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留学安全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05 22:25:12

留学安全总结

留学安全总结第1篇

张秀琴司长首先代表教育部向在日学习工作的留日学人致以新春佳节的慰问,并结合国家的人才政策及制订《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更好地发挥海外学人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为广大留学人员服务的制度建设等认真听取了广大留日学人的意见和建议。国际司于继海副巡视员介绍了代表团此次拟重点了解的有关留学生政策课题,特别是如何制订好一个符合国家需要及留学人员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政策,搭建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的平台,促进海外广大的留学生能够更好地为国服务。

座谈会上,留日学人踊跃发言。他们谈到,国家为了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在设立了“春晖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于激发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报效祖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与过“春晖计划”的留日学人畅谈了该计划对广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西部大开发建设、促进西部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同时,海外学子在服务中亲身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受到祖国的发展有海外学子的一份责任。

留学生学友会代表谈到了如何为在日留学生服务、维护留学生权益等,并表示学友会将秉承“团结、爱国、友好、服务、奉献”的宗旨做实事。他们专门为新生编辑了《新生在日指南手册》,其中对留学生易出现的生活、安全以及学习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全日本学友会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通过网站等方式与全日本i40多所大学的学友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将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中日两国民间大使的作用,在积极促进中日两国青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留学生权益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上,与会留日学人代表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海外学子的作用、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引进的评价体系,以及如何更加灵活地组织西部服务团队、“春晖杯”创业大赛获奖者如何能更好地将项目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发挥效益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与意见。

全法留学工作会议召开

2010年1月9日,2009年全法留学工作会议在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法教育交流和留学工作的情况,充分肯定了留学人员在学习、科研、为国服务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肯定了各留学人员团体在团结学人、引导学人、服务学人以及促进中法交流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大会由教育处一秘戴天华和全法留学人员团体联合会主席张勇民主持,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朱小玉在会上作了2009年全法留学工作报告,中国驻法大使孔泉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来自全法中国学联、各留学人员专业协会、各校友会及法国各地近50个分学联的中国留学人员代表120多人出席了会议。

朱小玉公参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在教育处登记的来法留学人员总人数为5992人;回国留学人员人数3344人,创历史新高。目前,在教育处登记的在法留学人员总人数为35451人;按照派出类别划分,国家公派生2747人,占7.7%;单位公派生2356人,占6.6%;自费留学生30349人,占85.6%。按照所属学科划分,理工科类(含医学类)14889人,占42%,人文社科及其他(含经济、管理学)学科类20562人,占58%。

留学人员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春晖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海外人才项目实施以来,在法众多优秀学者来往于中法两国,回国讲学、开展合作科研、筹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既为祖国建设贡献了才智,加强了中法交流,又在这些活动中发展了自己,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2009年有6名留法优秀学者被中组部批准,进入“”并回国工作;有5位学者受邀回国参加国庆60周年观礼活动,并与国内单位积极洽谈申报“”和回国工作事宣。

鼓励海外留学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为祖国服务,是驻法使馆教育处工作的重要内容,亦是开发海外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2009年又有留法学者26人(次)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短期回国工作。

2009年是中法建交45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留法学人团体抓住机遇,组织和参与了各种活动,充分展示了留法学人的风采,成为中法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孔泉大使在会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在场的留法人员深情勾画了2009年中法关系的历程。他指出,中法关系在经历过去一段时间的困难时期以后,在两国领导人的努力下,目前已重新步入正轨,出现良好发展势头,这给我们留法学人提供了良好机遇。他希望在法留学人员专业协会和各地学联组织要抓住机遇,努力团结和凝聚留学人员,为推动留学人员为国服务以及促进中法友谊与交流发挥更大作用。此外,孔大使还对驻法使馆教育处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认可,并高度评价了留法学生团体在过去一年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后,孔大使寄语留法学人要继续发扬几代留法学人的光荣传统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珍惜在法学习的机会,并重视身体健康,进一步关注、呵护自己,在虎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虎生风。

会议期间,举行了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第二十四届大会。上届全法学联主席李正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和各留法人员专业协会、学会的工作,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法学联的领导班子,李正再次当选学联主席。这次会议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在法留学管理工作,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广大留法人员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作用。

全英学联承办招聘活动

1月20日,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PWC)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举办十场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招聘活动。全英学联承办了本次活动。普华永道中国商业中心负责人等到现场讨论中英经济,并为留英学子解答有关就业的问题。在全英学联的宣传组织下,活动吸引了超过300名留学生参加。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一秘孙洪志、全英学联副秘书长茅盾等应邀出席。

活动在孙洪志的演讲中拉开序幕。他讲到,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的留学生就业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留学人员人数的增加也给中国学生的就业增添了压力。就此,他对留英学子的就业创业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鼓励大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并注意了解当地文化,尽可能地融入环境;二是建议大家找工作一定要充分抓住机会,希望大家平时要多留意职场信息,并对类似于普华永道招聘的活动要踊跃参与。最后,他也对普华永道为中国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表示了感谢,并祝

愿所有的中国留学生能在职场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英国普华永道中国招募计划代表也希望将来能同全英学联在中国留学生就业方面更加紧密合作。

招聘活动结束后,主办方普华永道也为所有到场的留学生提供了和该公司代表共进晚餐并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主办方对取得的成果表示非常满意,并对全英学联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高度赞扬。留英学子们也表示学联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职场信息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与工作。

全英学联主席孙嗥达表示,为留英学子搭建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和专家咨询平台是全英学联工作的重点,在这方面与普华永道中国招募计划的主旨“为中国人才提供工作、实习的机会”不谋而合。

(供稿/全英学联)

驻悉尼总领馆教育组组织安全培训活动

1月15日,在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教育组的精心组织下,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国留学生骨干安全教育培训大会在驻悉尼总领馆顺利举行。来自新南威尔士州的9所公立大学、2所私立学校、2所TAFE学院的学生代表和各校外事处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教育组参赞衔领事白刚总结了多年的经验,用丰富的案例和生动幽默的语言,不仅介绍了一般的留学人身安全,还特别强调了就读安全问题,总领馆多功能厅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胡山总领事出席了培训会并讲话。

