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0 16:21:44

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第1篇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种族、民族、民俗、语言、宗教、聚落、旅游、行为、政治七方面内容。这七方面均是把每个要素作为人文地理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全面进行阐述,而且把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强调其横向联系。

地理论文第2篇

自然地理学(physicalgeography)地理科学两大分支学科体系之一。研究对象为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或人类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作用的天然环境和经人类作用后发生了变化的环境。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按研究对象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专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亦即狭义的自然地理学,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阐明其历史形成、现代过程、类型特征地域分异和发展演化,包括古地理学、热量水分平衡、化学地理、生物地理群落学(生态系统)等领域以及景观学、土地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等。部门自然地理学以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为研究对象,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被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专门自然地理学则以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总体为对象,如冰川学、冻土学、沙漠学、沼泽学、湖泊学、海洋地理学以及极地和高山研究等。“自然地理”这一术语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到1765年,康德(I.Kant)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自然地理学,指出自然地理学是“自然的概括”。洪堡注意自然现象的地域结合,用比较地理学方法揭示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佩歇尔(O.Peschel)主张地理学应该寻求地球各部分相似的自然面貌和特点,找出它们发生学上的联系,从而把自然地理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洪堡以后,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发展迅速。许多地理学家以区域差异为核心,进行自然区划及不同区域的地理考察研究;从“人地关系”出发,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并开展专题研究,着重探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不利条件的控制。至20世纪30年代后,地理研究工作有离心分散的趋势,跨越分支的综合研究进展较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格里哥里也夫(A.A.Grigoryev)和布迪科(M.I.Budyko)建立了以热量、水分平衡为基础的自然地带周期律理论,综合研究的倾向逐渐增强。50年代起竺可桢等在中国组织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自然区划工作,自然地理学和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发展较快。由于吸收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各类实验室和定位、半定位试验站的建立,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促进了自然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历史研究和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渗透,加强了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遥感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数学模拟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贮存和再现的革新以及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研究,为地理环境结构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提供整体性、系统性的分析工具和手段。70年代初,乔莱(R.J.Chorley)和肯尼迪(B.A.Kennedy)最早运用系统科学观点,从系统结构、物能流通、系统平衡与调控等方面对自然地理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体综合。随后,索恰瓦(V.Sochava)提出“地理系统学说”,试图从系统角度来构建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并强调从生态系统观点进行综合研究。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面临着土地、粮食、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是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要加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联系,研究人类生态系统中人对自然界的作用及其反馈过程。重要的综合性课题包括: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农业生产潜力与区域承载力;土地—人口系统;环境监测、影响评价及演变预报;自然区划与区域开发整治;全球性环境演变等。

地理论文第3篇

如果狭义地理解,地球物理学指的就是固体地球物理学。这一般又可分为两大方面:研究大尺度现象和一般原理的叫普通地球物理学,利用由此发展出来的方法来勘探矿产资源的,叫勘探地球物理学。后者因工业上的需要,发展极快,已自成体系。近年来,地球物理学又在环境保护、灾害预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由此发展成新的分支即环境地球物理学。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地球物理学就是用一定的仪器,在地表、井中、空间观测特定的物理场分布,通过信息数据处理的手段,由电子计算机或人工描绘出地下介质的分布特征,再用地质学的语言,给出地下物质的结构、构造和分布特点,从而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矿产资源分布以及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地球物理学不仅与国民经济建设、而且与人民日常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

在勘探地球物理学方面,按所利用的地球物理场性质的不同,又可划分为重力勘探方法,电、磁场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放射性勘探方法以及激发极化勘探方法。总的来说,地球物理场的测量、处理既可以在时间域(空间域)进行,也可以在频率域进行,两者之间通过傅立叶变换相联系,因此是等价的,但具体方法技术上又存在差异。

激发极化法(又简称激电法)是利用地下岩矿石之间电化学性质差别进行资源调查、评价的一种勘探地球物理方法。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但在40~50年展最为迅速。最初的测量、处理都是在时间域进行的,也即测量不同岩矿石随时间变化的充、放电曲线。在50年代,西方学者J.R.Wait首次在频率域研究岩矿石电化学性质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并提出了新的测量方法即变频方法。这种方法在野外是这样进行的:首先由发送机向地下供某一频率的正弦电流波,在测点由接收机测量由该电流引起的激发极化电位差V1并将其归一化为1;然后发送机改变供电频率,例如增高9倍,并保持发送电流强度不变,再测量由高频电流产生的激发极化电位差V2。用下式计算表示地下介质激发极化性质的百分频率效应(PFE):

由于在各测点上的PFE可能不同,从而指示地下介质的分布特征。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变频法在每个测点上要供两次电,测量两次电位差,并要进行低频电位差的归一化,因此测量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不同台套仪器不能同时开展工作。另外,归一化过程要求仪器的线性化程度较高,成本增加,且需要稳流。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它的测量精度。

在变频法中,原则上要求供电电流为单频正弦波。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实际应用的多为正反向供电的方波电流。由傅立叶分析可知,方波电流中不仅包含了基频(和方波同频率)正弦波,而且还包含了3,5,7,9等奇次谐波电流。如果以基频正弦波强度为1,那么n次奇次谐波

因此供电电流中奇次谐波成分的电流就白白浪费了。为利用这些电流,60~70年代西方学者又提出了所谓的“奇次谐波”方法。即在测量基频电位差的同时,也测量多种奇次谐波电流电位差,从而组成频谱测量或复电阻率测量。当然,也可以只测量3次或5次谐波的电位差V3,并利用下式计算PFE:

奇次谐波法的优点是利用了方波中包含的奇次谐波电流成分。但由于奇次谐波的电流强度是衰减的,为保证测量的精度和信噪比,就必须增加供电电流强度。这又势必使供电设备趋于笨重,工作不方便,而且在山区无法工作,难以进行大面积普查。

国内的激发极化研究始于50年代。初期都是沿用前苏联的方法技术,多是在时间域进行。大约在60年代后,国内学者开始对频率域激电方法产生浓厚兴趣,并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但所应用的方法技术仍是变频法或奇次谐波法,仪器的研制也处于模仿阶段。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效率低、成本高、山区工作困难等,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又大多分布于山区,地形条件恶劣,而我国的经济基础又十分薄弱。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双频道激电法的提出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何继善于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并在80年代初期正式提出双频道激发极化法,后来又发展成为以多频为特色的伪随机地电场理论。

随机信号是一种随机编码的序列,其描述必须采用多种统计特征量。伪随机信号则是按一定的规律将不同的信号合成、编码组成的序列。它看似随机信号,实质上仍遵循某种规律。由于这种信号中含有近似等幅的各种频率的信号,因此其频谱是十分丰富的。利用这种信号作为激励场源,可以避免奇次谐波法带来的缺点,而且伪随机场源中的频谱成分可人为控制。

在伪随机频率域激发极化测量中,要求发送机向地下供按伪随机信号方案编码的矩形电流波,接收机则采用多通道,同时测量伪随机信号在大地中的有一定幅值的所有谐波的响应。考虑到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对这些伪随机信号的要求是:(1)它能包含多种频率的正弦波,且各种频率正弦波的振幅要基本相同;(2)每种频率电流正弦波的幅度要尽可能大;(3)各种频率正弦波间的相位关系要尽可能简单。这是为了提取最佳供电波形,以达到既能同时供多种频率电流合成的伪随机信号,又能有最高的电源利用率,使供电设备不致太笨重;(4)各种频率电流正弦波间的频差不能太小。这可保证观测的异常幅度,又可减少各种频率正弦波间的相互干扰;(5)各种频率正弦波间频差不能太大。这是因为电磁感应耦合效应随频率增加而加强,若频差太大,必然使高次谐波的频率升高,从而使电磁感应耦合效应增加,影响激电效应的测量。反之,若以降低基频频率(保持频差不变),来降低高次谐波频率,又会大大影响测量速度,从而增加工作成本。因此,对伪随机信号的各种要求是相互矛盾的,必须做出最佳设计。双频道和三频道激电法是两种常用的、也是较简单的伪随机激电法。

何继善等人自1972年便开始研究双频道激电法,到80年代中期逐渐成熟并在国内很多单位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双频道激电法的技术关键是发送机同时向地下发送两种频率电流合成的矩形电流波。接收机采用双通道同时接收这两种频率正弦波在大地中激发的响应信号,自动计算并显示视幅频率(百分频率效应)、相位差以及其它多种参数。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普查以发现异常,并通过相位信息了解异常目标体的初步性质,而且也可以对发现的异常进行详查评价,以获得目标体的性质、规模和产状。

双频电流的产生是双频供电部分的核心。双频发送机首先将两种频率的方波电流合成双频电流,然后将其供入地下。何继善1981年撰文论述了各种双频电流波的合成及其特点(何继善,1981.No.6,中南矿冶学院学报)。图1是几种双频电流波形示意图。在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后,何继善指出,两种频率间的相位差为π、频差为奇数倍(如9倍或13倍)的那些双频电流波的波形整齐,容易产生,而且可以减少双频电流间的相互影响。另外,使用双频供电方法,不需要对电流采用稳流措施。双频观测方案可以自动消除电流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或畸变。这不仅减轻了供电装置的重量,同时也提高了电源利用率和测量的速度,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且利于山区工作。对于变频法和奇次谐波法,其供电部分则必须采用稳流措施。

为进一步阐明双频道激电法的有效性,何继善又从时间域和频率域的等效性出发,考察了双频道激电法的观测异常的幅度和各种干扰对异常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干扰情况下,频率域激电法的观测异常幅度略小于时间域的异常幅度。但从反映异常的角度,双频道激电法、变频法、奇次谐波法和时间域激电法都是相当的,只是观测技术有所差异,因此理论上也略有不同。在存在干扰情况下,时间域激电法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但频率域激电法的抗干扰能力明显强于时间域方法,其中又以双频道激电法的抗干扰能力最强。实践表明,在大地游散电流大的地区,例如正在开采的矿山,时间域激电法和一般的频率域激电法是无法工作的,但双频道激电法却仍能正常工作并发现激电异常。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地中各种干扰电流对双频电位差的影响是同时的,因此影响基本相同,故取差值时这种影响便可大部分相互抵消。

由于双频道激电法具有仪器轻便、快速、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且不需稳流等特点,因此双频道激电法适合于大面积快速普查,且可详查寻找金属矿和煤田,也能用于水文、地质工作,特别是适合山区工作,使得在以往工作非常困难的青海等地能进行大面积性工作,改变了中国激电法不能大面积生产且大都模仿他国的局面,提高了激电法的生命力,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新的先进的激电方法。

目前,双频道激电法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得到成功应用,已查明了金、银、铜、锡等一大批矿产。据不完全统计,双频道激电法在我国已获社会经济效益150亿元以上。近年来,双频道激电法又应邀走出国门,在前苏联、玻利维亚等地得到应用,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的好评。例如,美国权威地球物理学家H.F.莫里松说:“何继善以他在勘探地球物理方面的众多成就,特别是激电和电磁法方面的卓越贡献,得到了世界公认。”美国著名应用地球物理学家G.W.霍曼教授认为:“何继善的双频激电理论和实践是近年来应用地球物理学界的重大事件。”俄罗斯著名科学家B.A.柯马罗夫教授认为“双频激电理论可和西方任何激电方法媲美”,并称赞何继善教授为“激电人”。

