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摄影培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11 23:35:44

摄影培训总结

摄影培训总结第1篇

2010年10月22号,新华社哈拉雷分社首席记者李努尔的手机从早到晚就一直响个不停,从他到任首席记者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原来,10月25日至30日,由新华社举办的首届非洲摄影记者培训班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办。在津巴布韦,新华社原先与该国新闻部协商,只邀请了30名摄影记者参加培训。然而消息一经传出,李努尔的手机就被打爆了,有咨询培训班相关事宜的,有要求旁听的。更有些人乘车从几百里外的地方赶到新华社哈拉雷分社驻地,软磨硬泡要参加培训,最终学员人数增加到了40名。

在肯尼亚,报名参加培训的记者有100多人,最后经过筛选,挑选了30多名参加培训。尽管这样,培训期间仍有许多没有注册的摄影记者前来旁听。他们说:“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请让我参加吧!”

此次培训班惠及两国所有主流媒体的摄影记者。肯尼亚的《民族报》、《旗帜报》、《人民报》、《星报》、《今日肯尼亚报》和肯尼亚通讯社,津巴布韦的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先驱报》、《编年史报》等,都派来记者参加培训。

在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肯尼亚新闻局局长兼肯通社社长穆图阿说:“本次摄影培训班是新华社王瑶副总编辑访问肯通社后双方达成的一项成果。我们感谢新华社为我们的记者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这将对我们摄影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据新华社驻肯尼亚摄影记者赵颖全介绍,他接触过的非洲记者中,所用相机好的也就是尼康D70、D40了。他遇到过《肯尼亚时报》的一个资深记者,还用着傻瓜相机。因为硬件的限制,非洲记者往往难以拍到好的照片。而非洲报纸使用的图片虽然不少,但出色的照片不多。在非洲,除了给美联、法新和路透等西方媒体服务的本土摄影师拥有较好的器材并受过良好的训练之外,绝大多数摄影师都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比如图说的新闻要素要齐全,有的记者是在培训班上才学到的。《今日肯尼亚》的摄影记者哈德森・瓦伊耐德说,肯尼亚媒体在播发新闻照片时是不注明时间的,而新华社播发的每幅照片都标明拍摄时间、地点。他在培训班上学会了如何写图片说明。

“培训时间太短了!”

“非洲摄影师对于参与培训班的积极和踊跃,以及那种热情,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除了在册的学员,还有许多旁听的摄影师。连续一天课讲下来,我觉得连说话都困难了。”刚从非洲返回的培训班主讲老师、新华社摄影部发稿中心主任丁玫在接受采访时,神情仍然略显疲惫。

培训班上,丁玫非常翔实地介绍了新华社的发展概况、50年来对非洲的图片报道,陈述了新华社图片发稿要求,提出了对非洲地区新闻图片的期待,同时还展示了新华社在世界各地的报道员发回的图片。讲课结束后,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展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

在册记者每人被允许选取两张作品请老师点评,但有的人多带了几张,一些学员就不乐意了,生怕自己的作品最后因时间不够没法给老师看。课程结束后,很多人不愿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找到老师点评自己的作品。学员们大呼:“培训的时间太短了!”都说要是能延续一周的话,他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肯通社在培训结束后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人员都认为自己在培训班上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摄影技巧,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绝大部分学员认为,培训班的课程让他们非常感兴趣。津巴布韦《星期日新闻报》摄影记者玛扎米利说:“培训班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我大学毕业10年之后受到的最好的一次教育。”

肯方和津方都表达了期待在更广泛的领域与新华社开展合作的意愿。津巴布韦新闻部部长沙穆说,津巴布韦非常渴望向中国学习新闻媒体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经验,希望把培训班变成一种定期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他建议,如果中国新闻界能够派遣有经验的记者到非洲传授经验和技术,例如建立新闻学院,津巴布韦乃至整个非洲的新闻事业将会有一个突破性的新发展。

“虽然在这个课堂上我是老师,但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非洲同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的学习精神,让我回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步入摄影圈时的情形。那时中国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摄影师求知若渴,非常珍惜每一个获得来自外界信息的机会。记得‘荷赛’获奖作品首次在北京展出时,因为参观者众多,展板都被挤倒了。正是有了这样的学习精神,中国新闻摄影水平30年来有了很大提高。”非洲摄影记者的学习热情深深打动了丁玫,她说,非洲的新闻摄影尚在起步阶段,作为非洲最好的朋友,中国有责任帮助非洲摄影人构筑自身的摄影体系,实现非洲摄影的跨越式发展。

“希望表现非洲的发展与进步。”

提到非洲,人们会想起英国摄影师迈克・威尔斯30年前拍摄、获得了第23届“荷赛”年度大奖的《手》:骨瘦如柴的乌干达孩子的手,和生活富足处境优越的传教士的手放在一起,那种震撼让人刻骨铭心,引起世人对非洲大陆的灾难和饥荒的关注;还会想起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的照片《饥饿的苏丹》:一个因饥饿濒临死亡的小女孩跪倒在地,一只秃鹰在女孩身后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画面传达着非洲大陆的绝望。时至2010年,在“荷赛”获奖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血洗马达加斯加”,几内亚比绍战乱和索马里石刑。可以说,大量关于非洲的影像都是西方人留下来的,这些作品构成了外界对于非洲的基本印象:落后、战乱、饥荒、疾病……

