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实验诊断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7:23

实验诊断论文

实验诊断论文第1篇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课教学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1]。良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同学掌握基本的临床医学诊断方法的重要途径。诊断学的教学方式与基础课程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基础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和实验室完成,而诊断学有大量教学活动在医院中进行。这就成为诊断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难点和关键。

1目前不同专业层次的诊断学实验课的安排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越来越趋向多样化、综合性。就目前中医院校开办的专业而言,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等,实验课学时在20学时左右;而像非医学专业如医学心理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医学英语专业、口腔工艺专业等总课时相对医学专业来说少,实验课在10学时左右。

2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环节

诊断学实验课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以下环节。

(1)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又可称为生理见习)。按照检体诊断的内容和顺序,生理见习包括:检体诊断的基本方法,一般状态及其头颈部查,肺脏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教学。(2)心肺模拟人听触诊及腹部模拟人检查。(3)观看诊断学基本技能及心电图等的电教片。(4)临床实践。(5)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6)心电图实验。(7)病历分组讨论。

3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

目前,就我校的学生和教学特点而言,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如下。

3.1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是诊断学实验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

3.2心肺模拟人听触诊(一般在心脏检查之后进行)和腹部模拟人检查穿插在检体训练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形象性。

3.3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因专业不同而异,例如,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等就选择进行此项环节,其他如非医学专业因学时少,教学要求不同不进行此项环节。

3.4临床实践是教学的又一关键和难点。诊断学涉及许多临床疾病,为提高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上应安排一定的临床见习,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接触患者,将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见习,并根据见习结果进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但由于目前医疗市场的改革,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高校扩招,学生班大人多等原因,给临床见习带来一定困难。

3.5因学生专业和层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环节。

3.6分组多以15人/组为标准。如果分组过大,学生观察和学习、老师示教就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7问诊和病历书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练习。这部分理论课讲完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多写几篇病历,以便学生掌握一般的病历格式。同时还安排学生到临床接触患者,亲自问诊,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和书写病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自觉性,病历完成情况不好。加之学生学习诊断学时初步接触临床,在病人面前有不好意思、难为情等心理影响,所以教学环节效果不佳。

4就诊断学实验课的现状提一些个人的拙见

4.1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的训练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多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中,老师必须做到统一手法,规范动作;学生要分组训练(最好两人一组),互换角色。由于实验课堂上的练习,毕竟太少,应嘱学生回寝室再自己练习。课堂训练时,老师应进行巡视和辅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和手法,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参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学生专业的区别,医学专业学生可基本保证实验课各个环节的进行,但应把重点放在检体训练和临床实践中。对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应着重进行检体训练,这样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2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打破传统的考试方法,即笔试和实习前临床考核(同学之间的互相检查),传统的考试方式着重考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录像考试以形象生动的具体画面展示在受试者面前,并且把一个个的实际问题交给受试者,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诊断学考试近乎床旁考试[2]佣拐锒涎д嬲晌俅惨窖У幕*ぁ糞THZ〗4.3基于第2点,就一定要加强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3.1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3]

缭诖笱Ф昙毒涂枇俅惨窖迪胺矫娴目纬痰取*ぁ糞THZ〗4.3.2增加临床实践的学时数,带教老师最好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以便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

4.4实习课分组不宜过大。搞好诊断学的教学,加强实验课的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能力及其临床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4.5目前检体训练的实验课教学方法主要是经典的教师教、学生做的模式,所以加强教师的监管性和学生的自觉性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多动手。

4.6多进行病历讨论教学带教老师选择比较典型的、难度适中的病历,让学生根据病历提供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历分析讨论,提出完整诊断和诊断依据。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对以后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打基础。

4.7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投资建立临床技能中心,目前我校已在新校区投资建设了实训中心。如果能够建立临床诊断技能培训分中心,那会更好。

笔者认为,临床诊断技能培训分中心应建设:

(1)模拟病房:下设心肺听触诊训练室,腹部检查训练室,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和五官检查训练室,急重症抢救训练室,病患处理训练室。

(2)模拟门诊:使用SP(标准化病人)[4]进行教学,并建立为SP的模拟候诊场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见习面临新的困难,如病人和主管医生不配合教学、病历不易查阅等。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与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沟通、采用SP(标准化病人)及多媒体教学、增加课时及交叉轮转教学的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和教学的矛盾,对保证临床见习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临床操作技术训练室:选择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静脉插管术等),利用模拟人进行训练。

(4)多媒体学习、评估室:利用现有诊断学课程网站,建立多媒体学习中心,同时建立网络化的训练评估体系,对每位训练者进行评估。

当然,这些不是简单的设想所能达到,需要再努力。

4.8开设临床基本技能这门课程临床基本技能为医学重要桥梁课程,也是实践新教学模式的重要课程之一。如果有成熟的开课条件,可选择资深诊断学方面内、外、妇产科、儿科等专家教授,辅以护理、影像及计算机方面教师担任,再根据需要从临床抽调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参与教学。为学生训练和老师示教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基本技能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

我校的心肺模拟听触诊训练就是很好的临床技能训练的实例,只是开放程度不够,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4.9多开展诊断学技能比赛诊断学技能比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了技能训练检体诊断的方法,并且容易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诊断学的教学与学生的临床实习间隔时间较长,部分学生对基本的操作内容有的可能淡忘,所以有必要在实习前再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以便使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回顾性复习,到临床实习阶段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实际工作。

5总结

本文对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当然也存在着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克服困难,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

2羊裔明,吴谨渚,欧阳饮.医学生诊断学考试方法的探讨.医学教育,1991,(6):27-29.

