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1 19:09:54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1篇

1.1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教育有义务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而且将民族传统文化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将更有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塑造,比如在戏曲表演中有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其中二十四孝图就是典型代表;另外音乐的学习也有很多歌颂伟大的祖国的曲子,其中《祖国你好》也很具有代表性,这些内容都能很好的起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1.2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传统民族文化凝聚着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而且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所以说在中学艺术教育中,学生能接触到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优秀作品能给他们带来很好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作品所蕴含价值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审美观念。

1.3民族传统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和教师越来越看重成绩,忽视了文化成绩外,学生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学习以及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说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贯穿于艺术教育中,能有效地改变这一局面。比如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音乐,美术或是戏曲等课程,而其中像音乐又分为管弦乐,合唱等种类,由此这些丰富的教学体裁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艺术课程的技巧和知识,也能了解到传统的民族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就间接得到了全面发展。

2、中学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将这一传统文化科学合理的贯穿到中学艺术教学中,并得到较好的效果是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从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措施两方面进行改进,能将这一举动得到实践。

2.1中学艺术教育者加强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素养。

由于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和向导。因此,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能为学生学好民族传统文化提供较好的素材。一方面在平时的备课中教师要多留意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料,通过上网查询或是实地考察等来丰富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气息,像学习特定的苗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以及讲述舞蹈在当时所代表的意义等方面,让学生能了解苗族人民的文化,也能对舞蹈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跳舞的过程中能将其韵味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教师展现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和对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能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师的水平会让学生有朝着这方面努力的动力,因为他们也想像教师一样得到其他人认可和肯定的目光,所以教师私底下提高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有很有必要的。

2.2在中学艺术教学中学习传统民族文化的策略。

2.2.1重新确定艺术教学的具体目标。

无论是哪门学科都不是简单的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传输,而是要将人格的塑造以及其他能力相结合进行教学,尤其对于艺术教学而言,更加应该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同现代艺术相结合,不要让学生只了解现在,畅想未来,忽视文化的沉淀过程和历史,比如中国画中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特点之一,这就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庄子的哲学思想影响。

2.2.2传统民族文化教学的氛围营造。

虽然艺术教育本身就含有民族文化知识成分,但由于教师和学校的重点还是集中在技巧和运用上,对民族传统文化宣传较少,也就造成了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效果不佳的现象,由此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是将这一举动实现的基础。比如在学校的走廊或是宣传栏中张贴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作品,像山水画,民族服饰特点等都可以被用来作为宣传题材。除此之外,学校开展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是舞蹈,音乐等形式的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2.3穿插结合的教学策略。

由于在艺术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因此,无论是学习舞蹈,管弦乐,还是合唱等内容,教师都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相关联的扩充,以达到能让学生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苗族舞蹈时,芦笙舞是其极其既有代表意义的舞蹈,这教师在讲解芦笙舞的由来,所代表的含义时,就能穿插着讲讲类似的其他民族的舞蹈,像傣族的鼓舞也是可以在祭祀场合运用的。

2.2.4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自然为主动的去接触它和了解它,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将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小故事的形式进行描述,必定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比如在讲解民间艺术时,讲述与当下比较流行的十字绣差不多的民间刺绣,根据历史的发展顺序用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并通过刺绣说明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让学生感受这些艺术的魅力。

3、结语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2篇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综合了文、史、地等各门学科,并且具有文化的兼容性。艺术设计通过具体的色彩和不同的造型体现出艺术的韵律和节奏美,它和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有着紧密的联合,其和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讨论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本文由收集整理响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的关联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这共同形成了我国统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文化发展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艺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中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这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个民族逐渐去其糟粕,将精华沉淀,具有独特的民族象征,因此它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协同性。将各个民族传统的文化融进艺术设计中,能够增强艺术的表现力,使艺术作品的具有持久、顽强的生命力。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够使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独特性,给艺术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增强艺术的内涵。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师必定是一个精通民族风俗、传统、历史的艺术家,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

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创新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影响艺术设计。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和为贵”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在古代就是纵哲学家推崇的哲学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在艺术设计中体现了“和”的观念,艺术设计既注重造型的多样化,又体现了设计功能和形式的协调统一性。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形”的影响。传统的文化图形体现了人们对永恒的追求,这中理念在当今的影响仍然十分深远。这是人类本性的体现,在进行艺术设计创新时,设计者们根据民族传统对图形所蕴含的理念的要求,将永恒的思想体现在艺术设计中,将现代元素和永恒的思想相结合,设计制作出既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意味的艺术作品,这赋予了艺术作品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色”的影响。在享誉世界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独具特色的中国馆就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尤其是在色彩上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认为大红色预示着吉祥、安康和富贵,因此从古至今,凡是举办喜庆的、具有象征意义活动中人们都将红色作为主色调,例如婚礼、春节等。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独特的大红中国结样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宾朋驻足观赏。中国结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象征,象征着崇尚和谐、吉祥如意和团结,这一“中国红”不仅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情展现给世界,同时也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对色彩的要求显现出来,例如故宫的红色。可以说,没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就无法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再如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对颜色的运用,设计师们在设计时别具匠心,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用颜色体现意境的手法巧妙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去,采用白墙、碧瓦、青砖、百花、绿树的古典设计,给人们营造了一副具有山水风情的水墨画中,让人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的独特意境。