在谈到双频道激电法的原理依据时,何继善教授作了贴切而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甲乙两人高矮只相差一毫米,甚至更少,要比较他们的高矮,最准确的办法是在同一地方、用同一尺子进行测量。如果其中一个人换个地方,换把尺子测量,那就不准确了,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双频道激电法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将高低两种频率的电流同时供入地下,同时测量两种频率的电流形成的电位差,同时比较他们的振幅和相位,这样就可以准确地发现激电异常,从而了解地下介质的特性。”

地球物理学不仅需要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观测手段。何继善教授在构建双频地电场理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观测仪器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的,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进展,是建立在实验观测基础上的。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也是如此。理论和仪器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缺一不可。因此,他在发展双频道激电法的同时,也发明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地电场观测仪器。可以这样说,他的理论和方法为地球物理勘测设计和资料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新仪器的研制提供了思路,他发明的仪器又为地电场研究提供了观测手段。在何继善发明的仪器中,包括有S系列双频道数字激电仪、F系列频谱激电仪、C系列微测深仪等。其中,S—2双频道数字激电仪1986年获国家发明奖,F—1频谱激电仪获国家发明专利、北京国际展览会银奖。这些仪器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在《双频道激电仪》一书和其它一系列文章中,何继善详细论述了这些仪器的设计思路、原理和技术。

在建立了双频道激电理论的基本框架后,何继善并未满足,而是进一步锐意进取,并使双频地电场理论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得到重要进展。这主要包括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自动消除和双频道激电非线性效应的发现。

一般认为,电磁感应耦合效应是频率域激电方法的主要缺点,特别是在进行频谱测量时,强的电磁感应耦合效应常使工作难以进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直接、同时、分别提取和利用激电效应和电磁耦合效应》研究报告中(1992),何继善从理论和数值计算、模拟实验等方面证明,电磁感应耦合效应对时间域激电和频率域激电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在时间域,由于供电和测量是不同步的,因此可通过增加测量的延迟时间来压制电磁感应耦合效应。在频率域,由于供电和测量同步进行,因此较难在测量时消除电磁感应耦合效应。国内外对此问题虽有很多研究,仍都限于室内资料处理。这既需增加野外工作,又要增加室内工作。

研究表明,电磁感应耦合效应主要集中于测量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上,在频谱分析中表现为高频分量。激电效应则为电化学的充放电过程,表现为低频分量。因此,在测量时,利用合适的控制信号,使接收机对测量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放弃采样,然后检波积分求出视幅频率或其它参数。在实验室和野外工作中,这种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HeJishan,TransactionofNFsoc,1995,No.1),是目前唯一的实用的直接去耦方法。

由于电磁感应耦合效应在双频波上的特殊表现形态,可以通过方波相干方法消除它。图2是该方法的示意图,上图为含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双频波形,下图则为低频方波相干后波形。可见图中上升和下降沿的电磁感应耦合效应强度相等,符号相反,检波积分后互相抵消而激电效应却基本不受影响。这种方法被称为方波相干去耦法,是双频激电中独特的去耦方法。它不仅适用于层状大地模型,当存在二、三维地质体时也同样存立,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据有关专家鉴定,该方法在学术上居国际领先水平。地球物理学报已接受发表这一成果。

异常源性质的评价是地球物理方法中又一个难题。通常的方法能够告诉人们地下可能存在与周围物质不同的地质体,即存在异常。但令人困惑的是该异常地质体是什么?其规模和产状如何?即准确性是大多数地球物理方法所无法回答的。在这方面,激发极化法的研究使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这方面的进展是通过频谱测量和激电非线性效应的应用获得的(包括接触极化曲线、非接触极化曲线等方法),而双频道激电法对这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和优点。

在频谱测量中,既可测量振幅谱,也可测量相位谱,通过反演求出各种视参数,换算得真参数,如时间常数等,便可评价异常源的性质。这是通常的作法。但双频道激电法可以不作这样测量,而是利用高低频率相位差的相对大小来确定地下极化体的性质。图3是一个模型实验结果。从图可见,磁黄铁矿和石墨都可引起Rs(百分频效应)异常,所以仅仅根据Rs异常不能区别二者。然而双频相位测量却能提供新的信息。在磁黄铁矿上,高频相位(φH)大于低频相位(φL);在石墨上,φL>φH,当磁黄铁矿和石墨同时存在时,这种关系仍然存在,因此利用双频相位的相对大小便可区别硫化矿物和石墨,而这是在不增加野外工作量情况下取得的。

对激电非线性效应,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电流密度较大时的情况。何继善教授则独辟蹊径,建立了电流密度较小时矿物—电解质溶液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借助于非线性数学理论,推导出该电路的过电位响应,为研究非线性激电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分析计算了双频电流作用下该电路的过电位响应,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且得到实验结果的证明。图4是黄铁矿标本的实验相位谱曲线。结果表明,在双频电流作用下,各种矿物的激电频谱都将出现锯齿状非线性特征。不同矿物这种特征是不相同的。利用这些差别便可区别不同的矿物,因而可能发展为一种经济的评价激电异常源性质的方法。科学通报(1994,No.5)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地球物理学报亦将发表更全面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这位新中国独立培养起来的科学家不仅继续发展着双频地电场理论,逐步将其扩展至多频伪随机电磁测深领域,而且将眼光放到了更高、更远的未来,并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伪脉冲电磁波成象、小波理论和信号分离、地震波速成象等领域做出了无可争议的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承认和高度评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犹它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以及欧洲许多著名学府,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等多次提供费用邀请他去讲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还聘他为该校教授中晋升高级(uplever)教授的书面评审人。

近年来,何继善又提出了地电磁场探测的前沿课题,将电磁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提上了日程,撰文论述了电磁导弹在地学中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要论著

1何继善等.双频道激电法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1990

2何继善等.双频道数字激电仪.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3HeJishan.OninducedPolarizationsystem.Jcsmm,1986(4)

4何继善等.频率域激发极化法中的双频道幅频观测.物探与化探,1984(1)

5何继善等.双频道幅频观测的异常.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2(2)

6何继善等.论双频道幅频法的电流波形.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81(6)

7何继善等.双频道激电法初步研究.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78(2)

地理论文第4篇

也是一门新的比较文学分支学科,所以,新的术语与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从该书的研究目标而言,它们也是相当适用的,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该书的理论性与学术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些新的概念表述与话语方式上。大量的统计数据,是作者研究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与文学史的结果,也是支撑该书所有论点的坚实基础。80多个图表与统计表,分布在全书的五章之中,许多论点就是靠这些图表来进行论证的,多数图表都很直观、具体,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图表统计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借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文学,没有想到梅新林运用得这样到位,是其著作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正是以上三点的统一,让这部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著作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新境界。

二、然而,《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一书

只能是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因此它的局限性也是必然存在的,本文主要就第二章《流域轴线与文学地理》来谈一谈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图表统计的来源问题。在这一章中,主要的图表是四个流域(长江、黄河、珠江与运河流域)著名文学家的分布图,这些统计数据本身是有意义的,然而统计的根据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学家才是“著名”的?作者也指出这些统计数据的来源是谭正壁先生所编的一部辞典,不过也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这部辞典是不是具有权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所编的与文学相关的全书之类的出版物,可谓众多,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各卷、《辞海》之类,自然是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以一部为主,还可以参照许多其他经典性的著述,包括《全唐诗》、《全宋文》、《全清诗》之类。这样才有比较充分的依据,同时也有统一的标准。这样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说明某一个流域文学历史的变迁与中心的转移问题。作家与诗人的产生是与地理相关的,并且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然而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个省多一个、那个省少一位诗人与作家,也许并不说明什么问题,特别是不可能一对一地说明流域中文学流变与文学中心转移的问题。因为诗人作家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同时作家诗人也是不断流动的,出生地或者客居地对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哪个为大,存在多种多样的情况。如果说到文学历史发展的周期,作家的数量能不能够说明它们的周期,也许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四大流域轴线拥有各自不同的生命节律与周期。黄河流域轴线较之其他三大轴线具有先发优势,其中先后经历了自西租东运动的四次波澜。第一波始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终于商代;第二波始于周代,终于战国;第三波始于秦汉,终于南北朝;第四波始于随唐,终于清代。每一波都是从上游开始,经过一定时间的徘徊,最终止于下游,然后又开始新一波自西租东运动,以此往复循环。”(169—170)这样的观点是不是经得起推敲,的确也是一个问题。以流域轴线来说明整个中国文学地理的问题,也许并不科学,不可能具有合理性。“北线诸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山东由53人增加到96人,河北由31人增加到48人,北京由8人增加到23人,天津由0人增加到3人,但南线数量升得更快,其中居于第一、二位的江苏、浙江分别由327人、317人上升到481人、411人。安徽位居第三,由80人上升到98人,增幅不多。另,上海由55人上升到78人,位居第五,增幅比较可观。所以元代以来运河流域文学轴线向南线倾斜趋势在明代进一步加剧之后,至清代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若以元明清三代京杭大运河南北两端所在北京与浙江文学家的数字变化做一比较,则分别为25∶144,8∶318,23∶411,后者分别为前者的5.76、39.75、17.87倍,可见从元到明,彼此的差距迅猛拉大,而到清代,似有所缩小,但相对于元代而言,依然不成比例。”(247)因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是中国人口集中的地区,也是文化发达的地区,运河流域自隋朝之后,也成为重要的文化与文学区域之一,可以说明中国文学地理的主体内容,然而广大的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特别是蒙古草原与新疆南北地区,都并不在这四条河流的流域之内,那么它们的文学地理是如何的呢?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文学地理不可能在流域轴线之内来进行全部的合理的阐释,因为还有山地与草原,也还有边地与沙原,因为那些地方并不是没有人居住,诗人作家也是存在的,虽然不像上述四个流域,那么众多,那么显著。

三、结语

地理论文第5篇

文化地理学认为,机能性区域与文化地理密不可分。机能性区域是与组织性区域相对的一种表述形式。如果说组织性文化更多和是从主流价值文化存在看待文化的区域,那么,机能性文化则是植根于地理自身特质塑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族群文化。前者强调文化“自上而下”的价值灌输;后者则更注重“自下而上”自觉自发的文化生成。由此可见,贵州仡佬族机能性文化区域表述,既离不开仡佬族地理空间格局变迁这一内在诱因,也依托仡佬族民族身份架构的地域差异,二者的良性互动呈现出仡佬族族群历史记忆的地区差异。民族地区地理空间格局的变化是民族区域文化形成与民族精神固化的先决条件之一。作为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仡佬族文化格局变迁同样与地理空间格局密不可分。古代仡佬族分布在贵州、湘西、川南、滇东北;近现代以来贵州仡佬族群落隅居黔北或散落西南各方。囿于自身相对封闭的交通条件、山脉纵横的地理空间格局,仡佬族文化的异质性和独立性品格更为突出。一方面,仡佬族内部形成了山地文化特征明显的文化体系,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民族环境中独特的文化构成,为贵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标本性质的价值意义。

