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3:51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状况

 

1.引言

新型建筑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具有传统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功能。

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一下特点:

(1)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据专家预测,21世纪复合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

(2)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

(3)节能化、绿色化。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标准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即参评质量与档次的提高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求材料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新型建筑材料应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或“绿色建筑材料”。

(4)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要求。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60MPa。高强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小材料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5)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品规范化、系列化。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这样,材料才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情景,如涂料、防水卷材、塑料地板等建筑材料的生产。

3.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状况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筑材料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是指在建筑中起承重、围护或分隔作用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各种空心砖、新型实心砖、砌块、墙板等,如黏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其主要特点是节能、利废、省土、环保、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施工效率。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十五”规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开发和推广全煤矸石空心砖、高掺量粉煤灰空心砖生态建筑材料产品。但目前在总的墙体材料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小,因此很难满足当前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只有促使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2) 新型建筑涂料

新型建筑涂料是指涂敷于物体表面能形成连续性涂膜,装饰、保护或使物体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材料。近年来,无机高分子涂料受到各国重视,日本将其列为低公害产品加以发展,欧美国家也大力推广。新型高档涂料不断出现,如氟树脂涂料等,国外还相继出现了抗菌涂料、抗静电涂料及防海水侵蚀等功能涂料。

3) 新型建筑塑料

建筑塑料是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添加各种改性剂及助剂,为适合建筑工程各部位的特点和要求而生产出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塑料制品。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近几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塑料制品将不断取代金属制品。主要体现在塑料管道、覆面材料和门窗,以及室外装修、防水保温材料的产量和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国塑料建筑材料行业加快了研发和推广应用步伐,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尤其是塑料型材、管材已经进入稳定成熟的增长时期,是塑料建筑材料中最成熟的品种,目前生产仍在稳定增长中,并成为应用最好的塑料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4) 新型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是指建筑物内外墙面、地面、顶棚的饰面材料。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我国装饰材料的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由于装修材料的应用,使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专家认为继“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人们已经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必须对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进行限量;对建筑室内污染进行控制等,降低室内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论文参考,新型建筑材料。

5) 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指有效防止雨水或地下水向建筑物内部渗漏的防水薄膜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我国建筑防水、密封材料经过几十多年的努力,获得了较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基本上发展成为门类较为齐全、产品规格档次多样、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梁美.浅析新型建筑材料的趋势与发展[J].文学与艺术,2009(12):233-233

[2]张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迟建生.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与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情报,2009(3):144-145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研究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形式、技术与特性,通过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以帮助人们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转贴于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笪侍猓匦刖杉负涡稳ソ饩觥!?/P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研究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形式、技术与特性,通过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以帮助人们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笪侍猓匦刖杉负涡稳ソ饩觥!?/p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4篇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环境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向新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传统建筑材料生产方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较大,与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目标相背离,因此,面临淘汰命运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环保型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本文将以环保型建筑材料为核心,对其概念、分类、应用、价值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1 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1.1 环保建筑材料分析

 

环保材料是建设绿色建筑的物质基础,不仅能满足建筑物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更具有自然亲和性,可在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人类构筑温馨、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环保型建筑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在选用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原则(3R),二是选用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无毒、无害、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1.2 环保建筑材料分类

 

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能缓解建筑业高能耗的问题,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促使建筑行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环保建筑材料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墙体类、外墙保温类、节能门窗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节能材料。

 

1.3 环保材料应用分析

 

1.3.1 主墙体环保材料

 

主墙体环保材料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EPS砌块、模网混凝土和纳土塔空心墙板承重墙体几大类。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来源广泛,保温、隔热、隔声和耐性较好,强度高,易加工,便于施工,是唯一能够满足墙材革新和节能要求的墙体材料;不足之处是防潮效果较差,不易应用在寒冷地区。EPS砌块构造灵活,造价低,技能效果好,可浇筑混凝土,形成隐形梁柱框架结构。模网混凝土同时具备木结构的灵活性和混凝土结构的诸多优点,组装方面,施工速度快,能有效减轻建筑物负荷,增加建筑体的使用面。纳土塔板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而且属于非燃烧体,可提高建筑体的防火性能。

 

1.3.2 外墙环保材料

 

外墙环保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保温,主要有矿物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水泥聚苯块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等,材料的主要性能可见表1所示。

 

1.3.3 门窗环保材料

 

