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6:5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但近年来由于企业竞争激烈加剧,使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沿革、含义、目标、原则、要素及内部控制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概述,并对COSO《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进行了解读;然后针对当前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松弛和弱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建议,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经济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1.1 内部控制的发展沿革

从最初的内部牵制,发展为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后来的内部控制结构,到今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以及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和发展已有很长一段历史。

1.2 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原则及要素

(1)内部控制含义

《企业内控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内控是指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2)内部控制目标

《企业内控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内控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3)内控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①全面性原则;②重要性原则;③制衡性原则;④适应性原则;⑤成本效益原则。

(4)内部控制要素主要有:

①内部环境;②目标设定;③事项识别;④风险评估;⑤风险对策;⑥控制活动;⑦信息与沟通;⑧检查监督。

1.3 对COSO 《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的解读

COSO从目标、层次和构成要素等三个维度构造了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框架。其中,企业采用ERM的合规、报告、营运和战略四个目标,呈递而又相互影响。构成要素包含:监控、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响应、风险评估、事件识别、目标设定和内部环境八个部分。企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不完全遵循以上顺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层次则是企业需要沿着分支机构、业务单位和部门逐渐推进,从而使公司有效运行,便于企业对风险的整体把握。这三个框架从三个维度涵盖了以往关于ERM讨论的各个方面,实现了COSO为有关ERM讨论提供统一框架的初衷。但这个框架还很粗糙,有待进一步完善。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了非常突出的问题:比如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建立让位于业务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等等。这些问题造成了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等现象,更存在有一些企业出现了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了企业效率低下,甚至威胁到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1]。

2.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及对其认识、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治理体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和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不力等问题。

虽然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表现在:一是偏重于事后控制,内部控制基本上还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二是注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三是内部控制缺乏联系性,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没有将整个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联系在一起。主要是缺少“自控”和“他控”。

2.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任何中小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员工也没有内部控制意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这些都造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基础的薄弱。中小企业控制环境不完善表现在:首先,控制意识薄弱。企业人员往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其次,企业人事政策不完善,企业考核制度不全面[4]。

2.3 中小企业风险意识不强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风险管理则涵盖了内部控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出恰当的判断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意识比较薄弱,风险管理不够规范,在做出各种决策时大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没有建立起规范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机制,这给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有些中小企业对自身的风险评估不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企业存在的风险。

2.4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经济业务简单、企业会计资料少,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低,致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以下问题:有的小企业银行印鉴及支票由一人掌管;有时有些小企业不设专职会计人员,即使有会计人员也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有的中小企业忽视对人员业务的培训,导致一部分人员素质能力低下,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不会处理,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是无可质疑的,已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有力支撑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小企业凭借数量众多、经营方式灵活、创新意识强等独特的自身优势,在拓宽就业渠道、增添竞争活力、推动制度变革与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关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期短及在市场经济中面临残酷竞争时有些弱不禁风、不堪一击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中小企业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制度中,缺少设计合理、运作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不能从战略的角度审视其内控的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就很难持久、健康地运营,至于其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更是一纸空谈。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有长期战略的眼光

阿里巴巴的马云提出“要做102年的企业”,这就是最实在的长期战略规划。中小企业实施“鼠目寸光”的短期战略,可以说是很难有所发展,甚至是有直接生存危机的。战略管理就是重大的、带全局性的谋划,战略管理是决定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行动,是企业在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实现其宗旨的管理过程。

(一)从战略出发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化的形成,信息传递程度的增加,使得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着科技革命、网络革命、信息革命的重大挑战。同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进程中,还将面对多元化的产权关系和多样化的人文环境。所有这些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都需要我们对以往的管理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重新定位,这些从根本上体现了对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必然性。

战略管理注重对企业未来总体方面的谋划,着眼于机会与趋势,而不是针对企业的个别困难与问题。它着重于企业的长期业绩与前途,而不是眼前的短期利润,其立足点是谋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二)从战略出发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科学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特别是管理人本化、信息化、知识化、民主化和高效化等深刻变化和创新理念,促使现代企业的发展总体上已从传统企业走向新型企业,从“硬件时代”走向“软件时代”,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管理。要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仅需要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科学地实施战略管理,及时把握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也需要优化内部资源的配置,从而取得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实现企业的新发展。

战略管理也是企业领导者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分析、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企业战略并付诸实施,从而保障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它强调对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趋势的把握,强调企业的长远利益,着眼于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其目的是寻求企业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战略管理寻求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协调,通过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对环境变化的预测,辨明机遇和威胁,并通过调整、优化等措施,寻求在未来时期企业与环境的协调。

