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历史复习提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6:59

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第1篇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迎来期末考试了,对于同学们来说,在放假前还有道难关需要翻越,你的复习提纲做好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唐时期的历史特点:繁荣与开放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长安。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

2、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时)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②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③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④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因此对大运河要给予肯定)。(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科举制(隋炀帝时)

1、诞生(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2、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选官权力集中到朝廷)。

四、隋朝的灭亡(618年):

1、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2、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①都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②都创立了重要制度(秦:中央集权制;隋朝:科举制度)

③都有闻名世界的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④都因暴政而亡;⑤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3、隋朝兴亡的感受(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治国思想: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镜子)

2、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政治:完善三生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②经济: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4、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体现了唐太宗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

三、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措施: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2、影响: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1.统治措施:①政治上: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都出现了繁荣盛世局面,共同原因:国家统一安定,统治者勤于政事,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重视吏治等。

启示:政治清明稳定,社会就会发展,否则社会经济就会遭到破坏。

4.统治者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强?要爱惜百姓、提倡节俭、注重经济发展、重用人才、保持社会安定等。

初一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3课 盛唐气象一、唐朝经济的繁荣:

1、农业:垦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唐朝出现曲辕犁和筒车(灌溉农田))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

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3、商业: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安定;

②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政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③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④政府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二、民族交往: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原因: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3、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一样,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

三、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兼容并蓄。

四、文学艺术: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1、唐诗:①李白的诗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2、书法:①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颜氏家庙碑》。②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3、绘画:①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特点: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代表作:《步辇图》。②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送子天王图》。

4、唐朝时文化繁盛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1、遣唐使:①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②影响: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入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在日本传播佛经和唐朝文化(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作用: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3、玄奘西行:①贞观初年(唐太宗)。

②目的:玄奘前往天竺取经。③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④口述成《大唐西域记》。价值: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4、鉴真和玄奘身上有哪些精神?

对理想执着,坚持信念,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5、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经济文化繁荣(根本原因);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唐朝中外交流的启示:①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收他国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②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6、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对外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

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一、安史之乱

1、原因:①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朝政腐败。

②社会矛盾尖锐。③节度使势力膨胀。

2、时间、人物:755---763年,安禄山、史思明。

3、影响: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二、黄巢起义

(1、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

2、影响: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三、唐朝灭亡:907年,朱温灭掉唐朝,建立后梁。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907---960年)

1、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合称“五代”。

南方9个政权和北方的北汉合称“十国”。

2、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五代十国虽然是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第6课 北宋的政治1、北宋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为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宋太祖和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加强兵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③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三年一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使皇权大大加强。

3、重文轻武的政策:①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②表现:a、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度。(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③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8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建立者)

都城

与宋重大事件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澶渊之盟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

宋辽关系:战(澶州之战)----------------和(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

宋夏关系:战(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和(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金太祖)

会宁--中都

宋金议和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宋金关系:战(岳飞抗金)----------------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1、辽宋的和战-------澶渊之盟:

背景: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1)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2)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双方结束了战争,出现长时间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5、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7、如何评价岳飞?岳飞是抗金英雄,金在进攻南宋的战争中烧杀抢掠,

对北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

护了社会稳定,有利于南宋社会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岳

飞得到了人民的尊敬。

8、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民族融合,友好往来,共

同发展(“和”)

9、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民族政权并立,时战时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a、为躲避战乱,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主要原因)。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社会比较安定,政府重视扶持。d、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2、经济繁荣的表现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工业

的发展

纺织业

北宋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

制瓷业

宋朝是我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开始景德镇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有世界最早的船坞。

商业的繁荣(原因:农业、手工业的繁荣)

商业城市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经商时间不受限制,有早市、夜市,乡镇出现草市)

海外贸易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货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4、宋代经济繁荣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国家要采取对外开放政策。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最大功绩)

2.蒙古建立(1206年)灭西夏(1227年)、金(1234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60年)建立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南宋灭亡(1276年)元朝统一(1279年)

3.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评价文天祥抗元: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是正义的,他为反抗少数民族掠夺和压迫而抗元,体现了我国人民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要给于肯定。

5、岳飞、文天祥、陆秀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一心报效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

为了国家民族大义,坚贞不屈,不怕牺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元世祖的统治: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治国安民”,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设立机构,建立年号。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秦朝、隋朝、元朝)