胡总领事强调,安全是留学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党和国家十分关心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安全问题。保障中国留学生的安全是总领馆工作的重点。同时,教育组十分关心留学生在海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大家是否得到适当的安排和照顾,是否能够适应在海外的生活和学习始终挂在他们心上。为此,总领馆加强了与新州警察局、移民局、教培部等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大学等有关教育机构的联系和沟通,敦促当地社区对中国留学生安全问题和留学生常见困难的关注和关心,采取切实措施,保障留学生的正当权益和人身安全,避免和减少留学生遇到的安全和失学问题,为留学生营造安全留学的社会环境。同时,总领馆还贯彻“主动积极、预防为主”的方钆多次举办安全讲座,编印安全手册,及时进行安全提示,提出留学警示和安全建议,多为留学生做实事。

胡总领事还就澳大利亚私立学校倒闭的问题发表了看法,希望留学生能够选择正规的和办学历史相对较长的大学和高等职业学校就读,不要相信那些价格便宜、容易入学、容易毕业、能拿到移民身份的虚假宣传。同时,希望引起国内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更多了解海外留学的情况,以及择校选课的注意事项,更安全、更好地实现留学愿望。

会上,胡总领事向与会代表发放了《中国公民赴悉尼安全提示》和《领事保护与服务专题台历》,白刚领事为参加培训的留学生骨干颁发了证书和教育组特意为留学人员编写的《新州中国留学人员安全知识手册》

讲座结束后,还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留学安全知识有奖问答,使大家在轻松的现场气氛中学习到了留学安全的有关知识。

(供稿/驻悉尼总领馆教育组)

百度公司主题演讲会暨招聘活动在东京大学举行

1月24日下午,在日本东京大学由百度公司、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联合举办的“做搜索框的主人一留学生职业规划”主题演讲及招聘活动圆满结束。

在经济危机和就业难的双重背景下,留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为了向在日留学生提供就职支援,加强留学前辈与后辈的经验交流和沟通,并与百度公司的人才战略相结合,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国企业的世界化进程,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和百度公司全力合作,做了细致的策划和前期准备工作。活动共吸引了东京大学和关东地区其他各著名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日本学生以及社会人士近百人参加。

活动一开始,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赵玉亮会长和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刘学军副会长分别作了简短致词,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发起过程和活动主旨。

随后,百度公司驻日本首席代表陈海腾先生为大家作了题为《宽广天地,大有可为》的主题演讲。陈先生站在职业规划的角度,主要从选择朝阳产业、选择龙头企业、发挥自身能力以及在日具体职业规划等4个方面,结合自身的经历作了非常精彩的讲述。同时陈先生还介绍了百度公司的基本情况,企业文化和用人理念。活动最后,百度公司向参加活动的留学生和社会人士进行了招聘情况的介绍。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于海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还会继续与更多的中国企业接触和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

(供稿/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留日学子应邀参加札幌日中友好协会新年恳请会

1月16日,札幌市内银装素裹。受札幌日中友好协会邀请,北海道中国学友会会长党志胜、副会长宋宁、石光及干事长、副干事长等6人代表留学生参加了在札幌举办的新年恳请会。参会的还有中国驻札幌总领馆教育组徐爱平领事、札幌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张伟雄以及民间团体和企业代表60余人。

札幌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清冈幸治向来宾致以新年问候并感谢日中友好团体对促进中日友好做出的大量工作。他回顾说,2009年是丰收的一年。特别是中日友好团体成功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型活动。中国留学生也积极参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次新年恳请会是留学生代表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说明了留学生对日中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视和热情。

徐爱平领事代表总领馆向各位来宾致以诚挚的问候,感谢大家为和谐友好的中日友好所作的贡献。他强调,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两国的友好和谐发展,在稳定和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日民间团体组织则是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生力军。他说,他非常乐见留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

留学安全总结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应对策略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定义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学运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维度,即认知维度、积极情感维度和消极情感维度。认知维度通常以生活满意度为指标,是个体在总体上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做出的判断;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通常以快乐感量表为指标,是个体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做出的主观判断。

留守儿童目前研究的主要是心理健康、孤独、自卑、抑郁、冲动、焦虑、教育等方面,关于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儿童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父母的依赖形成的,当父母给与儿童充足的物质和情感需要,儿童的安全需要也能从父母的细心照料中得到满足,主观幸福感又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指标,这就说明了心理安全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重要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高能否应对主观幸福感的缺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随机选取连云港市灌南县农村小学学生300名,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299份,废卷11份,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6%。以下为被试情况分布表:

表1 被试分布表(单位;人数)

2.工具

(1)安全感问卷采用的是表由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共16题。各因子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75和0.72;斯皮尔曼分半信度分别为0.72和0.67;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0.80;重测信度0.744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该量表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强。本次测量的全量表Alpha系数为0.852。

(2)《主观幸福感问卷》采用的是迪尼(Diener)的《国际大学调查》。迪尼等人对多国被试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该量表被郑雪等人用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中,郑雪等人所报告的三个分量表(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频率、消极情感频率)的一致性信度系数(Alpha)分别为0.7700、0.7600、0.8000。其中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的得分是越高越好,消极情感的得分则是越低越好。

3.数据处理

测量结果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了考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将所有被试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示

表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

从表2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可控制感存在正性相关,这说明生活满意度得分越高,可控制感的得分也就越高,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为人处事也就充满了信心,能对生活、学习等有较好的预测;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和人际安全感存在正性相关,这说明随着积极情感的升高,人际安全感的得分也会随着升高,个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获得给多的安全体验,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与打击,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信心,身心一直处于愉悦的状态,积极情感的得分也就自然而然的升高了;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和总安全感存在正性相关,也就是说总安全感的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也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还可以得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和总安全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总安全感的得分升高,积极情感的得分也会升高,反之就降低。

三、对策与建议

全面及时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早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以便能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和矫正,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既受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与做父母的认识观念的偏差有关。某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能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往往会适得其反。