(三)从战略出发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整合

战略管理就是围绕战略目标有重点地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的战略实施环境。最主要的是培育战略支持型文化,倡导结果导向与追求卓越的精神,保证薪酬制度与战略业绩的紧密结合;制定有助于战略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以保证战略方向不偏离预定目标,发挥战略管理的领导作用,营造支持战略管理的组织氛围,适时进行战略调整。战略管理就是从长远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解决中小企业问题,并持续贯穿整个企业的过程,而不是只强调阶段性的战略规划、战略目标等。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规范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确切地讲,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呈现出企业负责人等管理层本身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和不规范、缺乏长远的风险评估制度、控制政策不健全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等主要问题。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健全,直接导致了其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更无从谈起对中小企业的长远规划。

在日常管理工作及内控制度的执行中,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只片面关注经营效益,忽视对岗位设置、人员任用、会计账证、资产管理等企业基础工作的检查考核,不仅没有对基础性工作查疏补漏的意识,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对基础性工作实行奖优罚劣。由此引发企业基础管理不完善、经济业务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完整、资产运营效益低下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不仅为违法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给企业造成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着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亟待内部控制规范的建立

我国的内控制发展较晚,而且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被动和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而生的,有明显的滞后性。2008年7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规范将内部控制的作用深化,范围扩大至“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度,直接体现和渗透了战略管理的思想。

对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观点,笔者比较赞同和丽芬(2008)把内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和丽芬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是与会计工作和信息直接相关的控制;而内部管理控制是与经营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控制,会计控制始终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也是管理控制的基础,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的互动结合,能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三、战略视角下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一)必须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制定内控制度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就是要确保企业的基本目标:生存和发展。生存是前提,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就是要在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对企业未来规划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企业的根本生存。其具体的目标为:财产物资的完整,会计信息的准确透明,生产经营的健康良性发展。

战略管理,就是在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发展领域是朝行业上游发展,还是朝下游发展;是在原范围内发展,还是跨领域经营。其次要确定发展策略,是扩张还是收缩或是维持;还包括价格策略,是锁定高端客户高端定价,还是面向大众低端定价或是以独特产品或服务差异定价,必须要站在战略管理的角度,不是高高挂起、目空一切。以此为依据,中小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时,才能有宏观的把握、方向的指引、全局的考虑,能更有效地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必须考虑战略管理的相关原则制定内控制度

建立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战略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层次上应当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企业全体员工,在对象上要覆盖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环节,从全局角度出发。

为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在执行过程中的日趋完善,中小企业必须定期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以便观察制度的执行程度和执行效果,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采取措施修正或调整有关偏差,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合理有效。通过对企业管理基础性工作的检查考核,建立相应的长效激励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完善基础管理,不断促成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三)内控制度的制定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

内控制度的建立绝不能成为高高挂起的“看客”,是要有主要内容和次要组成之分的,而且对重点内容要有所突出。对于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会计控制是核心和重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从最基础层面的内部牵制、会计控制做起,建立与之相关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应收账款控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等,另外,在会计控制基础上,建立组织结构的设计以及管理制度的设计,包括生产质量控制和人力资源控制等的全面控制。当然在“有主有次,重点突出”的基本原则下,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把长期战略目标作为旗帜、方向,指引企业的发展。内控制度约束和规范着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从战略角度对内控制度的制定,更大程度地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四)建立内控制度长效持续的监督机制

要考虑对内控制度的长效持续监督机制——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直接对中小企业高管层负责并由其聘任,工作的重点要突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而不能流于形式。内部审计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和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运行机制,功能多样化,业务拓展化,手段多样化。

(五)内控制度不是死制度,要“与时俱进”有发展

现在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初期或萌芽期可能离不开“英雄时代”、“英雄人物”,这些创业者在某一方面一定有过人之处,但终究不能作为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可靠依据,要靠制度,靠体制。建立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不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一具体团体私利,而要从长远战略角度出发,全局性考虑其体制、制度,而且要“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更新、有发展,不能落在企业发展的后面,成为累赘和包袱。内控制度要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调整,要始终能指引、规范企业的发展。

(六)注重内控制度的信息化手段

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建构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与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内控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将有助于中小企业及时把握其自身的运营状况和组织结构中所发生的各种情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适时、全面和准确的各种信息,并使之快速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沟通、反馈,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在信息交流平台与信息沟通系统的建构中,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自身建设及其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沟通交互,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组织处理会计业务、提供财务管理和决策信息,亦可辅助企业管理者实施控制,增进中小企业内部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和丽芬.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5上).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258-3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以上。此外,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有75%在中小企业中,据测算:用相同数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大型企业的14倍。因此,中小企业又被称为“大就业经济”。这说明,在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主体。中小企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剂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的重要法宝。没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其经济活动就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因而内部控制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1]。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所以,内控管理也不容乐观,并且,在经济危机后经济的复苏也要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小企业的推动,中小企业就更应该就自身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坚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中小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按照本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控制网络系统。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这不仅是大型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

