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6 08:19:47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1篇

(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手段也不同,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迟早会随之进行调整。根据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2“.角色模拟”教学法。这一方法在于在课堂上人为地营造某种行政管理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从事相应的具体工作。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去感受、领悟所涉及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涉及大量常规细节和现象、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方法技能训练的场合。行政司法、行政执法、公文处理、会议管理、机关物产材管理等内容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方法。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是在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学生通过充分准备,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既可以达到形成共识、求同存异的目的,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针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历史沿革及其启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路径“”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应该运用讨论的方法。

4.换位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师生身份互换,老师随机点名,让个别同学以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讲解,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通过备课、讲课,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学懂、学透,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进行成绩评定。“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使教师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的转变。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指导性自学。这一方法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自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布置学生阅读与行政管理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经典著作、重要文献、高质量的专业论文等,其目的是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教材中的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章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如行政管理学当中的“行政决策”这一章,关于行政决策的定义、程序、类型以及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在管理学等课程中基本的东西都学过,因此,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自学,教师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讲,只是提示学生在把握的过程中注意决策同行政决策的区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行政决策体制以及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教授上。自学不仅达到了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主要的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2.科学研究法。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这种职能不单纯是要求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科研工作。如以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选拔基础好的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体等,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和展示个人的才华。

3.模拟实验。在校内建立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行政管理场景和运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某种管理角色中,从而增进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方法的认知,培养综合管理能力。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真实的社会中去,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印证和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把学到的理论向实践转化,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社会调查。针对行政管理要解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专题调研,在调查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如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这一章,可以布置“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以绥中为例“”辽宁省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等。人事制度这一章可以布置“辽宁政府雇员制”“辽宁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等。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袋徇卷、撰写调查报告等,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2.参观教学法。为了使行政管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化,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验证已学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到政府等部门去实地参观。参观法资源鲜活、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学空间被极大地拓展,教学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参观访问作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参观一般由校外实践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参观笔记,撰写参观报告。

3.实习。顾名思义,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锻炼工作能力。对于应用性极强的行政管理学这一课程而言,实习具有一切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用。为了保证实习的实效,最好应在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进行。

三、问题思考

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和形式表明了《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多,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为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讲的,而在实际上,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不是说在每个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对每种方法都要采用,也不是某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每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方法中,从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基础实践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如实验、参观、自学;二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中层实践手段,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法等;三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而设置的高层综合实践手段,如项目驱动、科学研究法、调研、实习等。因此,应加深对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合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组合,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二)系统地规划和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从总体上看,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类。作为两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更多地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法,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等方面具备了许多经验,理论讲授比较规范和系统。而实践教学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或者变形走样。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系统地安排和规划。如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与实践性手段相适应的内容;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改变实践学时随意性的情况;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考试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以贯彻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机制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了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行政管理学科比较常见,在其他学科也司空见惯。实践教学经验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成为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如有计划地让从事该课的教师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吸引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加盟等。实践教学方法的成本比理论教学要高得多,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前提,无论是实验设备的配置、实践基地的建立和使用,还是调查、参观以及实习方法的使用都需要必备的资金物材的支撑,没有这些条件,实践教学无法开展。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投入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学校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必须在教学的硬件环境上下功夫。

(四)防止实践性教学方法目的化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的提出,实践性教学方法被许多学者和专家所关注,从而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性教学方法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极端化的现象,就是为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被异化为目的。而在客观上,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教学,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方法再重要,也必须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否则,过分地抬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忽视其实效性,就会使这一教学手段极端化。因此,正确发挥实践性这一教学手段的功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区分在教学内容上哪些内容适合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实践性教学;其次,实践性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条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检验实践性教学方法效果的唯一标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2篇

关键词 行政管理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的改革进程,中国公共管理领域面临着巨大的管理创新和变革,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都在日益得以丰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课程在国内新发展背景之下,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思考和创新,以期推动行政管理专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尤其在财经类的学科影响之下,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分析当前其面对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是本专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现状分析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在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内容和方向也呈现出多学科渗透和融合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一般涉及政府组织结构、职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权力、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行政决策、行政伦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等方面,所涉及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法学等学科,可见其领域内容比较多元且交叉,综合性比较强。就我校而言,行政管理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艰巨,一方面,要顺应社会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视野广阔、通晓国情,熟悉现代公共行政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面对国家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实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创新发展。然而,在目前本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的质量和目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教师队伍专业理论与实践素养有待提高。本校行政管理专业现在拥有的教师数量比较充足,但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问题,专业对口教师不多,教师大多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专业对理论综合性等要求;但行政管理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方法和技能课涵盖多层次的行政管理领域的诸多问题,也容易出现教师专业研究程度不足等问题,由于缺少专业本身长期关注和系统研究,理论基础的积淀不足,难以适应本科教育特点,实现授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2)现有教材编写和使用也存在问题,很多教材体例流于形式,内容未能和社会现实结合紧密,专业性和应用性也不强,学术含量比较低;另一方面,在选取专业课教材时,教师事先缺少集体商讨和协调,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会出现不同课程之间在内容衔接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课程设计的规范上,在同一专业的课程中有重叠交叉现象,反映了思路不清晰、理念模糊和内容不科学合理等问题。

(3)在近些年来的行政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注重对学生讲述理论性的内容,课程在教学内容平铺直叙,有时候只是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效果不佳,还影响学生的出勤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缺乏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单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互动,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部分老师授课过程中也会有讨论课等形式,但其所占比例很小,同时这种形式往往在学期中间或是期末时间,让学生集中在一段时间准备多门课程的讨论内容,学生疲于应付,有时候会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想效果。

