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8 15:57:34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1篇

上课一开始我首先问大家:“你们在电视中看到过广告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看过。”我接着问:“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脑白金,年轻态。”有的说:“晶晶亮,透心凉──雪碧。”有的说:“脑轻松──轻松一点,读书考试胜人一筹。”……然后我又问:“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广告人呢?”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最后,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广告公司”,由组长担任“广告公司”的“老板”,同时提出要求:1.认真阅读课文,遇到疑难,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了解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然后讨论写广告语。3.广告语要写得简洁、明白。同学们在“老板”的带领下,开始认真学习、讨论、拟写广告词。二、举行“广告会”。

在小组学习讨论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交流,评选最佳广告语。同时,提出评论的标准:说清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代表们纷纷上台亮出他们小组的广告语。以下略举几则广告语:

“有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请把心放回原处。”“夹丝玻璃,安全可靠。”“想拥有自动窗帘吗?请用变色玻璃。”“冬暖夏凉,吸热玻璃。”“隔音玻璃,给你带来宁静的世界。”……三、创办“加工设计公司”

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我又推出了富有挑战性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调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进行“自我建构”,把新知识组织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刚才,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已对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有了充分的了解,那么你觉得这些玻璃有没有什么不足呢?能否把这些玻璃再加工一下,融入各自的优点,加工成另一种更实用、更受人们欢迎的玻璃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吸热玻璃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但不能消除噪音,应该再重新设计,把吃音玻璃的作用也设计进去,做到既能调节室内温度,又能消除噪音。”有的说:“夹丝网防盗玻璃虽然可以防盗,但如果又能有变色玻璃的功能,自动调节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那么,它一定更会受银行老板、珠宝商的喜爱。因为,银行里的工作人员会感到舒服,同时,一些珠宝的色彩一定会更迷人。”第二个环节:由最后一段“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世界中放飞自己的想像,发挥创新的潜能。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能否设计出一种更新的玻璃,创造出一个奇迹来填补玻璃发展史上的空白?”这时,学生的创造欲望又被激发出来了,通过相互讨论,又设计出了许多种新型玻璃,有音乐玻璃、防火玻璃、谈心玻璃(由电脑控制)、净化空气玻璃、香味玻璃……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2篇

最常见的玻璃画是在教堂内,称之为花窗玻璃,其原理为,当日光照射在玻璃上时,会形成色彩缤纷、绚烂夺目的美丽的效果。彩色玻璃其实是由铅丝将不同色彩的小玻璃片联结起来的,这铅丝就构成了人物的轮廓线。玻璃画即是在玻璃上画的画。玻璃画的色彩浓郁,斑斓绚丽,并随着光线的移动干变万化,这种色彩十分具有戏剧性和神秘感,所以图案多以教会、花鸟和几何图形为主。

西方玻璃画再设计

再设计,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另一种创造。西方玻璃画的再设计是在现有玻璃画基础上,脱离其过去只能出现在玻璃上的思维,将纹样、色彩及载体进行再设计创新。用全新的设计表达来诠释玻璃艺术之美,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和丰富的形式出现并融入人们生活中。

长久以来,西方玻璃艺术局限于应用在玻璃上,在其他载体上运用较少且出现的形式也往往是简单的直接使用玻璃画图案,对其设计意义和艺术价值较少深究,片面的当作个图案使用。将玻璃艺术学习和再设计,拓展其应用载体,填补市场空缺。根据所做的调研和研究,收集并分析西方玻璃画艺术,学习其图案、色彩和构图,进行解构和结构设计,再而对西方玻璃画进行再设计,在学习西方玻璃画纹样和玻璃画色彩搭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求新主要表现为图形概况、色彩搭配和应用载体拓展等方面。

1、图案和色彩的再设计

通过收集资料、考察和研究总结玻璃画的特点:主要色彩为黑、蓝、红、黄、绿等,色彩浓郁、饱和度高、明度低,多以黑色构边框底。西方玻璃画的图案多以教会、花乌、几何为主。构图则为屋顶上的玻璃画为圆形,门、宦上的多为长方形。

在花卉类的西方玻璃画中,提取图案中相关花卉元素(图2)。并将这些提取出来的图案进行再设计;运用同样的方法在几何类的西方玻璃画中提取出几何元素(图3)。图片展示了本次设计中元素抽取、整合、再设计的过程。

2再设计初稿及拓展应用

运用西方玻璃画中提取出的两类元素进行再设计,加以丰富多元的编排,反复排列布局。在图案及色彩上不断创新,尝试提高艳度等方式。玻璃画的原载体是由铅丝联结的彩色玻璃,因此部分设计图通过黑色边框构底保留该特色。而本次设计为拓展载体,不受其束缚,故另部分设计尝试去除黑色构底边框。浓郁的色彩和纹样,使其在无黑色边框构底该特点后不改变整体视觉效果,仍保留了西方玻璃画的韵昧。所做原创设计分为两大系列,花卉复古型(图4)及几何时尚型(图5)。

拓展西方玻璃画的应用载体为本次设计的另一大目的。以服饰品为例,将再设计的图案运用到产品中,设计出一系列的设计效果图。设计效果图可以更好的将原创设计图案和产品相结合,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设计。

3设计理念及效果

西方玻璃画色彩丰富且十分美丽,固以“妍coIor”为创意品牌,“妍”同“颜”,即“color”的中文意思――“颜色”;同时,“妍”又具有“美丽”之意。“妍”为品牌创意概念店,以西方玻璃画为元素进行再设计。品牌主要分为花卉复古型和几何时尚型两大主题。

