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雕塑公共艺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5 11:24:39

雕塑公共艺术

雕塑公共艺术第1篇

[关键词]公共雕塑;公共艺术;空间造型;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97-01

雕塑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共的特性也是雕塑艺术与生据来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空间表现的艺术形式,它所表现在共有空间中和环境联系上的特征都说明了它的公共属性。雕塑所处的公共环境所带来的公共艺术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直接显现的,而存在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内在的特征却也同样标示着它的公共属性。

我们以公共雕塑的特征属性分类讨论和介绍,即分为: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三部分。

一、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

公共雕塑的主题性与标识性是一直贯穿在雕塑艺术发展种的重要内容特征。主题性雕塑着重分析的是带有纪念性的、主语性的以及记录性的公共雕塑。标识性雕塑是分析带有标志性的、区域识别性的以及功能性的公共雕塑。通过它们对主题与标识内容和形式的反映阐述这一类别公共雕塑的特性语言与形式。

(一)主题性雕塑

公共雕塑主题性是指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它是公共雕塑艺术的内容核心。这种主题性是公共雕塑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在创作中所贯彻的精神力量,是精神意志的表现结果。整个的创作过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性展开的,所有的形式与表现都是服务于主题的,从这点来说,主题是创作的基石和灵魂所在。这一类雕塑的特征有着强烈的主题归属性,主题性的表述是它成立和作用的根本。

(二)标识性雕塑

有些公共雕塑具有很强的标识性,在区域或功能上具有标示、标志、说明、主导和概括的作用。公共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经常是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雕塑可以以它特殊的形象,给观者以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超越了对与雕塑同在的建筑或环境的记忆,成为认识和识别某一地区和实际功能的代言人。

二、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

景观的观赏性与装饰性是人们在满足审美需要时进行的一种创作性的探索。这种探索实践是建立在具有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之上的,它是人们对审美愉悦的一种追求。

(一)公共景观雕塑

公共景观雕塑便是以公共景观为平台的一种雕塑形式,公共雕塑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样的,但是在公共景观中,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公共景观的特征。其中作为景观雕塑,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营造景致,满足观赏和装饰的需求。

(二)室内置景装饰性雕塑

室内是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一种空间属性上的划分。室内公共空间本身就是建立在人造建筑物之中的,只有建筑物成立以后,才能拥有室内空间。所以,室内空间的规律是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变化的,它表现了建筑发展的各种特点。在空间和形式上,室内环境都不能脱离开建筑的影响而单独存在,室内装饰也是建立在室内空间环境的变化特点上而成立的,室内装饰的风格和形式是整体建筑风格形式的一个延伸,它反映了所在建筑的设计思想和审美取向。

三、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

装置性雕塑包括地景观雕塑与装置性雕塑。互动性雕塑包括以参与性为主的雕塑和外因素材料组成的公共雕塑形式。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是现代公共雕塑发展中所呈现的一类形式,它是受多种艺术形式的参与和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多因素综合表达。

(一)装置性雕塑

装置艺术在概念上同雕塑有区别的:装置是使用现成品来组合成一种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借以传达作品背后的思想和观点。装置艺术所强调的环境综合表达性的特征,同样表现在很多公共雕塑中,装置艺术中使用现成品装配的原则,也同样出现在很多公共雕塑作品中。所以,雕塑中出现的装置性因素是现代雕塑表现的一种现象,尤其在公共雕塑中,这种重视整体氛围的表达方式是公共雕塑得以实现审美需要的重要手段。

(二)互动性雕塑

互动是指双方相互之间发生联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相互动作。互动性雕塑是针对观众人为参与而言的,这种形式的雕塑把人的参与与行为作为雕塑的一部分,只有观众去参与它,它才完整起来,才具有艺术价值。当然,这种参与是作品完成后的既定参与,而不是指作品本身成立过程中主题和形式的参与。

互动性雕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在公共雕塑中的参与兴趣,使公共环境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熟习。

雕塑公共艺术第2篇

关键词: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11-04

一、北京的城市雕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北京城市雕塑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开始,从无到有,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艺术质量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城市雕塑还在“边边角角练兵”,经过20多年的发展,雕塑已经成为北京不可缺少的精神文明的载体。奥运期间,北京的城市雕塑进入繁荣期,成绩显著。

2004年,北京市首次对城市雕塑进行了普查,为每一座城市雕塑制定了《北京城市雕塑登记表》,翔实统计了城市雕塑基本数据,建立了北京城市雕塑基础档案。调查显示,北京市拥有城市雕塑1836座,优良的城市雕塑1277座,占总数的70%。有纪念性城市雕塑464座,占总数的25%;标志性城市雕塑47座,占总数的3%;园林环境雕塑1273座,占总数的69%;装饰装置雕塑52座,占总数的3%。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

城市雕塑的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北京的城市雕塑事业是一项长期的城市文化建设工程,城市雕塑的发展要整体规划,科学管理,树立精品意识,杜绝粗制滥造,营造高品位的城市雕塑文化景观。”于化云①如是说。

北京城市雕塑管理方面的法规是1994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修订,自1988年起施行的《北京城市雕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对于城雕的建设主管单位、审批、设计、施工等均作了相关规定。对于建成后的雕塑,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维护和管理,应经常保持城市雕塑的完好和整洁。

为保证北京城市雕塑健康、有序发展,《北京城市雕塑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4)已经将城市雕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目标就是建设具有中国风格、首都意识、北京特色的城市雕塑景观。纲要提出,北京城市雕塑的主题应充分体现城市总体目标定位。以首都概念、历史发展、特色文化、都市文化为主题,体现首都文化的主导性、地域文化的鲜明性、古今文化的融合性和未来发展的多元文化的多样性。

此次规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5年至2009年,将规划完成中华民族魂大型主题雕塑群、“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大型雕塑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纪念碑以及系列雕塑和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点地区标志雕塑。在此期间,北京市将以环路界面辐射建一批环路雕塑。二环路将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以“门”的文化为意蕴,建一批城市雕塑。其他几个环路也将建成体现其特色的雕塑。其中,五环路将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建一个地标性的雕塑景观。

二是2010年之后,北京城市未来的雕塑将以南北轴线为经纬,六大区域为构架,形成多辐射、多层面的城市雕塑体系。其中,长安街将集中体现国都精神和具有中国风格的雕塑景观。六大特色文化景区按照文化中心区、城南文化区、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区、北京商务中心文化区、中关村科教文化区、城西生态文化区六大地域特点,分别规划设计具有该地区的文化经济特征的雕塑作品。这一切都表明了北京城市雕塑将进入繁荣期。

北京的城市雕塑建设领先全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雕塑人才明显不足,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目前仍缺乏系统明确的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目前我国职业雕塑家不到1000人,而且大部分年龄都在六七十岁。再有就是二三十岁的,人才断档明显。

其次是缺乏公共艺术的土壤和政策支持,雕塑家创作的空间和机会太少。“在国外,城市雕塑作为建筑的姊妹艺术,在建筑设计之处,便会与雕塑人员沟通,而现在国内多数建筑还是建好了以后才会想到配个雕塑,很多人甚至到现在仍不认可公共艺术。”创作空间的缺乏,也是影响雕塑人员创作功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渠道不畅是制约城市雕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强制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拿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立法保证用于这方面的经费来源。政府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资金,开发商或社会资金的意志往往使公共艺术作品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感染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很少。