(2)家长要尽可能地保持和学生的密切联系。因为存在地域差异和城里读书的费用比较昂贵,家长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就读,这些家长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学生谈话沟通,对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尽可能地为孩子选择有精力和能力照顾他生活和学习的监护人。有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住校,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他们的年纪比较大,没有过多的精力管孩子,也比较宠孩子,犯错也是得过且过,要什么给什么,使儿童依赖性比较大,不利于儿童独立性格的形成。

2.学校方面

(1)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班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同学的关爱,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建立和完善寄宿制教养模式。具体来说,可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我们学校还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网,以保障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联系的经常性,有问题时也可及时通知家长,还有专门的宿舍管理员老师负责每天的查房等工作,确保学生在后勤的人身安全。

3.社会方面

在社会上我们要热心帮助“留守儿童”,不能歧视“留守儿童”。农村基层干部和邻居要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以减轻他们的父母劳动负担。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管教,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网吧、桌球室、KTV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严禁未成年学生出入,社会上还要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全社会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众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稳定。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的存在的心理问题,更需要家庭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协调合作。

当父母给与儿童充足的物质和情感需要,儿童的各种需要也能从父母的细心照料中得到满足,我们希望留守儿童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也能跟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很可能是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留学安全总结第3篇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公安局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市局留置看护支队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思维,牢固担当精神。面对疫情带来的各项风险挑战,留置看护支队迅速启动战时勤务机制,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圆满完成留置看护和“走读式”谈话看护任务,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留置看护安全管理“双安全”“零差错”。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1)、坚持政治建警引领,夯实思想基础

支队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为基础,积极树立讲大局、讲奉献、讲团结的良好风尚,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队伍。①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为抓手,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育警铸魂、固本培元的长期工程常抓不懈。支队组织全体民警和辅警坚持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开展“重温入党、入警誓词,不忘初心使命”主题宣誓活动,筑牢民警辅警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②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学习党性教育、“两个规范”和保密安全知识、辅警队伍管理一二三四工作法,邀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教授韩巧玲同志进行专题授课,积极组织警员参观烈士陵园、杨再兴纪念园、中州抗日纪念馆,开展学习身边典型演讲活动,不断引导大家正确对待理想和职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立足岗位,争先创优。

(2)、健全机制,确保看护工作万无一失

①是制定规章制度。看护支队自创立以来,制定了《留置看护支队制度汇编》,从队员招录到岗前培训的各个环节,上岗后的日常管理,团建活动、培训学习的各个方面,明确民警、看护队员、门岗及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②是优化执勤模式。看护队员原执勤时间为每天上岗两班,每班3小时,每执勤4天休息1天,无法定节假日,其余时间在支队备勤,无特殊情况,严禁外出。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短的原因导致看护队员流失严重,后经多次研商,优化执勤模式,将执勤时间调整为分白班、夜班上岗。每班2小时,大大降低了队员的工作压力,人员流失率明显下降。③是加强疫情防控。疫情期间,支队及时制定措施,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全体民警及辅警看护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各班组长要掌握每名辅警看护队员的动态情况,所有人员不得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本市,必须向支队报备,经审批后方可离开,全体人员每日上报一次体温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支队并立即就医诊断。今年以来我支队成功完成留置任务14人,出动警力1050人次,值班民警带领看护队员恪尽职守、严守底线,认真落实工作岗位责任,严格遵守留置场所安全和纪律规定,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完成了看护任务,确保看护工作万无一失。

(3)、注重文化育警,构建活力警营

注重文化育警,统筹构建活力警营。坚持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党建引领,不断丰富警营文化。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坚持对工作中的亮点、做法进行总结宣传,今年以来共投稿85篇,采用76篇。①是以团建促队建,激发年轻队伍活力。支队组织开展了“庆七一看护队员交接仪式”“端午节运动联欢会”“留置看护队伍成立两周年文艺汇演”“国庆节大练兵汇报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中展现了看护队员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励了队员们的高昂士气,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②是强化从优待警,落实暖警惠警政策。看护支队成立以来,积极向市纪委、市财政部门申请工作经费,全面落实看护队员看护补贴和岗位津贴,全体队员倍受鼓舞,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困难队员慰问走访活动,关心关爱队员身心健康,为队员排忧解难。王卓是漯河市留置看护支队的一名普通队员,今年5月份被确诊为白血病。全队上下纷纷慷慨解囊,2020年10月22日上午,支队班子成员专程到王卓家中进行慰问,将慰问品和爱心捐款9千余元送到王卓手中,鼓励他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病愈。

(4)党建活动

为加强留置看护队伍党风党纪建设,贯彻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要求,漯河市留置看护支队每月定期举行主题党日活动,针对的精神和会议近期召开的相关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和学习,巩固民警辅警政治思维,调整政治站位,紧跟党的思想路线。

(5)存在不足

①部分新进看护队员岗位实践经验不足,工作中出现掌握程序生疏,操作不当,处置突发情况不及时的情况。

②检查发现个别监控人员值班期间不尽职尽责,值班期间存在打瞌睡的情况, 已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③经与市纪委监委协商,下一步将搬迁至市纪委监察教育基地进行办公,但内部办公条件简陋,建议市局后勤部门加大后勤保障,增添办公设施及民警健身活动器材设施。

④留置看护工作封闭辛苦,24小时无眠无休,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建议在下步工作中除了合理安排调休、实行心理健康干预之外,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活跃警营文化,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警营活动,全面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看护队员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2021年工作打算:

(1)加强思想建设,强化责任担当。留置看护工作是《监察法》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履行的职责,更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对公安机关而言也是一项新任务、新课题、新挑战!作为看护民警辅警,应继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严守底线不容松懈避免麻痹大意带来的严重后果。

留学安全总结第4篇

一直以来,中国驻外使领馆都是留学人员在外的家,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和留学安全问题,如今的驻外使领馆能为我们的安全做些什么呢?本期我们推出驻纽约总领馆和驻德国使领馆的做法,供您借鉴参考。

驻纽约总领馆:加强预防 健全机制

纽约领区辖美国东北部10个州,虽然面积不大,仅占全美总面积的6%,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全美四分之一的知名高校坐落于此。领区内留学生数量众多,目前正式注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达到10万人,占全美中国留学生总数的32%,主要集中在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综合性高校。

如何帮助留学生实现“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成功留学”的目标?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以下简称“教育组”)在准确把握领区内学校及留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工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

