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择业通知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27 11:16:06

择业通知书

择业通知书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不断扩张,房地产市场在近些年发展迅猛,一幢幢高楼大厦相继拔地而起。与此同时,无论是商业地产还是居民住宅,都涉及到业主(产权所有者)入住后的物业管理问题,因此物业管理这一依托于房地产的行业随之有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由于市场上对物业公司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导致了一些物业公司招聘的物业管理人员存在着年龄结构偏大、水平参差不齐,现代化办公软件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从而无法将先进的服务和管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管理中去,这就急需给物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关技能培训。

2 物业管理费收缴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众所周知,在物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收取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是物业公司在该物业能否生存的保障,是维持物业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目前,大多物业公司多采用工作人员入户或者是电话通知的方法收取物业管理费,通常会遇到入户家没人,电话打不通的情况,这种收费方式既费时又费力,往往事倍功半,影响工作效率,导致延误缴费时间。要想提高收费效率,可以采取提前一个月给每位业主寄缴费通知书的方法,以便使业主都能在缴费日期前收到缴费提醒,按时交费。这样每个月就需要输出大量缴费通知书。缴费通知模板如样文1:

3 Word邮件合并功能的介绍

“邮件合并”是Word的一项高级功能,是办公自动化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它主要适用于制作数量比较大、文档内容主体结构相同且个别数据信息不同的文档,例如请柬、录取通知书、缴费通知书等。邮件合并功能是要与Excel数据源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基本思路是用Word作为打印的模板,用Excel作为数据源,文档中变化的部分由数据源中数据记录行来表示。

4 利用Word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物业管理费收缴通知书

样文1缴费通知上有关“业主房间号”、“缴费日期”和“缴费金额”都属于变化的信息,如果全部由人工输写,那么这将会是一项劳动量大、效率低、重复率高且容易出错的工作。下面就介绍利用Excel工作表和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物业管理费收缴通知书的方法。该文使用的Word和Excel软件均为2003版。

制作过程如下:

1)将缴费通知文档作为邮件合并主文档。

2)用Excel建立业主缴费信息表作为数据源,见表1(此表仅显示了一部分业主信息):

3)使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缴费通知书。

首先,套用信函的形式创建邮件合并主文档“缴费通知”,同时打开Excel数据源“业主缴费信息表”。在主文档中选择“工具”菜单栏“信函与邮件”菜单项中的“合并邮件”命令,在任务窗格依次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6:在选择文件类型中选择“信函”文档类型。

步骤2/6:在选择开始文档中选择“使用当前文档”。

步骤3/6:在选择收件人中选择“使用现有列表”;在使用现有列表中选择“浏览”,此时出现“选取数据源”对话框,从中打开“业主信息库”工作簿,在“选择表格”对话框中选择“业主缴费信息表”,确定完成。

然后,在主文档的相应位置分别插入合并域“楼门号”、“上次缴费截止日期”和“应缴纳物业管理费”;在主文档的末尾处插入适当的Word域,使其每次合并时能输入所需日期,操作过程如下:

在主文档中选择“工具”菜单栏“信函与邮件”菜单项的“显示合并邮件工具栏”命令,在工具栏上选择“插入域”命令,此时出现“插入合并域”对话框,分别将“楼门号”、“上次缴费截止日期”和“应缴纳物业费金额”依次插入到主文档相应的位置上;再将光标移动到缴费通知书的末尾处,选择工具栏上“插入Word域”中的“Fill-in”,在对话框中分别输入“提示框:输入日期!,默认文字框:年 月 日”,在确定后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当前的日期。如样文2所示:

步骤4/6:由于缴费通知书模板已经提前完成,所以撰写信函这步可以跳过。

步骤5/6:在预览信函中选择“编辑收件人列表”,打开“邮件合并收件人列表”点击“上次缴费截止日期”项的下拉按钮,选择“高级”进入“筛选和排序”对话框,先点击“排序记录”将上次缴费截止日期字段按照“升序”进行排序;再点击“筛选记录”分别选择“域:上次缴费截止日期,比较关系:包含,比较对象:所选日期(例如2013-3-31)”。如图1所示:

步骤6/6:在完成合并中选择“编辑个人信函”出现“合并到新文档”对话框,在此选择要打印的信函范围后点击确定,在最后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当前日期。

以上邮件合并6个步骤完成后会出现一个新的文档,此文档中包含了所有需要打印的缴费通知书。物业管理员只需将此文档打印输出后寄给每个需要交费的业主即可。

5 结束语

本文将Word和Excel软件相结合,介绍了以缴费通知书作为打印的模板(主文档),以Excel工作表作为数据源,用邮件合并功能在缴费通知中插入合并域和Word域等步骤把数据源中的数据合并到主控文档中,批量制作出格式相同,局部内容不同的物业管理费收缴通知书。

Word邮件合并功能在物业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还可以用来制作欠费通知书,业主通告等。通过邮寄缴费通知书的方法,改变了物业管理者原有的收费方式,解放了劳动力。大家今后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需要,进行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问题,从而方便快捷的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职业技术,2011(9).

择业通知书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 现状调查 问题分析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与毕业人数增加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双重压力。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改善困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阅读是扩充阅历、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众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促进大学生阅读的举措,14所知名大学校长的推荐书目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渠道也应变得多样。本次调查研究主要是了解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关注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与阅读兴趣,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为大学生正确对待阅读夯实基础,也为高校有效地开展读书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次调查主要在南京工业大学展开。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文、管、法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大学,是国家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以该校作为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以现场发放为主、网上为辅。共发出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353份。其中男生237份,女生116份。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1.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量普遍很少

问卷统计发现,大学生每周阅读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人数占67%,每周阅读课外书籍2本以下的占77%。这样大学生平均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不到1个小时。很多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非常少,远远低于国家对大学生阅读量的推荐数,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严重不足。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阅读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男女比例为81:32,由此可见男同学比女同学花在阅读的时间更多。或许近年来随着韩剧、动漫、游戏等娱乐快速进入,微信、微博、QQ等快餐式信息采集手段的发达,大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兴趣逐渐减少。加上从高考的压力中“彻底”解放出来,多数大学生投入到读书和思考活动中的意愿降低。

2.阅读方式的改变

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里知识传播形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的方式和手段。此次调查收回的353份问卷中,有50%的人依旧坚持选择了传统的纸质阅读。但是,使用手机等手持设备阅读的人已高达37%,使用PC网络在线阅读的人占到7%。相对于纸质书籍的厚重、不便携带,使用手机、电子书进行阅读,则更加方便,随时随地。并且电子阅读在价格上也更加便宜。这就使得手持设备阅读占有很大的优势,日益赶超传统纸质阅读。而在读书地点的选择上,超半数大学生选择在宿舍进行阅读,图书馆以36%位居第二。

3.阅读内容偏向于休闲娱乐

目前市场上书籍种类繁多,各种职业作家的小说、杂志铺天盖地。数据统计发现,33%的大学生偏爱于小说。选择专业技能等实用性书籍和娱乐休闲书籍的人数都占到总人数的16%。而选择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只有13%。男女比例显示,女生比男生更爱看小说、杂志,男生则偏向于军事、政治书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娱乐为主,似乎印证了现阶段“全民娱乐”现状。

4.阅读目的被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阅读是为了储备知识,为将来专攻某一项内容打下基础。根据调查,35%的同学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会选择公认的经典书籍,27%的同学会选择老师推荐的、销量高的书籍,老师推荐或“市场公认”成了选择阅读书目的标准,自己主动地发现好书并产生兴趣的比重不高。当前大学生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或是为了消遣,或是为了应试需要。阅读需要不清楚,目的不明确,在选择阅读内容上则对自己的帮助减弱,做不到学以致用。