缺乏系统的有特色的公共艺术规划。公共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群的生活需求,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一个醒目的城市文化的印象。我国不少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并没有纳入城市系统的规划,脱离城市生活和文化,没有城市文化的特色。不能准确表达一个城市的性格,抓不住一个城市的生活脉搏。如我国沿海的某些城市,造型近似的公共艺术作品、城市设施等与其他的沿海城市如出一辙,给人们的感受是仿佛到了国外的某个小城,很令一些以他国为天堂的人自豪。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城市失去了自我,没有特色②。

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不少公共艺术领域处于自发自为的监管空白状态。尽管在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领导下组建了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但在现实的操作中,由于学术性的委员会没有行政执法权,公共艺术的执业资格制度形同虚设。某些人根本不在乎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市雕塑管理办公室的资质认证。长期以来,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建造,因为立项权的泛化,已“下放”到街道和企事业单位。某某经理、处长或街道办事处主任,也可以成为公共艺术主创人员。由于公共艺术建设实施主体不一,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酒店、医院、学校等都在各自为政进行公共艺术建设,没有一个能够对公共艺术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的组织或机构。许多雕塑,是由没有资格证书的“行货”生产厂家制作的,艺术质量没有保证,有不少可以说丑化了城市的面貌。

2008年奥运会以后,北京市“出现了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城市雕塑”,登记在册的“城市雕塑应该有2000多件”,在全国位于前列。于化云表示,这个数字对于北京这样一个人口上千万、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的国际化大都市来说,显然是少了。要想解决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北京成为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根本提升北京市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城市雕塑的未来必然要向公共艺术的方向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实践新的公共艺术政策和公共艺术建设机制。

二、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

世界著名艺术评论家南条史生③认为:“无论从建筑、都市规划,或是艺术的角度来看,时代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公共艺术。”从狭义上讲,城市公共艺术范畴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内所有的景观和相关的事件、活动,大的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地标、装置、纪念牌、实用体、建筑的装饰品、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等;小的如路标、报栏、店招、公共空间的步道、椅凳、栏杆、塔台、路灯、旗帜、信箱、电话亭、垃圾桶、喷水池、消防栓、井盖、公交站牌、地铁站等。公共艺术还应包括环境艺术,如艺术建筑及建筑配饰、艺术景观园林及景观园林配饰。具体有:廊、亭、架、柱、桥构、路铺、门饰、窗饰、装饰角线、台塔、阶梯、护栏、墙饰、照明灯具、景观座凳、车站、旗帜、地下出入口、通风口、电话亭、邮筒、报栏、井盖、路崖、树池、下水道、消防栓、路障、自行车架、喷水池、饮水池、花钵、指示系统、解读系统、地标、纪念碑等。还应有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就艺术形态而言,公共艺术的多元性表现为: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等。

公共艺术建设是一项公益性极强的建设项目。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以各种方式加大对公共艺术的经费投入。早在1959年,美国费城市政府批准了1%的建筑经费用于艺术建设的条例,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百分比艺术条例的城市。美国十大城市之一的达拉斯市,在1989年4月11日市议会通过了公共艺术建设条例的法案,它明文规定:凡市府公共工程,均要安排建设总经费的1.5%作为公共艺术基金,主要用于购置公共艺术品、日后维护保养和公众参与相关的公共艺术活动之用。至今已发展成为 “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即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投入公共艺术资金占建设总资金的百分比。

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以城市雕塑为重点的公共艺术建设,但相应的管理制度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缺乏有效的合法的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投资政策,难以保证公共艺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艺术界众多专家一直呼吁在我国推行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雕塑建设的经验,从建设资金里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的建设。”2005年,建设部开展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投资政策研究”课题,对国外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北京、上海、南昌甚至一些地级市等都从城建资金中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④同年底,台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尝试推行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2008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赞助、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公共艺术方案的选择和实施,都与国家、政府、党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某种情况下,行政权力具有决定公共艺术命运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公共艺术的政策,对于公共艺术的引导和促进已远远超越了艺术家的影响,公共艺术政策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力量作用于公共艺术的发展。⑤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艺术从政治和宗教的婢女的身份中解脱出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艺术逐渐摆脱各种社会功能的制约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一种方式。但对于现代公共艺术而言,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市政与文化的建设,都无法回避行政权力的干预。但是,尤尔根・哈贝马斯⑥指出,有“批判的公共性”,也有“操纵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政策在保证的“批判”和“操纵”公共艺术发展的同时,必须随时保证自身的“公共性”,避免公权私用和封建专制性的产生。必须以法的形式防止某位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官员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将公共艺术问题上升为重大的民族问题和政治问题以非公开、非程序化的行政干预方式加以否定。防止由于公共艺术制度和法规的匮乏造成行政权力对公共艺术的野蛮干预。

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要求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实施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势在必行。北京有条件率先由政府以制度和政策的形式确定公共艺术投资的比例,以系统的行政行为推动公共艺术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形势看,这一点很有必要。新政策的推行需要时间和多方面的努力,当年美国费城用了20多年的时间酝酿、呼吁通过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我国台湾用了10余年,专家预言我国内地城市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⑦

三、北京公共艺术的机制建设

我国公共艺术招标、竞标、创作、监督、质询、评审等机制社会化程序的不规范与不完善,使得公众趣味难以统一,公共艺术领域存在大量庸劣作品,机制建设的滞后造成了我国目前公共艺术发展的混乱与“公共性”的难度。⑧

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建设问题,首先突出地表现为机制建设问题。没有一个完善健康的机制,公共艺术主题的确立、方案的选择、位置的确定等方面都会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公共艺术的文化功能和艺术品位就很难实现。“机制建设”又称“体制建设”,也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体现公众意志和愿望的公共艺术体制,建立一个与民主公开的公共艺术的资金来源、作品征集、方案评审、具体实施的科学机制,来适应现代城市整体的规划、开发与建设。⑨

当下北京乃至全国的公共艺术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由于机制的缺失造成一些艺术家“公共性”的缺失,没有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承载人们审美理想、创造性、人文关怀与现世感悟的文化形式,并对后世人类文化的续写具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意识,只知艺术而不识“公共”。

“公共”的概念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概念。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虽然艺术本身并不具备民主的属性,但公共艺术必须经过民主的程序。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肯定。公共艺术的前提是公共性,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与非公共艺术的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参与性,它一定是开放的、民主性的,它一定十分尊重参与者的社会权利,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

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写到:“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特征的。所以,只有那些体现公众意象的公共艺术才能具有公共价值,才会有助于人们感受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得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

出于这种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必然,公共艺术的创作者首先应该是关心公众、与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哈贝马斯为典型的西方学者认为公共艺术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2)它是民主的、开放的、进入了公共领域的;(3)它是公众广泛认可的、或者普遍关注的;(4)它是参与的,以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作为了解公众、尊重公众、服务公众的艺术家,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应是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科林伍德曾经指出,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工作并不是代表他私人的努力,而是代表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公共劳动。他对情感所作的任何表现,是从一个不言而喻的标题开始的,它不是‘我’感到,而是‘我们’感到。”⑩

