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民教师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6 16:35:51

人民教师论文

人民教师论文第1篇

广大人民教师身在学校,心系祖国,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然而,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先进的教育思想在逐渐地取代腐朽的传统教育思想。如果停止了学习,停止了攀登,整日坐兵养息,也许,终将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被社会所淘汰。二月一日,国家主席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给教育工作者一个启示:人民教师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势在必行。

一、勤奋学习,严谨治学是教师履行社会职责的道德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教师“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指明了教师应有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开拓创新的品质。

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们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象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众所周知,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因此,教师要勤奋学习,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教育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担负起党和国家、人民交给自己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古人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试想,一位教师如不勤奋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怎能传道授业?如果教师不严谨治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钻研学问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授知识,又怎能为学生解惑?

二、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是教师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时期——改革时期。改革是振兴中华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积极改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已形成了一股潮流。因此,勇于探索已成为各行各业人员的重要道德规范,它要求教师做到:首先,教师要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把价值观念、竟争观念、信用观念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传授给学生。其次,勇于探索,要求教师成为立志改革和善于创造的人。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改革的实践,使自己成为立志改革和创造型的模范,那么,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开拓型的人才。第三,勇于探索,要求教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逐步摆脱贫困,摆脱落后的阶段。党的十三大文件中多次指出:要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广大农村、山区以及边疆、海岛的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教育环境更加艰苦,因此,要勇于开拓这些地方。

总之,教师只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率先垂范,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出色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选择了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要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除了尽职尽责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更要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新形势需要,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撰写好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促进老教师,共同组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共同把祖国的教育事业创造得更加辉煌。

有的教师整日哀声叹气,总是责怪学生蠢笨,孺子难教,何不想想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天下唯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有的教师常拿人比人,嫌自己的工资不如其它行业的薪水,是否曾想到,自己的精神生活是何等的充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的万年根本大计。如今,“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口号已进入千家万户,教师的命运已经和祖国的前途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把青春献给祖国,用自己的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换来了桃李满疆,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教师的一生是光彩耀人的一生。

当前,我国的教育已发展到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如愉快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各种前人不敢遐想的教学用具出现在讲台,如电影机、电脑等。然而,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我们尚且还不能及。

人民教师论文第2篇

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做为教师要能准确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把“三平精神”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把“三平精神”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教师这一职业很平凡,但平凡中更显其伟大。从中国古往今来的教师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们更被重视了,更显自由了,待遇也更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挑肥拣瘦?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有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教师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习,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在工作中真正做“三平教师”,并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扎实工作,认真阅读教育类杂志,不仅给与自己正确引导,而且能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一定要培养自身良好的素质,脚踏实地地投身教育工作中。不应该抱怨命运的不公,带着情绪去参加教学。魏书生说过:“大材小用何尝不是一件幸事?”知足的人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教师也不例外。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

 

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我个人感觉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对人民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些基本素质。作为合格,优秀的教师会懂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引导者出现,既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对象,更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喜爱是构成良好课堂气氛的最关键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视学生如朋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被尊敬的,被关爱的人。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三平教师。

 

人民教师论文第3篇

一民族院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校教师在科教兴国以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承担重要职责,其职业道德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对其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民族院校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院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对师德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师德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一条规定是爱国守法。爱国守法是高校教师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教师应该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民族院校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及社会文明的传播使命。目前国际形势严峻,有些民族地区出现了分裂祖国、企图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集团,我们也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面临着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局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加剧,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爱国守法理应成为民族院校教师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基本社会责任。民族院校教师是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依靠力量,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这一切都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民族院校师德的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少数民族地方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

(二)师德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的事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人,人的素质的提高要依靠教育,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是依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必然是依靠教育。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队伍。高素质的教育队伍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资源、知识基础和科技成果,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我国民族院校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和积极上进精神,都需要依靠高素质的教育者,依靠教师的身体力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可见,搞好民族院校师德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效手段。

(三)师德建设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保障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列为教师的首要责任,并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认定师就是道的化身,可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决定了整个社会道德的基点。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我国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乏积极进步的因素,作为民族院校的教育者理应正确看待少数民族文化,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存在的历史背景,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借助于院校优势,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发展与丰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进行有效地保护和研究。只有懂得尊重才能获得尊重,师德在民族院校的传统文化保护过程中体现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优秀的文化成分,既体现着民族特性,又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粹,加强师德建设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必然保障。

二民族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观念淡薄

随着大学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能力成为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关键因素,很多教师致力于学术,不愿抽出时间和精力加强政治学习,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缺乏深入而全面的认识,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度,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将国家的教育方针灌输到教学过程。作为民族院校的教师要有明确的政治观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部分院校老师政治观念淡薄,课堂上教学随意性强,没有深刻领会党的政策和教育方针,为了教学而教学,不能将党的基本政策和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不经过实际调查就随便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偏激言论,长此以往则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利的影响,极易使他们在政治上产生模糊的认识。

