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本土化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01 15:54:41

本土化管理论文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近代;西方猪种;本土化过程

一、引言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门的洞开,国外培育的畜禽品种也陆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开始了欧美猪种落户中国的过程。在中国近代,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特征比较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1840年,到1895年左右。引进行为主要是由外国侨民来完成的。具体来说是一些外国侨民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将欧洲的猪品种带入中国,随之开始了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第二阶段从1896年到20世纪的2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前期正值晚清兴农运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国外的畜禽品种的优点,注意到中国畜禽品种的产品性能与欧洲品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于是他们认为引进西方培育品种是一条迅速提高中国畜牧业水平的快捷方式。然而,由于政权的更替,社会动荡不安,政府根本无暇顾及畜禽品种改良的事情,对欧洲的猪种的利用只是停留在认识阶段,没能有效地进行改良。第三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出既能够保持本地品种特点,同时又具备外国品种特征的新品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日本侵略中国,育种工作受到极大冲击,没有也不可能育成一个新的品种,使得本土化的过程到1949年仍然没有完成。大约到了20世纪末期,由于几个标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才完成了欧美猪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由于1949年以后,已经超出本文的研究范围,容日后另文探讨。本文主要探讨1840年到1949年一百多年间欧美猪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二、外国侨民的引进及中国民众对外国猪品种的初步认识

1840年以前,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基本上处于隔绝的状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闭关自守,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相当有限的畜禽养殖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自给自足,而不是为了出售,所以多数的畜禽品种是以自然品种的面貌出现。由于接触外界的机会几乎没有,因而也没有外国的品种引入;而同时代的欧洲,工业革命开始于纺织业的进步,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达,畜牧业有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由于商品经济的逐渐发达,对于家畜品种来说,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饲养一些自然品种,而是需求饲养一些产品性能优越的培育品种,产品性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的、多元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诸如以产奶为目的的黑白花奶牛被培育出来,产蛋率高的来航鸡也被培育出来。

1840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国门被迫向外开放,在外国人进入中国之时,东西方畜禽品种性能方面的差异,自然促使他们考虑诸如为什么不将他们原来生活地区饲养的欧洲畜禽品种随身携带入中国的问题,于是在他们进入中国之际,将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一些家畜品种带入中国,这些行为客观上起到了为中国人了解欧洲品种提供了方便的作用。许多国外的猪种,在这一时期被引进到中国。当时主要引进活动有:俄国人从俄国带来了白色猪,在现在的东北一带繁殖;德国人带入巴克夏猪在现在的山东一带繁殖;日本人将巴克夏猪和约克夏猪带入东北地区。光绪年间,德国人又带来大白猪,饲养在张家口和青岛一带。当时外国人从国外引入到中国的猪种主要有中约克夏(MiddleYorkshire)、大约克夏(LargeYorkshire)、巴克夏(Berkshire)、杜洛克(Duroc)、波中猪(PolandChina)、切斯特白猪(ChesterWhite)、和泰姆华斯(TamWorth)等。[1]这些猪品种的引入,主观目的不是为了对种进行改良,而是由外国人自己养殖,并供他们自己消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猪品种作为新鲜事物,肯定会引起当时周围中国人的关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外国猪品种通过各种渠道散入周围地区,客观上使当时的中国人对国外培育畜禽品种的良好性能开始有直观的认识,也为后来一些学者倡议引进欧洲畜禽品种的主张提供了直观的物证。

三、晚清兴农运动及北洋政府时期对国外猪品种的理论认识

晚清时期是中国人对于国外家畜品种真正关注、并初步认识的阶段。随着中国的国门洞开,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对外贸易中丝、茶等传统农产品输出量迅速减少,促使晚清政府寻求以增加畜产品出口来改变贸易入超的局面,然而要想使畜产品的出口量增加,同样困难重重。从当时一些赴国外考察的人所看到的,以及外国侨民携带的畜禽品种中,人们很容易发现,中国的畜禽产品的产品性能不能和国外的品种相比,特别是家畜,中国没有以单纯以提供牛奶的品种;中国的猪,则多是脂肪型的,生长速度较慢;中国的羊,产毛量远远不能和美利奴羊相比。中国的鸡,远远没有欧洲的来航鸡的产蛋率高。即使出口,价格会很低。因此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国内畜牧业与国外的差距,通过多种渠道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罗振玉首先倡议引进国外畜种,他说:“农业移植改良,日本之成效固昭矣,我国急宜加意如此而靳农业之进步。[2]《农学报》上也曾有介绍国外培育品种的文章。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农学报》发表了《述亚尔然丁牧业大略》一文,介绍南美阿根廷的优良畜禽品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发表了《俄罗斯马之种类》一文,介绍俄国马的培育品种。这些都有助于当时中国人从中外畜禽性能的对比中找到发展中国畜牧业的途径,从而也对中国近代对国外优良猪种的关注和引进产生积极的作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一些关于介绍国外品种的文章中,对于猪的论述很少涉及,原因可能是当时中国的猪,与国外品种的差异没有别的家畜大,中国的猪有一些性能是国外品种所无法比拟的。如肉质,由于脂肪含量高,肉细嫩而且香,比欧美猪的肉要可口。另外中国的猪的饲养,在农家主要目的不是用于出售,而是用于积肥、利用人不能利用的农副产品如糠麸等,改良的任务没有其它家畜那么迫切。

尽管罗振玉等人大力提倡向国外引进培育品种,但是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是不可能付诸有成效的实践的。这一时期外国猪的引进,次数和数量都不是很多。1907年,由留美归国学者陈振先在担任奉天农事试验场场长时,曾引进过少量的巴克夏猪,对东北土种猪进行过改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留学生学成归国,国际交流增多,对外国畜禽品种的认识也开始增多,中国学者开始了在科学意义上的引进工作。1910年以后,新疆曾引进俄国白猪,饲养在现在的伊犁、塔城一带,同时边境居民也从俄境内贩来俄国白猪,这些白猪和曾由甘肃移民带来的中国本土黑猪进行了杂交[3]。1919年广东岭南大学引进巴克夏猪;[4]

这一时期对于国外猪品种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认识阶段,停留在理论和观念上。但是这一时期已经了解到了欧美的畜禽品种的特点,找到了提高中国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思路。但是,要实现其目标,必须要对国外品种进行充分地了解,并找出一条迅速提高中国畜牧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民国时期对国外猪品种的深入认识及引进、改良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国外的培育家畜品种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畜牧界的一些学者对中国和国外畜禽品种特性有深刻认识了解者,纷纷指出中国畜种性能的缺点,为引进欧洲的培育家畜品种造舆论。内容涉及到中国的马、牛、羊、鸡和猪。他们指出:马的速率,英国纯血种马在跑马场上,跑一英里用1分2秒,而中国马则需5-6分钟;英国挽用马,一马可挽重500余公斤,而中国马只能挽300-350公斤;荷兰牛每日产乳15-20公斤,而中国牛仅产3.5-6公斤;牛肉产量,英国短角牛每头可产750-800公斤,中国牛则不过250-300公斤;中国绵羊产毛量,每只不过1-1.5公斤,而美利奴羊可产5公斤以上。至于鸡蛋产量,相差亦大,来航鸡年产蛋可达三百枚,而中国鸡只产七八十枚[5]。因此许多畜牧界人士纷纷发表文章,指出通过改良中国禽品种的方式来达到发展畜牧业之目的。关于猪的改良和发展,吴英华最早对东北猪种改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认为利用西洋之优良猪种固然是改良种的最有效途径,但是还应有优或次优之分,他认为巴克夏和波中猪适合于改良东三省的猪种[6]。其它如王宗佑、李秉权、崔赞丞、莫甘霖、朱明等,都提出一些改良中国或某一地畜牧业的良策。他们还一致认为,要改良中国畜牧业,引进畜种是主要方面,但是首先应该对国内畜种进行调查,以发掘出适合改良的优良种群,然后选优汰劣或用外国纯种改良,最后固定繁殖,继而推广,达到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之目的[7]。1931年,国民政府实业部还特地派员到中央广播电台作了一次关于“我国畜种改良之方针及具体办法”的报告,认为要改良中国的畜牧业,最为简捷的方法就是引用良种,畜牧产量就可迅速增长数倍。具体的是要用外国美利奴羊和中国寒羊杂交;用哈佛特牛改良中国黄牛,以获得役肉兼用牛;用荷兰奶牛改良中国黄牛以求得乳用品种;以阿拉伯马、英国纯血马改良蒙古马;用来航鸡改良中国鸡种;用约克夏猪和巴克夏、波中猪改良种[8]。不管当时的这些建议是否都对,但是有一点他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即欧洲品种的产品性能是本地品种无法相比的。要想改变畜牧业的现状,引进欧洲品种是大势所趋。如果说晚清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对欧洲畜禽品种的认识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少数人的超前认识,传播面较窄,实施受较多限制;那么民国时期对国外畜禽品种的认识,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引进改良已经是当时知识界的共识,并付诸行动。

在希望大力引进欧美培育品种的背景下,各大学农科、农专、农场相继引入外国猪种以改良种。1923年北平燕京大学农科引进泰姆华斯猪、波中猪、约克夏猪[9];1924年陈宰均在青岛李村建立新型猪场,引入巴克夏猪进行猪种改良工作;1925年太原农业专科学校由外省购入巴克夏猪品种,主要供学生实习,仅在太原附近农村推广,数量不大。[10]1927年南京中央大学从日本引进巴克夏猪;1928年河北定县“平民教育研究会”从燕京大学农场购入波中猪与本地母猪杂交。1930年运来波中猪数头,使用纯种繁殖方法,用于杂交。当地农民将自养的母猪牵来配种。1930到1933年之间共2352次,得到改良猪16740头。平民教育研究会希望级进至四、五代,使之与纯种的波中猪相同,但是由于饲料条件的限制,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1932年,北平大学农学院引入波中猪、泰姆华斯猪,从事杂交改良工作;1932年山西岱岳畜牧学校成立后,建立畜牧场,由外地购入巴克夏猪和波中猪进行繁殖推广。建场数年间,推广于晋北一带的优种猪不少。当场老百姓也对改良猪产肉多、肉质好有一定的认识。[11]1933年,南京遗族学校引入波中猪、泰姆华斯猪、汉普夏猪、巴克夏猪;同年江苏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引入波中猪、杜洛克猪、切斯特白猪、中约克夏猪;江西农业院引入中约克夏、大约克夏、泰姆华斯猪;1935年四川家畜保育所引入大约克夏猪、巴克夏猪;1936年夏,南京大学畜牧兽医系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进行种改良工作,改良由许振英教授主持,先后自美国进口巴克夏、约克夏、切斯特白猪、波中猪、汉普夏猪和杜洛克猪,将其中一部分用作纯种繁殖,另一部分用于级进杂交。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全部猪只迁往四川成都地区,与四川省合作继续开展杂交工作。至1941年因经费紧张而告停。由于时间持续不长,仅获得一些初步改良效果。[12]

