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校法制教育课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30 05:37:46

学校法制教育课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1篇

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应具备很强的法制观念。而目前医学生的法制教育水平和现状实在不尽如人意,医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法制观念淡漠,是一个不容勿视的问题。

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专业课程之多、学习负担之重导致法制教育不得不让位于专业教育。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法律课所占的比例极少,课时安排不多。现行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显然忽视了法律课的作用和特点。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意识的形成不是短时间所能达到的,要循序渐进,要多次重复,才能深入人心。

(二)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讲授法律课的教师多为半路出家,未接受过正规的法律专业学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偏重于照本宣科,教学效果欠佳。

(三)学生主观上对法律课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其根源之一在于教育者仅仅把法制教育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划几个重点,背几个概念,应付考试过关,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根源之二在于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轻视法制学习的问题,以致于个别学生“课上学法制,课下读黄书”。

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多,学习压力大,重才轻德既是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是由于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医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行为责任意识差,言语不和即挥拳相向,见财起意则以身试法。

二、医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

(一)社会大环境与校园小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医学生的世界观尚处于形成之中,心理状态还不够成熟,可塑性极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效应,对医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一些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不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校园小环境中的校风、学风是否端正、严肃,朋友关系是否正常,对医学生违法犯罪都有影响。因此,医学生违法犯罪率的高低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校园小环境的好坏有着非常直接、紧密的关系。

(二)反常规心态的外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整个社会处于深刻的变革和飞速发展之中,勇于突破传统的束缚,求新、求变、求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医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着最敏感、最活跃的思想。在新生事物的接受和发现上尤为积极、热心,投入也更为彻底和义无反顾。然而,由于他们中一些人社会阅历、思想状况、个人素质方面的缺陷和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的偏差,使其极易步入认识的误区,而导致违法犯罪。

(三)道德水准、法制观念低下

道德是法制的基础和前提,二者互为联系,违法犯罪的医学生中绝大多数之所以走入误区,都与缺乏基础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丝毫不得侵犯,心胸狭隘,感情偏激,以致举止粗野;有的人听不得批评意见,一旦有事就耿耿于怀,总想伺机报复;有的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导致人际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受到某种外来因素的激发,就很容易产生违法犯罪的动机和行为。

综上所述,法制教育作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处地位确实令人担忧。加大法制教育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的力度,是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不应忽视的问题。改变现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法制教育薄弱的问题,把法制教育真正溶于医学教育体系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法制教育

结合多年从事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体会,笔者认为对医学生法制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法制教育中要注意提高医学生“法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法的价值观念,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组织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信仰。只掌握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要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形成尊重法律的习惯和风气,使每一个人自觉地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就必须解决深层次的法律意识问题,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抓好校园环境的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体制,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二是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以解除某些医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的困惑和压抑;三是改善人际关系,突出“以人为本”,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培养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一部分医学生中由于缺乏起码的道德品质基础,一旦受到某种因素的激发,就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因此,基础道德教育应作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教育学生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教育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反对自私自利。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是要抓养成教育,可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校规、校纪等,让学生一入学便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二是抓法制宣传,利用广播、录像、板报、法制图片展览等形式,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不断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法制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2篇

(湖南女子学院女性创新创业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 “依法创业”是大学生创业最底线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而创业活动要求创业者有更高的法律素养,因此必须在创业教育中特别强化法制教育。但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商”而不重“法”的现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展开法制教育。该课程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创业意识,普及常用的法律知识并向其传授法律技巧;并将其与经营意识、知识和技巧教学结合,开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法商结合”之道。而努力培养“精商明法”的大学生创业者,应成为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

[

关键词] 法制教育;“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依法创业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128?03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出台了很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创业教育课程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课堂。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201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之前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并且配发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的依据。但纵观这份大纲和目前各高校的教学实践,其中普遍存在着“重商而不重法”的现象。“众所周知,大学生创业普遍既缺乏经验又缺乏资本,所以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大部分精力是放在培养大学生突破知识、经验、心态、创新、资金等众多限制因素的能力,而很少关注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1]”“依法治国”是我国现今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的规范化。”[2]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因此“依法”是大学生创业最底线的要求,“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应当加强法制教育。

一、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淡薄在我国是普遍现象,大学生中的违法以及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频频刺痛国人之心。而创业的准备和实施也涉及很多法律问题,这就要求创业者要有高于常人的法制素养。创业作为开创性活动经常处在法律的边缘,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非法甚至是犯罪的境地。但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水平而言,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合格创业者的基本要求。例如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必然要筹集资金,但如果其不注意集资的渠道、方式和方法,就有可能会因触犯集资诈骗罪而身陷囹圄。大学生在此情况下创业不仅自身风险巨大,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和市场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的力度,这应集中体现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全民创业和依法治国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更为重要、更为急迫。当前我国积极促进和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给予大学生在创业方面很多的优惠政策,并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较宽松的社会环境。有些地方甚至出台了违背法治原则的政策。例如成都市新都区在优化创业政策环境时实施行政告诫制度。大学生在创业初期,若公司经营行为存在轻微违法违规行为,诸如超范围经营、夸大宣传、醒目位置未亮证经营等,未造成严重社会后果且能主动纠正的,皆可免予经济处罚[3]。这也使某些幼稚的大学生产生了认识误区,即国家会对其创业中的违法行为法外开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创业大学生并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国家也绝不会对他们的违法行为网开一面,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这点尤为重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法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还在于大学生是高文化、高知识的群体,所以就会有某些大学生自持这点耍小聪明,企图通过打法律的擦边球来实现创业致富,但从目前我国的法制环境看这已不可能了。当代中国历经了两次风起云涌的创业大潮,前者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而后者是在近几年,但两者所处环境特别是法制环境完全不同。前者是在我国法律体系极不健全的情况下,也确实有些人在创业中钻法律漏洞发了财;但是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建成的今天,这种钻法律漏洞发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因此只有靠守法经营才是创业致富的正途。孔子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告诫世人,而其中的这个“道”不仅是经营管理之道,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更应当是守法经营之道。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将为创业大学生牢固树立守法经营的底线,并丰富他们与创业有关的各方面法律常识,还可向其传授保护自己、规避风险的技巧,使其成为“重法、知法、守法”的创业者。