另一方面,尽管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并没有停止过,但是,文化的交融意义并不是十分清晰。这样的地理空间阻隔造成了仡佬族群落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结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仡佬族文化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族群文化特征都逐渐趋向于模糊,仡佬族文化格局成为一种背景性的存在。在仡佬族文化地理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仡佬族地域文化的重构过程中,仡佬族的精英身份群体自始至终都是文化转型的执行者,同时兼具了民族知识的批判者和反思者的角色,成为仡佬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仡佬族文化精英的身份认同大致通过如下几种途径: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特征明显的族群控制者他们通过对于家庭、族群中既有位置的强化来实现自身的身份架构。仡佬族精英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目的是通过政府力量对民族聚居地进行重建。二是通过对于民族文化的不断开掘,或者通过对于民族聚居地的重建来强化地方形象,强化自我意识和族群精神,进而实现自身身份的认同。务川县九天母石等景观重构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空间意象的建构,同时也是对于仡佬族民族情感的一种凝聚。第三种方式是相对而言较为被动的实现民族恢复及归化,以便弥合民族精英认同矛盾,架构起民族身份的制度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仡佬族所代表的黔北文化近年来涌现出王华、戴绍康、肖勤为代表的仡佬族作家通过民间文学形式展示了仡佬族族群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文学化、系统化地表达了仡佬族机能性文化区域特征及民众生活状态。这可以看做是第三种方式的代表。上述仡佬族作家如何利用自身掌握的民族语言、文化及精神等表达出民族的生存状态,反思民族发展是接下来讨论的重点。

二、仡佬族民族形象的文学建构路径、约束因素与文化适应

(一)重建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建构路径

仡佬族作家对于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性架构,既包含了对地域自然环境充满感情的展示,也包含了对于人文环境的相对集中的阐释。如果说地理意义上的环境是一种前提性的基石,那么,对于仡佬族而言,人文环境所内蕴的文化气息对于民族精神生活的形成,对于特定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基质性作用,会通过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内化于民族的日常行为中。一方面,用仡佬族特色民俗阐发文化认同感。仡佬族作家通过对于仡佬族特有的祭祀、崇拜、风俗意象的文学化表达显现了民族的最为原始的情感特质。比如,王华在《桥溪庄》中通过对“石仡佬”开荒辟草,展现了“石仡佬”对土地深深的眷念之情;《傩赐》中通过仡佬族民族节日“桐花节”的盛大场面描写,以及先民傩戏事象与傩赐庄贫穷对比描写,既凸显出仡佬族的苦难历程,也展现了仡佬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激励着仡佬人民走出苦难,促进了仡佬文化走向复兴。另一方面,用民族生存的苦难书写展现人性反思。

仡佬族所经历的时代的变迁是每一个仡佬族民众都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底色,并成为其民族文化不断更新、再造的内生动力。仡佬族作家大多生活于其间,对于仡佬族民族文化的体悟往往感同身受,尤其是民族记忆中关于民族苦难的表述通过传承成为作家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进而触发了作家敏感的神经。他们要做的恰恰是通过对于生存现状、生存困难的回忆和记述,让整个仡佬族群冷静而达观地正视曾经的历史进而肯定人性的多样和复杂。无论是秋秋《傩赐》生命沦为碎片的悲剧,还是李作民《桥溪庄》人性被扭曲的无奈,都展示了仡佬族作家自觉的寻根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恰恰是仡佬族地域民族文化建构的根基所在。

(二)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的约束因素

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体现在民族认同聚合型逻辑约束、族裔话语意识形态约束以及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认同聚合型转向的逻辑约束。众所周知,文化地理学注重文学表征与地域风貌的社会实证思路,它试图通过空间叙述解释权力关系关联与差异运作。尽管仡佬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地理空间既相互生产又相互表征,基于“内在动员理性聚合型认同”逻辑的新空间建构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仡佬族的生活方式与道德秩序,要求仡佬族文化精英形成了新的认同性表述。这种认同性的文化表述,一方面是对于仡佬族自身文化的确认;另一方面是对于主流文化价值的归属性确认。诚如肖勤在《寻找丹砂》中指出,寻找的是一种民族的归属,这种对于相似性的提炼是一个“寻根”的情感认同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对于外在文化体系的应激性的认同过程。换言之,我们还能看出,仡佬族民族文化认同背后潜在的“认异”的双向互动逻辑。外在逻辑不应是常态,内在逻辑应该成为主流。实际情形是内聚型的认同逻辑规范以及价值认知过程本身,在仡佬族乃至整个贵州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被低估的现象,这对于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重构显然并非有益之举。二是少数族裔话语的意识形态约束。从本质上讲,少数族裔是一种天然的属性,是以自然体质为基础的形式,同样道理,仡佬族文化存在形式受制于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归化,自然地又需要融合进与自身特征不同生产体系中。这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族群划分,表面上是空间观念的差异,实质上是少数族裔自身身份认同的权力性展示。举例来说,王华在《傩赐》中通过对傩戏表演的环境特质细节性描写,消解“他者”视角中主流文化的优越感,并通过具体的描述转化为仡佬族文化内在的抵抗,从而在空间对立隐喻文学叙述中得到强有力支撑。赵剑平《獭祭》中老荒除了捕杀之外很少有语言的表达,他的人物性格遮蔽与凸显完全存在于对猎物的捕杀。实际上,老荒的失语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意识形态规训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基于自身所处层级的初步判断,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文化权衡与取舍。尽管这种行为本身具有扭曲的特质,但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间中,他还是实现了自身价值和意思的语境化的自我认定。

显然,赵剑平试图通过“老荒”的自我认同的构造,来表述少数族裔主体空间语境的紧致,以及族裔话语象征空间的脆弱,而以词汇为基础的话语暴力背面,潜伏着的恰恰是针对少数族裔知识差异的驯服。三是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既然族群空间成为权力关系及其运作的文化场域,那么,族群中的女性因其独特的性别特质自然成为性别表述与空间表述的产物。诚如学者所言,少数族裔文化空间既参与了女性地位的塑形,其本身也是女性区域化异化的本源。传统仡佬族女性在空间中经验与认同已经被排除在外,当下,女性在仡佬族群中的表达形式更是形成了一种离散性质的特征。我们发现,仡佬族少数族裔的作家,尤其是王华、肖勤等女性作家,在她们文学化的表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意弱化或者模糊了对于空间、时间本身的描摹,从而将女性的空间存在感放置于一个相对虚无的区域中。这种虚构的表达,一方面凸显出少数族裔女性漂泊无根的碎片感、无力感,便于读者从人性的广阔图景解读小说展示的仡佬文化及少数族裔女性的异化表象;另一方面,抛却道德与人文关怀来看,这样的写作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对于整个华语体系关系网络的开放,便于作者表述保持一种对内对外相互协调的张力和向度。诚如王华在《傩赐》中对“秋秋”生存困境和精神磨难的种种悲悯情愫一样,我们强调仡佬族女性空间的区域化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当下仡佬族群女性现状的剖析,也是对于女性挣脱权力文化实践的肯定,尽管在当下的仡佬族群文化共同体,对于这种反抗本身仍然缺少有效的或者普遍意义的抵抗逻辑。

(三)空间重建对于仡佬族群的文化调适

诚如上述,仡佬族特定的文化地域空间规囿了仡佬族群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而生活于其中的仡佬族文化精英阶层则试图通过文化调适和价值再造实现文化结构的空间重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于空间的重建既包括现实层面对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也包括想象的文化地理空间、历史记忆的整理和建构。从文化地理空间想象的角度来说,仡佬族的文化重构体现了族群本身对于历史记忆、民族想象共同体的接续。正如安德森所说的,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族裔历史代表了一种事实与理想结合物……表现出让人审视起来较为亲切的共同体历史画像”。共同的起源、祖先、神话等历史元素成为“想象共同体”建构的关键环节。对于文化地理空间的再造则利于实现民族身份的定位,锻造民族历史连续感。王华在《傩赐》中写道,祖辈告诉傩赐人过桐花节,没告诉过傩赐人属于哪个民族。我们可以说,这是作家有意藏匿民族身份。因为在仡佬族群聚居地,不仅仅是仡佬族普通民众缺乏对于语言、服饰的认同,即便是精英阶层也缺乏对于本民族语言、服饰、文化活动传承的自觉意识。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以及对于历史地理仪式再造的角度来看,仡佬族的文化空间也在实现一种文化调适意义上的细微转变。我们看到,传统意义上,仡佬族群中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文化的和谐共处是不利的。传统祭祀的文化表征不自觉地呈现出一种精英与民众在认同领域的对立。诚如上述,仡佬族祭祖文化实践中精英利用族群、社会关系,使祭祀活动呈现出一种精英阶层与民众阶层不同的参与形式、程度、影响。

这样本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对于祖先的呼应,变成了“自上而下”的精英阶层操作的祭祀游戏。这样的结果是,失去了广大民众支持的祭祀仪式,尽管还存在着仪式性、庄重性等诸多表面的特点,祭祀活动内在的认同价值和文化建构意义却大打折扣,仪式本身也就失去了凝集精神的价值,身份认同的弱化又影响到地方文化空间重构,不利于仡佬族民族记忆、民族文化传承和接续。实际上,在诸多的仡佬族作家笔下,仡佬族祭祖仪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他们在通过文学化的形式表达对于文化调适的价值。或者是一段文字描述,或者是一种巧妙的变形结构呈现出来,比如赵剑平《獭祭》中“老荒”的祭祀活动就是用小说的虚构形式解构了祭祖仪式和场所,使得“河边”这一自然景观变为类似于仡佬族族群文化中心景观。

三、结语

地理论文第6篇

地理课外活动是在教育大纲范围以内的,学生自愿参加,旨在培养学生智能和特长的,具有吸引力的校内 各外种教育活动。

在地理教育系统中,地理课外活动是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从信息时代对人才需要, 从当前教改的高度看,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地理课外活动就有其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理论依据

1.培养目标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文 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四有”人才 。

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不但要通过课堂去贯彻,而且还要通过课外活动去贯彻。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 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同时发挥作用同时进展的过程。因 此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起着明显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人,培养一代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在活动中把德智体美劳统一起来,才 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2.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对推进教改和发现培养热爱科学的人才 幼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两个方面,它们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前者是课堂小天地,具有偏重理性(书本),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间接性的 特点,是知识的基础。而后者是社会自然大天地,具有偏重感性(实践),有适应性,灵活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是知识的深化。前者对学生强调统一,后者强调个性。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 、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打基础 ,课外出人才”。

我县气象台和水利局的几位专业人员都在中学时代参加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都喜欢地理课。可见,地理 课外活动对学生今后专业方向的选择起着巨大作用。

3.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 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 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 理愿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 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4.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的需要

教改重要目标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转变;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 教学转变;从教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全面发展与注重个性发展)转变,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这种转变的核心。而目前教学上存在读死书(死记硬背),集中思 维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课外活动在实现这些转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晨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 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因此,课外活动小组 ,不应把它们看成学科的附属物,或者作为提高及效率的手段。它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这也说明了课外教育 实践对发展智能的重要性,而地理课外活动正是使学生成为“真知”的“亲知”场地和智力生活的策源地。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都只能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标 准。不能顾及学生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而地理课外活动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根据学 生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智力等心理特征实行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课外活动方式、类型和内容,分别组 织他们参加不同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发展。

二、开展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

由于中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 因而中学一般采取新学期开始,由学校领导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某项活动;也 可组织全校性或班级性的地理课外活动。前者一般为长时间定期,后者 为短期不定期的活动。前者为地理课外 科技活动;后者为地理课外教学活动。一般前者为10多人的小型活动;后者人数可达数百人。因此,无论什么 类型的课外活动,应尊重学生选择,贯彻自愿参加的原则。这是搞好各类地理课外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 生自己动手,调动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激发学生活动兴趣的可靠保证。

2.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 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 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教师要耐心加以启发指导;而不要包办太多,更不 能包办代替。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场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要 使活动真正体现学生为主、还必须在组织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方能调动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3.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 适当形式的地理课外活动,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