二、当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

1.热衷的阅读与知识累积之间的冲突

有些同学选择阅读作为课余的休闲方式,希望通过阅读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根据统计,选择小说、动漫等休闲内容作为阅读首选的大学生人数占到总数的49%。而使用手持设备、电子书等一次性阅读的人数占到了45%。阅读内容的休闲性加上看过即删、即忘的习惯,这样的阅读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知识积累。很多大学生在推荐书目中写下了《云中歌》、《花千骨》、《大漠谣》等一系列小说的名字。还有一些同学是为读书而读书。选择辅助教材、考试书籍的大学生人数有16%,只为了应急,完成学业考试,而考试过后则弃之不用。真正选择阅读经典名著的大学生占比13%,而阅读军事政治的只有10%。只有近三成的同学选择阅读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此一来,看似积极的阅读却成了白费时间精力。

2.广泛阅读与有效阅读之间的冲突

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阅读计划也没有老师和家长来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方法随意,不分精读、略读、泛读。有49%的大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会选择公认的、销售量高的书籍。有13%的大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推荐来阅读。学校乐于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体育锻炼。而现在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校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量,鼓励学生参与实习,自主创业。然而,作为学生,读书这一重要任务却被忽略了。在收回的问卷中,16%的大学生选择阅读专业技能书籍,12%的大学生选择阅读职场励志书籍,积极为创业工作做准备。学校过于的注重就业能力,而放弃了大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使得很多同学过早的接触社会,变得急功近利,而没有心思去读书。

3.实际阅读环境与预期环境之间的冲突

首先从基本的阅读环境开始看,图书馆是公认的适合阅读的地方。目前,只有36%的大学生依旧选择去图书馆进行读书,而选择在宿舍阅读的人数已超过半数。阅读环境十分吵闹随意。从社会的大环境下看,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百无一用是书生”。人们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多数人认为读书上学没有用,学习知识文化已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在校大学生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宁愿选择兼职来丰富社会经验,选择社交活动来扩充人脉,放弃阅读,以便更好地寻求就业机会,融入社会。据统计,有80%的大学生坦言身边同学没有爱读书的好习惯。随着职业作家、的出现,市场上的书籍大都朝着“忆青春,疼痛系”发展,同质化严重,加上大量的成功学、创业论等,这些都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偏离正确的阅读轨道。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快餐文化” 等等, 虽然在大学生阅读比例较高, 但这种作品阅读得快, 遗忘得也快, 很少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整个社会浮躁、急功近利,使得大学生没有一个能安心阅读的良好环境。

三、 大学生阅读问题改善建议

1.大学生本人明确阅读目标

作为学生,读书依旧是首要任务。在调查中,27%的大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取信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而阅读的占比26%。然而,有4%的大学生阅读的目的确实盲目随机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说过:“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多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等书籍,可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文化素质,加大知识储备。根据自己日后的学习、工作发展需要,明确目标,独立自主选择有用的书籍。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将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做一个一周的详细规划,尽可能的完成目标,并且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将阅读作为一种目标直至变成习惯。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项阅读导读活动

学校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学校应发挥大学生社团等正式群体的作用,培育、建立课余文化中心,积极培养课余文化骨干力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把校园文化活动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根据调查显示,13%的大学生根据老师推荐书目来选择阅读内容。由此看来,学校老师时可以给大学生一定的指引。在不影响学业知识的学习下,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专项的读书活动,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经费,让学生在组织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了解阅读的重点和意义。其次,将阅读作为一门课程建设。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讲解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设置阅读任务,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名作家来校开展讲座,读书会等,利用名人效应,让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3.社会进行积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大学生阅读现状的改变一方面是本身思想观念的转化,根本则是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的压力,大学生的阅读除了为完成学业外,更多是满足于日常娱乐消遣以放松身心,对繁杂的经典阅读不感兴趣。出版社可以利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等各种契机,将读书活动,读书交流会带到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组织相关的读书讲座、读书交流会、作家签售活动等。重视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做好营销推广活动。目前,通过纸质阅读的大学生人数占到68%,所以说书店的宣传尤为重要。将经济利益的驱使转变为文化知识的沁入,加大对文学名著、经典内涵书籍的推广,能在很大程度上勾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地点与环境提供给大学生。对于图书的购买阅读,有36%的大学生在乎图书的价格以及封面内容和印刷效果。出版商可以适当降低书籍的售价,更用心的进行书籍编排和形象设计,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望。在促进大学生积极阅读的基础上,也有效的提高出版社的销售量。社会更需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大对知识文化素养的重视程度和阅读设施环境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从根本上说, 大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综合问题, 既要让大学生有书读, 又要做好导读工作, 同时, 还要深化教学改革,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利于他们有时间读书, 乐意读书,读好书。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大学生本人和学校的多方努力,提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阅读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内涵,贯彻“读书、读好书”的理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 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家庭、高校和社会各界予以重视和关注,进行积极引导。阅读,作为一种精神的需求,真正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还是要有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图书。在新形势下,出版业除了要有社会使命感,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为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外,还要有时代紧迫感,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着眼于未来,做有品味、有风格的图书以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心灵家园。

参考文献:

[1]孟恒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作家,2015(3):142

[2]王亚琴.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出版业对策浅析[J].中国出版,2010(9):58-60

[3]余双好,梁涛.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1996(3):7-10

择业通知书第3篇

1.口头表达能力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在回答“您的普通话标准吗”时,选择“非常标准”的占10.7%,选择“不大标准,方言口音明显”、“不标准”的各占13.02%、1.4%,其他的选择“基本标准,有个别方言音”;在回答“您的普通话表达流畅吗”,选择“非常流畅”的占8.84%,选择“基本流畅”和“不够流畅”的各占39.53%、4.65%,其他的选择“流畅”;在回答“您说话的语速如何”时,选择“不快不慢,适中”的占59.07%,选择“很快或者很慢”、“偏快”、“偏慢”的各占2.79%、24.65%、13.49%;在回答“您的普通话表达是否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时,选择“我做得很好”的占3.72%,选择“有时候我行,有时候不行”的占34.88%,其他的选择“大多数时候我可以做好”,选择“总是做不好”的没有;在回答“您认为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得体性如何”时,选择“总是很得体”的占3.26%,选择“有时候得体,有时候欠得体”、“总是欠得体”的各占43.72%、1.86%,其他的选择“大多数时候得体”;在回答“您是否能够理解、整理、归纳别人的发言并转化为自己清晰简明的语言加以复述”时,选择“可以很好地做到”的占6.51%,选择“一半一半,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有难度,总是做得不好”的各占34.42%、2.33%,其他的选择“对于大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回答“如果进入职场,您对自己使用口头语言进行职业交际是否有信心”时,选择“我很有信心”的占6.51%,选择“有点信心,但是信心不够”、“没信心”的各占34.88%、3.72%,其他的选择“有信心,但是担心有些地方做得不好”。数据说明受调查者普通话表达的准确度和流畅度不够理想,表现非常好的受调查者比例低;40.93%的受调查者语速不理想,情况较为严重;普通话表达的清晰性、得体性、简要性几方面,都有超过30%的受调查者表现欠佳,得体性方面欠佳的比例还超过45%;有接近40%的受调查者对使用口头语言进行职业交际的信心度不够。2.书面表达能力在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在回答“您觉得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基础如何”时,选择“很好”、“较好”的各占2.33%、29.77%,选择“一般”、“较弱”的各占63.72%、4.19%;在回答“您的公文写作程度如何”时,选择“我对文种的把握到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写出优秀的公文”的有0.46%,选择“有部分文种的使用我不清楚,结合实际情况写作有难度”、“对于不同的文种我模糊不清,不知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写作”的各占51.16%、8.37%,其他的选择“常用的文种我基本把握,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写出合格的公文”;在回答“您驾驭文字的能力如何”时,选择“我的书面语言表达‘言简意赅’、流畅清晰”的占8.37%,选择“我的书面语言表达基本清晰,语句通顺但是欠简洁”、“我的书面语言表达总是不够清晰,语句欠通顺,表达啰嗦”的各占39.53%、4.19%,其他的选择“我的书面语言表达清晰流畅,但是简洁性方面一般”;在回答“您使用书面语言的规范性如何”时,选择“从日常用语到公文特定用语,我的使用都很规范”的有0.93%,比例非常低,选择“日常用语的使用基本规范,但是公文特定用语使用不够规范”、“从日常用语到公文特定用语,我的使用都欠规范”的各占51.63%、3.26%,其他的选择“日常用语我的使用规范,公文特定用语使用基本规范”。数据说明接近70%的学生没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基础,接近60%的学生公文写作能力差,写作有难度甚至不知如何写作,驾驭书面语言的能力和使用书面语言的规范性都较差,尤其是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对公文语言的掌握欠缺特别明显。

