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4:12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1篇

1.1规范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针对全县幼龄茶园面积大,修剪不到位、修剪不合实际,竹山县分别在九里岗和大观山茶区开展定型修剪技术示范,通过疏苗间苗和三次规范的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苗高达到25~30cm,有1~2个分枝,在一块茶园内达到标准的茶苗占75%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方法:在离地面15cm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次年,树高达到35~40cm,剪口高度25~30cm。如茶苗达不到此高度,则推迟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高度上提高10cm,剪口高度35~40cm),加快了茶树分枝和茶蓬形成,提高了茶园投产速度,使全县投产茶园每年以一万亩的速度递增。

1.2示范推广重修剪和台刈生产技术

老茶园面积较大,是制约竹山茶叶产业效益的瓶颈问题。从2007年开始,竹山县以大观山茶区和九华山茶区为中心坚持开展茶园茶蓬标准化改造,在春茶采摘结束后对茶园茶蓬进行统一的的重修剪,修剪后的茶蓬高度控制在50cm、幅宽30cm。对衰老茶园实行台刈和茶园土壤土质改造,台刈后的茶园每亩投入饼肥75kg,茶叶专用配方肥每亩75kg(分两次施入),同时将修剪下的茶树枝条经过腐熟杀毒后施入茶园,以节省改造成本。通过实施茶园重修剪,使一部分低老茶园重换生机,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茶园效益由原来的亩产值920元提高到3400元以上。

1.3开展绿色防控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根据全县茶园分布状况与病虫害发生特点,重点加强生物防控能力建设。一是利用农业防治技术,通过加强茶园管理,增施肥料,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二是利用物理防治技术,在大观山、大泉山、九里岗等主要茶区安装太阳能灭虫灯、杀虫黄板,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三是规范化学防治技术使用,按国家农药使用规定,推广应用高效、低残留农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大观山、霍河、圣水、大泉山等茶园获得了中农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

2开展平衡施肥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平衡施肥的前提是测土。竹山县对全县已建的18.5万亩茶园和计划兴建的茶园进行了全面的土壤调查,取回土样3000个,通过检测,系统掌握土壤所缺营养元素,根据检测结果实行配方施肥。其次是配方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重视基肥,分期追肥。在肥料品种上,以速效氮肥和茶叶专用肥为主。严格把握追肥时间及次数,成龄茶园每年追肥2~3次,第一次在3月上中旬(又叫“催芽”肥),第二次在5月下旬,第三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追肥用量上掌握“前多后少”,第一次占全年追肥总量2/3,第二次占1/3。施肥方法:沿树冠垂直向下开沟或打穴,深10~15cm,追肥时随施随盖土。再者是套种绿肥。秋季在茶园套种红花草籽,开花以后进行绿肥压青,改良茶园土壤,增加茶园有机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通过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茶园偏施氮肥现象得到了有效纠正,茶叶产出率大幅度提高,由此竹山县获得了“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中国产茶大县”和“优质茶板块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3制定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标准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

一、导论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财富快速积累,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发展压力,可以预见,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得以转变,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势在必行。而技术标准具有的技术与制度双重属性,不仅自身可以作为生产要素不断积累,也必将对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经济增长理论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中之重,围绕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已经形成了许多经济理论与经济流派。赫尔普曼教授集中研究了经济增长理论过去20多年的进展,并回顾了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影响经济的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制度、创新能力等,综合国内外文献可知,其决定性因素主要有:生产要素的积累(x1)、全要素生产率(x2)、国际贸易(x3),经济收入的人均差异(x4)以及制度和政治(x5),这5个自变量的正向积累都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即:

ΔQ=f(x1, x2, x3, x4, x5) (1)

本文将以“技术标准化”为自变量t,探讨t与x1,x2,x3,x4,x5的关系。如果t与这5个变量正相关,那么以x1,x2,x3,x4,x5为中间变量,可证明技术标准化t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即:

Q+=f(x1(t+), x2(t+), x3(t+), x4(t+), x5(t+)) (2)

三、技术标准化与经济增长各要素的关系

(一)技术标准化与生产要素积累

生产要素的积累是经济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索洛(R. Solow)将经济的增长归结为生产要素的积累与技术的进步,把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在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模型中,以知识为承载的专业性生产要素体现的更为突出,这类生产要素具有外部性,能够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先决条件。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波特也认为,若要通过生产要素获得国家竞争优势,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

作为实践中科技成果的积累,技术标准本身就是知识的集合。知识所产生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使得技术标准成为“活”的更高级生产要素。此外,技术标准化作为“获得的最佳秩序”,深化了知识资本,使其更加专业化,而专业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配置的手段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尤为的明显。因此,技术标准化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和专业化过程成为经济非线性增长的源泉,也就是说,无论作为高级生产要素本身还是在促进生产要素高级化方面,技术标准化都与生产要素正相关,即x1+=(t+)。

(二)技术标准化与全要素生产率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中剔除劳动和资本贡献后的部分归结为技术进步的贡献。索洛(R. Solow)对1909―1949年间美国工业生产进行研究,证明其人均产量的增长中88%为技术进步的贡献。此后,丹尼森(E. Denison)和乔根森(D. Jorgeason)也论证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源泉”这一结论。我国技术经济学创始人李京文院士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科技富国论”,将科学技术水平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术标准是技术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它的成功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从源头上提高后发国家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追赶型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提供跨越发展的技术,同时为国际高科技市场的竞争秩序提供更好的选择。由于技术标准化所带来的创新是过程的创新、相关产业的创新,是具有整体拉动效应的共谋型创新,因此,为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需选择那些技术进步的收益扩散方式具有“共谋型”分配方式的产业,即x2+=(t+)。

(三)技术标准化与国际贸易

对于处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的国家,国际贸易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已经超越了本来的经济与技术属性,成为国与国之间设置贸易壁垒的隐形工具。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贸易结构与国内的产业结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具有互动效应。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其产业结构,这就要求必须提升出口知识密集型产品在整个出口贸易中的份额。

技术标准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制高点。谁能在国际贸易中制定标准,谁就能构建以知识产权为外衣的贸易壁垒,充分攫取国际贸易活动带来的报酬递增。当然,在国家贸易中制定标准的前提条件是该国拥有知识密集度更高,模仿更加困难的核心产品。因此,如果中国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附加技术标准的产品,才能真正享受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惠及整个社会的高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外部引擎。因此,x3+=(t+)。

(四)技术标准化与收入分配

巴罗(2000)认为,收入的不平等似乎依据一国的发展水平,不同程度地影响它的增长速度,即收入越不平等,低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越慢,而高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越快。而赫尔普曼认为,收入的不平等将减缓增长。因为,资产分布的不公平将减低总的投资额,所以,社会越公平,经济增长越快。

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仍占绝大多数,急需外部的新技术标准的注入实现产品创新,发展以技术标准化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中国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开辟了新的途径。收入分配和就业机会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创新”租金的获取为更平等的收入分配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以技术标准化为特征的产品创新可以迂回性地和动态性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见,技术标准化战略在中国的实施和普及将能够改善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进而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x4+=(t+)。

(五)技术标准化与制度

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和德姆塞茨都对此进行了论证,他们认为制度决定了组织的成败,它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有时候更是充分条件。而制度需要不断的调整、优化,特别是需要随着技术进步进行调整;同样,技术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动态发展的。建立适合于推广技术标准化的产业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而根据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关系,技术标准化又在不断地促进制度的创新。

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新的技术标准正在建立,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组织结构与交易成本。发达国家迅速建立低碳认证标志制度,占领核心专利技术,构建新的技术性措施,推行自己的低碳标准,创造低碳经济技术规则,从而建立新的赢利模式。低碳经济已成为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新的战略制高点,新的技术范式必将展现。因此,有必要积极进行碳税及各行业部门减排方法研究,迅速采用相关国际标准,建立自己的核心标准和各标准体系,推动相应的制度创新。可见,技术标准化能够改善社会调配和组织资源,促进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实现绿色经济时代的制度创新体系的构建。因此,x5+=(t+)。

四、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标准化不仅能够深化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贸易结构而改善产业结构,还可以消除一定的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善。可见,技术标准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深远的正面影响,即式(2)成立。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并以科技水平提高带来的强大正外部性来实现引领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技术标准化已与经济的所有决定性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框架,也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完备的动力来源。因此,技术标准化作为自主创新的最高形态,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将带动生产要素、技术和制度的创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参考文献:

[1]萨克斯・杰弗里.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王世明,吕渭济,梅晓仁. 自主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02).

