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循环经济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9 17:38:37

循环经济学论文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4篇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建立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90年代的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而非机械工程学规律来指导经济生产,既考虑工程承载能力,又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系统退化;承载能力之内的是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地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共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无数实践显示,循环经济能够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上,提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能持续进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生态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通过延长生产链条,推动环保产业与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不足的矛盾;循环经济是以保护生态和最有效的利用资源为特征,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许多地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但能源消耗量巨大,我们每创造1美元利润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目前,很多产品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如不尽快走循环经济道路,则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必然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因此,我国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只有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模式和技术支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正确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原则

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模式;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这一点看,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技术模式核心是劳动力与土地简单结合,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小规模生产,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废物,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因此,循环经济发挥作用的重点是工业生产,一般说来,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中的体现就是生态工业,基本原理是工业生态。1989年,原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副总裁RobertFrosch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加工业的战略》一文中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业生产的一门新兴学科,将工业生产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将一个单元产生的废物作为另一个单元的营养物,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按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循环经济也可以分为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种模式。企业小循环模式是指企业内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废料回收生产技术和推行污染排放的生产全过程控制,全面建立节能、节水、降耗的现代化新型工艺,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区域中循环模式是指以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的形式出现,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这种生态链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在内的不同产业领域。社会大循环模式是指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引和群众的微观生活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换句话说,就是资源投入最小化、废物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生态系统最优化原则。具体说来,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应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应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生产者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消费者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实现废弃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量排放。针对产业链的全过程,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提升环境容量,实现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的生态化方向转型,力求生态经济系统在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加大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良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是一件事关中华民族兴衰的大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能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好的生存空间,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携起手来共创美好家园。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着重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使得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深刻领会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2.做好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教育。循环经济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个供人们炒作的时髦概念,它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一种全新经济模式,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含许许多多具体内容。动员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朝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循环经济使用技术方向进行研究,形成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循环经济使用技术,尤其是那些盈利较多并且污染非常严重的经济组织,它们是应用循环经济使用技术的重点单位,也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矛盾最突出的单位。我们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研究出能够让企业获利的循环经济应用技术,能够使得企业在追求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取自身利益,否则很难实施。同时将循环经济知识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中小学课程中,系统地安排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使他们获得关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在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开展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培训和开设循环经济专业,培养出一大批掌握循环经济使用技术的技术人员和从事循环经济使用技术的研究队伍。

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施循环经济的有效保证。我国现有的环境法规多采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对根本解决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不强。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定并完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使法律法规能真正起到预防污染和绿色导向作用。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借鉴日本等国经验,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回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4.建立新的经济核算制度,变传统GDP为绿色GDP。GDP是衡量一国经济规模、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我国干部政绩的标准。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我们对发展人与自然有了新的理解,中央形成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所以我们应设计一套直接以社会基本需要为依据并有助于促进对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加以有效利用与保护的绿色GDP经济指标体系。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宗旨。从国家全局角度看,有必要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GDP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类认识程度的加深,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资源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并力求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种崭新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而建立衡量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绿色GDP是关键。如今,绿色GDP核算正在并将以不可阻挡的态势,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1倡导绿色GDP

1.1GDP的局限性

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经济增长指标,它能较准确地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GDP在判断经济运行态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宏观管理部门了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但是,现行GDP有其局限性,它只反映了经济发展,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代价,也就是说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它不是社会发展指标,这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监测、宏观经济分析及政策的制定带来颇多困难。

1.2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但它是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在GDP核算中考虑自然资源(包括环境容量)的代价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的成本,即在GDP的总量上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资源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意味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把生态影响纳入经济核算框架体系中,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通过绿色GDP的核算指标体系来衡量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因此绿色GDP是一种考虑增长质量和增长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指标。

2发展循环经济

2.1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但增长质量却不高。因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资源投入,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重复利用率也很低。比如从资源消耗看,生产同等资源产品,我国要比美、日等发达国家多动用1~2倍的矿产资源;从能源利用上看,我国新增单位GDP要比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多消化3倍以上的能源;从资源再生角度看,比如水资源,其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另外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想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同时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想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显然,在传统的发展模式里,除非有大规模的技术突破,否则,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因而必须寻求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就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也是消除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泡沫的必由之路。

