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6:53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1篇

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防护设施、相关仪器设备、物品和管理体系[1,2]。近年来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的发生[3~5],再一次给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敲响了警钟。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是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标本集中场所,也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6,7]。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现状,探讨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专题教育的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医学院校高职3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二年级学生90名,其中男生29名,女生61名,年龄为19~24岁,平均21岁。

1.2 调查方式

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前,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和要求,以无记名答卷的形式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100%。对回收的问卷逐一检查,剔除2份不合格问卷。

2 结果

结果显示,学生仅对医院感染的概念有较好的掌握,认知率为85.2%;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哪些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这些知识的认知率极低,见表1。表1 90名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

3 讨论

医学实验室的主要生物危害因子是病原微生物,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1],这些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主要因素[4],尤其是检验科室工作人员必须频繁接触各种危险生物因子,如HIV、乙肝病毒、各种细菌等,所以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7~9]。近年来所发生的严重实验室感染事件,无一不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有关。因此,医学院校作为医学实验室工作者的培养、输出机构,更应该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意识,降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率。

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医院感染的概念有较好的掌握(85.2%),但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情况很差。(1)关于标准预防概念的认识仅有1.1%。标准预防的含义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无论何时接触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研究显示,检验科实验台面、试管架、盛血盘等工作设施HBsAg检出率分别高达40.0%或58.3%[10]。一些学者认为,标准预防在医院未得到有效落实,标准预防执行不力是导致实验室工作者感染的重要因素[6]。(2)有53.4%的同学没有接受过生物安全防范教育,这直接导致对生物安全防护所涉及的具体事务及操作认知率较低,如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的级别、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哪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哪些操作可产生气溶胶、哪些操作应穿防护衣、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清楚者仅为0~14.8%。(3)对实验室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事务,如六步洗手法、实验室废物的正确处理,相对于生物安全防护所涉及的具体事务被调查者的认知率较高,不了解的仅占23.9%、34.1%。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和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预防意识,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作为检验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对教师亦需要进行系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此外,虽然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现行的教学中,授课时老师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只言片语,或者实验课教师对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强调不够。调查结果表明,有必要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到临床检验科见习规范的样本处理过程及重视各种法规文件的学习。总之,如何在学校有效展开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丛玉隆. 临床实验室管理[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231-257.

[2]申子瑜. 浅谈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3): 134.

[3]孙巍, 许欣.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发展现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9):1147-1149.

[4]王鲜平, 侯世科, 高进,等. 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J]. 中国医院管理, 2004(12): 56-57.

[5]张正. 检验操作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二例报告及建议[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6): 383-384.

[6]邓云清, 罗碧茹, 李艳华. 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 现代预防医学, 2005(6): 670-672.

[7]梁建群, 宾利. 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思考[J]. 临床检验杂志, 2006(2): 148.

[8]ZielińiskaJankiewicz K, Kozajda A, SzadkowskaStańczyk I. Protection of hospital workers from risk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iological agents[J]. Medycyna pracy, 2005(5): 367-373.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2篇

