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模块化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10 09:27:22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实践技能模块化教学

“十五”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于2002年、2005年先后两次作出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决定并分别召开全国性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我们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从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十一五”国家教育三大战略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当前职业教育虽形势大好,但困难也很多,机遇和挑战并存。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下发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开始实现发展新跨越,进入了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社会经济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有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继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

现在社会人才需求模式已经转变,要求我们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实际形势显示,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模式。首先,职业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已经大不如从前。1997年以前,特别是九十年代前,能够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学习习惯也好。他们懂事,可塑性强,具有很高的开拓、创新意识,极具潜力。而如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重点高中,中等的上普高,有特长的学生更有好去处,没有地方入学的学生进职业学校。可想而知,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也没有坚强的毅力、信心和耐力。他们自卑、自弃、脾气坏存在一些不良习气等。

其次,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大多是老教材,知识过于系统和繁杂。这样的教材对于现在的中职生来说,难度偏高,不易掌握,学习效率自然就不高。而且社会要求的中职毕业生已经不是具备很强的理论水平,搞管理、研究、开发,而是普通的工人,更看重的是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这也就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理论够用原则。因此老教材的理论过高、过深,不利于现需模式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是由培养目标、规格和学生的基础、特点决定的,最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符合一切教学原则的教材、专家认同的教材,更应当是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教材。

最后,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问题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是以培养管理者、研究者等干部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即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其次才是实践能力。学生如此,教师更是如此。他们普遍都懂得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实践动手却不强。但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更看重中职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基础,更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学生。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实训水平。而教师队伍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生师比偏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兼职教师补充困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专业化程度不高, “双师型”教师缺乏,这些显然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如今中等职业教育无权,更无法选择学生,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在现有的教材面前,在“双师”型教师极为缺乏的情况下,要把现有的中职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劳动者,教师应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呢?模块化教学无疑是最符合实际情况,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

模块化教学,就是打破先学理论后动手实践的传统方法,一边教理论,一边实践,或是先实践再理论,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原理,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把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问题,这样每一个具体问题就相当于一个模块。在解决每一个模块实际问题的时候,需要以相关理论作为依据和指导,但是这些相关理论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不需要太繁杂,只要够用就好。若干个模块学完后,知识也就自成系统了,只是这个系统是由多个简单问题或多个单一技能构成,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模块化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模式的一种教学形式。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各中小学都在搞新课程改革,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模式就是把课本知识模块化,这既有利于教,又有利于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课本上的知识过于繁杂,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过旧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使得学生学的知识不实用,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把复杂的系统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短小模块,化繁为简,符合教学规律,满足科学发展观要求,也适合现在水平的中职生学习。模块短小,理论简单,技能突出,易于更新,便于学习,利于实战。

如今,我国职业教育正蓬勃发展,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欧美、日本,特别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被国人所青睐,其“双元制”正在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试行。所谓“双元制”,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企业,校企更换交替学习,或是半工半读的一种学习模式。德国经济较为发达,职业教育水平较高,社会认可职业教育,更主要的是有法律保障,这些都有利于“双元制”的实施。在德国,企业有义务为学校服务,校企高度统一,学生在校企之间更替学习,易于实现。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没有法律规定企业有培养职业生的义务。这样一来,学生在校企之间交替学习的难度就较大,即使有,也不能深入,只是流于形式。所以,“双元制”虽好,可一味地拿来主义就未必适合我国实际。但是只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为“我”所用。

模块化教学是中国化了的“双元制”,是适应我国实际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虽不能真正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学习,却能在学校内部完成“校企”交替。现在我国有校办工厂的中等职业学校虽不多,可拥有一定数量的实训器材和设备却不难。模块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第一、二学年结合实践,辅以一定的器材,讲解理论,重点仍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第三学年把学生完全推荐到企业实践,也是准就业。学生在企业内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在技能系统化的同时,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并解决就业问题。

模块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出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中职毕业生,并满足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要。随着工业化进度的加快,我国对技术工人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确切地说,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出大量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就是简化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确定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必备的条件,满足这一条件就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很显然,学生从接触模块的一开始,就知道了学习目的和要求,真正是有的放矢,无形当中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模块明确提出:模块中的理论知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为实践技能服务的。很显然,技能是模块的核心,是教学的核心,更是学习的核心。学生学习完每个模块,检验成绩的标准仍是技能水平。在这样一整套的模块学习之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自然得到大大的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具备了相应的理论水平。理论加实践,实践又高于理论,这符合当前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而职业教育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模块化教学“降低”了对职教师资的要求,弥补了当前“双师”型教师缺乏的不足。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职业院校教师工作是重要的,而且是光荣的。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原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还强调指出:“职业教育要上新水平,在工作重点上要着重抓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两个环节。”可见,职业教育要上新水平、办好职业学校并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

自“十五”以来,党和国家虽然认识了师资的重要性,“十一五”也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培养职教师资队伍,特别是培养“双师型”教师,但是,正如本文前面所述――教师队伍数量与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生师比偏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兼职教师补充困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由此可见,职教师资培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与职教师资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模块化教学正好缓和了这一矛盾。

模块化教学第2篇

一、ASP动态网站制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基础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乏味等问题。另外,ASP动态网页制作的理论内容抽象、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内容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

