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2 10:42:29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1篇

关键词:儿童;学琴动机;性别差异;年级;学琴年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37-03

随着钢琴教育越来越普及,“学钢琴苦”或“不愿意学”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一般来说,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孩子钢琴学习的效率、进度以及最终达到的水平,比如个体手指的先天条件、乐感、音乐理解、家庭环境、学习年限等,而在这其中,动机因素则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者只有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常州是江苏乃至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地区,儿童学习钢琴已经成为常州市区一个极普遍的现象。因此,常州市区儿童和其它地区的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状况相比具有一些共性。

一、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对象是江苏省常州市3-6年级的学琴儿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230份,获得有效问卷共214份,有效率93%。在214份有效问卷中,其中男生62名,女生152名。

二、研究方法

借鉴孙煜明、王振宏等人的研究成果,根据过去已经有的学习动机量表和动机的心理学定义所描述的现象进行了问卷编制,对常州市3-6年级儿童的钢琴学习动机状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问卷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它们分别测查儿童钢琴学习动机在四个方面的困扰程度:(一)维度a: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弱;(二)维度b:测查学习动机是不是太强;(三)维度c:测查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四)维度d:测查学习目标上是否存在困扰,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不同性别的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笔者先对常州市区不同性别学琴儿童动机情况作描述性统计。从具体数值来看,常州市区小学儿童钢琴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既体现在总得分上,同时也体现在维度a、维度c和维度d上。

为了进一步检验这种差异的具体情况,研究者首先对男女生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和总得分的情况分别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见表1。结果如下:

表1 男女生学习动机独立样本T检验

总体而言,男生组平均分为5.85±3.36,女生组的平均分为4.36±2.90,经T检验表明,两组在总得分上的差异非常显著(T=3.258,P<0.01)。统计数据表明在总的学习动机方面,男生比女生显著存在更多困扰问题,尤其是在学习动机过弱、学习兴趣困扰以及学习目标困扰这三个方面。

(二)不同年级的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研究者还根据儿童就读年级的不同,对三年级(N=56)、四年级(N=49)、五年级(N=52)和六年级(N=57)儿童的钢琴学习动机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从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随着年级的提高,儿童钢琴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这一趋势尤其在维度a、维度b和维度c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为了进一步分析调查问卷各维度上的年级平均分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者对描述性统计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F检验),结果表明,各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只在维度c和总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见表2)。

从调查问卷的总得分来看,方差结果发现各个年级得分的差异显著(F=3.441.,P<0.05),这同样表明在这四个年级中,至少有一个年级与其它一个或几个年级在总体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检验(LSD检验)得知,三年级儿童(平均分为3.89±2.76)和六年级儿童(平均分为5.74±3.45)的总体动机得分存在显著差异(MD=-1.844,P=.002<0.01)。这一结果意味着六年级儿童的总的钢琴学习动机要显著比三年级儿童的总的钢琴学习动机上存在更多问题。

因此,在总的钢琴学习动机方面,六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存在更多问题,特别是在钢琴学习兴趣方面,六年级儿童存在的困扰显著比三年级儿童更多,这说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学习钢琴的兴趣会降低。

(三)不同学习年限的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钢琴学习年限也是影响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的钢琴学习年限指儿童第一次开始系统学习钢琴到填表时的年限。我们根据学琴年限的不同,把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儿童的钢琴学习年限为1-3年(指钢琴学习年限超过一个月而没有超过3年者),这一组儿童共54人;第二组儿童的钢琴学习年限为4-6年(指钢琴学习年限超过3年而没有超过6年者),这一组儿童共148人;第三组儿童的钢琴学习年限为7年以上(指学琴年限超过6年者),这一组儿童共12人。

笔者再对不同学习年限的学生钢琴学习动机进行描述性统计,从数据分布的结果来看,儿童钢琴学习动机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钢琴学习年限越少,钢琴学习动机方面所存在的困扰也就越少,钢琴学习年限越长,相应的学习动机困扰会越多,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总得分上和维度b上最明显。

为了进一步揭示钢琴学习年限对钢琴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者对调查所得到的有关学习年限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习年限学生的钢琴学习动机在维度b、维度c和总的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从总的动机得分情况来看,学习年限为4-6年和7年以上的学生都比学习年限1-3年的学生在钢琴学习动机上有更多问题,特别是在学习动机过强和学习兴趣困扰这二个维度方面。但一旦儿童钢琴学习过了三年而进入4-6年期之后,其学习动机不会进一步持续产生更多的问题。这似乎暗含了一个规律,即钢琴学习的前三年是影响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儿童钢琴学习的前三年中,儿童的钢琴学习动机可能呈现一个持续变化过程,其动机的总倾向呈逐渐增多困扰趋势;而一旦钢琴学习超过三年(即4-6年期),儿童的钢琴学习动机则开始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学琴动机困扰会从这一时期开始下降。事实上,从统计数据来看,学习年限为4-6年组和学习年限7年以上组儿童间都同样处在动机问题困扰的高峰期(都比1-3年期儿童存在更多动机困扰、但彼此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综合讨论

从上述研究的具体情况来看,常州市区儿童钢琴学习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女生比男生有更好的学琴动机

尽管钢琴大师多数是男性,但在研究者的研究中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常州市区小学阶段女生钢琴学习的动机明显好于男生,这可能基于性别文化差异的原因。

心理学过去的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相对更愿意服从权威,这就是说,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听从父母、老师等的教导。一般来说,小学阶段是钢琴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多数儿童的学琴动机来自于父母的要求,因此,当父母要求一个女生去学习钢琴时,她会更乐于配合,而当父母要求一个男生学习钢琴时,男生的配合度相对会小些,自然,女生的钢琴学习动机就会好于男性。

不仅如此,过去的有关研究还表明,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喜好室内活动,从幼儿到成年都具有这一特征。如有研究者发现,幼儿园的女孩更喜爱室内游戏,而男孩则更喜爱室外游戏。钢琴弹奏显然属于典型的室内活动,女生对其的喜爱自然就会高于男性,其相应的学习动机就会表现得更好。

(二)年级越高,学琴动机越有可能产生困扰

本研究表明常州市区小学儿童钢琴学习动机随年级的递增而出现更多的问题,从3年级到6年级,常州市区儿童的钢琴学习动机越来越差,呈现越来越多的困扰问题,其中在a(动机是否太弱)、b(动机是否太强)、c(学习兴趣是否存在困扰)三个维度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这一结果可能有二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儿童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好奇心新鲜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导致儿童产生了良好的钢琴学习兴趣。而当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钢琴学习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就会消退,从而伴随着学习动机的下降。第二,钢琴学习难度的增加导致了儿童学习动机的下降。儿童在刚开始学习时,一般学习内容会比较简单,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内容会越来越难,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再加上这些儿童还同时要面临其它各种文化课学习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了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钢琴学习动机。