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字”的影响。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象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字体现了事物的品质,人的精神面貌通常能够反应在他写的字上。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我国书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不同的书法能够表达不同的品性,将这些品性不一的字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可以使艺术设计富有个性、具有品性和艺术内涵。人们在品味艺术作品中的字的意味时能够得到思想的生化,联想到作品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3篇

艺术源于生活,它又来自于民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当代油画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来自民间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重要元素,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其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概念及意义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它除了具有我们一般所说的“艺术”特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基本特征是:民间性、功利性、从众性、传统性和民族性。民间性源于民间、源于生活,其元素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民间文化的色彩十分浓厚;功利性具有相当多的使用价值,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很多也服务于宗教,所以功利性也显而易见;从众性是集体情感和体验的表现,并不代表着个人,如:山歌、戏曲等,在一些技巧上表现为程式化,也并非代表着个人的创造;传统性和民族性代表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点,有其特殊的一面,也有其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只要这个民族没有消失,其民族艺术将会永远延续。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虽少,但分布很广,其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艺术也具有独特的一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整个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中国艺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把丰富的艺术资源运用于我们的油画创作中去。近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众人关注的话题,而对这一由西方传播而来的画种,我们更应该画出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创作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和精神气质,吸取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的精华,创作出独特的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我国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对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

三、以陈丹青为例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油画在中国发展百余年,当下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现代绘画体系,也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及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中国油画表现形式和风格样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变得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形式感也越来越强,不再一味地模仿西方写实和抽象,而是更偏向于“中庸”的审美表现,这种审美表现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语言中,民族和民间的艺术文化元素表现得尤为重要,它将放大和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不断地了解中国当代油画。谈到中国当代油画,不得不提及致力于油画教学和探索的著名油画家陈丹青。在艺术上,他出道很早,自学成才。早年,就在多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后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深造和学习,使他更好地掌握了油画绘画的技法,他的视野得到开阔,思想也得到升华,为他后来的绘画生涯及创作优秀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作品《组画》闻名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的杰出代表,这一系列作品也被公认为“”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和文艺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的好评,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有着轰动性的影响。其作品冲破了当时长期盛行的教条化主题创作模式,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一个新的转折点,其新颖的题材和对写实的熟练把握,令人钦佩不已。多年来,陈丹青和他的《组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他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所创造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巨大,对中国油画创作影响甚远。《组画》共7幅作品,分别为《母与子》《朝圣》《洗发女》《牧羊人》《康巴汉子》《进城之一》《进城之二》,所有作品均在拉萨创作完成,作品以写生的方式直接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充分地运用于创作当中,表现出他对油画创作的独特见解,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作品《母与子》主要描绘的是藏族妇女哺乳孩子的画面,表现出当地藏族妇女的真实生活;作品《朝圣》描绘的是当地居民朝拜的现场,显示出一种庄严美和质朴的民风;作品《牧羊人》中描绘的是一对拥吻的藏族牧民情侣,充分表现出藏民大胆直白的个性;《康巴汉子》则是描绘的几位藏族当地勇猛的青年,人物在画中是并列而立,流露出藏族青年的个性。陈丹青画风鲜明有力,借鉴了法国乡村画派但又不失个人特色。画面色彩团块厚重,仔细品后味会后觉得画中环境风貌的特征、藏民朴实淳厚的气质给人一种感人的境界,鲜活地传达出粗犷动人的高原美与人性美。陈丹青在绘画中对饱满的色彩运用充满了激情,在衣着、首饰、表情和场景上充分地利用了当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民族感和民间感浓厚,充分地表达出其个性的复苏,表现出少数民族内在的精神及民俗民风以及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和藏民生活朴实醇厚的气质,《组画》是中国油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四、结语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建议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包括多种演唱形式,在长期的发展中,不仅继承了传统戏剧的精华,也吸收了美声唱法的优势,不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演唱风格,发挥出感染和教化的作用。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创新完善,不断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更长远发展。

一、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逐渐从偏向西方化的特征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在这种研究的观念中,随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深入,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在近年来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更加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作用,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传统文化继承的工作开展中,也出现了新发展的理论研究。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精华进行完整的保留,开发出更深刻的价值,还要对其演唱方法、艺术表现等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进行突破,实现其在新的时代里,新的发展。

二、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现状

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所具备的美学特点,使其更好地展现了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的改善。尤其是在进行新时代进步发展的歌颂中,创作的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感染着更多的人们,对关注和学习民族声乐艺术有很大促进作用。现如今,民族声乐艺术已经发展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展现出更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比如,在大型的晚会现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是必备的节目,在舞台上,民族声乐的演唱人才,不断更新,演唱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演唱的音乐作品,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除此之外,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继承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针对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文化价值,进行不断的弘扬,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声乐研究者、歌唱家,大力地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三、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理论建设不完善

在当前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声乐理论研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在当前的民族声乐实践发展中,效果显著,但是理论研究还相对不足。尤其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没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为参考,大多数教师的言传身教、经验总结,没有结合传统声乐艺术的特点、规律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究,影响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其次,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地结合媒体的应用,存在的各种不良言论、错误认识,不能有效地通过媒体进行指正,造成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实际的文化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质量。

(二)声乐教育工作不系统

在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过程中,开展的教育工作,存在着不系统的问题。首先,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真情投入,是具有科学标准的。但是在当前开展的声乐教育工作中,存在着部分的非声乐专业人士,在这些艺术标准不清晰的情况下,开展教学工作,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在当前开展的民族声乐艺术教育工作中,学习者的舞台实践经验,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开展舞台实践,在缺乏专业理论指导的过程中,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阻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三)声乐审美缺乏世俗化