本文以哈尔滨某有限公司为基础针对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

1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目标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保证会计信息及管理信息真实,可靠和资产安全完整等一系列控制活动[2]。将在2009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中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综合来说,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三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四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内部控制总体来说是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它不是一种孤立或独立的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交织在一起,促使企业经营活动按既定目标持续进行。内部控制易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应依据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制定企业控制目标并进行实施。企业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既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实施控制,同时又受他人的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并且直接影响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3]。

中小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按照本企业管理系统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自我调整、检查和制约的内控体系,并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控制网络系统。这不仅是大型企业组织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保证。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受经营规模、财力、人力、经验等因素的限制,企业管理跨度小,管理幅度窄,内部控制机构、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容易产生交叉重叠等现象,如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得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者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以哈尔滨某有限公司来说明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该公司为生产饲料的小型私营企业,公司的总经理及采购部经理均由公司的创建人担任,会计和销售部门经理由一人担任,另有出纳、化验员、生产部门经理、库管各一名,以及生产工人25名。公司在购进原料时由总经理一人决定合作伙伴及采购方面的问题,总经理的消费公司均给报销,会计同时负责审核的职责,出纳不在时,会计还负责现金的收付工作。

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构是大多数问题企业的典型代表,该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职位分工、监督和审核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所有中小企业都可能存在的问题。由此案例我们可以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

2.1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上述案例中,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覆盖企业的各个部门及员工。例如,原料的采购不应由采购部门经理一人决定其全部,应与生产部门经理协商后,达成一致。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全面,所建立的制度不仅没有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也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以及业务操作系统。特别是在一些小企业当中,财务部门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由于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极为严重。例如,许多小企业对于常规票据及印章的分管制度,和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未建立,更有甚者企业连一个正规的财务部门都没有设立,企业的领导者认为内部控制是会计人员的事,与己无关。而且会计,出纳和财务审核都由一个人全权负责,使员工变成了“全能型人才”。另外,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等。所有这些,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企业内部控制中还有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是由于没有人去认真的考核,检查,到后来执行的效果往往很不理想,与预计的相差甚远。无论制度多么先进与完备,在没有有效控制和考核的情况下,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有恰当的监督在必要的时刻对其进行修正,以防止错误的发生。

2.2 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该公司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督、审核机构。会计及审核均由一人担任,使“审核”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使审核这个职位形同虚设。

某些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监督机构,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种种监管形同虚设。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管理人员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造成企业成本、费用的虚增,让企业背上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岗位职责不明确

职位分工不明确。总经理与采购部门经理、会计与审核都属于不相容的职务,应完全杜绝这两个职务由一人担任。

由于企业没有对岗位进行梳理,岗位描述没有或不到位,结果是经常等事情出来了才临时安排人去干,常常不能明确谁该负责,造成要么谁都管,要么谁都不管现象。或者是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存在业务授权、业务执行、业务记录和业绩检查兼容的现象对组织分工全凭领导意念决定,导致工作分配不均,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信息不畅。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员工数量少,所以人员配置上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造成职务分工不合理,例如,有的中小企业库存材料的采购人、保管人,甚至领用人都由一人担任,还有出纳与会计,记账与核对,总账与明细账等不相容职务均由一人承担,工勤考核与工资表制作、工资发放都由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人经手等。这样的程序肯定会导致月末的账实不符,会计无法发挥监督的作用。

2.4 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该公司的很多决定,底层的员工根本不知道,对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完全不了解。而且由于公司总经理担任的职务过多,精力与时间有限,导致可能不能及时了解公司在生产和其他方面的有关信息,容易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很容易影响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系统的好坏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的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可以根据不同用途编制不同的报表内容。中小企业信息系统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与完整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业务少、交易额小等特点,不易引起各检查机关的足够重视,于是有些企业领导就利用这一点,指使会计做假账、报虚数,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等。并且一个不合格的信息系统不能够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实施的情况如何、以及存在哪些问题及时的反馈给上层管理机构。很多小企业正是因为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内部控制在实际中被遵循的情况不能及时、有效的反映给领导者,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2.5 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由于公司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足,可能做出影响公司整体利益的决定;由于生产部门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足,认为那些条条框框都是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就很容易给自身的利益带来损害。该公司的全部员工都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总经理的费用不应该全部报销,根据具体用途而定。公司的财产不是经理个人的钱包,随便的索取。

