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1 16:35:33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1篇

一、基本情况

####镇是####县城所在地,总面积约90.8平方公里,现辖个行政村, 个村民小组, 个居委会,9217户, 人,(其中城镇人口22047人)。全镇总耕地62155亩,人均占有耕地1.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672元。####镇现辖综治办1所,司法所1所,有专职综治司法工作人员6名,各村已相应成立了治安联防队45个,成立联防小组168个,人员达6040人,建立了29个村级治保会,组建以镇属单位为主的治安责任区60个。

二、治安形势

近年来,####镇在上级组织的关怀和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七大为突破口,狠抓了综治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了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由镇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镇综治工作领导小组,使综治工作列入了镇上的主要议事日程,做到了宏观调控,微观协调,有力的促进了综治工作。

2、多方筹措,为综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成立了专门的综治办公室,抽调了精干的干部担任了专门的综治、司法干事,并从资金、物质等各方面给予最大可能的支持,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综治工作的发展。

3、各村、各社区均相应成立了治安联防机构,现全镇共成立联防队45个,成立联防小组168个,建立29个村级治保会,组建以镇属单位为主的治安责任区60个,从而在全镇形成了群防群治,打防控一体化的治联防网络。

4、狠抓了重点村的整治工作,使如杨川村、崔湾村等这些存在小偷小摸、打架斗殴陋习的治安后进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人民群众知法、学法、依法办事能力有较大提高。

5、平安建设工程不断开展,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上述措施及工作的深入开展,使####镇近年来,治安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治安形势得到了根本性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对治安状况的满意度明显增加。

三、存在问题

在肯定近年来治安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经走访群众,深入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治安问题,仍存在不少的治安隐患,治安形势仍不容我们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综治网络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综治资金设备配备等仍需进一步加大。

2、县城周边村,由于征地而“失地”的农民安置问题没有得到更高的重视。许多青少年一时没有出路而少有作为,小偷小摸等违法现象较为严重,为治安工作埋下了较大隐患。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2篇

1、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上访事件明显下降。县处理突出问题及联席会议及各专门小组按照上级的部署,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妥善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1—10月,排查矛盾纠纷*起,调处成功*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起,未发生群体性械斗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0。群体性上访明显下降,1—10月,到市级上访起,与去年相比下降,人数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但民间纠纷呈上升趋势,1—10月共排查民间纠纷*起,同比上升。

2、刑事案件仍在高位运行。1—10月,全县发刑事案件*起,破*起,破案率*,其中立大案*起,破*起,破案率*,立“两抢一盗”案*起,破*起,破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刑事案件发案上升*,大案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两抢一盗”案上升*;发治安案件*起,查处*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治安案件下降38.9。立经济案件*起,涉案金额*万元,破*起,挽回经济损失*万元。打掉犯罪团伙*个,成员*人,涉案*起。

3、因少数人利益而引发的较突出。一是复退军人(含二次重返前线人员)为要求落实超出国家现行政策规定的待遇问题而[找材料到文秘站网-文秘站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频频预谋非法集会、上访。二是征地、各类开发建设引发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今年1—10月,全县共发生到县级党政机关集体上访批人次,上访批次与去年同期相比虽下降,但上访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却上升。三是因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等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引发影响稳定的多种时有发生。机构改革涉及到的主要单位有工商行、市场服务中心,如工商银行*支行,20__年度总行出台买断工龄自谋职业办法,*支行先后有*人自动申请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后觉得补偿太少,便集体上访到*、*;又如市场服务中心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脱钩分流后,认为人员分流、债务承担、资产划分等不合理,曾多次派代表与外地串联到*上访,该中心涉及人数*人。企业改制涉及到供销社、*水泥厂等单位。四是非法生产爆竹现象也较往年突出,有关部门共捣毁非法生产爆竹窝点*处,查获处理违法人员*人次,查缴价值*万元非法烟花炮竹一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高,侵财性案件也比较突出。

二是个别乡镇、单位领导对综治工作、稳定工作及平安建设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三是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很扎实,发挥作用不够。

四是一些措施还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五是一些矛盾纠纷,特别是农村“三大”纠纷、涉军问题及企业改制问题,反复性较大,一时难以完全解决等。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平安建设的推进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各乡镇、各部门工作发展不平衡。少数单位和部门的部分领导同志对平安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平安建设是软任务,只要不出乱子,不出大事,关系不大。有的在目前县、乡两级换届时期对平安建设工作消极参与、等待观望、左顾右盼、缺乏责任心,没有紧迫感,不敢正视存在的问题,导致工作不力。甚至一些综治委成员单位领导仍把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片面地认为是政法部门的事,工作缺乏早抓、真抓、狠抓意识,主动性不够。同时,在人员、经费问题上,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给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2、责任追究不到位。近两年来,没有被“否决”评先资格或黄牌警告的乡镇和单位,且真正追究领导责任的一个都没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考核还不够科学合理,难以准确反映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的真实情况。很大程度上造成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对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工作的精力投入不足,有的干脆以人手少、经费缺、没人听等为理由虚化职能、降低标准,满足于理理台帐、报报数据、应付了事。有的甚至不催不动,工作不主动,导致工作开展缺乏力度,流于形式。

3、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大。近年来,虽然加强了乡镇、村及自然村的综治组织建设,健全了相关机构,但专心抓综治、平安工作的人员较少,作用发挥不大,一些工作基本处于应付式。

4、治安工作缺乏新举措。通过对全县社会治安的形势分析,产生今年1—10月案件多发、打击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一是一些单位疏于防范,治安意识不强。开放式小区增多,有的单位没有内保组织或内保组织形同虚设;有的单位没有门卫,没有完善各项内保措施。二是犯罪分子异地作案。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发 达,给犯罪分子流窜作案带来便利,犯罪分子往往甲地作案、乙地藏身,丙地销赃,给我们的摸排、阵地控制和控赃等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三是项目保卫工作牵扯大量警力,造成打防脱节。为确保*高速路、*工业园以及其他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以来我县投入了大量警力参与安全保卫工作,从而削减了打击的力度。四是流动人口增多,出租房屋管理滞后。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相脱节,特别是非法传销人员大量涌入*,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隐患。

四、对策及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果断处置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确保“五个不发生”(不发生敌对分于滋事捣乱事件,不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不发生重大,不发生集体上访和其他到*进京滋事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和实现“三零”目标(无“__功”人员进京滋事,无“__功”人员公开聚集闹事和无“__功”图像插播广播电视),从而达到“三个解决”(即把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社会持续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1、进一步提高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重要性的认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做好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各项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维护社会稳定。要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政治意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

2、坚持“严打”方针,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要进一步加大对杀人、故意伤害、“两抢一盗”等严重刑事犯罪和多发财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下大力气把严重刑事案件压下去。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加强对重点目标和党政机关等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采取措施,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对“__功”等组织要严加防范,加大打击力度,确保“三零”目标的实现。此外,要大力整治治安不好自然村。路段、场所,大力整治治安突出问题,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

