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普通地质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09:33

普通地质学论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普通话 中介语 动态演变

“地方普通话”又称“方言腔普通话”“方言区普通话”“蓝青官话”等,是各方言区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受自己母方言影响而形成的、带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研究不仅可以为普通话的规范和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为国家制定相关语言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还可以帮助方言区人提高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本文从研究历程、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梳理和总结三十年来“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研究历程

“地方普通话”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林宝卿在《闽南方言区学生常见语病初析》中首次提到“受方言影响的普通话”,引起人们对“地方普通话”的关注。此后,陈亚川、李如龙、陈建民、陈章太、姚佑椿等多位学者纷纷发文探讨这一问题。不过,80年代的“地方普通话”研究仍处于萌芽时期,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其性质、特点及其地位等方面,且研究成果不多。

1990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北京举办“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60多位学者提交了与“地方普通话”相关的论文,“地方普通话”成为该次会议讨论的热点,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普通话”研究,并使之得以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地方普通话”的地位得以确立,学界普遍认识到“地方普通话”研究的重要性,展开对各方言区“地方普通话”的探讨。

21世纪以来,“地方普通话”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等问题;研究方法多样化,除采用描写法,还有学者尝试结合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地方普通话”进行深入与细致的定量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更是齐头并进,不仅补充了语言学理论,更推动了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研究的进程。

二、研究范围

三十年来,“地方普通话”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性质、特征、地位及规范等方面。此后,研究范围扩大到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发声学、语言测试等方面。

(一)“地方普通话”本体研究

本体研究着重描写“地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比如: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1987)、姚佑椿《上海口音普通话说略》(1988)、王文虎《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1994)、王咏梅《龙岩新罗区“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陈蒙《“济南普通话”语音研究》等描写分析了“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邝永辉《粤语影响下的韶关市城区普通话词汇的特点》(1996)、田皓《地方普通话常见词语失误分析――以湖南腔普通话为例》(2006)等描写了“地方普通话”的词汇特征;周润年《析金华“地方普通话”》(1990)、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2000)、张建强《铺门“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2008)等则全面描写了“地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

(二)“地方普通话”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从语言接触角度出发,研究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规律、变异机制等问题。如:顾钦《语言接触对上海市区方言语音演变的影响》(2007)、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2008)、傅灵《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2010)、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以无锡方言为例》(2012)等论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研究方言与普通话的共变规律;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2010)、李庐静《地方普通话方言变项的使用和扩散――以福建永安普通话“来去”句的调查分析为例》(2013)、《福建永安地方普通话共时变异研究》(2013)等论文运用语言变异理论,研究地方普通话的变异规律。

从语言规划角度入手,研究“地方普通话”的规范问题。相关研究如: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1988)、陈海燕《浅析海南腔普通话在词汇方面应该规范的问题》(2001)等。

(三)“地方普通话”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界对“地方普通话”形成的机制和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者从偏误分析角度出发,研究“地方普通话”中介语的特点及如何纠正地方普通话等问题。如:许长安《大田普通话的普及和偏误》(1991)、顾英华《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2003)、王磊、张颖《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2007)、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问题》(2007)等论文探讨了“地方普通话”偏误的表现及其原因。

(四)语言测试中的“地方普通话”

1994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启动。随着这一工作的开展,大批学者以语言测试为切入点,针对各方言区使用普通话的难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策略,有力地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工作。这一方面的成果,如: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2006)、张建强《中介语理论与PSC论略》(2006)、周萍《上海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韵母偏误的比较研究》(2006)、张玉梅《吉林方言中介语及语言测试》(2009)等。

(五)“地方普通话”的发声学研究

传统的语言研究多凭语言学家用口耳来摹仿语音并依靠音标对语音进行描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使用仪器分析各种语音,使语音研究更加科学和准确。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入手、探讨“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的成果,如:李爱军、王霞、殷治纲《汉语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的对比研究》(2003)、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误研究》(2010)、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2010)、李宁、孟子厚、李蕾《山西普通话的语音特征分析》(2011)等。

在上述研究中,以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成果最为丰硕,认知语言学和发声学研究则处于新兴阶段,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三、研究内容

“地方普通话”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

(一)理论研究

学界对“地方普通话”的名称、性质、特征、界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这种不标准的普通话还没有统一命名,如:李如龙(1988)等称之为“过渡语”,姚佑椿(1988)、汪平(1990)等称之为“XX口音普通话”或“XX普通话”,陈建民、陈章太(1991)等称之为“地方普通话”,还有人称之为“XX腔普通话”“蓝青官话”“椒盐普通话”等。究其原因,这与每个人对“地方普通话”这种现象的性质和特征的认识不同有关。

“地方普通话”是一种既非标准普通话又非地方方言的语言现象,这已得到学界公认,然其性质如何,各人看法略有不同。侯精一将其视作“标准普通话的地方变体”,郭正彦认为这是“在各方言地区的运用中带有一定程度地方特色的普通话”,李如龙认为它“是方言和普通话这一对立统一物之间的中介,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相互影响的中间环节”,陈亚川认为“是方言区的人学习非母方言的共同语的过程中产生的中介语现象”。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地方普通话形成于方言区人们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与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赞成陈亚川的观点,如韩玉华、顾英华、刘艺、肖劲松等。

