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雕塑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31 18:48:55

雕塑艺术论文

雕塑艺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考古雕塑艺术结合研究奠基者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美协陕西分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子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雕塑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1990年,先生以93岁高龄寿终,将近一个世纪致力于美术教育、考古和雕塑,一生甘为人梯、甘做铺路石,为重振中国的考古和雕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国现代考古和雕塑艺术的奠基者之一。

王子云,1897年出生于安徽萧县,1916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0年后,在北京从事美术教育和“五四”新美术活动;1926年任中山大学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任职期间,发起了“南京美术展览会。”1928年受聘为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讲师,曾协助学校在上海、日本东京举办国际性的美术交流活动。

王子云一直注重提携、奖掖后进。在北京从教期间,他发现北京美术学校学生、萧县同乡刘开渠精于绘画和雕塑的特点,了解到他因为经济拮据,难以继续读书的情况后,便慷慨解囊,并积极联系萧县同乡基金会对他施以救助,帮助刘开渠走上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已进入暮年的刘开渠深情地回忆说:“二十年代,我在北京读书时,只有十几岁,举目无亲,生活难以为继,王子云老师接济我、鼓励我、帮助我寻求半工半读的办法,并联系萧县同乡基金会援助我。毕业以后,又鼓励我到法国学习雕塑,使我对自己的追求充满了憧憬与渴望。我1933年回国以后在国立杭州艺专任雕塑系主任和教授,他1937年留学归来,立即到杭州艺专任教,支持我、壮大我所在的雕塑系,和我一起共同培养雕塑人材。他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帮助我,我无法忘记他对我的栽培和支持。”

在他的帮助下,还成就了著名花鸟、篆刻艺术家王青芳。王青芳是他的堂弟,在王子云先生的资助下,1923年入北京美术学校学习,并根据他的特长,引荐他拜国画名家陈师曾、萧谦中、王梦白,国画学会的金拱北和国画大师齐白石为师。后来,王青芳集中精力向齐白石学习花鸟画和篆刻治印,并在篆刻基础上研究木刻版画,曾刻有屈原、司马迁、杜甫、王维等古代文学艺术家画像存世,号称“万版楼主”,求刻、求画者不绝于门,是名动京师的著名花鸟画家和篆刻艺术家。

王子云自幼钟情于雕塑艺术。在艺术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以后,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雕塑艺术从唐末五代一直到清代的漫长历程中,在内容、题材方面逐渐世俗化,而造型作风却松驰纤细,特别是到了清末,雕塑制作繁琐、庸俗,古代雕塑艺术的大气磅礴、质朴遒劲、富有含蓄的艺术造型风格已很难寻觅,重新振兴雕塑艺术已迫在眉睫。1931年,已步入中年的王子云毅然放弃安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继他的得意门生,后来的雕塑泰斗刘开渠之后负笈到法兰西学习雕塑,从此确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借鉴西洋雕塑,融西洋雕塑的写实风格于中国雕塑,吸纳西方的考古手段研究中国古代雕塑。而终极目的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发展中国的现代雕塑艺术,使现代雕塑更精确、更完美。他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学习;1934年毕业后,为了进一步研究雕塑艺术,又转入巴黎高等装饰艺术学校雕塑系就读,并以优异成绩被法国著名雕塑家朗多维斯克教授选为入室弟子。他夜以继日地苦学、苦练,决心要在巴黎这座艺术殿堂里为中国人寻找一块展示自己的地方。他的油画作品《杭州之雨》、《巴黎协和广场》和雕塑作品《少女》等先后参加了巴黎“秋季沙龙”、“春季沙龙”、“独立沙龙”等美术展览会,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载入法国《现代艺术家辞典》的唯一中国画家。留学期间,他曾趁假期到意大利、希腊、德国观摩,考察西方雕塑艺术,佛罗伦萨的乌菲济艺术馆、雅典城邦丰富而辉煌的雕刻、浮雕艺术强烈地震撼了他的灵魂,给了他丰富的启迪。他领悟到:那些巨大的石雕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不善于运用独特的雕塑语言充分地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要如此,只有作者把对客观世界的真诚感受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准确地表现出来,在完美的艺术语境中恰如其分地诠释,才能使观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作品才能称得起艺术品。他精心研究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法国雕塑家罗丹等的雕塑艺术。他们的创作以精湛、完美的技巧,壮阔、宏伟的气魄和透彻、深刻的思想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内心世界,以丰富多样的雕塑手法,塑造出神态栩栩如生和富有极强表现力的艺术形象,都是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杰出代表,他要沿着他们开拓的创作道路前进。