以市场调研为依托,以文献研究为理论指导,充分的积累为原创设计打下扎实基础。每件设计作品之间联系紧密,并都极具西方玻璃艺术的韵昧,同时又更加丰富,每个系列的内部风格统一,整体性强,注重各元素问配合的同时,两个系列之间也存在着联系。所有产品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毫不杂乱,又拓展了应用载体,整个设计充满活力。

把市场所需与西方玻璃艺术美学相结合,迎合市场的同时融入西方玻璃艺术和思想情感。创意以西方玻璃画为元素进行再设计,将玻璃艺术通过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形式带给不同的人欣赏。真正做到了将玻璃画搬出玻璃、搬出墙面和屋顶,带来人们身边。

结语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3篇

关键词: 玻璃艺术 玻璃艺术教学 热熔及冷加工工艺 教学实践

一、前言

玻璃工艺,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出现。玻璃艺术以它独特的表现力在美术史各个年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哥特式艺术代表之一的玻璃画是欧洲中世纪教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哥特式玻璃窗使教堂内部照射着连绵的彩光,传递浓烈的宗教意味。在现代艺术史中,铸造玻璃艺术、吹制玻璃艺术、热熔玻璃艺术都不乏佳作。

在当今艺术学科相互交叉的趋势中,玻璃艺术在美术院校的普及与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后,玻璃这一既古老又有现代感的材料肯定会在当代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设计的教育模块里也更显重要。

二、国内的玻璃艺术教学状况

目前在全国的艺术院校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最先成立了玻璃艺术专业的本科教育,紧跟其后的是中国美术学院。现在已有许多院校也在筹划建设中。

广州美术学院至今还没开设专门的玻璃艺术工作室,在玻璃艺术教学方面属于落后状态。但是,广州美术学院地处广东,位于工业密集型产业的前沿,广东的商业玻璃加工工厂非常多,而且每年在广州举办全国性的装饰材料展会上,玻璃材料占据很大的份额。这两者是一对很尴尬的矛盾。作为华南地区美术教育最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广州美术学院开展玻璃艺术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教学实践

1.条件的限制和解决办法

自从2007年以来,我在学院里开设了玻璃工艺课程,面对的是本科必修及选修课程、毕业创作课程。由于在学院没有工作室的支持,只能在学院外部借助工厂的设备,教学条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必须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所取舍,以热熔(包括热熔热弯技术)及冷加工工艺为主。

到工厂去上课,面临着交通不便、安全隐患等问题。一切以生产为重是工厂的特点,由于受工厂生产运营的制度所限,作品制作时间的分配安排也不能自由操控,教学的时间只能利用生产的空隙进行。这与在学校的工作室管理完全不一样,要复杂得多。以上的限制条件要求老师必须全面协调好各个环节,必须亲自参与设计和生产的所有程序,才能使教学顺畅进行,其中的难处非亲身体会难以理解。

面对如此特殊的情况,必须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方法,教学程式也必须随时进行有效的调整。第一,要求学生充分借用工厂原有的一些模具,挑选简练、有发展空间的造型,热熔后经过冷加工技术如打沙、贴箔、上色的再处理,在既定的形式范围内进行工艺升华,充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的形式进行再设计,赋予了原本平淡无奇的产品艺术的生命。第二个要求更进一步,在第一步的实践基础上,学生要梳理出某一个思想闪光点,可以是工艺技术某个环节触动他们的创作思维,也可以是某种材料让他们感动与受启发的特质,通过一系列的形式语言将创作思想表现出来。整个过程强调重视设计的可行性,设计理念以实用为主,要求实用性与艺术功能相得益彰。

因为是在工厂中创作,学生处在生产的第一线,我鼓励学生去体会从设计作品到亲自动手运作,体验完善的工作流程,接触并了解完整的生产线,这一点是学院里所没有的,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很好的教学模式。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玻璃艺术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并了解玻璃材料特性和工艺制作技巧。玻璃制作是一项较为繁复的工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玻璃的制模、压模、热熔、热弯及浅浮雕喷沙、上色、酸腐蚀等加工制作流程,并进一步了解玻璃工艺的材料特性及材料局限性、玻璃形式语言,才能够为创作有艺术深度的作品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玻璃材料特性和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寻找材料与创作构思的契合点。创作思路与材料特性的契合是相当重要的,思想是作品的灵魂,而擅用材料能使作品灵魂得到升华。巧妙地利用材料,创作构思自始至终要考虑如何围绕着各种材质独有的美感,要充分体现材质独特魅力,同时,不能一味追求“工艺”而忽略作品内涵。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下,探讨玻璃的工艺表现手法,要求掌握多种形式语汇,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开拓多元的玻璃艺术,创作出既体现玻璃特质美感,又有现代创意的作品。

3.教学的实践

以2009年上学期的教学为例。此次课程学时四周,具体上课方法是:第一周,先进行理论讲解,并熟悉工艺技术流程。到工厂对热加工及冷加工的设备制作流程、机械功能、每个工序及每个环节如何先后连接,作一个流水线实地考察。对于工厂现有的产品,重点分析其制作过程、作品的制作个性与共性。了解玻璃材料的属性,记录关键细节,例如温度的高低、色料分量的多少、釉彩调和剂的配比成分、模具形态的控制等。最后进行不同材料特质的制作练习,严格做好记录,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一点对于下一步构思及深入创作相当重要。

第二周,进入草图方案阶段。在草图构思阶段学生必须作好思考:哪些工艺技法可延伸?哪些工艺可结合?单一的技法能否凸显材料的纯粹美?多种技法结合是否使作品效果更丰富?等等。之前,学生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的练习,比如针对材料的练习,针对加工工艺的练习,了解了不同玻璃原料具有不同的可塑性,基本熟悉块状玻璃料、浮法平板玻璃、玻璃棒、玻璃丝、玻璃颗粒等不同形态在高温下表现出的肌理状态。