(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欠缺

民族院校多数设立在民族地区或是中部地带,其教育对象主要为少数民族或毕业后可能去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的学生。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很多民族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方面盲目模仿其他高校,仅仅关注个人专业理论的深入学习,对涉及民族理论和政策导向的内容缺乏全面认识。[1]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民族主义问题时,民族院校教师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对民族政策没有全面了解,无法正确认识国内民族问题,这可能导致政治立场的不稳定,也不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知识的缺失同样会影响到教学,其对民族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则无法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存,对民族、民族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无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容易引发对部分问题处理的偏差,同样不利于师生关系的互动,在不良师生关系状态下,专业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

(三)责任与育人意识淡化

民族院校学生总体上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学生的汉语不太熟练,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他们很难做到融会贯通。长此以往教师对学生失去了信心,认为上课不需要准备太多,直接照本宣科,教学质量便受到很大影响,学生无法在课堂接受较多的知识。教师年终评定上注重科研能力的比对,在教学部分很难有直接的尺度衡量,导致教师对教学不够重视,导致责任心下降。同时,部分民族院校的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意思想道德教育,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职责,育人意识淡薄,与学生不交流、不沟通,对学生是否健康成长、思想状况和道德品质关心不够,只知道“授业”,却忘记了自己所承担的“传道”“解惑”的责任,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任务仅仅是讲课教书。由于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学过程中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导致上课时对学生基础不同的而采取教学难度深浅相同,继而出现培养目标无法实现等问题。

三完善民族院校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注重培养教师的政治信念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对民族院校师生的思想产生必不可少的影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社会上各种思潮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高校里来,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较量都会在高校有所反映,在民族院校此种表现更甚,民族分裂分子与西方敌对势力将民族高校作为渗透的重点,并企图挑起各种事端,极大地影响到高校发展和社会稳定。坚定民族院校教师的政治信仰尤为重要,要坚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以学校政治思想课老师为中坚,进行全面的政治思想理论宣传,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定期进行集体性政治学习,并对其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特别是对于普通专业课老师政治学习中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嘉奖,促进非政治思想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的提高。

(二)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学习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通过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的学习,提高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防止敌对势力向学校渗透。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在教学中通过民族政策的宣讲,使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与此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学生做好沟通。具体的改善措施:首先,在新进校教师培训中增加专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的培训活动;其次,定期举办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知识竞赛,促进学习积极性;最后,邀请民族学研究专家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列讲座,提供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加强民族团结。

(三)增强责任意识与提高育人能力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名言,高度概括了以学生为本的真谛:教育是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个人从低俗引向高尚,教育是把一个人从虚假引向真实。责任意识与育人能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欠缺责任意识和育人能力就会敷衍了事、肆意妄为,导致教育失败。改善措施: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训,针对民族院校的客观情况建立师德培训机制,将教师的学习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自觉化,树立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的观念,加强先进典型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2]其次,完善教师师德评价机制,各民族院校结合本校情况,建立规范可行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上建立以院领导、教务处为基点并结合教师互评、学生评课等环节,将评价结果与教师既得利益挂钩,引导师德向良性方向发展。再次,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民族院校教师存在大量的非师范生源,通过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培训,可以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增强非师范生源教师的育人能力,促进其与学生的交流,以便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里素质。最后,加大教师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科研与教学两者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可以把握科技进步的前沿,将最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授课效果。教师善于钻研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影响到学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人民教师论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激励理论

激励是高校人事管理活动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正确、适当的激励措施有利于使教职工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教学效率,保质保量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著名的激励理论

由于适当的激励措施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对社会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都踏上了探究激励理论的路程。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一些著名的激励理论得到了认可:

(一)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成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主要表现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这是人们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安全需求主要涉及到健康安全、职业安全、养老安全等等;社交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爱与理解;尊重需求主要是指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二)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可称之为激励保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引发人们工作动机的行为有两方面: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只能够消除人们的不满,不会带给人们满足感,比如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领导水平、福利待遇、人际关系、劳动安全保护条件等等。激励因素能够带给人们一定的满足感,比如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职业的成长发展等等,激励因素运用得当,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由美国的亚当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间常常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尤其是付出了相似的时间、精力、能力之后,如果获取的报酬不一,则会对公平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工作积极性。

二、民办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

了解民办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才能够更加明确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展民办高校人事管理激励措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效果。民办高校的薪资待遇远远比不上公办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民办高校教师的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精神文化需求优先。教师一直是榜样的象征,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自认为并不比公办高校教师差,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乐于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对于很多民办高校教师而言,精神文化需求甚至较物质需求更为迫切。