3、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党委、政府关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有关部署,切实落实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五个机制”,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切实把防范、化解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努力把各种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防止矛盾激化酿成。一旦发生,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到一线做工作,要讲究政策和策略,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当前,对因“三大纠纷”、县城建设引发的,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劝解工作,疏散群众,尽快恢复秩序。要吸取有些单位在这方面出现的教训,尽可能做好预防化解工作。

4、要加大治安防控力度。一是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和中央编办下发的《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乡镇综治委、办建设,充实领导力量,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民兵营(连)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按照*发[*]*号、*办发[*]*号以及中央、*、*关于开展平安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抓好“打防控”体系、“两站一点”等建设。各乡镇在巩固去年所抓点的基础上再增加2个点。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出租房屋、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监管工作,同时对县城藏污纳垢、容易发生治安案件的场所,特别是网吧、迪吧、游戏机室、发廊、夜市摊点等实行重点清理和整治。二是加强巡逻防范力度。针对盗抢案件高发,特别是集中在县城的特点,要把警力拉上街面,实行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加大防范工作力度,要在机场路收费站、市郊结合部、大律村等三处进出县城必经路段设立治安巡逻点,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三是做好内部防范工作,加大学校、企业、内部单位防范工作力度,做到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条件成熟的单位,今年必须在搞好物防、人防的同时,配合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抓好技防;条件尚未成熟的单位物防、人防必然到位,总之,要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不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5、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推进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抓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加大青少年维权岗建设力度,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开展中小学生自护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做好村(居)委闲散青 少年的管理、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委、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关于规范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协调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维护学校治安秩序。

6、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和杜绝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一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管理,不留管理的漏洞、死角和薄弱环节;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把在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等方面存在的灾害和事故隐患整治好。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3篇

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的意义

将公安情报的理念、原理和方法引入治安预警实践中,逐步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既是提高治安预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做到防患于未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实施以及公安大情报体系建设的必然结果。首先,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是公安机关有效应对当前严峻治安形势的迫切需要。社会治安问题,关系到百姓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呈现出复杂化趋势,表现为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境内与境外相互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内政与外交相互作用,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融合。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可以监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严密掌握社会动向,及时发现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问题,对社会治安形势、动态和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情势进行宏观和微观预测,分析反映社会治安变化发展的规律,为决策部门制定政策、调整策略提供客观依据,以便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驾驭社会治安局势。[4]其次,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已为公安机关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创造了条件。全国公安系统“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已经顺利完成,涵盖各部门、各警种业务工作的信息系统相继建成并取得初步成效,准确反映了各地社会治安现状及动态。针对交通要道、大型聚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高速公路出入口、社区及重点单位和重要目标等部位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对治安情况进行视频监控,实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利用各业务信息系统,通过物理抽取和逻辑映射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而成的全国人口等信息资源库已经建成,并和各个应用系统实现了关联查询。以提升信息整合度和实战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金盾工程”二期建设正在全面铺开,公安信息与社会信息交换共享的平台和机制建设正在抓紧进行。“金盾工程”二期建设将进一步深化以信息化引领公安工作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丰富的信息资源需要进行筛选分析和挖掘利用,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利用现有的公安信息化条件,加强宏观决策层面的预测分析和实战层面的综合应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分析、提炼出预测性、预警性情报,将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必然选择。[5]第三,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是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重要载体。“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一种新的警务工作理念,其核心是把各项公安工作建立在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之上,建立一种主动预防性工作模式。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关键是要提高预警能力。公安机关通过对已发生的事件、案件信息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情报信息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规律特点,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案件、犯罪活动并及时遏制;通过情报信息的全面收集和分析研判,准确预测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把握社会治安走势,牢牢掌握驾驭治安局势的主动权;不断拓展情报工作的渠道、范围和领域,及时发现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苗头和因素,及时发现犯罪活动的线索和轨迹,为打得准、防得牢、控得住提供强有力的情报信息支持。因此,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实际上就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具体实施。第四,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是公安大情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大情报体系是一个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以情报信息研判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警务决策为目标的工作体系。它通过整合公安内部信息资源和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社会信息资源,满足宏观决策、作战指挥和一线行动等情报研判需求,增强公安机关整体能力,提高打击犯罪及动态社会控制工作水平。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建设的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其中一项功能,就是要实现对各类涉恐、涉稳等重大事件的预警防范。因此,建立和完善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充分发挥预警功能作用,是当前公安大情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的工作流程

治安预警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公安情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情报规划、情报收集、情报研判、情报。将公安情报工作融入治安预警活动,这样就构建了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形成了“明确警义-情报规划、寻找警源-情报收集、分析警兆-情报研判、预报警度-情报”的工作流程。就工作性质与内容而言,它大体可包括两部分,即公安情报子系统和治安预警子系统;就工作方式与过程而言,公安情报子系统是治安预警子系统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治安预警子系统是公安情报子系统运行的依据和目标;两者互相作用,融为一体(见图1)。

(一)明确警义与情报规划

明确警义,也就是要明确预警对象,具体地说,就是确定可能危及社会治安、引发治安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安机关需要关注的预警对象,包括多个方面,如恐怖袭击事件,非法集会、抗议性游行等群体性突发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就引发治安问题的社会根源来说,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可以找出能够全面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指标,并构建标准化、系列化且能够使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来评价与预测治安形势的指标系统。因此,明确警义就应该构建一个由社会发展状况、违法犯罪状况、社会控制状况、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公众安全感等指标组成的治安预警指标体系。治安预警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是测定社会治安状况的指示器。围绕指标体系开展情报信息工作,就是将各项指标的变量特征表示出来,分析治安形势波动或循环的转折点和变化幅度,从而预示治安形势的变化,并在社会治安状况发生超常变化时进行预报预警。[6]情报规划就是确定整个情报流程的目标,明确情报收集的方向、对象及内容范围。它是公安情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所有其他工作都取决于所制定的规划。制定情报规划,主要针对警义即具体预警对象展开,就是对情报需求以及情报收集的范围和内容等作出明确的规划。一是情报需求评估,围绕治安预警这一目标了解哪些部门、哪些人将使用情报信息、为什么目的使用,以及情报信息的内容、数量、质量、渠道以及时间、范围要求等;二是确定情报收集方向,即列出关键性情报收集表,制定情报收集计划及应急方案等。