此时学生已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了实战过程与经验,有了玻璃形式语汇案例的积累。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表现自己创作意念的材料及加工技术,让材料与创作找到完美的契合点,使作品趋向深化及完整。第三周和第四周是同学们开始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每个环节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等待解决。比如,玻璃材料在制作中经常存在偶发性,如果偶发的效果能给予创作者新的启发,这时教师就必须及时引导学生循着新的创作思路大胆创作。能否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取决于学生能否有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教师能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如若师生配合得好,就可能衍生有特别美感的好作品,这是一个有趣、刺激的过程。

四、教学的成果

经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优秀的学生作品不断出现。2007年的本科毕业创作,廖楚义同学的玻璃作品《吉他》被评选为毕业创作优秀作品,并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同年在装饰材料博览会上此作品也代表生产商家作为创新产品展出,受到业内人士很好的评价。2010年的毕业创作,有多位同学主动选用玻璃作为媒介材料进行创作,作品的表现更趋多样化,有的用铸造窑制,有的用热弯热熔工艺,有的用碎玻璃粘合,有的用热弯后加上冷加工的综合工艺技术,整体面貌丰富多彩,呈现出耳目一新的展览效果。

黄晓莺同学的作品(图6)首先利用的是模具浮法玻璃热熔技术,后再加以上色、贴箔、打沙等冷加工工序。这就是让学生利用工厂原有的模具进行再加工的教学方法的实践。原来的普通产品经过改造后蜕变成高雅的艺术品。陈焕新的作品(图7)应用的是冷加工中的打沙上色流程,没有热加工的介入,表面效果细腻精致。陈玉兰的作品(图8)是采用热溶技术的作品。借助耐高温石膏模具,精雕细琢出创作者需要的造型,通过热弯热熔一次成型。冯思韵的作品(图9)是用很有意思的一种处理手法完成的。材料被覆盖于模具上,当温度到达溶化点时,玻璃自然弯曲下垂,不可重复,造型自由奇妙。麦晓丹的作品(图10)采用的是玻璃色粒黏贴,通过低温热弯后再次热熔成型。

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后,学生和老师在实践中均提升了水平。而作为设备提供单位的企业,发现师生能够带来无穷的设计创意和勃勃商机,顺理成章也就成为创作的实习基地。这也是在教学摸索中实现的双赢合作模式。

五、对玻璃艺术教学的思考

在国内每年的建筑装饰材料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装饰玻璃行业的迅速发展及繁荣。但是,产品虽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却技法雷同甚至连装饰图样也如出一辙,创新的作品不多,绝大多数难登大雅之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鲜有具备专业技术和思想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加入这个领域,玻璃作品难以获得新意与艺术活力。在我所了解的工厂里,开发产品的专业设计人员极为稀缺,产品基本来源于模仿加篡改。厂里的设计师往往是通过工人―技师―设计师这样的模式慢慢提拔上来的,美术根基薄弱。设计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纵然有好的技术、好的设备,也没能生产出高档次、艺术性强的产品。

向社会输送设计及艺术人才的高等院校,肩负着教育的责任。社会需要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更需要有执行力的设计师,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玻璃教育的步伐,培养有独立创作能力的玻璃设计师进入社会,真正做到为“社会设计”服务。

完善产学研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设计更加紧扣社会,同时又推动行业的创新意识及整体发展,这有利于社会服务,有利于艺术教学和科研。

参考文献:

[1][英]基思・卡明斯著.成乡,薛吕译.玻璃艺术的窑制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Philippa Beveridge.Warm Glass.Ignasi Domenech Eva Pascual A Division of Sterling Publishing,Inc.New York.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4篇

第三学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性文章。如何基于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智慧挖掘这类教材的教学价值,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这是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

一、知“文路”——遵循说明性文章文体特点

说明性文章就是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某一科学知识及其应用的文章,一般以通俗的形式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它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和应用某项科学知识。《新型玻璃》一文即体现了这些特点。

从内容上看,课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从形式上看,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前5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在介绍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富于变化。如,第2自然段用“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

从写作手法上看,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清楚地交代了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如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时,作者举了窃贼划玻璃被抓的事例,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是自动报警,作用是防盗。再如介绍“夹丝玻璃”的坚硬时,作者用了一个描写人物的词语——“安然无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夹丝玻璃”的特征。作者还把变色玻璃比作“自动窗帘”,把噪音比作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说到“吃音玻璃”时,作者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它说成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并通过具体例子和数字来说明,使人清楚明白,印象深刻。

阅读本文,就是要引领学生欣赏这些写作特点,感悟其精妙,学习作者准确用词、形象表达的写作方法。

二、循“编路”——把握课标要求、编者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新型玻璃》所在的第三单元“单元导语”对学习目标又作了这样的提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编者选编本组课文的意图是:

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读文,了解说明性文章写作的基本方法。

3.让学生尝试着将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加以运用。

《新型玻璃》的“课后练习”将这些要求具体化了:“(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2)举例说一说,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从这三道题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自主设计表格进行梳理。

2.欣赏课文有特色的说明方法,体会其精妙并学习运用。

三、明“学路”——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学习”,教学目标必须确定在“新的经验”的范围,而且必须是能让学生现有的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新的经验”。因此,在确定目标之前,应认真进行“学情摸底”,找准教学的起点,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

(一)根据课标、教材,确定逻辑起点,编写学案

通过分析文本特点,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笔者将《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认识“嫌、恙”等5个生字,会写“盗、夹”等8个生字。借助词典、结合语境,理解“急促、报警、盗窃、藕断丝连”等词语。

2.通读全文,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自主设计表格进行梳理。

3.欣赏课文有特色的说明方法,体会其精妙并学习运用。

由此,笔者编写了这一课的学案。

(二)依托学案,了解实际起点,确定合适日标

笔者请全班35名学生自学课文20分钟,并完成学案的第1、2两题。下面是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及学情诊断。