安全教育进校园。近年来,媒体报道了不少涉及中国留学人员的重大案件,包括恶意伤害、交通意外、精神失常等各种情况,这也引起了留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和担忧。为了做好留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教育组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与各高校合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2015年1月,在费城天普大学专门为春季入学的中国留学生举办的新生见面会上,教育组第一次直接面向新生进行安全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到秋季入学的时候,教育组将试点学校扩大到领区内5个州的15所高校,通过新生见面会,直接面向3000余名新生开展安全教育。各校对此高度重视,国际办、警察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有的学校校长亲自出席。

事前预防是留学安全工作的重点,对于留学新生而言,在入学之初即从学校和总领馆获得诸多实用的安全留学信息,有效地帮助他们增强了安全意识,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

做客总领馆。针对纽约市高校多、学生多、离总领馆近等特点,教育组在工作中创新思路,将附近高校的留学生请进总领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此举吸引了广大留学生的兴趣,纷纷踊跃报名参与。根据场地等情况,教育组邀请了8所高校150余名学生走进总领馆,教育领事和侨务领事分别宣讲领事保护知识和相关案例,纽约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总裁介绍了他们为广大留学生提供的服务项目,受邀参加活动的一名律师从专业角度讲解和留学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留学生们对讲座纷纷点赞,觉得内容非常实用。活动也通过总领馆的微信公共平台、当地的中英文报纸进行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传播引领效果。

通过媒体进行安全教育。针对90后和95后的留学生群体,教育组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年轻一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更多依赖移动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为此,教育组也更加重视新媒体手段的应用。驻纽约总领馆于2015年初创建了微信公共平台,特设“留学美东”栏目,介绍领区的教情、学情等基本情况。教育组通过微信平台经常推送安全留学提醒、奖学金申请通知、优秀留学生成功故事等留学生比较关注的信息。

同时,对运用传统媒体也没有废弃。教育组在当地影响力最大的中文媒体《侨报》上刊发领事保护小常识等信息;改版教育组网站,使之界面更友好、功能更完善、信息更及时,凸显服务职能,将留学生关心的信息放在显著位置。

发挥留学人员社团力量。纽约领区有各类留学人员团体200多个,包括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华人教授协会、中国高校海外校友会、专业协会等,他们是服务广大留学人员的重要力量,也是教育组开展工作的得力帮手。

教育组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提醒学联为学生提供接机、文娱等服务的同时,重视对新生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二是将教育组的安全留学等重要信息通过各社团传递给更多的留学生;三是将教育组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各社团分享,帮助社团健康发展;四是支持各社团之间互相协助,资源共享,共同服务留学生。

及时稳妥处理领事案件。每一名留学生身后都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一个家庭,教育组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安全教育的范围,加强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力度,增加学生安全意识,希望涉及中国留学生的案件尽量少发生。

而一旦涉留学生案件发生,教育组则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及时,不能让国内的家人因为信息不及时、不对等而担心;二是稳妥,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人身伤害和严重疾病的情况,家人和留学生本人情绪往往不稳定,更要稳妥处理;三是落实,有些案件牵扯到多个方面,因此要细致地梳理案件,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并分享信息,各方齐协力,坚持以人为本,将每一件事落到实处。

通过各种尝试,教育组在留学生安全教育方面摸索出一些新的工作方式,并将继续做好几项工作。

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安全教育是个敏感话题,因此在宣讲的时候,要根据场合和群体略有不同。教育组负责领事保护的领事制作统一的宣讲文稿和幻灯片,并定期更新内容,每月定期梳理领事保护案件供大家参阅,组内分管学生学者工作的领事之间经常互相交流宣讲体会,通过上述活动,力争让每一位分管领事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做到敢讲、能讲、会讲。

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虽然教育组有较丰富的处理案件经验和较完善的工作机制,但是每一个案子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教育组对待每一个领事保护案件,都要坚持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妥善协调好家长、学校、医院、警察局等多方面关系,遇到特殊情况,同事之间要及时沟通,商讨对策,共同处理好善后事宜。

进一步做好谋划工作。纽约领区高校众多,且各校开学时间比较集中,一般情况下,学校不会专门针对某一个国家的学生开展新生见面会,因此要想和校方合作共同开展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需要平时和学校保持良好关系,提前沟通,做到未雨绸缪。青年学生对于安全教育总是不以为然,感觉这都是低概率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教育组在组织安全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提前谋划,在合适的场合,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安全教育走进校园活动已顺利开展,下一步教育组的目标是将包括安全教育在内的各方面信息传递给更多的留学生。一要加大走访力度,让安全教育活动贯穿全年,不仅仅局限在开学之初的新生见面会上;二要进一步加大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对一些边远地区的学生或者比较分散的中学生群体而言,订阅式的微信是更佳的信息来源。

驻德国使馆:以人为本 强化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德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已接近4万,是德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其中不乏博士生和博士后,入选国家“青年”人数、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人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德录取人数均位居世界前列。德国已成为向国内输送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

同时,由于我国赴德留学人数不断增加,留学安全事件也不断发生。因此,做好在德留学人员“平安留学”工作尤显迫切和重要。

中国驻德国使馆高度重视“平安留学”工作。驻德大使史明德多次出席使馆教育处组织的留德学人活动,并提醒广大学人牢固树立“平安留学”意识。在留学安全事件发生后,史明德大使多次做具体部署和指示,在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使馆各相关部门亦通力合作,配合教育处做好工作,为广大在德学子实现“平安留学”保驾护航。

构建“平安留学”协同机制

驻德使馆教育处历来注重发挥所在辖区中国学联、专业学会及校友会这“三驾马车”的联动作用,并视之为教育处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与这三类社团合作,驻德使馆教育处基本可以实现对留德学人的全覆盖服务。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德中国学生会年会、专业学会年会和校友会年会“三会”工作机制。

通过这一协同工作机制,教育处对各社团骨干进行安全知识和心理疾病干预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干预心理疾病的能力。同时,在留德学子安全事件突发后,能够迅速动员相关社团在事发当地的力量进行处置。