2.2循环经济的内涵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开放型的单向物质流动模式。在这种经济中,对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是高强度的,而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且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而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中,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减量化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量消耗以及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是指从生态角度解决产品自身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比如尽量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尽量使用修复、翻新后的产品,提高产品及零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各种资源投入;再循环是指对生产和生活使用过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重新变为资源,进行全面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建立闭环的物质循环和经济发展系统,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

2.3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建立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

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管是粗放型的还是集约型的,它们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从单纯的经济目标来衡量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把环境当作一个提供资源、容纳生产废弃物的载体,而忽视环境质量的变化,因而环境保护难以真正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仅仅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不够的,而应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保型经济增长与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把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一个因素与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自觉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体系中去,从而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个目标能同时实现。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企业获得利润而要社会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它是一种生态经济,这也正是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所在。发展循环经济是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就是要建立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

3以绿色GDP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1树立以绿色GDP衡量经济增长的理念

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建立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绿色GDP的理念集中反映了这一倾向,它把环境污染的损失考虑进去,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要从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为特征的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增长转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的增长;要从主要依靠扩大经济建设规模转向主要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强化管理,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实现一种经济、资源和环境多方位优化的增长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为此,对各级政府来说,要根本扭转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将环保质量、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环保的投入力度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纳入领导人的考核体系,以确保绿色GDP能发挥正常作用。对企业来说,要求①树立“零排放”理念、树立绿色价值观,要不断向员工宣传绿色理念,这是建立绿色企业的思想基础;②要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制定既符合客观环境变化又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推进企业绿色化的具体规划;③要尽快建立绿色发展机制,以推动绿色发展规划的实施。而对消费者来说,要加大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崇尚自然和绿色文化,杜绝“白色污染”,努力形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制和社会氛围。

3.2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依靠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①加快制定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与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突出抓好土地、水、能源、重要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②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废物资源充分利用制度,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③加快绿色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建立全国性绿色标准体系;④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增加环境成本的约束力。比如,可充分发挥税收手段的作用,对有利于环保的行为实行减免税,对绿色产品实行低额税;可发挥财政手段的作用,设立专门绿色技术开发基金,重点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3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为此,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增加绿色科技投入和进行知识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这是环保型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只能达到30%,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据统计,我国整个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资规模,因此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加绿色技术投入,进行知识创新。②积极探索资源利用循环化、资源消耗减量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推进生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开发包括经济体系生态链技术、产业环节副产品利用技术、废弃物品的回收与再生等产业技术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③全面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注重生产全过程控制、在源头防止污染的防治方法。实现清洁生产,首先要树立崭新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积极尝试和推广绿色设计、生态工艺和技术评估,并不断地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经济实现增长的同时,达到整体环境保护的目的。④政府应当积极支持那些走在生态科技前列的企业。如对实行绿色经营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赠款、补贴。同时,要积极破解那些迫在眉睫的生态科技难题,如保障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的科技系统等。总之,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焦必方.环保型经济增长—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国光.中国经济前景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董继斌.绿色GDP与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J].经济问题,2005(1)

4张太海.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企业[J].经济管理,2005(3)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P>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文化模式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循环经济文化是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文化包含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社会文化、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城市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树立循环经济文化,要求这些文化和“循环经济”相适应,反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循环经济文化模式包含大小系统,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家庭是处于社会经济这个大系统之下的子系统。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即循环经济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包含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文化和循环经济的逻辑关系论证

(一) 文化和循环经济产出的数学分析

循环经济产出可用公式I=f (x,y,z,l,λm)表示。x代表制度,y代表科技水平,z代表立法,l表示利益机制,m表示循环经济文化,λ表示循环经济文化程度,说明循环经济是这五种变量的函数。

dI=f(x,y,z,l,λm)' dx+f(x,y,z,l,λm)' dy+f(x,y,z,l,λm)' dz+f(x,y,z,l,λm)' dl+f(x,y,z,l, λm)'dm,这个公式表示边际产出的增加。

