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师资培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1 17:12:34

师资培育论文

师资培育论文第1篇

(一)网络教育体系改变培训结构英国学者彼得斯将现代网络教育作为信息时代的特殊产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性的和信息化的教育。由此意义引申,现代网络教育体系,是一种基于强大的学习资源优势和围绕资源学习所提供的多种媒体及服务的支持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服务的连续性、服务的标准化及服务过程的集成化。显然,这种网络教育体系特性的彰显,将对我国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结构的变化产生重要的推动力量。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优化与调整“行业化”和“市场化”培训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有益于“行业化”培训结构的生成。一些学校或培训机构在开展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活动时,总会单一地甚至片面地解读培训的现实意义,往往把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的教学需求作为培训的主体结构,而忽略了师资培训应当以适应基础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要求为前提,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教育发展亟需的现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较强计算机教学与科研能力高级人才的主旨,导致培训结构的板结与僵化。而网络教育所特有的“实现了不同地域上的人际间的交流学习”社会体系,尤其是这个体系所具有的实现培训资源、培训方式、培训成果互动与交流的社会职能,有效改变了传统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格局,为培训结构由以往的学校化向行业化的跨越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市场化”的培训结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结构,往往是以市场为导向,把培训工作纳入市场轨道,按照市场要求开展培训组织工作,培训形式照搬市场,培训项目依照市场需求,培训方式借鉴市场。尽管这种市场化的培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学校节省培训投入,并为学校提供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的便利,但它极易忽略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的行业化、事业化、个性化的特征,很难从市场的层面上体现和反映这种特征。而网络教育“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促使人们意识到,我国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不仅要关注市场方向,注重培训与市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构建一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中学教育创新要求的计算机师资培训结构,把每一所中学的计算机师资培训纳入国家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架构中去,实现市场化培训结构向社会化、全局化、整体化培训结构的调整。

(二)网络教育机制变更培训方式现代网络教育作为一种依托多种现代化媒体的高效率服务系统,具有跨时空的教学运行机制,即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离的状态下,能支持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的双向教学活动。这种跨时空的教学机制,对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而言,有着变更乃至创新培训方式的作用。换言之,在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过程中,引入和运用网络教育机制,不仅能有效激活各类培训元素的潜能与功能,更能实现不同区域培训要素一体化、不同时段教学过程一体化、不同层次资源整合一体化,推动过往那些固态性、局限性甚至陈旧性的培训方式,向互动性、整体性、创新性的培训方式变更。具而言之,这种变更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助于“单一性”培训方法的改变。在传统的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中,以“培训场所单一、培训师资单一、培训内容单一、培训形式单一”为特征的“静态”培养方法总是占有重要位置,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与效果。而现代网络教育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多样化,师资队伍多层化,教学场景多形化,教学媒体多类化”的特征,将有效改变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方式“单一性”问题,生成一种集“交互性、集成性、动态性”为一体的现代培训方式,让受培训者在更为广阔的时空间,实现“专业技能学习与自我发展、系统知识学习与自我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学习与自我工作实践”的三个结合,使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目的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有助于“重复性”培训形式的改变。在传统的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中,总是摆脱不了“培训情境重复、培训项目重复、培训课程重复”的局限,以至培训资源浪费、培训内容枯燥、培训效果低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现代网络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等功能,有利于社会培训资源的理性聚合,改变目前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方式“重复性”的固疾,在“非实时教学与实时教学”的互动中,生成一种集“线上与线下、固定与移动、异步与同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现代交互式培训方式,使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方式更为合理、适时、高效。

二、网络教育问题与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困惑

尽管现代网络教育个性鲜明,特色显著,为传统的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培训改革和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些问题对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发展也造成了一些困惑。

(一)网络教育认识缺憾困惑培训取向目前,我国现代网络教育还存在着认识缺憾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网络教育发展取向的认识偏失,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网络教育的发展将取代传统教育,他们猛烈抨击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应该是新时代的淘汰品,网络教育才是真正的并且唯一适应新环境的教育形式,以至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对网络教育发展定位的误读;二是对网络教育性质的认识模糊,一些人不能正确区分网络教育与网上学习的差异,对网络教育是“适合于网络时代的一种教育”的性质认识不足,忽略了网络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对象、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评估、教育质量监控诸多要素,只是简单地把有关网络教育的教学理论视为关于学习手段的理论,认为把一门课制做成课件放到网上去,学生上网学习,就是网络教育,结果造成网络教育庸俗化认知蔓延。显然,现代网络教育的认识缺憾将严重影响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的取向。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制约了师资培训的发展取向,一个时期来,不少学校受“网络教育代替论”的影响,把网络教育作为计算机师资培训的唯一形式,对那些被实践证明有效的传统培训方式一概采取排斥态度,在培训过程中“非网不训、因网而进、随网而行”等现象时有出现,淡化了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多样化、多层性、多元性”的发展诉求,以至网络教育的优势被人为地退化为制约发展的套圈,极大地影响了培训的发展取向;另一方面,它还制约了培训的价值取向,一些学校受“网络教育庸俗论”的干扰,仅仅把网络教育当作一种传播工具和学习手段,过度强调它的“应时性”价值,追求培训“功效性、应用性、技术性”价值的力量,超过了关注培训“推进社会进步、促进行业发展、提升个人素质”价值的力量,直接引发“装饰性、政绩性、应检性”现象的泛滥,导致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正能量价值取向的屏蔽。

(二)网络教育资源缺憾影响培训质量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化教育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资源缺憾问题逐渐浮现出来,主要有二:一是网络教育资源数量不足,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数量与社会教育需求数量还相差甚远,根据2011年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网络教育现状分析报告数据,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课程仅有500门左右,而美国网络教育课程数量则多达54000门,尽管近两年来我国网络教育资源数量有所增加,但仍远远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教育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受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影响,并没有按照网络教育的个性要求,系统化地制作高质量的核心教育资源,只是一味仿袭传统教学形式,照搬传统教育的内容,大多都是传统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既缺少对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品质的精耕细作,更缺乏创新性的网络教育资源,粗制滥造、重复陈旧的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教育优势的发挥。实践表明,网络教育资源的短缺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的质量。首先,它影响了培训的教学质量。在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数量不足”的问题表现明显,有限的资源不仅很难满足专项师资培训需要,造成培训内容的缺失;而且还鲜见个性化与特色化的教育资源,使得受培训者难以按照个人能力水平和岗位发展要求,选择符合自我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教育资源,对参培学员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这两种情形的叠加,成为提升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教学质量的主要矛盾。其次,它滞顿培训的人才质量。现阶段,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深受“传统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困扰,在培训过程中,播放单向的授课录像、浏览电子化课件与教案、网上师生讨论答疑等状况十分普遍,甚至成为某些学校计算机师资培训的主线。而这些通过电脑和网络演绎的传统教学资源,不仅内容陈旧,且形式高度雷同,极易造成人才培训素质结构的失衡,进而导致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人才质量培养的结构缺陷。

(三)网络教育法制缺失困窘培训空间从现阶段看,我国网络教育法制建设滞后。就我国立法建制整体而言,网络教育的立法建制存有不小的问题。一是国家层面或区域性的网络教育法规供给不足,从上世纪末的《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关于启动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普通高校试点工作的意见》,到本世纪初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基本上是政策层面上的指导,缺乏专门针对网络教育的、与国际接轨的立法,其它教育法中网络教育的规定难以规范和促进网络教育多元化发展。二是互联网近些年发展迅猛,但国家相应的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互联网上法律空白点太多,以至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制度体系难以确立。现代网络教育建法立制的缺失,必然限制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的空间。一方面,限制了培训的发展空间。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工程,在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尤其是涉及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置换、交流等关系时,就必须以树立法律至上、尊重国家制度、依法依章办事的理念,以国家法律、政策、制度为准绳,突出依法培训的原则,做到培训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果国家网络教育法律制度的供给不足,就会造成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在培训技术引进、培训资源援用、培训方式借鉴、培训内容更新等方面的无所适从,产生种种纠结与困顿,往往只能屈于一隅。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培训的价值空间。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发展空间的制约,将直接影响价值空间的拓宽。由于培训发展“空间”的不足,特别是培训所涉及的领域的变化,所体现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引发人们对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的地位、作用、意义产生认识上的负变迁,致使培训应有的价值空间受到强力挤压。