此外,教育处还组织“平安留学进校园”活动,深入各地学生会交流宣讲,结合具体案例,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向留德学人介绍“平安留学”理念。

善用网络和新媒体强化安全观念

留学安全总结第5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115-05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在不断增加。根据“六普”样本数据推算,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还呈现出分布广、困难多等明显特征。从总量上看,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5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总量的43.64%;从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由于机制保障不健全、社会化支持不足、教育资源单一等问题,这一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仍面临着亲情缺失、安全缺保、生活缺助、学业缺察、心理缺慰等一系列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仍未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近十年来,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在实践行动领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维护留守儿童权益构成了我国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及其行动领域的重要内容,各地留守儿童关爱体制机制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领域,留守儿童所引起的教育、社会化、人力资源等系列问题在进入2004年以后,真正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并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研究从多学科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身份根源、生存状况、教育监护、心理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但从整体上看,已有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用减量化的思路,以网络化、立体式的研究范式,对新形势下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展开系统研究的成果仍较缺乏,目前类似的相关研究是散落于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和社会化等研究中,或仅在政府公共政策的行动领域中得到某些实证。因此,本文将以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网格化网络、组织队伍、机制平台、行动计划和乡土资源基地为着力点,进一步研究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新路径。

一、进一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制的重要意义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制,不仅是补齐教育民生短板,顺应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新期待,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的重大议题,也是大力破解教育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我国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战略手段。

二是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现实需要。根据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独特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处境,提升留守儿童福利水平,提高留守儿童整体素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切实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是建设教育强国,提高未来建设者素质的客观要求。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对提高劳动者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留守儿童工作,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让广大留守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仅关系到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战略部署,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作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是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特殊考量。留守儿童问题是涉及儿童生存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更是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以创新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为着力点,以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推进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为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中国做出积极努力。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化支持不足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促进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重要机制。但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环节仍存在一定缺陷与盲区,尤其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担当“社会化他人”最重要角色的父母和教师不同程度的缺位,再加上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社会组织支持缺乏规范性、持续性等原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化机能单一、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并由此产生了失范和越轨等一系列“留守综合症”,亟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建立由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和社会组织等构成的多方位的社会支持体制。

(二)权益保障不健全

一是受监护权缺失。全国妇联有关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46.74%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以隔代监护(与祖父母居住)为主,占32.67%;亲戚监护或其他人监护约占10.7%;尤其引起注意的是,独自居住的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占到3.37%。因临时监护人由于自身缺陷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据统计,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受教育程度很低,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二是教育权益保障不均等。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三是生命健康权仍未实现全面保障。比如,受欠发达、后发展基本区情的制约,广西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仍较低下,卫生知识普及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在保健预防、体格检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四是帮困救助机制尚未健全。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仍不高,仍无法真正满足困难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困难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帮扶与救助的长效机制急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教育资源平台单一化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普遍问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不少农村学校仅满足于提供一些简单刻板、停留于书本上的教育;再加上由于长期以来乡村社区教育的缺位,开发利用特色乡土文化等乡土资源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引导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尚未真正形成充分保障和满足留守儿童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有效综合平台。农村留守儿童担当着未来我国农村建设主力军的重任,但受现有教育资源和平台的局囿,不少留守儿童不仅存在学业成绩不佳、教育基础不扎实、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弱点,而且缺乏对自己家乡的根本热爱与了解,更谈不上成为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者。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必须坚持“儿童为本、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主线、社会参与”的基本路径,把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规划,纳入各地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最大限度地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文化教育、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体制模式和路径方法,才能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总体满足留守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此,笔者提出了“五个三”的建设路径,并以此为着力点,努力构建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情有所依,安有所护,困有所助”的关爱体制。

(一)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依托,构筑关爱留守儿童的网格化网络

一是健全学校关爱、保护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制度化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力量配备,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根据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爱好特长、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积极拓展教育领域,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创新留守儿童帮扶互助机制,推进城乡学校共建、师生结对,根据“地域相邻”原则组织留守儿童成立自助合作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文化走向的引导,推动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二是完善家庭监护网络。建立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好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联系的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在留守儿童健康教育上的协同合作。在留守儿童较集中的中西部地区进行试点,建立一批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引导、支持外出务工的家长和监护人承担好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提升科学教养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社区管护网络。把留守儿童社区管护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之中,建立村(居)留守儿童教育和管护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村(居)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场所,建设“幸福家园”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采取“政府投入一点、部门投入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方式探索建立“以奖代补”制度,配置亲情电话、视频聊天设备,添置少儿图书、体育活动器材等设施,引导留守儿童尤其是寒暑假空白期进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解决留守儿童周末无人关爱、自由活动危险、安全无保障等问题。探索社区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互助新形式,依托“诚信计生”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平台,以邻里关照互助为重点,制定邻里关照互助公约和邻里关照互助承诺书,开展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活动,增进邻里感情,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难题。

(二)以“教师专职队伍—部门专业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为主力,壮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队伍力量

一是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教师专职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责任,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教师自觉增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依托“国培计划”平台,重点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强化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给机制,争取更大力度实施“特岗计划”,满足农村学校对音美体等专任教师的基本需求,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及时总结并提炼学校教师担任留守儿童“家长”的实践经验,积极推广重庆、广西等地典型经验,鼓励更多优秀教师成为寄宿留守生的“家长”。同时,加强教师与家庭、社区的衔接,做好非寄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二是强化关爱留守儿童的部门专业队伍。强化对教育、财政、劳动、农业、妇联、团委、关工委、计生、司法、卫生、文化、民政、农业、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能力培训,积极发挥专业人员在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维护儿童权益方面的作用。以民政、妇联、团委、关工委为主体,建立保障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助网络;以政法、公安、工商部门为主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和保护,建立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环境净化与安保网络;以卫生、计生部门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专题培训,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医疗卫生保健网络,逐步完善留守儿童部门联动管理服务制度。三是壮大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种帮扶活动。组织“爱心妈妈”、“知心姐姐(哥哥)”和大学生志愿者等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生活帮助和心理抚慰。组织志愿者进入乡村少年宫,聘请“五老”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担任留守儿童辅导员、管理员,定期为留守儿童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安全和法律教育讲座。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爱心捐赠,争取加大友成常青义教等非政府组织的援助力度。依靠网络力量,以“微公益”等新模式创新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平台,探索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平民化、常态化的新机制、新途径。

