时,最先想到的英文单词可能是“fertilizer”。其实汉字“肥”在用英语表达时有很多种译法:base manure(底肥),top―dressing(追肥),straw manure(草肥),ash fertilizer(灰肥),green manuring(压青/施用绿肥)等。一个“肥”字,在英语中却出现了多达数10种表达形式,异词同义,没有坚实的语言功底,很容易出现翻译错误。如果译员不熟悉约定俗成的词组搭配,不懂得择优选用,译出来的文章就可能变成让业内人头痛的夹生饭,这是农业英语翻译的第二大难点。

1.1.3词汇空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词汇不断添加进语言中。比如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稻田养鱼”( paddy fish culture)、“三农问题”(the three issu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等,在英语中一时也找不到适当的对应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是不存在,那么语言就有可能出现空缺现象,语言空缺,这是农业专业英语翻译中的第3个难点。

1.2农业英语的句式难点

长而复杂的句子结构是农业英语句法的一个明显特征也是一个难点:有时为了表达清楚一个农业概念或阐述一个农业科技事实,有的句子会长达数行。这就大大增加了理解句子的难度。

大量的使用被动语态。据统计,在农业类科技文章中,使用的及物动词三分之一以上是用被动语态,原因是被动语态的结构比主动语态更少有主观色彩,更突出要论证、说明的对象而隐去人称主语,从而使文句简练。被动语态句法结构很明显复杂于主动语态,这点也大大增加了理解句子的难度。

2.农业英语的翻译要求和技巧

翻译时,首先必须阅读需要翻译的全文,了解其内容大意和特定专业范围。有时还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或到现场去看看,以便熟悉有关的专业知识。待到领会原作的精神时,才下笔开译,这样就不致出现大错。[4]理解原文时,必须结合特定的农业技术知识,根据英语的语法规律和习惯去理解,并且要求我们“钻进去”把原作内容彻底弄清。对原作的理解应包括词汇、语法和专业内容三方面。也只有这三方面都理解透彻,才能做出准确的表达。

当前翻译专业术语,除了借助专业词典、运用译者自己的专业知识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1名词或名词短语转换为动宾结构

词性转换是英汉翻译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同时,因为农业英语的语体级别较高,名词化和动名词出现特别频繁,所以在翻译时需要特别留意名词转动词的翻译方法。

2.2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结构

这种译法简称为转态译法一般说来,被动语态在英语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汉语: 因此在翻译时往往根据汉语习惯给原句添加上主语,把它们转换成主动语态。Different forms of foot-and- mouth diseas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frica, Asia, Europe and south America.在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已经确定了不同种类的口蹄疫病毒。

2.3增加或减少必要的成分

增加或减少必要的成分也即常说的增、减词译法。在农业英语的翻泽过程中,根据上下文的需要有时必须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或减少必要的单词、词组甚至句子等成分。

3.结语

总的说来,要从事农业英语翻译,就得先熟悉农、林、牧、渔等专业知识与专业术语,边实践边学习,遇到不懂的知识和术语要勤查词典,或请专家指教。农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和农业英语本身的词汇特征,尤其是其句式特征密切相关的。同时,这些方法和技巧也不是僵硬的可以随处套用的公式。只有在确定的上下文中根据语境的需要灵活采用,并辅以其它一些翻译手段,才能得到忠实、通顺,准确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张少恩,王艳飞,刁若菲.浅析农学专业英语的特点和翻译[J].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

英国农业论文第5篇

Abstract: The talent resourc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in the building of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alent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agronomy specialized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some detailed teaching strategy and analyses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selecting and arranging proper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teaching mode, enriching teaching means, reforming assessment method etc.

关键词: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Key words: agronomy;specialized English;teaching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26-02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日趋国际化,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际合作项目策划、农产品出口、国际学术交流以及国外仪器设备使用等都不可避免地需与英文资料接触。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农业要想与世界接轨,要想融入世界经济就必须掌握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农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大学的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延续、交叉与融合,具有“科技英语”的特征[1-2],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并运用专业英语的有效途径是在系统学学英语、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熟悉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掌握文献阅读技能及多种方式获取专业资料的方法。我校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学生基础、教学设施、教学理念等方面与重点本科大学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开展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尚需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自2008年起,笔者开始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实践,并在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手段选取、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近年来开展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国内同行分享,以期进行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1 优化教学内容