上世纪三十年代,现代雕塑艺术在刘开渠等的倡导下,发生了广泛的影响,追随者一天天多起来。以刘开渠、王子云为代表的雕塑艺术家大声疾呼、著书立说,极力从意识领域挽救中国雕塑的严重危机,并以创作实践,兑现自己的主张,通过雕塑反映腥风血雨的抗日战争现实,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上的独创性,使中国雕塑艺术出现了一洗颓靡之风的重大转折,在中国雕塑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940年,日本侵华战争的炮火已经燃烧到了中国的大西北,以王子云为团长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为抢救收集尚未被敌军占领地区的文物和艺术品,往返10万里,在大西北地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考察,各类文物遗址及艺术文物就发现数百处(件),速写图、写生图、照片、拓片、摹本和大量的堪称国内艺术文物界首例的模铸不胜枚举。他们翻铸的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等石雕,风格雄健质朴,大气磅礴,反映了西汉王朝强大的国力。这类作品在西安“汉唐陵墓艺术展览会”展出,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自信心。受到教育的除了普通民众,诸如国民政府的要员陈立夫、张继、周钟岳,文化名人郭沫若,美国副总统威尔斯基等也都给予极高评价。从二十年代起,王子云先生任教于北京美术学校、中山大学、杭州西湖艺术院。1937年留法回国后,又先后任教于杭州艺专、南京艺专、西北大学;建国后任教于成都美专、西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在他看来,中国要培养一大批卓有成就的雕塑艺术家,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把雕塑艺术教育普及到全社会,借此教育全体国民,增进民族意识,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文化地位更为重要。同时,广大群众对雕塑艺术品的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也能成长一批民间雕塑人材。1941年,他率团到达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水峡口小千佛洞,对历代壁画和雕塑临摹和系统研究,那满窟满室、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塑像灿如繁星,尤其千佛洞第79窟以真人为雕塑范本的泥塑菩萨,上身,面部粉白黛黑,形象逼真,禁欲主义的色彩大大收敛了,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考察归来,他冲破重重阻力,在山城重庆举办了我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并敦促政府成立了敦煌文物管理所,这对保护和研究敦煌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西是周秦、汉唐故地,是中国固有文明之所在,1945年到1948年,他自费徒步对陕西文物古迹,特别是对唐陵墓艺术进行调查研究,曾不止一次地去茂陵汉武帝墓、霍去病墓仔细考察,并对东汉厚葬之风遗留的大量文物和埋葬在陕西汉中一带、绵亘三百余里的唐代十八帝王陵墓上的石雕进行了反复研究:献陵石虎概括而写实的风格,昭陵六骏生动的造型和英俊、刚毅的神韵,乾陵石雕强大而又堂皇的阵容,以及为武则天之母杨氏建造的顺陵立狮、坐狮高大而威猛的气势,无不闪现着光辉灿烂的大唐气象。抗战胜利以后,王子云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兼文物研究室主任,他利用教学之余搜罗、研究西安内外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在西安街头巷尾的寻觅里,发现了唐代韦氏合葬石椁和被誉为“中国的维纳斯”的唐代女性断臂石雕,这在中国考古史和雕塑艺术研究领域均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期间,他还编写了《汉唐陵墓艺术》、《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秦汉瓦当图录》等书稿,给有志于学习研究考古学和雕塑装饰艺术的后辈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超级秘书网

上世纪七十年初,他受国家指派,到全国各地考察古代陵墓、研究出土文物。当时,各地派性斗争仍在延续,地方机构很难行使职权,考察困难重重。期间,他曾回到故乡萧县考察,县里只能委派一名股长接待,车辆和吃、住安排颇费周折,但他毫无怨言。以耄耋之年,老衰之躯穿梭于山岗、河湖、原野之间,每至夜深才能回到住处,饭后仍挑灯夜战,整理考察笔记。以后,又考察了山东济宁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原始社会陶器。江苏铜山县的汉墓、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随葬俑坑”,贵州兴义出土的东汉铜马等等,足迹遍及全国,他呕心沥血,为研究雕塑艺术和考古日日夜夜穷思苦索。

他的传世雕塑作品很多,先后为解放川西烈士建造了《无名英雄像》,设计了解放临汾、太原攻城战雕塑模型,革命圣地延安模型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内的雕塑等等,为现代雕塑艺术增添了一笔笔经典之作。

王子云先生还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学术研究和美术史论方面的论文,出版了《唐代雕塑选集》、《中国古代石刻线画》、《中国美术简史》、《中国古代雕塑百图》、《陕西石雕刻》和70余万字的我国第一部雕塑史专著《中国雕塑艺术史》,60余万字的《中外美术考古游记》等,为我们研究雕塑艺术和考古奠定了坚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萧县英才,中共萧县县委组织部、萧县地方志办公室,方志出版社:1995年12月

雕塑艺术论文第2篇

沉默的雕塑“活”起来

1979年,王克平的木雕《沉默》、《呼吸》、《万万岁》等作品不仅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还成为这一时期最能体现雕塑创新和变革成就的代表性作品。王克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个人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批判和干预。这种尝试对当时中国雕塑走出“法式”、“苏式”桎梏,进行现代转型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王克平作品所表达的批判精神恰好是被中国雕塑长期忽略的。王克平还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语言方式,他背离了传统的雕塑方式,大胆地引入了“荒诞”和“变形”的概念,这对后来雕塑艺术在形式上的创造也有着重要作用。

80年代初期高校招生制度的改变,对中国雕塑格局重新洗牌。新一代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雕塑专业的学生进校后,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思考、学习、探索的风气在校园形成。

80年代的雕塑创作呈现出了各种活跃的状态。从作品的整体面貌看,主要分为四个基本类型。一是补课型:学习西方古典雕塑的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倾向于视觉审美。二是形式探索型:这类人比较多,通过各种方式,接受了西方现代雕塑的资讯,从事形式语言的探讨,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和语言,进行抽象、半抽象的实验,进行新材料的尝试。三是民族型: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在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体系之后,一部分雕塑家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影响的同时,自觉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雕塑进行嫁接和融合,希望完成民族雕塑的现代转化。四是观念型:在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的同时,寄寓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叛、批判的立场。观念性和颠覆性比较强的雕塑作品,出现在“八五新潮”时期的一些艺术社团和群落中。例如“厦门达达”、“厦门五人展”、“上海首届青年美展”、“八五新空间展”、“太原现代艺术展”、“观念21艺术展”等,其中参加展览的雕塑家,大多有学院教育的背景。

雕塑观念和文化转型

进入90年代,经济的中国取代了政治的中国,80年代的群体性、精神性、理想性开始被90年代的个体性、世俗性、商业性所取代。在这个背景上,1992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雕塑界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变,我们把它称之为观念和文化的转型。

雕塑文化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92年的“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这个展览在90年代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它唤起了雕塑界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改变了雕塑界长期以来在学术边缘徘徊的局面,理论家、批评家开始集中介入雕塑界的活动。可以说,在自觉层面上的当代雕塑创作由此被启动了。