“人”是内部控制行为的主体,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风险,会计风险的产生,均与之有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产生,企业常常把盈利目标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好坏进行紧密的挂钩,经营者拥有较大自利,导致经营者出于自身的考虑,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亏的一系列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而且在管理工作中,有些家族式企业的管理者还经常忽视有关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方面的规定,“家族化”和“任人唯亲”的现象极为普遍,企业中的很多关键岗位通常都是由管理者的“家人”或“族人”担任,这些现象本身就违背了内部控制的根本宗旨,而且这些“皇亲国戚”本身就缺乏内部控制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验,而且他们还认为那些条条框框是用来约束其他人的,自家人根本没有必要遵守。二是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一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重视,导致财务人员发生操作性和原理性错误的概率提高,例如,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即使是这样,企业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也没有跟上。而且很多凭借“血缘关系”进入企业的财务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

3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第五条规定,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内容。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必须包括这五方面的内容,这样才可以称之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3.1 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各种制度强化企业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以带动所有员工的思想意识,领导者必须树立内部控制建立的决心和执行力,只有管理层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才能不断的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另外,内部控制的设计要遵守政策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企业要严格贯彻账、钱、物分开管理的原则,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续办理,防止企业资产的无故流失。前面案例中的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应使采购人员与生产负责人,采购人员与单位领导经常进行沟通,及时的了解生产情况及原料的使用情况,以此做出最准确的决策,来促进公司的进步发展。

3.2 加强对内部的审核和监督

企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并自觉接受审核和监督,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对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施以恰当的审核、监督。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审核程序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审核工作,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并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人员执行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预期达到的内部控制水平。例子中企业的会计和负责审核的人员应严格控制总经理的费用报销情况,与公司经营无关的费用应一律不予报销,公司所有人员都应如此,坚决杜绝拿公司的钱办自己的事。只有这样,公司的经营成果才能是最真实的。该公司在很多方面还应该继续完善,管理层要不断的发现与研究,公司才能从小型的企业逐步发展成大企业。

3.3 组织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营运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中小企业要想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些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法宝。例如,企业要杜绝一个人单独处理某一项业务的整个过程,对于出纳、会计、记账、保管等不相容的职务要分配给不同的职员担任,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绩效考评方面,为了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应实施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激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主观能动性。各部门通过定期举行绩效考评会议,作为对其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事后控制,不仅可以总结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绩效考评,配合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将部门的工作目标与个人工作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部门的工作目标也将通过个人工作目标的实现而达到。案例中,应另设采购部门经理和负责审核的人员,而且会计也不应该负责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这样各部门之间才能进行相互监督,保证会计信息以及财务方面的真实、准确。

3.4 完善信息与沟通系统

信息的准确与沟通的及时是企业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企业要建立一个能够对信息及时予以识别、获取和加工,并采取适当的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横向和纵向传递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当包括的重点内容有:第一,未经授权或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第二,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第三,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由此可见,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等管理软件来实现对企业的科学管理。上述企业的员工应将有关公司的信息及时的反映给公司的领导,使公司的管理层及时的作出决策,以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而且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变更的条例、企业的经营情况等都应让公司的所有员工了解,并通过一些方法、政策使员工意识到公司的各个方面都与自己密切相关,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3.5 提高员工的素质

完善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自律性,增强自觉性。内部控制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制度设计的完善,更有赖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提供各种培训,使员工更具工作责任感,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使员工认识到,内控制度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员工的集体行为,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从而使内部控制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案例中,作为企业的会计,应该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绝不越权。

4 结论

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无论何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只有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各项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力的内部审核和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对员工素质的提高等,从各个方面出发,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才能不断的发展,才能够逐步走向世界的顶端。

参考文献

[1] 蒲林昌,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8,(5).

[2] 刘玲.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8,(09).

[3] 方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J].经济视角(下),2008,(10).

[4] 杨新英.探索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商业,2008,(30).

[5] 赵明珠.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8,(24).

[6] 陈芸.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

[7] 范明威,蒲红亮.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四平财政与会计,2008,(2).