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人们审美追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当前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新的创作与改编。比如在当前的民族声乐艺术欣赏过程中,更多的人们认为这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不能进行世俗化的发展,在审美上的误差,造成了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相对比其他声乐艺术,更加困难。在长远的发展中,要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念进行世俗化的改善,使其发展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形式,感染每一个新时代的人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更长远的发展,更有效地传播。

四、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建设

首先,在声乐的理论研究过程中,要对传统民间唱法进行科学性的标准分析。要正确地对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进行肯定,作为一种与时展紧密结合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具有艺术魅力的,应该被充分的认可和发扬,对其展开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其次,要在对传统声乐艺术进行精华总结的过程中,结合西方声乐艺术的研究,现代音乐的特点,进行协调与融合的理论研究,实现民族声乐艺术的更高水平发展。

(二)系统开展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

首先,各大专业的音乐院校要充分地发挥出示范的作用,与非专业院校、教育场所等共同形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教育的主场,对民族声乐艺术开展专业的教育活动,并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活动开展,保障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要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声乐艺术精华进行不断地挖掘、利用,还要结合时代的要求,进行大胆的创新,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审美和价值认同。最后,可以结合西方音乐教学中的管理体系,结合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实际,进行独特教学体系的建设,实现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系统教学,完善发展。

(三)提高大众化民族声乐审美观念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进行声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声乐作品进行富有时代感的再创作,建立大众化的审美标准,满足观众的审美追求。民族声乐艺术在进行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审美标准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当代的文化融合中,人们的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要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不断的创新,结合大众喜欢的标准,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继承和发展。

五、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原生态”民族声乐艺术精华

要对传统的声乐艺术精华进行深入地挖掘,使其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政府部门要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进行大力的保护,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民族声乐艺术资源数据库,并且通过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原生态的声乐作品保护。另外,要通过在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民族声乐艺人进行保护,让他们进行传统声乐作品的教学活动指导,对传统的民族声乐“原生态”艺术进行保护。

(二)为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展创设环境

首先,要将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工作开展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更好地开展专业的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民族声乐人才。其次,要借助旅游行业的发展,将民歌的继承与发展工作与民族旅游工作的开展进行融合,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对民歌的保护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民族声乐艺术。最后,要综合利用现代的媒介渠道,丰富民族声乐作品的传播形式,打破民族的地域界限,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民族声乐艺术。

(三)注重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底蕴开发

民族声乐艺术,是来源于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隐含的文化底蕴进行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情感的互动,艺术的表达、艺术的鉴赏,实现艺术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要结合民族声乐艺术的地域性,通过对气息和声调的调整,将情感注入到作品中,实现完美的演绎。在理解文化底蕴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声乐艺术的深度理解,进行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四)加强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技巧的创新

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该艺术形式的大众化传播效果。首先,要对词、曲的创作背景进行理解,对创作中体现的情感和文化进行感悟,并根据当代人们对这些情感和文化的理解,进行词曲的创新改编,提高传统作品的感染力。其次,要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注重声音和感情,做到声情并茂,有感而歌。可以结合不同的声乐作品特点,进行传统作品的创新,展现出新的表演效果。比如结合现代摇滚音乐,对传统的民族声乐进行作品的创作改编,不仅更符合年轻群体的接受心理,也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创新探索。

(五)借助互联网继承发扬民族声乐艺术

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发扬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突破地域、时间上的限制,进行更大面积的推广与传播。比如,借助于互联网的短视频平台,展现民族声乐艺术中不同的音乐风格、演唱特点,在不同表演者的生动演唱过程中,将对民族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通过声音的传递进行更好的感染,从而体现出声乐艺术强大的感染力,将民族的艺术与世界的艺术进行融合,实现民族声乐艺术更深远的发展。

六、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在进行继承发展的过程中,要紧密地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原生态”的艺术进行保护、挖掘,并结合现代科技的手段应用,将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力散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认识民族声乐艺术,学习民族声乐艺术,展现出民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实现新时代的再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明瞭,黄晨旭.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21,(02):63-64.

[2]解本康.声乐作品创作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20,(05):129-131.

[3]王晋敏.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探析[J].北方音乐,2018,38(22):55,57.

[4]张文珠.民族声乐对我国传统演唱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当代音乐,2017,(23):60-61.

[5]王波.浅谈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继承和发展[J].黄河之声,2017,(19):83.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5篇