(三)钢琴学习年限越长,动机困扰越多

本研究发现,常州市区小学儿童钢琴学习动机随钢琴学习年限的增加而出现更多的问题困扰,但这一增长趋势到钢琴学习进入4-6年阶段则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只是缓和了问题的增长速度,但学琴儿童所出现的动机问题困扰本身并没有出现显著减少的趋势)。

从研究者所得到的数据来看,钢琴学习年限4年(包括4年)以上的儿童比钢琴学习年限1-3年的儿童在钢琴学习动机上明显存在更多困扰问题,特别体现在学习动机过强和学习兴趣这二个维度方面。这说明钢琴学习年限越长,儿童钢琴学习动机方面的所出现的总的困扰就越多,这一趋势和上文“常州市区小学儿童钢琴学习动机随年级的递增而出现更多的问题”的结果相一致。但这种变化趋势到了钢琴学习的第4-6年这一阶段后却出现了停滞的趋势,不过这种停滞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减少,事实上,这些学琴儿童的动机仍处于问题的高位水平,只是没有进一步的增长而已。这一状况和生活中一些原有的观点不太一样,生活经验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或活动越熟悉,其动机状况会相应更好,也就是说,人们做某一件事的过程本身会增强做这件事的动机,但本研究却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惯常的结果呢?

研究者分析认为,这一结果可能是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自我价值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而导致的。每个人都天生会具有成功追求成就的驱力,每个人也有保持自我胜任感并且避免任何低能力的强烈需要。钢琴学习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活动,其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一定的天赋条件,因此,并不是每个学习钢琴的人都能够取得成功,当成功不一定能实现(或马上实现)时,有些人就会为了自我价值保护而有意去做其它那些可以获得成功(特别是马上就能成功)的事,这样能避免反映自己无能,从而有效保护了自我的存在价值。具体反映在本研究中的钢琴学习方面,就会出现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意)全身心投入到钢琴学习之中,而把主要精力放到文化课程学习或其它活动上等,从而出现了所谓的较多的动机问题。不仅如此,有些即使具有很好能力的学生为了保护其自我价值,他们也会在钢琴学习活动中故意不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该活动的成功,他们可以凭借这样的做法把“万一不成功”归咎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自己的智力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钢琴学习年限较长的儿童看起来好像缺乏学习动机,但其实他们可能恰恰具有很高的动机水平,他们是在有意通过避免钢琴学习成就行为来保护其自身的自我价值感。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2篇

关键词:钢琴教育 琴童弃学 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10-01

任何一位参加钢琴课程学习的学生最终都不再需要钢琴教师,要么是他们再也不想学习钢琴了,也通常被称为弃学者;要么就是他们达到了期望的水平,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再也不需要继续钢琴课程了,这类完成一定阶段学习的人通常被称为钢琴爱好者或是钢琴家。弃学者的理由各种各样,常见原因有缺乏学习兴趣、缺少音乐天赋、没有时间、父母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选择的乐器学习难度太大、占用了过多的文化课时间等等。另外一些可能会影响学生弃学的原因有,学生的性别、社会经济水平、学生的个性、运动协调能力和学习成绩。对那些放弃正规钢琴训练的学生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可能学习钢琴演奏的动机不足,或是他们从演奏中获得不到期望中的快乐感。这些学生的父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让孩子能接受音乐教育都毫不犹豫的拿出了昂贵的学费。家长们经常询问授课教师的问题是,他们的孩子是否有兴趣坚持学习下去,因为如果要是购买一架钢琴就意味着进行一次较大的投资并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

学习钢琴的孩子应该平均每周上一次私人小课或是参加一次音乐素养课程的学习。在每位孩子进行钢琴课程学习之前,钢琴教师都会充分与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完成简单的提问和测试,在每位儿童学习钢琴期间,每周都会记录儿童的学习进展情况,包括学习的注意力即课堂表现、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每位儿童的练习情况。此外,在课程进行到第6周结束时,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并汇总了与学生家长见面的次数和交流的情况。其中每年可以得到以下数据(1)每年旷课的总次数(2)每年练习的总时间量(单位为分钟)(3)每周平均练习的次数(4)家庭作业的完成率。结果显示,在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弃学的孩子有着更多的旷课率,每周的练习次数明显偏少,全年总练习时间明显偏少,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也明显低于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放弃钢琴学习的儿童和坚持学习钢琴的儿童在父母的个人收入、工作情况、接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放弃钢琴学习的孩子与坚持完成所有课程的孩子相比通常是缺课比较多、练习比较少,有的几乎不会在课下主动完成家庭作业。我发现弃学的琴童在开始六周的学习过程中比普通儿童进步明显要小。这告诉指导教师和琴童的家长们,如果儿童学琴的积极性不高、成绩水平持续下降,那么琴童以后就很有可能想要放弃钢琴的学习。另外,对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时间次数和总时长进行汇总时,我发现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数据,虽然这个数据不具有典型性,但仍是有一些参考价值。我发现在前六周之内,那些完成学业的孩子的家长会更频繁和更长时间的与教师进行沟通。这点也充分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在学琴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与在学习中弃学的孩子相比较,不论是认知能力、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运动中的自我控制协调能力还是自尊心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家庭环境方面分析来看,这些孩子的家庭因素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事实上,这两类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在学习钢琴课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弃学的孩子旷课率高,而钢琴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低。从每年全国钢琴业余考级成绩可以看出,弃学的孩子们在每次考级时的成绩普遍要低于坚持学习钢琴孩子的成绩。事实上,在孩子开始学习钢琴不久就有种种迹象表明经常不能完成钢琴家庭作业的孩子的钢琴考级成绩不会太好。在最开始的六周内弃学的孩子上课成绩不达标的次数明显比较多。而且钢琴教师还注意到,在最开始的六周内,经常主动与他们见面的家长往往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家长,并且这些孩子绝大部分坚持学习钢琴。

学习动力不足并且学习成绩持续下降的学生很有可能在将来会放弃钢琴的学习。经常旷课、练习量不够、未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最后都中断了钢琴学习。授课的钢琴教师都曾感觉到这些弃学的孩子在某段时间内持续达不到教学要求,钢琴业务水平呈现下滑趋势。这项结果表明,在正式音乐授课中要判断最终有可能会中断钢琴的学习的儿童,应该主要以儿童的学习动力为参考。