通过对“地方普通话”的性质进行讨论,学界对其特点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如:李如龙(1988)认识到“地方普通话”“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在一个方言区的一个时期里,多数人所说的过渡语的两种成分构成又是具有大体一致的系统性的”,具有动态性、系统性、模糊性等特点;陈亚川(1991)进一步谈到“地方普通话”“有其不易改变的顽固性”的特点。

在如何判断“地方普通话”方面,姚佑椿(1989)提出区分普通话的严格标准和功能标准,认为普通话的下限是“能沟通不同方言区的人的语言交际”;谢俊英(1999)进一步提出语音是判定一种语言是否是普通话的首要条件,同时应兼顾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肖劲松(2007)提出普通话中介语的七个语言表征。

(二)个案分析

从成果数量来看,“地方普通话”的个案研究远多于理论探讨。笔者共搜集到108篇有关“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成果,其中80%属于个案研究。目前,全国各地的“地方普通话”都受到学者关注并作了一定研究。如:陈亚川对闽南口音普通话的研究;姚佑椿、汪平对上海口音普通话语音特征的分析;曾子凡对“港式普通话”的剖析;张淑敏、张兆勤对甘肃“地方普通话”特点的剖析;邵敬敏、石定栩对“港式中文”形成原因、性质和变异手段的探讨;高山对武汉普通话的解析;陈秋娜对柳州普通话的语音体系特征的探讨等。

四、研究方法

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以定性法为主,多采用描写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如:陈亚川、刘新中等运用描写分析法对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2000年以后,学界除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还引入调查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如:汪平、杨金凤、赵玲等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对当地地方普通话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陈松岑、劲松、李庐静等运用抽样调查和比较分析法探讨方言普通话与社会变项的共变关系;刘艺使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粤方言区普通话字音的偏误类型及字音习得;韩维新、李宁、孟子厚等使用语音实验法探讨了地方普通话在发音方面的情况。

五、结语

总体来说,国内地方普通话研究已发现不少语言事实,也有一定的理论探讨,在描写其静态语言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注重对地方普通话的调查描写,但对其形成机制和动态演变的研究不够;其二,个案研究多集中于非官话方言区,官话方言区的成果较少;其三,研究过程未能更好地凸显地方普通话的应用价值。有鉴于此,未来还应该加强“地方普通话”研究。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专项资助项目[11JK0278];陕西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2K080]。)

参考文献:

[1]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2]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3]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J].语文

建设,1988,(04).

[4]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

(4).

[5]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J].语言研究,1990,(1).

[6]陈亚川.“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J].世界汉语教学,

1991,(1).

[7]崔梅.地方普通话与汉民族文化心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3,(6).

[8]王文虎.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4,(3).

[9]刘俐李.新疆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扩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5,(1).

[10]刘新中.海南口音普通话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8,(4).

[11]刘宏. 加快“过渡语”研究的步伐[J].语文建设,1999,(4).

[12]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J].方言,2000,(3).

[13]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

误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3).

[14]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

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6).

[15]刘艺.粤方言区普通话字音的偏误类型及字音习得的量化分析

[J].语言文字应用,2008,(2).

[16]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

个案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0,(4).

[17]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J].中国语文,2010,

(4).

[18]叶军.上海地方普通话口音特征语项动态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2).

[19]李庐静.地方普通话方言变项的使用和扩散――以福建永安普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之后,接连颁布了多项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各级学校、教师都逐步重视普通话教学。为提高全国普通话水平,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普通话教学课程,中小学也纷纷推出不同的的普通话教学方法,可谓异彩纷呈。而对于处于大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普通话也是刻不容缓的。由于多数中学并未开设专门的普通话教学课程,那么普通话教学这一重担就落在了中学语文教师的肩上。众所周知,目前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仍然采用方言或者并不十分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使得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学生在普通话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提高中学语文的普通话教学水平。

中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谓在每一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中学教师的教学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国家大力提倡普通话,各个行业对于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普通话素质愈来愈重视。毫不夸张的说,普通话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优秀的社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得中学生的普通话素质得以提升,完善了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其日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扩大影响范围,为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普通话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中学普通话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本源头所在,分清问题的主次,才能有的放矢,重点解决。目前中学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

(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言问题。这在刚从农村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身上较为明显,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他们本身因为受地域方言的影响,普通话并不规范,甚至于“南腔北调”,说话时带有浓郁的方言。第二是自身受过良好普通话教育的同学,他们对普通话学习存在轻视心理。有些学生会因为自己普通话素质较高,从而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老师授课情绪,破坏学习氛围;第三是由于普通话并不作为专门的考试课程,而且中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接触有限,因此并不能正视普通话的重要性,认为反正普通话不会计入考试成绩,就敷衍了事,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部分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普通话培训,自身普通话水平不高,自然对于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是大多数教师对普通话教学并不熟练,而且受到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授课方式的影响,片面的大量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时避重就轻,根据个人喜好,在擅长并喜欢的领域大讲特讲,而将自己陌生的重点一笔带过,使学生主次不分,失去学习兴趣。

二、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的接受情况。只有老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拥有充足的授课经验以及实用的授课方法,学生乐于接受授课内容,主动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中,同样应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只有如此,才能使得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水平实现质的提高,而不至于偏离轨道。那么,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使用怎样的授课方法,如何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找准重点,有的放矢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受到地域方面的影响,各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发音习惯。在农村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个现实情况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针对当地语音习惯,找准重点出错的地方加强训练。同时也要求了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普通话及当地方言的双重掌握,以便于纠正同学们的发音,使之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正确掌握普通话学习规律。以南阳地区为例:

在南阳当地方言中,经常把“shui”“zui”(“水”“嘴”)读作“shei”“zei”,这是韵母“ui”“ei”不分造成的。那么在当地的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把对韵母“ui”“ei”的辨析作为重点来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展示发声器官剖面图、老师示范朗读等方法,强化训练,加强学生记忆能力,同时可以列出相应的字词,如“谁”“背”等来进一步强化辨析,最好让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去想一些有韵母“ei”“ui”的字词,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二)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中学生有着相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因此普通话授课课时相对较少,短时间的课堂训练不可能完全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要想使得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达到平衡,就需要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还要注重对课堂以外生活的利用,尽可能的将课堂时间与课外生活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目的。

1.课堂教学趣味化。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尽量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授课方法,同时也可以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授课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在普通话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实践练习方式。例如提问某位同学朗读、要求大家一起朗读、教师示范正确朗读方法、挑选优秀学生带领大家朗读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在实践中自行总结其他方法,只要围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趣味化,学生良好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即可。

2.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普通话这门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实践重于理论,但是适当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讲解部分较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很容易就能熟练掌握普通话这一技能,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实行“以优带差”的教学方法,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将普通话学习在班级范围内全面展开。首先要发现并重点培养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自身有良好的普通话修养,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对班级及同学有责任心,乐于助人,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对这些学生重点培育之后,每人分派几位普通话基础较差的同学,以优带差,促进班级普通话水平全面平衡发展。同时对于表现比较突出或者进步较大的同学,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轮流对其进行辅导等。

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外的时间。如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组织并积极参与以普通话为主题的活动,设立奖项,使活动具有良性竞争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不仅有利于普通话教学效果的巩固,同时也锻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普通话教学日常生活化

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循序渐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作为现代汉语的推广语言,普通话口语的教学也是一项长期的内容,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的配合。作为一门实践重于理论的学科,短短的课堂教学对于普通话发音习惯及语言能力的养成无异于杯水车薪。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课堂教学“搬”到日常生活中去,做到普通话教学日常化,使每一位同学、每时每刻都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一)每节课都用普通话

要做到每时每刻说普通话,首先要在课堂上下功夫。很多学生只是在语文课堂上或者回答问题时使用普通话,觉得在其他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会显得很奇怪或者是很不好意思。这是因为学生心里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因素,不敢承认自己。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每个课堂上都大胆使用普通话,同时还要做好引导,使学生不仅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时使用普通话,要让他们在课堂之后,课间十分钟也使用普通话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二)在日常交往中使用普通话

部分学生由于害羞或者生活在方言区等缘故,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而在离开课堂之后就使用方言。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并鼓励这些同学们敢说、常说,抓住一切可以练习的机会说普通话,用普通话与父母、同学、朋友进行交流,真正做到普通话教学日常化。

(三)营造合适的普通话语言环境

鼓励并引导每一位同学使用普通话,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普通话学习环境。真正建立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有助于规范口语化练习,培养学生语感,让每一个同学都具备较高的普通话素质。这也正是普通话教学日常化的目的所在。

中学普通话教学在每一位中学生的人生历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这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为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童玮.高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提高[J].《剑南文学》.2012(08).

[2]王仲文.高校普通话课程建设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6).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01-01

1 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国防人才的重要性

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在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指出:“美军的第一需要是高素质的人才,如果没有富于主动精神的、能干的高素质青年男女,只靠技术本身在战争中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同志也曾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是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话。”由此可见未来战争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国防人才,而国防所需要的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只靠军事院校是无法满足的,故地方普通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国防人才的一个重要来源。

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加强国防,许多国家都依托地方普通高校来培养国防人才。以美国为例,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为军方培养人才,是美国的惯例。美军现有的高技术国防人才中,约有30%是从地方普通高校吸收的,美军每年新任命的初级居官中70%是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的。美国现役陆军部队中,约25%的将官和40%的校官和尉官是由地方普通高校的后备军官训练团培养的,美国在500多所普通高校设有后备军官训练团。地方普通高校已成为美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来源。

在我国,老一辈国防人才中许多也是毕业于地方普通高校。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中有4000多名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军到总参,约占总参专业技术干部的13%。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更是踊跃参军,2010年我国面向高校毕业生首次全面实行网上预征入伍报名,预征入伍规模达15万人。由此可见,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军,是我国所需高素质国防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的前进,今天的战争已经是科技和知识的较量,最终体现为人才的较量,而高校大学生就是高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国防力量的加强。但是,仅仅是学习知识那是不够的,在学习知识之余,还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加强其国防意识,使贯彻执行国防教育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地方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既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实际行动,也是我军依托地方高校培养现代化国防人才的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学生注重单纯的专业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忽视了地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

因此,积极推进地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体制改革,在充分发挥地方普通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对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国防教育活动,形成持续大学四年的国防教育机制,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国防人才,这对我国国防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2 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国防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2.1 搭建国防教育平台,丰富国防教育内容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普通高校要积极搭建国防教育平台,丰富活动内容,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到国防教育中来。