在强调公众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参与公共艺术的今天,公众的意愿、品位、趣味必须成为我国公共艺术的重心。公共艺术必须体现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比如爱国主义、救助弱小等等。这就需要公共艺术不仅要考虑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权力意志,还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它所体现的内容与形式不可能是随意与自由的,而一定要得到社会主流阶层的认同和公众趣味的认可。公共性的核心价值就是体现社会关怀,体现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体现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利。

公众天然地应该在公共艺术的策划、内容、形式、放置的地理位置以及对艺术家的选择等方面享有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和否决权。并且从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以至于完成后的社会效果的调查,公众都有充分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共艺术中的民力模式,即应该由公众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选择公共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方式以及对艺术家进行选择,或者是艺术家在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中,准确把握公众的意愿,并以公众代言人的身份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共艺术作品还不能做到有公众的广泛参与,不少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仍然是艺术家自我意志的艺术表现。准确地说,它们只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而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11}因此,必须通过政策、制度的创设使公共艺术的欣赏和审美群众化,必须建立公共艺术的立项方案公示机制和专家评议机制,建立市民代表的参与论证机制,以保证公共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属性。通过机制的约束使艺术家在群众的意志之下进行创作,形成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创作意象等方面的互动,最后实现共创。对于公共艺术家而言,要求他们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诸如生态、环境保护、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种族与文化冲突问题、女性的权利与地位等等。公共艺术创作并不是由艺术家独自进行的,而是在社会中,在最普通的大众生活中,由艺术家和大众共同完成的。他们所追求的不是作品的“艺术”效果,而是“社会”效果。

从北京公共艺术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反思全国公共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有学者认为,我国公共艺术创作应少一些长官意志,多一些尊重艺术、尊重专家、尊重制度和程序;应在短期内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共艺术征稿体系;并且进一步完善评审制度。{12}这要求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建设必须独立于任何形式的来自于个人的独断专制,而且不再是某个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而应该是公民社会的共同事业,是公众、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园林、市政、公共艺术领域的综合体。在建设和规划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开创和发展公共艺术产业,为区域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新的产品,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热点。以政策和体制的建设,明确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管理机构,使北京公共艺术不再受到来源不明的颐指气使,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在制度的保护下健康、快速地可持续发展。在不需要扩大编制、增设部门,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条件下,最好的方案是在建设和规划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对公共艺术建设实行归口管理,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制度建设,进行必要的组织与职能整合,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协调作用,将狭窄的城市雕塑管理扩展为全方位的覆盖城乡的,集合规划、园林、市政设施的公共艺术综合管理机制。保证北京市公共艺术建设有序、健康地开展,避免公共艺术建设的盲目和无序性。对松散零星的公共艺术项目,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加大业务管理的力度,通过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职能部门调控的权力,特别是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使公共艺术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势可导,有利可图。{13}

四、北京的艺术城市建设

作为一个大国的首都,北京公共艺术的有关决策、管理部门应与规划、园林、市容、城建、环境、道路、水利、农业等部门配合,维护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的身份相称的公共文化和公共艺术环境。公共艺术在建设城市形象上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和格调。公共艺术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向公众潜移默化地传播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并给居住者创造良好的生活感受,引导人们趋向文明。具有教化功能,这种作用来自于公共环境艺术作为艺术种类所特有的积极、向上的主题和美感因素。公共艺术可以激发出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同时,公共艺术具有审美功能。公共艺术是以自身的主题和形式通过艺术创造展现美,创造出感性的、直觉的以及理性的审美空间。它引导城市形象与环境在审美特性上满足人类本性深处最原始的对美的向往。公共艺术具有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的作用。

首都公共艺术的建设第一位要考虑的应该是这个城市的尊严,凸显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对城市空间的塑造要有更多的政治化、理性化、人性化的探索,更多地考虑如何体现北京这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特点,以及对人、对市民、对文化的温馨呵护。这是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如果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定位于服务某些权力机构的位置,任何一个有些权力或者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这个城市的局部,这是否会有伤整个城市的自尊,从而使这个城市失去自己的“个性”和“光彩”?一个没有“个性”和“光彩”的城市,谈何文化特色?一个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如何构建吸引人的公共艺术?这是否会让这个城市变得面目全非而沦为“四不像”?

新世纪的公共艺术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要依靠法治和制度的力量制约、屏蔽那些来自于个人的官僚意志和淫俗的资本意志的侵害,需要由那些对社会怀有强烈责任感的公共艺术策划人和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公共艺术的机制要承认在公共艺术的策划、实施以及空间的选择等问题上,策划者、艺术家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制作手法、媒介与材料的运用等艺术创作范畴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因为除了“公共性”,公共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在艺术的领域,艺术的神圣不容侵犯,艺术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这样,公共艺术的建设才可能统合在艺术的桂冠之下,艺术才能成其为艺术,而不是随便什么人的不负责任的、“票友”式的心血来潮。北京的公共艺术建设必须也只有交给职业的、专业的公共艺术家们去完成,北京才能成为一个到处都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城市,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城市。

当然,有许多时候,艺术的精神也是受到限制的,尤其是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出现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和利益冲突的时候,艺术的精神必须服从更高利益的约束、支配。艺术毕竟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的根本利益,也不是一个城市全部。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区域文化意义上的北京和单纯地理意义上的北京是不可分割却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微观上异质性的人口迅速且大量地涌入城市,在这种流动的社会中,城市所付出的一项重要代价是社会连结的断裂,迅速且巨大的流动性的冲刷使不少城市的文化沉淀瞬间消逝,使城市失去了过去与现代、未来的结合,城市原住民和新移民都对自己的原属文化充满焦虑。比如北京的胡同变迁和由此造成的文化震荡,每一个北京人身边都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异乡口音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城市的生活影像中,如果没有明确的城市地标和文化符号,北京的原住民(2代以上的老北京)和北京的新移民(第一代北京人)都不再能够确定这里还是不是区域文化意义上的北京,也不能确定谁是北京人谁不是北京人。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北京人”已不像“上海人”、“广州人”那样好区分,旧的“北京人”正在被新的正在形成的、正在孕育之中的新“北京人”所稀释、所溶融、所取代。在新“北京人”的“发育”过程中,虽然这种“发育”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仍然会有文化的伤口和阵痛。在愈合文化伤口的意义上,公共艺术能够留存并且可以使人回忆起那些曾经令人骄傲的历史痕迹,是弥补断裂的城市文化、统合不同区域的流动人口的文化认同的、促进新的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的发育的最好媒介。

为保存一份弥足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载体,使城市的文化意象表露于城市的每一个常住居民,使艺术的精神外在于城市的每一个寻常角落,使一个城市的“新”与“旧”在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中,文化的基因相承、精神的血脉相承,北京的区域文化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管理者需要各司其职,发挥艺术征服人心改变人心的神奇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公共艺术对于文化统合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特别意义,公共艺术的布局、规划与建设不能拘囿于城市的重要街道、主要节点、主题公园之中,亟需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主要街道和重要建筑的外形、园林景观、广场、街景、路灯、人行横道、地砖、公厕、地铁、垃圾箱等都要精心设计,有意识地归统于一个区域文化体系,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社会化、制度化、产业化的同时,体现出自己的区域性、独有性、历史性和排他性,从而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经济活动产生良性的促进性的影响。{14}推动区域人口―文化综合体和谐、平稳、顺利地发育成长。