刚开始接触钢琴时,孩子们都感到十分兴奋,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会感到越来越难以坚持下去。此时,父母的辅导和鼓励对孩子继续坚持和练习下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家长与老师见面沟通的次数更多,而且也更为频繁。在衡量孩子是否努力学习钢琴,是否会取得好成绩方面,这一点或许能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持续关注能够帮助孩子维持较高的学习激情。

家庭情况对孩子是否能坚持完成钢琴学习不能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是有几点仍是值得注意的。(1)能继续学业的琴童的家长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2)在双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比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将学业继续下去。(3)家庭中有一个父母工作,另一位父母在家全力照顾家人的生活起居,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坚持学习下去。

放弃钢琴学习的孩子和坚持完成钢琴的孩子之间唯一的差别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成绩,所以在学习钢琴的初期阶段就要家长有效的配合钢琴教师提高孩子学习钢琴的动力,最终达到孩子有兴趣的主动去学习钢琴。

参考文献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3篇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钢琴理论课;钢琴技巧课;艺术教育;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220-02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是对我国高职学生乃至全社会艺术教育有效的、迫切的、必要的补缺式教育。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课又是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程和技巧课,在教学整体安排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钢琴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学习工具,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教学工具。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钢琴弹奏基础,而且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中国的钢琴教育体系自20世纪初由俄罗斯钢琴家、教育家把俄罗斯学派的钢琴教学风格带到中国后,特别是建国50多年来,又受“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广泛影响,使中国的钢琴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还是各综合类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都基本上沿袭欧美、前苏联钢琴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体系一方面使中国钢琴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培养了一批具有玄妙技术,激情四射的钢琴演奏人才,使国际赛事上频频出现“中国”的名字;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多方面的音乐优秀人才,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然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无论是培养目标、学生来源、课程设置还是教学任务方面都有别于专业音乐学院,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也采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过多强调技术而忽视多元、全方面,势必造成了学生技不如人,同时又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两难局面。因此,为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应从扩大学生音乐视野与提高实践能力为教育中心、使高职院校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在音乐教育的作用下,成为当代社会需要的、高尚的、全面的知识型人才。因此,我们应努力开拓出有特点的教学之路。钢琴教学中理论课的开设对培养全面的知识型人才尤显迫切和重要。

一、钢琴理论课开设的重要性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工作,“音乐教育”又以其独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渗透于人的健全发展过程中,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音乐教育的长远目标来看,我们在发展音乐能力的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和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今全国各学校纷纷扩大招生,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各校钢琴教师承受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就我院来说钢琴课由原本“一对二”的授课形式变为“一对四”,从高职院校钢琴课教学目标出发,如何使学生在较有限的学习过程中对钢琴技巧和钢琴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开设“钢琴理论课”是解决这一现状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理论课”与“钢琴技巧课”并行不悖。这样学生不仅在“钢琴技巧课”上能学到钢琴技巧的实际操作,而且可以在“理论课”上学到如何教学的理论知识,使教与学、知与行互为补充,互为完善,为毕业后完满胜任工作而奠定理论方面与技巧方面的基础。

“钢琴理论课”改“钢琴技巧课”纯技术操作的枯燥形式而成为多媒体、图文并茂形式,再加上妙趣横生的音乐故事以及波澜壮阔的钢琴音乐篇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高职院校学生进校时虽然大多对钢琴知之甚少,但是对钢琴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然而面对钢琴抽象的触键感觉,不同的技巧手法以及浩繁的作品文献,仅在“钢琴技巧课”上解决这些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起钢琴很容易失去自我把握的准确性,失去认识对实践的正确指导,逐渐产生对钢琴既喜欢又害怕的心理。通过在我系开设“钢琴理论课”的实践,解决这一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逐渐找到了学习钢琴的学习方法,并能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同时也能用实践验证理论。因此,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开设“钢琴理论课”是可行的。

理论课的开设不仅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钢琴弹奏技巧,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使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基点上,全局地、统一地把握钢琴弹奏的概念与观念,使知识更全面、多元化地发展。

学生在校学习钢琴一般只有三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博采众访近四百年来西方音乐史五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主要作曲家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以及我国的优秀钢琴曲。21世纪的音乐工作者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又要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因此钢琴课的教学结构和进度必须兼顾必要的打基础与较快地提高程度这两个方面,教师为每个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应包括一定数量的精弹曲和浏览曲,精弹与浏览相结合是钢琴训练中解决质与量,深度与广度这两对矛盾的有效方法,精弹曲可以在“钢琴技巧课”上解决,浏览曲可以在“钢琴理论课”上解决,教师可以教授以规律性的知识,即将学习钢琴的主要课题从理论上加以归纳,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钢琴技巧课”与“钢琴理论课”相结合是解决学生知识精深与博大的有效措施。

文化知识较薄弱而造成理解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欠缺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较普遍,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方式仅有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不易把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而学生往往只能一周见钢琴教师一次,课下学生练琴时很可能会难以自我把握准确性,难以找到一个可以评价的标准,常常事倍功半。因此,钢琴教学很需要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弹奏练习有个理性的指导,这才会使他们的专业学习形成自觉。

开设“钢琴理论课”,授予学生规律性的知识,可使他们从整体、全局上把握钢琴弹奏技术,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力,增加学习钢琴的兴趣。通过在我系实验性地开设“钢琴理论课”,这一特点尤为明显。

二、“钢琴理论课”涉及的内容

“钢琴技巧课”主要是教师教授、训练学生并使学生正确掌握各种钢琴弹奏基本技巧,最终达到正确理解处理音乐的目的,其最大特点是技术性。“钢琴理论课”则是钢琴学习方法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最大特点是理论性与指导性。其教学内容如下所述。

1、中外钢琴艺术发展史的学习

对于一位高职学生来说,三年的学习所能接触的钢琴作品是极有限的,更谈不上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外钢琴艺术的历史。只有通过开设理论课,介绍中外钢琴艺术发展史,才能使学生了解钢琴自其前身古钢琴到18世纪初现代钢琴诞生、完善,经历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后来发展到以印象主义为先声的20世纪现代音乐。。通过对理论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有更详细的了解,还可以使学生对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有一总体地把握,以及各个乐派音乐大师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想进行完整地了解,并对在这种 审美情趣、哲学思想笼罩下完成的音乐典籍进行系统、理性地接触;另外通过中外钢琴艺术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钢琴发展的状况。钢琴自鸦片战争后流入中国,赵元任创作第一首中国钢琴曲以来,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和各个时期不同特色的作品,从而拓宽学生的音乐观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钢琴在中国的发展盛况,聆听到赋予了中国哲学思想的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另一方面更能使学生领略到中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碰撞出的奇异光彩,并感受到中国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底蕴。