其实,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发展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同样也非常重视对非洲的宣传。1959年,新华社在加纳首都阿克拉设立了第一个非洲分社,而第一位驻非洲的摄影记者钱嗣杰当年就来这里工作了。今天,新华社已经在非洲各个重要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个分社,派驻专职摄影记者3人。尽管如此,双方的相互了解仍远远不够。新华社非洲总分社社长王朝文在肯尼亚摄影报道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致辞时说,随着非洲在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新华社在进一步发展非洲地区摄影报道方面仍有巨大空间。新华社非洲总分社会进一步加强对非洲的报道,加强与非洲媒体的合作与交流,以此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及人民间的了解、沟通和友谊。

培训班上,老师所展示的新华社50年来对非洲的图片报道不断引来学员们的赞叹。有记者提问说,新华社拍摄的非洲图片,都是温文尔雅的,为什么没有表现暴力、冲突的呢?“我们的报道理念是,希望表现非洲的进步和发展,拍摄有利于局势向好的方向改变的事件。在国际影赛中,常有一些拍摄非洲阴暗面的题材获奖。但我们认为,如果仅仅为了获奖,而不考虑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样的拍摄就没有意义。”老师的回答,得到了学员们的认可和赞同。肯尼亚《民族报》和《人民报》的记者说,原来他们不太了解新华社的图片,始终认为路透、美联和法新的图片好,现在他们才知道新华社的图片非常精彩。

亲身经历了时代巨变的许许多多中国人,也许会认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已经尽人皆知了。其实,对于很多没有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中国在他们眼中多半也是西方摄影师镜头里的样子。在记录中国、传播中国方面,中国的摄影人和新闻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应该提供他们最需要的帮助。”

2010年5月,新华社副总编王瑶率联合调研组前往非洲肯尼亚、南非和埃及考察。首次海外培训班的举办,就是这次考察后达成的成果之一。虽然事隔半年,谈起此次非洲之行,王瑶心情依然不平静。她说:“短暂的非洲之行给我留下了两个非常强烈的感受,一是非洲人民对中国充满好奇,中国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快的发展?他们很想解开这些迷;二是他们希望世界对非洲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不仅看到西方人眼中的非洲,同时也能看到非洲人自己眼中的非洲。”

当年上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的经历,让王瑶深刻地体会到文化交流的重要。王瑶说:“中国和非洲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同为发展中国家又面临着一些相似的现实问题。多年来真诚友好、平等互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动力。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始终高度重视与非洲媒体间的合作与交流。让非洲了解中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样,帮助非洲人传达非洲的声音也是我们应该做的。非洲传媒业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因为我们也是从这条道走过来的,所以清楚他们此时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硬件的援助当然必要,同时通过这样的培训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技能,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影响则更为深远。同时我相信,摄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定会在文化交流中发挥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作用。”

王瑶说:“我们与非洲媒体的交流将多方位展开。此行就谈了不少意向,比如帮助当地媒体实现影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在非洲开办‘新华影廊’,通过纸质图片展、电子图片展、3D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国文化和良好的国家形象;继续举办讲座;组织中国与非洲媒体人的互访等更全面的互动。这次培训班可以说是一次成功和有益的尝试,第一期培训我们先从非洲的主流媒体着手,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后,我们会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配备师资,进一步加大培训的力度,展开深度合作。”

非洲行中,王瑶代表新华社跟《肯尼亚时报》、《今日肯尼亚》等媒体签署了图片专栏和图片专版协议。根据这两份协议,《肯尼亚时报》每周出版一期新华社图片专版,而英文周报《今日肯尼亚》则每期开辟新华社图片专栏。效果是立竿见影的,2010年9月,新华社图片在肯尼亚主流媒体的采用率超过了法新社和路透社提供的图片。

2010年12月6日,以“精彩世博微笑非洲”为主题的首期新华影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肯尼亚、尼日利亚、马里、南非等11个国家同步启动,新华社摄影记者的镜头向非洲民众展现了当今中国的发展变迁,同时也让他们看到非洲国家在世界舞台的精彩表现。正如马达加斯加通讯社社长路易斯・拉萨莫利纳(Louis Rasamoelina)所说,展出的每一张照片都拉近了中国和非洲的距离。

如果说帮助非洲建立自身影像体系是一部鸿篇巨制的话,那么新华社首个非洲新闻摄影培训班无疑就是其中引人入胜的序曲。

三个非洲记者谈感受

肯尼亚通讯社的罗诺・罗宾逊:这次参加新华社的摄影培训班,挑战大收获大,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之前接触到新华社的照片不是很多,通过这次培训,看到了老师展示的新华社记者高水平的新闻图片,印象最深的是新华社的体育图片,非常吸引人。我喜欢讲课、图片评审互动以及对每个摄影师作品的分析指导。另外,我比较关注非洲本土新闻,尤其是肯尼亚当地的新闻,感觉新华社的图片这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而且图片说明很少,要想了解这个图片,必须要看文字报道,希望能在图片说明上更加贴近非洲用户的需求。现在新华社不仅和《今日肯尼亚》签了图片专版和专栏协议,《海岸周刊》也有专版,感觉照片很出色,反映国际大事的比较多,但是我们更加关注非洲新闻。