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行省制度:①目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a、中央—--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b、地方—---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在中央还设枢密院,负责军事;设御史台,负责监察)

4.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管辖。

5.行省制度的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6.地方管理制度比较:战国时期建立县制,秦朝时建立郡县制,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7.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目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

措施:①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历史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②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各项事务。(历史意义: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①统一全国,疆域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建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中外交往频繁。④西藏、台湾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①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②瓦子出现的原因:宋代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③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④传统节日如: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词、元曲:

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

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特点(或内容)

宋词

北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扩大了词的境界,词风豪迈而飘逸

两宋之交

李清照

《声声慢》等

婉约派:委婉,细腻,清秀

南宋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倾吐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

元朝

关汉卿

《窦娥冤》

鞭挞社会黑暗势力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活字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活字技术作了总结。

③意义: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④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和日本,后又传到波斯和欧洲。

二、指南针

①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指南工具。

②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③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④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三、火药

①唐朝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②宋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元朝发明了火铳。

③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④意义:火药的发明和西传,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5、历史意义(四大发明整体的意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四、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交通:①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②宋元驿站发达,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③元代陆路通往波斯、阿拉伯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范围更广。

2.海路交通:①宋代海上交通发达,海路形成多条航线,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时期。

一.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南京)。攻占大都标志着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2.措施:①政治上:改革官制。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由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②设立锦衣卫,监视官民。(锦衣卫的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时设立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③在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三.八股取士:1、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2、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志,不得随意发挥。

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评价: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

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最为著名)。

3、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郑和下西洋:

①条件: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根本原因);明成祖的支持;造船技术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和航海图的应用;郑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等。

②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换取海外奇珍;

③时间:1405—1433年,明成祖时;④次数:七次;⑤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⑥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⑦意义: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后开展贸易,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

3.郑和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品质,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背景:明朝中期,倭患严重。

(倭患严重的原因: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3.经过:①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的倭患。

②又消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

4.结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5.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海波:倭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骚扰(倭患)。戚继光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先,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抗倭胜利的原因:①抗倭战争是正义战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斗力强;③与其他爱国军民的配合作战;④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名著:

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有重要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学著作《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作用:军事防御。

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我们今天仍然歌颂长城的原因: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征。

2.北京城(明清两朝的都城,是明成祖在1406—1420年营建的)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A、《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描写了魏蜀吴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B、《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斗争。

C、《西游记》:明代中期,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2、明朝的戏剧

最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一、明朝后期的腐败

政治腐败,朝政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繁重,阶级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

2、经过: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这也是李自成受到百姓拥护的原因)②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③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明朝被推翻了。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人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最后失败。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清朝对台湾的管辖

1、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2、1684年(康熙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4、结合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②隋唐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③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清朝时,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三、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中央政府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朝廷管理西藏事务。

3、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4、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5、请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②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

③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四、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1、康熙帝平定葛尔丹叛乱:①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生活着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3、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

意义: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请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两通西域,此后新疆地区与内地往来日益密切;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②清朝: 康熙平定了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五、清朝的疆域(右图)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大量兴修水利。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发展

1、清朝前期手工业都有很大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三、商业繁荣

1、各类商业市场繁荣:①商品贸易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2、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兴起。

四、人口的增长

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表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3.

3、影响:导致人口问题,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政治上:

1、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君权。

)

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

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的表现)。

2、大兴文字狱(兴盛的时期:康熙、雍正、乾隆)

目的:为了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补充: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

3、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表现: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二、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

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表现:

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不准“片帆出海”。②只开放宁波、漳州等为通商口岸,对出口商品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③只留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只准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海外贸易。

3、影响(评价):

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清政府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认识启示: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进步,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只能导致落后乃至最后的挨打。

细节提示:“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绝对禁止。

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例子: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②唐朝时谴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体现了唐代对外开放的政策;③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对外交流。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作者:清朝曹雪芹。 地位: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内容及价值: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昆曲与京剧

1、昆曲:明朝:汤显祖与《牡丹亭》。

清朝: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2.京剧的形成:道光年间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

