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关联理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07 01:49:08

关联理论论文

关联理论论文第1篇

关键词:关联理论;最佳关联;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04-02

一、导语

近年来,关联理论被广泛用于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译界的重视。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文化翻译的实质有了新的界定。对于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很多学者对此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化翻译的文献还不多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必须深入探明翻译内容所涉及的原语和目的语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将双语的文化内涵适当对接。也就是说,译者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信息意图,更重要地是传达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在关联理论的语用视野下进行文化翻译,才能够完整地体现整篇文章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二、关联理论

1986年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联名出版了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Wilson的学生Gutt又进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把关联理论和翻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活功,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

关联理论有两条关联原理(principle of relevance)。第一条:人类认知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第二条: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传递着自身的最佳关联假设(Sperber & Wilson)。而最佳关联假设的内容又包括两点:①明示刺激信号具有足够的关联,值得受话者付出精力进行加工处理。②明示刺激信号具有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

由此可以看出,最佳关联假设是涉及受话者和发话者两方面的关联程度问题。根据Wilson在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一文中的论述,一个话语在某种解释下如果并且只有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时才是最佳关联的:①它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达到值得受话者注意的程度;②在取得这些语境效果的过程中,它不耗费受话者多余的精力。

三、文化翻译

1.关联理论视角下文化翻译的实质

运用关联理论研究文化翻译,重在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把翻译当作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突出翻译的认知特性。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各有差异,在不同的话语情境中,即使是同一个人所推导出的前提也不尽相同。所以语用推理中的前提只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假设,这种假设必然受到认知语境的制约。比如中国读者就很难理解雪莱的诗歌《西风颂》中的“西风”了:“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因为“西风”往往会使中国读者想到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时的“西风”在中国人的认知环境中是与凄凉、萧瑟、悲伤关联。其实,这是一种语境的差异,英国的西风恰似我国的东风,代表的是春天。西方读者也很难理解这句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东风和西风都是大自然的不同方向的风,因为他们缺乏这一认知语境:在中国革命时期,东风和西风分别代表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

从以上例句的翻译可以看出,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试图寻求信息的关联,取得语境效果,找出话语与语境的最佳关联。关联理论强调的‘最佳关联’正是译者所追求的目标,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就越强。

2.文化翻译策略

(1)语境假设。关联理论将翻译视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时译者应关注原文所使用的环境、参与交际者的身份、原文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等等,以把握话语的特殊涵义和所蕴含的意图,并设法在译文中再现出来,使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真减少到最小。如中国人旧时见面时习惯用问候“吃了吗”来打招呼。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为“Have you eaten”,在母语是英语的人看来,一见面就问这句话,似乎是要请对方去吃饭,而非一种习惯性的问候。其实这句话就相当于“你好”。因此,就将其翻译为“Hello”或“Howa re you?”即可。这样,译者若是明白了原文产生的语境,就能将原文作者企图传给原文读者的语境假设正确传递给译文读者。

(2)文化信息调整。由于文化习惯、民族心理和价值观等差异,两种语言的认知环境不同,使得某些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在被译为目的语后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际意图和语用功能,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去调整译入语的文化信息,以实现现其交际意图和功能。如美国运动用品NIKE,读音为[′naiki],原意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之名。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译者将其译为“耐克”,取其经久耐磨,结实可靠之意,而且非常符合人们希望的运动产品“坚固耐穿”的愿望,又包含了克敌制胜的意义,正好与胜利女神的原意相吻合。若直接音译成中文“奈基”或“娜姬”的话,因中国消费者不熟悉胜利女神在源语文化中的意义,难以从文字中得到任何相关产品的信息,包括产品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见选用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商品名称,将原文的信息传递给目的语国家的消费者,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而文化翻译则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一推理过程。译者必须在对原文理解的过程中,通过付出推导努力,寻找原语作者意图和译文读者期盼的最佳关联,实现交际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传递有效的信息,译者从原文中提取其认为符合译文交际功能的文化信息,再将其用目的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若原文所含信息无法在译语文化中表达出来,那么,译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通过语境假设或调整原文的文化信息,进行文化信息的传递。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摆脱原文结构的局限,避免生搬硬套原文的字面意义,使译文与原文一样文理通顺,让交际效果达到最佳程度。

参考文献:

[1]Gutt,Ernst 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Blackwell,1986/1995.|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杜福兴.也谈关联理论[J].外语教学2005,(2).

[5]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何峻.论语用视野的文化翻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4).

[7]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关联理论论文第2篇

关联理论还强调在语言认知过程中输入最小的心理认知储备以获得最大量化的语言认知成果,谋求最佳语境关联倾向。可见,任一明示行为的背后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关联取向,这同时也是语言交际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其中的最佳关联取向,正是建立在思想意识之上的语境效果获得,它与语言推理的过程密切相关,信息获取的途径增多,在语篇内容的理解上也就相对容易许多。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与关联理论的关系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中,关于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思考。自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开展以来,先后产生了四套相关的教学理论体系,即自上而下式阅读理论、自下而上式阅读理论、交互式阅读理论以及图示阅读理论。现有的英语阅读教学理论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势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效果取得上却是各有弊端,难以全面呈现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阻碍。任何一种教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服务于课程本身,因此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阅读必定是有效的拓展途径之一。关联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当中,是在语言交际的基础上建立了必要的语境关联,这一关联建立的原则既包括了主观的认知原则,同时也包括了客观的交际原则。所谓主观的认知原则,是指最大关联性的统一应与人类的基本思想意识相吻合。而客观的交际原则则是强调任何一个明示推断都必须存在与之相联系的必要关联属性。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开展注重个体与文字之间的一种沟通和理解,不同于个体与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在主体性质差异的影响下个体与文字之间更易产生情感的渗透和共鸣。在关联信息的指引下,个体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将这样的关联传递至沟通模式当中,呈现出自身的沟通意图。简单来说,英语阅读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在挖掘这一关联性的同时实现不同语境之间的互动,理解文章的本质涵义。

