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实验课程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02 19:53:30

实验课程设计

实验课程设计第1篇

关键词:ERP;IE;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539-02

工业工程(IE)是一门融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为一体的新兴学科,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它不仅具有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而且还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工程实践结合非常紧密,需要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和评价。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应该成为其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将人、财、物、产、供、销进行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系统,现代ERP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和系统工程等理论相结合有了更近一步的发展,但制造资源计划(MRPII)仍然是其核心内容。

工业工程专业在传统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开设学习ERP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工业工程传统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通过实验的方法,模拟企业生产运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学生进行信息化、系统化的现代企业管理的能力。

1 ERP实验设计概述

ERP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要求必须有计算机操作、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ERP实务、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课程的基础,工业工程的学生学习了ERP的理论知识,必能更加系统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满足企业的需求。

但是,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去改变管理者旧的观念,注入新思想、新观念。因此,要想学好ERP课程实验,首先要对ERP有思想上的认识。其次,不熟悉企业具体业务流程是学习ERP软件的又一主要困难。由于学生不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在实验过程中就会经常遇到流程不顺畅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实验效果和学生实验兴趣。学生在进行ERP实验时需要解释清楚企业流程的上下逻辑关系。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很多都是假设或者设定好的,与现实的企业运营相比,实验环境要相对容易很多。并且实验所用的软件的系统运作要遵循特定的顺序,与现实相比,少了许多灵活性,在虚拟环境下可能出现一些现实世界中极少碰到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掌握软件的操作流程,尤其是日期与订单号的编写。

另外,很多软件在进行实验前要求的准备时间过长;案例结构偏大,实验中录入工作量大;单纯上机操作,创新性不足,学生兴趣逐渐衰减,这些也是目前ERP实验共有的弊病,此外,ERP课程主要开设在管理相关专业,原来的实验内容重点在市场营销、物资供应和人力资源管理,并以财务管理为基础,而工业工程更注重以物流为基础的生产管理。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的ERP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原则,在于将工业工程专业特点与ERP原理相结合,突出生产管理,将MRPII和精益生产的理论精心的设计成实验,同时加强车间管理、物资供应等内容,降低财务管理的要求,减少人力资源和市场管理的内容,同时采用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降低教学成本,形成一个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的实验体系。

2 IE专业ERP实验内容设计

2.1 实验环境选型与设计

面向工业工程的ERP实验需要的是模拟中小型的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通过对多种ERP软件的深入研究,大型商业化ERP软件(如用友、金蝶等)功能全面,适用面广,但缺点是设置复杂,实验周期较长,而小型ERP软件(如正航制造达人)使用灵活,设置简单,学习相对容易,但适用面窄,功能较少,这两类软件都已经有专业在实验中应用,因此,实验内容的设计可不局限于一种软件,应根据实验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

除软件上机实验外,在实验开始阶段引入沙盘模拟教学的方式,针对一个模拟企业,把该模拟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核算和管理通过分组对抗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理念,与工业工程专业注重生产管理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提高实验的效果。

2.2 实验内容设计

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基础工业工程学、管理学、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工程经济、人因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系统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数据库、成本管理等。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学习情况、实验教学的课时安排情况和ERP软件的模块种类及功能,设计出了八个面向工业工程专业的ERP教学实验,它们分别是产品结构树及物料清单、库存管理、产品数据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厂内作业管理、车间管理、委外作业管理,实验的重点内容是生产制造。

产品结构树及物料清单:主要目的是通过产品资料的录入过程,使学生逐步熟悉ERP软件的功能和基础操作步骤,为下面实验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库存管理:通过对产品的出库、入库、盘点,以及库存查询,使学生熟悉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部分内容,同时为生产制造过程做准备。

产品数据管理:涉及产品的工艺路线、物料替代等内容,是生产进行前的准备工作,用到机械制造中的部分知识。

生产管理:包含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厂内作业管理、车间管理、委外作业管理,是该实验体系的主体部分,实验的顺序按照生产管理的流程安排,使学生进行实验时思路清晰,并加深对机械制造、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情况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学习理解。

3 结束语

通过设计的实验使学生把工业工程的相关原理与ERP 系统分析方法相互融会贯通。实验过程中,把工业工程专业中多门课程知识得以综合应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以此进一步完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并为工业工程学科的应用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观音,许丽忆.ERP实验课程协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传播,2010(8).

[2] 包根梅.基于工学结合的ERP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会计,2012(18).

[3] 王小黎.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J].光盘技术,2009(1).

实验课程设计第2篇

用Authorware绘制数学图像,制作教学演示课件,非常简洁直观,尤其用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Authorware只提供了简单的绘图工具,Math类函数也只能绘制出简单的图像,在数学教学中,绘制图像通常采用描点法,即在坐标系中标出主要的点,再用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本实验要求:在Authorware7.02中文环境下,用几何描点法演示正弦三角函数。

1实验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本实验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演示出代表正弦值的线段平移过程,并演示正弦曲线的描绘过程。根据屏幕来确定坐标系,默认情况下可以取(200,200)为坐标原点。在Y轴的左侧绘制单位圆,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R,设圆上任意点与圆心的连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该点的坐标为(Rcosα,Rsinα)。

2实验课程设计实现

(1)画单位圆新建一个文件,命名为“正弦曲线.a7p”;向流程线上添加一个计算图标,命名为“坐标”,输入如图2所示代码:再添加两个计算图标,分别命名为“画圆”和“画线”,输入图3和图4所示代码:此时,在(200,200)坐标处绘制了一个单位圆。