其中,循环经济文化引起的边际产出的增加,我们用dI1来表示。

dI1=f(x,y,z,l,λm)'dm=λf(x,y,z,l, m)'dm

由此可见,当λ>0时,带来的产出增加dI1>0,λ越大,产出增加越大。

其中,循环经济文化程度λ是多种文化整合的结果:

λ=λ1+λ2+λ3+λ4+λ5+λ6+λ7

λ1表示社会文化,λ2表示学校文化,λ3表示政府文化,λ4表示企业文化,λ5表示城市文化,λ6表示乡村文化,λ7表示社区文化。

(二) 文化和循环经济关系的哲学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探究,文化属于社会意识领域,而循环经济属于社会存在领域。作为社会存在的经济,对文化有决定作用;而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良好的社会文化,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树立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模式,必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如果社会理念比较落后,循环经济的观念没有普及,就会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从图1可看出,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文化当中,树立起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学校文化、企业文化、政府文化、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从而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实践,而循环经济的实践又提升了社会文化的水平。

循环经济文化理念普及程度的比较

(一)日本:循环经济立国,观念普及

日本循环经济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探索循环型经济起步较早的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当时日本政府和民众就已经普遍认识到只有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才能保证居民身体健康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1993年,日本制定《环境基本法》,规定了国家、公共团体、事业者和国民在环保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展示了国家环境保全的基本方向。1999年,日本政府在《环境白皮书》中提出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同时,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在大学设立“人类环境”学部培养综合性循环经济开发人才。日本社会强调最低限度地使用资源,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污染环境。

(二)中国:观念薄弱,尚未深入人心

冯之浚在2004年《论循环经济》中指出: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的理念,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目前,许多企业仍片面地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政府的事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缺少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处理问题;各地方政府单纯追求政绩和经济效益,盲目扩张城市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不足,造成城市生态状况极差,政府没有发挥实施循环经济的带头作用。

树立循环经济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树立循环经济文化,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真正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有效推进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树立起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乡村文化以及具体实施,才能让每个微观主体都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形成这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以此直接或间接推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循环经济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有利于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循环经济,要懂得如何再利用、再循环。有必要探索一些方法,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循环经济文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循环经济文化模式的各层次主体的树立

(一)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集体生活的需要创造并稳定下来对群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各种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各种生活准则的总和。根据人们的认可程度又分为主流文化和泛文化。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是不容易改变的,但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容易受到影响。有必要通过公共媒体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当中,普及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让人人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为荣。国家应鼓励各种媒体,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充分宣传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同时鼓励人们消费环保型产品也很重要。

(二)政府文化

政府文化是政府在自身能力的长期建设过程中培育形成的,为政府公务员普遍认同和自觉接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规章制度、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行政伦理要求与行为准则的总称。

政府始终是推进循环经济实施的主导者,政府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其一,应首先在政府各级官员中普及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学习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其二,政府应给群众提供机会,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其三,政府在上马项目时,不应单纯考虑经济利益,追求政绩,而应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此外,有必要树立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文化。一是在政府价值观和政府精神中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二是在政府愿景也就是政府奋斗目标中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制定政府带动人民实施循环经济的中长期目标。三是在政府口号中体现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好记忆利于传播的口号,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升政府的环保形象。

(三)企业文化

从企业来讲,要求各企业树立和循环经济理念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从物质层面讲,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从精神层面讲,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则和习惯要反映循环经济的要求,并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员工要学习循环经济相关的知识,并体现在行为规则与习惯中。在企业文化中普及循环经济的理念绝非一日之功,这还需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需要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企业家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的价值观贯彻到企业家精神当中。

(四)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教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的教育管理者首先应当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才能在学校教育中普及循环经济理念。环保教育,应当从孩子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在中小学应当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环保,了解循环经济。在高校,应当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强教材建设,通过参与式和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展开环境教育,鼓励学生组建环保组织并在学校和社会展开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

(五)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在城市文化中,有必要渗透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其一,在城市精神中,贯穿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体现城市个性特质追求;让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提升城市的良好精神风貌,使城市洋溢着勃勃生机。其二,强化各种文化设施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科技馆、体育馆、会展中心等为文化载体,举办体现环保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三,在城市形象文化中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时尚的体现循环经济的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其四,建立循环经济人才队伍,通过培养、凝聚和引进这方面的人才,促进城市循环经济的建设。

