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18:25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1篇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期工作

1.分析计算机网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网络人才有较大需求的主要用人单位是政府机关、企业。政府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网站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已经实现上网的县级以下政府机关数量超过1万个,全国等待建设的政府网站不少于15万个,未来三年从业人员总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企业方面,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企业网站约130万个,按照每个企业网站1人计算,从业人员共130万人,目前企业上网总数还不足全部企业的5%,企业网站增长速度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未来5年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网络人才需求将不少于100万人。

2.进行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调研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组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等信息。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家访谈会,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素质总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初步规划、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能组建较基础的中小企业网络系统;能进行局域网设计、安装、调试、经营及管理维护;能进行网页设计,网站的安装、部署和调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1)设计思路。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小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生产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一体化课改实施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情况分析: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形成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针对课改工作进入企业调研,进行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并为下一步课改物色实践专家。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学生、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调研分析,形成企业访谈调研报告。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提取有一定职业进阶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从调研的企业中聘请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企业工作过程,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学习领域,并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设计学习情境:在企业实践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情境,并对学习情境设计进行论证。编制一体化课程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完成8门学习领域课程相关工作页的编写。

3.基本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为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需要,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职教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主要内容为:一体化教室(工作站)教学区:改变原有实训室布局,使实训室能满足理论教学、学生小组讨论需要;设置小型宣传层架,用于展示学习小组学习文化及成果,设置信息检索区域,配置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等设施设备,配套相关工具书。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训区:根据不同的实训课题,配备相关实训设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6S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共同建设、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双向互派、双向评价、双向服务。

4.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等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教师“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5.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是成立课改试点班。在试点班级开展专业一体化教学,进入课改试验性实施阶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试点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教学”。三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在教学安排上,加强校企合作,采取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具体安排是: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所学专业;第三、四学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前沿技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不少于100学时;第五、六学期以顶岗实习为主,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氛围,为将来在短期内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四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指导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施工、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结、成绩评定等工作。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2篇

一、网络经济运行环境的涵义

网络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由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形态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网络经济有其独特的运行环境:

1.信息网络环境。网络经济运行的信息网络环境包括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的互联网络及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其中互联网络为网络经济运行中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息的传输提供了一条广域性、高速度、交互性的信息高速公路,数据库则为网络经济运行提供了丰富的共享性信息资源。根据梅特卡夫“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的规则,信息网络的增值在于网络应用的扩张。

2.产业环境。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的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泛指包括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通信产品、计算机与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电子专用仪器设备和应用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以产品制造为特征的新兴行业。)、公用信息平台运营业以及基于公用信息平台的信息服务业等三大部分。信息产业本身具有的高倍增性、高渗透性和高带动性,为信息网络环境的建设和应用及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和结构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产品支持。

3.投融资环境。信息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技术高速创新并快速产品化和产业化,因此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本的需求差异较大,需要不同的投融资渠道来实现。技术研发阶段研究难度大,投入高,难以产生效益,一般应由政府设立的专门基金提供或由政府基金提供担保;成果转化阶段需要进行产品的反复试制-调试,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极大,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阶段,符合风险投资的特征,其资本来源最适合风险资本;产业化阶段投资风险较小,收益按照产品生产周期波动,资金来源应以金融机构的贷款、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融资及企业利润等为主。

4.信用环境。网络经济运行的信用环境应包括完善的国家信用制度(信用法律、信用条例、信用文化、信用执行机构)和信用运行机制(信用运行、信用经营、信用立法、信用执法和信用教育等子体系构成彼此交织的运行机制)。由于网络经济的全球化属性,经济行为经常发生在全球化市场上,一方面交易双方处于完全的“陌生人”状态,交易的实现必须以信用作为中介;另一方面,交易范围扩展导致交易成本上升,而成本的降低必须依靠现代信用关系的实现;其三网络化运营手段的运用,形成交易过程的虚拟化特征,虚拟环境下的信息流、资金流更易被改动和否认,由此大大增加了信用失范的可能性,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为保障。

5.物流环境。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制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与储存效率,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的过程。其中包括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中的信息系统运行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得以实现,作业系统则由各物流节点配合专业化的配送系统实现。

6.制度环境。网络经济属于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球性经济形态,因此,网络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应包括适应网络经济运行的全球性制度建设、各个国家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协调各国间因制度差异而形成的经济运行机制及经济行为差异甚至冲突的相关制度。

二、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发展中的问题

1.中国信息网络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一是总量发展较快但普及率较低,应用质量不高,据CNNIC第14次统计数字,中国上网用户数仅占总人口的6.7%,且上网目的主要是通信和查阅资料,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应用较少;二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东西部“数字鸿沟”,网络资源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三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网络用户中农民仅占0.3%;四是数据库建设滞后,集中于政府各部门80%以上的信息资源和大量集中于企业中的信息资源开放度和开发程度很低,全文性、专业性数据库较少。

2.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多突出的劣势。一是中国信息技术创新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IT发达国家,如中国移动通讯专利前10名企业专利总和还不如朗讯一家企业的专利多,且尤其缺乏核心技术的拥有和创新;二是因核心技术缺乏导致核心技术产品如集成电路等长期依赖进口,致使中国信息产业始终处于国际产业链下游,也使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为信息安全留下了隐患;三是中国信息产业内部主导产业更替进程滞后,仍停留在电子信息制造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3)由于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原因,中国投融资结构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政府投资总量偏少且投资结构不合理;风险投资政府参与过多,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尚欠完善;国内主板市场上市门槛太高,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难以通过市场融资等。(4)中国目前仍属于非征信国家,经济运行缺失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机制保障,还没有较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有信誉且公正的征信中介服务和信用管理行业较少,在市场交易中很难取得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上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真实资信背景报告,对守信者鼓励、失信者惩罚的力度太小,由此造成交易信用度不高,信用结算程度较低,形成经济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5)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物流管理体制较混乱,总体上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程度不高,运输能力不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引发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电子化、网络化的今天,物流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之一。