专业英语是通过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知识,进而获取专业知识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的查找和阅读所需要的专业英文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或获取相应的专业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专业英语基本知识点的讲授,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郭丽华等人编著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强的《English Course for Agronomy》为授课用书,从该教材中选择部分与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的科技文献,系统地讲授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点。同时,通过上网检索或者到图书馆查阅选择最新专业研究热点的英文专业文献,从专业知识、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让学生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语言特点和篇章结构的安排,结合中文专业知识,学习相应地表达方式,让学生从全局上了解相关的专业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另外,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出发,针对其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和就业、研究生面试等场合所需要的专业英语方面的知识,在有限的计划学时下,适量的增加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结合专业情况的英文自我介绍、研究方向介绍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

2 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指从传统教学方式向新型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而是要强调、突出“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找回它们在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中心位置,即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方向转化,从讲解、灌输的方式向以学生自主的任务式、功能式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式教学转化。

2.1 小组合作与课堂展示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保障组与组之间相对平衡,并适当兼顾组内同学之间的可接受性。小组以4-6人为宜,并选出各组的组长,负责学习情况的报告。合作小组就老师给定的学习项目(任务)进行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点的互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3]。学生通过组内合作与小组间的交流,按照分工完成小组的项目活动,然后根据主题和完成的情况制作成可以展示的作品。如在学习“Carbon dioxide is nature’s hidden yield enhancer”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Learning by Doing 板块,教师首先简要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背景知识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使学生获取基本信息,为进一步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以“Effect of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on crop's yield and quality”为主题,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课文、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获取相关信息,把所查资料和获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综合到一起,集中讨论并增减相关内容,使其内容条理化,小组同学再一起完成汇报PPT的制作,然后以课堂展示的形式进行陈述。教师根据每个小组ppt制作情况和展示情况,给每个小组打分,每个小组的得分作为每位成员的平时成绩并记录下来,这种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小组课堂展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对小组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检索与文献研究锻炼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上的小组演讲,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2 教师讲授与小组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探究性教学 在每一次新课开始前,教师设计具体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提前预习,预习的目的是在阅读之前构建学生关于某一话题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结构性的内容预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讲授有关段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陈述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的基础上,夯实专业知识。因此,小组讨论贯穿于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在确定好课文的结构划分后,让小组成员需要就每部分的内容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首先,教师需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即根据每部分内容提出与课文理解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通过做出猜想、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其次,教师把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内容的难点、重点句子、短语及单词展示出来,作适当的释疑,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以便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所有这些活动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进行重点讲解剖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被激发,创造出一种师生交流、和谐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3 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丰富、具体、生动、直观和形象的教学手段,将使学生较好地建立牢固的感性认识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农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互联网、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侧重点是专业知识的丰富与展开,在专业英文知识点的学习上,通过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形象生动地了解相关专业英语词汇所对应的专业过程,增加信息容量,培养学生用英文准确描述专业问题的能力。利用互联网手段可以将国际最新的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国际著名大学农学专业的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教师可对其近期学术报告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浏览国外著名大学和英文专业期刊网站,可以让他们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专业英文表达方式,又可对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和英文摘要的写作提供最切实可行的指导。根据教材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照片等教具在课堂上演示,也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愉快、积极学习兴趣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段,例如,在讲到“flower”这一节时,把教室模拟成花卉种植园,展示出不同种类的花卉实物或图片,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英语介绍花的结构和特征等。利用这些实物或图片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结合,能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再强化作用,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

4 改进考核方式

针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改变,我们对课程成绩评定的方法也相应做了调整: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价,并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我们注重课程平时考核,使平时成绩构成多样化,平时成绩由合作小组课堂展示情况、课堂参加讨论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构成,注重考察学生运用英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期末考试主要由专业词汇、专业文献翻译、摘要写作等构成,注重考察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50%)综合评定得到,实践证明,采取这一考核方式可以保证成绩统计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专业英语教育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强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是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农科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工作者应当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充分考虑农科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农科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瑛.科技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5-116.

[2]郭宁生.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2):50-52.

[3]郭书法,曹凤龙,严发萍,熊春华,明泽.合作学习在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 (10): 50-51.

[4]王亦兵,黄岩,承欣红.专业英语阅读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研究——外语系教学改革立项初探(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3):91-93.

[5]孙茉莉,马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403.