2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建设

(1)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进行课程梯队建设,专业必修课程的师资要以具有高级职称且科研突出的教师为核心,吸收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授课和科研能力有待锻炼提高的青年教师。同时,应当保证课程和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利用学校里如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教师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教材选择建设,组织教师每年定期对编写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交流和修订,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同时,选择专业领域内权威的教材,并注意各门课程的衔接与搭配;另外,随着我院学科制度、学术队伍以及课程经验总结等条件的逐步成熟,应鼓励教师团队自行编写出版专业教材及实务案例。

(2)完善专业课程架构设置,保证课程的理论完整,突出专业能力。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扎实的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既了解公共行政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又要熟悉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从而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由于本校是财经类大学,所以诸如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都是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主干方面有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学等必修课,可以说课程安排比较系统完整,但同时也应在行政管理专业选修方向上更多地考虑到当前学生的兴趣点和未来职业需求来设置和引导,如当前的国考热、事业单位招考、三支一扶、村官等各种考试,从基础上来说,行政管理专业是占有相对优势的,但在具体的门课方面需要一些学习和引导,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面要尽量结合社会的实际来进行一些调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3)保证课程的理论完整前提下,避免具体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在进行行政管理专业的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不同的门课之间存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现象,如《公共行政学》中的人事行政章节就同《公务员制度》课程的内容重复;《市政学》中的一些内容与《城市社会学》中的某些内容类似,这样授课内容的重复,是由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综合性所导致的,每门课首先必须要保证逻辑体系上的完整,囊括的东西比较全面,因此与相近门课存在重复,但这样的内容交叉会浪费授课时间,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无意义的。因此,教师之间要多进行课程交流与讨论,明晰授课内容,既要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也要避免授课内容的交叉重复。

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模式采用

(1)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理论丰富,并且很多方向与现实结合紧密,很多内容无法只通过之前的传统黑板书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将集文字、数据、图形和案例融为一体,使课堂内容更生动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学校在硬件设备上已经完全可以支持这样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采取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课件可以生动直接地讲解知识点和现实案例,图文并茂加上视频文件等资料,使得教学效果突出。

(2)引入案例分析,进行互动启发式教学。长期以来,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有所忽视课堂实践教学,“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形成了课堂只有教师讲,而学生被动听记的局面,以致教学无法实现跟各位灵活和现实的教学效果。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应用性科学,教师应根据其特点改变单向灌输式的讲授教学模式,采取现实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辩论等方法教学方式,通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课堂由教师的被动要求变成学生的积极主动,这不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且有利于专业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3)设立专业团体,积极开展科研实践教学。从学校整体层面上来看,本校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观念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设计了由军训与军事理论教育、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读书活动、就业指导与实践、其它实践教学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这些几乎都是自上而下的硬性规定,缺乏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性活动。因此,学院可以组建院内的相关临时专业兴趣小组或固定形式的协会,通过这些由学生成立的小组和协会举办一些具有跟本专业相关的群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就感兴趣的某些问题进行某项社会实践活动或学术讨论。这个过程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语言表达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群体活动中得到检验和提高。同时,学生可以和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联系并获得其指导,学院教师在指导其活动时,不仅要积极动员学生参加,还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支持学生专业团体定期举行相关的讨论会、辩论、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现在学校为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开发,校级课题申请时要求老师吸收一名本科生,那么在教师做其它各级课题时,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有选择性的参加,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

(4)加快实践操作平台建设,丰富专业实践基地。课堂教授学生的是理论知识,而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是学以致用,希望自身所学能够应用于将来的社会需求。因此,专业实践基地就成为学生与社会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和平台。根据行政管理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属性,行政管理的知识点涉及政府职能行使的相关部门、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因此,学院应与本地区相关的政府行政机构、学术团体或其他公共组织建立较为密切良好的合作模式,可聘请在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丰富经验或权威的校外专家或部门领导作为兼职教授,建立数量丰富且能长期合作的社会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可以亲临其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和工作人员身上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可以创建自己的模拟操作实验室,为实践教学提供基地。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根据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学生去校外的政府部门进行实习,也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工作实践,进而形成较强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卢文刚.公共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2] 周艳玲,冯婕,刘鹤.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自1979年正式引入继续教育概念,30余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从函授时代的脱产、夜大、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80年代的自学考试到90年代末网络教育,不仅包括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也涵盖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与发展壮大,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为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朝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方向努力。不过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以及知识体系模糊不清、学校特色不突出、教学方式僵化等。如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实证分析

1.调研情况概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开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就业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建议等方面。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99份,其中男生58名,占总人数的29%;女生141名,占71%;生源地是上海的180名,约占90%。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调查结果总结

关于学习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目前就业单位调查中,有37.2%的同学就业于民营企业;28.6%的同学在外资企业;20.6%的同学在国有企业;8.5%的同学在事业单位;2%的同学在国家行政机关。问及工作行政的问题,30.2%的同学选择行政类;7.5%的同学选择“人事类”;4%的同学选择“咨询类”;1%的同学选择“文职类”;55%选择“其他”。

关于学习者对大学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发现:约44%的同学表示满意;5%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49%的同学表示一般;但仍有2.5%表示不满意。问及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原因,29.1%的同学选择“缺乏与实践的联系”;13.6%的同学选择“内容太宽泛,缺乏针对性”;10.1%的同学选择“课程安排太分散,影响实习时间”;9.6%的同学选择“理论性太强”。对于“您在大学中所学知识能否适应您现在的工作要求”的问题,52%的同学表示一般;31%的同学表示适应;3%的同学表示非常适应;6.6%的同学表示不太适应;但仍有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关于实践课程评价的调查,18%的同学选择“实践形式单一”;16.6%的同学选择“实践基地太少”;12.6%选择“实践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比较低”;6.5%选择“实践时间太短”。