云南民族传统歌舞乐是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在近年陆续有研究成果问世。其中一部分是以舞蹈为论域,从历史、文化、创作、传承与保护等角度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云南民族舞蹈史》(石裕祖2006)、《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石裕祖主编2010)、《舞蹈文化论》(曾金华2010)、《云南民族舞蹈研究》(陈申2010)等。另一部分是以音乐为主题,其中虽涉及歌舞乐,但仍以音乐的分析、民族歌舞创作和舞台实践、民族乐器的描述等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如较有代表性的《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张兴荣2006)、《云南民族音乐散论》(钱康宁2006)、《云南民族乐器图录》(吴学源2009)等。还有一类是从人类学、文化学的学术视野,对云南民族歌舞乐进行的研究,如《云南民族音乐论》(周凯模2000)、《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申波2011)、《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杨民康2012)、《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黄凌飞2013)等。论文方面,较多发表在各类刊物中,以音乐、舞蹈分类的学科意识对云南民族舞蹈、歌舞形态、表演创作等方面的一般性研究最为普遍,在一部分文章中文化视野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等概念开始凸显。以上研究中,从云南民族舞蹈史学的角度切入的研究主要是《云南民族舞蹈史》,该著在历史线条的贯穿下,采用了一种近似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试图勾勒一幅云南民族舞蹈发展历史的轨迹和风貌。《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以论文集的方式,收录26篇文章,内容涉及云南彝、纳西、白、傈僳、佤、景颇、傣、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试图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开发思路,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P12)《舞蹈文化论》是一部文论集,收录作者各种文章,按性质、体裁、形式分类的方法,大体分为:文学台本与演出串词、学术论文与舞蹈评述、调查报告及诗词随笔三个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云南民族舞蹈的特征、表演、创作等做了论述。《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主要运用艺术符号学原理,采用部分史料对云南民族舞蹈的形态、情感、仪礼以及审美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云南民族音乐散论》、《云南民族乐器图录》是从歌、舞、乐的不同角度,对云南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乐器及创作演出做了描述和分析。《云南民族音乐论》是作者经过长期的田野考察,对云南各民族所创造出的内容丰富、色彩各异的音乐文化类型以及这些音乐文化类型在相关民族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做了一定程度的论述,其中对云南民族歌舞乐的“乐”文化特征做了不同以往的阐释。《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虽是以正在消失的文明———云南古戏台为焦点,但对云南民族乐舞民俗的文化生态以及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做了文化学意义的研究。《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用民族志方式对云南特有族群的音乐进行研究和撰写的著述,作者用“一维两阈”的架构,对布朗族人生仪礼与社会、宗教礼仪、人生仪礼及个体性音乐活动、群体歌舞等内容做了音乐人类学意义的研究。《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是作者通过对滇西南古老的山地民族———拉祜族葫芦笙舞的田野考察,试图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这一与西方音乐体系的“听觉艺术”截然不同的一种带有明显东方身—声—意三位合一艺术特点的“体化实践”做出新的理论阐释。在课题项目领域,2007年艺术学项目“彝族哈尼族(坻施洛孟)大型原生态歌舞乐套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是对红河地区部分彝族哈尼族的歌舞乐套曲进行的专题研究;2010青年项目“云南省石屏彝族花腰歌舞音乐及其文化形态研究”,以“音乐”为立足点,对其音乐形态、文化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探析,此两项均属于区域性的音乐歌舞研究。2008年艺术学项目“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研究成果为探索现代社会变迁中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论文集。2012年艺术学西部项目“云南15个特有民族舞蹈生态研究”,以“舞蹈”为核心,以生态为论域,拟进行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此两项均为民族舞蹈学的专项研究。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自进入21世纪,云南民族歌舞乐领域的研究尽管还是在音乐、舞蹈各自的学科立场进行,但在人文社会多学科研究的影响下,云南民族艺术的研究已逐渐成长。如音乐学、舞蹈学等,不但完成了大量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音乐形态结构、舞蹈形态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本土的传统艺术,研究文本也越来越呈现出对多学科理论的应用和以多维视角进行研究的特征。对于云南诸多的无文字民族来讲,文化的记忆及表达多是以肢体和声音为主的,这是本土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以极其鲜活,充满生命力的态势存在着。传统乐舞是本族人对生活与文化意识的表达,在造就了民族的性格与文化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其生存的环境和对信仰的恪守。这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艺术事象,需要我们用文化整体角度和东方文化的维度,将其置于特定场域和时空的文化之网上进行研究,这为中国民族本土艺术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认知范式和新的可能性。

二、云南民族传统乐舞研究学术视野的转换

伴随当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开始重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来到云南进行民族文化的交流、考察等活动,为民族文化生态及人文资源的抢救、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帮助,意在使数千年来存活于云南具有独特生命内质与活力的民族传统艺术能够应对强势文化的侵扰。近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渗透,对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即将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13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专门设定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呈现和再现”、“音乐和舞蹈传统的传播方式之间的互动、综合或是冲突”、“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音乐、舞蹈与戏剧)”等议题,该主题强调“再现民族音乐学与民族舞蹈学中文化实践的历史维度,以及研究者参与民族志历史书写的不同方式,意在探讨历史在传递和影响文化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并开启一条研究者为现实目的而运用历史资源的路径。”①。这一研究取向表现出当民族传统艺术成为民族志书写主题时,音乐舞蹈可以以不同方式给我们的研究传递信息,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此会议同时期望在音乐舞蹈学院和表演艺术学校中所形成的现代标准化实践也纳入批判性和比较性讨论的范围,请与会者提供重构民族传统歌舞艺术个案研究的论文。在对云南民族歌舞乐长期的田野考察中可以发现,云南民族传统乐舞作为内心体验外化的一种方式,拥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信仰系统。时至今日,各族群的信仰观念、时空观念、内部社会秩序等文化记忆依然在以身—声—意为主体行动的乐舞中保留得最鲜明、最完整。传统乐舞在“体化实践”传承过程中,在约定俗成的人文环境中,在观念的不断演进中,依然是一种具有完整的庞大系统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文化体系,在身体、声音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意义系统。而云南民族歌舞乐的身体意向性,以及群体舞蹈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意向性的沟通和互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图景,这种东方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在人类所处的后现代境遇中重新认识和挖掘,将民族传统歌舞乐作为构建文化的一种环境或场域,寻找新的研究命题,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实践,传统乐舞充满着远古生态的智慧,至今在各族心中仍具有情感联通的功能与意义,仍然存在于这方水土之中。在具有民族性、地缘性和血缘性这个文化生态系统里,各族群历史、语言、、文化心理和传统艺术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极为活跃,渗透在乐舞中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作为一种历史精魂贯通于日常生活中,并不断按照自身的传统习惯和族群信仰来维护和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们在自己的文化体验框架内,进入到共享的体验中”[3(]P40)。如何从云南民族传统乐舞厚重的文明底蕴中,吸取文化的精神、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做出当代意义的文化阐释,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来建设发展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精神和中国经验,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研究中重要的学术使命。当今艺术人类学的学术视野,使人们的研究视角在观念、思维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艺术行为”和由此蕴含于其中的“意义系统”成为研究者的重要论域。当代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1908-1961)将体验视为一个境域,他认为身体和世界应该是弥漫式的相互涵融,这是梅洛-庞蒂通过对身体和世界的阐释所要呈现的一个核心思想。关于“身体现象”如何显现意义系统以及身体如何在意识中得到构成、不同文化中的身体体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实践、身体的空间性等理论,在国内音乐、舞蹈学界的研究中一直是被忽略的。而“身体转向”是当今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论域,其特点之一在于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身体所进行的研究。的确,“身体不仅仅是我们‘拥有’的物理实体,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并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4](P61-62)等理论视角,将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三、结语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发展

