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阳光体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9:49

阳光体育论文

阳光体育论文第1篇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使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本研究有关文献,以通过“体育社团”、“阳光体育”为关键词检索并整理了与本研究相关度较高的论文和研究文献近180篇,较全面了解体育社团化管理模式的相关成果,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走访高职院校团委、阳光体育负责人,体育社团指导教师和社团相关学生,对高职院校运动委员会、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组织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访问,以求进一步获得可靠资料。

(三)案例分析法

通过借鉴国外院校体育活动社团化案例,结合实际情况,对国内外院校社团化体育活动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为论文构建阳光体育社团化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二、阳光体育社团化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阳光体育运动委员会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负责组织、协调全校的体育工作,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并监督计划实施的管理机构。[2]而在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下设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委员会,具体负责阳光体育的计划、组织、实施与评价等全过程。(见图1)以服务学生为导向,分类管理各类体育社团,一部分,围绕团委、学生处的发展规划,由分管体育的领导直接管理,如规模较大的、影响力较强的品牌社团;另一部分,则由高校体育部、专业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管理规模较小的社团。通过分类引导,精简部门设置,可以使人员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如美国哈佛大学存在着两类社团,一类是通过负责社团的生活委员会认定,并已获得正式批准成立的社团,另一类是学生自主形成的较成熟的社团。但无论哪种方式的管理方法,都必须具备内部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外部宏观引导,即社团章程、审批与管理制度、切实可行的宣传制度、严格的财务制度以及社团成员选拔与考核制度,只有从整体上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使体育社团化得到切实发展。

(二)储备体育社团顾问

社团顾问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社团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顾问是指在某件事情的认知上达到专家程度的人。[3]其重要作用是协助校方领导实现体育社团统筹管理,优化发展的目的。通过顾问储备,一方面,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社团长远发展具有高瞻远瞩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团队建设,通过规范管理、咨询、研究,使社团管理思想科学化、管理过程有序化。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社团聘请体育教师为管理型顾问,全面指导体育社团的工作。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社团管理中缺少体育专业顾问的全面指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社团缺乏具有总体规划和实操能力的专业顾问,管理手段往往局限于形式主义化,缺乏长期有效的规范化指导;(2)体育社团顾问的价值仅体现对社团活动的指导,指导力度不够,不能全方位统筹兼顾,严重阻碍了社团发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鼓励学生“人人进社团”

倡导服务型的社团服务,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人人成为社团成员。(1)培养社团活动品牌,增加经费支持和体育技术指导,从而提升品牌活动的高度与知名度,同时,结合学生兴趣,培育特色体育活动,以健身观赏类为突破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品牌吸引力,培养学生1~2项感兴趣的体育特长,使他们对体育运动充满热情,进而达到阳光体育的目的;(2)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性的体育活动,如在社团内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学术讲座、观赏赛事等主题活动,吸引学生眼球,鼓励学生进入操场,感受体育运动乐趣。美国学生的体育社团活动方式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通过平时课余时间、假期时间以及独立活动周期开展内容多样、时间自由、社员自主的体育活动;[4](3)对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并表现突出者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并结合专业成绩的总体分数予以相关优先体育培训,观赏体育竞赛的机会,以激励手段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四)制定社团考核评估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具有导向性及示范性作用,建立什么样的考评机制,对于社团管理工作的执行具有显著的引导示范功效。[5]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主要包括社团学生骨干、指导教师以及社团成员三方面内容。(1)建立科学的学生社团考核与评估是关键,通过社团联合会对各类社团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类型的考核体系,使得考核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2)将学生社团负责人纳入考核范围,对负责人的工作态度、思路、方法等多方面进行量化。通过考核加强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与竞争意识,从而提升社团整体水平;(3)在评选过程中倡导学生成为评估主体,对社团指导教师的业绩、能力、态度进行考核,并将工作量纳入考核范围,从多方面激励指导教师。