开展国防大讲堂,院士将军进课堂。开展国防教育,邀请国防军工单位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作报告,讲述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既为学生的成才指明了方向,也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如我校邀请院士、将军、中国人民总装备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成员等为学生做“现代国防”、“不懈奋斗的人生最精彩”、“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等专题报告,由院士将军为学生讲述我国核武器发展、风洞建设的艰苦历程,使学生们倍受鼓舞,同时也倍感自豪。国防大讲堂作为国防文化传播的特有载体,成为大学生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让他们在高尚的国防文化中熏陶,在专业科普学习中成长,一种积极的国防文化定会深入学生心中,让他们体会到这种文化的积极导向作用。

国防教育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相结合。为加强国防教育,地方普通高校可以将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围绕国防教育的系列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如我校先后开展纪念王淦昌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学习“两弹一星”精神、中国探月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国防科技知识竞赛等系列与国防教育相结合的重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使同学们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中接受到国防教育的熏陶。

国防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地方普通高校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可以把部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讲授此专业技术知识在现代国防中的应用;在课程实验或课程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与现代国防应用相关的题目供学生选择。通过国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国防意识。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4篇

一、引言

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等与教育相关的事件,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是输送未来教师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渠道,那么,这些未来教师的心理素质如何?与普通教师的素质是否存在差异,或有怎样的的差异?据此,本研究试图了解贵州省地区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心理素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贵州师范类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旨在通过有效的师范教育培养师范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本研究认为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实现“教书育人”目标而必备的心理品质总和,它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立足于此,本研究前期在文献法和访谈法的基础上拟定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由此设计量表,而后通过调查法,应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区分度、信度、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确立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结构如图1)和量表。而这量表也将成为本研究了解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差异状况的研究工具。

二、比较研究方法与分析

1. 研究材料。其一:本研究的调查工具为自编的《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及在此基础上修改的《贵州省师范生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后者与前者的结构和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在个别题的表述方式上更适宜于学生理解。其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分析工具为spss19.0。

2.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两类:其一,贵州地区师范院校学生,分别为贵州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师院、兴义师院四所院校的大四学生(仅选择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已经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也参加过试讲和实习,对教师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这样,一方面,与其它年级相比,他们与普通教师之间更存在可比性;另一方面,比对他们与普通教师的差异,可探析师范教育的效果与不足),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其二,贵州省中小学普通教师。分别为贵州、都匀、凯里、兴义四个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发放问卷共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6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spss19.0对回收数据予以统计,本研究发现,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心里素质结构的子维度上均存在差异,有的出现显著差异。据此,逐一列表分析。

(1)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认知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认知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1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认知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1数据显示,在“职业角色理解”和“职业角色认同”方面,师范生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教师(P

(2)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能力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能力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2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能力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2数据显示,在“教育能力”方面,师范生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教师(P

(3)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品性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品性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3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品性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3数据显示,除了“耐心”和“自信”上,师范生和普通教师差异不明显外(P>0.05),在“责任感”和“宽容”方面,师范生显著低于普通教师(P

(4)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情感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情感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4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情感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4数据显示,在“情感投入度”方面,师范生显著高于普通教师(P

(5)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社会性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社会性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5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社会性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5数据显示,在“心理沟通”、“人际环境适应”和“专职交流”方面,师范生都显著高于普通教师(P

(6)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发展素质”上的比较。在“职业发展素质”方面,贵州省的师范生和中小学普通教师的差异比较见下表:

表6 贵州省师范生与中小学普通教师在“职业发展素质”上的差异

由表6数据显示,在“教学动机”和“教育反思”方面,师范生和普通教师的差异均不显著,在“素养提升”方面,师范生非常显著地高于普通教师(P

三、比较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贵州省师范生和普通教师的心理素质结构逐一比较,可发现贵州省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一定共性和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作为未来的教师,在心理素质的某些方面,现代贵州师范生具有比普通教师更积极的特性。主要是在学生观、创新能力、公正性、情感投入度、心理沟通、人际环境适应、专职交流、素养提升和现代信息容纳方面,师范生都明显优于普通教师,这也展现出年轻学生的活力与热忱。尤其在职业社会性素质方面,师范生有着积极的期待和准备,为未来职业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虽然贵州省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值得肯定,但在某些方面也体现了他们与普通教师的差距,从而会对未来教师的工作适应和发展形成一定的阻力。具体折射于以下方面:职业角色理解、职业角色认同、职业价值认知、教育能力、科研能力、责任感、宽容、坚韧、教育感染力、情绪控制力、挫折承受力和工作环境适应。由此可见,贵州省师范生们的大学教育在这些方面有待提升。

第三,从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的心理素质中,隐含这三大矛盾,这有可能成为师范生职业发展道路中的隐患。故有必要深入细致地梳理:

第一类矛盾:即是师范生的学生观与普通教师相比,彰显出强烈的积极乐观性,但另一方面在责任感、坚韧和宽容的职业品性素质上却显著低于教师,那么日后师范生在从业中必然会面对自己学生各种不可预知、不同程度的错误,而在责任感、坚韧和宽容方面较为淡弱的他们,是否能有效地应对学生的问题,若不能,则有可能形成失望等消极情绪,进而在学生观上出现清冽的失落感。

第二类矛盾:一方面,师范生的心理沟通、人际环境适应、专职交流、情感投入度等都显著高于普通教师;另一方面,挫折承受力和情绪控制力又显著低落,前者说明师范生对日后工作有积极的期待,后者又显示出师范生的情感素质薄弱,如此而来,若师范生在日后工作中遭遇人际关系的困扰,那么较低的情绪控制力和挫折承受力有可能会抑制他们职业社会性素质的发展。