历史复习提纲第2篇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人民代表的性质,在普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3、政治协商会议的重大决议: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把北平改为北京作首都;③采用公元纪年,本年为1949年;④五星红旗为国旗;⑤《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⑥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4、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10月1日为国庆纪念日。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合法政府。外交原则: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也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6、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标志西藏和平解放。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同时也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1、抗美援朝战争:①背景:美国对我国东北边境进行狂轰滥炸,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②1950年10月,彭德怀为司令员。 1953年7月,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③意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④最可爱的人:a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烈火英雄:邱少云;b用胸膛堵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英雄:黄继光。2、土地改革:①背景: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②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③依据: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④时间:1950年夏至1952年冬。⑤特点:保护富农经济。⑥意义: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镇压反革命运动:①时间:1950年10月到1952年底。②内容: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③政策及重点:“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重点打击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首要分子实行坚决镇压。④意义:到1952年底,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结束,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造相结合的总路线)②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主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③方针及措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三大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④“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工)。⑤从无到有的工业:飞机、汽车制造、电子、重型机械等工业。⑥影响: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时间:1954年9月;②地点:北京。③内容: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⑤特点(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3、“三大改造”:①时间:1953年开始,1956年底结束。②改造的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意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运动:①总路线: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②原因: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③主要表现:农业的“浮夸风”,工业的“全民大办钢铁”。④影响:积极方面: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人民大会堂。消极方面: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使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2、人民公社化运动:①时间: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②性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把它作为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的基层单位。③主要内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无偿调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④影响: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①时间: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②原因:a、“大跃进”运动的失误;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c、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d、苏联撕毁合同和取消科学技术合作项目,撤走专家等。③经济调整: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6年,我国完成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①“铁人”——王进喜:1960年打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②两弹元勋——邓稼先: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④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第6课《十年“*”的内乱》1、“*”的发动:①原因:1966年5月,我国爆发了“*”,毛泽东对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邓小平、刘少奇。1968年10月,刘少奇被开除党籍,次年在河南含冤去世,这是“*”中的一起冤案。2、*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①1971年9月13日,*出逃,在温都尔汗机毁人亡;②“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③四五运动——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的群众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③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④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等宣布对*、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并接着逮捕,从而粉碎*反革命集团。⑤粉碎四人帮的影响: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标志“*”的结束。3、“*”的影响: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十年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最重要、深远影响的成果是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性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①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1977年4月,邓小平写信给党中央,成为真理标准讨论的先导。②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揭开了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③意义: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1978年12月在北京。②内容: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撤销错误文件、肯定四五运动的革命性质、纠正错误结论。) ③影响: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1978年,包干到户的典型: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②四川:包产到组。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④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向结合,客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⑤补充改革: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②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管理:放权让利、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利改税;经营方式: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租赁经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企业改组联合;股份制、公司制。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经济特区的建立:①1979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办特区。②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1988年:海南岛(海南省)2、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80年代)——(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扩大开放的窗口]——(1992年)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3、对外开放的意义:①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②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③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1、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经济的奇迹。“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2、把可持续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①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定。目的是: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的稳定。②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③根本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西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重庆)④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对策:2003年决定,a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的力度,b加快产业结构调整,c加快为失业人员建立社会保障体制,d吸收外资参与老工业基地改造等。2005年钢铁工业具备年产钢2000万吨的能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航母”——鞍本钢铁集团。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八下历史的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八下期末政治和历史复习资料历史八年级下学期中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Kathy920回复2 楼 2012-03-23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社会主义民主: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②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③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各级政协。2、社会主义法制:①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修订《宪法》。这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法律框架体系——宪法为核心,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③1979年7月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1986年4月1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调整民事关系、保障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益提供了法律保证。④司法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人人平等。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依据:我国的国情)③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三步走战略”: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完成;b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江泽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3、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写进党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至2月,①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④ 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供人民的生活水平。 ⑤南方谈话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①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③5个自治区: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④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新型民族关系:①国家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一国两制构想:①依据: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②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一个统一的中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①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行政长官——董建华。②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行政长官——何厚铧。③意义: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共产党为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促进两岸人员交流。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1、人民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①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②兵种: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等。③海军:华东军区海军,1950年成立。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④空军:a.1949年成立。b.发展方式:自力更生研制和引进先进飞机。2、科技强军战略:①坚持走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之路。②第二炮兵(导弹部队),1966年7月建立。③新世纪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准备的立足点:打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新型军事人才、诸军兵种协同作战。3、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①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任务:保卫国土、经济建设、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等。第16课《朋友遍天下》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处理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意义: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③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29国参加。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主题:团结反帝。美蒋制造“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阻挠周恩来参会和破坏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倡议。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贡献。2、①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②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第三世界国家和支持正义国家的有力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③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中美建交:①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②中日建交: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建立外交关系。4、我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①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②1994年江泽民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五项原则。③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④意义: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地位。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1、“两弹”的成功研制: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2、航天技术:①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②2003年10月 15日,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的一座里程碑。