三、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环境发展对策

1.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国网络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在近年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国网络经济发展并与国际制度接轨的制度环境,包括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体系、行业性法规条例和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制度等,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运行机制,使其动态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创新和快速产品、产业化发展特征;同时,政府部门应尽快从具体经济行为中抽离,进行各类制度环境的建设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功能。

2.在现有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网络经济运行的信息网络环境。第一,继续调整电信业内部结构,降低网络运行费用,促进网络应用的扩张,以实现骨干网络的宽带效应,降低其闲置成本和因产品快速创新而产生的高沉没成本。第二,根据市场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逐步进行政务和商务流程信息化,以此推动政府、企业、居民对信息网络的有效应用。第三,利用各种方式对国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相关知识及应用的培训,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应用水平。第四,政府利用政策手段进行地区间信息网络建设及应用的宏观调控,减少地区间的差距。第五,开放并整合集中于政府各部门及企业中的信息资源,尽快建设全文性、专业性数据库。

3.参与全球竞争,建设网络经济运行的产业环境。政府应加强对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协助企业和研发单位完成行业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技术专利的获得,有选择地协助企业推进产业集成,构筑产业集成化平台,创设一个适应信息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快信息产业内部主导产业向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转变,用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和增值服务完成本国的技术标准锁定效应和本国产品的消费锁定效应,增强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中的竞争力;并尽快形成一批具有技术标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整个行业有序发展,同时提倡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国家信息技术产品,以促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

4.完善市场投融资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的投融资体系。第一,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风险投资制度和风险投资市场,形成风险投资资本的形成、发展、投资、退出机制,同时培养一批真正具备风险投资家资质的风险资本运营专家,以期真正实现中国的风险投资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指导和扶持作用。第二,政府资本从具体的经济行为中撤出,集中用于技术研发、公共产品的生产及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并可考虑适度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投融资担保。第三,降低投资市场上市公司的政府操作力度和上市的门槛,发挥市场规律的功能和作用。第四,加速中国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提供结构合理的发展资本。

5.尽快建立中国的信用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创设网络经济运行的信用环境。参照世界征信国家的信用制度和建设经验,尽快建立中国信用法律、条例体系,倡导信用文化,同时加强信用执行机构的执法力度,形成其对信用行为的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建立和逐步完善信用管理行业,培育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的征信中介服务机构,并建立起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逐步有条件的开放政府、企业及个人的非数据,建立起各类征信数据库,对各信用主体进行信用评价,在此基础上生产出各类信用产品,保证在市场交易中交易各方都能快速取得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上绝大多数信用主体的真实资信背景资料;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尽快建立起中国的信用结算网络,扩大信用结算比例,降低信用成本,同时为中国发展电子商务打好基础。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3篇

目前,根据铁路总公司的技术政策,无线列调通信主要选择450MHz无线通信系统和GSM-R移动通信系统之一。站场常规无线通信主要采用400MHz无线电台、400MHz数字集群等实现站场各类业务的无线通信。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450MHz无线电台在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应用中将逐渐被其他技术替代。铁路总公司将LT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下一代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技术正在展开应用技术研究。

1.1数字无线电台应用

目前,铁路常用的数字无线电台主要有450MHz、400MHz数字无线电台。450MHz数字无线电台主要用于普速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调度命令和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传送,400MHz数字无线电台主要用于站场常规无线通信。国家规定给铁路的450MHz、400MHz频点有限,需要各铁路局申请额外频点才能满足站场无线对讲业务需求。铁路总公司铁运函[2014]31号要求,货车列尾装置可采用GSM-R/400MHz双模列尾装置,在非GSM-R铁路区段,列尾无线通信使用400MHz频率;站场无线调车继续使用铁路专用的400MHz频段频率。在编组站,规划分配的400MHz专用频率资源不足,无法满足运用需求时,由各铁路局无线电主管部门负责向属地省级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400MHz额外的频率。对于当前使用450~470MHz频段频率用于铁路养护维修、生产组织、监控监测、公安保卫、应急保障等各类区域性普通无线电对讲通信业务,应结合更新改造退出450~470MHz频率。需要继续使用的业务,由铁路局统一向属地省级无线管理部门申请400MHz、150MHz、160MHz的频率。铁路总公司规定,对涉及车地人员之间相互通信的业务,为简化终端设备的配置,宜优先规划申请400MHz频率,以便与总公司规划的跨局通信业务频率工作在同一频段。站场所有业务采用无线电台通信,则会造成无线设备设置分散、数量多、无法集中维护和管理。而且,无线电台通信不适应高速率、高带宽的车地数据信息业务传送,不能满足未来站场的自动化、智能化、高带宽业务发展需求。

1.2数字集群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集群通信,即无线专用调度通信系统,早期,集群通信从“一对一”的对讲机形式、同频单工组网形式、异频双工组网形式以及进一步带选呼的系统,发展到多信道用户共享的调度系统,并在政府部门、警务、铁路、地铁、电力、民航等各行各业的指挥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上数字集群调度系统主要有TETRA、iDEN和FHMA3种较为先进的技术体制,由于这3种技术体制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互通性不太理想,主要用于地铁、航空、公安等专网应用,未在铁路领域获得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数字移动无线电标准(DMR)制定,我国无线设备供货商根据数字移动无线电标准(DMR)为各企业用户提供DMR数字集群系统设备。DMR标准是完全公开的标准,国内拥有众多供应商支持,国内设备厂家生产的400MHz的DMR数字集群系统已在部分铁路站场获得应用。铁路使用的400MHz的DMR数字集群系统主要采用403~470MHz频段的专用频点,通过数字通道实现基站与IP控制服务器间的连接,控制台、运用服务器与IP控制服务器连接,构成站场无线通信平台,可提供同频单工或异频双工方式,根据站场业务特性要求进行业务与频点绑定,也可以各业务采用公共频点通信。400MHz的DMR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移动人员间点对点对讲功能,以及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间的点对点低速率数据信息传送。站场所有业务采用400MHz集群无线通信,其无线设备可以集中设置、减少设备数量、并能集中维护和管理,最适用于解决站场平面调车业务和无线对讲业务,以及综合自动化SAM系统车地信息传送。但是,不适应高速率、高带宽的车地数据信息业务传送,频点也受限于国家规定给铁路的400MHz频点,系统能提供的业务容量有限。

