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3 11:26:27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1篇

按着工作性质划分岗位责任,确定岗位目标:销售目标、生产目标、工程目标、技术目标、质量目标、人力资源目标、行政目标。

二、建设一只“有激情、懂技术、精服务”的营销团队

成立销售公司,根据渠道销售和终端销售的特点,划分为:大沈阳(沈阳、抚顺、铁岭)——终端营销,辽南区域、辽宁其他区域、吉林区域、黑龙江区域、内蒙区域——渠道销售网络。

三、实施“长效差别激励”制度

生产管理人员:基本工资+产量奖(质量控制)+目标奖

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新产品开发奖+目标奖

质量人员:基本工资+质量目标奖

行政人员:基本工资+工作目标奖

勤杂人员:基本工资+满勤奖

四、强化“第一责任人安全监控”制度

五、对产品质量实施“一责、一控、一检”的方法

“一责、一控、一检”——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负责制,严格执行过程监控,落实产品入库前终检。

六、车间实施“准军事化”管理

七、加强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

八、建立“例会管理”体系

建立日常事务处理“日例会”(15分钟——30分钟)、每周生产调度会、每月经济活动分析会、每月产品质量分析会、经理办公会、车间工人晨会(5分钟-10分钟)。

九、实行定额领料,加强车间成本核算

十、建立考评体系和培训机制

人力资源部门做好日常考评和考核,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人的技能。

十一、建立计划管理系统,实现“事前计划、事中管控、事后审计”

十二、安装工程实行“三三项目管控法”

三三项目管控:“工期、质量、安全”,确保工期三因素——人员、材料、资金,确保质量三因素——产品质量、安装质量、管理质量,确保安全三因素——人员安全、材料安全、运输安全。

十三、推行“三心工作法”

“用心经营、用心管理、用心工作”,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十四、创建“一严二强三高”的管理模式

创建“严格的纪律,强力的执行力和落实力,高效率、高业绩、高回报”的企业管理模式。

十五、建设一支具有“团结精神、合作态度、真诚内心”的创业管理团队。

团结才能生存、团结才能共赢、团结才能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2篇

摘要:我国的民营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特殊的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使得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缺失或残缺不全,造成企业财务运作与资金使用的无序性和违规性。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则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与监督是关键。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结构;财务运行;审计监督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二十余年中受传统体制的制约和传统思想、传统观念的束缚,一直发展缓慢,直到本世纪初,国家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国有经济、合作经济(中外合资)共同发展、并存发展,中小民营经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多数起源于家庭(家族),部分为近年来全民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成,少数为合作或股份制形式。其特点是:企业规模小、起点低、层次低,企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差、技术素质低、科技能力低、创新能力低,企业市场能力低、竞争能力低、抗风险能力低。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基本就是企业投资者,企业运行机制基本沿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长式决策和家族式管理,企业的重要管理岗位基本被家庭(家族)成员占据,企业主要的结构形式是以裙带关系、血缘纽带作为基础的。企业财务的运行、操作、管理等处处显现着家庭行为方式的特点和渗透着家族血缘关系的气息,资金的来源、使用、流动,往往缺乏规范性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有时甚至出现无序、混乱的状况,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资金不能发挥最佳的效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结构状况及特点

中小民营企业的组成特点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的同一性,探究这类企业资金的来源和组成状况,就可清楚地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特征、

企业财务组织特征、财务运行状态等。从目前看,中小民营企业资金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自有资金:这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首要来源,也是家族式企业最普遍、最快捷、最简单的投资方式,更是创办企业的源泉和动力所在。自有资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存量资金。主要是家庭多年的收入积蓄、存款和祖产。(2)原始积累。通常为创办企业前,以家庭为基础已从事了一段时间经营性或服务性活动,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滚、爬、摸、打,获得一些积累,在逐渐了解一些经营之道后,希望得到更大的发展而投资创办企业。(3)家产抵压。由于资金不足,将家中财产(包括房屋)抵押,获得资金(贷款)创办企业。

自有资金是中小民营企业创业的首要资金来源,也是企业的根基所在,尤其家族(家庭)式企业,更是将企业与家庭的共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由于自有资金一般数量都很小,所以,在企业筹备、注册、创办阶段,只能暂时维持企业初期的生产、经营的运转。

2.合股经营:这是中小民营企业创办初期较为普遍的资金筹集和经营方式,其优势可以减轻独立经营自有资金的困难度,使企业资金能相对宽松一些。同时,可以在筹划、申请注册和创办初期集中合股者的人力、物力和智力,为企业顺利投入生产、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合股经营一般由二人以上共同投资,持大股者理所当然的成为企业的最高权力者,合股者一般有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或其他形式。但从目前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推进,合股者的经营理念、服务方式、价值趋向等方面的分歧逐步产生,加之在权力分配、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矛盾不断显现,使得生产、经营、服务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影响决策的施行,而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成为丧失市场、失去竞争力的最大因素,也是导致众多合股经营企业在创办二、三年后走向分裂的根本原因。

3.贷款:向银行借贷,是所有中小民营企业都必须进行的资金筹集方式,也是最难的工作之一。其一,是贷款难。因为,企业本身规模小、资金少、生产加工等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的利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对银行而言,中小民营企业本身的投资和资产数量就很小,如生产经营一旦出现意外,就将血本无归,银行的贷款就会成为呆账。所以,银行在贷款时往往谨小慎微,要求很高,手续很繁杂,并且要有相应的企业担保,而寻求担保又是企业实现贷款的一道高高的门槛,获得经济担保的机率很低。因此,多数银行不愿贷款给这类企业,即使企业在耗费很大的精力后所获得的也只能是小额的、短期的贷款。其二,还贷难。由于企业的各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开支往往超出企业的预算,企业开业初获得的收益又很快投入新的生产、经营流程中,流动资金很难在账面上有结余。所以,按期还贷往往是企业的大事,企业经营者往往为还贷绞尽脑汁,有时为了应急,甚至不惜向民间借取高息资金,用于还贷或生产中急需。