实验诊断论文第2篇

随着交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不同学科技术的有机融合不断形成崭新的混合型技术,如化学与电学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化学传感器检验技术.光学与电磁学技术的结合产生了流式分析技术,等等。为了便于介绍和了解,应将医学实验诊断技术进行合理的分类。但是,混合型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众多实验诊断技术难以按某种单技术原理进行分类。由于同一原理可建立多种不同技术。而不同的原理又可建立类似的技术,用于解决相同的问题,因此,目前实验诊断技术分类比较困难。

2实验诊断具体方法

2.1实验诊断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实验诊断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学习,钻研专业技能,经常去医院了解医学发展动态,以便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其次,上课前要熟悉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试剂配制、用具的准备、提前预示,以掌握实验诊断的全过程和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微生物基础实验课中如果标本制作的结构不清楚、不典型、染色模糊、有人工假象,那么学生观察起来则很吃力,不能独立找到所要了解和掌握的结构内容。还有在进行细菌生化鉴定方面实验时,如果没有进行预示,不知道细菌培养生长的情况如何,实验诊断中出现的问题就很难给学生解释,这就必然影响学生的实验情绪,影响实验诊断结果。因此实验诊断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2.2运用实验诊断教学方案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多以“满堂灌”方式指导进行实验,故导致学生有依赖心理,不动脑思考,对实验诊断过程及结果不甚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多以“满堂灌”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故导致学生有依赖心理,不动脑思考,对实验诊断过程及结果不甚明了,从而使整个实验课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综合性实验诊断教学,即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次实验,教师只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试剂,提出实验诊断技术要求和操作事项。

2.3做好实验诊断的考核方法

以往实验成绩的考核,过分依赖报告的优劣,导致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片面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篇幅与整洁程度,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当回事。近几年我们将实验课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一门课后,学生普遍重视起来,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3展望

发展基于需求。随着人们对疾病防治及保健概念的转变,医学实验诊断技术也必然向着相应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必然促使医学实验诊断技术的加速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医学实验诊断技术将会达到:①个性化和自主化为主的家庭或个人健康侦监。为达到此目的,将促使两类产品的出现:家用简便型检验仪器和即用型检测试剂材料。前者的形式可能是多探头、多功能衣帽、床、柜,甚至镜子、拐杖、手表等,后者的形式则可能是笔、纸、滴瓶、塑料卡片等。此类产品使人们可以自主检查、了解自身的某些生理或生化指标;②医院以综合生理功能监测室和组合指标化学分析室的模式服务患者。只要人进入综合功能监测室,受检后即可得出形态学检查结果。再由化学组合指标检测进行印证,最终得到确诊,即医院的实验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完成疾病的明确诊断。家庭或个人所需的实验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完成对健康指标、疾病状况的跟踪和疗效评价。

实验诊断论文第3篇

关键词 分子诊断学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类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诊断中被广泛应用,逐步形成分子诊断学这一学科分支。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的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①②分子诊断学已成为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

1 国内教学现状及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高校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开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环节整体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分子诊断学实验需要较高的经费投入,以及对师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要求较高等原因,国内很多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2)传统的分子诊断学实验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传统的实验一般是几个基本的操作技术如:核酸的提取与检测、DNA酶切、PCR技术、细胞培养、电泳技术等分子诊断学实验技术,独立的小实验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因为实验教学以验证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要目的,学生实验主要是按教材设计好的实验路线去做,以保证成功率。学生机械地模仿式做实验,抑制了他们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2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分子诊断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符合分子诊断学学科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重点是有针对性地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2.1 增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与重视度

通过开课前开展师生交流会、学习经验分享会等模式向学生介绍分子诊断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交流学习经验。组织开展高低年级学生学习交流会,由上一年级学生向授课年级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了解、期望及教学建议。

2.2 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在实验教学班实施双语教学、论文式实验报告,实验分组讨论、文献导读、科研实验案例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

(1)双语教学。教师根据实验室内容及当前分子诊断的最新知识,结合学生外语水平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和运用专业英语水平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查阅国际最新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2)论文式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采用论文的形式进行充分论述,论文式实验报告提高学生分析讨论能力,锻炼学生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为以后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3)实验分组讨论。在实验结束,针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实验结果出现的异常情况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实验组讨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的理解,解决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增加学生实验探讨热情。

(4)文献导读。教师向学生讲授查阅文献的途径、技能和方法,并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论文文献,通过文献导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查阅资料途径,了解前沿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丰富课外科研知识,发掘学生实验主动性。