1.3GSM-R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GSM-R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中国铁路列车无线通信主要采用的技术,铁路总公司已建立了一整套相关标准和规定。在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重载铁路、城际铁路或部分普速铁路均选择GSM-R数字移动通信技术构建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用于列车无线调度语音通信,以及调度命令、车次号校核、列控信息、机车同步操控等数据信息传送。GSM-R系统包括移动交换子系统(SSS)、移动智能网子系统(IN)、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无线子系统(BSS)、无线终端、运营与支撑子系统(OSS)等部分。其中,移动智能网子系统(IN)由铁路总公司统一设置2套,互为冗余,作为全路GSM-R系统共用。在铁路总公司各铁路局设置移动交换子系统(SS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运营与支撑子系统(OSS)各1套设备,根据用户需求在铁路沿线、车站、枢纽设置无线子系统(BSS),配置相应的无线终端设备。虽然,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铁路沿线和车站统一的综合无线通信系统平台,提供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站场常规无线通信语音和低速数据信息传送,设备能集中维护和管理。但是,由于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点有限,站场所有业务采用GSM-R的系统实现会造成信道占用很大,现有的频点不够使用,当站场靠近正线铁路或通过正线列车时,会对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产生影响。因此,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未被全面应用于站场常规无线通信业务。目前,只能适用于解决站场部分语音业务,以及低速率、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信息传送。

1.4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

WLAN无线局域网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属于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使用户摆脱各种线路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WLAN(Wi-Fi)无线通信可采用2.4GHz或者5.8GHz通信频段。在铁路领域,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主要应用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车地数据信息无线传送。采用2.4GHz频段和IEEE802.11g、IEEE802.11n标准的设备进行组网,实现综合自动化CIPS调机业务等信息传送需求。综合自动化WLAN无线局域网系统主要由WLAN终端设备、接入点设备(AP)、接入控制点设备(AC)、PORTAL服务器、RADIUS认证服务器、用户认证信息数据库、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组成。由于WLAN无线局域网频点是公众频点,将会受到外界终端设备的干扰,列车遮挡物影响,以及缺乏站场无线对讲业务、无线调车等业务的终端设备支持。因此,WLAN无线局域网不适用于涉及行车安全的铁路调车业务,不适应未来站场业务发展需求。

1.5LTE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LTE移动通信技术是铁路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方向,比较适用于宽带数据信息无线传输。LTE有TD-LTE与FD-LTE两种不同的制式,虽然总体上都满足大带宽的数据通信需求,但也存在很多不同。FD-LTE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接收和发送,依靠频率来区分上下行链路。TD-LTE是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作为信道的承载,可以根据上下行的数据大小动态进行分配,对于频率信道的利用率更好。未来铁路移动通信采用TD-LTE的概率较大。目前,在朔黄铁路已引入TD-LTE集群技术应用于列车同步操控、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构成;在部分铁路局站引入TD-LTE集群技术应用于站场货检、车号等无线对讲和作业信息传送;在郑州地铁引入TD-LTE集群技术用于车地间PIS信息和视频监控图像传送。工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及我国频谱使用情况,确定使用1447~1467MHz频段建设时分双工(TDD)工作方式的宽带数字集群专网系统。而1785~1805MHz频段,则主要用于本地公众网接入,对确有需要的本地专网也可用于无线接入,具体频率指配和无线电台站管理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在同一地区给一具有无线接入业务经营权的公众网运营商或专网单位指配的频率宽带一般不超过5MHz。未来,在铁路领域,可以考虑申请使用1785~1805MHz频段的5MHz带宽用于站场无线通信业务。TD-LTE支持1.8G/1.4G/400M专用频段,覆盖增强算法、高增益定向天线、高终端发射功率,多方式天线组网。TD-LTE移动通信系统移动性好,支持350km/h,具有完善的QoS业务保障,可二次开发定制终端、调度台、无线通信模块等;可提供调度通信语音业务、低速率或高速率数据信息传送业务,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综合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LTE移动通信技术在铁路调度通信业务中的应用正在研究开发阶段,在站场或编组站中的无线调车、无线对讲、综合自动化信息无线传送系统中尚未被应用开发。

2未来站场综合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选择

站场或编组站作业范围比较独立,技术作业业务较多,综合上述几种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介绍,以及应用于站场多种业务情况下的可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无线通信技术发展,选择TD-LTE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未来站场综合无线通信技术。TD-LTE移动通信技术已在铁路和地铁领域获得应用,具有技术实用性和先进性,系统安全可靠,具备集中监测和维护管理,能满足站场各类业务综合承载能力和未来各业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需求。铁路局可以申请使用1785~1805MHz频段的5MHz带宽合法频点用于站场无线通信业务。站场无线通信使用TD-LTE数字集群系统,可将公网MME、HSS、S-GW以及P-GW等多个网元合并为一个网元eCN,使其小型化,降低核心网成本,可以有效的节约近期工程投资,为将来铁路正线引入LTE移动通信系统应用预留互联互通条件。TD-LTE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主要由核心网节点、无线子系统和无线终端组成。其中,核心网节点设置TD-LTE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通过交换机等设备与各种业务应用服务器相连;无线子系统根据站场覆盖和业务需求在铁路站场内设置,无线子系统设备包括LTE基站设备BBU(BasebandUnit)和RRU(RadioRemoteUnit)设备;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无线终端。TD-LTE系统组网方案结构。

3结束语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4篇

一、现阶段我国IT职业岗位的分布和人才需求分析

1.我国IT职业岗位的分布。据2000年7月至2006年4月公布的《国家职业标准》统计,在527个职业中有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电子计算机装配调试员、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等10余个IT行业职业。其中在占职业总数2%的IT类职业中,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网络编辑员等为代表的一批新职业已占到所有新出现职业的10%。这一数据说明,IT行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快速形成规模,对社会形成了新的人才需求。