(2)描点在流程线上添加一个交互图标,命名为“开始”,拖动两个群组图标作为它的交互分支,分别命名为“演示”和“退出”,选择按钮交互类型。双击“演示”群组图标,按图5所示添加相应的图标并输入代码。运行程序,出现如图6所示效果。

(3)连线双击打开图5所示的“演示”群组图标,在流程线上添加一个计算图标,命名为“画轮廓线”,输入图7所示代码。关闭计算图标,重新运行程序,便可直观的显示正弦曲线的绘制过程,效果图如图8所示。

3结语

实验课程设计第3篇

关键字:程序设计语言;bbs;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7

本文著录格式:[1]王蕾.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J].软件,2013,34(8):150-151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成为了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因此,做好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提高大家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中高等院校对此类课程的教学也都比较重视,在教学任务编排中,不但安排一定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课时,还安排相应用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时。

1教学现状

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是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上机实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相当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学习有较高的掌握度,但到实验课程中,却不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程序中去,写不出像样的计算机程序。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和教学实验客观条件受限两方面原因。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一方面是由于程序设计类语言概念繁杂、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学生带着“未消化”的知识学习,“包袱”越来越重,造成学生容易对程序设计实践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计算机程序类课程考试还是以卷面为主,导致学生“唯分数论”的心里:只重视最后卷面考试成绩;而由于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较低,学习效果无法直观体现在成绩中,造成学生忽略上机实验能力的学习训练,出现了学生上机实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较缺乏的问题。教学实验客观性受限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学生上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内无法及时得到老师解答;另一方面是有些共性问题学生会反复的向老师提问,同样的问题老师需要反复的对每个同学讲解,不仅浪费宝贵的实验教学时间,还容易影响教师实验教学时的心情,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2实验改革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方案。此方案是基于目前智能互联网络终端(例如:Android,IPhone手机)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把学生日常网络生活中喜爱的BBS论坛或微博形式,融合入教学实验课程中来:教师以论坛版主身份,利用发帖的形式给学生们布置实验内容,每次一帖,这样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以跟帖回帖的方式讨论本次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该实验方式不但拓宽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还能解决以往老套的教学实验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效的带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程序设计实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氛围。

2.1针对学生主观性不够的问题

当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时,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或害羞而不敢向老师提问,而BBS论坛可以克服当场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可以预先组织好问题,以微博短信或站内发帖的形式求助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同样,在教师布置实验内容的帖子中,学生可以跟帖问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回帖帮老师解答,利用论坛会员积分制度,教师以版主的身份给回答问题的回帖打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的积分,可作为他平时实验成绩中一部分计入到期末总分中去,这样学生平时上机实验表现可以会员等级和积分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兴趣。

2.2针对教学实践客观性受限的问题

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形式给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师在课后也能一对一与学生进行交流,逐个回复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利用微博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教学心得和实验总结等内容与关注自己的老师或者学生分享,加强了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实验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共性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将该问题回复在实验贴中置顶的方式,避免学生问一些重复性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可以把学生们遇到的所有共性问题罗列成一个FAQ(常见问题)帖,供学生期末复习参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3结束语

基于BBS的程序实验教学实验方案,有效的活跃整个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辅助上机实践课程的进行,再配合高校已经实现的学生考试和作业管理平台,可以很好的协调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平衡问题。如在软件硬件条件允许情况下,此改革思路也可以用于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谢文阁,周军,姚爽.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 刘晓婷.高职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科技信息 2010 (7)

实验课程设计第4篇

1传统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问题

1.1“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都基于“课堂讲语法、课后组织练习”的学习模式予以实施,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师给定的课后实验步骤进行简单的语法验证性实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进行相对简单语法的程序设计语言编程,而一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拓展,脱离了既定的实验步骤,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无计可施,这便是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过程的弊端,由于程序设计类语言较多如常见的C++、C、Java等其语法结构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学生学习该类计算机课程时将实验教学作为验证原理性的过程予以实施,而缺乏对其作为工具性的编程学习来应用,导致了整个程序设计类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不足。

1.2“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目标性不足

VB程序设计教学实验与其他程序设计类语言教学目标相似,缺乏针对相应程序语言特点的目标性教学,不能突出VB程序设计在应用程序设计时其拖动式的窗体设计优势,学生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明确,将其实验教学作为普通的教学环节予以学习,学习的目标性严重缺失,更别说学生利用VB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创新性、自主性的探究式学习,综合程序应用和设计能力更无从谈起,整个实验教学环节学习的孤立性问题比较突出,在进行理论知识转换实践技能的环节过程中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学生疲于应付语法的学习,对于VB语言缺乏结构性、整体性的理解,造成VB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2创新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为了提高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以工具的角度来看待VB程序设计语言,创新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新式的实验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性,结合必要的实验手段,不同层次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效的实现了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当然程序设计类的实验教学,并不是学生简单的掌握几个程序语法过程,而是利用已掌握的语法实施需求解决方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兴趣式学习的学习能力,而这才是程序设计类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创新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就是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等实验内容进行“再设计”,结合VB语言特点,构建新式的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予以重新审视,最终使得学生学有所获,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由此可见,创新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是重构其教学过程,使其能够符合程序语言类教学特点,同时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3“VB程序设计”课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探析

3.1以项目为导向设计实验教学

要创新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应对传统的验证性的实验过程予以创新,减少语法性的实验练习。因此,在进行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时可以采取当前流行的项目式教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入到一个一个的项目过程中来,让学生转变语法实验思维模式,将需求作为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予以对待,通过对项目需求的分析、探究、设计以及总结,实现程序设计过程的再现,模拟了真实的生产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项目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项目”的设计,针对章节内容的项目设计应趋于合理,项目过于简单达不到练习的目的,项目过于复杂会导致有限的实验教学时间难以达成,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3.2实验教学学习模式的创新