(五)核定社团专项资金

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资金、场地设施的依赖性较强。专项资金的设立是开展多种形式活动的保障。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经费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阳光体育社团化的发展。因此,每年的经费管理中,要对今年预开展活动做财务预算,并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来作为社团体育活动的专项资金。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与体委共同设立一定量的专项资金,支持体育社团的发展,并按项目申报制的方式给予支持。与此同时,社团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来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社团。如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采用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通过服务和中介的管理模式弥补自身经费不足,哈佛大学除了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还允许社团在学校内举办盈利性活动,所取得收入全部免税作为社团活动的经费。国外高校资金来源途径广泛,活动场地广阔以及体育指导专业化,并且管理过程公开透明、财务制度严格。通过基金会的支持和自收自支,使社团呈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景象。

(六)保障活动场馆的数量与质量

阳光体育是以体育活动场馆为物质保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目前,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的可自由活动的体育场地较少,基本用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自主运动的需求。体育资源的缺乏,一方面,局限了社团发展的数量与规模;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基础设施的条件出发,为社团体育活动开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社团使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为社团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条件保障。

三、完善阳光体育社团化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对阳光体育社团化模式的功能认知

阳光体育社团化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就要将体育社团纳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范畴中,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广大师生对体育运动的功能认知。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体育活动与文化载体作用。以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为基本出发点,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坚韧以及乐观向上的个性。

(二)课堂教育与阳光体育的一体化统筹

阳光体育社团化发展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终身体育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必要的课堂教学是对完善阳光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把课堂教育与阳光体育相统筹,在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落实课外阳光体育工作,培育学生体育兴趣,强化体育技能,并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体育能力在课外阳光体育中得到强化。

(三)建立阳光体育社团化的运作机制

建立阳光体育社团的运作机制是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构建体育社团的人才选拔机制,尤其应选择与配备社团的主要骨干,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2)建立社团日常体育活动考核机制,并建立活动档案,社团成员活动状况与体育成绩挂钩;(3)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如校与校之间的体育竞赛表演交流、社团与社团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等,以提高阳光体育社团的工作效率。

(四)重视阳光体育社团骨干队伍的培养

骨干队伍的培养是阳光体育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校阳光体育委员会在选聘各类体育社团骨干的同时,加强社团骨干队伍的工作培训,并聘请学校体育部教师为他们进行技术培训与裁判培训,提高他们体育活动的指导能力、体育竞赛的组织能力及裁判能力。制定完善的新成员选拔与录用机制,将对某项目感兴趣、有意愿加入体育社团的学生吸收到本社团,达到人人进社团的预期目标,扩大社团的覆盖面。

阳光体育论文第2篇

1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构建

应注意的问题普通高校在建立长效的阳光体育运动机制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体育运动形式的选择。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机制是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感兴趣的新项目,选择合适的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第二,纠正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次要地位,提高体育锻炼的觉悟性,调动全体学生老师热爱体育活动的激情。第三,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学习。因此,我国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不能替代高校的体育教育,应该两者谋求利益的共同点,共同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增强体质,健康学习。

2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补充在原有规章制度

完善与实施目标责任、安全、协调、督检和奖励制度,健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管体制,确保阳光体育工作高效进行,阳光体育工作更加规范性和人性化,顺利完成阳光体育运动制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保障阳光体育运动长期的运作。

3创建高校阳光体育工作的新机制

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健康锻炼的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全方位人才,构建校园体育精神和文化,普通高校应该创建相应的健全的阳光体育活动机制。开拓创新机制—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在思想上创新,最大的获得学生、教师、校领导以及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最大限度的争取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把全校师生凝聚到阳光体育活动中来。沟通合作机制—为了避免阳光体育活动而造成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的浪费,及时的沟通和合作就显得十分的必要,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把握工作的进程,提高体育活动的运作效率,从而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进行,最优化活动的进程。相互促进机制—利用高校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其下派到活动的具体部门,实地指导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推进,同时学生骨干协助体育老师完成相应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建立考核评价小组,联合体育部、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承担对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各事项进行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考核与评价,采取自评、互评等方式,全方位的检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果,达到监督和奖励制度的规范化。专项扶持机制—鉴于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专项经费短缺的问题,高校应建立有效的相关经费配套制度,以满足阳光体育工作需要。

二结论

阳光体育论文第3篇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享受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让运动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争取用三年的时间使85%的学生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还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课堂教学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我们不能不加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三、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前提