二、“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体系

从教育部颁行的“创业基础”教学大纲看,其中有关法律的内容偏少而且极为零散,很难起到系统地进行创业法制教育的作用。在我国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之下,法制应贯穿在依据大纲教学的每个部分中。例如讲授“创业与创业精神”这个部分时,将“依法创业”列为重要的创业精神之一,当然同时也要提高大学生依法创业的能力[4]。讲授“知识经济发展与创业”这个部分中,应将与知识经济相关的知识产权作为重点,使学生明白知识产权在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敲响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警钟。在讲授“创业者”部分中的创业者素质时,应着重指出法律素质亦是创业者素质之一。在讲授“创业团队”部分中的成员关系时,必须指明团队成员关系最终应是法律关系;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的创业团队成员关系,才是最稳固、权责最明确的团队成员关系。另外创业团队还必须对社会承担某些责任,创业团队对社会的法律责任应是其中重点。“创业法律风险往往成为掣肘创业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5],在讲授“创业风险”时必须突出法律风险,告诉学生创业法律风险的种类和如何规避。在讲授“创业融资”部分时也涉及到法制,要告诉学生必须采用合法的创业融资渠道,否则将很有可能触犯刑法上的非法集资罪,还要从法律角度分析各种融资渠道的利弊。目前教学大纲在“新企业的开办”这部分,已涉及了企业法、市场秩序法、合同法等,但遗憾的是在前述内容上未包含法律内容。没有全面贯穿法制教育是现行大纲的不足,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强这个方面。我们认为“创业基础”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应包括守法意识、法律常识及法律技巧等。首先是培养守法意识特别是守法经营意识。守法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因此创业的大学生必须首先是守法的公民。但创业的大学生又不能仅仅是守法的公民,因为他们一旦创办企业就成为了“商人”。而“商人”除必须遵守公民的守法义务外,还必须遵守作为“商人”的特殊守法义务,例如不能够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等。创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守法意识要求,“创业基础”课程教学首先要加强这方面。其次是普及法律常识特别是经营法律常识。法律常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特别是今后实行依法治国的中国尤为如此。但无论创业是在准备阶段还是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涉及到很多与经营有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创业基础”教学大纲中所提到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劳动法等。”此外还应包括公司法、企业法等。这些与经营有关的法律知识往往比较专业,而在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通常形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未涉及,因此必须在“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强化。最后是传授法律技巧特别是经营法律技巧。所谓法律技巧必须在符合法律规定范围内,而不是钻法律空子和规避法律的那些技巧。创业的大学生不可能都是法学专业毕业的,不可能都具备丰富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因此在“创业基础”课程中传授一些技巧,对创业大学生而言非常实用也能立竿见影。例如在为他人担保时要求他人提供反担保,运用商业秘密保护法律规定保护创意等等。培养守法意识、传授法律常识及法律技巧,是“创业基础”课程法制教育的三个层次,三者相辅相成、依次递进并构成一个体系,即“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法制教育的体系。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3篇

关键词:课题制;教学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80-02

课题制教学法是教师在专业理论教学中,以课程知识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通过课题小组的学术研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运用课题制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课题制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的优势

1.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讲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近些年逐渐普及的以投影、多媒体为手段的演示法教学,也只是使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而课题制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内容设计成科研课题的形式,列出多个选题目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自主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题组的形式多人分工协作,共同查阅文献、实践调研,集体研讨、升华学习成果,进而形成研究报告或学术文章。在此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求课题小组成员的充分参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会得以充分发挥,学生能够在分工协作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2.提高教学过程开放程度

课题制教学法克服了传统讲授法的局限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思考。从依据学生特点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到指导学生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到监控、跟踪指导学生研究过程,到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或形成研究成果,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充分适应尊重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其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形式的安排均自由灵活、易于调控。在选定教学内容时,课题制教学法在尊重教学大纲划定的知识框架的同时,教师要将专业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高度凝练,讲授时提纲挈领,更多的是给学生以启发、以自学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专业特长,自主确定学习、研究内容。课题制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灵活的学习氛围。

3.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课题制教学法不拘泥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知识以课程为单位进行模块化整合,把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课题方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并通过课题小组分工进行的文献资料查阅、社会实践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学术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协同研讨解决问题,使学生对课程理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理解更加深刻。它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分析、研究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题制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科学拟定选题目录

任课教师首先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讲授课程的特点,将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系进行模块化的划分,厘清每个模块的重点、难点问题,并结合课程实际,将其涉及到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科学梳理,从学术研究视野出发科学拟定学生选题目录。选题目录中的题目不宜过深,但要充分考虑知识综合运用情况,尽量拟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复合性题目。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实践来看,每门课程拟定50个左右选题目录比较适宜,难易度要适中。

2.协调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教师把选题公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自愿确定选题。按照学生选题情况,以及选题人数多少,协调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每组以3―5人为宜,设1人为组长,统筹协调小组的学习研究活动。在组建课题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特长等因素,各小组人数尽量相对均衡,这样小组间易形成良性竞争关系,可以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研究工作开展。