2.3 完善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创新性实验

完善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最基本的实验及不断加入的随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实验。创建系统性综合实验,以疾病为主线,以临床常用的诊断试剂盒为材料,内容涵盖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等诊断领域。开展综合性大实验,例如开展包括总RNA提取逆转录PCR胶回收基因重组质粒转化细菌培养质粒DNA提取酶切鉴定等系列实验的基因克隆综合性实验。开展蛋白质提取蛋白质定量SDS—PAGE电泳电转移抗体结合显影等系列实验的Western blot综合性实验。经过这些综合性实验加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强化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

2.4 改革实验考核制度

开展多元化的考核方案,不仅要从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实验室常识、实验素质等方面考核学生的常规实验技能,而且要对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创新性思维、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3 实施效果总结

3.1 建立了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机械地照着实验指导照做,而是带着自己设计的课题进入实验室,教师的知识传授方式也从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系统化和整体化,掌握本专业所学的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学生自行设计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增加学生对分子诊断学实验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3.2 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更加看重团队意识,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实验不是一个人随意的活动,分工与协作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而这正是当前绝大多数同学所欠缺的。③由学生自愿组成团队,每个团队由4~6名学生组成,每个团队通过讨论决定研究的课题,设计课题过程中队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分工与协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培养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科研素质,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知识的更新

通过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分析,创新性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方法的进行,促进创新性教学方法的研究。学生设计的课题,知识面比较广,有些涉及最新前沿科学,部分课题对老师来说也是新知识,这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跟着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费(TS10466),广东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Y1028)

注释

① 马佳,杨清玲,陈昌杰,等.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69—70.

实验诊断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诊断学教学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效率,文中分享了作者在教学中摸索出的一套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为诊断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诊断学是门涉及多学科医学知识的综合学科,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医学教学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本人经过多年的探索,认为诊断学教学应结合临床医学现状,不断深化学科建设,构筑新的诊断学教学实验平台,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诊断学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效果

1.1重视实践观念的培养。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年来,在诊断学的教学工作中,本人不断总结、归纳,建立一套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1.1.1在诊断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模型作为直观教具。如各种护理模型、心、肺模拟听诊模型等做为诊断学教学的直观教学用具,使学生用自身的感官体验诊断学所学的体表标志、体表划线及心、肺的视、触、叩、听的正常表现、异常体征以及变化特点。特别是心脏和肺部异常体征的变化,在学校实验室同学之间的相互体检中是体会不到的,而实验室的模拟听诊,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可提高学生对诊断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

1.1.2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如在心电图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心电图课件,能使学生对所学心电图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课件中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也能使心电图的课堂教学达到与临床实际应用心电监测更接近的效果,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

1.2注重实践体验的思想。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为学生营造实践体验的条件。如利用实验室的模拟病房,将诊断学的部分理论教学带进实验室,进行床边教学,让学生做到“实践体验”。例如“胸部正常叩诊音”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练习体检,使学生不仅掌握叩诊的手法,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用心”去辩别几种叩诊音的特点,让学生做到亲自体验、感受并掌握这些叩诊音的特点。事实证明,学生对这些叩诊音的体验和感受不是教师可以用任何生动语言和肢体动作所能表达明白和描述清楚的。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不仅掌握了身体各部分的正常/异常变化的表现特点,同时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诊断学体格检查的基本操作手法和检查的内容,让学生对未来职业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

2学以致用,为提高职业能力创造条件

2.1强化模拟实习。建立多功能实验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临床实际的需要及学生的特点,制定模拟实习计划,保证实习质量。诊断学除了加强体格检查的基本技能训练,还把病史的采集、病历等医学文件的书写做为重点训练内容。

例如,选择典型的病例,找几名学生按照典型病例假扮病人,其它学生分组进行采集病史、收集临床资料,并根据所收集的临床资料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写完整的病历。让学生从“学以致用”中感到诊断学知识对未来临床工作的重要用途和应用价值。

2.2重视技能考核。应制定一套完善的诊断学技能考核体系,将诊断学的技能考核成绩纳入总成绩管理,提高技能考核占总成绩比例,并将诊断学技能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前临床实习的资格标准和临床实习基地选择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于诊断学技能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强化其诊断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并经重新考核合格才准予进行临床实习。在制定技能考核方案时,为突出诊断学的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紧密联系的特点,考核的内容必须全面,能够充分突出本学科、本专业的特点和临床实习、临床工作的实用性。通过技能考核,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大幅度提高,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提高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3举办学科技能比赛。诊断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除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心电图部分。通过集中训练,按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比赛,对优胜者给予奖励,这也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3强化综合实践能力

3.1开展课间实习。医学现象比较复杂,即使在模拟病房进行诊断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内容也是比较局限的。将诊断学的教学由学校课堂、模拟病房转移到实习医院的病房,开展诊断学的临床课间实习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医院病房按系统选择典型的病例让学生真实体验各系统疾病的异常体征,并要求与人体正常表现相比较,根据询问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临床资料,学生学会在真实工作中如何采集病史、收集临床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学会根据临床资料为病人做出临床诊断的方法;在收集临床资料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真正与病人沟通的方式及方法。