一、基于多元文化冲击下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分析

(一)“继承”和“发展”的解释

所谓“继承”,主要研究如何“守”的问题。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一开始就引进西方声乐研究理论,在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冲击更是不断增强,原生态民族声乐开始渐渐淡化,创作者也开始改变原有的风格。在这种大背景下,“继承”的问题就变成要“守”住特点和特征。一般来说,应该积极保留基本的特征,积极汲取民族声乐的优质营养,展现民族声乐最具有“民族性”的部分。所谓“发展”,基本就是指“变化”,民族声乐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式、内容、唱法的改变与发展。当前“发展”是主流,形式创新、内容扩大、发声的创新都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二)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分析

首先需要重视继承的问题,如果“根”被放弃了,民族声乐就会被逐渐遗忘和淘汰,因此,必须将“守”作为传统继承和发展的首要工作,守住文化精髓,守住艺术特色。当然,也并不是为了害怕失去“根”而放弃“变”,在实践中大胆地尝试各种演唱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传统民族声乐风格上更应勇敢地实现突破。

二、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继承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挖掘、抢救和保护“原生态”民族声乐艺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劳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受这种变化的影响,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开始消失在人们大众的视野之中,例如:现代交通的发展及通讯的普及,现代生活方式开始渗入草原,草原的原有文化环境不复存在,由草原文化孕育的草原民族声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开始走向衰败。民歌一般都是建立在民俗生活或者原始宗教活动之上,当这种基础被瓦解,民歌这类民族声乐文化也开始枯竭。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应该正视这种文化趋势,积极采取措施,首先抓紧时间对现有民族声乐进行整理收集,建立民族声乐资源保护库,并做好民族声乐的整理和分类工作,争取利用文字、音像等形式记录更多的原生态民族声乐;其次,投入资金保护现有民族声乐的艺人,并为他们传授民族声乐艺术提供帮助,政府应该抓住民族声乐的最后“活化石”,积极发挥其作用,最后,政府部门可以提倡或者引导恢复民间民族生活方式,为民族声乐的继承创造条件;政府加强宣传,引导青年人领会民族声乐的美妙和文化内涵。民族声乐还面临另外一种挑战,当前部分传媒为了经济利益,在传播民族声乐艺术时抛弃了民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越来越“西化”,这根本不是在传承民族声乐,而只是借助民族声乐的幌子来获取注意力。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文化部门,应该积极引导,避免这种伤害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情况泛滥。广大民族声乐艺术的工作者更有挖掘、抢救、保护义务,广大工作者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一点上先辈们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例如,经历20多年收集整理,《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这部文艺巨制包含了众多传统民族品种和作品,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传统发挥了积极作用。先辈们的努力值得广大工作者效仿、赶超。

(二)加强传统民族声乐的理论建设

为了实现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和发展的统一,必须加强传统民族声乐理论建设。加强民族声乐理论建设可以更好的守住根,也可以为民族声乐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加强传统民族声乐理论建设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音乐界应该重新认识传统民间唱法的科学性。因为,唱法及技巧理论研究基本来源于西方,长期以来,音乐界认为传统的民族唱法存在的一定缺陷,或者认为达不大艺术美感的高度,民族声乐唱法是科学性受到质疑。实际上,民族声乐起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其唱法是其很重要部分,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及不同民族审美意识,特殊的唱法不仅不是缺陷,恰恰是与民族文化和人们生活情况相吻合,符合艺术表达的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其次,在认识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了解西方或者现代音乐的特点,理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在保持民族声乐特色的基础上,引进现代音乐的因素,即将民族声乐和现代音乐相辅相成,在保持固有特色面貌的同时,两种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声乐保持健康稳步的发展。例如,华阴老腔与当代摇滚的碰撞就迸发出新的魅力,为华阴老腔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