3.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研究方案并开展课题研究

各课题小组选题确定后,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制定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案。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时,要科学构思整体研究安排,指导学生认真撰写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科学设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课题组成员分工、研究时间安排,合理构想预期研究成果,力求方案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教师要对课题小组的研究方案M行审阅,并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要结合日常教学实际,随时指导学生研究进度,定期组织课题小组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对于进行田野调查和个人访谈的课题小组,要根据其实践目的,指导课题组建立科学的实践方案,科学梳理和统计调研资料,以实践为基础强化理论研究。

4.帮助学生概括研究成果

当课题研究基本完成时,教师尤其要重视指导学生凝练研究成果,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际,教给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的基本规范与技巧。要注意对学生文字综合能力、理论概括能力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科研技能,深化理论教学成果。

5.科学进行课程考核评价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课教学中,各科理论课的课程考核评价,绝大多数均以期末考试为主要内容。运用课题研究法进行教学,在其课程评价中,要将课题研究引进课程评价体系。适当降低期末考试的成绩比重,加大学生课题研究工作考核的成绩比重,将学生研究成果、学习效果有机结合。

三、运用课题制教学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运用课题制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运用课题制教学法,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凝练课题研究方向,教师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调查研究,进而运用理论知识去认知、分析、研讨、探究、破解社会问题。学生围绕研究课题去自主学习,广泛查阅文献,深入社会调研,以弄清所研究理论问题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地位作用,真正做到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深化知识,把教学中的知识点弄懂、弄通,进而去分析、观察和回答社会现实问题。这种将理论知识学习、社会调查研究与热点问题研讨有机结合,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协同创新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共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运用课题制教学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锻炼创新性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启发、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理论、思考新问题。课题制教学法其实质就是一种研究型学习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探究理论问题,回答解决现实问题,从理论上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这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去钻研理论、熟悉政策、了解实际、独立思考,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敏锐性,提高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真谛的科学精神的同时崇尚实践,养成勤于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理解消化知识,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拓展视野、增长能力;在寻求问题解决对策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

3.运用课题制教学法强化学生社会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

把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课学习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密切联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和研究课题,启发、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围绕这些问题去探究、去破解。这既有利于引导广大学生关注社会,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现实问题,又有利于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锻炼和考验,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积累社会经验。

当前,社会形势纷繁复杂,西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我国青年的思想文化领域侵蚀严重。学生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看法与观念上,容易被人利用、被人误导,容易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误解,甚至不信任。课题制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立场,引导学生冷静而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通过关注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关心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运用课题制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育团队精神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4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改革现状;改善措施;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普遍是存在着相应的缺失的,法制教育理论教学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另外高校对于法制教育的进行也不是十分重视。本文将针对目前高校法制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此推动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并且适应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发展趋势。

一、目前高校法制教育进行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

在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使得学生难以真正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意义,法制教育工作也很难落在实处。目前高校法制教育进行过程之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课程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实需要,并且为现实进行服务,仅仅理论化的法制教育课程会使得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所以怎样对高校法制教育课程与现实脱节[1]这一现状进行改变也是高校需要去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除此之外,法制教育课程的课时设置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高校往往在法制教育课时的设置上较少,而且主要以低年级课程安排居多,不能够根据年级特点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法制教育,而且也缺少相应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等。另外就法制教育这一内容本身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不仅仅具有连续性、完整性、联系性以及系统性,同时也具有复杂性这一特征,需要大量的法律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案例加以学习,所以无论是法制教育内容上还是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上,高校都存在着不足,整体高校的法律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等。然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不仅仅是法制教育内容以及法制教育课程设计、法制教育课时安排的原因,更主要的高校普遍没能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认识,对于法制教育的观念十分淡薄。所以高校如何在转变法制教育观念的前提之下进行高校法制教育现状的整改与改进,才是目前高校法制教育进行的重点与相应的发展方向。

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现状的重要措施

(一)将法制教育理论合理联系实际

想要针对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现状进行相应的改变就需要从法制教育内容上进行着手,最大程度上将法制教育理论合理联系实际,不应该仅仅进行法制教学理论的教学,同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引进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制就在身边。所以教师和高校应该举办多种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于法制教育的理解,深化法治教育,这里的法制教育活动包括校园内可以组织的活动,例如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教育相关的讲座,以及模拟法庭等多种活动[2],以此促进学生们积极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实际收集刑事诉讼案件、拜访在职律师,参观律师事务所等方式,提升对于法律的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法制学习栏,放置关于法制内容的杂志、报刊以及新闻信息等,促进对于法制建设的宣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们的法制观念。

(二)合理进行课时安排

因为目前高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之中对于课时安排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所以要针对课时进行合理化安排才能最大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法制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应该在低年级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同时也应该在高年级设立法制教育的课时,相关的教材有《法律基础》或者较为普遍的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但是针对教材的实际设置而言是存在着冲突与矛盾的,实际高校的课时不足以完成教材内容以及实际的教学任务,所以高校不应该盲目减少课时或是增加课时,而是针对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求去进行课时的合理化安排。另外在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也应该进行法制教育的深化,而不应该在高年级阶段形成法制教育的断层。所以高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之中合理进行课时安排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观念

想要将法制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就应该摆正思想观念,重视起法制教育观念树立的重要意义,因为目前高校整体的法律素养偏低,还没能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所以更需要去进行法制教育来培养学生们的法制观念,以建设法制社会、法制校园。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推广的形式进行发展教育观念的宣传,举办多种法制教育活动,以此促进法制教育的普及。同时也应该强化法制教育师资力量[4],聘请在职律师以及专业的法制人才进行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的教师也应该定期进行法制教育的培训,以此提升其专业水平以及高校整体的法律素质,促进高校的整体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在高校实现法制教育的过程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因素使得法制教育的深化与发展存在着障碍,因此,高校要在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分析目前高校法制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如课时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通过将法制教育理论合理联系实际、合理进行课时安排以及树立正确的法制教育观念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落实高校的法制教育建设工作,提升高校的整体法制素养,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以及现有问题进行细化分析,从而推动高校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5卷总目录[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257-302.