2.我国IT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2003年以来,一方面各级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加之各种社会培训力量急速扩张,使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一直呈现供大于求。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99个城市2006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信息类职业需求人数仍排前十位,中职层次需求量高于高职。

另据追踪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国家和省内劳动力人才市场的有关信息表明:在国内市场,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网络设备调试员、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师、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岗位需求紧缺;在省内市场,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网络设备调试员、网络编辑员、电子商务师、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岗位需求紧缺;在本市,计算机信息产品营销员、电子计算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维修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岗位需求紧缺。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1.1999年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延安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专业课程按必修课与选修课两部分组织,其中必修课又细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课。专业基础课涉及数电、模电、工程数学,专业课汇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传统课程,实践技能课仅涉及中英文录入技术、工具软件等浅表性技术课。

可见,该课程方案“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表现突出,课程数量多且杂,实践教学活动分散,数量不足,学科性强,职业针对性差的缺陷非常明显。

2.2002年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本次改进秉持减少专业理论课,增强专业技术课,淡化学科性,适应职业性的专业改革思想,为保障教育效果,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造:

(1)借鉴社会上成功培训机构的经验,对岗位特点明显的专业技术课在开课学期,专门增设该课程相应的专项综合实训,如:图文排版实训、计算机组装维修与组网实训、多媒体制作实训等,从时间和训练程度上保证课程的主导地位。

(2)高度重视选修课的重新定位,将原来课程方案中摆花架子或美其名曰“扩大知识视野,加强素质教育”的有选无修的选修课统统拿掉,应对社会需要岗位按管理信息和多媒体方向设置相关职业课程模块,学生一旦选定,其实也是重要的必修课。

(3)舍弃学科性,强化职业性。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就业与创业、电子商务、动画设计制作等学生可学会做课程取代学生学不懂的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数模电课程。

3.新的专业实验课程方案的推出。纵览改进方案,主要较好地解决了课程方案从学科性向职业性的过渡,这一点可以从学生总成绩平均提升10分和学生参加省内职业院校计算机操作竞赛屡获大奖得到佐证。但是课程设置求大贪全以及未引入职业认证考核,导致职业针对性不强这一影响就业的关键关隘并未突破。

如何从课程体系上破解职业针对性不强这一难题?

前两个课程方案都有试图将尽可能多的IT职业岗位所需课程纳入囊中之嫌,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学这样的课程,一方面个人承受力有限,另一方面在小区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除文化和专业基础课外,只有按职业性质和需要,引入国家职业考核,模块化打包岗位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包学习,才能既精准学习,又降低就业竞争风险。按照这一思路,实验课程方案按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模块课三部分组织。其中文化素质课包含文化课和职业训练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录入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维护技术等少量公共技术课,专业模块课按照职业岗位细分为办公应用模块、多媒体技术模块、网络技术模块、软件技术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计算机维修模块等,岗位各模块全部设置岗位技能所需操作课程和岗位考证训练实践课。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验课程方案的特点

1.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要注重技术操作性而非学科系统性。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指出,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专生定位于成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这一定位已经揭示了其课程体系必须以操作技术为核心,而非以科学理论为中心。实验课程方案已无《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模电路》等一批完整学科课程的踪影就是回归定位的体现。

2.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要适应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就业市场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进入21世纪以来,IT业发展异常迅速,短短几年内,扩张产生了许多新的职业领域。如果不能随变而变,一味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学生对口就业率裹足不前就是最好的答案。实验课程方案多个职业模块的出现正是因应变化的选项之一。

3.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要引入国家职业考试制度。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具在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技能考试,其考试成绩一方面作为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另一方面亦可作为学生有关课程的结业成绩,大大节约学生学习成本。实验课程方案中模块课程设置全部基于这一思想。本实验方案引入了计算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OSTA)系统,完全覆盖目前国家公布的所有计算机行业职业领域,具有实用、简洁、高效的特点。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5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渗透于全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办公、商务等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样必然需要大量的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测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开发、测试和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那么,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培养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现以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谈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行业背景分析与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行业背景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产业效益以下几个数据可以充分说明网络: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2008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接近1500亿元,带动相关IT、制造、软件与数字内容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 。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3万亿元,约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10% ;2009年,中国网民数净增超过8000万,达到3.84亿,继续位居全球首位。

IT行业的人才需求仅次于销售类人才,占到了人才总需求量的40%。而在北京,预计未来五年内这个比例将达55%。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大约是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IT人才短缺的市场需求下,为高职毕业生提高了广泛的生存空间。

2 .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我院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时候,首先进行了充分的企业行业调查。被调查的企业近20家,涉及到电脑公司、软件公司、服务类企业单位、制造业企业单位;既有国有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从被调查企业的分布和性质来看,我们认为此次调查的安排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针对企业人才需求我们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需求的企业中,高职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网络管理与维护;或者是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等。普遍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网络设备集成能力、网站管理能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网站开发能力;同时用人单位非常看重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二、合理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人才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着力建设合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这样的思路,我系在2009级高职学生中大力改革教学模式,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大力提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设计为导向,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

2.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依据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中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以模块化划分课程体系,分别对应于相应的专业技能,例如:硬件组网、服务器配置、网站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等,专业课程以“一体化”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体,课程构建时,从职业分析中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紧跟职业描述,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驱动,用经典案例展开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专门人才。

3.实训基地建设

科学完备的实训条件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中,合理建设配套的实训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并要注重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现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体现统一性。让学生在校学习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后,可去这些基地去学习行业最先进的技术,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保证专业技能的及时更新。

4.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丰富专业教学内容

从国家到各省市,各种网络技能大赛项目日渐增多,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也是逐步提高,职业院校也把大赛当成检验教学成果、提升学校知名度的一个好的机会。我们要认真研究比赛项目中涉及的专业技能,并要反映在教学工作中,充分注重大赛给教学带来的启示,及时调整相关方面,包括专业建设中课程的设置,涉及到大赛项目课程的重点技能强化等等。