[6]王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2) : 90-92.

英国农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偏远农村英语教学 “一条龙”英语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措施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农村较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学与城市英语教学的差距越来越小,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学生随着进城的潮流转入城镇学校,但偏远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相对较简陋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城镇学生的英语基础相比差距较大,英语学习兴趣较低,这一严重问题必然会对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这类学生的比例还相当大)。笔者认为必然会导致我国当前外语“一条龙”教学的脱节。因此,对偏远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的改善和改革应该引起重视。笔者根据我国“一条龙”教学的理论,结合对偏远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的调查情况,指出偏远农村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偏远农村英语教学的措施。 

一、英语“一条龙”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在我国的实践 

“一条龙服务”也叫“一条龙管理”,这一概念是周恩来、陈毅在上世纪50年代最先为解决我国外语人才匮乏,远不能满足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当时的教育部为此还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六个语种的一条龙大纲方案和示范教材,但由于历史原因,“一条龙”管理的计划未能进行下去。到了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一条龙”英语教学又成了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1996年6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外语教学座谈会,并就我国外语教学和外语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急需研究改进,实际上李岚清副总理的讲话,为外语教学“一条龙”的改革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中、小学相衔接的课程改革框架。正因如此,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和一些科研课题组对“一条龙”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清华大学“一条龙”课题组最早进行了“一条龙”的研究和实验,吕中舌就“一条龙”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吕中舌,1999),范文芳对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进行了探讨(范文芳,2000),戴炜栋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戴炜栋,2001),东南大学课题组提出了推广实施“一条龙”改革的可行性研究的理论框架,认为在诸多影响改革可行性的因素中,改革实施单位对改革的组织管理是最关键的(杨军,李霄翔,2003)。“一条龙”英语教学模式认为: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不是单一的,更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阶段都应该环环相扣。“一条龙”英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达成了共识,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大、中、小学已经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教学实践,事实证明其教学效果显著,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明显提高。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英语教学存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的现象,使英语“一条龙”教学无法进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改革,就会对我国外语教育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偏远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胡壮麟教授在“第三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上就“一条龙”教学、“龙头龙尾”孰轻孰重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一条龙的关键在中学,应主要抓好中学外语教学改革(谭业升,2015)。中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不把好基础关,要实现英语学习的快速腾飞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国农村学生的比例仍相当大,忽视这一块,我国的外语教育的整体水平就得不到提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农村英语教育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社会舆论和一些主管部门不重视,有些地方社会舆论甚至对中、小学英语教育进行“围攻”,有的学生家长对学生花时间学习英语产生反感,在他们看来英语不能成为他们子女将来谋生的工具,因而他们不是正确引导,而是消极对待。有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出现过“倒英运动”(谭业升,2015),这些错误观点仍然影响着地方行政官员的决策。因此,重新认识英语教育的社会价值观仍有必要。(2)英语教育硬件跟不上时展要求,教学硬件包括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图书资料等,这些设施对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现在一些农村中学在这方面都非常薄弱,有的地方有些设施几乎为零。城镇中学在这方面相对来说要好得多。(3)师资力量相对较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学老师的学历以专科为主,且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龄教师偏多,有一部分老师不是科班出身,函授或者改行教英语还大有人在。部分老师基础知识不牢固,口语不准确且英语表达能力差,上课时连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都表达不准。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很少和外界取得沟通和联系,上课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些年轻英语老师由于农村条件较差,工资待遇不尽如人意,不安心教学工作,对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在问卷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平时极少和学生进行过口语会话,也很少带学生朗读课文。(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方法欠妥。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对偏远农村5所初级中学1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加以说明(调查时间:2015年4月,地点:离城市30公里以外的偏远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为初中2年级和3年级学生,对被调查者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如下: 

从以上问卷可以看出,不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缺少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加大,他们感觉英语负担越来越重,因而听之任之,慢慢他们的英语学习就处于瘫痪状态。因此,解决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的问题值得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工作者关注和研究。

三、解决偏远农村基础英语教学问题的措施 

中学英语教育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它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农村中学在我国基础教育过程中仍然是一片广泛的天地,忽视它必将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健康发展。基础英语教育在整体的基础教育中有特殊性,因此,更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如何解决目前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英语教育落后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农村教育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加快,农村经济随着国家的惠农政策发展得越来越快。早些年人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现在富起来了,教育更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农村学校应该慢慢向人口稠密的小镇迁移,农村学校要与城镇化接轨。就农村英语教育而言,其教学硬件要和城镇的保持平衡,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应该得到改善。 