关于学习者对教学方式灵活性及教学手段先进性的满意度调查,按评分规则分值越高越满意,78名学生选择“3”,占39%;44名选择“4”,占22%;22名学生选择“5”,占11%。但仍有6名学生选择“1”,占3%;47名学生选择“2”,占23.6%。

在“希望老师如何改变”的问题中,部分学生表示了“希望老师能够加强实践课程”或者“增加学生主动性”、“与实际相结合”等愿望。个别同学表示“希望老师能够开拓学生眼界”等愿望。这表明老师在教授该专业课程时过多强调理论,缺乏实践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学生建议采用因材施教、案例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这样可增加课堂互动性。

二、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情况的调研以及与其他高校的比较,不难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与其他高校情况相同,同济大学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重专业知识掌握轻人文素养培养、重定性类课程轻定量分析类课程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体系以外,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公共伦理教育。而且,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政治学、管理学类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经济类、统计分析类等定量化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仅限于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社会学原理与社会调查和统计等几门定量类课程。这极大限制了学生对社会公共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定量化分析,不利于继续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知识。

2.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虽然近年来学校在教学方面越来越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课程教学,但这些尝试仍处于探索阶段,是否真的有效提高知识掌握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这些方法往往只是在某些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些内容教学中得以运用,整个教学体系还是以知识传授型为主来构建的,课堂讲授仍占据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

其次,教学方式未考虑到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与本科学生相比,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简单注入式教学法已不适用于他们,亟需增加课堂参与度,进行师生互动、双向沟通。

3.教师资源有待开发

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需要获得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支持,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在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着教师特长不能较好发挥及资源联动机制缺乏的问题。首先,学校不能很好按照教师的研究方向及专长来合理安排其担任的课程,这样不仅需要教师再投入大量时间准备,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师资源整合不佳,与全脱产教育、MBA、MPA等项目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管理继续教育的发展。

4.专业特色有待突出

虽然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但是特色不鲜明、个性不够突出。课程体系单一化和趋同化,未突出本校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优势,导致行政管理学生知识结构同质化。同时,当今行政管理专业尚没有摆脱政治学对它根深蒂固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依然由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作为主干学科来进行架构,未能体现出世界各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再造政府流程、推行电子政府建设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我国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行政活动日益高效的趋势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

三、对策及建议

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设置时间不长,但它一直以改革进取状态不断发展。作为工科背景的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如能针对社会需求,突出培养城市发展人才的优势,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同济大学城市建筑、规划的优势资源,在公共管理领域走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特色道路,将能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结合前文分析,建议在五个方面进行调整。

1.调整培养目标,借鉴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调整培养目标定位,把能力培养明确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写入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之中。在修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将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能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城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涉外单位从事现代化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培养目标也需要定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严进严出”的制度,有创造潜力的人员才允许参加继续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人才质量。

2.调整课程体系,推出精品课程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是模块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以理论性、方法性、领域性为三个基本模块,突出城市管理,强调工具及应用性,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伦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和分析、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程,将社会调查和写作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程。同时增设了中外管理思想比较、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教育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导论、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等选修课程。同时,应积极改变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重原理轻技能的现状,建议大量增加增加公共政策和方法类课程以及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和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同时打造精品课程。

3.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我系拟加强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夜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行政管理专业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要求更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尝试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讨论题目或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二是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突出重点,讲透内容。三是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典型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管理学科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等。我系也可以通过城市管理中的案例教学,或是请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和积累实际的城市管理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坚持综合性与典型性有机结合的原则,综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程度,在于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和定义问题性质的基本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

第一,对内做好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系里教师在城市特色系列即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三个模块中找到各自的学术发展方向,尤其是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才。每位教师可以在不同模块内就城市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就相关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对外引入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制,吸引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同济任教、授课、培训。第三,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培训、进修、学术会议。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 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oret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odel of

"Executive Management" in Network Education

XIE Zhipi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Abstract"Executive Management" is the core basci course of Executive Management major, it'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executive management majo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network,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goes into Internet Times. From network education and concept descri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odel of the "executive management" in network edu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network resourc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modalities.

Key wordsnetwork education; "Executive Management"; theoretical system; application model

2004年6月,《行政管理学》作为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核心基础课列入正式建设和开发课程,近7年时间,招收全国各地行政管理专业学员近5000名,均学习和使用此课件内容,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网络教育界广泛好评和推广,于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评为 “国家精品课程”。本文主要结合网络教育特点,从教育思想与理念、理论体系、应用模块、实施过程与形式等方面,对此教学成果的建设心得和体会展开阐述。

1 《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地位与网络化教学的意义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它以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作为课程的知识点,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将来从事行政管理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可以说,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行政管理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网络教学与一般的教学形式有着重要的区别,首先,它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当面交流与学习过程,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个中介。这样,老师与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都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更多时候,老师是一个学习信息的提供者、规划的设计者,而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和评估者。而学生则完全是自主地学习,脱离了固定的学习场所和被监管的场所,对学生的自律与自主性要求更高。其次,因为有互联网这个中介,因此它在上课时间和上课内容上都是开放式的,可以无限延伸。互联网这个中介,不仅提供了学习的途径与桥梁,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武器和信息资料的重要来源。因此,如果利用好了,这种学习模式的潜力将是非常巨大的。再者,由于网络学习的特定对象,决定了网络教育教学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所有的教学与学习单元设计环节,都需要围绕着网络这个核心背景来实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互动性,且必须是最新的信息与资讯,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实施“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目前已经发展到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等多个方面。在CERNET主干网中,全国共建立了地区的网络中心,连接了全国的地区,CERNET省级结点设在36个城市的38所大学,分布于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CER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已达到2.5Gbps,有12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总带宽在100Mbps以上。CERNET地区网的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已经通达中国大陆的150个城市,联网的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超过800个,联网主机100万台,网络用户达到500万人。如今,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工具,可以更大范围更加便捷地普及行政管理知识,为国家提供大量具有一定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现代化的升级。