(六)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乡村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乡村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为解决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和防患于未然,有必要从文化着手,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的环保问题。其一,乡村文化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爱护自然环境;其二,将发展乡村生产力和提高村民素质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村民;其三,在乡村普及环保知识和循环经济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

(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区稳定,创造充满活力的和谐社区,让职工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共建精神家园。在社区文化中渗透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把建设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纳入社区文化的目标规划中,目标是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而规划则是实现预定目标的行动策略、举措、安排的总体设计。其二,专门成立循环经济文化领导小组,下设专门成员,全面负责社区循环经济文化建设的目标规划、制度建设、措施落实等工作。其三,引入督导检查制,督促引导社区循环经济文化健康运作,保障文化设施经费的到位。其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普及循环经济文化理念。其五,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组织生动活泼的社区循环经济文化活动,增强循环经济文化理念的强大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与文化模式[M].中国科技论坛,2007.4

2.李佳.从资源到产业:乡村文化的现代性重构[J].学术论坛,2012(1)

3.张杰,张建民.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刍议[J].延边大学学报,2012(4)

4.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 .中国软科学,2004(1)

5.陈克钧.论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两维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2012(1)

6.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策研究 中国

一、中国循环经济理论实践研究进展与政策发展的现状

(一)中国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

自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思想引入中国以来,循环经济就得到了国家政府、专家学者和各行业的重视。中国专家学者对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诸大建早在1998年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一书中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理论引入中国,分析了循环经济的行为准则、主要技术、产业体系,并结合上海的情况探讨了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和途径。曲格平、解振华、冯之浚、黄贤金等多位学者也研究和探讨了循环经济的内涵、特点、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此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出版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和总体战略目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中国循环经济政策发展现状

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政策的法制建设。2002年

10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4年8月16日,审议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这些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2005年3月,总书记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2005年12月,国家明确由全国人大环资委提出法律草案;2007年8月22日,通过了草案审议;2008年8月29日,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激励全社会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的研究已经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2013年,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层面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为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制定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提出加强政策和制度供给,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和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提升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二、中国循环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国内学术界有关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理论研究

张思锋、周华通过经济学分析论证了政府循环经济政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出了中国政府采取的循环经济政策。王凯庆、顾丽姝从法律法规、资源产权、财政政策、环境无害化技术等构建了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毛建明提出了制定循环经济战略、转变政策目标、加快立法、建立政策体系、依靠技术、示范推广、完善制度、编制规划等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李云燕提出通过创新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价格、产业等经济政策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国外循环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借鉴和启迪

徐波、吕颖通过对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和手段的总结,提出从法律体系、经济政策、价格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刘志荣总结了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包括法律法规、财政、税收、行政等在内的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并针对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提出了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吴良志从企业、产业和城市―区域―社会三个层次研究了欧洲国家的循环经济政策和法律,总结并提炼出欧洲的循环经济政策和法律模式。李慧明、郝冀、崔晓莹通过对中、日、韩循环经济政策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比较,系统、广泛地从多方面比较和研究了中、日、韩的循环经济政策。

(三)从不同角度探索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臧漫丹、高显义从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构建了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的3P治理模式,建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模型。李华友、任勇梳理和整合了现有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构建了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李菲从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政策。李秋妹从生态文明角度的设计优化了循环经济政策。闫敏重点从企业角度进行了循环经济政策研究。

(四)其他研究

潘铁山通过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分析,结合江苏省循环经济开展的现状,构想了一套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并对潜在的政策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构建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作者简介:杨敏(1983―),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9).

[2]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2002(Z1).

[3]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4] 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 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孙启宏.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7] 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9).

[8] 王凯庆,顾丽姝.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初探[J] .经济问题探索,2010(10).

[9] 段七零,毛建明.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政策措施[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

[10] 李云燕,郭建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构建途径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1).

[11] 徐波,吕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生态经济,2005(6).

[12] 刘志荣.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新机制[J].南方经济,2005(11).