(二)特别关注自尊和荣誉。我国历史的尊师传统以及社会对于教师的尊重使得教师十分关注自尊和荣誉,教师职称的评定历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升职、评定职称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荣誉。相比于其他职业而言,教师特别关注自尊和荣誉,民办高校教师更甚。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师群体非常关注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物质需求的精神丰富性。要想生存,就离不开物质,教师虽然非常重视精神文化需求,但是物质需求同样不同忽视。民办高校的薪资待遇、福利报酬也会影响到民报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的物质需求往往包含着尊重、结交、归属情谊等社会性需要相关的社会性因素。所以,民办高校教师的物质需求含有精神丰富性的特点,在实施激励措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三、新形势下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之中的激励措施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报酬制度。民办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民办高校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到民办高校教师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深化教师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报酬分配制度,增强教师工作的信心。

民办高校教师报酬应遵循“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突出岗位、业绩、贡献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避免部分教师对报酬不满而影响到教学质量。这也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运用,而通过报酬激励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

(二)建立校园文化激励机制。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一样,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大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般不会轻易跳槽。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激励,增强人文关怀,使教师产生一种归属感。

教师群体的思想活跃、主人翁意识强,注重精神文化追求,他们对于学校的校园气氛及尊师重教的氛围比较敏感,因此,民办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尊重教师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校园文化激励机制。要建立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现出高校教师的文化价值追求,完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还可以通过高校学生评出一些优秀教师,作为教师效仿的典范,增强激励效应。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完善民办高校的岗位聘任制、绩效考核制、津贴分配制等都是巍峨实现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在制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尽可能考虑全面,科学规划考核指标,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单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自我考核与他人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民办高校教师有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要想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符合民办高校教师的需求,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统一的管理激励机制,才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最佳激励。

参考文献

[1] 丁小兵.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中优化激励机制的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0(07).

[2] 吕艳.北京市民办高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A].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人民教师论文第5篇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对师范生的民族教育首先是要师范生明白民族是什么概念,只有师范生弄清楚了民族的概念才能有效的进行后面的民族教育。中国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汲取国外关于民族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终于在2005年,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民族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产生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1]这是中国化的民族概念,是中国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优秀的民族理论创造出来的,师范生一定要将这一概念牢记。在当今民族知识缺失,民族观念模糊,民族教育得不到重视的现实问题之下,让师范生掌握民族的基本概念这个问题势在必行,进而才能引导师范生进一步学习我国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更进一步培养师范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只有师范生在理论上熟练掌握民族知识,在精神上对民族由衷的热爱,这样在师范生就业的生涯里,他们对青少年的民族教育才会正确而真切,让祖国的接班人能够准确掌握住民族知识这个“接力棒”。如此看来,我们必须加强民族观教育,这是首中之首,重中之重。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

在明白民族这一基本的概念后,我们要开始学习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形成的。在理论方面我们只要掌握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理论,对于民族问题理论我们需要知道我国的民族问题有三个特点,即我国的民族问题会长期存在;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当今我国的民族问题出现了国际性、复杂性的特点。民族问题始终伴随着我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我国的民族关系理论有这几方面:第一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基本政策;第二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三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第四坚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促进民族关系。要把促进各少数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问题放在国家建设的首要位置。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理论的发展,第一点,传承中国民族关系理论的精髓,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与时俱进的对民族关系理论做出适当的调整;第二点,借鉴外国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策略,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我们要在继承当中发展,在发展当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民族理论。

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方面存在差异,容易造成民族矛盾,产生民族问题。也会造成我国社会的动乱,或给各少数民族的人民造成心理恐慌,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各项生产事业的进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各项经济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民族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1954年的宪法中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的团结行为。”少数民族在民族地位平等的前提下,民族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各民族之间才能友好团结,我们才可以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实行一种自设机构、自我管理、拥有自治权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实现中国各少数民族平等的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族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尤其需要重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条件。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存在其自身的特征和双重属性。它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双重属性表现为不仅是自治机关,也是地方政权机构,既行使一般的行政权力,又行使与其民族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自治权。据此可知,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的人民有了当家作主的归属感,进而就会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各少数民族团结一心进行抗战形成的共存亡观念,更会加深少数民族承认他们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所以说,“中华民族认同”是从民族认同升华到国家认同必经的过程,我们要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自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后,党和政府为了帮助各少数民族的同胞可以有效的行使自治权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从中发现并积极的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在当时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不会当地民族语言,在解决少数民族人民反映的问题时出现了沟通不便的问题,降低了办事效率。再加上对当地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在政府工作当中出现了诸多不便,而少数民族干部由于不能正确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内容,不利于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的开展,所以党和政府开始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利于和本民族的人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少数民族人民的权益,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利于民族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人民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依靠少数民族干部,比如对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医疗等一系列工作的展开都要依靠少数民族的优秀干部发挥其作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话语权,使党和政府可以更加了解少数民族人民需求的同时,发挥民族干部的领导和管理作用,采用他们对做好民族工作的建议与措施,将其有效地落实到解决民族问题上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关系,团结少数民族的必要工作,要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