在此之后,当代雕塑的展览接踵而至:例如,1994年,隋建国、展望、傅中望、张永见、姜杰的雕塑作品展;1995年李秀勤、陈妍音、姜杰的三位女雕塑家的作品展;95雕塑、装置提名展;1996年,雕塑与当代文化——第四回文献展等等。

中国雕塑的面貌在1992年以后开始大变,它们呈现出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基本特征:雕塑艺术开始由审美走向文化,由语言形式的问题,转为观念的问题。如果过去人们更多的从美的形式出发,把雕塑看作一种形式的创造的话,现在,文化意识、观念的表达成为更加关注的内容。雕塑家们不再是从既定的、先入为主的概念出发,而是从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来表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雕塑家们不再强调整体性,而是以多元化的方式,体现出一种清醒、冷静的批判意识。雕塑家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不再是大而空的,而是从人们感性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过去从不为人关注的生活场景,开始进入到雕塑的表现范围。

在艺术上,他们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借用各种表现手段,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门类壁垒,强调通融的必要性,雕塑更多地走出围城,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融合。他们的表现手段也早已走出了过去单一的方式,变得丰富多样。艺术家们开始从过去的精英主义意识中走出来,强调与大众交流的可能性,开始借用大众文化的资源,表现更具有当下色彩的生活。

虚拟的雕塑

2000年以后,在当代雕塑中,一批新人崭露头角。一种新锐的雕塑模式,为一批在校或刚刚毕业的青年雕塑家所创造。对这批年轻的雕塑家来说,他们的雕塑来自虚拟的世界,来自图像、影像的世界,来自动漫和游戏,来自广告和网络。

它们已经不再强调雕塑的身份和门类的特殊性,而是和当代的图像世界搅和在一起。如果说,装置、行为是从空间形态上对雕塑进行解构,那么这类雕塑则是从内涵上对雕塑进行解构。它们将雕塑卡通化,将立体平面化,将凝固动画化……雕塑的传统特征在这里都变成了昨日黄花。

具体来说,虚拟雕塑形象开始大量出现。这是图像化了的人,虚拟的人。这些人,这些人所活动的具体生活场景,围绕人物的环境,都很难再一一找到现实的原型和对应物。

大量的人物是拼接、挪用、并置的,甚至是“关公战秦琼”似的“恶”搞。实际上,人的形象在雕塑中,只是一种图像资源,古与今,中国与外国,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都可以在这里消弭;经典的雕塑图示,可以被随心所欲地搬用……

雕塑在视觉上变得色彩斑斓。图像时代也是吸引眼球的时代,色彩在这个时期的雕塑中变得十分重要。艳丽、光洁的外表,绚烂的色彩,成为这个时期雕塑的视觉特征之一。

雕塑造型上的卡通、动漫趣味浓厚。年轻一代的视觉资源大量来自电视、电脑,因此,雕塑受卡通和动漫影响的痕迹非常重。人物的比例、色彩、调侃谐谑的趣味,无不让人清楚地看到视觉时代主流媒介对雕塑的影响。

这批雕塑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陈文令的《幸福生活》、陈长伟的《12生肖》、韩璐的《向左走·向右走》、张戈的《蹦蹦跳》、尹智欣的《舞蹈》、唐勇的《我与我的对话》、王冕的《西游新记》、刘佳的《人间戏剧系列》、罗振鸿的《人物系列》……

走向世界寻找中国

2000年以后,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的两条轨迹,构成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学术目标。

“走向世界”就是走出国门,在国际平台上展示,推介中国的雕塑文化。

如果说90年代中国当代雕塑家对外交流是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国际雕塑活动并进行对话,那么2000年以后,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中国当代雕塑家开始集体出发,在国外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显然,这种集体行为,无论在规模和声势上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往。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它在文化上对外交流的渴望也愈加强烈。这些年,中法文化年的雕塑展、奥运雕塑国际巡展等中国雕塑的国外展越来越多,由此看来,中国雕塑走向世界的趋势将不可阻挡。

雕塑艺术论文第3篇

说到中国古代雕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山西大同地区。大同地区古代雕塑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塑博物馆”。大同地区古代雕塑资源具有规模庞大、类别多样、内容全面的整体特征;大同地区古代雕塑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大同地区古代雕塑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质和地域特色,鲜明地展现了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血脉和精神风貌。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又因其现存造像数量多、质量高,被冠以“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的美称。云冈石窟是北魏一个朝代完成建造的,在文化传统、审美倾向和艺术表达方面体现了相对完整而统一的时代性。按开凿时间和艺术风格,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早期风格以“昙曜五窟”为代表,具有雄浑、质朴的西域风格;中期石窟无论在内容题材还是造像组合样式上都更为丰富多变,显现出了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北魏艺术风格;晚期石窟造像风格则呈现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汉化倾向。云冈石窟形象地展示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演进历程,记录了佛教造像在中国走向世俗化、民族化的发展轨迹。善化寺是我国目前辽金建筑布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寺院,也是辽金时期一座重要的华严密教寺院。寺中大雄宝殿内佛坛塑有五方佛和二弟子二菩萨立像,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像。二十四个护法诸天,表情丰富,身份、神态各异,显得异常生动。华严寺位于山大同市西南,创建于辽代,是辽代是西京重要的皇家祖庙。薄伽教藏殿内遗存塑像三十一尊,中间端坐着慈祥庄重的三世佛,两侧为弟子、菩萨和供养童子。殿内菩萨形象各异,神态端庄,具有娴淑的女性风范。其中一座斜倚站立的合掌露齿菩萨像,被郭沫若先生誉为“东方维纳斯”,身体略向右倾斜,优雅的S形曲线与著名的米洛的维纳斯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同被誉为“龙壁之城”,现存龙壁九座,最富盛名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代王朱桂府前的九龙壁。九龙壁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该影壁长约四十五米、壁高八米、厚约两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九龙壁之首。壁面采用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中间位置平均分布着九条气势磅礴的飞龙浮雕形象,两侧则装饰有日月图案。整组影壁气势恢宏、主次分明、色彩绚丽。大同雕塑资源除了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北魏石窟雕塑艺术,以华严寺善化寺为代表的辽金彩塑,以九龙壁为代表的明代龙壁外,还包括数量众多的陵墓雕塑,如棺床、棺室雕刻;大同地区还遗存不少建筑刻件,例如瓦当、石门、脊兽等;大同地区民间还有许多器物雕塑流传于世,例如瓷器、青铜器、金银器上的雕塑装饰等。