(二)寻找警源与情报收集

警源即治安问题产生的根源。治安预警体系在逻辑关系上表现为“果-因-果”分析的具体化,即先由“果”溯“因”,通过社会治安运行状态变化的研究,分析其社会成因及这些成因的影响程度,寻找治安问题出现的征兆指标,然后再通过动态监视这些征兆指标数值的变化,由“因”推“果”,开展对治安问题的分析研究。[7]寻找警源实际上就是情报收集的过程。情报收集是治安预警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它不但是治安预警体系运行的首要环节,并且始终贯穿于治安预警体系的各个环节。为此,公安机关必须强化全警采集,在信息录入率、准确率和及时率上下功夫,同时把公安机关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领域、行业、群体和场所,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反应灵敏的情报信息收集网络。治安预警体系所需要收集的情报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情报信息。包括预警对象历史状况的信息资料,如各种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的数据、110接处警数据等;供预警分析和应急处理之用的基础性信息资料,如突发事件历史资料信息、相关法律法规信息、专家知识信息、可供应急调度资源信息、城市GIS地理分布信息、应急宣传教育信息、预案信息等。二是动态情报信息。根据事先所设定的预警指标体系,建立起能够满足该指标体系需要的专门情报收集渠道,形成专用的、畅通的、可靠的情报收集系统。将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影响因素、相关领域或人员等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监视,搜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发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方面的情报,以及有关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征兆、迹象、苗头等方面信息。

(三)分析警兆与情报研判

警兆即治安问题出现的先兆。一般来说,治安问题的发生都有先兆可察,这种先兆与发生源可以是直接关系,也可以是间接关系。这种关系用数量来表示就是各指标的变化值及其所处警区的位置。所谓警区就是指标或子块的取值范围。在预警指标体系中通常设置三级警兆区:各指标的警兆区称为一级警兆区,各子块的警兆区称为二级警兆区,整个指标体系的警兆区称为三级警兆区。分析警兆就是确定指标值的大小并找出它在警区的位置,确定警报等级。[2]警兆分析是建立在情报研判的基础上,警兆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报研判的过程。只有对所收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准确研究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远因、近因、内因、外因,才能对治安问题的类型、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做出科学预测。在情报学领域,已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情报研判技术和方法,如直线外推、指数平滑、回归分析、移动平均、灰色预测等,运用情报研判技术和方法来分析警兆,将使治安预警更加科学、准确。情报研判就是依据所收集的情报信息,利用建立的预警分析方法库、预警评价指标库和辅助分析软件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即对治安问题可能发生的类型、时间、概率进行分析和预测,或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因、过程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它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一般通过两者相结合,发挥定量精确和定性直观简便的优势,共同来确定警报等级。定性分析需要建立专家系统,根据预警系统的各影响因素建立阶梯层次结构和判断矩阵,各专家依据相关知识和经验定性地评估警报等级。定量分析指根据获取的各种监控数据,运用预警的数学模型,定量地算出警报等级。[8]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4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60-02

2004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育部于2011年1月19日又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来组织教学。[2]然而,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经过多年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未能跟上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步伐,其课程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基于此,拟以《通知》和《标准》为依据,来讨论“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化

合理化的教学内容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科学编选适宜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才能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目的。

目前,教育部已经加强了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和教学资料的建设。每年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并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将教学要点印发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与此同时,教育部在每年两期“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聘请国内专家就相关专题作报告,从而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素材。此外,教育部还组织编写制作了及时反映国内外形势最新动态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含VC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可以说,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教育部已经有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合理取舍。

笔者认为,就具体内容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国内外时事政治、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国内外形势与发展趋势、始业教育、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行业形势教育、就业指导等。就理论形态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二是国际与国内形势教育;三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等政策教育。

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及方法论来分析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主要由学校相关领导、行政党群职能部门领导、院系党总支书记及学校辅导员教师组成。最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多学科性、宽领域性、广范围性的特点要求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队伍,根据形势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生做形势与政策讲座,不断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安排的常态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是教学安排常态化,即教学任务有计划、教学活动有场所、教学时间有保障。首先,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公布教学计划进程表,并纳入学籍管理。“形势与政策”课应该合理规划学分和学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进程表来规范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4]其次,教学活动有场所。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境、多功能报告厅等。应该依托学校和教师资源,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大礼堂、专门教室集中观看专题影视,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考察,引导学生到企业或社区进行专题调查,加强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理解。最后,教学时间有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应该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建立定期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提前安排好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时间,使教学时间得以保障。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一是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宏观性等特点,要从宏观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系统讲授。针对社会形势的热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还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来校举行专题讲座,并且建立定期形势报告会制度,与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互补。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就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先进集体领导干部等到学校给大学生做形势政策的报告和讲座。“走出去”就是授课教师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和要求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本地的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实践考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内容,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系统的学习,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课外讨论、交流,特别是数字化互动交流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观有重大影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四是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教师要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收看电视、读书看报、座谈和网络学习等,引导学生自主关注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补充作用。

五、教学考查的科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必要环节是采取科学的考核方式,即将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与撰写专题论文、报告会心得、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形式相结合。

第一,传统的综合性试题考查。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作业考核和命题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分析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能力及理解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考查学生宏观把握“形势与政策”课基础理论的情况。

第二,专题论文考核。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理论内容给出选题范围,鼓励并指导学生把课堂教学内容作为论文撰写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撰写论文。

第三,报告会心得体会考核。在学生听取报告会前,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记录“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的主题、思路、报告方法、切入点、解决的实际问题等。报告心得体会考核,可以综合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第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考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并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用实证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调研考察过程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调研报告。

六、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即以制度作保障,以管理作依托,对整个“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一,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管理。一是建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讲课质量评估制度,规范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建立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和督导的工作,对教学环节进行监督。通过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馈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教学保障管理。包括: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建立教材建设的质量制度;建立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度;建立形势报告会制度;建立实践教学制度等等。

第三,加强考试环节管理,即构建完整的“形势与政策”课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细化考试环节,避免考试考核的随意化。这就要求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原则、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建立试卷考核、论文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察制度。

七、教学研究的专业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驱动力量是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时效性。

教育教学研究是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既有利于教师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不仅能够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而且能够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应该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素质,以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目的。学校应该鼓励和组织“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必要保障,如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体系规划中,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的科研项目等等。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一套成熟稳定的综合性机制与结构性范型。[5]只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教学安排的常态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考查的科学化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才能说“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真正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2-1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EB/OL].[1998-08-16]..

[3]文军.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 法治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89-02

一、新媒体时代下,纸质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发展现状

报纸,从最初的手抄新闻、新闻书到后来的周报、日报、都市报,作为最有公信力的媒体之一,被受众广泛认可。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新的传媒语境下,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纸媒,读者群流失、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减少,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

根据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2012年1月~11月传统媒体广告中,电视增长6.5%,报纸下降7.5%,期刊增长7.5%,广播增长9.6%,户外增长2.0%。由此可见,报纸成为当年传统媒体中,唯一广告负增长的媒体。互联网广告的发展,与传统媒体的颓势相比,却是另一番景象。艾瑞资讯的2012年度中国互联网广告核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753.1亿元,较上年增长46.8%。面对纸媒市场的萎缩,不少纸媒纷纷出手寻找转机,有的则不得不选择退出竞争。

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竞争,纸媒应考虑如何充分运用品牌价值资源优势,针对读者群准确定位,开发核心产品品牌市场,让更多的读者获得知识,获得服务,从而壮大纸媒品牌,扩大读者群。纸媒还应学会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市场,通过开办网站、电台,链接社交网络等方式与新媒体进行对接,快速提供并传递新闻信息,加强品牌建设,从而赢得发展空间。