[8] 谢英姿.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08,(24).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4篇

日前,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然而,在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体制、传统等方面原因,内部控制无疑成为了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盲点。

1.控制环境不良。

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基础的所在之处,其优劣情况将直接关乎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是否能够顺利,而内部控制的环境则主要包含企业管理层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以及能力等等方面,管理层对于管理哲学、经营观念的把握,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机制等。首先,由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相当薄弱,管理者受到文化水平以及视野等方面的限制,往往认为凭借个人的直接控制或者观察就足以可以评价企业经营的完整面貌,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体现在书面上的制度规范,只有产品占领市场和扩大营销才是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根本所在;其次,企业的经营者或者职工常常是与企业所有者关系较为亲近的人员,他们十分容易团结起来进行艰苦的创业,然而企业内部容易因此而产生任人唯亲的现象,部分人员甚至会无意识的凭借个人身份对制度与规则进行破坏;最后,多数中小企业经理人还无法肩负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就让企业承担损失,对于经理人本身的奖惩措施也相对较少。

2.风险管理不足。

从中小企业内控的现状看,有些企业严重缺乏风险的控制意识及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既没有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也没有设置专门机构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对现有市场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其结果往往导致经营者对于形势盲目乐观,一旦出现真正的风险,经营者缺乏应变能力导致内控失败;二是管理层对于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等变化缺乏预见性,这无疑会导致企业对于一些新业务没能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由于无章可循,内部控制失去健全性。

3.控制活动不到位。

经调查表明,能够单独设置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相对较少,而且对于应该进行有效控制的很多方面,大多数企业却从未进行有效控制。比如实物资产与货币资金的控制方面,经调查分别有15.6%和56.7%的企业未对货币资金或者实物资产进行有效控制。

4.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以及效果,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实施情况如何,存在何种问题,都应当通过沟通渠道向实施内在控制的上层管理机构进行传递,然而多数企业不重视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

二、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一直被当作为企业内部事物来处理,然而对于内部控制缺乏认识的企业则一般是对国外或者大企业模式进行效仿,这些模式对于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一定适用限制。发展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可以从政策、法制建设、管理监督等几个方面来入手,通过政策的宣传来引导企业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进而使中小企业能够明白建立起有效内控系统的真正意义所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积极性,通过法制建设来建立健全更加高效、透明、公正的市场竞争法则,通过监督管理来加强对于专业人才的培训,从而规范内部控制过程。

2.加强风险评估。

COSO的报告认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控制的关键要素。企业应当恰当分析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并时刻关注外界的威胁与机会,充分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机遇,懂得适时规避战略、财务、信息化等各个方面风险,运用风险评估方法、技术、程序等对企业可能面对的所有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出风险性质与程度。

3.进行良好的控制活动。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5篇

【关健词】 内部控制;现状;成因;对策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中小企业文化发展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有文化,没有很好地将企业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很好的结合起来。事实证明,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只要发生一小点的变故,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企业特有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现实情况是员工培训已经陷入了困境,如企业效益不佳,没有足够的教育资金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不够,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2)对内部控制了解不够,从业人员专业性低。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内部控制因素就是人。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单一,且经营规模小,人员配置往往不够明确,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从业人员专业性普遍偏低。(3)内部审计职能逐渐被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制度并不完善,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企业最高层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使内部审计机构发挥职能,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也更加有恃无恐,趁机钻了内部控制的空子。(4)资产管理及利用不科学。中小型企业因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足够重视,在资产管理及利用上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对现金管理不当,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存货管理不善,造成资金呆滞或浪费;三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收回困难。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形成的原因

(1)企业的内部控制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以降低各种生产成本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对生产的后续过程发生的内部控制费用的控制。企业如果再单纯地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部内容,将会使企业无法立足于市场。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仍然依靠传统的方式对内部控制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了。(2)中小企业管理者管理不善,经营理念未转变,市场观念淡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并未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树立市场竞争观念,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等、靠、要”思想,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使内部控制管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短期行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制约条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强,使企业行为明显出现阶段性。他们往往只注重“政绩工程”,为突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他们很少关心企业的后续发展。后任的管理者在内部控制管理的改进工作中便会遇到诸多麻烦,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后任的管理者为了完成指标或达到其它目的,只得继续“步其后尘”,形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解决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立科学的资产安全完整体系。一是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做到日清日结、严防白条抵库;二是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存货物资,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三是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定期核定应收账款,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防止发生坏账,对已经取得确凿证据后确认的死账、呆账,进行妥善安稳的会计处理。(2)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同时企业负责人应自觉接受监督。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其组成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层直接聘任,且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领导必须自觉接受内控制度的制约,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而为员工起到标榜作用,力求使内控制度在企业内部随时发挥作用。(3)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教育及全体员工道德修养。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有相同的目标,内部控制才能更有实效。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内控知识的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使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要有企业再小都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经营活动的观念,知道自己在企业内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和约束。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繁复错杂的,无论何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命脉,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毓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 97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6篇