三、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关联理论的实际运用

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交际理论,关联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关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关联理论的实际运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词汇中的渗透

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动态双向活动的呈现过程。这其中,语言交际的一方在明示环境下与另一方共同完成语境推断,实现语境交际的最大关联性。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理解一直是学生的弱项,然而词汇又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至关重要。此外,阅读中的词汇还是实现信息交流的关键,是语篇作者思想与情感表达的重要基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挖掘其中蕴藏的关联性,进而构建出必要的关联语境,发现作者的真实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对语篇的知识背景有切实的了解,在充实的知识储备下完成知识的背景渗透,进而对词汇和句型一一击破,在合理推断中理解文章的准确涵义。比如在碰到陌生单词或是一词多义的情况时,我们需要运用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推断来斟酌单词的准确释义。

2.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语篇思想中的体现

以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学生集体朗读、分段式朗读、概括段落大意以及文章整体感知与讲解几个阶段,这种框架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探知与推理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更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热情,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语篇思想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理解语篇的中心思想,找到关键段落的主题核心,理清不同句型之间的关系对比,进而总结出文章的本质涵义。此外,运用关联理论还能训练学生寻找信息之间存在的最大关联性,促进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关联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不同文化差异对于学生阅读的影响,及时导入必要的背景介绍,力求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当中构建有效的阅读语境,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3.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语境构建中的应用

阅读语境的构建是实现有效阅读的关键,同时也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亟待完善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境构建,是建立在多种语言信息相互作用效果下的一种有效集结。需要注意的是,语篇中的语境创设并非是文章作者事先构建的内容,而是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理解文章的大意,进而产生的对于其中语言信息的一种整合意识,如此形成的语境效果对于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形成正确的语境构建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认知体验与语境内容相互融合,赋予每一个单词更加鲜活的生命意识,深化文章的情感表达。这一过程的实现与主体关联性的发挥以及语境推断显然存在着必然联系。

四、关联理论应用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解层面出发,我们认为关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呈现:其一,从字面释义理解文章的大意。这主要是指读者在对单词和句型的理解过程中了解语篇的字面释义,这对回味语篇的主要内容、其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辨认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及构筑其中人物关系之间的脉络极为有效。其二,在推理过程中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单纯理解文章的字面涵义显然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不够全面和系统的。教师应在指导学生辨认人物关系和事件特征的基础上合理推断语篇的结构和形成背景,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语篇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以及创作目的。其三,在深入理解之后进行必要的自我判断和评价。在读罢文章之后,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来进行自我有效信息的判断和筛选,从自身的阅读经历出发,充分运用语言知识的应用技能来对文章内容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自我判断与评价,进而获取最为有利的阅读信息。综上分析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当中的认知原则是建立在有效的知识与背景分析功能之上的辩证评价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自我参与的过程,而并非被动去接受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的开展也应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思辨、自我推断和自我吸收的过程中加深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自我阅读水平。相比之下,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基本都是源于语码交际的教学理论,教师在分析和提供教学素材之后让学生自我预习,再针对其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逐句讲授,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如此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的讲授过程。教学实践显示,语码教学理论并非完全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课程教学,而单纯对于单词和句型的解码并不是阅读,只能被看作是一种英语知识的传授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既是阅读材料的最先接触者,也是阅读内容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最为透彻的语言传授者。正因为如此,教师自身必须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概括,筛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最佳材料,从综合性与连贯性的双重角度组织好阅读信息的传递,便于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文章的大意,进而作出正确的理论指导。这一过程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阅读环境,更是对于关联信息的一种高度概括,为学生的语境发展创设最佳条件。从关联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向性来看,当前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开展理应朝着这样的模式发展:第一,教师在充分理解语篇大意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境关联素材,指导学生把握语篇的知识精髓,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和认知语境。第二,教师应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挖掘素材中的关联信息,并加以组织和整合,创设有效的阅读语境和情景假设,在有效思辨的过程中完成对阅读内容的合理推断。第三,关于在阅读分析和阅读推理的处理上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阅读权利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关系建立和组织推断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阅读语境,提升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第四,阅读过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动性,积极展开师生间或是学生之间的合理探讨与互动,让学生在内容判断上进行自我评定,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理解错误之处的认知,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五、关联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技巧

许多学生在接触阅读材料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大多数阅读材料都不存在太大难度,生词的数量有限,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分析句型结构上也能够大致明白意思,感觉理解语篇大意并非多么困难的事。这样的认知误区往往在考试中就会显露出弊端,比如一道题目在问到“你能从这篇文章中推断出什么?”时,学生大多会犹豫不决,不能及时作出准确选择。甚至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单方面揣度语篇的字面意思,在具体应用时生搬硬套,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本质内涵,缺少了必要的内容推断意识,忽视了语篇理解的整体性。关联理论的应用正是从语用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辨、判断及推理意识的发挥,这不仅符合学生基本的语言认知发展规律,更加突出了阅读教学的灵活性,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体现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极其重要的。

1.注重跨文化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英语阅读课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的交流过程,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对整体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关联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的一种体现,这对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关联理论主张语言交际过程当中的相互理解与渗透,这就需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能够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得以再创造,满足学生在语言认知方面的结构需求以及表达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将语篇的知识背景与文化背景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营造特定的语用氛围,在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外,跨文化意识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西方文化及区域风土人情的了解,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而这些储备知识对于语言的关联性与适用性也将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2.在关联性的指导下探究文章的内在涵义