三、网络教育趋势与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策应

(一)确立“大网络”培训认知目前,人机交互更加自然与和谐是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所突出的网络教育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理念,将有力促进我国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大和谐”培训机制的建设。“大和谐”培训机制张扬两大特色。一是强化社会协作机制。以前,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总是以“独家经营”为主要形式,虽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激励,但也没有社会协作的冲动与诉求,使之失去了动力与激情,沾上了自以为是、意懒心慵之暮气,没有合作伙伴,只会上传下达,失去了发展的活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学计算师资培训难显成效的主因之一。通过引入网络教育的人机和谐机制,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可以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既可以根据培训要求与高师院校,或是名牌大学,或地方培训机构合作,也可以依据培训的目标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民营机构协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通过社会化的协作与互动,变封闭式培训为开放化培训,从而切实突出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强化业内统筹机制。我国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大多是上级部门指定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学校和教师没有选择余地,这种行政垄断导致培训效率低下,学校和教师对这种强制性的培训普遍持有抵触情绪。强化业内统筹机制就是要在关注学校发展要求与注重教师个人差异的基础上,变单一的行政指令性培训为学校与个人的双向选择性培训。一方面,要健全行业内培训组织协调机制,成立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相关中学领导参与的业内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培训的日常事务。这不仅可以对领域内各相关学校的培训工作给予必要的监控,也可以为培训工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引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要对业内的培训项目与资源进行统筹兼顾。由相关学校根据校本教育创新的要求,以及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为广大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方式、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提供条件,让“订单式”“移动式”“自助式”成为培训的主要形式,以满足教师学习的个性需求,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教师从被动的“受训者”向主动的“学习者”转化。

(二)确定“大素质”培训目标人人享受优质教育和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目标既强调了网络教育“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发展理念,更表明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当然,这种发展理念与核心任务对促进中学计算机师资“大素质”培训目标的确定,具有明显的引导意义。这个“大素质”培训目标,一是要求以“全纳培训”为范畴,覆盖全体教师。以前,受培训资金、资源、时间、空间等多重现实因素的影响,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学校领导或校内优秀教师,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教学素质,其目的是参加校外、区内、市内或省内的教学技能比赛,以此为学校争得荣誉,提升知名度,树立品牌。然而,一个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依靠的是全体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活动。网络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跨时空的教学机制,有效解决了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难以覆盖全体教师的难题,使每位教师都享有提升专业素质的教育权利。二是要求以“全质培训”为导向,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技能,更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然而,既往的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只重教学技能,忽略综合素质”做法,尽管从表面上看教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只有技能的培训而缺乏素质的培养,参培教师只是获得了教学技巧,并没有真正提高相应的教学素质,致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流于语言层面而非实质。因此,如何与网络教育发展目标衔接,把提升素质作为发展目标,就成为转变中学计算机师资培训目标最为关键的任务。

师资培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培养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学前教育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起点。农村学前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目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待。影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突出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山东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状况到底怎么样?幼儿园、儿童、家长对师资的满意度如何?带着以上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对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进行了抽样调查。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有关部门制定山东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提高山东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师范院校培养适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合格师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客观需求: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呼唤大量合格的师资20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得到空前重视。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2001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教育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十五”期间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2006年,全国“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适时抓紧制定学前教育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2007年11月,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中西部地区乡镇幼儿园建设。修订《幼儿园建园标准》。研究制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改革开放、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逐渐走上富裕路的农民把目光投向了“教育投资”,“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深入人心。

社会的发展,家庭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妇女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改变,需要有相应的学前教育机构担当起照顾和教育学前儿童的责任。课题组在对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时,随机对家长(父辈或祖辈)进行访谈,他们普遍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都表示应该而且也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但进一步的访谈得知,入园幼儿与当地政府部门统计的适龄幼儿出入较大。

问及原因,他们列出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本村或附近没有幼儿园,送到较远的地方不方便。

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农村乡镇十几个自然村,只有一个幼儿园,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适龄幼儿入园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发现,由于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不够正规,幼儿园教师不够专业,已经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对幼儿园、幼儿教师充满了种种担心和不满。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一般都会考虑把孩子送到县城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毫无疑问,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民对学前教育需求的急剧增加,为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现实无奈: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堪忧,整体不容乐观课题组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虽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数量不足,流动率高,后继乏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短缺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农村幼儿园甚至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7-8的师生比。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小丫跑两会———民生心愿大调查”中有位网友留言:

“农村幼儿园现在还缺少国家的支持,孩子多教师少,专业的幼教更少。有的班级七八十个孩子,只有两个老师,孩子都管不过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同志在2008年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我省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城市幼儿园教师与幼儿比例为1:16.3,农村更高达1:25.88,远远超出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一村一班一师现象严重,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了保教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山东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的师生比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也超过当地教育部门规定的幼儿园师生比标准1:12,不少幼儿园的师生比达到1:30、1:40,“一人一班”现象严重,更有甚者是“一人一园”———一个人兼有园长、教师、厨师、保育员等多重角色,这样的师资状况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题组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幼儿园没有任何国家投入,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几乎完全靠“以生养师”。这里的教师,不仅工资低且没有保障,再加上工作条件差、工作强度大、无编制、无职称,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加入其中。即使已经加入此行业的教师也很不稳定,一有合适机会,就会走人改行。调查表明,有80.5%的人有换工作的念头,有61.9%的人有强烈的换工作的念头。课题组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访谈证实了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园长告诉我们,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每年费九牛二虎之力招到几个老师,大多工作时间不长就辞职不干,超过一年的很少。

课题组抽样调查显示,现在坚守农村幼儿园岗位的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上的超过60%,平均年龄在38岁以上。有一所幼儿园,一共有三个教师,最小的45岁,最大的58岁,次大的56岁。课题组到此调查时,正好赶上这所幼儿园开展活动,在舞台上“奶奶老师”表演很投入,在台下的课题组成员几乎都控制不住辛酸的眼泪。

在这些幼儿园的教师中,可以被幼儿称作“阿姨”

的寥若晨星,如若这些老教师退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不是数量足不足、专业不专业的问题,是有没有人干的问题。在访谈中课题组还得知,能够在农村幼儿园坚持下来的教师之所以还在坚持,大多不是安贫乐道,而是在等待着、期盼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有朝一日能洒落到她们身上。

2.职前教育薄弱,专业素质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说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专业精神是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具有专业精神的人对工作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热爱,他们工作时能进入一种忘我境界,是教师教育人格和伦理的核心,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因素,具有基础性价值。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工作成功的知识和技能性保障。专业能力是指教师要具有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调查发现,山东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整体上来看比较低。如,在“为什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的调查中,只有20.6%的人是“喜欢孩子,自己愿意”;79.4%的人是被家长强迫或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得已而为之;有80.5%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换做其他工作。被调查的教师中,师范类幼儿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仅占3.8%,大多数是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教育就直接进入幼儿园做教师。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中专毕业或者是职业学校毕业,由于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临时进入幼儿园工作,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妇女,她们完全是凭着“喜欢孩子”这样的一种热情而成为幼儿教师。尽管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教师填写的都是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但课题组在访谈中了解到: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从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这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着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的现象。这些幼儿教师中的大部分人是在从事幼儿园工作后,通过函授、电大,或到当地教师进修学校、职教中心进修获得幼儿教育文凭,所受的“专业教育”不系统、不全面。其中,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占23.4%。

由于受专业素质的局限,不少农村幼儿园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小学化”“成人化”倾向。如,教学活动主要是识字、算术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科知识,教学语言仍以方言为主,教学方法以简单的老师教、幼儿学的灌输式方法为主。遵循幼儿的心理规律和兴趣,灵活地调整或随机生成适宜的教育内容,鼓励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发展的场景少之又少。课题组对幼儿家长的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中,师幼感情融洽、幼儿“非常喜欢”上幼儿园的仅占入园幼儿的15.3%“,一般”的占55.6%;在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正确了解保教内容和方法方面,“好”和“较好”的占19.7%,“一般”的占33.3%“,差”的占47%。可见,在农村幼儿园中,师幼关系及与家长沟通方面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专业”特质。

3.职后培训缺失,自主发展意识淡薄课题组的调查表明,目前从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参加工作后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达72.3%,接受培训的时间累计达10天以上的仅占0.5%。这说明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农村幼儿园的主办方来看,由于多数幼儿园属于民办性质,受到社会经济取向的影响,让员工参加职后培训会增加办园成本;同时,考虑到农村幼儿教师因没有编制产生的个体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园方也不愿主动出资让幼儿教师继续进修培训;还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个萝卜一个窝”,派出一个员工参加培训,整个幼儿园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从员工方看,由于每个教师担任的教育教学任务异常繁重,工作时间长,即使教师想参加培训也没有时间;何况,教师本人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生计都显艰难,也根本无力支撑自费培训。可见,是“经费”与“时间”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想通过参加培训促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希望化为泡影。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教师对通过“自修”和非系统、非正规培训获得专业成长的自主发展缺乏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正式岗位编制,没有职称评聘,缺乏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所以,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只是把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在内部评价机制上,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和工资的发放都是重“量”(所带班幼儿的多少)而轻“质”,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经济收入并不直接挂钩。这使得不少农村幼儿园教师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工作疲于应付、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我们认为,农村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缺失,自主发展意识的淡薄,与农民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