2、“钢琴教学法”的学习

钢琴教学法是研究钢琴教学的一门科学,它是研究教与学以及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主要涉及的内容:钢琴教学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钢琴技术训练的基本要领与方法步骤、各类作品弹奏的技术运用与艺术处理原则,以及教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纠正处理,特殊技巧与疑难问题的研究,教材的选择与教材教法,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学习这些理论教法可以使学生面对今后的实际教学时有章可依、有序可循,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钢琴教学法还应从拓宽文化基础知识与音乐视野人手,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一些体现中国传统美学,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解释,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酷似钢琴明亮、颗粒、均匀的音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刻画出钢琴圆润、飘逸、饱满、结实的音质;用南北朝诗人王籍的诗《入若邪溪》中的佳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揭示出音乐中“动”与“静”的微妙关系。音乐所表现的比其他艺术更为飘忽、更为空灵、更加难以捉摸,弦外之音更是神秘难测。用淮南子所谓的“听无音之音者聪”,启迪学生去体会乐曲中潜藏的意境,并把它准确的表达在琴上……

另外,还应该给学生开设钢琴教材的介绍。许多钢琴教育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材宝库。通过对著名的、常用的钢琴教材及其特点的介绍与浏览,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面和参考资料。

3、钢琴歌曲伴奏理论课的学习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伴奏是非常必要的,钢琴伴奏的实用技术要在理论课中作为一个独立课题适时予以结合。理论课中应抓好以下内容:各种调式、调式音阶构成的指法应用;各级各类和弦结构及其转位、分解;钢琴的表现方法与钢琴技巧的发挥应用;歌曲内容、情绪、风格的分析;和声织体的选择应用。除此之外,还有带谱伴奏的视奏能力;即兴伴奏的适应能力;艺术处理中的构思与想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合作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自弹自唱与移调弹奏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应和即兴伴奏相关的知识点点滴滴渗透到钢琴技能课的学习过程中,还要靠听觉积累、自我摸索以及大量的伴奏实践并不断总结,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我们一定不能轻视钢琴伴奏的教学,要把它作为培养应用能力的重点,将理论课所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实践,这即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习目的之所在。

三、“钢琴理论课”课程安排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是三年制。学生刚入校时,对钢琴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因此,“钢琴理论课”最好在第一学年开设,两周授一次课,每次两学时,一年结业。以每学期十六周为例,“钢琴理论课”每学期实际授课时间为八周十六学时。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4篇

任何一位参加钢琴课程学习的学生最终都不再需要钢琴教师,要么是他们再也不想学习钢琴了,也通常被称为弃学者;要么就是他们达到了期望的水平,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再也不需要继续钢琴课程了,这类完成一定阶段学习的人通常被称为钢琴爱好者或是钢琴家。弃学者的理由各种各样,常见原因有缺乏学习兴趣、缺少音乐天赋、没有时间、父母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选择的乐器学习难度太大、占用了过多的文化课时间等等。另外一些可能会影响学生弃学的原因有,学生的性别、社会经济水平、学生的个性、运动协调能力和学习成绩。对那些放弃正规钢琴训练的学生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可能学习钢琴演奏的动机不足,或是他们从演奏中获得不到期望中的快乐感。这些学生的父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让孩子能接受音乐教育都毫不犹豫的拿出了昂贵的学费。家长们经常询问授课教师的问题是,他们的孩子是否有兴趣坚持学习下去,因为如果要是购买一架钢琴就意味着进行一次较大的投资并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

学习钢琴的孩子应该平均每周上一次私人小课或是参加一次音乐素养课程的学习。在每位孩子进行钢琴课程学习之前,钢琴教师都会充分与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完成简单的提问和测试,在每位儿童学习钢琴期间,每周都会记录儿童的学习进展情况,包括学习的注意力即课堂表现、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每位儿童的练习情况。此外,在课程进行到第6周结束时,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并汇总了与学生家长见面的次数和交流的情况。其中每年可以得到以下数据(1)每年旷课的总次数(2)每年练习的总时间量(单位为分钟)(3)每周平均练习的次数(4)家庭作业的完成率。结果显示,在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弃学的孩子有着更多的旷课率,每周的练习次数明显偏少,全年总练习时间明显偏少,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也明显低于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放弃钢琴学习的儿童和坚持学习钢琴的儿童在父母的个人收入、工作情况、接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结构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放弃钢琴学习的孩子与坚持完成所有课程的孩子相比通常是缺课比较多、练习比较少,有的几乎不会在课下主动完成家庭作业。我发现弃学的琴童在开始六周的学习过程中比普通儿童进步明显要小。这告诉指导教师和琴童的家长们,如果儿童学琴的积极性不高、成绩水平持续下降,那么琴童以后就很有可能想要放弃钢琴的学习。另外,对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时间次数和总时长进行汇总时,我发现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数据,虽然这个数据不具有典型性,但仍是有一些参考价值。我发现在前六周之内,那些完成学业的孩子的家长会更频繁和更长时间的与教师进行沟通。这点也充分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在学琴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与在学习中弃学的孩子相比较,不论是认知能力、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运动中的自我控制协调能力还是自尊心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家庭环境方面分析来看,这些孩子的家庭因素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事实上,这两类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在学习钢琴课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弃学的孩子旷课率高,而钢琴家庭作业的完成率低。从每年全国钢琴业余考级成绩可以看出,弃学的孩子们在每次考级时的成绩普遍要低于坚持学习钢琴孩子的成绩。事实上,在孩子开始学习钢琴不久就有种种迹象表明经常不能完成钢琴家庭作业的孩子的钢琴考级成绩不会太好。在最开始的六周内弃学的孩子上课成绩不达标的次数明显比较多。而且钢琴教师还注意到,在最开始的六周内,经常主动与他们见面的家长往往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家长,并且这些孩子绝大部分坚持学习钢琴。

学习动力不足并且学习成绩持续下降的学生很有可能在将来会放弃钢琴的学习。经常旷课、练习量不够、未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最后都中断了钢琴学习。授课的钢琴教师都曾感觉到这些弃学的孩子在某段时间内持续达不到教学要求,钢琴业务水平呈现下滑趋势。这项结果表明,在正式音乐授课中要判断最终有可能会中断钢琴的学习的儿童,应该主要以儿童的学习动力为参考。