(一)实施“阳光体育”首先要确立素质教育的地位,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确立素质教育的地位,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以健康教育为理念贯穿整个体育教育活动已成为当前体育教育的方向。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贯穿健康教育理念下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体质健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近几年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连续下降,城市肥胖和近视率居高不下,在这个关键时期,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适时地在全围范围内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这表明青少年身体健康已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类学校更应确立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更新体育观念,提高体育教育思想认识水平,调整教学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体育管理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因此,确立素质教育的地位,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前提和保证。

(二)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体育教师是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的直接实施者,阳光体育”除了提倡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外,同时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阳光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结合本校实际,寻找现有体育课教学与“阳光体育”的结合点,更新观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然而,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的贯彻,还是素质教育目标和“阳光体育”的落实,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在推行“阳光体育”实施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适合新的教育模式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在思想品德、业务水准、身心潜质上不断完善自己。“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个体与集体的竞争和参与性等决定了实施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独特优势。所以,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为社会培养出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四、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途径

2l世纪学校体育的“健康第一”、“求知创新”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具有了个性化、终身化、生活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具有广泛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教师是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的根本保证。

(一)营造创新环境,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营造一种激发教师创新欲望的环境,通过外部环境的反复刺激,激发教师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加强教师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新现象、新创意的探讨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么教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加强体育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纵观现代学校教育和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使我们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创新型体育教9币,除了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并能对知识体系加以合理、综合地运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加强读书学习,扩大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体育教师群体中要加大科研能力的推广力度,建立与科研工作相配套的激励机制。

(三)以教材教法的创新研究推动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体育课程内容要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和;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宗旨。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努力倡导发现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构建适合于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体系。而新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使教师加强对教法的创新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培训,加大职后培训力度现代科学技术运用能力是2l世纪信息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善于运用计算机制作体育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上网捕捉信息。更新知识和拓宽知识面,改造知识结构。

阳光体育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阳光体育运动的产生的背景、阳光体育的内涵、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现状等,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地一”,“达标刨优‘面向全体”等理念,认为:创立多种教学模式,适应不同水平与层次学生的需要;更新与挖掘学习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锻炼机制,促进使学生体育锻炼的经常化、生活化;深刻理解运动负荷与健康的关系;改革高校公体课程评价方式等是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启示.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要求学校要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其目的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突出了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明确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和措施,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审视“阳光体育运动”语境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分析目前的体育现状,以崭新的思路思索“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深化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阳光体育运动产生的背景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呈持续下降,城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也传出消息,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肺活量、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不断增高,眼睛近视率居高不下,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很不容乐观.与此同时,青少年怕吃苦、怕受累,意志品质薄弱、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等问题也日益凸显[1].为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2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囱此,可以认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特征是“运动”,当然体育运动的“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在大脑支配下,有特定目的的体育活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体育,阳光体育本质也是以身体练习为最基本手段的一种运动.从“阳光体育运动”的组成结构来看,“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分为物质部分和精神部分.物质部分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客观载体,主要包括各种体育设施设备、体育场所以及有关的体育工作人员和相关物体等.精神部分则是比较抽象的部分,主要包括保证其顺利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体育思想意识、体育文化等[2].从上述角度去把握,可以看出“阳光体育运动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第二,“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质的增强,更是心理的健康;第三,阳光体育是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锻炼经常化的一种理念.因此,可以这样理解“阳光体育运动”:是以改变目前青少年体质日益下降的局面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3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3.1高校教师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深刻

教师们对公共体育课的目标认识多种多样,有的认为是教给学生们技术与知识,有的认为促进学生健康,有的把体育课看作为娱乐课、游戏课等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过度重视技能,过度娱乐化,出现运动不足的现象,这些认识的偏差导致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下降.一些体育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只关心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漠不关心,根本不主动引导、组织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教师教育的失败,是体育教师工作的失职[3].

3.2学生的体育的需求与体育场地、器材、师资之间矛盾重重

随着高校的扩招,生源的不断增加与运动设施、体育器材的增长之间存在矛盾,场地器材的紧张很难保证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相矛盾,教师的业务素质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运用先进代教学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很难适应现在大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前沿科学探究等方面的需求

3.3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运动负荷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由统一授课转变为部分自由选项,虽然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互割裂,不仅表现在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方面,还体现在两者管理方面,也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在90分钟公共体育课教学中,不少时间都花在了组织管理,讲解示范,队伍调动,内容安排等方面,实际学生身体活动时间是很少的,从而导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足,没有发挥体育的本质作用.