3、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①袁隆平:1973年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医疗:针刺麻醉、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切除大肿瘤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4、“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①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邓小平做了 “此事宜速做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②内容: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等。③信息技术: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第18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教育: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亲自抓教育。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指明了方向。②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③“希望工程”:1989年10月青少年基金会倡议实施“希望工程”。1990年5月在安徽金寨县南溪镇第一所希望小学落成。④高等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扩大招生。⑤1985年起,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2、体育:①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刘长春(第十届);②新中国的体育方针政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③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④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第二十五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五连冠军”的奇迹;1984年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32块奖牌,许海峰: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夺得32枚金牌,名列第二;第九至第十四届亚运会夺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的“六连冠”,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⑤2001年,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 年第二奥运会主办权。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1、文艺事业的成就和灾难:①1953年周恩来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任务: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使文艺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务服务的任务。②1956年,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作品:优秀长篇小说:《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优秀戏曲:《刘巧儿》。优秀影片:《甲午风云》《林则徐》《小兵张嘎》《五朵金花》优秀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④影响:*中搞文化专制主义,八个样板戏垄断戏剧舞台,文艺园地百花凋零。2、文艺园地百花争艳局面的出现: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工作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代表作:小说: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凖的《黄河东流去》,张平的《抉择》;影片:《红高粱》《焦裕禄》《开国大典》《生死抉择》;电视剧:《长征》《英雄无悔》《激情燃烧的岁月》及四大名著;歌曲:《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十五的月亮》《爱的奉献》《走进新时代》。 舞剧——《丝路花雨》。第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1、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①中国创造了消灭贫困的世界奇迹。②恩格尔系数——生存性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就标志生活水平提高。2、民族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手拉手”、 “心连心”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新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活雷锋——徐虎;抗洪勇士——李向群;文明城市——唐山、大连、张家港;文明村镇——江苏华西村。第21课《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就业制度的变化:①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②就业制度改革的成就:渠道拓宽、规模扩大、服务体系形成、再就业。③促进再就业的措施:a、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b、进行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c、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再就业”的方针。d、下岗、创业、吸收下岗人员的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和自谋职业被人们接受。就业主渠道:私营个体等非公制经济。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外出务工。2、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①“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②新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解除了职工离退休、事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Kathy920回复3 楼 2012-03-23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3、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第2课最可爱的人1、“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第3课土地改革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4课工业化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3、五四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第7课“*“的十年1、对*的态度:*是一场内乱,2、刘少奇案是*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3、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时间:1971年9月;1976年10月。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1978年底,重点: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民主与法制建设: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颁布。第9课改革开放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3、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11课民族团结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2、共同发展的典型——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新气象。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2、回归祖国:记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第14课钢铁长城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我国外交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中美建交:到建交前的敌对关系,分析中美关系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了解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71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正式建交的三部曲。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何时哪届大会上恢复的?哪些国家提出议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3、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2、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成功时间,赢得了什么称号、评价及奖项要记住:1973年培育成功,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863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2.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划和成就。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的特点。茅盾奖四个作品2、体育:特别是近20年的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何原因、现实意义。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2、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历史重点提要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3、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60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重要牧区。4、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1953年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5、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在新解放区展开了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取得胜利。结果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私),没有剥削。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道路是走集体化,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创举是对工商业的赎买政策。6、1953年实行的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实现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向工业化迈进。二、1956年-1966年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始于八大。1、因果关系: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农村公社化(公共食堂,大炼钢铁)严重经济困难全面调整经济2、初级阶段已有48年。八大成果是指出任务(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分析社会矛盾。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转变)1、1980年刘少奇案平反。两个凡是导致出现徘徊局面。思想大讨论“解放”的是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2、改革突破于农村:1978年,凤阳小岗村;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突起影响最深远。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1992年后推行公司、股份制。3、画圈,80设点。(从广东、福建开始),深圳是窗口,海南最晚、。浦东是国际化经济、金融中心。最终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4、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核心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是党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5、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十二大(1982)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的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 Kathy920回复4 楼 2012-03-23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较大,雇用了很多工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2、西欧早期的手工工场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中。3、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为了富国强兵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手工工场出现后发生变化的阶层是商人阶层,新的阶层资产阶级。4、中国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明清时期,地点景德镇。5、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达 Kathy920回复5 楼 2012-03-23第一单元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人?(p6)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⑨(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8、公民应该这样正确行使权利?(p10--11)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9、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页)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10、公民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大类,什么叫法定义务?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1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在课本上划记,共6条)11、什么叫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有什么作用,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p17)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2、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P14—15页)①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因为这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③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13、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19.d1)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14、如何忠实履行义务?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第二单元1、什么是人格权?(p25)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2、人格权包含哪些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p25)(1)物质性人格权(生命健康权)(2)精神性人格权(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3、什么是首要的人格权?(p25d.2)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4、人格权的特点(p24、25)①人格权是人把自己与社会联结在一起并与他人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的前提。②人格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们③它由每个人单独享有,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的人身分离。5、人身自由权包括哪些内容?(P26)答:①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③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禁闭④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拘禁6、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何特殊保护?(p26.d2)答:①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③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7、我国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有哪些?(p27)答:《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8、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9、公民行使健康权有哪些方式?(p28)答:①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②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③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10、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p35)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11、名誉权的含义及表现(P38)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12、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p38、39)①侮辱:指语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分为口头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②诽谤:指无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③新闻报道失实。④诬告。13、什么是肖像权?(p40)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14、肖像的表现方式有哪些?(p40)绘画(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15、肖像的地位是什么?(p40)肖像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16、肖像权包括哪些内容?(p41)肖像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17、侵害肖像权行为有哪些?(p41.d2)(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广告、杂志封面、挂历),就必须取得肖像权本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3)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18、什么是姓名权?(p43)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19、人的姓名包括那些内容,姓