4、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表现在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个性表现在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但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缺乏交流,以至于我们对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文化欠缺了解,有时候我们无意识的言行举止在少数民族人民的眼中就是对他们文化的不尊重,这就会导致民族文化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而会影响各民族的团结精神。所以我们对待少数民族文化,首先,要做到尊重,就算不了解也不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不能妄加非议。其次,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我们可以吸取借鉴,加强文化间的交流?贤ǎ?使得各民族间文化可以共同发展。最后,我们可以扩大民族文化交流的范围和渠道,通过各种活动展开文化的宣传和交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增强各少数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更有利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所以,我们要在师范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5、用“三个离不开”思想来发展民族关系

在新时期下,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在促进和谐的民族关系中,我们要让师范生以“三个离不开”思想作为具体指导方针。(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首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师范生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对于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应当在校内多组织一些民族交流的活动,投入宣传让各民族师范生积极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三个离不开”;最后,当师范生从事教育职业时,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学校,更要将“三个离不开”思想传播给青少年儿童们,让祖国的未来深刻意识到“三个离不开”思想对发展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成为现实,民族关系不仅是影响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关键,也是影响中国国家战略的规划与发展、国际关系与格局的关键。师范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使得他们能客观正确的认识并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

三、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在开展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时主要掌握“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内容。“两个共同”指的是“各个民族之间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之间共同繁荣发展”。“ 四个认同”指的是“我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些是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基本概念。

人民教师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智能理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70

智能理论是相对常规教学理念而言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思维逻辑、运动智能等方面,还包括个性形成、人格成长以及个人自省、交流等思想成长要素。在具体应用时,教师需要依据学生智能基础展开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智能潜力,激活学生智能内驱动力。智能理论是一个多元发展的动态理论体系,教师运用智能理论于教学中需要注意灵活性,适时介入科学应用,发挥智能理论特殊效能,塑造学生价值观、人生观。

一、依据学生智能基础设计教学

智能理论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对智慧教学意识、方法应用的总称。教师在应用智能理论时,要考虑学生的智能基础水平。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用、教学引导展示、课堂训练设计等,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需要依据学生智能基础展开。特别是分层教学意识介入课堂教学,这是智能理论应用的具体体现。

学生智能基础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以提升教学针对性。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人民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对重点内容展开解读。在分组讨论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将学力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给不同小组设计不同讨论问题。学困生小组:我国的国体具有哪些显性特征?人民民主包含哪些职能?坚持人民民主有哪些重要性?进步生小组: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包含哪些内容?坚持人民民主有哪些新要求?学优生小组:举例说明人民民主和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师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给出不同的讨论问题,这是分层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二、挖掘学生智能潜质实践教学

智能理论强调教育主体智能潜力的无限性,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可知,每一个正常人的智能潜力都是相当惊人的。如果能够采用适当的挖潜手段,可以深度挖掘学生智能潜质,为课堂教学探寻重要成长点。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具备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互动交流意识敏感等智能优势,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智能优势条件展开教学优化设计,用学生优势智能的快速发展,弥补弱势智能的不足和缺陷。

课堂教学智能理论应用没有固定介入方式,智能理论还需要教师能够智能应用。如在《政治生活:有序参与》学习之初,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位老人将四个儿女告上法庭,诉讼要求很简单,要求儿女交老人生活费。法庭根据调查发现,老人儿女有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条款,法庭最后作出判决,要对老人儿子实施拘留处罚。老人有些不忍心,要求法庭取消拘留审判。法庭没有答应老人请求,老人大闹法庭,结果也被行政拘留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对这个事件有什么看法?学生对此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法律都要受到相应制裁;如果司法公正被亵渎,整个社会都会陷入混乱。

学生对案例有清醒认知,说明课堂教学让学生对社会规范有了深刻理解。教师利用生活案例让学生展开深入探究,成功挖掘学生智能思维,这要比背诵多少定义概念都强。

三、结合学生智能发展调整教法

政治课堂教学智能理论介入是现代教学大势,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智能情况现实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调整,特别是教法选择与优化,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特殊意义。教师在具体操作时,需要从不同视角展开考量。班级学习气氛较为沉闷时,需要介入课堂演绎、课堂对话、课堂辩论等教法,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如果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可适当让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文本,调整学生认知方向,这样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如学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这节内容时,教师设计一个实践活动:搞一次模拟投票活动,即学校校长调走了,需要民主选举一位校长,如果你具有投票权,请投出你神圣的一票。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选票。选票统计结果出来了,政治教师得票最多。教师进行总结:“可以肯定地说,这次投票行为存在太多不理性。如果今天是语文老师组织投票,他的得票也会最高。这说明,投票者带有个人情感因素。如果不信,现在找同学说说投票理由,恐怕很多人说不出来。”学生都在窃笑,不敢正视教师目光。