[2]苏超.“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4.

[3]蔡卫忠.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5篇

一、整合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而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我们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要跨学科梳理文化学科中可能与法制教育发生联系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专题教学,实现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我们坚持把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融合,打破学科界限,走综合化的路子,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更大的教育教学优势。目前已开发出学科整合课程:《名篇名作中的法律》、《数学思想在法学中的应用》、《危险化学品的依法使用》、《古代法家思想简析》、《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遗产继承法)》、《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知识产权法)》六门法制教育校本课程,通过使用、修订,深受学生欢迎。

当然,法制校本课程的整合不仅是知识内容层面的整合,还应有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乃至教学技术层面的整合,特别是与数字化网络的整合,要让整合成为课程创新的亮点和发展动力。整合课程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在某些领域,学生比教师整合更具有优越性,要知道他们每天上不同内容的课,接受不同类别的知识,更何况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历练都是整合的重要资源。

二、社团课程

高中学生社团是高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相同的兴趣爱好,自愿发起、自主选择、自主管理并开展实践活动的团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拓展高中生素质的有效载体。我校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坚持学生法制社团正常开展活动,培育了一批质量优、成果丰的优秀法制社团,同时积极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化。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在广泛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法制社团课程,突出课程的活动性、学生的主体性。

我校历来注重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既锻炼学生能力又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同时能形成真实且有生命张力的法制社团课程。例如,“学生纪律检查委员会”社团:通过参与或主持部分学生违纪违规事件的调查处理、思想交流;论证学校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的合理性合法性。通过“我心目中的好教师”推选等活动,形成《校园法典》法制课程。共分三个板块:“案例分析”,有学生违纪事件回放,有好教师的言谈举止等;“校纪班规”,明确学校的校纪校规,推介优秀的班纪班规等;“法律溯源”,寻找相应的法律依据等。以社团的形式产生课程,规范社团活动的同时丰富法制校本课程资源,将社团产生的课程列入课表,来自学生用之学生,增强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确保校本课程的时代感、适当性。

三、生活课程

杜威说“生活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我校的法制教育活动注重灵活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活动,使法制教育生活课程的产生水到渠成。

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突出法制生活课程的自主性、体验性。例如高二年级《身边的法规》课题组:学完《人大制度》这一节后,正逢我县网民热议养犬话题,小组成员商讨后,决定起草一个《海安县养犬管理条例(草案)》,从“制定目的、适用范围、负责实施机关、养犬范围、个人养犬条件、品种限制、养犬许可证办理和年检制度”等方面着手研究。花了两周的时间,小组成员有的找资料,有的到小区邻居中间咨询,有的到县人大寻求专业支持;花了两周的时间把各成员关于立案所需的资料、意见整理成文,形成了像模像样的议案草案。同时,一门优质的法制校本课程《我们自己的议案》形成。“2013年南通市法制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该课程得到与会专家、代表的一致好评。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6篇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权益的有效方法。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1.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法制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农村,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仍然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虽然大多数学校的领导、教师都知道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因为受教学质量、升学率的左右,法制教育被挤到一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大部分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在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级有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程的设置。法制教育仅仅流于形式,半年讲一次乃至一年讲一次法制课就等于完成了法制教育。

1.2 缺乏专业化的法制教师。

目前绝大多数设立法制课的学校基本上由思想品德课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多数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制教育培训,也很少接触过法律书籍,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更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但因受课程安排和时间、精力的制约,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1.3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律课程,但多数学校法制教育局限于校园和课堂之内,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教育。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和经费等原因,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习,或要求其他单位参加,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只把教育局限在45分钟课堂内,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使法制教育取不到好的效果不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1.4 法制教育缺乏管理。

由于中学法制教育没有硬任务和硬指标,因而造成法制教育课的教育质量无保证。同时,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没有系统地形成合力,致使教育链条脱节,形成法制教育盲区。

1.5 教育考核缺乏体系。

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家长以至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判学校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准。同时由于对法制教育成效好坏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加上考核力度不大,使得少数学校产生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错误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对于长期坚持法制教育的部分学校来讲,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持续性上有很大的影响。

2. 如何改善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这种状况?

2.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观念,并非仅仅出于减少、控制在校生犯罪率的需要,它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法制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列入目标责任制,做到与各项中心工作同计划、同检查、同评比,各个学校要通过广播、电视、班会、校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制教育的宣传,提高教师、学生的学法、懂法、守法意识。

2.2 加强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现在的学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部分班主任是学校法制课教师队伍的主体。教育部门要定期举办法制教育的教师培训班和法制教育示范课、观摩课及法制教学研讨会,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教师的法制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法制教学的水平。首先便是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应该编写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法律教材,我国的法律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母法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一套中学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比如说,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可采取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编写成册,让他们初步建立法律观念,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等等。

2.3 注重法治实践,深化法制教育效果。

法制宣传教育仅靠说教、灌输来培育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是不够的,一次良好的法治实践活动,其效果远远胜过多次空洞的说教。要让广大青少年从法治实践中体会法律威严,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精神。因此,要引导和指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法制运行的各个环节,强化和规范各类法律服务,把维权和排解纠纷的过程中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使法制宣传教育植根于法治实践中,真正解决普法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的问题。在实践中,可结合学校课外活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时机,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宣传片、观摩法庭审判、参与校园纠纷调解、积极开展校园道德申诉、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这些形式,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及道德修养,使学生在用法律进行自我约束的同时,也能学会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