2.上机时学生不知如何操作。

3.教师教学费力,学生学习吃力。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就业。因此,如何上好ASP动态网站制作这门课,让中职学生掌握ASP动态网站制作的方法,是一个难题。

二、模块化教学的可行性

一台计算机是由主机、显示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同理,一个网站,按照功能作用也可以分成若干个模块,大的模块还可以分成若干独立的子模块。

为什么ASP动态网站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笔者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ASP源代码的可重复性

ASP的源代码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我们可以根据网站的不同功能要求,将ASP源代码编写成不同的代码块或代码包。

2.动态网站的模块化

一个网站从整体设计可以分为页面布局、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若干块,从用户方面可以分为普通用户页面、管理员用户页面,从功能模块方面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子功能模块。

由此可见,ASP动态网站采用模块化教学是可行的。

三、如何在ASP动态网站中实施模块化教学

由于我们的课程主要是学习ASP的编程,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网站的功能来划分成若干模块进行学习。下面笔者就以《留言板》来进行模块的划分,根据网站的功能我们可以将它分成公共模块、页面模块和管理模块三大模块,其中页面模块和管理模块还可以分成更小的独立模块,如图1所示。

根据具体的功能作用,我们已把留言板系统分成了若干个独立的子模块。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一个一个模块地学习。化繁为简,化整为零,逐一突破。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学习。

公共模块,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一块专门管理数据库连接、数据库读写、数据库删除等操作的模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系统性、全面性地将有关数据库相关操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给学生。

数据库的相关操作是网站的一个核心技术,也是动态网站制作的一个难点,所有的动态网站都离不开对数据库的操作。模块化教学可以将数据库的相关操作进行一个归类总结。代码编写系统化、规范化,也让学生更容易学习与掌握。

例如,以下一段关于数据库连接的代码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str=”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source=”&server.mappath(“data/data.mdb”)

conn.openconnstr

%>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接触都觉得很难理解,教师讲解也很费力。因为数据库的连接语句在动态网站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所以我们可以将它做成一个模块来学习。学生刚开始接触可能不明白、不理解,但可以使用这个模块。就拿现在的智能手机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会用,用久了我们也懂得一些刷root权限的方法。在动态网站制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某个模块用多了,也会慢慢了解其中的原理。

四、模块化在ASP动态网站教学中的好处

在动态网站的学习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上机实践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中职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如果学生连上机实践的机会都没有,那么他们就更加不想学,越做不了,就越不想学,越不想学,就越做不了,长期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因此,模块化教学恰好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查看留言的页面。这个页面包括两个基本模块,如图2所示。

我们可以在教学前将这两个模块做好。如果发现学生不会编写这两个模块,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做好的两个模块发给学生,让他们先学会如何将不同的模块组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尝试成功的滋味,让学生找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块化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一个优秀的网站往往是由一个团队建设成的。有的人负责网站的布局美工,有的人负责网站的数据结构,有的人负责网站的程序编写,等等。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在ASP模块化教学中,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是不适合的。特别是中职学生是以动手能力为主的,因此,我们可以参照网站建设公司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以5~6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来完成一个网站的建设。如果学生擅长美工布局的,那么就让他制作页面的设计;如果学生擅长编写代码的,那么就让他编写代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点,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社会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模块化教学第3篇

1.细分专业模块、多层次教学

首先,对原来专业的划分转变为根据社会岗位细分的专业模块。比如机车车辆检修专业,可以根据铁路不同层面的需求,将它分为货车检修模块、客车检修模块、空调检修模块等。其次,根据分好的模块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各模块的特点实施具体教学。多层次教学是指安排课程的关联与衔接,使学生多方向多领域的掌握专业技能。模块化指所有的课程按照模块的方式组织,便于各专业方向的调整和组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就是把该课程分成若干训练项目,针对上述不同岗位需求有重点的教学。

2.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来培养人才,尽量按照学生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及学习模块,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需施教则是按照岗位需要来培养学生。

3.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会受到影响

凡事都有利弊,对于高铁学院的学生,首要目的是培养他们铁路岗位的动手能力,模块化教学正是加强这一点,但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来说会较为弱势。针对此种情况,主要采取模块化知识交叉方式来弥补。

二、课程模块设计

1.认识机器

主要学习的内容为机器的组成及机构的功用。该模块课程的学习标准是为了了解该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特点、学习方法,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了解设计机构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骤;对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常用材料及选用原则,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化有一个初步认识;掌握机构、构件、零件、部件的概念。

2.传动件

传动件包括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和齿轮系。该模块学习的标准为:了解各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识别带和带轮齿轮的结构;能进工作能力分析;列举安装及维护方法;联系实际设计普通V带和齿轮传动。说出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成过程及变位齿轮的概念,掌握齿轮啮合原理、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区别直、斜、锥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的受力及转动方向。熟练掌握定轴齿轮系、行星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识别实际机械中的齿轮系。当然,由于车辆专业自身特点和专业群的需求,教师将根据各岗位群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讲解。