2 《行政管理学》网络教育的设计思想与理念

将《行政管理学》教学嵌入网络教育,必须尊重网络教育的固有特点和规律,在课程设计、资源组织、技术实施等方面,均要按网络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落实。

第一,以人为本,人机互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而网络教育又是通过互联网这种途径来实施远程教育和虚拟管理。《行政管理学》在课程实施中充分考虑了这个根本宗旨和基本模式。比如在内容设置上,围绕行政管理必要的知识点构筑了绪论、行政体制、行政内容、行政行为、行政目标和心理、行政发展六个单元,形成了关于行政管理专门知识的完整结构和必然逻辑。整个知识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都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为原本。而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通过保障人机交互,实现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无限扩展,通过设置网上导学、课程论坛、教师信箱、值机答疑、网上作业、随堂随练等环节,使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得到充实和完善。可以说,这是这门课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时优先考虑的理念。

第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行政管理学》牵涉到的理论范畴横跨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本课程在设计时,从理论出发,以理论为切入点,或以理论为主线,落脚到行政管理的具体环节、对象和思维上来,贯彻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本宗旨。比如对“行政发展”的探讨,从含义与原则、模式出发,解释政府体制与行政行为不断变迁的原因、内容、动力和阻力,再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行政发展的具体不同,归结到对我国行政发展的评价和正确推进的现实问题上来,使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第三,强调基础,突出重点。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工作规律最好的方法,是使本课程的讲解在注重基础时重点突出。本课程设置的内容包括从体制结构到行政行为再到过程与心理等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重点了解行政效率、行政结构知识,掌握行政方法、行政组织原则,学以致用,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基础与重点的结合。

第四,弹性、开放与自主性学习。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角度考虑,本课程在设计时注意到了时间与进度安排的弹性化、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开放性和在实践中体会与培养能力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如人事行政、财务行政和机关管理属于比较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了管人、管钱和管事三个主要的方面,由于不同学生对不同内容的体会和感悟不同,因此在具体内容上可以扩展、在时间进度上可以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主地将该课程知识学习与运用更有效结合起来。

3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教学成果,其基本内容包含对《行政管理学》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系统。

从理论体系构建来看,根据网络教育学习者的特定学习规律和学习模式,在实体教学活动中,课题小组将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按六个部分来组合,即导论、行政体制、行政内容、行政行为、行政目标与心理、行政发展(图1),形成了关于行政管理专门知识的完整结构和必然逻辑。整个知识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都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为原本。

具体来看,导论部分是第一章,主要介绍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与变迁。第二部分是行政体制部分,包括第二至四章,主要说明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这一部分涉及到的是行政管理的功能、结构和权力配置问题。第三部分是行政内容,包括第五至七章,主要说明人事行政、财务行政、机关行政,涉及到政府对人、财、物的管理问题。第四部分是行政行为部分,包括第八至十二章,主要说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法治、行政方法、电子行政,涉及到的是政府运用决策及相应的方法来管理和解决公共事务的问题。第五部分是行政目标与心理,包括第十三、十四章,主要说明行政绩效和行政文化,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效率、行政文化、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问题。第六部分是第十五章行政发展,主要说明行政改革的若干问题。本着全面、前沿的要求,该体系既延续了行政管理学传统的一些研究内容,如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文化等,也专门论述了一些内容,如机关行政、行政方法、电子行政、行政法治、行政绩效、行政发展等。即使是在论述传统的研究内容中,也补充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新近成果。

图1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

图2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应用模块

在强调内容的同时,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了每个章节的学习目的、应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运用,在学习内容中穿插案例、补充学习资料、名词解释等,案例、补充学习资料都用新近材料,使学生明确重点,抓住主线,方便学习,灵活运用。

从应用模式来看,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强调人机交互、弹性化学习和无缝隙沟通与考核机制(图2),录制了由主讲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所作的全面、细致讲解的视频光盘,并将课程内容按知识点进行划分与组合,在结构上设计了课程大纲、考试大纲、知识点、重点难点、思考题、参考书目、常见问题、例题分析、案例分析、背景资料、课程附表、名词解释、随堂随练等内容,使学员能够掌握脉络、活学活用。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作到沟通无极限、学习内容无极限、学习时间无极限、监督考核无极限。互联互通,灵活机动是网络教育的独特之处,也是其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地方,因而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通过保障人机交互,实现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无限扩展,通过设置网上导学、课程论坛、教师信箱、值机答疑、网上作业、随堂随练等环节,使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得到充实和完善。

4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的实施过程与形式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5篇

关键词:行政文化;行政管理;讲学授课;价值;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行政管理的有才之人的培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于行政管理讲学授课与行政统筹管理的有才之人的培育形式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行政管理的老师在现实的授课进程中深刻摸索课堂规律与课堂特质,创造性地发展授课方式,努力实践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有机融合,进而达到新时期环境下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院系的教育目的。