2.4 在指导上督查评估,提高实效。

作为普法宣传教育主管机关,应当在适当时机,会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各地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情况进行调研、检查、评估、指导,把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给予推广,从整体上推进学校普法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并完善区县对校、校对班、班对个人的督查,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性督查机制,推进法制教育,提高工作实效。要设立普法宣传员,负责拟定法律法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学生普法学习宣传情况,定期督促,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5 在形式上拓宽渠道,灵活生动。

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学校外还需要政法、综治等部门和家长的配合,加强未成年人校外的法制教育,同时应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让法制课仅仅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上,要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青少年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让他们切身感受违法与制裁、犯罪与刑罚的必然联系;开辟校园普法宣传栏,定期举行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参观法制图片展览,营造一个浓厚的法制氛围。又如帮助学生建立学生法律协会,使学生就自身的学习、生活等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法律知识,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用行动去感受法律,让学生明白法律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相伴。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并主动养成守法、用法的法制意识。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关心、爱护学校普法教育工作,把学校普法工作延伸到家庭、社会,形成网络,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6 优化师资队伍,配备具有法律知识的教师从事法制教育。

学校一方面应该录用一些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做任课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让非法律专业的任课教师参加各种法律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了,他们就有能力在授课中应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知识结构,用以案说法、以例释法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基本的法律常识,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形象生动地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学习后能牢记在心,受用终身。

2.7 加强对法制教育的考核、督查评估,提高实效。

各级主管部门要及时对各地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情况进行调研、检查、评估、指导,把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给予推广,从整体上推进学校普法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并完善逐个层次督查,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性督查机制,推进法制教育,提高工作实效。要设立普法宣传员,负责拟定法律法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学生普法学习宣传情况,定期督促,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做到每季度开一次工作会、每学期开一次研讨会、每学年开一次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每两年开一次总结表彰会,确保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走上正常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2.8 举办家长学校是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7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特殊性和重要性;现状与对策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学校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它不仅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善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的需要。近几年,随着国家普法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种“送法入村”活动的持续进行,农村中小学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带法回家”、“模拟法庭”、“法制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1】等,形成了制度化的法律宣传和法制教育机制。通过各种各样的普法活动,实践了依法治国方针【2】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要求,促进了农村中小学生自觉接受法制教育的意识。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的法制教育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迫在眉捷。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已成为全国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法制教育,开设法制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应该说,各学校普遍加强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各地开展法制教育情况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又具有重要性。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特殊性

1、地域条件限制的特殊性

农村中小学远离市区,位置偏辟,与外界沟通较少,各种信息来源闭塞。国家关于学校法制教育的相关文件,很难在这里完全执行。一位在农村学校兼任中学法制教育课的张老师介绍,学生打架、偷盗等违法违纪事件在校园内时有发生,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农村学校的师资设备贫乏,法制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我们乡有20所学校,只有60%的学校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其中,有30%的学校只发了课本,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老师进行教学,法制教育课时无法得到保证。在张老师的帮助下,对这个乡的20所学校进行了一次学生对法制教育课程是否感兴趣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法制教育课“兴趣浓厚”的比例是15%,“比较感兴趣”的是25%,“兴趣一般”的是60%。可见,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课缺乏兴趣。一位同学对我说:“我们学校也曾开过法制教育课,但学校不重视,又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老师,一个学期也上不了几节课。学生觉得法制教育的内容太枯燥,法制教育课就是副课,可学可不学,可听可不听。”

目前,全国仍然有3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更谈不上有专业的法制教育老师,学生的法制教育一般都是通过偶然的法律讲座或者是学校处理一些违法违纪学生时临时进行。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长期滞后,起不到应有的法制教育效果。

2、家庭法制教育缺乏的特殊性

农村学生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以后能够考上理想大学就可以了。至于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用不着专门去学习,那样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去年暑假,我来到小学就读的母校,同老师和学生交谈中,谈到学校的法制教育情况,他们都说,规模较大、条件优越的学校开设了法制教育课程,但是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老师,基本上是学生自学。规模较小、条件差的学校没有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学生自身因素的特殊性

农村中小学校学生,他们生活、学习都在农村,成长的社会氛围较为原生态,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发展相对较晚,抵抗诱惑能力弱,对于社会发生的事件,表现出不同于市区学生特有的好奇、好动、好模仿,亲身体验欲望较强,性格发展极为不稳定,对于法制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对于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极大地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据调查,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大约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40%以上,而学生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20%以上,其中农村中小学生犯罪案件就占全国学生犯罪案件的一半左右,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有些犯罪案件就发生在校园之内。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重视法制教育”【3】。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指出:“青少年应当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大专院校、中学、小学都应当开设法制教育课”【4】。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5】。因此,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不仅极其重要,而且十分紧迫。只有实现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明显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学生违法犯罪问题。

1、有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从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来看,农村中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而农村中小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自身因素发展的限制,极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例如:河南某农村中学初二一位学生,一直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而且还是学生干部,由于交友不慎,在社会上坏孩子的影响下开始吸毒,持续被强制戒毒六次,一棵很有希望的苗子就这样枯萎了。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既是建设完善法治社会的需要,更是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

2、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从目前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看,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特别是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越来越成为历史的趋势,时代的要求。但是由于农村特殊条件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着严重缺陷。不少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和法律常识课教学苍白无力,形同虚设,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被严重削弱,久而久之,学校和老师就形成了“重智育、轻德育,重数理化、轻政治常识和法律常识教育”的思想,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就越来越明显。例如:某县一个镇中学高三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互相攀比,为了提高消费水平,因盗窃一辆自行车而被公安机关拘留。究其原因,不能不从其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来寻找,不能不说与学校和老师经常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法律常识教育有直接原因。 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扼制学生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对于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从家庭教育情况对学生的影响来看,一方面是农村学生家长或者是长年在外地打工,或者是忙于农务,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孩子自身发展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是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单一,要么过分溺爱、要么过分放任,使得学生长期养成贪图享受、放松学习、固执任性等不良习惯,一旦受到不良风气的传染,就会迷失方向,走上邪路。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常识教育,改进和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就极为重要。