二、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对汉语应用能力的忽视

首先,社会上本来就存在不重视汉语的现象,高职层次的大学生也是如此。文秘专业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将来的职业需要有过硬的汉语应用能力,但是普遍对此能力不重视,对自己母语的运用没有尊重和敬畏感,认为能够大概掌握、大概运用就可以了。第二,学校内及社会上的很多人愿意在外语学习上花时间和功夫,但是忽视母语的学习。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会热衷于外语学习,考各种外语证书。第三,高等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往往着力于培养岗位需要的显性技能,对于比较内化的素养,如人文素养、语言素养等,往往容易被学校和学生所忽视。这就造成在高职院校,像汉语应用能力这种不是马上能够立竿见影的、较为内化的能力,学生不重视,其中就包括文秘专业的学生。

(二)电脑、网络的影响

网络已经成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了解资讯的主要渠道。他们在享受了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语言喜欢反叛和解构汉语,稀奇古怪的词语层出不穷。这些现象,伤害了汉语的表达功能。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他们频繁地接触和使用电脑、网络,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

(三)整体的汉语能力基础相对较差

高职院校学生学历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或者更高层次的学生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低些。首先是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其中就包括汉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从上文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一般文字的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除了基础相对薄弱之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相对不足。

(四)语言课程学习较为枯燥的特点

高职文秘专业,会根据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开设相关的语言课程,一般包括口语交际、写作、汉语基础等汉语课程。这些课程,承担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任务。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开设《实用口才与交际》和《应用文写作》课程,很多学校还会开设《现代汉语》或者《汉语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都不容易形象、生动,情感性不强,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应用文写作》,因为应用文大多有严格的格式规范,有严谨的语言表述,有准确的内容要求,注重实用性,所以总体而言,缺乏情感性、趣味性,比较枯燥。再如《实用口才与交际》课程中的普通话训练环节,需要学生对每一个音节音调反复、坚持的训练,这个过程较为枯燥。语言课程学习较为枯燥的特点,使学生比较难以认真投入、坚持学习。当然,为了达到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除了上述的语言课程,很多学校还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设其他课程。这些课程不属于此处所述的语言课程,它们所起的作用下文将进行阐述。

(五)文秘专业学生普遍沉静的个性

高职文秘专业的定位在于培养初、中级的秘书。现代西方国家的中、初级秘书女性达到90%[2],在中国,中、初级秘书也大部分是女性,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是女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本来,根据性别的总体规律,相比于男性,女性具有更强的语言能力。但是,文秘专业学生普遍的个性特点,影响了这一优势的发挥。笔者从2001年至今,一直担任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专任教师。根据多年的观察、了解发现:文秘专业学生总体性格文静内敛,配合度高,比较听话。笔者所在的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60%左右的文秘专业学生来自小城市或者农村,这些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一般,有30%的学生家庭困难(从每年申请家庭困难认定和助学贷款的比例可以推断)。偏内向的性格、家庭条件不好引发的自卑和恐惧心理、成长过程中见识不够广、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认识,坚持日常实践

首先必须让学生重视汉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在生活中坚持实践。一可以在做专业介绍和相关课程介绍时,结合秘书职业的要求和特点,让学生明白汉语应用能力对于秘书职业和自身幸福的意义。二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或者校内对此领域有研究的老师开办专题讲座,让学生提高对汉语应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并介绍提高此能力的方法供学生借鉴。三专任教师和班主任可以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如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阅读、理解、领悟能力,积累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的养料,尤其要引导学生多读经典著作,规范语言表达,以对抗网络语言碎片化与不规范化现象的影响;鼓励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生活中多写作日记、读后感、书信等,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和要求学生在与同学、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注意说话的方式,思考沟通的技巧和有效性。

(二)科学的专业课程安排

一是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定位课程任务。在笔者所在的学院,主要是以下几门课程承担了汉语应用能力培养的任务:《实用口才与交际》、《应用文写作》、《办公室工作实务》、《商务沟通》、《中外文学作品鉴赏》。其中《实用口才与交际》主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扫除学生普通话听知和表达的障碍,同时让学生懂得口语交际的常用技巧。《应用文写作》是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从上文的现状调查可知,文秘专业学生总体的写作基础、驾驭语言的能力,尤其是公文的写作能力较差,形势较为严峻。所以,这一方面的能力需要在课堂内外严格要求、加强训练。因为网络语言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很大,任课老师需要强化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尤其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针对语言课程比较枯燥的特点,任课老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办公室工作实务》主要是结合办公室职业情景,训练学生在“办事”过程中语言表达的目的性、得体性、有效性。《商务沟通》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商务环境中,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进行得体的沟通交际。《中外文学作品鉴赏》主要是增强学生对人性和人情的感性认识,为人际沟通奠定良好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二是需要科学安排相关课程的实习。文秘专业的学生总体文静、内敛,交际意识不强,而且汉语应用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所以上述课程的课程实习,需要创造学生和人直接沟通的机会和环境。如笔者所在学院的《办公室工作实务》课程实习,是安排学生到学院内部的各个部门,安排他们接打电话、写作公文、沟通协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办公室工作技能,锻炼与人交际的能力。再如《商务沟通》实习,可以和一些商务公司合作,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商务环境。一般商务公司办公室需要的人员是很少的,学校很难一下子联系到几十上百家的企业满足学生实习,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以与客户服务和营销服务岗位工作量大的公司合作,这些公司需要的人数多。在这些工作岗位实习,需要学生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学生在复杂的商务环境中学习和体验交往心态、语言表达、交际技巧,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三是安排有效的毕业实习。文秘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通过时间较长的综合性的毕业实习来锻炼。汉语应用能力,作为文秘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也需要在工作中提升。所以,可以要求学生的毕业实习必须在真正的工作单位完成,而不是模拟的实践。毕业成果不写毕业论文,而写毕业实习报告,就是写学生自己真实的实习过程及实习体会,是只属于自己的工作总结。在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语言与人交际。写作总结的过程,既是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职业交际能力的一个反思、总结的过程。学生的实习单位,可以自己联系,也可以由教研室帮助联系。此时,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社区就可以发挥作用。

(三)积极投身社团、竞赛及社会活动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总体比较文静,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欠佳,所以要多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团活动、各类竞赛及社会活动,在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一是社团活动。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有属于第二课堂的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锻炼目标进行选择,参与社团的日常训练和各种活动。笔者所在的学院有紫藤文学社、论辩协会等,加入紫藤文学社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加入论辩协会可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另外,院、系的学生会是配合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组织,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在学生会的工作中,需要写作计划、总结、申请、海报、新闻报道等公文,需要组织各类活动,和领导、老师、同学进行大量的沟通。这些工作,可以大大提升汉语应用能力。二是竞赛活动。首先是专业竞赛,如全国和省的秘书职业技能大赛、省的公文写作大赛。笔者所在的学院基本上每年都会组织文秘专业的学生参加此类比赛。以全国和省的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为例,可以发动甚至要求全体同学参与选拔赛,鼓励学生克服害羞、胆怯、恐惧的心理,在竞争中锻炼。因为选拔赛面广,如果以选拔赛作为强化训练的契机,那么对学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根据全国及省秘书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大赛都有演讲和写作环节。自我介绍、即兴演讲可以很好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根据情景写作可以很好地锻炼书面表达能力。专业竞赛中还有学校组织的专业技能竞赛,笔者所在的学院每年都组织技能竞赛月活动,每一个专业都有比赛项目,文秘专业组织的商务沟通情景剧表演大赛、公文写作大赛、普通话表达技能大赛等,都是锻炼汉语应用能力的良好平台,可以多鼓励、发动学生参与。还有一些竞赛,不是文秘专业的专业竞赛,但是也是提高汉语应用能力的良好机会,如省、校组织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论辩比赛,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是社会活动。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在交际实践中形成的,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笔者所在的学院,每年都组织三下乡活动,学生到农村去帮农、支教,这是交际、表达能力提升的良好训练平台。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担任亚运会的志愿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胆量、信心和语言表达。学校组织的其他志愿服务,如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可以让学生在表达爱心的同时,学习如何与老人沟通,并达到预定的慰问目标。