第三类矛盾:虽然大四的师范生参与过试讲或实习活动,但毕竟欠缺丰富的教育经验,所以其教育能力与普通教师相比显著低下,然而,师范生的教学效能感却和普通教师相差无几。这就意味着师范生对于日后的工作:一方面存在积极向上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存在理想化或盲目自信化的状态,后者的状态会让师范生低估教育现象和问题,从而可能会遭遇突发问题出现后措手不及的窘迫,从而有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教学动机。

四、教育启示与策略

针对上述贵州师范生心理素质的状况,本研究认为对于贵州师范生的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良。

第一,实施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理念是广为认可的,但真正实施时两者有所脱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贵州省现行教育师范类学校的《教育学》教材,普遍偏重理论,或联系实际的内容欠缺;另一方面,师范学生一般是在大二、大三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或《教学法》等课程,可是在试讲或实习时却是在大四,这样所学理论在应用中时间滞后,学生普遍反映淡忘了所学内容,难以学以致用。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开展教育类课程时,可精简理论环节的讲授,并能在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同时,有机会接触教学实践,这样对课程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应用效果更佳,从而让师范生对职业角色理解及认同更清晰化,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学能力。

第二,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本研究所提出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师范生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备的心理素质而开展的训练。旨在增强师范生的情绪控制力、挫折承受力、责任感、宽容、坚韧等心理品质,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由专职教师实施,亦可通过辅导员在课后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或者由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竞赛等。总之,让每一位师范生在大学校园内都得以适量的心灵塑造的历练。

第三,发起关注教育热点的活动。教育热点的关注,可使师范生及时了解教育现状,吸纳教育新理念,并同时提升学生教育方面的科研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开展教育热点讲座或课程,或由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教育热点的主题班会讨论,让学生分享教育热点信息及观点。

第四,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除了各师范院校都有的教学实习内容,还有部分学校兼备的学生在实验基地助教及国培项目的师生置换项目,还可以聘请中小学学校的普通、骨干或特级教师到师范院校,与师范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并为师范生创造和争取更多深入教学单位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更为熟悉,对职业理解和期待更切实际。

第五,扩建教育类主题创新设计平台。由调查结果可知,师范生的创新能力、素养提升、现代信息容纳等心理素质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大学教育中,其发挥或展示的机会有限,因此大学校园可尽量开设教育创新类的比赛活动,并给予参与者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那么师范生的优势即可发扬,并得以锤炼。

第六,民族文化的多渠道渗透。贵州省大部分师范院校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地,而大部分学生将留守在贵州任教,其教学对象亦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否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交流顺畅,将会影响到日后师范生教书育人的成效,故师范院校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可以通过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民族文化讲座或选修课、少数民族师范生传递本族特色内容等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渗透活动,让师范生对民风民俗形成一定的印象,以期使师范生日后与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交流无阻碍,进而在社会性素质方面发展更佳。

参考文献:

[1]郭黎岩.高师生心理挫折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3).

[2]唐迅.现代教师心理素质[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史克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速评[J].教学与管理,2004,(5).

[4]俞国良,曽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极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5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宁波地区6所高校(3所公办、3所民办)2400名在校大二学生进行体质与健康抽样监测。通过对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检测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除身体形态和速度灵巧素质无显著差异外,在呼吸机能、有氧耐力指标及柔韧素质指标上,宁波普通高校的学生都要好于民办高校学生。

关键词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随民办高校在浙江沿海城市的快速崛起,宁波民办高校规模及办学质量都有了很大发展,而民办高校对大学生体质的不重视,师资力量配比等原因,使学生体质始终与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制约了民办高校培养一流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宁波地区6所高校(3所普通高校、3所民办高校)2400名在校的大二学生体质的抽样监测,分析学生体质差异现状的原因,提出解决宁波民办高校学生体质下降的可行性办法。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宁波6所高校(3民办、3公立)各随机抽查400(男200、女200)名在校大二学生。

(二)分析指标

测试指标:身体形态(身高、体重),生理机能(肺活量、台阶实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男),仰卧起坐(女))。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研读发表在中国电子期刊网和中国硕士学位论文集以及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大学生体质的相关文章,为搞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抽样调查法:宁波6所高校(3民办、3公立)各随机抽查400(男200、女2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7.0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对6所高校主管体育的领导进行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差异的现状

2011年宁波市6所高校(3所普通高校和3所民办高校)的2400名学生,就《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进行抽测(见表1、表2、表3、表4、表5),从抽测结果发现,身体形态方面,宁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身高、体重指标无差异,但民办高校大学生中的肥胖学生多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生理机能方面,呼吸机能和有氧耐力指标,宁波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要高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在速度灵巧素质上,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在柔韧素质上,宁波普通高校要好于民办高校。

(1)身体形态方面

(2)生理机能方面:

(二)体质差异的原因分析

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力

在宁波民办高校中,部分学生缺乏在高校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他们的体育行为极少数为主动参与,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体育学分,顺利毕业。在意志力方面,民办高校学生远远不及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耐力项目测试上,无论在测试的态度还是重视程度上,普通高校学生要明显高于民办高校学生。

2.体育校园文化的差异

在公办的宁波高校往往走进校园你能感受到体育文化的底蕴。足球场排队等候,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基本没有多余的空场地。反观宁波民办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一流,人寥寥无几,场地空荡荡一片。

3.体育教师的主观性差异

同样身为高校教师,存在企事业编制待遇的巨大差距,加上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缺少必要监督和学习培训,课堂教学放养式,偶尔的一次正规的上课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或学校评估检查。