语篇的内在涵义并非是从字面信息中整合而来的,而是需要读者通过有效的阅读途径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总结所得。无论是明示的信息,还是暗含的内容,都需要读者仔细品读,有效斟酌,在思辨及推理的过程中探究语篇作者的本质写作目的。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需要从语篇作者间接性的情感表达中概括出语言的实用价值,理解作者真实的交际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文章的精髓,在掌握文章关联性的基础上探究语篇的内在涵义,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3.在语境创设中感受不同语篇的文体风格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感受不同语篇的文体风格是对语言运用及综合技巧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这对语境关联的创设至关重要。这是因为语篇作者在进行文章写作时会首先对读者的综合认知能力进行基本推断,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某一文体形式表达语篇的内涵和意图。通常这一文体风格体现在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因此,展现其特定文体风格的语篇里,必定存在与之对应的词汇、语法及整体文章结构特征。正如在说明文中,通常出现的都是非人称主语的词句,整篇文章鲜少带有感彩;而记叙文的显著特点则是通篇语句较短;至于议论文则通常采用传统的三段论格式,其语篇在语言技巧表达上比较严谨和慎重,目的在于突出作者的观点。可见,阅读课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解释不同文体风格在阅读材料中的体现,从而引导学生在语篇中找寻语言和结构的关联性。

4.在文章整体结构中探寻关联理论的应用

从语篇的整体结构来看,其文章内容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各分句必须与文章主题存在关联,文章各段落结构之间也必定有着关联性。语境作为这些关联性存在的基础,使得整体语篇的信息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有效集合,前段文章信息可以在后续内容中寻找到必要的关联性,这就使得语篇在境界上不断深化,促使文章整体结构越发有序和完整。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结构设计,从整体上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修辞手法和信息填充技巧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对相关修辞和填充技巧的讲授也是极为必要的。比如在阅读素材中经常会出现的反语技巧,就运用了与文章本意截然相反的词句表达,以此来突出其中的讽刺或幽默意味。在关联原则的指引下,我们可通过对前后文推断来正确分析反语的使用技巧。此外,隐喻手法也是关联理论在认知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出于语篇简洁性的考虑,不少内容会被作者省略,而为了更好地理解语篇内涵,就需要我们对文章信息进行填充,以此来推断其真正含义。

六、结语

关联理论论文第3篇

>> 口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日语口译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 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口译中跨文化交际差异的协调探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语境的重要性 国际学术会议中的跨文化交际―关联理论为框架 跨文化意识在英语口译中的运用初探 文化图式理论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论商务口译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从交际的视角研究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汉英口译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浅析国际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口译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浅谈口译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失误 浅谈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Thomas,J.G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2).

[3] 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House,1983.

[4]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5] 赵彦春.翻译学归纳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Sperber,D&Wilson,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7] 刘和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关联理论论文第4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汉译英 文化缺失与补偿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31-01

一、 引言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oeory)是由法国学者斯珀伯(Sperber) 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于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来的。何自然和冉永平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second edition,1995)的导读中写道:“它是一本概括性很强、有关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不仅涵盖了现代语用学的很多研究课题还涉及现代交际理论。”由此可见,关联理论与认知交际领域是可以兼容的。那么作为交际下义词的翻译必然也在其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将简单介绍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基本关系,随后将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译英中为补偿汉文化缺失情况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二、 关联理论和翻译

要想明了关联理论是如何从本体论上解释翻译现象的,首先要简要介绍下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是基于下面的观点(Sperber&Wilson,1986,1995):

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该译文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

换言之就是欲使交际成功,关健的问题便是听者如何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可以利用的全部假设里面设法选出切合实际的,言者试图传达的那些假设”。(赵彦春,1999)

赵彦春在“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一文中把翻译定义为:“语内或语际间的明示一推理的阐释活动”。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verbal communication),而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一方的意图被另一方识别。作为特殊交际的翻译牵扯到三个文本: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原交际者把文本输入给译者――译者通过关联进行推理,形成图示文本――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把图示文本传递给受体,形成译语文本。在此过程中,语码知识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交际者是可以能动的选择语码的。

那么译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语码呢?Gutt 在他的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到:“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期盼(expectation)相吻合。”为了做到这一点,译者负有双重推理的责任。首先,他必须从原文字句中或所谓交际线索(communicative clues)体会出原文言者的意图;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换言之,原文言者企图传达给听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听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要从中调出所需的语境假设是否十分费力,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否相称。(林克难,1994)

在汉译英过程中,难免存在着富含文化内涵的语码,理解这些语码所需要的语境假设是否存在于英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里便成了翻译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这时译者的选择就要根据翻译目的(skopos)而定。本文中作者意在汉译英中达到交际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对汉文化缺失进行补偿。

三、 关联理论框架下弥补汉文化缺失的策略

由于认知环境不同,有时接受语听众缺少原文某个概念所承载的信息,因此需要使隐含意义明晰化,又不能过于明晰。那么译者应该如何处理呢?

本文认为译者通过与原作者和原文在进行最佳关联产生图示文本后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水平,在不影响交际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为译文读者提供语境假设信息突破点的方式。例如直译加注释和使用中国特色英语,帮助译文读者初步建立起于原语文化相关的语境假设,即可满足译文读者了解原语文化的需求,也会降低译文读者在进行关联是所付出的努力。如杨宪益在翻译《红楼梦》中对“人名的翻译:甄士隐( Chen Shi-yin (Homophone for “true facts concealed”);熙凤: (His-feng(Splendid Phoenix)等(杨宪益译)杨宪益先生采用的方法不但清楚明白的表达了原语中的意思,同时也将汉民族文化中的独有性展现在西方读者的面前。同时因为有了上下语境的积累,使用中国特色英语词汇不但会令译文读者耳目一新,也同时为读者搭建了解汉语文化的平台。例如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等等。

四、 结语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观,将视线转移动了大脑动态处理信息的机制上来,为译者进行归化处理时语码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译者要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直译加注解和大胆使用中国特色英语等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补偿汉译英中汉文化的缺失。

参考文献:

[1] 党超.秦汉生态文化探析.河南大学,2002.