(四)参加汉语应用能力考证

择业通知书第4篇

调查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调查报告所调查及研究的问题。

(一)调查时间:2013年8月5日2013年8月12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查问卷。

(四)调查数据: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45.90%),女生66人(约占54.10%);大一学生50人(约占40.98%),大二学生70人(约占57.38%),大三学生2人(约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查结果为:约53.11%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28.08%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18.80%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19.67%的同学选择是,约55.74%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平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6.56%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67.21%的同学在13小时之间,约22.95%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3.28%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3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平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73.77%的同学选择13本,约14.75%的同学选择46本,约4.92%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50.82%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8.2%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学习,当学霸,约27.87%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3.28%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29.51%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9.84% =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55.74%的同学选择图书馆,36.07%的同学选择自习教室,约73.77%的同学选择寝室,约55.74%的同学选择家,约22.95%的同学选择书店,约1.64%的同学选择食堂,约6.56%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习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来源的问题,约70.49%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55.74%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42.62%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55.74%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32.79%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3.28%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来源。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59.0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50.82%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34.43%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21.31%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40.98%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14.75%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19.76%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6.56%的同学选择军事,约1.64%的同学选择法律,约32.79%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14.75%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72.13%的同学选择小说,约8.2%的同学选择散文,约3.28%的同学选择诗歌,约1.64%的同学选择其他,约11.48%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3.28%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22.95%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67.21%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9.84%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13.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19.67%的同学选择会,约34.43%的同学选择不会,约45.9%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14.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59.02%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14.75%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21.31%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4.92%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4.92%的同学选择较多,约62.3%的同学选择一般,约22.95%的同学选择较少,约9.84%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31.15%的同学选择会,约60.66%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8.2%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对于网络小说的看法,约24.59%的同学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约22.95%的同学认为充分利用现代载体,利于传播,约14.75%的同学认为内容和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约37.7%的同学认为整体品位不高,质量较差。比较多数的同学不看好网络小说,这是要在鱼目混杂的书堆里有双明辨的慧眼,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但不能只作为消遣的工具。

18.读书应该是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宁可少读,也要读得有质量,约27.87%的同学选择了泛读,了解大意,能读更多的书,约37.7%的同学选择了努力既求质又求量,当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怎样读得既有质又有量,值得我们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或者做些读书笔记,提升我们读书的质量。

19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83.61%,提高学习成绩约为16.39%,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52.46%,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57.38%,消遣,打发时光约为45.9%,选择其他的约为4.92%。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择业通知书第5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国务院有关深 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简政放权, 1/2 实现企业退出便利化,降低企业退出成本,服务市场主体规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便捷高效。按照条件适当、程序简便、方便企业的要求,简化注销登记手续, 优化注销登记流程,创新服务发展方式,提高登记注册效率,构建便捷高效的市场退出 机制。

(二)公开透明。公开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的条件、程序、期限和审查要求,规范 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和登记材料,优化登记注册流程,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三)控制风险。完善企业简易注销制度设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保障交易安全, 保护债权人、 2/2

陕西工商行政管理网上登记平台_公司注册网上登记流程指导(2014)网上登记流程指导 一、网上登记系统操作流程 第一步:用户注册、登录 用 户 登 录 天 津 市 工 商 行 政 管 理 局 政 务 网 站 (http : //),点击“网上办公”中的“企业注册申请” 或“企业名称预核准”窗口。首次办理网上注册业务,必须进行 用户注册。

第二步:网上申请 填报登记注册信息,提交网上登记注册申请。

第三步:网上预审 属地登记机关由内网登陆“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综合业务 管理系统” ,点击进入“待办工作”窗口,对外网上报的登记申请 进行预审,做出“初审通过”或“驳回”的决定。对网上登记注 册申请进行预审时,用户可登录服务系统查询预审结果。被驳回 的申请,申请人按照驳回原因修改后再次上报。

第四步:递交材料 初审通过的,申请人打印登记材料,自登记机关初审通过之 日起 60 日内,向属地登记机关提交与网上登记申请内容一致,并 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材料原件。

业务办理流程图如下:1 二、用户注册:每个口令只能用于一个企业的名称查询和设立登 记,不能在两个企业同时使用。

1、登陆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红盾网,网址为: / ,根据业务需求,点击“网上名称预 核准”或“企业注册申请”3、在用户登录窗口,点击“注册” ,注册一个用户名,设臵密码:2 4、在以下的用户注册界面中填写用户信息:注意: (1)应填写真实姓名及手机号,密码遗忘或被盗时,可 通过手机短信重新获取; (2)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一个邮箱只能注册一次, 一个用户名仅可申请一个名称,及该名称的登记; (3)应牢记所申请用户名及密码。

5、用户信息填写完毕,注册成功后,点击页面下方“返回登录” 选项,即可返回用户登录界面,输入刚刚申请的用户名、密码、 及验证码,办理名称或设立登记。3 三、名称预核准网上登记 网上企业名称登记申请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名称分类—— 2、名称查重——3、填写名称信息——4、填写申报人信息——5、 上报——6、等待审批——7、办理名称预先核准信息补录及打印 名称预先核准申请通知书,共 7 个步骤。

1、登录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红盾网,网址为: / ,点选该页面网上办公栏目下“网上 名称预核准” :2、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申请的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4 3、在出现的界面上,点选“设立登记----名称登记申请”选项, 进入名称登记申请界面:5 4、根据自身所申请企业情况选择名称分类,点击“下一步” :注:名称分类确定后不可修改,应根据拟设立企业类型选择 好。6 5、在接下来的名称查重页面中,输入企业名称信息。注: (1)企业名称结构依照提示应为,企业(机构)名称=名 称区划+企业(机构)字号+行业用语+组织形式。

(2)下图中用蓝色横线标出项为点选项(其中两个名称区 划选项框,仅需选择头一个) ,红色横线标出部分为自 填项; (3)企业(机构)名称为自动生成项目,不可自行修改。6、在名称查重界面录入企业名称信息后,点击“名称查重”选项 进行查重,例如,想申请“天津市熙乾兴机械有限公司”的企业 名称,其查重过程如下: 先查“熙乾兴”三个字,如下图:7 “熙乾兴”三字作字号通过后,再两个字查重,如下两图:在此例中,通过以上查重过程可知, “熙乾兴”三个字作机械 制造公司字号不可用,但可使用“熙乾”二字作为字号,故可申 请“天津市熙乾机械有限公司”这一企业名称。8 注: (1)三个字以上(包括三个字)做企业字号,其名称需 要两两字查重,不得包含其他同行业企业名称(有投资关系的除 外) 。两两查重过程中发现有“系统提示您的名称与下边提示的名 称相近”的提示时,该字号为不可用字号,更改字号后重新查重, 直至按照以上两两查重规则查重通过; (2)行业用语、行业门类、 行业代码应参照国名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加以选择。