[3]贾根良,于占东.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 2006(06).

[4]李荣林,姜茜. 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的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04).

[5]Helpman Elhanan. 经济增长的秘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贾根良.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与就业的双赢战略[J].学术月刊. 2008(04).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进步;标准化;依从关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2-0036-05

一、引 言

20世纪70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都与标准密切相关,例如:IBM的个人电脑标准、微软的操作系统标准以及办公软件标准和蜂窝移动电话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出现对新技术的普及和后续技术的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以Shapiro、Farrell和Saloner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对标准化以及技术进步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其中一项重要发现就是,在这种新兴的网络经济学范式中,同一网络内部和不同网络之间的兼容性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兼容性能够对企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等产生关键影响。事实上也是如此,与标准兼容性相关的决策已经成为除产量、质量和价格以外企业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通信信息等高新技术行业尤为如此。

早期经济文献主要研究标准供给方面的问题,例如,在什么条件下竞争对手间会达成兼容性的标准,这些标准会对行业生产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兼容性标准如何执行等。此外,经济学家还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标准化带来的影响,核心问题是消费者在多样性与低价格之间的权衡,消费者一方面偏好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希望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低价格。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大多数经验和研究表明,减少多样性换取规模经济是较容易被各方接受的选择。在关键时点及时地采用标准化的办法减少多样性,有助于新的基础性技术取得突破,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并且长期内可以保证产生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种类。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欧洲标准的开发,成为移动产业繁荣的起点。除了上述基于微观个体的因素分析外,经济学家还发现,标准化有助于减少市场不同主体的交易成本,同时可以作为纠正市场失灵的工具,譬如强制性的安全、环境和健康标准,用于纠正正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标准问题的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停滞阶段,但还是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Hawkins[1]首次把标准作为技术进步或技术力量指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尽管分析深度较浅,但有较强的启发性。同时,Swann等[2]就正式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国内标准经济学研究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林毅夫和潘士远[3]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内,研究了最优技术进步率的问题,结论与国外的相关研究一致,最快的技术进步并不一定导致最优的经济增长,需要通过标准化和专利制度进行约束。冯根福和李再杨[4]运用博弈论研究了信息产业标准形成机制,并对该机制的效率进行了分析上,发现在是否存在网络外部性两种条件下,政府干预对标准形成的效率是不同的。

虽然标准经济学文献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大多集中在理论分析上,实证分析较为缺乏,这与数据缺乏,无法对模型引申出的假设进行检验不无关系。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文中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规范地分析中国通信设备制造标准颁布与行业技术进步的依从关系,对相关理论进行验证。在进行展开讨论之前需要明确什么是技术进步和标准化,技术进步包括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这些技术融入市场的过程。而标准化则是由国家或行业协会通过正式颁布的标准,来规范行业生产或服务的规格、质量等属性。

二、技术进步与标准化理论分析及相关假设

(一)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标准化

近年的研究充分肯定了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在当前网络经济环境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Besen和Johnson[5]通过对广播行业的研究认为,标准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多样性,通过限制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排除了特殊的个人偏好,为实现规模经济奠定了基础。可以很容易发现,标准化是具有一定排斥功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必须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消费和生产,特别是兼容性标准或接口标准,这种排斥功能尤为突出。Blind[6]的研究则更为深刻,从标准供给者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后认为,正式的行业标准能够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传播。这是因为:(1)正式标准能在较低的价格下保证产品质量。(2)能够提高不同供给者所生产产品的兼容性。(3)有助于产生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从而降低价格。(4)使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更有效率。此外,标准化还有利于消费者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标准化控制的产品研发过程便于降低市场风险,等等。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系统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技术标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目前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满足企业对标准化的需求是标准制定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低效率技术进步的存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解决最优技术设计和标准制定时点选择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最优技术设计的选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大量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均证明:最新的技术并不一定会带来最高的生产效率,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中国实际情况也证明了上述结论,以目前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来讲,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将进入应用阶段,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展十分缓慢,同时由于巨大的沉没成本,又不得不继续进行,严重影响了通信行业的技术进步,妨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与当初未选择好最佳技术设计不无关系。

制定最优技术设计的主要困难并不是如何开发出最新的技术,而是如何解决新旧技术的过渡问题。在考虑网络外部性的条件下,下面的分析可以有效地说明新旧技术过渡的问题。在图1中,新旧两种技术是可比较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新技术或继续使用老技术,只有当老技术Told用户行为发生改变,新技术Tnew才能被选择,因此,总用户参与数量ntotal由两种技术共同决定(ntotal=nnew+nold=常数)。参与人数如纵坐标上所示。新技术的优越性通过更高的效用曲线Uinew来表示,在反向曲线Uiold和Uinew的交点得到临界量。从分析中可以看到,只有足够多和达到临界量的用户接受变革的时候,从旧技术向新技术的变革才会变得有吸引力。如何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采用新技术,是解决新旧技术过渡问题的关键。

其次,标准制定时点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相关研究认为过早地确定标准虽然会相对容易地形成规模经济,但也大大增加发生技术锁定的概率,如果标准化确定过晚的话,又会造成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产生以下严重的后果:(1)造成不同标准间的不兼容,市场被分割,不能充分利用网络经济[7]。(2)造成新技术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降低标准的质量[8]。此外,如果标准化时点选择不当的话,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者可能会利用标准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造成市场垄断。但科学合理的选择标准颁布的时点绝非易事,目前如何具体确定标准化时点的理论尚不成熟,存在较大争议,这与缺乏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研究有一定关系。

(二)在标准化条件下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更确切地说是伴随技术进步的生产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要使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能够发挥出积极显著的经济影响,就需要使之走向市场,得以扩散。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扩散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产生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

目前网络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外部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一个或多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了其他经济主体的成本或收益,而无需支付相应的货币补偿或不能取得相应的报酬,这就是外部性的问题。而就网络外部性来讲,主要是在消费过程中存在正外部性,因为使用网络产品所获得的收益直接依赖于其他消费者是否也使用同样的商品,例如,移动电话和因特网等。简单地说,这些商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使用的人数越多,为其用户所带来的收益就越大。在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后,由于消费者之间偏好的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偏好新技术,根据图1的结论,只有当采用新技术的用户足够多的时候,技术进步才最有效。换句话说,如果厂商在开发新技术方面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那么这种技术进步就是低效率的,铱星卫星通信系统的失败充分说明了高技术并不代表高市场占有率。

Farrell和Saloner的研究认为,低效率的技术进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过度冲动和过度惯性。在过度冲动的情况下,新用户和追求新鲜的老用户偏好新技术。因此,坚持使用旧技术的用户要负担开发新技术的成本。与过度冲动相反的情况是过度惯性,新用户和追求新鲜的老用户不得不承担开发新技术的成本,而之后的用户却不会对其进行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当开发新技术的成本大于新技术所带来的效用时,新技术就不会被开发。从技术变革时点选择的角度讲,过度冲动意味着技术变革过早而无效率,而过度惯性意味着技术变革过晚而无效率,惟有新技术和旧技术兼容才会产生新技术的选择。因此,可以看到,新旧技术的兼容不仅是对标准化的要求,还是对技术进步的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除此之外,多种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或者不兼容,也会导致技术进步的低效率,即正向的网络外部性没有被充分利用。Farrell和Saloner利用博弈论分析了上述情况,认为在不同技术之间达成同一的标准,并且所有厂商都转向该标准时,这种低效率的技术进步就不会出现。但这种协议性的标准也是有一定局限的,当某一特定标准被某一家或几家厂商把持的时候,将导致行业垄断的出现。

基于上述理论讨论,可以得出以下假设:

假设1(H1):标准流量变化与技术进步成负相关。

假设2(H2):技术进步与标准流量变化成负相关。

三、模型及数据

(一)检验模型

本文为了考察标准化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变量回归模型。其中对非指数形式的数据做了取对数处理,模型如下:

t年份通信设备制造业申请专利的数量,invit作为控制变量,表示i地区在t年份通信设备制造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μ是误差项。