[2] 刘士聪.文学作品汉译英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中国翻译,1991(6)

[3] 何自然,冉永平.现代外语,1998第3期,94页.

关联理论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关联翻译观  文学翻译  文化缺省

    Abstract  As a theor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relevance theory also provides literary translation wit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aling with cultural default.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on and further analyzes reasons for cultural default. Based on principle of optimum relevanc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translator adopts differen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gnitive context to realize purpose of original-language authors and its aesthetic value and cater to expectation of target-language readers.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literary translation   cultural default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法、英学者D. Sperber,和D. Wilson在其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专著中提出来的,1995年二人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版。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它研究译者的交际能力,也就是翻译能力。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王治琴,2005)。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在语言的解释性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原语和表达该话语的语句之间应该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两个话语的解释性相似程度越高,所共享的明说和暗含意义就越多。翻译活动源远流长,研究翻译的文献亦可谓汗牛充栋,但学者们对于“翻译”从未达成过共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是很强的,它统一的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而且还可以根据关联理论平息翻译界经年不息的争执(赵彦春,2003)。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关键是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语境暗含。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交者的交际意图,而译语接受者同样也在自己动态的语境内对译文进行阐释和解读。所以,根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三、对文化缺省和关联理论的认识

    认知科学表明,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式(schema)的形式储存在人脑的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之中,每个图式由数目不等的空位(slots)组成。每当感官记忆(sensory memory)输入了某种信号时,认知机制中的记忆搜索(memory search)功能就会自动在长期记忆中激活属于该图式的空位,最终激活整个图式。认知是由记忆中的图式作用于未知实现的。因此,在语言交际中,新的话语必须以某种方式激发相关认知领域中的其它认知结构,理解才能达成。

    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交际和认知,强调认知语境在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中的作用。关联理论把交际看成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设想每一个明示性的交际行为本身都具备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即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用恰当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作为一种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必然包含了语言交际所遵循的“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说话人在明示过程中,为使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必然会对受话人的认知语境和先有知识图式进行合理预测,对双方认知环境里共有的无须赘言的内容会在话语中省去,处理为预设信息。而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会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激活记忆中的心理图式,填补未表达的细节,通过推理,找到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关联翻译观  文学翻译  文化缺省

    abstract  as a theor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relevance theory also provides literary translation wit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dealing with cultural default.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on and further analyzes reasons for cultural default. based on principle of optimum relevanc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translator adopts differen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gnitive context to realize purpose of original-language authors and its aesthetic value and cater to expectation of target-language readers.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literary translation   cultural default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法、英学者d. sperber,和d. wilson在其合作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专著中提出来的,1995年二人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版。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机制包括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最大关联(most relevance)是指在交际中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了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是指受体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从关联理论的途径研究翻译,就突出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它研究译者的交际能力,也就是翻译能力。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翻译不是静态的,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依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再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王治琴,2005)。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关联理论认为,对语言的使用有两种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翻译是对语言的解释性使用。在语言的解释性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原语和表达该话语的语句之间应该存在一种解释性相似。两个话语的解释性相似程度越高,所共享的明说和暗含意义就越多。翻译活动源远流长,研究翻译的文献亦可谓汗牛充栋,但学者们对于“翻译”从未达成过共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是很强的,它统一的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而且还可以根据关联理论平息翻译界经年不息的争执(赵彦春,2003)。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强调翻译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靠什么来推理作者的交际意图呢?关键是靠寻找最佳关联,推断出语境暗含。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要尽可能根据话语内容去推理原语交者的交际意图,而译语接受者同样也在自己动态的语境内对译文进行阐释和解读。所以,根据关联理论,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

    三、对文化缺省和关联理论的认识

    认知科学表明,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图式(schema)的形式储存在人脑的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之中,每个图式由数目不等的空位(slots)组成。每当感官记忆(sensory memory)输入了某种信号时,认知机制中的记忆搜索(memory search)功能就会自动在长期记忆中激活属于该图式的空位,最终激活整个图式。认知是由记忆中的图式作用于未知实现的。因此,在语言交际中,新的话语必须以某种方式激发相关认知领域中的其它认知结构,理解才能达成。

    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交际和认知,强调认知语境在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中的作用。关联理论把交际看成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设想每一个明示性的交际行为本身都具备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即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用恰当的处理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作为一种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必然包含了语言交际所遵循的“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说话人在明示过程中,为使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必然会对受话人的认知语境和先有知识图式进行合理预测,对双方认知环境里共有的无须赘言的内容会在话语中省去,处理为预设信息。而受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会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激活记忆中的心理图式,填补未表达的细节,通过推理,找到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语境效果。

    四、怎样运用关联理论在译语中重现原作品的文化关联机制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个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译语读者三方的互动过程,话语的两次输出和理解不可能完全相等,故对等原则不能衡量翻译的成功与否。“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是在保证效度的基础上求其信度” (张今,1987)即在保证交际效果的前提下,译作应尽量向原作趋同,提高信度(忠于原作者)。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阐释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完全对等(asymmetrical)的:防止和避免译语读者误解的责任完全在译者一方。因此译者必须将原作者的意图用明确的方式再现给译语读者,才能使读者解读原作者语用预设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交际的成功取决于话语与语境的最佳关联,译者应尽可能为译语读者营造出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语境,以获得与原语读者趋同的语境效果。这就为对文化缺省的翻译重构提供了两点重要启示:一译者必须识别原语语篇中的文化缺省,推断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并以明示的方式再现给译语读者。二译者要对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