1.1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思想观念的问题会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保护投资者投入的安全,确保会计法律和规章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控制方法和程序。依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主没有认识到建立健全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只重视企业销售和盈利,缺乏科学管理的观念,对财务法律法规不重视。甚至的企业主错误地认为建立和健全企业制度是“花钱买罪受”,自己给上镣铐,有了这些错误的观念,企业主自然就不会花费人力物力来建立和健全企业各项制度,更不会去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2缺乏有效的监督为了强化监督,我国已形成了政府、社会和单位内部综合性的监督体系。但是,该监督体系却并不适用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从而使得监督效果大打折扣。政府监督往往局限于税务机关对企业逃税漏税的监管;社会监督仅为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所需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而内部审计机构在部分企业根本没有设置,即使具有内审机构,也作用不大,无法充分发挥职能。部分企业的业务人员、财会人员甚至管理人员利用企业制度的漏洞,虚开发票,侵吞企业资金。

1.3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管理人数较少,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主为了减少工资的支出,很少支付高额薪水聘用高水平财务人员,有相当部分的企业聘请兼职会计,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又疏于学习,使得这些人员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运用。这也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薄弱的最基本原因。

2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2.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者是一企之主,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在整个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一企之主的思想认识,转变落后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各项制度建立和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所在。

2.2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加强对企业监管力度建立适合于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实施会计内部控制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关键。会计系统的建立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会计制度的设计不仅包括规定会计账户、账簿、会计报表等内容的编制说明,还包括发生在企业各部门间业务活动中会计处理流程的具体规定,把内部控制抽象的方法和程序转变为企业会计制度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2.2.1现金流量预算控制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中小企业应通过现金流的预算管理来强化现金流量控制。即企业应当强化现金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现金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执行程序。同时,根据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制定出详细的动态现金预算,对日常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及时发现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实施预算资金审批制度。

2.2.2应收账款控制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数据真实完整,债权债务关系明晰不混乱。同时还应制定信用政策评价客户信用。可以用5C法来评价客户的信用。从而选择信用度高的客户,而拒绝信用差的客户。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确定合理收款率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设置专人专职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多种方式加强收款力度,加速资金周转。

2.2.3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控制是为保证企业实物资产安全、完整而采取的会计控制措施。具体内容主要有:第一,完善实物盘点制度。选定适合于自己企业具体情况的盘点方法,定期盘点存货等实物资产,做到账实相符,如果不符需要查明原因。第二,及时入账。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必须立即入账,特别是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要做到日清月结,防止挪用。第三,做好档案保管。建立相关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便于核查。

2.2.4财务风险控制债务是企业发展中的必要因素。合理地负债,通过财务杠杆可以带来更多的说以。当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时,高负债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加速发展。但是企业借债通常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负债规模过大就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如果经营出现问题,资金链紧张,那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内控对策

1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1.1中小企业的界定

一般来说将经营规模中等或者比较小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这就是说中小企业是在经营规模范畴上的概念。一般在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数量小,企业规模没有大小之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分工的精细,企业越来越多,细分行业也越来越多,企业的数量成爆发式增长,中小企业这一概念也慢慢形成。

1.2财务内控的定义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保护自身资产的安全,利用企业内部分工产生的相互监督、制约和相互关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的控制和协调,发展和实施全面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公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财务内部控制是一种手段,它是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对象,以财务控制活动为主要内容,其目标是确保企业财务计划、财务决策的有效执行和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和限制财务人员的行为,使其能够监督和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

2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1企业过分聚焦短期效益

中小企业一般资金投入少,规模小,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管理观念落后。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者往往为了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一味地重视生产,忽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灵动性等优势在短期上发展迅速,使企业能够迅速的获得短期效益,使得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缺少长远的考虑,更是忽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甚至认为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限制企业的经营灵动性和业务效果。企业财务内控虽短期内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忽视了它的重要性,那么企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一系列财务管理问题。

2.2人员设置不合理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员工数量少,为了节省资本,在机构设置上很难做到像大企业那样每个员工都各司其职,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都身兼数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财务出纳人员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而且企业财务章、人名章保管没有分离,均由出纳一人保管所有支付款项目印章;(2)企业财务人员过分精简,往往由会计一人管理整个财务部门,如财务记账、报税、财务复核与核对,会计报表制作;(3)对审计工作不重视,把审计职能简单的理解为会计监督,只是强调“查漏补缺”的职能,忽视了“防漏防错”的职能,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更多的情况是没有审计人员岗位或者审计人员素质低下胜任不了审计工作。这样虽然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成本,但是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也会使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出现问题时员工之间互相推诿,长此以往企业的制度破坏,内部制度无法执行。

2.3财务报告未能发挥财务管控的作用

中小企业决策层在对财务报告分析方面不及时,不到位,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在中小企业中,财务报告一般只是作为财务信息报告工具,没有起到经营决策方面的作用,反而更像应付税务报税。中小企业没有把财务报告信息作为一种管理信息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和分解,没有对过往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总结和反馈,忽视过往经验和数据,这很可能造成财务和经营管理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安全运营。