二、法治媒体的发展经历和生存现状

(一)法治媒体的发展经历

法治媒体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建法治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为宣传党和国家在民主法治领域的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法制类报纸相当活跃。极具影响的《法制周报》在当时发行量突破90万份。其他法制报发行量也不低于10万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许多地区党报开设法制栏目。2000年,中国报业进入发展期,都市报主流化,主流媒体市场化,法制报经过调整,每个省份只能保留一份,成为各地政法委的机关报。然而,让法制报真正领略市场和感到危机四伏的是2003年中央有关部门的一纸文件,法制报被完全推向市场。报社不但被断了“奶”,发行优势也荡然无存。

从全国形势看,当时法制报面对市场,运作大致分两种情况,有部分法制报效仿一些都市报,增加投资、缩短周期,加厚报纸,卷入了同质化的都市报大潮,结局可想而知。大多数法制报利用各自背景、特点、环境和方式,谨慎面对市场,寻求生存之道。

面对市场,总体来说,眼下绝大多数的法制报,在多重因素制约下,团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难以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整体舆论环境和媒体市场竞争中不是处于强势地位,甚至存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可能。

(二)新媒体出现,法治媒体与其他媒体面临不同的境况

但面对市场,与都市报受到的冲击相比,法制报的优势仍然存在。优势之一,法制报有着30年的报龄,在当地政法机关占有新闻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仍然是当地党的政法和综治工作的主要喉舌之一。由于各地政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特别爱护,容易获得政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信息,这是其他报纸不及的。优势之二,对当地政法机关和执法部门来说,法制报是他们获得各类政法信息的主要渠道。优势之三,对公众而言,由于法制报注重权威性、指导性,常常是公众对法律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的重要依据,有较强的公信力。法制报还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同时,法制报的广告收入来源有异于都市报,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较小。

三、新媒体时代,法治媒体如何打造品牌

党的十报告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十特别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法治新闻宣传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不仅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面对这一有利时机,作为法治媒体,如何从报纸的定位、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发挥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寻找发挥自己优势的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一)整合特有资源,服务核心目标群体

对于一个地方的法治媒体来说,如果没有独特资源,仅仅依靠网络稿件,竞争力就会相对减弱。以《内蒙古法制报》为例,近年来,报社调整办报思路与方向,着重围绕自治区政法各部门的中心工作,做好报道和服务工作,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自治区政法、综治、维稳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继续扩大在自治区政法部门、政法单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了整合资源,围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与党委政法委合办栏目,与自治区公安厅合办《交通安全周刊》,与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合办《牵手平安 文明出行》,与自治区高院合办《审判专刊》,与自治区司法厅律公处合办《律公之窗》等栏目。这些专栏、专刊从专业视角,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自治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得到了各级政法部门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报社找准基层政法单位的宣传需求,密切与各盟市、旗县政法单位的合作关系,出版平安专刊,以检务公开、法院动态等专栏或系列报道的形式,扩大报纸在系统内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到以栏目带动项目。

《审判专刊》汇集全区法院系统的工作动态、审判信息、队伍建设以及重大法治新闻,展现全区各级法院依法审判、公正执法的形象。《审判专刊》已成为全区广大法官学习交流、指导工作、提升形象的重要平台,人民陪审员等法院重要改革工作,都可以第一时间在《审判专刊》上看到报道。

(二)在内容的服务性上下功夫

法治媒体报道内容并不完全是大案要案,对受众来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恰恰是他们关注的,也应该是法治新闻报道中的主要内容。房产、赡养、夫妻矛盾、邻里纠纷,虽然这些内容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真实地发生在老百姓身上,他们的个体矛盾可能带有某种社会普遍性。

在法制专业性、权威性方面,报社继续做好《法治・服务》《法治・播报》《法治・前沿》等专业版面,使之集新闻报料、投诉维权、法律顾问和公告服务于一身,实现与读者的零距离互动,为读者提供贴心的权威法律服务。在此基础上,周五报增设了《法治・文化》版,重点刊发中国法制史方面的法律知识点和法律典故、古代法制案例等,丰富了法制专题内容,拓展了法制专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通过与首府多家律师事务所合作,汇集全区最顶尖的法律专业团队,为读者提供及时、全面、权威的法律服务。

(三)提升法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相对都市报来说,法治类媒体在时效性、信息量、贴近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但作为法制报,也有都市报没有的专业优势,说到底还是要姓“法”,这不仅是法制报作为专业报必须承认的身份事实,也是法制报区别于其他媒体的重要特征,更是法制报稳定、有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一是要突出权威性。具体表现在及时当地人大立法机构、政法系统、政府行政执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准确解读法律法规,深刻评述社会热点事件,独家报道重大涉法新闻。

二是要彰显深刻性,即不与都市报拼信息量,而是以深度取胜,通过详尽的评论和专业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也可以通过图表、数据分析等方式,用常识解读新闻,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事件背后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法律问题。

三是要讲求实用性。一方面要为地方党委、政府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舆论氛围,对各级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战略、创新举措及时报道;另一方面,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做出通俗解读,对百姓常见法律问题及时准确解答,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维权援助。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法治类媒体被看作是地方类法制新闻报道的来源。对特定区域的受众来说,无疑是掌握各种法制信息的媒介。面对眼前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法治媒体必须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利用业已建立的品牌效应、成熟的新闻队伍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再造。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法治类媒体已经在全媒体和数字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推出了网站、电子报、手机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以及户外新闻视频等各种新媒体产品。

从法治专业媒体的要求和需求上看,媒体融合要以读者、政法单位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主攻方向,加快多种媒体形式和资源的整合。同时,依托特有资源、政策和市场形态,寻找、发现、培育法治媒体新的特色资源载体服务增值点,把本媒体的本质功能特点,放到为产业链用户提供文化创意服务、产品定向宣传展示服务和信息一对一双向交流服务中去,搭建好报社产业链信息服务和创意营销平台。

立足政法工作大局,充分利用法治媒体资源优势,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覆盖率和影响力,实现报纸的品牌效应,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法治媒体的发展步伐才会更加坚定。

参考文献:

[1]新媒体冲击下纸媒发展困境及出路[M].开来出版社,2007.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6篇

关键词:河道采砂;可行性;设计

Abstract : The preparation of river sand min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is mainly based on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regulation of river administration ", " Hebei province river sand management approach ", " Hebei province river sand mining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 code " ).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main content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river hydrology, sediment, geology, topography, nearby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on the basis of river,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data and mining area, sand material reserves analysis and exploitation quantity calcul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flood control and river management plan, make reasonable excavation design scheme analysis, sand mining on river flood, the effects of sand mining on river regime, on nearby buildings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relief effects, in order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reached the river sand mining, mining sand and river sand mining combined purpose, for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mining license field.