新华社非洲雇员马丁:我曾经在肯尼亚通讯社和肯尼亚人民报工作过,新华社的照片总体质量比较好,在非洲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总能看到新华社有报道。但是,新华社的图片和其他通讯社相比,数量少、涉及的范围小,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在重大节点上的发稿数量非常大,同一场景,至少会发4张照片,有大场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非常从容,而新华社发的稿件往往一个场景只有1张,不同的编辑、不同的报纸都有不同的定位和标准,选择余地很少,很多时候只能忍痛割爱了。

摄影培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摄影教学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专业在中职学校是一新兴的专业,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商城日益成熟,然而商业摄影人才的培养在中职教育中完全是一片空白。学校与南昌大学合作的电子商务专业成人教育大专班,摄影基础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必修课程,为了适应电子商务领域的高速发展,学校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的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开设了摄影基础课程,该专业开设摄影基础课程不仅要给学生普及摄影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摄影器材,学习摄影技巧,更要让学生了解摄影在电子商务专业中起到主导地位,一张好的图片完全是一套成功营销方案的开始。但目前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甚至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教材选用问题,目前摄影教学教材种类较多,且没有一定的教学标准,如何合理选用教材就是一个难题,而教材选定后是单纯按照教材流程介绍摄影基本技术还是有针对性的取舍教学内容,甚至高于教材进行了有益尝试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是大部分中职学校开设该门课程教学课时都不多,我们面临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基础较差的现状,极易造成教学深度不够,或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摄影技术训练及艺术性培养的状况。加之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畏难情绪重,也易出现学生放弃学习的局面。

三是学校教学设备及实训场馆建设规模数量有限,学生实习用的摄影器材从数量到质量都江堰市不宵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使用摄影手段表现设计作品时,在拍摄的过程中,往往对摄影的设备、拍摄条件、摄影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许多学校在开设完摄影相关课程后,都没有可供学生使用的摄影设备和摄影场所,这也是我们教师现在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四是教学与专业实训脱节,课程的学习对专业技能提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还不懂摄影与商业的关系,不会将自己拍摄的图片应用于电子商务中,且目前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摄影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目标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面对上述问题,本人总结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1.教材处理既要适应摄影技术发展的趋势,又要与专业学习相适应。

根据本人这几年大专班电子商务专业摄影基础教学经验发现,选择一本好的教材并做好教材的处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首要任务,我们所选的教材既要适应现代摄影发展趋势又要与我们的专业学习相适应。我们在教材选择及备课上可以对教学内容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处理:(1)减少传统摄影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于数码摄影技术的讲授。如:弱化传统摄影中传统相机与胶片的讲解,增强数码相机结构、成像原理、操作技术等方面知识了解,删除暗房冲印技术,增加数字图像后期处理技术,将一些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与摄影后期处理相结合等。(2)偏重广告摄影技法练习,了解艺术摄影与商业摄影的区别。我们开设该课程主要不是为了培养摄影师,而是为创作收集各种素材,虽然也注重艺术创新,但不强调纯粹的艺术摄影创作。

2.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摄影基础课程在非摄影专业教育的教学中,往往是作为技术学科来讲授,之所以选择摄影基础作为科目的理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艺术修养。所以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开设摄影课程的课时都不多,以我校为例,一般在40课时左右。这么一点时间,对非摄影专业的摄影教学来说,也很成问题,学生除了学习摄影的基础知识外,要想全面了解摄影技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说,当前中职学校的摄影课程教学就是摄影技术的基础教学。

作为讲授摄影基础科目的教师,我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兴趣程度,以及过去已经了解的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授课的进程和教学方法,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觉得课堂学习是有趣的。这时最的是要对教材进行详略、增删的处理,写出教案,做好课件,用一些视频素材来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凭着教师的讲授、技能和艺术修养把教材上的东西变成学生的东西,并从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相关能力。

3.创造条件,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摄影实训场所,甚至连实训设备都没有,设施设备的有限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内实训基础。另一方面可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由于设备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备相机,培养学生的随手拍意识,利用课余时间随时留心周围事物,捕捉有意义的画面。平时有任务式给学生下达课外拍摄创作任务,提出拍摄技巧和艺术构思方面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每练一次都有明显的收获。同时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校外的摄影类竞赛,提高其摄影水平。近几年来,学生作品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摄影类一、二、三等奖,成绩突出。

4.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评价标准。

一套好的实训教学评价标准既是组织实训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效果的检测要求,没有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评价标准,实训教学的质量就无法保证。要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将该课程的评价标准分解为一系列成阶梯的子标准并分配到各教学阶段中,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贯彻执行。

上述课程改革模式只是本人根据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发展而提出的。由于电子商务市场在我国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商业摄影人才需求仍处于不断发展中,中职学校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改革能够和市场接轨,更深层化地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校企合作深入,才能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不断地动态调整调和设置,进行课程改革,这样学校才能培养长期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使专业发展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付朝霞 关于电子商务创新教学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10

摄影培训总结第3篇

1.师资力量的“多元化”建设

高校的师资历来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摄影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高校师资力量短缺的现象已逐渐显现。“高、精、深”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院校。高职院校由于其特殊的教学模式,偏重于实践教学,故而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量较大。高职院校要实现健康的发展,人才引进、师资建设乃重中之重。需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和对师资建设的维度,在发展中植入“多元化”的发展理念。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有意识地培养、引进或聘用一批与网络产品摄影以及广告摄影有关的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使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双师”素质等方面形成合理的科研、教学梯队。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多参与行业培训、交流,实现行业内师资资源的“网络”化辐射的有效交流,带动人才的合理流动。