二、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

对于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和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我们专门进行了调查,通过与教师和学生座谈、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基本上能够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是农村学校法制教育观念淡薄,法制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开展法制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

(一)法制教育课程形同虚设

农村中小学基本上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设法制教育课。但是,法制教育课时却得不到真正落实,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在问卷调查中,对于“法制教育课是否依照课程设置按时上课”这一问题,有78%的教师和学生填“否”,问其原因,大家一致回答是“不考试的内容,学校不重视;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才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关注的问题,至于法律教育用不着专门学习,知道就行”。可见,农村中小学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不重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刚,对学生进行课堂法制教育,从而,农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作用。

(二)缺乏专业化的法制教育老师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仍然没有按照要求完全走进课堂教学。虽然开设了法制教育课程,但没有专业的法制教育老师教学,使得法制教育教学枯燥无味,对于学生没有吸引力,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在调查座谈时,我们提出三个问题让他们回答:一是学校是否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老师?回答是没有,实际教学由其他老师代替;二是你们对法制教育课是否有兴趣?回答是没有,老师要么照书宣读,要么让学生自己看书,觉得没意思;三是对于法制教育课教学内容,你们是否掌握?回答是基本上没有掌握。可见,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起不到实际作用。

(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质量低下

农村中小学受实际条件的制约,没有购置教学设备的专门资金,法制教育课基本上是“老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听讲”,也就是应试教育下的“灌输式讲课”。老师基本凭课本教学,照本宣读。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形象、直观、立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想象中去学习和理解,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如过眼云烟,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四)受社会影响,学生自身不重视发展教育

我们对一个镇的所有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问卷调查。“你接受法律知识来源是什么”?有64%的学生选择“学校的课本上”;你认为农村学校法制教育薄弱的原因是什么?有58%的学生选择“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欠缺”;“平时父母有没有对您进行法律教育”,有38%的学生选择“有”,41%的学生选择“偶尔有”。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农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途径单一,主要是学校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接受法律教育的渠道,造成学生的法律知识贫乏,再加上家庭方面缺少对孩子进行法律上的教育,使得农村中小学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遇到实际问题,难以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改善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对于法律教育重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在法制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严重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关注和引导。那么,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现状?首先,各级主管机关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各级党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将农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专门研究和部署。其次,就是完善农村法制教育机制,有计划、有目标、有制度,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具体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制度

就农村中小学现行的法制教育制度现状,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70%的人认为没有专门领导机构和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从上到下重视程度不够,平时基本无人过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学校设置了法制教育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使得农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工作开展不力。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以及农村学校,应当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工作。健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专门领导班子,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法制教育开展情况。同时,强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以法律课、德育课教师为骨干,聘请部分长期从事政法工作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的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队伍。实现农村法制教育“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老师课堂抓”的法制教育工作格局。确保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机制

1、学校教育依然是对农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

调查结果也说明,学校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接受法律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要保证这个主渠道的畅通,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课教学,保证每一节法制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使最基本的法制教育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当然,法律知识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如果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就可能脱离实际。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并加以实践运用。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加强直观教学,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主动接受法制教育的兴趣。如将法制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成教学课件,采用幻灯片形式在教学中适时的播放,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现实性,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或身边的实际案例,充分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监狱,走进少管所,采取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与现身说法人员对面交流,增加学生切身体会,使学生在特殊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法制教育的良好效果。

2、家庭教育是对农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环节。

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对农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有关政策,经常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主动参加“家长学校”,和老师共同探讨学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其次,家长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对子女的法律教育。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和名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因此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结合学校法制课教学的情况,联系学生的思想变化,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使其认识到法制教育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为学生以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社会环境因素对于农村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至关重要。

良好的社会环境无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小学生,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社会不良习气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控能力差,遇到突发事件,很容易走入歧途。因此,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公安、文化与出版机构应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把扫“黄”打“非”持久进行下去,全社会共同来关心、爱护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法制教育网络,为农村学生营造一个文明向上,和谐乐观的社会环境,为学生接受法制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建立专业化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1、农村中小学应该有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

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课都是由德育课教师兼任,或者由课时少的专业课教师兼任,教师自身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专业培训,缺乏系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专业知识,又怎能培养出有正确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学生呢?因此,对于从事法制教育、但未经系统法律专业学习的教师,要通过培训、函授等形式接受法律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思想变化因素,有针对性地教学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地阐释基本的法律常识,使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增强法制教育课教学效果。

课本中的法律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也比较抽象,单纯依靠书本知识很难达到法制教育效果。因此,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增强法制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将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活动课程的比重,多采用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身边发生的学生违法违纪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剖析违纪、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使自己受到法制教育。同时,还可以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开辟校园法制宣传栏,张贴有关法律条文,定期举行有关法律测验及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参观法制图片展览,营造一个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

结束语

农村中小学对于学生法制教育的认识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就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与国家关于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首先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加大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投入,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才能使法制教育见成效。其次,积极探索开展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有效途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探求开展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取得实际效果。再次,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切实使法制教育进入农村学校课堂,真正起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作用。

【注释】

【1】《依法治校的里程碑》 河北省依法治校现场会文件汇编河北省教育厅冀出内准字(2005)第A028号152页;

【2】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3]3号2003年7月17日);

【3】邓小平1986年6月关于“教育失误与腐败泛滥”关系的重要讲话;

【4】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中提出;

【5】《浅谈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作者:邹丽霞中共桃源县委党校发表于科技新报2009年12月16日。

【参考文献】

1、《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育部全国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主编:孙霄兵书号:ISBN7―5031―3133―0/G1417(课)2003版;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8篇