当大量的国外猪种被引进到了中国以后,如何发挥这些培育品种的产品性能是当时的畜牧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本地的品种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否就是一无是处呢?外来品种的特点在什么地方?其优良性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能否适应中国各地的饲养和自然条件?这些都是当时的科学家们需要回答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引进品种的本土化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一些畜牧学家在引进过程中,开始从事中外猪的饲料利用能力的对比试验,对国外猪种的产品性能进行分析,找到改良本土品种的办法。

首先人们非常关注外国猪种对中国本地农家的习惯饲料条件的增重效果如何?有关的试验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1927年,燕京大学农学院以波中猪、北平猪、波平一代杂种猪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增重速率为:波中猪和一代杂种猪较北平猪有16%的增重优势。1930年,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会”以波中猪、定县猪及波中猪和定县猪的一代杂种为试验材料。结果发现,波定一代杂种的增重效率为146%;波中猪的增重效率为113%,分别比定县猪的增重效率高出46%和13%。由于上述两次实验结果不一致,因此汪国舆在1932年作类似上述的试验,试验猪只分别为波中猪、定县猪、波定一代杂种,结果表明波中猪生产速度最快,而一代杂种则次之,定县猪最次;每增重100磅,波中猪较定县猪可节省饲料183磅,一代杂种猪比定县猪节省128磅;波中猪之身长及四肢发育最快,定县猪则腹部膨胀最甚,杂交一代猪胸部最为发达[13]。从上述试验中可以看到,外国猪种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产品性能(波中猪属瘦肉型猪,定县猪则为肥肉型猪)都优于土种猪,而杂交一代的性能更是十分优秀。这些试验是利用全价饲料所得到的结果。

许振英、张龙志还对外国杂种猪和中外杂种猪的饲料利用性能作了比较试验。试验材料为15头杂种猪,其中约×巴杂种5头,波×内江猪杂种5头,约×荣昌猪杂种5头。试验结果表明外国纯种猪之杂交种不及外国猪与土种猪之杂交之性能优良。[14]说明了土种猪也有其优点,在利用杂交方法育种时,用中外猪之间的杂交模式效果最好。

许振英、张龙志还对中外猪进行了利用农家饲料饲养的对比试验。试验采用荣昌、内江等地的土种猪与输入国内的波中猪、大约克夏、巴克夏进行比较,所用饲料为农家习惯饲料稍加改进。结果表明,本地猪增重最快而用料最少,而波中猪次之,巴克夏最次[15]。这从一点上,可以看到土种猪的优势所在,而国外优良猪种如果没有良好的饲料条件作保证,增重快的性能也就无法体现。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中国本地猪的产品性能就一定比欧洲猪差。因此要做出优劣判断,必须要考虑许多其它的因素。

从上述多项试验中可以看到,在科学的饲养条件下,外国猪种具有较好增重性能;而在比较粗放饲养条件下,由于土种猪的抗逆性较强,增重效果比纯种外国猪要好,具有耐粗饲的特征。不论什么样的饲养条件,杂交一代的性能总是显示出了杂种优势性能来。

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人们不可能给引进猪饲喂品质好的饲料,只能饲喂品质比较差的饲料;而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引进猪种的优良的增重性能,让它增重速度快。因此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取长补短,利用各自的优势,弥补其缺陷。通过杂交的办法,产生杂交优势,培养既具有国外猪品种增重性能又有本地猪种的耐粗饲性能的杂种猪,便是当时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这也为欧美猪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五、近代中西猪杂交育种的效果

中国近代的猪种杂交育种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半途而废,没有系统地坚持下来,从而也就未能育成一个标准品种,仅有一些杂交代数不一的杂种猪群存在。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纯种猪,由于多种原因,也没有进行纯种自繁,所以也没有留下一些可以供继续用于改良的纯种猪只,留下的也仅仅是一些杂交后代。1917年《农商公报》统计表明,1914年中国北方六省杂种猪只达4万余头[16]。显然这仅仅是1914年部分省市的记录,如果有更全面的统计材料,数量肯定会要多一些。以后随着引进的深入,特别是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杂种的数量会更多。但是不可否认,相对于当时中国总的养猪情况来说,这些数量较多的杂种群体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由于杂种猪具备生长快,同时又具备耐粗劣饲料的优点,在一些地区逐渐为民众喜爱,一部分杂种猪后代被留种繁殖,形成了一批血统混杂的杂种群,成为后来进一步培育出特征明显的标准品种奠定了物种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平的环境,一些标准猪品种才逐渐育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欧美对中国实行种质资源封锁的情况下,借助于这些杂种群,畜牧工作者经过周密的计划,育成了一些较具特色的新品种。哈尔滨白猪、宁安黑猪、新金猪、吉林黑猪、定县猪、上海白猪等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种。

哈尔滨白猪的育成历史可以上溯至1840年,当时由俄国侨民带入一些俄国猪只进入东北,与当地猪种杂交,1923年又从加拿大引入巴克夏猪,后来日本人又引进一批巴克夏猪,此后又混入一些约克夏猪的血液,逐渐形成了一批白色杂种猪,分布于黑龙江省中南部,以及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沿线。1948年哈尔滨香坊实验场从中选购一批白色杂种猪,利用其中的一头种公猪进行纯种繁育,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于1975年经鉴定育成了性状相对稳定的新品种—哈尔滨白猪[17]。

宁安黑猪、新金猪和吉林黑猪的育成,源于1911年日本侨民将巴克夏猪和约克夏猪带入东北,后来公主岭和金州试验场又引进一批巴克夏猪,用级进杂交的方式进行改良,1945年级进至第三代后,这批巴克夏及高血杂种陆续散入民间,开始了无计划的自然杂交。到了40年代末期,形成了以含75-87.5%巴克夏血液为主的杂种群。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有关单位在此杂种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选育,育成了新金猪;在吉林则育成吉林黑猪;在黑龙江则以此为基础育成了宁安黑猪[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平民促进会”利用波中猪与定县猪杂交,没有育成标准品种,仅留下一些杂种群体,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此基础上育成了定县猪[19]。

上海白猪的育成,源于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开埠,随着大量外侨涌入,带来了一批白色猪种。日本侵略上海后,带来了小型立耳猪。1945年以后,又从美国引进大约克夏。上述诸多猪种与当地猪种,主要是当地饲养的优良本土品种太湖猪进行没有育种计划的自然杂交,形成了相当数量血统混杂的杂种群体,后来在此基础上,新中国的畜牧兽医工作者经过选育,育成性状稳定的新品种——上海白猪[20]。

六、结论

近代欧美猪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工作,固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毕竟到1949年为止,这一过程还没有完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育成一个性状稳定的标准品种,其用于经济用途的杂交类型也没有充分推广到各地。究其原因如下:

其一,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是一种裸的侵略行为,尽管国门洞开有利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但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显然不利于当时的中国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行动上对外部世界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清朝灭亡后,各地军阀在不同背景的外国势力的扶持下,充当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傀儡,内战连年,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的引进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证明,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是无法实现本土化改良利用的。例如,自1937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上升势头被日本侵华战争所打断。对于欧洲猪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影响很大。因为,20世纪的20到30年代,当时引进的欧美猪品种数量较大,同时大量科学工作者参与其中,这是欧美猪品种在中国本土化的难得时机,应该培育出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品种,并将这些新品种推广到社会之中,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他们基本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无法安心从事育种工作,也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的保证,如经费支持,只能是留下一些杂种的群体,未能育成一些性状稳定的、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的标准品种。这一过程只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能能够继续完成。

其二,由于经济的影响。通过欧美的家畜品种在中国的本地化过程,我们很容易从中看出,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直接导致了畜禽品种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性能。欧美猪品种的特点是瘦肉率高、生长快。这是因为当时的欧美人的食物结构中,肉食品的比例较高,而且有足够的优质饲料饲喂家畜,从而育成了适应优质饲料的品种;而中国本地品种特征是增长慢,但能够耐粗劣的饲料。由于中国普通民众的食物构成中,植物性食物占有主要成份,所提供给猪的饲料,只能是一些谷物加工的副产品和生活中的废弃食品,这样,经过长期的饲养,中国本土的猪具备了耐粗劣饲料的能力。两种产品类型是基于不同的饲养目标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在不同的生活水平下各自培育出来的产品。如果要让欧美的品种在中国完成本土化过程,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提高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改变传统的养猪目的。即将生长快、瘦肉率高、料肉比低作为养猪的主要目标,而不是养猪为了积肥、为了利用农副产品等,为了获得猪油,这样欧洲品种就会很容易成为中国农家接受的品种;显然这一项工作不是畜牧工作者所能够完成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项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完成的、极其困难的工作。第二,是降低欧美猪品种对饲料的要求,使它们能够适应中国农家的普通的饲料条件,显然畜牧工作者的主要工作目的集中于此,即是使欧美品种适应中国的环境。当然这一工作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完成的,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其三,技术方面的原因。近代新型的家畜育种技术产生于欧洲,一些早期留学欧美的中国学生将这一新型技术带回国内,但是留学欧美的学生数量毕竟很少,他们从事育种工作也仅仅限于有限的科研机构中,所作的工作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或者说是从学术的角度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研究。此外,没有利用当时的一些其它相关技术,如人工授精技术,以发挥引进猪种的遗传性能。在利用国外的猪品种与本土品种杂交过程中,由于引进品种数量毕竟较少,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有限,此时如果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就能够迅速地利用数量有限的外国猪种。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已经开始引进并从事家畜的人工授精技术,但是当时只在羊、牛和马的繁殖上应用,没有运用到猪的繁殖过程中,[21]从而也就没有有效地利用欧美猪品种的遗传性能,使得杂交育种工作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之内。

近代的中国,少数的富人愿意吃瘦肉、喝牛奶,并且能够消费得起这些高档食品;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想吃肉、喝牛奶,但是喝不起牛奶,只有在过重要的节日时偶尔能够吃上肉,但更想吃的是肥肉。因此猪的饲养只能在这种需求背景下提品。欧美猪品种固然有一些明显的优势性能,但是多数的农家并不会迅速改变原有的饲养习惯,还是愿意饲养原有的农家品种。只有在经济条件改善后,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变得也愿意吃瘦肉时,欧美品种的优良产品性能才会完全被人们接受和利用。所以从欧美引进的畜禽品种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程度。然而,由于战争和经济的关系,这一过程直到今天才完成。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管理本土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一、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全球趋势和特征

