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职学徒制度下汽修人才培养研究3篇

时间:2023-01-30 16:50:24

关键词: 中职  学徒制度  汽修  人才培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民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汽车早已不再是奢侈品,并且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从而也使得汽修专业人才的缺口逐步增加。

中职学徒制度下汽修人才培养研究3篇

中职学徒制度下汽修人才培养篇1

一、引言

福建工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围绕学校“校企合作、改革创新、服务发展”的建设思路,专业教学部先后与通用、奔驰和宝马开展“双元制”和“模块化”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实一体、双轮驱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高质量的教学逐渐增强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紧缺技能型人才。

二、“理实一体、双轮驱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纲领,在推进示范校改革中,福建工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部组建了由行业协会、高职院校、企业三方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汽车专业工作组,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理实一体、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实一体”包含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双轮驱动”的内涵涉及办学目标和校企合作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校企“订单培养”和通用型维修技工培养的需要,分别制定了宝马项目、奔驰项目、通用项目和普通维修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迎合福建省和区域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建设需求,主动适应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

1.课程建设的理实一体: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理实一体的新课程体系立足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探索建立与课程体系对应的知识群、技能群和岗位群。在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岗位群的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顺序构建课程体系,体现“四对接”: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相对接;课程结构与职业分类相对接;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相对接。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教学部开发了“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的专业方向进阶式”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的专业方向进阶式”课程体系贯彻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模块化课程、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重心,以能力训练为轴心,融入专业领域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课程,结合学校“管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德育工作理念,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示范校建设德育特色项目的实践,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专业学习、职业素养和素质拓展奠定基础,专业模块化课程以职业岗位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由专业基础课、模块化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专业方向课程及实施内容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来确定,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在专业认知—校内仿真练习—汽车整车实操—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渐进过程中,逐渐熟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并在第二学年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市场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方向专项学习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由初学者成长为准职业人,实现与企业的近距离对接。选修课程由各类技能、特长、社会科学、人文环境、新技术等选修课组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旨在提升“续航”储备,目的是夯实基础、开阔视野、锻炼思维,拓宽学生的社会视角、增强沟通技巧,提高人文素质、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过程的理实一体: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融“教、学、做”为一体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离不开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福建工业学校汽车专业共建有2个汽车仿真实训机房、8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场所(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实训室、底盘拆装与检修实训室、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修实训室、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实训室、钣金实训室、喷漆实训室、18个工位的整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区),为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与专业发展相配套的理实一体化实训环境。

3.校企合作的双轮驱动:校企联合办学,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是示范校改革的主线,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也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福建工业学校从2008年起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AYEC项目”校企合作关系,其核心专业课程引入教育部AYEC项目推广的青年教育课程,课程以凯越车型维修为主,以维修企业日常工作任务的90%为基本技能点,涵盖了通用汽车保养、底盘实训、发动机实训、车身电气实训等4门课程的80多个常见修理项目。学校现已完成四批近150个AYEC学员的培训,通过AYEC项目的系统培训,毕业的学员实现了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顺利接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期,在原有通用合作AYEC项目的基础上,正在进行更高层次的ASEP项目的申报评估,这个项目将为该校的校企合作锦上添花。另外,在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期间,又先后与宝马、奔驰两大世界级汽车品牌商开展校企合作项目。(1)宝马英才教育培养项目(BEST项目)2011年,与德国宝马企业合作建立宝马英才教育项目(BEST项目),成为福建省唯一、华东地区最大的宝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校企共同制定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宝马英才教育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系统学习宝马技术专项培训课程和宝马诊断基础专项培训课程后,再到宝马经销商企业进行实习,最后进行宝马初级技术认证(IBT认证)。宝马项目除对福建工业学校学生进行“订单”培养外,还承担全国宝马企业员工的“技术类”“非技术类”的再培训,全国宝马合作院校师资提升的再培训,并成功举办了2013年全国15所宝马合作院校年会暨宝马集团BEST福州培训基地开业仪式。(2)奔驰“铸星”人才培养项目2011年与德国奔驰企业合作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奔驰售后“铸星”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的选拔;确定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共同编制教学计划、开发课程体系、选定及编写教材;提供师资培训平台;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规划及建设;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质量监控、评价等。至今该校已开办了8个宝马班、2个奔驰班,举办了4期平安保险公司员工的培训班、26期宝马企业员工培训班、2期全国宝马合作院校师资培训班。校企合作项目的上课教师也参与到普通维修班的教学活动中,很好地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已选送三批学生到福州地区的华菲名车、宾士名车、雪铁龙等企业进行轮岗实践培训,此举深受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肯定,陆续有奥迪、大众、别克、万商名车等众多企业上门接洽合作。