3.4评价体系不科学

第一,教学目的与评价手段不一致.在教学工作中,体育课考核存在为考核而考核的做法,把考核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考什么,就教什么,存在注重学生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的考核,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体力培养方面的考核评价,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与发展功能[4].第二,体育成绩评价内容不完善.只评价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体能素质的高低,不评价学生的道德意识与品质意志、学习态度和进步、合作交往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造成教师只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效果不能作到综合测评,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影响了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4];第三,过程评价的缺失.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能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等,从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觉能动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评价大多采用单一的方法,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在身体、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实际进步与努力程度,存在着不公平性,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5].第四,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在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唯一的参与者,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评价就好像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由于现行这种不合理的体育成绩评价模式,不利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贯彻落实.

4“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启示

4.1把握阳光体育运动“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创立多种教学模式,适应不同水平与层次学生的需要

高校体育课程应形成必修与选修、专项与选项、基础、保健与提高等层次鲜明、内容广泛、设置灵活的课程结构体系及平行开设的课程类型,学生可根据个体的生理条件、技术基础、个人兴趣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如:体育选项课则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并通过学习使他们掌握一两项运动的基本技能及方法;康复保健课主要对体弱、残障、处于病后恢复期的学生开设的具有较强针对性与指导性的特殊体育课程.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征及技能掌握的规律分专项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的时数和课程的模式.选项分层教学时选项设置的顺序还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体育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区别对待”的教育宗旨和原则,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大众健身活动普及与提高校园竞技水平方面获得共同的发展.

4.2理解阳光体育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理念”,更新与挖掘学习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根据课程的发展,增加以反映当代体育健身发展水平和多学科交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技能,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激趣”方法,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大学公体教师要紧扣时尚体育脉搏,把握年轻人对时尚体育的崇尚心理,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时因地制宜地引入并壮大时尚体育的内容,如:攀岩、拓展运动、野外生存等项目逐渐的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学校体育课内容的创新,积极挖掘民间民俗体育的项目,拓宽高校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的项目,积极引入趣味健身类项目如:跳绳、跳皮筋、打沙袋、打陀螺、跳竹竿、踢毽、毽球、拍毽子、踩高跷(雪地走)、荡秋千、打弹弓和溜铁环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锻炼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还可以不断提高课程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

4.3遵循阳光体育“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想”,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锻炼机制。促进使学生体育锻炼的经常化、生活化.

高校教育阶段的要求,应使学科性课程为中心的教学,逐步向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性课程过渡.体育活动性课程包括课外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和各项竞赛活动的开展,活动性课程的内容应与学科性课程相互衔接,并使知识的广博性和体育能力的拓展相结合.体育竞赛的开展应面向全体学生.竞赛形式应与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条件相匹配,并适当地改变竞赛规则;应结合阶段教学计划与评价进行,并结合项目的特点广泛采用集体项目的竞赛与表演形式,如游戏、表演、教学竞赛、竞技比赛、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校内外群体竞赛,使学生在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和多样化的竞赛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获得竞技的体验.

4.4深化阳光体育“增强体魄的目标”的理念.深刻理解运动负荷与健康的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就是用3—5年的时间让我国大部分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应当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来安排教学内容,并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只有这样,运动技术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5思考阳光体育“达标创优”的号召。改革高校公体课程评价方式.

改变过去,考核的方法只用“高度、远度、时间”等作为统一指标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应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相关的素质练习方法与测试应与课堂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和教学考核相结合,对未达标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设指导性的必修课程,对进行运动干预.学生达标的状况与进步的幅度应计入到学生的体育成绩中并参与学生在校的综合评定中,成为学生评“三好”与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把评价过程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相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探索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才能使考核真正成为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时,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5结论

(1)“阳光体育运动”是以改变目前青少年体质日益下降的局面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论文第5篇

(一)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的强动力

我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提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梦想,同样是整个民族的梦想,这要是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初衷。

(二)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覆盖全国的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在各级学校同步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手段。

1.教师队伍在整个阳光体育运动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想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离不开体育教师队伍,反过来讲,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能够促进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整个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极高的造诣,这必然会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素养。

2.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财政支持,要求相关部门提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相关经费,而足额的教育经费必然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阳光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体现