五、北京的艺术乡村建设

在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属于城市的,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艺术和公共艺术原本就不是城市的专属。自古以来,我国的乡村就充分表现出不逊于城市的艺术活力,有意无意之间留下了众多令后人惊艳的历史文化遗产,丽江等无须多言,爨底下、洪村、里坑、周庄等地的村庄建设、廊桥、池塘、亭台等无一不是其中的最有力的代言人。近几年来的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等也昭示着乡村建设特别是公共设施建设的美化和艺术化,乡村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公共艺术,现代公共艺术更不应该拒绝乡村。

公共艺术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乡村形象的组成部分,乡村形象设计应该是多种人工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形态的空间组合布局,包括村庄、山林、道路、池塘、田园等,村镇建设规划必须以集中体现其民风特色的方式塑造新的乡村形象,使乡村的公共艺术让任何进入某一特定乡村的人都能在空间上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在意象上、文化上、风俗上了解它社会活动的模式。北京市有条件率先通过政策和制度创新,使公共艺术在我国不再是城市的专属,这是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和管理者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20世纪末,一种新潮艺术――乡村艺术的出现曾引发了新世纪乡村生态绿色艺术热。21世纪的乡村更是运用了自有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开创新的绿色艺术品类。因地制宜的山水园林、气势宏大的庄稼图画、回归自然的乡村雕刻、乡村歌曲、玉米迷宫、麦田怪圈等乡村艺术的典型形式已被普遍认知。美国堪萨斯州的斯坦・赫德首创了一种“庄稼图画”艺术。他在故乡的土地上创造了一幅20英亩大的“庄稼图画”――《向日葵》,画面中的葵花由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构成,花瓶由蒺麻地组成,台桌布则由大豆地组成。他以深褐色的土地作画布,以红花草、青草、各种花卉和农作物为颜料,画笔则是拖拉机、犁和修剪枝叶的机器,在农田里“种”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庄稼图画”,画面从几英亩到几十英亩,人们从高山或飞机上可以领略到它的艺术魅力。庄稼图画的艺术魅力还妙在画面景象随气象、季节变化而变化并日新月异,使人百看不厌,大饱眼福。{15}这种以乡村自然生态中的土地作画布、花草、耕耙工具等作颜料和画笔,在农村土地上“种植”出的气势宏大、别开生面的巨型“庄稼图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观赏。在美国,人们开始对“乡村艺术”越来越感兴趣,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和庄稼画等已成为艺术新潮受到青睐和推崇。{16}

除此之外,众多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以乡村为存活基础,公共艺术的规划和建设在广大的乡村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的乡村拥有丰富的公共艺术资源,在不久的未来必将与城市高度一体化,北京的公共艺术有必要先行一步,将公共艺术的范畴扩展到所有的乡村、所有的田园和所有的村庄,在乡村的规划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推行与城区相同的公共艺术政策,主动地、积极地、以公共艺术的手段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甚至可以使公共艺术的一体化进程先于城乡一体化进程,而不是滞后于这个进程,使公共艺术的功用一样可以在乡村的文化阵地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结语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公共艺术都是艺术与整体社会的联系纽带,是社会公共领域文化艺术的开放性平台,也是现代政府、公众社会和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与对话的重要领域。因此,公共艺术不仅仅是艺术本身,还蕴涵着、发展着与其密不可分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人文精神。

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合,以及对大众生活的广泛参与,将所表现的艺术主题立足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并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再现,营造出蕴含丰富历史文脉与文化气息的艺术化的生存空间;传递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艺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展示,来反映公共环境、公共群体和公共社会的外化要求,体现出其有形的、外在的一面;又承载着公共环境、公共群体的主观意志和审美情趣以及公共社会的主导思想和文明进程,体现出其无形的、内在的一面。公共艺术通过对大众生活的介入,实现大众的广泛参与和互动,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及文化素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7}

注释:

{1}于化云.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

{2}王岩松.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现状的思考.设计艺术,44页,2009年3月,总第58期。

{3}南条史生(Fumio Nanjo),国际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策划了威尼斯双年展、开放展,卡耐基国际展、80年代日本艺术(奥地利和德国)、悉尼双年展(合作策划人之一)、新加坡双年展等重要艺术展会,曾担任英国当代艺术大奖“特纳奖”评委、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胡高・博斯奖”评委。

{4}于化云.从专家座谈观点看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北京奥运公共艺术论文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12

{5}张文辉.从艺术、科学到公共政策、意识形态.艺术百家,2008(1)

{6}尤尔根・哈贝马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袖,“批判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誉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7}黎燕,陶杨华,陈乙文.国内城市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初探.规划管理,2008(11)

{8}唐俐娟.“公共艺术”公共性的难度.装饰,2005(9)

{9}魏振权.城市公共艺术机制建设探讨――以乌鲁木齐为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10}[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周成璐.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2}朱尚熹.对我国公共艺术征稿制度的反思.北京奥运公共艺术论文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

{13}邹文,楼兰.公共艺术在北京.北京观察,2002(5)

{14}张春慧.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探讨.规划与设计,2008(27)

{15}刘淑英.艺术新潮:乡村生态绿色艺术.科技日报,2002.1.7

{16}胡秀.美国的“乡村艺术”.中华读书报,2001.10.10

雕塑公共艺术第3篇

艺术是一种对于社会的真实反映,抽象艺术是从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自己本身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当今世界是一个鼓励多样性发展的时代,抽象艺术的发展正印证了这一事实。抽象艺术具有传统艺术没有的视觉冲击力,更加的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对于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抽象艺术更加容易打开人们的思路,体会到在现今社会,时展的独特魅力,相比于传统艺术的不温不火,抽象艺术更加的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自身表达的美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

一、城市公共艺术与抽象艺术的概念

1、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在二战后,在美国开始兴起的,艺术雕像从博物馆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包含着空间和场所的共享性,也包括着人们心里行的共同享有与协作,具有多种内涵。在这些理念和当今的环境下,公共艺术天然的具有一些现代化的特征,比如具有多元的表现形式、具有社会化的运营机制、符合城市的审美标准等。而城市的共公艺术作品首先具有开放性,具有普遍的共公精神和性质,面向非特定的人群。城市公共艺术提案、审议、确定都应该尊重大众的愿望。其实施的空间应该包括城市空间、道路、广告路沿、树木等多种广阔的空间。城市雕塑就是人们在公共群体的社会结构中,在城市的公共环境中,以天然或者是人工加工的方式,制作出占有三维空间,并蕴含精神功能的制品。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雕塑不是简单的把艺术品放在公共空间之中,而是要与城市文化、环境、人文等向协调,使其具备社会属性与城市特征。

2、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也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主要注重内在的、心理上的表现,以最简单的手法,表现出最深刻的思想。这一艺术理念希望表达一种精神的现实以及更高层次的现实,也就是主观表现上的无象性。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抽象艺术也包含着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构成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与排序,就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感受。