进行合理推测,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语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的翻译观没有说必须译成什么,只是说明在最佳关联的指导下可能译成什么。

    1、重现(representation)。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在表达与语义上都相近时,采用重现法,也即直译法,以达到同原语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最佳关联。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水;百花齐放: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om;纸老虎译为paper tiger.下例就是通过重现的手法传达了原文本的艺术境界:

    (1) a melody is heard, played upon a flute. it is small land fine, telling of grass and trees and the horizon. the curtain rises.横笛吹起,优雅的旋律诉说着芳草、佳树、天涯,幕起。

    2、替代(replacement) 。当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征象不同时采用替代法,它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如: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getup with flea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 romeo: what have thou found? mercutio: no hare, sir. (《罗密欧与朱丽叶》,act ii,)《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用了hare一词。hare本为野兔,俗语是娼妓之意,相当于汉语中的“野鸡”,谐“野妓”,故梁实秋先生将hare译为“野鸡”。

    罗:你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先生。(梁实秋译)

    3、转换(reproduction)

    当原语中文化征象在译语中出现缺省时采用转换法或意译法,如:

    (3)现在合同已签了,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只好如此了。

as 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 what’s done is done and can’t be undone. (刘季春,1996:90)

    (4) “i beg your pardon,” said alice very humbly: “you had got to the fifth bend, i think?”

    “i had not!” cried the mouse, sharply and very angrily.“a knot!” said alice, always ready to make herself useful , and looking anxiously about her. “oh, do let me help to undo it!”(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chapter 3)

    “……你说到第五个弯了,不是吗?”

    那老鼠很凶很怒地道:“我没有到!”

    爱丽丝道:“你没有刀吗?让我给你找一把吧!”(赵元任译,转引自《翻译批评散论》

    4、重构(rebuilding / recreation )。重构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手段来疏解或化解原语的文化信息,再现原文的关联性。

    (5) 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

    译文: 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翻译批评散论》,p87)译文较好地重构了原文的意境,连用六个含“呆”的短语再现了原作中五个以s开头的词汇的艺术效果,堪称艺术的再创造。     (6)“if you mean darcy”, cried her brother,“…but as for the ball, it is quite a settle thing, and as soon as nicholls has made white soup enough i shall send round my cards”.

    (上海译文版)“如果你指的是达西”,她的哥哥大声说,“……舞会已经决定了非开不可,只等尼可尔斯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就下请贴”。

    (人民版)“……至于舞会嘛,那是已经定了的事。只等科尼斯把白汤备足了,我就下请贴”。(一种用白肉[如小牛肉、鸡肉等]加蔬菜熬制的汤。舞会结束客人离去前通常飨以热腾腾的白汤、咖啡或其它饮料。)

     white soup是西方舞会上一道必备的汤,原文作者在此运用借喻手法借白汤指舞会的各种准备。“白汤”很容易激活原文读者记忆中“舞会”的原型画面,使他们领会到作者的意图。而对于中文读者而言,记忆中并没有相关图式,在理解上很可能会形成连贯“空位”。因此,上译版采用文化过滤法,把作者的话说白,这样一来,中文读者根本不用花费努力就能获得连贯理解;可是,这又有一个问题:译文除了给读者一个阅读方便,并不产生其它任何语境效果。因为译者代替了读者在思考,而文学作品的的魅力就在于读者能动地参与。相较之下,人民版采用的文化诠释法更为可取。 “白汤”直接译出给读者以原滋原味的审美感受,文外脚注也不须读者花费过多的心理努力对文章获得连贯理解,并增强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语境效果和读者的处理努力相比要大得多,因而,人民版译文更具有最佳关联性在翻译的再表达阶段,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的存在,译者则不得不面对意义的再表达的种种选择和取舍。其中的得失,既有语言转换和文化播迁中难以解决的困难所构成的客观原因,也有译者面对两种文化所做出的文化意义上的选择,以及个人审美情趣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关联原则。译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是否再现了原作品的最佳关联性,是否符合读者的期待,是否

达到交流的目的。译者要传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找出原作品中的最佳关联性,并将其再现在译语作品中,让译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最佳关联而达到正确解读译语作品的目的。

    五、结语

    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解释,它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出转移到话语的理解,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

    文化缺省是符合关联原则的交际策略,而翻译是一个涉及原语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双交际活动,要排除文化缺省在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障碍,译者肩负着重大责任:一方面,译者要能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识别原文的文化缺省;另一方面,译者要对他的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合理预测,并根据最佳关联原则,选择适当的重构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合理补偿,为译语读者构建恰如其分的文化语境,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和指导翻译活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以关联性抓住了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把它纳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积极的指导意义。尽管关联理论不能解释翻译中的一切现象,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对翻译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申连云,张少雄.翻译研究的哲学层面考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2.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3.王治琴.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诠释及对语言形式翻译的指导[j].上海翻译,2005;(2)

4.李延林.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随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欧阳利锋,彭玉.关联理论对语言翻译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

7.赵彦春.关联理论和翻译本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8.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9.陈宏微.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研究.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10.孙会军.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11.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1-32

关联理论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关联理论 文化差异 语境 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40-02

引言

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话语的含义,赵彦春博士认为,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它能够有效地被用以解释、指导翻译活动,成为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赵,1999)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译者必须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性,找到其中的文化关联性,运用恰当的手段传达出原文所表现的文化内容以及作者的意图。