5.注重“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着落点在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里的高水平应该是双师素质、专兼结构的两栖人才。专职教师要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提高,同进要强化自己的专业实操技能水平,深入企业行业锻炼,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聘请行/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主要进行学生实践教学的教学工作。做到专兼结合,文武双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持续进行市场调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我们高职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真正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鲁志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5)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6篇

关键词 三集五大 大运行体系 地县一体化 自动化管理

一、基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背景

(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

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实现地市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县级调度自动机系统的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统一管理。大运行体系建设前,县调管辖的变电站信息没有转发至地调系统中。由于县局自动化系统投运时间较早,现有的主站不支持转发101等规约,导致所辖变电站的信号无法上传至地调侧主站,不满足“大运行”体系对调度的要求。

(二)地县一体自动化系统深化应用的需要

按照各级调控一体化的目标,将各电压等级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分别纳入相应电网调度统一管理。地调负责地域范围内110(66)~220千伏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县(配)调负责县域(城区)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地县一体化的广域分布式采集EMS投入运行后,其整体构架与运维工具与原有系统相比均有较大改变,各县自动化系统运维人员反映,地县一体化系统虽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但排查故障经验不足,维护较困难。

(三)强化集约管控,提升电网管理效能的要求

地县一体化结构使得电网监控信息量突增、信息层次多且复杂,自动化系统维护的设备的数量和难度加大,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

新的形势带来的改变,不仅是对自动化运维人员专业技术的挑战,也是对菏泽地区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转型提出的要求。

二、基于“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流程和做法

(一)项目总体进度实施情况

总体目标:规范厂站信息采集监控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安全水平。实现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通道质量可靠。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

(二)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地县一体化专业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做法是创新“三大步骤”,即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建立一体化的标准规范体系。1)建设地县一体化常态工作标准流程。针对新建厂站投运、变电站运动信号传动试验、间隔改造工程及数据网接入验收等自动化运维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编制工作流程标准,绘制典型方案,开展关键技术讲解和经验总结,推进各环节工作的保质开展。由自动化技术专家力量组成技术体系宣贯组,遵照“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重基础、重实践”的原则和“经验证、可通用”的实施方案,从源头保证县调自动化建设模式的一致性。2)规范基础数据标准体系。作为电网运行监控的重要手段,电网事故处理的有力依据,地县一体化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完整性、正确性时刻保障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基础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按照国网要求,对厂站实时信息采集标准进行统一,要求组织相关部门按照“三遥”信息采集管理规定,实现操作过程“标准化”、技术手段“方案化”、验收标准“规范化”、责任划分“精细化”。3)改进工作进度及整改情况汇报制度。在每个县调设立一名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负责人,建立“专业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充分发挥小组化的灵活性优势。月初,由地区自动化班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班长、专责、培训员)根据上月各县汇报情况及本月地县一体化工作情况,统一安排月度工作计划并下发各县调,各县调自动化运维人员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工作时间具体安排制定本月计划,报地县一体化管理小组修正补充后,下发各县运维人员执行。4)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地县一体化建设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管控地县一体化实施安全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综合评价将专业管理需求与安全性评价相结合,以调控工作扁平化管理为主线,突出涵盖了自动化专业月、季、年管理内容。既有工作计划及对应措施,又有专业总结及提升措施。对相关工作实行定期考核,保障了管理考评系统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地县一体化专业培训管理体系的培训目标是使县调自动化人员熟练应用新能量管理系统,能够独立完成新建厂站的接入,能够及时处理系统故障。1)培训进程阶梯化。自动化运维岗位的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人员培训必须从电网基础学起,逐级到接线图画面绘制、厂站保护信息传动。经一段时机的工作经验,方具备填写、修改地县一体化实时数据库的能力,以此培养业务扎实、一专多能的自动化运维人员,使得一名合格的自动化运维人员在业务上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为人员的灵活配置奠定基础。2)培训内容实用化。总结地县一体化作业维护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技术专家的工作经验,从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统筹安排方面考虑,确保专业培训管理体系可使自动化运维人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有疑问”的问题。在培训阶段,两个县一直到地调自动化专业开展一对一培训,两县自动化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实现培训实用化。

三、“地县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管理体系的成效

管理效益提升:通过实施一体化的专业管理,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机制,建设统一化的业务支撑体系,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运行体系下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模式,使得调控运行“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达到下列效果:

(1)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各县电网监控基础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地县一体化系统厂站监控率100%,监控告警信息正确率大于99%,数据网通道月可用率大于99.99%。全地区110kV厂站已全部录入EMS系统,数据库画面规范统一;接入厂站全部实现“三遥”功能,遥测遥信全面准确、告警信息简洁准确、断路器远方遥控操作安全可靠。

(2)解决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县调与地调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同一数据库的无障碍访问,解决了电网监控信息共享难题。地县一体化体系建设改造了原有县公司调度业务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低速串行通讯方式,解决了低通信带宽、数据共享能力不足等严重制约地县调度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情况。建设完成后的地县数据网完全满足了“大运行”以及地县一体化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发展需要。

四、结语

通过对“大运行”体系下的地县一体化自动化运维系统传统的突破与创新,建立了适应新体制的自动化专业管理模式。通过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证明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效益、创造价值,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自动化人员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化“三集五大”改革做好了准备。

(作者单位为国网菏泽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7篇

关键词:三维一体;班组建设管理;调控中心;专业管理;“2333”模式;四大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16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79

1 管理目标描述

1.1 专业管理的理念

调控中心紧紧围绕“重基础、补短板、标准化”的年度目标,以全面推进班组建设“四大体系”有效落地为重点,坚持分级管理、量化考核、统一规范、科学评价,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充分调动各岗位、各班组的积极性,切实减轻班组负担。通过“中心联动、专业齐动、班组互动”的立体模式推进,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谁来干,干什么;落实标准,确认怎么干,如何干;以对标促管理,落实干得怎么样;强化考核,进行总结评价,扎实推进“四大体系”。将专业管理与班组建设相融合,切实提升班组工作质量、运行效率和员工素质,确保班组建设取得实效。