【第1题】

说明:

(1)学生认为最难读、最难理解的词语是“藕断丝连”。

(2)通过自学,学生基本能理解的词语有“嫌疑”“盗窃”“安然无恙”这三个。

(3)很多学生对“分贝”一词的理解不到位,需要再进行讲解。

学情诊断: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凭借以往的生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所以,在确定本课字词教学目标时,像“嫌疑、安然无恙、急促、盗窃”等学生基本能理解正确的词语,教师不需要再讲解,只要求读正确即可;学生只知道“分贝”和声音有关,但由于平时没有接触过,所以不清楚这是一个声音单位,需要教师讲解;“藕断丝连”一词学生能通过查字典知道字面意思,但不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实际意义,所以这个词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夹丝玻璃的实例去理解。

【第2题】

A.表格设计情况:

学情诊断:

从表格设计情况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能自己设计表格,出现错误的两名同学是因为没有看清题意。教学中,教师只要稍作提醒即可。

说明:

(1)其中有3位学生错了两个,把“夹丝网防盗玻璃”写成了“报警玻璃”,把“变色玻璃”写成了“自动窗帘”。

(2)错一个的那位学生把“夹丝网防盗玻璃”漏写了。

学情诊断:

填写玻璃名称的难度不大,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夹丝网防盗玻璃”和“报警玻璃”以及“变色玻璃”和“自动窗帘”哪一个表述更为科学、准确,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学情诊断:

大部分学生容易把特点和作用搞混或不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文字。如“变色玻璃”这一栏,学生在文中找不出合适的语言,不会区分特点和作用。另外,表格填写得不够简洁,十分哕唆,如“吸热玻璃”的特点,学生会把一长串的句子都抄下来,缺少抓关键词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指导点落实在这里。

(三)课中观察,发现问题,随时调整目标

学案中的第3、4题是在课中达成前两个目标后完成的。因而,这两个目标的调整就放在了课内。这里,以第3题为例,谈如何在课中发现问题,调整目标。

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借助表格,尝试以某一种新型玻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第二步:小组合作,向其他组员介绍,组员间相互帮助学习。(教师巡视,继续发现问题)

第三步: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介绍,其他学生评价。

巡视时,发现学生在介绍时能说清五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但表达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人称的转换经常忘记。二是很少运用作者有特点的说明方法。

因此,在全班展示前,笔者要求学生着重从以下两点进行评价:

1.是否以“新型玻璃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

2.是否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文中所出现的说明方法。

通过这样的调整,这一环节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综上所述,笔者将《新型玻璃》的教学目标最终确定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认识“嫌、恙”等5个生字,会写“盗、夹”等8个生字,会读“嫌疑、藕断丝连”等词语。通过查找资料,理解“分贝”。联系上下文理解“藕断丝连”。

2.通读全文,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自主设计表格,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进行梳理,重点指导“变色玻璃”“吸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概括。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玻璃工艺学;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科技成果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手段,推进了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多媒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形象性等特点,它结合文字、图片、色彩、动画、声音等内容为一体,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获取更为丰富、完整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有助于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理解力,增加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玻璃工艺学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玻璃基础理论和玻璃工艺基础,其中部分内容涉及玻璃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等。多媒体技术丰富的教学环境、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玻璃工艺学的授课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多媒体可以将玻璃生产设备的使用、玻璃的生产过程、玻璃的成型、加工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针对多媒体教学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注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为了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目前,高校教师使用比较多的是Powerpoint软件,实际上,多媒体软件有很多种,例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声音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除了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部分高校教师停留在文字、图像处理,对于动画、声音、视频的制作和处理能力欠缺。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建议各高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讲座,培养和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高校教师也应该开展多种自学方式,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课件制作和使用技能。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教学对象,符合教学大纲。教学组织者须灵活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教学要素。多媒体课件不是教材的翻版,高校教师除了传授书本中的专业知识,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前沿动态。多媒体课件必须易读、易懂,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保证界面视觉清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编排得当。高校教师须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玻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分为很多种类型,例如:平板玻璃、玻璃珠、玻璃棒、玻璃瓶、玻璃纤维等。不同类型的玻璃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不同。平板玻璃通常采用浮法成型,而玻璃杯通常采用压制成型。玻璃的成型过程最好采用模拟动画播放,或者将成型过程录制成视频进行播放,视频、动画和讲解同时进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动画和视频的制作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是高校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前提,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必不可少。