4.民间借贷:是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筹集资金手段。企业创办时资金的困难、生产经营中周转金的缺少、银行贷款的限制和繁锁的手续以及还款期临近等都制约着企业,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都采用民间借贷方式缓解资金的困难。民间借贷形式一般有向个人和企业借贷二种,其利息一般比银行贷款利息高得多(尤其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小额资金借贷公司,利息高出银行几倍、十几倍),但借贷方便、手续简便、资金筹集时间短、速度快、能很快解决企业的资金的困难,尤其是外贸加工企业,在接到较大订单后的资金筹集,基本都采用民间借贷方式解燃眉之急。民间借贷一般时间不长,以一批产品或一个加工周期为一阶段,企业往往在资金回笼后立即归还。民间借贷有一定的可行之处,但过高的利息往往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同时存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旦产生或出现问题,后果都较为严重。民间借贷的背后,留给人们一些启示,即民间资金存量很大,如何将这些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在盘活这类资金的同时,规范民间借贷,发挥民间资金的积极作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值得人们去思考和研究的。

二、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组织结构、制度及现状

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运行机制,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组织结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运行的状态。第一,从目前着,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只设总账、出纳和仓库保管三名财务岗位,有些甚至是总账和出纳合二为一,现金出纳、总账基本由家庭主要成员担任,仓库保管也基本为家族成员或至亲好友,属于企业财务监督中的财务审核、财务审计、财务管理等基本不予设置。因此,从企业法人到财务结算的整个运作过程都具有企业运行和家庭操作的双重特点,即使少数企业采用聘请总账会计的方法进行结算和纳税,受聘人也只在月末、月初的几天中来企业履行一下结账手续,并不真正履行会计职责和监督职能。所以,财务审计与监督在企业是不复存在、或者是有名而无实的。第二,由于企业组成和财务组织结构的特点,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缺失或残缺不全,资金使用、流动、流向的随意性很强,主观意志基本主宰企业资金的运行;现金的存量控制、使用范围、支付等缺少规范和约束;会计要素中的各项指标不能严格按要求去执行和操作,造成企业财务运作与资金使用的无序性和违规性。第三,财务制度和财务监督的缺失必然带来企业财务信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运行的实际状况;不能正确、完整的反映企业财产、资金、盈利和负债的真实情况。第四,有些企业投资者、经营者的个人消费与企业经营性开支混为一体,企业流动资金成为个人消费和挥霍的来源;企业经营中大量采用现金交易,为拖欠工资、欠债不还、甚至行贿、逃税等违法活动提供便利。因此,从总体上看,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奉公守法,服从国家法律、法规的,但仍有少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不容乐观,尽管是少数现象,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造成的危害却是很大的。所以,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和监督已成为规范和净化市场、规范企业行为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财务审计与监督的地位、作用、途径及方法

1.能够逐步地、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有效的财务监督与控制来促进企业管理步入良性轨道。首先,健全和强化企业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和使用等,促进企业财务运作和资金使用的正常有序;其次,促进财务信息完整、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正确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盈利的真实情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详实、正确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资料。

2.能够逐步地、有效地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企业资金的投入、投向,全面掌握企业资金流动、流向,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有效,促进资金投放和使用的最佳效果,促进财务真正为企业发展服务。

3.财务审计与控制在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一,能有效地规范企业投资者、经营者、以及家庭(家族)成员在企业的财务行为。第二,能有效地跟踪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动向和作用,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第三,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违反财务、财经制度行为的发生,有效扼制违法行为的产生。

4.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与监督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企业财务组织结构,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第二,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规定,遵守财务制度,对企业资金的流向、流动、回笼、周转要时刻予以密切关注,监督并加快资金回笼,以防资金的流失而造成损失;第三,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要时刻牢记财务信誉是企业信誉的首要要素,是企业的创业之本、立身之本,是企业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地位,创造经济效益的根基所在,因此要时刻注意维护企业信誉和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5.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审计与监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管理职能。委托会计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指导和审计监督,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企业财务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扼制在萌芽状态。这样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保护了企业的利益。(2)对企业生产经营中较大的投入、投资项目等要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跟踪指导和审计,确保企业资金运行中的正确、正当、正常和安全。(3)地方政府要关心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本地民营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关职能部门要牵头成立中小民营企业协会,并且吸收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会)的经验,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协调企业间的矛盾和整合企业资源进行最佳的配置。(4)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和检查,同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资金困难,改变税费有人收、管理费有人要、困难无人问、资金无处借的被动状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资金困难的路径探析

资金困难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制约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瓶颈”。社会经济发展中,再好的项目、再好的订单、再丰厚的利润,没有资金去运作,也是空话一句;再好的经营者、决策者,再优秀的创业者、管理者,没有资金,企业生产、经营也是纸上谈兵。因此,资金已成为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障碍。而如何有效地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笔者认为,政府的扶持和协调是关键。

1.政府协调:各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发展民营经济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要根据当地民营经济的特点,借鉴和学习英、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组织成立中小民营企业协会(联合会),组织协调资金,为协会成员企业提供担保,通过协会对企业进行信用评定,为银行贷款的平安度提供参考。

2.政府扶持:国家和地方财政可拿出一定的资金,通过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的方式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借贷的困难。这类资金可以采用长期借贷、贴息借贷、扶持借贷等多种形式,同时由执行部门或机构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审计、检查、跟踪服务等,这样既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困难,又促进了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同时可收益,企业、国家、政府获得“三赢”。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3篇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跨国公司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其核心是分析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长过程与路径选择。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理论成果,其中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论”、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从理论发展来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还处于“理论丛林”阶段,缺少对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研究。

21世纪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中小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期望很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营的路径优化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美国密执根大学的Cavusgil教授对企业的出口和直接投资活动进行考察,将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国内营销阶段、前出口阶段、实验性地卷入阶段、积极投入阶段和国际战略阶段。芬兰学者LawrenceS.Welch和ReijoK.Loustatinen等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成跨国公司的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经营和外向国际化经营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经营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经营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国内子公司或分公司。

本质地看,所谓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以追求企业利益为目的,在世界范围内从事资源配置、出口、合资合作和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

上述企业国际化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高超的企业管理技术。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较少的广告支出,缺少名牌产品,不具备大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不同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必须寻求新的国际化经营路径,改变那种以单纯的出口贸易为主体、以低价竞争为手段、以廉价劳动力资源为核心、以低附加值产品为载体的国际化经营路径,促进企业成长与市场拓宽同步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是指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参与世界经济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中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和战略选择,形成核心竞争力,成长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主体。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分析的核心是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国际化成长路径,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制度约束