一、高职院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容易冲动的时期,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只有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因一时冲动犯下严重的错误,甚至做出违法犯罪行为。很多高职学生由于高考失误,具有较强的心理失落感,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或社会人员的引诱,极易误入歧途。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法律观念薄弱,遇到问题喜欢拉帮结派、意气用事。在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可以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减少校园内的犯罪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养成较好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性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建设者,只有让他们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承担起推进依法治国的重任。

二、高职院校开展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科学

在高职院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主要是在课内完成的。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比较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容易忽视同样重要的法律基础课程,导致高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为这门课程安排的课时是一周两节,甚至有的学校只安排了一节课,导致教师的上课时间不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得不选择压缩课程或者直接忽视法律基础部分内容。

(二)重视度不高

虽然教育部鼓励高职院校开设法治课程,但是仍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尤其是技术类学校,过分注重专业课教学,忽视了法制教育。学校的不重视直接导致高校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同时,由于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就业时面临着重重困难,很多高职院校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就业率上,鼓励学生考证、实习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忽视了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缺乏优秀专业教师

大部分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负责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但是,法制教育需要对法律知识比较了解的、专业的法律教师。这就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讲课时,只会引用法律条文、国家领导人讲话,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们对法治的认知。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一)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法制教育作用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课程中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个方面的内容。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法制教育作用,学校应从理念上重视这一课程,适当增加课时量,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同时,教师要适当减少思想道德教育在课程中所占比例,增加法制教育比例,将道德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基石,在培养学生三观的同时,树立学生的法治理念。

(二)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必须要打造专业的法治教师队伍,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的法治教师都缺乏专业知识,在讲课时照搬法律条文,让学生失去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达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引进专业的法律人才,必要时可以聘请律师等专业性人才。同时,让校内的法治教师定期参与培训,并定期考核,逐渐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增强他们的教学水平。

(三)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传统的法制教育课程过分死板,教师在讲课时,往往照本宣科,给学生宣读法律条文、政策规定、领导人讲话等,这些内容学生通过自学便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去附近的法院旁听,让他们接触现实案例,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案件。同时,在授课时,教师除讲解重点法条,还需要引用真实案例,比如最近网络上的热点,以及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校园犯罪案件,如复旦投毒案,在授课时,可以还原案件过程,剖析林森浩的犯罪心理,让学生参与到案件的讨论之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并且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了道德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建法制教育环境要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必须在高职院校创建法制教育环境

举例来说,在政法类院校,即使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会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形成较高的法律素养。而在非法律院校,学生的法律素养相对较差。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必须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可以定期与政法类院校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同时,可以组建法治宣传团队,定期选择优秀学员进入团队学习并宣传法律基础知识;举办法治讲座,普及法律知识;举办法律辩论会,选择热点话题,展开辩论,让学生在准备及参与辩论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而旁观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可以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选择案例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尽量选择真实案例,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法治理念。

(五)加强学生对国家法治的信心,加强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要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必须让学生对国家的法治充满信心,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让学生从理念上重视国家法治,并逐渐养成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将法治理念根植于自己的内心深处,并且将实现依法治国作为自己的信仰。当学生们毕业进入社会后,也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在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开展法制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法制教育作用、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建法制教育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国家法治的信心,加强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建设法治中国。

作者:景凌凌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沙艳蕾.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2)

[2]耿兆辉,易崇艳.中国高校法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学校法制教育课第9篇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保障工作全面开展

根据上级的要求,我校及时制定了“法律进学校”工程实施方案,成立由校长、书记任组长、其他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为组员的“法律进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中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使各项计划、要求和任务落实到位。同时,学校还将这次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相对应的领导监督制度,确保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并落实到位。

二、认真学习党纪国法,树领导班子正气,扎实搞廉政建设

学校领导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能力。打铁要靠自身硬。学校新班子领导把班子自身建设作为本学期全面树立实验中学新形象的突破口。多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狠抓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建立领导干部定期学习制度、例会制度、教学专题会议制度。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党内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国法,对领导干部实行违反纪律追究责任制。要求全体领导干部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树正气,讲团结,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带头守纪律、树正气、出实招,干实事,在短时间内切实改变精神面貌。不准,对违规者从重处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大胆管理,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树立教学中心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召开管钱管物领导与有关工作人员恳谈会,严令遵守财务制度,坚决杜绝违反财务纪律行为。对物资采购、资料征订等敏感问题公开、透明,加大监管力度,大宗物品采购公开招标。勤俭办学,财尽其力,物尽其用。依照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依法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立学校主要领导一把手负责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依法治校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做到人员、组织、经费三落实。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依法治校工作,解决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

三、敢于揭疮疤规范师德建设促进规范化教学

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贯彻执行师德建设“十不准”,坚决杜绝有偿家教现象。

针对全校干部职工存在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多次召开会议促使转变观念和工作作风。要求全校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三种意识:1、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的意识。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全体教师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2、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要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以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工作。3、牢固树立全校一盘棋聚精会神抓教学的意识。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经得住考验,要全身心地投入的教学工作中去,想方设法搞好教学工作。要树立主人翁思想,树正气,压邪气,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坚决抵制和克服各种不良现象,营造风清气顺、团结向上的良好校风和教风。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规范、创新、高效型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取两步走的措施。

第一步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敢于揭短。对存在的教学业务、课堂常规方面问题进行认真查摆,限期改正。第二步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一是召开全校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全体教师会,认真分析、查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规范行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教情、学情的整改计划,并逐步落实整改。二是实行学校领导挂靠教研组制度,学校领导指导帮助教师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三是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出台了《*实验中学集体备课制度》,要求集体备课必须坚持“四定”、“六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级部、教导处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和检查,重实效不重形式。四是继续实行领导、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五是实施学生问卷调查制度。六是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分析总结整改成果。七是制定实施二十条课堂教学行为规范,逐步杜绝不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在课堂上的出现。八是积极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达标评价活动,推出八十一节创新课。九是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素质教育征文活动,以征文活动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准着力点,深化素质教育。