程序类的学习模式应根据其课程特点予以创新,因此在开展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时,可以采取新式的学习模式进行实施。传统的学习模式都是学生进行单独练习和实践,整个实验过程单调而乏味,因此可以采取自主实验和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模式进行实验环节的创新。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过程,一个人就足够完成的部分采取自主学习模式,对于相对复杂的项目教学则可以采取分组学习模式,通过对学生分组,组内成员互相监督,互帮互助,在学习程序设计实践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协作学习、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来走向开发行业实现平稳过度。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应注意个别学生滥竽充数的问题,小组的划分应根据实际需求予以实施,同时应明确组内成员任务,切实提高分组学习效果。

3.3层次化实验教学设计

层次化教学是近年来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思路,其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在学习特定学科时接受程度的不同采取的一种差异化教学。层次化教学应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一般都会存在基础性教学目标、拔高性的教学目标以及拓展性的教?W目标,基础性教学目标是最为基础的教学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而拔高性和拓展性的学习目标则是在基础性学习内容之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以满足接受能力较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了解。因此基于上述理论,在实施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时候,可以通过基础实验目标、扩展性实验目标进行分层,基础实验目标作为共性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努力完成,而拓展性学习目标则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充。

3.4加强综合性、模块化实验设计

VB程序设计实验环节还应加强综合性以及模块化的实验设计,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之后,通过具有一定功能性的程序目标引出综合性的实验设计,综合性的程序设计能够完成一定的功能,集成了诸多的功能组件,具有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可以通过XX系统的设计为需求目的,通过不断整个功能模块练习,增强整个系统的功能性,在此本文建议可以通过迭代式的程序设计予以实施,如在学生没有掌握数据库连接的时候通过以文本保存或者文本输出的形式予以替代,当有了相应的实验基础之后再进行相应功能的补充完善,这种迭代式的实验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程序设计思路有着高度借鉴性的作用,应予以推广。总之,通过构建综合性、模块化的程序实验设计锻炼和增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实验课程设计第5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验题目分类;引导型题目;兴趣型题目;必须完成型题目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Teaching Search of Computer Programmer Experimentation

Liu Ji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Tianjin300191,China)

Abstract:What is computer programmer experimentation for students to design.The text discusses how to learn programmer.Changing by rote of learning method to induct programmer practice or interest programmer practice or necessity programmer practice.

Keywords:Experimentation teaching reform;Class experiment subject;Induct programmer practice;Interest programmer practice;Necessity programmer practice

一、程序设计实验带来的困惑

开始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学生,往往感觉到看书或听课时,课堂授课和教材上的内容基本能够理解,反而需要自己编写程序时却又无从下手,有些问题,教师尽管在课堂上再三强调,反复举例,实验课上机编写程序时还是错误百出、困难重重[1]。另外大学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完全从中学的灌输记忆式学习方法解脱出来,或不适应大学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独立思考研究手段,使得学习困难,积极性不高。

二、对学生特点的分类

针对90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学习仅凭兴趣、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对新潮事物接受迅速等特点,教学实践中对当前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2]:

(一)主动学习类型。具备自学能力和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有特殊悟性的学生,这类学生大约只占总数的10%,他们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甚至可以帮助老师去辅导其他同学,是老师的有力助手,是学习的带头人,他们不满足实验课的一般性题目编程,自己找来复杂编程问题和老师交流。

(二)被动学习类型。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学习热情不高,对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理解浮于表面,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通过那到学分,这类学生大约占总数的80%,他们学习被动,上课来听,实验课题目内容老师要求才做,遇到困难问题不深究,满足得过且过不求甚解。

(三)散漫玩耍类型。特指只有在课堂上老师点名才不得不出勤的学生,学习态度懒散,对计算机的理解就是上网玩游戏,在老师的催促和期末考试的压力下不得不应付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上课时睡觉或聊天,实验课编程练习一筹莫展,师生交流课程内容以及通过期末考试有困难,这类学生大约只占总数10%。

三、创新程序设计实验题目

实验课主要是根据理论教学讲授的知识点布置实验习题让学生上机实践,以加深对课堂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机题难易应有一定的梯度,以保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提高应用程序难度,有意识加强综合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煅炼学生模型抽象、程序编辑、程序调试的综合能力。

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总结出一些与学生互动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选择多种不同类型题目[3],有引导型、兴趣型、必须完成型,以提高学生实验课程上的主观能动性和某种程度的强制学习。

(一)引导型题目。对于具备自学能力和学习程序设计有特殊悟性的学生,在实验课上准备一部分实用性的、有一定编程难度、可引导学生向某领域发展的题目,如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科学计算算法、图形图像简单处理等,让学生自主的构思、设计、编程直至调试完成。

(二)兴趣型题目。对于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他们只满足于课堂教学,于是,在实验课上准备一部分趣味性的、游戏性的、编程难度不高、可以学生有兴趣动手而且容易上手的题目。

(三)必须完成型题目。在每一个教学班中,总有些对于学习懈怠的学生,他们只是为了考勤才到实验室来,针对这些学生,在实验课上准备一部分题目较为容易、与例题类似的题目,如科学数据近似计算类、数据或字符排序类、素数处理和年份处理类,通过辅导老师的督促和指导、让学生仿照教材的讲解完成构思、设计、编程直至调试完成。

四、实验课就要强调编程序

实验课上重点突出编程训练,对于每堂实验课,提前将实验大纲和题目发给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务必要在课前预习,做好课前充足准备,可事先将编制的程序写在草稿纸上。实验课前,老师要逐一检查每位同学的准备情况,如果某同学没有提前预习和做准备,只好请该同学先去做准备,然后再来上实验课[4]。