循环经济学论文第9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状况

中图分类号:F1文献标识码:A

一、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状况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众多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论体系。

一些发达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包括企业层面的降耗、减污减排,区域层次的废弃物交换和传递,社会层次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从企业层次来看,最典型的循环经济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制造法。从区域层次来看,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最为典型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走在世界前列,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最全面的国家,已经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一系列具体法律;美国没有全国性循环经济法规,但半数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

针对不同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方面,Sujit Das(1995),Hirohiso Kishin(1998),YasuoKondol(2001),JohnE.Tilton(2002),S.Spatari(2002),StuartKoss(2003)分别对电冰箱、汽车、塑料包装材料、废金属、纸张等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物质减量化及物质减量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方面,Cleveland和Ruth指出,特定企业或工业的原材料使用范围、运行机制、使用模式、物质减量化等对经济层面产生的影响以及物质替代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问题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HondF,2000);在原料与能量流动(工业代谢)的研究方面,Ayres等人(2002)对经济运行中原料与能量流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研究方面,多年来LCA理论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在产品生态设计的研究方面,Allenby B.R.(1991a;199lb)对有关企业产品为环境而设计(DfE)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生态工业园与工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方面,Frosch和Gallopulos(1989)对工业生态学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在技术变革和环境的研究方面,S.Erkman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环境系统分析是技术研究方法的基础,并诠释了工业生态技术;在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手段、立法等研究方面,Wulf-Peter Schmit(2001)提出了推行生态型经济。

纵观国外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侧重于具体领域循环经济的应用和实现手段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且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外实际情况进行的。(2)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原始资源到家用电器无所不包;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手段的研究比较多,如经济手段、命令控制手段等。对于工业代谢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概念层次,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上仍有待深入。

二、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状况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循环经济的概念在国际上已经逐步传播,九十年代后期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并很快得到国内的重视。近几年,循环经济在国内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1、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特征等基础理论的探讨。段宁(2005)、吴季松(2005)、曲格平(2001)、解振华(2003)、钱易(2005)、汤天兹(2005)、冯之浚(2004)、恒(2005)、齐建国(2005)、徐崇龄(2004)等对循环经济内涵展开了讨论,归纳为三种:(1)段宁等从循环经济的特殊属性考虑所给的理解;(2)吴季松等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角度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或是科技、经济和社会三者整合的经济;(3)徐崇龄等认为循环经济是以循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季昆森(2004)、王钦敏(2003)等在“3R”原则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的原则作了一些扩展,提出了“4R”原则。后来,又相继提出了“5R”和“6R”原则。解振华(2003)、吴季松(2003)、曲格平(2001)、陆钟武(2003)等对循环经济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2、关于循环经济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研究。诸大建(1998)就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诸大建(2004)、马凯(2004)、冯之浚(2003)、牛文元(2003,2004)、王成新(2003)、李金恺(2005)等研究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提出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汤慧兰(2003)等对工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山鹰(2003)等提出了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集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吴伟等(2002)探讨了工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机制。王兆华等(2002)运用经济学交易理论分析了工业生态系统,揭示了系统共生的机理。耿勇(2000)、陈定江(2002)、刘力(2001)等学者在实践基础上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此同时,肖松文(2001)、吴云波(2003)、王灵梅(2004)等探索了生态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规划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3、对发展循环经济措施和建议的研究。曲格平(2001)、陈之泉(2001)、冯之浚(2003)、解振华(2003)、马凯(2004,2005)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要明确指导思想,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三、评述

从国外循环经济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第一,思想要转变。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二,法律要先行。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用法律来明确和规范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国民的社会责任和相应的义务;第三,政府要主导。政府甚至可以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等行为,来影响、支持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内部改进工艺和生产流程,企业间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实践主体功能;第五,建立相关社会机构。建立相关的非政府社会机构,发挥其协调作用,打造社会静脉产业链;第六,舆论支持、全民参与。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工作,提高国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提高国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刚刚起步,尤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少有关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和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实现手段的系统研究。

综合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状况可以看出,在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国内清洁生产、垃圾处理、环境无害化、生态经济等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应用循环经济基本思想解决煤炭企业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未形成规模,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在我国更少见。我们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更系统的研究。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