刚开始接触钢琴时,孩子们都感到十分兴奋,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会感到越来越难以坚持下去。此时,父母的辅导和鼓励对孩子继续坚持和练习下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坚持学习钢琴的孩子家长与老师见面沟通的次数更多,而且也更为频繁。在衡量孩子是否努力学习钢琴,是否会取得好成绩方面,这一点或许能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持续关注能够帮助孩子维持较高的学习激情。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5篇

论文摘要: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的研究更多侧重于研究教育者、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而对于学习者如何学会学习,特别是如何计划、监控、调节、评估、反思钢琴学习过程的研究则关注甚少。文章阐述了元学习的基本原理,着重论述了高师钢琴学习者元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长期以来,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参与,并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探索。笔者以“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作为关键词,对中文学术期刊网进行搜索、归纳后发现,针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模式,增加小组课和集体课;在教学内容上,主张拓宽钢琴教学的曲目范围,加强钢琴伴奏的弹奏能力和歌曲伴奏的编配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增开钢琴教学法、钢琴艺术史及钢琴名作赏析等课程。这些研究为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做法,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不难发现,以往的改革研究更多侧重于研究教育者、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对高师钢琴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学习者而言,如何培养他们学会学习,特别是如何计划、监控、调节、评估、反思钢琴学习过程的研究则关注甚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而不单是为了知识的学习。在2008年召开的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呼吁,教育一定要把重心从“教”转向“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转变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转变传统以传授为中心,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观念。元学习概念的提出,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高师钢琴教学理应重视学生钢琴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元学习的基本原理及对元学习能力的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6年首先提出了元认知这一概念。与我们平时把客观世界作为活动对象的认知不同,元认知是把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本身作为认知对象,简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Biggs和Moose在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提出了元学习理论。元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应该能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意识到不同的学习方法能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当前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能够监视自己的心理活动;能够从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所产生的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评价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能够依据是否有助于达到学习目标来调节自己所采用的学习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人有预见性,能预料事物的发展进程和后果,所以既可以事先拟定学习计划,也能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依据反馈信息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我国学者董奇、周勇在对元学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用因素分析法把元学习能力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包括对学习活动的计划和安排;为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具体准备;二、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包括清楚学习目标、对象和任务;讲究策略选择并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控制自己去执行学习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三、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包括对自己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学习采取补救措施;思考、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

张庆林等人依据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元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几种能力: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善于检测达标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所谓元学习能力是指学习主体能根据确立的学习目标,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自觉地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并不断地进行反思,调整自身的学习心理,使学习品质得到优化和改善的能力。

二、高师钢琴学习者元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厘清了元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元学习能力的基本概念后,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高师钢琴学习者元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钢琴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做到事前计划,优选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积极的调节,增强认知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灵活性,减少盲目性、冲动性,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元学习是在元认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要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笔者认为,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把钢琴学习过程本身作为认知对象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目前有几种教学观。

1、“自发领悟”式教学观。此教学观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对学科的学习,自发地发展自己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水平能否提高,全靠学生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元认知不承担培养的责任。

2、“经验探索”式教学观。此教学观认为,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偶然点拨,逐步发展元认知。有些优秀钢琴教师虽然不知道“元认知”的基本理论,但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对钢琴学习不断进行反思。

3、“独立训练”式教学观。此种教学观认为,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脱离学科学习,通过专门训练集中发展元认知。

纵观以上三种教学观:第一种教学观其实是教师放弃了对学生元认知的培养。第三种存在争议,研究表明,不结合学科学习的元认知训练的效果不理想。第二种则依赖于教师的经验性探索,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元认知的培养作为高师钢琴教学的目标之一,结合钢琴学科特点,通过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提高学生对钢琴学习活动本身的认知能力。

(二)钢琴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

目标学习是指“学习者运用自己确立的目标来指引自己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模式。”要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设置目标体系。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无目标的学习是一种偶然学习。在钢琴教学中学习目标的设置,能够给学生的学习起导向和定向的作用。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置要合理适度,要让学生知道目标体系是有层次的。如果把大学四年的钢琴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作为长远目标的话,我们可以把每一学期或每一学年所要达到的目标作为中期目标,把每一周钢琴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作为跟前目标。研究表明,学生有长远目标学习更努力,学习成绩更优。但只有长远目标还不行,学生还必须确立可望而可及的中、近期目标,并制定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学习计划。

2、选择“达标”手段。目标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者在 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明确后,针对眼前的不同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选择合适的、能够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如学习一首新作品时,教师首先应该要求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乐曲的时代背景,那个时代的音乐创作风格,该作曲家的创作风格特点,本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特点,尽可能多听该作品不同演奏家的演奏版本,积累学习该作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读谱,读谱时要做到“五个不错”——音不错、节奏不错、指法不错、奏法不错、表情不错。为学习该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学生如何解决技术难点,如何把握作品的风格,如何使练琴更有效等。

3、监控“达标”过程。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确立的目标体系,善于运用所确立的目标检测自己的练琴效果,充分利用反馈信息不断地调节自己的练琴方法和练琴计划。

4、总结“达标”经验。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钢琴学习的过程,善于总结在练琴过程中能够达到学习目标的成功手段,特别要总结能够成功达标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琴方法和学琴策略。

(三)钢琴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学习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认知活动本身及其认知活动的质量进行大量的反审。”要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具有了反思意识,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学习目标是否合理,选择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过程。”它能优化知识结构和认知技能,促进新旧知识间的同化,激活个人智慧,重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能够促进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有反思意识。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反思性学习能力的人,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并经常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反思的习惯。

第二,营造反思氛围。要培养学生具有反思性学习能力,就必须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关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聆受。”然而,在日常钢琴教学中,教师容易以“权威”自居,教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听,教师怎么示范,学生怎么模仿,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顺从的地位。要营造反思性学习的课堂氛围,就必须改变这种“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放弃教师的权威角色,坚持民主的课堂教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要积极给予鼓励、肯定。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所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发表他们的看法后,注意处理好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学生的想法、意图都很好,很有说服力,要给予充分肯定(尽管有时与老师原有的考虑并不完全一致),并不要求他们按照老师的想法进行简单的模仿,同时,教师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提供多种考虑的可能性。二是学生的想法是好的,但具体演奏并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应首先肯定其想法是好的,同时指出实际弹奏与想法之间的距离,并设法帮助他们改进弹法,使两者一致。三是学生的想法和弹奏均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首先应肯定他们敢于思考的精神,然后再指出这种想法不合适的原因,讲清道理,共同探讨、研究出比较合适的设想。 转贴于