二大同古代雕塑艺术符号梳理及应用策略

(一)造型符号

雕塑艺术是三维的空间实体艺术,因其三维实体性、可视性和可触性,有别于其他造型艺术门类。雕塑从空间出发,多角度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是二维造型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表现优势和审美力量。优秀的雕塑造型符号不仅在艺术层面上来源于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更在精神层面上成为地域精神的物化表现。例如美国的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图1)就是一个造型符号的成功范例。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于1876年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赠送的礼物,雕塑形象是一位希腊少女,她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则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铁链。自由女神像从落成之日起,就受到美国民众的喜爱,成为纽约港口的标志性雕像。而作品背后蕴含的自由、民主精神,使得自由女神这一造型符号成为美国精神的标志。在我看来大,大同地区也有类似自由女神一般,可代表大同古代雕塑风貌的造型符号,比如说云冈石窟第二十窟主佛(图2),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露天大佛”。主佛面部造型丰满圆润,鼻梁高挺,双目有神,身着袒右肩式袈裟,正襟端坐。整体雕刻手法刚健雄浑、洗练概括,不仅是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也当属于北魏佛像的经典作品。与此同时,云冈石窟第二十窟“露天大佛”也是大同旅游产业的标志性元素,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凡是到云冈石窟参观的游客,都会与“露天大佛”合影留念,很多大同特色产品和产业都采用“露天大佛”的形象融入其品牌标志,由此说明“露天大佛”可以称得上是大同标志性的古代雕塑造型符号。但是目前“露天大佛”的雕塑衍生品形式较为单一,基本都是以整体坐像浮雕或者头部局部圆雕的形式,材料则多为煤矸石或树脂,缺乏创意点,很难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亟待我们继续挖掘其艺术特色和创意植入点。

(二)色彩符号

色彩符号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部分,它能够代表一个地域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地人民对颜色的喜好,具备一定的象征,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审美和视觉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如果你来过善化寺大雄宝殿,一定会对殿内彩塑华丽辉煌、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善化寺大雄宝殿金代原装彩塑采用多层晕染、金彩并植、精描细刻的手法,特别是胁侍菩萨和诸天像的冠戴和服装上的敷金,更是金彩辉映,灿然若写。在二十四诸天及胁侍菩萨塑像中,金纹织绣的丝绸服装,兼用了贴金、描金、剔金、沥粉、平涂、罩染、刮刻等多种方法,以表现其华丽浮凸的不同丝绸质地。如金锦绣纹,即先在沥粉勾勒出的花纹内贴金,上面敷彩,然后用一种尖利的刀笔刮刻除花纹,以除去上面的彩色,露出金底,从而表现出织绣金纹那种高低起伏、粗细相间、复杂繁密、华丽绚烂的真实效果。这种金彩并植、精描细刻的彩塑风格,体现了金人尚“金”的时代风尚。善化寺彩塑中金色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存留有原有色彩的诸天服装,配色复杂,组织华美,究其原因,应与辽金少数民族喜爱饰金,尤其是金人尚“金”的风尚有直接关系。在大同古代雕塑衍生品开发中,可以尝试开发一系列以金色为主题的彩塑衍生品。彩塑衍生品的开发在市场上目前尚属空白,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力。在开发中,可以借鉴传统的贴金工艺,塑、绘、贴金三者相结合,将大同地区古代彩塑的金色气质充分表达出来。

(三)服饰符号

大同地区雕塑资源以古代雕塑为主,其中佛教雕塑更是占有极大的比例。因此,佛教雕塑的服饰特色,以及佛教雕塑中对于衣纹的处理手法也作为大同古代雕塑衍生品的开发中的一个特色,将古代佛教服饰文化与雕塑相结合,开发一系列以服饰为内容的雕塑衍生品。我们以云冈石窟佛像雕塑服饰为例。云冈石窟早期佛像雕塑的服饰多采用袒右肩式和通肩式两种。所谓袒右肩式,即袈裟自后背处开始覆盖整个左肩,右侧斜搭右肩一角,露出右侧胸部以上位置和右臂。而通肩式,则是犍陀罗佛教的特色服饰特点,即大衣领口呈U形,衣纹从两肩头高点向下汇合呈一系列如水波纹般的涟漪形态。而到了云冈石窟中期佛像,特别是太和十三年后建成的佛像,明显地具有了南朝服饰的风格,体现了褒衣博带的佛装特色。所谓“褒衣博带”是指衣袖宽、衣裾长。鲜卑族的服饰一般采用窄袖的款式,一方面便于马上骑射,另一方面可以抵御风沙严寒。而窄袖向“褒衣博带”的转变便与拓跋鲜卑政权为加快汉化步伐而实行的服装改革相关。据《魏书》记载,太和十年,“帝始服衮冕”。服装改制引发了雕塑艺术的形制变化,云冈第1、2窟、第5、6窟和第11至13窟等中期石窟中的佛像或多或少都含有褒衣博带的服饰特色。而云冈石窟晚期佛像则基本全部采用了褒衣博带的佛装。云冈石窟佛装的多重风格,不仅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而且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拓跋鲜卑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宗教价值。服饰符号在艺术衍生品中应用较好的范例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发的吉祥物“壮壮美美”。两个吉祥物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吉祥龙凤,而身上穿着的便是清朝皇帝和皇后的龙袍和凤袍。无论是服饰本身还是朝珠、龙帽、凤冠等配饰都经过相关专家考证,以达到还原服饰特色的艺术效果。这种以卡通形象为主体,配以具有民族或历史传统服饰为特色的雕塑衍生品设计模式,能够亲近消费者,并为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发挥巨大作用。服饰符号应用于大同古代雕塑衍生品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此种成功的设计模式,运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配以云冈石窟各时期特有的佛装,成组展现云冈服饰文化特色。