2.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掌握一门通用的外语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技能之一,外语教育有益于人的大脑和心智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包容性与国际视野),有益于个人学业和事业成功,有益于国家软实力提高和国际交往,有益于国民文化素质提高(谭业升,2005)。当前社会舆论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宣传不够(尤其对农村英语教育的宣传),广播、电视所播放的英语学习节目较以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学投入、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外语科目总是排在其他科目的后面。在公共场所特别在农村有的人听到别人讲英语还表示反感,甚至讽刺和挖苦。因此,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让人们知道学外语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3.调整师资结构,培养农村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听、说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更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袁泽礼,2002)。当前农村中学英语学习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所学的英语为哑巴英语,其中部分原因是老师没有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学生不听和说,单词当然能容易忘记。笔者认为,农村中学应该调整师资结构,引进一批科班出身的、有现代教学理念的年轻教师,因为他们年轻活泼,更容易和学生沟通;他们口语好,更能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他们精力充沛,更能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管理。当然改善他们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工作,也是值得关注和考虑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不自信是农村学生害怕学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师除了教好课以外,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学习松懈和落后时,要耐心鼓励。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是学生对新颖、新异事物产生的直接兴趣,是技能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有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就自然增强。 

农村英语教育特别是偏远农村英语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它将直接影响我国外语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影响我国“一条龙”英语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英语“一条龙”教学的理论,指出了我国农村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的建议。笔者认为:要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的落后现状,实现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英语教学研究者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戴炜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3]吕中适.关于一条龙服务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4]谭业升.中国外语教育问题的症结与出路[J]外语界,2015(1). 

英国农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国培计划” 农村小学英语 远程培训 问题 对策

一、“国培计划”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远程培训的意义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2010至2012年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计划。“国培计划”――农村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以教学能力提高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目标,旨在帮助农村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了解和掌握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课程专家的引领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着力解决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要求,“国培计划”的实施对象是农村义务阶段教师,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专业远程教育培训机构,采用以远程培训为主的方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农村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切实考虑农村教师的实际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结合农村中小学教学实际组织实施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方便、快捷、低成本、高效率、覆盖面大、突破地域限制等特点,发挥资源共享,实现专家和培训老师的互动和交流,取得了非凡的效果,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肯定和赞扬。

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薄弱环节。小学英语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国培计划远程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能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一个良好的远程培训交互性教学模式对本次国培计划的实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远程培训的交互模式

交互性语言教学国外已有先关方面的研究,比如G.Wells和Wilga M.Rivers。交互性教学:语言的交互性是一种合作活动,它包含语言的发送者、接受者和语言使用的情景场合三者关系的建立(Wells,1981;Rivers,2000:4)。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我们在语言教学中探讨的热点。实效性谈论两个方面:一是活动是不是达到效果;二是达到效果的状况如何,是不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最后的产出结果有一个比较好的匹配。(程晓堂,2008:119)任务设计包含内容、材料、活动、目标、学生和社会团体。(Shavelson and stern,1981;Nunan,2000:47)目前关于国培计划”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远程培训交互模式时效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用交互性语言教学和语言教学实效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国培计划”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远程培训中的相关问题。总结相关经验,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远程培训的质量,让更多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获益,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该培训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前期准备

在培训前,继教网组织每个县的指导教师集中在河南师范大学培训,请部级专家和省级专家举行讲座,之后和所有辅导教师沟通和交流。

2.学员注册

每个县的辅导教师接受培训后,回到所在县,辅导本县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接受培训,进行注册,并熟悉培训的课程和相关要求。

3.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学习

在注册后,学员们开始课程学习。远程培训的课程资源都是由国内著名的英语专家和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制作的。内容丰富、新颖,课堂教学案例有代表性。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提交作业

学习完远程培训的相关课程后,参加培训的教师们提交网上布置的作业、主题研修成果、教学设计与反思,并把自己在培训中的收获和感受以研修日志的形式提交。

5.学科论坛交流

参加培训的教师们在学习和提交作用之余,可以参与网上论坛,与辅导教师、学科专家和其他参加培训的教师探讨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在线研讨