(三)采取其他措施为民族声乐艺术传承和发展提供环境

其一,将民族声乐艺术教育引入音乐教育当中,这样做可以提高音乐人对于传统民族声乐的认识,而开设相关专业更可以为民族声乐传承和发展打造专业人才;其二,借助发展特色旅游的契机,将民族声乐艺术与民族旅游相互结合,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提供一片天地,而地方还可以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民族声乐遗产基金,将保护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成一个公益事业。其三,认清当前现代媒介在艺术传播中的作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借助现代媒介艺术扩大自身的受众面,打破原有民族声乐的地域性,让传统民族声乐走出去。

三、结语

总之,民族声乐是传承多年的文化财富,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在面临着多元化冲击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从辩证角度对待传统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意变,注意利用现代手段发展传统民族声乐。

[参考文献]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现代陶瓷艺术,传统陶瓷艺术

1引 言

我国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开始,先人们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使具有民族特色的陶艺在火的艺术中升华。质朴纯真的民族陶瓷艺术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使人们对这种民间文化艺术有着一种强烈又执着的眷恋之情。我国陶瓷艺术博大精深,其发展不仅凝聚了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凝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才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一直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人们的审美情趣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论述民族文化的涵义和民族文化在传统陶瓷艺术中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对传统陶瓷艺术中的民族性的继承与批判等方面,分析了民族文化对现代陶瓷艺术的意义。

2何谓“民族性”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所谓“民族性”是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地区特征。无论是艺术、文学还是生活习性都透露出自身区域的特征。以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比较为例,西方绘画侧重于光影、结构、透视和色彩等,而中国画追求意境,抽象写意,不求写实形似,酣畅淋漓地表现情感。因此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各自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我国是以汉族为主,包含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不仅是汉族文化,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3民族文化在传统陶瓷艺术中的表现

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一直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回顾早期的传统陶瓷,人们不会忘记早期的彩陶艺术。精美绝伦的造型、优美的图案、精湛的制作把陶土推到了艺术的顶峰。远古时期的人们用泥条盘筑和慢轮拉坯成形,装饰上多采用图腾和劳动场景的抽象表现,或是对自然的仿生和模拟等题材,使整个装饰图案富有节奏感。先辈们善于就地取材,在劳动过程中与自然进行磨合,创造出彩陶纯朴的美。秦汉时期的雄浑、古拙反映在陶塑和石雕两方面。如著名的兵马陶俑雄伟壮观,而霍去病墓前石雕“马踏匈奴”表现手法则简洁有力。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崇尚玄学清议,为文讲究淡泊、清瘦、飘逸。因此画像砖多出现圣贤高士。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人们自信、积极向上,在文学上,唐诗千年不衰,表现在陶瓷上则是经典的唐三彩,色彩华丽,陶瓷造型饱满富丽。唐三彩中的贵妇人面部圆胖,梳各式发髻,穿着各种彩色服装,风格优美;唐三彩中的动物着重动态的描绘,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都体现了唐代“开放、自信、向上”的社会风貌。后期传统陶瓷分为官窑和民窑两大部分。官窑瓷无论从造型到装饰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迎合了统治者的审美需要。早期的官窑瓷是我们民族的瑰宝,造型与装饰配合得恰到好处,而后期的艺术格调却逐步降低;而民窑瓷则展示出质朴的民间艺术,它的形式和装饰是人们劳动的精华,民窑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宋代磁州窑丰富的产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其最具特色的装饰为白地黑花纹饰,选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题材,以简炼纯熟的手法结合精湛的工艺生动地表现出来。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富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宋代陶瓷作品的总体特征是纤细、精巧,这也满足了宋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到了明清时期,陶瓷装饰手法逐渐向绘画方面转变,文人画家介入陶瓷领域后,具有民族性的中国画已广泛运用在陶瓷上。另外,还有紫砂壶因古朴风雅的造型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传统陶瓷具有东方艺术的情韵风格,贯穿着民族性格和情感,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征。

4 民族文化是提高现代陶瓷艺术文化品格的基础

传统陶瓷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辉煌的过去,现代陶瓷艺术继承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精华,并结合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且对传统陶瓷艺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中国传统陶瓷的审美有一定的形式化模式,从造型形式和装饰手法上都明显地体现出来。传统陶瓷艺术造型讲究和谐、平衡、对称、韵律等。这种美的法则曾经是经典,经过历代的一味承袭,就使得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产生了程式化模式,片面地继承会使现代陶瓷艺术丧失创造力。然而,另一方面很多现代陶瓷艺术工作者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追求时尚、流行的陶瓷,照单全收地接受外来文化,许多作品只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没有内涵和意义。甚至一味模仿国外陶瓷艺术作品的形式风格,毫无个性可言,无法讲究文化背景,浮浅乏味。一部分陶瓷艺术家认为,具有民族性的传统陶瓷形式单一、拘谨,釉面光洁、无暇,造型完整优美,这些都束缚了现代陶瓷艺术家的创造思维。但是我们还是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个时代,不论发展进程如何快,艺术都应与本民族的审美意识相结合,虽然加速对外交流非常必要,但也不能盲目地跟从。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应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借鉴西方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内容。中国陶瓷文化是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刻及人文宗教的集合体,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丰富的造型装饰,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含量,使人们在欣赏、使用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强烈感染,品味到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文明。现代陶瓷艺术区别于传统陶瓷艺术的产品意味,强调个性,突出个人风格,但也必需要有本民族的文化含量,这样才会形成独特的民族语言,成为国外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