2.进行实践基地建设改造,多元投入,达到资源多元配置

专业的商业摄影器材设备价格偏高,技术更新较快,投入巨大且相对使用期短,性价比低且易损易耗,故而部分高校存在着摄影器材与学生需求间的严重不平衡,摄影专业设备只是停留在适应教学的程度。进行市场化教学,需加大设备多元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实践基地建设改造。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商业摄影设备器材的投入,扩大实训场所,达到商业摄影运作的标准;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开展网络产品实训室建设,尝试区域性的设备共享,将新的实践方式充实到传统的投入模式中去。通过以上两个方面,能初步做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传统单一封闭式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继而和市场进一步接轨,形成资源优势互补,达到自给自足的盈利模式,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3.建设完善的课程网络,多元拓宽学生知识面

目前,多数艺术类高职院校摄影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三大主体部分。“完善的课程网络”是指在以上三个主体课程体系中加入延伸课程,将这些课程合理地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课程网络。课程网络既可以避免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过渡的生硬,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行业认知;培养学生的爱好,开发出学生真正需要、真正喜欢的专业。以广告摄影专业为例,商业摄影基本技巧课程在整个课程网络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课程网络中以商业摄影基本技巧课程为入手点,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网络产品摄影、创意摄影、人像摄影美姿等辅助课程,以及网络营销、广告工作室管理、人像摄影工作室管理等分支课程,从而形成广告摄影专业的整体课程网络,以便于多元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网络产品时代下的高职摄影专业改革要凸显“市场化”的理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市场化”作为目标和导向进行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有针对性,这也是高职摄影专业改革的切入点和创新点。

1.要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市场化”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多设置和市场有密切接触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涵盖基础的艺术理论和技能理论,更要从学生从业角度出发,考虑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课程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设置为专业选修课或者公共选修课。如人像摄影方向的学生可将网络市场营销、广告工作室管理、人像摄影工作室管理等与市场结合紧密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让学生从理论上提早熟悉市场。其次,要根据专业、师资情况适当改变教学模式,以方便学生及时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可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模块式教学”:集中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模块学习结束后针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实践。

2.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市场化”的专业实践

摄影培训总结第4篇

课堂上,兴华拓展团队为我们准备了智能化、多功能的美兹闪光灯,甚至带来令无数摄迷魂牵梦绕的徕卡相机。讲师李正希以商业摄影而闻名,他的授课专业而轻松,拍摄的照片时尚、激情并浸透着他的个人理念和美学观点。

其实,来之前啥都没想,我日常工作主要以拍摄时政新闻为主,每天面对的是领导人、政治家、世界政要,拍摄、发稿不敢有丝毫马虎,神经永远如上满弦的发条,时刻紧绷。这天,唯一的想法就是暂时忘掉这些,小有惬意地喝上一杯下午茶,松弛一下。

可是,一旦进入拍摄状态,讨厌的职业病又如海洛因一般开始侵蚀我的骨髓,无论是体验离机单灯拍摄还是多灯闪光技巧拍摄,我都有意识尝试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不同的布光、不同的角度,并对模特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为个人爱好,我比较喜欢伦勃朗光线拍摄的肖像照。虽然这种光线更适合拍摄成熟男人,但是今天我并不是专门为这位女模特拍照,只是一种教学体验而已。于是,在体验离机单灯拍摄时,我进行了大胆尝试。我不是摄影科班出身,总觉得摄影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并不像化学分子结构那般规矩,即使是严肃的时政摄影,也永远存在创新探索的未知空间。套用一句被俗化了的名言: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同时我还尝试了逆光加补光拍摄高调人像(图04)。

当天,我用一台佳能EOS-1D X相机,16-35mm、24-70mm镜头和一台徕卡-S2相机,120mm F2.5镜头拍摄。佳能是我最信赖的老伙计,而徕卡则是第一次使用,尤其S2是徕卡家族的新贵,以大数据量和电子系统傲视群雄。我根本就不会玩,所有按钮均不知其功能。显示盘上,ISO人家给调的是200,显然快门速度上不去,想和现场布置好的闪光系统同步,我也不会。惯于逆向思维的我马上调整思路,既然快门速度提不上去,莫不如以慢治慢,干脆就拍慢速度效果的照片(图06)。年轻人有时会觉得器材不好、位置不佳,我总是告诉他们,不好器材的长处是什么、不佳位置的优势在哪里,如果能这样想问题,你就总能有收获。用慢速拍照时,偶然有一张照片借了别人拍照时闪光灯的光,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图07),这也正是摄影所具有的迷人魅力吧。

摄影培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 实践训练 摄影教学 私人肖像定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22-02

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路,最初萌发于美国,现已在全球兴起。近年来,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我国日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各地高校以教育部创设的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积极促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文结合笔者指导的艺术类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对创新创业培训项目之于商业摄影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正向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一 “私人肖像摄影定制”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及成效

2013年,学院成功申报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私人肖像摄影定制”。该项目是一个结合艺术学科特点、具有前沿性、涉及多方向多领域的综合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战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团队协作训练,旨在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创业,让项目参与者得到最大的收益。