历史复习提纲第3篇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落後就要挨打 發展才是硬道理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詳情參照P8表格P9地圖)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领导人:洪秀全 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 政权名称;太平天国 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 收复x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x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x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x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经过: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辽东战役中: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辟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在哪次战争之后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或危害)《南京条约》 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落后: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的原因 2、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总述: 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即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和思想观念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具体来说,中国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6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7)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改革封建制度(中体西用)。(11)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2)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第7课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没有发动人民群众③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第8课 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3)代表人物:孙中山(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④结 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8)历史意义:成功:*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第9课 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9)局限性: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阶段 历史事件 时 间 领导阶级 主 张 意义(影响)学习西方器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奕訢 ,曾国藩等) 师夷长技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1898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 科学、民主 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工人阶段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⑶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⑷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⑸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 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 艘游船上) ③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 ④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B、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段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②是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3.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 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⑴建立时间:1924.5 ⑵地点:广州黄埔 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陆民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将。⑷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⑸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⑴时间: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 ⑵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结果: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4.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也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历史复习提纲第4篇

一.复习提纲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x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2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5、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26、8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2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29、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30、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特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3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3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35、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36、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37、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38、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9、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堰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40、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41、唐朝时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42、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4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44、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45、宋朝的海外贸易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侨胞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6、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47、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48、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49、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50、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5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5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5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54、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政府加强对x藏的管辖,x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55、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56、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57、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58、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我国元朝时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59、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家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60、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元代最的画家是赵孟滏,他 的作品被称为“神品”61、人称“宋四家”指苏轼、黄庭坚、米 (fU)、蔡襄。62、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63、明朝的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进行对臣民的监查、侦查。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64、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称帝。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65、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成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的伟大航海家。66、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6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68、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69、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1644年迁都北京,对全国的统治。70、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 “文字狱”最为严重。7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7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7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迫投降。74、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75、顺治帝接见x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x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76、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77、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x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x疆地区进行管辖、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78、1771年初英勇的扈特部众,在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乾隆帝先后接见了渥巴锡并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众。79、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成为亚洲的国家。80、明代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81、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畅销海内外。82、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83、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84、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85、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86、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关于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的著作《农政全书》。 87、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朝中期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占有重地位。88、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有顾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出《牡丹亭》。清朝中后期以微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89、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末画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图》,清朝的“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兰竹图》最为有名。二.重要问题的回答1、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2)南方手工业兴旺。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3、宋太祖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宋太祖即位后,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2)宋太祖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2)意义: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伟大航海家。(3)作用: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5、简述《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领土。6、隋唐时期,我国取得的居世界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世界上的城市。(3)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4)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7、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实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二,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8、简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9、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权制的措施:(1)政治方面: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督;④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⑤执行削藩政策。(2)文化方面:采取八股取士,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四、 简单的列举题,要做到识记1、列举唐朝三位的诗人及代表作:李白《蜀道难》 杜甫 “三吏”“三别” 白居易《新乐府》 2、列举北宋时少数民族政权和都城:契丹,都城上京 ;党项,都城兴庆; 金,都城会宁。 3、列举17世纪我国进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第一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4、列举明朝三位的科学家及其著作: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五、材料题的分析与技巧掌握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这句话是谁说的? (2)唐太宗对君与民的关系做何比喻?两者关系怎么样? 答案: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3)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 答案: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4)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 答案: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机户”指什么人?“机工”指什么人?答案:早期的资本家 ; 早期的雇用工人。(2)“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案: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性质。(3)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何时何地? 答案:出现在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松江一带地区。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产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别指什么?答案: 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国。(2)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 乾隆帝说的(3)这夺段话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思想? (4)据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答案:重本抑末,压制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保守思想; 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历史复习提纲第5篇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2015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2015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达到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著作。