(一)阳光体育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从实质来讲,阳光体育是一种教育教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阳光体育的开展所代表的一种学校文化对于整个学校文化的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学校以及整个师生的精神面貌。总之来讲,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推动了学校文化建设,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阳光体育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推动力

学生身体素质是全面素质提升的基础环节,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阳光体育运动所代表的一种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如果脱离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那么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大打折扣。因此,以阳光体育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就成为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中之重,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特别注重课外运动的组织和指导,通过加强课外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竞争是学生综合素质竞争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部分。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基础部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必然会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三)阳光体育是反映新时期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来带动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同样能够促进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通过阳光体育教学的窗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能够体现出学校的秩序管理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此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三、阳光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效

(一)阳光体育有利于创建新时期校园文化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阳光体育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势进入学校,开启了新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课外文体活动时间”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年不见的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体育锻炼场面重现校园内外,阳光体育为校园文化带来生机。

(二)阳光体育有利于改变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封闭性,增强开放性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校园文化的纯净性而采取封闭式教学,给校园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弊端。阳光体育活动的大范围开展,能够从各个方面增进学校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得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增多,通过吸收社会文化生活中积极的部分,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弥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使得学生积极向社会学习。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学生不仅仅能够与社会进行接触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样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

四、结束语

阳光体育论文第6篇

根据大庆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设计调查问卷,邀请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研究和审核,制定出《大庆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220份。最后使用电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研究大庆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对策提供有效的实证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国家及政府主管部门对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及体育总局在2006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并在同年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第五条也明确提出,应积极投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这一背景下,大庆政府及教育部门鼓励学生多多走向室外,享受阳光和大自然,形成体育锻炼的热潮,并鼓励教师耐心引导学生按照目的和计划来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运动的热爱,改善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最终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2007年5月25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性的《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电话会议上再次强调:应积极贯彻中央下发的7号文件要求,努力改善体育教学的暂行局面。大庆市教育局根据国家要求,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入手管理,要求学生确保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并高效开展体育课程。

(二)大庆市普通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计划

自从2007年全国全面开启“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全国各地的各级高校都积极响应,不断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大庆市教育局也立刻投入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在当地开展了“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启动仪式——万人长跑活动”。此后各大高校陆续开始制定具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号召本校学生积极参与至阳光体育运动中。在历时五年的长跑活动结束之后,全市高校学生的心肺功能均得到了有效改善,身体素质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学生的耐力和毅力也得到了锻炼,养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三)大庆市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本文以大庆市各大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并向研究对象高校发放了《大庆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可以看出,大庆市阳光体育运动主要是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的。

1.体育课堂教学。

大庆市各大高校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都积极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将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传达给师生,让学生对该活动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在课堂内为学生讲授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体育竞赛。

大庆市各大高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育锻炼计划,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使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和锻炼身体的观念。部分高校还在学校内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口号开展各项体育竞赛,例如篮球赛、排球赛、田径赛等等。通过一些比赛,阳光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开展,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被成功激发起来。其中,东北石油大学从2008年开始坚持每年一度的全校师生阳光体育运动大会,并设计了很多具有学校特色的趣味体育项目,例如“师生长跑”“轮滑花样表演”“健美操比赛”等等。这些体育活动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顺利完成这些项目,不仅需要学生个人的灵活机智,更要注意团队之间的合作程度。另外,大庆师范学院还在冬季开展冰雪阳光运动,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入滑雪场,并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国际滑雪比赛。

3.课外体育活动。

大庆市普通高校在校内通过社团和俱乐部的方式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笔者对高校几种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类型:球类(包括羽毛球、乒乓球、垒球、铅球、网球、篮球等项目),武术搏击类(包括跆拳道、太极拳、武术等项目),现代体育类(包括轮滑、徒步等项目),娱乐类(包括象棋、围棋、桌球等项目),健美类(包括瑜伽、舞蹈、体操等项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诸多类型俱乐部中,参与球类俱乐部的学生人数排名第一。除此之外,健美类俱乐部的参与人数也相对较多,其中主要参与人群为女生。排名第三的是武术搏击类俱乐部。这些社团和俱乐部的活动深深受到了高校学生的喜爱,并推动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三.制约大庆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因素