2.4企业资金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中小企业募集的原始资金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的所有者、合作伙伴或家庭成员,银行贷款资金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资金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统筹安排,然而,事实上,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资金的数量没有合理安排,现金支出、收入等的计算缺乏合理的融资计划,没有设置多余的资金;(2)不根据企业内部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筹资计划,不注重银行等外部融资,导致公司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营运资金;(3)随意支配资金,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挤占挪用现象普遍;(4)金融基金结构缺乏合适的约束机制,基金结构管理缺乏合适的管理者;(5)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信息失真较多,导致融资渠道无法拓宽,银行等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融资渠道单一。

3改进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3.1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公司管理者重视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第二,提高执行财务内部控制者的素质。财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相关知识,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财务的学习计划,参加相关培训。首先,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最后再次企业应该更加重视财务内控,提高企业因财务内控所带来的良好营运能力。

3.2建立用人岗位权责制度

中小企业应该对参与经济业务的职工进行权力的相互制约和隔离,绝对不能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就以经营规模小为名兼并整合必备的财务岗位,要加强对执行重要经济活动的制约和监督,一定要明确分离那些不相容的职务。权责分离的根本目的是使不相容的业务由不同的人来完成,以减少两人或多人串通违规的机会。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权利与责任分离包括:业务与会计职责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职责分离、交易权与财产保管权分离和会计内部职能分离。岗位责任制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和效率,增强员工责任感,有助于减少企业决策的盲目性,产生良好的激励效应,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3.3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一部分。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中小企业应重视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企业最高决策层负责,以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高度独立性。为了全面监督和正确指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企业不应将内部审计部门并入财务部门,也不应将内部审计部门并入其他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员必须是合格的,并且必须是全职的,以避免审计员兼任职务,以保持其独立性。同时,外部监督也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一部分。例如,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中小企业在对企业的测试评估中,可以了解其财务内部控制的不足,从而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同时还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其运营的各个方面。

3.4健全财务预算控制体系

加强资金管理,建立从基础会计到各流程管理的预算控制体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现金管理制度,保证公司资金顺畅流动,确保企业在充足的现有持股基础上提高资金流通速度,避免积压资金而未能满足实际预算需求;(2)建立健全投资体系,规范整个投资程序,使投资资金预算审查符合项目建设需求,完善投资程序,提高投资决策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实际运营效率;(3)不断改进现有融资方式,突破传统的单一融资渠道,实现财务预算各方面的融资需求,提高资金管理效率;(4)根据需求和储蓄原则,制定资金需求量计划,实现内外资金的双重整合,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审计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重大,职能上重监督、轻服务,独立性不够,作用和性质在理解上不准确。只有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建立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培养高质量的内部审计人才,提高审计质量,认真开展内部审计自身有效性评估,才能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评价和鉴证的作用通过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遵循性、健全性的评估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方案;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优化资源配置,消化不利因素,增强市场竞争力;对联营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保障企业根本利益;对任期内企业负责人和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2)监督作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履行和完善。

(3)控制作用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及时、正确、合理合法的反应事实,披露经济活动中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企业财产和利益;配合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1)内部审计缺位现象严重中小企业机构设置简单,人员较少,有些企业往往不单独设计内部审理部门,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审计知识,不少内部审计人员是由财会部门调入或者由财会人员兼任,有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内部审计缺位严重,很难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2)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机构隶属于财务部门,或者与监察部门、纪检部门结合在一起;我国原有的审计制度规定如果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有重大问题,可以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反映,导致多数内部审计偏向于其利益有关的一方,很难保持甚至失去客观性和独立性。

(3)企业环境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产生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所在单位可以掌控内部审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自律程度。

(4)内部审计职能重监督,轻服务有些企业对内部审计实现风险防范作用、企业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有些企业在正式文件中,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强调“事后监督”的多,提倡“事前、事中监督、服务”的少,这种过分强调事后监督的思想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改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的措施

(1)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内部审计机构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接受监事会的指导,并对董事会负责,实现超然独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中小企业应彻底改变内部审计机构于财务、纪检等部门合并设置的现象。

(2)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基础上的应有职能,对本企业及子企业的财务预决算、资产质量、财务收支、经营绩效、内控机制、项目建设或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有效评价和监督。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并改进,起到防止、发现和纠正问题的作用,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修复和自我完善。

(3)切实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从查错防弊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随着内部控制的建立,为了能够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评价和监督,内部审计应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及时发现管理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防范风险、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和各项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强化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应加强对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严格授权审批控制制度,开展会计系统控制的再监督,完善财产保护控制制度,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健全绩效考评制度。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第9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