3.2开展病例讨论。一病例讨论一种是课堂上,收集典型病例开展病案讨论,以讨论的形式讲解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整理方法:说明临床诊断的方法及诊断的步骤、原则。另一种是课间实习后,教师根据课间实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对所见到的真实病例进行病案讨论。无论哪种形式的病例讨论,都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病例讨论活动。讨论内容为病人的病史、异常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探索。病例讨论锻炼学生了思维、体验和探索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也让学生感受到医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临床工作的严谨性。

实验诊断论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 分子诊断 应用型实验 整体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09-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间桥梁的检验医学也得到了空前活跃的学科建设,其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是一门专业学科,一直以来就被认为只是临床医学的辅助学科,而在医院,检验科也一直被认为只是为临床提供检测结果的辅助科室。医学技术在不断创新,21世纪迅猛发展的医学检验已经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常规检测,而是正朝着自动化、高效化、小型化、标准化和个体化发展,不再只是简单地为临床提供检测数据,而是在向着可提供临床咨询和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检验医学的方向进行转变。检验医学不同于医学检验,后者是侧重于应用技术,以标本为中心,而前者检验医学则综合了科学、技术、临床三方面,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的诊疗或为评估人体健康程度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血清学、免疫学、化学、微生物学和细胞学等检验,并提供检查范围内的医学咨询服务,包括对于结果的解释和提供进一步诊疗建议的学科[1]。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扎实的医学检验、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能胜任各级医院、血站、高校及防疫部门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室工作的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2]。20世纪50年代始,分子生物学即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与生长点,随着其理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成为临床检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且逐步形成了“分子诊断学”这一重要的学科分支。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免疫学、生化、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分子诊断的前瞻性、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使得其临床意义在于不仅能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确切诊断,而且还能确定个体的疾病易感性以及疾病分期和分型、风险评估、预后判断以及疗效的动态监测等,因此分子诊断学实验技能的训练就直接决定了培养的医学检验学生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3]。

1 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整体上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开设情况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1)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课本讲义上的内容进行灌输式讲授,粉笔+黑板+口头讲授,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内容陈旧,在学生来看,是以背书为主,较难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2)实验室硬件条件相对不足。分子诊断学实验在所需的硬件设施上往往需要投入的经费较高,加之对授课教师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要求也较高等原因,使得实验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3)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实验教学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单纯地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传统的分子诊断学实验主要是一些基本操作技术,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学生机械地按已有的操作步骤进行,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因此,为了后续学科的学习和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要求的高级检验医学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运用趋于综合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科学思维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关键环节。

2 优化实验教学的多样化教学模

根据多年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经验,笔者认为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非常必要的。

2.1 多媒体组合教学

医检专业本科教育开设分子诊断学时间不长,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期待改进的地方,其中实验教学软件这方面就比较欠缺,国内目前难以购置较好的整体优化的分子诊断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和影像教学片,创作整体优化的分子诊断学应用型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将提高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并为暂时尚不具备条件的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型分子诊断学实验提供较为理想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数码相机、摄像机、录像机、大屏幕投影仪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进行整体组合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和电视教学片等教学软件,在课堂上讲解实验理论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或动画等方式,为学生演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器材的工作原理和规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知识以及实验原理和步骤等,这样学生可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实验技能的理解。教师还能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外,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联合应用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向学生展示现代分子诊断学研究设备、新的研究技术以及受实验条件、学时和安全性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直接接触到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最新研究手段,同时同学们还可以掌握规范正确的操作,又可在网络上模拟整个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而达到加深学生对分子诊断学实验的整体认识和掌握常用疾病针对性实验室检测的目的,实现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大家共同学习,学习的方式和环境发生了改变,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空的制约,并可实时进行[4]。通过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2.2 分组讨论

在实验前可设置与实验相关的临床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以及结束后,针对预设性问题、实际遇到的问题和异常的结果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不仅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和结果的理解,还可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2.3 双语教学

根据实验相关内容,结合分子诊断的最新知识和学生外语水平实施双语教学,同时教师向学生讲授查阅文献的途径、技能和方法,并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的论文文献。双语教学有利于鞭策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专业英语水平的能力,指导学生查阅国际最新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前沿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丰富课外科研知识。

2.4 实验报告论文

采用论文的形式写实验报告,根据原理、操作步骤,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文献,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充分论述,借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可为日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2.5 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及不断加入的、随技术发展的、能与临床学科通汇贯通的先进性、临床型实验,以疾病为主线,以国家批准的临床常用的诊断试剂盒为材料。另外还可以将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到综合性实验中,用新颖、前沿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的兴趣和主动性。经过这些综合性实验加强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强化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

按教学规律和大纲要求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选择临床应用型分子诊断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关键技术为题材。

拟为:(1)质粒DNA的提取;(2)真核细胞DNA和mRNA的分离纯化;(3)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4)DN段的连接;(5)核酸的鉴定;(6)重组质粒在体外的表达;(7)表达产物的分离和纯化;(8)Western blot;(9)转化与转染;(1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1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丙肝病毒RNA;(12)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13)CD4+CD8+绝对计数;(14)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15)DNA指纹分析;(16)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其中核酸的分离、纯化、酶切、连接、鉴定与表达是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的技能训练,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临床上用于绝对定量病患体内微生物核酸量的最常用的方法,流式细胞术属于临床常用的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生物分子进行定量分析的检测手段,改良TRAP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是综合性实验,包括提取小鼠组织DNA、匀浆、测蛋白含量、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3 结语

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涉及的医学领域和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需要密切联系,加强沟通,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方面,包括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教学意识也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胜任和适应现代检验医学的临床实践工作的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佩安,孟祥香,江新泉.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教育改革[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2,2(1):12-14.