管理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其国外子公司的关键管理岗位上任用东道国当地人员。因此,管理本土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指管理本土化过程的一种结果,具有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从其动态过程的角度来看,管理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培养和开发东道国当地管理人员,并使其最终取代外派人员的过程;从静态意义上讲,管理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在国外子公司的关键管理岗位上直接任用东道国当地人员。因此,我们便可以利用外派人员或当地人员在公司管理人员总数中所占比例来衡量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程度。外派人员所占比例越低或当地人员所占比例越高,则本土化程度越高。

在其国外经营的早期,跨国公司主要依靠母国外派人员经营管理其国外分支机构。一直到50年代基本上维持这一格局,从70年代后期开始,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趋势就开始显露,近20年来,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迅速扩张的时期,外派人员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二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并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外派人员的数量也直线上升。在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美国跨国公司大量使用外派人员。根据对268家美国跨国公司的一项调查,这些公司1972年共有3455名外派人员,但到1975年,仅3年时间就增长到5300名。但是,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出现减少的趋势。Kobrin(1988)对美国跨国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公司中,近半数公司在过去的10年中减少了外派,26%的公司没有变化,23%的公司外派人员数量有所增加;而当问及今后10年的趋势时,41%的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削减外派人员,40%的公司表示维持当时的水平,只有18%的公司表示仍将增加外派人员。尽管美国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在不断膨胀,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更是如此,但是,美国外派人员非但没有增长,反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1992年,大约有15万名美国管理人员在海外为美国公司工作,比5年前下降了25%而美国外派人员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则从1982年的0.8%下降到1989年的0.4%随着外派人员人数逐步减少,美国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启用东道国人员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管理本土化趋势日渐明朗。

与美国公司相同,日本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人员配备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管理本土化的趋势。Beamish和Inkpen(1994年)发现,东南亚439家日资参与的制造业合资企业中,各家企业中的日本外派人员的数量从1989年的平均4.1名下降到1994年的平均3.46名,外派人员在合资企业雇员人数中所占比例也从1989年的4.35下降到1994年的3.07。与此同时,加拿大分支机构中的日本外派人员平均数量也呈下降之势,从平均4.13名下降到平均3.02名,所占比例也从4.13下降到2.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趋势近年来已日趋明朗。但是,不同层次岗位的管理本土化程度并不相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以及不同的东道国在管理本土化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从本土化层次上看,职位越高,跨国公司越倾向于使用母国外派人员。一般说来,跨国公司在高级管理职位上总是大量地使用母国外派人员,在中级管理职位上较多地使用东道国人员,而在低级管理职位上则主要启用东道国人员,基本上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外派人员。

2、从职能部门上看,同一管理层次的不同职能部门的本土化程度不同。根据Harzing(2001)年对2689家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问题的考察,总经理职位由东道国人员担任的比例为59.2%,本土化程度最低。而在同一管理层次的职位中,东道国人员担任财务总监的比例为82.8%,担任营销总监的比例为89.9%,担任人力总监的比例最高,达到97.8%。人事管理职能是本土化程度最高的职能,因为人事工作需要遵守当地的雇用法律和规章制度,并且还要适应雇员的不同文化背景。营销职能也是以当地市场为导向的,尽量使用当地人员也具有合理性。相对于营销和人力资源两种职能,有关当地情况和偏好的知识对财务职能而言重要性是最低的,而且是控制性最强的管理职能,所以,财务总监一般为母国外派人员。

3、从母国角度看,美国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管理本土化程度最高,日本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管理本土化程度最低,欧洲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本土化程度差别明显,但基本上居于美日两个极端之间。根据NegandhiandBaliga的调查,美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绝大多数高层主管职位都是由东道国人员担任,在所考察的44家企业中,高层管理本土化比例超过一半的企业达到33家,只有1家公司在高层主管职位未雇用东道人员。而在所考察的19家日本跨国公司中,有15家公司(比例高达78.9)在高层主管位置根本没有聘用任何东道国人员。相对而言,欧洲跨国公司国外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比例虽然不如美国跨国公司,但显著高于日本公司。

4、从东道国角度看,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的本土化程度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高于亚洲和拉美地区。受诸多因素影响,跨国公司在不同的东道国表现出来的管理本土化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总体而言,跨国公司设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的管理本土化程度低于设在发达国家的分支机构。

5、从行业角度看,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的管理本土化程度普遍高于全球战略导向行业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可划分为国际战略、多国国内战略、全球战略以及跨国战略。相应地,分别奉行这些战略的行业可以划分为国际战略导向行业、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全球战略导向行业以及跨国战略行业。目前,大多数行业奉行的是多国国内战略或全球战略。总体而言,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的管理本土化程度高于全球战略导向行业。大部分全球战略导向行业,如计算机、化工、家用电器、石油天然气以及汽车业管理本土化比例都比较低,尤其以汽车业为典型。而大部分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管理本土化比例都高于平均水平,如食品和造纸行业。金融业管理本土化程度最低,其原因在于跨国公司希望通过母国人员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的控制,而当地市场知识的重要性则促使跨国公司在广告、商务和管理服务业大量启用东道国人员担任管理职位。

二、在华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发展

纵观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几乎都是由母国派人担任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无论其是母国人员、港台人士还是东南亚华人,随着在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战略的转变以及我国经营环境特别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程度随之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华管理本土化的发展是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中国大规模的利用外资应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多年的利用外资发展历程中,我国利用外资总额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oD13以此相联系,在华跨国公司的管理本土化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78至1992年以母国外派管理人员为主导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第一阶段,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的人员配备政策具有明显的民族中心导向,即以母国外派管理人员为主导。总体而言,80年代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主要是推销其产品和技术,来华投资并不多。许多跨国公司还处于观望阶段,只有极少数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而且多数是小规模的试探性投资。他们往往在中国成立代表处,或者建立合资公司,因此,在这个阶段几乎谈不上什么管理本土化。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甚至许多初级经理都由母国委派,或者聘用少量港台人士或东南亚华人,而中国本土人员极少进入中高层管理职位。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初期,主要是为了转移公司的技术和经营诀窍、塑造特定的企业文化,惟有母国外派人员履行这种转移媒介的职能。在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情况下,从母国派遣总部信任并且熟悉部策略的母国人员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合资公司的控制。此外,这个阶段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普遍规模较小、人数少、机构简单,少量的母国人员就可以满足在华企业经营的需要,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从另一方面看,当时我国的环境也限制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本土化。多年闭关锁国使中国在高级管理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人才断层。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由于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成长,其知识结构难以与当时的国际管理方式接轨,其经验也拘泥于旧的管理模式。而改革开放以后培养的青年知识分子,虽然接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但缺乏实际管理经验,也难以担任高级管理职位的重任。同时,90年代之前,中国劳动力流动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严格的劳动法规限制了人员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自由流动,这给跨国公司获取人才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中国管理人才的缺乏,人才流动机制的僵化,加上跨国公司缺乏对中国本土人才的认同感,使得中国本土人员在这个阶段难以进入外资企业的中高管理层。

第二阶段:跨国公司真正开始对华进行比较大规模的投资是在1992年以后,管理本土化初现端倪。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开始走出“试探期”,进入“发展期”,他们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制造业投资。至此,可以说跨国公司在中国步入了大规模、系统化投资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跨国公司总部派遣的母国人员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但中高层位置港台人士或东南亚人士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开始在人事、销售等中层职位上开始聘用一些中国本土人员,管理本土化初现端倪,但是发展速度缓慢。港台人士或东南亚华人之所以越来越多地占据重要位置,主要原因是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经济从70年代开始起飞,培养锻炼出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管理和专业人才,他们在语言和国际视野上兼备东西方文化特质,适应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管理的要求。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90年代跨国公司纷纷将制造中心从东南亚地区转移到中国,伴随这种调整,许多原先在跨国公司东南亚分支机构服务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相应地转移到了中国。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许多地区都是华人为主的社会,对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其成本远低于西方跨国公司的母国外派人员。因此,在这个阶段,许多港台和东南亚的华裔管理人员取代了跨国公司母国人员的位置。与此同时,一批学历高、知识新、眼光开阔、肯于和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优秀中国本土人才也逐渐涌现出来,许多人具有多年的跨国公司供职经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逐渐进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管理中层,但真正进入核心决策圈的中国本土人员仍是罕见的。

第三阶段:管理本土化渐渐进入高潮。在这个阶段,跨国公司明显加快了管理本土化的步伐,管理本土化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虽然母国人员依然把持了大部分中高层职位,但是逐步成长的中国本土人员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跨国公司中级管理层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步入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层。

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资源最优配置的体现。有以下一些因素推动了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实施管理本土化战略:首先是跨国公司雇佣外派人员的投入过大。

高于中国本土员工(从表1可以看出,外派人员单是基本工资就比中国本土人员高出3~4倍),而且一般也高于其在母国的水平,加上交通、住房、保险、休假等额外福利,综合成本对跨国公司构成了巨额开支。这一点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因素成为一种主要竞争手段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跨国公司大大加速了管理本土化的进程,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迫于成本压力,招募和开发中国本土经理来取代成本高昂的外派人员。

其次是中国管理人才的成长壮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熟悉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一定专业经验的人才迅速成长和涌现出来,其中包括海外归国人才,使得我国优秀管理人才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大缓解。这就为在华跨国公司实施管理本土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三是为了保持中国本土优秀人才和调动其积极性的需要,在华跨国公司内部已经造就了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中国本土管理人员,他们期望发挥更大的潜力,在职位上有所提高,在责任上有所扩大,在薪金上有所增加。如果公司难以提供这种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公司内部职业发展前途渺茫,其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就会寻求公司外部的职业发展机会,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就会提高。因此,提拔中国本土优秀管理人员取代外籍主管便成为跨国公司挽留高层次中国本土人才和调动其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跨国公司整体投资策略的重大调整是跨国公司实行管理本土化的深层次原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初期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占领海外市场。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前景,希望通过直接投资占领中国市场,因此更倾向于雇佣熟悉当地市场,了解当地文化的中国本土人才,更强调融人当地环境。例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所开发的中文手机等高科技通讯产品,基本上都是以中国本土技术人员为主,在研究和改进了原有的技术后,在中国本土开发的。没有这些中国的人才,跨国公司产品就不会有如此之高的适应性,其市场决不会做得如此之大。同样,大量深知当地文化、精通中文的中国本土中高层管理人员更容易与公司员工和外部沟通,建立融洽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降低经营成本,从长远发展来看,跨国公司逐步在些重要领域雇佣中国本土人才无疑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此外,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的逐步形成为跨国公司管理和技术管理本土化创造了一定的机会,而人事制度的逐步宽松则提供了制度保证。信息革命也为跨国公司实行管理本土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网络、通讯使人才信息沟通迅速准确,信息流通更加快捷,更使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商业性操作成为可能。