1.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专业管理的范围:调控中心所属方式计划室、自动化室、地区调度班、地区监控班、配网调控班、自动化运维班、配网抢修指挥班。

专业管理的目标:完成“重基础、补短板、标准化”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四大体系”落地,提升“三基”(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提升班组绩效水平、提升班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确保班组健康发展。

2 主要管理做法

2.1 强责任,抓执行

2.1.1 经纬交织筑合力。建立纵向“1+1+1”工作法,由一名中层干部和一名专工结对一个班组,抓专业融合;横向实施“班组共建”,实现班组团结互助,重班组协同。

2.1.2 专业指导激活力。“1+1+1”工作法采用“双循环”机制,实现管理和业务的互补融合,专业与班组的同频共振。中层干部顺时针指导监督、专工逆时针协助,实现专业重心下移,工作责任明确、监督责任动态跟进的良性循环。

2.1.3 五环相扣聚动力。横向“班组共建”结合调控中心五个班组业务特点,树立班组互助、共同服务、团结共赢的理念,自动化班提供技术支撑,监控班实现动态反馈,配调与配抢互相支持、快速指挥故障处理,地调与配调上下联动、高效应对电网事故。

2.2 重管理,抓体制

2.2.1 变革管理机制,“四值竞赛”促绩效。针对运行班组的“四值三运转”工作模式,开展“四值竞赛”活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强化了班组绩效管理。

2.2.2 坚持专业引领,强化服务班组能力。针对供电方式薄弱的情况,中心专工优化制定《电网应急处置专项预案》,降低了电网运行风险,减少现场操作121次。

2.2.3 重视专业管控,强化专业技术指导。制定《35kV及以上用户站设计建设标准》《新建变电站调控中心验收标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调度技术标准》等标准,召开继电保护安全分析会议,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2.3 筑基础,重标准

2.3.1 强基固本,实现管理规范化。编制《调控中心人员停送电到岗到位标准》《调控中心应急处置管理办法》《加强电网事故及异常情况分析》等11个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全覆盖,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2.3.2 建章立制,实现工作标准化。结合智能配网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莱芜电网10(6)-35千伏系统接地故障处理规定及试拉顺序》《加强配电线路送电过程管理》等工作标准,为地调、配调调度员提供了制度保障。

2.3.3 专业协同,实现预案最优化。协同方式、保护、调度和自动化4个专业共同编制了《2014年莱芜电网事故处置预案》和《电网存在问题分析及运行注意事项》,分析电网运行状况,“三算三查”排查电网薄弱点,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整改措施。

2.3.4 追根溯源,建立专业技术库。从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等各个环节,收集整理涵盖调控运行、保护管理、新能源等专业技术标准,建立了国标、行标、企标三级技术标准库,为班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4 抓创新,重实效

2.4.1 开展课题研究,以技术支撑电网。研发低压线路故障测距系统,使故障巡线区域由面到线、由线到点,提高故障定位准确度。针对配电线路拉手率较高的现状,开发《配网合环安全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配网负荷转供更加稳定。

2.4.2 创新求突破,工作得实效。坚持在工作中寻求创新点,发散思维、大胆构思,完成由“苦于创新”到“乐于创新”的转变。《一种便携式远动信息核对装置》《分类工具盒辗转抬升于不同象限的工具箱》等五项专利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专利方面的新突破。

2.5 提技能,强素质

2.5.1 拓宽培训模式,“四轮驱动”提技能。坚持开展“四堂课”活动,即现场培训讲解课、“人人为师”理论课、故障分析提升课、课题研讨实践课,充分发挥“全员备课、人人自学、抽签讲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员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5.2 专业班组上下联动,夯实电网安全防线。坚持开展“安全周周回头看”活动,分析电网异常情况及处理过程,探讨优化方案,并建立事故档案。指导班组重点学习故障案例,定期组织调度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2.6 促业绩,争先进

2.6.1 班组良性竞争,比学赶超促提升。为防止班组建设“两张皮”,结合班组评价、班组对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创新成效等方面,制定《调控中心班组建设竞赛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班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6.2 深化成果应用,提升工作效能。加强统计分析,坚持每月组织优化AVC调控策略会议,实现全部变电站的AVC闭环运行,修改AVC控制参数8项,减轻了调度员的工作量。

3 评估与改进

3.1 专业管理取得的成效

3.1.1 技术提质。低压线路故障测距系统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度,减轻了工作强度,巡线工作量减少了65%,故障巡线时间缩短了117分钟;优化AVC调整策略,实现了46座变电站的AVC闭环运行,减轻了调度员的工作量,人工遥调遥控操作由每月1916次减少至321次,降低遥控操作量83%;“监控信息优化”加快了监控信号的分类及优化,将日监控信息量由8185条减少至目前的945条,同比下降88.5%,提高监控效率。

3.1.2 管理提效。安全管理实现风险减负,通过对电网进行全面分析,编制《电网存在问题分析及运行注意事项》,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整改措施;专业管理实现工作减负,制定“标准作业卡,减少保护人员工作量;风险管控实现压力减负,结合公司月度停送电计划,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措施;优化流程实现人员减负,理顺班组的各项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3.2 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认真总结和全面评估,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3.2.1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亟需加强。在管理措施、技术创新领域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对技术保障进一步加强。

3.2.2 班组大讲堂形式单一。目前,班组大讲堂的形式需要拓展,在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的效果进一步加强。

3.3 今后的改进方向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8篇

关键词:创新;网络结构;派系;演进;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技术创新网络是为了应对系统型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具有互补性资源的参与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技术创新关系连接形成的网络组织[1],网络结构为每一个成员提供机会与限制[2].目前社会网络研究学者倾向于从真实网络中抽象出网络拓扑结构,利用统计特性从结构角度分析创新系统的功能并揭示结构对系统发展的影响.研究更多地强调成员个体之间,成员与整体网络之间的互动,对于网络内子群体的形成发展以及群体对整体系统影响的讨论很少.事实上,关于网络子群体的分析是理解创新网络结构以及个体嵌入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派系是网络子群体的典型表现形式,派系的拓扑结构特征为:网络密度为1;任何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邻接且距离为1;组内关系到组外关系比例达到最大;至少包含3个点的最大完备子图[3].“派系式”技术合作是创新网络中一种独特的合作模式,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体现为技术联盟式的合作创新结构.