7、在接下来的名称信息窗口,填写拟注册企业信息,此步骤需填 写拟注册企业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企业类型,点击“保存”后, 进一步填写投资人信息。注: (1)企业(机构)类型选项应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如一个 自然人出资应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 ; (2)点击完“保存” ,然后再在投资人信息栏中,单击“新 增” ,录入投资人信息;其中,录入投资人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投资人类型的选择,9 如自然人的信息录入依照下图操作:当投资人为其他类型时(其类型的选择可参照投资人提供身 份证明所显示类型标识) ,如企业法人投资,按下图录入:8、保存以上信息成功后,单击“下一步” ,填写人信息,需 填写的为用红框所圈部分: 注:委托期限应不超过一个月。9、将以上信息保存完毕后,点击“上报”10 10、点击上报成功后,在 2-3 个工作日后,重新登录红盾网,用 自己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点击“我的申请”查看审核意见即可。当系统提示:您申请的名称工商部门已审核通过,即可点击“显示申请书” ,打印申请材料并签字盖章;并点击11 “受理通知书” ,打印的受理通知书,凭打印的受理通知书和申请 材料到注册科领取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注:提交的申请材料应与当初网上申请一致,包括拟注册企业 登记信息,也包括委托受理人信息、电话。

名称登记后,没有领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时,不 能进行网上申报,否则该通知书不能打印。那时则不能进行登记 申报。

四、企业网上受理登记申请 网上企业设立登记申请包括如下步骤:1、填写名称信息、核 准文号——2、填写企业基本信息——3、上报——4、等待审批— —5、修改后上报或打印申请登记材料签字盖章——6、登记大厅 现场申报——7 领取营业执照。

1、登录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红盾网,网址为: /,点选 “企业注册申请” ,2、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申请的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12 3、在出现的界面上,点选“设立登记----公司登记”选项,进入 名称登记申请界面:4、填写申请企业预先核准的名称和核准文号,点击“确认” :13 5、依次录入“公司主体信息” 、股东或发起人信息、股东决定、 执行董事决定、非公党建信息、许可信息、指定代表(共同委托 人)证明,将以上信息保存完毕后,点击“上报”14 15 16 17 6、点击上报成功后,在 1 个工作日后,重新登录红盾网,用自己 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点击“我的申请”查看审核意见即可。当系统提示:您申请的登记工商部门已审核通过,即可点击 “受理通知书” ,打印的受理通知书,点击“打印登记材料” ,打 印的申请书,在申请材料签字盖章,并按照提交材料目录准备相 关的登记补充材料,凭打印的受理通知书和申请材料,到工商部18 门申领营业执照。

注: 1、注册科近期下发全部登记的电子模板,各单位可以根据需 要填写打印后使用。

2、提交的申请材料应与当初网上申请一致,包括拟注册企业 登记信息,也包括委托受理人信息、电话。

3、如果股东提前签字的,可以凭打印的申请材料申报,允许 经办人修改相关内容,解决股东多次签字往返的困难。19

陕西工商行政管理网上登记平台_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网上注册申请操作指引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综合法律门户网站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网上注册申请操作指引1.登录系统。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http://) “服务导航”栏的“网上登 记” ,或该页左下方“网上申请”栏的“企业登记”登录系统;也可通过中国企业登记网( http : //qyj.saic.gov.cn/) ,点击首页左侧“在线办理”登录系统。

说明:没有电子营业执照的企业,选择“普通登录”方式登录系统。已经持有电子营业执照的企业, 选择“电子证书登录”方式登录系统。

2.选择类型。根据所办业务,选择“企业设立申请” 、 “企业变更申请” 、 “企业备案申请”或“企业注 销申请”业务类型。

同一企业一次只能选择一种业务类型,待申请的业务办理结束后,方可再次申请业务办理。

注意:企业变更同时需要办理备案业务的,应当选择“企业变更申请” ,该业务类型将会将变更、备案 一并处理;只办理备案的,应当选择“企业备案申请”模块。

3.填写信息。根据提示,填写申请相关信息,如:企业设立,首先选择企业大类,填写企业名称预先 核准通知书文号或者已核准企业名称查询已有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的信息,然后补充完整页面上企业登记要 求填写的其他信息, 注意:*表示必填。通过点击“下一步”或页签可进行页面切换。

在系统中填写的信息真实有效,以保证通过系统打印出的文书内容无误;要求填写的手机号可接收短 信,以保证申请人及时了解业务办结情况。

4.上传文件(PDF 格式) 。选择所需提交的文件目录,根据目录显示对应上传已经签字(盖章)材料的 PDF 格式扫描件。

注意:目录中如果缺少需提交文件名称可通过“添加材料”按钮,自行录入材料名录,增加材料目录 信息。

5.检查提交。对填报信息和上传材料进行预览,再次确认填写信息后,点击“检查”按钮,系统会对 申请人填写的信息和上传的附件材料进行初步检查;检查通过后点击“提交”按钮,通过互联网将申请业 务提交至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业务部门进行审查。检查不通过的,申请人需根据提示修改填报信息,直至业 务检查通过方可将申请业务提交至业务部门审查。

注意:业务状态为“已提交待预审”表示业务已经提交成功,此时申报信息只能查看,不能修改。

6.查看反馈。登录企业登记系统,点击“我的业务申请”查看申请业务审查过程反馈信息。

审查意见为“退回修改”的,业务信息可查看、修改或者将申请的业务直接“删除” 。

审查意见为“驳回”的,业务信息可查看、不可修改。

审查意见为“拟同意”的,表示业务处于在审核中且没有办结,业务信息可查看、不可修改。

7.现场交件。现场收到“预约材料提交时间”手机信息或查看系统业务办理状态为“已办理成功”后, 打印系统生成的文书及并其他材料到现场提交规定的纸质材料。

择业通知书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考证热;学校;用人单位;社会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30-02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己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跨越,扩招后就业高峰的来临和各行各业“持证上岗”制度的实行,使得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的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大学生普遍产生就业危机感。根据劳动部“2010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表明,较往年相比,2010年应届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就业率呈现下滑趋势。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数在校大学生不得不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担忧。许多同学选择了考取有关方面的证件来作为自己将来就业的优势。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会不断加强,积极主动参加职业培训,以取得人才市场的“通行证”。“考证热”现象由此在我国的高校里蔓延,并持续升温,现已成为各高校中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专家、老师、用人单位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理性对待大学生“考证热”这一现象,亟需探讨出一些应对策略。

1 对大学生考证类型分析

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大学生主要的考证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类:通用型证书、能力型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1)通用型证书。

此类证书由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组织,不管考生专业(文史类、理工类还是艺术类) 和考生类别(大专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都有必要通过考试来获得肯定的认证,主要包括CET 等级考试成绩报告单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目前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2)能力型证书。

此类证书是考生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或为了获得社会肯定,为自己的发展和就业增加砝码的资格认证,一般分为英语能力证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如IELTS 成绩证书、TOEFL 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博思BULATS 证书、Accp 软件工程师证书、微软系统管理员证书等。因为这类证书被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认同,这类证书成为大学生考证的“公共选修课”。

(3)职业资格证书。

此类证书范围较广,种类最多,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申请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有些证书属于政府强制性的上岗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外贸单证员证书、导游资格证书、跟单员证书、报检员证书、报关员证书、会计资格证书、物流资格证书、秘书资格证书、司法考试证书等。

2 大学生“考证热”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考证热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这几方面的因素影响。

(1)国家政策因素。

自我国开始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以来,大学生考证就有了政策保障,政府更是对一些责任较大、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明确从业人员在进入行业之前必须先取得上岗资格,这使得想进入这些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进入到考证行业中去。此外,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大批外贸和外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光看重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为大学生“考证热”增添了助燃剂。

(2)学校因素。

因长期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实行高度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适应性不强、后劲不足等方面,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大学生不得不通过考证来改善和提升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跟上时展的步伐。

(3)用人单位因素。

据有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备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且所持证书与所学专业背景一致、与本人实际能力一致为最佳。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时,很难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这个时候含金量较高、社会认可度较高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定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行业必须具备强制性的上岗证书,此时用人单位无疑会优先录用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大学生。

(4)大学生因素。

因社会就业岗位供求的错位、就业渠道不畅通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使得相当多的大学生充满了就业危机意识。加之大学毕业生理想的择业就业地一般在发达区域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招聘时竞争更为激烈。为了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完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一般均会主观上选择考取社会上几个比较热门的证书,以增加就业的砝码,增强就业自信心。