校内活动主要有: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地震观测与预报、天文观测、教具制作、地理课外阅读、地理墙 报、地理竞赛、地理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地理游戏等等。

校外活动有野外观测、乡土地理调查(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环保等)地理旅行、地理参观,测量与地 形图绘制采集标本(包括岩矿、动植物,土壤等)。

活动可以是大型的(全校或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课外活动少数人)。可以是长期的如气象观测 ,地震预报等,也可是短期的如:地理展览、地理调查、地理报告会,主题班会等。

活动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内容的等等。无论那一种形式的活动,都要力求内容丰富多彩,都要 求教师做到每一过程步骤方法妥当和所达到的目标明确。这是确保课外活动胜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我校开展10 多年地理课外活动形式达16种,结合本县实际,小型课外活动常年坚持,如气象小组,教具制作(10~20人) ,全校大型课外活动如野外考察(佘山、淀山湖),各种地理专题报告等吸引了无数学生。

4.内容有趣与富有吸引力相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应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这是搞好地理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

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力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三者很好结合起来,活动内容的思想性要寓于知识性之 中,要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同时还应考虑中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活动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

内容的选择宜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相适应。经过老师的点拔,或学生动脑后,只要稍为跳一跳就可做到。 其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起到吸引同学全心投入,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是组织好活 动、扩大地理课外活动影响,使地理课外活动深深扎根在同学之中的关键。

三、实施的步骤

1.列出计划表

制订学期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活动序列表)。每一次活动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要求方 法。有材料,物品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每次活动后要及时加以总结,要找出成功原 因及失败的地方。当然有的活动内容应有老师作出必要的示范。因此,无论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地理课外活动, 都必须列出计划表,包括目的、任务、方法及所需的场地材料等等。活动计划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组织与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组织,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班主任与指导老师商量同意而确定,每周安排1到2课时 的活动量。小型活动人数一般10到20人为宜,大型活动可视情况而定,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以后在活动中 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师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动开展。

3.活动过程中督促与指导

地理课外活动除实施方法得当以外,指导教师为了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 ,如在调查我县乡镇企业污染源时,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参观佘山天文台和地震站时要做好笔记, 要提出疑问,在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信口开河,否则适得其反。制作地 理剪报汇编应讲究排版、文字书写、图文搭配,既要反映地理特征;又要对资料做一定的加工提炼。凡是活动 准备充分,教师督促与指导得当,活动率就高,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就大大提高。

4.成果检阅与归档

要使地理课外活动有蓬勃生机,除了内容具有吸引力,组织得当以外,做好成果检阅和归档工作也是不可 缺少的重要环节。

成果检阅方法很多,可以请专家领导作专题报告或现场观摩指导;参与学生小论文竞赛评审(地震、环境 等),学生课外活动作品进行展览(如少科站巡展)进行国土、国情知识演讲等等。资料整理包括:发表在报 刊杂志上的文章(学生亲自动笔写的)可剪贴保管收藏;学生在活动中写的小论文(以前考察佘山地质地貌、 地震及天文台、淀山湖及乡镇企业水质污染调查等)可以集成册,其中好的文章印发推荐交流;有些活动成果 具有一定价值,可拍照保存,有条件可以拍录相,有用资料及时归档保管及输入计算机,以备查用。

四、效果

1.增进了解,加强 德育效果

十多年来,老师指导在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的各项地理课外活动中,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批又一批的学 生参加了地理课外活动,师生间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师生情谊,老师成了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在每次的活 动中,他们的言谈举动都远比课上更容易流露,表现出他们的真实思想情绪观点和行为。有些同学遇到困难产 生畏难情绪,也有个别同学工作马虎缺乏认真负责态度,我们就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同时表扬那些 好学上进的同学增强了德育工作效果。老师工作认真,敢于探索。耐心指导,克服困难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 起的表率作用常常感染了学生;更能激励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怎样正确地发展自己在两个文明建设中 锻炼成长为“四有”新人。

现在全校定期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有10多人,90年和91年分别向上海虹口区地理教师与广西柳州二中介 绍了我们开展活动情况,并赠送了一些学生小作品,我们的教具制作在县少年宫及县进修学校展出、深受广大 参观者好评。

2.训练能力,发展智力,培养科学素质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动手动脑发展了智力和技能。通过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制图各要素应用、观察地理事 象的方法步骤,制作区域地理模型及调查内容方法确立等等,在课外活动中加以应用。例:学生对县318国道交 通情况了解,促使他们学会动口动手动脑,不断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一连串的实际问题。首先,我们分二 组在道路两侧按事先制订好的表格,填写二小时内对来去方向的各种车辆、机动车型号、本市与外省车辆、时 流量等作统计。直到交通队调查318国道工程建设及投资,道路长宽及经济效益等情况资料,将实地调查与统计 资料汇编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小论文,提供给县有关部门参考,深受他们的欢迎。这样无疑对训练他们各种能 力有极大好处,从活动中迎接困难挑战,必然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仔细的科学作风去收集、整理、 综合、分析有关资料图表,选择和使用材料,提出见解,必然要去探索、创新不断发展自己的才能智慧,从而 使热爱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等科学素质得以培养,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得以形成。

自88年到95年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国情知识、地震知识等各类地理知识竞赛仅参加市级各类(地理知识) 竞赛84人,获县一、二、三、等奖20多人,94年获上海市中学生地震知识竞赛团体第2名。每年在校内外宣传地 震等知识,特别是二年1次的科技节同学们都参与活动。科技意识不断增长。

3.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促进教改

对求知欲非常旺盛的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时间,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地理课外活动是一个包括大 自然中天文、环境、人文在内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投入其中,既可开拓视野,又可让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才 干得以增长。

通过一系列地理课外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才智和思想情操得以提高,仅89年到95年 听地理专题报告全校就达2400多人次(内容地震、环境、人口等)。参加地理游戏(迷宫猜奖活动),全校82 年到84年达千多人次。青浦县地理模型制作获90年上海市优秀课外活动教案一等奖。现在我们把学生的小论文 (考察、调查)小制作包括调查贸易市场、商厦经营、318国道交通等资料整理归档保存。使地理课外活动不断 发展完善,从而促进地理教学改革深化。

地理知识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得以拓宽。各种地理课外活动过程都是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强化和巩固的过程; 也是知识提高和运用过程。学生在接触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例:用不同色彩的吹塑 纸做成的中国政区拼图在上祖国行政区域教学内容时效果甚佳。同学们用石膏做成中国地形模型对祖国地形分 布及三级阶梯教学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直观。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地球仪、等高线、时区转动盘等教学用具在教 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又弥补了教具不足的现状。由此可见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而且 它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吸引力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 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更能得到各自的发展。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有机结合,是地理教改成败关 键,因而它既是教改的重要措施,也是教改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使自己的志趣、爱好得以充分 发展和表现,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立志于从事地理专业方面的专门 人才。

小结

地理知识与技能是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知识,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祖国现代化建设对 地理教育需要,是培养后备人才需要,是教育青少年从小爱地理,学地理、懂科学、用科学报效祖国的需要。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改三大板块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着眼点必须从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高度,从地理 教育担当的历史责任,要十分重视沉重的素质教育和储能教育,要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动脑与动手, 自觉与自理,智能与个性特长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统筹考虑,使地理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有时代特色的 接班人。

要使地理外活动持续深入发展,必须用科学理论指导活动实践,必须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吸引 学生,在活动中向高质量,高水平、系列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使活动逐步形成:活动内容新颖化、活动形式 多样化,实施步骤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方法自动化(自理化),愿地理同仁一起来培育地理园中的这株新 苗。

为了推动地理课外活动普及提高、深化地理教改,特此建议:(1)各级主管领导应十分重视地理课外活动, 要从活动教材资料(需加快编写),活动资金、活动场地等方向给予大力支持和提供必要的条件。(2)切实做好 宣传组织工作,为了吸引更多学生投入活动,必须做好动员工作,用广播宣传,用布置环境创造气氛(小作品 展),指导老师必须有计划,在管理操作指导等环节上做到放而不乱,导而不死。(3)严格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要对学生思想、纪律、行为等方面加以正确引导,尤其对好人好事好作品及时表扬交流,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小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写组编,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2]褚亚平等主编,《中学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3]过宝兴主编,《地理调查研究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孙大文主编,《优秀教学课堂实录选评》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地理论文第7篇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调整后 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这 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地理课外活动是在教育大纲范围以内的,学生自愿参加,旨在培养学生智能和特长的,具有吸引力的校内 各外种教育活动。

在地理教育系统中,地理课外活动是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从信息时代对人才需要, 从当前教改的高度看,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地理课外活动就有其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理论依据

1.培养目标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文 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四有”人才 。

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不但要通过课堂去贯彻,而且还要通过课外活动去贯彻。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 起来,才能切实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同时发挥作用同时进展的过程。因 此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起着明显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人,培养一代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在活动中把德智体美劳统一起来,才 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2.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 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口授笔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对推进教改和发现培养热爱科学的人才 幼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是不可相互代替的两个方面,它们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前者是课堂小天地,具有偏重理性(书本),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间接性的 特点,是知识的基础。而后者是社会自然大天地,具有偏重感性(实践),有适应性,灵活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是知识的深化。前者对学生强调统一,后者强调个性。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 、深化、强化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特别关注这种课外活动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打基础 ,课外出人才”。

我县气象台和水利局的几位专业人员都在中学时代参加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都喜欢地理课。可见,地理 课外活动对学生今后专业方向的选择起着巨大作用。

3.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发育,课外 活动以感性认识为主,这正适合青少年学生认识事物偏重感性的特点。经常为他们开展形象化的课外活动、并 加以启发引导,就是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符合他们这一心 理愿望。

中学生还具有兴趣广泛,喜欢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 养和发展,就能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础。

4.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的需要

教改重要目标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转变;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 教学转变;从教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全面发展与注重个性发展)转变, 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这种转变的核心。而目前教学上存在读死书(死记硬背),集中思 维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课外活动在实现这些转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 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晨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 ,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 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因此,课外活动小组 ,不应把它们看成学科的附属物,或者作为提高及效率的手段。它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这也说明了课外教育 实践对发展智能的重要性,而地理课外活动正是使学生成为“真知”的“亲知”场地和智力生活的策源地。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都只能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标 准。不能顾及学生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而地理课外活动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根据学 生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智力等心理特征实行因材施教。选择适宜的课外活动方式、类型和内容,分别组 织他们参加不同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发展。

二、开展原则

1.积极引导与坚持自愿相结合

由于中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 因而中学一般采取新学期开始,由学校领导动员,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某项活动;也 可组织全校性或班级性的地理课外活动。前者一般为长时间定期,后者为短期不定期的活动。前者为地理课外 科技活动;后者为地理课外教学活动。一般前者为10多人的小型活动;后者人数可达数百人。因此,无论什么 类型的课外活动,应尊重学生选择,贯彻自愿参加的原则。这是搞好各类地理课外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 生自己动手,调动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激发学生活动兴趣的可靠保证。

2.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 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 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教师要耐心加以启发指导;而不要包办太多,更不 能包办代替。在指导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表场和鼓励;少一些急躁、批评和责怪,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要 使活动真正体现学生为主、还必须在组织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方能调动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

3.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 适当形式的地理课外活动,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

校内活动主要有: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地震观测与预报、天文观测、教具制作、地理课外阅读、地理墙 报、地理竞赛、地理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地理游戏等等。