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初期,派系以小规模的创新联盟或是集群的形式出现,部分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协作研发,研发联盟等形式与其他企业产生连接,形成彼此沟通,紧密合作的小团体,使得网络以一个或多个子网络的形式存在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基于资源禀赋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的强弱变化,网络中的派系结构也会相应出现变化.国外学者对于1992-2006年的全球智能卡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中存在若干互动频繁的高密度子网络,派系合作十分稳定[4].对美国 “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的研究认为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就是通过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充分利用资源并分摊风险[5],逐渐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入到多样化的应用创新中,促进了技术和产业组织的大规模融合[6].

派系特有的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间全连通的网络特征对创新网络整体绩效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高密度、高聚集以及成员之间全连通有利于减少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各方知识基础上的信任[7].派系中企业拥有共同的合作者,他们了解合作各方的可靠性、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目标等信息,降低了合作的风险,对联盟成立前的评估以及联盟成立后的管理有着重要价值;派系成员直接联系,更容易实现成员间知识、信息和技术,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派系看似冗余的关系还可以回避知识需求匹配限制[8].Melissa等[9]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聚集度和高联结强度的创新网络比不具有这些网络特征的创新网络更具有创新产出能力.

与以上观点相反,Burt[10]认为网络结构洞加强企业知识的创造,断开的节点使企业及时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创造力与创新.Granovetter[11]认为强联结造成网络成员的知识冗余,而弱联结的网络成员之间联系不密切,知识差异化显著,更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和网络创新.派系封闭以及强联系的特性限制了群内企业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边界,降低了企业获取独特知识的能力;派系内部创新源的一致性使企业创新所需的异质信息缺乏,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最终导致网络内部成员竞相模仿而不是追求创新.

创新网络中派系式技术合作对整体网络创新绩效究竟有什么影响?目前的研究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产业之一,其技术创新网络所呈现出来的核心结构特点与其他产业具有共性,研究其技术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以汽车产业为例,将其1985-2009年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的合作专利数据为样本,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图刻画派系结构与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现象,并对派系结构在整体系统创新产出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及派系演进

我国汽车企业多达三千多家,目前均进入快速成长期[12],合作申请专利是汽车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的主要形式.国际学术界在采用合作专利构建技术合作关系时均使用3年或5年的窗口期,鉴于我国汽车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活跃程度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本文采用5年的窗口期将1985-2009年间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的所有合作专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模型1的拟合结果反映出在控制了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产业创新网络密度后,产业创新网络中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产业年专利产出总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总体解释度理想(Adjusted Rsquared=0.988 906),网络密度和派系技术合作相对规模的解释力在1%水平上显著,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专利总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1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达到了1%显著性水平.结果说明派系式技术合作相对规模与专利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即当派系式技术合作网络相对产业技术创新网络规模扩大时,对产业总体专利产出有积极影响.

国网调度专业技术总结第9篇

1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背景

目前,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相对薄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应用规模不大的“瓶颈”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民对公共科技服务的需求与实际供给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科技服务要求的多元化增加了服务难度,现有的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行资源整合、转型探索新的服务理念和建立新的服务模式[3]。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概念并不新鲜,近年来,国内各省市都有尝试建设,多以农资经营为主,辅助技术服务。例如,由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乡镇农技站建设的农村科技超市,由湖北咸安当地科技局和种子、农资公司建立的农业科技超市,由政府出资倡导,各农业大专院校和涉农研究所共同参与的吉林省左家“东北农业科技超市一条街”等。虽然形式和称呼不同,但在实际运行和发展中普遍存在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资源分散、各方力量协和力不强、运作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4]。

2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内涵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以有店面、有队伍、有网络、有基地、有成果、有品牌等“六有”为主要模式,以有形与无形产品为商品,构建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信息流与技术流相结合、网络服务与专家服务相结合、日常服务与专题服务相结合、咨询服务与培训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总店为协调指导、分店为服务龙头、便利店为服务主体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组建专家服务队伍,筛选推广应用技术成果,运用报纸、网络等媒体,结合各类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见图1)。

3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内容

3.1科技超市店面建设江苏省在交通便捷位置建立了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店面,直接面向广大农户,提供科技服务。目前,在全省按地区产业需求建设总店1家,分店67家,便利店147家,每个县市一家分店带2~3家便利店。总店设立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店、便利店建在各地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地。参照商品超市管理建设模式,统一建设标准(形象统一、运行模式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质量统一),规范店容、店貌、店规,配套示范基地,并设有成果展示区、成果交易区、技术咨询区、信息区、培训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室等,总店面积约900m2,分店面积600m2以上,便利店面积30m2。此外,配备经过岗前专职培训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设定每日服务内容,并定期开展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等服务,便利店及时收集农户需求与难题信息,及时与总店、分店沟通,快速有效地解决农户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2科技超市专家队伍建设科技超市专家服务团队是保障科技超市顺利运行的核心力量,通过整合优化省内涉农科研院所科技人才资源,分别组建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专家服务团队。在大宗农作物、设施蔬菜、特色畜禽、特种水产、经济林果、意杨深加工、综合技术等7个领域组建近190人的省级专家团队(见表1)。专家团成员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既有较高科研技术水平,又有丰富的科技服务经验,许多成员都是部级或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分店、便利店遵从本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的原则,从所在地区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种子农资推广站等单位遴选专家形成分团和服务小分队。各专业领域设立分团长,负责召集专家团成员全方位为农户提业链一站式服务。管理上由总店面向全省公开征集专家成员,制定相关专家团队管理办法,设立年度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及奖励机制等,确保科技超市专家队伍的长期性、稳定性。