二、保证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是指多媒体课件实现其课程目标的程度。有效的多媒体课件不仅需要科学、正确的内容,还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在多媒体运用中,知识呈现的方式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多媒体使用的时机、策略要结合课程内容、高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多个因素。多媒体展现的教学内容必须科学、正确,播放过程须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性。保证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玻璃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除了传统的日用玻璃,目前还出现了在光、电、磁、热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玻璃。玻璃加工也不仅是传统的烧制、研磨,新型玻璃还采用离子交换、分子溅射、微细加工等新方法。任何一本教材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都没有现代技术发展的速度快,在玻璃工艺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适当引入一些新玻璃的生产工艺,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玻璃的相关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发挥多媒体环境在课堂互动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由于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所以提高师生的互动质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多媒体教学能实时、快速、高效地收集、加工和传播教育信息,使教学内容由静态的讲授变为动态的传播,充分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多媒体环境还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丰富感知效果,分解知识信息的复杂度,拉近客观事物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事物的演示和知识的呈现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发挥多媒体环境在课堂互动中的促进作用是高校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的问题。为了避免不适当的动画、声音效果等无关信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在玻璃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玻璃的电学性能讲授中,先以玻璃是否能导电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利用玻璃导电性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针对玻璃的导电性进行课堂互动,最后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详述玻璃的绝缘性、半导体性、导体性。玻璃成型的部分,语言文字的描述难以给学生立体和感性的认识。此处增加图片和视频的比例,针对不同成型方法,例如压制成型、吹制成型、浮法成型等方法,采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演示方法,突破空间的限制,把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要根据玻璃工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课件,根据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选择联系实际、反映玻璃工艺发展特征的素材。适当让学生参与素材的搜集、动画的制作,让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加强互动交流,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环境在课堂互动中的作用。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并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具优势:传统教学简单方便,教学比较灵活,投资少,但信息处理能力较差;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除了课堂教学,还有课外教学,但使用不当,会造成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时间记录,思考和分析问题时间短,所学知识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传统教学手段并不能被放弃,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授课速度,适当辅助传统教学方法,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关于是否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问题,不仅因人而异,还因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而异。通常注重实践和工艺的课程如:实验教学、机械制图、计算机技术等较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一些注重公式推导、证明和演算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更适合传统板书教学。玻璃工艺学分为玻璃基础理论和玻璃工艺基础两部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玻璃基础理论部分介绍了玻璃的结构、组成、性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玻璃工艺部分介绍了玻璃原料、玻璃熔制、成型、加工等生产工艺。采用多媒体图片可以展示出玻璃的立体结构,玻璃的力学、电学、磁学、光学等性质的讲述可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玻璃实物、玻璃性质实验演示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玻璃的生产设备、玻璃熔制、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工艺原理和工艺过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生动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了解玻璃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将枯燥的生产工艺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施亮.高校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7-32.

[2]晏兴琳.多媒体教学环境因素对课堂互动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2-3.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6篇

关键词:玻璃材质;造型要素;应用要点

Abstract: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based glas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ass material need to analyze, and in glass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of full consid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use effect of glass products, as well as glass products of the whole artistic effect. This paper glass material modelling elements spread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as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glass products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design application points, hope for glass handicraft production process JieJianXing plays a certain role.

Keywords: glass material; Modelling elements; Application points

中图分类号:J5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玻璃,是日常中最为常见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过程中,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不少色彩,也为人们正常工作开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玻璃,可以用于器皿制作、房屋门窗的制作、工艺品制作、建筑外观设计以及灯具造型等创作,可见玻璃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到玻璃的实际特性,借助特性来发挥玻璃的有效作用,这也是设计制作工作开展的关键。

玻璃材质的特性分析

玻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金属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等行业的建设。玻璃的特性决定了玻璃使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因此,在玻璃工艺产品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充分考虑到玻璃的相关特性。

透光性

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目前多由石英砂、纯碱和长石等材料在高温作用下合成,玻璃制作材料和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得玻璃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因此,人们常常利用玻璃透光性来进行相关艺术品的设计。

玻璃,能够使光自由的穿透,因此,能够给室内环境以光亮,能够使人们感受到来自室外的那股清新和亮丽。因此,玻璃常常作为门窗的主要结构,将自然光轻松引进室内环境当中,提高室内环境的明亮程度,提高用户的环境效果。晶莹剔透的玻璃同时也由于自身的这一独特优点而常常作为器皿和工艺品的主要加工材料,如造型精美的玻璃酒杯,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提升使用者的品味,增加了浓浓的气氛;许多工艺品也往往是借助玻璃的透光性而设计制作,良好的透光性使得玻璃制品看起来更璀璨善良,将整个环境衬托的更加完美。

反光性

玻璃的另一特性便是良好的反光性,因此,许多工艺品设计过程中和工程建设过程当中,都会以玻璃的反光性来作为产品的主要特点。玻璃的成分和内部结构特点,使玻璃在光线照射的过程中,会进行一定的光线折射反应,即我国所说的反光性,反光性是玻璃的一大主要特性,相对于其他材料而言,玻璃的反光也最为良好。

一般,在大型工程建筑过程中,都会大量的应用玻璃产品,都是依赖于玻璃的反光效果,提高人们对玻璃的关注程度,提高建筑的整体效果。在玻璃上进行色彩的有效设计,就会使玻璃的透光性降低,玻璃的反光性提高,反光性的提高就会提高人们对玻璃的关注程度,进而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比如,教堂玻璃设计,便是充分挥发玻璃反光性这一特点,提高教堂的整体色彩,给人们以更为神圣的感觉;在现代工程建设过程中,墙体有时也会以玻璃为主要组成元素,大量的应用玻璃材料,使建筑整体的线条感和现代感提高,从而提升建筑整体的品味。但是,玻璃反光性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大,大量的光线反射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造成光污染问题。

材料特性对造型效果的影响

材料的材质,往往会影响产品的设计方面,影响产品的整体造型,比如产品材料较脆、承重能力较差,这时产品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偏向于小巧、精致,避免产品造型的承重设计方向,使产品的艺术效果大于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如果材料的透光性过好,在进行工艺品设计时,要尽量减少产品的独立使用方式,将材料同透光性欠缺的材料进行搭配和混合生产,这样就能够减少透光性对产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厚重、透光性较差的材料在雕刻艺术中应用较广泛,而不常使用透光性较强的玻璃材料,很大一定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玻璃的反光性能,降低了玻璃的使用效果,降低了工艺品的立体感光性,从而使工艺品的效果大大折扣;在进行相关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要保证室内环境的明亮程度,因此,在门窗结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利用玻璃透光性强这一优点,采用玻璃进行相关结构的建设,因此,我们可以说明材料特性对造型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玻璃材质的造型要素分析