[2] 张玉心,段巧玲,石莹,等.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20-922.

实验诊断论文第6篇

1 诊断试验的稳定性和样本量

在医学论文中,样本量未作估计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我们处理的诊断性论文中,有近70%的论文未作样本量的估计。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诊断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地诊断出特定的疾病或病理状态.因为诊断的效率往往受制于诊断指标的稳定性的局限。受诊断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对象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排除机会干扰。样本量不足,难以得出可信的结论;样本量过大.又会造成研究用人财物的浪费。因此.在研究之前应进行样本量的估计,在论文中也应该对样本量的估计情况作详细的交代。通常可以根据待评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来估算所需的样本量。

2 患病率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患病率影响诊断试验的结果,这一点常为许多作者所忽略。患病率下降对诊断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会有影响,但是阳性预告值却会下降.阴性预告值会上升。比如,在普通人群中检测到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阳性与在前列腺专科门诊病人中检测到PSA阳性推断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后者要比前者高得多。因此。在诊断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患病率的研究对象:在论文中应交代研究对象的患病率资料。临床诊断研究应尽量采用专科门诊病例以提高诊断效率。

例1.表1是一家有心血管监护

病房的三级医院对70岁以下怀疑心肌梗死者作肌酸磷酸激酶(CKP)检查的结果.表2是一家没有心血管监护病房的普通医院对70岁以下怀疑心肌梗死者作CKP检查的结果。两家医院CKP检查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同,但表1患病率较表2高.因此表1的阳性预告值也较表2高,阴性预告值较表2低。

3 对照对象的可比性问题

诊断的目的是把一种疾病从一组有着相似症状或体征的病人中区分出来。也就是说,除了诊断用指标外,病人和无该病的人群在其他方面应该相差不明显.既研究对象(包括病人和对照者)应该有可比性。如要评价诊断肺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指标.应该将其他肺部感染者作为对照对象:要评价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指标,应该将其他肝脏疾病者列为对照对象。这样研究得出的结果才有临床实际意义。在诊断性论文中,常见的缺陷有两类:一类是仅将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由于没有与其他有病者作对照.这种研究的结果往往使得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人为地拔高。另一类虽然采用病人作为对照,但是选用的病人与要研究的疾病没有联系.即不包含容易混淆的病人,同样地.其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会被拔高。

转贴于 例2.有作者为研究5.核苷酸

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观察了54例肝癌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的血清5.核苷酸酶含量。结果见表3。认为5.核苷酸酶测定对肝癌有诊断价值。很显然.由于作者没有对肝胆结石、肝炎、肝硬化等易与肝癌混淆的疾病进行观察,其结论缺乏科学性。

例3.为探讨血清胃泌素测定对

肺癌诊断及预后估计的临床意义.有作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106例肺心病患者和229例健康人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血清胃泌素测定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8.7%,特异性为74.8%,认为血清胃泌素含量测定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分型、分期和预后的估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支气管肺癌患者、肺心病患者和健康人。而临床需与肺癌鉴别的疾病主要为肺结核、肺炎性假瘤、肺真菌病、肺炎、纵隔肿瘤和肺部良性肿瘤等,研究对象不包含容易混淆的病人,显然缺少可比性。其结果自然令人怀疑。

4 病人的构成问题

在诊断试验中。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同.一群病人中轻重、缓急病人的构成不同,都会影响对诊断指标的评价。这一方面提示我们,在两家收治的病人构成不同的医院之间。诊断指标的效率会不同,诊断数据不好直接套用。另一方面,我们在做诊断试验时,应尽量使研究对象的构成与医院病人的实际构成相符。有关病人的构成问题造成的偏倚较为常见,也较易被疏忽。在对论文的审查中,应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例3.为探讨血清胆汁酸测定对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有作者测定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各50例,以及健康人120例的血清胆汁酸,结果血清胆汁酸诊断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78.8%,认为血清胆汁酸测定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型。本文作者对相同例数各型肝炎进行观察,使各型肝炎的构成平均化了,而与临床上实际的各型肝炎构成有较大出入。由于不同类型肝炎的血清胆汁酸阳性率不同。病人构成的变化会造成总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数据的出入。另外,本文只与健康人作了对照,而没有将其他肝脏疾病列入研究对象。可比性也差。

5 其他

实验诊断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公安 法医鉴定 闭合性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DF7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58-01