4.社会地位严重失落经济收入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山东统计信息网2010年1月公布的资料显示,2009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119元①。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发现,抽样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月平均收入为618元(不含大约占4%的有正式事业编制的公办教师),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远没有达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要求。微薄的收入,与她们繁重而琐碎的保教工作的负荷和专业化的身心付出极不匹配。此外,农村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也无法落实。课题组的抽样调查表明,抽样地区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办理社会保险的情况是:缴纳5种保险的占6.3%,缴纳1-2种的占21.7%,大多数教师没有缴纳任何保险。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农村幼儿园将给教师缴纳保险的100—150元钱随工资一起发放,已统计在工资收入中。如果这种情况按“已缴纳”论,那么月工资收入就要再扣除至少100—150元。一位从教多年的幼儿教师说:

“默默无闻的工作了30多年,被冠以老师的称呼,却一天老师待遇也没享受到!!挣那几百块钱,说达不到温饱真的不夸张。”身份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角色遭遇尴尬。人们常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来比喻教师职业,但是,当我们把视线投向农村幼儿教师时,却看不到她的光辉和神圣。她们是以“合同工”的形式招聘进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主办方和人们眼里,农村幼儿园教师就是一个“看孩子”的“打工者”。虽然孩子们懵懂地称她们为“老师”,但在教师的花名册里却找不到她们的名字。我国《教师法》早已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教师”身份。《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教基【1991】8号)规定“农村学前班教师与当地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托幼工作等意见》(鲁政发【1985】112号)规定“农村幼儿教师享受民办教师同等政治待遇,其报酬与同级小学民办教师相同”。但在课题组的调查中,在“是否有教师编制”一栏中,回答“没有”的占95.4%,在“您本人的职称状况”一栏中,回答“没有”的占96%。少数有编制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在农村小学大规模的“合班并校”后,由小学教师转岗过来的,所评职称也是在小学任教期间评聘的。他们没有编制,没有职称晋升与评聘,天天履行教书育人的“教师”之实,却无“教师”之名。正是这种身份的模糊,让众多农村幼儿教师彻底成为我国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理想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合格的农村幼儿园师资上世纪末开始的教师教育布局调整,使山东省幼儿教师的培养规模大幅度缩减。

“由于中师改革和撤并,我省只剩3所幼儿师范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渠道骤然减少,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经过多年积累,幼儿教育欠账也越来越大。2006年出版的《山东教育绿皮书》(2005年度)68页指出:2004年我省幼儿教师缺口已达62191人;62页载明:

据测算,从2005年到2010年,我省需增加幼儿专任教师13万名。之后,虽然教育厅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确定了8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中师”,并鼓励其他高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仍然无法满足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提出,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幼儿园园长、教师持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可想而知,山东省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

鉴于以上分析,课题组认为,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大力培养专科层次、适应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师资,为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满足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制定政策,吸引大批优秀学子志愿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

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以及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源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所培养教师的素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十年来,青年学生报考师范的热情锐减,进入师范院校的生源素质呈下降趋势。

进入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幼师(幼儿中等师范学校)的生源相比更是大幅滑坡。从高中进入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说经过高中的强化训练,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好,但毋庸讳言,这些学生也是高中毕业的“七类”、“八类”学生。因为按照高考录取批次,专科二批之前有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专科一批外,即使在专科二批中,也还有“一类学外语、二类学中文,三类报学前”的差别。据入学后班主任、辅导员了解,学生报学前教育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处于“有学上”的考虑,是无奈之举,这样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另一方面,由于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严重不足,各高校为了避免生源流失,会通过降低门槛,以求完成招生计划。即使已经录取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培养,毕业时她们往往宁肯到一些公司打工,也不愿意去幼儿园工作,更没有人去农村幼儿园工作。可以想象,让这样的学生成为胜任为人生奠定基础的最重要的幼儿教育工作,将要经历一个怎样艰巨的过程。可以理解,即使主观和客观付出高额代价,在很多时候的回报却是低微的,如此的生源质量与学前教育师资高素质要求实在相悖。

为此,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大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职业素质。首先,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况,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突出的问题是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财政统筹,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社会保险制度,落实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设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为正式聘用的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并与其工资待遇挂钩。以此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其次,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择优选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再次,要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定向培养制度。

2.恢复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

“面试”制度,招收高素质的学生进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身心条件和艺术素质,特别是对心理、身体、形体健康状况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基本的艺术素质要求相对比较高。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招收初中毕业起点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生时,各个学校都要先对考生进行面试和基本的艺术素质测试,使生源的身心素质、艺术素质条件有个基本的保证。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保障不力,报考生源严重不足,各个学校相继取消了面试和艺术测试。使得生源质量每况愈下,从源头上降低了学生的基本素质。高中毕业进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各方面发展都趋于成熟,可塑性比较差,专业技能先天不足。

对她们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困难重重,往往在主客观付出巨大的努力后,收效甚微,有的确实无法达到培养规格要求。让这样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因此,恢复对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面试”,通过对其进行职业志趣和艺术素质的潜质鉴定,遴选可造之才,不但是培养合格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也是未来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

对自身素质不适合做学前教育工作的学生,动员她们及早选择其他专业,既是对学生本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3.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有机整合学科门类,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专业定位不准,会造成学生自我专业定位的偏差和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准确的专业定位,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按照职业要求规划自己的未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扎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精神,需要有比较扎实的理论修养,比较熟练的教育技能,比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应是:面向农村幼儿园,培养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的合格师资。

幼儿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其特殊性在于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幼儿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身心极具可塑性和发展主动性的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因此,她们的教育专业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从教能力的培养,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使学生的教育实践成为一系列从早期开始的、经常性的、贯穿于职前教育全过程的活动。在“全程实践”理念指导下,根据实践教学本身的规律及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践体系。

首先,要围绕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各学科门类。鉴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知识涵养应具有综合性特点,力求知识广博和宽泛。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整体知识观的统领下,打破原学科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基础、实用、够用”为整合原则,将“教什么”的学科以“问题为核心”整合为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科学基础,将“怎么教”、“为什么教”的学科按职业需要整合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五大领域。

其次,应将艺术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程来建设。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幼儿师范学校,师生对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类课程非常重视,这些课程曾经是幼师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她们积累了大量的艺术技能训练的经验。

这就使她们以深厚的教育底蕴、出色的艺术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跨入大学行列的学前教师教育,由于过分注重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认为艺术技能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被淡化。在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术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专业课家族成员通常只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等,艺术类课程一般不在其中。艺术类课程由于不是专业课而不被重视,客观上已经或正在弱化。众所周知,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并不是要像中小学那样通过上课学习系统的知识技能,而是通过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艺术技能是用得最多、发挥作用最大的技能。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把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列为专业技能课,进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再次,要改变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做—学—教—做”的模式。这里的“做”即从事学前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从“做”开始,最终又回到“做”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围绕着“做”这个中心,“做”成为教和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使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的、面面俱到的、替代式的讲授,从而调动“学”的积极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强化实践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彻底改革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的考试办法,将解决教育教学现场问题的实际能力考试与现行的理论书面考试有机结合,并改变书面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

4.加强就业教育,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投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攀高、“城市本位”的思想。追求起点高、薪水高、条件优越的工作单位是正常的,本无可厚非,但农村、基层、偏远落后的地方更需要有人去建设、去开拓,广大的农村幼儿园更急需人才。师范院校要通过就业教育,使学生认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城里的幼儿园,经过长期的人才储备,无论是学历还是专业水平都比较高,刚毕业的专科学生已不再是紧缺的人才,即使历尽周折进入这样的幼儿园,通常园方也不会提供多少优惠政策,短时间内很难凸显自己的优势,脱颖而出;广大的农村幼儿园,则极度缺乏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幼儿园师资,对于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在农村幼儿园领导、同事的眼里,是专家和人才,他们会尽其所能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广阔天地,这就更容易施展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师范院校要努力通过就业教育,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就业场所的理想与否不以待遇的高低来评判,而以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衡量,树立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崇高的就业观。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引领他们热爱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立志扎根农村,树立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崇高理想。当然,这些教育都是建立在政府大幅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经济、社会地位的基础之上。否则,空头的说教没有多少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6年统计分析资料∥教育统计报告[R].第二期(总第三十期).

[2]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S].2009.

[3]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4]朱婉霞.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5][7]张志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新局面[EB/OL].山东学前教育网,2008210206/2010203215.

[6]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教育绿皮书(2005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8]罗旭.张承芬委员: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EB/OL].

ZCOM电子杂志网,2010203206/2010203215.