玻璃类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镀膜低辐射玻璃,中空玻璃热导率低,保温性优异,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手段,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真空玻璃保温、隔热、隔音和透光折减系数要优于中空玻璃;镀膜低辐射玻璃能保证室内能见度,对红外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减少室内外热交换,达到节能效果,此外具有防眩、单面透视和提高舒适度等辅助效果。

 

门窗框扇材料有塑钢型材、塑铝型材和玻璃钢型材三类,塑钢型材比重低,热导率低,具有很好的保温性,抗腐蚀性强,还对噪声、地震、燃烧具有很好的抵抗性;塑铝型材保温性、刚性、寒热性好,不易产生结露现象,可用于大规模窗、高压场合、严寒和高温地区使用,不足之处是该类材料热膨胀系数较高,对窗体尺寸影响较大,可能会降低气密性;玻璃钢型材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热导率低,保温效果好,同时还具有隔热、耐腐蚀、耐寒热等多项优点,应用范围较广。

 

1.4 环保节能材料应用意义

 

第一,改善了用户的舒适性。建筑物使用了环保建筑材料后,可实现冬暖夏凉的目的,改善建筑物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现代建筑屋顶涂刷节能材料、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外墙体使用厚板隔热材料,因此其隔热性和保温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在天气极端寒冷或炎热时,其改善效果尤为明显,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第二,降低用户的成本。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后,能有效减少用户的成本消耗。仅以电能为例,同等面积的建筑空间内,若居住人口及用电习惯相似的情况下,使用节能型材料的建筑能减少30%的电能消耗,有效降低了用户的电费开支。

 

第三,有利于降低建筑行业的能耗。传统建筑行业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特点,极大的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应用环保建筑材料后,可有效改善以上问题,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满足我国关于节能减排新政策的规定。

 

2 环保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发展环保建筑材料,拓展其应用范围,是提升我国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当前的应用现状,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及人们的需求,环保性建筑材料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2.1 高效化与低成本相结合

 

环保建筑材料经过应用实践后,已经在建材市场取得了用户的信赖,在未来发展中,该类材料的优势性能将更加突出,实用性更强;同时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工艺越来越成熟,材料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促使其向着高效化与低成本结合的方向发展。

 

2.2 环保性与功能性相结合

 

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仅要注重环保性,还要关注其功能性,只有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发挥环保建筑材料的价值。为此,材料研发部门应做好科研和应用等多方面的准备,保障建筑体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就建筑体而言,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是最大的热损部分,这部分节能技术改造就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点,而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改造的实现需要依靠外墙保温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2.3 注重循环利用

 

我国环保建筑材料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相关部门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就我国当前现状而言,我国建筑业和工业废料利用率低,废料的乱堆乱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面积,造成环境污染,还降低了材料利用率。为此,建筑行业应努力发展相适应的砌块,因地制宜的利用工业废料和建筑废料生产砌块,变废为宝,达到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3 结束语

 

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体的功能,改善了用户的生存空间条件,还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以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可以说,发展环保建筑材料是我国能源战略实现的要求,是建筑行业实现产业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发展环保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有效促进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

 

作者:胡朝辉 王杰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编辑点评: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5篇

2009年央视火灾之后,杨宗焜召集包括科学院士在内的70余名专家共同致函总理,提出国家应加强新型防火保温墙体材料的研发工作,如今,该专家团队已对当今世界最佳有机保温材料聚氨酯进行了分子结构改性,成功研发了难燃B1等级聚氨酯泡沫新材料。在此基础上,杨宗焜带领专家团队将目光投向新的科研高地,力争在建筑材料科学领域内研发出更多新型节能防火材料,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防火安全新体系而不懈奋斗。

苦心钻研,硕果累累

我国“六五”、“七五”期间,杨宗焜就受命参加了聚氨酯防火氧指数(OXYGENINDEX)≥26的国家攻关项目。经过潜心研发,他终于攻克了国内第一个聚氨酯保温材料氧指数的≥30%的数值,随后,该研发项目凭借其优良的难燃性很快应用于国内航空、铁路、建筑等一级防火标准工程。

1999年,杨宗焜又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个聚氨酯难燃B1等级泡沫,并成功应用在空调保温风道板的连续生产线中。2000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所对以杨宗焜为主研发的“B1级难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进行成果检索,并确定该产品属国内领先水平,氧指数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年,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公室认定杨宗焜研制的“B1级难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上海万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该项目高新技术企业。