[关键词]生物安全;管理;教育

1高校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实验室是校内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是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存放重要物品资料(精密仪器、文献资料)等特点。近年,一些高校或企事业实验室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不利于“工匠精神”社会的构建。比如,2013年4月,南京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爆炸致使房屋坍塌;2015年12月,北京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突发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一实验人员身亡;2016年5月,上海青浦某蜡业公司发生厂房爆炸,造成包括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内的3人遇难。此外,国外学者统计了美国早在2005年就发生了近万起实验室事故,造成2%的研究者伤亡。[1]一旦生物实验室发生意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在学生中进行生物安全教育以及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2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医学类实验室与其他类别实验室有所不同,所开展的实验项目涉及人体组织样本、动物、化学、物理等,具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因此,生物医学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结合不同类别安全问题的特点,须有针对性地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2]通过文献查阅、与学生深入访谈两种方式确定了调查问卷内容。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共收到16生本专业的113份答卷,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实验动物,气溶胶,消毒等不同维度。生物安全课程由于学时有限,兹选取了八个章节对学生进行讲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装备操作与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水平、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医学实验室管理现代化、医学实验室管理规程、医学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调查问卷题目如下:第1题:是否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2题:是否清楚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内容;第3题:是否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第4题:实验课过程中老师是否对安全防护进行讲解;第5题:是否了解实验动物经常出现的人畜共患病;第6题:进行实验动物操作时是否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第7题:对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有无了解;第8题:是否了解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第9题:哪些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第10题:生物安全柜内是否可以使用明火;第11题:是否了解气溶胶;第12题:气溶胶是否会引起实验室内感染;第13题:是否了解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类型;第14题:高压蒸汽灭菌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开盖;第15题:实验动物生产是否需要需要许可证;第16题:实验动物是否分级;第17题:实验室是否要定期进行消毒;第18题:消毒剂配制好以后是否可以存放到下次使用;第19题:实验室冰箱是否可以储存食物;第20题:在实验中是否佩戴防护性器具(如手套、口罩,鞋套)。2.1生物安全概念的了解程度。61.95%的学生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37.17%的学生一般了解;51.33%的学生清楚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内容,48.67%的学生一般清楚;94.69%的学生知道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级别,5.31%的学生不知道;98.31%的学生认可实验课过程中老师对安全防护进行讲解;98.23%的学生对实验室安全防护实施有了解,1.77%的学生不了解。100%的同学知道在实验中需要佩戴防护性器具。2.2实验室设备安全了解情况。92.04%的学生了解生物安全柜的使用,8.85%的学生不了解;98.23%的学生认为感染性材料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83.19%的学生认为挥发性有害物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7.08%的学生认为非感染性材料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90.27%的学生认为生物安全柜内不能使用明火,10.62%的学生认为可以使用明火;96.46%的学生了解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类型,5.31%的学生不了解;88.5%的学生认为高压蒸汽灭菌器在压力为零的情况下可以开盖,64.6%的学生更认为高压蒸汽灭菌器在温度降到60度左右的情况下可以开盖,只有2.65%的学生认为直接开盖。2.3实验动物安全了解情况。99.12%的同学了解实验动物生产需要许可证,2.65%的同学不了解;91.15%的学生了解实验动物经常出现的人畜共患病,8.85%的学生不了解;99.12%的学生会在进行实验动物操作时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而0.88%的学生则不会;99.12%的同学知道实验动物存在分级,只有0.88%的同学不知道。2.4其它情况。88.5%的学生了解气溶胶,12.39%的学生不了解;93.81%的学生知道气溶胶会引起实验室内感染,7.08%的学生不知道;100%的同学知道实验室要定期进行消毒;70.8%的同学认为消毒剂配制好以后不能存放到下次使用,32.74%的同学认为可以继续使用;97.35%的同学知道实验室冰箱不能存放食物,3.54%的同学认为可以存放。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基本没有接触过生物安全柜,对生物安全柜的了解不够,认为挥发性有害物、非感染性材料要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这是常识性的错误,今后在教学中要重点介绍生物安全柜的操作注意事项,并提供现场教学,给同学们一个直观的认识。其中有同学提出:“需要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课程,对于生物技术专业来说,需要经常在实验室进行操作,这门课可以不需要那么多的学时。可以适当设立学生讲堂,让学生亲自接触,更多的深入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印象,结课时可以用综述的方式作为学期总结。”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充分表达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值得引起授课老师的重视,并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依据。在调查中,80%的同学认为生物安全教育应该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其中有同学提出,目前生物安全概论课程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今后应作为必修课程进行讲授。学校缺乏系统的安全演练,也就是化学品泄漏事故演练以及生物安全事故演练;爆炸事故演练等。实验室管理应向其它管理先进的高校深入学习,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此次调查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增大调查范围,维度多样化。