师资培育论文第3篇

1.培训内容的同质化

首先,不同参训者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参训特教教师接受无区别无针对性培训,即不区分专业出身、不区分学校类别(聋、哑、智等),集中授课,讲授同样的内容。其次,不同培训班次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培训经常由不同级别的部门组织,但是培训的内容却互相重复。

2.培训缺乏实效性

一方面,培训内容的同质化致使特教教师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培训方法缺少灵活性,机械的讲授使参训特教教师处于被动地位,硬性接受新知识。参训者普遍感觉培训效果不佳。

二、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课堂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是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供了新的路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培训的翻转,把课堂培训扩展到网络,从被动接受式培训转变为主动的交流式培训。

1.翻转特教培训课堂的基础

(1)物质基础。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延伸到了网络,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学校一般拥有机房,甚至为教师配备工作电脑。信息技术为翻转特殊师资培训提供了物质基础。

(2)知识基础。

翻转特殊教师培训课堂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和学习能力。首先,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普遍增强,有600多万中小学教师接受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约占应培人数的76%;其次,教师是知识型专业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最后,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3)理念基础。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主导者理应是学习的践行者。自2010年翻转教育理念传入我国,很多教师成为翻转课堂的施行人,他们理解翻转的理念及优势、劣势,为翻转特殊教师培训提供了理念基础。

2.翻转特教培训课堂的优势

(1)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自定步调式学习。

参训特教教师具有离散性特点,传统培训未重视这一问题,对参训者进行无区别的统一培训,致使培训效果不佳。让参训者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是翻转培训的核心理念之一,遵从了特教教师的离散性特点。参训特教教师可以在培训前通过网络观看培训者设计的视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步调;学习困惑可通过网络和专家或其他特教教师进行交流以解答;实践困境可提交给培训者作为培训的案例。

(2)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连续性学习。

传统的特教师资培训具有非持续的特点,影响了参训特教教师的学习效果。翻转特教培训课堂为参训特教教师提供了一个具有张力的平台。无论是参训前、参训中还是参训后,特教教师都可以与培训者、专家、其他特教教师进行交流,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的连续性学习。

(3)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建构式学习。

建构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传统的培训以讲授法为主,培训者主导课堂,参训者成为机械的知识接受者。翻转特教师资培训课堂有利于特教教师进行建构式学习。互动的个性化指导是翻转培训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强调以参训者为中心。在培训前、培训后参训者可以通过网络就学习问题向培训者、专家咨询,培训中可以当面与培训者、其他参训者交流。

(4)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特教教师参加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于教学实践,传统的培训实效性低,大部分教师无法学以致用。翻转特教师资培训可以帮助参训教师解决教学困境。培训前参训教师提交案例,参训中培训者会就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给予个别指导;参训特教教师可以在参训中与其他经验参训者进行交流;参训后培训者或专家对参训特教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三、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

1.培训前的活动

(1)培训者。

首先,整合培训材料。培训者应以调查为基础,分析研究参训者特点,组织适宜参训者学习的材料。培训材料应力求易懂性、科学性、实践性。其次,明确培训任务。为提高培训时效性,培训者应明确培训任务,避免参训者学习的盲目性。最后,组织互动式学习。参训者应利用网络组织学习者互动交流活动,一方面便于了解参训特教教师学习的盲点、难点;另一方面让参训特教教师互相探讨,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2)参训特教教师。

首先,观摩视频,学习理论知识。参训特教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材料,观看学习视频和资料,学习理论知识。其次,案例提交与思考。参训特教教师把现实中的案例提交给培训者,思考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再次,寻求指导。对于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应寻求培训者指导。

2.培训中的活动

(1)培训者。

首先,重点知识及疑难问题讲解。培训者在培训中首先对重点知识和疑难问题进行讲解,排除参训者因难点和困惑带来的学习焦虑情绪,引导其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典型案例研讨与分析。培训者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示范性、指导性,有助于参训者理解、掌握培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小组讨论与个别指导。培训者应组织培训课堂的交流活动,引导参训者进行讨论式学习;对需要个别指导的参训者给予特别指导。

(2)参训特教教师。

首先,独立探索。参训特教教师应对培训内容进行独立探索,实现知识的内化。其次,互动交流。参训特教教师应利用培训课堂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主动向培训者和其他参训者讨教。

3.培训后的活动

(1)培训者。

首先,跟踪指导。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特教教师的教学具有专业性及复杂性的特点。培训者在培训后应对特教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帮助其提升实践能力。其次,评估。跟踪指导后,培训者应评估培训效果,检验培训的有效性。再次,反思。培训者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思,调整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培训打下好的基础。

(2)参训特教教师。

师资培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

体育教师一体化理论主要阐述了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以及本校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等内容。要实现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并且将之付诸实践,必须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放约束机制,开放师范教育体系,走院本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教师定向与非定向培训相结合之路。本文将从理论部分开始阐述,进而上升到实践操作,以期能给广大体育教师一些参考建议。

一、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

(一)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以及职后培训一体化理论。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以及职后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过程较为清晰,在培养时要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途径,确保职前培训,入职教育以及职后培训之间能够紧密联系,各层次时间段的培训都应该融会贯通,摆脱以往职前职后各个培训机构相互独立的现状。实现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培训是有可行的理论背景的。目前许多教师的培训途径都是依靠师范院校,入职后的教师大部分的培训来自于教育院校,只有一小部分来自师范院校。师范院校重视的对教师学术理论的培养比重视教师教育理念的培养更多一些,因此很多体育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但是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的实战经验,而且职前职后的培训还会出现重叠部分,大大降低了讲师培训的效果。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理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如果培训一体化能够得到推广,不仅能够将职前职后培训中的不足之处挖掘出来,扬长避短,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体育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是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一种培训方式,强调了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犹如把一个人一生各阶段都联系起来一样,实现人生的不断发展。师范的升级也迫切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目前各地师范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二)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理论的构建。校本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仅由学院内部进行教学培训,而院校培训的一般情况是具有高级知识背景与专业素养强的大学教师,这些教师以研究学科为主,直接接受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培训,这两种培训模式既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校本培训是贴民层的培训,降低了自己的岗位需求,为更多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缺乏严谨的钻研精神,学术素养远远不及院校培训处的师资队伍,无法从事更高层次的教育工作。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理论是根据这两种教育模式之间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的。校本培训要求教师常常与各大高校优秀的师资进行交流,必要时还需要登门拜访或者邀请培训,而院校培训与基层二三等院校联系不够紧密,常常需要派教师深入基层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以总结自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扶持基层教育界的发展。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理论也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的,因为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各自存在着不足,校本培训注重的是实战演练,但是没有办法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培训模式,而院校培训主要是将所有接受培训的教师集中在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培训,是相对封闭的一种培训方式。但是较之校本培训,院校培训更有机会接触优秀先进的教育理念,得到更专业的业务培训,只是教育理念没有很快得到推广,因为缺乏实践。二者培训方式的结合,相当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其他非师范院校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构建。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大学既有各自教学培训的优势,也存在不足。师范大学能够培育出具有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但是相较于其他非师范学校来说,师范学校的培训缺乏一定的学术素养,实战经验虽然丰富,学术上却比不上综合性大学。非师范性大学研究氛围浓厚,学院内部理论体系分析透彻,但是师资队伍缺乏历练,常年埋头做研究,缺乏必要的上课技巧和教育理念。这就如同一个人拥有真才实学,但是讷于言辞一样。这三种类型大学进行一体化培训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弥补各自培训方式存在的不足。师范院校的实践造诣远远高于其他非师范性的培训机构,可以培养出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非师范院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师资资源,加强自身体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和改进先进的教育课程,并且提倡就职前的师德教育。综合性大学以及非师范大学要规范自己的师资培训制度,尽可能培育出专业化的师资团队。同时,专业的师范大学要改革自身的体育教学,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教育理念,并且认真落实教育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师范体育部资源优势,任命部分体育教师做兼职或者专职工作,加强专业课程和辅修课程的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师资力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工作经验,同时广泛开展师资交流活动,提高师范院校的学术性,努力将培训专业教师团队的工作做好。

二、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工作还在实践当中,仍旧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值得广大师资培训机构努力探索。要实现一体化培训,必须要做到教师入职前,入职中和入职后一体化培训,校本与院校培训一体化,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以及非师范性院校培训培养一体化,各自取长补短,加强师资队伍的学术性和实践性,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为社会注入新时代的师资血液。一体化培训理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符合社会主流发展的需要,也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普及全社会。

参考文献

[1] 肖前鑫.职前职后一体化: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模式探析[D].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2] 韩春利.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2).