我们不能盲目举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旗帜一味封闭,但也必须充分了解本民族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在陶瓷艺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民族性”的淡化必将阻碍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纵观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实质就是艺术对不同文明生存条件下的人类需要的适应和满足。人们以陶瓷为媒介和方式,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精神价值或审美价值,而现代陶瓷艺术的精神性和审美性正是中国深厚精神文化基础与现代意识相碰撞的产物。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正是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重任。中国现代艺术陶瓷创作者们强调自身审美情趣的表达,这种审美情趣也与民族文化有着明显的关联。另外,现代陶艺的创作,需要个人广博的文化知识积淀和丰富的学识修养。陶艺家既要有地域性文化特征和材料优势的发挥,又要有本民族的文化积淀,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现代陶瓷文化相衔接,这样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才会具有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社,1982:180~224

2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 东方出版中心,1999:58~83

3 当代中国陶瓷名家作品赏析[S].北京:2002:45~52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8篇

一、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与特色

民族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各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着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这些都是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而内蒙古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因此,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品种。

(一)绘画工艺美术

绘画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皮画、毡画、沙画、树皮画和木浮雕画。皮画选用优质天然牛皮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艺技术手法,经手工多次绘制、刻画、雕塑而成,题材多为草原风情和蒙古族传统图案,风格淳朴、粗犷。羊毛毡是游牧民族的特有产品,当代毡画继承了蒙古包用毡绣的传统,又吸收了木板烙画工艺,产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且容易携带,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二)雕塑工艺美术

雕塑工艺美术包括牛角雕、驼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兴安石雕、麦饭石工艺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丰富高雅,深沉润泽,内容丰富,俏色取意,深浅皆宜,是观赏石中的精品。

(三)金属工艺美术

金属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金银制品和铜制工艺品。蒙古族的金银制品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银碗是蒙古族传统的餐饮用具,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牛角镶嵌银质的牛角结盟杯、镀金的马等金银摆件及蒙古族银餐具系列。手工錾花工艺铜制火锅纹样细腻、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四)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姿,别具一格。蒙古族服饰艳丽美观,有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饰是最受人瞩目的装饰。诸如鄂伦春、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均由兽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鱼皮衣的古老传统。蒙古族刺绣源远流长,应用范围广泛,色彩丰富艳丽,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艺美术

其他工艺美术主要有皮革工艺品、牛角工艺品、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制品、艺术挂毯、剪纸、仿辽瓷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发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民族工艺美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发生了极大的动摇。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数珍贵的民族工艺美术正在逐渐消亡,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品种进行保护已十分紧迫。然而,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生存环境的恶化;二是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和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四是民族工艺美术资源流失严重。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刻不容缓。而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构建新的传承模式。为此,把民族工艺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代表性的传承人进入到相关院校传授工艺美术技艺,充分发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加强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办出自己的区域民族特色,对培养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意义重大。开展民族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实施于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而多样的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方式,将其文化内化,使学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后,从而更加珍视工艺美术文化瑰宝,产生传承、保护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的积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民族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使其发扬光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总之,民族工艺美术要得以系统的传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去探究民族工艺美术的理论和技艺;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高校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编写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的课程教材资源。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平台,播下民族工艺美术的“种子”,使高校成为传承民族工艺美术的前沿阵地。

(二)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设计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地区传统的民间美术和色彩意识知之甚少。民间造型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民族工艺美术以其质朴的造型、深厚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通过收集、挖掘、整理、选择优秀的内蒙古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把这些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感受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美术的特色,深化、补充、延伸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和热爱本地区的民族工艺美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水平。在教学中要将内蒙古工艺美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们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和树立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调查与采访、设计与制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学习的多样性,从而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主体。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关注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在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保持地方资源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是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使民族工艺美术得以更好的传承,现针对我区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教学

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有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答疑、考察与调研以及实践与创作四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而后两个部分属于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主要是通过介绍、讲解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来使学生了解其品种、艺术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概貌。最后,遴选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可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二)实践教学

传统民族艺术论文第9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以学界对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为对象,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为今后对该地区白族音乐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

一、研究现状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白族传统音乐种类最为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白族民歌、白族曲艺音乐、白族戏曲音乐、白族器乐音乐、白族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六大类。①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六类音乐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白族民歌

有关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论文等,成果丰富、异彩纷呈。主要有:专着《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乐志》③等,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④、《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⑤等,这些专着或学术论文⑥的出版及发表,对于白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艺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艺音乐是大本曲。关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编写的《大本曲音乐》(禾雨编)、《白族大本曲音乐》⑦、《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关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⑩的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密切关注其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3.白族戏曲音乐

白族古典戏曲名为吹吹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吹吹腔改称白剧。白剧是在白族吹吹腔、大本曲两种声腔系统基础上综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在学术界的研究颇有成果,据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有《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11}、《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12}、《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13}、《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14}等文{15}可见。

4.白族器乐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当数龙头三弦和唢呐。对于白族代表乐器的研究,目前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16}、《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17}、《白族八角鼓的演变》{18}等{19},这些论文的发表,使学界对于白族乐器及器乐的了解更加深入。

5.白族歌舞音乐

对于白族歌舞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有:《简论白族霸王鞭舞》{20}、《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21}、《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22}等{23}。

6.宗教音乐

过去大多数白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奉祀“本主”(即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与佛教(包括道教、儒教)活动有关的音乐有“洞经音乐”,在本主节活动中主要是邀请白族民间曲艺艺人弹唱大本曲。

对于大理“洞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大理洞经音乐》{24}、《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25}、《剑川洞经音乐调查》{26}、《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7}等{28}。其它关于白族宗教音乐研究的成果还有:《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29}、《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30}等{31}。这些研究对于大理白族的宗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成果综述