3 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考证存在“学生自身对考证缺少规划,选择较盲目,学校在考证宣传、引导方面做得不够到位、用人单位盲目以证设立门槛以及社会对证书缺少正确认识和对考证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四方面着手,让大学生更理性地对待考证。

(1)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升。

大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科学地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把本专业知识学精学透,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有针对性地考证,做到“保证必须,选择对口,瞄准强制,力争权威”。首先,必须正常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保证必须的实际含意;选择对口就是选择与你所学专业对口的相关证书和自己毕业后有意向就业的岗位证书;瞄准强制就是选择一些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必须持有的证书,不需要面面俱到;力争权威就是选择在行业类具有权威性的证书。总之,大学生应把“考证”作为专业学习的补充,作为一种提升自己综合实践能力的手段,结合本人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再加以选择。

(2)完善大学生职业直到体系,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要完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和择业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考证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考证工作的管理,通过合作培训考证或直接等方式,引入国家政府指定证书项目、实行劳动准入制度的专业岗位资格证书以及权威机构认证能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用人单位认可度较高的证书项目,重点动员、引导学生以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证书为主,组织一定数量熟悉考证项目的教师融入大学生考证过程中去,树立起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意识,确保考证培训的质量,使学生既能获得证书又能提高综合素质。

(3)正确的人生观,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应用。

目前一些企业在整个人才引进流程中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招聘时侧重职业证书,在工作中又重实际能力。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进一步完善择才标准和方法,在招聘时应充分考查应聘者实践操作能力及理论水平,采取健全内部毕业生市场,规范内部晋升、报酬制度等方法。证书代表应聘者学习过什么知识,反映应聘者的技术能力,但并不证明应聘者很精通,不能反映其综合素质。用人单位考核求职者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能否在一个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最终只会以试用期间的表现作为考核求职者的唯一依据。

(4)加大学生职业培训力度,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相吻合。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证书的颁发机构,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尤其是职业资格类证书,更好地把他们的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提高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开展类似如2009 年推行的“三年百万见习计划”,接纳一百万在就业上碰壁的毕业生,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以至日后可直接上岗。此外,政府对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要进行定期检查,加强对其教学过程的监控,确保考证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逐步规范,一些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必然的,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的岗位会越来越多。因此,只要我们理性对待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大学生在学历之外再考一本或几本相关资格证书,既符合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香.从“考证热”分析大学生就业[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

[2]闻建华.对大学生“考证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5).

[3]崔斌.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形成及其引导[J].辽宁教育研究,1988,(4).

择业通知书第7篇

大学生课外读书调查报告

经统计,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发现大家先不论读的是什么,但最起码都是挺重视读书,受调查的所有人(100%)都认为大学生是应该多读书的。有63.6%的人每学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书,所有人每天读书都可以达到一个小时以上,有27.3%的人甚至可以达到4个小时的阅读量。同学们普遍也可以在假期花费5%~10%的时间来读书,这种读书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但态度端正并不代表就是喜爱,当问及平时最爱的课外活动且只能选一个时,45.5%选择了上网,27.3%的人选择了上街,还有18.2%选择了唱歌,运动只有9.1%,读书则完全被抛弃了。

在当今的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地发展,新鲜有趣的事物是层出不穷,以前学生日常的课余活动正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上网,聊天,逛街,购物,ktv……网络的魅力远远超越了书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过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在网上,网络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上网已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连阅读也是一样的逃脱不过,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就算是看书,其中选书原由有27.3%的人是因为网上排名,阅读的主要途径有54.5%的人还是通过网络在线或下载!

高校在校生一直被视为一个最主要的阅读群体,但同样他们的纸质媒体阅读目前也在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到网上下载文章与书来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省钱又省时,何乐而不为!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一点,网上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网上的书籍与知识也是不完备的,网上阅读只能算浏览。而文科学习涉及到的好多书籍,需要精读,就是说需要一个反复阅读、咀嚼思考的过程。一个具备相当人文素质的大学生,仅仅能够获得信息还不够,还必须经过认真的努力,通过课内与课外的阅读,培养一种思考能力,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学术训练,以至能够加工、利用这些信息。

而且在刚才提到的高阅读量(63.6%的人每学期可以看6本以上的书)中,又有多少的含金量呢?大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前三名是网络文学,校园作品和文学名著;阅读的杂志有54.5%是时尚休闲类;81.8%的人阅读课外书的原因是满足个人兴趣需要;当大家提到“书”这个名词时,潜意识中反映出来的几乎都是小说。

这说明了什么?大家是在读书,但绝大多数都是在读闲书。与自己专业,自己未来都无关紧要的书,大量的涌进了好不容易争来取的读书时间!整合起来就是这样的,每周下课后,上网,顺便下些电子小说,回来到寝室就开始大量的阅读,看累了还可以拿些时尚休闲类的杂志来看,到了周六、日女生去唱ktv,完了去逛街、买衣服,男生就继续上网或打点篮球做做运动。

大部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就这样虚度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阅读的出发点是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他们喜欢读名人传记,自然科学,经济类、纪实类和哲学,他们会看外语类杂志,这些人不能说他们一定会成功,但相信这样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准备了,所以成功的几率也就大了!

通过这次调查,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可以抓住课余时间,去好好的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读纸质书!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调查报告所调查及研究的问题。

(一)调查时间:2019年8月5日2019年8月12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查问卷。

(四)调查数据: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45.90%),女生66人(约占54.10%);大一学生50人(约占40.98%),大二学生70人(约占57.38%),大三学生2人(约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查结果为:约53.11%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28.08%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18.80%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19.67%的同学选择是,约55.74%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平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6.56%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67.21%的同学在13小时之间,约22.95%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3.28%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3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平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73.77%的同学选择13本,约14.75%的同学选择46本,约4.92%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50.82%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8.2%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学习,当学霸,约27.87%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14.75%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3.28%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29.51%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9.84% =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55.74%的同学选择图书馆,36.07%的同学选择自习教室,约73.77%的同学选择寝室,约55.74%的同学选择家,约22.95%的同学选择书店,约1.64%的同学选择食堂,约6.56%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习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来源的问题,约70.49%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55.74%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42.62%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55.74%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32.79%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3.28%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来源。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59.0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50.82%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34.43%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21.31%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40.98%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14.75%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19.76%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6.56%的同学选择军事,约1.64%的同学选择法律,约32.79%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14.75%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72.13%的同学选择小说,约8.2%的同学选择散文,约3.28%的同学选择诗歌,约1.64%的同学选择其他,约11.48%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3.28%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22.95%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67.21%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9.84%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13.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19.67%的同学选择会,约34.43%的同学选择不会,约45.9%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14.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59.02%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14.75%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21.31%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4.92%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4.92%的同学选择较多,约62.3%的同学选择一般,约22.95%的同学选择较少,约9.84%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31.15%的同学选择会,约60.66%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8.2%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对于网络小说的看法,约24.59%的同学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约22.95%的同学认为充分利用现代载体,利于传播,约14.75%的同学认为内容和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约37.7%的同学认为整体品位不高,质量较差。比较多数的同学不看好网络小说,这是要在鱼目混杂的书堆里有双明辨的慧眼,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但不能只作为消遣的工具。

18.读书应该是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宁可少读,也要读得有质量,约27.87%的同学选择了泛读,了解大意,能读更多的书,约37.7%的同学选择了努力既求质又求量,当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怎样读得既有质又有量,值得我们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或者做些读书笔记,提升我们读书的质量。

19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83.61%,提高学习成绩约为16.39%,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52.46%,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57.38%,消遣,打发时光约为45.9%,选择其他的约为4.92%。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择业通知书第8篇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阅读认知、阅读动机、阅读媒介、阅读场合、阅读内容等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前大学生阅读的特征,并从阅读环境、阅读资源、推广途径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133-03

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的阅读行为发生了嬗变,传统阅读、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社会化阅读等阅读形态并存。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兴媒介的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传统媒介中,纸质图书阅读时长增势较为明显;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1]。