我们并没有采用以往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滞后变量,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原因:第一,由于数据年份较短,使用滞后变量模型会造成自由度一定损失。第二,中国通信行业标准体系中包括以下三项:技术报告(YDB)、参考标准(YDC)和正式标准(YD)。通常的情况是企业的技术部门先出台技术报告,之后由行业协会再出台参考标准,随着技术成熟,最后才以正式标准的形式颁布下来,因此,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为了及早适应市场变化,在技术处在参考标准阶段时,就已经开始应用于生产,正式标准出台的时候,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未采用滞后变量所带来的损失。第三,通信行业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变革较快的行业,技术专利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较短。

(二)数据说明

在以往类似的实证分析中,标准化变量通常采用标准流量或标准存量来衡量,而技术进步变量则通常选取与专利申请相关的数据来衡量。在这里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来选取模型变量,需要说明的是,模型中通信标准指的是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信息产业部等权威部门的通信行业标准(YD),以区别于行业中的技术报告(YDB)和参考标准(YDC),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更能反映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的是中国1995―2005年中、东和西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三个地区以及全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不存在数据缺失,属于平衡数据。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的相关数据来自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当年颁布的通信行业标准数量来自于通信标准与质量信息网通信标准与质量信息网:www.ptsn.net.cn。。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在采用面板数据结构构建模型时,需要对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判断。首先,使用协方差分析检验判断模型系数形式。分别计算出模型1的F1和F2值为7.29和5.98,模型2的F1和F2值为14.66和9.23,查显著性水平为1%的F检验临界值,F(12,28)=2.90、F(9,28)=3.12,由此,可以判断出模型1和模型2都应采用无约束模型。其次,使用检验方法判断采用是固定影响模型还是随机影响模型。经过检验,最终确定模型1和模型2采用的是固定影响无约束模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模型2的检验显示需要使用随机影响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但是由于数据缺陷,文中仍然采用的是固定影响模型。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即使随机模型更优时,待估的解释变量使用固定模型不会影响估计量的一致性,并且当数据出现缺陷时,使用固定影响模型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估计量。回归结果参看表1和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模型1中全国及各地区标准变量的系数均为负,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说明标准的供给增加会导致申请专利数目的减少。此外,从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到标准供给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同。作为控制变量的新产品开发经费则与预期一致,系数为正,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表明资本投入对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从表2中可以看到,模型2中全国及各地区专利变量的系数均为负,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这表明技术进步会减少标准供给。在模型2中,除了全国的开发经费变量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外,其他各个地区的开发经费变量均未通过检验,说明资本投入对于标准供给的影响比较有限。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中国通信设备业,技术进步与标准化之间是互为负相关的。技术的发展会延缓标准化进程,而标准化进程的加快又会影响新技术的开发。因此,政府在进行政策选择时,要特别注意利用这种均衡关系进行产业政策的制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的专利变量与标准变量之间没有联系,这可能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通信设备制造业尚未形成规模有关。

五、结论与启示

经过上述实证分析,本文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技术进步与标准化之间的确存在一种制衡关系。从实证结果和当前的政策实践看,这种制衡起到的并不是负面的而是正面的影响。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制衡关系,通过控制标准化的速度,影响行业技术进步,达到调控行业发展的目的。

其次,经费投入对于技术进步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从实证结论可以看到,经费投入与申请专利数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政府在一方面通过标准化政策进行调控的同时,另一方面加强对新技术开发经费的管理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再次,技术进步与标准化的制衡关系需要产业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才会出现。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这种制衡关系较为明显,而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西部,这种制衡关系就不是很明显。

由于在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和重要性在日益增加,因此,政府在制定标准化战略时需要将技术创新置于优先地位,使得标准存量和流量能够适应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标准化过程更加贴近创新过程。换句话说,标准化的选择要以当前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状况为引导,密切地与技术进步联系起来。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尽管技术标准并不是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但是如果控制不当,特别是出台标准时点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行业发展。这也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除了技术进步外,影响标准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消费者需求和新商业模式等,逐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研究中来,使标准经济学研究以更为系统的方式进行也是目前亟待完成的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 Hawkins.R.Determ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Standards as Indicators of Technical Change[R].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final report,Brighton:University of Sussex,1996.

[2] Swann.G.M.P,P.Temple & M.Shurmer,Standards and Trade Performance:the UK experience[J].Economical Journal,1996,(106):1297-1313.

[3] 林毅夫,潘士远.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5-6.

[4] 冯根福,李再扬,姚树洁.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形成机制及其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6-17.

[5] Besen.S.M,L.L.Johnson.Compatibility Standards,Competition,and Innovation in the Broadcasting industry[M].Santa Monica,RAND Corporation,1996.47-50.

[6] Blind.K.Driving Forces for Standardization and at Standardization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J].Applied Economics,2002,34(16):1985-1998.

[7] Shapiro.C,H.R.Varian.The Art of Standards War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41(2):8-32.

[8] Sinn.H.W.The Selection Principal and Market Failure in System Competition[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6):247-274.

[9] 克努特.布林德.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0] Farrel.J & G.Saloner,Standardization,Compatibility,and Innovation[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6):70-83.

[11] Farrel.J & G.Saloner,Installed Base and Compatibility: Innovation, Product Preannouncements and Pred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76):934-954.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ndardization and Technical Progress

CHEN-ChangShiLIU-ChenHui

(Research Academy of Economic & Social Development DUFE DaLian 116025)

Abstract:Based on panel data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period 1995-2005, this paper make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ndardization and technical progress.Experience shows that more technologies been developed, the less standard issued by government departments.Moreover, excessive technical standards from government department have passive effect on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Furthermore, the result of analyze shows that an increase in technique development funds exert a positive effect on technical progress, but has limited effect on standardization.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标准;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分析;格兰杰检验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4-0015-05 收稿日期:2007-09-19

一、问题的提出和理论回顾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战略,试图以此获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说明技术标准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

Gregory Tassey(2000)研究发现标准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类:(1)质量/可靠性作用。标准在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水平、服务期限、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定;(2)信息作用。标准给出了产品的有关信息;(3)兼容/协同作用。在产品系统中标准规定了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兼容协同所必需的特性;(4)多样化减少作用。标准减少多样复杂性以取得规模经济作用。Swann(2000)也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标准的效应,他认为标准的兼容性可以带来网络效应;标准的质量规定可以避免“格勒善法则”(劣品驱逐良品)的出现,减少交易成本;标准的多样化减少作用能使得产品达到临界量,取得规模经济作用;标准的信息作用可以促进贸易,也能降低交易成本。Veall(1995)认为标准化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Semerjian和Watters(2000)认为标准是进行国际贸易和消除技术壁垒的重要工具。ANSI(2000)的报告中说到标准化在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赵树宽等(2004)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

在技术标准对宏观经济作用的影响机制方面,Swann(2000)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标准树”的理论。图1表示分别在有标准和无标准情况下的产品创新的不同表现。图中的空间表示科技空间或特征空间,横轴表示水平产品差异性,不同点表示不同的产品设计和配置;纵轴表示纵向产品差异性,不同点表示不同的产品功能。产品创新的目的是用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填满产品空间,有效的创新过程是形成一个茂盛的产品“树冠”。

在实证方面,Hemenway(1975)首次用到系统的实证方法,他发现兼容标准的缺失带来了效益的降低。Swann等人(1996)对标准化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标准能促进贸易和增强竞争优势。德国标准化协会DIN(2000)的标准化经济效益研究运用了计量方法测量了资本、劳动力、专利和技术标准对德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发现在平均3.3%的经济增长中,技术标准贡献了0.9%,仅次于资本的1.6%,另外该研究还发现了标准能促进国际竞争力。Blind和Grupp(2000)发现竞争力不能单靠创新本身,还来源于创新的有效传播,而标准化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英国贸易工业部DTI(2005)对标准的实证经济学研究包括了标准对英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标准对制造业生产力影响的产业和国际比较等。

结合学者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1)技术标准可以通过规范市场、加强竞争、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来促进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2)Swann的“标准树”理论是为数不多的解释标准经济作用机理的理论,在一个产业中,创新的最终结果表现为竞争力的大小,因而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也是检验该理论的一个有效方法;(3)虽然存在着一些关于技术标准的实证研究,但直接分析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并不多见;(4)当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技术标准都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实际的意义。因此,关于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问题,本文拟采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希望能对当前的研究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扩展。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的选取