二、抽象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1、室内公共艺术中抽象雕塑艺术的应用

当代内部空间抽象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的展示上,通过抽象雕塑对人们活动的空间进行装饰,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比如大厅、廊道空间、餐饮空间等多种公共空间的展示。在室内空间抽象雕塑的营造中,主要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参与到室内空间的结构之中。也就是说,在室内公共空间的抽象艺术设计要与环境完美的结合,突出环境的特色。比如在某一书展中的抽象雕塑设计,无论是展台还是墙壁,都布置了白色的立方体,简单的线条、简单的形体,恰好构建出了纯白简介,安静沉稳的“心理真实”,人们马上就进入了书展的艺术氛围。再比如在thinkinghouse的设计中,作者运用多种的几何造型,独特、简介的抽象雕塑结构,与冷色的灯光和暖色的地板相搭配,创造出了独特活泼的艺术效果,切合主题。

2、室外公共艺术中抽象雕塑艺术的应用

室外公共艺术中的抽象雕塑艺术要反应当代的时代面貌和精神,并与建筑、设施、环境等相融合,但是要突出的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这就要求抽象雕塑作品要秉承时间与空间相联系的观念,把点、线、面、色彩、肌理相互联系,组成艺术家的思维和激情,着重展现视觉的流动性。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抽象雕塑要以基本的构成元素表达事物的内涵。总体来说,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首先艺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对自然客体的提炼、概括和展现,要抽取最具生命力和精神内涵的自然物象,形成对这一物象更高层此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作品永恒;另一种是以简单的结合形状作为纯形式的形体语言,以构建的方式创造空间造型。这一类型展现的是对人们理性的思考,情感方面的表达较弱,具有强大的张力和动感。

3、抽象雕像艺术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当前随着人文精神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两者的结合出现了以下几种特征。首先,体现人性化的特征,注重工具性和实用性,不再只是简单的纯艺术;其次,突出个性化,人们的雕刻师的主观感受和想法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不同的理念和想法使公共艺术中的抽象雕塑独具魅力;最后,抽象化程度不断的加深,提倡简约、简化却不平凡的设计理念。

三、结语

雕塑公共艺术第4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基础;空间基础

一、传统的雕塑专业

雕塑是传统美术学院下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空间造型为主要手段,创作三维空间中的艺术品。传统的雕塑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专业院校中,对于雕塑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一般本科艺术类学习是四年制,而雕塑专业的学习则是五年制。传统雕塑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学习,甚至是熟知这门艺术形式。

二、公共艺术的认知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政府为了推行艺术“百分比”计划,在城市建设中规定百分比的艺术计划,使得公共艺术有了雏形。公共艺术的概念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2013年教育部正式把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建立。1.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公共艺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早期的公共艺术研究中,往往是对公有空间的艺术为研究对象,这和公共艺术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是壁画,是空间艺术设计,其实我们是无法将其对等的。公共艺术无法被认知为如雕塑、油画、环境设计这样的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实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主要集中在空间之中,根本上是一种观念的建立。因此对公共艺术无论作何种概念解释,我们对其无法否认的一定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的。2.公共艺术与雕塑雕塑我们说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诞生跟随与人类之初,是人们对空间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空间、体量这些都是必须满足于空间之中的,而非绘画艺术一般可存在于私密空间或者个人之中的。因而雕塑的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在公共艺术观念刚刚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对城市雕塑的研究。所以我们说公共艺术和雕塑是一个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三、《雕塑基础》课程的新角色

公共艺术专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其基础体系的建设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全新的。雕塑特性使得其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其对空间的研究和思维是公共艺术基础研究中所必须的。1.《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初探《雕塑基础》做为课程设置,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其经历了9周的课时,6周的课时以及现在的5周课时,其课时量的安排在不断的减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而非传统雕塑专业的学生,他们进入这一课程之后,对泥塑的认知几乎为零。同时在没有经历较深入造型训练的学生,实质是很难进入到雕塑的空间造型中的。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与摸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雕塑基础》课程的设置课时数的减少,本身就在于对该课程的重新定义。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不应该是和传统雕塑的学习一致。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公共艺术中雕塑这一主要艺术形式认知的一个基础,而非学习雕塑。2.《雕塑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基于对《雕塑基础》课程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得重新认知,其作为对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认知,而非技能学习,《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得以实施。对于该课程的设计转向了意识培养、审美培养以及基础空间造型培养三个方面。首先针对意识培养。从公共艺术专业的认知中,我们将公共艺术之初的认识更多的置于公有空间之下,还是从观念上理解在公共社会中的公共性艺术,无论从何种概念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公共艺术都将是置于环境之中,而这样的环境可以是一个空间,社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在空间中讨论艺术形式将是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雕塑基础》课程的第一任务即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理解。其次针对审美培养。审美是每个艺术学生的修养培养,也是一个学生在艺术设计上是否能够有独特性的关键。而审美也有本身的不同之处。在二维平面空间下得审美与三维立体空间下的审美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之初是很容易混淆这两者的。虽然审美是一个个性与情趣,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体现,三维空间中得审美认知则复杂得多。形式,空间分割以及材料都是三维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础空间造型培养,是根据传统雕塑专业而衍生的培养方向。无论是如何的基础体系培养,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进行应用才是训练的更本目的。原有的课程泥塑训练分别被替换成了泥塑造型、空间体块造型和材料造型三个部分。泥塑造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传统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基础认知,学生通过两周的泥塑训练,进行泥塑的空间造型,了解和认知传统雕塑如何从概念、图像转换到空间的过程。了解基本方式之后学生将泥塑转换成为空间体块造型。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体块和组合方式,对前一阶段的泥塑进行空间重塑,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空间造型的方法以及空间组合的方式,同时也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进入泥塑这种传统雕塑学习的尴尬。在后一阶段的材料造型的训练中,学生将更加广泛的对空间进行重组,通过应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使得对空间多样性,空间正负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空间的理解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也较深入的理解雕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四、《雕塑基础》是公共艺术专业的空间基础

雕塑公共艺术第5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互动性;公众

1公共艺术的相关阐释

(1)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2)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公共艺术具有很多特点: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作为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的性质,注重公众对作品的参与性和可及性,公众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和介入,从而增添了公共艺术的生气与活力。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

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而本文就是针对城市雕塑的互动性展开一系列论述。

2城市雕塑的相关阐释

(1)城市雕塑的定义及功能。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的范围具有广义性,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涉及了相关的以空间造型为特征的一些艺术形式,如建筑、景观、装置等,是作为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的公共艺术品。城市雕塑不仅起着艺术性的点缀作用,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2)国内外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国外城市雕塑在近代获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规划与建设都取得了骄人成就,出现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塑作品,如新加坡的《鱼尾狮》、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我国城市雕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上的《祥子拉车》、《童趣》、《弹弦子》,长安大戏院前的《京剧五彩脸谱》等作品。

3互动性的相关阐释

(1)互动性的主体――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让置身于某个公共空间的人通过各种视觉造型、声音、材质、空间甚至时间等元素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于城市雕塑来讲,参与互动的主体是人,即艺术家(设计者)与公众(欣赏者)。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和使用的对象,通过审美感知、想象、联想、体验、解等欣赏性活动对艺术作品在形象体系加以复现和补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行发掘和拓展。