4.学校重视程度差异

在宁波民办高校中,学校往往重视学生的就业、安全。师资配备存在很大差距,同样上俱乐部课,民办高校可能高出普通高校一倍甚至还要多的学生,这样势必影响教学。没有教学质量的保障怎么可能会出好的“产品”。

三、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学生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充分利用晨跑、校园特色项目(如健身跑、太极拳)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从提高学生体质入手,分阶段地针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技巧等方面加强练习。

(二)推进宁波民办高校体育校园文化的建设。定期的举行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校园篮球、足球、排球联赛;以赛促进学生体育活动兴趣,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三)加快推进教师企事业编制改革。随着民办高校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快速成长,浙江已逐步开始落实民办教师企业转事业编制,增强民办体育教师的主观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监管,定期抽查。有关部门加强对宁波民办高校学生体质的监管,包括民办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定期到学校抽查,如发现不合国家规定应给予严厉处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S].

[2] 陈智勇.体育与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栩林.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1):131-132.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发展

0 前言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练习为主,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达到强身健体,增进健康和提供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1]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更是转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认知的重要过程,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一直以来步伐较小,在很大程度上未能体现云南省特色优势,也未全方位的展现出公共体育课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逐渐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主、副项结合、主、副项、身体素质结合、课内课外一体化、特色运动项目等教学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且根据近年来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中部分情况直线下滑的现象,以及学校场地、教师等资源情况,对公共体育课进行改革成为了必然趋势。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对研究所需文献进行查阅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1.2 Swot分析法

结合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现状,对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因素进行分别分析,为论文结论的形成提供支撑。

1.3 逻辑分析法

对查阅到的资料及分析过程中得到的结论进行逻辑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省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一般为1年级第1学期开设体育必修课,进行体能素质锻炼;第2学期和2年级开设选项课,对部分身体不适的学生的开设康复保健课,值得一提的是:少部分院校在公共体育课中加入理论课教学[1]。另外,根据近年来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中部分情况直线下滑的现象,以及学校场地、教师等资源情况,对公共体育课进行改革,选项+身体素质+副项、选项+身体素质等形式在一些地州院校逐渐开展起来,且每所高校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身体素质测

从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开设情况来看,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基本符合《大纲》精神和要求,五个领域也包括在内,但在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以及科学有效的锻炼方法要求度并不高,导致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而课程开设情况则比较齐全,但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这些大众项目上较多,瑜伽、体育舞蹈、跆拳道、游泳、桥牌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项目只在少部分学校开展,并没有在云南省普通高校中普及开展。

最后,从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对于公共课程的考核都取决于:平时成绩+技术成绩、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技术成绩、平时成绩+技术成绩+身体素质成绩等三种形式,这几种形式基本都能比较科学的反映出学生的期末成绩,但是集中存在的问题为,比例分值无法统一化,导致无论哪方面比例比重的倾斜,都会对一定的学生体育课的学习造成影响。比如:身体素质比例增高,对于身体素质差,但学习兴趣高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优势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过程。云南省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在各个高校都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丰富多彩,因此,挖掘云南省普通高校特色体育项目,将成为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一大亮点;另外,云南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发展学生耐力素质的重要场所,结合地理位置的特点,安排科学有效的耐力素质锻炼方法,对提高云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劣势分析

公共体育课教学不仅仅是学校体育目标形成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或者考核方式等方面来看,都存在一定改革空间,把更多紧接时代潮流的运动项目纳入到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将公共体育课考核方式根据开设项目及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合理分配,对提高云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是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将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分类组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2.4 机遇分析

1)2014年6月《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的颁布,提出各个高校要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鉴于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可以从传统的选项课或者综合课转变为特色的体育课教学,比如:楚雄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为9+6+3(9选项课学习,6周身体素质训练,3周第二副项学习)。

2)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对于学生提高体育运动参与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学生在空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更是学生对运动锻炼方法运用的有效表现,结合国家政策的颁布,在学校中多增设体育项目俱乐部、定时开放学校体质测试监测系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体质健康情况,促进其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3)基于“互联网+”的提出,针对云南省大学生体质测试情况,结合互联网对学生建立体质档案库。学生通过档案库可以直观科学的了解自己大学四年的体质健康情况,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档案库,看到自己在全省大学生中体质测试成绩排名,从而激发我省大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积极性。

2.5 威胁分析

1)为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学校体育工作效果,《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标准》颁布后,对各高校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中对学校体育课课时、项目、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场馆、体质测试、师资待遇等都做了明确要求。云南省部分普通高校在各项要求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与发达城市高校学校体育发展的差距。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从公共体育课开设项目、课时分配、教学模式等方面,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与发达城市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选项时的集中、参与度不高等都与此相关,开设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运动项目,合理科学得分配课时结构,创新特色运动项目、采用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将成为未来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重点方向。

3)体育运动文化的效应较低。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优势,毗邻东南亚国家、又拥有着一定的高原训练基地,体育明星也不在少数。但体育文化的传播却相对较少,从教师教育联盟到大学城,再到地州院校,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局限性成为了高校学校体育发展的阻碍墙,体育文化的传播效应越大对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影响越大,只有从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传播途径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将得到最大的效益。

3 小结

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是提高云南省高校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按照近年来颁布的相关政策,提升学校体育综合实力,顺应时展机遇,构建互联网+学生健康档案,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效果;结合地域特色,挖掘特色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利弊关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身体素质能力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关键所在;因此,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发展需要从多元的路径进行分析,结合云南省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特色,做创新和转型的前进着。

【参考文献】

[1]曹冲,刘德军.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03).