所谓造型的四要素,就是质感、色彩、空间和时间四个方面,着四个方面的因素对于玻璃制品设计过程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玻璃制品生产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玻璃特性和造型要素进行合理的统一分析,从而保证玻璃制品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玻璃材质在建筑方面的应用目前已经越来越广泛,基于造型的四要素,玻璃材质在实际使用中也会认真考虑玻璃材质的相关特性,从而结合整体建筑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达到相对完美的建设效果。

运用玻璃材质的良好透光性,将色彩和空间同玻璃材质的独特透光性巧合结合,可以搭配出较为华丽的建筑风格,以彰显出玻璃材质的独特魅力。玻璃穹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这就是借助了玻璃透光性这一独特性能,用以提升建筑的整体美感。一般,玻璃穹顶设计过程中,会在玻璃材质上附加适当的色彩,当光线透过玻璃材质时,是室内光线更加细腻柔和,透出独特的韵味,给室内整体效果注入新的活力;当夜幕降临,明亮的室内光线照射在玻璃穹顶上,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反光效果,使穹顶看似波光粼粼的湖面,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这就是玻璃材质特性在实际运用中的良好体现。

总结:

玻璃制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玻璃的材质特性和玻璃的造型要素,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展现出设计者真正的设计想法。如果玻璃制品在设计过程中背离了玻璃本身的特点而完全依照设计者的想法进行设计和制作,将完全无法达到预期目的,降低了工艺品的品味,失去了本质上的美感。同时,我们必须认真重视造型的四要素,也只有这样,才会让设计作品美轮美奂,充满着艺术色彩。

参考文献:

[1]王承遇,陶瑛. 艺术玻璃和装饰玻璃(二)[J]. 玻璃与搪瓷, 2007,(03) .

[2]徐美君. 世界玻璃的分类与用途(连载一)[J]. 玻璃, 2008,(07)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7篇

关键词:装饰玻璃 产学研教学 方式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装饰玻璃被广泛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器皿以及首饰设计等各个方面,成为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提供审美需求服务的艺术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以其高附加值的效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我国的装饰企业却因设计平庸,仍以追求产品规模效益的传统方式来降低单位成本。究其原因,装饰玻璃专业设计师的缺乏是造成设计质量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培养兼具较高审美素质和熟练玻璃工艺技能的专业化人才对推动装饰玻璃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对于装饰玻璃的研究仅限于其工艺技术和历史文化方面,本文尝试从“学”的角度切入以优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层面上唤起高校对于装饰玻璃设计教育的重视,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以教育为推动力加快我国装饰玻璃产品由“制造”向“创造”的产业格局转变。

一、装饰玻璃的教育现状分析

1.开设装饰玻璃专业的高校较少

国内的装饰玻璃课程基本列属于装饰艺术、工艺美术或公共艺术的专业领域,目前,设有玻璃工艺实验室的高校屈指可数,其中,培养玻璃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的高校仅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近几年,中国美术学院开设了玻璃专业的本科课程。可见,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国内庞大的玻璃市场人才需求,专业化玻璃人才市场日益凸显出供不应求的状态。多数装饰玻璃公司或企业因难以聘用到合适的设计人员,只能选用其他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但是,对于玻璃工艺的生疏使得装饰玻璃设计只能停留于表面图形的装饰,在艺术和技术创新方面则很难有所突破。或者,部分中小型企业为了节约人才成本,将“制作”与“设计”人员合二为一,虽然对常见的技术和材料可以熟练掌握,但仍不具备设计创新的素质。可见,人才的短缺极大地阻碍了装饰玻璃行业前进的步伐。

2.教学方式偏重艺术审美化导向

装饰玻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方面它必须从属于主体,从美感的角度来标明设计主体的特征、性质、功用以及价值。另―方面则是以玻璃为材质的艺术品,显示出自身的审美价值。我国的装饰玻璃教学更多地考虑了玻璃的艺术内涵,而忽视了其作为装饰性商品的市场化属性。

我国装饰玻璃的经营方式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外的装饰玻璃公司多由艺术家或设计师组成,通过创建自己的品牌,以订购为主要的销售方式来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而我国的玻璃企业则多以“作坊式”或者“工厂式”的经营方式为主,其管理者也并非完全具备艺术素养,他们更多会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因此,装饰玻璃在我国现阶段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商品,用于带动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过多地偏重审美化教学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高度,却忽视了玻璃生产中市场的重要性,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带有某种片面性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

3.教学与科研难以同步

装饰玻璃是艺术与科技相互结合的产物,这决定了玻璃的设计创新受到艺术与科技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与艺术学相关,与材料学也有密切的关联。国内的装饰玻璃虽均设有玻璃工艺实验室,但是,基于材料学方面的研究可为玻璃的功能性创新挖掘新的突破口,如装饰玻璃门窗的防辐射功能、隔音功能、通风功能等。

目前,部分玻璃原材料产地设有技术研究院,从材料和技术方面寻求创新。此外,具备研究实力的企业或公司也设有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然而,这些科研机构和部门却严重与装饰玻璃设计专业的学生脱节,学生对于玻璃材料自身所包含的先进科技和功能不甚了解。可见,学科之间的封闭性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二、产学研思想导入装饰玻璃的设计教学

1.装饰玻璃教学范围的扩大

依据国内市场格局分析,华南地区发展最为领先,产品相对于其他地区最为高端,但价格及成本过高。随着深加工行业的成熟,产业方向逐步向华东区域延伸,该地区产品技术和设计较为完善合理,且相对于华南地区价格较低。而后,因供需市场的需求使华北地区的玻璃产业得以发展,华北地区成本较低,价格优势大。可见,装饰玻璃行业在国内各地区市场范围的扩张预示了其拥有强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其总体状况仍旧面临设计和技术质量平庸的局面。仅有几所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难以与玻璃行业市场相匹配。