制度构建与制度变迁给企业带来了融入新制度体系的机遇,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新的发展空间。但在我国加入WTO短暂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分工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是不争的现实,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制度的环境并不完善,尤其在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的选择中存在一定制度约束。

国内促进机制与国际贸易保护的协调

1998年以来,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30多部有关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100多个有关文件,中小企业的市场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公平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近年来,中小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全国3/4的城镇就业人口在中小企业工作,中小企业在我国各经济主体中最具发展活力,全国65%的专利技术、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为其实现国际化经营奠定基础,反而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遏制和市场竞争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不公正的制度约束。例如纺织品在配额取消后预期贸易增长与现实国际进口限制的问题,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将受到进口国特别保障措施的制约。

企业发展与制度缺失的矛盾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产权主体来看,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数占中小企业总数的近80%,这还不包括没有登记的农村和城市的个体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小企业产权主体比较清晰,作为既是企业所有者又是经营者的管理人员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企业资产的增值能力和经营效果。

从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看,中小企业经营组织层次少,结构简单灵活,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组织生产,准备周期短,适应性快。但是,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不仅仅要求有清晰的产权制度,而且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我国中小企业的产权和组织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困难。首先,数量居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很难筹集到其国际化经营所需要的资本。其次,过分关注经营效果的中小企业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时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毁坏了中小企业的形象。再次,中小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不断地转换经营行业和领域,不利于制定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长期战略。最后,缺乏制度规范的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家族式经营,随意性很大,难以吸引和留住国际化人才。

事实证明所谓中小企业灵活的组织结构并没有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反而阻碍了其国际化进程。

产业集聚与地方利益的冲突

产业集聚是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集中在某一区域形成区位优势和区域效应,以区域效应弥补品牌效应不足的实践安排。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市场营销投入低,不具备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效应,要拓宽国际市场,就必须通过联合及建立联盟等方式实现集群化。

中小企业集聚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不仅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同享的外部规模经济,快捷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的便利条件,而且使中小企业在不牺牲大企业所缺乏的柔韧性条件下,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更具有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优势。按照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要求,加强和完善产业集聚内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建设是完善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政府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可以是政府、私人或相关团体,政府在规范、管理、协调、强制和激励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履行好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角色,为企业集群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改善本地商业环境,培育集群成长所需的要素条件和环境条件,提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改善家族企业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加快经理人市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等要素市场的培育。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为中小企业集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各个地方政府为地方利益,给中小企业跨区域发展及实现产业积聚造成制度障碍的现象。

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博弈

产业内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这种分工是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的,产业链条是由产业技术、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从着眼于产业链价值最大化目的出发,着力于研发和品牌营销,控制核心技术和经营技巧,而把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其生产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哑铃型”;而中小企业则在产业价值链条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承接跨国公司的这种产业环节转移,着力于产业链价值相对低廉的加工制造环节上。

如耐克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本国及其它国家的中小企业按其产品规格、技术标准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占据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我国中小企业要改变专业化水平低的“小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摆脱与大企业“独立抗争”的被动局面,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要寻求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网络协作、合作竞争关系。但中小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中面临着契约风险、文化冲突、责任与利益的冲突、甚至会被兼并和边缘化的危机,可以说中小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面临着成长的困境。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路径优化

中小企业要克服制度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其国际化经营路径,在国际产业转移与变迁中把握自身产业优势,在制度完善中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在准确的特色定位中拓宽国际市场,在技术创新中培养核心竞争力。

在产业变迁中找准国际化经营比较优势

对于当今国际分工,发展我国主要从事劳动要素密集的最终消费品生产。我国中小企业要成功实现深度国际化经营必须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出发,按照要素禀赋类型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划分,可以把我国大陆中小企业归入劳动密集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特点,将在很长时间内规制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产业选择,也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可利用的一种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仅指传统的制造业,IT制造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世界IT产业制造业生产技术正在大规模地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集聚,为我国急需发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机遇。

劳动要素密集的IT产业、文化产业、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与传统的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制造业相比,主要的差别在于它产业技术含量高,不因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在制度完善中促进企业国际化成长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的优化要求企业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不断成长。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中,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普遍存在着对成长准备不足、成长没有伴随相应的组织调整与变革、成长中的管理“失控”、成长中多元化经营的误区、企业成长中的“组织病”等现象。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小企业原有的“浅度”国际化路径往往又会变成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障碍,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过程也是企业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首先,完善企业管理的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管理队伍,分享企业管理的权限及责任。其次,完善企业间协作制度建设,加强企业间合作和避免恶性竞争及契约风险。中小企业要加强相互生产协作,构建战略联盟,形成产业集聚。再次,完善企业市场网络建设,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模糊企业边界,实现虚拟经营。最后,完善融资制度建设,克服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资源不足与资金短缺的困境。

在特色定位中拓宽国际市场

选择有效的路径进入国际市场是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优化的重要内容。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Root教授认为,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企业将产品、技术、工艺、管理及资源进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种规范化部署。中小企业要避免与大公司的竞争、逐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必须立足产业特色,以特色产品渗透国际市场、以价格优势拓宽国际市场、以独有技术占领国际市场。无论是生产型中小企业,还是服务型中小企业或者是高科技中小企业,都必须强调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资金实力有限,不可能按照多样化经营战略发展,那么中小企业就必须通过专业化特色化来占领细分化的市场,确立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始终贯彻“专、精、特、新”的方针,围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零件、一种工艺、一种服务做精、做细、做透、做专,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确立自己的国内市场地位和国际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中培养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路径优化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是指构成企业现实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中那些最为关键的、最能使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因素组合。培养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应体现顾客价值性、产品独特性、产业衍生性等。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4篇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营运的监督已成为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们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督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譬如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税检查,加强审计审核等外部监督,向国有企业派出财务总监进行全方位监督等等。随着国有资本营运监督的加强,国有资本的授权委托经营制度要求我们在做好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经营能力、个人品行等作出正确评价。因而,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对企业的兴盛衰败有着至美重要的影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的正确评价更是关系到个人的荣誉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去,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免选拔大多是通过主管部门或人事组织部门直接选拔任用,对经营者的考评奖惩也是依据年终审计结果,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以及人事组织部门的考棱结果而定,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考评结果往往不能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是因为:其一、年终审计结果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未必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其二、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往往会因经营者采取步提步摊、不提不摊等种种弄虚作假的手段变得圆满完成,另外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科学合理也值得考虑;其三、人事及组织部门年终短时问内的考核未必能对经营者作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由于上述原因,过去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样,就使得一部分经营者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该奖的未奖、该罚的未罚,使一些经营者的业绩与所付出的努力在考评这一环节受到影响,使得昼营者的积极性受到一定打击,从而使他们走向消极的一面采取种种变相手段为自己获取灰色收人,侵占国有资产因而建立一种良好的考评制度不但是整个监督工怍的延续,更是对经营者进行奖惩任免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能给经营者带来一种荣誉感、社会认同感,也有利于任免部门发现^才、挖掘人才因而,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业绩考评制度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的重要一环,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制度