作者简介:范群鹏(198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45-03

我国中小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内控管理,这是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然而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小企业要生存、想发展就必须像大型企业一样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不仅是《会计法》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一、建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因此都具有很强的生存意识,大多采用了集中一点、寻找空白、特色经营、关键环节突破等经营策略,从而具备了较好的经营弹性。但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没有分离,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企业机构简单,人员少,还有身兼数职的情况存在。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为了保证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落实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并努力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根据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中小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培养中小企业管理层守法经营、提高风险意识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塑造企业文化、稳定职工队伍、提升人力资本,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力量的保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帮助企业树立公众形象,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片面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然而,目前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即是对企业的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金控制,以及资金安全控制等。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也仅仅停留在会计控制上,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参与也只限于财务人员。

(二)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力不强

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会计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内部控制束缚过重。某些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机构,或者根本没有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这些中小企业往往是老板一人掌权,忽视建立会计制度,也没有集体决策的意识。甚至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拥有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书面文件,尤其是企业实物资产与原始记录出入颇大,缺乏控制力,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存在重大隐患。

某些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形同虚设,并没有及时完善。甚至将加强内部控制与企业效益对立起来,这是对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发展的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不按规章办事、搞特殊化的现象,缺乏约束机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三)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切实执行,效果如何都需要监控,内部控制监控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内部审计。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受企业资金的限制,不重视内部控制监督,没有专职机构及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即便有也常常由于非正当的干预,使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被弱化了,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业务经办人员利用财务监督薄弱的漏洞,侵吞公款,收受贿赂,甚至虚开发票报销等手段占用企业资金。

(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风险意识薄弱

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风险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开始意识到不能仅从财务报告的角度出发来实施内部控制,这根本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需要。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正在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推进。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落实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然而,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风险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对现有市场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对企业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等的变化缺乏前瞻性这两种缺乏风险意识的问题。从而导致对形势的盲目乐观和自信,缺乏应变能力和应对措施,使企业处理新业务发生风险时不能及时制定相应办法,最终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健全。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存问题的研究分析,结合组成内部控制的五个重要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控制程序和控制技术的选择及其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但企业往往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因而不包含在内部控制系统范围内。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

第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中小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向大型企业或者优秀先进单位学习好的控制制度和好的管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管理和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企业管理层还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加大力度宣传内部控制的性质与重要性,组织和领导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守控制制度的规定,为保证制度的执行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管理办法等工作上。

第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者的态度与素质。中小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制度制定再完善没有切实执行也如同摆设,因此,执行者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控制与管理的意义,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好地有效执行。

第三,内部牵制环境。优化与企业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宗旨、企业文化、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外界协调对策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的执行力

第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以及他们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方式,保证每一人员均有监督者;明确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及手续。形成企业监理制衡机制,这样既可减少由于人为、业务流程和制度造成的错误,又可以为管理公司业务奠定基础。

第二, 企业内部控制方案设计得再完善,如果执行不力,也同样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要确保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在内部控制流程中,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问题作为最核心的步骤。

第三,建立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体系。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采用随时随机抽查的方式和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方式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执行情况,建立奖惩机制,奖励执行好的部门及人员,惩罚未按照内控制度严格执行的部门,以此进行激励与监督,使内部控制更好地进行。同时,企业还应对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不断改进,最终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注重中小企业人员的管理

第一,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自身领导能力,强化内控意识。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来造就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是否行之有效,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执行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管理思想及领导能力,使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要重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内部控制知识水平的培养。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会人员还存在专业技术水平偏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情况,因此,应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内部控制知识培训。

第三,要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内部控制制度教育。企业应定期对职工进行内控知识的教育及考核,使每一个员工都要有内部控制制度意识,使他们清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具有不可或缺的约束作用,明确自身工作活动都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牵制和约束,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办事。

(四)建设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中小企业中,上至公司董事会,下至一线员工均需对企业业务有所熟悉,这样才能减少因无知产生的损失。并加强公司业务部门与财会部门的沟通,使管理层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事项发生以及对公司的影响。企业还要对重大风险特别关注,集中精力在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环节上,并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风险管理上,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应要从风险意识着手,以深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形式培养管理层和员工的风险意识。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要关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建立健全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总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中小企业必须制定健全的并运行灵活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实际出发,使内部各职能部门及人员都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坚持有效执行,才能使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风险降为最低,才能使企业的报表数据真实、完整。只有实现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有序进行,才能使中小企业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金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09,(06).

[2] 张钧铭.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3] 李萍.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J].商业经济,2010,(07).

[4] 田伟、戢海燕.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