实验中充分发挥同学间互助的作用,辅助老师去解决同学在编写程序、编译、链接、调试和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区分语法类错误和程序逻辑类错误,掌握添加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内存地址、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内容变化等程序调试基本方法,力争每一堂课都可以取得进步。

五、教学改革实践小结

循序渐进的实验课教学改革后,学生在程序设计课后不会编程序的局面得到初步的扭转,一部分同学开始在实验课上相互比赛,比谁的功能完整,比谁的编译、连接和运行顺利通过。促使老师因势利导,帮助同学开阔程序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程序设计的竞赛,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学校教学课程网站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海英.培养程序设计能力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

[2]赖晓晨.程序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7

实验课程设计第6篇

在学校,计算机课程实验是学生积累编程经验的主要途径,以软件工程为准则,建立学生的工程意识尤为重要。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软件工程的课程,在软件的开发周期中,软件编码其实占用了整个开发周期的1/3的时间,那么,剩余的2/3的时间主要用于软件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以及测试。需求分析以及详细设计占整个开发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在计算机课程实验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学生两手空空,或者带一本C语言,C++语言书籍进入实验大楼,开始实验时,端座在计算机旁边,拿着实验题目,直接进行编码….编码完成后,点击运行。经常发现,无论实验程序题目多么简单或者复杂,学生编写程序只有一个函数;编写的程序代码经常出现大量的逻辑冗余;编写的程序结果基本上都不能顺利完成,出现结果异常。从学生的代码中可见一斑,摒弃其编码规范。从这些侧面现象可以看出,学生的代码是不够严谨的,或者是没有通过认真的设计与思考的,试想也这样的态度去编写程序,怎么可能出现“软件人才”。计算机程序是一个系统的逻辑组合。程序要求逻辑的严谨,而严谨的逻辑不是在实验中“临了时抱佛脚”产生的。这样走完一堂课,与没有“上课”没有多大的区别。课程实验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软件工程原则,在学生拿到课程实验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对所涉及到的实验题目进行相应的设计。设计的内容按照软件开发体系结构,首先对系统框架进行设计,对程序进行模块化分割;其次对其进行类结构设计,在类结构设计中可以绘制UML图,数据流向进行设计;最后,是实验算法的选择以及比较。并且这些设计内容应该以文档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来指导实验设计。无规矩不成方圆。软件课程实验必须遵守软件工程原则。让学生统一思想,应该将实验内容的需求分析,以及详细设计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方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以软件工程为准则,规范学生编写程序工作意识。

2建立专业的程序编写习惯

程序是逻辑的组合,其本质是代表人的逻辑模型思想。如何让计算机读懂我们的思想,在学习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编码,通过程序编码、编译、连接后成为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运行的指令,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反应,较高的存储效率,完成某个逻辑模型的解答。逻辑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让学生编写出,清晰明了、简洁高效的代码,让其表现出业务逻辑思想,是高校教师应该考虑的教学问题。下面两组代码:要求用for循环实现,如果用户输入数据为100,返回100以内所以正整数之和,否则返回用户的输入数据。在计算机实验过程中,需要编写编码规约,让学生遵守编码规则,让其通过在编码规约中去体会代码编写的要点。在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同时,编写出简洁、干净的代码程序。因为编写程序也是一门艺术。虽然在开始实施有些困难,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累土,只有通过规范性的程序编码,才能出现干净、简洁的程序代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通过代码规范,来规避一些在编写程序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比如C++程序中,由于编程者用new申请对象,而不用delete释放内存的计算机资源管理问题。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通过建立规范程序编写规约,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程序编写习惯,是提升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的有效途径。

3化自身专业素质

软件程序是逻辑思想的集合。逻辑思想的冗余会直接影响到程序运行的效率。比如数据存储冗余,影响运行速度。对于学生而言,在上学期间,还无法接触到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在计算机课程实验中,经常编写的程序只有10几行。处理的数据量最多也是在kb的数量级上。所以当学生编写完应用程序后,基本上不考虑程序的运行效率,因为无论用什么逻辑算法,处理结果都基本相同,计算机都会在2s内完成逻辑运算。这就麻痹了学生对程序逻辑运行性能的认识,从而对程序逻辑算法无法拥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能力。这就出现了为什么软件程序员多,但是高级软件人才匮乏的原因之所在。纵观程序处理,抽象其本质,主要为排序、查找、存储,相关业务的数学运算。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而这些往往也是我们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为何会忽略?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实际工作的实践,缺乏对基础知识的认识,重视度不够高,最后参加工作后,往往做不到“信手拈来”。对于某些行业,对程序的性能要求比较高,在这样的业务下,可能会要求学生重构哈希表、堆存储等算法,才能够解决业务上的性能要求。计算机实验是对课堂知识的实践,所以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应该突出基础知识的差异性,以及其在工作中的实践性。能够结合实践让学生对课题知识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比如在学习完成数据排序后,学习了冒泡排序、二分排序、快速排序等排序逻辑。针对上述内容的课程实验,通过实验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上述算法思想,在课程实验中让学生实践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编写相关算法程序,帮助学生强化自身专业素质。在课程实验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题目“教师给予学生100以内的20个随机数,让学生分别应用冒泡排序,二分排序依据快速排序对其进行数据排序"。这样的实验内容无可厚非,让学生进行编程实践掌握上述排序算法。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哪就是无论是选择用什么排序方法,计算机完成排序后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完全无法体现出各种算法的优越性。课程实验设计应该结合实践工作,教师在计算机课程实验的实践过程中,可以结合对外软件企业,抽取部分相关业务,让学生进行课题练习。就以上述排序为例。以1G的企业财务文本文件数据,让学生对其中的某一财务数据为依托,让其对文本文件内的数据进行数据排序,并且输出前200位数据,输出到另外的文件中。至于排序的算法,由学生自己选择。大多数的学生在看到该题目后,在上机实验中,大多数都选择了冒泡排序算法,实现对该文本的排序,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数据量大,等学生完成了排序过程,启动运行后,20分钟内,都无法完成排序。而有的同学选择了快速排序算法,3分钟内,完成了该排序事务。显然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课程实验才是有效的,通过这样的实验,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逻辑的本质,对各种算法拥有清楚的认识。通过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4结语