1 前言

]合性颅脑损伤是指硬脑膜完整的颅脑损伤,颅腔内容物与外界未沟通,多为交通事故、摔跌、坠落、伤害直接或间接作用头部致伤。对伤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医院的病程记录和临床诊断对鉴定具有重要作用。受多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首诊医师对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脑震荡、脑损伤后综合征诊断方面,使法医临床鉴定结论出现偏差,影响鉴定的公平性、公正性。本文收集了26例经临床确诊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析法医鉴定和临床诊断的差异,情况如下。

2 资料、方法

2.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我司法鉴定中心2011年2月~2016年2月受理的26例经临床确诊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被鉴定人,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5.82±4.5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9例,伤害17例。

2.2 方法

26例均经外地或本地医院医生诊断、治疗后再接受法医鉴定。所有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临床确诊后,我鉴定中心通过调查外伤史,对病历资料文证审查,与专家会诊分析,明确鉴定结论后,分析法医鉴定结论和临床诊断的差异。

2.3 观察指标

针对损伤导致的震脑荡、脑损伤后综合征、单纯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析法医鉴定结论和临床诊断的差异。

2.4 统计与分析

记录26例被鉴定人研究所得数据,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处理和分析数据,研究出现计量资料经(?x±s)形式描述,接受t检验;研究出现的计数数据由(n,%)形式表示,接受x?检验,差异在P

3 结果

在震脑荡、脑损伤后综合征、单纯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临床诊断结果和法医鉴定结果存在差异(P

4 讨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指硬脑膜完整的颅脑损伤,多由伤害、交通事故等所致,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瞳孔改变、意识障碍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工作中,针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案件处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2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被鉴定人进行分析,法医鉴定结论和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差异(P

导致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结论差异的原因较多,如:(1)临床辅助检查手段不全。对闭合性颅脑损伤诊断时,充分的辅助检查手段十分重要。此病例中,1例51岁患者头部钝器伤后,表现为恶心、头痛,医院确诊为脑震荡;2周后,法医鉴定时考虑患者未出现昏迷,但近期出现了体温、血压升高情况,尿蛋白检查结果异常,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脑脊液检查证实。那么在临床诊断时,实施全面、准确的辅助检查,可减少误诊事件,提高诊断准确率。(2)医生过度自信、草率。脑震荡、脑损伤综合征的诊断有时间限定,诊断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切不可只凭经验判断。如头部外伤入院半个月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医生判定为脑损伤综合征,3个月后自觉症状消失,诊断出现误差。对于此类患者,可观察病情数月,根据具体情况诊断。(3)过分依赖主诉。目前临床对脑震荡、脑损伤综合征等疾病诊断无客观检查方法,往往需要依赖患者主诉,其中不乏有患者夸大,甚至虚假的。因被人伤害入院者,患者往往主诉时存在扩大倾向,如受轻微外伤倒地、相互撕扯时情绪激动而主诉昏迷者,若过分依赖主诉,可能被其蒙骗,难以准确诊断病情。(4)受外界社会、人为因素的影响,医师可能做出与致伤过程事实不相符的诊断,尤其是脑震荡、脑损伤综合征患者,缺乏客观的检查方法,就会出现诊断偏差,需要鉴定人认真慎重对待此类法医鉴定。

综上所述,导致法医鉴定结论与临床诊断不符的因素较多,医疗工作者应增强法律意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法医鉴定提供可靠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蓉,刘海礼.实验室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几个关键点[J].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84-1186.

[2] 王俊,徐赵平,叶肥生.疾控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科学管理及应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20(5):373-390.

[3] 王炫征,乔春艳.浅谈疾控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2):1812-1813.

实验诊断论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CT诊断;实验教学

CT诊断学是利用影像表现的特点在临床医学上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手段;是借助于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使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在不同人体层面显示影像,从而了解人体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状态以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一门课程[1]。本文结合CT诊断实验教学的顺利、有效地开展,对CT诊断实验进行数字化教学进行初步探索,现阐述如下。

1 CT诊断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CT诊断实验教学是一门以人体正常与异常的CT影像图像学习为主的一门课程。直到现在,CT诊断实验教学是以CT照片作为实验课载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带教时,教师总是先复习理论内容,再让学生结合理论进行阅片观摩。对CT图像只是简单地描述讲解,真正让学生单独独立思考阅片的时间比较短。尤其是当学生较多时,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易导致学生看不清CT照片上的图像,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是一个简单机械的记忆过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若分组过多,超过教学时间安排,也会加重教学任务[2]。由于CT照片上的影像较小,不利于多个学生同时观察;另一方面,CT照片影像是电子打印的照片,存放的时间如果过长,照片易变质、老化,使有用的诊断信息丢失。另外,CT照片的反复使用会造成损坏、丢失、错放等现象,相应附于每个CT袋上的文字描述也易出现张冠李戴,也会影响CT诊断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能依赖大量的阅片和书本上的病例进行对比,才能逐步地体会到一些诊断方法[3]。所以,CT实验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2 CT诊断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CT检查的图像打印形成CT照片图像,难于做到与相关影像如:病理切片、内镜等影像同时对照观察,更难做到实现动态图像的直观交互式观摩和教学[4]。因此,CT诊断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只有通过CT数字化实验教学来解决这些问题。当我们把用于CT诊断实验教学的资料进行数字化整合后,学生就可以从大量的CT教学的数字化影像进行阅读;从理论课的理性认识转变为实验课感性认识的过程。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与思考"CT诊断学"在人体解剖学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上的价值,为以后学生从事CT诊断临床实践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对CT诊断思维良性循环起到积极作用。