资本的投人不仅仅只注重其社会效益而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增值,这是资本的属性,国家资本也不例外。国家资本所有者将国有资本授权给经营者是希望它充分发挥其经营能力,尽职尽责,忠诚努力地为所有者获取更多的收益而一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以不断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为目的。可以说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共同目标是一致的,而资本的所有者更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并且采取种种监控和激励措施来促使经营者台法经营,努力获取资本增值经济效益综合反映了一个企业获得收益的程度。效益好的企业从侧面也可说明其经营方式可行,市场销售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从这一点来看,作为资本的所有者衡量和砰价经营者能力大小、素质高低、是否努力的关键是要从其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出发而不能看企业规模的大小、资产的多少、行业的优劣等等。那么,如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选取能反映企业效益的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计算全面衡量负债率、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资产营运能力。

2、是在考核初期,对所考接企业要求上报企业全面预算情况,并由考核部门对预算情况进行复核调整,根据预算情况计算出考核所需要的指标。

3、是利用企业经营年度结柬实际计算出的考核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求对企业作出准确的定位和拽出差距。纵向比较主要是将考核企业考核年度实际,得到的财务指标同本企业上年情况及预算指标相比较,找出其差异}横向比较是将考按企业同奉行业先进企业相比较,比较时首先要选取比较的对象,比较对象可以选择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是经过严格审查通过的,其经营业绩良好,并且综台反映了所承受的客观政策、市场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风险,比较具有代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市公司可以代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先进水平。同时,股市又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市公司效益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走向。而上市公司中期、年终业绩的审计和詹息的公开披嚣叉为这种比较提供了可能经过横向的比较,才能找出本地区企业与同行业同类先进企业的差距,才可能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个经营者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取的收益,寸能发现和挖掘出一批有经营能力和品行良好的职业企业家。

4、是利用事中监督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对经营者作出定性的评价事中监督所获取的信息资料主要由派驻企业的监事或财务总监提供.监事或财务总监进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审查,并参与企业的重要会议,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用来进行定性的评价是可行的。

5、是利用定性的评价和定量的考核指标的计算比较全面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和品行,并把评定的结果作为奖惩任免的主要依据。

三、评价考核国有企业经营者考核指标的确定

前面提到,评价和考核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要从企业经济效益人手。因此.对经营者考核指标的选择要以能反映资本所带来的增值及经营成果的大小为主。1994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作为评价经营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情况的指标但该指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有一些局限性。一是该指标的设计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物价上涨因索,在理论上不尽完菩;是计算该指标有许多别除因素,增加了人为的因素和操作上的繁琐;三是期初确定该指标容易在利润额的大小上扯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我们应选择当年净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这是因为在一个企业中,注A的资本金是按历史成本A帐的,按照法律依照一定的程序认定的,它的增减不是经营者所能左右的,资本公积金的增减也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盈余公积盘是按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有专r用途.而只有本年利润是经过一年经营后得到的投入资本的增喊或亏蚀。它和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努力程度,品行道德是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有了利润则说明投入资本经过运营带来的增值,亏损则说明投入的资本受到侵蚀。因此,对经营者业绩的考评应以当年实现净利润为主,并设置其它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相对应的辅助指标,如资本金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来全面考核经营者业绩。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5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国有资产;控制制度

如今,很多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对国有资产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强调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完善策略。

一、企业内部控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作用

(一)提升企业效益通过内部控制,企业能够将会计、统计、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结合起来,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整体作用,进而使企业提高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保证资产安全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明确规定好企业资产的处理手续和程序,并完善制约机制,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及时纠正损失浪费现象,避免,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强化企业资产安全保护工作,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三)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

通过内部控制,相关人员可以发现会计审核、汇总、复查中的错误并进行及时纠正,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重视不够

一些企业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层仅仅重视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管理,而忽视了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即忽视了那些无法直接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创造利润的国有资产。这种思想上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状,大量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存在漏洞,难以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妄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内控制度不规范

首先,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缺少,尤其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控制制度缺少,一些来自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员工对控制制度态度冷漠,把这些制度当做纸面制度,没有进行积极落实。其次,风险评估机制缺失,如资产盘点不够准确、盘点结果处理不当,资产租赁未经有效审批、租赁费用计算不合理,资产报废不符合规定、管理不善等。(三)内部审计不健全很多企业的国有资产控制部门不设立内部审计制度,发挥不了内部审计的全面作用。少数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虽健全,但落实不到位,存在制度上一套,实际操作另一套的现象。如此就使得内部审计无法全面发挥作用,阻碍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前进,阻碍国有资产的利用。

三、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一)提高思想认识

更新人们对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观念,提高人们的认识,强化内部控制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国有资产内部衡量机制。同时,要明确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管理者,即第一责任人,使其重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再由管理者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确保员工权责分明。还要防止员工,多处兼职,加强绩效考核,以保证国有资产经营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内控建设是管理国有资产的根本,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就要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监督。在国有资产的财务控制、会计核算、资产处理上,应严格把关,加强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在财务制度上,要建立台账,覆盖整个国有资产的经营链,对整个经营过程进行无缝记录,并定期进行财务审查。会计核算方面,要做好登记、汇总、复查等工作,及时纠错,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在资产控制方面,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资产验收方面,本着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的原则,由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共同对资产进行验收,认真填写《固定资产完工点收单》,并上交财务部门做出账务处理;(2)在资产清查方面,每年都应组织一次以上的资产清查盘点活动,由资产管理部门制定清查方案,由财务部门协助,按照“以账对物,以物对账”的方式落实清查工作;(3)在资产处置方面,要按照合法、公开的原则,对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报废资产、闲置资产等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封存、捐赠、拆除、出手等处理办法。