师资培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体育产业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

[作者简介]方安(1980-),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经营管理;韦军(1971-),男,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保健康复。(广西南宁53001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83-0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推动了东盟各国在人才资源合作领域寻求合作。各级体育院校应抓住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的契机,大力开展高校体育师资培训,为该区域国际产业合作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一、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国际意蕴

信息时代的知识特征大大转变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原有的教学理念,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方法主导了当今教育培训的潮流。运用国际视野审视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应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对于师资培训的宝贵经验,兼顾培训模式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实施体育人才培养合作战略需加强国际协作,整合教育资源,在各级体育院校中成立体育培训机构,沿用国际化继续教育理念,培育优质体育师资人才,构建服务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及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通过理清体育产业与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关系,建立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平台,能够更好突破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语言、业务和技能的瓶颈,为双方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夯实智力基础。

二、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性质定位

1.特色性。特色性是指体育院校特有的、能够吸引东盟各国高校关注和提升合作愿望的培训理念和教育模式,它是各级体育院校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特色性强调的是培训环境、师资力量、资质认证、实践环境等核心要素。培训教师队伍要根据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状况与形势,开设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体育经营、体育管理和体育服务等培训课程,满足东盟各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燃眉之需。

2.民族性。民族性的本意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和表现,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迄今为止,我国已发展了龙舟、龙狮、武术等一批具有健身和娱乐双重功能的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其产业发展价值不言而喻。2009年6月举办的中国—东盟龙舟邀请赛便是一项促进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典型赛事。因此,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应作为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化的杠杆,体育院校要利用各类民间节庆活动,创办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和赛事,完善其竞赛机制。

3.国际性。国际性是指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教育理念应与国际继续教育的发展理念相符,体育院校通过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创新特色。用教育培训提高东盟各国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此外,体育院校还应加大文化产业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国际旅游热潮,将滑水、摩托艇、空中跳伞、沙滩排球、冲浪、潜水、帆船帆板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项目融入其中,开拓体育休闲旅游市场资源。

4.应用性。应用性是指体育院校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按照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拟定培训内容,培育符合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一方面,体育院校可以借助于正在规划或已经启动建设的广西体育产业城、南宁李宁体育园、平果体育产业园等一批体育产业示范园区作为高校体育师资经营管理体育产业的培训内容;另一方面,体育院校可以利用依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现有桥梁作用,以访问、邀请、观摩和举办赛事等形式,提供受训队伍与广大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交流机会。

(二)构建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

1.加强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加大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对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作用十分显著:一是精品课程能够发挥体育院校在办学模式上的优势,利用各种教育培训环节展示品牌、特色和专业优势;二是体育院校可以将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实践模式等精品课程的教育精髓融入高校体育师资的培训模式之中,进而加大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

2.加大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民族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广泛开展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民族体育项目,建立健全竞赛制度和赛事研发,是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策略之一。游泳、举重、跳水等南方地方优势项目在选材、训练与竞赛体制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是赛事策划、商业运作、产业开发 的基石。龙狮、龙舟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在东南亚也十分普及,社会活动需求量高、利润空间大。

3.切实发挥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能够为中国—东盟体育文化提供交流平台,通过完善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有利于体育院校加大继续教育投入与研究力度。体育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还可加大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院校的合作力度,为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主体内容

1.培训目标与教学计划的制订。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对象是从事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技能教学,拥有思考与分析体育教学、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能力,同时参加培训的总体需求存在差异的高校教师群体。因此,培训需要围绕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针对受训对象的需求科学地制订培训计划,根据东盟各国体育产业与培训学员需求制定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专家讲座、学术论坛、人才交流、赛事实践等多元培训形式。

2.培训师资团队的遴选和组建。培训师资的遴选,可由实践型、协作型、学术型等不同风格的师资组成,尤其是对体育经济、体育管理、民族体育、运动竞赛等专业师资的选择。对于优秀培训团队的组建,应从国际化教育培训的角度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培训内容,利用选送外派、学者交流、在职教育、定期研修等渠道,采取以会代训、案例教学等模式,组建一支由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行业专家、权威人士所组成的、年龄结构配备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3.教学的运行和质量监控。高校体育师资培训大力提倡教学进程从内容到能力、教学研究跨课程整合、创建校园学习型社区、双语互动教学等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培训部门通过开展有关体育赛事和产业经营领域的互动研讨,对教学、考核和教学效果反馈实施效果跟踪,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此外,要重视培训的实践环节监控。一是在培训师资队伍系统传授专业技能时,注重对教学内容中的观摩、交流、比赛等实践手段的质量评价;二是充分利用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体育中心、训练基地作为高校体育师资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平台,并且关注受训队伍对于体育赛事的筹划、组织、运行、管理等实践环节的运行效果。

4.培训档案管理和培训评估体系。档案的建立和培训效果评估是记录高校体育师资培训过程,不断创造体育师资丰硕成果的重要依据。培训工作作为体育院校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的一项发展战略,必须站在现代教育管理的高度,将培训归案管理视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在继续教育中心成立培训的专管机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统一为管理文件、培训教材、受训师资信息、培训队伍资料等培训数据进行数字化储存。培训评估是判断教育培训质量优劣的重要手段,能够对高校体育师资培训起到监控和反馈作用。培训评估体系的建立,要求体育院校充分考虑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环境、培训目标等与教学质量相关的诸多要素,培训职能部门采用访谈、观察、调查、反馈等方法实施教学质量跟踪和监控,不断优化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

三、高校体育师资培训模式的类型及其资源整合

国外对于体育教师的培养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把理论培养与实践训练放在同一阶段进行;另一种是在两个不同的阶段里分别侧重理论和实践,第一阶段以理论培养为中心,辅之以实践训练,第二阶段以实践训练为中心,辅之以理论培养。2004年至今,借助中国—东盟经济战略合作这一契机,冠以中国—东盟头衔的青少年培训基地、妇女培训中心、法律培训基地、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等基地先后在南宁、桂林等地成立。有关双方人才教育与合作的理论研究成果或体育活动可谓方兴未艾。中国—东盟国家语种教育、中国—东盟留学生教育、高校体育师资进修培训、广西高职与东盟人才教育合作模式等关于教育与培训的活动陆续举办。实践证明体育院校利用多渠道的资源整合,可以形成以下三类高校体育师资的培训模式。

(一)高校体育师资的交叉培训模式

高校体育师资的交叉培训模式是指体育院校应加强与体育机构或体育企业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力度,研究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施交叉培训,提升高校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将高校体育师资培训作为一项实施东南亚体育人才继续教育的体育人力资源战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文化机构和民间的合力,建立产、学、研、政合作机制,争取国家和地方以及东盟方面在政策、资金和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将高校体育师资培训作为一项体育人才国际合作的特色课题,逐步建立完善后方(国内体育和文化部门)和前方(中国驻东盟国家使领馆)的常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使领馆在中国-东盟体育合作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决策咨询、联络协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体育师资的纵向培训模式

高校体育师资的纵向培训模式是指培训要以国家、省、市三级行政关系作为培训工作的导向,借助三级纵向的管理、科研和技术力量,为师资培训内容的研究提供教育质量保障。同时,利用国家、省级和地市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隶属关系,为培训学员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的筹划、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机会。例如,由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和广西体育局主办,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平果县承办的“首届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论坛”就开创了中国—东盟体育产业文化交流的先河,为构建高校体育师资的纵向培训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三)高校体育师资的横向培训模式

高校体育师资的横向培训模式是指体育院校应建立与同类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参观、访问、会议、竞赛组织等形式定期开展有关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学术交流,达成高校体育师资联合培养合作框架。整合体育院校之间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与不同高校体育院系之间的长效培养机制,通过合作举办研修班、培训班、学习班等活动,在培训中坚持横向合作的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利益平等的理念。实现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杰.关于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9(27).

师资培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硕士层次 双师型教师

[作者简介]卢军(1970- ),女,山东莱芜人,聊城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韩涛(1970- ),男,山东新泰人,聊城大学工程建设发展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山东 聊城 252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DYY12022)、2012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科学研究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职教师补充对接研究”(项目编号:sdxh12b09)和2012年聊城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以聊城大学文学院为例”(项目编号:C20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81-0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与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腾笼换鸟’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就需要有大量的双师型师资”。我国职业院校和私立高校方兴未艾,需要大量双师型师资,地方高校应抓紧机遇培养硕士层次的双师型职教教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创特色道路。

一、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国内与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同类的研究主要有:职业教育学硕士、中职硕士的研究、教育硕士等培养模式的研究、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地方综合型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等;国外的同类研究如美国、德国等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形成众多成功经验,但由于国情不同、教育体制不同,照搬其模式会出现“半工程师、半教师”的非成品,但对其经验可参考和借鉴。

职业教育学硕士由职技高师类院校按照学术性学位进行培养,其培养定位是面向高职学院培养师资,但招生指标少,如黄胜的《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结构及其养成》;中职硕士教育按照学术性学位进行在职培养,但其培养定位模糊,如秦红卫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困境及对策》;教育硕士教育是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可借鉴其“双导师制”“联合师资培养”等方法,如杨根伟的《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摭谈》。师范类高校有坚实的教师教育文化基础,在教学型硕士教育中贯通职前培养、入职训练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如李的《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后的战略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的选择》。

美国教师教育的启示为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建立专业学位教育与任职资格的通道,提高教师地位是根本保证等,如任立梅的《基于美国PDS发展学校的启示》;德国“双元制”教育则以技术等级考核标准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如刘爱真的《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等。