一、关联理论

Dan Sperber(法国认知科学家)和Deirdre Wilson(英国语言学家)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在其著作中这样阐述: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遍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Sperber&Wilson,1995)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明示就是说话人明白直接的传达自己的信息,推理就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说的内容,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等相关信息以及自己的认知能力,对说话人的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推断。其中,推理的过程就非常关键,它涉及到话语交际是否能够成功,而听话人在推理当中,就是在寻找关联的过程。听话人在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语境效果较好,所付出的努力较小,那么关联性则越强。这就涉及到了最大最小原则,交际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获得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D.Wilson的学生E.A.Gutt最早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对翻译现象的解释。他认为,翻译过程中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表达的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不应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Gutt,2004)。

二、文化翻译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大体上来说,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它所涉及的不同语言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它要在这些不同的文化中碰撞和磨合,因此,翻译必须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对它的影响。人们对“文化翻译”的理解大致有以下数种: 1.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翻译。2.有关文化内容因素的翻译。3.一种翻译方法,把一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4.一种翻译方法,把一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保留到另外一种语言中。5.从文化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6.文化与翻译。7.文化的翻译。8.从事有关文化内容翻译的人。(蔡,2005)而我们通常所指的文化翻译就是指对原文内容中一些特定的文化因素的翻译。由于东西方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中自然会遇到许多需要特殊解释的文化内容。例如,yellow book一词,我们不可能翻译成黄色书刊,在国外这是指电话簿。再看月亮一词,中国人认为月亮代表着团圆,会联想到嫦娥,而西方人则认为月亮是幻想,错觉的代表。文化翻译的意图在于把文化差异的内容恰当的表达出来,让目的语读者准确充分地理解原语作者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因此,译者必须要同时了解原语和目的语的民族文化特色,避免因按照本民族思维习惯进行翻译而造成的错译。

三、关联理论对文化翻译的指导

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联系语境内容,寻求相关文化因素的关联,把其中目的语读者较难理解的文化因素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明示出来,以求取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要找到最佳关联,这也就是译者的最终目标。Gutt认为化“暗含”为“明示”的方法有两种,即“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和“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前者注重保持“认知效果的相似性”(depend on resemblance in cognitive effects),后者注重保持“语言特征的相似性”(depend on resemblance in linguistic properties)。(Gutt,1991)这也就是翻译界中所说的顺应目的语读者文化理解的归化翻译以及保留原语文本文化特征的异化翻译。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把原语中的文化现象替换为译语中读者较为熟悉的文化现象。如Like knows like,英雄识英雄。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凤。而异化是直接在译文中应用原语文化现象。如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he teeth),瓶颈(bottle-neck)。其实,不管采取何种方法,文化翻译归根结底来说是要把目的语读者所不了解的文化因素明白清楚的展示出来,从而消除这种文化差异的障碍性。

译例分析:

1.“那么过一会爸爸趴在床上当马,让你骑上玩打仗,好不好?”

“Well then, what if I serve as a horse on a bed while you ride on me and play being a knight?”(乔,瞿,宋,2009)

译者在翻译“骑马打仗”时在后面补充了play being a knight,这符合英语文化背景,形象生动,会使英文读者一看即懂。

2.经过多方调查,才知道病人当年参加过“梁效”的写作班子,估计可能是一种后遗症。

An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e fact that this patient had joined the so-called“Liang Xiao”( An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at wrote the major articles which voiced the opinions of the Gang of Four. Here“Xiao”also implies“Loyalty to the Gang of Four.”)writing group. What he was suffering from may have been the after-effects of that period.(乔,瞿,宋,2009)

此处“梁效”是中国时期特有的词汇,也就是“两校”指清华和北大当时为写作的团队。翻译中译者进行了补充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必须要充分理解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其中,译者要根据语境进行逻辑推理,注重文化差异性,构建适当的文化关联语境,实现成功的翻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对文化翻译这种交际活动有着指导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努力理解原文,力求通过推理,找到其中的最佳文化关联,展现给读者通顺明了的译文,从而实现最佳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

(3).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Blackwell,1995.

[3]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蔡平.文化翻译的困惑[J].外语教学,2005(6):77.

[5]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Cambridge,MA:Basil Blackwell,1991.

关联理论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关联性 语言理解 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思维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它几乎涵盖了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思维主要指人对所接受信息的选择、处理、理解、储存和反应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

然而在人的思维过程中,还存在一种本能,那就是:人总是能对与自己最相关的信息产生一种自然的倾向性,也就是说,人总是从自己最熟悉的信息开始思维的。这种认知倾向性被称为“关联性”(Relevance)。人的积极思维来源于对文化关联性的发掘,只有通过文化关联性,才能刺激思维的主动性,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选择、吸收和表达。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具体表现形态和中介,语言交流过程是一种思维对文化关联性的选择过程,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只有当文化关联性到达最佳状态时,语言理解才能实现最佳效应。

斯珀波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分析

交际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是语言存在的价值所在。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语用学的兴起,人们发现语言传递的不仅仅是其语义的信息,还包括一些不能从语言结构中获取的隐含信息。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的角度就不同,导致了个人的思维能力的不同。那么人们是依赖什么来实现成功交流的呢?