本文研究的内容涉及到两类指标,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关于技术标准,之前的实证研究用到的多是技术标准的数量。因为技术标准的积累反映了技术标准的发展状态,而技术标准对经济的影响正是通过这种累积显现的。在一个行业内,技术标准越多,说明该行业的标准化程度越深,技术标准所起的作用就越大。而且从实证的角度看,标准数量易于衡量和分析。比如DTI的实证研究中用到的“标准存量”,就是指到当年为止所有技术标准的数量。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所以本文用到的是行业标准数。所选取的产业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因为该产业的技术标准的作用最为明显,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标准的微观经济作用研究也多是以信息产业为例,而当前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也是人们热衷的话题。笔者从通信标准与质量信息网选取了1985~2005年的数据,整理得出电子信息行业技术标准数量(见表1),是由通信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行业标准数相加得到,属于存量数据,表示到当年为止的该行业内的总标准量。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常用的指标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RCA描述了一个国家某产业的相对出口竞争能力,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xij表示i国家j产业的出口,xi表示i国家的总出口,wj表示世界范围内j产业的出口,w表示世界的总出口。RCA表示了产业i在国家i的出口份额与产业i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口份额的比值,或者i国家i产业的出口占世界该产业出口的份额与i国家占世界总出口份额的比值。如果RCA大于1,则认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如果小于1,则认为缺乏竞争力。

本文选取RCA指标作为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我们从WTO在线数据库中搜集了“办公和电子通信设备”的相关数据,并整理计算了1985

年到2005年中国该产业的RCA数值。从表2可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RCA值在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1985年到1997年,RCA值均小于1,这个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没有比较优势,竞争力不强。1998年RCA值首次超过1,并且此后几年继续增长,到2005年达到2.435。说明我国该产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实证的过程中。本文首先对技术标准数量和RCA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以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关和密切程度。由于相关分析仅能证明变量之间的联系程度,所以笔者接着进行了格兰杰检验,以发现技术标准是否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也就是技术标准是否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三、基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实证分析

(一)相关分析图2表示了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内技术标准总量和该产业RCA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该行业内的标准数量是不断增加的,同时RCA值也在不断的增长,二者之间都呈现了相同的增长趋势。

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二者之间变化的相似性,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无论是常见的Pearson相关系数,还是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Kendall tau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且P值均为0.000,尤其是Spearman系数竟然达到0.997,说明技术标准数量和RCA高度相关,联系非常紧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当技术标准数量增长时,也伴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长。虽然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但这种相关性可能是因为其他未被考虑的因素和长期趋势造成的,而且相关分析无法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影响方向,所以我们接下来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检验,以找寻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格兰杰检验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具备相关性,如果我们又能验证技术标准确实构成了竞争力的原因,那么就有理由说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这里笔者用Eviews软件进行格兰杰检验。在进行因果检验之前,首先要确保数据是平稳的,如果数据是非平稳的,结果就会产生问题。周建、李子奈(2004)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出当变量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时,任何无关的两个变量间都很容易得出有因果性的结论。标准数量和RCA值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一般不具备非平稳性,我们对这两个变量J(技术标准)和RCA作ADF单位根检验,发现它们都不是平稳的数据。所以有必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分别对他们取对数得到Lnj和Lnrca,再进行ADF检验,为了便于比较,和前面两个变量的检验一样选择0.05的显著水平,结果通过了单位根检验,数据是平稳的(见表4)。

确认了Lnj和Lnrca的平稳性,就可以对它们进行格兰杰检验。由AIC-S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为2。检验的假设前提是一个变量a不是另外一个变量b的格兰杰原因,如果检验结果为接受该假设,就说明a不是构成b的原因,如果结果为拒绝该假设,则说明a是b的原因。从表5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检验拒绝了Lnj不是Lnrca的格兰杰原因这个零假设,也就是说Lnj是Lnrca的格兰杰原因。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1)相关分析证明了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高度相关,格兰杰检验表明了技术标准是构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因此实证的结论是技术标准的存在和发展是决定该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前人的理论研究表明了技术标准能通过规范市场、促进创新、减少交易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影响产业的竞争优势,结合这些理论支持和实证结果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标准”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再是孤立的两个话题,而是彼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探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方面提供了思考方向――可以从技术标准的角度入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从本文的假设和结论出发,要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制定和采用更多的标准。

(2)实证结果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标准树”的理论。正如Swann(2000)所说,标准的存在和运用使得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和购买变得更容易,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产品的创新。但是这里用到的“标准数量”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标准数量太多同样不利于产品的创新。Swann的后续实证研究表明了随着标准数量的增多,标准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增强。但当标准数量过大时,就会表现出更多的限制作用(DTI,2005)。因此对于标准是否产生了限制的负作用,还有待证明,不过至少以经验来看,我国现行的标准数量并不多。

(3)技术标准的作用具有时滞性。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滞后l的显著水平为10%,滞后2的显著水平为5%,也就是前年的技术标准对今年的竞争力的影响比去年要大,这说明了技术标准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标准的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这个结果符合现实中的情况,因为任何标准从投放市场到起到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在一个国家或者行业中,在标准颁布之后。企业实施这些标准需要一定的时间,实施标准到标准产生作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些时间构成了标准作用的延迟。当前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这种延迟可能表现为标准的发展跟不上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可能表现为旧标准还没有发挥作用,新标准就已经产生。因而我们不仅要关心技术标准本身的发展,还需要考虑怎样做才能使技术标准更快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本文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用实证分析了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标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提高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加强其他方面建设的同时,不应该忽略技术标准的作用。对于如何建设我们的技术标准,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我国在标准基础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应该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工作,努力完善我国技术标准的体系,同时应该加强标准的实施力度,减少因延迟而产生的消极作用;其次,如今许多国家都已提出了自己的标准战略,我们也应该从战略上注重技术标准的作用,我国政府大力支持TD-SCDMA并使之成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就是一个可喜的例子;另外前面提到技术标准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加强技术标准的建设,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当前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注重技术标准的作用正符合该战略方向;最后,作为标准的最终应用和受益者,企业应该加强标准意识,配合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使得标准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为企业服务,提高竞争力。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24-03

经济全球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标准化作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和产品质量仲裁的准则,在促进贸易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产业竞争力、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从世界各国在企业间的竞争与市场的争夺上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说,“一流企业制定标准,二流企业创造品牌,三流企业生产产品。”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竞争,谁掌握了标准话语权,谁就能将本企业的标准建立成为行业标准或者成为行业标准的一部分,从而依靠其标准拥有权来占领市场制高点,取得高额的利润及长期的竞争优势,这样也就成功的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随着各个国家的领导者、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意识到标准化对一国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时,都纷纷加大了对标准化相关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投入。其中较多的是从理论角度说明标准、标准化、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经济效益,标准化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怎么去解决问题方面的文章。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理清研究思路,指出标准化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指出将来的研究方向。

一、基本概念

(一)标准基本概念

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1934年盖拉德(CJ・Gai11ard)在《工业标淮化原理与应用》中定义: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方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图样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二)标准化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对标准化做了如下定义:“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求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规则的过程。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它不仅奠定了当前的基础,而且决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和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1983年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D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1部分》对标准化规定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桑德斯1972年在《标准化的目的和原理》中曾定义标准化为:标准化是为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标准化以科学、技术与实践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它不仅奠定了当前的基础,而且还决定了将来的发展,它始终和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三)企业标准化

陈树兰在《企业标准化知识》一书中认为,企业标准化是以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等活动中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物为研究对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为内容的一种有组织的科学活动。

张佩卿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一书中认为,企业标准化应理解为包括企业工作中的每个方面,不论其业务性质是什么。这样,它将涉及工程标准、产品标准、行政管理以及财政金融方面的标准,制造与维修操作规程,以至商业市场管理和成本估算法则,标准是与任何企业中的各种活动相关联的。