3.轴、轴承、传动的箱体

轴与轴承使用最为广泛,每个专业都普遍使用,故也是学习重点。在本模块中,学习轴的结构(含分类、结构设计、材料)、轴的基本设计方法、滚动轴承尺寸选择的基本方法。该模块学习的标准为:识别轴的功用与类型,能根据工程实际对轴进行设计计算。区别轴承的功用、类型和结构以及选择材料,说出滚动轴承的组成、特点,解释滚动轴承的代号。通过现场观察能说出铁道车辆中轴承的使用。

4.连接件

连接件包括螺纹连接、轴毂连接、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复杂的连接包括运动副及机构运动、简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该模块的课程学习的标准为了解螺纹和螺纹联接的主要参数、类型、特点及应用;说明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了解螺旋传动的特点、类型;掌握螺旋传动相对运动判断及运动量的计算。识别键、销联接的特点和类型,能根据工程实际对平键联接进行设计计算。区别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类型、结构,说出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方法。认识制动器的主要类型、结构。认识弹性连接的主要类型、结构。通过现场教学能对铁道车辆的制动装置和弹性连接有一简单认识。辨认机构的组成,说出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能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理解自由度的计算方法。说出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区别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和传动角的特性。

5.课程大作业――综合训练

通过减速器基础设计这个综合的训练项目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或协同完成所布置任务的传动系统的动力参数分配、传动比分配,完成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独立完成减速器装配图及从动轴、从动齿轮的图纸设计,建议采用二维软件完成设计;独立完成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等。值的注意的是由于我院专业毕业学生都从事铁路一线工作的特点,对于该模块教学并不是要求突出学生的设计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综合解决事物、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的能力;通过作图,更加掌握典型零件的结构和领悟铁路工人刻苦严谨、半军事化的工作作风。

三、实验教学不可忽略

实验内容主要有:常用机构、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机械零件现场教学、齿轮减速器拆装等。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学生不仅需按照实验指导书所列步骤进行,而且还要主动参与实验,需要每个学生动手对零件观察和装拆,并且对零件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为以后该课程和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更是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形成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职业性,最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整个课程的环节中学到相应技能,所以仅用最后的试卷来评判学生的成绩是不合理的。因此,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来反映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并做出合理的评判。机械设计课程本身的实践性比较强,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和动手能力,所以在评价学习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如由平时表现、实验、作业、理论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

模块化教学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育;模块化教学

一、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作用

语文教学按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材料阅读、文学常识、文学鉴赏、中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这这六项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又相互独立。实行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量化评定,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补习。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针对一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不同教育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的延伸和横向的拓展。有利于学校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进步。这不仅对学生优化语文学习成绩非常有益,而且学习信心的建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策略

1.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夯实汉语言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模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学生入学时进行短时高效的强化训练。语文字词句的训练是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知,人在二十七岁机械记忆能力逐渐下降,而逻辑记忆能力逐渐增强。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正处于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同时还具有中学语文学习的内容的记忆,这对于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利。

2.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增强分析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模块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能够对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语文阅读模块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可以采用卷子形式让学生分析并回答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二是要阅读材料的选取要非常广泛,这里的取材广泛既包括内容上的丰富,又包括文学体裁的多样。三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生本教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对阅读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启迪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3.丰富语文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常识模块是提高学生文学需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丰富语文文学常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大有裨益。文学常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对文学常识进行分类,以便于学生能够对文体常识、作者常识、文学名著、文学发展史等多个维度熟练掌握。二是对文学常识的教育要进行模块学习,同时也需要阶段性的教育。在初期的模块训练中要将文学常识的学纲介绍给学习,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课上学习和课外学习。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对相关的文学常识进行普及。

4.提升文学鉴赏水平,陶冶学生个人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模块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有利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学习和反思。文学鉴赏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保证文学鉴赏课程的深度,对于文学鉴赏课要带领学生对作品发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作品风格、作品所反映的现实意义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多个维度进行赏析,旨在教会学生鉴赏作品的方法和手段。二是要保证文学鉴赏课程的广度,受制于课时的限制,无法将所有文学经典名著逐一赏析,但是要尽量做到古今中外皆有涉猎。三是要保证文学鉴赏课程的创新性,授课方式可以通过纸媒教材、电影放映、歌曲赏析、有声阅读材料等多种方式进行,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5.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模块是过去语文教学中被忽略的部分。语文教学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哑巴教育状况,学生的表达能力通常是通过写作来体现,很少通过口语交际来体现。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具有显著差别,大学教育是在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人才输出的服务。在职场中良好的交际能力对于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开展,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讲表达能力培养的重点定位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上,具体可以通过课题研讨、辩论赛等活动来进行。二是要丰富口语表达话题的内容,同时给具有语言表达天赋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例如诗歌朗诵和主题演讲等活动。

三、结语

大学教育保留语文课程,充分说明了教育部门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的倾向。为了让大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更加有效,语文教研组要加强对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学是教育的手段,语文学科兼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社会文化走向和国家对人才的需要都是语文模块教学需要关注的对象,从而让语文模块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进而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表达能力。

作者:刘伟 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模块化教学第5篇

1.1.《天然药物化学》内容庞杂,包括糖类、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三萜类、甾体类、生物碱类等内容,涵盖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实例等方面,各章节之间关联度差,知识点连贯性差,离散性强,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学生难以将不同章节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2].