3改进对策

围绕高校培养人的根本目标,针对实验室安全问题,需要建立组织体系,并以制度规范约束各方行为,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实验室安全素养,强化安全检查来落实整改。围绕人(组织体系)、法(制度规范)、防(专业防护)、环(环境保护)、育(教育培训)等主要方面着力,以查(安全检查)来监督落实,形成管理闭环,形成六要素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3]3.1危化品规范管理生物实验室的各类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可循。进入实验室前,由各实验室自行负责安全文件和知识的阅读、培训,成为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基础。[4](1)严格管理制度,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新,不断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2)升级加强危化品采购、入库、核查环节,可参照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采购后进行清单上报验,入库出库均有电子记录,并每年定期进行清查,做到帐物相符。(3)高校教师有义务与责任对学生进行危化品安全培训,同时配套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相关讲座。(4)危化品储存方面需要增大资金投入,各种防护系统及设备进一步完善,例如烟感报警系统等等。(5)提高危化品废弃物处理效率,可考虑与专业公司进行合作,将危化品废弃物管理工作做到实处。3.2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生物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常抓不懈。针对高校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教学实验室使用时间固定,人数众多;而科研实验室使用时间长,人数相对较少。因而在进行安全培训时可进行大班制与小班制的差别培训,另外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专项培训,不能一概而论。3.3课程改革系统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将其作为强制性学习内容,作为必修课程进行严格考核,考核不过关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目前生物安全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程,师生对其重视程度不高。进入实验室的第一个环节应开展实验室安全课程,严格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加强安全意识。3.4常抓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形成制度,自查按期进行,自查之后上报,督导部门进行二次检查。安全检查避免流于形式,切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之后上报,复查合格方能正常使用。3.5提高安全投入安全投入用于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防护设备充足到位。高校应重视安全管理项目投入,专人专管,防护设备做到一应俱全,并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做到及时更换。3.6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建立实验室安全信息宣传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宣传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尽快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3.7整体化布局:实验室建设要注重全面性,水电容量依据实验室专业需求设置,定期检查用电容量是否超负荷,如有新入大功率仪器要核实用电安全方可投入使用。3.8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绩效挂钩: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到人,高校应加大管理津贴投入,对于管理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管理不到位的进行惩罚,以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

4结语

总之,高校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教育是所有实验课程的重中之重,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有助于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付拯江,蔡琥,黄智聪,等.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现状与危险应对[J].广东化工,2020,47(21):172.

[2]唐秋琳,黄强,黄鹏,等.高校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育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277.

[3]艾德生,黄开胜,马文川,等.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9.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3篇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获取各种应用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2 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实验室都是依靠手工建立台帐、标签等措施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这样不仅管理效率低下,错误频出,更新困难,而且面对实验室动态管理要求的不断增加和计算机软件管理快捷准确的要求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2.1 实验设备数量多

由于现在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增多,实验设备数量增长加快,传统纸质记录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2.2 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

设备的编号与放置位置的对照关系,需要花费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往往由于处理这些事务实验室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监管、维护,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2.3 实验室使用人数增多,实验室财产易丢失

目前实验室的固定资产一般不会丢失,但是一些易耗的物品,往往因为缺乏管理的规范,有时会被一些使用者顺手牵羊,实验室管理人员无法每天定时地清理相关仪器的数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验室财产的损失。

2.4 实验室设备流动性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许多实验设备常用于演示教学,会被借出到不同的教室使用。传统手工方式的管理不能及时掌握设备流向使得管理人员不能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冲突。

3 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3.1 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

早期的实验室设备器材的说明书等信息都是纸质品,容易丢失破损,对实验操作极不方便,一旦纸质标签丢失或需更新,不仅管理起来不便,而且设备参数信息也难以查询。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方便查询相关实验用品的信息,实验用品的位置、库存量、实验仪器的位置、数量等。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无误跟踪,实时监控。任何一个安装有读写器的终端都可以通过射频扫描技术读取实验用品的相关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输作用,实现对实验用品与仪器的信息的实时监控。

3.2 优化实验教学与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管理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在每个实验室的门口安装门禁(RFID读取器),同时每名学生带有RFID标签,教师可以通过系统获取每名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习内容等监控信息;通过各种数据采集终端获取数据,监控教师上课的全部信息,并根据获取的数据系统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检测,评定其教学质量及优缺点,以求改进不足;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可以被物联网全程记录。如果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可以通过记录的学习过程再次学习,弥补学习中的漏洞。

3.3 实现资源共享

我国教育系统虽然有联通各高校的链接路径,但高校之间的信息流通量很少。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网一旦建成,各高校之间的可共享的资源将会非常丰富,能够大大方便相互交流与学习。首先是实验室硬件资源可以通过传感器网和互联网共享,并可以远程控制部分实验设备,在线分析与检测实验数据。既可以节省昂贵的实验器材和设备的购买费用,而且便于在线交流实验的方法和经验。

3.4 安全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4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安全;生物废弃物;实验室管理;防护措施

随着生物、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在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开发、病毒研究等方面,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十年,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的出现,如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禽流感疫情等疾病,甚至炭疽病毒等生物恐怖事件,使到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也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不仅是实验室的局部问题,而且是涉及到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问题。