1986年斯珀波(Sperber )和威尔逊(Wilson)在他们合著的专著《关联:交际与认知》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交际的实质,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利用所有经验进行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语言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再结合语境假设,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其中最具关联性的解释去构建对话语理解的心理表征,实现用最少的努力去获得最完美、准确的理解。①也就是说,人们成功的交流依赖于语言信息中的关联性。在关联理论中,他们对成功交际作了细致地剖析,他们把话语理解看成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认为人们对每个话语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只有通过寻找到话语中的最大语言关联性,才可能对话语做出合理的预测和推理,才可能对话语做出正确的判断,实现正确理解,否则,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不会成功的。

如果语言交际中的信息与语境的关联越小,交际对象在理解语言时,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反之,如果交际对象付出的努力越小,说明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越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甲:你喜欢吃饺子吗?乙:我是南方人。这一问一答看起来是问非所答,但这对中国人而言在理解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中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北方人喜好面食,而南方人则以米饭为主食。所以,“我是南方人”的回答,比较委婉地回答了对方的问题。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这样的问答方式是没有理解障碍的。但如果是用英语翻译来问答,或者此问话中有一方是英国人,或这一问一答出现在异国街头的话,那么这样的回答是难以让人理解的。可见文化关联性对语言理解成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交际的实质就是一个隐含和推理过程,语言理解的推理依据就是关联性,语言理解过程就是寻找文化关联性的过程。②语言理解与文化关联性存在相当紧密的关系,离开了文化理解的背景,任何语言的理解都是不完整的,不准确的。

文化关联性的内涵及分析

任何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心理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文化范畴内的差异往往会给语言理解带来障碍,最终导致文化误读的可能性和语言的不可理解性的产生。语言理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是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③由于文化的关联性、语言自身的模糊性和语境的不确定性,干扰和影响着语言理解判断的准确性。

具有怎样的文化关联性才能使语言的理解判断更准确呢?人的思维潜在原则是只对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现象给以关注、表达和处理。④在语言交流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同源文化中,有时交际双方无须太多、详细的语言表述,就能被对方所理解。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语言理解就变成了不可理喻的误解。例如:“She is a fox.”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以得出以下三种理解:一、她是个狐狸精;二、她是只狐狸;三、她是位时髦迷人的女郎。虽然,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时,汉语与英语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在汉语背景下,当女性与“狐狸”联系在一起时,往往被认为是指“狐狸精”,但“fox”本身并没有“狐狸精”的意思。第二个理解没有把真正的语用意义传递出来。只有第三个理解是正确的,因为这句话在英语中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由于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文学典故、、社会生活等文化差异,如果交流者的文化关联性差,就会导致联想错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难以避免出现语言理解的偏差和失误。然而文化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通过学习认知目标语的文化,平衡认知差异,就能突破文化因素的制约,实现文化移植,达到最佳的语言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是用最小的努力选择他认定的新信息与语境的文化关联度,并使两方面达到平衡,产生最大的语境效益。如果对文化关联性理解得当,就会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能取得成功理解⑤。

文化关联性的认知是语言理解的基石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决定了文化因素是理解语言的重要前提,文化知识是开启语言理解之门的钥匙。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交流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如果交流双方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那么就会形成不同的认知环境,对同一信息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举例来说,对“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这句话可以有以下两种理解:一、据说,每户人家的壁橱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髅;二、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丑事家家有。第一种理解仅仅是在字面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难以让人接受的;第二种理解则既结合了字面意义,又结合了文化背景,属于正确理解。从习惯上来说,“骷髅”与“丑事”扯不上关系,但两者都具有不能公开的共同特点,在文化理解层面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这就达到了这句话的最佳理解效果。所以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形成语言理解障碍的因素很多,涉及语言之外的各个领域,是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对于语言和文化在各个层面的信息表达和理解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动态的选择⑥。比如:英国和中国地理位置的差异也能在语言文化中得到反映。“东风”、“西风”在两国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和情感是不同的:英国地处西半球,西靠大西洋,其地理环境决定了西风为暖风、东风为冷风,所以“东风”带给人们的是摧残万物的厌恶感,“西风”却能引起人们对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共鸣;而在中国,其含义恰恰相反,“东风”多指春风,总给人以温暖欲醉的感觉,“西风”则会令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语言感知。由此可见,如果不了解交流对象的文化禁忌,谈及对方禁忌的内容必然引起尴尬或不快。

结 语

语言以文化为灵魂,文化以语言为依托。语言和文化的这种不可分割性,是一个民族交际工具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有效的语言理解不仅依赖于对所有语言成份的精确辨认,更在于能否利用语言输入信息提供的线索,构建新的语言文化关联语境,并通过对新的语境认知,实现对语言准确的理解和判断⑦。也只有在具备源文化背景知识的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填补跨文化交流中的认知空白,才能达到对语言的准确理解。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这个民族的语言。所以在外语学习中不仅要学习语言的形式和内部结构,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和文化适应性,真正实现成功的语言理解和交流。(作者为四川警察学院英语教研部副教授)

注释

①Spenber.D and Wilson.D ,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otion,Oxford: Blackwell.

②江晓红:“论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③Ellis G,“How culturally appropriate i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ELT Journal Vol.5 No.3.