三、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1217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五、和平交往的意义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质:阿基米德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

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2、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2世纪,历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及地点:14世纪前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经济基础)

3、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4、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 5、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6、代表任务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

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过程:

①迪亚士—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开辟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并发现好望角;

②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开辟通往美国的航路;

③达?伽马—葡萄牙资助?—1497--1488年—开辟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

3、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开始的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

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 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1、查理二世复辟,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3、颁布时间、目的及其意义

①时间:1689年;

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③意义: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了封建君王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国及欧洲的移民、非洲黑人。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

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2、开始: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

3、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7、和约:1783年,(英、美《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及美国1787年宪法

1、独立宣言的发表(时间:1776年7月4日)

意义:①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自由的要求;②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2、1787年宪法的制定——联邦政府成立

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时间:1789年—1794年)

1、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3、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

4、《人权宣言》的颁布

①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5、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和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1792年)

6、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于1794年7月被推上断头台。

7、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拿破仑政变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5年后,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历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英国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成为的殖民帝国。

3、进程: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织布机;②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用蒸汽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当时人称“轮船”)。

2、1825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开始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2、路线:【出程】欧洲(携带劣质商品)?【中程】非洲(用劣质货物换取黑人)?美洲【中程】(把黑人卖做奴隶,把得到的金银和原料运回欧洲)

3、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1、形成过程:16世纪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荷兰?18世纪打败法国

2、对印度的扩张和侵略(时间:17世纪)

①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 ②扩张的步骤:建立沿海据点?在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3、影响: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战争

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

2、时间:1857年—1859年

3、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应用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实现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4、影响: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独占巴西;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整个拉丁美洲。

2、概况:

①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②玻利瓦尔在1816年以后的10年时间,由北向南,横扫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3、结果: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统治者为大势所迫,宣布独立。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836-1848年)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

2、纲领:《人民宪章》

3、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产生条件:

①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经验;③吸收前人的精华

2、《共产党宣言》

①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或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2、经过:①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②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③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就是的“五月流血周”

3、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展示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4、《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一、战争的爆发(时间:1861年4月)

1、根本原因:南(种植园经济)北(资本主义工业)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2、矛盾的表现:①关税问题;②劳动力不足;③在西部新增的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

3、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

4、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二、北方的胜利

1、战争经过:①1861年3月,南方十一个州脱离联邦,组成“南部联盟”;②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③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争出现重大转折;④1865年,北方军队攻占“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取得战争的胜利

2、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林肯在剧院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身亡

3、美国内战的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2、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奴隶制的改革

3、内容:法律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的重大转折点

二、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

1、背景:①内: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②外:以美国最先挑起的民族危机

2、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

3、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2、标志: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3、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2、爱迪生发明许多电气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多种,被誉为“发明大王”

3、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汽车

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②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飞机

①发明者:美国的莱尔兄弟

②标志及时间: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制成飞机,试飞成功

③影响: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根本原因

1、帝国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战争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概况

①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战;②1915年3月,意大利宣布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④1917年8月,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⑤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空前的灾难

1、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3、战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第22课 思想和科学的力量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时间:18世纪)

1、代表人物:法国的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

2、思想理论:

①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②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契约,人民就有权*他(即“社会契约论”);

③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3、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加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二、科学的革命