面对当前各地区玻璃行业的发展状况,教育资源与地区产业的合作发展无疑是促进教育和产业双向发展的良策。目前,国内在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市设有玻璃产业园,如河北省沙河市玻璃产业园、安徽玻璃产业园、徐州玻璃科技产业园等,各地产业园的创办象征着区域性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依据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思想,依靠地区产业特色创办并发展优势专业可以迅速地满足适合当地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有效地整合教育和产业资源。

2.“课题”式教育方式的运用

高校对于装饰玻璃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多地侧重于艺术修养和工艺技术两方面,很多学生对于玻璃艺术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以为意。这种情况下,“课题”式的教育方式无疑拉近了市场与学校教育的距离,使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艺术手段创造经济价值。

“课题”式教育方式遵从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装饰玻璃作为修饰设计主体事物的附属性,培养以装饰玻璃设计为主体的系统设计方法,让学生了解装饰玻璃在现实市场项目中的设计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设计的商业应用方式,并力图寻求玻璃教学学术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之间的平衡点。学生在实际的课题项目中明确了装饰玻璃的商业设计流程,充分意识到市场导向和受众需求对于设计过程的重要影响,逐步转变了以往以自我审美意愿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3.“研学共融”教学环境的构建

多个装饰玻璃产业聚集地都设有玻璃科技研究院,专门研究玻璃与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的跨界融合,部分研究院还设有工艺玻璃技术研究的部门。此外,有实力的企业也设有技术研发部门,以技术创新的方式获取良好的市场机遇。然而,大部分的科技研究院或企业多与材料学专业链接紧密,与设计学的链接严重断层。

事实上,部分装饰玻璃是在玻璃原片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工艺加工,而玻璃原片自身材料隔音、隔热等科技性赋。因此,一块装饰玻璃便成为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体。可见,对于玻璃的装饰需要了解新玻璃材料的科技性和功能性,这为更好的进行设计创新打下良好的铺垫。“研学共融”的教学环境的塑造提倡设置一定的课时用于参观玻璃技术研究院,以普及所需的材料知识,也可以安排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装饰玻璃设计教学思路转变的重要意义

1.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企业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策略,与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密不可分。目前,中国装饰玻璃企业管理者逐步认识到设计对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但是,人才市场的稀缺却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的需求,其根本问题出现在教育资源短缺和人才的培养方式。因此,壮大“学”群的力量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这也符合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思想。

2.为技术研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对于装饰玻璃行业的发展特征来讲,创造赋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的产品是其发展的根本,技术工艺的创新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也为企业创造了核心竞争力。因此,应将技术研发的成果用于设计教学和实践,并在反复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发现技术研发的问题或对其进行发展。这就要求装饰玻璃的研究机构或企业的研究部门与高校互相沟通和融合,尽可能减少高校教育与领先玻璃技术的断层,并将学生的创意和研发构想作为发现新的研发思路灵感和途径。

3.为人才培养明确了新的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偏向于玻璃艺术家的培养,可是,对于国家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思路,高校教育必然对向企业输送适用人才担负了重大责任。产学研合作的教学体系转变了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教学观念,这种教学方式的提出是人们对传统教育过于强调知识传承的反思,新的教学观念则将传统的纸上谈兵转化为以学为基础,以“课题”式研究为方法,以创造适用于市场的装饰玻璃人才为条件的新教学方法。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8篇

一.整体把握,纲举目张

当前的阅读考查和教学理念均把整体阅读和整体感受位列第一。科普类说明文阅读尤甚。因为科普类说明文通常是以读者的认知习惯、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写作层次的,一般都能做到说明的对象凸显、说明的层次分明、说明的条理清晰。教学时如果随意肢解文章内容,对课文条分缕析等,学生往往无法感知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而无法顺利阅读、理解文本。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篇阅读、整体感知、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获得清晰的整体认知。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说说文章中依次写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就把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整体和盘托出来了,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会留意和依次画出文中对五种新型玻璃名称、性能、实用功能等的介绍了。事实证明:学生对课文只浏览了一遍,就能够毫无遗漏地找到并流畅地说出课文中对五种新型玻璃介绍的全部信息了。

可见,如此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学生对《新型玻璃》的感受是整体的、系统的,学生对课文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也会记忆犹新。而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整体感知科普类说明文的能力,设计的问题就要具有“包容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提出的问题也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关注课文说明对象的整体性。

二.筛选信息,重点把握

筛选信息、重点把握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活与维持阅读、探究文本的兴趣,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收集、整理、筛选、记忆、运用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对象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识别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科普类说明文,必须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上述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因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正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说明的事物或者事物的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并在阅读科普类说明文中主动发现、主动认识、主动获取重要信息,深刻体味说明文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技巧。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设置在这些新型玻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为人类造福的实用功能上。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与上述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自学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找出介绍每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的字、词、语句、段落等,然后,用列表的方式归纳概括并小组讨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同学们找出来的信息加以比较分析、分类筛选等,之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刚才寻找、筛选重要信息的过程,总结归纳“重要信息”的涵义和寻找、筛选重要信息的途径等。

三.妙引练说,读写结合

学习是为了运用。任何一门学科如此,小学语文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亦然。因为这样,既可以巩固新知,又可以举一反三;既可以巧妙地激发学生说话和写作的兴趣,激活学生自觉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意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后表达出来,求得口头表达能力或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第9篇

本文研究的工作是针对新车型玻璃的形状特点,确定其工作点,完成机器人程序的编制及调试;传动设备以PLC为控制核心,编制梯形图,设置并调整触摸屏参数,来控制电磁开关及真空发生器,传输及固定玻璃,以待机器人对其进行涂胶;并能够完成多种玻璃的交替涂胶。系统布线组建CC-LINK总线网络,使分布控制成为现实。