1.2.学生对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型一无所知,对《中国药典》上涉及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内容不了解,缺乏对课程应用性规律的把握,影响其专业后续发展和岗位适应.

1.3.学生对该课程的研究热点、最新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缺乏了解,单纯课本知识难以适应时展和现实需要.

2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形成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CBE),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3].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提出模块式教学(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MES)的培训模式,按照岗位要求,为教学岗位制定教学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4],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模块是具有内在联系又相互补充的要素的集合,且这一集合整体能反映完整的内容或实现固有的目标.以专项能力课程内容为单元模块,整个教学过程以专业岗位为模块,把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高度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6].

3《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理论教学模块设计的原则

《天然药物化学》实施模块教学,必须依据培养的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以应用能力目标要求为主线,遵循理论有机整合与职业发展、岗位实践的原则,将执业药师考试和《中国药典》内容介绍融入课堂,构建应用教学模块,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技能形成规律来组织教学.根据本课程教学培养目标,还必须系统地分析该模块所需的知识技能,确定各模块所要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确定模块构成应考虑技术发展,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确定模块构成应考虑实际情况,在确定模块构成时应考虑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适应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模块.

4《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模块化理论教学设计思路

贯彻以“培养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科学性,注重教学效果与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我们把《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内容划分为九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和专项技能要求如表1.在实施过程中,“模块一基础知识”将教材中“第一章绪论、各章节的药物介绍”进行整合,重点阐述天然药物种类,提取、分离、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多种结构”重在比较模块下不同结构共性和差异.“提取方法”重点阐述不同成分的提取原理、技术工艺和纯化方法,将各成分的提取特点进行整合.“分离方法”整合各章分离技术,将色谱法作为重点阐释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广泛应用.“典型药物”将经典药物的结构、理论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药典点睛”重在提升对于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了解,将单纯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突出应用性.“药师考试”着重将历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和内容分析搬上课堂,让学生对题型、知识点和应试技巧有所了解,主要是“见世面”,提前做好应试和复习的心理准备.“模块串讲”浓缩该模块精华,梳理重点、难点,强化回忆与理解.

5强化课程现代化教学的方法

5.1理论教学的模块化处理和再加工将相似章节进行整合,形成模块章节,以任务分解和模块分析作为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完成知识点自学,随机汇报形式进行检查;再进行模块分析,串联知识点和框架知识结构,以点带面.最后将整个模块统一进行综合分析,使课程知识体系由发散式趋向系统化,同时充分体现学生自学与课堂互动的融合.

5.2应用案例教学使“抽象”内容更“具体”案例教学法(casestudy)是一种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选择天然药物研究经典案例、临床用药案例、重大药学事件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求知的科学态度[7].如天然药物研究经典案例有长春花中提取抗癌药物长春碱、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云南白药中乌头碱炮制前后毒性的变化[8-9];临床用药案例如治疗风湿病药物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药物复方丹参滴丸等;重大药学事件如龙胆泻肝为引起肾衰竭与马兜铃酸关系、齐二药亮菌甲素事件与二甘醇等[10].

5.3引入外国文献查阅技术让学生“见世面”文献查阅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条件,国外文献技术也是当前学生学习的瓶颈和障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最新研究成果需要通过查阅ElsevierMDCon-sult,Springer,ScienceDirect,Medline等英文数据库才能掌握,最重要的是选择关键词和数据库,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国际顶级期刊和主流期刊。

5.4引导学生学习使用ChemDraw结构画图软件ChemDraw作为最受欢迎的化学绘图软件之一,由美国剑桥公司开发.其优势是具有绘制化学结构、反应式、分子轨道、立体图形等强大功能.另外,其预测化合物物理性质,按照IUPAC原则命名结构,预测MS、1C-NMR谱以及1H-NMR谱数据功能也相对突出.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涉及的天然药物结构、提取工艺、分离流程、光谱数据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对该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的构型、构象绘图也能较好解决,是重要的应用工具[12].因此,引导学生学习ChemDraw结构画图软件,可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6展望

模块化教学第6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实验教学;HR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137―03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一个理论性、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技能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处理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学生仅仅通过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HRM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很困难的。高校在HRM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顺应社会的需求,教学设计需要按照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按模块组织教学。根据岗位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将专业素质细分为能力模块,并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程,构建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在校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实用人才。

一 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的界定

模块化教学模式注重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设计课程,体现了一种动态的课程设计观。当今模块化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归纳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并以此施教,CBE实施的技术路线为: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专项能力分析教学分析完善教学条件实施教学;另一种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ILO)研发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建立工作描述表,通过分解、组合,用代表每个工作任务的模块和获得每个单项知识和技能来建立学习单元,MES实施的技术路线为:岗位职能工作任务模块学习单元。[1]

具体到HRM专业的模块化实验教学,应该从该职业在企业中的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小型化的模块实验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HRM专业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 实验内容能力化

传统HRM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知识为目标,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更注重能力化,所有实验内容的设计都是以HRM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工作所需要的具体能力(素质)为依据。

2 实验项目模块化

模块化实验教学将HRM专业的所有实验项目模块化。因为每个模块都是完整、独立的实验项目,所以每个实验模块既可独立进行又可灵活组合,增强了实验教学的灵活性。

3 实验方法多样化

模块化实验教学法由于将繁杂的实验项目模块化,便于灵活运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实操设计、对抗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