大学生作为国民阅读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阅读行为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出发点和依据,相关研究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张卫、邓香莲从阅读时间、文献来源、阅读媒介等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2]。陆波在分析在校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干预和引导学生阅读的措施[3]。王建军对上海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4]。此外,另有较多的学者对大学生的手机阅读行为进行了重点研究,如:钱鸥、李翔翔从阅读时间、获取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便利四个方面研究了用户手机阅读行为特征[5];李武从使用年限、使用频率、使用时长、阅读场所、阅读方式、付费方式、读物类型和依赖程度等8个方面揭示上海地区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使用状况[6]。

1研究方法

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现场发放问卷和在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征集样本数据。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考察,主要包括阅读认知、阅读意愿、阅读目的、阅读频率、阅读方法、阅读内容、阅读媒介、内容获取渠道、阅读场合、阅读障碍、到馆目的及到馆频率等方面;另一部分用于对大学生主体特征的考察,主要包括用户性别、学历、专业背景。

本次调查于2015年4月开始,历时1个月。现场调查的对象为南京邮电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84份,其中有效问卷357份;在线问卷调查通过E-mail邀请大学生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获取有效问卷141份,合计收集到有效问卷498份。在有效问卷样本的调查对象中,从性别来看,男生218人,女生280人;从学历层次来看,大一本科生159人,大二本科生120人,大三本科生98人,大四本科生74人,研究生47人;从专业背景分布来看,理工科专业学生259人,文科专业学生127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104人,其他专业学生8人。

2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2.1阅读认知

大学生课堂教育的重点是传授让大学生成为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而课外阅读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知上,有264名受访者(比例为53.1%)认为大学期间的课外阅读很重要,有194名受访者(比例为38.9%)认为一般,仅有40名受访者认为无所谓(比例为8%)。数据表明,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较为清楚的认知。在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的264名受访者中,有185名受访者会经常性地在空闲时间选择阅读课外读物,有76名受访者有时会在空闲时间选择阅读课外读物;在认为课外阅读一般重要的194名受访者中,有10名选择经常阅读课外读物,有79名选择有时阅读,有102名选择偶尔阅读课外读物;而对课外阅读持无所谓态度的40名受访者中,有21名选择不会在空闲时间进行课外书籍阅读。由此可见,认知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服务时,不仅要注重服务的形式和规模,更要从源头上想方设法提高读者对课外阅读的认知,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引领作用。

2.2阅读动机

动机是决定思想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课外阅读有别于课堂阅读,课堂阅读是为了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阅读动机呈现较高的一致性;而课外阅读因用户兴趣、习惯等个体特征的差异表现出多样性。笔者对大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在477名愿意选择课外阅读的受访者中,有38.8%的受访者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为增长见识,有31.5%的受访者的目的为提高修养,有16.9%的受访者的目的为休闲娱乐,另有12.8%的受访者的目的为精通专业和应对考试。由此可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多为内在性动机,主要是为提升修养和增长见识。

2.3阅读媒介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与其他阅读群体相比,大学生因其年龄、学识等因素,对新媒体更容易接受,其阅读方式也由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介阅读拓展为使用网络、手机等进行数字阅读。受访者的阅读媒介选择方式及数字媒介中各阅读载体的选择情况如表1所示。

2.4阅读时间与场合

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频率、场合的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56.4%的受访者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每月课外阅读图书数量上,有20.8%的受访者超过3本,有47.8%的受访者为1~3本,阅读量远超2014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在阅读场合选择上,图书馆仍然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阅读场所。

2.5阅读内容

从受访者喜欢的图书类型来看,通俗小说、文学名著、生活励志和历史传记类图书最受读者的喜欢,选择比例依次为23.1%、16.8%、15.9%、14.0%,而自然科学、宗教哲学、经济管理等相关图书的选择比例较少,宗教哲学类图书的选择比例仅为2.7%。由以上数据可见,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类型以人文阅读和休闲性阅读为主,以专业性和学习性阅读为辅。

在阅读内容选择影响因素调查中(见图1),因教师和朋友推荐从而进行阅读选择的比例最高,为25.1%,而经图书馆推荐进行选择的比例仅为13.8%,说明大学生社会网络关系对其阅读选择的影响较大。

在阅读内容获取渠道方面,有49.7%的受访者选择从图书馆获取阅读资源,另有29.5%的受访者选择电子书或在线阅读,仅有20.8%的读者选择自己购买图书,数据表明图书馆仍然是大学生获取课外阅读资源的主要途径。

2.6图书馆使用情况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传承和文献信息服务的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优美的阅览环境、多层次的服务内容,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

笔者对受访者到图书馆的频率进行调查,有26.6%的受访者每周到图书馆的次数多于5次,有33.4%的受访者为3~5次,有34.2%的受访者为1~2次,另有5.8%的受访者从不到图书馆。数据表明,图书馆仍然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按个体特征对使用图书馆的受访者进行细分发现,性别对受访者到图书馆的频率没有明显影响,本科生到图书馆的频率高于研究生,经管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到图书馆的频率高于理工类学生。

受访者到图书馆的目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利用图书馆优美的阅览空间进行自习或阅读,成为受访者到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再是用户查找信息的唯一选择,用户到图书馆的目的也由图书借阅、信息查找等延伸到图书馆空间使用。

3大学生阅读特征

3.1不同媒介的阅读呈现差异,图书阅读仍然是大学生阅读的首选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为大学生带来了即时、互动的全新阅读体验,手机阅读等新媒体阅读成为大学生阅读所偏好的方式之一,并且手机阅读在大学生阅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大学生对自己的阅读需求有着清晰的定位,并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增长见识和提高素养,他们仍然把图书作为阅读媒介的首选。

3.2阅读场所多元化,阅读空间成为大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用户实现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阅读提供了可能,户外成为用户阅读的一个重要场所。但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活多集中在校园内,各种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的物理位置相对集中,大学生在户外进行阅读的比例较低。图书馆仍然是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图书馆是他们阅读场合的首选。结合受访者到图书馆的使用目的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安静、舒适的阅览环境成为大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享受图书馆空间服务已经成为用户到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3.3图书馆仍是大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主要途径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不仅拥有丰富的纸本资源,还包含了各类电子数据库,在满足大学生学习和科研需求的同时,也基本满足了大学生的其他阅读需求,成为大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受图书馆采购流程限制,仍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去书店获取最新的出版物信息,满足阅读的新颖性需求。通过对阅读内容与阅读媒介的关联分析,还可以看出经典图书和专业图书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介来阅读,而休闲类和信息获取类内容主要通过新媒体媒介来获取。

4总结与建议

4.1优化阅读环境

图书馆应通过营造阅读氛围、美化阅读环境,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行阅读;可以通过开辟专门的阅读空间供读者阅读交流;通过构建移动阅读平台、提供馆内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为大学生新媒体阅读提供保障;可将二维码技术和图书推荐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多途径的阅读资源获取渠道和阅读心得交流途径。

4.2优化采访质量,加快图书上架速度

虽然新媒体阅读对传统媒介阅读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图书馆的资源仍然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阅读的主要来源,图书馆要在保障专业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实现纸质文献,尤其是人文学科文献采访的质量,实现文献采访的个性化、层次化及精品化,让读者通过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发挥阅读的价值。

4.3利用社会网络,拓展推广途径

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服务工作时,不仅要依靠馆内工作人员,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及虚拟社区的作用。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推广主题活动、定期推荐经典书目、开设读书心得交流区等方式引导读者阅读。对此,图书馆要加强和大学生社团的联系,关注大学生的虚拟社区,通过社团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将阅读服务辐射出去,扩大阅读推广的范围。

4.4加强阅读分析

进行用户阅读需求及阅读行为的分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的根本需要,是实现阅读服务效果提升的必要途径。图书馆可以通过用户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实现对用户阅读需求及阅读行为的分析,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嬗变,图书馆应该发挥主体功能,通过服务平台融合、阅读资源拓展、服务模式创新等途径,促进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深化。

参考文献:

[1]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新阅读方式正在形成[EB/OL].[2015-04-22].http:///zt/zt_xkzt/zt_wxzt/2015sjdsr/sjdsrzqmyd/201504/t20150422_1596633.shtml.