(三)在内部审计环节完善

要完善审计制度,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进行定期审计,审计管理员和员工的权责,企业财产会计工作,以及内控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充分发挥作用,并就此提出建设性报告,提出相关的建议。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员工,要进行绩效考评,培养并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保证国有资产的稳定与增值,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针对企业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强化观念,健全制度,严肃审计,从各个方面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利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穆昱 单位:包头市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06).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6篇

1 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生产责任制,构建和谐的生产关系,建立安全高效的生产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建成生态示范果园。

2 管理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期一定2~4年,面积33.3hm2以上的果园分工区管理,每个工区管理27hm2左右的果树,工区下面分户管理,每户管理3~5hm2的果树。实行以树定人、定经费,工区主任定额责任制,确定不同树龄果树的生产经费。

2.1 费用核定 核定各种肥料施用量、农药费、工区费和人工管理工资。人工管理工资又分为不同树龄树种的管理工资和不同年份的产量工资。

2.2 聘用工区主任、承包人员的基本条件 工区主任需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品德好,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有种果树及生产管理的基本经验。承包人员年龄在40~60岁的中年男女,身体健康,能长住工区,有一定的生产技能,诚实守信,人员来源是向社会公开招聘,以夫妻家庭式为宜。

2.3 工区主任的职责 管理本工区生产工人,组织果树生产,落实各项技术;负责本工区生产供应,产品收送,结算传递、成本核算;负责本工区员工的教育、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及公司规章制度的执行;负责本工区安全保卫;负责观察记录及反映本区病虫情况;其它有关事务。

3 具体管理办法

统一指挥,目标管理,责任到人,采取按月预发工资的形式,年终总结算。实行“五定工资”。即定工资、定投入、定任务、定质量、定奖赔。

3.1 定工资 承包人员每人每月预发工资,由工区主任按月编制工资表,公司领导审核,财务发放,年终时结算。工资总额由2部分组成:管理工资、产量工资。管理工资按树龄核定,不同树龄不同单价;产量工资按正品果和次果核定,质量不同单价不同。

3.2 定投入 根据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总农艺师和公司领导制定果园生产物资投入计划。生产物资投入计划必须按照确保果树正常生产的原则进行预算,并统一采购,统一发放。各工区生产物资单独核算,工区必须严格把关,确保生产物资投入在果树上。

3.3 定任务 由公司按照工作计划,下达各阶段工作任务,技术要求,完成时间等,各工区承包户必须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绝不拖延。生产任务包括:①管理果树质量:栽管1年生果树1400株/人,2年生果树1300株/人,3年生果树1200株/人,4年生果树1100株/人,5年生果树1000株/人,6年生果树900株/人,7年生及以上果树800株/人;②果树栽培管理所包含的工作主要有:定植、抗旱、扩穴、施肥、病虫害防治、抗灾保树、修剪、采果、树体保护、栽种绿肥、除草、培土、涂白、果实装车等;③辖区内果园梯坡、路沟、水利及其它设施的一般性维护,护林守地、安全保卫等。

3.4 定质量 ①各道工序或项目的工作质量,每季度进行1次综合考评;②制定果树生长要达到的叶色、树形、树势及冠幅等指标。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7篇

一、企业经营范围的概念和性质

经营范围,亦称营业范围,是指由企业章程规定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在国外的公司法律制度中亦称为企业法人的目的范围。我国目前关于企业经营范围的规定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民法通则》第42条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13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公司法》第12条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范围不仅是企业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的事项之一,是企业开展具体经营活动的依据和规范,也是法人章程的必要记载事项和法人内部自律性管理所遵循的依据。

关于企业经营范围的性质,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一是权利能力限制说。认为经营范围是对于法人活动范围的限制,也就是对于法人权利能力的限制。法人超出其民事权利能力范围所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应该说主张经营范围是对法人主体一切商事活动的完全赋权,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一律视为无效法律行为。二是行为能力限制说。认为经营范围不是对企业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限制,而是对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法人的权利能力具有平等性,只是其行为能力受其经营范围的限制,超出经营范围的活动为效力待定,如果事后经修改章程取得行为能力,则该行为可以因补正而具有完全效力。三是内部责任说。认为经营范围是法人内部关系的准则,仅为股东限制董事或经理人滥用权利、追究董事或经理人责任。以及要求责任人赔偿公司损失的依据。公司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对外当然有效,而不论相对人为善意或非善意。四是代表权限制说。认为经营范围不过是划定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权的范围,而这种对外代表权的限制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法人超出经营范围以外的行为属于超越代表权的行为,应为效力待定,存在予以追认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企业经营范围是企业民事权利能力的一部分,但不是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全部。商事活动中,企业作为商事主体,需要自主选择从事经营活动,而国家从实施产业政策、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交易安全等方面考虑,为这种经营活动划定了边界,这就是经营范围。企业经营范围对内规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边界,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对外则是企业作出的某种声明或承诺,它使交易相对人因知晓企业的经营范围而获得与之进行交易的便利,企业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其效力视情况而定。

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的法律效力和主要功能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对商事登记进行统一立法,经营范围登记的效力问题在理论和实务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许可主义、公示主义(亦称“抗辩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观点。

许可主义认为经营范围登记属于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企业的一种赋权行为,未登记,不生效。其主要依据是《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而《行政许可法》明确将企业登记纳入调整范围,经营范围作为法定的企业登记事项。自然具有许可性质。公示主义认为“登记”为行政机关利用其公信力,向不特定对象公开企业相关信息,以维护交易安全,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公示主义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观点。折衷主义认为“登记”兼有许可与公示两种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其主要依据是《公司法》第12条的规定。

我们认为。我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的现实状况应为折衷主义,即企业的经营范围由投资人在制定企业章程时加以约定,但同时又被作为法定登记事项。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审查核准: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的改革方向则是公示主义。基于这一思路,研究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制度改革方向。确立和保留企业经营范围登记制度。应发挥如下四种功能:

一是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决策参考。通过经营范围登记,政府可以对相关行业发展施以影响和控制,落实国家行业准入政策;通过相关统计分析,可以掌握市场主体的数量、资本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了解行业发展形势和资本进出动态,修订完善产业政策,有效实施宏观经济调控。

二是维护交易安全。通过企业登记信息公开、营业执照记载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企业的经营范围,方便判断交易对象的资格和履约能力,降低交易成本,维护交易安全。

三是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在股权的高度分散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日益分离的情况下,使投资人知晓并确保其投资用于其成立公司的目的范围,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经营管理者则据此对股东做出承诺,确保股东的投资将用于章程约定的经营项目。

四是方便国家税收征管。登记机关通过经营范围登记确定企业的经营项目,税务机关则据此确定征税科目,从而明确具体的征税对象、范围和幅度,保证国家税收征管的有效实施。

三、现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制度的主要弊端

现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的许可主义色彩和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存在三大主要弊端。

一是章程规定与登记确认之间存在矛盾,影响企业意思自治和经营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范围的选择和确定属于投资人意思自治的范畴(当然,其前提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法律规定),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主导和安排有着本质的区别。基于这一价值判断,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2条首次将公司的经营范围的决定权交给了股东,即由公司章程规定,这无疑是立法朝着市场规则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该条又同时规定公司经营范围应当依法登记和变更登记,体现了立法者的谨慎和矛盾,带有明显的“转轨”痕迹。

这一制度设计看似兼顾了企业意思自治和政府有效管制两大目标价值,实则使权利(权力)归属不清。依法登记作为必要条件,使股东自治权不能完全落到实处,必须经过与行政机关的谈判沟通过程,其权利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人员的素质和当地依法行政的水平。而章程规定又使登记和变更登记的性质和效力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况瞬息万变,需要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迅速判断、迅速决策和迅速实施。而登

记程序从咨询、材料准备、提出申请到作出登记决定,在各环节高效顺畅的情况下,至少也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完全可能使那些循规蹈矩的企业错失商机。新修订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对一般超范围经营的处理作出了较为宽松、温和的规定,既可以看作是对《公司法》第12条的应和,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上述制度缺陷的补救和矫正。

二是企业设立登记与特定行业许可实施顺序颠倒,妨碍了企业设立行为。在正常的企业设立过程中,投资人在制订章程、缴付出资、建立组织机构之后,需要先取得主体资格。解除验资专户的资金冻结,征用土地、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招聘人员,开展各项筹备活动。另一方面,行业许可部门也需要根据申请人的资金、场地、设备设施、人员资格等实际情况,判断申请人是否符合许可条件,科学合理地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因此在逻辑上。应当是企业取得主体资格在前,行政机关准予行业许可在后。但现行的行业许可多数为企业登记的前置许可,要求相关企业在设立登记前取得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否则不予登记,即“许可在前,登记在后”。这一制度安排明显存在逻辑问题,也给企业的设立行为制造了不少障碍。《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工商部门与质检部门围绕食品生产许可是否前置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尽管《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援用旧例,最终支持了工商部门的意见,但质检部门的许多观点不无道理。

三是经营范围登记有许可之名、无许可之实,工商部门登记管理权责失衡。无法加以引导和规范的无照经营主要有两大成因:一是从事特定行业的申请人无法取得前置许可(或不具备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的起码条件,或因取得前置许可成本过高);二是经营场所不具备工商登记条件。前者由来已久,与现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制度相生相伴:后者则是近年来城市大规模征地拆迁和国家对“住改商”的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所造成的。数量上前者居多,是产生无照经营的首要原因。

无照经营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挑战国家法律规定和行政管理秩序,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必须依法查处,问题是应该由准来查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把经营范围登记的本质和无照经营的成因弄清楚。《行政许可法》把企业登记规定为一类行政许可,但经营范围登记并不具有“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许可属性,企业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由前置许可部门审查批准,企业登记机关依“葫芦画瓢”核定相关经营范围,不能视为“二次许可”:一般经营项目由登记机关依照章程、合伙协议予以登记,只在文字表述上进行规范。对这两类经营项目,登记机关都无需也无权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许可审批。既然如此,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和《行政许可法》的“谁许可、谁监管”的立法精神,对未经批准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的,理应由前置许可部门进行查处,无需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才应由工商部门进行查处。

但多年来企业登记与特定行业许可“挂钩”的制度安排,使原本的“无证”经营变成了“无照”经营,原本理所当然由前置许可部门承担的监管取缔责任也因此变得模糊不清。再加上《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在监管责任划分上模棱两可,一些领导和司法、监察部门片面理解,不问成因地把所有无照经营行为的查处责任归于工商部门,工商部门承担了不应承担的巨大责任和风险。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引发许多深层次矛盾的根源,其结果是,工商部门在登记上成为前置许可部门的“看门人”。在监管上成为前置许可部门的“打工仔”,在问责时成为前置许可部门的“替罪羊”。另一方面,由于有权无责,一些许可部门“只许可、不监管”,不能主动地、因地制宜地采取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减轻负担、改善服务等办法对无证无照经营进行引导规范。这个问题无疑是经营范围登记管理制度改革中,工商部门最关心、最现实、最利益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触及,研究经营范围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就不完整。

此外,现行经营范围登记制度还存在若干技术性问题,如:不同类型企业超范围经营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同,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待遇不公平:国家工商总局2004年梳理形成的《企业登记前置审批目录》未适时更新,也未依法正式公布,个别项目(如环保)是否前置许可存在争议,登记人员审查把关存在风险隐患:2004年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滞后于经济发展。参考作用下降,部分新兴行业核定用语不统一、不规范:许可经营项目标注有效期和分公司经营范围不得超过总公司经营范围的规定导致多次变更,加重了企业和登记机关的负担;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分段核定的模式不能突出企业的主营业务,影响行业统计准确性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登记机关依法登记、规范登记。