实验课程设计第7篇

关键词:会计类专业 实验 课程体系

一、引言

目前大部分高校会计类专业学科主要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其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而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实验教学是会计类专业教学的特色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促使理论与实践全面迅速结合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高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输送与吸收的衔接上存在很大问题,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实验课程内容单一、实验效果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所以会计类实验教学内容安排的是否合理,对培养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就对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目前大部分高校会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过程还存在实验环境布置、实验指导方案以及组织实验教学实现形式等环节上还不够完善的问题。从实验设备上看,无论是机器等硬件设施还是实验的软件水平都与理工科实验教学存在很大差距,整个实验教学还都停留在照搬书上数据的低端水平。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为整个实验的重点部分,必须要建立实验教学过程的监督机制,保障实施效果,避免教师不在岗、学生实验自由散漫等现象出现,并通过制定有效的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标准来约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

二、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构建

(一)增设跨专业实验项目,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会计类专业各学科之间知识交叉紧密,这就要求无论在本科的理论课程设计上还是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上都需要做好整体优化,整合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三个学科知识。企业里很多岗位都需要学生具备跨专业的综合能力,做核算的不仅要懂预算还要懂审计,可以说一个岗位所需的知识几乎囊括了会计类的所有专业,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通过增设跨专业的实验项目来为学生提供认知这种复合型岗位的机会,进而达到培养会计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毕业前的综合实验项目设计要综合会计类各个专业的显著知识点,允许学生跨专业选择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按照理论课程设计包含必选项目和可选项目两部分内容,必选项目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专业要求,可选项目不仅可拓宽学生的个人知识领域,而且其灵活性的选择还可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可以依据未来的岗位定位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实验项目,而非本人的专业。

(二)模拟岗位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岗位综合能力 一名会计类专业毕业生要想成为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经济法律和财经时政信息。当然,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是表明了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而能否将这些知识有效的付诸应用并将工作做好,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所以,通过模拟实验环境,设计岗位角色,采用分岗实验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岗位人员的操作平台和交流平台,并与其他岗位的学生通力合作,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实验考核阶段,除考核实验结果外,应重点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学生在实验中的工作陈述,其他岗位学生的打分和教师的评定意见进行综合考核,在实验成绩中体现个人岗位的综合能力。

(三)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 在会计类实验课程中通常是学生完全遵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每位学生的实验内容一样,实验结果完全一致,这就导致学生照搬实验指导手册,过分追逐实验结果,忽略了在实验中锻炼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指导教师成为实验主角。针对这一现象,实验指导中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过多地参与学生的实验过程,只起点拨、引导、答疑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灵活选择实验项目,通过学习实验指导手册了解标准业务流程和实验模块操作步骤,遇到问题先自己探索或进行小组讨论,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项目中可结合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内容来增加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实验变为主动学习,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目前高校对会计类专业实验内容的设计普遍是以巩固理论知识为导向,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的培养。对于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恰恰是直接影响会计人员发展、能否坚守职责、客观、公正地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高校的会计类实验项目中增设职业道德训练是必然要求。实验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要求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遵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并将职业道德训练项目考核作为实验综合评定的重要部分。只有让学生体会到遵守职业道德在实务中的重要性,才能使其会计职业生涯走得更远。 三、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验项目设计

(一)实验项目的内容 会计类专业实验项目的设计必须涵盖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现实验课程贴近实务的特点,能满足企业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通过开拓实验种类、优化实验项目,打破过去实验项目单一、实验方式单调的形式,让学生在灵活、自由、开放的实验环境中主动学习,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专业技能培训作为学生实验的基础项目,综合实验项目是对学生整体能力的一次全面提升。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的具体设计,见(表1)。

(二)实验时间和学时要求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开设的时间要结合专业理论课程的完成进度有计划进行安排,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的学生在二年级时才会学到跟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讲理论课程逐渐增多、知识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这时开设基础实验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基础实验,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实务操作和专业技能练习来消化前期的理论知识,抓住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为专业选定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对于综合实验课程一般应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课余时间也较三年级充裕一些,特别是即将面临就业的学生们都迫切需要通过全面的综合性实验来提升自己的实务水平。实验课程是连接高校与社会的桥梁,推广实验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这一理念打破了过去理论教学的主导地位,通过学以致用,能迅速提高学生工作适应能力,所以现阶段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实验课程质量,加大实验课时比重,确保学生拥有足够的实验时间。基础实验在本科教学计划中不少于80学时,按照实验内容合理分配实验进度,要采取集中、连续的方式进行实验。综合实验学时不少于280学时,会计类专业学生均需完成全部的必修实验项目,旨在强化学生的会计核算技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实际工作的劳动强度。