1 生物安全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指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构成的危险或潜在风险。广义生物安全不仅针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它涵盖了狭义生物安全的概念并且包括了更广泛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方面:①指人类的健康安全;②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③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2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1生物安全意识和自觉性有待强化,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标准不严格

由于生物安全工作涉及的相关部门多、涉及面广,而且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从近十年里才引起重视,所以有关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淡薄、自觉性不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专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待加强,安全设施需待完备。另外,自从新的生物安全问题不断的出现后,各相关部门加快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三级实验室的建设),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缺乏统一的监督与管理,所以缺少建设与验收的标准,执行安全制度及安全标准不严格。

2.2.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部分有关生物安全的法规、政策、标准文件及规章制度,包括专门性的生物安全立法文件和相关性的生物安全立法文件。但与生物安全立法较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安全立法的法规级别较低,立法体系不够健全,远不能适应我国面临的相当严峻的生物安全问题。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除菌系统等,缺少生物废弃物的安全处理装置等,缺少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存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成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

实验室所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最高管理者,他要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应有的资源(人、财、物等),并根据情况制定实现生物安全目标、持续改进的措施,同时制定激励措施,保证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实施工作。由于生物安全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还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实验室主任应为实施生物安全具体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另设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成立生物安全管理机构的目的是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3.2 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者往往忽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因此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非常必要的,应制定安全标准和健全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规定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基本管理制度和措施实施程序监督管理体制违法责任损害赔偿等条款等。制定和完善各类与生物安全有关的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如生物安全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等。

3.3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就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严格进行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培训。要学习国家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对外来人员如进修人员实习的学生的管理, 全面掌握防止生物危害的知识在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都能自觉遵守实验室有关生物安全的各项规定,通过教育培训使相关人员养成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习惯。

3.4 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2)由于废弃物种类不同、性质各异,为减少交叉与重叠污染以及可能的直接机械伤害,不同废弃物应该分类储存,及时回收处理;(3)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4)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力度,强化岗位培训。

3.5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由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常常是隐性的,为防患于未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 如对相关人员定期体检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免疫预防措施等,使安全隐患或生物安全事故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快速反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给予解决和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全面掌握生物实验室的名称 地点等级项目安全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等各项工作并就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汇总以便更好地协助专家做好各项指导工作。

5小结

鉴于上述文献复习所分析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建议从成立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组织、制定安全标准并健全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生物废弃物的管理、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加强生物材料的检疫工作等几方面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5篇

关键词:5S管理;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中基础化学试验室包括四个部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实验室。近些年来,高校重视化学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项目申请和学术论文的发表,而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疏漏之处,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频频出现安全事故,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中教师、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缺失。

一、“5S管理”的内涵

5S管理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新型企业管理概念,一共包括五个模块: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整理是指合理放置工具、腾出空间、防止并减少工具误用,营造一个便捷清爽的工作氛围;整顿是对必要物品进行科学分类,并依次排列整齐,每件物品需要标识正确的物品名称,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清扫是培养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定期轮流清扫工作场地,确保室内无杂物灰尘,为工作人员带来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心情,清扫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隐患;清洁是对清扫工作的深入细化,保持场地的干净整洁,通过定期的检查和共同监督,实现清洁工作的制度化和管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素养是对前面四个概念的总结,促使员工将原有的工作要求转变成自身的工作习惯,从而实现全公司的工作综合制度规范化。

二、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实验室内构造特殊。水电是实验室的必备设施,此外还有气体、昂贵复杂的试验仪器、大量多样的化学药品等都为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棘手的问题。二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各类试剂具有不同类别的化学性质,其中许多试剂具有爆炸性、腐蚀性、剧毒性,试验中的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三是实验室中物理因素错综复杂。基础化学实验室中机器众多,特别是个别精密贵重仪器的不规范使用会带来一定隐患,机械设备的压力问题、工作场地的水源问题、电源问题以及辐射问题都为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不便。