四、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地工商部门立足当地实际,基于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在改革经营范围登记制度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创造出一些新鲜经验,获得了一些有益启示,但由于种种局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北京中关村的“三句话”模式,其实质是放弃了经营范围登记,过于超前;一些地方通过个案或普惠政策形式,试行“筹建登记”、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两分离”制度,缓解了工商登记与行业许可的前后置矛盾,但由于法律支撑不足,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一些地方工商部门促成当地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划分无照经营监管责任,但协调成本较高,各地党政领导认识不统一。相关部门反应强烈,全面推广的难度越来越大。

我们认为,在找到更有效、行政成本更低的办法之前,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实施的企业经营范围登记还有保留的必要,但必须加以改革。这种改革应当是立法层面、制度性的创新,而不是技术层面的调整和细枝末节的修补:应当是站在建立完善统一规范大市场的高度统筹考虑,而不是寄望于地方各自为政的变通和突破。在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上,应当旗帜鲜明地确立公示主义原则,摒弃和修正带有许可色彩的各种制度安排。据此。提出如下两策供参考:

一是将企业登记与行业许可彻底“脱钩”,突出经营范围登记的公示作用。在立法上,明确企业经营范围由章程规定。未经依法登记和变更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在登记实践中,明确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项目和必要的用语规范外,登记机关忠实记载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在规则上,明确企业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由企业自行报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经批准方可从事该项业务:许可经营项目申报审批的时间根据企业自愿和有关行业许可的特殊规定,既可以是在企业登记之前,也可以在企业登记之后。在技术上。为了维护交易安全,防止交易对象误认,可以将登记事项由

“经营范围”改为“申报经营范围”;还可以根据企业是否取得特定行业许可的情况,在该项目后加注“(已经许可)”或“(未经许可)”字样;企业经营范围变更的,可以在企业权力机关作出决定后1~6个月内申请经营范围变更登记等等。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8篇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者;企业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118-021 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者管理问题分析

相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者高度集权、管理成本高企、败德行为以及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矛盾重重等问题[1],由此而产生成本[2]。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建立起良好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科学的择优机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由政府部门委派。他们并非都有成为一个企业家所要求的才能,其经营目标多元化,经济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3]。

1.2 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 目前经营者不能反映经营者的天赋与劳动的特殊性,也损害了经营者的人力资本的产权,于是产生了大量的问题[4]。

1.3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经营者往往集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等大权于一身,从而失去对经营者的监督[5]。

1.4 缺乏适当的约束机制 如今的国有企业几乎没有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国有企业经营者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他们既不面临经理人市场的竞争,也没有因经营失败而被解雇的压力。国有企业经营得好坏对他们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不会有切肤之痛[6]。

1.5 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具有干部身份。即便他们经营不善,也要么是继续留任,或是被派往其他单位再作“官”。他们不会被淘汰出局[7]。

2 国有企业经理人及企业家的特性分析

国有企业经营人首先是经理人,拥有独特的能力或人力资本,应具有经营能力、创新能力、识别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8]。

其次,经理人的劳动是复杂而又具风险性的劳动。复杂劳动理应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同时也是无限劳动。一般员工劳动可以按日、小时计算,而经营者的劳动时间是较难计算的。将一个企业办好,经理人需要忘我地、不计时间地劳动。据有关部门调查情况显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完全按照正常时间上下班的几乎没有,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占62%,其中20%的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劳动时间越长越应获得较多的收入。经理人的劳动具有风险性。作为企业经营者,他是企业的首脑虽经济舞台的主角,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集科学、技术、生产三位一体,在市场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奋力拼搏,其劳动要承担极大的风险[9]。

最后,具有创新精神、能对经济环境作出创造性反应、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的经理人才能称为企业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家的作用逐步地被大家所认识[10]。吴邦国同志认为,“抓住企业家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企业改革的关键,抓住了人才这个共性的问题。一个企业的成功,固然取决于机制政策等条件,但一个企业家的作用举足轻重,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经营者的作用,建立有利于其成长与经济发展的选拔机制、淘汰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监督机制[11]。

3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市场供需状况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需要从外部获得,或者从内部培养。从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经营人才都严重不足,表现为找不到真正有能力的经营者,或者有能力的经营者不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

3.1 人才选拔视野过窄致使国有企业经营者素质堪忧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是由政府部门从国有企业范围内选择和任命。收入或预期收入少导致国有企业的人才缺乏,或得不到锻炼。而选择的视野太窄导致选出的人才素质堪忧。

3.2 整体上缺乏锻炼与积累使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总量不够 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较多地依靠政府的扶持来管理企业,未能真正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锻炼,在能力上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3.3 报酬过低使得优秀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供不应求国有企业经营者应该与其他经营要素一样,符合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其报酬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由于企业家是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而且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动(特别是流进)很不充分,因此其供给弹性不足。另外,企业家人才受制度、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一个供给滞后效应。同时企业的数目在短期内也难以大量的变动,所以需求也是缺乏弹性的。当企业经营者的报酬被人为地压低后,其供应量更是减少。

同时,报酬过低也使优秀的企业家流向其他高报酬实体,造成“列币驱逐良币”和优秀企业家被低效使用的现象,而具有潜在经营能力的人也不会或不乐意加入进来。此外,还会引发经营者腐败,以权力谋取个人私利来弥补收入的不足,或者是行为的短期化。

3.4 猎头公司的抢夺使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状况更甚 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才的同时,国内外猎头公司频频出击,抢夺经理人才,致使国有企业经营人才进一步短缺。

4 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机制是应对其短缺的根本途径[12]。具体对策如下: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9篇

关键词:烟草 经营管理 内控制度 应用

工程投资、物资采购、服务项目涉及资金大,管理幅度、管理难度大,程序多又复杂,是烟草行业规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开展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建全和完善“制度、决策、运作、监督”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保证经营管理规范运作,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内控机制,有利于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防范廉政风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1.保山烟草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1.1保山烟草现行内控制度体系的主要特点

内控组织完善,监管体系健全。以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建立完善了“三项工作”组织架构、议事决策机制。对工程招标、物资采购等重大经营行为,全程参与到“三项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出具审计意见书、纪检监督报告以及内部整顿督查报告。全面推行企业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公开项目和内容,规范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运作程序规范,风险防范到位。物资采购严格遵循“需求的不询价、询价的不谈判、谈判的不签约、签约的不付款”原则,实行采购合同汇审制,严格采购程序和审批制度,采购结果每半年在公司管理体系平台上公示,推行阳光采购。工程投资项目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在施工合同中约定设立“共管帐户”,作为投资项目的结算账户,单独核算,重点监管。