3.3科技超市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农业科技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网上超市是科技服务便携有效的新手段[5]。“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江苏省科技特派员网”是整个超市网络体系建设的重点,共提供“三农”政策、成果技术、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咨询平台、供需信息、服务基地、超市万村行等十大类信息。由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综合型技术团队负责建设和维护网站运行,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处理,辅助12396服务热线、专家电子信箱、在线视频、远程教育、定期网刊等多媒体手段,准确、及时、便捷地和农户进行信息互动交流,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此外,还设定信息更新量、专栏点击率、互动服务数等考核指标来保障网站的长期有效运行。

3.4科技超市基地建设科技服务的最终成效要体

现在实际运用中,因此,各类示范基地的建设是科技超市网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基础较好、标准较高、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合作社作为基地,主要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创新,繁育优质种苗,将地方土地资源、区域产业优势和科研单位科技人才优势充分结合,形成品种多、技术新、科技含量高的综合性示范基地[6]。在实际操作上,设立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动物养殖基地和溧水植物种植基地为总店基地,分店基地面积在10000m2以上,便利店面积在3000m2以上,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养殖示范点,开放式的管理基地便于周边农户参观学习。

3.5科技超市成果收集成果(适宜推广与交易的先进实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是科技超市的主要“商品”之一,需要保证其持续供应、品种丰富、高科技含量、成熟稳定。围绕科技超市7个特色产业,按年度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中广泛筛选、采集和引进国内外技术成果,目前,共收集第一批技术成果623项(见表1)。在成果筛选时,以实际生产增产或增收的效果是否显著,是否真正能为农民、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入选准则。同时,有计划地在总店、分店基地进行示范应用,经过基地集成试验示范后,将成熟的成果建立数据库,和相应专业的专家对应,由总店统一采购配送到各分级超市销售。此外,在网上实时更新成果信息,并定期制作成果汇编画册,各科技超市门店广泛宣传示范应用,通过科技超市大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6]。

3.6科技超市品牌建设科技超市要实现最终的市场化运作和有偿科技服务,就必须加大对外宣传,树立超市品牌。除了各级店面的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增强科技超市品牌影响力。例如,编制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宣传系列丛书、专家服务团名册、科技成果汇编画册等,免费发放给农民、企业等,并在政府网站、科技超市网站、网刊上宣传,让更多的农户、企业了解科技超市,主动与科技超市建立合作关系;注册商标为科技超市产品冠名,强力推行成熟有销量的产品,在包装上增加科技超市品牌标识;在苏果、家乐福等商品超市,设立科技超市的优质绿色农产品专柜,衔接科技超市的销售环节;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和追溯体系,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品牌声誉。

4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创新点

4.1有效整合全省科技人才信息资源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体系的建设,首先是通过政府引导,先期汇集了省内外最新的优秀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成为科技超市的无形商品。前期围绕7个特色产业组建了200人的科技超市专家服务团,收集近800项先进技术成果,整合优化全省涉农科技人才队伍和产业链上专家,囊括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各生产环节。此无形商品是保证科技超市稳定运行的主要力量,也是有形商品的辅助支撑,能使科研和科技推广取得“双赢”,既能方便广大懂技术、会经营、熟悉基层情况的高水平专家全方位为全省农户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也能使实验室内的专家更了解实际生产需求、农业科技更新状态。

4.2综合运用现代媒体信息服务手段现代农业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受气候等外因影响大,因此,农业生产对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快速、便捷的手段采集、更新、维护各类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科技超市的建设也把信息技术的运用摆在了首要位置。由江苏省农科院信息中心建立的一支集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信息采集队伍,通过网站、网刊、电话、手机、报刊等方式,进行信息、在线专家咨询、信息查询、数据库搜索、视频诊断、远程教育、建立相关数据库等,既降低了科技超市运行成本,也快速及时解决了农户生产问题,还保证了科技资源的稳定新颖性,方便了各组成部分的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

4.3全面打造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体系的建设不同于以往的各类科技超市,它以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超市机构为主体,通过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六大类科技要素的组合,采用单双向链接各分级店的下设机构,参照现代商品超市模式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该体系的建设属全国首创,是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基础上的重要创新,一改以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网破、线断、人散”状况,整体建设覆盖农业生产全程、综合配套齐全、服务手段新颖、服务成效显著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体系[7]。

4.4建立切实有效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基本上采用的是单纯的政府主体模式。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初期也是靠政府牵头,但目的是建立以政府为导向、项目带动、各方参与、多元投资、企业化管理的长效科技服务机制,最终目的是以市场化运作为主,通过开展有偿科技服务获得收益,打响“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品牌,走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实现科技服务模式上的创新[8]。希望通过科技超市的建设,实现科技成果推广与示范应用的“无缝衔接”,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转化速度。

5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1科技超市总店建设速度有待加快科技超市总店注册成非企业法人单位,按规定要成立理事会,理事会主要负责科技超市的总体策划、统筹协调和运行管理等各项综合事务。由于总店、分店、便利店是同步建设实施,总店规模大,人员复杂,特别是展示示范区建设规模档次较高,章程的制定、注册登记等法律相关手续烦琐,需要经过反复修改调整,所以建设进度相对有所滞后。此外,科技超市人员还未完全到位,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时常出现管理、协调工作难度大、效率低、影响整体进度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大政府推进力度,制订工程进度计划表,尽快协调各相关单位,落实建设科技超市实体工程,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

5.2科技超市各层级联系不够紧密目前,科技超市的各层级店面均在建设和完善中,特别是分店和便利店的建设扩展速度较快,数量不断攀升。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分店和便利店的自主运行能力还有待加强,特别是相互间以及和总店间的交流沟通、信息反馈不够频繁,大多数还局限于完成总店安排的各项活动任务,对所在地区的影响力有限。因此,需要总店制定相关政策、规章调动各层级店面的积极性,或定期举行一些店面间互动的推广活动;各分店、便利店也应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取长补短,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主动从总店获取资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