在培训期间,继教网组织省级专家和参加培训的教师两次在线研讨交流,时间两到三个小时,及时解决培训教师在教学和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7.视频答疑

在培训期间,继教网组织部级专家和省级专家在网上视频答疑。专家们先根据事先整理出来的问题,进行解答。之后和参加培训的教师们互动答疑,给予及时指导。

8.创造辅导教师QQ群

为方便辅导教师、继教网工作人员及专家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小学英语学科设立学科QQ群,及时交流,互通信息,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9.班级、学科和项目简报

每个县的辅导教师针对本报培训中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培训成功及问题发表几期班级简报。省级辅导专家针对小学英语学科的培训情况发表几期学科简报。继教网根据每个学科的培训情况发表项目简报。

10.辅导教师辅导

县级辅导教师帮助参加培训的老师网上研修学习,批改老师们提交的作业、主题研修成果、教学设计与反思和研修日志,并及时引导老师们研讨交流,发表班级简报和公告等,在培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1.省级专家指导

省级专家抽查参加培训教师的作业、主题研修成果、教学设计与反思和研修日志,并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评论、指导。省级专家参与网上论坛交流,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解决。

12.调查问卷

培训期间小学英语学科根据培训情况设计相关调查问卷了解参加培训教师对本次培训的感受和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以后国培计划小学英语培训的质量。

13.网络平台计时监控、统计成绩

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继教网对每位老师的课程学习的时间都有精确的记录。对每位老师提交的作业、主题研修成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研修日志已经参与交流的情况都有记录,并对参加培训教师完成的各项任务进行评分,计算出最终成绩。

三、“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国培计划远程教育培训及时地满足了农村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给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通过抽查参加培训老师的作业、研修日志,已经和参加培训教师的研讨交流。我们发现目前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状况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困难,表现在师资缺乏、课时量少、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方面。很多老师担任全校几个年级的英语课,有的老师除了担任英语课以外,还担任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学任务相当繁重。很多老师不是英语专业毕业,而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匆匆上岗。在英语发音和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很大欠缺。他们一方面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需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教学的相关领导应当重视教学英语教学,适当减轻小学英语教师教几门课程的繁重任务。针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小学英语老师,继教网可以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对这些教师的专业英语进行培训,进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2.远程培训课程资源

远程培训的课程资源都是由国内著名的英语专家和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制作的。内容丰富、新颖,课堂教学案例有代表性。但课堂教学案例都是主讲老师使用多媒体资源组织课堂活动,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而在大部分农村小学英语课上,老师不能使用多媒体授课,有的学校连录音机都没有,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所以尽管教学案例非常精彩,但不适合农村真正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没有较强的实用性。如果能展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案例就会更好。

针对这种情况,继教网可组织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情景或肢体语言,不利用多媒体做一些示范课,并进行录像,这样对农村的英语教学有更大的实用性。另外,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除了教学方面的课程资源以外,补充一些学生方法方面的课程资源对农村的小学英语教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抄袭现象

在培训中,我们通过抽改,发现老师们提交的作业、教学设计与反思、研修日志、主题研修成果存在以下问题:一部分老师按照任务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答题,但一些老师在网上抄袭别人的作业、教学设计与反思、研修日志和主题研修成果,使远程培训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培训中要让培训教师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真学习,把所学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进行实践,结合自己的实践提交作业、教学设计与反思、研修日志、主题研修成果。另外,督促辅导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认真鉴别或者上网搜索所批阅的文章是否抄袭。但这无形当中增加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如果有可能,我们就可以制作一个类似于检测学位论文抄袭的相关软件,查找文章引用的比例,这样就能够减少类似问题的出现。

总之,“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远程培训对河南省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无疑是雪中送炭,对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师技能起着重大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我们在分析“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远程培训出现的相关问题后,提出相关的建议,为以后的农村小学英语远程教学提供借鉴。真心希望类似的国培计划远程培训活动在全国多多举办,从而提高全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Nunan Davi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0.

[2]Rivers W.M.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0.