二、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设计

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硕士的培养采用职业定位分类培养和完全学分制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其他职业类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法不同,但主要环节类似,即“三三三”培养模式,即在“三对接”(研究方向与职业需求、选修课程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的原则下,经“三导师”(高校导师、企业导师、行业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三种证书(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证),在2~5年内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即可毕业。

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在培养理念上应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即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一定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一定创新精神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时,需选定专业研究领域和培养类型,在经过有较强责任心的导师充分评估其专业水平和考虑职业需求后,与学生及家长充分沟通,提出合理的培养建议和计划(如下图)。

“三三三”培养模式主要有四个培养环节。第一学期:学习内容为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完成总学分的70%~80%。第二学期:在职业院校进行实习,每位(或几位)学生跟一位有经验的职业导师一起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学习要求为考取教师资格证,或微课教学比赛获奖、教学技能考核达标。第三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行业企业)进行相应专业实习。学习要求为实习工作量饱满;撰写完成实习报告,经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认定合格。第四学期:在校内导师、职教导师、企业导师共同对科技项目、论文/设计等进行联合指导下进行论文/设计的撰写,并完成毕业答辩和学位申请。

三、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

1.培养主体为学校+行业。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校作为唯一培养主体,在“三三三”培养模式中学校既是责任主体,更是管理与服务的平台。硕士层次职教教师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可以在校内学习,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等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来培养。

在课程模块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研究方向与职业需求、选修课程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的三对接。学位基础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公共课学院教师教授;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由所在学院资深教授或研究生导师教授,这两种课程均通过课堂教学/考试进行考核;专业必选课程主要由本学校“双师型”教师或专业资格培训机构教师教授,通过应试教学/考查进行考核;专业选修课程由各研究方向导师讲授,通过讲座、课堂/考查进行考核;跨专业先修课程主要指本科阶段非本专业的学生,要修读相应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考试考核;学术活动,学生参与同行专家教授组织的讲座、论坛,通过总结报告进行考核;专业实践由行业企业专家组织(与职业需求和论文选题相对应),通过实习实践/考查进行考核。

2.课程内容的设计优化。一方面,要求教师按照专业和专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学术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和科技新闻内容以及介绍教师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在接受最新学科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前沿科研工作往往建立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还要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紧密联系。强化在实际工作中“有用”知识的学习,淡化纯学术性问题的探讨,协调好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推行新型的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学生要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要完成三种教育经历,还要进行论文/设计撰写等,如学生不掌握导向型自主学习法便很难达到学习要求。同样,教师也要掌握运用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从传统的“导向型师主学习”向“导向型自主学习”转换,成为“促进者”“向导”和“带路人”。

4.注重个人培养方案制订。在专业硕士入学教育阶段,引导专业硕士毕业后到职业院校就职,将个人培养方案制订、导师选择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定位后,在导师的帮助下制订个人培养方案。不同类别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区别在选修课的确定上。

5.合理进行专业师资配备。在理论教学中,选择一些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安排一些有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或有丰富经验的校外导师讲授。在实践课中,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内导师监督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6.建立充足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和安排实习实践工作,每年举行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邀请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招生面试和毕业答辩;研究生实习期间进行每月一次校企联合检查。

7.制定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保障制度。建立以分管校长牵头,由研究生院(处)、研究生工作部、财务处、人事处、服务地方办公室、相关学院和企业等组成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如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双师型”教师的职务聘任办法、企业教师待遇等制度和办法。

8.开展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质量评价。每半年召开一次毕业生质量问题座谈会,邀请联合培养基地和用人单位交流成功经验、研究共性问题、提出建议、检查学校方案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分析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撰写检查报告和工作改进建议意见,委托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教育评估。

四、培养硕士层次职教教师的难点探讨

如何引导专业硕士毕业后到职业院校就职是实现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教师人才培养的前提。首先,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对有志投身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优先录用;其次,高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将培养计划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联系起来;最后,职业院校积极与本地区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师资,深度参与职教硕士的选拔、教学、实践和论文工作等。

实行完全学分制成为人才培养的管理与服务平台的难点。教育部规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是2~5年,理论上可以实行完全学分制,但多数高校一直采用学年学分制,改革难度较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亟须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

面向职业教育培养师资,既可以开展职前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也可以开展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教育。教育部数据显示,中等职业学校有近47万师资缺口,54万在岗教师也亟待提升学历,高等职业学院同样存在研究生层次师资缺乏的困境。职业院校应积极组织在岗教师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努力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胜.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素质结构及其养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6).

[2]秦红卫.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困境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2).

[3]杨根伟.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摭谈[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

[4]李.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后的战略定位与核心竞争力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4(8).

师资培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师资培训;研究性教学;创新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44-03

一、对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的已有研究

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当前的师资培训教学体系提出挑战。目前对师资培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的目标与理念。大家普遍认为师资培训教学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开放创新的理念为先导,树立合作互动理念,主动把服务教师成长需求的理念贯穿于师资培训教学的全过程。有效的师资培训应该在师范生的自我了解和正式培训课程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师范生需要综合个人知识、既得经验以及培训课程,并且将这些内容重新调整利用,从中衍生出个人的体会。

2.师资培训教学的模式。前人的研究总结起来,认为目前的师资培训教学可以遵循多种途径,尝试着采用多种模式,如参与式、交互式、实践式,改变过去的灌输式、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提倡开展听课、说课、讲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对某些课程,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和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也是非常有效的培训教学模式。

3.培训内容的设计与操作。许多文献反映当前师资培训教学内容保守、滞后,提出师资培训的课程设计应是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应关注学员的内在需求,强调按需施训,突出针对性,增强有效性。针对培训内容应该涵盖什么和排除什么,大家普遍认为目前的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应恰当处理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的关系。

4.师资培训的实效性。许多文献都讨论了师资培训教学的效果,分析了师资培训教学流于形式的原因。目前的师资培训不乏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文凭的也大有人在。课程设置的相似性,监督考核不严格、不科学,教师教学的枯燥、古板,教学方式单一,学员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都造成师资培训教学中的“实工虚做”现象。

5.培训教学改革的思路。针对培训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前人研究中也提出了培训教学改革的思路,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法,坚持对任课教师和学员的动态性评价等措施。

二、对已有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对教师的研究没有着眼于深层建构。应对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理论关于教师的研究,其重心日益聚焦在教师的教学意识、价值观、信念与愿望等深层次的内在思想活动上。与此相对应,师资培训的模式也从“训练”走向“开发”与“发展”。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观照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就必须着眼于深层次的“建构”,因为只重视行为模式而不关注意识结构,这样的培训必然是低效的,课程“理解”指引着课程实践,课程观念主导着课程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提升理念。

在新课程师资培训教学工作中,所有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理念的问题,没有在教学中真正贯彻实施创新教育的理念,所以产生了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模式老套等一系列问题。而创新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即为开展研究性教学,这是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员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

2.教学改革的措施不系统。笔者发现对师资培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的讨论较多,但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建立在微观的层面上,形成一系列离散状态的点,缺乏对彼此之间的联系的探讨。虽然对教育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从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分析人手,没有做深层次剖析,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是就事论事,停留于表层,缺乏系统性,缺乏理论依据,更缺乏对改革措施的继续追踪。

3.新课程师资培训目标不明确。已有的研究文献虽然提出了一些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的措施,但没有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分析教师专业知识特性和专业思维方式,没有明确新课程合格教师的标准,没有明确培训目标。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目前的针对研究性教学的大多数理论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展开的,对师范教育尤其是师资培训研究性教学进行讨论的文献较少。

三、高师师资培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奠定宽厚的学科素养,如何培养研究型教师,都要通过高师院校深化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去实现。

1.更新培训理念、明确培训目标。研究性教学从本质上讲是对强调学术研究、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的一种回归。推进研究性教学首先要尊重和强调学员在研究性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方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功能向以培养学员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方向转变。教师应努力把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过程变为由学员积极参与、师生共同探索研究的过程,引导学员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理论的发展线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让学员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体验,从理论的推演过程中得到感悟,对科学研究方法得到较为系统的训练。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具有教学的特性――教育性,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员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将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带人自己的教学课堂,在真实的研究性教学环境中成长的基础教育教师比在说教的环境中更容易适应基础教育的研究性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指导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师,来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要。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学员同样应该树立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其输送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具有教育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等素质,并形成指导他人进行研究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在中小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把研究性教学引人师资培训教学,不但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而且对学员的职业规划大有益处。

2.优化教学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与学科的前沿,是高师教学的“通病”。一般来说,教师培训课程包括四个板块:常规或基于内容的知识、心理学教育学基础、专业知识与方法及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要求+整合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