从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大致经历了以上3个阶段,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主要差别在于第二、第三阶段不同来源的人员所占的比例。相对而言,美国跨国公司台及东南亚华人担任中高层经理人员的比例最高,甚至超过母国人员,而日本跨国公司依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中心导向,母国外派人员在中高层职位上占有绝对数量,港台及东南亚华人所占比重并不大,所以管理本土化往往表现为中国本土经理直接取代日本的母国主管。欧洲跨国公司则居于这两端之间。此外,由于美国拥有丰富的华人资源,母国外派人员有相当比例是国外华裔管理者,再加上公司聘用的港台和东南亚华人,所以外籍华人大量担任中高层管理者成为美国跨国公司的一大显著特点。据1998年对美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60家企业和近20家公司代表处或者投资性公司进行的访问,在85名外籍管理人员中有近3/4,即61名外籍华人。一些在华投资颇为成功的著名跨国公司在华最高领导者基本上是外籍华人。这些公司的外籍华人学贯中西,既具备中国文化背景,也了解西方企业文化,在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三、在华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对我国的影响

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促使我国人才配置趋于合理以及国内人才市场趋于完善。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人才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使本土人员的价值得到实现。跨国公司在本土人才方面的竞争,促使企业实行更好的、反应员工实际贡献的薪资福利待遇,否则员工就会因为不满现有的景况而调离公司。此外,跨国公司管理本土化的需求也促使国内人才市场趋于完善,推进了人才流通体系和人才网络化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扩大了人才队伍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带来了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员大规模培训,这既提高了公司员工的素质,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合资和独资企业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我国现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现代化产业工人的摇篮。通过跨国公司正规的培训计划,以及与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外派人员长期共事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新一代的企业管理人员正迅速成起来,他们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过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培训,熟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而且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既能从中国实际出发,又能按国际惯例办事,并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还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和现代化产业工人。这支庞大的、训练有素的人才大军必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留住国内优秀人才并吸引留学人员归国。以往去欧美留学,是许多富有才智的中国学子的梦想。而今,跨国公司丰厚的薪酬待遇、优越的工作环境、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对国内优秀人才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不少人放弃了到国外留学的计划,选择到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工作,致力于在国内寻求事业发展。与此同时,不少学有所成的海外留学生们也纷纷归国,除了自己创业外,相当部分归国留学生加入在华跨国公司,从事高层次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人才的素质,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4、激励潜在的就业人员投资于自己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跨国公司提供较高的报酬和员工福利,拥有健全的组织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成为青年一代择业谋职的热门。但跨国公司对人才的综合要求很高,为了能够进入跨国公司工作,这些潜在的就业人员不断投资于自己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3篇

1、什么是本土化?

所谓本土化,是指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人的稳定的共同体。简单的说,就是具有民族特色化。而传统的理解是指有一定地域限制的民俗形象,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生活习惯方式。其形成过程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人们的身份阶层等方面的影响。本土化包装是传承下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开发自然物质的包装品,是在历代包装传承过程中,各地区自然材料所组成的包装形式。

谈到本土化包装形式的概念,笔者认为应从不同的层面和意义上进行思考相应的实践对策,从而体现商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消费的价值。首先,把“本土化”的“土”提升到概念层面,立足本土,突出本土,把“土”的形象做到位。其次,把“本土化”上升为传统的包装形态,使其孕育于传统的营养之中,更加趋于完美。然后,把“本土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及审美方式相结合。在一个完整的经济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生产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互补关系,尤其在精神领域中,地域文化的基因总是与现代文化紧密地融合着,并且在融合过程中衍生新的形式。

2、本土化包装的设计观念

·本土化设计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本土化包装设计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呼吁国际化、全球化设计的今天,如果把这种方法视为振兴设计的唯一途径,很可能会偏狭于一隅,使我们的路子越来越窄,使我们的思路也更加局限。本土化设计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而继承只是取决于物质内容的承接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要面对时代的新内容,面对各个领域的变革,从而指导我们设计的新发展。

·本土化设计应突出本土文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民俗文化,更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的风俗人情,民族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使我们终生打下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民间美术其质朴实,其情真切,不仅体现着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素质也体现着民族的喜闻乐见和审美情趣。因此吸收民族特色,表现乡土风情,反映出中国特色包装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

在包装设计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包装设计思想、风格在本土艺术和本土材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阴阳和谐”,“天人合一”,“情理兼顾”,“真、善、美的统一”等等,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髓,是土生土长的民族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思想已经渗入,贯穿于我国包装设计的整个过程。如战国的神奇和浪漫;秦朝的厚实和庄重;汉代的简历、仙风拙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和西域文化的影响,其包装风格“清瘦”和“宽怀”并举;“仙气”和“佛光”互映;隋唐时期的“雍容华丽”、“大度丰满”;宋代的自由、理性、淡雅;明代的简洁、大气;清代的精、繁、丰富、艳、俗;所有这些理念,都是我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精神。

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内层的设计文化理念到外层的物质设计形式,都表现包装设计应有的物质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在包装设计中,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才能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包装思想和语言形式。也才能增强我们本民族的包装设计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对世界的衍射力。

·本土化设计是设计走向国际化的基础

市场永远是衡量设计成败的度量衡,没有市场的设计永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设计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以满足不同消费特征为设计目标。由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的需求,为了能满足国际沟通的需求,设计中必然要求寻求国际共通的表述语言,对商品信息的认知和形成共识性,这就使民族图形的国际化成为必然。

在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包装设计是产品外观的必要元素,承载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自然要求寻找国际共通的视觉语言。其次,是现代设计多元化的需求。现代设计国际化的格局是以国际主义设计为主导,多元化、多样性并存的局面。在设计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下,本土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地方性形象的国际化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最后,是本土设计现代化的要求。国际化的内容除了传播功能追求共识性、表现形式、追求国际特色,还包括审美功能的国际化,也就是包装图形设计要符合国际审美标准,能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和接受。地方民族图形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形式美感的技术表现很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使用现代的审美标准重新演绎新的民俗图形,也是国际发展趋势的要求之一。在现代设计中,真正本土化的作品,应该是既蕴涵民族特点,又融合了强烈的现代意识,是本土风格与现代意识的统一体。

·本土化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走向国际化

国际化是本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同地域性文化的共同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千百年的悠久历史了,诸如赛龙舟、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喜闻乐见的节日艺术,它们带来的那份喜庆与欢乐是不能用其他形式所取代的,它们凝结着富有民族情结的审美情趣。包装设计者采撷这种种艺术之花,运用到商品的包装中去,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亲切感。在自己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中挖掘设计素材,通过不同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使本土的设计特色让世界了解、认识、接受。从而,将本土特色转变成世界特色,将本土化设计转变为国际上均能接受的设计风格。

中国商品的包装应有中国本土特色、中国本土气质,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货,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引起重视。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和借鉴,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包装就会失去生命力和竞争力。最终也不能走向国际化。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4篇

一、选题依据(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附主要参考文献。)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推进土地资源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本人在参与周口市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和实现作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当前,我国城镇已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有效开发与集约利用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土地利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极其宝贵,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因此要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但我国城镇的土地开发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了城镇土地开发建设在规模和结构上的迅速变化,产生了许多普遍问题,如土地利用无序、利用粗放、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偏低,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破坏、污染、浪费严重等等,造成半城市化、生态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这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建设中的两难困境,它表现出一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住民的矛盾。在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开发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涉及面广、管理利用相当复杂。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土地资源工作的现代化,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信息化带动信息采集技术与分析技术的飞跃,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顺应资源、环境的全球性持续利用需求。土地资源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科学监督以及将这些信息快速反映到经济建设中去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用以管理海量数据,迅速处理文档、图件,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将资料的大量积累、更新与经济快速增长联结起来,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理数字化产品的发展,社会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普通提高,对农村土地的认识逐渐加强,对其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必备的重要系统,各国都大力开发自己的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到其中,如空间信息分析的新模型和方法,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型和方法:三维、四维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以更好的为土地管理服务。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稀缺性,对土地资源配置调控的研究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土地地租理论、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配置调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调控结果是各种因素、各种手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和手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影响调控结果。要达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需要调动市场、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并且各种手段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土地资源调控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达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转型以来,土地资源实行了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余年的改革,成效和缺陷并存。一方面,国有土地以地生财,为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从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城市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偿使用的改革仍然采用的是政府审批模式,即要用地找市长的模式,从而影响了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并成为长期 以来困绕改革深化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史证明,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是市场配置资源13%建立土地交易市场,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市场,并进行 土地市场运作机制的观念创新。

贸规则强调行政主体一致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非歧视原则。在中国人世的大背景下思考建立土地市场新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认清当前土地市场政府与市场的现状,找准和WTO规则存在的差距。土地市场新机制必须围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竞争、平台与服务等市场机制,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深刻的行政革命, 实现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确保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必须和 世贸规则所任。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活动对土地的使用展开竞争,以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和自身能从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来决定各自活动的最佳区位,从而使商业、工业、住宅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地价之间得到祸合,推动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形成合理的土地资源空间布局(曹建海,2002)[22],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呈同心圈层分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奥沙利文著苏晓燕等译,2003,城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

2.毕宝德,1991,土地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毕宝德,1994,中国地产市场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柴强,1993,各国(地区)土地制度和政策〔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5.柴强,2001,房地产制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曹建海,2002,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陈顺清,2000,城市增长与土地增值M],科学出版社;

8.董俊祥等,1994,土地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9.何银虎,1999,中国土地管理与开发经营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

10.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报告[Ml,1998,上海三联书店;

11.万曾炜等,1997,土地经济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

12.万曾炜等,2001,透视浦东思索浦东[M],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4.邹兆平,1990,外国与港台土地管理制度[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巧.施源,2002(ll),规划导向型的土地开发供应计划[J],城市规划;

16.周树志,1999(4),论公共政策范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刘溶沧,1999(l),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J],财贸经济;

18.马风光,2001(2),市场经济中公共政策的角色定位lJ],技术经济;

19.吴未,2003(3),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

20.刘浩葛吉琦,2002(9),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J],国土经济;

21.谭术魁彭补拙,2003(l),对我国若干城市土地储备运作的比较[J],中国房地产;

22.谭刚,2001(5),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一一《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

23.董坷,1999(3),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下的城市土地利用[J],城市规划汇刊;

24.张文彪,2002(8),美国的土地管理及其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5.魏景明,2002(11),美国的土地管理与利用[J],中国土地;

26.束雷,2002(2),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27.王国强,2002(4),中日土地利用管理比较研究[J1,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8.欧阳安蛟,2001(4),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9.万曾炜,1997(2),论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J1,上海经济研究;

30.万曾炜,1997(l),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分析[J],浦东开发;

31,徐永倡等,1997(8),切实加强浦东新区土地的宏观管理[J],浦东开发;

32,芒棘,1997(9),完善新区土地市场体系浦东实施土地租赁办法[J1,浦东开发;

33.陶建强,1998(l),土地开发模式与浦东新区的形成和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

34.钱芝平,1998(3),加强浦东新区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管理的建议[J1,浦东开发;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指出文章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合介绍与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介绍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与手段。城市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关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包括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手段。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国外经验的介绍及其经验总结。这一部分主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介绍国外经验。其中,市场机制方面主要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美、日、加等国土地交易的制度和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调控主要从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购储备制度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做法。最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做法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启示,即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调控系统。论文的第四、五、六章是文章的重点,第四章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特点,第五章在介绍周口地区土地调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土地资源管理调控存在的问题。在前面几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在构建周口地区上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分析其构成要素、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根据周口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探索性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1.3论文的思路结构与创新之处

1.3.1论文的思路与结构

1.3.2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及调控系统

2.1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产权理论

2.1.2地租地价理论

2.1.3土地市场理论

2.1.4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1.5公共政策理论

2.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系统及手段

2.2.1市场机制

2.2.2政府调控

2.2.3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2.4公众参与

第三章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国际经验

3.1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国际经验

3.1.1国外实施市场机制调控土地资源的实践

3.1.2国外经验对我国建立土地市场调控机制的启示

3.2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国际经验.