[2]张卫,邓香莲.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阅读现状实证分析[J].编辑学刊,2012(5):33-36.

[3]陆波.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干预[J].图书馆杂志,2012(3):58-60.

[4]王建军.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3(6):93-98,80.

[5]钱鸥,李翔翔.综合性大学在校生移动阅读行为特征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3(22):92-98,22.

择业通知书第9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阅读 特点 原因 对策

一、概况

阅读是人类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阅读本身也是一种个人行为。阅读行为之所以引起学者注意,主要原因是阅读本身牵涉人类心智的运作,可以说是“处理信息最复杂的一种,其所需的技巧、所牵涉到的心智活动也较高”,因为“透过视觉性的阅读,人类得以将文字或者其他视觉符号组成的象征系统化作内在的抽象思维”[1]。因此,当我们论及复杂的知识是如何接受、累积及传播时,阅读就成了其间所需的关键行为。同时,我们也通过阅读不断书写个人独特的心灵史,在阅读中始终坚守着真诚、良知、超越和自我完善。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阅读现状,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生活,我们就高职学生阅读倾向、阅读态度、阅读技巧等内容展开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问卷1290份,有效问卷1107份。调查对象中,男生496人,占44.8%,女生611人,占55.2%;文史专业学生545人,占49.2%,理工类专业学生562人,占50.8%。

二、特点及其原因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的阅读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课外阅读呈现非功利性,且对阅读的重要性有较高认知度。

在“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读书重要吗”的调查中,认为“很重要”的有52.57%,认为“比较重要”的有47.43%。在“您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的调查中,认为“应该多读书”的有66.67%。在“您认为课外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查中,认为“读课外书促进所学专业学习”的有63.5%。在“您怎么看待大学生读书问题”的调查中,有55.74%的学生选择了“提高人文修养,精通专业基础”。这些数据说明高职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有较高认知度。

在“您在考虑课外阅读内容时,是从何种角度出发的”的调查中,有77.08%的学生选择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在“您选择某类书时,主要考虑的是什么”的调查中,52.21%的学生选择了“仅从兴趣出发”。这些数据表明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高职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非功利性。

(二)课外阅读面窄量少,偏爱上网阅读“青春文学”和“玄幻、武侠小说”。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文学类”、“娱乐消遣类”和“时事政治类”,分别占20.87%、33.06%、21.23%。而“专业类书籍”、“科普读物”、“应用技术类”、“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等书籍涉猎较少。在回答“您在网上看得最多的是哪类书籍”时,选择“青春文学”的有37.4%,紧随其后的是“玄幻、武侠小说”,占28.55%。在“您如何看待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中,选择“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有47.43%,选择“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利于传播”的有36.31%。针对“‘当前学生只满足于网络快餐文化,读书态度比较浮躁’持何种态度”这一问题,认为“网络只是一种载体,与读书态度无关”的有38.57%,“不同意”的有33.24%。可以发现高职学生对于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当问及“如果您认为您阅读量过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有28.91%的人选择“没兴趣”,28.55%的人选择“学业压力大”,22.67%的人选择“没有时间”。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方法主要是“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结合”,并不强调理论先导和理论的系统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轻文化,重技能”,学生对静态的文本阅读缺乏兴趣,喜欢“快餐”文化,对理论性和经典作品阅读较少。

(三)业余时间主要与视听媒介为伴,阅读能力欠缺。

进入大学,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宽裕。当问及“在业余生活中,您对哪一种形式的活动更感兴趣”时,有48.78%的人选择“上网”,选择“看电视、听广播”的占23.22%。以娱乐为目的的视听媒介正在“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充当着指挥中心”,“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2],它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3]

在“您在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的调查中,回答“不知道读什么书”、“不知道怎么去读书”、“读完书后没什么收获”的分别有34.06%、36.68%、29.27%。高职学生所面临的这一系列困惑与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病有关。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导致很多中小学生被淹没在题海之中,为考分疲于奔命,即使读书也是为了应试,无暇思考该读什么书、如何阅读、如何让阅读影响自己。到了大学阶段,突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分数也不再那么重要,恢复了阅读自的学生暴露出自主阅读能力的欠缺。

三、对策

(一)重视阅读,回归教育本质。

高职教育有必要开展阅读教育。本雅明说:“无论时空的远近,审美主体与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正是这种距离感使人们能够通过静观的审美方式,在凝视沉思中品味到那种难以言传的艺术韵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一切功利目的的审美享受。”[4]即阅读可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除此之外,阅读还可以教会人“理解与阐释,评价与欣赏,辩论与同意,言说与写作”[5]。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偏重职业技能。然而高职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份具体的工作,还有自己的人生及整个社会。他们时刻需要认清自我,反省人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学会区别正义与非正义。这些“看不见”的“软”技能可能成为制约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当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改革中,“软”技能的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阅读在“软”技能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企业家沈建芳曾说:“读书能够使人更加充实,还能带给你无限的智慧。”[6]正是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带给了他和他的企业一路坚持,取得非凡的成绩。《纽约时报》曾经刊登了一组各大公司CEO的访谈,他们都表示自己管理能力的培养,与他们长期阅读各类书籍,包括小说与诗歌有极大的关系。

在此次调查中,认为大学期间读书“很重要”的有52.57%,认为“比较重要”的有47.43%。也就是说,在被调查者中,100%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读书“重要”。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是哪个教育类型,人们都希望从阅读中获取智慧和愉悦。高职教育在重视“系统的应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赋予高职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7],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因为阅读是通向现实生活的桥梁。“教育的目的就是谋求幸福”。[8]重视阅读,正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有效途径。

(二)推动阅读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

1.教师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广大一线教师。推动阅读教育当然也主要依靠教师。无论是基础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从学生成长、学习的角度出发,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并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2.大学语文课程要发挥自身优势,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主要是带领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进行鉴赏。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既重视学生阅读品味的提升,又着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曾国藩不仅善于读书,而且善于用书。他主张读书过程须多做札记,要深思问难,善得于间。曾国藩说:“所闻日博,亦须札记一二条,以自考证。”[9]这类故事既可以丰富课堂,又可以教会学生如何高效阅读。

3.把阅读引向纵深,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阅读的深度往往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个人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把阅读引向深处,非写作不可。因为写作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需要调动人更多的智能,如观察、调查、阅读、回忆、体验、想象和整合。“在写作动机驱动之下的阅读,更有利于阅读的专注与深入,也更容易达到融会贯通、豁然开朗。……阅读所得,只有在写作过程中才能被真正消化和真正使用。口头表述,虽然也在学以致用,但总不如写作来得全面、严谨、深刻。”[10]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调查中,当问及“您在读书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有33.06%的学生选择“不爱看书”,24.12%的学生选择“缺少读书氛围”。回答“您认为谁能帮您解决这些困难”时,选择“同学/朋友”的占44.35%,选择“专家/老师”的占33.51%,选择“相关组织”的占14.36%。回答“您喜欢参加什么形式的读书活动”时,34.42%的人选择“新书推介”,28.18%的人选择“读书论坛”,25.38%的人选择“主题读书”。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读书沙龙,邀请校内外有关人士及师生分享读书经历。通过与杂志社、出版社等新闻单位合作,开展读书周或读书月活动,向学生推介新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的报告中指出:“读书对于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阅读教育是高职教育赋予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仁渊.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14.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5.

[3]同[2],第70页.

[4][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5]郭英剑.经典阅读,读还是不读——当代中外阅读的现状与前景.博览群书[J],2010,(7).

[6]岛石.中国人的阅读心灵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87.

[7]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8]苏军,燕平.符号与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16.

[9]郭平兴,董恩林.曾国藩阅读行为研究.出版科学[J],2011,1,(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