[2]吴燕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主、副项制”模式的深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04).

[3]马岳良,史湘平,曹利民.高校“三自主”体育选项课改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理工大学为例[J].竞技论坛,2013(07).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非师范类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主客体;研究

一、主客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作用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其目的是不断推进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把全国的推普工作引向深入,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普通话水平测试由测试员和应试人构成,属于主观性测试。主体是测试员,客体是应试人。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都有重要作用,任何一方在规定的测试时间内的临时表现都将直接影响测试的质量,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素质和应试人的素质都与测试水平密切相关。

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尽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测试内容全国统一,但测试的质量很容易受到测试员的资历、自身语言水平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主观性测试中,测试员起着关键的主导性的作用。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测试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到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成效和汉语规范化的程度。

因此,“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为了减少因个人趣味的差异而造成在掌握评分标准上的误差,必须建立一支合格的、素质良好的测试员队伍。” [1]

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人,是测试的对象,在测试中也有很强的主观性,虽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对测试的内容和范围及试卷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使得应试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表现也不同,尤其是根据圈定的范围来准备应试,不一定能全面体现应试人的普通话综合素质,这也影响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

二、非师范类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主客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应熟悉和拥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 政策,热心语言文字工作,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具有大专毕业文化程度和三年以上工作实践,并有较高的语音分辨能力、作风正派,在省(自治区、 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或部委直属单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承担测试任务,测试工作必须严格按统一的测试标准和要求独立进行。[2]由于普通话测试是一项标准参照性测试,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和完善,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中较为明显。

就测试员而言,非师范类高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测试员对于测试的认识与国家进行测试的目的和意义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院校大多没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资源有限,因此,进行普通话测试的测试员有的是本校老师,有的是校外的测试员,测试员队伍的复杂使得他们提高认识有一定的难度,以至于他们中的极少数学校重视普通话推广的表现往往体现在宣传标语与口号上,督查不力。因此,这种情况下,要想让校内的测试员高度重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不太现实的,更何况是校外的测试员。二是有的测试员长期从事每年一次的测试工作,已经产生“倦怠”心理,这势必会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和可信度。三是加强自身学习的意识不够。比如,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院校的普通话测试员,虽然也进行日常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但是他们的学习内容基本与普通话测试的要求、内容及标准没有太大关系,这也为测试员自身抽出时间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增加了难度。四是高校内的普通话测试员之间的交流不够。由于测试员从事的岗位不尽相同,增加了测试员之间交流的难度。

就非师范类高校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从业的方向与专业密切相关,对普通话的要求比较松,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从思想上重视普通话测试,而且他们在平时的交流中都是普通话与方言并用,至于用什么,大多取决于与之交流的对象。一小部分学生虽然也关普通话测试,但并不认真准备,寄希望于测试时候的临场发挥和下一次的报名考试。

三、非师范类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对策研究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参照性质也为进一步提高测试水平提供了较大的自主空间,这需要发挥主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就测试员而言,一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意义。站在国家发展、学校发展以及个人成长的高度正确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测试员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普通话测试的政策,吃透精神,谨慎测试;另一方面也要认真研究普通话测试的录音,分析应试人在各项题目中的优缺点,找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处,以利于更准确地在测试中做出判断,防止靠经验判断出现失误。三是要克服怠倦心理。长期从事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要年年都有新精神,次次都有新面貌,避免草率判断。四是要多与同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

作为应试人,要想提高通过率,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提高自身素质和人生职业发展的长远作用。其次要认真对待测试,不能因为单次考试报名费用低而不认真准备。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学习,打下普通话的良好基础,才能在测试的不同题目中得心应手,通过率和等级都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能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率,为学校发展和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不断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普通高校,发展,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论文参考网。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迈向社会建设中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价值的升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对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诸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经济、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各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活动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制约和影响,并被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围。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下特点。(1)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它是由特定的地域的民族所创造出的具有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不同精神形态。(2)传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纽带,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的。(3)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4)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历史进程,给民族传统体育造成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也间接地反映时代的特点。

2、普通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养成科学合理文明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已经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受到资金、科研水平、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仍然面临诸如专业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等多种方面的问题。如目前出版的学科专业教材还不是很丰富,而赵长征对全国不同地区共50所高校开展的9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针对从事教学的教师及所具备的场地、器材进行了调查统计, 发现部分高校只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课外活动中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没有纳入教学内容。用于传统体育的教学经费只占3%左右。应该认识到,不论是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认识方面,还是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普及的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存在相当多的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3、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开展对大学生在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增进身心健康以及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民族传统体育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符合大学生纯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作为现有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民族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从而有效地壮大学生体育锻炼队伍,扩大体育人口。面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缺乏等问题,普及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龙舟、跳绳、踢毽、拔河等,可大大减轻学校对体育教育投入的负担,既经济又具有实效性。论文参考网。