4 实验过程系统化

HRM专业的模块化教学设计,依据企业HRM流程各模块对操作者所需要的能力,细化到各实验子模块。同时,注重各子模块的整合,保证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二 HRM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根据企业HRM的部门设置,即不同部门开展工作所应用知识、要求能力的不同。HRM专业实验教学可以分为: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管理、绩效考核设计、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管理、HRM信息化九大模块,每个实验模块又包含若干实验项目。具体实验模块构成和实验项目分布见表1。

三 HRM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

1 修订实验教学计划,完善实验教学大纲

为了保证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效果,需要改变以前将实验教学放到各个专业课中的做法,修订培养计划,根据各个实验模块的内在逻辑,科学修订专门的实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系统进行实验项目学习。在修订教学计划基础上,完善各个实验子模块的教学大纲,让学生做起实验来有章可循;而且各实验项目的实验大纲要及时更新,紧跟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制定科学的模块化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实验成绩的科学考核,能提高学生参与模块化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2]。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成绩考核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同,具有多维性、多因性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仅靠实验报告评估成绩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模块化实验教学的要求。根据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建立学生专业实验记录册,学生可以在课程允许范围内自己选修实验,让模块化教学灵活的特点得以发挥,但是毕业前必须完成专业要求的所有实验项目,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3 建立良好的实验室软、硬件平台

HRM专业的模块化实验教学多数是基于计算机局域网来进行的[3],性能优良的计算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是开展模块化实验教学的硬件保证。另外,在职业生涯管理、薪酬体系设计、HRM信息系统等实验教学模块中都要用到相关的专业软件,专业、系统、权威的专业软件能够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室需要做好软件模块的建设工作,特别是高水平的模拟、测评软件。

4 增加趣味性,引入竞争对抗

在适合的模块内可以引入竞争对抗,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模块化实验教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模块化实验教学的效果。如在薪酬设计模块中,教师可以在给定共同企业背景的前提下,将学生设计的不同薪酬方案进行评比,看哪种方案更科学合理,能吸引并保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并根据评比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

5 开放式教学,政府、企业参与实验教学

为了提高模块化教学的效果,在部分模块我们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让企业、政府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劳动关系管理模块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会邀请当地劳动仲裁机构到学校来开庭审理劳动纠纷案件,同学们通过观摩现场开庭,既加深了劳动法规的理解,又了解了企业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程序。又如在招聘与配置模块的实验教学中,通过邀请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招聘主管来课堂现场模拟招聘,既形象展现了招聘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 总结

HRM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是结合HRM专业特点和不断变化的企业HRM工作要求,尝试提出的一种新的专业实验模式。此种模式将实验教学的目的直接指向未来工作中需要的技能,提高了HRM专业实验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实用技能,提高了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实施起来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需要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此,我们将此种教学模式进行梳理总结,希望更多院校能跟我们一起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实验项目设置、教学方法、实验成绩评估等环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HRM专业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卓,陈平.职业教育模块式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102-104.

模块化教学第7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模具;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71-02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针对目前国家和就业方面的形式,我校在2012年开始了本科教育的改革工作,其中模具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是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我校在模块化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措施,以期能够适应目前市场对模具专业人才的要求。本文着重从课程层次,以作者所从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的《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为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模块式教学模式简介

1.什么是模块式教学?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我国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早于“项目化”教学,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探索[2]。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种流派的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其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2.模块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在模块化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模块式教学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应用中应该按照其内在的逻辑程序进行,共包含四个程序:①岗位职业需求分析: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②岗位职业技能分析: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③教学模块设计: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④教学模块的教学组织实施: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二、目前我校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多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其特点是学问化、著作化,强调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其思维定式是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应用。这样的教材脱离生产实际,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起不到培养职业技能的作用。

三、模块化教学在模具专业方面的应用

模块化教学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与学是密切关联的,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3]。

1.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组织方法。一般地讲,应当以核心教学内容组成专业模块,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组成基础模块。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基准,来选取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在组织模块过程中,要注重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架的限制,以能力为核心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技能模块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教学条件分析。一是生源较差,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二是学时有限,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的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

3.《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教学内容介绍。《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模具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掌握与否直接地影响学生的专业水平。《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各模块单元内容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学生在完成某一块内容的学习后,可以形成解决分析某一类问题的能力。因此,按照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原则,可划分出在内容上相互独立的知识模块,所以本课程适宜采用模块式教学,这是对上述教学条件限制问题的很好解决。

4.《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教学模块划分。在模块化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一个教学模块可以是几门课程组成,或者一门课程分解为几个模块。结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内容特点,将之分解为七大模块。介绍如下,模块一:课程主题的引入,本课研究对象、重要性以及基本概念。模块二:注射成形工艺。模块三:挤出成形工艺。模块四:吹塑成形工艺。模块五:注射模具设计。模块六:挤出模具设计。模块七:吹塑模具设计。另外,七大模块各自还可分解为几个小模块。作者认为应力争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组合成为最基本的模块,由这些小模块组成大的单元模块。这种由小模块、大模块组成的层次关系可以使得学生时刻都知道自己的阶段目标和总目标。根据各个模块内容的特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方优势。