2.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实验室存在较多的闲置、过期、废弃药品。这些药品不仅占用空间,造成空间上的拥挤,还会为药品查询带来不便。二是实验室不重视对化学仪器的维护。基础化学大多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学生对机器的维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不甚了解,导致课上实验操作不规范、课后仪器清理不及时、室内打扫不重视。三是基础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仅限于文字,师生对文字规章的理解各有不同,不利于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三、5S管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5S管理法在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中的应用通过五大模块进行:一是整理部分。对校内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库存进行全面的盘点,记录药品清单,将化学试剂按照化学性质进行细致分类,及时统一处理过期报废的药品,每项工作设置固定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减少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二是整顿部分。实验室内的所有物品全部进行标注,包括各类化学药品、废液处理桶、实验室内专用打扫工具、试验烘烤箱等。此外,实验室出口墙壁处应该张贴一张醒目的物品位置图,帮助实验人员及时查找所需物品。实验桌面上的小件仪器、器皿等也要进行文字标注,并用耐腐蚀的材料进行固定。三是清扫问题。负责清扫工作的学生需要根据室内的物品位置图进行规范打扫,重点清扫称量台、实验台及水槽等容易忽视的死角,实验室内的各项打扫任务都应设置在检查表中,并形成一种卫生硬性标准。四是清洁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室的整理工作,将桌面化学仪器放置到最初位置,整理试验药品,统一回收废液,按照卫生清洁标准逐一进行,清洁结束后检查表格中签字后再有序离开。五是素养问题。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精神文明建设亟须深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清扫、整顿、清洁的习惯,学会做事情有始有终并学会遵守规律。对待恶意破坏实验室规章的违纪行为进行惩罚,实现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步进行,不断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6篇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网;高校

一、引言

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根据总理考察的指示,无锡迅速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江苏无锡成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成立了中科院无锡传感网工程中心,由此奠定了江苏省在物联网研究、开发与应用实践方面的中心地位,由此徐州市面对物联网发展的热潮,也具有了一定的优势。2010年3月14日,徐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建徐州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市校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创立了新机制,也标志着徐州物联网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结合徐州市“感知徐州”、“感知煤炭”行动,“感知教育”。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国家建设需要相对接的过程中,物联网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绿岛”意义。高等学校通过这一战略性产业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更能在社会层面上为物联网在企业、政府和家庭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示范作用,为物联网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提供突破口,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二、物联网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提出,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2009年,随着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中国诞生了“感知中国”的物联网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与CCSA“泛在网”工作组TC10的成立推动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将掀起全球的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物联网发展标志性事件如图1所示。简单地说,物联网就是用物与物的信息传递,替代人与人,人与物的信息传递,它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减少能耗,提升效率,保障安全。这样的技术将在校园中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变革。

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如图2所示。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主要由各种传感器及传感智能设备构成,完成信息的收集与简单处理,并且将信息传递出去。感知层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在节能的同时达到节点小型化和智能化,以及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感知层技术还不够成熟,限制了物联网的应用和推广,是目前物联网技术研究的重点。感知层要求加快各类传感器件的研制及新传输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传输层是体系结构的中间层,主要负责处理感知层传递的信息及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它主要包括互联网、校园网、移动通信网等,是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的中间层。物联网的应用以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为前提,因此互联网仍是物联网的核心与基础。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主要是服务及应用,包括服务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等。将海量数据分类、整理、计算、挖掘分析,然后应用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等领域。

四、智慧校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2009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同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示要迅速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在高校的应用—建设智慧校园已成为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方面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智慧校园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智慧校园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变师生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供水系统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校园资源与生活的整合。

五、物联网在智慧校园的应用

1.在教学方面

(1)在建立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方面,利用现有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技术的支持,有利于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从而对教学的质量建立保障和监控体系。通过RFID标签和校园智能卡系统的结合,教师可利用物联网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自动的统计。例如: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出席和对应的实验器材建立联系,通过RFID系统建立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院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也可利用RFID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到课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学生工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物联网在教学管理中还可以用于人员考勤、图书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例如带有RFID标签的学生证可以监控学生进出各个教学设施的情况,以及行动路线。又如将RFID用于图书管理,可通过RFID标签可方便地找到图书,并且可以在借阅图书的时候方便地获取图书信息而不用把书一本一本拿出来扫描。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实验设备管理可以方便地跟踪设备的位置和使用状态,方便管理。

(2)智慧图书馆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它的理想模式就是无需人工服务。目前物联网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是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以智能书车为例来说明。