(三)以“动态监测机制—帮困救助机制—权益保护机制”为基石,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整合学校、计生部门、基层社区(村区)等力量,开展全国留守儿童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监护人状况,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规模和结构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状况及需求,逐步实现全国留守儿童动态监测信息的共建共享,为全国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信息基础。二是健全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制。依托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和妇联组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通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就学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加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力度,消除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现象。制定实施多部门合作的留守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行动计划,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以及游泳、娱乐、交通、消防安全和产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留守儿童和监护人的自护自救、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农村中小学校园安保队、校园民警、保卫干部、保安人员、护校队“五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新型警务体系。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集中力量对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营业性音像场所、零食摊点进行整顿和监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违法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100%给予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帮困救助机制。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救助制度,对困难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帮扶,确保特殊困难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建立长效帮扶救助机制,加强政府投入,发动社会捐赠,主要用于帮助因家贫而辍学,因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而无能力治疗的困难留守儿童,切实改善特殊困难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充分发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的平台作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援助制度,鼓励社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

(四)以“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营养健康促进计划—阳光成长计划”为抓手,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施,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厕所、洗澡房等设施,配备必要的管理、服务、保安人员。创新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重点规范和加强寄宿留守儿童的各项管理,坚持对留守儿童在安全上优先监管,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安排,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个性特长和进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功能。加快自治区级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二是深化留守儿童营养健康促进计划。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留守儿童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治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定期组织留守儿童进行体检,建立留守儿童个人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在全面实施鸡蛋工程的基础上,稳步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加快完善“春苗营养厨房”等企业资助平台,加强中小学食堂建设,突破“厨房”瓶颈,快速提升学校均衡营养供餐的硬件设备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学生伙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实施留守儿童阳光成长计划。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为主线,在留守儿童中深入开展“快乐、感恩、励志”主题活动,通过倡议书、榜样故事、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引导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意识。加强留守儿童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定期在全国开展“优秀留守儿童”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优秀留守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五)以“劳动技能实践基地—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平台,打造关爱留守儿童的乡土资源基地

一是建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依托中西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品德教育,深入探索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打响“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接班人”组合牌,打造“与历史牵手、与先烈同行”的“红色教育名片”,建成留守儿童接受革命传统洗礼、寻求精神源泉、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二是建设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结合各地农村文化特点,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广西等省区围绕本土优秀民俗文化举办假期兴趣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民俗文化的经验模式,借助乡村少年宫的资源优势,引入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创办一批“民俗文化假日学校”,利用寒暑假为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传授本地喜闻乐见的优秀民间艺术,在统筹解决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照看问题的基础上,丰富其假期生活,为提高留守儿童人文素养、传承民俗文化做出有益探索。三是建设劳动技能实践基地。坚持“立足现实、贴近学生、体现综合、务求实效”的原则,对在校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尤其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的乡土情结,酌情建立学农实习培训基地,可通过校内培训基地和校外培训基地等多个平台,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种花、种草、日常生活自理常识等培训,针对高年级学生则结合当地农业支柱产业特色进行系统培训,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维涛.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N].人民日报,2013-05-11(4).

[2]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5.

[3]胡国雄,肖亚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8):35.

[4]江立华.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江海学刊,2011(7):108.

[5]董溯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0.

留学安全总结第6篇

一、背景介绍

此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在校生,年龄分布在6--12岁之间。全校共有学生1286人,共有留守学生231 人,其中,男性留守儿童12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53.6%,女性留守儿童10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46.4%。

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析

1、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4.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 9.96%),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19%),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

2、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分析。全校留守儿童共231人,占全校儿童总数的17.96%(其中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为35.5%,父亲外出打工的为52.3%,母亲外出打工的为12.1%)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还是相当大的。

3、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域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在县内打工的占30.4%,在县外打工的占69.6%,父母打工主要是集中在县外。

4、打工父母回家频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3——4次的占63.2%,一年回家1——2次的占30.6%,一般在家停留时间较短。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的家长回家频率低,与留守孩子沟通和交流较少,更说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

5、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分析。

从全校的总体情况来看,有23.38%的留守儿童寄宿或全托,有24.24%的留守儿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有52.38%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上的“单亲家庭”合计为32.03%,隔代抚养为63.20%,家庭缺失的情况较为严峻。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较高,有5.19%的留守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很好”,91.77%的留守学生认为“一般”,只有3.0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好”。

三、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而,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

2、放纵自由。一方面由于灌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地以苏锡常地区为主,常年在外奔波,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较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第三方面,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于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亲情缺乏。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部分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感情距离,不想和他们沟通,大部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也只仅是尽到自己的本职(做饭、洗衣、接送等)。

留学安全总结第7篇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以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为例,该镇青壮年总数5700人,外出务工人数就达3200余人,有留守儿童860余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0%。这些儿童主要跟随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吃住,他们之中要么没人管,要么管不了,有的打架斗殴不守校规,有的干脆不上学,成为了社会问题的高危人群。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不愿上学的占10%—20%,有抽烟喝酒、上网打牌等坏习惯的占25%,有不服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看管的占25%以上。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4名留守儿童在家服用农药自杀,再次对留守儿童问题敲响了社会警钟。

二、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重要举措

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中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教育和引导他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使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这是一项关系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生生不息的根本大事。只有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共同管理,才能把留守儿童教育好,管理好。一是建立了综合的教育管理领导班子。由党委、政府、学校、文化、公安、共青团、女联、卫生等部门组成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各村、各单位同时成立专门班子,设立留守儿童工作辅导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二是投资办阵地,建设留守儿童乐园,分别在中心校和各行政村建起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开设了图书室、电脑室、娱乐室、亲情电话,实行星期六、星期日全天开放,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动态,因人施教,让留守儿童倍感阳光雨露。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三牌村留守儿童之家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三是建立和完善了管理制度、教育制度、留守儿童动态报告制、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建立留守儿童台账,准确掌握了留守儿童人数及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基层党委与学校,村、社、家长及监护人层层签定责任书,把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积极开展适合留守儿童特点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丰富多彩