一、行政文化是一项整体性的文化介质,其涵括两大项内容:其一意指行政职员在长时间的工作情况下,通过整理与思考,获得具备通用性的工作范式、价值系统、思维导向与处事态度等;其二意指人民大众对于当今行政措施所具有的价值归属感、接受程度、习性等,是人民大众的行政理念、准则、价值的精华所在。行政文化的运用性能包含下面几点:首先,具备引导性的效能,努力构建行政文化以期可以给行政管理有关工作以有益的价值引导;再者,具备规范性效能,高效构建行政文化以期可以对行政管理有关工作系统发挥规范和制约性价值,有益于行政管理有关作业的模式化与规则化进行;还有,具备关联性的性能,高效构建行政文化以期可以推进行政管理服务职员达成统一的行政理念;最后,具备挑选的性能,有效的行政文化能够高效达成对于正面的行政价值与合理行政进程的挑选目标。总而言之,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是达成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院系讲学授课成效的根本路径。

二、实现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有机整合是必然选择

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是时代前进的必然选择,它关键表现在:其一,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是新时代行政讲学授课环境改变的必然选择。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世界贸易的日渐增加,中国的行政管理大环境愈来愈繁杂,欧洲的管理范式与管理理念对于同学们的行政管理理念具有很大的挑战,所以,老师在现实讲学授课进程中需要努力融合我国特有的行政文化,进而加强同学们抵抗外来行政管理理念侵袭的才能;其二,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是弥合服务职能改变的必然选择。世纪的发展和改变推动中国的服务职能从经济统筹规划职能往社会服务职能的方向转换,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可以加强同学们对于行政服务职能改变的适应度;其三,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是达到内部政治目的的基础性需要;其四,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是高效达成讲学授课成效的必然选择,行政文化是植根于现实操作根基上的学识整合,但是授课内容是单纯的原理性学识,实现两者的高效整合亦即达到了理论和现实操作的联接,可以给优良的授课成效的达成提供支持;其五,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高效整合是适当科普行政意识的必然选择,行政文化属于流动性的观念上的产物,其和时代的前进脉搏密切相关,在授课进程中高效渗透行政文化可以推进同学们与时俱进,实现共同发展的行政管理意识。

三、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紧密相关

行政管理是应用我国公权力对一切事务的一项统筹管理行动。但是当代行政管理亦包含对实体经济单位的行政事务统筹工作。它往往运用体系化的项目理念与方式,进而削减人员、物资、成本、时间的花费,提升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有位著名学者曾说过: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行政管理则是汇聚全部管理行动特质于其身的活动,当然脱离不了运用合理的方式开展体系化的培训。对于行政管理讲学授课自身来讲,绝不仅仅是对着课本不断重复那么简单。授课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通过思索、发掘进而升华成智慧。以往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理论知识大占篇幅,学习过程很枯燥,与现实工作相分离,此亦是给大家形成行政工作呆板印象的缘由。站在哲学的角度,原理和现实操作是不可分的,两者需彼此整合、有机统一,缺少其中一部分,事情的最后,均不会完满,也就是理论必定要和现实操作相整合才是王道。如此一来则要求我们探讨一项科学的授课方式,让理论可以和现实操作实现最佳的合作模式,加强授课成效。

行政文化身为长时间在行政事务处理进程中逐步构成的一项习惯性文化,其较好地填补了行政管理讲学授课进程中理论富余而现实操作缺乏的滑稽现状。它的特质是在各种社会生活范畴中具备各式内容,和行政事务处理密切相关的文化,其涵括大众对行政措施的意见与看法,对行政措施的价值认可程度,亦涵括我们所遵守的形式与习惯。因而,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密切相关,把行政文化内化于行政管理讲学授课中,是极为必要的,亦是新时期的需要。

四、行政文化对于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院系讲学授课的价值

(一)行政文化的渗透推动同学们养成合理的行政价值理念

行政文化是一项整体性、实操性、流动性的理念产物,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有效构成部分,对其的高效渗透可以推动大家养成合理的、正面的行政价值理念。

1、行政文化的渗透有益于同学们养成科学的行政认知才能,因为行政文化是基于现实操作的根基上构成的,其对于事态的发展解析和推断均是植根于现实操作的根基上的规律整合,因而同学们在理解并把握行政文化的进程中能够高效培育自身科学的认知才能。

2、行政文化的渗透有益于同学们养成动态的行政管理观点。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职员与人民大众在长时间的行政实践与行政接受进程中所构成的文化整理,有益于同学们准确掌握行政管理事务的发展特质,进而养成正确的行政管理观念。

再者,行政文化的渗透有益于同学们养成优良的行政管理氛围,并且行政文化的渗透有益于同学们养成科学的行政管理想法布局。

(二)行政文化给行政管理讲学授课供应合理的授课方式启示

因为行政文明源自于长时间的行政工作操作,因而在此种文化整合之间必定含有代表性的行政工作例子与工作职员对于行政管理事务处理的深入见解,这些对于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院系的讲学授课具备重大的价值。所以,老师在现实讲学授课进程中需整合以上内容努力创造性地发展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形式与方式。

1、老师在现实的授课进程中应当整合行政文明中有代表性的行政例子努力施行案例授课法。案例授课法是一项颇有渊源的授课方式,从根本上讲其是经过理论和现实的高效整合来达成授课目标的授课方式,具备简单方便、直接生动、容易理解的特质。在日常的施行进程中需注重下面几点:首先,需整合中国的国情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情况来做出对案例的挑选,以免盲目抄袭外国案例。再者,案例的挑选需具备特定的面向性,老师需挑选同学们熟识的抑或是名声在外的单位的现实例子,进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致与探究的渴望;最后,在施行案例授课的进程中,老师需注重开发同学们思索,持续提升同学们运用行政管理学识处理现实问题的才能。

2、老师在现实的讲学授课进程中能够综合行政文化中的工作情境进行情境再造的授课方式。这里所讲的情境再造授课方式是指,老师仿真行政工作里面详细的情境,进而指引同学们经过角色饰演的方式达到对学识掌握的目标的讲学授课的方式。此种授课方式可以推动同学们在亲身体验的前提下达到自身现实操作才能的提高,对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院系授课成效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推进价值。