3.2.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国际经验

3.2.2土地征购储备制度的国际经验

3.2.3国际经验对我国城市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的启示

第四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4.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4.2.1农业用地迅速减少

4.2.2可预征地空间减小

4.2.3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很快

4.2.4土地闲置量较大...

4.2.5土地批租总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4.2.6土地批租方式出现多样化

第五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及其存在的问题

5.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管理系统

5.1.1地区管理系统

5.1.2开发公司管理系统

5.2土地资源调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5.2.1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足

5.2.2土地调控管理制度、体制不完善

第六章 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与措施

6.1构建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管理模式

6.1.1周口地区土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型的选择

6.1.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目标函数

6.1.3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优化方案

6.2周口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创新..

6.2.1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6.2.2根据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土地功能分区

6.2.3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

6.2.4逐步实现全部土地有偿使用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镇建设及其土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从小城镇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城镇化中选择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并回顾了伴随我国城镇发展历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历史演进。论文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着重对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土地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城镇建设中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概括了其特征,探讨了城镇土地开发与管理的原则与方向,并尝试对其成因作出论证。最后,文章立足土地管理实践,以土地增减挂钩管理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土地管理的学理性对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3)在总结各种土地资源调控手段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政府、市场、公众三方共同作用的周口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模式,对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并在土地管理措施的优化与创新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由于本文是在课题研究成果上的深化,是基于周口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的分析,因此提出的土地调控管理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五)可行性分析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转轨经济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在认识到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土地资源有调控土地市场,维护公共福利,储备能源,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土地资源数量还有扩大的趋势。国有土地资源管理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多种多样,但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发展存在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土地资源是一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是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分配有效的土地资源,使其在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是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综合考虑其利用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效应,实现优地优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调控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是保障土地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通过公众建议和意见反馈影响政府政策而修正市场失灵,促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调控体系还不完善,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特别是在一级市场上没有实现垄断,无法有力地调控市场供需,同时各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既无法保障政府政策、规划等的贯彻与落实,又无法有效地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公众参与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公众参与既没有在法律制度上得到明确和保障,也没有具体实施措施。因此,我国土地资源调控的优化还在于政府职能的完善,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既保障政府的调控,又为市场机制正常作用创造平台,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的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系统是市场机制、政府调控、公众参与三种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把握三种机制的作用程度,使之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能概括出来的,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生搬硬套,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深化。并且,一个成熟的土地资源调控系统,主要还是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实现供需平衡,政府的各项政策只是其补充,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只是对市场的微调,不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

目前,周口新区实行的是新区政府和开发公司二级土地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政府形式土地基础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级市场调控乏力,二级市场存量过大,土地管理措施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性作用,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周口新区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优化具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和知识有限,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的具体措施的研究尚不深入,有的措施还缺乏可操作性,对各种调控要素的变化引起的土地市场的变化也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且由于数据有限,周口新区还没有建立地价指数等原因,论文对土地资源调控优化的分析和提出的管理措施还仅限于定性的描述,没有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今后随着对实践的了解和知识的深化能够深入研究下去,弥补以上不足。

三、研究基础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基础

本人自1990年开始一直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曾担周口市淮阳县的镇长和党委书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过深入的研究,对农业区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了解透彻,因而有能力完成该论文的研究工作。

(二)进度安排 论题前期准备30天。

相关文献资料论证查阅、国家和地方政府涉农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借鉴、分析,制订出论题研究方案。

论题调研实施150天。

社会调研展开,调研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归类卡片制作、确立本论阐述内容构架构思。 论题写作形成150天。

调研报告―――提炼形成论题初稿―――立论观点、内容座谈考证修正、正式文本形成。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土地资源调控管理是作者三年来一直在持续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总结与深化,形成了本文的一些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l)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国外土地资源调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包括市场机制调控的经验和政府调控管理的经验两个方面。

(2)针对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周口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 本土化 应用 案例

一、本土化应用型案例的界定

本土化案例是与国际化案例相对应的概念。国际化案例要求立足国际、放眼全球,利用国际上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以求达到示范性的作用,多数用来验证管理理论。而本土化案例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学校所在地区或相邻地区的有代表性的企业实际案例,可通过书面介绍、实地参观等达到教学效果。应用型案例针对传统案例而言,更多的选用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案例,能够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

二、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更符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东莞、珠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企业中基层管理能力,面向中小企业,培养能胜任企业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第一线工作,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管理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虽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案例教学,但案例教学的方式大多停留在以案例说明理论的层面,不能真正指导学生掌握所需技能。另外,由于地理阻隔、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使学生对“洋案例”背景理解不到位,学生常常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而本土化能满足高职培养人才的区域化定位要求;应用型案例的形式能满足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2)以本土企业为背景的案例,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80%来源于东莞,取材于东莞本土企业的真实案例,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根据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经验,目前管理类案例中80%都是国内外大企业的案例,而多为老旧的案例,多学科教学同时使用,使得学生上课的兴趣下降,课堂精神流失率在50%以上。而身边发生的事情往往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身边的企业案例也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本能。由于东莞本地生源对东莞本土企业的了解,本土化案例可由师生共建、逐步完善,学生高度参与案例的发展性建设,也加深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3)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将更好的衔接学生实训环节,服务工学结合模式。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取材于本土,展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区域环境影响下企业的变迁。真实的企业案例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调研、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全国制造业中心东莞,著名企业众多,案例素材非常丰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可深度与企业合作,选择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可更好的衔接学生实训环节,服务工学结合模式。

(4)立足区域本土企业,加深学生对企业了解,服务学生就业。高职院校学生本土学生较多,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本土就业,而招聘会上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企业的了解。而案例集里面大量的本土优秀企业,势必将成为学生了解企业的一个渠道,会引发学生深入关注企业发展,为理性的就业选择作出服务。

三、依托本土化应用型案例创立立体案例教学法

(1)立体化案例呈现方式。传统的案例多是以文字方式作为呈现方式,案例教学法也多因为企业背景问题而采用室内教学。而由于案例的本土化,使得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因此企业本身的方方面面都可作为文字型案例的补充。例如,企业文化方面的案例,用文字表达总是不到位,如若学生在企业中,亲身看到企业标识、感受企业氛围,将使学生有深刻的体会。

(2)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教学可采用教师、企业、学生三方参与的教学模式。本土化应用性案例可通过本地案例分析,案例企业调研、案例企业认知实习、以案例企业为背景的模拟管理实训来实现立体案例教学法。由于本土化的便利性,可请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到课堂中为学生做专题讲座,让学生感觉到案例的实实在在,而不是空洞的、遥远的,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共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师生共建案例模式。本土化应用型案例的建设不在单一的由老师建设,学生可参与到案例资料的搜集、整理,企业跟踪调查等环节。亲身参与案例的建立可使学生在头绪纷繁的事例中发现问题、判断是非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决策和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培养出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教师就要相应地实现从传统教学中的主讲人到组织引导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四、总结

虽然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有很多优点,但是并不是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本科生固然要求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势问题,国际化的案例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管理理论。而对于高职院校层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本土化应用型确是非常适用的,也是目前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我有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产业特色明显,推行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有先天优势的,有推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肥沃土壤。因此,建立本土化应用型案例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做法。

参考文献:

[1]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

[2]罗建文,夏学文,邱剑.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案例本土化的建议[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

[3]李树林.中国案例本土化道路[J].管理科学文摘,2001,(10).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本土化 案例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88-03

案例教学法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经典教学方法,成为提升学习者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哈佛大学的MBA案例教学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的MBA教育与教学,还进一步延伸应用至工商管理本科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甚至拓展到中等专业教育层次,成为我国各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通行的、经典的“标准化”教学法。

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和完善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和专业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的分类化和分层化,创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局限与缺陷

在传统的MBA案例教学中,不乏精彩纷呈、经典优秀的案例。“高、大、精、深、宽”的系列化案例不仅为MBA学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职业经理人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的实践教学资源,还为案例教学参与者预设了极富挑战性的互动空间和创新创业平台。其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不在管理案例活动或结论本身,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探究社会经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成功企业家的精神、文化与特质,这种开放性的案例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挑战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对社会阅历丰富、知识面宽广、管理经验老道的企业家们来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体现了案例教学中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思想和理念。

而在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甚至中职中专教育中照搬照套MBA案例教学法,并把这种案例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和方法,这显然有失偏颇。对缺乏社会历练、企业实践和管理经验匮乏的在校学生而言,那些定位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MBA案例让校园里的普通学生无所适从和难以适应。学习借鉴MBA案例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企业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文化,把工商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定位于培养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立足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探索“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文件中,多次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并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列入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范畴。无疑,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载体。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案例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实施更接地气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方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MBA案例教学法。本土化案例教学开发经历了从仿制化向本土化发展的过程。2001年,为推进本土化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科学院科技进步研究所组织全国50所高校200多名专家,编制了100个反映我国新兴企业的教学案例,出版了中国首部案例本土化教材《中国企业管理科学案例库教程》,并入选当年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通用教材。

基于对本土化案例的理论概念、定义边界等方面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加之参与本土化案例教学项目的高校多属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因此,我国的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更多地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也定位于中高端工商管理岗位。与其说是“本土化”,不如称其为MBA案例教学的“国产化”,即把美国MBA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引入国内,继续瞄准高端目标,培养我国中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和职业经理人才。这种所谓的本土化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同样难以满足大多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难以彰显本土化案例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三)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真正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应立足于地方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把人才培养定位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案例教学中的企业更应该是那些与案例教学参与者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地方性企业。由于学习研讨的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关联性和亲和性,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体验性。特别是案例企业与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存在多方面的关联,可以不断激发案例教学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研讨热情,实现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对身边的事有启发、对熟悉的事感兴趣、对关注的事想讨论、对本土的企业想帮忙”的情景式、亲和性案例教学模式。