5.“够用为度”原则的贯彻。《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内容极其丰富、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传统学科。很明显,若每门课程都追求自身系统的、完整的、严密的体系,则势必引起整个专业学时的不适当膨胀,加剧专业学时有限的矛盾。这显然与目前职业教育“够用为度”的原则相偏离。所以,我们应着力把课程构建成为服从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需要,并能在专业结构中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的模式。根据上述的思路和“够用”原则,教学中对《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内容方面进行了精选与改造,增删并用。力争做到多学时与少学时都能把实质的内容讲的很好。

6.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目前,模具行业技术人才稀缺,本科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顺应模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与就业取向挂钩,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比例,凸显实践环节技能的锻炼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从提高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方面同时着手,使学生在学习阶段零距离接触企业工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模块化教学能够完成这样的时代使命,是未来工科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

[2]黄筱调,郑莉.模块式教学法及其探索[J].江苏高教,1998,(4):64-65.

模块化教学第8篇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模块化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0)04-0127-03

一、德育生活化与德育生活化模式

所谓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要以生活为中心,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实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的意义、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道德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的过程[1]。德育生活化模式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以人的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对实际生活的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其本质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人”。德育生活化的实施应以“修养”为核心,应充分发挥全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在方法上要以生活教育为主,应充分发挥现实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2]。

二、德育生活化要求进行模块化的德育教学

1.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和生成性要求进行模块化教学

德育内容的生活性要求我们对现有德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在实践中不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在当今的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繁杂、理论性过强,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而实施模块化教学,通过对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德育的生成性要求对德育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变。传统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而且这种强制性的灌输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的差距也较大,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致使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难以接受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相反,模块化教学的以行为和体验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德育的模块化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要学生形成一种相关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学生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让这种外部的教育影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的品行。

模块化教学能及时完善德育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施行模块化教学,模块与模块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每个模块都是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展开的,可以及时增补或删减,吸取最新的时政或生活中的信息,从而保持其最佳的适用性。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课程权利。在模块化教学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在模块化教学中,可以听到学生的声音,他们的经验、知识和需要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成为模块的一部分,并被吸收到课堂中,这就为学生实现课程权利提供了现实条件。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分层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德育课程所包含的模块与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能够将各个模块与不同的生活或职业场景相结合,能使理论更加生动、更有说服力,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德育课程突破了理论与生活相隔离的樊篱,不仅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有利于充分考虑到其对学生以后职业生活的指导价值,而且在教学方式上也能充分体现出其实践性,因而有利于通过能力的培养来提升学生内在的德性。

三、沿着学生生活与成长的轨迹探究德育模块化教学的内容

大学生生活与成长的轨迹为大学的德育提供了一个现实而清晰的路径。德育与个体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而个体的生活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个人的生活实践,是个体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所以德育内容只有与个体成长的轨迹相协调,它才会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沿着大学生生活与成长的轨迹来建构德育模块化教学的内容:跨入大学校门讲理想道德,融入大学生活讲人际道德,走入虚拟世界讲网络道德,进入恋爱季节讲恋爱道德,面临择业问题讲择业道德,走入婚姻家庭讲家庭道德。

1.理想道德教育

理想道德指一个人基于对某一道德要求的认知而努力践行的程度。由于社会的影响,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形成他的最起码的道德观念,这些就构成了他的常识性的道德观念。对于常识性的道德要求,由于学生还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经受炼狱般的内心煎熬,所以就培养不出其坚定性和执著性。常识性的道德要求对个体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些人因履行了常识性的道德要求,受到了他人的称赞,自己也因此受益,因而对它就会笃信不疑,就会逐渐地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信念,即便因其行为偶尔遭人误解或因他人的不道德而受损,也不轻易动摇。这样,他的道德成长与道德成就感就成了他的一种精神上的需要,讲道德就会成为他的言行的重要依据和判断标准[3]。如此之后,当他达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地步时,他的道德人格就上升到了一种理想的境界。

大学的新生,告别了中学时代,迈进了大学的大门,他们的人生就翻开了新的一页。莘莘学子们满怀着希望和憧憬,他们的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他们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因此,对他们来说,首先应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1)立志要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有高,才能照亮自己前�M的航程。马克思17岁那年在其《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曾提出了他的“为人类幸福工作”的伟大抱负,并且一生矢志不渝,终于成为一个伟人。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一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周恩来对我们党和国家的贡献也是尽人皆知的。

(2)立志做大事。大学生们的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大学生们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自己的人生才会是有意义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也应是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

(3)立志须躬行。将理想变为现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会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会越长,期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因此,实现理想就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理想就在自己的脚下。

2.人际道德教育

迈入大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同学与同学、同学与教师、同学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是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简化版。大学生要学会处理好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为以后走上社会恰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要教育学生处理好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高校德育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注意引导学生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教给学生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与同学建立起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教师建立起尊重与信任的师生关系。

(2)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校与社会一样,也存在着竞争,考试、评优、获奖等方面均有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是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竞争,在同学之间有竞争时绝不可以不择手段,绝不可以采取通过损害对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手段来与同学竞争。二要正确认识合作。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制胜。三要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往往缺乏活力。