结合及知识的延展性,要挖掘综合性、探究性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体例,以问题的设定和解决为基本任务,开发新教材,赋予教材新的内容和创新知识架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使中小学的课程成为研究性教学改革的阵地,综合性、研究性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亮点,高师师资培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冲破学科教育的樊篱,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探究性,把学员引向学科教育及教师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前沿。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一系列的变革,也表明今后社会将越来越关注师范生学科知识以外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对师范生的要求已经由单一的专业知识向综合素养方向拓展,由理论知识的掌握向从教能力的建构超越。实践教学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手段,也是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高师应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课程化,通过微格教学、见习、实习,对学员的论文选题或设计方案进行跟踪指导等途径,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教研和教育创新能力。

3.更新教学方法、活化教学手段。目前,高师院校教师中存在着教学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守旧,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

研究性教学特别强调教学方法的复合式运用,每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互融合才能实现效用上的互补。讲授法是其他所有教学方法的基础,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非常有效,能逐步建立起学员的知识储备。问题教学法是研究性教学的常见方法,通过设置情景和提供材料,让学员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获取知识,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其他如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中应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间断地在教学过程“渗透”研究性思想,将研究性教学贯穿于师资培训教育的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要尽可能地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的整合,提高学员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把“加速学生的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发展”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明确下来,因此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要贯穿在培训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引发学员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师生提供互动平台,积极构建教学网页、教学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等网络教学环境,不断提升师资培训研究性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4.突出自主能动、创设开放情境。新课程的师资培训的效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善上。学员自我导向和自主能动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发挥主体作用,开发自我潜能,也就是说学员是课程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研究性教学要求改变培训中学员的被动接受地位,不单单作为教学专家的聆听者,而要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

在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应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开放教学形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员在课堂上激发、累积起来的问题把他们引向课外积极主动的探求与思索中;开放教学地点,学校与社会、工作单位、图书馆、实验室等相结合;开放教学内容,表现在教材与其他知识资源的结合;开阔教学视野,绝不仅限于课堂,而是随时把师生引向外在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关注之中。操作上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虚拟学校”、“空中教室”和“荧屏课程”,利用“软件包”辅助学习,引导学员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计教学生涯发展计划。注意研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如学员的论文写作、调查报告、组织讨论、演讲辩论和实例论证等,在参与活动中锻炼学员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5.推动自我审视、促进经验提升。研究性教学中学员的参与过程还包括学员的自我审视。自我审视即反思,是学员运用所学专业、教育等理论,以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再认知的过程。反思的目的在于发展学员的评价能力,促进学员自我成长的能力。波斯纳(G.J.Posner,1989)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已成为教师培训研究性教学的新思路。在反思过程中,主要引导学员做好下面几件事:撰写教后记、自省日记;进行各种形式的对照分析和学习小结,例如微格教学中回放录音录像,进行分析、评价;记录自己的点滴感悟、体验与思想火花;实践中的“个案”剖析与思考;个人成长的回顾与职业活动的“叙事分析”等。

6.定位教师角色、建设新型队伍。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的角色超越传统的讲授者,不再自认为是知识的所有者和传授者,而真正扮演“学员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摆脱“师道尊严”的束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员,以民主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学员建立科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研究性教学中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方向转变。

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可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的需要,将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教师组建成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其在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经验、推行研究性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将新的思想、知识和科研成果不断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7.改革评价体系、肯定超越创新。开展研究性教学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科学设计考核内容,改变对学员评价中“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习题作业、问题讨论、项目训练(论文、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等)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从而增强考核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有效性、综合性。

师资培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师资;艺术教育;培养

本文研究艺术教育理论为依据,实施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的调研,对国内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入职培训与艺术类大学生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艺术教育,就是以社会力量,民营形式建立的艺术教育机构,主要以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为主,进行技巧类、素养类的培训教育。对此,系统分析研究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培训必须提上日程,对新教师入职培训具体开展和实施,理论基础的研究,培训具体内容、组织过程、艺术教育特点,以及对教师入职培训评估体系都应做出科学的体系。

1 社会艺术教育与师资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艺术教育我们不能单一地看待,要运用科学的、历史的、辩证方法来分析对待。就当前的社会艺术教育状态来看,是很不均衡的,南方北方差异比较大,对社会艺术教育的偏重点不同,也就造就了艺术教育社会培训的不同与差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社会艺术教育在整体上多数是以引进来的教育模式为主要教学手段,特别在西洋乐器上的教学尤为突出。时代的发展,社会教育也逐渐兴盛起来,在不同程度上补足了体制内艺术教育的缝隙与不足,但大量的民办艺术学校的建立,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规范、教学评价、师资体系等环节多出现纰漏。特别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的办学目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艺术教育的质量。

2 国内外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分析

2.1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理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音乐文化内容极为丰富。自远古时期开始音乐教育就开始萌芽。先后经历了远古时期 、夏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几个重大的历史沿革,通过对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研究,不难看出,上古时期的中国音乐教育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其中许多闪光的音乐教育思想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

2.2 西方音乐教育理论。对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就会发现,世界各国艺术教育虽因国情与体制,在艺术教育制度的订定有所差异,唯在义务教育阶段均有所规范,有关各类艺术的学习,基本上都涵盖着表现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内涵的层面,则与后现代艺术教育的精神相契合。特别指出,国外对艺术教育师资培训远远超于国内。

3 我国社会艺术教育音乐师资问题调研

3.1 社会艺术教育音乐教师流失的原因

3.1.1 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根据笔者对数十家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调研时发现,多家教育机构,有着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流动特别大,特别是小乐件(吉他、二胡、长笛等)类别的教师,这也成为社会艺术教育机构最头疼的问题,教师资源不稳定,就直接导致学生数量的锐减,也导致艺术教育机构直接启用在校学生,或者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较弱的培训教师,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

3.1.2 教师个人艺术素养。师资的优良、适切与否,是影响教育兴衰成败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过去艺术教育师资培育是师范校院专属的工作与职责,但现在,已经不是专属了。这使个人素养要求的更高了。“为人师表”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认真做起来并不轻松。引导学生不单是在知识上,还有为人处世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引导。

3.1.3 行业评鉴体系的完善度。直到现在,我国没有一部完善的社会艺术教育评鉴制度,更不要提在法规层面上的制度。没有科学的评价、鉴别、监督的体系,社会艺术教育如何健康的发展,这些都成为艺术教师不规范的重要因素。

3.2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关各项正式教育的统计报告中,并未见到艺术教师甚至于整体教师供需的精确统计数字,依据现有相关的研究显示,艺术教育师资的供需现况及发展趋势,与整体教师的情况极为类似,是供给数量远高于需求的数量,而且此种供需失调的状况是逐年严重。现在的社会艺术教育不比从前了,一是人们艺术普遍素质的提高,也要求下一代的艺术教育在质量上有所提升。二是社会艺术教育发展势头相当快,各类机构林立,同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三是艺术教育从业者从学生到教师的职业转换并没有完全适应,都要靠时间和教学数量来自我提升。

4 建立规范的社会艺术教育市场及完善音乐教师行业规范

4.1 以国家法规形式,建立规范的社会艺术教育市场。①建立全国性、系统化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②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评价体系。

4.2 建立全国性系统化的社会艺术教育音乐教师师资培训制度。

4.3 建立规范的音乐教师培训机构与培训导师团,统一的评价专业标准。新教师入职培训缺少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为了不断加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学能力,提高培训工作有效果,收集、积累教育教学教研经验资料,使音乐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途径,特制定本制度。培训的基本原则:①思想素质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优先原则。②教育、教学、教研业绩优秀的教师优先原则。③同一级别培训不重复原则。④让尽量多的教师参训原则。

5 结论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艺术教育理论为依据,实施社会艺术教育师资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与研究社会艺术教育师资培训,必须提上日程,对新毕业的艺术类大学生入职培训具体开展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艺术教育师资培养理论基础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培训具体的内容、组织的过程、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及对教师入职培训评估体系就是在指导下完成的。最终结论做出科学的培养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王树人著.思辩哲学新探[M].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1.