(四)纹饰符号

在大同古代雕塑中,包含着很多具有本土特色的纹饰符号。例如云冈石窟的忍冬纹、莲花纹等植物纹样,以及大同龙壁的龙形瑞兽纹样。纹饰符号有其独特的象征性,人们通过一系列欣赏活动后对纹饰的思维和认识不断完善,纹饰的象征意义也随之产生。相信每个参观完九龙壁的游客,都会感叹于龙壁的精美壮丽,并为身中华民族的子孙感到由衷的自豪而骄傲,这就是纹饰符号象征意义给人心理带来的滋养和震颤。九龙壁横向长条形壁面上均匀分布着九条高浮雕龙形象,龙与龙之间穿插布置着山石、流水、珊瑚等形象,造成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的对比关系。九条龙中,位于中心的龙其位置正对着代王府的中轴线,采用了端坐静观的样式和代表了皇家尊贵的正黄色,龙身呈半围合之势,从形制上看,可以说是九龙之首。除中心位置的龙外,其余八条龙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排列,但在细节上会略有不同,整体和谐而又不雷同,体现多元化的视觉美感。离中心最近的第一对浅黄色龙,采用飞翔的姿态,龙身呈“S”形蜷曲状,龙头朝向左侧眺望。从中心向外左右分布的第二对龙龙头朝向右边,仿佛在云海之间盘旋上升。第三对紫色的龙,神态更为严肃庄重,似乎以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从空中俯冲而下。东面第一条龙和西面第一条龙是首尾呼应的一对黄绿相间的坐龙,表情严肃,气势磅礴。九龙壁整体构图疏密得当,浮雕造型简洁有力,色彩丰富华丽,堪称中国龙壁中的精品。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符号,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性格的最好体现,可以说龙形纹饰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艺术的漫漫长路,在雕塑、建筑、绘画和服饰等艺术门类中都有所体现。龙是象征吉祥的纹饰符号,代表了平安、尊贵等美好寓意,而中国人也自诩为“龙的传人”。围绕着龙这一传统瑞兽纹饰符号,国内外很多博物馆制作了相关雕塑艺术衍生品。例如英国大英博物馆开发了以中国龙浮雕、明代青花瓷瓶和“龙”字印章相结合的中国龙钥匙圈;辽宁省博物馆根据馆藏玉猪龙设计制作的等比例大小的岫玉仿真雕塑衍生品;上海博物馆根据馆藏四龙纹铜镜的花纹制作的男士法式衬衫袖扣。大同九龙壁的龙形纹饰有数量多、动态多样,色彩丰富的特点,且浮雕的立体形式更利于雕塑衍生品造型的设计,因此龙形纹样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纹饰符号素材。

三、结语

雕塑艺术论文第4篇

城市雕塑的兴起实现了生活艺术化,艺术从少数人享有的高雅文化,发展到现代意义上的公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此而产生的公众艺术的代表——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建设中“点睛”之笔,从美术馆“高山仰止”的神坛,逐步走向平和、互动的公众文化空间,进入到平常世界下,接受大众的认识和交流。它比起美术馆的作品,可以更好地与观众面对面沟通,因为它本身就存在和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里。例如,城市雕塑中的优秀作品《深圳人的一天》就是将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化的典型代表。这组平民化雕塑,遵循着随机性的原则,分别选定了18位生活在城市的不同层面、不同职业的普通人作为模特,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逐一将他们翻模铸造成铜像,并将他们的生活情况篆刻在雕像旁。过去的雕塑只表现伟人、英雄和神灵的形象,转向了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普通人生活。他们摆脱了高高的底座,被随意安放在公共活动设施旁,人物的相貌、身材、服装、表情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成了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雕塑融入城市生活的尝试,更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体现。城市雕塑作为生活中的审美艺术,具备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结合,用生活化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与人们进行对话,关怀和尊重人们的情感,反映公众的理想和生活,对民众的艺术审美起到引导和塑造作用。城市雕塑改变了艺术“自娱自乐”的形式发展成为一种“公众狂欢”,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的心灵愉悦来实现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所缺失的情感补偿,是高度物化的社会集体性的宣泄,弥补了现代人的心理空缺,使人们逐渐成为真正全面而丰富的“人”。

2城市雕塑在城市审美中的作用

城市雕塑在建设中所强调的是空间形态、设计材料的构成、雕塑色彩的配置以及与城市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城市雕塑的构思、设计与建设应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民族传统文化、城市的发展建设理念为基础,通过雕塑作品充分表达出城市品位和形象。从城市雕塑诞生的第一天起,城市雕塑就担负着记载历史、鼓舞人心的作用。无论是巴黎凯旋门中激励法国大革命的《马赛曲》,还是俄罗斯立国象征的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骑马像》或者被称为美国国家纪念碑的拉什莫尔四位美国总统像,每一件都蕴涵着巨大的精神内涵。城市雕塑在塑造城市形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1凝聚历史、传承城市文明

城市雕塑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是文明与进步的真实写照。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间文化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传神的眼睛”“、凝固的华美乐章”“、立体的绘画”“、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不但记载着城市建设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而且可以传承人类的文明与文化的发展。