(一)大庆地区经济及气候因素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大庆市地处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且经济不够发达,常年雨雪导致很多体育项目很难在室外开展。大庆市经济状况较为落后,缺少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室内运动场所,且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开放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和体育项目的开展需求。这是导致大庆市“阳光体育运动”难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其实际开展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二)大庆市普遍存在“重教育,轻体育”的现象

体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导致多数高校重视文化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加之学校并未制定具体的改善措施和配套管理制度,导致高校体育教师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庆市高校学生每日锻炼频率和时间远远没有达到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出的要求。

四、大庆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发展对策

(一)建立“阳光体育运动”保障体系

1.广泛宣传健康学习理念。

完善阳光体育网络教育信息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并由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防止因个别时间段异常拥挤,导致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情形的发生。

2.完善体育硬件设施。

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为阳光体育运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提高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完善程度,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经费的投资力度等。建议对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专项拨款,改善学校体育健身运动设施,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体育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3.增强师资队伍力量。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体育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会直接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扩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及综合水平,拓展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巩固体育教师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实行教师竞争制度,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优秀领导者。

4.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学校应制定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做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学校应配置充足的医疗设备,并由医务部门统一管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购买意外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安全的阳光体育运动。

(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方式

1.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各高校应该将阳光体育运动视为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并按照计划进行重点发展。学校体育部门应联合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共同整合校内有效资源,开展一系列体育相关活动,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口号,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使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得到长期有效的开展。

2.改善学生身体素质,创新课外体育活动。

高校应充分结合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具体应对学生体质进行定期检测并记录,根据记录做好汇报工作,让学生准确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3.开展丰富多样的阳光体育文化活动。

高校可以在校内开展体育文化节和阳光体育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或假期来开展各种阳光体育文化活动,拓展体育运动形式,最大程度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休闲运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例如,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力度较小的轻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

(三)“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监督工作

高校应成立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管部门,建立评价体系,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评价。定期对各大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含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内的宣传效果、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情况、体育比赛项目的开展情况、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情况、学生体能测试的进行情况等等。监管部门应对一些表现较好的高校进行表彰,推举其成为优秀模范学校,在其他高校之间树立榜样。同时,还应督促高校对于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阳光体育论文第7篇

阳光体育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它要求学生每个学习日都要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标准,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坚持锻炼。但是,通过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调研,我们发现,乡镇学校活动的开展效果非常不理想。首先是学校没有重视阳光体育活动,教育的重点依然放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同时,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没有凸显体育活动的阳光性。体育活动内容严重违背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宗旨,相应的运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和现实的教学现状契合度不高。此外,很多乡镇学校的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教师没能真正把握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精髓,体育活动缺乏针对性。

二、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

青少年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并成为支撑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界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乡镇学校中,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弥补乡镇教育中的漏洞,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弥补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逐步将教学资源引向乡镇地区,以体育活动教学为抓手,逐步实现城乡教学资源的统筹化和均衡化。

三、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

1.强化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认知。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首先要强化对于体育活动的认知,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争取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广泛认可,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师要以身作则,融入阳光体育活动中,带领学生完成体育活动,并及时总结活动经验,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广东某乡镇学校中,新任校长以组织学校春季运动会为契机,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了爱运动、敢比拼的体育作风,促进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发展。2.提升教师水平、创新活动模式。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支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在一些乡镇学校中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兼职教师,不具备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思维。因此,乡镇学校要积极招聘优秀的体育教师任职,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再者,阳光体育活动要凸显乡村特色,乡镇学校的活动场地比较充裕,学生可利用的活动空间较大,但是体育教学设施却很难配套,对此,学校可以将体育活动引申到娱乐性和游戏性较强的项目上,例如,广东某乡镇学校组织女学生开展了踢毽子活动,并选择较为平整的场地设置了简易的足球场,让学生沉浸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欢乐中,实现了阳光体育活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3.教师参与、弘扬特色活动。教师是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观。乡镇阳光体育活动要和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结合在一起,集成本地的体育资源,将宝贵的传统资源和现代化的体育精神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体育精神的融合。例如,在太极拳发祥地,河北地区就将这一古老的功夫技艺和阳光体育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操场上练太极拳,这种古为今用的体育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探究热情,也起到了强健体格、塑造人格的作用。