3、老师在现实的授课进程中能够整合行政文化里面的规律性内涵做好探究式授课。这里所讲的专项探究式授课是指,老师在课程授课进程中根据行政文化内容规划具备争论性的专业课题,指引同学们经过组内探讨、班级争论等环节努力寻找问题处理方法的授课形式。此种授课形式可以推动同学们全员参加的热忱,有益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三)行政文化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互补性

通过现实操作的检验而且在践行中持续升华的行政文化是一项重大的精神文明宝藏,促使其在现实授课中的渗透和运用有益于高等院校行政管理讲学授课成效的提升。并且,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院系授课不仅可以推动行政文化的持续完备和充实,有益于行政文化的继续发展。总而言之,两者的整合有益于彼此的互惠互利和双向共赢。

五、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启示

行政文化里面含有科学的授课方式。因为行政文化是在大家的长时间的行政工作里面养成的,那么在此种文化里面,就必定含有对此项工作的深入见解。此对今后的行政管理授课工作具有重大的价值。

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授课中发挥了指引性的效能,此种文化让全部在行政体系中的从业人员均具有了清晰的、科学的目的地。进而让其在工作进程中,不会出现迷茫等消极的态度,是确保工作热忱的关键条件。

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讲学授课中发挥了规范性的效能。行政文化自身事实上则是一套工作模式。此类在长时间工作里面养成的行为习惯更为直观,更容易让人接受。在此种文化气氛的陶冶中,授课进程亦规避了无聊的填鸭式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应用牵引思考的形式开展行政管理授课工作,使授课成效事半功倍。

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授课中发挥了增强效果的效能。行政文化属于一类文明成果,在文化教导传承进程中饰演着不能缺少的角色,是生生不息的源泉。文化经过长期的整理与积淀,其所发挥的价值是潜移默化不可同日而语的。处在此种文化氛围中,长此以往,则会演变成一种习惯,亦会更为深刻地认知行政管理讲学授课者所传授的全部科学的知识,而且不会轻易地忘记。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文化之于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作用与价值是重大的、合理的深远的。当代行政管理讲学授课是行政文化继续前行的重要载体,是自行地养成合理的行政理念与实施行政措施,积极向上的行政心理和崇高的行政道义准则的根本条件。这对于提升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质量有着重大的价值。因而,身为行政管理院系教育一线的老师的我们必定要准确掌握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致力于实现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讲学授课中的有效运用和有机渗透。笔者坚信,通过行政文化和行政管理讲学授课的有机融合,必定会推动我国的行政管理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赵志峰.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现代行政价值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2] 陈德富. 互联网环境下的行政文化创新研究[D]. 湘潭大学 2011

[3] 杨娟. 边疆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文化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 云南大学 2010

[4] 李洋.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研究[D]. 山东大学 2009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6篇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程度反映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主要借助互联网络检索收集31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点课程设置情况,按照一定类别进行汇总分析,得到研究生教育的初步结论。

2课程设置

本文收集到31所高校的406门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包括公共基础课),将406门课程分成10大类进行统计,见表1。

排前10位的课程小类依次是: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政府治理与改革、比较行政、非政府组织管理。

3结语

从以上对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统计中,得出如下结论:

3.1课程设置体现出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总体上说,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门类多、范围广,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有关,且不同高校设置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同时还开设若干选修课程以供选择,有利于理论体系的保存和学科的完整发展。

3.2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

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表明研究从定性研究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3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实用性不强

相当课程主要是理论研究,具体联系本国本地实际情况的实践性课程不多。实践出真知,行政管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只面向行政管理机构,还面向第三部门甚至企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纯粹理论性课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行政管理学科的长久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加大实践课程是大势所趋,需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夏书章,王乐夫,陈瑞莲.行政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张康之,李传军.公共行政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7篇

最近几年,专家、学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加强课程管理的重要性,对课程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过去对课程管理研究的基础薄弱,当前,中小学课程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管理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本文试分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加强课程管理的建议。

一、中小学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淡薄化

我国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中,课程管理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中小学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课程就行了。这使得中小学在课程管理中长期处于“外化”“边缘化”的位置,缺少话语权。久而久之,导致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课程管理能力不足,甚至产生一种“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心态,课程管理意识淡薄,表现为:

(1)对课程管理的研究不够

就教育领域来看,我国课程论研究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人们对课程管理的研究更少,把教育管理作为课程管理的上位概念,或者把课程管理当作学校管理的一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再专门讨论课程管理的问题。事实上正如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一样,对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研究不能代替对课程管理的研究。

(2)对课程管理的“软件”研究不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课程看作一系列要素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以及评价等。课程管理对这些要素进行组织、协调、控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但课程管理不是把各要素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组合”。我国课程论研究者对此研究不够。

(3)课程管理视野狭窄

本次课程改革力度大,没有先例可循,在改革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大都与管理有关。但是由于学校管理意识薄弱, 课程管理视野狭窄,遇到问题不是从管理方面找出路,而是从行政角度找对策。

2.管理手段行政化

行政方法是课程管理的方法之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特点。采取行政方法管理力度大、推进快,课程管理可以采取某些行政手段,使执行者有章可循。但是行政管理方法容易导致不顾实际情况,强制人们“齐步走”,加之管理权过度集中,会使课程管理失去活力。而课程系统具有复杂性,课程运行中会出现出乎预料的情况,行政方法是不可能对出乎预料的情况事先给出应对策略的。再者,行政方法也可能为社会舆论左右,受“长官意志”的影响,不容易保持稳定和连续。