纵观上述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存在如下特点:

1.对于白族传统音乐本体研究的成果不足

所谓音乐本体,即指音乐的旋律、曲调、和声、曲式等。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这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较多的研究满足于对白族传统音乐中某类音乐或某地区的音乐作泛泛的介绍或基础性的资料梳理工作,没有典型曲例,更没有音乐分析。如果我们对于一些正在面临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始终深入不到音乐本身,不研究音乐,只介绍大概情况,只满足于音乐形态的最表层描述,那么对于该种音乐文化被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及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2.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史料发掘及研究的成果不足

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早些年就已经有了不少学术交叉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目前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对于其历史发展问题关注得非常少,或者说,有关其历史发展的情况多数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花时间研究史料的人少之又少。当然,民族音乐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完善,相信会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3.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的“体验性”和“叙事性”研究的成果缺失

目前的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早已不再满足于把“田野”仅仅当作资料收集的场所,而更多的是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对于“共时”现状描述的“平面史叙述模式”的反省,即追求一种跨文化的理解,希望田野调查后的研究具有更多“体验性”和“叙事性”的表述。这种新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或称观念,在目前的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显然还没有体现出来,这就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4.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成果不足

白族传统音乐和其他的民族音乐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经历着从音乐思维方式、传承方式、表达方式和音乐制度、活动场合、传播要求等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那么,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改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甚至还可以由此引申出,我们在当地的中小学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白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上种种,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中来。

三、结语

结合白族音乐研究这二十多年的回顾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白族音乐的探索期,八十年代为白族音乐研究的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是白族音乐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则是白族音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阶段。这一学术研究上的特征也是与整个现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32}二十多年来,正是有了我们许许多多前辈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云南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抢救及理论建设、含辛茹苦、忘我耕耘,才奠定了今日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当我们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而兴高采烈时,也应关注到这样的现状:不少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随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改变和一些老艺人的逝去而佚失,因此,我们对民族音乐包括白族音乐的考察、采集、整理、保护等工作远未结束。笔者深信,在扎实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工作会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一样,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注释:

①杨秀,赵全胜。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思考——以大理白族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J].人民音乐,2008.

②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③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④赵全胜.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06,3.

⑤冯洋.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J].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第34卷.

⑥关于大理白族民歌的研究成果还有:

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段寿桃.白族打歌及其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赵宽仁.白族的音乐[J].人民音乐,1961,11.

李晴海.西山白族风情与“西山白族调”[J].音乐初探,1985,2.

饶峻妮,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白由超越性[J].大理学院学报,2009,5.

赵怀仁.论白族民歌曲调的忧伤色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

杨秀.大理白族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特性[J].民族音乐,2008,3.

⑦大理市文联等编.白族大本曲音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

⑧董秀团.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J].思想战线,2004,4.

⑨此类成果还包括有:杨亮才.谈白族大本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伊铨.论大本曲之“三腔”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的三腔介绍[J].民族音乐,1987.

李晴海.白族民间大本曲概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6,4.

丁慧.云南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征[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9,1.

杨红斌.大理白族民间音乐的类型及表现形式[J].民族音乐,2008,3.

⑩张涛.省级在研课题.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

{11}张绍奎.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J].民族音乐,1987,2.

{12}寇邦平.白族吹吹腔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88,5.

{13}李晴海.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1989,5.

{14}傅媛蕾.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5}其他还有:蒋菁.白剧望夫云的音乐成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2.

尹铨.白剧音乐发展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1988,3.

杨晓凡,马永康主编.白剧风采[M].内部资料,2006.

丁慧.云南白剧“吹吹腔”夕与高腔、昆曲的渊源关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1.

{16}李洋.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J].民族艺术研究,2000,3.

{17}赵全胜.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J].大理学院学报,2009,1.

{18}杨红斌.白族八角鼓的演变[J].民族音乐,2008,3.

{19}此类研究还包括:杨育民.大理、洱源地区白族民间唢呐乐曲调式初探.民族音乐,1984,5.

马建强.云龙白族唢呐及其音乐形态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1,6.

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9,4.

徐傲丹,吴永贵.白族吹打乐探究[J].民族音乐,2008,4.

{20}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21}潘晓敏,山雨彤.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2}孙淼.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J].中华文化画报.

{23}此类成果还包括有: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羊雪芳.剑川白族民间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9,5.

聂乾先.关于白族舞蹈——从大型白族歌舞《玉洱银苍》说开去[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聂乾先.“白族打歌《考略》与《质疑》”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24}大理市下关文化馆.大理洞经音乐[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25}何显耀.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6}羊雪芳.剑川洞经音乐调查[J].云岭歌声,2003,4.

{27}张文.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03,1.

{28}还有:罗明辉.关于洞经音乐问题的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4.

{29}杨明高.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J].艺术探索,1997,S1.

{30}周凯模.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J].音乐艺术,2005,1.

{31}此类成果还有:石裕祖.大理地区白族佛教乐舞纵横考[M].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云南民族舞蹈论集.1990.

张逾.白族阿吒力佛教乐舞[J]民族艺术,1998,1.

石裕祖.白族巫舞及其流变[J].民族艺术研究,1998,3.

{32}杨曦帆.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白族音乐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2.

参考文献

[1]吴学源编着.滇音荟谈——云南民族音乐[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晴海.“白族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萧梅.田野萍踪[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