阳光体育论文第8篇

本文作者:唐荣红工作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阳光体育视阈下高校健美操开展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的时间不足高校大学生因为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很难有足够的实践去从事体育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大学生的活动时间,提升大学生的活动质量,成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就目前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的效果来分析,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的时间不足,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如何提升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的有效性,成为短时间内健美操锻炼的重要保证。2.教育理念缺乏创新在学校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健美操活动的开展也变得缺乏创新和改进。这些守旧的教育思想,在影响学生参与健美操开展的同时,教师在树立健美操教学意识、健美操开展频率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如何摒弃应试教育的阻碍作用,保证健美操开展的效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在实施教育质量考核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加体育开展效果,就健美操教学而言,学生的参与度、健美操的氛围等,都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外在表现。3.体育场馆设施影响高校健美操的开展当前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场地不足、设施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效果。健美操这一运动,对活动场地的要求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较为低一些。但是,正是这种要求下,如何构建优良的健美操活动场地,是提升学校阳光体育开展效果,促进健美操有效实施的途径。另外,因为教师队伍配置等原因,当前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效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健美操的专业性和技巧性,对体育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专业的健美操教师,是保证学校健美操开展效果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师资优化等,提升学校健美操教师的配备,以更好的提升学校健美操教学的效果。

提升健美操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1.创新健美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化的健美操教学在学校阳光体育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创新体育工作理念,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提升学校体育开展的效果。健美操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施的过程中,更需要健美操教师创新教学理念,由于健美操是技巧性较强的项目,这对健美操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时提升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创新健美操教育理念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健美操效果、兴趣的研究,为实施科学化的健美操教学提供基础。在学校健美操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健美操比赛、组织课外健美操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例如借助青年节、元旦等节日,举办各种健美操比赛,给予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健美操技能的有效发展。2.加大学生参与健美操的比例学生作为阳光体育参与的主体,在阳光体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做好学校教育资源的协调和使用,在保证学校健美操顺利开展的同时,本着下面的几个原则,促进健美操活动的开展效果:首先,做好学校健美操活动与校外健美操活动的有机结合;其次,处理好群体与个别学习的关系;再次,以学校节日为载体,组织举办健美操比赛;第四,处理好健美操教学和文化课学习的关系。学校健美操开展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健美操开展的效果,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教育手段。3.在把握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方向的基础上对体育课程进行不断创新、改革学校体育开展的过程中,体育课作为阳光体育实施的主要阵地,需要体育教师等,加强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研读,在实施健美操教学时,能够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健美操教学内容的选择,到健美操开课数量的决策等,都要遵循科学化和人性化,为真正实现健美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智力和技能支持。4.加大对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的创建为了更好的保证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的时间,需要高校在健美操开展方式、开展内容、开展频率方面做好有效的研究,以提升高校健美操开展的效果。健美操场地设施的水平,是保证大学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健美操锻炼的物质基础。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维护管理上做好一定的倾斜,在促进高校健美操有效开展的同时,以高校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目标,保证学校阳光体育不会因为经费短缺而无法开展。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要选用有专业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通过上述研究,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健美操在高校阳光体育开展中的定位、功效的发挥、实施的方法等。在科学选取健美操教学内容之后,通过对高校各专业大学生兴趣特点,提升健美操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在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升高校健美操开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支持。为更好的实现高校阳光体育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

阳光体育论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

 

1 前言

1.1研究背景

“阳光体育运动”的出台,体现的是国家对青少年的关心和负责。我们有些学校打着为学生负责的旗号,却只管学生文化成绩好坏和学校升学率的高低,其实质则是为了学校知名度,为了校领导的政绩。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现在,也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一个敏感期,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再去锻炼,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青少年时期缺乏应有的锻炼,体弱多病,也许后果还未能显现,但今后就业和工作时,就会为身体健康问题所拖累,没有健康的体魄做保障,一切都将是空谈。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工程”,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大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大力宣传健康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青少年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体育论文,引导青少年学生改善生活方式,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高等学校是实施阳光体育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时光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刻,也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掌握技术技能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很强,通过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对于养成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进入大学校园后,作业、升学等压力要比中学生小得多,大学生有不少的空余休闲时间,对于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很有优势。