陈占奎在《企业标准化》中定义企业标准化(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标准化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对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情况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方面,国内很多学者都简要的描述了我国从几千年前的用竹节间长度作为量制标准到建国以来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并给出了一定的数据显示我国标准化的制定情况,如:李春田(2005)编著的《标准化概论》;刘峥颢(2005)编著的《标准及标准化》等等;其他一些学者如李煜(2008)结合TBT协议讨论了我国标准化的发展存在即企业标准化意识薄弱、研究投入不足、缺乏人才等问题;许成进等人(2009)则对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我国企业标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对企业标准化创新做了一定的探讨。针对近年来现有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政策法规、标准化发展情况等多个方面,中国标准化研究所也对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做了较为全面总结。部分学者对我国部分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如:工业、石化行业、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在对标准化战略实证评价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有李海燕基于现代制造业的产业属性,分析了技术标准战略与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并剖析了现代制造业技术标准战略制定的背景及我国的现代制造业技术标准战略现状。

(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对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学者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如《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系列丛书,描述了机电运输、采煤选煤、掘井通风等方面的一套标准化体系,为指导我国的煤炭企业相关岗位的作业工作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规范准则;王寿华(1995)编制的《施工企业标准》一书同样为我国早期的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套标准施工体系等等。近年来为促进我国企业建立健全的企业标准化体系,保持标准化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不断提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精心编制了《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对我国企业标准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标准化经济效益研究

在对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方面,国外对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较多,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对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的研究,该研究将标准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1960年至1996年的资本与劳动力数据的分析,考察反映技术进步的三个指标:专利数量、德国用于购买外国专利的数量和标准数量及技术规则。通过回归分析,标准对技术创新有正向刺激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通过标准和技术规则的推广和引用加以实现。2001年德国标准化的投入达到7.7亿欧元,产生了160亿欧元的效益,这意味着德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标准化创造的。此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先后运用类似的方法对本国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标准化对经济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对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小并没有达成一致。1975年ISO发表了《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的报告,其中介绍了各国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宇航标准NAS1524:《标准化节约的确定与计算》(1971);拉多纳和拉萨里兰的《1972年国家标准化的经济效果》(1973);松浦四郎的《工业标准化原理》(1973); ISO/STACO4830 (REV.4)《产品国际标准化优先顺序评价》(1973)等等。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苏联总结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先后颁布了七项关于标准化经济效果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

1983年至1984年,我国连续颁布了3个有关评价、论证、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标准,即GB3533.1-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2-84《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和GB3533.3-84《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同时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在这一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张长元(1998)《功能系数法在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的应用》,功能整理是评价标准化经济效益的基础,通过标准化对社会、生态环境、生产企业产生的效果分层次进行功能分析研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李思怡(2005)在《试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经济效果》提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从开源、节支两方面获得。借鉴在ISO/TS16949认证审核过程中,有关“质量成本”的计算,也是采用质量成本损失估算表的方式检查审核,类似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在企业标准化工作经济效益评估中使用经济效果评估检查办法。樊为刚等(2008)《以管理创新为中介的企业标准化贡献评价研究》标准化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的作用都最终表现为企业效益。通过对标准化经济效益作用机理的研究,标准化主要通过“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管理科学”和“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产生效益。

三、评述

总的看来,随着工业技术和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了标准、标准化、企业标准化及其效益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对于标准化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各个国家也在积极的制定有关标准化效益的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即大部分理论都只是停留在对于标准化体系实施现状、意义及实施标准化的步骤等问题上来研究的,很少有具体地针对某一行业某一组织职能部门进行的标准化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且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对技术标准的理论研究,缺少对于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的理论研究。在对标准化的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上,主要还集中于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评价即所得经济结果与付出劳动耗费之差,标准化投资回收期,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系数即贯彻标准所获得的总节约与投资之比等可计量的标准化活动评价方面,这种传统的经济效益评价忽视了标准化带来的其他效益,且对于工作标准这种不可直接计量出价值的标准化效益的评价也显得无能为力。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针对各个组织不同的特性来研究企业标准化,遵循标准化这个大的方向,对企业的各个职能组织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标准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特别是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同时对企业工作标准这一类标准的实施效果的效益评价也是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Knut B1ind.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s:Theory,Evidence,Policy [M].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04.

[2]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峥颢.标准及标准化[M].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4] 王寿华.施工企业标准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标准化体系-实施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6] 杨锋、王金玉.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10 ).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发展,科技创新,标准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的章丘市大成机械有限公司随着经济的快速升温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过十年的努力,该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章丘市名列前十名的企业,其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经济运行如此稳健,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都得益于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和TS16949认证等现代化管理方式。该公司投资300万元成立了产品质量和性能中心检验站,检验站设立有色金属化验室、黑色金属化验室、计量室、性能检测室等,对进厂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配件不准入库,上道工序检验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并逐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以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建立起以岗位职责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企业在全公司内部按照国家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免费论文,科技创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又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产品标准是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法定性技术文件,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必须对产品标准作深入的研究,对于不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标准制定既符合市场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的性能指标严于国标、行标的企业标准经当地质监部门备案后作为组织生产和出厂检验的依据、而上述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又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标准的制定和数据的验证又离不开准确的计量检测和产品的检验,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在企业内部各环节推行标准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标准化良好行为地推行就是将标准的规定以及企业先进经验归纳后制定三大标准体系代替原来泛泛的难以操作的规章制度,以工作流程来管理企业,建立起一套适合“大成”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企业管理内外井然有序,上下协调一致。

“大成”初期的1998年,以生产摩托车配件为主,继而生产建筑用塔机到生产罗茨鼓风机的跨越式发展;年销售额由1998年的50万元,到2008年的逾亿元;产品销路由以“大成塔机”“帝成风机”逐步覆盖全国塔机和鼓风机市场,2008年“大成”产品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顾客满意度以及广泛的市场占有率被济南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济南名牌产品,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只要走进全国任何一个新农村建设基地,走访任何一个常用“大成”产品的客户都认为“大成”品牌的产品是名副其实质量上乘的产品。

近几年来,章丘市大成机械有限公司的转型着眼于紧紧抓住塔机制造产业升级的契机,重新确立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概括为六个方面的工作,人力资源方面,让事业成就人才;运营体系方面,主要对企业全过程管理,有效实现技术、销售、市场相结合,各流程环节紧密配合快速提供并传递组织价值,创造市场效益;组织流程方面,主要通过内部机构、岗位设置,业务流程等的优化再造,形成自己的竞争实力;营销方面,主要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营销转变,要从标准化、制度化的层面来实现,组织从“业务型”向营销型转变;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是,培养一部分高素质人才,以文化助推企业再造;组织学习是“大成”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把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当做企业生存、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做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大成开始了从单一的摩托车配件产品到塔机和风机主导产品的国内一流管理先进的建筑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

加大促进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如果一个企业不推行标准化管理,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百年企业更谈不上百年品牌,这是大成职工的一句口头语,大成人在近十年来认识最深的就是没有技术创新就不能长久占领市场,这也是大成企业管理者,科研技术人员和普通技术工人常说的一句话。大成是从引进自动生产线和产品走进摩托车配件机械行业的,从这个阶段,大成成功把液压制动产品做到市场第一,当我们成为第一的时候,技术创新尤为重要,用“大成”总经理的一句话说:“大成的研发队伍在不断壮大,”大成还不断引进国外技术人员为我所用。免费论文,科技创新。免费论文,科技创新。他们根据研制任务的需要,成立项目小组,围绕项目需要引进人才,这样引进的人才适应企业的发展,研发的产品也能符合市场需求。“大成”公司总经理程官正说:“今年大成提出的科技创造价值,以科技引领消费市场,以技术创新打造百年品牌。推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做百年企业,和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演变而来的企业一样,大成对品牌的认识也经历了一段过程,最初的认为是一个为摩托车车制造、农用车制造的零部件配套厂家,品牌不品牌无所谓,所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一段时间内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逐步失去竞争力,产品销售一路处于低迷状态,通过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贸局等专家一起分析找出企业市场销售的原因所在。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要靠自己的品牌和质量去打开市场,走以质取胜的道路,才能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因此大成总经理程官正说:“我们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的搞科技创新,确保产品质量,从而将自主创新成果逐步转化为企业的标准;推行标准化管理以标准化管理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为打造品牌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大成人几年的努力,使大成公司生产的帝成牌塔机在2008年荣获“济南市名牌产品”。并逐步占领了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免费论文,科技创新。