良好反思氛围的营造,能让师生在钢琴课堂教学中相互讨论、畅所欲言、共同研究、不断反思,从而有利于元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三,指导学生做反思笔记。在钢琴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做反思笔记。反思笔记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为反思学习准备的基础知识,包括与所学作品有关的作曲家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同时期其他作品的创作情况,作品中涉及到的弹奏技术,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法,归纳、整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记上自己的体会、见解,总结上一周练琴的成绩与不足,提出下一周的练琴计划,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学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更好地进行钢琴学习。

(四)改革钢琴教学中的评价体系

1、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元学习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传统高师钢琴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来测量学生对钢琴学习的掌握情况。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这种评价体系只是对学生的钢琴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判定,并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钢琴学习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不断评价自己在钢琴学习中有没有明确练习的目标,目标的设立是否合适,有没有达到练习的目标,练习的方法是否得当,如何选择正确的练琴方法等等。总之,要运用一切手段,积极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2、强调过程评价。在传统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通过每学期的一、两次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钢琴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目标确立是否合适,学习方法是否得当,能否监控自己的整个练琴过程,在弹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否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能否通过自己对练琴过程的评价,进一步调整练琴目标,调节练琴方法,完善练琴计划,总结“达标”经验。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提高自己钢琴元学习能力。

3、寻求综合评价。传统的高师钢琴教学,更多采用的是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单一性评价,在钢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应该由单一性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变,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自主精神的评价。要运用评价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由关注单一知识的学习,向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方面发展。

三、结语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自觉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以认识自己学习过程为本质的元学习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制和手段。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将会提高钢琴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高师钢琴教学的改革。

责任编辑:帅慧芳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94,

[2]新华日报[N],2008-11-21,

[3]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6-91,

[4]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许芳,朱艳,元学习能力及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29-30,

[6]张庆林,王永明,元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1996,(03):58,

[7]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

[8]林崇德,学习策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4,

[9]李如密,孙龙存,元学习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J],课程、教材与教学论,2007,(06):43,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6篇

现代音乐教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而且也是音乐文化的传承人。在钢琴音乐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理所应当有其相应的位置。中国的钢琴音乐,从民族性的音韵提炼,到钢琴的音响的发挥,要大量创作出中国人所接受所欢迎的好作品来,形成中国自己的钢琴学派。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环境越来越好,中国的钢琴教育者要以继承和发扬中国钢琴音乐为己任,秉承教学相长、踏实苦干的精神。经过努力,使中国钢琴音乐演奏和教学乃至整个钢琴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一、培养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意识

我们不应拒绝任何先进的文化,但在吸收西方钢琴音乐的精华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们自己民族的特点,做到“洋为中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影响着整个世界。反过来,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作为钢琴音乐,起源于欧洲,那里有积淀深厚的钢琴音乐底蕴,当然被视为是“正宗”。我们没有理由闭门造车,相反要以谦逊的态度认真研究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的钢琴热象雨后春笋迅猛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创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钢琴创作作品也多了起来。然而,所谓“正宗”的,绝大部分都是国外作品,就连专业院校的课本中国作品也很少,这是我们的现状。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呼吁民族钢琴音乐的觉醒。我们完全可以把一系列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列入教育课程中,加强学生民族音乐意识的培养。

二、中国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借鉴西洋钢琴教学体系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把中国钢琴作品纳入教学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中国作品,更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整体文化意识。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有助于学生继承我国优秀音乐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各高师院校要定期举办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比赛,举办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更要鼓励教师个人举办“中国作品独奏会”,展现和推广中国钢琴曲,弘扬中国钢琴音乐成果。钢琴音乐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需要用心钻研这个课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高师音乐教师是中国作品的传授者,应注意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加强对多元化的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特征及作品要领的分析,中国钢琴音乐文化需要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得以继承和巩固。

三、多元化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空前活跃,在题材的开拓和技法的创新诸方面,思路越来越宽。很多作曲家一直坚持在中国调式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上世纪80年代后,更多的作曲家则立足于新风格的大胆探索,追求新的音响结构:还有一些作曲家选择性地使用各种无调性变体手法——或者直接运用12音技法写作,或者变化使用12音技法;更有一些人则自己独创技法体系,使理性的思考与创作实践同步进行,产生了不少风格狂放不羁的钢琴音乐作品。音乐艺术哲学观和钢琴曲风格开始摆脱了单一模式而进入了多元化的年代,一批批颇具新意的钢琴作品问世。可以说基本反映出中国钢琴作曲家的创作趋势——不同于以前任何时期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作现状。

中国钢琴的作曲界,在打破了“民歌加和声”的创作思维框框之后,又越过了热衷写作单纯改编曲阶段,开始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钢琴音乐发展历程。使作品在现代音响的基础上不仅体现出浓厚的民族韵味,还显示出表达多样民族韵味的优越性。但在总体上,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对于时代性和民族性相融合的一种追求,体现出技术性与标题性相结合的一种创作立意,体现出朝着音乐创作的“可听”、“可用”性方面贴近的趋向。从此,中国钢琴音乐的新作品,已开始了量与质的升华。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创作方面比钢琴教育和钢琴演奏取得的显著成绩较显薄弱,应努力改善创作钢琴音乐的环境和条件,认真演奏和推广。只有这样,发展中国钢琴艺术的大道才能畅通。作为中国钢琴教育者要努力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钢琴曲,做一个中国钢琴音乐坚定不移的宣传者。要繁荣中华钢琴音乐,创作、演奏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形成钢琴表演艺术的统一体。

四、新世纪以来钢琴教学研究的总结和思考

近年来,通过对高师钢琴教学研究的简要梳理,我们发现,这一时期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相对集中在教学改革、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集体课形式等课题,紧贴时代信息和教育改革的步伐,对于促进高师的钢琴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中国作品在教学中的研究以及基础教学的研究等方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都远远不够。在研究方向上,这一时期的研究已经开始倾向基础音乐教育、社会基础音乐教育的方向,但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在研究的方法上。较多采用经验总结法,实用可行,但是较少运用实证方法,有的研究缺乏可信的数据,论据不够充分,说服力不够强。在研究视角上,缺少研究国外高师钢琴教学的对比研究。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新的视角对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比较薄弱,而从美学、哲学以及文化学角度来进行的研究更少,学术深度有待加强。

对未来的高师钢琴教学研究,笔者作出如下思考与建议:改革教学研究观念,强化高师钢琴教学研究,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为社会钢琴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关注基础音乐教育和社会基础钢琴教育的发展,开放研究的领域。强化高师钢琴教材教法的理论研究,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对现代突飞猛进变化发展中的高师钢琴教学法作出理论解释。研究应有前瞻性,避免停留在经验性介绍式研究的层面。