(三)实验种类和方式设计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依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划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种类型。基础实验主要是以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会计学原理为设计路线,针对刚刚选定专业、初步掌握专业知识的学生开设。由于审计和财务管理专业都是以会计理论为基础,所以基础实验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也同样适用。综合实验具有专业性强、综合性高,更接近实务操作的特点,不仅包括按照专业细分的专项实验还包括融汇各专业基本原理的手工和电算化实验。主要针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较高水平理论知识的学生开设。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项目按照实验种类和专业特点分类。基础实验阶段包含9个实验项目,除会计电算化基础项目外,其余8个实验项目可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完成,其内容均为单项实验,是会计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各项实验指标必须全部考核达标后才可视为通过。会计电算化基础实验在ERP实验室完成,只模拟企业一个月的运营情况,基础实验阶段只采用总账和报表模块进行的电算化操作,旨在让学生了解会计核算的简单流程,达到初步应用财务软件和熟悉各模块关联的目的。综合实验按照专业分成三部分,包含8个实验项目,各部分实验项目之间涉及多个知识交叉点。会计的手工和电算化高级实验从模拟企业的规模、核算流程以及业务处理的复杂程度较基础实验阶段都上升了一个层次,同时也更贴近实际岗位操作。财务管理实验是按照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设计的实验项目,主要对企业经营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分为手工计算分析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两大部分。计算机审计实验项目能够较好地对审计理论进行实践,虽然不能涵盖整个审计过程,但通过实验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审计理念。报税实验项目是根据企业岗位需要设计的,实验内容虽然简单,但实用性强,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ERP电子沙盘实验项目融会计类和企业管理类专业于一体,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灵活地通过创新方法解决各种问题。企业会计制度设计实验完全交由学生独立完成,从企业创立到正常运营,从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设立到业务往来流程都由学生自行设计,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学,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验项目中,最后通过学生讲演与学生评分的形式进行考核。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分为混岗实验和分岗实验两种方式。采取混岗形式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面掌握实验内容,一般应用与基础实验中。综合实验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实验内容也较基础实验复杂,故多采取分岗实验方式。综合实验中通过对电算化实验和手工实验进行分岗方式操作,既能够强化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增强岗位责任心,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岗位间沟通能力。此外,学生通过混岗实验后对各个岗位的要求有了一定认识,再通过分岗实验对某一岗位进行强化训练,能大大提升实验的效果。

(四)实验课程性质和指导教师选择高校会计类专业的实验项目很多,如果要求修完全部项目可能会对学生和学校产生很大压力,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参考理论课程的设计对于实验课同样采取必修和选修两种课程性质,让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有意向的实验进行选修,让实验教学从被动教授变为自主学习的实验。由于会计学科作为会计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所以会计类实验项目为会计类所有专业的必修项目。另外,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和ERP实验室的非实验课开放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选修实验练习,让学生对自己不擅长的项目反复学习,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验指导教师由专门进行实验教学的专职实验教师和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人员或由理论课程教师兼任的兼职实验教师组成。学生可根据该教师专业技术方向、资历等条件对指导老师进行网上公选,这样既能促使教师在实验教学领域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四、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实施

(一)建立实验平台系统 在学院网页上建立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实验前通过该平台将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指导老师等信息进行,实验过程中公布实验进度,实验结束后将成绩进行公布,将实验过程全部内容进行全程记录和控制,并开发师生交流空间。学生可通过该平台提前了解实验内容,做好实验相关知识的准备,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指导老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实验过程中可随时登陆交流空间提交疑难问题,实验结束后查看实验成果、实验成绩及个人实验考评意见。实验指导教师可通过该平台提前了解实验的整体安排,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审阅学生实验日志掌握实验进度,并对交流空间的问题进行答疑,实验后上传学生的实验成绩和实验评定。该实验教学平台披露的信息内容见(表2)。

(二)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实验环境布置 会计类专业的实验课程一般可在专用的手工模拟实验室和ERP实验室进行。对于混岗实验要为每一名学生准备实验所需的实验教材、实验工具和实验资料,对于分岗实验只可按其岗位准备所需用具和资料。分岗实验还需要在实验室设置岗位标牌,划定岗位工作区域,并提供学生岗位间交流的空间。在实验时间要求上可安装指纹机进行考勤登记,这样既能模拟企业的工作考勤制度,也可以创造模拟实验的企业氛围,增添学生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实验出席情况。

(三)实验组织形式和教师的指导方案 实验按照学生选择的实验项目采取固定地点、固定时间、集中实验的方式进行,每50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实验指导教师。教师以企业领导角色指导整个实验过程,不过多干涉学生实验过程,给承担企业员工角色的学生以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自学实验指导手册,布置实验任务,安排实验进度,提示实验中重点难点和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分岗实验中还要组织学生按不同岗位组成实验小组,模拟企业整个财务流程并定期轮岗。

(四)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 首先学生要以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所具备的素质来要求自己,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还要有优秀的职业操行,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积极思考、高效工作,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各项任务。在分岗形式的实验中,不同岗位的实验任务不同,需要学生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流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要完成既定的实验任务,还要撰写实验日志、实验总结,以此锻炼其搜集资料、总结分析、撰写报告的能力。

(五)实验成绩考核模式 成绩考核模式的创新是实验教学研究的重点,本课程体系采用专业技能、写作能力和职业道德考核三部分组成的综合考核模式,不再以实验成果作为对学生能力高低的判定标准,把考核重点从结果转移到过程中,力求全面展现学生的各项能力。专业技能是针对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写作能力考核主要通过审阅学生的实验日志和实验报告进行,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要结合学生之间的小组成员互评,日常考勤情况和教师意见来评定。最后由教师加总三部分考核成绩来划分为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差(60分以下)五个等级。