【关键词】机器人 CC-LINK总线 PLC 梯形图

玻璃涂胶机器人控制系统由涂胶机器人、夹具、传动设备等多个设备组成;机器人转动部分由多个伺服电动机控制,控制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通过调试机器人程序完成其控制任务;系统传动设备以PLC为控制核心,工作参数采用触摸屏/操作面板设置,可以设置多种涂胶程序,且速度可调;布线选用CC-LINK开放式现场总线,数据容量大、通信速度多级可选择、网络系统开放、适应性强,既可以适应于较高的管理层网络又可以适应较低的传感器层网络。

1 机器人程序的编制及调试

涂胶机器人选用的是首钢奥托曼机器人,转轴部分的伺服电机能够将电压信号转化成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具有处理信号速度快、控制电压小等特点;程序编制的核心是通过机器人编程器,编制及调试程序,控制机器人转轴的转动及涂胶姿势,结合新型车型玻璃的特点,来完成器玻璃涂胶的操作与控制。

在调试机器人的过程中,示教作业是调试的关键和核心。此工作是在现场调试完成的。因新上线车型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需要根据玻璃的形状重新确定转轴的位置及工作点(示教作业操作按钮台),需要反复调试,工作量大。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收尾处胶形处理的不好。因玻璃的形状是封闭的曲线,胶形收尾处控制是控制的难点。调试效果不符合工艺要求,工作难度大。

经过反复调试,解决方法是工作点收尾处轨迹走外缘切线,并适当的调整其涂胶速度。

(2)车型改变,玻璃形状变化,需要重新选定胶型和设置工作点。原车型采用胶型底部垂直与玻璃弧面,新车型玻璃弧度较大,按照垂直与玻璃表面时胶型在原位置固定不住,产生倒胶现象。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胶型进行改进,采用胶型垂直于地面的这种方式达到不倒胶的效果,如图1-1所示。

2 传动设备

控制系统的传动设备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来传输玻璃。本部分设计以PLC为控制核心,发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元件,固定、对中、夹紧玻璃,等待涂胶机器人进行涂胶。

2.1 工艺要求

传动设备包括三个工位,核心工位在第二工位;玻璃的定位、夹紧及对中装置都在第二工位。玻璃传到第二工位的时候,检测元件检测到玻璃(T向光电开关,B向编码器),发出信号给PLC;PLC接收信号,发出指令给电磁开关,电磁开关闭合,气缸作用,托起玻璃,完成其玻璃的定位;真空发生器作用,吸盘上升,完成玻璃的夹紧及对中,以待涂胶机器人对其进行涂胶操作。

2.2 电器控制柜的设计及安装

合理选择元器件是电气控制柜设计的前提及条件。以PLC作为核心元件,选择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刀开关等设备为周边设备组成电气控制柜。

选择元气件后,进行元器件的布置及安装。首先检查元器件的质量,看是否完好;固定元器件要牢固、位置分布合理,体积较大和较重的电器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而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上面;强弱分开,注意屏蔽,防止外界干扰;需要经常维护、检修、调整的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电器元件的布置应考虑整齐、美观、对称。外形尺寸与结构类似的电器安装在一起,以利加工、安装和配线。电器元件布置不宜过密,要留有一定的间距,适当加大各排电器间距,以利布线和维护。

最后,按线路图布线。要求线路敷设整齐、横平竖直,不交叉,不跨接;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布线,导线走接槽;导线压接紧固、规范,不伤线芯,每个接线端子最多接两根线,防止受力不均匀。

2.3 PLC的选型

该系统选择三菱Q系列PLC,模块化结构,根据控制要求选择以下模块:电源模块、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高速计数器模块、串行通讯模块、CC-LINK模块和CC-LINK远程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提供PLC运行所需要的电源;CPU模块是PLC的控制核心;输入模块外接检测元件和按钮,把信号传递给CPU;输出模块外接中间继电器及各种指示灯,控制机器人的状态(准备,运行和急停)和电动机的状态(传送带传送玻璃),时时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高速计数器模块外接编码器,由它来完成高速计数功能;串行通讯模块外接触摸屏,完成通讯传输功能;CC-LINK模块通过通讯电缆和远程输入模块相连,运行便捷,节约布线。

2.4 程序的编制

该系统根据具体工艺过程进行编程,采用结构化编程方法。程序分为主程序、旋转升降台控制子程序、输送线控制子程序、玻璃对中控制子程序、吸盘下降控制子程序。

2.5 CC-LINK布线

CC-LINK网络数据传送速度高,容量大,5种通信速度可选择( 156Kbps到10Mbps),网络拓扑结构,使分布控制成为现实。系统以PLC作为CC-LINK的主站,通过主站模块管理整个网络的运行和进行数据刷新,在主站参数中设置刷新参数,便可以将所有的网络通信数据和网络系统监视数据自动刷新到PLC的CPU中,不需要编写刷新程序,简化了编程指令,减少程序运行步骤,缩短扫描周期,保证系统运行实时性。

2.6 调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因新车型玻璃尺寸不同,玻璃实现对中困难,对中时玻璃不平稳,发出咔咔声响。解决方案:通过触摸屏修改新车型玻璃的B向对中数据范围,此数据由编码器检出。

3 结论

总之,该玻璃涂胶机器人系统通过一双灵巧的“手”,能够将玻璃的尺寸误差沿玻璃周边均匀分布,确保胶形沿玻璃周边涂布的均匀性;通过精度极高的“眼”,可以对玻璃自动识别、自动拾取、一次性自动对中涂胶;控制精确度高,涂胶效率高,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真正做到了节能、环保,是人们工作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马可,张波.机器人在汽车挡风玻璃自动涂胶系统中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l4(1)

[2]王新华,周峰,孙树文,李剑锋.软PLC运行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J].北京大学学报,2007,2(5):112~11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