迈入21世纪后,我国建筑节能正面临着大规模需求高效节能防火保温泡沫塑料的新形势,杨宗焜在花甲之年,老骥伏枥,坚定科学发展观的信念,全心全力投入前沿性的聚氨酯泡沫阻燃和防火应用为一体的高科技研究中,并组建了以退休专家为主的“杨宗焜高科技聚氨酯材料研发专家团队”,成立了以课题技术负责人杨玉楠为核心的攻关组。攻关组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国内第一个聚氨酯无卤化结碳膨胀型阻燃技术路线和工艺,通过曼尼希反应,在聚氨酯易燃的氨基甲酸酯键的分子结构中,进行分子结构改性,引入难燃、耐温、低发烟、低毒性环状结构化合物(异氰脲酸酯环、唑烷酮、芳香族杂环、苯环等),以及具有抗火灾功能的纳米颗粒聚合物,将原本易燃的聚氨酯泡沫改变为氧指数高、火焰传播小、烟雾小、毒性小、耐燃性好、耐火焰贯穿强的难燃材料。

该项研究成果的成功,攻克了易燃聚氨酯的耐火等级低、烟雾大、毒性高的世界性三大难题。该材料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达到国家标准GB8624-1997的难燃B1级,GB8624-2006(相当于标准欧盟EN13501)的难燃C级,氧指数≥32,最高达到36,烟密度SDR等级≤25,最小为15。其科研成果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此种新型防火保温墙体材料对遏制我国频频发生的建筑火灾和预防群死群伤现象的发生具有深远意义。

杨宗焜深信,中国目前已是世界建筑生产大国,将来将成长为世界建筑强国,中国外墙外保温建材行业将来更有望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外墙屋面节能保温防火安全体系,并可有效防范建筑外墙屋面工程恶性和重大火灾;有能力适应现代建筑发展和高层建筑节能防火需要。

理论联系实际,成功源于探索

杨宗焜本着仁爱之心,不愿看到我国建筑领域频频发生的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寄心于此,杨宗焜在其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苦心研究建筑防火技术,他历经磨难,终于在国内第一个提出考察并识别有机保温材料能否达到难燃级防火的“碳化层理论”和“火灾性能理论”;并在国内首先提出并有效解决了使易燃PU有机保温材料迅速形成具有抗火灾碳化层结构的无卤化结碳膨胀型难燃技术路线及工艺路线。

其中“碳化层”理论和“火灾性能”理论的提出,是源自于长期的建筑节能防火实践中,通过针对大量的中国建筑火灾案例,并在其中摸索出引发火灾的规律和探索从材料的源头上遏制引发火灾成因而共同形成的理论。

两个理论均以新的GB8624-2006分级体系为依据,参照欧盟EN13501-1:2002标准和规定的试验方法及等级标准,按附加燃烧生成物的毒性试验要求,对材料在真实火灾场景中的燃烧特性进行的。杨宗焜指出,必须将试验的设计和数据的采集建立在火灾理论的基础上,以实际的火灾为参考场景,以此获得“火灾性能”数据。以实体火灾为参考场景,可测得一系列与潜在火灾危险性相关参数:燃烧热释放速率、产烟量、产烟速率、烟气毒性、火焰传播等多项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就可以全面地、系统地、描述火灾发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制品被新燃的着火阶段,利用小火焰施加于制品的局部区域;第二阶段是指火灾逐步扩大,直至轰燃阶段;第三阶段是在轰燃后,所有可燃制品均成了火灾荷载。用这些参数可将建筑材料分为A1、A2、B、C、D、E和F七个级别。

将上述达到难燃级别材料同防火构造结合起来,就能建立系统的“外墙外保温防火安全体系”,采用大型火灾性试验进行最终考察,判断其“火灾性能”,就能进行合理科学的防火分级,有利于做好火灾成因的分析与解决。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由于大量应用具有严重火灾隐患的易燃材料,因此建筑火灾不断,这是造成诸如央视大火、沈阳第一高楼大火,以及上海“11·15”的58人被烟熏毒死、烧死等多起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源之一。

此外,我国现有的建筑墙体材料中大量应用的是B3级热塑性有机保温材料(EPS、XPS),由于它具有吸收热量的功能,也可取得难燃烧性能数据。但在实际的火灾中,这种热塑性材料在超过75℃就会出现融化、滴落的现象,其火灾防御性能很差,同时还存在火灾隐患,所以不是理想的保温材料。