1.建立键全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政府、学校、社区、文化、卫生等部门要与“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帮助解决,真正让他们体会到爱和亲情就在身边,特别是对在校留守儿童的帮扶,重点要放在帮助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准学习差的原因,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分类辅导,促进成绩的提高,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构筑成长梦想。

2.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

对留守儿童每月开展一次谈心活动,根据不同年龄特征、认识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每周要安排两个课时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乡镇文化站、司法所、学校共同每月举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3.在经济上关心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个人援助,挤出资金,解决留守儿童的各种困难,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点,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政府、家庭、社会、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4.开展亲情教育活动。

在学校、社区、文化站点开办留守儿童教育讲座,让他们明白父母出门务工的艰辛与奉献精神,懂得自己在家应如何尊重、理解父母,不让父母牵挂,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举行演讲活动,让那些表现优异的青少年展示自己的自立、自爱的强者风采,抒发对父母的思念和爱戴之情,通过书信、作文让留守儿童的家长知道孩子对自己的看法,达到沟通的目的。

5.建立健全对留守儿童的评价体系。

通过制定具体规范行为要求和评价标准,开展留守儿童自评,结对帮评,委托监护人参评,乡村干部、教师审评,党委、政府与学校总评的评价活动,对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进行表彰,并以信函的方式寄给远方的父母,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务工。

6.加强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留学安全总结第8篇

(一)财务方面

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局机关及教育系统的各种经费预算;局机关工资正常发放和工资套改工作,招生办及人事股的招生报名收费工作;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套改和医药费及时报销工作;春季学期免学杂费资金、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的及时发放及内审工作;在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以及各项专款的拨付过程中,做到认真审核把关,没有发生大的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一、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校排危工作,2006年起建立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是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举措。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排除我县d级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巩固“两基”成果,促进全县教育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遇。2009年主要完成2008年下达危改项目,总资金360.37万元,涉及20个项目学校,在项目管理上大部分由中心校和中学校长直接参与管理,现这些项目已全部完工验收交付使用,大部分决算审核工作已完成。2006年至2008年总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在今年7月13日至7月23日省审计厅对我县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下达、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2006年至2008年中央和省级计划安排指令性项目51个,排除危房11457平方米,投入资金988.77万元。

二、“世行”项目

由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支持的“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经过几年的实施,现已全部结束了。我县“西发”项目还款期为20年,其中执行期5年,宽限期8年。我县获得额度为104万美元的贷款,按照要求以不低于贷款总额的0.5提供配套资金,额度为52万美元,以规定中美元对人民币的计算汇率为1:8.25来计算,本项目共有资金1287万元人民币。我县共有4个项目乡镇,分别是永春乡、白济汛乡、叶枝镇、塔城镇。我县的项目包括改善学校设施、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校设施包括土建采购、设备采购、图书采购和课桌椅采购;加强行政管理包括学校发展计划、校长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和信息系统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学双语教师培训、复式教师培训、计算机培训、实验课教师培训、图书管理人员培训等内容。

目前我县的14所学校的土建项目,已全部完工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为8251平方米,总投资为744,2292.55元人民币。信息技术管理设备采购由省项目办2006年统一采购,我县已将下发的办公设备按计划和要求分发到项目学校。图书及课桌椅采购,2006年按规划已配了部分课桌椅,其中:课桌椅700套,学生用床1200张,费用为300000元课桌椅采购用配套资金支付。去年10月份我们通过询价采购方式采购了书架和仪器柜各200套,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相应的项目学校,图书和仪器由省项目办统一采购,现在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各项目学校。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完成1501人次的培训,共产生培训费用736965元人民币。

三、校安工程情况

(一)、校舍排查鉴定及学校建设规划工作

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排查鉴定工作严格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排查鉴定实施细则》的要求,成立了××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于2009年8月7日成立专家组开展排查和鉴定工作,并对部分需要现场排查和鉴定的学校进行现场排查和鉴定。在建设局、教育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水电局、气象局、消防大队、各乡镇中心校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奋斗下,2009年9月30日全县共完成排查和鉴定学校380所(不含幼儿园),993栋单体,面积212856.86㎡,其中a级10336.14㎡、b级95562.75㎡、c级25228.44㎡、d级81729.53㎡。现校舍排查和鉴定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排查和鉴定结果,考虑我县城镇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与中小学校点撤并、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校园规划相结合,与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相结合,立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局长亲自指导编制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根据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县长期保留1所进修学校和6所中学:××县进修学校、××县高级职业中学、××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拖枝中学、塔城中学、叶枝中学;中期保留4所中学:攀天阁中学、白济汛中学、维登中学、中路中学;短期保留1所中学:巴迪中学;当前撤并1所中学:康普中学。

全县长期保留22所完全小学:永春乡四保完小、拖枝完小、永春中心校、腊普湾完小;攀天阁乡皆菊完小、勺洛完小;白济汛乡白济汛完小、小××完小、巴倮完小、黑日多完小;塔城镇塔城中心完小、柯那完小;康普乡康普中心完小;叶枝镇叶枝中心完小、梓里完小;巴迪乡巴迪中心完小、真朴完小;中路乡中路中心完小;维登乡维登中心完小、富川完小;县民族小学、保和镇完小。

中期保留58所小学:各乡镇村中心小学(除去长期保留的各乡镇完小)。短期保留78所小学:当前各乡镇无法撤并的校点。当前撤并211所小学:各乡镇校点。

布局调整规划实施后,全县共有30所学校(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级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22所)高级职业规划在校生1150人左右,完全中学规划在校生3000人左右;初级中学规划在校生8000人左右;小学规划在校生14000人左右。全县共规划撤并学校35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包括校点346所)。

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针对不同情况,对我县中小学当前撤并的211所学校校舍的危房不再改造,确保拆除不再使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短期保留的79所学校校舍危房进行适当加固,确保学生安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中期保留的61所学校校舍危房采取维修加固、改造加固,无法再进行加固的危房,为确保师生安全,拆除后新建和建设为适用的简易房,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长期保留的30所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须维修加固的校舍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加固,对d级危房拆除后,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的原则,把被并入学校的危房面积统一规划重建,学校布局调整后,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再规划新建。全县中小学共规划改造加固涉及87所学校,237栋单体,建筑面积为92982.77㎡,计划总投入资金7438.62万元;规划新建涉及30所学校,129栋单体,建筑面积125080㎡,计划总需投入资金17022.4万元;现规划方案已通过州、省专家组的评审。