此外,本土化案例教学还可以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优势,实现“边学习、边实践、边体验”的渗透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案例企业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学习、观察、体验和研讨。

2.本土化案例教学实践。多年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承担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培训、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教学任务。为提高经营管理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主编出版了三部广西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教材,收集了包括南南铝业、柳州两面针、玉柴股份、利客隆超市、明阳生化、柳工股份等150多家广西本土企业案例,提出了“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法”。

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学员们一边宣讲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案例,一边学习、比较自己企业与同学企业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组织方面,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还深入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学员们不仅在培训期间学习研讨案例,还关注案例教学的事前背景调研、事中情景再现、事后案例追踪等环节。尤其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仍然关注案例教学的后续情况。通过对案例持续的、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分析,达到了反馈案例教学成果、验证本土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实现了案例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为提升广西本土化企业管理案例质量和水平夯实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通过案例教学活动还直接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了自身管理,提高了案例教学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本土化案例教学无论在岗位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环节,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库建设滞后,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学案例质量有待提升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参与度低,无论是案例的数量还是质量,均难以满足深层次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法中,虽然搜集、整理、完善、编辑和出版的案例达到150多个,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案例库中的案例资源数量相对较少、行业分布不均匀、缺乏系统性和代表性。在案例质量方面,由于案例编写教师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实践,编写的案例不同程度存在“虚、大、假、空”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专业师资匮乏,案例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课堂理论教学有很大区别。前者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启发性,而后者强调理论性、单向性和知识性。传统教学以讲为主,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以学为主,往往采取“启发性”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缺乏企业实践阅历与经验,在实施案例教学中,简单机械地从“阅读案例”到“分析案例”,而不是系统生动地从“感受案例”到“剖析案例”。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其“实践性”的属性,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案例教学组织涣散,学生缺乏热情,教学互动性差

学生就本土企业经营管理案例进行思考讨论、观摩评析、互动参与是本土化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和灵魂。但学生仅凭教师对案例单调平淡的书面陈述,很难激发对企业案例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生对案例缺乏直观感性认知,也难以在短期内融入案例的情景当中。因此,简单粗暴式的案例教学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对案例涉及的人和事,涉及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和组织内容等缺乏事前的预判和考量。因此,在进行案例互动讨论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说不中要点,言之无物,教学互动性达不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教学手段方法简单,案例教学载体单调,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

如何将企业生动鲜活的经营管理案例展现出来,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展示和互联网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心,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形式,而更多是通过互联网途径,借助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立体化传播手段获得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和形象化的体验和感受。而在现阶段的案例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采取通过“看文字、读案例”的单一模式,很难赢得学生的共鸣。鲜活生动的案例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教,案例教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失去了实践教学原有的教学魅力和实践优势。

三、创新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手段。而校企合作共建本土化企业案例库,共同推进本土化案例教学创新与改革,是企业总结创新管理模式和经验,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合作模式。案例库建立与案例教学实施,不仅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这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案例库项目建设作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在本土化案例库项目建设的同时,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就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创新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库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不断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丰富深化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本土化案例校企合作项目的良性循环和梯度发展。

(二)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是关键。要做好案例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深入企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断挖掘企业的经营管理特色和亮点、管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其次,根据企业特色和亮点,确定企业案例编写的主题和线索,搜集整理本土化案例教材相关的各类数据和素材,并让承担案例教学的教师参与本土化案例的调研编写工作。第三,根据企业实践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让任课教师讲授自己亲自调研、亲自编写的本土化企业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四,为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企业观摩学习、案例企业的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延伸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第五,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本土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水平案例教学团队。

(三)丰富本土化案例展示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深度是衡量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要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关注度,教学案例展示的手段载体、方式方法非常关键。传统的文字阅览、案例导读等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要采取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化传播途径、立体化教学方式和情景化案例手段,全面生动还原案例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生动场景。包括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案例音视频、相关新闻报道、图像动画、企业现场观摩、企业家对话、岗位实习实训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案例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此外,案例教学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QQ群、微信关注、好友圈等现代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延伸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并邀请本土化案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作为案例教学的参与者,共同参与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总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仿真性、情景化案例场景,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把本土化案例教学由单纯的事中案例讲授环节,拓展延伸到案例活动的事前调研环节和事后分析追踪环节,实现全程化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益和效率。

(四)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提高本土化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土化案例教学是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对事件的简单回顾和叙述,而是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案例的调研,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学生可以在提供的案例素材中找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找问题,还可以到企业实地调研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是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和关键。其次,要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和方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确认与衡量。最后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案例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小组讨论、工作座谈以及方案策划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组织、宣传、沟通、协调、社交、表达、写作及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完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本土化案例教学机制和模式。

(五)加强本土案例教学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案例教学的内涵和特色

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本土化企业,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地域的商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也各不相同。企业案例教学表面上说的是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家的精神。因此,本土化案例教学离不开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各地域企业家的文化与传承。在中国的商业文明中,涌现了包括赋予浓厚地域特色的“晋商”“徽商”“浙商”“豫商”“粤商”等不同特色的商业文化与商业模式。

因此,要积极推进广西本土化企业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不断探索挖掘、总结分析和凝练打磨广西企业经营管理特色和广西企业家精神,不断总结提炼完善本土化企业文化,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精神。通过基于“桂商”文化为引领的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广西人学广西案例、了解广西行情和企情”的基础上,增加“弘扬传承桂商文化”的新内涵,拓展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外延,凝练广西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特色,不断提升本土化企业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夏旭晖,廖晓明,陈建付. 工商管理案例本土化开发的困局和出路[J].企业导报,2010(12)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土化工商管理类专业协同育人平台”(桂教高教[2016]6号)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公共行政;行政发展;本土化;科学发展观;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2-0075-0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行政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民主化,政府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社会风险蔓延和加剧、国内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严峻考验,这同时也对我国行政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索新时期行政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公共行政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公共行政本土化问题的提出:基于社会发展与行政发展的分析

行政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行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又对行政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具有历史的统一性。可以说,人类文明史的整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是在行政发展的推动下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社会发展在多层面展开,同时,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框架下,政府仍然居于中心地位,政府对于社会发展仍具有根本性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我国社会发展对行政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行政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对行政发展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为,所谓行政发展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以官僚制为核心的政府行政体系在管理、政治和伦理上的完善和实现三者的逻辑统一,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的发展过程。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走向和谐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形态。行政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行政发展就是要围绕这个根本目标,对以官僚制为核心的行政体系进行改革与调整,克服自身的问题、破解发展的困境,寻找新的政府治理理论与方法,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过程。概括来讲,行政发展主要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体现:在实践上,行政发展表现为现实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过程。通过调整与改革使行政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合理、行政职能定位更加清晰准确、行政管理方法更加科学适用等等。在理论上,行政发展表现为公共行政理论体系的完善,与本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具有对行政管理现实更强的解释力和改造力。二者具有辩证统一性,即行政发展实践推动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对行政发展实践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既然行政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那么行政发展必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本土化理论体系既是我国行政发展的重要内容又对我国行政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公共行政学科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公共行政理论体系和方法主要还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发展基础薄弱,虽然对我国行政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土化公共行政理论的形成。当前,公共行政理论同我国行政发展实际仍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在我国公共行政理论对行政发展指导作用薄弱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学术界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行政活动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国家也就有了行政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国经验,但是中国古代社会同现代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特征,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经验进行现代性的总结,形成科学的理论,才能对行政管理现实起到具体的指导意义。因此,基于中国现实的行政发展要求,本文主要是从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与中国行政发展实际结合的角度来界定本土化的。

本土化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社会科学领域,本土化是一种以本国社会实际、以他国理论为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如何将他国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与本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而创立自己学术体系的理论创新过程。〔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堪称世界奇迹。对于中国的发展,现有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还无法做出科学全面的解释,甚至一些西方的研究基于特定的目的,对中国发展做出了不科学甚至歪曲的解释。探索中国发展规律,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中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必然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就需要我国学界从本土化的视角来对中国发展的各个层面做出科学系统的解释,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理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土化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同世界各国同样面临诸多发展矛盾和困境,这些问题也是目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无法彻底说明和解决的,这更需要我们通过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理论创新过程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提升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提供了良好契机。在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下,基于中国发展现实的社会科学本土化研究正是提升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公共行政需要通过本土化来实现公共行政的理论创新,从而服务于中国的行政发展和社会发展。一般来讲,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要使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科学合理成分与中国行政发展实际相结合,增进公共行政理论对中国行政发展的认识能力和对它的指导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体系。公共行政本土化具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立足我国行政发展实践,在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扬弃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行政发展实际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体系,推动中国行政发展。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理论构建和系统化的创新过程,需要方法论作为指导,没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工具和基础,公共行政本土化是难以实现的,当前我国公共行政本土研究的重要缺陷就是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蕴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这一论述高度概况和评价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普遍方法。只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品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就在于,她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精髓,同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注意吸收人类社会现代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的发展理念和方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是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理论凝练,其更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其方法论意义上: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本身所具有的方法论意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的方法论指导,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3〕另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在操作层面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建设具体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她明确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规律等根本问题,是关于发展的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对公共行政本土化的方法论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与公共行政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是在特定理念指引下的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理论体系,它指导着人们如何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它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制定和使用具体方法的元方法。科学发展观就是指导我们认识中国现实和推动中国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创造精神和科学方法,着眼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新的发展实践和发展要求,在全面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的前提下,探讨其对于我国行政发展的方法论意义。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公共行政理论创新和方法论是处于互动关系状态的,从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到新制度主义,这些都是在方法论意义上提出的,从而指导了西方公共行政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公共行政的方法论才能实现公共行政理论的创新,从而指导行政发展实践。公共行政本土化是行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公共行政理论的创新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当代行政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对公共行政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公共行政本土化也是公共行政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实际行动,公共行政本土化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公共行政本土化

1.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立足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4〕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建立在党和政府对我国国情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她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现实形态、发展状态、发展困境和新的发展要求,深刻地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这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同样,公共行政本土化作为一个以中国行政发展为指向的理论创新过程,也必须按照这一方法论要求进行。公共行政本土化的基本立足点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特别是当前的社会发展和行政发展实际。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现实基础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的社会发展实际。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现在其为社会发展的贡献上,行政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来进行。公共行政如果不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发展要求,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本土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明确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其二,我国公共行政发展的实际。公共行政本土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长期理论创新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对我国行政发展现状的反思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对我国行政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找不到行政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本土化无疑会如盲人摸象一样,失去了针对性,为本土化而本土化,只能是“表面化、片面化的本土化”。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行政发展的现实和理论进行全面的反思与评估。