2007年大成牌商标被山东省工商管理局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同年被章丘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评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免费论文,科技创新。2008年被省经贸委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之所以在当前低迷的市场条件下,能够站稳脚跟,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是在企业内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将制度转化为标准,以标准管人,以标准管事的严格的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战略,才使企业有如此稳健的发展后劲,到目前为止,公司先后申请国家专利73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保护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开发新产品300余件,其中部级扶持的新产品项目有30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有15项,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由1998年的年产值不足50万元,到2008年的年产值逾亿元的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市县10强企业之一。免费论文,科技创新。

年轻的大成人正沿着标准、规范、创新的路子大步向前,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相信标准化会让大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质量观 技术 生态 社会

一、国际贸易全质量观的相关综述

国内学者王忠敏(2012)认为标准的历史演化可分为朦胧、古典、传统、现代四个发展阶段,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服务标准相继出现,如社会责任、公共安全、社会管理标准。

关于生态标准是否要纳入质量标准,Baumol、Oates(1971)认为生态标准除了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可保护第三方免受那些在生产和消费商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政府通过实施标准,来限定那些造成负外部性的最大生产量或排放量,或者通过设定特定要求的产品标准,以减少产品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Baumol、Oates(1988)指出环境规制将促进环保技术的提高,从而减少污染和使生产成本降低,因此质量标准中应融入生态标准。

关于社会标准是否要加入质量标准,Robert J Flanagan(2002)提出劳工标准可以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贸易中进行研究。Robert M.Stern and Katherine Terrell(2003)也有相同的看法。吕忠梅(2008),赵国栋(2010)认为我国现行的生态标准没有以人体健康作为核心地位,存在灵魂的缺失,即重技术标准轻价值标准。陈佳贵(2009)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李明涓(2006)从贸易壁垒角度,王晓莉(2008)从番茄的技术标准演化出发,舒辉(2002)从国际规则出发,一致认为标准的社会性应当加强。伍世安(2012)从技术制度角度出发,认为当代国际关于技术制度的质量要求,已从技术标准向环保和社会标准延展,从商品的基本功能向附加功能甚至废弃回收功能延伸。

目前尚未发现直接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相关的文献,而以绿色、蓝色贸易壁垒为研究对象的资料则较多。通过对质量标准的相关概念及分类的综述,质量标准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也就是说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在传统的技术标准下加入生态、社会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相关经济理论与演化动因关系综述,得出比较优势较为适合解释国际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这是由于比较优势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基础,并体现了相对价格对贸易的影响,并在制度变迁理论中相对价格对制度变迁也起到较大作用,故笔者对其综合之,得出比较优势(相对价格)为质量标准演化之动因,并产生规模经济。通过对质量标准演化趋势的综述,目前学界还未有在质量标准中加入生态、社会标准这一提法,但根据标准的发展情况,国际贸易质量标准已具备这一趋势,并将在商品的质量标准中得以体现。通过综述,还有以下不足或并未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为什么质量标准中要加入生态、社会要素,以及怎样科学制订质量标准的问题,以上问题都有待探讨。

本文以标准作为国际贸易质量研究的切入点,深入探讨和论证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的演化机理,把其表现形式概括为“三个维度、两个主体、一个动力”。演化路径具体有两条,第一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最初表现为以市场为主体的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成本优势,第二条是质量标准的形成辅之以政府为主体的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演化,产品将从中获得比较竞争优势,两条路径协同演化。课题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该章系统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通过对质量标准概念的综述,关于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及分类。通过对演化动因及趋势的综述,同样未发现直接关于国际货物质量标准演化动因的分析,但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制度变迁中均有提及相对价格是经济演化的动因,而相对价格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为比较优势。关于演化主体,文献都指向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从演化趋势上看,质量标准的演化具有从质量技术标准演化为质量生态、社会标准的趋势。第二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概述。通过对质量标准的涵义、分类、作用的辨析,提出本文质量标准的分类方法,即商品的质量标准不仅包括质量技术标准,还包括质量生产过程标准,即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质量技术标准、质量生态标准、质量社会标准共同构成商品质量标准体系,其中质量技术标准解决商品技术层面的问题,质量生态标准解决商品负外部性如何治理的问题,质量社会标准解决社会福利内部化的问题。第三章为国际贸易货物质量标准演化的回顾。通过历史、逻辑、实例描述,分别回顾了质量技术、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标准的演化过程,认为质量技术标准的演化具有“阶梯”形态,质量生态标准的演化具有“壳层”形态,质量社会标准的形成具有“塔状”形态。

二、质量观的定义

质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广泛地运用于商贸领域。科学质量观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商品的质量,从而促进商贸的发展。ISO(世界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给出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一定义是从 “特性”和 “要求”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描述质量的内容,即某种事物的“特性”满足某个群体“要求”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品质越高或是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品质低或差。

依据质量的定义,本文认为品质应包含供需两重含义。从供给面看,主要体现为商品品质标准;从需求面看,具体体现为品质要满足市场消费者对质量技术性、生态性、社会性的需求;通过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商品的质量。

三、质量观的演进回顾

(一)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的演进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品质技术标准则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规范的刻画,成为商品交换的必备要件之一。可见,商品的技术标准,自商品交换就已有之,《茶经》、《相马经》对之已有阐述。品质及技术标准的制定,能辅助企业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格,并使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品成分含量信息。

1.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演进的特点

遵循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演进路径,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国际标准即完成一个周期。其中企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诞生期,行业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长期,国家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成熟期,国际标准是技术标准的消退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质技术标准都严格按照上述路径演进,这需要考虑技术标准演进的路径依赖程度。一旦某一技术标准被广泛模仿,被锁定。由于被消费者长期性的使用,即使出现了操作性更好的产品,也难以打破原有使用惯性。

2.技术标准检测项目日趋增多

以茶叶的技术标准为例。茶叶的品质标准最初是从对茶叶品质优次、真伪的鉴别到借鉴样品进行判别,随着人们对商品认识的提高,对卫生安全要求增强,使检测盒限制的项目增多,如放射性物质、金属元素和微生物等,目前已经列入进口货出口标准内。2000年7月,欧盟对产业的农残检验标准又有了更严格的规定,2006年9月欧洲茶叶委员会新颁布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与之前的检验标准进行对照,涉及37个项目的修改,其中新增的农残检测项目有26个。以至于我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规范必须在原有茶叶生产标准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国外茶叶相关农残和重金属检验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我国茶叶商家的成本。

(二)国际贸易货物技术标准演进的规律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向国家标准的演进,隐藏其背后的主要推手是市场,主要动力是比较成本优势。假设某国某企业作为率先制定品质技术标准定的企业,其有两条道路的选择,一种是标准得到市场的认可,被同行业效仿,从而进一步演进为行业技术标准。第二种,标准没有跟随者,得不到市场的承认,该标准废止。

在第一种情况下,该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标准的指导下,形成规模化效应,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进而形成国家标准。假设该行业为外贸型行业,由于国际标准时进行贸易的商品品质的重要参考,国家标准进一步形成国际标准。假设另一国某企业向某国家出口同类产品,则B国进入A国家的条件为达到或者超过始于某国的国际技术标准。

可见,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努力争取标准的话语权和制定权,在于这是其追求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反应,是其具有标准要素比较优势的体现。一个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成长为国际标准,一方面以为这该技术标准能更好地传播,其他企业随着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渐渐学习到了技术,但另一方面也以为这该企业的比较优势淡化,租值消散。

总之,技术标准从企业标准到行业、国家、国际标准,即完成了一个技术标准的生命周期,企业要想再次获得比较成本优势,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形成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的竞赛如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从而推动技术标准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质量标准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尤为明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进行了蒸汽机革命,生产技术标准得到了提高,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形成了较大的比较优势,雄踞世界霸主,德国美国在英国的高技术标准下,主动采取了超越战略,发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店里技术革命,使后来者居上,形成了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了贸易格局。

( 三)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把生态要素纳入生产和消费的决策过程,这一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展开了广泛的谈论。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演进路径,与技术标准的形成路径不同,生态标准的形成具体表现为以政府或组织为主体的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演化过程,产品将从品质生态标准中获得比较优势。