3.网络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网络活动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学习和创新的重要平台。这样,大学生就应当具有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但是,大学生的网上活动也会衍生出许多问题,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直面这些问题,应当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在网络活动中做到“三慎”:

(1)慎微。当一个人在网上独立进行活动时,这时他的行为就完全要靠他的�刃男拍詈妥跃跣岳粗�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上网时要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信条[4],高校德育要主动承担起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责任。

(2)慎辨。互联网络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上既有真实而有用的资讯,也有虚假的无用的信息,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有害信息。这就需要大学生们不断增强自己的是非判断的能力和鉴别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线,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防御各种不良信息影响的警惕性。

(3)慎行。大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危害,在网络活动中要自觉地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未经允许不阅读他人的电子函件,不私自拷贝未经授权的软件,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充当“黑客”干扰网络的正常运行,不做出任何有伤风化的不得体之举,等等,自觉遵守网络空间的道德要求,依靠道德修养来调控自己的行为,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

4.择业道德教育

大学生毕业后进入择业领域,这一阶段主要应是对大学生进行择业道德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方式趋于社会化和多样化,所以其择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大学德育应当从大学生十分关心的就业问题为切入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择业道德。

(1)事业为重,义利并举。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其自身利益与社会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德育工作者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地以事业为重,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出发,正确对待择业过程中的义与利的取舍,选择那种既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又可为社会服务的岗位,即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2)敢于挑战,勇于创业。大学生要敢于挑战自我,要树立起公平竞争的思想,主动参与各种就业竞争。要树立起自强与自立的意识,敢于挑战,勇于创业,不因挫折而畏缩和退却,不抱怨社会,更不能去做“啃老族”。学校德育工作也应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挑战自我、敢于创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甘于吃苦,立足基层。从基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吃得了苦,受得了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之处。所以学校德育要引导广大学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到农村、到西部去,这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磨砺人生、成就大业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应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5.恋爱道德教育

不可否认,恋爱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大学德育不应抵制和排斥这种现象,而应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恋爱道德。大学生恋爱中的道德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人格的独立和双方地位的平等,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这是爱情本质的体现。

(2)文明相亲相爱。文明的恋爱应是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和亲近,同时又举止得体、相互尊重,绝不能在态度、举止或语言等方面表现出粗俗和放纵。

(3)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恋爱与男女间的性生活并无必然的联系,恋爱者要懂得自尊与尊重,要树立起健康文明的性观念,正确对待有关性的各种行为,保证自己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能健康发展。

6.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道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家庭道德也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是信守家庭美德的模范。

(1)孝敬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它反映了人们对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老人和儿童的深厚情感,因而是我们世代相传的道德格言。父母是生我养我的人,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是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2)夫妻和睦。忠于爱情,互敬互爱,是夫妻和睦、婚姻美满的基础。同时,还要树立起男女平等的观念。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间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也表现为要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3)邻里团结。邻里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做到互让互谅,互帮互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友爱,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四、适应德育模块化教学的要求,变革德育方法

前述六个部分,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当然,这六个部分也未穷尽大学德育的内容。要使前述六个方面的教育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还需变革我们的德育方法。

1.树立开放意识,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德育生活化要求德育应走出象牙塔,应从时间和空间上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重视生活中的生活事件的德育价值。为此,必须将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德育优势组成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高校应主动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应设法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以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德育的合力。同时,高校还要注意用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要加强德育基地的建设,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2.优化校园环境,坚持课堂教育与校园德育相结合

要变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变被动德育为主动德育,变灌输德育为体验德育。高校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学生沐浴在优化的校园环境中,其意识和心理会无意识地得到净化与提升,所以高校要重视环境育人,要优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如反映本校历史或传统的景点、雕塑、宣传橱窗、标语牌及学校标志等。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和学校愿景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模块化教学第9篇

关键词:隧道工程;模块化教学;学习迁移理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U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7204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交通、市政建设领域对隧道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培养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及解决能力实际问题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之一[1-2]。笔者在隧道工程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且较为零散,采用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良好效果,亟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起源于德国的“模块化教学”[3]方法,可以较好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是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基本原理,把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再将具有相同或相近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单元模块并进行教学[4-6],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以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模块化教学方法在隧道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一、隧道工程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内容覆盖面广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彭立敏、刘小兵主编的《隧道工程》[7],同时参考了丁文其[8]、覃仁辉[9]、朱永全[10]等主编的教材。这些教材的主要内容大体上包括:绪论、隧道勘测设计、隧道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施工工艺及技术、高速铁路隧道、隧道常见病害及处治方法、隧道施工组织与管理、运营管理与维护等。可见,隧道工程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包含了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过程的各个方面,既有基本概念和理论,又有施工工艺和方法;既包含技术层面问题,又包含管理层面问题。

(二)主要内容之间独立性强

隧道工程课程不仅知识点多,而且其主要内容之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如隧道勘测设计、围岩分级、围岩压力等,主要涉及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岩体力学等知识;隧道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主要涉及建筑结构等知识;隧道施工,主要涉及工程爆破、工程机械等知识;隧道支护,主要涉及岩土工程、建筑材料等知识。