[4][英]洛克著.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师资培育论文第9篇

一、近年来特殊教育教师教育发展总趋势

  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加劳德特首次对 聋校教师进行职前培训。此后,各国相继建立 了一些学校、学院和机构,对特殊教育的师资进行职前职后培训。①并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 对师资教育进行改革。近年国内外特殊教育 师资教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a)特教教师职 前培养向高学历、专业化方向发展如美国、菲 律宾等;(2)特教师资培养形式、机构多样化; a)特教师资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4)普教特 教师资培养一体化如英国;(5)培训机构与特殊 学校合作化;(6)培训课程综合化、专业化;(7) 特教教师资格和在职培训法制化。

二、特教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研究专题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和方向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的 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 现在更重视特教教师的相关学科知识、专业理 论知识、专业操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及团队 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1.国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和方向

  国内有些学者对欧美等国的特教师资培 育目标和方向进行了专门研究。我国学者马 庆发研究认为,瑞士特教师资培训重心主要集 中在职业性的培训,如与障碍学生家长的合 作、社会的合作、促进意识及咨询意识等;关键 能力方面的培养,如与不同需求、异常的人打 交道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参与学校发展 的能力等;与此同时,未来特教师资的学习能 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己成为瑞士特教师资培 养的重心转移。②1995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 制定了知识和技能标准,强调“以教育对象为 中心,以理论为先导,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学校 为纽带,以促进学生发展、与社会融合为目 的”。?英国经过培训的特教教师要具备“鉴别课堂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能力,并具有 能够给予他们特殊教育的能力;掌握针对能 力、行为、社会背景不同的学生各科教学所需 要的技能和方法。”?使普通师资培养特殊化, 特殊师资培养普通化。赵斌等人还认为,澳大 利亚重在培训直接从事各类残疾儿童教育的 特教师资。?综观各国,在强调专业理论指导 的同时,更强调理论内化后的各种能力等。

2.国内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

  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发《关于加强特殊教 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02年 左右使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 度,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培养若 干名特殊教育专家。? 2001年全国第三次特殊 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教育部将制定特殊教育教 师资格条件,建立特殊教育专业高等自学考试 制度;重视特殊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要求高 等师范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要努力培养特殊 教育高层次人才等。?除此以外,一些学者对 此也作了大量研究。杨晓等人认为,中国的特 殊教育师资培育目标应为:培养有重点倾向 (按障碍类型划分)的特殊教育师资,使其具有 关于特殊教育的理念与满足课堂上学生特殊 需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和形成具有从事特殊 学生培养的各种关键能力,如与不同需求、异 常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诊断残疾学生障碍程度 与己有学习程度的能力等。具有对一些富有 争议的特殊教育事项作出反思并加以改进的 意识与能力。⑧马庆发也认为,特殊教育具体 目标的多元性取向,勾勒出特殊教育师资培育 的目标重心在于:培养掌握拟订一般教育目标 能力的同时,还需具备拟订特殊教育目标的功 能性的、个性化的、专业化的并适应个别差异的能力。⑨张文京还认为,一个专业只有明确 了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双方才有方向,才有 自己的定位。[⑨马庆发: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3月一?张文京:高师特教通识师资的养成性教育,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0月。] [华国栋:小学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华*出版社20C年3]这些足以表明我国特教师资培 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己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它己不仅仅是学者研究的焦点,更是国家关注 的重点。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模式研究

  在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进程中,各国的特 教师资培育模式出现了多层次、多类别、一体 化和多元化、开放化的趋势。综观众多学者的 研究,可以把当今的培育模式概括为两大类: 职前培养模式;职后培训模式。

  1.职前培养模式

  从发展过程看,特教师资职前培养正在由 封闭式、定向型师资培养向开放式、非定向型 师资培养模式转变,同时体现出学历的多层次 性、专业的多类别性和普教特教师资培养一体 化趋势。

(1)中等学历培养模式(“专门化”或“定向” 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侧重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能使 学生较快进入临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长 于设计并完成单课课堂教学,具有学科教学能 力(张文京,2002)。如我国中等特殊教育师范 学校和部分普通师范学校特殊班直接招收初 中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各类特殊学校、特殊 班担任教师或负责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辅导 工作(赵斌,2000)。瑞士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 养机构,招收持有小学、幼儿园任教证书及手 工业或家政任教资格的教师以及高中毕业生, 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特殊学校和小班或全纳 性学校任教资格证书或从事语言矫正、精神疗 法领域的工作。(马庆发,2000)。上述模式虽 然注重了特教师资的方法能力,但培养出的师 资教育教学理论广度不足,教育观念、教育判 断力及把握完整、系统的教学活动能力有限 (张文京,2002)。因而该种模式正逐步为大专或大学学历培养模式所替代。

(2)高等学历培养模式(“非定向”培养模 式)

高等学历培养模式是在综合性大学设特 教学院或师范大学设特教系培养高等学历的 特教师资,是众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之一。 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培养出的师资具有较强的 教育心理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一定特殊教育 观,较能从宏观上把握特殊教育,教育教学方 向感、判断力较佳涨文京,2002)。如我国。此 外,瑞士的一些大学也设置教育学、特殊教育 学、心理学和医学等专业为特殊教育培养师 资。菲律宾的大学则培养具有理学学士学位 且修过特殊教育课程的特教师资(马庆发, 2002)。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师资虽然具有系统 的理论知识,但临床实践不足,基本功不足,进 入教育教学实践需较长时间。因此,各国都在 探索进行改革,积极増加学生的实习时间或开 办临床学校,以期培养学生的实作能力。

(3)叠加法”培养模式

  此种职前培养模式是在普通教育师资培 育的基础上,补充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和分 门别类的特殊教育能力。这种模式的代表主 要是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澳大利亚从事 各种特殊教育的教师都须受高等教育和师范 教育,在已经具有教师资格的基础上接受特殊 教育的专业培训,且更注重实践培训和实践锻 炼(赵斌,2000)。在美国,要成为特殊教育教 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后,经特殊教育课程培训, 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资格才能担任特教教师(顾 定倩,1999)。俄罗斯也用这种模式培养盲、聋、 智力落后教育、言语矫正四个专业特教师资。1 此模式既注重了普通教育的知识、能力,又重 视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方 向更明确,培养更具针对性、专业化,体现出一 种“大特殊教育”的观念,它将成为今后特教师资培养的主流模式。

2.职后培训模式

  当今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多种多样的模式 和途径对特教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呈现出培育 机构的多元化、开放化的特征。

(1)短期非学历培训

  综观历史,各个国家各种机构如大学、师 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特殊学校以及一 些民间特殊教育专业团体纷纷采用短期非学 历培训形式对特教师资进行培训。如英国除 了长期培训(正规学历培训)就是短期培训,其 主要培训课程目标是提高技能和拓展专业知 识(马庆发,2002)。澳大利亚对特教师资的培 训多是对己经具有教师资格的学员进行各类 短期培训,并重视加强实践培训(赵斌,2000)。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规定:特殊教 育教师每年最少要参加25小时的有关其专业 领域的继续教育,以对知识进行周期性的更新 (顾定倩,1999)。马庆发认为,这种在职培训和 继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和先 进性。

(2)长期函授学历培训

  这种模式是针对低学历不能适应时 展的特教教师的,通过这种培训来提升低学历 特教教师的理论知识、,改变其教学理念,提高 其研究、应用能力。我国华东师范大学于1997 年开始试行这一模式,为上海市培训专升本的 在职特教师资。2日本规定,在职特教教师从 教5年以上且有3年以上特殊教育经验者参加 长期进修可以获得专科教师任职资格。一?

除了上述模式以外,特教教师在职培训还 出现一些新的模式,如美国校本培训模式;英 国的特殊学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模式;德国的 网络培训模式(郄海霞,2003)。日本出现短期 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山口薰,1996)。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特教师资的培育模式 上还存在不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脱离; 职前培养缺乏实作性;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 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性和专业性等。因此, 我国的特教师资在职培训应借鉴国外成功的 经验,将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校本培训、网络 培训、特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以及自我培训等 模式纳入我们的研究。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的课程和内容研 

  究随着特教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特教教 师的知识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来单一的教 学知识向诊断、评估鉴定、设计方案、教育和研 究等综合性知识结构发展。而特教教师的知 识主要是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获得的,其 丰富性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 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上。

1.课程导向模式和内容

  马庆发研究认为,世界特教师资培育课程 一般可归为五种导向模式:(1)能力本位导向的 课程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能力和专业能 力。(2)任职资格证书导向模式:通常由国家或 专业协会指定(如美国的标准要求)。(3)教师 教育一体化导向的课程模式:其内容由两种不 同的形式组成,前者课程强调系统性,后者课 程强调拓展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如英国)。(4) 儿童本位导向的课程模式:该模式除了一般规 定之外,加大治疗和矫正、运动体验和运动行 为的课程功能。(5)知识和技能并重导向课程 模式,该课程可理解为:知识的基础促进能力 的发展,能力或专业发展依赖理论的支持,使 教师从思想、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处在一种自 觉的、主动的状态,可以应变各种情况的水平 上,如俄罗斯、瑞士的课程框架(马庆发,2002)。

2.课程结构模式和内容

  不同的国家其特教师资培育的课程结构 也不尽相同。华国栋指出,俄罗斯在课程设置 上采用师范类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特教师资培育课 程体现出综合化倾向,即不再专为某一种特殊学生开设课程,而是针对某一类障碍开设课 程。英国的课程结构是学科专业课程+特殊 教育专业课程(华国栋,2001)。赵斌研究认为, 澳大利亚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课程依据对象 来决定,其内容有极强的针对性,除一般的教 育、教学基本理论及相关的特殊教育理论外, 更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职业技术课程。

上述的课程模式和内容,呈现出这样一种 趋势:国外的课程越来越注重培养特教教师的 素质;弹性越来越大;综合性和针对性、专业性 和实用性越来越强。这正是我国特教师资职 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不足的地方,它将为我国 特教师资培养培训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法制化的研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