(一)创业实战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的目的之一是强化学生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通过项目接轨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围绕这一目的,“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要求学生模拟商业运作模式,组建企业式工作室,通过市场调查、宣传营销、接单营业等商业运作,用知识技能创造商业价值,并通过商业实战训练,全面了解企业运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围绕项目训练目标,学生创建了一家名为“LOOP”的肖像摄影工作室,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VI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工作室名称含义、工作室标志和宣传理念等。将企业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语意转换为概念性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作可行性商业计划书,按照商业运作流程将项目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产品特色、塑造企业形象开展市场宣传、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试运营、接受客户订单正式营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资金不足、设备缺乏等问题,成功打开了市场,提高了社会关注度,使工作室保持良好的运作。企业存在的核心价值是创造商业利润。项目将体现商业价值作为创业训练的重要内容。学生模拟实际企业运作,进行产品特色分析、盈利模式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积极进行市场策划,寻找营销策略,在半年内成功签订了两个商业订单,实现了盈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创业实践,获得了创业成功的成就感,积累了宝贵的创业就业经验。

(二)创新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又―重要目的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施本项目需要模拟商业流程进行企业运作,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在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将商业、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运用于实践,如何在工作室运作中最大限度实现摄影知识技能的商业价值,这是项目的难点,也是其创新价值所在。本项目注重从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开拓性、创新性训练。在项目工作中,学生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开拓思路,大胆实践,通过制订系统工作方案,寻找新型技术手段、有效解决具体问题,将艺术与商业在实践中有机结合,实现了项目训练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在市场推介方面,学生通过系统策划,灵活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建立豆瓣网页发起摄影同城活动,举办优秀作品展并得到《番禺日报》的报道,成功获得一定人群的关注,打开了市场,收到了商业订单。

(三)团队协作训练。训练项目采取团队化工作模式,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完成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成员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重点事项进行有效协作。根据项目工作内容,“私人肖像摄影定制”组建了6人的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意愿进行合理分工,同时强化职责承担和协作配合。在纵向设定了工作室负责人、项目经理、专业工作者等角色;横向设定了摄影师、化妆师、后期制作、宣传策划、财务管理等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允许―人多岗。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按照分工,分头学习、独立工作,同时集体研究、协作配合,既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又通过协作配合发挥聚合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职责明晰,协调配合的工作团队,学生增强了责任意识,学会了共同担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大大增强。

二 创新创业项目对商业摄影教学的正向促进作用分析

创新创业项目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的平台,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手段。从“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训练成果来看,创新创业项目对高校商业摄影教学具有三方面正向促进作用。

(一)促使教育理念实现三个转变。传统的艺术类高校教育,虽然也有写生、布展、毕业创作等实践类课程,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注重统一的教材授课,课堂学习比重较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名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开阔的思维,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艺术教学理念必须更新。从“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的实施及成效来看,其推动商业摄影教育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统一的教材授课向突出兴趣的实践训练转变。“私人肖像摄影定制”依托于基础的摄影学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打破学校课堂教学与外界商业社会实际运作模式间的隔阂,在真实的情景中,以实际任务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投入实践,从统一的教材授课转向注重实践的教学和印证。二是由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转变。在系统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训练项目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从而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综合素养,外化为实践能力,从知识传授转向注重素质培养。三是由单一性学习向系统性研究转变。项目实施前,一般通过课堂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摄影技能。依托项目训练,针对市场实际需求,促使学生由知识点学习变为系统性学习,通过边学边用,边实践边总结,形成系统性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促使专业学习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深化。围绕项目工作的实际需求,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求学,由理论学习变为实践性运用学习,将专业知识和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专业知识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深化。角色分工后,引导学生针对工作需要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摄影师开始练习肖像拍摄,并有目的地学习前沿拍摄技术和灯光应用技术,大量浏览不同类型的作品提升审美能力;化妆师开始关注时尚,并深入研究脸部结构及着装搭配;平面设计师开始研究企业形象和推广策略,并着手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图像处理师负责照片后期处理,针对岗位需具备高超的图像处理技术和高水准的审美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实践;而项目经理则加强协调统筹能力训练,综合考虑项目进程、市场营销、团队协作、对外协调等工作。通过角色分设和有具体要求的学习实践,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实具体,学生们逐渐寻找到了摄影专业学习和研究方法。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种项目式教学方法,比批量化、模式化的学和实验教学更加适合当下环境。在项目工作中,学生按照兴趣点进行学习,摄影知识和技术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提升,专业思考能力、摄影认知、审美水平也取得显著的进步。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实践,很快胜任项目中的角色,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三)促使课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私人肖像摄影定制”是一个训练项目,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课题。在项目实施中,学生以项目工作方式进行选题、分析、实践和结题,通过将商业摄影课题融入商业模拟运作,将课题研究与企业运作有机结合,将调查、分析、评估、整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于实践,在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中完成了课题研究。随着项目训练的深入,学生在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报告撰写等方面得到锻炼,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通过、编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等,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理论总结,完整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技能,课题研究能力明显增强。

三 关于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后续思考

创新创业项目是与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训练的作用,实现对高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教学创新的正向促进,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注重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是―种教学载体,指导教师要将其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控制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理念、思路和方式要随之改变。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方法训练、突出实践过程的理念,从课堂传授知识转变为针对问题的探讨研究和因材施教的具体指导。