校外活动有野外观测、乡土地理调查(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环保等)地理旅行、地理参观,测量与地 形图绘制采集标本(包括岩矿、动植物,土壤等)。

活动可以是大型的(全校或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课外活动少数人)。可以是长期的如气象观测 ,地震预报等,也可是短期的如:地理展览、地理调查、地理报告会,主题班会等。

活动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内容的等等。无论那一种形式的活动,都要力求内容丰富多彩,都要 求教师做到每一过程步骤方法妥当和所达到的目标明确。这是确保课外活动胜利完成的重要环节。我校开展10 多年地理课外活动形式达16种,结合本县实际,小型课外活动常年坚持,如气象小组,教具制作(10~20人) ,全校大型课外活动如野外考察(佘山、淀山湖),各种地理专题报告等吸引了无数学生。

4.内容有趣与富有吸引力相结合

地理课外活动应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这是搞好地理课外活动成败的关键。

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力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三者很好结合起来,活动内容的思想性要寓于知识性之 中,要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同时还应考虑中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活动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

内容的选择宜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相适应。经过老师的点拔,或学生动脑后,只要稍为跳一跳就可做到。 其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起到吸引同学全心投入,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是组织好活 动、扩大地理课外活动影响,使地理课外活动深深扎根在同学之中的关键。

三、实施的步骤

1.列出计划表

制订学期地理课外活动计划表(活动序列表)。每一次活动前由指导老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要求方 法。有材料,物品工具的准备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每次活动后要及时加以总结,要找出成功原 因及失败的地方。当然有的活动内容应有老师作出必要的示范。因此,无论是短期的或长期的地理课外活动, 都必须列出计划表,包括目的、任务、方法及所需的场地材料等等。活动计划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2.组织与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组织,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班主任与指导老师商量同意而确定,每周安排1到2课时 的活动量。小型活动人数一般10到20人为宜,大型活动可视情况而定,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以后在活动中 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师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动开展。

3.活动过程中督促与指导

地理课外活动除实施方法得当以外,指导教师为了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 ,如在调查我县乡镇企业污染源时,强调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参观佘山天文台和地震站时要做好笔记, 要提出疑问,在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信口开河,否则适得其反。制作地 理剪报汇编应讲究排版、文字书写、图文搭配,既要反映地理特征;又要对资料做一定的加工提炼。凡是活动 准备充分,教师督促与指导得当,活动率就高,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就大大提高。

地理论文第8篇

一、前期工作阶段的监理

1.设计报告和施工图纸审查

淤地坝的设计一般由当地的水利水保设计部门完成,由于受业务水平的限制,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有的较为粗糙。主要表现在:①坝址地形图未实地测量与实际地形不符;②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布设主要建筑物,一些布设在支毛沟上的小型淤地坝,不论上游来水量大小和控制面积大小,一律采用“两大件”结构,且主要结构尺寸一样,易造成浪费;③设计时对坝址附近的土料、砂石料、水等建筑材料的分布、运距、性质和储量考察不够,为了省事往往搞一刀切。因此,开工前的设计报告和图纸审查是十分重要的,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有关规范逐项进行审查,并到实地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后应及时督促设计部门尽快修改完善。

2.工程量核算

淤地坝设计时,要求设计单位派人到实地进行测量。有的测量工作做得不够认真,有的用1∶10000地形图放大作为工作底图,有的人为加大工程量,致使设计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出入较大。笔者在监理过程中曾用断面法对一些淤地坝的工程量进行过实测,结果许多坝的实际工程量与设计不符,有一座坝竟相差3万多m3。

淤地坝的工程量是设计、工程承包、招标投标、资金控制等阶段的重要指标,因此,开工前必须对工程量进行核算。

二、施工阶段的监理

1.签署开工令

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开工申请,监理工程师根据当年有关部门计划文件和监理计划进度安排,并需了解清楚以下情况:①淹没损失、土地征用、树木砍伐等事宜是否处理妥当;②安全施工责任、防汛抢险责任是否落实;③“三通一平”工作是否落实;④是否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机械是否到场;⑤建筑材料是否合格。监理工程师据此决定是否签署开工令。

2.施工放线检查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坝体、涵管(洞)、消力池、卧管(竖井)、溢洪道、明渠段等主要建筑物的放线情况,包括水平位置、纵向位置、高程、开挖断面、坡度、坡向等布设是否正确。

3.基础处理工程的质量控制

淤地坝的基础包括坝体清基、坝肩两岸削坡、开挖结合槽、泄水建筑物基础处理等。基础工程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处理不好,会出现不均匀沉陷、渗漏、坝体滑坡甚至垮坝等事故。监理工程师必须高度重视,应经常深入工地,对照设计进行检查,分析研究地质情况,必要时进行进一步勘探。基础工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施工单位进行下一道工序。

4.放(泄)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1)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检查有无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说明书,包括厂名、品种、标号、出厂日期、抗压强度、安定性等主要指标。监理工程师若对上述有不明或怀疑,应对其质量进行必要的测试。

砂石料:对颗粒级配、扁平度、比重、含泥量等项目进行测试,达不到设计标准的不能使用。

钢筋及其制品:钢筋应有包括厂名、钢种、牌号、出厂批号、规格、数量、力学指标等内容的出厂质量证明书;钢筋混凝土制品也应有包括厂名、规格、型号、数量、抗压指标、抗拉指标等内容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凡是出厂证明不详或是与实物不符,应对其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测。

(2)砌石工程质量控制

砌石分干砌石和浆砌石两种,干砌石一般用于护坡或做反滤体,浆砌石用于砌筑建筑物主体。首先应检查砌筑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检查垫层的级配、厚度、压实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再次检查砌筑方法和砌筑质量,对缝口不紧、底部空虚、鼓心凹肚、重缝、翘门悬石、蜂窝及轮廓走样等现象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求返工。对浆砌石施工要求每班对水泥沙浆配合比、坍落度进行检查。涵洞砌好后,要进行灌水检查,可将涵洞出口处临时堵上,在进口处利用已修好的卧管或竖井灌水,使涵洞承受水压力,或在涵洞放浓烟,若发现漏水、漏烟处,应用水泥砂浆或沥青麻刀认真封堵。涵洞等隐蔽工程要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填埋。

石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控制,应检查中心线位置、高度、坡度、断面尺寸、边坡稳定程度,开挖溢洪道还应注意表面平整度,尤其是断面底部的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进行挖补和整修。

(3)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水泥、砂石料及拌和养护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浇筑期间,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采用配料箱和磅秤测定,每班不得少于两次,并注意振捣密实,同时对混凝土标号进行必要检测和记录。对钢筋混凝土除上述要求外,还应检查钢筋的平直程度、锈蚀程度、保护层厚度、配筋要求等。另外施工单位必须注意混凝土工程的保护和养护。

5.土坝上料填筑的质量控制

土坝上料填筑的控制指标主要是填筑厚度和干容重。对于碾压式土坝要求每层铺土厚度不高于30cm,碾压至21cm左右,干容重不低于1.55t/m3;对于水坠式土坝应根据土壤黏粒含量多少按照规范合理确定填筑厚度,干容重不低于1.50t/m3。监理工程师需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工地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整改。

6.工程变更及处理

监理工程师在实地监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工程变更的问题,必须正确对待,谨慎处理。这里不妨将工程变更分为两类,即“善意变更”和“恶意变更”。所谓“善意变更”指在施工前或施工中发现因设计不当或因坝址地质问题确实需要变更,经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后,由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并签发《工程设计变更答复》,报上级部门审批,批准后施工单位方能按照变更后的图纸进行施工。“恶意变更”是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工程量或因前期工作失误而提出的不合理变更要求,如移动坝址、局部降低标准等,监理工程师应坚决回绝。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

1.验收前的准备及自验

验收前,施工单位必须准备验收材料,包括被验收工程的基本情况、施工情况、工程结算和决算情况、大事记、竣工图等内容,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自验,发现与设计有出入的地方应及时纠正。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还应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并整理取土场地,做好工程内外坡的整理和保护措施,清理工程两岸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2.初验

淤地坝工程的初验工作是在自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初验时,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坝高、坝体内外坡比、泄水工程结构尺寸(隐蔽部分除外)进行控制测量,检查整个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对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给予限期整改或返工处理,并形成初验材料,为终验做准备。

3.终验

终验是由工程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实施的,根据监理工程师的初验材料,验收组通过现场查看和抽测有关数据,决定是否通过验收。若验收不合格,责令限期整改,择期再验;若验收通过,可按有关程序将工程移交,投入使用。

四、淤地坝工程的资金控制

对淤地坝工程实行中央资金报账制。资金管理部门根据当年计划文件,先预付中央资金的30%作为工程启动费,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的形象进度进行报账(启动费要扣除),一般每年报2~4次。工程初验合格后,应扣留施工单位5%~10%的质量保证金,待终验合格后一次付清。地方匹配和群众自筹的资金由建设单位负责筹措和管理,暂不实行报账制。

五、淤地坝监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前期工作不扎实

有些地方为了争取项目,盲目承诺,等到开工时,土地纠纷问题、淹没赔偿问题随之而来,影响了工程进度;有些设计粗糙,在施工条件差的地方布设淤地坝,给监理工程师控制进度和质量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2.计划文件下达周期长

目前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的计划管理模式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省(直辖市、自治区)水利厅(水保局)—地(市、盟)水利局(水保局)—县(旗、区)水利局(水保局)逐级下达,由于中间环节多,周期长,加之施工期短(除汛期、冬季外,年施工期只有5个多月),往往不能按照监理工程师制定的计划进度完成。

地理论文第9篇

我国自己的地理本体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

关键词:本体论;地理本体;语义;语义互操作;信息共享

人类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创造了一个十分庞大、丰富的客观知识世界,波普尔称之为第三世界(World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共享、重用的需求,迫使人们对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知识、信息与数据进行本体重建和网络共享,及计算机协助整合。地理知识、信息与数据是客观知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理本体研究是本体重建重要的基础之一。本体论研究不仅是方法与工具,也是一种科学思想与理论。

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对其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为其进一步向前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从本体论出发,着重分析地理本体重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建议。

1本体论研究概况

Ontology原本是一个哲学基本问题,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后被用于研究实体存在性和实体存在的本质等方面的通用理论。计算机界借用这个理论,把现实世界中某个领域抽象或概括成一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构造出这个领域的本体。在近年来,Ontology不但在哲学领域[2],而且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中备受关注,正逐步成为这些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3-5]。

Ontology在科学技术领域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语义互联网、语义建模和语义集成需要Ontolo-gy作为支持发展的基础理论。

虽然Ontology的出现频率较高,其中文相对应的词却很不统一,国内许多学者就Ontology的一词的译法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较公认的译法是ontology为“本体”和Ontology为“本体论”[6-10]。本文中采用本体论与本体的译法。

哲学中的本体论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本体论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哲学本体论是科学本体论的基础,哲学本体论对科学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本体论可分为哲学本体论与领域本体论。本文在此不对哲学本体论做深入分析,重点是地理信息的领域本体,即地理本体论。