(2)互动性的客体――作品与环境。城市雕塑一方面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在题材、尺度、风格上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并与之相适应,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提高它们的文化品味和风格,改善环境的现有品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它周边的建筑形态、交通状况、功能用途、空间性质等都会对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雕塑本身的位置、色彩、体量、尺度等都要与所在自然、人工环境相协调。

(3)互动性的体现。公共艺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艺术作品、人(设计者、使用者)和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构成了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环境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雕塑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与雕塑作品的互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亲和而积极对话的品性,从而淡化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雕塑作品与环境的互动。雕塑被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就要与周边的环境发生联系,建筑、绿地、道路、水体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雕塑产生影响。城市雕塑承担着创造优质、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任务。人与环境的互动。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的环境,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空间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为了打造现代的空间环境,应结合人的生活习性、审美心理、行为特点等因素,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4)互动性的相关因素。亲和力: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与公众形成紧密的交流与沟通需要先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爱。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题材崇尚自然,贴近普通民众,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以宏大、庄严、神圣为基调的设计创作,而是生活化的、通俗的、近距离的创作风格;在内容表现上,也不再是刻意追求表现对象的理想性、典型性,作品显得平易近人,强调真实的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趣味性:就是要让观者接受由观赏作品的趣味性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受到趣味的美感,并在愉悦中深刻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价值。功能性: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功能以外,还兼有实用的功能,特别是公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提倡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许多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服务于公众的生活设施和物品。灯具、坐具、废物箱、指示牌等以雕塑化的艺术形式进行设计,让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得到实用的功能。

4结论

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雕塑作品是承载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场所和媒介,相关信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后,使人得到对空间形态和环境的全面认知,进而产生包括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反过来,人们又深刻影响和改变公共艺术的形式,使艺术作品能更好的融入整体环境,与环境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正是在这相互影响和改变的关系中,人、公共艺术、环境三者共同进步,现代城市也就成为一种良性互动、富有创造活力的多元综合体。

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更应注重与公众的互动性,增加本身的参与性与创造性,让公众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艺术中来,与艺术有更直接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共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3):3840.

[3]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林峰.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101103.

雕塑公共艺术第6篇

关键词:互动雕塑;环境雕塑;公共艺术

一、雕塑与环境融合的创作理念

互动性的公共雕塑让人们在体验公共雕塑的同时也可以欣赏雕塑,并从中感知受众与公共雕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受众参与并且与公共雕塑、环境互动。贡布里希认为“(雕塑)不仅仅被当作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被当作有明确用途的东西”,这样的雕塑被赋予了多种使命。奥登伯格的雕塑既是环境雕塑,同时也是互动雕塑,在某种意义上他的雕塑与观者不仅有视觉上的联系,还有与观众的互动性。艺术家的脚步从不会停止,互动性不论在设计还是其他艺术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广大参与的人群也从被动向主动一步一步转变。艺术作品与参与者两者存在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是艺术思想不断进步的过程,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可以在参与者的互动表达中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让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在参与中获得满足,而且城市也由于这些雕塑的存在而充满活力。环境雕塑与人产生了互动,可以清晰看出人与雕塑的互动关系,人们对雕塑不再仅仅靠视觉的观察,而且有观者的参与感。

二、环境雕塑创作语言的影响

奥登伯格众多的作品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由此城市空间有了不同意义上的表现,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挖掘,使环境雕塑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历史。奥登伯格作品对公共艺术的影响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美学家维什尔指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到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今天的审美的确超过了我们所说纯艺术的范围,并且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艺术活动的场所也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具有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是人们聚集的地方,例如城市的广场、购物中心、超市、花园等等。艺术变得休闲化以及平民化起来,商业活动,艺术交流,审美评判在这些场所中共存,交错进行,互惠互利,由之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①奥登伯格的大型环境雕塑创作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性和个人风格,在欧美甚至亚洲各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奥登伯格的创作符号对后现代的公共艺术甚至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奥登伯格的波普风格环境雕塑在公共艺术领域中掀起了一阵狂潮,从他作品的年代表可以看出其艺术风格越来越大胆,波普风格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奥登伯格作品中的物品同观众产生了互动,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公共艺术基本概念的出现,使公共艺术可以比较大的规模实施。

三、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艺术家寻求新的突破。借助互动的新观念和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互动性的雕塑伴随这些条件宣告诞生。雕塑在平常意义上是一个只有艺术家思想的实体,人们如果不深入思考就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而在新的外部环境下,艺术家通过改变艺术作品与受众的角色,让受众在某个方面也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本身会产生多种社会影响,这就促使互动性雕塑这种双向沟通的形式演变成互动性公共雕塑的主要核心。其具有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增加普通群众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互动性雕塑是具有趣味性的,以这种趣味性为出发点让受众参与其中,可以让受众对公共艺术作品产生想要互动和参与的想法。互动性雕塑一般运用大众所熟悉的符号、可以引起共鸣或回忆的物品完成作品,并预留出人与人、人与物互动参与的空间。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正常的生活习惯和好奇心理会驱使人们触碰这些公共艺术乃至参与其中。对于以往的雕塑,观者只能观看而不能参与其中,形式固定单一;而互动性雕塑的特点让人们对这种公共艺术更加青睐。在我们所处的城市角落中,绝大部分的雕塑都是以纪念为主题的,雕塑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主题形式的单一让普通民众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把互动性雕塑引入普通大众的生活视野,与传统雕塑相比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也更为受众所喜爱。

参考文献:

雕塑公共艺术第7篇

关键词:现代陶艺 公共艺术 陶瓷雕塑 造型语言

古代的陶瓷艺术不仅是华夏民族的象征,也是国人的骄傲。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艺术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转变。现代的陶瓷艺术弱化了书卷气息,着重体现本土文化并融合一些外来文化而超越了实用性和工艺性,不再只是一种陈列和摆设,它带给我们具有时代性的、符合当今公众审美理念的美感体验。现如今,在国内陶瓷雕塑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下,现代的陶瓷雕塑已经逐渐融入到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各个方面。他们坚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托于城市外部环境和公共空间,在城市传媒、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等载体上施展手脚,创作出具有公共环境美和生活方式美的特点的艺术设计。

一、现代陶瓷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作用

(一)记录城市的发展轨迹

陶瓷雕塑是一种较为固定的艺术形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存。好的陶瓷雕塑能够让城市的发展轨迹得以记录,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比如,在西安的烈士陵园群雕就记录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抗日史。

(二)宣扬城市的历史文化

城市陶瓷雕塑能够凸显出城市的历史文化,让人们在视觉上接触到城市所特有的文化,提高对城市的辨识和认同。在西安就有许多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陶瓷雕塑群,比如大雁塔陶瓷雕塑群等,较好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

(三)提升城市形象

现代陶瓷雕塑在城市公共艺术中有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形式,通过作品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实现城市历史文化、人文底蕴和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效融合,美化城市的外在环境,优化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