1、英国的牛顿: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英国的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出版(时间:1859年):

①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②《物种起源》的意义: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促进了社会的竞争发展

3、德国的爱因斯坦及相对论的发表(时间:20世纪初):

相对论的意义: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一、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

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不朽名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历史复习提纲第6篇

唐太宗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第3课: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第4课:1、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3、 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第5课: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6、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由于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第1课581年,隋炀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605-610年开通了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这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第2课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618年,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改善,历称这一时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段大事的杜如梅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是最的谏臣。我过历的女皇的-武则天,他是唐高宗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后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唐玄宗统治期间,称“开元盛世”。唐朝出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作者陆羽,后人称“茶神”。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造灌溉工具筒车。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世界珍品。唐朝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内分为访和市,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原因 1.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唐 2.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朝 转折:“安史之乱”(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衰 瓦解: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亡 灭亡:907年,唐朝灭亡第4课魏晋 隋文帝开始使用分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武则天时,还有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科举主要考试内容。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明经】:考儒家经书。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1.唐太宗2.武则天3.唐玄宗科举制度的影响:①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废除。第5课隋唐时期唐玄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新疆设置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此时已经“和同为一家了”。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回纥改名为回鹘。唐玄宗封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称天“天可汗”。第6课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唐玄宗,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长安是当是世界上的城市。 第7课世界上现存的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李春设计并主持设计的。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李白的诗,豪放奔放,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已经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杜甫的诗,有的有气魄雄浑,语言精炼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诗圣”。白居易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第8课隋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新书体“颜体”,他是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历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与他齐名的还有同朝的柳公权。唐朝影响较大的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等。吴道子是画圣。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郭煌莫高窟,那里有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色彩塑像。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传统乐舞,唐玄宗参与编创《霓裳羽衣舞》。 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市尊称为“药王”。第9课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今天:北京)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1127年,金兵破开封,北宋灭亡。赵构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在今黑龙江阿城,金太宗在此建都)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第10课南方经济农业:①许多中原人南迁,②加上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③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的瓷都。南宋的商业城市是临安。最早在四川地区发现“交子”。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第11课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族建立。1271年,忽必烈建元,定都大都。1276年,南宋灭亡,文天祥抗元。建立行省制度: 目的:为了对疆域空前辽阔的国家实行有效统治内容: 中央: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作用: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练习大大加强,促进了民族大大融合 第12课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我国古代的史学家,《资治通鉴》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郭守敬编写《授时历》,沈括编写《梦溪笔谈》。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秀的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是多种,代表作《窦娥冤》。第15课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明太祖。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废行省,设三司②废丞相,权分六部③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④实行八股取士。 靖难之役,燕王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第16课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继续执行削蕃政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亚非东海岸。戚继光抗倭。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为“倭寇”。葡萄牙夺取在澳门居住权,时间1553年,用了欺骗的手段。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第17课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成盛京。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国家的统治。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最为严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从知识分子诗词中、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制造大批冤狱。第18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顺利收复。【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我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台湾的开发,有利于东南海防的加强。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在地位上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具有平等性。第19课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规定中央封册的制度。雍正帝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乾隆接见六世班禅,修建须弥福寿之庙供他居住。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住着维吾尔等族人们,因他们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故称“回部”。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①从外国引进新的种植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②纺织中心:苏州、南京、松江,瓷业中心:景德镇③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明代中后期,纺织业部门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以生产为目的,具有雇佣与被雇佣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了一个广州一个港口对外通商。①四个港口指: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广州十三行:是清朝政府利用商人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清朝闭关锁国的原因: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①积极方面:起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方面:与世隔绝清朝闭关锁国了200多年,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逐渐落后。第21课自然科学成就: 建筑成就: 北京城:世界建筑瑰宝明长城:世界建筑的奇迹,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本总结性的药物科学著作科技成就: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明代最重要的农书,最早传播西方科技的书籍第22课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代表作: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罗贯中,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水 浒 传 》:元末明初,施耐庵,最早反应农民起义的小说《西 游 记 》:明中期,吴承恩,最长的神话小说《红 楼 梦 》:清朝, 曹雪芹,秀的古典小说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人命重要的文化活动,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的精华,但不在笔迹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明朝画家徐渭,善用泼墨,他的画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历史复习提纲第7篇