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达成共识,对于相互交流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由于本体论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是一个新事物,研究人员在其定义与涵义的理解方面还存在差异。毕业论文据有关学者分析,Ontology在科学与技术领域最早出现于1984年,明确提出且进行定义是在1991年[7,11],从此对Ontology的定义日渐丰富[12-23](见表1),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不存在本质方面的区别和争议。笔者根据研究人员的不同定义进行分析后,认为作为一个思想、理论和方法,它的概念包括四个主要方面:①概念化,客观世界的现象的抽象模型,把领域的知识抽象为一个个确定的对象;②明确的定义,对每一个对象的概念及它们之间联系都进行合理地定义;③形式化,需对概念及它们之间关系进行精确的数学描述且要达到计算机可读的水平;④共享,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其使用者(包括该领域的专家和一般用户)共同认可的。

上述定义表明,由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即本体)到人们对这些事物或现象的本质通过认识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结果(即概念体系),再从概念体系到人们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或语言将某一概念体系做出明确的、形式化的表示或表达,总共涉及了三个层面的东西。因为这三者之间具有联系,应该具有一致性或统一性,可以统称为“本体”[6]。

本体论思想被应用到科学技术领域时,就是要把现有的知识、信息与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形式还原成一个合理的语义体系,使计算机能够处理,使人们能够共享。地理本体是一个特殊领域本体,它具有一般领域本体的基本共性,也有其独特之处。

表1本体的各种定义[12-23]

Table1Definitionsofontology

作者(时间)本体的定义

Neches等(1991)本体是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表的基本术语及其关系,以及结合这些术语和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

Gruber(1993)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规范说明

Guarino等(1995)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部分的说明/一种逻辑语言的模型

Uschold(1996)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说明和显式表达

Borst(1997)本体是共享的、概念模型的与形式化的规范说明

Swartout(1997)本体是一个为描述某个领域,而按继承关系组织起来作为一个知识库的骨架的一系列术语

Studer(1998)本体是共享的、概念化的、显式的与形式化的规范说明

Fensel(2000)本体是对一个特定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共享的形式化描述

NoyF.N.(2001)本体是对某个领域中的概念的形式化的明确表示,每个概念的特性描述

Fonseca(2001)本体是以某一观点用详细明确的词汇表描述实体、概念、特性和相关功能了概念的各个方面及其约束的特征和属性的理论

Starla(2003)本体必须包括所使用术语的规范说明、决定这些术语含义的协议、以及术语之间的联系,来表达概念

2地理本体论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2.1地理本体的定义

地理本体就是把有关地理科学领域的知识、信息和数据抽象成由一个个具有共识的对象(或实体),硕士论文并按照一定的关系而组成的体系,同时进行概念化处理和明确的定义,最后以形式化表达的理论与方法。

2.2地理本体的研究意义

地理本体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重要性已在许多方面得于表现,如知识工程、数据库设计和集成、信息检索与获取、软件工程等,实现世界范围的知识级信息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推动各种系统与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数字生产,随着高性能网络普及,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由原来的数据建设转变为数据与地理本体建设并重。

地理本体的研究可以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1)语义互联网:语义互联网提出后发现必须定义好底层的领域本体才可能顺利构造出语义互联网。语义互联网的基础就是本体,为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必须用形式化的本体来定义互联网资源中的数据和元数据的意义。地理信息资源作为语义互联网的重要资源,如何融入语义互联网是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课题。地理本体的抽象与构建是其重要基础。怎样让地理数据与信息在全球信息网格上运行,地理空间数据定义共享和互操作需要借助本体数据库思想建立一个统一的语义网络,来描述同一个客体在不同专业空间数据库中的语义描述及其转换[10]。

(2)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语义互操作: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互操作是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信息观点看,为了实现互操作,两个系统必须是信息模型可互操作,为了实现信息模型互操作,两个系统必须在语法上和语义上可互操作。语法互操作是指两个系统流动和被处理的信息使用相同的结构,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语义互操作是指两系统对其中流动和被处理的信息有相同的语义理解[24]。语义互操作问题才开始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3)知识级地理信息共享与知识重用:随着大量地理知识、信息与数据的丰富和GIS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实现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共享是完全可能的。由于主体(人)对客观地理事物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经常造成可能共有,但不能真正的共享与重用。例如对土地覆盖分类数据,不同国际组织、不同国家、不同部门和不同群体等具有不同的认识,并按照各自的认识进行数据生产和信息提取,造成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实质性共享和重用非常困难[25],为此国际上也召开专题协调会议[26]。因此,在某些地理领域抽象一个合理和共识性地理本体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建立不同认识之间的语义映射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

(4)地球科学中语义建模:在对地球系统的过程进行建模时,需要ontology的辅助使得不同领域的模型能够互相交互、重用和共享。在描述这些过程时,需要将过程的行为、时空特性与其他过程的关系等等描述出来。这些过程描述的集合构成一个过程库,称为模拟框架的基础。在地球系统建模中使用和表达语义将增强人们对环境系统进行科学研究和考察的能力,语义网为我们描述的各种解决方法提供平台和模型以及模型结果的使用带来新的有趣的途径[27]。

3地理本体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本体概念及其思想引起了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者的注意,许多国际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计划,地理信息科学界的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也设立了与本体相关的讨论主题。

在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对地理本体理论构成、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与实验研究、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医学论文特别是地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语言和工具及本体创建和集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索与探讨,并将地理本体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地理信息集成、地理信息检索、道路寻找和智能体系统设计与开发、社会及生态环境研究等多个应用领域。下面首先简要介绍国际上开展的一些地理本体研究计划及召开的一些相关学术会议,然后从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介绍地理本体的研究进展。

3.1国际上与地理本体相关的主要研究计划与学术会议

(1)国际上主要的地理本体研究计划:科研人员针对某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常是通过有计划和目标的研究计划与项目,同时也反映出此科学问题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地理本体的计划主要集中在美国,也逐渐在欧洲得到重视(表2)。

(2)地理本体相关的主要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信息科学领域会议中,特别是空间信息与地理信息科学的会议,开设地理本体或时空本体的讨论专题(表3),职称论文表现为关注地理本体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和需要交流的科学问题很多,这也表明此学科正在发展。

3.2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地理本体理论构成及地理本体的构建方法等方面,英语论文即从科学理论的视角来看,地理本体理论应包括哪些基础理论、需要应用哪些科学工具、存在哪些地理本体的构建方法。

由于认知科学现有的以桌面空间现象为基础的分类理论并不适合于地理对象,必须发展新的地理空间本体基础理论[28]。因此,有些学者就地理本体基础理论构成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Smith和Mark认为,针对地理对象的复杂性及由许多部分组成的特征,地理本体理论必须包括部分2整体理论(Mereology);针对地理对象具有边界且地理对象之间存在相接、相离、相交以及封闭和开放等拓扑特征,地理本体理论也必须包括拓扑学理论;由于常规拓扑学可能不能解决一些复杂的地理边界现象,地理本体还应包括纯拓扑理论(Me-reotopology);此外,地理本体研究必须说明地理对象的维度以及各种空间关系,也需要几何学作为其基础理论之一;除了上述数学理论外,由于许多地理对象的分类和地理现象的存在与人类的认知行为、语言和文化相关,地理本体理论也应该将认知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调查和实验研究纳入到其基础理论体系中[28]。为了便于在部分2整体理论基础上研究地理实体与该实体所处空间区域的关系,除了部分2整体理论和拓扑学理论工具外,地理本体理论还应包括一般空间定位理论(Ageneraltheoryofspatiallocation)这种地理表达工具[29]。而有的学者则进一步强调地理本体应在内涵上定义并用形式化语言以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示拓扑理论、部分2整体理论、识别理论、分类理论和依赖理论(Theoryofdependence),只有基于上述理论发展起来的地理本体才有助于建立语义上更加一致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30]。由此可见,地理本体基础理论构成应包括地理信息科学中相关的理论工具,如拓扑学理论、部分2整体理论、几何学和纯拓扑理论等数学工具,以及地理哲学、地理分类理论、地理认知科学或认知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诸多学科。

表2国际上主要的地理本体研究计划

Table2Majoroversearesearchprojectsongeo-ontology

计划名称资助机构

空间知识的本体等级体系(199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称:NSF)

地理类型的本体调查(1999)NSF

NSF2CNPq地理空间信息集成合作研究(1999)NSF与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

数字政府:地理空间知识本体(1999)NSF的“数字政府”项目

数字政府:地理空间知识的表示与分发(2000)NSF的“数字政府”项目

空间思考与推理(2003)NSF

IGERT:地理信息科学综合培训计划(2003)NSF

地理本体研究组ONTOGEO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乡村与测量工程学院

语义互操作实验室(MUSIL)德国Munster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

表3国际上地理本体相关的主要学术会议

Table3Majorinternationalconferencesongeo-ontology

时间会议名称

1998年第一届国际形式化信息系统本体会议(FOISp98)

1998年第八届空间数据处理国际研讨会(SDHp98)

1999年“场本体(TheOntologyofFields)”的专家会议

1999年国际空间信息理论大会(COSITp99)

2000年第一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IScience2000)

2001年国际空间信息理论大会(COSIT2001)

2002年第二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IScience2002)

2002年由英国陆军测量局与利兹大学联合组织“地理本体论研讨会(WorkshoponGeo-On-tology)”

2003年国际空间信息理论大会(COSIT2003)

2004年第三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IScience2004)

2005年时空建模、空间推理、空间分析、数据挖掘与融合国际会议(STMp05)

地理本体构造方法研究目前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本体论研究方向、人文调查与实验研究方向和信息学研究方向。这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方法和侧重的研究内容各不相同,是地理本体理论相互补充、相互约束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31]。

(1)地理本体论研究:留学生论文地理本体论研究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地理本体的构成方法方面的研究,即试图在不同尺度和粒度层次上建立构成地理空间领域的各种对象、过程和关系等的所有类型,并形成等级体系。这种研究方法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与领域科学家进行交流,以设计建立各个领域内所有实体的种类;发展组织这些实体种类,例如部分2整体关系和粒度等的形式化方法。

第一方面的研究很难综述,但很显然地理科学领域已经建立了很多分类系统和标准,如地貌学中各种地貌的分类系统等。但这些分类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Chrisman批评了那种发展大一统的地理本体的做法,认为应该保留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看法,发展可以集成并转换各种分类系统以及解决这些不同分类系统之间语义异质性的科学方法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研究方向[32]。

实体类型的组织目前主要采用各种等级结构进行。树状结构是目前组织实体类型的主流方法,其特点是各种实体类型根据其一般性程度被划分到某个一般性层次上,而且每个类型只有一个父类但可以有多个子类,这种本体的典型代表就是Word-Net。Kuhn从认知科学中的概念集成思想出发探讨了地理类型的语义建模,揭示了像WordNet这种以树状结构或概念等级组织的本体的优势和缺陷,认为其优点在于可以基于概念之间的距离来度量它们之间语义的相似性,而其缺陷一方面表现在这种本体只具有单一的继承关系,另一方面表现在这种结构不能抓住概念之间的某些关系,如概念的功能关系,而以代数视图为基础的Haskell语言被证明是改进这些缺陷和构建本体的有力工具[33]。此外,形式化概念分析方法及概念格允许多态继承,克服了树状结构的固有缺陷,也是组织本体的有力工具[34-35]。

(2)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和实验研究: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和实验研究主要采用心理学或认知科学的调查和实验检验方法,研究普通人群对基本地理概念的理解,或参考朴素地理学或民间地理学研究成果,从中抽取地理本体,为地理本体的建立提供经验和实验基础。