相比之下,无机材料虽是不燃材料,但抵抗不住火灾高温的炙烤,而混凝土在350℃开始崩裂、钢结构在600℃变软、500℃以上金属铝燃烧会产生更大的热值(通常为有机保温材料热值的7-8倍)。在我国许多建筑火灾案例中,无机保温材料也被证实是经不住真实大火高温攻击的,例如不燃玻璃棉350℃就会脆化,岩棉650℃就会粉化,因而无机保温材料不能进入防火保险箱。

基于此,杨宗焜利用聚氨酯材料的化学热固性特点,提出了制备优质防火材料的“碳化层”理论,即将原来易燃的聚氨酯材料通过高科技的分子结构改性为难燃聚氨酯(PIR)泡沫,这种新材料在高温火的攻击下,泡沫表面会迅速形成碳化层。在大型建筑火灾中,只有具有碳化层结构的材料才能起到保护墙体结构的防火性能。聚氨酯材料表面碳化层不仅可以阻止火焰的蔓延和阻遏烟毒气体的释放,还具有抗火焰贯穿、隔火、隔高温等功能。“杨宗焜研发团队”研发的这种新材料经过检测,其燃烧碳化层残留率近50%,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大量的火灾案例中,碳化层理论的科学性和实际应用的指导性非常明显。由此,此种新型材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前最佳的新型节能、防火、保温的墙体材料之一。目前,此种新型碳化层高效抗火功能的原理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导弹等军事尖端领域,并得到了验证和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火灾性能”理论也是杨宗焜的又一重大科研贡献,其在理论中指出,我国有机保温材料在国际、国内标准的中小试验条件下,想取得燃烧性能数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这恰恰也是困扰我国能否科学检测材料燃烧性能的一大难点。杨宗焜在科学检测材料燃烧性能方面指出,只有从接近真实火灾的大型火灾测试中才能取得材料真实的燃烧性能数据,即“火灾性能”数据。按照“火灾性能”数据才能真正建立并获得长效建筑保温材料对于抗火灾的耐火功能。可以认为,杨宗焜的“碳化层”理论和“火灾性能”理论是在源头处创建了我国未来建筑节能新型防火保温墙体新材料的指导性理论,这也为我国未来建筑节能新型防火保温墙体新材料研发指明了方向。

再接再厉,志在千里

2011年末,在国务院国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46号文中,已对墙体材料明确提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外保温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并作出严格限制使用可燃材料”的规定,这是从材料的源头上遏制建筑火灾的重大举措。

为了正确贯彻国务院46号文,“杨宗焜专家团队”提出,中国建筑节能防火保温墙体材料不能生搬硬套国外模式,必须结合我国的高层建筑多,超高层建筑多,人口密集建筑多,消防安全难度大等实际,依靠科技创新,研发防火安全好的优质材料,同时还应研发出更好的新型防火构造体系,力争从源头上治理建筑火灾频发的问题。此外,还必须贯彻国务院46号文提出的要“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而不是照搬照套,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具体而言,解决外墙防火安全问题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引发火灾源头上查找原因,规范有机保温材料的防火级别,依靠科技创新研发低烟、低毒的高效防火有机保温材料;二是要加快研制具有新型抗火灾功能的防火构造,深入落实国务院46号文的精神,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必须向难燃B级和不燃材料靠拢,积极研发低能耗、低烟毒的优质先进保温材料。

研究团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建筑防火安全体系的建立,不仅离不开材料防火的级别、构造选择,而且离不开模型火灾试验的验证。而上述种种研究结论,又必须最终服从建筑科学中“整体防火第一、系统防火第一”的理念。所有研究成果只有在实际建筑防火构造系统中得到最终验证,才能得出所有材料防火研究、火灾模型火研究都是为建筑科学服务的结论。

国务院46号文出台后,我国防火材料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材料与制品各自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的含混,这给执行46号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模型火灾试验有漏洞,材料燃烧性能级别容易“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薄抹灰系统的缺陷尚未得到解决,材料产烟毒性检测只列为附录,以上弊端均为贯彻国务院46号文增添了难度。