人民教师论文第7篇

行业院校也被称为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那些原来由行业部门管理,学科专业主要围绕行业产业链设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行业的高校。自1993年起,原来归属行业和行业管理的院校绝大部分已经不再是行业办学和归属行业管理。但由于多年的行业办学,加之现在行业所需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基本还是依靠原行业院校,这些院校仍与原行业有密切联系,在历史渊源、办学基础、研究内容、经费支持、培养要求、学生就业等方面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除了原行业部门所属院校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为行业培养人才的院校,包括为行业培养人才的专科院校。这些带有行业特色的院校约占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行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由用人单位提出培养方向和培养要求,行业院校按照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培养人才由用人单位安排就业,即“订单培养”、“定向委培”、“X+Y”、“项目驱动”等培养模式。行业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行业、用人单位的要求。行业院校思政课必须兼顾行业要求,联系行业实际。作为占全国高校半壁河山的行业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应当探索如何与行业实际相结合,让企业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行业、企业的要求,教学增加行业内容,为培养行业人才服务。行业院校思政课要关注行业发展目标、行业存在问题,要与行业职业道德、行业文化建设等结合,使培养的学生适应行业的要求。要探索行业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创出行业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如大连理工大学的案例教学、天津师大的实践教学、重庆邮电大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武汉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这些学校思政课都在追求自己的特色。北京联合大学则进行了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有的高职院校也开始了构建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行业院校应当探索行业院校思政课模式。

2行业院校思政课模式的初步探索

全员育人、全方位教育、大德育已经是思想政治教育界共识。思政课教育仅有课堂教学这个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不够的,人文课程、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思政教育等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思政课教育教学延伸扩展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2.1改革思政课课堂教育教学行业企业参与思政课教育教学。为了更好地服务民航、服务社会,中国民航大学作为培养民航行业专门人才的高校,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的要求,从体制上安排了民航业界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立中国民航大学人文与思政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吸收民航高级管理人员和聘请的民航客座教授参加”[3]。学校聘请了民航局公安局长、航空公司法律顾问等行业部门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来校讲课和举行讲座,行业的参与满足了民航行业和学生的需要,可以把民航行业对所需人才思想道德的要求融入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师联系行业实际的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思政教师赴所在行业实践和调研,将所获得的行业案例运用于教学。对新引进教师进行上岗前行业知识培训。思政课老师开展对所在行业的专门研究,如民航职业道德和人才培养研究、思政教育与民航文化建设相结合探索研究、民航强国战略研究、民航发展史研究,等等;现在正在进行民航文化系列研究和思政课教学民航案例选编。吸收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调研。这些实践、调研、培训和专门研究,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民航,关注民航,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使命感。教学增加行业内容。思政课结合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和所在行业需要,教学内容增加了民航职业道德、民航文化等。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用改革开放以来民航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解说理论的正确,结合教材科教兴国战略,讲如何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飞跃。增加民航案例教学,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把空难事件和“返航事件”等作为案例,进行民航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适应民航行业需求。建立行业实习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大有可为。建立了国航、东航、天津民航机场、周邓纪念馆等思政课实践基地。学校规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课时30学时,由概论课老师指导大二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对调查和报告进行评比总结。其它三门思政课实践课时各10学时,主要形式有参观、演讲、辩论、读书交流、热点问题座谈、撰写社会问题研究论文、撰写勤工助学实践报告、杰出校友访谈等。此外,学校团委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去民航单位实践,组织学生志愿者为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大运会”等服务。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民航行业,热爱民航,献身民航事业;开阔眼见,了解认识社会,激发责任感。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思政课改期末一次考试考核为多次多种考核:论文(占10%)、平时(占10%)、实践(占30%)、考试(占50%)。下一步准备与辅导员合作,把行为表现也纳入考核。注重实践课考核,实践成绩占到30%;而社会调查则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考核。

2.2思政课教师开设人文选修课思政课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大量人文类选修课,在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选修课分三类,思想文化类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思想评介、当代国际关系等;民航文化类有民航概论、民航发展史、民航企业文化等;文学艺术类有欧美文学欣赏、美学与艺术、书法艺术等。专业课也有育人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个专业过硬、品行高尚的老师就是影响学生人生的一面旗帜。专业课在“授业”中也要“传道”,在“传道”中也要“解惑”,要“教人做人”。学校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教书育人,每年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推进全员思想政治教育。