(一)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的审美性

现代陶瓷雕塑是现代艺术的一部分,与现代人的生活与审美息息相关。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作品要具有意蕴,这种意蕴包含了内在的情感、风骨和精神。正是由于这种意蕴,使人能够品味出新的意境。现代陶瓷雕塑运用艺术造型、物质材料和特殊工艺,反映出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的看法,现代陶瓷雕塑所具备的审美意蕴是传统陶艺所没有的。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十分强调审美性,具体包括了审美作用和审美价值。社会的发展催生着价值观和艺术审美的变化,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陶瓷雕塑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资源、语言、艺术形式、审美意蕴的转变。相对于传统的陶瓷艺术,现代陶艺跳出了国画的宏大概念,在舍弃了具体的形态后,获取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换而言之,现代陶瓷雕塑实现了对美学意蕴的全新阐述。

审美需求和人文精神是现代陶瓷雕塑所追求的主要目标,陶瓷雕塑创作是一个柔软重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需要倾注大量的情感,因此这个过程非常强调作者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现代陶瓷雕塑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审美品质,具体来说陶瓷雕塑具有自然美、人性化的特点,其形态变化丰富、材料可塑性强且加工方便。可塑性是陶瓷雕塑的基本品质,同时陶瓷雕塑还能从人文、历史、民族和地理等方面实现对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现代陶瓷雕塑的审美性其实是最为朴实无华的,同时是通透灵动的,是对极简主义美学的最好诠释。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陶瓷雕塑的运用顾及了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使得公共空间具有广泛的亲和力和弹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的文化性

生活在城市当中,建筑、道路、公园等这些我们能够触摸和感受到的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现代陶瓷雕塑这一现代化公共艺术的实现就要依托于城市公共空间。现代都市是一个开放化的社会,室内和室外的公共艺术相互融合,是公众审美的融合。城市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城区建造结构正因某种标准而不断趋于同质化。在一些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打造新聚集人群的公共技艺并传达出新时代文化的感悟。

“共享不同――世界如此亲切”是劳申伯格的一句名言,事实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文化的逐渐趋同不可避免。当这种趋同性逐渐显现在居民的生活当中时,一个地域的地方特色就会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艺术发挥凸显城市历史、文明、精神、气质的作用无法替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抽象的,但公共艺术是具体的,它需要以具体的环境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

现代陶瓷雕塑的创作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符合当代社会的精神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体现人文精神和科技文化。既有传统民族文化的延伸又有现代文化的熏陶,在双重作用的影响下,现代陶瓷雕塑在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准确的定位,能够较快建立起深刻和广泛的联系。总而言之,现代陶瓷雕塑是现代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共同产物。

(三)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的社会性

现代陶瓷雕塑是公共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表达方式之一,其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并且还在不断向着社会公众靠拢,为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能够体现出城市公共空间的共享、开放和交流的精神与理念。现代陶瓷雕塑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其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现代陶瓷雕塑能够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实现个性和共性艺术价值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体现。

陶瓷雕塑的主要材料是黏土,一个完整的作品要经过配料、制坯、施釉、烧制等过程,成品在外观上具有色彩丰富美观的特点,在属性方面具有防水、防腐、坚固耐用的特点,相较于其他材料而言,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一旦成型并运用到城市公共环境中,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貌。

在现代的艺术环境下,陶瓷雕塑也逐渐由自我的形式拓展到了集体层面,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它带给人们以全新的审美体验,民族传统而古老的记忆得以重温和发展,而这些正是现代陶瓷雕塑作为环境中景观因素的特征,这是它本身的价值体现,也是作为开放公共艺术的公共属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陶瓷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构建中越来越重要,好的城市陶瓷雕塑不仅具有美观、耐用、防水、防腐的特点,而且能够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城市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瓷雕塑具有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只有充分挖掘现代陶瓷雕塑的这些属性,才能真正发挥出现代陶瓷雕塑的作用,以便于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满,袁茁萌,李书青.现代陶艺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中的发展维度[J].作家,2008(10).

[2]曹帅.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装饰雕塑艺术的应用与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

雕塑公共艺术第8篇

关键词:城市雕塑;设计方法论;公共性

公共艺术是一个广义的词语,不特指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自由领域。公共艺术作品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主要为社会主体的艺术活动服务,包括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等装饰物,及影视作品等。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空间性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运用不同的材质表现其自身的形态,并包含某种认识观念和觉悟。城市雕塑以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来进行创作,不是简单的将现有的雕塑作品直接置入城市环境中,而是蕴含一定社会精神内涵的。设计方法论是认识设计和改造设计方法的理论手段。城市雕塑是美化环境的同时,将大众认识和体验社会作为一个利益和责任的共同体的实践过程。因此,城市雕塑的设计方论需要在理论与实践,即创造性与公众性之间找寻平衡点,以此来实现公共艺术的设计最终目标—设计出真正归大众所享有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要把公众放在第一位,从真正意义上向民众贴近,向民众关心的问题贴近。从城市雕塑的设计主体与设计对象的角度出发,解读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的设计方法论会得出四点共性的方法:

一、扩而充之

顾名思义就是使范围、规模等增大,对设计对象或设计构思加以扩充,增加其功能性因素,附加价值、外观形状等。基于原有状态下的扩充内容,在城市雕塑构想过程中会引发新的创造。美国著名雕塑大师克拉斯•奥登伯格,他的作品是全世界波普艺术中唯一被流传下来的公共艺术作品。他所关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将这些物品放大,做成立体。如作品《衣夹》,被放置在周围高楼林立的广场中央,高达13.7米,极富吸引力。这样的城市雕塑是对客观事物的写实放大,贴近大众生活,有着独特的现代抽象之美。当设计师将日常生活中最为寻常的物品以超常的尺度放大,并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将其置于开放空间中时,设计主体与设计对象间的距离被拉近,就达到了“艺术即生活”的境界。在商业区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摆放巨大的手提袋雕塑,采用扩大的表现形式,引人注目,恰如其分。设计主体通过扩大的方式,弱化了传统设计对象的崇高感,使城市雕塑更好地融于周边区域性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城市的发展。

二、打散重组

打散重组,即散开、重新组合。通过打散对设计对象做出改变,组成具有一定相对优势的新个体。重新排列组合设计物的形态、结构、顺序和因果关系等内容,在城市雕塑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牛头》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他将自行车打散,用其中的车座和车把巧妙地重组了一个牛头,后来演变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成品雕塑。在设计实践中,重新组合设计对象,极易产生新的联想。如位于哈尔滨市友谊公园的主题雕塑《冰城琴韵》,它是由银色吉他,金色提琴和红色琵琶三种乐器组合而成,展现了时代的特色,表达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设计主体将设计对象具有特色的部分打散重新组合,不仅可以增强城市雕塑的功能规划和寓意,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升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树立城市形象。

三、改弦更张

改弦更张指转换,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转换设计物本身的某种成分和设计构思途径,以其他的方式逾越现状、冲破习惯性认识,来达到新的设计目的。《马桶》是奥登伯格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转换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马桶,使用一些不符合常规的材料,将原本光洁坚硬的陶瓷马桶,变成了一堆柔软的材料,使作品产生了非凡的效果。这些松松垮垮的物品,改变其本来的属性,在看到这样的作品后,人们会重新看待周围的事物。将设计对象进行材质上的转换,有效地改变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体验,使观众的最初感受遭到了新的挑战,激发了人们探索新事物的热情。这样的城市雕塑不再是设计主体的主观情绪表达,而是可以激活人们已被束缚的灵感的体验。在城市雕塑作品中,采用转换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对象与观看者产生距离感,从而令人们产生新奇的心理感受,以全新的视觉体验拉近与公众的对话,这也是公共艺术作品的目的性所在。