智能书车是一种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具有查询、定位、书架智能导航等功能,可实现文献架位信息收藏、文献分拣、新文献上架等功能。具体流程:书籍拣到书车上,通过阅读器识别书籍的RFID中存储的信息,记录并显示文献在书车上的位置,同时根据获取的书籍存储架位信息,将需要进行上架工作的位置和书车上对应的书的存放档位对应起来,并在书车的显示屏幕上按照书库的位置将该车书的具体上架位置显示和指引出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率归架。

(3)物联网应用到实验室中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和智能插座等。

设备管理:RFID存储实验设备的基本属性等信息,利用阅读器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再利用网络进行统一管理。

实验过程管理:首先,RFID可以帮助学生方便地获取实验步骤、操作要点、使用帮助等信息。其次,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当时能自动警告并中断实验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实验数据可以被实时采集并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实验者,实现实验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智能插座除了拥有传统电源插座功能外,它能够将各个实验设备的耗电量信息实时反馈给实验室管理员,管理员能随时开关插座,实现插座与人的对话,起到高效节能的作用。

2.在生活方面

(1)食堂管理

食堂管理是智慧校园重要组成部分,基于RFID技术的食堂管理系统主要分成三部分:

①含RFID电子标签的饭卡:师生每人拥有一张这样的饭卡,卡里面包含了用户信息。

②RFID阅读器:在每个食堂售饭窗口安置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到的信息传至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金额,并扣除消费金额。

③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管理员对食堂消费业务的查询。

(2)浴室水控管理

基于RFID技术的浴室水控管理,可以实现用水自动化管理,主要功能以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当RFID卡位于阅读器感应区时,阅读器就显示卡上余额,然后可立即进入用水计费状态。

(3)考勤管理

学生考勤是学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常规考勤工作主要都由教师承担,花费教师额外的时间与精力。

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管理工作流程:每次上课前,学生用含RFID标签的校园卡(或手机卡)刷卡进教室,教室内的设备在接收到读卡器发送来的学生刷卡记录数据后,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教务人员或者教师通过浏览器登录到考勤查询网站,可以实时地远程查询某一节课或某一位学生或某个教室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考勤情况;学期结束时,每门课程学生的出勤情况或者某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出勤情况可以自动统计出来。

六、结语

高校,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孕育的摇篮,同时也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式实践的基地,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程中,校园和学生往往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目前部分高校已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校园管理,不仅体现出高校善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学术精神,更为物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大胆的迈出了探索的脚步。

物联网会带来相当大的便利,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尚不完整。关于设备和传感器的通信接口标准等是影响物联网发展的挑战之一。其次,由于物联网可跟踪和记录用户的活动、行为、习惯和偏好,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普及物联网要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度,完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根本。第三,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备。传感器如何布置,如何维护,如何管理,如何形成网络,如何使用都是很大的问题。最后,物联网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前景模糊,还需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吸引更多的产业进入该领域,促进进一步发展。从长远来看,物联网应用前景相当广阔。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代表,物联网的出现将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带来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最终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志军,沈强等.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科学,2011,38(8):1-8.

[2]严大虎,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123-125.

[3]张应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0(1).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7篇

我校负责演示实验管理和教学的老师只有1名,并且只懂物理原理和规律,但对仪器内部构造一知半解。据了解国内高校的技术人员只懂仪器,但不懂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教学人员懂物理理论,但对仪器一知半解,且两方面沟通很少,双方的缺陷都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况且每个实验内容只有1台仪器,学生操作后有损坏。当仪器出现故障时,我校基本上从其他高校聘请专门人员维修,资金耗费巨大。要使演示实验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实验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对所有仪器都要依据说明书进行认真的钻研和操作,及时维护实验设备,保证所有仪器的顺利演示。

2.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合理的利用演示实验教学

由于部分教师认为演示实验很简单,只讲原理和现象,不做实验,学生也能理解,便省略了演示实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独立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而且我校大部分教师既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兼任辅导员工作,工作量巨大,无心去设计和使用演示实验。又考虑到大学物理学时少,内容繁多,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物理理论课的讲授,很少有课堂演示实验,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演示实验是大学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建立物理概念、掌握规律和培养技巧的重要环节。直观形象的演示现象,使得抽象、概括的物理概念更加具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激发了学习兴趣。