3 CT诊断学数字化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

CT诊断实验教学主要是经过观察人体不同部位的切面图像,再通过分析、归纳、综合临床资料及人体切面影像资料而做出的检查结论。因此,在CT诊断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必须首先给学生提供各种大量清晰的影像资料,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再在此基础上理解各种正常或异常CT影像的表现[5]。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教学设备的不断改善,采用全方位的电化教学及计算机应用教学手段,已经逐渐成为目前、甚至将来CT诊断实验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6]。我们设想:学生在上实验课时,能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料库给予的有关本次实验课CT诊断的数字化影像图片,进行计算机浏览,使学生接触到的实验课程的信息量大,效率高,能充分发挥人机互动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效地解决目前CT诊断教学照片资料不足及教学片的保存、整理、管理等问题。还可以将部分已经数字化的实验教学资料内容作为学生课后进行思考、研究、深造的作业到校园网,可以实现CT诊断教学的网络化,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主动地学习,便于学生在课后继续有效地学习,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的内容。

4 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料的组建

4.1将原有CT诊断教学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 将原有用于CT实验教学用的CT病例照片,通过扫描仪扫描或数码相机拍摄转换成数字化图像;也可把原来用于理论教学的类似胶片的幻灯片通过扫描仪扫描成数字化图像。

4.2不断收集和补充教学医院CT室CT诊断资料,将其数字化处理 在教学医院CT室的CT诊断临床实践工作中,应当注意不断收集扫描图像质量较好的典型病例用于实验教学;把新收集的CT照片及时用扫描仪扫描或用数码相机拍摄成数字化图像,在加入到数字化实验课程资料库。使资料库在长时间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4.3合理利用网络上的CT诊断资源 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与CT诊断实验教学相关的内容,国内外也有许多优秀的CT诊断学专业网站,可以充分利用与借鉴。此外尚可利用医用的PACS网,收集更多的教学图像资料,加快CT图像的收集速度,大大丰富图像数量和内容。因此,只要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发现有教学意义的CT图像,可直接发送到教学系统的网络上,增加数字化图像的来源。

4.4将CT图像编入文字资料 在CT图像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料的处理中,把CT诊断图片资料要进行文字信息逐条处理,再输入,进行CT影像的分类、分析,显示出CT数字化图像的特色。其方法是将CT图像与文字数据在网络环境下集成数字化实验资料,把CT诊断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与实验的CT数字图像课件进行收集与链接,成为学生在课后复习、自主性学习和老师教学的重要资源。

5 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过程的改革

在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利用CT数字化影像资源过程时,首先要介绍病例情况,然后简要地回顾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学生独立思考判断为主,适当加以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用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病变征象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做出病变的定性诊断、可疑诊断及所必须进行的鉴别诊断。教师要在课内及时做出恰当有教益的分析和评价。

6 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环境的建立

当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建立起数字化图像实验教学图像库后,则要求将CT数字化图像放置在供医学影像专业的电脑内或刻录在光盘内;每间实验室配备30台供学生用的电脑,要基本能达到或满足"一人一机"的要求。在老师用多媒体示教完毕后,学生可在实验室内自行在电脑上查阅、检索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图库[7]。本探讨设想的做法是:先运用"教学辅助打包软件"把CT诊断数字化图像内的典型病例"打包",然后把"教学辅助解包软件"放置在学生操作的电脑内实使用。使学生可以随意翻阅教学病例的基本资料、病史,还具备CT诊断影像的一些后处理功能,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7 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CT诊断的实验教学中可用数字化影像进行教学;但其课程的建设是渐进、漫长的过程,尚需要继续不断地完善,本文认为有如下问题仍值得商榷:①由于网络的原因,图像稳定性欠佳,遇到图片量较多的阅片,其速度可能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在需要更新资料,不能在原有的资料上补充,而是要全部覆盖,才能完成。②数字化实验教学课堂上,由于电脑多,彼此之间并未形成网络连接,不能实现同步操作及更新,带教老师只能逐台电脑进行补充资料,多次重复操作,增加老师的工作量,耽误教学实间。③目前,计算机网络仍然能损失原来用CT照片记录下来的典型病例。此外,尚有些教学病例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没有受到重视。因此,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重新扫描成数字化图像尽可能保留下来。

CT诊断数字化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崭新而高效的教学模式,它拓宽了教学的平台,改革了传统CT诊断实验教学的弊端[8],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的操作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且能在实验教学的活动中,经过主动向老师发问,主动介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还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进度,使学生自己由过去的单向被动的学习转向为人机互动的双向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学习的思维活动。并且在实验中,通过一定的图像和带教老师的讲解 ,采取设置问题、提问、反问等启发式教学方式,充分给予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学习到隐含在问题背后的专业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字化实验教学,突破了观片灯-照片实习课无法观察到的动态影像,将CT图像与人体解剖图谱、手术与病理图谱对照,比静态图像或照片的观察更为全面,更准确。真可谓"百闻不如一见",对促进教学改革、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对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主编.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蒋涛,杨开颜,彭朋,等.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0,11(9):62-63.