(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信息采集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按《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及“校安工程”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的要求,学校基本情况数据、学校校园和单体建筑的照片及视频、校舍排查鉴定资料、学校规划等资料都要录入到网络系统中,此项工作占用了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各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排查鉴定和规划的录入工作已完成。基本数据汇总和校对已完成。

根据××县中小学校总体布局规划,及(云校舍安全办[2009]12号)文件的要求,2009年要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30%;2010年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70%;所有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要在2011年2月份接受省的验收,6月接受国家的验收。2009年我县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排除危房12953㎡,我县已完成13907.86㎡(其中拆除保和镇完小11号房、拖枝完小04号房、塔城中心完小10房、永春中心完小05号房3541.2㎡,各乡镇校点撤并后停止使用10366.66㎡);规划新建项目中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宿舍楼已开工正在建设,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食堂、永春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塔城镇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康普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中路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已完成地勘、图纸设计、审图、预算等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三)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云南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施行)通知〉的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02号)文件和《云南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室对〈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补充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13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程档案建设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把每一所学校、每一座建筑,都按要求建立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形成全县完整的、系统的中小学校舍安全档案,并要在档案室安装摄像头,省校安办对县及档安室实行全程监控。目前,档案室建设和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工作正在进行。

(四)新农村卫生校园规划;

(五)中小学校舍基本信息调查情况填报;

(六)中小学校舍规划的进一步完缮;

(七)寄宿制项目的资料和图片的完缮;

(八)2001年—2007年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完工图片的报送工作;

(九)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世行贷款”项目的月度季度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完善了项目档案资料。

(十)完成局机关日常事务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完成好相应的工作。

二、2010年度工作计划

(一)财务方面

配合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好报帐业务,认真做好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处理好教育专项资金预拨决算和各种项目的报帐工作。进一步确保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报销门诊、住院医疗费不发生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1、做好“校安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校安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不过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定会努力把它做好。

2、做好各种项目的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

3、做好各种项目的申报工作。

留学安全总结第9篇

基础性实验教学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必不可少的验证性实验,比如凝固点降低实验,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比表面测定,双液系相图的绘制等。熟悉常用仪器(如电导率仪,分光光度计、旋光仪、振荡仪等)的操作技术等。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才能避免因实验技能欠缺而影响后面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在该教学模块中,以教师的准备和教为主,同时使学生熟练使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块对于综合性实验的课前选题特别关键,既符合专业理论知识,又与实际密切相关。在此模块中,我们将科研与实验融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目前,食品安全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其中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大大超标已是食品安全中突出的问题,检测残留于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是监督食品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我们把检测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作为一例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觉得实验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更感兴趣。现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加以阐述。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实验前查阅相关文献,熟悉实验目的和原理。学生通过查资料,在了解了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常用检测方法,比如,比色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无汞盐比色法、蒸馏比色法、电位滴定法、酶光度分析法、萃取光度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碘褪色法等),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滴定法(直接滴定法,即国标碘量法、蒸馏-碱滴定法、蒸馏-碘量法等),其他测定方法(示波极谱测定法、蒸馏重量法、蒸馏比浊法、毛细管电泳法等)等[10],在比较每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带课老师提出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新方法,即电导滴定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使学生体会到如何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同时学会创新,再引出电导滴定法还可以应用于环境评价中测定空气或水中的二氧化硫含量等。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到举一反三的乐趣,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共同选出一种经硫熏处理过的食品,如百合、、杏仁等。采用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测定食品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含量,一种是同学们通过查资料选出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即蒸馏-碱滴定法[11],另一种用电导滴定法。这两种测定方法的共同点都分为两大步:第一步蒸馏,第二步滴定。这样,将一个班分为四个小组,其中两个小组用蒸馏-碱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另外两个小组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每组的每位同学分工不同,在实验探索过程中要求每组队员之间必须合作交流,最后达成共识,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滴定法过程中记录下一系列的数据后,利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作图,经过拟合修正后得到拟合数据重新作图,找出滴定终点,换算出食品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含量,重复几次实验,取平均值。实验结束后分析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测得的残留于食品中的二氧化硫量数据与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比较,使同学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意识到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危害。为新的绿色的洁净的食品安全储藏方式的改进提出建议。通过分析总结反思,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乐趣通过讨论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行实验后反思。例如,讨论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得到的测定结果不同,进而讨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比如,若选用指示剂变色来确定滴定终点,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就是产生误差的一方面的原因;若用作图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所选的拟合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修正的结果等影响着滴定终点的确定。选用电导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硫含量,作为新技术,新方法,操作过程简单,精确度高。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享受到实验的快乐。设计性教学模块该模块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实验题目的确定很关键[12,13],选题要难度适度,否则,不利于实验的实施,达不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给出实验题目,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新知识,全面理解与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准备、实施实验过程、整理分析数据,最后撰写成实验论文,制作ppt参加答辩。出于上述考虑,我们从物理化学这门课的特点出发,紧密联系综合性实验模块部分的内容,结合学生在综合性实验阶段主动提出的问题,比如硫熏处理是否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及含量有影响,如何检测出这些变化;为保证食品安全,人们提出的各种脱除食品中残留二氧化硫的方法,经脱硫处理后,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及含量是否有变化等。我们给出了设计性实验题目分别为:未硫熏食品、硫熏食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和超声浸泡脱硫后食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我们将一个班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进行测定硫熏和脱硫后食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实验。为确保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我们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参考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写出一份可行的设计方案。方案要求具体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预期结果、进度安排、实验数据的记录和结果以及分析讨论。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严格把关,经过反复修改和审核才让学生进入实验阶段。实验阶段,我们要求学生每一个步聚都独立操作,遇到问题先自己解决或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不了的再向我们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实验结束后,学生不仅了解到人为行为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更清楚的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模块化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