英国农业论文第8篇

关键字:英国;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

中国分类号:K561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同时又有“世界工厂”之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出台了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旨的通告,并提出对土地实施分类,让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决定权。

一、英国农民职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早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农业本来处于欧洲领先地位,但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却渐渐改型为“英国工业、其他国家农业”的国际分工[1]。在轻视农业的政策诱导下,英国农业逐步衰退,食品供应严重依赖英国远洋商船,粮食进口运输受阻,是国内出现“粮荒”为解决吃饭问题,英国政府不得不实行食品分配制,转而加强对农业的干预。

二、英国农业职业教育主要体系

在英国,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英国农业的基础,农民培训工作由农业培训局、地方教育局和农学院合作社进行。提供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构主要有三类:设有农业院(系)的大学、农学院和农业培训组织。

以农业大学和大学农业院系为例。英国的农学院于本世纪30年代形成,目前全国共有多所。最初,农学院只是对已有农业背景的农民子女(主要是男孩)提供理论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开始提供的英国有15所农业大学和食品相关的院系,如伦敦大学维伊学院、爱丁堡大学工学院等,均开设高能农业、环境和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系)。入学资格要求,包括自然学科在内的2门科目为优,其他3门科目及格,入学前应有一定的农业实践经历,学士学制3-4年(兽医6年),硕士和博士学位各1-2年和3年。毕业生主要当农业顾问和教学科研人员[2]。

三、英国农业职业教育得以实施的保障

(一)政府重视农民职业教育有相应的立法、机构与规划

英国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曾于1982年颁布了《农业培训局法》,1987年又对该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3]。在政府中,教科部负责院校教育,同时也抓院校的职业培训,就业部的培训局专门负责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方针政策与宏观管理,并制订有成人就业培训计划、青年培训计划等。农业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共同负责实施“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为了保证农业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执行质量,政府还不定期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如为改进农村技术培训工作,政府于1989年成立专门班子开展农业培训调查,随后采取了加强农村技术培训工作的措施,改组了农业培训局,在全国成立了 16个地区培训中心[4]。

(二)有机结合高校、科研咨询部门和农业培训网

英国将高校、科研咨询部门和农业培训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其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力量,以高校及科研与咨询机构为辅,形成了一条从高到低层次分明、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补充的、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需要的农民培训系统。比如,郡级农学院,主要培养有较全面知识的新一代农业劳动者,科研与咨询部门(如农业开发与咨询服务局)针对的是较高层次的专项培训,而绝大部分的农民则是由地区培训中心培训。英国每年有30% 的农民接受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5]。

(三)建立奖励和严格的考核制度

英国于1987年建立了“国家培训奖”,奖励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6]。为保证教育与培训质量,负责培训的部门严格把好承担教学与培训任务的教员或辅导员的质量这一关。如农业培训,除邀请学院教师和研究咨询部门的科技人员任教外,还请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任教。但对于后一类教员,一般先由农业培训局组织培训,经考核拿到合格证后才能负责教学工作。

另外,对于参训学员,尤其是参加学院各类职业训练班的学员,有严格的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共分五级,一级为最基本技能,二级为担任农业工人必需具备的资格,三级为农场顾问必须具备的资格,四、 五级为农场经理必须具备的资格[7]。为控制资格证书的发放,还成立了专门的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农业领域的资格评审委员会由农业培训局、教育界、国家职业技能考核委员会、农民协会及政府部门的代表组成。

(四)农民培训的经费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英国唯一能得到政府资助的产业培训就是农业职业培训,英国农民培训经费的70%由政府财政提供,还从法律上保障,对农民参加培训期间的工资和津贴给予补助。英国规定,农场工人上课时间的工资由农业培训局的政府基金支付,农场主不用支付。在法规方面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给予优惠待遇,主要有:①有权购地租地,申请建立自己的农业企业和经营农场;②可得到政府提供的低息贷款;③创办第一年可得到政府提供的资助和补贴;④初始几年政府可对农场减免税收;⑤为使农场现代化,可向共同市场理事会贷款;⑥国家可派农业顾问对农场提供技术援助;⑦受过农业教育的子女在继承农场时享有优先权。[8]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保证了农民职业培训的顺利进行,而且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英国农业经济的蓬勃的发展。

四、英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

农业职业教育是英国农业的基础,农民培训由农业培训局、地方教育局和农学院合作进行,国家调控,政府承担主要的经费,具体课程的实施和教育教学培训则由相应的农业职业培训机构进行。