一是方向引导。这突出表现在项目的确定和训练方法的指导方面。项目选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力训练的内容。如何将项目研究内容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取得有新意、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成果,是项目选题所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打开眼界和思维,将专业特点与兴趣爱好、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既有前沿性,又具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进行思维启发和头脑风暴,在理论指引和探讨的同时进行实践的教学和印证。二是专业指导。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技术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其设计专业训练计划,指导其按照学习一实践一学习一提升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并提升专业技能。在“私人肖像摄影定制”项目工作中,以对摄影师的指导为例,笔者根据项目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室内影棚模特摆姿美姿摄影布光教程》《埃里克时尚摄影及后期教程》《逐层布光――大卫.豪比的摄影》等实战性强的商业摄影教程,蓄积专业摄影知识,提升专业审美眼光,同时策划实际拍摄活动。引导学生对照分析大师作品与自己的练习作品,寻找差距。经过半年多的项目工作,发现学生在用光、构图以及在凸显人物个性和抓取人物瞬间精彩表情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三是进程推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重控制工作进度,推动解决问题,突破困境,实现项目训练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计划和控制,为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行业需求奠定基础。

摄影培训总结第6篇

我于9月2日参加了管理处党办室组织的摄影培训学习,为了提高大家的摄影水平,杨科长特地请来了省厅有名的摄影师李英军老师为这次的培训老师。这次学习让我受益非浅,基本了解了摄影的历史来源,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常识、以及在今后摄影中需要注意的小的细节。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使我对摄影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逐渐的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并让我意识到要想拍出好相片,拥有一部好的相机并非关键之处,更重要的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相机,提高自己摄影能力,当然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也是学好摄影的要点之一。对摄影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深深的体会到了摄影带给我的乐趣。

以下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结合实践

学摄影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上午老师讲了摄影的种类,对焦的方式,摄影画面的对比,清晰图像的自动获取,各种镜头的运用,曝光控制等许多理论知识。,通过上午老师对摄影知识的一些理论讲解之后,下午便对上午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让我们学以致用,以便加深映像,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

二、多拍多看

下午带我们去西柏坡纪念馆、水库周边等地实践学习。让我了解到光与影的合作,光圈与速度的配合,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同一个画面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及角度,可以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要多拍多看,多积累经验,多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李老师告诉我们:"训练拍摄的时候尽量不要吝啬相机的快门,我们要多进行一些旁拍,抓取一些精彩的瞬间,往往效果会令你意想不到,平时要多去记录一些生活中无意间遇到的美好的画面"。摄影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很多精彩的画面都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我们平时尽量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多去分析、总结其作品的独特之处,从中获取一些启发。

其实不光是摄影,对待我们工作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样,只有多做多总结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注重细节

摄影培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摄影课程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39-02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摄影课程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如果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在之前已有的课程基础上,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与改进,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传媒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文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的摄影课程为例,探讨高职教育摄影课程的办学特点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摄影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摄影课程作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是本专业群中的广告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该课程旨在让以往习惯了素描、色彩,具有一定艺术功底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数码相机,并且在今后的艺术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习惯于通过摄影来观看、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课程设计。摄影课程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影视动画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程后续开设的基础。因此,课程设计应围绕不同专业的学生展开,通过摄影课程的前期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为将来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正好符合高职教育“学做合一”的办学特点。根据传媒艺术系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生源情况,结合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将此课程定位为:了解现代摄影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摄影实践操作,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数码相机,成为具有真才实学、能够在各种情况下面对不同的场景,完成图片拍摄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三)课程作用。摄影课程的开展,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中相关的专业如平面设计、图形图像制作、影视动画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对于高职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职业岗位。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必须能与行业接轨,因此多证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持有两证:毕业证和上岗证。因此,传媒艺术系改变了以往书面考试的方法,而是通过摄影课程的学习,通过专业技能考试,获得国家劳动部门所颁发的摄影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广告摄影、新闻摄影、影视后期制作、动画摄影等相关工作创造条件。

二、摄影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职教育摄影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思路与传统艺术院校截然不同。它更加注重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导向来进行组织教学,课程设计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竞争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摄影比赛、摄影展览,注重学生间作品的交流讲评;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采用情景实践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的方法,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一)课程设计理念。摄影课程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着重于摄影基础技能的提高。摄影课程以实际工作岗位及内容、任务开展教学环节,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职业能力为主,并通过任课教师在多年教学过程中建立起的关系,积极与各类摄影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二)课程设计思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授方法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式教学,实现“教、学、做“三者的合一,使学生易于接受,寓教于乐。整体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紧紧围绕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理念,实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和课程考核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理实一体化设计: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布置相关作业,每次作业后进行交流讲评。教学环境的理实一体化设计:运用高职教育的新思路、新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情景教学,循序渐进;课堂讲授,作品欣赏,讲评与摄影实践相结合。课程考核理实一体化:以提交作品的大作业形式进行考核,取代以往的书面考试形式,强调在实践拍摄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程培养目标。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摄影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摄影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摄影常识,能准确使用各种数码相机,参与摄影实践,满足一般工作场合的图片拍摄要求,最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摄影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毕业求职就业掌握一门技能,满足一定的工作能力要求。

三、摄影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选取。在摄影课程内容选择上,高职院校与普通艺术类院校还是有所区别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将课程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块。在理论教学部分,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目前知识够用为原则,只讲授最基本的摄影知识,而一些在实际拍摄工作中接触比较少的内容则被排除在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之外。实践教学部分,加大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和课后把相机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熟练使用各种相机;面对各种场景,要求学生通过充分实践,能够完成基本的图片拍摄。