Smith和Mark等在此方面进行了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他们认为并假设地理对象不仅仅位于空间中,而且在本质上与空间相连,从空间继承了其结构特征,地理类型也往往是与大小或尺度相关的,而且地理事物或事物类型可能与个人或文化差异有关。为了验证这种假设,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包括:为某些地理类型抽取类型范本的实验;类型实例及其属性和组成部分实验;边界本质问题实验;术语定义实验。这些实验都以人为实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来研究地理概念的认知方面,从而为地理本体建立经验基础。这些实验数据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地理科学家和普通人群对于术语“地理”和“地理的”的涵义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地理科学家实际上研究的并不是民间普通人群概念中的地理现象[36-38]。他们的系列实验仍在进行中,并希望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背景下分别进行实验,以验证这些差异是否会明显影响人们对基本地理概念及其本体的理解。在澳大利亚一个部落土著语言中的景观元素类型与英语比较研究之后发现,这两个系统间在基本层次上就存在本质差异,表明地区和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确实会对人们头脑中的基本地理概念及其本体产生明显影响[39]。

(3)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采用信息科学的标准研究模式,研究地理本体的描述、获取、比较和集成方法以及有关的形式化表达工具,以实现互操作和跨系统转换及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与检索。

本体集成和形式化研究是人机智能等计算机领域的本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经发展了许多本体形式化语言和方法。概括而言,目前本体形式化语言主要有两大类,即基于框架的表示语言和描述逻辑,经典的基于框架的表示语言包括Ontolingua、OKBC等;描述逻辑在人机智能特别是知识工程领域广为应用,已经发展了多种基于描述逻辑的本体表示语言,如LOOM、OIL等。

在对比分析各种本体定义语言在定义地理信息本体方面的优缺点的基础上,Mota等认为这些工具各有特点,相对而言Ontolingua的功能比较强,但也无法完成对行为的合理定义和声明,而且也不可能完整定义一般的推理过程,因此应扩展Ontolin-gua以便可以完整地定义地理信息本体[40]。Visser等对形式化本体及其在地理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作了一个简洁综述,对各种本体语言的形式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包括描述层次的XML到一阶谓词逻辑层次的概念建模语言CML以及更复杂、形式化程度更高的知识交换格式KIF等,并简单介绍了一种基于语义的智能信息检索构架[41]。目前,地学领域已经认识到,虽然计算机领域的一般信息本体研究已发展了许多本体形式化语言和方法,但这些形式化工具并不能完整地定义地理本体,必须扩展现有语言和方法或发展新的能满足地理本体需要的形式化工具。为此,已有一些学者就地理本体语言和工具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42-43]。

地理本体并不是无源之水,地理学研究已经形成了许多文本形式的地理领域本体,如各种分类体系及地理空间概念模型等。因此,可以发展从自然语言文本中抽取生成地理本体的方法,以便充分利用地理学现有的研究成果。Kuhn提出了一种从自然语言文本中抽取地理领域本体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关注文本中的对象行为,并以从德国交通代码文本中抽取汽车导航领域本体为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44]。

不同的信息领域对相同地理现实具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系统。相同领域中这些不同的分类系统和标准之间是互补的,不同的分类系统表达了同一领域的不同方面,可以在一个顶级本体的框架下,应用形式化概念分析方法,将这些分类系统与顶级本体进行集成和融合,从而产生集成的概念格,这样一方面既可以保持各个分类系统的独立性,更重要的是又可以产生比较完整的领域本体,实现不同分类系统之间的转换和互操作。基于这种思想,Kokla等以CYC顶级本体、WordNet和SDTS(USGS的空间数据转换标准)本体中的“河流”概念为例,应用形式化概念分析方法,通过语义因子分解和建立概念格(Conceptlattice)这两个步骤,得到了集成的概念格,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45]。Kavouras等应用形式化概念分析和概念格形式化表达地理类型及集成不同地理本体的具体方法[46]。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相似性的本体集成方法[47248]。

3.3地理本体应用研究进展

目前地理本体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工作总结(1)地理信息(数据)集成;(2)地理信息(数据集)发现与检索;(3)道路寻找(Wayfinding)系统研究;(4)其他应用研究。

本体作为共享概念模型建模的有力工具,在解决不同数据源之间语义异质性、互操作和集成方面的潜在优势已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计算机学界,本体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集成特别是模式和语义集成方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以参考相关文献[49-51]。

不同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作为共享地理概念模型或地理认知模型的形式化说明,地理本体为地理数据提供了形式化语义说明,对于解决地理数据的语义异质性和实现语义层次上的互操作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通过地理本体可以在集成地理数据时将数据的语义也集成过来。由于地理本体的这种优势,在GIS领域,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和方法。

Fonseca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集成框架[52]。在这种集成框架中,地理信息的集成是通过集成不同地理信息源相应的底层本体实现的,因此是一种多本体方法。与一般模型相比,综合了等级和角色的模型具有集成更多信息的潜力。在这种框架中,地理本体使用等级和角色来表达,等级的使用不仅可有效表达心智模型中有关现实世界的等级结构,还提供了信息集成所需的概化和特化机制并实现知识共享和重用,而角色的使用不仅有效表达了地理实体的不同特征以避免多态继承问题,还在不同细节层次之间以及不同领域本体网络之间架起

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由于本体的这些特征,地理信息集成可以在不同详细层次上进行。因此,这种综合了等级和角色的本体集成框架可以实现基于地理信息内涵的、多层次的、高集成度的地理信息集成。

Uitermark研究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理数据集成方法[53]。他认为,地理数据集成概念框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领域本体和一系列调查规则。其中领域本体包含一系列共享概念,根据这些概念可以发现对应的对象实例,而调查规定每个数据集的采集规则,说明了从真实地理世界到地理数据集的转换过程,因此不同地理数据集的相应对象实例必须与不同的调查规则集一致。不同地理数据集之间通过特化2泛化等级结构或分类体系(Taxonomy)和部分2整体结构(Partonomy)两种抽象机制相联结,利用这两种抽象机制,可以模拟所谓参考模型中的对象类的语义关系,并认为不同数据集的对象类之间的语义相似性有三种类型,即等价对象类、具有子类2父类关系的对象类和具有部分2整体关系的对象类。最后以GBKN和TOP10vector两个地形数据集为例展示这种集成方法的实施方法及其有效性。

地理信息的查询与检索是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的前提条件。GIS中数据的查询和检索是一项重要的功能,但由于用户认知和概念世界中的概念与系统模型中的概念之间存在语义异质性,用户查询出来的数据往往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通过建立包含部分2整体、重叠和相交等空间关系的地理本体并将之用于查询请求和数据库之间的词汇匹配可以解决这种语义异质性,从而实现各种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54]。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已使地理信息发现

与服务成为GIS研究的一个热点,可以利用地理本体建立智能地理信息发现和查询系统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系统[55]。

道路寻找系统研究也是国际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问题,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上都有这个方面的会议主题,如GIScience2000、GI-Science2002、COSIT2003等。Raubal认为,本体论和认识论是智能体系统的基础,只有基于合理本体基础上的智能体系统才可能合理地模拟智能体的行为,因此需要发展从人们对道路寻找经验的描述中抽取本体,以便为基于智能体的道路寻找系统提供所需的本体基础,并将道路寻找模拟过程中需要的本体分为介质、本质和界面三个部分,最后以机场环境为例说明了这种系统的实现方法[56]。也有学者从旅行者的视角研究了道路寻找系统所需的本体,分析和比较了城市区域道路寻找系统中交通系统设计者视角中的本体和旅行者视角中的本体的差别,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子集,即旅行者从一个出发点到达一个终点寻找道路所需的本体可以从交通系统设计本体中抽取[57]。

GIS已经在许多领域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这些应用都涉及到概念建模和语义问题,因此都需要地理本体为其应用提供服务。除了上述地理信息集成、地理信息发现和查询检索及道路寻找系统方面的应用外,地理本体的应用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地理本体研究已在社会科学、生态学、土地利用、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例如,公共卫生领域基于本体的晚期肾病网络GIS决策支持系统SIGNE研究[58]、多尺度生态系统分类等级体系的形式化和本体研究[59]、土地覆盖与利用分类体系的本体集成研究[60]等。随着地理本体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这些应用研究将得到进一步的蓬勃发展。

4结语

地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在信息时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使用,但由于它们中的许多是基于主体认识的,致使产生了“可共享不可共用”的问题。地理本体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和方法,现在科学与技术条件下,可以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种途径。

地理本体研究涉及面非常广。它不仅仅要考虑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与专业人员,也要考虑地理数据、信息、知识的普通用户。它不仅在理论上要有合理性与完整性,更要能够在计算机与互联网上实现。地理本体研究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进行有规划的分工与合作。

地理本体的相关研究受到更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在许多基本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和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在构建地理本体的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人员还有相当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地理本体研究已成为国际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方向并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只有少数学者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和研究[3,9-10,61-68],并且主要是基于信息学的本体研究模式。因此,我国应紧跟国际地理本体的研究动态,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地理本体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研究过程必须考虑到中国的民族、文化、语言、空间认知的特点。最关键的是,构建的地理本体能广大用户接受与应用,地理本体为语义互操作、语义互联网以及地球系统的语义建模等都提供支持。

References:

[1]POPPERK.Impersonalityknowledge[M].Shanghai:ShanghaiTranslationPublishingHouse,1987:114-115(inChinese).

[2]YUWujin.Revivingandtrendofontologyresearch[J].ZhejiangTransaction,2002(1):46-52(inChinese).

[3]SUMMin,CHENXiuwan,ZHANGFeizhou.Geo-ontology[J].GeographyandGeo-InformationScience,2004,20(3):6-11(inChinese).

[4]LIUHongge,ZHENGLiping,ZHANGShaofang.Researchandtheapplicationpresentsituationofontology[J].Informa-tionTechnologyLetter,2005,3(1):1-12(inChinese).

[5]DENGZhihong,TANGShiweiZHANGMing,etal.Over-viewofontology[J].ActaScientiarumNaturaliumUniversi-tatisPekinensis,2002,38(5):730-738(inChinese).

[6]WANGHuilin.Discussonontologypmeansandtranslation[J].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TermsJournal,2004,6(4):8-10(inChinese).

[7]SHIZhongzhi.Translatedtermofontology[J].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TermsJournal,2004,6(4):13-14(inChinese).

[8]YUJiangsheng,XINGYunwen,ZHENShan,etal.Dia-logueontheontology[J].ChineseScienceandTechnologyTermsJournal,2004,6(4):21-23(inChinese).

[9]WANGJinggui.Geospatialdataintergrationbasedongeo-ontologies[D].Beijing:InstituteofGeographyScienceandResourceResearch,CAS,2005:17-30(inChinese).

[10]JINGDongsheng.Aresearchongeo-spatialinformationse-manticexpressionandservicebasedonontology[D].Beijing:InstituteofRemoteSensingApplication,CAS,2005:11-20(inChinese).

[11]GUHARV,LENATDB,PITTMANK,eta1.Cyc:amidt-ermreport[R].CommunicationsoftheACM33,1990(80).

[12]GRUBERTR.Atranslationapproachtoportableontolo-gies[J].KnowledgeAcquisition,1993,5(2):199-220.

[13]GRUBERTR.Towardprinciplesforthedesignofontologiesusedforknowledgesharing[R].ReportKSL93-04,StanfordUniversity,1993.

[14]FENSELD.Ontologies:silverbulletforknowledgemanage-mentandelectroniccommerce[M].Berlin:SpringerVerlag,2001.

[15]SWARTOUTRPB,KNIGHTK,RUSST.Towarddis-tributeduseoflarge2scaleontologies[J].OntologicalEngi-neering,1997:1382148.