Key words: river sand; feasibil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8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众多河流内蕴藏着较丰富的砂石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市场对砂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一些河流中采砂规模呈迅速增大趋势,大量的、掠夺式的、无序的乱采滥挖,不仅严重改变河床自然形态,直接造成局部河势的恶化,影响河岸稳定,破坏鱼类等水生物的繁殖栖息环境,影响江河水质和水体功能,而且严重威胁着防洪和通航的安全。据了解,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珠江流域的干支流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采砂活动,采砂管理已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采砂规划是采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科学有序采砂的基础。缺乏采砂规划的指导,必然导致无序采砂,因此制定采砂规划,科学地规范采砂活动,是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的迫切需要。

论证报告包括八个章节,有概述、基本资料收集、河流概述及治理规划等,现一一作下简介:

1、概述

对采砂场的地理位置、可采区的长、宽、面积、开采期、开采类型、所在流域进行阐述,并附上相关位置图和采砂河段图片。

最后说明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并附上委托书。

2、基本资料收集

首先要收集采砂河段所在流域的降水、暴雨、径流、洪水和泥沙资料及历史洪水的调查成果,其次要收集采砂场地形图、地质资料、采砂场附近建筑物及设施的调查资料,然后要收集所在河流的防洪规划、治理规划及其它已有的分析计算或研究成果。基本资料的收集与调查是编制河道采砂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基础工作,基础打不好,就很难保障报告的质量。

资料收集的难点是地形图和地质资料的收集。一般情况下能收集到采砂河段1/10000地形图,“编制规程”要求使用1:2000~1:5000地形图,包括采砂场范围及其上下游各1000m、左右各200 m范围。因此,要对采砂场河段地形进行补充测量,同时,要测量河段纵坡,以满足调绘1/5000地形图和计算河道水面线的需要。在没有水利工程的河段,收集河床地质资料比较困难,首先要在采砂河段寻找已有的探坑,若没有现成探坑,就要开挖新探坑,其深度在山区最好到基岩,在平原河道要大于采砂深度;其次,要对砂石料进行简单的筛分,以满足绘制采砂河段地质剖面图和计算可采砂量及弃料量的需要。

资料收集的重点是对附近建设物及设施的调查,它是划定禁采区和分析采砂影响的重要依据。调查的重点是跨河和临河的建筑物,包括桥梁、道路、高压线及其等级,还包括村庄、树木、田地、及水利工程情况,并标注在地形图上。

3、河流概况及治理规划

本章需要说明河道自然地理特征和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河流位置、发源地、流域面积、流经地区、河道长度、宽度、坡度、堤防现状以及现状泄洪能力等;水文特征包括该流域地处何种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流域平均降水以及1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

河道治理规划介绍流域规划和河系规划中关于采砂河段的规划要点,包括分段治理标准、设计流量、治理方案等。河道的治理措施是针对之前提出的治理方案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对河床断面的要求,河道、堤防整治措施,主槽、滩地、堤防的技术指标,面对险工险段采取的工程措施,采砂河段与上、下游河段的衔接等。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7篇

摘要:

当前我国面临着问题加速蔓延的严峻形势,而关于引发加速蔓延的国内因素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化。除了学术界已经分析的原因,还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也需考虑:国内人财物广泛而高速度的流动客观上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挑战;对合成问题的认识和应对在不断调整完善之中;禁毒工作中打与防结合的偏差;禁毒执法部门发现能力、执法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

毒情形势;国内因素;合成;打防结合

一、当前毒情形势——加速扩散

2009年以来我国各项禁毒指标数据增长快速,禁毒形势异常严峻。作为禁毒部门官方文件的《禁毒报告》在描述毒情形势上的措辞也从2010年、2011年的“不容乐观”,逐步转变到2012年、2013年、2014年的“严峻”和“严学报峻复杂”。2014年中央《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受国际毒潮持续泛滥和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问题已进入加速蔓延期,毒情形势严峻复杂”,这应该是目前对我国毒情形势的基本权威判断。之后的2015年《禁毒报告》中表述为“快速发展期”,《2014年犯罪形势报告》也提到国际毒情的“加速扩散期”。从以往《禁毒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也有扩散、蔓延之说法,但是将加速扩散称为一个时期进而逐步表述为“加速蔓延期”,仅是近两年来的提法。那么,围绕这样一个表述,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一是加速蔓延期是否是一个问题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否对这样一个加速蔓延期早有预知,是否可以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各自的治理经验来分析判断加速蔓延期。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加速蔓延期将持续多长时间,加速蔓延之后的问题是何种状态。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目前毒情形势进入“加速扩散期”。对于该问题,《禁毒报告》《犯罪形势报告》《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均表述为国际国内或境内境外两个方面。其中“国内多种因素”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表述,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对国内多种因素的系统化和具体化阐释。中央《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中无论是源头治理的基本原则还是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都必须建立在准确分析当前形势加速扩散的原因分析上。只有对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源头治理,实现有效预防。由于犯罪的境外因素往往涉及国际禁毒合作、毒源地国家政治秩序与社会稳定、主要国家禁毒政策等方面,绝非中国自身的努力就可以有良好效果。更何况,目前我国犯罪问题的国内因素也逐步上升到主要方面。也只有基于此种认识,才能更加准确地判断禁毒形势,制定科学政策。本文尝试在现有国内多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对部分因素进行分析。

二、有关犯罪原因的现有研究评析

犯罪作为一种犯罪类型,其犯罪原因是指引起、促成和影响此类犯罪的各种因素。关于犯罪的国内原因,在理论界有较多的研究,大体上都是从历史、经济、社会控制、需求等几个方面展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犯罪的泛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畸形的经济意识;抑控机制弱化;国际犯罪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历史余毒的影响;日趋庞大的‘消费市场’是犯罪的一大动因”。[1]而到目前,关于犯罪的国内原因,具有代表性的表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防毒、控毒机制弱化,客观上纵容了犯罪;我国部分地区经济极度贫困是导致犯罪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犯罪所带来的巨额利润,是驱动犯罪的原动力;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是我国犯罪泛滥的刺激性因素;我国已由无毒国、过境国转变为生产国、输出国。”[2]69以上论述基本准确地揭示了我国特定时间段犯罪的国内原因,但对当前问题加速蔓延的原因分析还有待调整和补充。第一,有关历史原因的分析,如果把研究的视野在时间维度上放得够长,是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但如果用于分析和解释近年来的加速扩散问题,直接性略显不足。第二,制毒贩毒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但如果因此就将此类犯罪的发生归结于当地的经济贫困并就此提出对策,值得进一步探讨。因为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来看,此类犯罪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而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犯罪的高额收益是任何正常的经济投资活动根本无法比拟的。第三,庞大的消费市场,从无毒国、过境国转变为生产国、输出国,这两个因素是犯罪的刺激性和滋生性因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可理解为犯罪加速蔓延的结果。故而,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性、具体性因素和问题的发展具有更为紧密的关联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性的资料表明,2000年来,除极少数特例外,几乎世界各国的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人口和犯罪区位分布变化对现代化进程的依赖程度都令人难以置信”。[2]72那么具体到犯罪问题,“人类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极易接触罂粟”[3],使用大麻的历史可能还早于罂粟和古柯,而且也认识到这些原植物的麻醉和兴奋作用,但直到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之前,并没有形成社会问题。除了现代化的化工提纯与合成技术是一主要原因外,必定还与现代化、工业化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全球化进程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对此也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新型犯罪是现代化的产物和发展结果”,其“数量和种类都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增多的。”[4]但相关研究绝大多数为定性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围绕这种关联性的实证性、系统性研究成果。实际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发展变化应该能提供一些研究的参照。以美国为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开始进入后工业时代,“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美国社会具有常在性和历史性,但在20世纪60年代泛滥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在二战后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和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物质上的幸福没有给婴儿潮一代青年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各种歧视、偏见和不正义的现象促使他们怀疑和反抗。”[5]依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如果仅以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以上来衡量,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6]中国这一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发展有些许相似,故而在问题发展态势的分析方面有一些经验借鉴的基础。