(三) 与先行课程关系密切

隧道工程课程一般在第七或第八个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应修完所有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方向课,掌握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先行课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具体见表1。表1隧道工程课程主要内容与先行课程关系课程内容相关先行课程隧道工程勘测设计工程地质、工程测量、道路勘测设计隧道主体、附属结构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围岩分级、围岩压力、支护结构计算工程地质、岩体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施工土木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隧道支护岩土工程、建筑材料、地下结构防水隧道通风及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流体力学、施工组织与管理(四)教学困境

综上,隧道工程课程内容庞杂,涉及土木工程专业大部分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存在理解不透彻、记忆不深刻等问题,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授课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另一方面,隧道工程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如将这些零散的内容按照某种属性或规律进行适当归纳、分类,使之成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

二、模块化教学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模块化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根据涉及科学、工程问题的不同,将隧道工程课程主要内容归为基本概念、地质及力学问题、施工方法、新技术新方法、运营管理与维护等5个模块(表2),具体分述如下:

(一) 基本概念模块

主要包括隧道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隧道主体结构与附属建筑等。隧道工程是地下工程的一种,有别于一般建筑工程,该模块主要介绍隧道工程中的名词、定义及相关基本知识。

(二)地质、力学及支护结构模块

主要包括隧道工程勘测设计、围岩分类、围岩压力、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等。隧道修建在岩土体中,其支护结构的形式主要取决于围岩的工程特性,隧道开挖与支护的核心问题是围岩力学特性及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即围岩的地质力学问题。

(三)传统施工方法模块

主要包括钻爆法施工、掘进机法施工、隧道辅助施工作业、新奥法等。根据隧道工程所在岩土体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岩质隧道和土质隧道。岩质隧道多采用钻爆法或掘进机法施工,土质隧道多采用盾构法(掘进机法的一种)。新奥法不是具体的施工方法,但目前几乎所有隧道的施工都采用新奥法的基本理念和原理。

(四)非传统施工方法模块

主要包括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城市地铁隧道工程、海底隧道工程等。近年来出现了上述特殊环境和技术条件下的隧道工程,与之配套的新技术、新方法也日趋成熟,其占有重要地位。

(五) 施工管理与运营维护模块

主要包括隧道施工组织管理、运营阶段的养护与维修等。隧道工程是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作业空间有限,作业环境危险性高,且各工序之间相互干扰大。在正常运营阶段,车辆冲击、废气排放、地下水、围岩等因素对衬砌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隧道交通事故、火灾等更是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均需要通过实施管理来解决。表2隧道工程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Ⅰ)编号模块名称主要内容学时分配1基本概念隧道分类及发展历史1隧道主体结构2隧道附属结构12地质、力学及支护结构隧道工程勘测设计2隧道围岩分类1隧道围岩压力1隧道支护结构的计算13传统施工方法钻爆法施工2掘进机法施工1隧道辅助施工作业2新奥法24非传统施工方法高速铁路隧道工程2城市地铁隧道工程1海底隧道工程15施工管理与运营维护隧道施工组织管理2隧道运营阶段养护与维修2上述方法是将隧道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来进行探讨,包括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此外,和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一样,也可以将隧道工程作为工程项目的一种,相应的课程主要内容围绕隧道工程从规划到设计、施工,再到后期管理等。按照该思路,可以将隧道工程课程的内容划分为:隧道工程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隧道工程规划选址与设计、隧道工程施工、隧道运营管理4个模块,这4个模块则直观反映了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的大体流程(图1)。

三、模块化教学实施及效果评价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92年,是学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省级品牌专业。该学科现设有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方向,以及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隧道工程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及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课。2014年开始,将上述模块化教学方法应用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中英班)、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及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隧道工程课程。

首先,按照表2中的方法,从内容属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模块划分,在讲授每一个模块之前,提醒学生复习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讲授的内容涉及哪些专业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在每一个模块内容讲授完毕时,归纳总结该模块的主要内容,详细分析将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模块的原因,让学生理解同一模块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次,在全部课程内容讲授完毕时,引导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思维,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最后,采用上述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模块(图1),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教学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并全面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模块化教学探索和实践,该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普遍提升。学生反映,在学习隧道工程课程过程中,较全面地回顾了先行课程涉及到的知识,对专业知识体系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四、结语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基本原理,按照涉及科学、工程问题的不同,将隧道工程课程内容分为基本概念模块以及地质、力学及支护结构模块、传统施工方法模块、非传统施工方法模块、管理与维护模块等。此外,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阶段,将该课程内容划分为: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规划选址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4个模块。二者联系紧密,互为补充。实施该模块化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收到了良好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模块化教学方法绝不是简单地将课程内容划分模块分别讲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划分模块的依据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站在教材编者的角度去分析课程的内容构成,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善于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应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布置课程作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实现师生之间互动。

参考文献:

[1]高长征.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建筑教学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5,24(2):73-77.

[2]路江. 浅析模块化教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5(2):74-77.

[3]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 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8,24(3):70-72.

[4]赵超. 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探索[J].教育评论,2014,30(12):125-127.

[5]李向农,万莹. 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6):176-181.

[6]王淑青,雷桂斌,熊正烨,等. 基于模块化的单片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4):100-104.

[7]彭立敏,刘小兵. 隧道工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8]丁文其,杨林德. 隧道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9]覃仁辉,王成. 隧道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10]朱永全. 隧道工程[M].重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