学生阶段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人的协调、灵敏、柔韧和速度等身体素质正处在发展敏感期,只有相应地学习、训练多种技术,掌握各种技能,身体素质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包含的类型繁多,其中适合于学校开展的项目很多,十分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技能。在学校体育中充实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极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调的是人体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仅仅是衡量人的运动经历,而非是体育水平的标志,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运动技术加以较大程度地改变,摆脱了技术规范对人的制约,使人在活动过程中更加自由,心情更加舒畅。论文参考网。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终身进行民族文化规范教育的最好载体,各民族文化的规范要求凝聚在运动项目之中,被纳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生活中良好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的一生,为其健康服务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能够终身得到教育。学生在掌握这些技术的同时,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之后,极易形成人的运动习惯,对终身健身活动很有帮助,便于人们向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化。学生步人社会后民族传统体育的终身教育作用还将始终发挥它的效能。

4 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珍品,是构成民族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努力继承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给予民族传统体育应有的地位。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大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明确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学生在对技术的掌握、规则的学习、理论的了解过程中,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包含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成分的影响,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弘扬民族意识和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的是灌输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面向新世纪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身心俱健的合格大学生。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都需要重新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应做出相应的变革。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教育。在普通高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的修养和思想道德的修养都很有益处。

4.2 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在不少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和体育教育专业课中,已经开设了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开设的面还不够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体育院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当地主要的民间传统项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师资队伍的培养。

4.3 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离不开一定的经费投入和物质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支持各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4 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通过借鉴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基础上,将不断成熟的体育文化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伦理学、体育民族学、体育人文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方面的自然学科理论充实其中,不断地吸纳交叉学科的成熟理论知识,逐渐完善和充实学科体系。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依托的、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体系是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必须结合地区实际,吸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髓来充实学校体育,必须选择代表各个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容作为学校教育中民族体育的技术主干和框架,并以次建立起不同技术分枝,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要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要健全学校体育文化,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较强身体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人力资源。

5 结论

5.1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5.2 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发展目前还非常薄弱,需要不断加强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的力度。

5.3 要不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芦平生.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100

[2] 赵长征.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 赵玉娟.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173-175

[4] 黄银华.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54-157

[5]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6):8—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9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普通高校,发展,对策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论文参考网。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迈向社会建设中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完成大学生价值的升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对继承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诸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经济、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各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活动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制约和影响,并被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包围。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下特点。(1)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它是由特定的地域的民族所创造出的具有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不同精神形态。(2)传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纽带,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的。(3)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4)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历史进程,给民族传统体育造成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也间接地反映时代的特点。

2、普通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体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养成科学合理文明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已经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受到资金、科研水平、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仍然面临诸如专业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等多种方面的问题。如目前出版的学科专业教材还不是很丰富,而赵长征对全国不同地区共50所高校开展的9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针对从事教学的教师及所具备的场地、器材进行了调查统计, 发现部分高校只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课外活动中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没有纳入教学内容。用于传统体育的教学经费只占3%左右。应该认识到,不论是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认识方面,还是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普及的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存在相当多的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3、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开展对大学生在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增进身心健康以及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民族传统体育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符合大学生纯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作为现有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民族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从而有效地壮大学生体育锻炼队伍,扩大体育人口。面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缺乏等问题,普及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龙舟、跳绳、踢毽、拔河等,可大大减轻学校对体育教育投入的负担,既经济又具有实效性。论文参考网。

学生阶段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人的协调、灵敏、柔韧和速度等身体素质正处在发展敏感期,只有相应地学习、训练多种技术,掌握各种技能,身体素质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包含的类型繁多,其中适合于学校开展的项目很多,十分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技能。在学校体育中充实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极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调的是人体技能的全面掌握和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仅仅是衡量人的运动经历,而非是体育水平的标志,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运动技术加以较大程度地改变,摆脱了技术规范对人的制约,使人在活动过程中更加自由,心情更加舒畅。论文参考网。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终身进行民族文化规范教育的最好载体,各民族文化的规范要求凝聚在运动项目之中,被纳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生活中良好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的一生,为其健康服务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能够终身得到教育。学生在掌握这些技术的同时,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形成之后,极易形成人的运动习惯,对终身健身活动很有帮助,便于人们向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化。学生步人社会后民族传统体育的终身教育作用还将始终发挥它的效能。

4 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珍品,是构成民族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努力继承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给予民族传统体育应有的地位。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大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明确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通过民族体育文化的学习,学生在对技术的掌握、规则的学习、理论的了解过程中,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包含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成分的影响,使学生全面系统地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弘扬民族意识和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的是灌输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面向新世纪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身心俱健的合格大学生。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更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都需要重新转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应做出相应的变革。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体育,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教育。在普通高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的修养和思想道德的修养都很有益处。

4.2 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在不少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和体育教育专业课中,已经开设了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开设的面还不够广,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体育院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当地主要的民间传统项目,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师资队伍的培养。

4.3 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设离不开一定的经费投入和物质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支持各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4.4 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通过借鉴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基础上,将不断成熟的体育文化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伦理学、体育民族学、体育人文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方面的自然学科理论充实其中,不断地吸纳交叉学科的成熟理论知识,逐渐完善和充实学科体系。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依托的、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技术体系是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必须结合地区实际,吸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髓来充实学校体育,必须选择代表各个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容作为学校教育中民族体育的技术主干和框架,并以次建立起不同技术分枝,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要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要健全学校体育文化,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较强身体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人力资源。

5 结论

5.1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5.2 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发展目前还非常薄弱,需要不断加强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的力度。

5.3 要不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芦平生.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4-100

[2] 赵长征.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 赵玉娟.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173-175

[4] 黄银华.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54-157

[5] 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6):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