(一)政府组织的农民培训

英国的农民培训是农渔食品部的农业培训局负责,而且英国应用拨款机制,激励学院提高教育效益。设立“教育拨款委员会”,把国家预算中划给地方当局的教育经费,由该委员会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分配给每所学校。经费的分配实行“三挂钩”:一是与上年学校的招生规模效益挂钩;二是与教学质量挂钩;三是与生均费用挂钩,拨款委员会制定不同专业的生均消费综合评定“标准单位”,支出越少拨款越多,以激励提高培训的经济效益[9]。为确保教育质量英国政府对学院的具体业务活动绝不干预,但对教育质量非常重视。主要通过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的评估和拨款的方式间接实现。官方的权威机构每年要对全国农学院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效益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评估。权威机构定期公布每所学校的综合评估结果,提倡公平竞争,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二)模块式的教学管理

模块教学法是英国农学院组织教学的主要模式,他按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划分为若干模块实施教学,其宗旨是服从岗位所需,培养实际能力,确保学业质量。对岗位所需技能进行需求分析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学院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农场主和农业管理部门的专家共同进行需求分析,依据岗位需要,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然后按其技能划分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划分为若干分项并具有具体的教学目的,所有教学目的必须是可量化、可测定的,便于实施和学业评估。培养能力是实施模块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在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分析和判断能力,交际和公关的能力以及以及利用最新杂志信息和现代传播技术获取的资讯更新知识及技能的能力。

(三)国家农民协会

在英国,国家农民协会的主要主要职能是听取和反映农民意见,并替农民进行各种调研。目前,国家农民协会已有相当大的实力和影响。该协会设有专门的出口部,成立了农产品贸易公司,主要负责小麦、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销售,并帮助农民贷款。

(四)农业合作社

英国的农业合作社也发挥着巨大作用,英国最早的农业合作社是发源于曼彻斯特的由300多个小合作社合并而成的COOP合作社[10]。该合作社于2002年与约克郡消费合作社合并,现在已经成为一家经营时间最长、经营状况最好的全国性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是用极少的的人力经营者全国15%的可耕地[11]。每年的生产计划由农场经营者提出报上级公司同意后实施,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送到合作社所属超市销售,这就大大缩短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真正实现了农民向农业工人的转变。

(五)私人出资办的农业研究机构

这些研究机构有的侧重于应用研究,如动植物育种、畜禽防疫、水产养殖等;有的侧重于动植物生理、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结构、土壤肥理、生物固氮等基础科学的研究。英国设有4种专门机构,即大学、三年制的农学院、农业专科学校和不脱产的职业培训中心。

1.大学

大学培养的都是未来的农业专门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思考能力,毕业后一般成为农业科技研究院、经济或行政方面的负责人。

2.农学院

农学院招收的学员一般是具有1年农场实践经验的人员,培养目标一类是农业技术工人,一类是农场主、农场经理、政府机构或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

3.不脱产的培训中心和专科学校

不脱产的培训中心主要针对农业工人、农场主的子女和农场主本人的,依据不同对象安排不同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课程;专科学校则以培养农业工人为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安排理论学习和田间实践两类主要的学习课程,但理论学习的时间要占整个学习时间的80%,农作物农业机械及畜牧生产为必修课。

五、英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

英国农业职业教育参与的主体来来自于不同层次:农业工人、农场主的子女、农场主、以及愿意从事农业的学生及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社会人员和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

(一)农业工人

在英国,农业工人可以进入专科学校和不脱产的培训中心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想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但入学前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他们的必修课是农作物农业机械和畜牧生产,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视理论在知识的学习,只有20%的时间在田里或车间参加参加实践活动[12]。

(二)农场主的子女

在英国,受过农业教育的子女在继承农场时享有优先权,他们可以进入不脱产的培训学校学习,也可以中学后直接升入农业学校学习。

此外,在英国为所有接受继续教育以及14~19 岁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在校学生,尤其是那些来自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提供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11]李春光.国外”三农”面面观[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77,83.

[2] [5] [8]杨茹,宋国恺.国外农民的职业培训[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90,94,93.

[3]同上,92-93.

[4]梁艳萍.发达国家农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哲学社会科学报,2010(07):25-27.

[6]李景光.英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 J].教育与培训,2005 ( 2):27.

[7]刘英杰,张凯.英国的农民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J].世界农业,1986.6.

[9]李晶宜.英国农业职业教育概述上[J].eBook. 2009-3-25 22:39:40.

英国农业论文第9篇

学历层次

主考院校

专业

星期六(10月17日)

星期日(10月18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