最终,“杨宗焜专家团队”研制的低碳、低烟、低毒改性难燃聚氨酯材料,一举成为了当前最佳的节能保温防火材料,目前此材料已受到来自国内外同仁的高度关注与青睐。例如,广州朗腾聚氨酯有限公司按照“杨宗焜教授研发团队”的思路和技术配方,目前已成功开发出低碳、低烟、低毒难燃聚氨酯新材料,并通过了美国ASTM E-84一级标准,获得了美国权威机构颁发的等级标识授权使用证书,利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已远销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国家。

又如山东鲁盾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4条硬泡聚氨酯保温板连续生产线,其产品有硬泡聚氨酯外墙粘贴板系列产品,现拟与朗腾聚氨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20万吨低烟、低毒、高阻燃特种聚氨酯新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鑫叶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等多种经营形态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现已形成以阻燃聚醚为特色的聚氨酯原料、阻燃剂和助剂为主体的三大产品结构。该公司目前决定与“杨宗焜专家团队”合作,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杨宗焜专家团队”的低碳、低烟、低毒改性难燃聚氨酯泡沫新型保温墙体新材料、新产品,为聚氨酯制品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江苏长顺集团有限公司、中美合资通达豪森建筑科技发展公司等企业目前也提出要与“杨宗焜专家团队”成为新材料研制的合作伙伴。

“杨宗焜专家团队”目前正准备研制一种既具有保温隔热功能,又具有反射、发射、抗辐射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外墙保温材料,并力求研发出一种可使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由原来厚重的“棉大衣”转变为高性能超薄型“太空衣”的建筑节能新型防火保温墙体材料。

杨宗焜带领的科研团队的成长经历和取得的不凡成就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我国在从建筑大国向建筑强国的转变过程中,能否成功创建中国建筑节能防火安全体系,在国际和国内都有重大意义。节能与防火安全不能有任何偏废,大规模使用新型高效有机保温材料势在必行。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饰功能;材料;色彩;地域特色

1 引言

建筑装饰是指为使建筑物、构造物内外空间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使用装饰装修材料,对建筑物、构造物外表和内部进行修饰处理的工程建筑活动。我们知道,建筑装饰是为了表达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能够丰富建筑形象,是建筑造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建筑装饰它是一个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是一个普遍的文化艺术现象。每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在建筑中留下的深刻印迹,除了在建筑的构造中得到保存之外,大量的信息都凝聚在建筑的装饰中。因此,设计师不仅要在建筑功能方面严谨对待,还要在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方面下功夫。本文将在以下对建筑的装饰功能,材料、色彩和地域特色对建筑艺术的影响力来进行论述

2 建筑装饰的功能

我们在建筑装饰上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具有鲜明艺术特点的装饰形式和作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及造型艺术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表现出深远的艺术、文化与社会意义。我们在解读历史上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时,都不可能将装饰的因素排除在外,因为装饰与建筑的空间、构造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题。装饰总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没有功能的装饰,也不存在没有装饰的功能。建筑装饰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装饰的审美功能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审美意识,人们最开始最建筑进行装饰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审美的价值。在社会文明古国拥有建筑开始,对建筑的装饰艺术就没有中断过,并且有着各自时代风格的印迹。甚至有些建筑装饰艺术成为整个时代艺术的中心和典范。现代建筑中的装饰主义渗透了二百多年来的美学思想,也代表了所处时代所追求的风尚。能够为人们提供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

2.2 建筑装饰的调节功能

装饰在建筑的构造和形式中,可以起到调整比例、协调局部与整体关系的作用。建筑装饰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构建排列、组合的秩序等等因素都将作为我们判断和理解建筑风格、类型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的信息,同时人类的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论是古时候的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在建筑的装饰方面,我们都充分发挥了装饰的功能,很好的利用装饰性的构件调整和划分建筑的比例关系。

2.3 建筑装饰突出与强调功能

我们直到装饰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表现形式,可以很好的凸显出建筑的主题和某种艺术含义,形成视觉上的显著点,而恰恰是这种显著点成为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令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一方面,可以给建筑审美上的人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上的震撼力,一个优秀的建筑装饰作品它一定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并且可以传递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建筑装饰产生的特定形式和秩序,能够揭示出建筑风格的类型和特征,同时对文化环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建筑装饰符号与标志功能