南京是高校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对南京高校实施阳光体育工程的情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全国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南京高校实施情况的调查,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进而分析比较,提出相关的建议和策略。以为高等学校进一步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质量起到参考作用怎么写论文。

1.2研究现状

“阳光体育”这个概念是在2006年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至今不到5年的时间,时间尚短。对阳光体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亦不丰硕。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分类,阳光体育的研究现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特点:

1.3研究目的

1.3.1调查现状:调查南京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1.3.2研究策略:深入领悟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政策措施。

1.3.3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切入点,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更进一步。

1.3.4推进素质教育: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法,从普通高等院校中选取8所学校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文献以及国外的相关研究,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借鉴其研究方法和已取得的成果。

查阅网上社会各界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看法,尤其学生对“阳光体育”的心声,了解他们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意见和建议。

2.2.2问卷调查法

问卷主要就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等方面来设计。选取南京大学等8所院校,每校随机选取100名学生发放问卷,共发问卷800份,回收741份,回收率92.6%,其中有效问卷698份,有效率94.2%。

2.2.3观察法

对上述8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体育论文,主要考察各校的体育场馆情况、各校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修建的场地和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情况。

2.2.4访谈法

与8所院校体育部领导或老师,了解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以及近三年学生健康体测的数据。

2.2.5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了表格绘制和图表制作。

2.2.6逻辑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将采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所取得的数据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文件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推导出相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而科学的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阳光体育”的内涵

“阳光”代表青春、活力与健康,“阳光体育”并不是代表在阳光下的运动,而是代表学生青春活力而积极的体育锻炼,因此“阳光体育” 并不单纯指某项运动,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享受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让运动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把“阳光体育”作为一个品牌来推广,把“阳光体育” 品牌做广做响,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等口号深入人心,品牌追求的不是经济效应,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

3.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3.2.1扭转学生体质下降

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状况令国人担忧,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要求广大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地参与到锻炼中,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必将提升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水平。青少年要了解体育的作用和功能,要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清楚地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但是自己的权利,而且是自己义务。

3.2.2关系到青少年一代健康和民族康强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关系到国家的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水平,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句名言鲜明地指出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体育论文,国家的基石。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3.2.3推动学校教育和体育的改革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保障,给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学校体育了,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加大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空间更大了;挑战是能不能抓住这次机遇,关键在于体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趋势,对自己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改变现有的教学和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大胆创新,不断充电学习,努力完善自己知识结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3.2.4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怎么写论文。比如知识掌握的难度,学生的学习尺度,众说纷纭。而大家对体育的认识容易统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容易认同,因为孩子喜欢体育活动,家长不会反对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各界都会支持。因此要把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体育运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能得到大家的共识。

3.2.5促进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与竞技体育相比,我国群众体育相对落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体育成了全社会的焦点,运动成了全社会的时尚,健康成了全社会的目标,这必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体育锻炼氛围,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运动”的局面,将群众体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结论

4.1阳光体育运动在南京高校广泛启动

南京各高校都积极响应了号召,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仪式和两次冬季长跑活动的起跑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4.2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了南京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体现了领导人对青少年体质的关心,反映了党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学校体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了高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4.3健康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为宗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通过一定的宣传,“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正渐渐被接受和采纳,健康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4.4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优劣的关键在学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体育论文,尤其在现行的体制下,领导重视的作用更显突出,调查发现各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普遍不够重视,开展有关阳光体育活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被动响应文件的精神,对如何持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校漠不关心,没有相关制度予以保证。

4.5师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不够深入

阳光体育运动是什么,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此存在疑惑,有些人认为阳光体育就是课外体育活动,还有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单纯一项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属于学校体育范畴,“阳光体育”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4.6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体系不够完善

如何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调查发现,学校无从下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阳光体育体系,阳光体育运动系统包括:阳光体育的宣传、冬季长跑活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质与健康测试、阳光体育的组织领导。

4.7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

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不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必须使体育场馆的建设与招生规模同步,这个硬件条件能否解决,直接影响阳光体育能否顺利开展。当前要加快体育场馆的建设,改善体育锻炼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邓雷,杜遥捷《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时代教育2008,8:70-71

[2]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8:35-38

[3]李振聪《阳光体育,让校园活起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7,4:56-57

[4]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5:68-7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