④张亚菲:“关联原则及其话语解释作用”,《现代外语》,1992年第4期。

⑤刘家荣:“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外国语》,1997年第3期。

关联理论论文第9篇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索主要是集中在3个方面,即互联网的传播特性研究,危机公关策略研究,以及前述两者相融合后的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研究。其中涉及危机公关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分析对象,即政府和企业。相关成果包括多篇著作以及多篇论文,可谓成果丰富。例如,郭志台编著的《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赵志立所著的《网络传播学导论》,[美]哈特所著的《打造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等等。

1.互联网传播特性研究

作为新媒体一员的互联网有着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现今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通过与传统媒介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网络在传播方面的新特征,从而更好的指导大众使用这一新媒体。戴黍在《网络传播特征、问题与对策》说道:“网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环境,在网上,相隔千里与比邻而居并无不同,物理学中的距离在网上都可以视为零,任何在线网络用户都可以实时地接收和发送信息。”并且他总结了网络传播的6大特征:低成本、高速度、大容量、多功能、可互动、跨文化。赵志立在《网络传播学导论》中全面研究了网络传播的各项内容,也归纳总结了其特征:时效性、开放性、海量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综合性。陈维维和冯莉在《浅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中提到的多元性、否定性和反思性也是作为新媒体一类的网络所拥有的特点。当然还有其他相关内容,仅为举例,不再赘述。

2.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此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政府危机公关分析和企业危机公关分析,着眼于危机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危害研究,强调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并且针对主体的真实反映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两类主体所处的地位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其目的也不同,政府着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建设廉洁政府,以期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则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状况、宏观政策环境等环节进行调控,以期树立企业品牌从而获得利益。但就应对策略而言则大致相同。吴亚涛和宋卫威在《浅析政府危机公关策略》中提出了公关的四项原则:时间性、真诚性、透明性以及维护政府形象(若主体为企业,则是维护企业形象)。鲁津和徐国娇在《论政府危机公关的效益》一文中则提出了公众至上、三T以及维护形象原则,强调了社会公众的重要性。郭震在《企业公关危机预警管理问题探究》中提出了危机压力表构想实施,将危及预测量化,形成直观感受,可以精确预测出危机的强度与爆发的可能性。美国学者哈特在《打造成功的新闻发言人》中指出“未雨绸缪至关重要。在危机环境中,你不能改变或减少所面临的事实,但是,你可以也必须控制由大众媒介传播给公众的信息。”等等。

3.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该研究话题结合了上述两方面内容,针对网络传播的独特属性分析危机公关主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研究者们大多主张勇于面对,及时沟通,积极处理,反馈反思。郭志台在《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中提到要像做好网络公关,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与网络媒体沟通合作、尊重网络媒体、平时多网络新闻、不能忽视评论&论坛等。潘黎和王其军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一文中提出了网络对公关危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明确了节省成本,沟通效果好,主动性增强等优势,也体现了对于促使危机快速升级,不真实信息以及容量过大的缺陷,进而提出建议。赵爱华和曹德胜在《网络时代的公关危机及处理对策》中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应对危机应对措施改变:由“捂被子”变为“揭被子”,大大方方讲出来,将占先机;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信息监管;对症下药,变“堵”为“疏”。王洁在《试论公关危机的传播管理》中将危机传播管理分为预防时期的沟通管理,处理时期的沟通管理以及危机善后时期的沟通管理,并相应提出了应对措施,如模拟危机,重视意见领袖,妥善处理受损公众等等。彭赤兵在《网络条件下公关危机的防范》一文中提出了应当贯彻CS营销理念(企业针对顾客需求而采用的指导思想),通过树立自身优良形象,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可谓危机预防的首要战略手段,做好自己,不出纰漏,维持形象,也就把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

二、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不断出现的今天,网络这一新媒体也在逐步的发展和变化,依据这些变化而带来的新特点必将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并通过新特性的研究为政府、企业等组织提供相关相应变化了的公关危机应对策略,使得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样与时俱进。对于网络传播环境以及相应的危机公关策略将会在时代的发展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前人的研究对网络传播特性以及相应的公关策略做出了系统的分析阐述,多方面概括了网络传播的特征,提出了多层次、多阶段的危机公关方式。但纯理论的阐述占多数,实际案例的穿插还不够到位,围绕一个公关事件引发相关思考的文章并不是很多。此外,这些文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团体组织层面,即对政府和企业进行危机公关分析,涉及到个人层面非常少。自2008年年初的“艳照门”事件爆发后,明星的个人危机公关问题出现在大众面前,许多人关注这个问题但没有深入的探讨相关应对方法。可以说当前的研究在这两方面存在一定的空白,有待后人填补研究。这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给与我理论上的指导,同时也为我在这方面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台.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2]Hart•H著,卫五名译.打造成功的新闻发言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赵志立.网络传播学导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2.

[4]叶皓.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学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9.

[5]Blair•M著,胡波译.360度品牌传播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6]陆群,张佳昺.新媒体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

[7]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8]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9]吴亚涛,宋卫威.浅析政府危机公关策略[J].时代经贸,2008,6:89-91.

[10]陈维维,冯莉.浅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3,2:81-83.

[11]杨舒.网络环境下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新模式探究[J].现代商业.2009,20:140

[12]鲁津,徐国娇.论政府危机公关的效益——“躲猫猫”时间的媒介传播案例解析[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3:32-34.

[13]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8,4:8-13.

[14]彭赤兵.网络条件下公关危机的防范[J].企业经营,2005年,10:66-67.

[15]王洁,刘学慧,杨媛媛.试论公关危机的传播管理[J].法制与经济,2008.9,179:126-127.

[16]赵爱华,曹德胜.网络时代的公关危机及处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3,533:92.

[17]刘惠文,杨彩霞,周洪博.试论网络传播与公关形象[J].科技论坛,2009,2(下):81-84.

[18]潘黎,王其军.网络时代的公关危机[J].科技创业月刊,2004,8:87-88.

[19]刘德杰.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探析[J].新视窗,2009,4:88-89.

[20]干勤.危机管理及其相关概念探析[J].商业研究,2001年,4:138-140.

[21]杜岩,程永运,张玉恒.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新思维化“危”为“机”——以康师傅“水源门”事件为例[J].价值工程,2009,4:106.

[22]林育祯.网络环境中的企业危机公关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23]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7.

[24]新浪新闻中心.中国网民数达3.84亿继续居全球首[EB/OL]./c/2010-02-03/132419620921.shtml,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