2.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基本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前,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因此,公共行政本土化必须围绕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展开,满足社会发展对于行政发展的要求。公共行政本土化实质就是要通过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来指导中国的行政发展实践。中国公共行政的特色就在于其“发展”特色。因此,公共行政本土化并非要建构一个宏大的公共行政学科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围绕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来建构,也就是说公共行政本土化要有问题意识,关注当前行政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症结问题,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特色。 3.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观,“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实现了从发展的真理性要求到发展的目的性自觉,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诉求,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思想追求。科学的价值观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内在持久动力,同时保证了行为的正确方向。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取向,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才能适应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公共行政的本土化理论创新才具有正确方向性和实践意义。“人的发展”是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行政发展又是公共行政本土化研究的直接目标。行政价值追问的是行政发展的预设性、应然性目的, 即行政发展为什么的问题。〔5〕所以,公共行政本土化必须最终指向人的发展,以人为起点同时也为终点。在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人”来做文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也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些人倡导中国要采取西方的某些价值观。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必然贯彻西方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行政发展是政治发展的组成部分,公共行政本土化作为一个理论创新过程必须具有科学的价值诉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公共行政本土化服务于中国发展实际的基本保证。

4.科学发展观廓清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全面论述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要处理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这些问题的处理都与政府行政管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发展困境的大背景下,政府的作用尤显重要。公共行政本土化就是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在理论上阐明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因此,必须对西方公共行政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本土化改造,以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从而确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第一,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新模式。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限度问题,即政府管制多一些还是市场和社会自发条件和自我管理多一些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也是要处理好这个关系。但是,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同西方社会有着重要差异,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关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理论不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探索一个立足中国国情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模式。我们可以按照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来探索政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以及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第二,党政关系的科学构建。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党政关系作为中国基本的政治关系也是公共行政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经过20年的努力,虽然还没有达到党政分开的理想目标,但毕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打破了“党的绝对一元化领导”模式。〔6〕公共行政应该着重从行政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上研究我国的党政关系问题。第三,中国服务型政府模式的确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段时间以来,理论界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就是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与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服务型政府理论是西方式的而不是本土式的,缺乏对我国行政管理现实的实证分析。第四,公共政策科学化。现代社会结构复杂,公共政策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意义。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目前的公共政策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决策体制、决策方法、政策执行过程、政策评估等方面做创新性研究。第五,转型期风险社会治理。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社会风险加剧,突发性事件增多,政府危机管理任务加重。然而,我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具有双重性特征,一方面,全球化使得西方社会风险蔓延,形成全球社会风险,中国必然要应对这种社会风险;另一方面,我国转型期社会结构的调整导致的社会风险。这两类社会风险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来治理。因此,探索中国社会风险的治理模式和方法是当前公共行政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总之,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是难以实现的,在现阶段,公共行政本土化必须要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同时处理好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

5.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根本原因在于她的科学性。科学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认识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共行政本土化作为理论的创新过程,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首先,必须从西方的语境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科学系统反思,这就是客观的科学态度,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这是本土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只是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片面了解,公共行政本土化是无从谈起的。其次,必须对当前中国的实际进行科学深入的考察,前文已述及,此不多论。

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行政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行政本土化是当前我国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方法论指导,树立问题意识、本土意识、科学意识,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

〔参考文献〕

〔1〕钱冰.中国公共管理的本土化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3):42.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3.

〔3〕韩喜平.从“ 四个维度” 理解科学发展观〔J〕.法制与社会法制,2007,(6):12.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统一强度理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375.3 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钢管混凝土因具有三向受压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优点而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工业厂房、桥梁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取得了很好的力学及经济效果,虽然方钢管混凝土较截面面积和含钢率相同的圆钢管混凝土承载力有所降低[1],但因其具有节点构造简单,便于梁柱连接,施工方便等优点[2],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的存在可以消除钢管的内凹,却不能避免其外凸,而且实际工程中还会遇到方钢管混凝土轻微受损或需要增加新功能的情况,这些都涉及到采取某种措施对方钢管混凝土进行约束、加固或修复的问题。近年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外包结构构件加固技术在各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4],其优良的加固效果和便捷的施工工艺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出现的CFRP-圆钢管混凝土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5-6],参照CFRP-圆钢管混凝土,笔者在方形钢管混凝土的外壁包裹CFRP以进一步改善其受力性能。利用CFRP约束钢管混凝土不仅提高了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有效延缓了钢管的局部屈曲,且弥补了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的延性不足[2],考虑到CFRP直接粘贴在方柱(未经任何倒角)上的约束效果不理想[7],因此本文研究对象为带倒圆角截面形式的CFRP-方钢管混凝土柱。目前关于CFRP-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为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王庆利等[2]对CFRP-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并提出了受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表达式,刘洋[8]对CFRP-方钢管混凝土柱的压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CFRP厚度、长细比和偏心率的大小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Choi等[9]提出一个简化模型分析不同参数下外贴CFRP对钢管混凝土的加强,Sundarraja等[10]研究了用条状CFRP加固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并用钢管和混凝土各自承载力进行简单的叠加,不能真实反映钢管和混凝土的受力特性。本文充分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根据统一强度理论与CFRP-方钢管混凝土的材料特点,引入了考虑厚度比ζ(ζ=tf/ts,tf为CFRP层厚度,对于采用CFRP条间隔粘贴加固的情况tf取其满铺时的平均厚度,ts为方钢管壁厚)影响的等效应力系数ξ,将方CFRP筒对内部钢管混凝土的约束等效为圆CFRP筒对钢管混凝土的约束。同时引入混凝土强度折减系数[11]和等效约束折减系数[12],将内部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等效为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而推导出CFRP-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公式,与文献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并得出各参数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特性。

1 统一强度理论

统一强度理论是俞茂宏在双剪强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考虑了中间主应力影响的计算准则,该理论采用一个统一的力学模型,可以十分灵活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特性的材料,其表达式为[13]

F=σ1-α1+b(bσ2+σ3)=σs σ2≤σ1+ασ31+α

F′=11+b(σ1+bσ2)-ασ3=σs σ2≥σ1+ασ31+α

α=σsσc,b=(1+α)τs-σsσs-τs

(1)

式中:F,F′均为主应力强度理论函数;σ1,σ2,σ3为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σs,σc,τs分别为材料的拉伸、压缩、剪切屈服强度;α为材料的拉压比,对于韧性金属材料一般为0.77~1.0,对于脆性金属材料为0.33~0.77,对于岩土类材料一般小于0.5;b为反映中间剪应力以及相应面上的正应力对材料破坏影响程度的参数,0≤b≤1。2 极限承载力分析

2.1 CFRP受力分析

CFRP-方钢管混凝土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的横向膨胀使CFRP布的水平段产生水平弯曲,并对方钢管混凝土提供约束力。另外,在方形截面的角部,CFRP布受到2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拉力作用,其合力形成对方钢管混凝土对角线方向的强约束,故方钢管混凝土承受的约束力是沿对角线的集中挤压力和沿边长分布均匀的横向力[14]。本文引入考虑厚度比ζ影响的等效应力系数ξ,将方CFRP筒对内部钢管混凝土的约束等效为圆CFRP筒对钢管混凝土的约束,并采用等效约束力frf来简化计算,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其中B为方钢管的外边长,σr为混凝土所受的侧向压力,ff为CFRP应力,其原理是使简化后的均匀约束分布与原来的非均匀约束具有相同的约束效果。对文献[10]中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图2),得等效应力系数ξ与厚度比ζ的表达式为

对于采用CFRP条间隔粘贴加固的情况,由于CFRP粘贴的不均匀,可采用安全系数Fs=1.2对ξ进行折减[10]。

等效约束力frf的计算公式如下

frf=ξr

(3)

式中:r为平均约束应力,r=2tfff/B。

2.2 方钢管受力分析

CFRP-方钢管混凝土向CFRP-圆钢管混凝土面积相等转换时,由于方钢管对混凝土约束的不均匀,使得这种等代有困难。本文引入等效约束折减系数β [12]将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转换为圆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其值为

β=66.474 1v2-0.991 9v+0.416 18

(4)

式中:v为钢管的厚边比,v=ts/B。

方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等效均匀径向压力P可表示为

P=βPI

(5)

式中:PI为等效外圆钢管在径向压力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荷载。

根据统一强度理论,PI值为[15]

PI=σs1-α[(rcrc+ts)2(1+b)(α-1)2+2b-bα-1]=

σs1-α[(1+μ/2)2(1+b)(1-α)2+2b-bα-1]

(6)

式中:μ为含钢率;rc为等效圆钢管的内壁半径,rc=(B-2ts)/π。

由塑性力学的厚壁圆筒理论得[16]等效外圆钢管的纵向抗压强度σzp为

σzp=4(P+frf)r2c-frf(rc+ts)2(rc+ts)2-r2c=

4PIβ4μ+μ2-frf

(7)

2.3 核心混凝土的轴压强度

CFRP-方钢管混合筒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分布很不均匀,角部混凝土受到的约束较强,边部中间管壁受到的约束作用较弱。根据Varma等[17]的研究,核心混凝土所受的约束可分为有效约束区和非有效约束区,分界线为抛物线,其约束模型见图3,其中,re为等效圆钢管的外壁半径,re=B/π。有效约束区混凝土2个方向的约束力相近,其应力状态与CFRP-圆钢管混凝土中的核心混凝土相似,而非有效约束区,垂直于表面的约束较小。

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0>σ1=σ2>σ3,满足式(1),代入得

σ1-ασ3=ft

(8)

式中: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ft=2ccos(φ)1+sin(φ),φ为混凝土的内摩擦角,c为混凝土的内聚力。

令k=1+sin(φ)1-sin(φ),并按习惯一般取压为正、拉为负,得

σ3=fc+kσ1

(9)

式中:σ1=P+frf;fc为核心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fc=2ccos(φ)1-sin(φ)。

鉴于CFRP-方钢管混合筒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存在一定的困难,现有CFRP-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多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上的。本文对核心混凝土不做有效约束区和非有效约束区的划分,而采用混凝土强度折减系数[11]γu=1.67D-0.112c来考虑非有效约束区侧向约束减弱的影响,其中Dc为等效圆钢管的内径。核心混凝土的纵向抗压强度fcc为

fcc=fc+γuk(P+frf)

(10)

2.4 极限承载力计算

由于CFRP布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所以CFRP-方钢管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Nu为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纵向承载力之和,即

Nu=Asσzp+Acfcc

(11)

As=4ts(B-ts)

(12)

Ac=(B-2ts)2

(13)