这篇初二历史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的文章,是

《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14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群众自发的,近代最早的人民自发抗敌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1840.6~1842.8 南京下关。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南京条约 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便利外国商品推销和对中国原料掠夺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社会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第二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11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巨额罚款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 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2. 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 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 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 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外殖民地程度加深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2.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陕甘总督1.1. 态度坚决,很有谋略 2.新疆人民支持 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3.建设新疆、开发新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提倡种棉养蚕,开矿办厂。修筑城堡,建设道路,夹道种柳4.1884年,清政府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黄海大战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结果: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中日《马关条约》1.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 ②政治上 ④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③美国“门户开放”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1年,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第二单元》第五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 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 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汉阳铁厂:当时亚洲的钢铁厂第七课 辛亥革命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个资户团体)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三民主义——民族 权 生 驱除内虏 (核心) 平均地权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姓为执行部蔗务,。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清帝于1912年推诿,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认为只有首先*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文明,中国才有救。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新文化运动新发展后期发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1915|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第三单元》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到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 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6月3日以后,无私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19世纪是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六七十年代后,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从1914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919年的200万左右三罢斗争:上海许多工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队的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信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指导思想不同 ③发展前途不同作用:*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五四: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性质: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就民族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革命。第十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核心)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秋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旅居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相继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住址骑着核心和纽带作用(陈独秀号召力、影响力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的,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 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陈独秀当上书记的原因:1.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高。2.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共产党是中国历新型的政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中共二大认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工人、农民、小资产劫机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第十二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北伐的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改组,汪精卫任主席北伐主要对象: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方针: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扫除吴佩孚的实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宾利,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湖北湖南:北伐主战场战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城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啊的国民革命夭折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国民后期党中央对国民党*缺乏警惕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任用“国民政府”之名,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是2个反动政权合二为一,是反革命势力达成的妥协。南国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在外交上开展了“改定新约运动”军阀张作霖仍把持北京政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迫使张作霖往东北撤退,发起了皇姑屯事件。不久,北伐部队占领北京。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称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京在1928年6月改名北平孙中山遗嘱包括《国事遗嘱》第十三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由共党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意义: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于1933年被中共中央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事件:南昌起义爆发人数:2万多人 激战5个小时井冈山会师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P65)1928年1月,湘南农民纷纷*参加革命。起义部队攻下宜章、郴州等地,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1928年4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一支正式红军)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陈毅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同时也是共党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开端(1928.7)星火燎原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基础,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大小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近10万人。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人民,以瑞金为首都。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委员会兼红军总司令。第十四课 红军长征长征的开始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亲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国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4到封锁线,度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毛色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的建议,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赞同。红军转入贵州,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遵义会议: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路线图:P71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出发,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第十五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城背的柳条湖村 事件: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蔑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讲东北军撤至关内。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殖民地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住址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民宗法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西安事变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湅,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国民党当权实力中出现了对张、杨讨伐和谈判的两种对立主张。中共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连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借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十六课 全民族的抗战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事件: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杀了30多万人。血战台儿庄(国民)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胜利百团大战(共党)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 兵力:105个团攻击重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意义、作用、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第十七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了8年) 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1945春局部反攻︱ 国民党正面战场:1945.4~1945中共七大召开时间:1945年4月~6月 地点:延安(中央所在地)党的政治路线: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壮大人民力量。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民。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思想方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组织方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军队也对日发起全面进攻。一方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想日寇发起全面反攻另一方面: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像日占区推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重庆谈判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间:1946年6月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歼敌:5.6万人,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渡江战役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华开始准备步入统一。

历史复习提纲第8篇

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 1842年6月(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新疆1、 阿古柏侵占新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新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6)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 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 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 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历史复习提纲第9篇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落後就要挨打 發展才是硬道理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詳情參照P8表格P9地圖)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领导人:洪秀全 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 政权名称;太平天国 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 收复新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经过: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辽东战役中: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辟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在哪次战争之后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或危害)《南京条约》 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落后: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的原因 2、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总述: 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即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和思想观念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具体来说,中国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6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7)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改革封建制度(中体西用)。(11)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2)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第7课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没有发动人民群众③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第8课 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3)代表人物:孙中山(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④结 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8)历史意义:成功:*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第9课 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9)局限性: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阶段 历史事件 时 间 领导阶级 主 张 意义(影响)学习西方器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奕訢 ,曾国藩等) 师夷长技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1898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 科学、民主 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工人阶段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⑶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⑷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⑸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