2.2打造品牌、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水平,是城市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城市雕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它们与建筑、园林互相映衬,不仅对城市起着艺术性的美化作用,而且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与经济文化发展。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就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用雕塑的形式把经典的人物或事件记录下来,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发展,这些城市雕塑就会演变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文文化景观和城市的特色景观。对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以及知名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3城市雕塑对塑造城市景观的审美价值

雕塑艺术论文第5篇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象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象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WWW.133229.COM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纪念性雕刻在帝王上大夫染指绘画之前的西汉时代偶有创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欣赏教材都有介绍的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此外,东汉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现存的古代纪念性雕刻,实属凤毛麟角。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

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八、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

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雕塑艺术论文第6篇

冰雪雕塑是大学校园中是高校校园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雕塑艺术具有很多做勇敢,如:加强审美教育、利于校园文化气氛的形成、加快文化之间的沟通,具体表现如下:

1.引导作用

雕塑艺术能够满足师生们感官和感觉上的追求,它作为一种存在于校园文化中的内涵丰富的立体艺术形式,通过视觉上的影响对校园空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对师生的心灵追求和思想追求做出了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也会得到更好的塑造,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

2.文化沟通作用与亲近感

师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受到雕塑艺术独特魅力的影响,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给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沟通都会得到促进。

3.审美教育功能

性格的培养和塑造以及陶冶作用就是所谓的审美教育功能。好的冰雪雕塑是激发学生进取精神和凝聚力量的基本,是大学文化的有形的物质载体,可以在无言中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和陶冶,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得到升华。校园软实力的物化是通过冰雪雕塑来表现的,它能够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和装饰,利于校园学习气氛的营造,提升了校园品位,丰富了师生们的精神内涵。

二、校园冰雪雕塑作品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1.设计原则

(1)生态化原则

生态化设计最理想的理念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天人合一”,这也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已有的环境为基础,根据地形地貌并且按照该地生长的绿色植被,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合理的植物色彩配合,提升作品的美观度,这也是高校校园的冰雪雕塑设计中必备的,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给人以没的享受。

(2)人性化原则

雕塑和人之间的交流关系是现代校园之中的冰雪雕塑的重中之重,所以冰雪雕塑也不仅仅只有观赏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会受到地域、文化、时间、文化的影响,他们可以穿越国界让人们进行过跨越时空和实践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的形成能够让人们对学校的历史还有作者情怀的感知更加深刻,学生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还能引发思考,陶冶情操。

(3)整体性原则

为了让雕塑作品和空间、地域、人文以及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就要实现校园冰雪雕塑在设计时与校园环境中的建筑、山水以及植物等景观元素之间的对应和结合。同样的,对环境问题和历史文化等问题的重视是校园冰雪雕塑设计的时代的反映。

(4)空间性原则

就空间来讲,校园冰雪的雕塑使用的都是公共的空间,就导致了空间的有限性,不同于其他的空间,它的范围比之公共空间还要小上许多,所以在雕塑数量的尺度上更需要注意。在主题、尺度、手法的选择是设计艺术雕塑时最要注意的,要完美地和环境相协调。

(5)文化性原则

冰雪雕塑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它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尽善尽美地体现出这一大学的民族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科技先进文化。

(6)创新性原则

不断地取长补短、查缺补漏,是现代冰雪雕塑设计的精髓,它学习了以往的设计精华,还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各种艺术流派的风格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扬弃,新成果的现代的具有创新性的冰雪雕塑,这样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和思想成果的提高。运用了“洋为中用”和“古为今用”方法,对此进行创新,使校园环境更有美感。

2.设计方法

(1)设计调研

受众心理审美、校园文化和环境、行为方式等都是调研的主要内容,在更加细致的方面还包括了雕塑的位置、主题、形状的选择,以及处理细节等等。点烟的方法主要包括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利于对数据和资料的统计。

(2)题材选择

大学校园冰雪雕塑的题材选择主要依靠相关的地域文化、科技文化、历史文化、世界文化、传统文化这些方面着眼,选择如图形雕塑、人物雕塑、内涵丰富的实物雕塑、自然雕塑等为原型,对校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进行体现。

(3)位置选择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是选择雕塑位置的重要因素,要特别注意雕塑的空间朝向和视角方向,达到光影良好的效果。

(4)体量设计

作品的内涵完全可以通过雕塑的尺寸设计和体量来影响,相比于城市来讲,校园的空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大多数的校园雕塑尽量参考真人,达到尺度的统一,人和雕塑之间的距离也就缩小了,产生一种亲近感,让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缩小。

(5)造型设计

公众们都可以接受的形象是在校园雕塑设计时最主要的,也就体现出了造型在冰雪雕塑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运用夸张的方法把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和常见物品扩大化,人们的好奇和兴趣也会随着超大尺度的雕塑的出现而提高。

(6)色彩设计

雕塑艺术论文第7篇

与希腊雕塑相比,古罗马人在肖像雕塑作品中把追求肖像的真实肖似放在了同等地位,甚至在一些优秀的作品中,雕塑家不仅做到了外形的逼真,而且还使作品凸显出一定的人物个性。虽然古罗马雕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希腊雕像的艺术风格,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古罗马人为了祭拜祖先而制作遗容肖像,从而发展出了古罗马雕像的真实再现性风格。纵观古罗马肖像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中,始终都存在着美化与写实这两种倾向。美化即理想化,也就是重点强调夸张人物英雄般的气概,特别是那些手握政权的首领,渴望自己有着与神一样的容貌特征和力量。于是,古罗马雕塑家在创作这些首领的肖像时,希腊神像雕塑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现成的范本。写实即忠实于客观个体形象,把对象外在的容貌和内在的气质特征真实地表现出来。