2.3建设校园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育与学生党建相结合。思政课注重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派出思政课老师为学生上党课;要求入党的同学思政课成绩必须合格。同伴教育有着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求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起示范作用,在思想品德上起表率作用,在学风、校风建设中起引领作用。举办各种人文讲座。思政课教师在学校推出了“天问大讲堂”人文社科系列讲座,有学术报告如大学精神、语言与文化传承、收入分配、民航强国战略、十报告解读等,也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南海问题、两岸关系、恐怖主义、青年成才等。讲座很受学生欢迎,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建立了法知网、易航网、启航网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丰富,服务学生,栏目新颖,情系民航,受到学生喜欢。思政课依托学校BB网络系统建立了网上课程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和特点,在交流中释疑,在探讨中解惑;建立了文字音像资料的供老师交流备课的网上资料室和学生学习的网上阅览室,点击超过光顾传统图书期刊阅览室。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学校每年举办辩论赛、演讲赛、歌咏赛、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动,活动内容结合行业实际。人文学院派出思政课老师为各种学生活动担任评委,为学生社团担任指导老师。近年来,由思政课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天津市高校辩论赛冠军等各种奖项二十余项。建设蕴含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道路命名选用国内各大机场名字,校歌创作抒发民航豪情,校徽设计凸显民航元素,校服设计融入民航徽记,校园宣传栏、标语牌等无不展示民航风采,陶冶学生民航情怀。

2.4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校外思政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思政课老师多次捐款救助生病、困难学生。2009年思政课党支部开展了老师帮助学生的“一帮一”活动,即思政课每个党员教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最少帮助一名学生。正如有的受到帮助的学生所说:“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让我收获颇丰”、“老师的关心帮助终身难忘”。思政课老师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很多学生在思政课程结束后,不少学生在毕业后,仍然与老师保持着联系,经常就一些感兴趣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老师探讨,就自己适应工作岗位、个人发展、恋爱、人际关系等问题征询老师意见。人文学院思政课党支部2007年、2012年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获得了多项荣誉。

3行业院校思政课模式的初步评价

人民教师论文第8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一、 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教学观念、课程安排、方法、教材、师资力量、学生、相关条件等方面的问题构成了现在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观念方面

在被问到老师和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想要达到什么程度时,超过7成的老师回答他们教的学生“会唱歌而且了解理论”,而70%学生的回答为“希望自己能辨别和欣赏音乐”,而只有很少部分人想传承民族音乐。

(二)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量的安排:自从建国后,通过国家教育部的名义正式的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教学计划》只有两次。分别为1952年和1980年。而《民音》课程更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没有在第一时间被设置到教学内容中去,另一方面,目前的国家师资水平没有扩充到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来,这方面的空白导致了我发开设此课。

另外,《民音》基础课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应该开设一年为66学时,虽然某些院校将课程由66学时延长为72学时,但是在与其他课程的比例上,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只有极少部分院校达到《教学计划》规定。

(三)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任课教师运用传统的单一的灌输法来进行授课,尽管有着超过50%的老师表示在授课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并存,包括听、唱、看等方面,但在教授的方法上还是存在差异。主要方法可以概括为一下三种:第一种,侧重点在理论讲解,不进行教唱,有时会让学生粗略听听;第二种,任课教师除了传授理论部分,还能进行教唱并给予现场指导,同时还适当地插入一些听、看的内容作为欣赏;第三种,老师只对学生开展如何演奏民族器乐的教学,并不进行理论讲解,单纯靠着训练技能,或简单听、赏一些民族器乐曲。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既能传授理论又能教唱的老师真的是少之又少。

(四)教材方面

学习《民音》这门课程是没有固定的统一教材的,而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编委会组织出版的《中国民族音乐概述》并没有成为高师的统一教材,统一的教材还正在计划之中。在老师使用的教材中,5成左右的老师使用的是别人的教材,只有30%到40%是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而谈到课上使用的视频、音频等辅助资料也是大多由网络渠道获得,自己亲自编写实践得到的比较少。

(五)师资匮乏

目前情况,教授民族音乐的老师资源极度缺乏,很多老师无法胜任《民音》课程的教学。而更加棘手的问题存在老师自身,老师自身就没有很高的民族音乐造诣和素质,在传授知识和实践过程中这么能身体力行呢。在师资力量中,还没有一半的老师本身是学习音乐或者音乐相关专业的,有些许人学习的是声乐、乐器和作曲等等。年轻的教师在学习的时候大多学习的是西方的音乐体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解尚不深入,更谈不上给学生上课,而在讲授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全面的老师更是越发难求。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严重限制了我国民族音乐下一代的培养和发展。