三、国内部分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围绕我国问题加速蔓延的“国内多种因素”这一表述,在现有关于犯罪国内原因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问题进入“加速蔓延期”的部分国内原因尝试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有助于解读当前的禁毒形势。

(一)人财物的高速流动性客观上增大了禁毒的难度

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人财物广泛而高速的流动,而人财物的流动反过来又助推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人员来看,根据《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除城市客运系统,全社会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完成客运量220.94亿人、旅客周转量30097.39亿人公里,显然如此规模的人员流动必定伴随着大规模财物的流动。从物流来看,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9.6亿件,同比增长51.9%[7],平均每天业务量超过3800万件。然而与人财物如此大规模流动相伴随的便是犯罪的跨区域性和流动性极强、犯罪方式传播迅速,特别是对贩卖枪支弹药与贩卖等这些典型的买卖型对向犯罪更是如此。①虽然是一种非法的商品,但依然遵循着商品交易的主要规律,有市场供求双方,有各种利益链条,及其前体夹杂隐藏在如此规模的合法商品流通中进行贩运,其发现、经营和查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②同时,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也将会越学报来越大,中国也将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进而实现现代化。境内外之间的人财物交流规模会更大、频率也会更高,在国际问题加速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国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完全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彻底消除本国的问题。虽然我国毗邻毒源地的云南、新疆等省区不断加大禁毒力度,公安边防部门也不断强化边境查缉工作,但整体缉获量依然有限。相对应的是国内禁毒区域、部门协作机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情报资源共享、禁毒战果分配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对合成问题的认识和应对在不断完善提高之中

与其他相比,合成无论是生产、贩运模式还是吸食人群、吸食场所、对人体作用都具有比传统更容易扩散的特性。生产流程不像鸦片、大麻一样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无周期限制,制作工艺愈加简化,制作成本愈加低廉。在贩运上难以像来自于金三角、金星月的可以追踪到较为固定的贩运通道,制作地、贩运通道变化大。特别是在滥用方面更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满足了快节奏、高压力下生活的人们寻求放松、发泄的内在需求。这些特点决定了对新型合成犯罪的打击难度要远大于传统犯罪。“生产不依赖于原植物材料,有多样化的制毒原材料和制毒工艺,生产灵活性强,贩运路线和滥用模式变化迅速。”[8]但中国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洛因等阿片类为主,历史上的鸦片战争更是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惨痛记忆。我国虽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面临新型问题,但传统特别是海洛因在我国犯罪结构中的比重居高不下。进而长期以来禁毒工作的理念、机制更多是以阿片类为主。当合成伴随着海洛因的高峰逐步结束而迅猛发展时,在打击传统犯罪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机制不见得能够有效地应对合成犯罪。由于原有的禁毒理念、禁毒机制等调整不够及时,无论是案件中的情报工作、侦查经营还是吸毒人员的发现查处都会偏向传统,由此形成的禁毒统计数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合成问题,自然基于禁毒统计数据进行的形势判断也就可能形成滞后甚至偏差,从而使对合成问题的判断缺乏预见性,使得合成问题在国内已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

(三)禁毒工作中打与防的结合偏差

我国古代医学就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中医对人体疾病的治理理念与社会问题的治理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预防就是以“治未病”为目的。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次严打之后逐步总结形成的社会综合治理方针。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原则,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确定“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治安治理方针。犯罪危害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其比任何一种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影响更深、更远,本身就是社会治安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自然也是禁毒工作所应遵循的。从早期“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到2008年禁毒法所确立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再到《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源头治理”,都将预防置于首要战略地位。然而在具体的禁毒实践中,重打轻防的作法较为普遍。因为一方面预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关注,其成效的显现也具有长期性,各级禁毒部门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取得明显成绩,偏向打击就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选择。另一方面,“打击是有形的,案件的侦破、罪犯的抓获与惩罚都是可以用统计显示出来的;防范是无形的,是从根本上对犯罪的主体和客体进行预防,防止可能发生的案件是无法用数字统计说明的。”[9]这就使得在量化考核盛行的背景下,禁毒工作评估和考核也就偏向了打击方面,从而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禁毒执法领域的核心理念是打击,‘预防’在大多数的执法、侦查工作中都被选择性地忽视。”[10]

(四)禁毒执法部门发现能力、执法能力的增强

由于犯罪属无被害人犯罪,且极具隐蔽性特征,对此类犯罪的测量也就只能依赖于禁毒执法机关禁毒执法过程中的统计数据。虽然由于犯罪暗数的存在、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禁毒法律规范的立改废,禁毒执法机关统计的数据也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犯罪的实际情况。但即便是这样,该数据也最接近于犯罪的真实情况,对犯罪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预测预警,也只能依赖于禁毒执法部门的统计数据。“因为官方犯罪统计是测量犯罪现象的传统依据”,“是最具持续性并且覆盖面最广的一种犯罪测量方法。”[11]目前国际社会对于犯罪形势的判断,除了原植物种植规模可以通过卫星监测来进行准确评估产量外,其余指标均是根据各国禁毒执法机关破获案件、缴获数量等来进行分析的。那么,禁毒执法机关发现能力、执法能力的增强,必然会使禁毒执法过程中的各种统计指标如缴获量、破获案件数量、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新发现吸毒人员数量等在短期有明显增加。随着我国禁毒工作专业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禁毒执法机关发现能力、执法能力也不断提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名制的广泛实施和各类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在行业场所管理中的普及使用,使得公安机关对人特别是涉毒高危人员的吃住行销的管控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二是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地对入库吸毒人员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吸毒行为,更能拓展未登记入库吸毒人员。从《禁毒报告》来看,吸毒人员统计数量迅速增长时间点恰恰与动态管控机制逐步完善、系统拓展应用功能逐步广泛利用的时间点基本吻合。应该说这二者之间毫无疑问存在关联性,但具体关联程度如何,还有待深入分析。三是逢嫌必检措施的实施。公安部禁毒局在2014年百城禁毒会战中部署指导各地积极推行“逢嫌必检”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对隐性吸毒人员的发现能力,北京、山东等地查获吸毒人员和新发现吸毒人员同比增幅达到200%以上。[12]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于志刚.犯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39-45.