由于建筑装饰一般都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常常是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承载物。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建筑的装饰来感受到它所包涵的全部信息,有:信仰、道德、技术、情感等等。所以用符号学的理论来阐释装饰的功能是恰当的,因为建筑中的许多装饰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代码。建筑装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指代的功能,使用一种装饰就可能会让观赏者阅读出“被指”的意义(如果他使用的手法是恰当的、明确的)。当然,观赏者解读到的意义未必就是设计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它存在的意义。只要人们尊重它的文化背景,正确地领悟到它的含义是可能的。这种功能可以加深人们对建筑主题的认识,使建筑的品格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中得到升华。

3 材料、色彩和地域特色对建筑艺术表现的影响

著名建筑大师贝幸铭先生曾经说过:“每一个建筑都得个别设计,不仅和气候、地点有关,而同时当地的历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虑。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独特风格的原因。”建筑装饰是一种造型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又有着丰富的实现形式。要通过建筑本身的构成部分来美化建筑,努力推敲形体组合、比例关系、材质运用和细部处理,使建筑显得简洁明快,而不是利用许多装饰把建筑装扮得繁杂华丽。建筑造型中的装饰,在于表达构图的主题,形成趣味中心。大面积的填空补白、转角处的过渡衔接、线型构件的起头煞尾和建筑构件的美化加工等,都要求用装饰来丰富建筑造型。设计师应该合理而巧妙地利用不同材料,并且经常注意材料的变化,尽量使用最新的环保材料和地方材料,作为创造健康、安全、优美的室内生活空间的基本保障。建筑装饰要考虑装饰材料的特点,宜塑、宜雕、宜嵌、宜砌、宜粉、宜贴,应各发挥其特长。诸如砖石这些普通的建筑材料,在砌筑过程中所形成的纹理、凹凸变化和光影效果,对于美化建筑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室内外的装饰,无论在尺度上、色调上和细致程度上都要加以区别对待。室内宜细致,尺度较室外小,考虑光源与色调时宜单纯、柔和。室外宜大,轮廓概括,色彩鲜明,并考虑远近及透视效果。

由于地域、气候、地理条件的差异,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不同,所以建筑在装饰的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更因为我国是一个用于多个少数名族的国家,各个少数名族的性格、风俗习惯和文化素养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建筑装饰设计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周边环境的风土人情、周围建筑的风格、特点,要是我们的建筑装饰很好的融入到周边环境中去。

4 结语

在建筑装饰的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元素,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这些元素,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筑作品更加的生动。建筑装饰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我们不单单要清楚建筑的美学,还有懂得社会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环境科学等这些相关学科才能很好的创出出有价值的建筑装饰作品。

参考文献

[1]曲明,浅谈建筑外装饰效果设计[J],中国建筑学报,2010(01)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主义 建筑理论 建筑形式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

[1] [2] 

;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笪侍猓?匦刖?杉负涡稳ソ饩觥!?/P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年一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结语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8篇

 

关键词:现代主义 建筑理论 建筑形式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建筑功能材料论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物;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经过建筑业的长期发展,建筑从基本的实用性之外拓展出了一些其他特性,建筑物变得不只是人们为了遮风避雨等基本功能的产物,而是更多被赋予一些艺术性。利用建筑的艺术特点有些已经成为地域的标志,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迪拜的帆船酒店、埃菲尔铁塔已经是世界闻名建筑地标。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不仅会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展现时代的特色,而且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还能为建筑本身提高安全性。下面我们来对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理念进行探讨。

1建筑的表达形式

1.1材质的生命

我们在观察建筑物时,因为建筑物比我们高的多,观察者往往只能看到建筑物的侧立面,所以建筑物侧面的设计和材质选择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建筑物的认知。在一般的楼房建筑中,侧面的材质直接反应了建筑物的高档程度。人们往往用楼房外层的材质来判断楼房本身的档次,如人们普遍认为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一般都是豪华小区和大型商场。玻璃和钢材因为有着良好的光泽和物理特性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俨然成为了一种建筑外观风向。但是如今更多的材料被开发利用在建筑外观装饰,很多具有特色的材料步入市场。像模仿木材质的的新材料也受到大众的追捧。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表现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色,是新世纪的文明的重要体现。现在的外层材料市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也让大众欣赏到了各种风格不同的建筑物。