(二)课程内容组织。一是课堂讲解结合实践操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同时展开教学;二是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实际的摄影工作流程来安排教学进度与内容;三是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按难度进阶,每个部分都结合日常的实际案例展开。摄影课程是对整个摄影行业进行分析整理和对摄影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摄影工作的过程要求而制定的整体课程教学内容。并且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能力递进原则,编排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在教学中按照“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的思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理论讲授与企业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摄影课程按照摄影实例和工作过程设立了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多个方面的项目模块来进行教学组织与安排。

(三)课程的针对性。江苏城市职业学

院摄影课程主要是针对传媒艺术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的学生,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摄影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于所拍摄图像的理解,针对不同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略微有所调整:对于广告专业,加入广告摄影基础知识、影棚拍摄的方法;对于影视动画专业,加入数码摄影后期图像处理的内容;电视节目制作则偏重于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对于装潢专业,加入适当的艺术摄影技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

(四)课程的适用性。摄影课程的开展,适用于本系数码设计与制作专业群,为相关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平面设计、图形图像制作、动画制作等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

(五)网络资源。在摄影课程开设的同时,可依托学校网络资源,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上开设课程学习的平台,通过QQ群与学生及时沟通,能够第一时间与学生保持交流,并且在知名摄影网站上设立专业讨论版,不定期开展摄影作品的在线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四、摄影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本,在摄影基础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加大实践实训的内容,从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到各种题材的拍摄技巧,从摄影构图、光线的运用到拍摄体会,告诉学生即使同一题材、同一拍摄环境,也存在着不同的拍摄手法。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使用学校最新购买的专业数码相机和灯光影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相机的操作,掌握摄影技术。

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同学到校园周边进行摄影拍摄指导。此外,还可在系内成立摄影兴趣小组,不定期举办图片交流和摄影展,带领学生参观各种摄影展览,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积极性。在实验教学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已经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暗室工艺,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图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常识,加大摄影后期处理的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实景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教师自身摄影实际拍摄的经验,从案例分析、实际拍摄出发。这种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实景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比起以往明显提高。

(二)实训条件。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拥有专业暗房,大型灯光影棚,多组专业影室灯具,尼康、佳能共计40余台当今主流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高标准设置的专业苹果电脑机房,专业扫描仪和打印输出以及相关的印刷设备,能够满足学生的摄影实践拍摄需要。在摄影理论学习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到摄影器材,完成课堂作业、课后大作业的拍摄,并参与课外实践,通过机房中的专业电脑完成数字影像的后期制作与相关的影像输出。

(三)工学结合。摄影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开展校外实习同样重要,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现与南京多家摄影工作室、相关摄影企业、图文制作公司、后期印刷企业建立了校外合作关系,并设立专业实训基地,通过实习基地,教师可以把教学的过程搬到校外课堂来进行,让学生接触到当今最新的数码拍摄与冲印设备,还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间去。

(四)企业实习。学生在校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可以根据所学专业不同,选择相关校外实习基地,亲自参与到广告、人像摄影的拍摄和数码影像后期制作的实践中间去,以增强对于该课程理论部分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摄影动手能力的培养。每年都有十多名应届毕业生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校外基地完成了数码摄影,以及影像后期处理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校外基地领导的好评,有部分同学与企业间确立了毕业就业意向。

摄影培训总结第8篇

唐克铭 HD101EC高清数字摄像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影像质量比标清高!还有一点,该机比较轻便、运用灵活,比较适合拍摄影视节目的动作片。

詹伯雄 这款HD101EC摄像机具备真正高清24p捕捉和记录功能。以前,只有最昂贵的高清摄像机才具有这种功能。利用高清逐行扫描每秒24帧所拍摄的图像,具有类似电影的画面质量以及画面平滑运动性能,对于影视和广告拍摄制作专业的从业人员及业余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惊喜。我非常喜欢这款机器。

许少兵 作为深圳华森影视广告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及高清数字电影《窥变惊魂》的制片人,我主张使用JVC公司刚刚在全球推出的首款ProHD高清晰摄像机HD101EC来拍摄。在决策前,其实上也考虑了很多。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国内第一部HDV高清格式拍摄的惊悚悬念推理数字高清电影《窥变惊魂》,发现影像的画面质量大大优于传统的电视电影,节目制作完成后业内人士对影像画面的质量非常认可。这款HD101EC高清摄像机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是能够获取如此高品质的图像,真的出乎意料。华森影视这次采购HD101EC,的确物有所值,相信以后必定有更多的制作公司会使用这款机器来拍摄高清数字电影和电视节目。华森影视计划2006年用这款机器拍摄不少于10部高清数字电影,现在已经在筹备2月份拍摄第二部惊悚悬念推理题材的数字高清电影《渔村惊魂》。

蔡剑辉 我是香港邵氏电影出身的电影专业摄影师,同时也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做摄像,拍摄过很多影视片,使用过多种摄影与摄像技术设备,近年来也经常来内地拍摄电影电视节目和影视广告片。在华森影视看到这款JVC推出的HD101EC摄像机,开始时候还是不以为然,通过在深圳市宝安区拍摄某一个酒店的形象品牌推介电视专题片以后,从拍摄的技术操作和拍摄出来节目的画面质量来看,效果和感觉都相当不错。最近,我在香港参加了一个美国专业设备公司的高清摄影器材推介应用讲座,我发现与高端影视专业高清技术设备相比,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很多,值得在影视广告制作机构去推广应用。