由于生态要素具有公共物品和较强外部性的特征,故政府组织在生态标准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规制者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繁荣,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生态要素的稀缺性,国际组织作为规制者相继出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生物安全多边框架规则等国际标准给予应对。国际生态标准形成后,具有较高生态环保技术的区域合作组织处于提升产品比较竞争优势的目的,积极响应国际生态标准,制定区域生态标准,如欧洲共同体颁布的1-5个环境行动计划等。区域内部生态技术更为成熟的成员国依据自身的技术情况,推出国家生态标准以适应区域生态标准要求,如德国和法国的生态标准,如德国禁止进口海豹产品的法案,法国服装产品生产废物再循环法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质生态标准都能沿着上述路径演进。品质生态标准的形成机制表面上是贯彻国际生态环保,其实质为各组织和国家通过优势生态技术,谋求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但在生态换准上具有比较竞争劣势的国家或组织,则会选择拒不履行生态标准,并采用敷衍的态度。加之国际生态标准通常为推荐使用,即使违反相关标准也得不到相关制裁。并使比较利益双方在生态技术标准上形成马太效应。

(四)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生态标准的演进

社会标准的概念源于国际公约中关于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社会保障等规定。199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世界职业安全卫生大会上,德国人金克尔提出应把环境保护、劳动条件、人权融入国际贸易准则规定,对不执行者要进行相关的贸易制裁,从而达到改善劳动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权利的目的。这种观点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国际社会制定社会福利相关标准的热潮。

国际贸易货物品质社会标准的演进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演进路径,品质社会标准即要在产品当中,纳入社会标准的相关内容。目前不仅出现了国际性的OHSA8001标准,还出现了SA8000美国劳动标准甚至出现了玩具、化工、纺织等产品的社会标准认证。我国温州的一些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如报喜鸟、庄吉等纺织品生产厂在国际贸易中都接受了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核具体包括员工福利待遇工资、寝室条件、劳动时间以及食堂等细节。虽然这些认证从表面上看,是契合国际推行社会标注的需要,但还是行者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其所要达目的并非制定标准的初衷。

总之,国际贸易的质量观不仅仅是单纯的谈技术质量,还谈及生态质量和社会质量共三方面的内容,不管是从生态环保,社会人文关怀来看,还是从破除贸易壁垒来看,实行国际贸易新质量观,即全质量观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巴里菲尔德、玛莎菲尔德.《环境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82

[3]熊彼特(1912).《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版

[4]李春田.《标准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克努特.布林德.《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标准化;研制过程;机通

中图分类号:V55 文献标识码:A

1 机通研制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1.1 能够提高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

在机通研制过程中,通过制定和采用标准、并按照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及方法去设计、制造和试验产品,可以使新产品的性能建立在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可靠的基础上,通过贯彻质量标准,强化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完善质量保证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制定产品规范,规定产品的性能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包装和贮运等技术要求,可以为衡量和验证产品质量,规范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验收提供统一的依据,也是确保机通研制获得最佳秩序的有效途径。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机通研制,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高速度和高效益,满足使用部队对武器装备性能与效能不断上涨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1.2 能够提高产品的“三化”水平

在机通研制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可以提高“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水平。例如,在GJB 6536-2008《飞机内部通信系统通用规范》中,规定了机通的设计、制造、检验、交货、封存、包装、运输以及贮存等环节的技术要求,GJB 441-1988《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安装架的安装形式和基本尺寸》中,规定了机载电子设备的尺寸、安装形式等。

1.3 能够大大增强综合技术保障能力

在机通研制过程中开展标准化工作,充分继承已有的技术成果,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可以减少各种零部件的数量,节省生产加工时间,降低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简化后续装备的备件供应,缩短维护和修复时间,加快机通重新投入使用的过程,从而实现快速、准确、有效运输保障,大大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2 机通研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2.1 论证阶段

论证阶段的标准化是新产品标准化工作的起点。参与标准化要求的论证,提出实施标准和保证新产品总体性能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互换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论证产品作战使用和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效能。使标准化要求既符合作战使用要求,又有良好的可行性。

2.2 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开展标准化方案论证,明确标准化工作系统的组成、工作方式和职责,确定标准化方案。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大纲是为实现战术技术指标,对研制产品标准化工作做出的总部署,是用于指导新产品全过程开展标准化目标和要求、重大标准的贯彻实施意见、标准化工作范围、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安排等。编制标准选用范围和标准件、原材料、元器件选用范围,提出机通的“三化”方案,开展“三化”工作。

2.3 工程研制阶段

工程研制阶段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产品标准化大纲》,验证标准化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工程阶段的实践,发现问题,积累经验,进一步修改、完善大纲,为设计定型奠定基础。在产品初样或正样阶段开展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在开展产品样机试制时,应根据《产品标准化大纲》和有关规定编制《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是规定样机试制工艺标准化要求,指导工程阶段工艺标准化工作的标准化文件,是编制工艺标准化大纲的基础。

2.4 设计定型阶段

设计定型阶段(鉴定)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检查《产品标准化大纲》在产品研制中贯彻实施的情况,同时对设计定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指导并进行监督检查。

全面检查标准及标准化要求的实施情况,为编制设计定型(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提供依据。进行设计定型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编制《设计定型(鉴定)标准化审查报告》。

2.5 生产定型阶段

生产定型阶段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工艺和工装标准化工作,并对试生产过程的工艺、工装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查与考核,确认其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编制《产品工艺标准大纲》,编制工艺标准和工装标准选用范围,进行生产(工艺)定型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编制《生产定型标准化审查报告》。

3 做好标准宣贯、监督和检查工作

3.1 注重基础标准及其他标准的宣贯

几年来,我国的基础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因此内容变化比较大,如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普通螺纹等方面的标准。为在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中充分贯彻新标准,标准化人员在认真学习、消化新标准的基础上,以讲课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培训,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贯彻好新标准以及如何解决贯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外,在机通的研制过程中还依据《产品标准化大纲》的要求,认真贯彻实施了与产品设计、研制、检验、包装、运输、贮存及使用等相关的以系列标准;贯彻实施涉及面宽、难度大的标准;贯彻实施组织和协调复杂的标准;影响战术技术指标实现的标准;与安全关系密切的标准;对提高机通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程度及节约费用等有重大影响的标准。

3.2 重视标准化审查

为做好这项工作,标准化人员按照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总体单位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对设计图样和技术报告进行认真的审查,检查机通研制过程中贯彻实施有关标准的情况。在审查过程中,标准化人员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与科研人员一起研究讨论,找出问题的根源,将标准化审查作为学习、理解标准的过程。在标准化审查中,标准化人员努力做到既热情服务又严格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图样不签字未经审查的设计图样不下发加工、不存档,同时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都一一做好记录。通过审查,最终达到统一和提高认识、推动标准贯彻实施的目的。

结语

总之,标准化与机通研制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机通研制工作中一项极为的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对机通研制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标准化要始终与研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全过程深入细致地开展采标、贯标,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机通中的指导和保障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标准化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从而可以推动机通产品研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标准化生产技术论文第9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技术标准联盟 技术标准 网络效应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设计标准、工艺标准、检验和试验标准等类别,其中产品标准是技术标准体系的核心。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标准因统一和兼容等问题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网络效应。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技术标准竞争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技术标准联盟成为产业集群演进中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产业集聚的高级形式。本文从产业集群与技术标准联盟内涵出发,探讨了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标准联盟形成的动因。

1 产业集群与技术标准联盟的内涵

产业集群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各学术流派对产业集群的基本假设可以归纳为:具有创新特征的区域范围、一组制度安排、一种战略手段、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区域创新的载体四种情形。迈克尔?波特(1990)最早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殊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国内学者陈文华(2007)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以群集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演进的、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从实践来看,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网络化和经济外部性特征,由于分工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各种协作关系,发展初期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

技术标准联盟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常表述为标准联盟、技术联盟或技术标准化联盟等。代表性的定义有:技术标准联盟是技术标准形成机制中组织机制的一种形式,是指以拥有较强r&d实力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核心,以推动某种技术标准的主流化为目标的企业间成员组织。技术标准联盟即技术标准的倡导者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将标准进行市场扩散,是技术标准竞争的常用方式,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往往表现为不同技术标准联盟之间的竞争。同时,这种技术标准联盟也是解决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矛盾的主要形式。技术标准联盟实质上是一系列许可协议的集合体,专利技术的所有者与技术标准管理机构之间、技术标准管理机构与技术标准的使用者之间甚至专利技术所有者与专利技术的使用者之间通过签订一系列的许可协议,将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写入协议之中,联盟各成员之间由此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因此技术标准联盟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契约型治理结构。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技术标准联盟是产业中的优势企业为了生存或提升竞争能力以技术标准的开发和商业运作为合作内容,以契约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产业战略联盟。