全体师生心系灾区见行动,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135571.1元。学校领导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师德教育建设会议,要求广大教师以“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提高素质,献身教育,乐在其中”为主题写出感想和体会,5月26日,学校组织了师德建设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活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优质的教育服务,树立教师良好的教育形象,以实际行动向灾区广大人民教师在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英雄壮举表示敬意。

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从点滴做起,平日的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依据法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在工作中以各项教育法规来时刻衡量自己,担负起教师的职责和义务,用爱心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渴求知识的花蕾在充满阳光的空间里自由成长。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法用法活动,加大法制教育合力

召开学校“法律进学校”集中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协调会,以“法律进学校”为主题做好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开展“法律进学校”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月大会,开展法律法规集中宣传日活动,制作关于法律法规的宣传标语以及宣传展板、宣传橱窗,组织全校学生开展“自觉学法守法,争做文明学生”签名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实验中学信息期刊、校园图片新闻、校园广播站、启明星文学社团等阵地营造“法律进学校”氛围。下发关于征集学校做好后进生的在转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典型案例的通知,制作展板上街宣传“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学校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法律知识,使学生在校园里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声音,让法律意识在学生脑子里生根发芽;结合学习《国旗法》,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各个班级也认真组织召开了“爱国、集体、亲情教育”主题班会,以抗震救灾心系灾区见行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对广大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增强教育工作的主人翁意识,使全体师生的精神受到洗礼。

针对实际,强调法制教育的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和个性特征,学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注意了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学校学生年龄差异,利用图片展览、表演、观看专题法制教育片等直观形式加强教育,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坚持在新生中普遍开展军训活动,学习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良好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成立少年志愿者组织,组织队员上街执勤,学习交通法规,养成遵守交通法规良好习惯,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社区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家长教育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依法治校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媒体的认可。5月14日淄博日报刊登文章《艺体教育结下累累硕果》介绍了我校的素质教育见闻;5月15日,现代教育导报以《*区实验中学素质教育花满园》为题整版报道了我校素质教育办学特色;5月30日鲁中晨报以“心怀教书育人天职,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题专版介绍了学校依法治教,强化规范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

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强化师生法律意识

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学校组织本校教师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让教师懂得利用课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进行法制教育。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必修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普遍开展法制教育。除确保政治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同时,学校领导也对此进行监督和检查。召开法律进学校”集中推进年活动主题班会,开展“法律进课堂”创新课比赛活动。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

政治课举办少年模拟法庭。细心组织学生排练,模拟法庭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司法警察均由学生担任。在“庭审”中,他们都非常投入,“审判长”镇定自若的主持庭审,“公诉人”与“辩护律师”精彩的辩论,“被告人”真诚的忏悔,使旁听的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有的学生感慨地说:“我以前经常听说法律,但就是不知道法律是什么,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使我的法律意识大大地提高了。特别是穿上‘法警’制服,站在‘法庭’上时,真希望自己能运用法律伸张正义……”。这种教育方式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既学到了法律知识,又受到了深刻教育,增强了法律意识。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

六、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精神,弘扬传统积极创新校园文化上层次

实施快乐大课间4+1活动,培养学生各种兴趣和爱好。一、制定目标和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二、设立组织机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师生全员参加。三、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每节课前4分钟活动,1分钟预习。四、安排好活动内容:健康歌曲选唱、诗词集体诵读、中英文演讲及赏析、名言警句欣赏、百科知识积累、智力游戏、猜谜、脑筋急转弯、趣味游戏、袖珍法律讲座、开心故事、时事会等。五、活动保障和实施措施:领导负责制,班主任负责制,设立检查组,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日前,“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积极开展使校园平添了鲜活的情趣。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作为淄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天的常规体育训练活动正常开展。为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全校学生的健康水平,学校对日常作息时间做了调整,每节课40分钟,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后专门安排一个小时课外活动,课间实行15分钟大课间制度。学校为各班配备了长跳绳、短跳绳、毽子、羽毛球拍、铁环等体育健身器械便于学生在课间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活动,通过比赛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积极响应市教育局推广“两操一拳”的号召,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训练计划,认真展开训练教学,班主任积极协调配合,组织了2000名学生参加,利用活动时间在短短十几天内就把“两操一拳”基本动作教授完毕,然后进行强化训练,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4月24日,市教育局有关领导专家到来校进行验收,效果很好。目前学校课间、课外活动呈现出全体学生积极健身的可喜局面。

营造书香校园为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开展第三届启明星校园“读书节”活动,4月28日举行了启动仪式。读书节活动主题是“营造书香校园,争做文明学生”,活动时间:4月28日—7月10日。围绕建设“书香班级”开展系列活动:读书沙龙、古诗文诵读、课本剧创作表演比赛、优秀读书手抄报展评、“我与书的故事”征文大赛、读书笔记展评,“启明星”文学社笔会、迎奥运“暑期阅读,每月一书”等。现在正在筹办“书店进校园”项目,其中有关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法律读本,将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学法精神食粮。

启明星文学社活动红红火火。日前,文学社秘书长张春华老师在淄博市中小学文学社团建设现场会上以“加强校园文学研究,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为题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学校启明星文学社的工作思路、经验做法和今后的打算,得到了全国中语会文学社团课题组副组长罗权的充分肯定。启明星文学社社长初四一班王来同学的文学作品集《梦在天边》即将由部级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实现我们*区在校中学生个人出版文学作品零的突破。学校文学社团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心系灾区”征文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生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