刘崇峰 我是影视动作专业导演。过去在拍戏时,有很多专业机器在拍摄影视节目的动作时,画面上都经常会出现令人讨厌的拖尾现象,这次是用JVC公司这款GY-HD101EC的摄像机来拍摄影片节目的动作,但是没有发现有拖尾的画面现象,拍出来的画面效果我很满意。同时这款机器体积比较小巧和轻便,很合适用来拍摄影视动作节目,我也很喜欢。

潘明胜 中国的电影电视事业要发展,影视专业策划制作机构要发展,就需要培养大批后起之秀和接班人,就需要长期进行在职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影视专业技能培训的实习和考核作品。如果使用胶片或使用高档的影视专业技术设备,不仅培训的成本相当高,而且会影响专业机构的经营运作.我认为采用这款JVC公司GY-HD101EC的摄像机,作为影视专业技能的培训,甚至拍摄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片。电视MTV、电视教学片和影视广告,是再合适不过了。

摄影培训总结第9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 摄影课程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高速发展,淘宝网、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商城商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更多的商家开始认识到一张好的产品图片,可以抵得上一种促销手段,而商业摄影人才的培养在中职教育中仍属空白。如何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摄影课程从2010级开设以来,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人才需求模式,从而得出一套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人才培养应与市场接轨

2008-2011年,网络购物交易额每年增长率接近100%,未来5年,仍然会保持46%的增长速度。如此巨大的市场,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持,如市场营销人才、软件开发人才、物流管理人才、商业摄影人才等,为电子商务企业做好支撑,提供各类技术服务支持。根据统计,我国现有中职学校开设摄影类专业的一共有22所,摄影教学大多集中在人像摄影,而商业摄影在中职摄影人才培养方面却被忽视。学校2010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摄影课程,以立足商业摄影为主、人像摄影为辅的教学思路,围绕着商业摄影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3年来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商业摄影学生200多名,大多就业于电子商务行业。

二、课程教学应与企业接轨

在初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摄影专业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我们逐渐探索出项目嵌入式的教学改革模式。

1.教学内容与商业项目接轨

随着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学校先后与南宁金富摄影公司、广州M3摄影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引入企业实际操作商业项目开展项目教学,根据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企业的具体项目中,体验企业商业摄影的工作流程,让摄影教学与企业工作内容实现无缝对接。学生团队岗位职责见表1。

表1 学生团队岗位职责表

企业部门 岗位编号 岗位名称 岗位职责

门市部 001 客服 负责订单及咨询

摄影部 002 摄影师 负责拍摄工作

003 摄影助理 布设灯光、反光板等设备,配合摄影师完成拍摄工作

后期制作部 004 创意策划 策划产品创意

005 美工 原片、图片素材处理

006 文案 技术方案收集整理,图片素材收集

网络推广部 007 推广员 博客、微博宣传,淘宝网店管理

2.校企共建经营性实验室

学校建立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弥补在校外实习时容易产生受生产制约大、轮岗机会少、岗位内容单一等缺陷,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扎实掌握综合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满足学生创新活动和毕业设计的需求,提高学生依靠自身技术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通过与广州M3摄影公司共建商业摄影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零距离对接,成为学生提高总体素质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有效途径。在经营性实验室建设中,我们突出“教学-实训-经营”三位一体的模式,通过三者结合,把教学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工作环境,让他们通过生产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了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这种“教学工厂”虽然是将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将二者有机融合,但是这个“工厂”的支点仍然是学校,是在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而且在相关的教学项目设计中,我们强调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教师、同学自我评价的多元评价主体,互为统一,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实训基地成为学得会的课堂、有价值的课堂、有活力的课堂。

3.校企共同开发教材

中职教材大多存在模仿度高、专业特色不鲜明、无法针对自身学校特点因材施教的问题。为了深化摄影课程教学改革,学校2012年与广州M3摄影公司共同开发了《商业摄影基础》与《商业摄影后期处理》等项目类校本教材,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现有的实训场地及设备和企业商业项目结合,通过项目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企业项目中,结合企业项目的特点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基本实现在毕业后短期内就能融入企业项目团队中。企业参与开发的校本实训教材具有四个特点:一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开发课程内容,突出工作过程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符合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基础,图文并茂,循序渐进,易懂易学;三是内容以模块化组织,具有一定的可裁剪性和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实现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四是教材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在实训步骤中灌输“5S”理念,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经学校2009-2011级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学生使用,教师和学生反映效果较好,各教材的特点见表2。

三、效果评价

自2010年学校推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改革以来,学生在全国各级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2010-2012年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得摄影类一等奖12个、二等奖37个、三等奖68个;全区职业技能比赛网络广告项目一等奖1个;全国信息化技能比赛三等奖2个;天津职业技能成果展示三等奖1个。学生对口就业率、双证率均达到90%以上。

上述课程改革模式只是笔者根据近三年来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发展而设计的。由于电子商务市场在我国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商业摄影人才需求仍处于不断发展中,中职学校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改革能够和市场接轨,更深层化地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校企合作深入,才能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不断地动态调整课程设置,进行课程改革,这样学校才能培养长期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使专业发展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吴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OL].网易财经,2010-07-27.

[2]廖炯峰.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2011(3).

[3]付朝霞,田光明.关于电子商务创新教学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1).

[4]李思寰.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