3.管理情境静态化

课程管理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情境的多变性的特点。而不少在学校课程实施中既不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又不考虑具体课程实施的条件,使管理情境静态化。在课程管理中,一些学校希望设想出统一的计划、标准和规范,或者一劳永逸地实施方案,这是不符合课程情境的多变性特点的。所以不能把学校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当作教条,而应看作是服务于学校课程实施的指南。

二、加强学校课程管理的建议

课程管理水平高低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关系

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关系,论者有两种观点:二元对立观和整合论观。用二元对立观做指导的课程管理,不能解决课程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校本课程的实施、综合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求助于涵盖性强的课程管理。因此,要把课程管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来认识。

2.课程管理“去行政化”

课程管理去行政化,就是要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管理。学校课程管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由科学理论指导的专业问题,必须反对将课程实施程序化的倾向。真正的课程管理是一种专业管理,而不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模式剥夺了校长、教师课程管理的权力,造成校长和教师课程智能的短缺。

3.由平面式管理走向立体式管理

“平面式课程管理”是从某门学科的角度出发,静态的、直线式的审视问题。而新课程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综合体,因此,应以全新的课程管理观观照学科的发展,即采用“立体式课程管理”,将影响课程管理的关键因素作为课程管理的重点,有效组织安排。

参考文献: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8篇

各 专 业 公 共 课 及 共 同 课

考试专业及课程

10月22日(星期六)

10月23日(星期天)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公共课

03709 04183 02197 00018 02199 00009 037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 00023 00020

高等数学(工专) 高等数学(工本) 高等数学(一)

02198 04184 03708 12656 04729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经管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语文

00012 00043 00015 00420

英语(一)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英语(二) 物理(工)

面 向 社 会 开 考 专 业(专科)

考试专业及课程

10月22日(星期六)

10月23日(星期天)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序号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1

020105 金融

00075 00073

证券投资与管理 银行信贷管理学

00072 00065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 00041 00066 00074

企业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货币银行学 中央银行概论

00043 00060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财政学

2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00147 00058

人力资源管理(一) 市场营销学

00146 00065

中国税制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 00041 00145

企业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生产与作业管理

00144 00043

企业管理概论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3

020203 会计

00067 00157

财务管理学 管理会计(一)

00146 00065

中国税制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56 00041 00155 00070

成本会计 基础会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44 00043

企业管理概论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030112 法律

00242 00247 05679

民法学 国际法 宪法学

00261 00223 00245

行政法学 中国法制史 刑法学

00243 00260

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00244 05677

经济法概论 法理学

5

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00292 00163

人力资源管理(一) 市政学 管理心理学

00107 00341

现代管理学 公文写作与处理

00277 00182 03350

行政管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研究方法

00312 00012 00040 00043

政治学概论 英语(一) 法学概论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6

030403 公安管理

05679 00359

宪法学 保卫学

00354 00361 00245

公安学基础理论 公安法规 刑法学

00357 00356 00260

治安管理学 公安管理学 刑事诉讼法学

00358

刑事侦查学

7

040101 学前教育

30005 12344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12339 30006 12348

幼儿园教育基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低幼儿童文学

00874 00393 30003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

30001 30004 00390

学前儿童保育学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8

040103 小学教育

00405 00409

教育原理 美育基础

00406 00407 00410 00413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小学教育心理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 现代教育技术

00417 00415 00408 00411

高等数学基础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论

00395 00416 00418 00412

科学.技术.社会 汉语基础 数论初步 小学班主任

9

050102 秘书

00345 00058 00163 00854

秘书学概论 市场营销学 管理心理学 现代汉语基础

00341 00315

公文写作与处理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510 00182

秘书实务 公共关系学

00040 00144 00509

法学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 机关管理

10

050114 汉语言文学

00529 00031 00535

文学概论(一) 心理学 现代汉语

00530 00536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古代汉语

00506 00531 00534

写作(一)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2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11

050120 藏语言文学

12359 12361

因明学入门 诗学

04425 00530 12360

藏族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古词·词藻学

00589 00829 04420

藏语语法与修辞(藏文文法) 藏语写作 梵文基础(梵文)

07591 04371 00585

藏族近代文学 藏族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

12

050207 英语

00595 00596

英语阅读(一) 英语阅读(二)

00795

综合英语(二)

00597 00522

英语写作基础 英语国家概况

00794

综合英语(一)

13

080621 消防管理

00031 00018

心理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341 12397 00054

公文写作与处理 消防法规 管理学原理

12404

化工安全技术基础

12402 12405 00034

消防安全管理概论 城市消防规划 社会学概论

14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02142 02318 02316

数据结构导论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04730 00342

电子技术基础(三)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2 02141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02323 02120

操作系统概论 数据库及其应用

15

080706 通信技术

02269 02344

电工原理 数字电路

02340 02361

线性电子电路 通信技术基础

02354 02275

信号与系统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362 02277

通信新技术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16

100701 护理学

02901 00488 02997

病理学 健康教育学 护理学基础

02903 03179 03000 02996

药理学(一) 生物化学(三) 营养学 护理伦理学

02998 02864 02113 12656

内科护理学(一)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3001 02899 03002 03003

外科护理学(一) 生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一) 儿科护理学(一)

面 向 社 会 开 考 专 业(本科)

考试专业及课程

10月22日(星期六)

10月23日(星期天)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序号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1

020106 金融

00058 00079 04183 00067 00073

市场营销学 保险学原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财务管理学 银行信贷管理学

00076 00054

国际金融 管理学原理

04184 00041 00066 00078

线性代数(经管类) 基础会计学 货币银行学 银行会计学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2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00058 00067 00151 00009