2 产业集群与技术标准联盟的联系

产业集群与技术标准联盟实质上都是中间体组织,但二者有明显的不同。技术标准联盟是处于企业和产业集群之间的企业联盟组织,其构成主要是竞争或互补型企业;主要功能是技术研发、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商业运作,能够通过技术垄断获得超额利润;成员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可以集中,也可以不集中;企业结盟的纽带是契约,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产业集群是基于产业关联而形成的相关组织的网络型分布。张聪群(2007)认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包含三层,即核心网络层、辅助网络层和外部网络层。核心网络层是第一层,包括企业(生产商)、供应商、客户、互补企业和互竞企业;第二层包括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和其他中介组织;第三层是指外部环境。相对于技术标准联盟而言,成员企业所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功能强调资源整合和抗风险能力。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其时间跨度要长于技术标准联盟。

同时二者也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产业集群为技术标准联盟的组建和运作提供了必要条件。技术标准联盟的组建与运作离不开成员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环境,而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可以全部或部分满足企业组建技术标准联盟的需要。

&

nbsp; 另一方面,技术标准联盟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首先,技术标准联盟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一般来说,参与组建技术标准联盟的企业是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优势企业。这些企业聚合在一起通过共同研发和技术共享实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其次,技术标准联盟通过共同制定技术标准来确定产业竞争规则。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联盟标准。我国标准化改革的方向也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或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由国家标准、协会标准(或学会标准/专业团体标准/企业联盟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的标准体制。技术标准联盟通过制定标准引领产业集群中的成员企业执行特定的标准模式,从而建立良好的产业竞争秩序。最后,技术标准联盟促进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和升级。相关企业组成技术标准联盟以后,依靠技术标准运作的内在要求,调整相互之间在产品数量上的配比关系,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例如,广东省中山市不断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思路,政府积极推动,依托中介组织研制和推广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探索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模式,截止到2008年5月共制定并实施了15项产业集群联盟标准,促进了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提升了产业集群竞争力。

3 产业集群产生技术标准联盟的动因

李维安(2003)认为,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一般动因包括:在联盟中共享资源或业务行为;在联盟中共享知识和技能;在联盟中共同分担风险;在联盟中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技术创新。谭静(2000)、严清清(2007)和曾德明(2007)等人探讨了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动机。本文则从产业集群出发,运用标准化、交易费用、主导设计和网络效应理论分析产业集群产生技术标准联盟的原因。

3.1 在产业集群内外建立最佳的竞争秩序

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秩序。秩序要靠规范来建立和维护,标准是一种特殊规范。iso/iec第2号指南关于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因此,技术标准联盟产生的最基本动因是建立最佳秩序。标准之所以具备这方面的作用是因为: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产生过程是其利益相关者协商一致确定;批准者是公认机构;实施模式是共同和重复使用。这四个要素的实质就是“统一”,它是秩序形成的基础。在产业集群中,技术标准联盟建立最佳秩序的途径有三个层面:一是在成员企业内部建立最佳的生产经营秩序,这是建立最佳秩序的前提;二是在技术标准联盟内部建立标准的兼容秩序,通过统一化、通用化、组合化和模块化等基本形式安排和优化成员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关联”状态;三是在产业集群中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表现为技术标准联盟之间及其与非联盟企业之间的竞争秩序。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组建或参与技术标准联盟来协商确定产业的竞争规则。2006年10月,广东顺德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和万和集团有限公司结束了十余年的恶性竞争,以标准为媒介,推出了“冷凝式燃气热水器”这一世界领先的国内区域性联盟标准,对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树立“顺德标准”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3.2 共享企业间资源,分散技术研发与标准运作风险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组织间关系是相对于市场或层级组织的另一种选择,能够有效地克服市场或者科层组织的不足,而技术联盟正是一种组织间形式,或者说是网络组织,能够有效地避免市场或科层组织存在的问题。在产业集群中,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企业单独进行技术研发要冒较大风险,一旦研究失败,企业不仅需承担巨额的沉没成本,而且使已形成的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本变得毫无价值。尤其是对技术标准进行市场推广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能力。战略联盟作为企业间的网络化系统,其最大着眼点是在经营活动中积极地利用外部规模经济。当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已积累的经验、技术和人才,或者缺乏这些资源时,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相互弥补资源的不足。多个企业在技术创新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共同分享技术成果,有利于缩短创新周期,提高研发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从而降低创新风险。一直到后来标准的市场推广,辅助产品的配套开发,都需要相关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因此,为了分散产业标准竞争中的巨大风险,企业有动机发起或加入共同标准联盟。

 

; 3.3 争夺标准主导地位,打造事实标准

在产业集群内外,产品差异化的存在势必产生不同的技术标准。一个优势企业要想把自己的标准打造成为被市场认可的主导标准或事实标准,必须通过组建技术标准联盟来实现。20世纪70年代关于产业创新的研究产生了主导设计理论。utterback和abernathy(1975)首先提出:主导设计是由以前独立的技术变异所引发的多项技术创新整合而成的新产品(或特征集),它为某个产品类别建立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单一技术轨道,其他技术轨道则遭到市场的排斥,其结果改变了企业和产业内的创新和竞争状况。anderson和tushman(1990)对不同产业的研究表明,技术的生命周期主要经历技术的非连续性发展、竞争性或替代性技术不断涌现、主导设计方式的形成、设计方式递增积累等几个发展过程。主导设计的实质就是产业技术标准;一项技术取得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时才算取得了主导地位;在主导设计方式形成的阶段也就是技术标准竞争的阶段,不仅决定将由谁制订游戏规则,而且必须为后一阶段的递增积累打好基础。他们认为,形成主导设计的重要手段是构建技术标准联盟。

3.4 利用网络效应取得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网络性。不管是有形的还是虚拟的,网络都具有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称为网络效应、网络外部性或需求方规模经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连接到一个较大的网络优于一个较小的网络。由于网络外部性,产品的成本和价值可能取决于其他已经使用或者装备和构成网络的用户的数量。这一规律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体现得特别明显。何亢川和吴能全(2006)总结了在网络经济中要赢得标准竞争需要掌握的七种关键资产:对用户基数的控制;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先发优势;生产能力;互补产品的力量;品牌和声誉。企业参与技术标准联盟可以获得如下优势:首先,通过组建技术标准联盟,拥有核心技术的多个企业拿出自己的专利技术,实施“专利联营”,这样可以获取单项专利技术运营不可比拟的垄断利润。其次,标准竞争可以通过建立顾客偏好、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创造“先动者”优势。臧旭恒和邢宏建(2007)认为,同时进入的网络技术标准竞争更有利于较为先进的技术。而在先后进入的技术标准竞争中,在位技术依靠其安装基础经常可以将新技术锁出市场,并将消费者锁定于在位技术。最后,网络效应可以形成技术的扩散效应,加快其用户基础的建设,防止技术不兼容的厂商趁此开拓自己的“安装基地”,创造较高的市场需求。网络的正反馈机制将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在最极端的形式中,正反馈可以创造赢家通吃的市场,即单个公司或技术击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综上所述,技术标准联盟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聚的高级形式。产业集群为技术标准联盟提供了基本条件。产业集群条件下构建技术标准联盟的首要动机是建立竞争秩序,其次才是资源共享,争夺标准主导地位及利用网络效应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旭辉.产业集群各学派的特点与最新研究动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

[2]陈文华.产业集群治理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8.

[3]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1.

[4]anderson p,tushman m.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s: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 604-633.

[5]utterback j.,abernathy w.a dynamic model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j].omega,1975(3):639-656.

[6]何亢川,吴能全.网络经济中企业

组建标准联盟的动因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1):9.

[7]谭静.论企业标准联盟的动机[j].决策借鉴,2000(10):8.

[8]曾德明,方放,王道平.技术标准联盟的构建动因及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37.

[9]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

[10]生延超.基于交易费用的技术联盟经济学解释[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

[11]陈黎琴.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7.

[12]吕铁.技术标准与产业标准战略[j].世界标准信息,2005(12):95.

[13]严清清,胡建绩.技术标准联盟及其支撑理论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100.

[14]张利飞.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本质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