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研究的趋势。加强高师钢琴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研究和总结,为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师钢琴教材的编写奠定理论基础,为钢琴教学提供实践依据。高师钢琴教学研究要树立多元文化音乐观,拓展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比如拓展国外高师钢琴教学的对比研究,联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的交叉研究,从而使钢琴教学研究在更深的层面上获得新的价值取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高师钢琴教学研究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将更加有力地推进高师钢琴教学向前发展。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7篇

紧张的期末考结束的了,一个快乐的寒假到来了,弹钢琴成了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事,成了我的乐趣中不可分割的一件事。

记得我第一次学钢琴的时候,钢琴老师曾经对我说过,学钢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要有耐心。可是我认为弹钢琴并不枯燥,因为我觉得弹钢琴能够调节我的心情,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所以我喜欢弹钢琴,把弹钢琴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次期末考,我考得差极了。寒假里爸爸总是让我看书写字,不许我看电视。原来的寒假里,我总是睡懒觉,看电视。可是现在我觉得特别得枯燥,于是,我就把我的那些烦恼发泄在弹钢琴上,使我自己觉得非常快乐。平时,我不怎么长时间地弹钢琴,现在,我觉得弹钢琴要比看书写字快乐多了。渐渐的,我弹钢琴的时间要比以往长多了,弹那些歌曲也变得熟能生巧了,我也能够听到一些优美的歌曲了。有的时候我觉得太无聊了,我就会去弹钢琴。有一次,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只剩下我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整个家变得冷冷清清。这个时候,翻起了钢琴盖,弹起钢琴来。钢琴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着我渡过了一段又一段的孤独时光。

弹钢琴真有趣,它成了我乐趣的来源,钢琴仿佛就是我的伙伴!

(指导人:周锦祥)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8篇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钢琴教育 措施 优势

我们应当认识到,想要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必然要从事物的本身发现问题,如此才能透过本质,从事物表观深入其内涵。同样,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来说,想要了解优化钢琴教育的必要性就要从其本身展开研究。特别是钢琴教育原本是要培养有关钢琴类人才,而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旨在培养钢琴教育类人才,因此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进行合理的研究分析格外必要。

一、初识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

一般的钢琴教育教学仅仅是为了培养个别具有钢琴才能的学者,而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钢琴教育则是培育钢琴教育的接班者(即钢琴教育的教学者),笔者将就其各方面进行研究,使其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有初步了解。

(一)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育是以市场和行业要求为导向,旨在打造面向基础钢琴教育教学一线人才。高等师范院校希望集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将普通学员培养成具有良好钢琴艺术修养和优秀钢琴艺术表达能力的钢琴教育的传播者。学生在学习过后应当具有扎实的钢琴教育能力、钢琴演奏能力等,从而能够进行独立音乐活动,将钢琴知识加以弘扬。

(二)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教学内容

由于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是为社会输送具有钢琴教育职业技能的人才,因而其教育教学的内容相对于其他钢琴教育显得更加全面。除了正常的钢琴技能、钢琴理论的学习(如钢琴、视唱练耳、乐理、和声与曲式基础、钢琴艺术史、钢琴伴奏等),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这其中将涉及心理学、教育学、钢琴教学法等。

(三)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存在的意义

如果说钢琴教育是音乐发展的不懈动力,那么高等师范院校进行的钢琴教育则是连接这份动力的纽带。它是塑造钢琴教育人才的工厂,将普通的钢琴爱好者转变为钢琴教育的传播者。它在满足社会对钢琴教育从业者的需求的同时,更使得钢琴教育理念普及到日常生活。高等师范院校进行的钢琴教育在促进钢琴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传播了钢琴文化、音乐文化。

二、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现状分析

时代的进步,带来的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变换。不同时期主流的影响因素可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一种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问题,提及具体事物就应在该事物具体的生存环境下进行综合考量。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如今的钢琴教育已然同过去的钢琴教育相区别。所以想要正确了解优化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必要性,就应从现实中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状态进行合理的研究,如此才能正确把控其发展规律,为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必要性探讨提供现实依据。

(一)不断扩大的生源与有限的教学资源相失衡

高校扩招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然而教育改革者可能未曾考虑教学资源问题,盲目扩大招生,生源的质量不说,单单是教育资源已然令教学实践者头疼不已,扩招的生源使得教育资源变得紧张,许多钢琴教育教学的场地、器材远远无法满足日益过度饱和的学员。原本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就是一对一的小课形式,这就使得资源与生源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更正,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二)陈旧的教育教学与时展潮流相脱节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一直秉承着培育合格的钢琴教育人才的传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未免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会以师为大,盲目跟从,一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偏差,将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在这样背景下的钢琴教育总是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它总是“我行我素”的进行教育实践。固守的教学方法,固执的教学理念,这些都与现代社会要求的统一、和谐、协同、融合的社会目标相悖。如果继续坚守这种不切实际的观念,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三)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分离

钢琴教育不单单是理论上的东西,它更需要实践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钢琴教育是空洞而让人厌恶的,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钢琴教育则是无力而晦涩难懂的。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育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缺少联系,教育者往往只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忽视了理论研究的学习,学生即便收获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总是有限的,很难有质的飞跃,因为一旦缺少理论支撑,任何优秀的实践都很难让人信服。

三、优化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必要性

如果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一直保持原有的发展状态,不做一丝改变,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钢琴教育体系濒于崩溃,教育教学内容过时,越来越多的人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丧失信心,转而放弃对钢琴教育的学习,钢琴教育的发展滞留不前。由此我们应当拥有这种危机使命感,应当高度关注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发展。可以说优化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首先,钢琴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渴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钢琴教育,在家长眼中学习钢琴是儿童教育的最佳方式,这就逐渐确立了钢琴教育的群众基础,为开展钢琴教育打下坚实的根基。正是由于这股钢琴热潮,现有的钢琴教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这就推动着钢琴教育向前迈进。在钢琴教育发展的同时,钢琴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缓慢发展的钢琴教育已然与学习钢琴的浪潮形成鲜明对比,而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也逐步意识到优化改革的必要性。

其次,即便社会逐渐对钢琴教育产生好感,但是具备高素质钢琴艺术实践者依然少之又少。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就承担了培养高、精、尖钢琴人才的任务,依附于传统钢琴教育模式,即使是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也很难有作为。由此,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进行优化势在必行。通过优化,将明显改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现状,钢琴教育的教学更加新颖,教育手段更多样,教育环境更适应,这将极大提升优秀人才钢琴教育才能的发掘、培养。