例如力学中的抽象概念———转动惯量,很多教师反应授课比较困难,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加上转动惯量的实验测定较复杂,大部分学生印象不深刻。然而,在演示实验室学生坐在茹可夫斯基凳上,在双手握哑铃和不握哑铃两种情况下,只要通过伸开双臂和收拢双臂,便可直观感受到角速度的变化,不仅使学生观察到了系统角动量守恒现象,而且加深了对转动惯量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论课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由于课时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相关演示实验仪器搬到课堂上,因此我们还使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在演示实验室拍摄仪器图片和视频,然后借助于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视频中包括教师演示和讲解过程,这有利于吸引观看教学视频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大大缓解物理演示实验设备的不足,给物理学课程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只有教师充分重视演示实验教学,才能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3.进一步开放演示实验室,为后续课程做铺垫

针对我校演示实验室的开放情况,为了进一步巩固大学物理所授内容中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在每学期大学物理结课后,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40人左右)来参观演示实验室,由教师安排一次(4学时)在演示实验室演示相关实验内容,通过这个过程的演示实验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和观察那些因课内时间不足而没有做的演示实验,而且还能领悟其中所蕴含的巧妙设计技巧。通过观察、思考、巩固和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清晰牢固,一方面节省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并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演示实验仪器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有利于学生理解后续专业课程的内容。

4.提倡开设与演示实验有关的选修课

为了使学生了解物理与现代生活、物理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感受物理学中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利用实验室的现有仪器设备,同时拓展文科学生对大学物理学的学习愿望,每一学期面向全校开设《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公选课,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物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推动实验室建设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实践和探究的平台,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学校专门设置一个闲置房间,同时选择一些动手能力强、实验热情高的学生参加演示实验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演示实验方案,由实验室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在指导教师参与下完成实验项目,这样不仅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锻炼,还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现已经获得成果如《水的电极化演示仪器》、《奥斯特电流磁效应演示仪器》,为物理演示实验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推动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

6.结束语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8篇

首先,针对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困难,可以利用东师理想创建的虚拟实验室,给予解决。在初中化学平台的虚拟实验室中,同步实验中共安排了38个演示实验,24个探究实验。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可燃性气体的收集并探究其性质时,极易发生爆炸,可能造成人体的伤害,故而这类实验在教学中常常省去,而是学生缺少了体验的过程。如氢气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粉尘的爆炸实验等,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模拟试验,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物质的变化过程,并且学生还可以模仿操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再有一些在实验室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或是高炉炼铁的原理,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的实验,教材只做提及,而并未作深入的要求。在虚拟实验室中,利用平台中的构建工具,可以模拟这些实验,让学生形象生动的体会了试验的过程,又解决环保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抽象概念的教学和理解,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即有得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习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符合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帮助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及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如在讲解分子原子的概念时,可以在利用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分析提示原子这一概念之前,先利用东师理想虚拟实验室演示一下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以直观事实为依据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原子这一概念,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其次,虚拟实验室建立更利于化学实验的开展。以往每每做实验时,学生总是会有很多顾忌。比如,药品是否有毒,操作是否危险,以及如何操作等。所以,一到做实验时,有些学生畏首畏脚的,并经常在实验中损坏仪器。在东师理想创建的虚拟实验室中这些都可以避免。同时,还可以对错误的操作,模拟其后果,引起学生注意和警惕,并进行指导。如同步实验中的粉尘爆炸实验,乳化现象,稀释浓硫酸及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等。同学们在虚拟实验室中了解了实验进程,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时,就避免了慌乱和不知所措的现象,操作和探究起来就更顺利了。

除此之外,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知识复习巩固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中国古代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 ;古希腊苏格拉底主张“教师要成为学生产生新思想的产婆” ;到现代斯腾伯格提出“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 ;我国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其目标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初三化学教学一是为达到这一要求,同时也常为中考服务。所以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传统的复习中仅将知识点系统化,往往效果不佳。而在复习中再做一些演示实验及分组实验,比较麻烦且又浪费药品和时间。所以借助虚拟实验室,重现所做过的实验;例如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水的电解,木炭的吸附作用,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等等,借助这些情景模拟再现,对实验的现象、过程等知识点巩固掌握,以及对所用的仪器、操作过程,一目了然。使学生的复习更直观和系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从而更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虚拟实验室的建立,为广大的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便捷的教与学的平台。《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作了规定: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要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进行。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在理想虚拟实验室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完成这一要求。例如:利用平台中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文字的编辑,还可以方便的完成化学方程式,结构式以及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的书写和展示;还可以利用辅助工具窗口,进行分子模型的展示,三维仪器的直观认识等等。达到了实物化,直观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利用其制作成化学课件进行教学,更加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增强了化学教学的课堂效果。使化学教学简单化实效化安全化。参考文献