[3]刘平.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0,23(5):1195-1196.

[4]孙琼芳,涂蓉.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实验课程建设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3): 367-369.

[5]龙学颖,王小宜,彭光春,等.数字化资料库的构建及其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3):79-80.

实验诊断论文第9篇

关键词:基因诊断;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39-02

基因诊断是在基因水平上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诊断。它是以遗传物质(如DNA、RNA)为检查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查基因的结构或表达量的改变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与主要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诊断依据的传统诊断学方法相比,基因诊断是病因的诊断,既特异又灵敏,其诊断结果不仅具有描述性,更具有预测性,因此基因诊断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已有广泛应用[1]。基因诊断学也成为了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检验学专业而言更是主干课程之一。

基因诊断学实验课是学生初次接触具体的实验技术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实践课程,开设好基因诊断学实验课对于学生掌握基因诊断的原理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在高校的基因诊断学实验课程设置仍存在诸如实验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实验技术简单、师生互动不足、学生盲目机械操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理解不深刻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培养实验技术过硬的检验人才,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并推动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基因诊断实验课程进行系统地改革,以系统的实验内容为基础,以特定的实际应用为导向,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设计、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等内容,探讨以带教教师和学生共同制订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本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奠定基础。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基因诊断学实验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基础上的,具有更新迅速、技术种类繁多、实验要求严格的特点,这对基因诊断学实验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2]。对于基因诊断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秉承由浅入深,由独立到综合并鼓励创新,由通过视频学习独立的实验技术到系统性的实际操作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培训,综合性实验,开放型课题设计与实践。

1.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培训。本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基因诊断学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包括基因组DNA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提取、PCR扩增目的基因以及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基本的实验操作,为后续的综合性实验打下基础。实验技术的培训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实验技术培训时要重视实验原理的学习,以实验原理为指导,结合相关的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标准正确的实验技术。

2.综合性实验。安排基因克隆和表达的综合性实验。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实验的成败,可以选择EGF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实验。表达EGFP的菌体在显微镜下呈现绿色荧光,能够直观、快捷地观察实验结果。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在NCBI网站查找EGFP的全长序列,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引物设计。以pEGFP-N1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目的基因EGFP,并将EGFP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表达细菌BL21,并利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通过观察菌体是否有绿色荧光即可判断整个实验的成败与否。本部分实验涵盖了引物的设计、目的基因的获得、质粒提取、酶切、连接、转化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实验操作。

3.开放型课题设计与实践。许多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点突变引起的,例如镰状细胞贫血。同时点突变是所有基因突变中突变率最高的,以此为例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突变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带教教师可以提供几种点突变疾病模型作为参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习的点突变的检测方法,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小组内成员的集体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并最终确定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后,可以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对照各组使用的不同实验方案分析总结各种实验方案的优劣,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1.基本实验操作阶段,为了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对实验室的安全要求、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组织学生观看基本实验操作视频,内容涵盖基因克隆的相关实验技术,由教师就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解。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实验流程,又丰富了实验教学的课堂内容[3]。

2.在直观形象的观察基本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牢牢掌握了实验课的相关实验技术,又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验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每个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前一个实验是后一个实验的基础,后一个实验是前一个实验的延续,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成败都将决定整个综合性实验的是否成功,而非单独的将各个基本实验分离开来,这种实验设计方案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操作。

3.在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基因诊断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作为实验课的主体,引入临床的实际应用,并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为几个大组,每个组约8位同学,利用课后时间小组讨论实验方案,通过理论课堂的学习和资料查找,确定小组的实验方案,并细化实验操作步骤,通过课堂汇报并集体讨论,由带教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最终确定每组实验的可行性方案。实验室应提前做好准备,为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做课题,带教教师协助指导。

三、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而合适的考核制度能够调动和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实验课程的考核可以包含平时成绩和论文式实验报告两方面的内容。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分,并适当设计课堂提问环节,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最后的实验课成绩。对于实验报告考核的重点不在于实验的成败与否,而在于对实验成功的经验总结和对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

在学期末,开放型课题结束时要求学生提交论文式实验报告,包括题目、摘要、主要试剂仪器、方法、结果、讨论,并以讨论作为整个实验报告的重点部分。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四、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是实验课程的主体。对于实验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方面包括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考核成绩的评价,另一方面还应该包括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主观评价。只有得到了课程主体的认可,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于课程改革后的评价和建议,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不断完善新的基因诊断实验课程体系。

基因诊断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临床。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检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常规的检测技术,更应该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紧跟科学发展的脚步并进一步的推动基因诊断的发展,因而,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基因诊断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通过我们的课程改革,将使基因诊断实验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尹一兵.分子诊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吕建新.分子诊断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