再次,时间会潜移默化的使得事物发生改变,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一样,它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展、逐渐趋于完善,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经历的一段过程,相反的日益完善的事物也会影响时代的进程。就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来说,与其说是时代迫使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发生转变,倒不如说是优化改革后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将会造就一个崭新的未来。当改革完善后的钢琴教育呈现的时候,我们将会注意到它必然会成为众多钢琴教育的楷模,引发学习热潮,引领时代潮流,这是一种必然的姿态。

最后,我们应当相信,只要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悸动。优化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不能仅依靠外部改变而做出相应联动,这更应是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渴求,用以满足人们对其大概理解。在人们的诉求下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渴望自身发生改变,以期更好地适应人的目标准则以及心理预期。因而,依托其自身的期望,把握原有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发展,其进行优化改革自然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四、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优化措施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来说,进行优化改革的措施就应该从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摸索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发展规律,对其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改革方案。这个过程想必是艰难的,因为其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而探索的结果未必精确,这需要时间的检验。下面笔者就将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优化提出几点措施:

(一)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我们的教育模式自很早以前就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很难开展,更不必说教学相长了。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度压抑,钢琴教育成果日益下滑,因此有必要改变这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才艺比拼、进步成果展示、课堂与社会演出结合等,这些举措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更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如此,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想必会收获良多,他们对钢琴教育的理解也必定更加形象而具体。

(二)设定合理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培养为核心

可以明确的是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就是以培养为核心,这个培养指的是培养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钢琴教育才能的精英。既然明确了培养精英的目标,那么钢琴教育就应当设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尖端人才培养计划和普通人才培养计划。决策者在总结钢琴教育经验的时候,保留合理的教学、去除不合理的内容、增加有利的资源,以期以一种最合理的教育教学内容,完成对学生钢琴教育的指导。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文明的进步离不开科技文化的推动作用。现代社会的钢琴教育更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不只是时展的潮流,更是顺应钢琴教育发展的潮流。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数字信号模拟技术、互联网等,可以在完美、完整呈现钢琴表演的同时将钢琴教育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再现的方式,使得原本难以呈现的钢琴内容变得生动而具体,而这种情景再现的方式也必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的同时,钢琴教育的教学质量势必得到改善。

(四)有针对性教学,合理划分学习组

可以说不同的人可能在不同方面所具有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而针对不同学员,钢琴教学内容应当有所偏差。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这避免了因为个性差异带来的钢琴教育学习方向的不合理现象,使得学生能够更尽其能、术业有攻,极大地解决了因为学习方向不合理而引发的人才浪费。通过有针对教学,培养出具有专项才能的钢琴教育理论研究、钢琴教育实践杰出人才。

五、明确合理的钢琴教育改革的优势

合理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改革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改革的成功与否我们很难想象,这需要经过改革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检验。而单从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的现状来看,其能够进行合理改革有着相当的优势。

从改革的时间点来看,现在正处于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改革初期,对其能够轻而易举地进行合理化改造。虽然改革时间可能有点漫长,但相对于我们理想中的钢琴教育,这点等待是值得的。从改革的领域来看,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属于尖端革新,这样的改革容易进行,改革是从上而下自发进行,效果必然是十分明显的。从改革内容来看,现代社会对钢琴教育十分重视,钢琴教育的发展是众望所归,而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又是钢琴改革的重点,它改革成败与否直接与钢琴教育相关联。对其进行革新是人心所向,这就肯定了人和的优势。所以,势在必行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改革集成了天时、地利以及人和。

结语

总之,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优化改革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的碰撞,这其中可能会有融合,也可能爆发冲突,这都是优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常心的姿态加以对待。而笔者在研究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育优化措施及必要性的探讨过程中,可能评判的尺度没有完全把握,对其理解可能会有偏差。但是无论怎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于其优化改革还是有一定领悟的,这也许能够为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钢琴学期个人总结第9篇

关键词:钢琴伴奏 即兴伴奏 教学方法

一、目的明确法

为什么要学习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

二、吸引注意法

怎么样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浓厚的兴趣

三、聆听归纳法

对著名作品欣赏的同时进行归纳与总结

四、互联法

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和相关其他学科的学习

五、发散思维与创新法

通过小组合作使集体力量最大化并进行创新

六、实践法

将理论学习投入到实践中去,并不断积累经验

《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中教学与学习法》

一、目的明确法

为什么要学习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为学习音乐的学生在大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使我们掌握了一门新的技能,并锻炼了我们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现实中,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学习钢琴伴奏与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可以提高你的钢琴与声乐的水平,也可以锻炼综合运用曲式分析、和声、中西音乐史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为声乐的同学伴奏,可以即兴的表演,或者可以自弹自唱,也为自己的原创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很多同学对于为什么学习不了解,以至于对这门课程不重视。所以,正确的目标对我们的学习与教学工作中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

二、吸引注意法

怎么样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浓厚的兴趣?

案例:记得我在教大约7.8岁的小朋友的时候,小朋友问我:“老师老师,你弹个厉害的曲子给我们听!!”我心里觉得这简单啊,于是就弹了一首中国作品《春舞》,天真的小朋友的话触动了我的心,使我产生了思考:“老师老师,这个不好听,你可不可以给我们弹《喜洋洋与灰太狼》啊?”于是我就弹给他们听,他们幸福的笑着,“老师真厉害!”所以,因材施教与吸引注意力法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曲子亲自弹给他们听,或者准备一些视频资料,不同类型的,无论是现代派,古典或是浪漫时期、让他们对这些作品,甚至与他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对于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对于喜欢的事情我们都会自觉的、竭尽全力的去努力。

三、聆听归纳法

对著名作品欣赏的同时进行归纳与总结

要想独立完成一首即兴伴奏要在一定的积累中才可以实现。所以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需要让同学们有所了解,不仅仅只是欣赏,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他们归纳,把速度慢的与速度快的分类,把织体相同的分类,把和声以及终止式的运用进行分析分类,把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钢琴伴奏进行分类等等。接下来我们需要带领同学进行总结并形成规律,这对他们的学习或者对他们课下的自学都是一种很大的帮助。一位著名的老师曾经说过:能力的培养要比具体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正是如此,当你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正是为他们更好的学习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武器。例如一些艺术歌曲的左手伴奏织体经常运用分解和弦,和声简练,清晰,与旋律声部协调进行,使歌曲更为优美、动人:而一些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则以柱式和弦凸显作品的气势与力量。在浪漫后期的一些著名中外作曲家之所以把艺术歌曲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不只是把钢琴伴奏作为次要的位置,而是把它作为一首作品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觉有划时代意义的。

四、互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