1.2建筑设计中“虚化”的表达

空间具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感,以前的建筑设计者往往不会浪费材料去建造一块没有实用价值的空间。而现在人们对美的认识提高,大量的镂空和钢架结构得到应用。就好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什么都没有画,但是少了就会大大损失美感。建筑同理,一些镂空的设计体现了建筑的未来气息,人们喜欢这种没见过的,奇特的设计。好比这栋建筑从未来穿越而来,与原来建筑风格格格不入展现的是未来对建筑的向往和探索。人们沉浸在这用用“虚化”表现的魅力中,更加完美的设计会利用阳光的阴影来设计,利用阳光的移动,墙和支柱的影子也会变化,这样增加了造型的艺术感和科技感。

1.3空间的设计

因为建筑物的各种功用不同,不同用途的建筑往往就有不同的造型。以居住为主要功用的建筑就要注意控制成本,所以立方体的就是一个良好设计;商业用途的建筑要在能保证正常工作下展现特点;体育馆的设计就要考虑容纳性和成本,所以俯视图较多设计为椭圆形。这些差异在越大的建筑里越明显,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针对建筑的用途进行设计,让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1.4色彩的张力

色彩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色彩搭配会使建筑物提高艺术性。无论多美丽的颜色被用在建筑上要是没有其他颜色搭配都会过于单调,缺乏美感。几乎所有的建筑在其建筑外观的突出部位都是用不同颜色进行处理,这样能突出建筑物的立体感。良好的建筑色彩设计也不是用的颜色越多越好,恰当的颜色搭配可以展现建筑物简洁大方,层次高档的特点。通过灵活的搭配向外界展现建筑特色。色彩还可以展现建筑物对的功能,医院的色彩通常以白色或天蓝色等浅颜色展现,配合红字的文字标识;检查司法机关多用深蓝色来表现法律的威严和庄重。邮局以绿色来象征为邮寄服务的工作热情。因此色彩不仅能表现艺术,也表现建筑物功用,在设计建筑物色彩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其次,伴随着生态建筑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人员也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尽量采用天然的用色,同时加大对低碳、环保型的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促使建筑物整体色调显得通透光亮,充分体现出自身强烈的科学意义。在目前很多的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设计人员已经将建筑材材质和色彩搭配相互融合在一起,而这种多元化的个性设计也势必成为了我国建筑造型设计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1.5建筑尺度与比例的表达

建筑尺度是人对建筑感官的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的埃及金字塔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建筑,或是中国的传统建筑都及其注重尺度与比例的推敲。在现代建筑中尺度与比例仍是建筑外观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2建筑的表达途径

2.1造型的变化与统一

人们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总结出无论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多样统一”的原则是建筑组合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要求建筑物有一个比较整齐的、有规律、匀称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希望有多样的变化。由结构、技术要求的各个构件所组成的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体量大小、形式、材料、色彩及质地等各不相同,互有区别,这就导致建筑具有多样变化的条件同时又由于其具有相同的功能要求、相同的材料和结构系统,这又是的建筑物具有完整统一的客观条件,在建筑设计中,就是要有意识的充分考虑和利用建筑物功能及结构、技术等条件,并加以有规律的处理,以求得建筑表现上的变化与统一的完美效果。

2.2节奏和韵律

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节韵律主要是指节奏和韵律两部分,因为节韵律通常都会进行有规律性的变化,能够带给建筑设计人员更多的创造灵感。但是,为了保证规律变化的组织性,设计人员需要采用相关的设计手法,以此来保证每一部分组织的连续性,真正形成有规律性的起伏变化。而另外一种的交错变化规律能够在建筑组合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空间、形体等部分进行交错安排,最终呈现出风格独特的建筑外观造型。

2.3动态的造型

在现代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无论是实体,还是“虚”的空间,通常都是动态结构形式,这样的设计形式是为了表现建筑物的动态感,而这种动态造型也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一般是在视觉上感受到建筑物的动势,赋予了建筑物强烈的张力和律动感,让人们印象深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外观造型设计要注意建筑物的实用性,同时要兼顾建筑物艺术性。学会利用建筑的材质、虚化、空间、色彩、比例等特点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建筑外观方案。认识建筑艺术设计的表达途径,理解造型的变化和统一、节奏和韵律、以及动态造型的特点,把建筑物外观的美感和特点展示给大众,并且为建筑物本身创造经济价值,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往往能赋予建筑物以生命。

参考文献

[1]薛冰.构成艺术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7(01).

[2]诸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杨胜.对现代建筑造型若干影响因素的探讨[J].建筑施工,2012,(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