(六)学生自身

学生选择的音乐专业来学习,但是在调查中显示不到半数的同学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究其原因,学生表示课上老师将理论枯燥,与音乐本体接触的很少,也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现在的学生意识中的民族音乐概念与实际相差比较大,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观念和实际操作情况相关程度很低,很少有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这也说明了,学生必须要在理念的指导下,对家乡的民族音乐产生兴趣,进而进一步研究。根本问题还是内心扎根的音乐观念和实践操作严重脱节。

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乡镇的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普遍偏少。乡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兴趣比较高涨,而城市的学生没有解除民族音乐的热情。

 (七)相关条件

这门课程的与其他课程的相关程度比较低,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疏远,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严谨的、完整的《民音》课程体系,我们社会要帮助大家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气氛,急需建立一套课程教育标准。

二、 调查思考

针对目前所看到的民族音乐的不足和缺憾,遇到的种种问题,可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但是我们也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思考,从民族音乐的发展来理顺出历史的遗憾。以下是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进程概述,希望在理顺历史的过程中,寻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20世纪初,我国高师音乐的教育经历了从有到无、从学堂音乐到师范音乐教育的过程,最终逐渐形成了现在高等师范音乐的体系。当时在音乐方面大家关于是否在学校中开设唱歌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4年1月13日(即光绪二十九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常务纲要》中强调:尽管“中国礼教政俗,与各国不能尽同”,但是“至于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秦汉以前,庠序之中,人无不习。这句话的意义在于表明他们对在中国学校开设音乐课的大力支持,鉴于中国的国乐已经失传已久,并且外国的学堂都设有这门课程,我们在此时设置这门课程正式对我国音乐的继承和发扬,也与国际上进行了有效的接轨。此时,各位当时的名家都对此事发表了言论,百家争鸣,包括孙鼎、夏锡祺、童裴、蔡元培等。到了20世纪30年代,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音乐师范学校,比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等。

尽管有些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了改革和设立音乐课,但是一直到教育部门所制定的一些相关规定开始,才对高等音乐教育有了明确的规定。如当时“教育部”于1938年9月10日、1940年5月27日公布的关于“修正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章程”。这个章程的发表对当时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强烈的推进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1938年12月27日,教育部所颁布了“教育部音乐教导员训练班简章”,在简章中的第九条关于“训练科目”中,明确地设置了“国乐概论”以及“国乐(乐器之一)”的科目。此举说明当时教育部已经开始注重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问题。

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尤其是在1949年在音乐界关于“音乐民族化”的五次大讨论。1953年的“学习和继承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1956年围绕全国音乐周展开的关 于“发扬民族传统繁荣音乐艺术”的讨论、1963年前后围绕中国音乐学院建院展开的讨论、文革期间的革命样板戏、1979年围绕中国音乐学院复院再次展开的全国性讨论。

这五次的大讨论对现在的民族音乐还有重大意义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当时的讨论中多少都有所涉及,这五次重要的讨论正是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相当悠久的中国,出现历史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历史的局限性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实践上存在模糊和不确定性。纵观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这段时间是重要时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民族音乐得到了广大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但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家对民族音乐的改革力度不够坚决,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规定的专业必修课66学时,与国外的68学时稍微有点不同,而在专业选修和主修课中根本就没有看到民族音乐的字眼。

而在这段时期音乐权威人士的理论引导作用突显出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贺绿汀曾表示:“我建议在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甚至幼儿园的音乐教材及音乐课程中都用五线谱,这样对提高我们的音乐文化水平是有很大好处的,简谱记谱法记谱不准确,不便于国际文化交流,使我们自己的音乐工作者固陋寡闻看不懂外国乐谱,我们不要再坚持用简谱了”。正是在他得建议下,我国很大范围内的削减了简谱,或者取消了简谱教学。

三、 对策

通过了上述的调查、民族音乐史的回顾和理顺,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 树立新的音乐教育观和民族音乐文化观

树立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观念,要对各国的各民族的文化都要尊重,每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多元音乐文化意味着在我国56个民族音乐中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要对本民族的音乐有一种自豪感和由衷的尊重。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我们要尊重各自家乡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且励志发扬它。

(二) 确立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大力扩大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建设民族音乐文化课程、编辑出版自己的民族音乐教程、创立自己的一套有效教学方法等方法来确定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中的主体地位。所以,要强化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应当不再局限于个别课程的改革,而要从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出发,树立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的主体性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现状。

(三) 将民族音乐观念的传播到社会

音乐文化传承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性工程,它需要综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多元整合”从而凝聚成社会的合力。这一点,福建南音进课堂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他们的“社、政、学、研”四位一体的思路也应成为我们启动系统工程的实践支持。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结合的高师音乐教育,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联系地方音乐文化社团、社会文化部门的责任,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建地方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赵宋光,《赵宋光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2]高悌,《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高悌,《新世纪高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人民教师论文第9篇