[2]刘建宏.中国犯罪及反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上海市警察学会.万恶之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

[4]丛淑萍,李锡海.现代化与新型犯罪[J].山东社会科学,2010(7):131-134.

[5]余瑜.20世纪60年代美国泛滥现象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115-118.

[6]韩端,田新民.北京市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战略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3(6):9-102.

[7]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年全国快递业务量139.6亿件

[9]金士宝.关于打防结合的辩证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5):11-15.

[10]陈威仪,张文琴.犯罪预防与侦破:现代禁毒执法开展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5(4):187-18.

[11]张远煌.犯罪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21.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8篇

按照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计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省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培训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这次培训班非常重视,专门派出了江克莹处长和丁昆处长莅临培训班,并将对调度快报、事故跟踪新规定和要求、事故统计制度、事故统计软件进行专业培训讲解。在此,我代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为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调度统计工作,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决策和形势的正确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近年来,在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各级政府和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按照“组织健全、技术先进、运行规范、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工作要求,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调度统计信息体系为目标,以改革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安委会、省安委办成员单位和各级安监部门都分别明确了一名领导分管调度统计工作,确定了具体负责人,落实了工作职责,把调度统计工作纳入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范畴,与其它各项工作一起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

二是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一系列法规

的相继出台,为强化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三是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质量大幅提高。省直有关部门、各级安监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加强了重要时期、重点时段的安全值守,保证了按时限、按规范要求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报送各类安全生产信息、报表及安全生产形势分析资料,为各级领导提供了快捷、全面、详实的决策依据。

(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及考核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绝对控制指标从最初的5项增加到现在的工矿商贸、道路交通、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水上交通等6个大项12个子项;考核单位扩展到16个州市、4个省直部门、12个大型企业。控制指标采取分块分解、综合下达、分头监控、共同考核、统一奖惩的原则进行落实。

二是“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已纳入《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约束性指标体系。“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三项相对指标,正在与省发改委协调,争取也纳入《“十一五”规划》。

三是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要求,自2008年起,安全生产四项相对控制指标要纳入我省统计指标体系,并列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的内容之一。

四是考核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控

制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乡镇、街道、社区及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体系,将控制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业绩考核内容。省综治委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

(三)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功能进一步延伸扩展

一是由单一的伤亡事故调度向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重大未遂伤亡事故调度扩展。二是由事故发生后监管部门直接调度向群众监督举报调度扩展。三是增加了行政执法统计、三项基础工作调查统计、隐患排查治理统计等专项调度统计项目。

(四)调度统计分析为科学决策和重点监管提供了依据

一是《云南安全生产》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较为准确、详实的信息,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是建立了定期分析通报制度。省安委会定期分析通报各地、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进展情况;通过控制指标监督,促进全省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有关监管部门根据统计分析建议,加强了对重要时段、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事故多发企业的安全监管,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监管的针对性。

通过努力,今年1-9月,全省安全生产形势表现出“两个下降、一个稳定、一个较好”的特点。即: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大部分地区安全生产状况较为稳定;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进展较好。全省1-9月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721起,造成1949人死亡。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66起,死亡244人;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5起,死亡64人。与去年同期对比,各类事故同比减少896起、少死亡302人,分别下降13.5%、13.7%。与国务院下达给我省的控制考核指标进度比较,少死亡358人。16个州、市中,除楚雄州(超2人)、迪庆州(超5人)外,其余14个州、市均未突破省政府分解下达的控制指标进度。

我省的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家安监总局、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全省安全生产的形势任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调度统计职能部门及人员力量整体较弱,装备条件较差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事故信息专报不专,快报不快,跟踪续报不及时,极个别的甚至还有迟报、瞒报的现象;三是部分报表不及时、不规范、缺项、数据失真,统计分析不主动、不及时,离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以上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与部分地区、单位对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具体工作人员不积极主动,责任心不强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地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调度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搞好调度统计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是各级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安全生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刑法修正案(六)》均对事故报告的责任单位、报告时限、报告内容以及迟报、瞒报的相关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我们要按照要求,从确保安全发展的大局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标准地做好调度统计工作。

2、调度统计是评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的客观要求。要准确把握好各地安全生产的总体形势和发展趋势,必须通过调度统计,集中分析各个地区、各个行业领域的综合指标和诸多个分类指标,进而深入分析和科学判定阶段性的安全生产形势,指导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3、调度统计是搞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内在要求。通过调度统计才能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4、调度统计是制定安全生产政策的依据。安全生产需要政策支持,这是全社会的共识。因此,科学、及时、准确的调度统计分析始终是为政策制定提供详实、可靠依据的关键。

5、调度统计是加强应急管理的前置性工作。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第一位的是要摸清情况,第一时间按程序作好事故报告,争取应急处置的主动权。

对此,各级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尤其是安监部门具体负责调度统计业务的同志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不是简单的事故报告和数据统计,而是事关安全生产的大局;是一项法规性、政策性、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的工作,也是安全监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自觉地做好这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

三、明晰思路、强化措施,努力做好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安全发展指导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总体要求,围绕全省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两个条例”为主线,紧紧围绕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三个提升”(调度功能、统计功能、信息支持功能)的目标,抓好调度统计机构、队伍和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质量,为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严格执行“两个条例”,做到事故统计及时准确,力争事故统计分析客观全面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涵盖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原则、制度、机制、程序和法律责任等重大问题,实现了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各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和负有安监职责的有关部门、同时也是具体负责生产安全事故调度统计分析人员做好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统计分析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和充分依托的法律武器。

各级安监部门、负有安监职责的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两个条例”,使事故统计及时准确,力争事故统计分析客观全面,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一是要及时上报事故信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要按照规定及时上报,有关报送内容一时难以填全的,可先上报事故单位、死亡人数、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等基本情况,待有关情况查清后,再及时补报。二是月报时间更加严格。各州市、各行业在每月月初准确、及时报送事故报表的同时,还要一并报送事故统计分析材料。事故统计分析主要包含本地区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分析;存在的规律性、倾向性和突出性问题及原因分析;对下一阶段安全生产情况的预测;指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改进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三是在确保数据准确、及时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开展统计数据的挖掘、加工和分析,使事故统计分析更加清晰明了、统计分析更加深入、统计工作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事故统计调度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解考核体系,促进安全生产责任的全面落实

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是各地、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成效的直观反映,也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效手段。根据国务院下达给我省的控制考核指标,年初省政府与16个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签订“责任状”的方式下达了绝对控制指标、较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9月份经省政府同意省安委会向16个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补充下达了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等4项相对控制考核指标。目前,四项相对控制指标还未纳入地方《“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对此,省局要求:

一是各州、市要高度重视,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和做法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相对控制考核指标的落实工作,确保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级分解落实到县(市、区)人民政府,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并列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的内容。