二、奥古斯都雕像

奥古斯都的雕塑作品无计其数且丰富多样,有穿托加祭司状的,有英雄般立姿的,也有代表他青春不老的胸像等等。在这里,笔者以一尊普利马———波尔塔的“奥古斯都”雕像分析为主体来探讨古罗马雕塑美化与写实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从图像上看,熟悉希腊古典雕塑的观者都可以一眼看出此尊雕塑有着神一般的英雄气概,毫无疑问,美化的艺术手法在这里占据了上风。在当时,对所塑人物理想化,希腊神话题材雕塑是最好不过的范本了。而从制作祖先蜡质遗容发展起来的古罗马雕塑,又有着自己特有的写实风格。如何把这两种风格揉捏在一起,就成了当时艺术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于是,雕塑家在人物特征基本写实的情况下,通过借鉴和运用希腊神话特有“人物”或“物什”这一象征性手法,来达到作者想要表现的既美化又不脱离客观对象的目的。在古罗马的雕塑中,那些象征性的局部不是为其自身而存在,我们必须从作品以外的特定历史情况以及社会风尚去观察它们,这样才有可能“读懂”这些象征性细节的内涵。如果缺乏对希腊神话故事、希腊古典雕塑和古罗马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观众就会如潘诺夫斯基假设的《最后的晚餐》在南美土著的眼中仅是一群人的宴饮一样。从图像上来看,这不过是一个穿着盔甲、光着脚丫、面部表情严峻沉着的青年。而这样的结论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差之十万八千里。那么这个主题是如何通过雕塑艺术清晰地传达给观众的呢?我们看盔甲的正中间是一个士兵在接受一杆旗标。从他们的着装我们可以清晰辨认出:右边士兵身穿典型的罗马军服,他右手伸出准备接受旗标;左边是一个穿着宽松服饰(当时东方人的标志)的双手拿旗标的帕提亚人,旗标的顶头立着一只鹰(鹰是宙斯的宠物,象征统治与权威),他正在把旗标递给罗马士兵。这里的士兵实际就是整个罗马军队或者罗马人民的代表,而那个帕提亚人同样也代表着整个帕提亚,旗标的收回标志着胜利果实的收获。旗标的收回、胸甲下方的大地之母忒路斯手举满盛丰产水果的丰饶角,这都预示着美好和平;而胸甲上方的天神双手高举华盖,这象征着和平已经降临整个古罗马帝国。再看胸甲四角:右下方是手持七弦琴的音乐神阿波罗,左下方是骑着鹿的狩猎女神狄安娜,胸甲右上侧是驾驶四驾太阳车的太阳神索尔(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左上侧是手持火柱的月亮女神卢娜(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在古代的希腊,人们对体力与美给予了普遍而崇高的估价。体魄的强健、意志的锻炼,对于祖国保卫者———民军参加者的培养来说,意义非凡。希腊学校的基本课程内容就是运动、竞技训练,无论男女老少,都把经常的锻炼视为一个和谐发展的漂亮人的必要因素。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对参与者肉体上和精神上双重的检阅,胜利者会赢得鲜花和掌声,同时人们还会为其树立雕像。在当时希腊人的实际生活中,人们也的确着装很少,一般也就一件套衫。而在古代的罗马,人们的服饰则丰富多彩,内着内衣和托尼外套托迦,还有着大披肩、短披风、带风帽的大氅、长袍、蒙头长袍、军袍、羊毛短袍等各式披风。古罗马的学校也不再仅仅以体力锻炼为主要目的,他们教授学生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早期男女孩都要学习读、写和算术,较大年龄的男孩还要接受修辞学的训练。时代不同,雕塑艺术也随之发生变化,除了直接复制的希腊雕塑之外,着托迦的雕塑在古罗马基本占据着主流,只有少数的雕塑还是创作的。具体到这尊普利马———波尔塔的奥古斯都雕像上,奥古斯都身着盔甲,左手托缠绕腰间的斗篷。而与希腊诸神雕塑的联系就在于奥古斯都光着的双脚,这就意味着雕塑中的他是一位英雄,甚至俨然就是一个神。他脚边骑着海豚的小孩则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丘比特,丘比特的出现,更加预示着奥古斯都犹如神灵一样的身份。

三、《奥古斯都》与《持矛者》雕塑动态比较

我们再来看看这尊奥古斯都雕像的动态,相信熟悉希腊古典雕塑的人都会想起坡力克利特的《持矛者》,除去右手姿势的不同,其它各方面均是惊人的相似。这尊《持矛者》雕像是古典风格的代表,很好地利用了“对偶倒列”艺术手法,通过右侧收缩与左侧伸展这一对衬来达到动态的平衡,打破了古风时期雕像左右两边基本互为镜像的那种静止的对称。这一古典“对偶倒列”艺术手法,被后世艺术家一遍又一遍的运用,赋予了许多艺术作品中各种人物形象以非常生动有力的感觉。《持矛者》精心的姿态设计、安详的形象、威严的气氛肯定也深深地打动了古罗马的雕塑家,这从普利马———波尔塔的奥古斯都雕像上就可以窥见一斑,其骨架结构基本与《持矛者》雕像如出一辙。毫无疑问,表现人民对统治者权力的尊敬和对其伟大的赞赏,才是奥古斯都塑像的目的所在。而《持矛者》意在表现人的英雄气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对于人的崇高品质的尊重,这显然与奥古斯都雕像的表达意图有差入。那么,雕刻家是如何在美化和写实两种艺术手法中采取一种折衷,神话与现实互相结合塑造出奥古斯都的形象呢?首先,《持矛者》表现的肯定不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个体,而是一个希腊人民想象中的神的形象。如果完全按《持矛者》的形象来塑造奥古斯都,那就失去了与现实的联系,奥古斯都仅仅是个神的形象而非特定的奥古斯都本人;而实际生活中的奥古斯都则身体矮小、体弱多病、面容苍白,如果按现实中的这些特征来写实塑造雕像肯定也是行不通的。于是,雕刻家就在基本忠实奥古斯都真正面貌的基础上做了许多理想化的修改,使其面容显得威严高贵,这样才能与《持矛者》纯正的体型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不至于头身脱节。其次,《持矛者》雕像表现的是形象。如此塑造英雄形象,对于当时的希腊人来说是很正常自然的。但对古罗马人而言,特别是对一个古罗马传统礼节的统领者而言,塑造成这种形象就显然不合时宜了。再次,《持矛者》反映的是一种生活常态,没有视线的焦点和方向,缺少统领者的威严气概。如梦一般地散步于空间对古罗马皇帝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与之相反,他应该以一个统治者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向古罗马的臣民直接演讲并统领他们。相比《持矛者》,奥古斯都的头抬了起来看着前方,右臂不再自然垂落,而是扬起成了一种指挥的姿势。通过视线和手势的修改,奥古斯都似乎在以他伟大的个性力量支配着眼前的空间。