五、结论

近年来高校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数量猛增,实验中生师比过大,有的高校甚至达到120:1,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根本无法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存在学生实验空间不足,实验用具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实验指导教师的培训渠道狭窄,缺少获取实务锻炼的机会,导致实验内容和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在实验环境的布置上,由于场地等因素限制还是跟实际工作环境有较大差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上通过对于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从实验培养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形式和实验过程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为高校开展会计类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整个课程体系设计详细、可操作性强,针对不同岗位需求设计不同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整个实验中学生占主导地位,把教师从繁重的指导任务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带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最后凭借全面的成绩考核模式保证了学生的实验效果,同时也凸显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在实验教学的地位。当然,该课程体系还需要在高校的实验课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在应用实施中寻找弊端,不断完善高校会计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同时,实验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实验教学的重点,还需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发展,同时更要结合学生的校外实习、毕业设计和论文来共同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实验课程设计第8篇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掌握理解统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统计学理论教学基础上,通过实验教学,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培养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统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开设的必要性

(一)统计学的课程性质要求开展实验教学。统计学作为探索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统计数据搜集、统计数据整理和显示、数据的概括性度量、概率及概率分布、抽样推断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和因素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和统计预测与决策等内容。在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应用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处理大量的数据,利用各种统计图形、表及统计模型,探索出数据中内在的数量规律性,这使得统计学需要实验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处理日益复杂、精确的模型,对实际中各领域的问题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

(二)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兴趣。统计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将枯燥、乏味的数据用各种形象、生动的统计图表显示出来,达到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统计学实验教学内容可以结合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和学生的专业背景,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吸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统计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统计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将统计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在实验中加深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学生运用统计方法的创新意识。统计实验教学一般采用计算机加统计软件包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生动和更全面,还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认知统计应用的实质,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四)可以促进教师统计学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统计学实验教学,可以将统计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将统计方法、统计软件包、实际数据以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统计学实验教学改变了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内容、工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把统计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应用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统计学实验课程内容设计

统计学课程实验项目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验证型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使用统计基本概念、方法来分析和处理统计数据,可以用于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思想和统计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设计型实验是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等工具实现统计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思想、方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进行相应实验操作。综合型实验是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统计方法及统计软件等工具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结合自身专业方向进行问题收集、整理资料,利用软件进行具体分析操作,并对计算机输出结果加以解释说明。

(一)验证型实验

1、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实验内容主要有数据排序,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条形图、圆形图、圆环图、箱线图、茎叶图、直方图、折线图和累计折线图等数据的直观显示。

2、统计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值,主要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如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如极大值、极小值、四分位数、标准差(方差)、离散系数等;描述数据分布程度的测度值,如偏度系数、峰度系数等。

3、统计数据的参数检验与方差分析。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

4、统计数据的相关与回归分析。实验内容主要是利用统计软件绘制变量数据的相关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数据构建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利用回归方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

5、统计数据时间序列分析。实验内容包括时间序列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计算,时间序列定基、环比发展速度的计算,用移动平均法、最小二乘法对时间序列的趋势进行测度等,用季节比率法测度时间序列的季节指数等。

6、统计指数的编制实验。利用平均指标指数的技术公式,根据所给数据资料,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

转贴于 http://

数。

(二)设计型实验。抽样调查设计实验:根据提供的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组织形式的抽样,计算其抽样误差,并对总体参数做出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

(三)综合型实验。根据学生兴趣,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完成该问题调查问卷的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采集的信息录入、整理、分析;写出3,000字以上的统计调查报告,要求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一)实验课程软件选择。统计学实验课程可以使用的统计软件很多,如sas、eviews、excel、spss等软件。sas软件在设计上也是完全针对专业用户进行设计,操作以编程为主,非统计专业人员掌握起来较为困难。eviews主要运用于经济计量模型的设立、估计、检验和应用等,掌握和熟练使用该软件需要专门的训练和较长时间的摸索。excel提供包括数据管理、描述统计、概率计算、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功能,但是没有直接提供箱线图、茎叶图、无交互作用可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非参数检验、质量控制图等方法。spss是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它的操作界面极为友好,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功能,只要掌握一定的windows操作技能,粗通统计分析原理,就可以使用该软件。因此,统计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spss软件,就可以满足统计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学要求

1、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采取实验与理论课穿插进行,以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容为基础,在理论教学完成后,进行相应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将理论教学中所学知识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与验证。实验课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实验的指导内容,并进行现场的指导和点评,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实验教学要求。(1)学生要掌握spss软件的基本统计分析功能,熟悉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利用spss软件的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完成相应问题数据的分析;(2)学生要熟练地掌握spss软件统计分析功能的基本结构及对其分析结果的解释,特别是对实际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释;(3)学生要掌握统计学案例分析。课余时间进行统计案例的设计、资料的收集、讨论,对经济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做成相关的数据分析表,在实验课堂上进行示范、交流和讨论。

3、实验考核方法。统计学课程实验成绩以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实验成绩由实验出勤、实验报告、上机测试三部分组成,具体通过实验报告体现。实验评分采用100分制:实验课考勤10分、实验状况25分、实验调查报告65分。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项目,根据上机操作结果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应该注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准备、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结果及分析、实验体会等项目。实验报告以书面形式提交,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实验目的是否明确、操作步骤是否完整、实验结果及分析是否合理、实验报告格式是否规范等。

四、结论

实验教学是统计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利用统计软件,在统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统计数据的处理,使学生可以实现统计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经济管理需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实验课程设计第9篇

[论文摘要]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开展审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开展审计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困难,然后提出通过改造审计实验课程设计来解决实验教学的困难,提高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 

 