式中:As,Ac分别为方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将式(3),(5),(7),(10),(12),(13)代入式(11)可得

Nu=4ts(B-ts)(4PIβ4μ+μ2-ξr)+

(B-2ts)2[fc+γuk(PIβ+ξr)]

(14)

当没有CFRP管,即r=0时,式(14)退化为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公式,即

Nu=4ts(B-ts)4PIβ4μ+μ2+

(B-2ts)2(fc+γukPIβ)

(15)

当ξ=β=γu=1时,对钢管和混凝土截面面积As,Ac和r分别做简单数学变换,则式(14)退化为CFRP-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公式, 即

Nu=As(4PI4μ+μ2-r)+

Ac[fc+k(PI+r)]

(16)

在式(16)的基础上,令r=0,则式(14)退化为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公式,即

Nu=As4PI4μ+μ2+Ac(fc+kPI)

(17)3 极限承载力的验证和影响因素分析

3.1 计算结果对比

大多数的钢材是有明显屈服点的,并且各向同性,因此在应用统一强度理论时取α=1,则统一强度理论就变为统一屈服准则,这时不同的b值就对应不同已知的屈服准则或还没有定义的新屈服准则。将α=1代入式(6)并求极限得

PI=limα1σs1-α[(1+μ/2)2(1+b)(1-α)2+2b-bα-1]=

2σs1+b2+bln(1+μ2)

(18)

将文献[2],[15],[18],[19]中部分试验数据代入本文公式进行计算,并与其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并且极限承载力Nu随着b的增加而增大,说明考虑参数b即中间剪应力以及相应面上的正应力对材料破坏的影响,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潜能。当b=1时,统一强度理论退化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这时本文计算值与试验值比值的平均值为0.981,方差为0.001,表明本文公式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3.2 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高强钢材,材料拉压比α将不再等于1。图4给出了试件B-1的极限承载力Nu随α,b的变化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当α一定时,Nu随着b的增加而增大;当b一定时,Nu随着α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当外钢管为高强度钢时考虑α的影响是有必要的。

对文献[2]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极限承载力Nu与CFRP粘贴层数、fc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极限承载力Nu随着fc的增加而增加,且承载力的提高幅度取决于CFRP的厚度。粘贴1层时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63 kN,粘贴2层时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87 kN,粘贴3层时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105 kN,说明CFRP的约束效率随其厚度的增加而减

fc钢管厚边比v反映的是钢管的厚度和外边长的比值,厚边比不同会影响钢管对内部核心混凝土的约束,图6给出了文献[2]中试件A-1和B-1在其余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极限承载力Nu随厚边比v的变化情况。从图6可以看出,极限承载力Nu随着厚边比v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说明在构件外边长、CFRP和内部混凝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钢管的壁厚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4 结 语

(1)本文在统一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CFRP-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做比较,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了将CFRP-方钢管混凝土转化为CFRP-圆钢管混凝土的思路是可行的。

(2)CFRP-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Nu随着α和b的增加而增大,说明考虑材料的拉压比α和参数b的影响是有必要的。由于CFRP筒的约束作用,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承载力提高的幅值直接取决于CFRP的厚度。当钢管边长、CFRP和混凝土一定时,增大钢管的壁厚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3)本文公式是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统一解,改变公式中参数就对应了不同的边界情况,CFRP-圆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圆形和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都是本文结果的特例。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吴 鹏,赵均海,李 艳,等.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3):8-13.

WU Peng,ZHAO Jun-hai,LI Yan,et al.Study on the Axial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qua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tub Columns[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2013,39(3):8-13.

[2]王庆利,薛 阳,邵永波,等.CFRP约束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静力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3):24-31.

WANG Qing-li,XUE Yang,SHAO Yong-bo,et al.Study of Static Performance of Axially Compressed Concrete Filled Square Steel Tubular Stub Columns Confined by CFRP[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11,44(3):24-31.

[3]MEIER U.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Modern Materials in Bridge Engineering[J].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1982(2):7-12.

[4] SHANMUGANATHAN S.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for Civil and Building Structural Review of the State-of-art[J].The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3(7):26-33.

[5]张常光,赵均海,冯红波.CFRP-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J].建筑结构,2008,38(3):34-37.

ZHANG Chang-guang,ZHAO Jun-hai,FENG Hong-bo.Mechanics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CFRP-steel Tube Stub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J].Building Structure,2008,38(3):34-37.

[6]王庆利,叶 茂,周 琳.圆CFRP-钢管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8,41(10):30-38.

WANG Qing-li,YE Mao,ZHOU Lin.Study on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Circular CFRP-steel Tubular Members[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8,41(10):30-38.

[7]潘景龙,王雨光,来文汇.混凝土柱截面形状对纤维包裹加固效果的影响[J].工业建筑,2001,31(6):17-19.

PAN Jing-long,WANG Yu-guang,LAI Wen-hui.Effect of Sectional Shape of Concrete Column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hort Columns Wrapped with FRP[J].Industrial Construction,2001,31(6):17-19.

[8]刘 洋.CFRP增强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静力性能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LIU Yang.Static Performance Study on the Strengthened of Concrete Filled Square Steel Tubular Beam-columns by CFRP[D].Shenyang: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2011.

[9]CHOI K K,XIAO Y.Analytical Model of Circular CFRP Confin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J].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2010,14(1):125-133.

[10]SUNDARRAJA M C,GANESH P G.Experimental Study on CFST Members Strengthened by CFRP Composites Under Compress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12,72:75-83.

[11] KENIJ S,HIROYUKI N,SHOSUKE M,et al.Behavior of Centrally Loaded Concrete-filled Steel-tube Short Columns[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4,130(2):180-188.

[12]李小伟,赵均海,朱铁栋,等.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力学性能[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4):77-81.

LI Xiao-wei,ZHAO Jun-hai,ZHU Tie-dong,et al.Mechanics Behavior of Axially Loaded Short Columns with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e[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06,19(4):77-81.

[13]俞茂宏.混凝土强度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YU Mao-hong.Concrete Strength Theory and Application[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2.

[14]卢亦焱,史健勇,赵国藩.碳纤维布约束轴心受压混凝土方形柱承载力计算公式[J].工程力学,2004,21(4):22-27.

LU Yi-yan,SHI Jian-yong,ZHAO Guo-fan.Study of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Square Concrete Columns Confined with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4,21(4):22-27.

[15]赵均海.强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ZHAO Jun-hai.Unified Strength Theory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M].Beijing:Science Press,2003.

[16]王 仁,熊祝华,黄文彬.塑性力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WANG Ren,XIONG Zhu-hua,HUANG Wen-bin.Foundation of Plastic Mechanics[M].Beijing:Science Press,1982.

[17]VARMA A H,SAUSE R,RICLES J M,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Fiber Model for High Strength Squar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Beam-column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05,102(1):73-84.

[18]韩林海,陶 忠.方钢管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2):17-25.

HAN Lin-hai,TAO Zhong.Study on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quare Steel Tubes Under Axial Load[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1,34(2):17-25.

本土化管理论文第9篇

所谓的“本土化”localization,是指将外来事物根据本土社会特有的环境加以改造,使之有机地纳入本土社会,并使它的合理性最终成为本土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所谓“文件中心的本土化”,是指从国情出发,对文件中心从理论到实践都加以合理改造,发掘其内在的合理性,使其与中国现有的档案事业系统以及社会大环境相融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对于外来事物,如果原封不动地移植,势必会与本土原有的文化产生冲突而难以生存;如果完全摧毁本土文化另起炉灶也是不实际的。而事实上,任何社会的本土文化都有一定的吸纳能力,如:四大发明是在中国产生的,但外国人却最先利用火药造成了坚船利炮,同样,文件中心要在中国“移植”成功,使之本土化是关键。

一、对文件中心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许多人在论述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时,言必称“生命周期理论”。当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中心作为一种中间过渡性档案机构存在的理论依据,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也可以证明我国现行的档案室的合理性,作为从文件到档案的中间过渡性机构,既然都符合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又何必非要舍档案室而取文件中心呢﹖理难服人,也难怪一些学者持保留态度。

文件中心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的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的现象。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专业化分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比较雄厚的实力等内部因素引发的;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和外部经济环境及其它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创造一些额外的公共收入,增加社会福利,从而产生效益。

目前,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规模经济理论”已经过时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强调文件中心的规模经济效益是不是落伍了﹖他们指出,规模经济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体现在硬件生产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产品特性化的今天,高附加值主要是在软件的设计和系统的策划实施以及服务阶段产生的,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将被“系统经济理论”所代替。这些论断当然没错,但我国档案工作目前的现状是:从机关到企业,各个单位都建有自己的档案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小而全的结构更符合自然经济的特征。从档案室的业务工作看,各个单位形成的文档虽然内容不同,但它们的整理方法却是相似的,装具和各种设施也可以统一;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也出现了讲求效益的倾向,在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各个部门绩效的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普遍承认档案资料整理和保存的重要性,但是单独设立档案室,投入的成本又太大,企业档案工作处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两难境地。还有,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许多单位建立了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怎样参与到整个机构的信息系统中,成为摆在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具备规模经济的特征,规模经济理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尚未过时。

二、对文件中心运作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保管形成单位不经常使用、但还不能作最后处置的文件的一种过渡性保管机构。目前,文件中心流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一部分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也建有文件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文件中心设立最早、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文件中心的设立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下设立专门的文件中心管理职能机构联邦文件中心司,受该司领导的文件中心有两类,共十五个。其中,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和国家人事文件中心,属于全国性的联邦文件中心,主要为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保管文件,提供服务;另外十三个文件中心属于地方性文件中心,分别负责所涵盖的若干个州联邦政府机关或部门的文件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再来看看我国的档案工作。建国五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室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但如果以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模式取缔已有的档案室,或在现有的档案室网的基础上再建一套美国式的文件中心,显然都是行不通的。80年代后期,甘肃省永靖县文件中心正式挂牌,成为中国档案部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但应者寥寥,只是到了90年代后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一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对于这些新生事物如何进行定位,仍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机关联合档案室和商业性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是文件中心在中国本土化改造的产物。从名称到具体的职能,它们都应该与纯而又纯的文件中心有所区别。

机关联合档案室,是指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办公地点接近、档案资料容易集中整理和保存的政府机关的档案工作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档案文件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各方的权责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明确。永靖县文件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当然,在联合档案室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机关联合档案室的推广。

商业性档案代保管中心,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档案馆或档案主管部门设立的面向社会的档案代保管中心或寄存中心,另一种是以法人资格存在的、以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机构。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仍属于第一种类型,但是,随着档案中介服务法规的健全和信用度的提高,集档案代整理、代保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专业咨询等各种服务于一身的商业性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必将成为活跃在我国档案工作中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