市场营销学 财务管理学 企业经营战略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49 00150 0005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金融理论与实务 管理学原理

00055 00154 00145 00153

企业会计学 企业管理咨询 生产与作业管理 质量管理学

00144 00152 00051

企业管理概论 组织行为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

020204 会计

00058 00067 00162 00157 00009

市场营销学 财务管理学 会计制度设计 管理会计(一)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150 00149

金融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6 00160 00155 00159

成本会计 审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

00158 00051 00161

资产评估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财务报表分析

4

030106 法律

05678 00249 00230 00264

金融法(一) 国际私法 合同法 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27 00259 00262 00265 00246

公司法 公证与律师制度 法律文书写作 西方法律思想史 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3 05680 00258 00167

外国法制史 婚姻家庭法(一) 保险法 劳动法

00169 00226 00233 00228

房地产法 知识产权法 税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5

030109 监所管理

00928

罪犯劳动改造学

12561

矫正原理与实务

00935 00934

西方监狱制度概论 中国监狱史

00015 00933

英语(二) 罪犯改造心理学

6

030302 行政管理

00318 00024 00067 00320

公共政策 普通逻辑 财务管理学 领导科学

00341 00319 00315

公文写作与处理 行政组织理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1848 00321 00277 00316

公务员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 行政管理学 西方政治制度

00312 00040 00034 00322 00323

政治学概论 法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中国行政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7

040112 小学教育

00464 00405 06231 00431 07340

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原理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教学设计 教育哲学

00407 00458 00465

小学教育心理学 中小学教育管理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6180 00448 00468 00466 00472

学校管理心理学 学校管理学 德育原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比较教育

06159 00467 06230

教育社会学 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艺术教育

8

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037 00540 00818

美学 外国文学史 文献学

00530 00536 00819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古代汉语 训诂学

00816 00538 00539

文艺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37 00541 00532 00815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西方文论选读

9

050111 藏语言文学

00854 12362

现代汉语基础 西藏地方史

00429 04969 00590

教育学(一) 梵文 藏族文学史

00547 00277

外国文学(欧、俄苏部分) 行政管理学

00012 10522

英语(一) 藏文翻译理论

10

050201 英语

00087 00600

英语翻译 高级英语

00836 00831 00795

英语科技文选 英语语法 综合英语(二)

00832 00840 00842 00833 00841

英语词汇学 第二外语(日语) 第二外语(德语) 外语教学法 第二外语(法语)

00603 00604

英语写作 英美文学选读

11

080622 消防工程

12417 00163 00024

灭火技术与战术 管理心理学 普通逻辑

12409 00107 12411

建筑防火 现代管理学 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

02275 12414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消防安全管理学

12416

消防技术装备

12

080707 通信工程

02194 02363

工程经济 通信原理

02356 02373

数字信号处理 计算机通信网

02367 06201

微波技术与天线 移动通信

02364

数据通信原理

13

080709 计算机网络

02335 02331 02318 04747

网络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5 04749

数据库系统原理 网络工程

02379 04732 04751 00900

计算机网络管理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页设计与制作

04741 04742 03142 02369 02333

计算机网络原理 通信概论 互联网及其应用 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 软件工程

14

100702 护理学

03203 03202 03006

外科护理学(二) 内科护理学(二) 护理管理学

03009 03200 03008

精神障碍护理学 预防医学(二) 护理学研究

03201 03005 04435 00182

护理学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 老年护理学 公共关系学

03010 04436 03011 03007 03004

妇产科护理学(二) 康复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二) 急救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一 类 助 学 开 考 专 业(专科)

考试专业及课程

10月22日(星期六)

10月23日(星期天)

10月24日(星期一)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序号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1

030112 法律

00242 00247 05679

民法学 国际法 宪法学

00261 00223 00245

行政法学 中国法制史 刑法学

00243 00260

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00244 05677

经济法概论 法理学

2

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00292 00163

人力资源管理(一) 市政学 管理心理学

00107 00341

现代管理学 公文写作与处理

00277 00182 03350

行政管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研究方法

00312 00040

政治学概论 法学概论

3

050120 藏语言文学

12359 12361

因明学入门 诗学

04425 00530 12360

藏族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古词·词藻学

00589 00829 04420

藏语语法与修辞(藏文文法) 藏语写作 梵文基础(梵文)

07591 04371 00585

藏族近代文学 藏族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

一 类 助 学 开 考 专 业(本科)

考试专业及课程

10月22日(星期六)

10月23日(星期天)

10月24日(星期一)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序号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行政管理学课程论文第9篇

 

1 引言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程度反映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主要借助互联网络检索收集 31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长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行政管理学硕士点课程设置情况,按照一定类别进行汇总分析,得到研究生教育的初步结论。

 

2 课程设置

 

本文收集到31所高校的406门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包括公共基础课),将406门课程分成10大类进行统计,见表1。

 

排前10位的课程小类依次是: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公共行政、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政府治理与改革、比较行政、非政府组织管理。

 

3 结语

 

从以上对行政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统计中,得出如下结论:

 

3.1 课程设置体现出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总体上说,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门类多、范围广,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有关,且不同高校设置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同时还开设若干选修课程以供选择,有利于理论体系的保存和学科的完整发展。

 

3.2 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

 

行政管理研究生教育教学逐步重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设置定量分析课程,表明研究从定性研究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3 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研究,实用性不强

 

相当课程主要是理论研究,具体联系本国本地实际情况的实践性课程不多。实践出真知,行政管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只面向行政管理机构,还面向第三部门甚至企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纯粹理论性课程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行政管理学科的长久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加大实践课程是大势所趋,需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