四、结论

雕塑艺术论文第8篇

(一)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雕像的抽象表现形式是写实表现形式的基础,写实雕像表现手法来源于抽象雕塑的启发,承载了抽象雕塑的天然美感,并深度刻画出具体的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随着世界文化交流以及新晋美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更偏向于抽象化。根据以上分析具体概述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1.抽象雕塑,抽象雕塑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对细节部分的深入刻画,保留了雕刻的原始美感,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思考象征意义。

2.写实雕塑,写实雕塑在抽象雕塑的基础之上,对所表达的对象深度刻画,主要表达客观事实。在写实雕塑方面,古罗马人一直是先驱,正因为古罗马人的精益求精,才能将丰富的古代艺术文明流传至今,为后世艺术追求者奠定了基础。

(二)依附雕塑与独立雕塑

依附雕塑即雕塑体或雕塑空间,围绕或者依附与其他空间而存在,一方面为主体物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凸显出雕塑物自身的特点,主体物和雕塑物相互衬托,成为这一空间内的标志。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哥特建筑上的依附雕塑,每一个人物刻画的细致传神,不仅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更美化了建筑体使之更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独立雕塑是指在独立空间中,通过艺术手法而展现出来的雕刻艺术,独立雕塑的创作一般不受周围环境影响,但要结合特定环境的事物背景拟定创作方向。例如,湖南长沙的雕像,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雕像,全身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充分表达出的伟岸形象。

二、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雕塑属于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集中表现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点,因此,城市雕塑必学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以及城市地域特点而设,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具体来说城市雕塑与环境有以下几点关系:

1.在城市空间中设立雕塑作品,起到了为该环境画龙点睛,为环境增添趣味性的作用,是环境与雕塑相互融合的自然空间。

2.城市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为雕塑的主题设定和创作奠定了基础和导向,城市雕塑反映了当地民众的集体诉求和精神状态。因此,环境和城市雕塑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雕塑的创作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建,环境也缺少不了城市雕塑的美化和象征作用。

三、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雕塑艺术论文第9篇

动势即动作的方向。没有什么比运动的东西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如同看电影,好莱坞动作片华丽酷炫的荧幕效果绝对比节奏缓慢、情节平淡的纪录片更有吸引力,不难看出人的视觉对于动态画面的偏好。拿舞蹈艺术来说,舞者肢体在不断变化中呈现出动态的势,成为叙事的主线。与动态舞蹈艺术相对的静态雕塑中,动势的表达则是对时间与空间的记录与凝练。对情节的凝练即是对动势的规划,动势引领整个叙事情节,在整体内容中对最能表现情节的一刹那的提炼是雕塑创作初始阶段就应该着重研究的。17世纪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贝尼尼的作品中就有强烈的动势。《阿波罗与达芙妮》便是最好的例证。对动势的看重及对情节的选择,都是对要表达内容的诠释。法国艺术家德加的一系列描绘芭蕾舞者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出对动势的研究,在纷繁复杂的舞蹈动作中选择兼具表现力及美感的动态,无论是在油画作品还是雕塑作品中都不难看出德加对动态人体的多重考虑。两人虽然对内容的选择各有不同,究其目的主要还是对动势表现的青睐。什么样的动态可以引导观者感觉到运动的过程并感受到动势的力量感与生命力,这就要求艺术家具备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气势

古代的雕塑精品之所以能够传承千百年依然被人们所推崇,与雕塑本身营造出的精神气势是分不开的,就像一股能量贯穿其中,跨越千百年的风霜岿然不动,带领观者体味彼时彼刻的历史与精神气息,使其在感受雕塑生命力的同时,不禁感叹当时艺术家的精神高度。无论是西方雕塑中凸显的人体筋骨和曲线美,还是东方雕塑中含蓄的线条表现,艺术家在形式语言上的创新成为其表达气势的关键。意大利雕塑艺术家BrunoWalpoth创作的雕塑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能量气势,其特质简洁、干净、细腻,特别是他对面部表情的刻画,稍显木讷的面部表情传达出空灵的气势。跟传统雕塑艺术相比,BrunoWalpoth表达情感的方式更讨巧,情感也表现得更复杂,而传统雕塑中面部表情的扭曲及剧烈的身体动势都将情感表现得更为直接。两种独特的形式语言以各自不同的美感带给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结语由此看来,“势”的形式语言不但丰富了雕塑语言,而且具有精神层面的双重意义。形势构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框架,动势成为艺术家叙事的载体,气势则是整个雕塑过程中艺术家用来衡量完美的基准。对雕塑气势的把握关乎雕塑作品形势与动势的完美呈现,形势与动势作为直观表现,是沟通观者与创作者的精神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