[1]郑长龙教授的《化学教学的新视野》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念第9篇

关键词:概念设计;非理性因素;设计实验

1概念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概念”一词的本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怀孕,孕育的意思,即经过十月怀胎之后生成的一种新事物”。概念设计是设计师对建设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后,有意识的针对场地中的环境构成元素进行深入分析,提炼,浓缩而成的一种可以统领全局,贯穿设计过程始终的构思主线。它一般以抽象的形式出现,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具有非理性因素的思维特征,往往是设计师的一些顿悟、灵感就可能形成一些重要设计项目的原始创作意念。同时,概念设计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有时甚至纯粹是一种尝试,完全在从事探索性活动。

2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与意义

概念设计自从上世纪问世以来,已经被许多世界建筑大师在一些重要建设项目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概念设计的主体地位是不可辩驳的。倘若没有优秀的创作意念作为引领整个设计的主线,策划方案设计就会一团散沙,缺乏整体性、有机性,让人有随意拼凑,抄袭之感。另外,重视概念设计有利于激发创作灵感,增强设计师的原创意识,不致步人后尘,而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3概念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要对场地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意识的分类与整理,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制约关系。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不拘泥于细小的实际工程问题,着眼于大局。其次,要充分运用联想的方法,辅助于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使头脑中朦胧,散乱的想法明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当今建筑全球化背景下,把握地域性,坚持功能性,重视形式性,考虑经济性是建筑创作的核心所在。建筑创作的突破口往往在学科边缘或者交叉学科中。再次,要摆脱自身的思维定式,对于掌握概念设计来说这种思维定式非常不利。因为如果设计者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出发来进行概念设计,必然会受自身思维定式的影响,所设计出来的成果必然不太理想。设计者需要抛弃传统的为了做某个设计而进行资料收集,文献阅读的不良习惯,在平时就要有意识的阅读一定量的理论方面的文献,积累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手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最后,要学习已有的优秀作品的概念设计过程,做深入的设计分析与表达,因为设计分析与表达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4概念设计的应用举例

4.1这是一个改建项目,位于南京幕府山脚下,原为长安汽车制造厂,现在破产了,改为艺术家村租给艺术家使用。我们一行8人对场地进行数次实地调研。最后我从场地的地形特征——象一条小船,以及场地的环境特征——背山面水,左右围护,三面环山的特点出发提炼出整个区域的设计概念“船”。后来联想工厂破产的情景,以及艺术村将来经营的状况决定再加入风险因素“渡”,因而我的设计概念变为“渡船”。接下来又融入了文学因素,考虑艺术村商业运作的需要加了“的情怀”,最终我的设计概念变为“渡船的情怀”。考虑到整个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经营状况,现状条件不同,又将整个区域分成6个小区域,每个区域都以自身独有的特征命名,并贯穿在总概念之中,使其有分有合,统一之中蕴含变化。最后,我对场地内的浅蓝色区域进行了环境概念设计,编写了整个区域的故事书,使中心概念在故事书的烘托下显得更加丰满。(4.2陕西西安某古墓博物馆的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中笔者就运用了传统民居地坑院入口的概念。古墓博物馆顾名思义是在新发现的古墓建筑群上就地建设博物馆,以最大可能的保护原址,并使博物馆建筑本身具有静谧,昏暗,冥冥之光的气氛。为了营造这种气氛笔者想到了传统民居四合院的空间布局,将古墓建筑群原址保护在地下一层,地上再建二层将古墓发掘的宝藏进行展示,地面建筑四周没有开窗,参观者从室外通过踏步盘旋而上到屋面层,而后再从屋面盘旋而下到达至各层,各层展厅均有入口对外开在走廊上,打开入口天井中的自然光与室内的人工光源交相呼应,在室外树木的遮挡下,室内光影斑斑,忽明忽暗,更加突出了建筑的神秘性,场所感。置身其中使人有一种强烈的空间感受和震撼的视觉冲击,崇拜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这正是建筑师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使参观者能有深切的体验空间,参观之后难以忘情。(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