制度文化并举,软硬件同步建设。项目管理运作方面,修订完善了投资项目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服务项目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了项目分类、前期准备、审批、实施与调整、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保山烟草坚持秉承“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和“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价值理念,大力推进“大成.永子”文化建设。致力于打造以“国家、社会、员工、烟农、零售户、工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七彩.永子”服务品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广大干部职工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不断增强。

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实施目标管理和流程化控制。建立了以流程为基础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建立起烟叶生产、卷烟营销、专卖管理“十大管理体系”及其支持性流程526个,修改完善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文件424份,把制度管理转变为流程管理,把工作流程作为制度执行的关键,实现了同步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为实施流程内部控制奠定了基础。

1.2保山烟草现行内控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综合问卷调查、访谈调研和资料研究情况。保山烟草现行内控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内控制度设计缺乏科学统筹和不规范。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有的制度相互交叉,甚至矛盾。二是内控组织架构不尽合理。“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机构人员配置没有体现监督、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原则。监察、审计、整顿办等部门相互间职责权限划分界定不够明确,一定程度存在交叉错位和重复监督的情况。三是制度执行过程走样。程序执行不严格,有的虽然有程序性要求,但先做再补手续的情况时有发生。有规不依、有令不行、随意变通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监督运作机制有待完善。权力点和廉政风险点还缺乏系统的识别和控制措施。监督的力量不足,过程控制、程序监督等监督手段综合应用的力度不够,影响了监督的效率、效果。五是内控目标有所偏离。从调查情况看,公司内部控制偏向于监督和控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有利于企业效率提高和价值增值的服务功能。六是风险识别和控制还不够充分有效。调查显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风险识别和评估环节薄弱有可能造成潜在的管理风险。七是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还存在薄弱环节。供应商评价管理措施不够有效,对供应商评价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差距,供应商的评价管理一定程度存在简单化、形式化。五种采购方式适用范围界定还不够清晰。八是外部干扰不同程度存在。领导干部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招投标活动或明或暗插手干预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招标单位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工程项目或物资采购招投标活动,破坏了招投标工作正常秩序。

2.健全完善保山烟草内控制度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2.1构建内控制度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管理理念、机制、制度、手段等方面加以创新和改进,才能真正形成“制度程序完备、权力规范运行、操作公开透明、监督管理到位”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内控制度体系,通过构建“1552”内控制度框架,即: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五个原则;实施五个步骤;打造两个平台,实现对“三项工作”经营管理活动的实质性的有效控制。

明确一个目标。以规范权力运行,操作公开透明,确保监管到位,打造阳光烟草作为内控工作目标。

坚持五个原则。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从而达到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目的。五个原则即:全面性原则;关键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制衡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实施五个步骤。运用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保山烟草企业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和服务项目管理体系的内控化。一是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辩识权力运行中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风险点。二是制定防范措施。风险点排查工作结束后,按照“有风险点必有防范措施”的要求,针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三是完善制度规范,健全内控长效机制。既制定管理办法、控制程序,又完善监督办法。四是完善岗责体系,明确权责分配。五是构建内控制度评价机制,从内控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控措施、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等方面分别进行规定,科学评估,严格考核,促进内控机制不断完善。

打造两个平台。一是打造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信息平台。把公开作为监督的重要方式,以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信息平台为载体,在工程投资、物资采购、服务项目系统增设公开节点,实现与办事公开民主管理网站的自动实时对接。二是打造信息化监管平台。借助信息技术的程序性和控制性,使规章制度具体化、程序要求流程化、操作权限固定化,使规范管理、透明操作和严格监管统一于信息系统之中。开发和运用好惩防体系信息监管平台,发挥信息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等功能,实现监督的常态化。

2.2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承包商、服务商管理评价体系

推行分类管理、专家评审、动态评价、黑名单制度“四位一体”的供应商、工程承包商、服务商管理评价体系。一是对供应商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分类后的供应商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评价管理。二是建立评审专家库。根据企业现状,先在市级烟草系统层面建立物资采购评审专家库。同时建立相配套的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准入资格评审和动态评价。建立供应商、服务商、施工单位动态评价考核体系。在加强对潜在和新进准入资格评审的同时,对入围的供应商、承包商、服务商实行动态评价考核。引导供应商、承包商、服务商公平有序竞争。四是实行“黑名单制度”,完善诚信机制。进一步坚持完善并严格执行公司已建立的“黑名单制度”,把黑名单制度的实施与检察机关犯罪行贿档案查询系统相结合,完善诚信机制。

2.3科学配置权力,优化权力流程,完善运作机制

完善决策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三项工作”管理委员会工作边际,科学制定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围绕审核、计划、论证、评估关键环节,按照“流程顺畅、节点恰当、标准明确、责任清晰”的原则设计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完善工程投资、物资采购、服务项目的执行机制。明确每项工作、每个环节的执行和监督主体、以严格的责任制确保项目实施的严格规范。逐项确认权力行使的依据、程序、时限以及相应责任,编制工作流程图。实施绩效考核,通过过程执行及结果执行进行评价考核,做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突出对采购方式的有效控制,清晰界定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五种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分别设立不同流程。

完善公开机制和科技手段防腐机制。充分运用和完善现有信息系统,构建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和工程投资、物资采购、服务项目工作网上运行平台,把内控制度及重要权力节点监控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实行业务处理信息化内部控制。对“三项工作”项目运作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监督和分析评价。

健全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深入推行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廉政承诺和廉政合同“双签”制度,逐步完善廉政合同履行考评机制,对重大项目试行 “廉政保证金”制度。实行重大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廉政约谈制度。实行工程项目建设和大宗物资采购回避制度。逐步探索建立物资采购制,实行“采管分离”。 完善监督机制,推进监督要素整合,形成监督合力。

推行管理体系内控化。结合保山烟草企业“十大”管理体系建设要求,把管理体系的职能职责对接,流程优化、部门工作标准、岗位KPI指标设置等方面与内部控制合理授权、岗位分离、风险防范、内控评价等内部控制措施相结合,纳入公司管理体系建设一并运作,对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实施内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