目前很多学校已将审计课程纳入财经类学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但却没有开设审计实验课程,也有的学校开设了审计实验课,但实验内容仅仅是采用案例教学,没有教授学生如何按实际工作的审计程序进行分析、审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方法获得感性的认识,而案例教学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为什么会生产实验内容与目标脱节的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开设审计实验课所遇到的困难 

(一) 实验课所需要的素材在数量和业务内容上要求比较高 

审计是对企业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的一种监督,因此对于审计实验课所需要的材料在时间上跨度要求比较大,所反映的业务内容也要求比较多。如果材料数量少,业务内容不多,可能学生不需要通过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及相关的审计分析手段就能发现问题,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而要收集数量多、内容广的材料对学校来说就不是订一书审计实验教材那样简单,还要进行分类和筛选,工作量比较大。其次是对于学生来说在有限的实验教学中完成对大量材料的分析、审核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二)实验的模拟情景及书面材料的局限性 

审计实务中在审计计划阶段对审计对象要进行风险评估。审计人员要对被审单位的环境、内部控制进行调查、分析,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所运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是询问、分析、检查和职业判断。这些方法在模拟情景中是很难实现的,首先询问对象很难设制,再者审计对象的环境和内部控制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而重大错报风险也必须要到实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再根据职业判断才行得出,靠书面材料是不可能得到全面的结论。 

(三)审计实施阶段涉及的内容多,实验操作难度大 

审计实施阶段要进行包括控制测试和对交易、账户余额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在内的审计测试,它针对所有业务循环和所有的报表项目的审计。要运用各种具体的审计方法对内控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工作量很大,而且学生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分析能力,因此要进行每个循环或是每个项目的审计实验是很难实施的。 

(四)缺乏配套的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是形成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它是审计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审计工作底稿应由符合性测试、截止性测试、分析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底稿以及试算平衡表、审计差异调整表等组成。虽然不同对象的审计都会形成不同的审计工作底稿,但也有很多格式化的调查表、分析表都是大体相同的,而目前审计教材没有提供比较全面的审计工作底稿的样式。很显然学生是没有能力去完成全部的工作底稿,一般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来制作,这也使得审计实验很难开展。 

(五)无配套的审计实验软件 

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实验课程,会计实验软件开发的较早也比较成熟,功能上已和实际工作中的软件无差别,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在财经类高校中普及率较高。而审计实验软件开发得晚,普及率远没有会计实验软件那样高。如果运用手工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则效率很低,这也使得很多学校未能开出审计实验课程。 

上述这些困难确实是影响到了审计实验的实施,但我认为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设计改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实验的操作性。 

 

二、审计实验课程的设计改造 

(一)确定审计实验目的,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 

一般财务报表审计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接受审计委托阶段、计划审计工作阶段、执行审计工作阶段、报告审计结果阶段。第一个和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和内控体系确定可审性及审计风险的重要程度。但不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情况,只有书面资料是很难提供一个完备的企业情况说明的, 而且可审性及审计风险的重要程度也有赖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作出的。这种能力的锻炼是很难通过几次实验来提高的。

审计实验的目的不是在于要让学生掌握全部的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而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能获得感性的认识。为此在实验资料中可以直接给出前期调查的结论和确定的风险重要程度,指出企业可能在哪些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审计程序。如可以给出资料“从内部控制调查表和控制测试中发现,该公司销售发票的开具与发运单、装货单的核对机制较弱,致使出现了销售发票与相关凭据不符的情形,为销售发票的虚开提供了可能;对应收款项未能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款项的管理较为混乱。”这样可以导引导学生将审计重点放在对销售收入的确认上。 

(二)确定重点业务流程审计,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 

采用业务循环审计的目的在于确保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一般而言,可以将交易和账户余额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存货与生产循环、工资与人员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实验课时的限定,进行所有的业务循环审计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根据审计实验需要强化学生在哪方面的能力来确定一个业务流程作为审计实验的重点。如确定为销售与收款循环,则在设计时可以在材料中增加一定比例的销售业务(最好是以商业企业为例,这样可以简化操作难度),并且增加“审计陷阱”业务,以提高学生的业务分析能力。 

(三)合理设计材料内容及操作进程 

审计实验所需要的资料一般是一个年度的业务资料,这么多的资料如果学生不熟悉的话,在进行审计实验时就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般财经类的学校都会进行基本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实训课,其主要内容是根据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及财务报表。我们可以根据审计实验的要求合理设置业务内容。如是以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作为实验方向,则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实训期间分别完成1-6月和7-12月的业务处理,每月业务数为25-30笔,其中销售业务笔数为10笔左右,而“审计陷阱”业务可以放在12月份销售业务中,一般为3到4笔。由于目前高校会计实验均采用财务软件进行实验,工作量并不会太大。学生通过资料的账务处理对业务资料会有比较深的印象,这就为审计实验的开展节约了时间。 

 

四、根据审计内容,使用规范、实用的审计工作底稿 

规范、实用、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但目前绝大部分审计教材都没有提供比较规范和完整的审计工作底稿,光靠学校“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工作底稿是由各会计师事务所自行设计。.因此,我认为高校应该与当地规模比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相互利用。如果实验过程中能使用规范、实用的工作底稿,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还增能强实验的仿真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 

 

五、利用财务软件输出功能和excel计算功能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审计实验对数据的分析工作是比较多的,但由于审计软件目前还远没有普及,如何实现审计数据分析的电算化?其实财务软件一般都有excel表格的数据输出功能,而excel自身就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它不仅有加总、排序、筛选等功能,还能将各表的数据进行链接用于数据的整体化分析。这些功能都能满足审计数据分析的需要。学生完全可以运用excel设计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分析表,这样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