[16]NECHESRF,FININR,GRUBERT,etal.Enablingtech-nologyforknowledgesharing[J].AIMagazine,1991:36-56.

[17]FENSELD.Thesemanticwebanditslanguages[J].IEEEComputerSociety,2000,15(6):67-73.

[18]NOYFN,McGUINNESSDL.Ontologydevelopment101:aguidetocreatingyourfirstontology[R].StanfordKnowl-edgeSystemsLaboratoryTechnicalReportKSL-01-05,2001.

[19]FONSECAF,EGENHOFERM,AGOURISP,etal.Usingontologiesforintergrated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J].TransactionsinGIS,2002(6):3.

[20]STARLAB.Systemstechnologyandapplicationresearchla-boratoryhomepage[EB/OL].FacultyofSciences,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2003.VrijeUniversiteitBrussel.

Availableat:starlab.vub.ac.be/research/in-dexbody.htm.

[21]BORSTWN.Constructionofengineeringontologiesforknowledgesharingandreuse[D].Enschede:UniversityofTwente,1997.

[22]USCHOLDM.Ontologiesprinciples,methodsandapplica-tions[J].KnowledgeEngineeringReview,1996,11(2).

[23]STUDERR,BENJAMINSR,FENSELD.Knowledgeengi-neering:principlesandmethods[J].IEEEtransactionsondataandknowledgeengineering,1998,25(1/2):161-197.

[24]GONGJianya,DUDaosheng,LIQingquan.Thecontempo-rarygeographyinformationtechnology[M].Beijing:SciencePress,2004:374-382(inChinese).

[25]COMBERA,FISHERP,WADSWORTHR.Whatislandcover[J]?EnvironmentandPlanningB:PlanningandDe-sign,2005,32:199-209.

[26]HEROLDM,SCHMULLIUSC.Reportontheharmoniza-tionofglobalregionallandcoverproductsmeeting[R].Glob-alobservationofforestandlandcoverdynamics(GOF-GOLD)reportNo.20,(Rome,Italy,14th~16th,July2004).

[27]REITSMAF,ALBRECHTJ.Modelingwiththesemanticwebinthegeosciences[J].IEEEIntelligentSystems,2005,20(2):86-88.

[28]SMITHB,MARKDM.Ontologyandgeographickinds[C]//POIKERTK,CHRISMANN.Proceedingsof8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patialdatahandling(SDHp98),Vancouver,Canada,1998.InternationalGeographicalU-nion,1998:308-320.

[29]CASATIR,SMITHB,VARZIAC.Ontologicaltoolsforgeographicrepresentation[C]//GUARINON.ProceedingsofFOISp98,Trento,Italy,1998.Amsterdam,Netherlands:

IOSPress,1998:77-85.

[30]BISHRY,KUHNW.Ontology-basedmodelingofgeospatialinformation.[C]//Proceedingof3rdAGILEconferenceon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Helsinki/Espoo,Finland,2000.

[31]MARKDM,EGENHOFERMJ,HIRTLES,etal.Onto-logicalfoundationsof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R]//UCGISemergingresearchthemetechnicalreport.2000.

[32]CHRISMANN.BuildingGISwithoutfoundations:ontologyfromasocialpracticeperspective[C]//ProceedingsofGI-Science,Savannah,Georgia,USA,2000.

[33]KUHNW.Modelingthesemanticsofgeographiccategoriesthroughconceptualintegration[C]//ProceedingsofGI-Science,Boulder,Colorado,USA,2002.

[34]KOKLAM,KAVORRASM,Fusionoftop-levelandgeo-graphicaldomainontologiesbasedoncontextformationandcomplementar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cience,2001,15(7):679-687.

[35]KAVOURASM,KOKLAM.Amethodfortheformaliza-tionandintegrationofgeographicalcategoriz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02,16(5):439-453.

[36]SMITHB,MARKDM.Geographicalcategories:anonto-logicalinvestig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01,15(7):591-612.

[37]SMITHB,MARKDM.Ontologywithhumansubjectstes-ting: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geographiccategories[J].AmericanJournalofEconomicsandSociology,1999,58:245-272.

[38]MARKDM,SMITHB,TVERSKYB.Ontologyandgeo-graphicobjects:anempiricalstudyofcognitivecategorization[C]//FREKSAC,MARKDM.Spatialinformationtheory:atheoreticalbasisforGIS,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Berlin:Springer-Verlag,1999:283-298.

[39]MARKDM,TURKAG.LandscapecategoriesinYind-jibarndi:ontology,environment,andlanguage[C]//KUHNW,WORBOYSMF,TIMPFS.Spatialinformationtheory:foundationsof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Berlin:Springer-Verlag,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No.2825,2003:28-45.

[40]MOTAL,BENTOJ,BETELHOL.Ontologydefinitionlanguagesformulti-agentsystems:thegeographicalinforma-tionontologycasestudy[C]//Proceedingsoftheworkshop

“ChallengesinOpenAgentSystems”oftheautonomousa-gentsandmulti-agentsystemsconference(AAMAS2002),2002.

[41]VISSERU,STUCKENSCHMIDTH,SCHUSTERG,etal.Ontologiesforgeographicinformationprocessing[J].Computers&Geosciences,2002,28:103-117.

[42]FRANKAU.Alinguisticallyjustifiedproposalforaspatio-temporalontology[C]//ProceedingsofCOSITp03workshoponfundamentalissuesinspatialandgeographicontologies,

Ilkley,UK,2003.

[43]CASATIR,SMITHB,VARZIAC.Ontologicaltoolsforgeographicrepresentation[C]//GUARINON.ProceedingsofFOISp98,Trento,Italy,1998.Amsterdam,Netherlands:

IOSPress,1998:77-85.

[44]KUHNW.Ontologiesinsupportofactivitiesingeographicalspa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01,15(7):613-631.

[45]KOKLAM,KAVOURASM.Fusionoftop2levelandgeo-graphicaldomainontologiesbasedoncontextformationandcomplementar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cience,2001,15(7):679-687.

[46]KAVOURASM,KOKLAM.Amethodfortheformaliza-tionandintegrationofgeographicalcategoriz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02,16(5):439-453.

[47]RODRIGUEZMA.Similarity2basedontologyintegration[C]//Proceedingsof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Georgia,USA,2000.

[48]RODRIGUEZMA,EGENHOFERMJ.Determiningse-manticsimilarityamongentityclassesfromdifferentontolo-gies[J].IEEEtransactionsonknowledgeanddataengineer-ing,2003,15(2):442-456.

[49]HAKIMPOURF,GEPPERTA.Resolvingsemantichetero-geneityinschemaintegration:anontologybasedapproach[C]//Proceedingsofthesecondformalontologyininforma-tionsystems(FOISp01),Ogunquit,Maine,USA,2001.

[50]WACHEH,VOGELET,VISSERU,etal.Ontology-basedintegrationofinformation—asurveyofexistingapproa-ches[C]//ProceedingsoftheIJCAI22001workshoponontol-ogiesandinformationsharing,Seattle,WA,2001.

[51]NOYNF.Semanticintegration:asurveyofontology-basedapproaches[J].SIGMODRecord,2004,33(4):65-70.

[52]FONSECAFT.Ontology2driven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D].USA:UniversityofMaine,2001.

[53]UitermarkHT.Ontology2basedgeographicdatasetintegra-tion[D].Netherlands: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1.

[54]ALANIH,JONESC,TUDHOPED.Ontology-drivengeo-graphicalinformationretrieval[C]//Proceedingsof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Savannah,Georgia,USA,2000.

[55]WIEGANDN,ZHOUN.Ontology-basedgeospatialwebquerysystem[C]//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workshoponnextgenerationgeospatialinformation(NG2I),Boston,USA,2003.

[56]RAUBALM.Ontologyandepistemologyforagent-basedwayfindingsimul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01,15(7):6532665.

[57]TIMPFS.Ontologyofwayfinding:atravelerpsperspective[C]//Proceedingsof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Savannah,Georgia,USA,

2000.

[58]SIMONETM,TOUBIANAL,SIMONETA,etal.Ontolo-gyand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forend-stagerenaldisease:theSIGNE[C]//ProceedingsofCOSITp03work-shoponfundamentalissuesinspatialandgeographicontolo-gies,Ilkley,UK,2003.

[59]SOROKINEA,BITTNERT,RENSCHLERC.Ontologicalinvestigationofecosystemhierarchiesandformaltheoryformultiscaleecosystemclassification[C]//Proceedingofthe

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GIScience2004),Adelphi,MD,USA,2004.

[60]KAVOURASM,KOKLAM.Amethodfortheformaliza-tionandintegrationofgeographicalcategoriz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002,16(5):439-453.

[61]TANXicheng,BIANFuling.Heterogeneousspatialinforma-tioninteroperabilitybasedoncooperativeontologics[J].Geo-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ofWuhanUniversity,2005,

30(2):178-181(inChinese).

[62]WANGJinggui,SUFengzhen,DUYunyanetal.Studyonspatialknowledgequeryingbasedonontology[J].Geo-infor-mationScience,2004,6(4):93-99(inChinese).

[63]HUANGMaojun,DUQingyun,WUYunchaoetal.Prelimi-narystudyongeographicontologyanditsapplication[J].Geo-informationScience,2004,6(4):93-99(inChinese).

[64]HEJianbang,LIXintong,BIJiantao.Theconsiderationofresourcesenvironmentinformationclassificationcodeandge-ographicontologyassociated[J].GeographicalInformationWorld,2003,1(5):6-11(inChinese).

[65]CUIWei.Ontology2basedGISinteroperability[J].JournalofGeomatics,2004,29(1):20-22(inChinese).

[66]WANGShengsheng,LIUDayou.Ontologybased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middleware[J].ComputerEngineer-ingandApplication,2004,22:19-21(inChinese).

[67]HUANGYuxia.SemanticsharinginGIS[D].Beijing:Insti-tuteofGeographyScienceandResourceResearch,CAS,2000(inChinese).

[68]LIDeren.Opportunitiesforgeomatics[J].Geo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ofWuhanUniversity,2004,29(9):753-756(inChinese).

参考文献:

[1]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4-115.

[2]俞吾金.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J].浙江学刊,2002(1):46-52.

[3]孙敏,陈秀万,张飞舟.地理信息本体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3):6-11.

[4]刘红阁,郑丽萍,张少方.本体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J].信息技术快报,2005,3(1):1-12.

[5]邓志鸿,唐世渭,张铭,等.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5):730-738.

[6]王惠临.Ontology的含义及中文翻译探讨[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8-10.

[7]史忠植.Ontology的科技译名[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13-14.

[8]于江生,幸运温,珍珊,等.关于ontology的对话[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21-23.

[9]王敬贵.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17-30.

[10]景东升.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语义表达和服务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11-20.

[24]龚建雅,杜道生,李清泉,等.当代地理信息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74-382.

[61]谭喜成,边馥苓.基于本体协同的空间信息互操作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2):178-181.

[62]王敬贵,苏奋振,杜云艳,等.基于ontology的空间知识查询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4,6(4):93-99.

[63]黄茂军,杜清运,吴运超,等.地理本体及其应用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1-5.

[64]何建邦,李新通,毕建涛,等.资源环境信息分类编码与地理本体关联的思考[J].地理信息世界,2003,1(5):6-11.

[65]崔巍.用地理本体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29(1):20-22.

[66]王生生,刘大有.基于本体论的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2:19-2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