二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调度统计分析通报制度。定期调度统计分析和通报各地区、各行业指标落实进展情况,认真分析工作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确保指标控制进展顺利。

三是要以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任务为中心,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控制指标的量化考核比重。对控制指标采取分块分解、综合下达、分头监控、共同考核、统一奖惩原则进行落实。以之进一步推进《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见》、《云南省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和《云南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贯彻落实。

(三)认真解决调度统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调度统计工作质量

1、切实提高事故报告的时效性。在接到伤亡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按规定的内容、时限、程序逐级向上级安监部门报告。切实解决信息倒流问题,避免工作被动。

2、切实提高事故报告的连续性。要按照规定的内容,及时跟踪续报事故基本情况和抢救进展情况。事故抢救结束后,要将事故的基本原因、应该吸取的教训和已经采取的防范措施一并上报,形成从事发到事终较为完整的事故调度报告。

3、加大对生产安全事故举报信息的调查核实和处理力度。一是各级安监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建立健全举报信息的受理登记、调查核查、情况反馈制度,通过线索寻访、实地调查,现场取证等措施,核实举报内容真相,做到件件有回音。对上级要求调查核实的举报事件,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核实处理并反馈核实情况。二是对瞒报、谎报事故要一查到底,依法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三是要认真履行职责,避免被问责。

4、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机制。各级安监部门和负有安监职责的有关部门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有机整体,是各级安委会的成员单位,也是安全生产调度统计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各级安监局要加强与公安交警、公安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监、建筑、技术质量监督、铁路、民航、农业机械等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保证各类事故上报渠道的畅通。各级有关主管部门也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安监局的工作。各级安监局是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管部门,必须综合调度各口信息后及时、准确地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尤其在一些上级部门和领导要求的临时性的信息调度上更需要大家的理解、支持、配合。

5、强化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工作。首先要准确分析阶段性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另外要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一定要在预见性和前瞻性上下功夫,力求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预见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6、进一步提高各类报表质量。要进一步提高伤亡事故统计、行政执法统计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调度统计月报、季报、年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坚决消除估计加统计、随意填报、数据失真现象。

7、加强重要时期、重要节假日的安全值守。尤其要保质、按时做好上级有关部门、领导要求的相关信息的调度统计工作。

(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及信息网络建设

各级安监局和负有安监职责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调度统计工作,切实加强调度统计机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建立完善责任明确、职能到位、上下对应、协调统一、运转有序的全省安全生产调度统计组织管理体系,要明确调度统计工作机构和人员。各单位既要对调度统计人员压担子,又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为他们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

二是要加强安全生产调度统计技术装备建设。要为调度统计业务人员配备保证工作开展需要的设施、设备,确保调度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推广应用国家安监总局统一开发的调度统计软件,逐步形成语音、数据、传真、视频“四位一体”的安全生产调度统计信息传输网络,提高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是要加强调度统计信息资料的收集,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调度统计数据库。要完整地收集历年的伤亡事故资料,建立伤亡事故数据库并实施安全备份,为安全监管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

治安形势分析报告第9篇

1、医疗市场分析:

2、医院优势:

xx医疗是深圳一家按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为标准建设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最大的民营综合性现代化医院。是深圳市医疗定点医院、深圳市120急救网络医院、深圳市工商保险定点医院、深圳市商业保险医疗定点医院。医院依山傍海,风景秀美,述职报告环境幽雅。拥有各类先进的诊疗设备和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

3、医院的劣势:

相对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缺乏信誉度,人才队伍不够稳定,起步晚,品牌知名度不高,所处地段社区环境不成熟,交通不方便。

4、争对手分析:

1、宝安人民医院(全市第八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优势特点

a 、优势特点长期经营 , 是宝安市场最老牌的医院之一。

b 、地理位置优越 , 位于宝安老城区 , 人口密度大,就医方便。

c 、医疗水平高。

d 、拥有稳定的就医人群

2、西乡人民医院(广东医学院教学医院,天翻地覆的改造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治疗环境)优势特点

a 、地理位置优越

b 、服务质量较好

c 、每周二、五宝安日报健康栏目

d 、宝安的老牌医院 , 有较为固定的服务人群。

3、妇幼医院优势特点

a、专长突出

b、地理位置优越

4、阳光集团春天医院

优势特点 :

a、 地理位置优势(位于 107 国道、公路局对面)

b、 广告力度强(拥有该集团下属的英雄广告公司为其推广,广告投入仅前期就好称100 多万元)

5、宣传目标:第一目标人群——深圳关外包括西乡镇新安镇及附近最广泛受众,第二目标人群——关内最广泛受众。

6、广告效应:提高医院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7、销售促进:充分宣传医院的品牌形象,包括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各科室的品牌形象。彰显医院各科室的医疗优势和服务品质。通过相关的公益广告活动提升医院在受众心目中的美誉度。

8、广告投放方向:在选择广告投放时要充分考虑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对媒介的选择宁少勿滥,求精求优。对各时段、各媒介要有充分的对比考量。多选择形象好,广告效应高的广告媒介。

二、计划具体内容

xx医疗从建立起至今已走过一年,通过过去一年的广告投放,xx医疗品牌在宝安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基本上已完成其品牌的一个导入期。xx年我们的广告投放将将是一个品牌初步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广告计划应着重以下方面:

1、每个季度与社保局联合主办一次大型的公益讲座,树立起xx医疗在公众中的公益形象,提高社会美誉度。

2、医院形象代言人:聘请医院形象代言人,用于平面媒体的宣传。

3、医院布置轮廓灯,以加强附近居民及大众对xx医疗的印象。

4、在医院门诊四楼增设一个“儿童欢乐天地”。

5、医院内添置多个顾客意见箱“您的意见是我们进步的力量”。

6、雇用或调派“关爱大使”,主要任务是将“关爱的信息”带给每个顾客,如主动向病人问好,为顾客解答问题,记录意见等。

7、公交车体广告:在宝安主要路段投放一定的公交车广告。

8、大型户外广告牌:在南头关口附近做一个户外广告牌,宝安主要路段安放2至3个大型户外广告牌(不要与路牌指引重复),一是起到宣传的作用,二还可以用作路牌指引功能。

9、广播:冠名一个交通频道广播节目,覆盖有车族。

10、电视广告:每天在宝安电视台(翡翠频道)播放数次1分钟医院广告,加强xx医疗在人们心中的品牌印象。如推出系列广告,医院形象---宏厚资本及超优质人性化服务;手汗治疗中心----一朝去除手汗多的困扰;妇产科vip区----让太太做幸福女人;耳鼻咽喉----一根头发丝治疗酣症。

11、宝安日报每周以软文形式开一个健康专题栏目,加深公众对xx医疗的认知。

12、1.1元旦节,对医院环境要作相应的布置,比如在大门口要做两个大灯笼,横幅等等要做出节日的气氛。

13、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导视系统。

14、妇女节前一周在宝安日报和深圳晚报上各做3~4期妇产科的软文促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