四、笙磬同音

笙和磬两种乐器同时演奏,有相互补充的效果,笙磬同音比喻关系和睦。公共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公共性,即作品与人之间要和谐共存。城市雕塑从其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一开始就带有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公共事务的目的性。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设计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设计对象与公众的互动,吸引公众并激发与之交流的欲望,给公众以美的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其公共性,达到公共艺术建设的最终目的。公众与城市雕塑作品发生互动,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由感官而引发的心理层面的感知性互动;二是由行为而引起生理层面的参与性互动。心理层面的互动发生在人的心中,生理层面的互动表现为肢体动作。每个民族都有关于神鬼幽灵的传说,美国内华达州高速公路边的一组幽灵雕塑很好的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在疲惫的长途驾驶中,人们会因为看到这组雕塑作品开始谈论自己所听说过的神鬼故事,更有可能会下车亲身扮演一下这个人人畏惧的角色。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作品的意义和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终体现出来。不仅人与设计对象可以互动,设计对象材料间也可以互动。传统材料(金属、木艺、石材、纤维、玻璃等)、现代材料、综合材料,材料不同,传达出来的语义也不同。有的材料单独使用、有的材料相互使用,其目的就是通过不同材料与艺术间的互动,创作出不同的作品。《球》是世宗会馆前的一组软雕塑,作品是用胶皮和综合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多种材料间的互动,引发公众的思考,表达作者的观念。将城市雕塑与公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人、公共艺术、城市才能和谐发展。

五、结语

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设计方法论不能够走单向的研究路线。从城市雕塑的设计主体与设计对象出发,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满足设计主体的创造性要求及设计的合理性为立足点,研究城市雕塑的设计方法论。由此将思路打开,分析研究设计主体、设计对象、社会公众三者间的关系,找到创造性与公众性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倾听市民公众的意愿,创作出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为大众服务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包林.艺术何以公共[J].装饰,2003(10).

雕塑公共艺术第9篇

摘要:公共雕塑的新发展,成为城市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在大众文化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今天,雕塑艺术由空间艺术向环境艺术的实质性转变,公共雕塑如何保持民族的独特性,体现时代精神,更好的营造理想的环境艺术,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公共雕塑;环境艺术;大众文化

随着经济腾飞和社会的变革,城市公共雕塑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当前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上呈现的一些特点:(1)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发展经济促使人与社会的接触更多,精神需要亟待满足。雕塑艺术,满足了这一需要。(2)纪念性雕塑比重大幅度减少。公共雕塑题材与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纪念性雕塑失去主导地位。(3)广场雕塑比重增加。新建的大批公园广场,使公共雕塑为广大群众所认识。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公共雕塑的政治性,教育性以及宣传性有所减弱,开始面向生活,更关注人性需要;这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增加艺术性和观赏性,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许多公共雕塑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它应该具有的一些特色,如与环境气氛的协调,与心情的吻合,以及必要的审美性艺术性等等,而更多的是一种世俗化趋向。这里的世俗化指的是对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种迎合。实质上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产品,其特点是,按照市场的需要,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而这种关注无法从内在的人性需要出发,仅仅作为一种时尚标签,一种升值的消费观念存在,其重点关注直接付驻于感观价值与一般的观赏。

大众文化在当前文化市场中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原因是它依托多种媒体的组合效力。尤其是以电子媒介为代表的“视文化”时代,书刊,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迎合下,一些世俗的,视觉化的东西被演绎得惊天动地,营造出对生存痛苦和空虚的某种关怀,灵魂对人生的深刻体验被分解成为无所畏惧,甚至是漫不经心。大众文化的优势得益于它平民化的外衣,似乎它反映的才是群众的心声。其实回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能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大都是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和精神,从人性自我出发思考总结的结果,平民化不意外即是世俗化画。

博览全球雕塑发展史,从秦始皇的兵马俑,汉代的乐府舞戏,敦煌石窟雕刻到古希腊的阿波罗,维纳斯和米开朗基罗,罗丹,亨利摩尔,无不印证出对大自然,社会大众和人个体本身的关注与思考,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及贯穿其中的人文内涵。当代公共雕塑应该更有表现的条件。为更好的欣赏雕塑这种形式的艺术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条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与交流的今天,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何更有力的体现出时代风貌,如何能使人们看到更多的好作品?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这里包括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关注与努力。

城市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首先要有时代性。这主要是从它作品的实质和风格与时代相统一来体现,基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其次,还应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雕塑艺术也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艺术风格。继承传统不意味着沿袭原有的形式与技法,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历史的反思上的提炼与创造,只有将民族性特点和精神贯穿其中,才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第三,雕塑作品要体现出其独特的形式个性。黑格尔说:“雕刻则把精神本身表现于在本质上适宜于表现精神个性的肉体眼前……凭它自己而独立地站在那里。”雕塑是三维立体造型艺术,人们不仅可以多角度获得审美享受,还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体现更多的内容和意义。

公共雕塑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部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城市雕塑对环境的关系并不是机械地服从依附,而是积极参与的主动行为。建筑几何性为主的空间,高大挺拔,给人强烈的现代感的同时,生硬,冷峻的理性线条感令人产生压抑躁动的情绪。以几何为造型的雕塑与几何形的建筑环境完美的吻合,自然是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然而面对古典形,曲线的,色彩丰富的活雕塑,同样为呆板的直线空间增添情趣,成为人与建筑环境间沟通的桥梁,这类雕塑同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就物化文化载体的雕塑而言,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对环境施加影响的实质是人类精神的文化显彰。在当前的现代环境中,古典的,原生态风格的雕塑作品中,蕴含着现代人对传统人文情怀回归情愫与期待;在古老的传统的环境中设置现代抽象雕塑,又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精神关照,这正是公共雕塑所具有的一种主动性,即可以参与环境,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的魅力所在。公共雕塑对环境与建筑缺陷的补救与营造,以及作为审美主体性的一种对象时,使环境与建筑具有了艺术美学的映衬,提高了文化品格的层次。然而,整体环境的基调常由占据巨大空间体量的建筑形象与风格奠定,波及相关环境的服从与趋同,也强调着雕塑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反之,公共雕塑的精品所在地的环境与建筑形态也应该跟随该公共雕塑设计的风格有机的形成互补,两者的契合匹配是从相互衬托补充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在城市化进程大发展的大背景下,理清多种因素并加以融合协调,辨正处理社会性与个性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既依附于“环境”,又需从“环境”中表现出个性化的环境艺术特征,使其协调又不失丰富的效果,这是相关公共环境衍生的价值系统所建立的趋向准则,是衡量公共雕塑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

参考文献:

[1]《环境雕塑》.刘骥林.湖北美术出版社

[2]《公共艺术设计》.施慧.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