关键词:师音乐专业 民族民间音乐课 教学改革

民族民间音乐课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诸多课程中惟一以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为教学内容的课程。长期以来,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从音乐理论课程到技能技巧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大多以西方音乐技术,理论体系为框架。相比之下,我们的民族音乐课程就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母机”,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都不重视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那么,如何传承和发展我们引以自豪的民族音乐文化?又何谈发展艺术教育?目前,音乐教育界对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也有很多就一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的。这些理论方面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有了更多的思考。笔者现从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对自己任教的这门课程的改革也有一些思考,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者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音乐学院大部分均按高师的教学大纲,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课。但就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院校的音乐系虽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课,但所占课时较少,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很不够。很多师范院系音乐专业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过于强调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而忽视音乐的感性之美,从而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了“土气”的错误印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只有少部分院系抓得较为扎实,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 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形成的原因

1.观念问题。由于高师音乐院系的教师中,大多数人的教学观念仍有待转变,很多人在教学中仍是模仿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希望自己教的学生在某一方面超过音乐院校的某专业的学生。如此,这批人往往忽略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观念长期以来对高师院校的领导和学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直在设法突出自己的师范性,但我认为,大部分教师在思想深处仍然存在与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攀比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无形之中对学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而在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技轻文的现象,学生大多数注重声乐或钢琴,忽视其他课程,尤其是理论课程.这些现象反映出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课学习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材问题。缺乏一套基本上能全国通用的,适合现今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教材。高师民族民间音乐与音乐学院的民族民间音乐课有一些共性,但二者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的不同,因此各自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均有各自的侧重。如果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教学方式完全按照音乐学院的模式授课,那培养的就是专业团体的人员,而不是高等师范院校应培养的音乐教师,能够将来担任高,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此外,民族民间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涵盖了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各种音乐及音乐形式。在使用国家统编的音乐教材的前提下,各院校还应根据本地域,本地文化自编一定的乡土音乐教材,选用本土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说唱音乐在课堂上教唱,使学生从小就熟悉本地的民间音乐,进而引导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热爱家乡的情感。

3.民族民间音乐课师资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其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西洋化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就不太了解当地的民间音乐,相当一部分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师是兼职,他们中有的是声乐教师,有的是器乐教师,有的是理论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就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授课内容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目前的这种师资现状是无法圆满完成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任务的。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师不能只是单打一的声乐,器乐或理论教师,必须是综合素质极高,综合能力极强的,具有多方面扎实的专业功底的,方能胜任。首先,民族民间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多唱,在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民歌的美,去感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色彩的民歌的魅力。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具备较强的范唱能力。教师声情并茂,富于美感的范唱可以为课堂增加无穷的魅力。第二,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针对课程中的理论部分,如民歌的产生,发展,分类,音乐特点等,结合具体的作品,形象化地传授给学生,使其在理解中消化,吸收,不能死记硬背,把理论知识蕴涵于音乐体验之中。第三,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师本身必须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备扎实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功底,了解和掌握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第四,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师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的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和教会学生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去当好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目前,各师范院校的音乐学院,系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师资各不相同,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只有各地院校领导对民族民间音乐课师资的培养给予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院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水平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三、 民族民间音乐课在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民族民间音乐课自从开设以来,一直处于薄弱的地位,授课时数不多,加之前面谈到的在一些师生中不受重视的情况。故而,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目前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体现师范性的作用。在现今的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教学中,专业技能课一对一的授课模式仍是专业教学的主要模式,而对于民族民间音乐课这样的音乐理论课则是集体授课的方式。因而,往往成为学生眼中的副科。当然,钢琴,声乐在一定阶段运用这种模式也是必须的,但在四年的教学中,逐步拓展集体授课的形式,有利于增加师范音乐专业学生的师范专业意识。因为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要从事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定的数量的中小学生,如在学校期间就更多地接受集体授课的形式,会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影响,提高他们集体授课的教学能力。同时,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内容与诸多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关系密切。故而,教师,学生应对其重视。

四、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应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高师民族民间音乐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它的教学内容又涵盖诸多理论课程内容。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要求,指导学生摸唱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民族民间音乐课所涉及的诸多理论课程内容(如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的发展历史,作品的曲式结构等)联系起来讲授。同时,根据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课堂阵地,把配器和乐队组织和指挥等课程教学与民间音乐相结合,师生合作配器,共同完成民间器乐的演奏,尽可能的让每位学生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深刻地领悟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这样,民族民间音乐课的教学与各门专业课程的联系便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也会逐步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课在师范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重视民族民间音乐课的学习。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为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四海:《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2]李晓燕:《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中国音乐教育》,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