4.校企合作的双轮驱动:深化改革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教学模式是对教育目的、培养策略、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和教材运用展开的系统探讨,是对课程体系的实施,也是决定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学模式改革上,汽车专业教学部有选择地借鉴德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既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职业道德的塑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积淀,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团队合作性和自律创造性。“双元制”教学模式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福建工业学校与德国奔驰开展校企合作是以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学生在企业以学徒的身份接受培训,在学校以学生的身份接受正规、系统的职业教育。下面,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奔驰“铸星”项目实行的“双元”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企业与学校进行的笔试、面试、实操三轮考核,共同选拔组建奔驰“铸星”班,该班先展开公共基础课程和汽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随后接受奔驰专有技术的模块化课程培训,并将自信心、责任意识与解决问题、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独立工作、思考创新等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模块化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奔驰车型的维护保养和基本维修技术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同时适当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职业生涯的晋级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奔驰车常见保养、维修案例为载体,以学校培训和企业实践实施工学结合,完成“订单”综合和特色技能培养,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良好素质的软技能,成为职场需要的现代职业人。教学评价由专业技术评价和软技能评价两大部分组成,其专业技术评价由每一模块的任课教师按20%权重的平时学习表现,50%权重的实践技能和30%权重的理论知识,评定每一名学生的综合成绩;软技能评价根据上述8项关键能力的要求,分别由学生自我评判、学生间相互评判和任课教师逐生评判做出A、B、C、D、E五级分值评价,然后师生逐一进行分值对照,展开公正、平等和客观的交流沟通,肯定长处、发现不足、促进改善。

三、实践与反思

中职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及实践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职业专门技术人才,并使之从学生成长为一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成员,实现“走进校门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走出校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教育目标。首批中职示范校的验收工作已经结束,但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来进一步深化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实践创新,推进汽修专业的内涵建设却任重而道远。

作者:何孟星 林振昺 单位:福建工业学校

中职学徒制度下汽修人才培养篇2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现代汽修主要侧重于汽车设备检测与维修、汽车故障、驾驶、营销、保险以及与汽车相关行业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1]。所以,现今对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液必须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展开,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汽修专业理论知识、相关技能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从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分析,是一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系统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大多都是通过学校、企业的合作以及老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来实现人才的培养。不过针对现代培养的情况进行分析,其培养方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从现代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实施规范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更多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在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大多学校必须和企业合作,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资源去学习到一些技术,但是有些企业认为培养这些人才对自身企业的发展弊大于利,所以对于合作的热情也没有很高,在人才培养后大多都是在企业里面直接进入岗位工作,但是有些人才在培养完成后不愿意留在企业工作,所以让企业的投资得不到回报,让企业丧失培养人才的热情,在培养过程中许多学徒培养的时间周期特别长,技术技能在短时间内不能达到工作的要求,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成本,给每一位学徒配置师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不仅增加了成本,学习时间长,在培养完成后又有可能不在本企业工作,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企业得不到投入保障,根本就没有培养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的热情。

(二)现代学徒制不够规范

汽修现代学徒制的法制法规、制度保障方面不健全,国家劳动法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不能为学徒制提供法律保障,虽然有些国家地区具有这方面的法律,但是监督管理的力度根本就不大,而且有些学徒这方面知识的匮乏,也不能保障自身的权益,而对于企业来说也不能根据劳动法对学徒进行一些规范的约束,对企业来说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汽修专业的学徒制,学生在学校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一些理论以及技能知识,但是在企业就是学徒的身份,所以规范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可以让学徒在法律规范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从而保证学生自身、学校以及企业的权益,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

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学校先招收学习汽修专业的人才,学习方式主要是前两年在学习学习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校企交互训练,在学习两年后的第三年学生学习主要以企业为主,以学徒的方式进行多岗位的训练,包括汽车设备检测与维修、汽车故障、驾驶、营销、保险以及与汽车相关行业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学校招收的学生在第一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等,并在学习的同时有时间则到企业见习,然后在以后的两年主要在企业实习,其中主要以师傅带领的方式作为学徒在企业学习及工作;最后一种方式,主要通过企业进行在岗的培养。以上三种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在学习完成后,需要与企业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然后在岗工作。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对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制度进行监督,包括学徒培养的标准、企业的资质标准、师傅的条件、各种协议、合同、监督管理的方案措施以及管理是否规范、考核、优劣评比以及技能大赛等方面,这些都与培养汽修专业现代化学徒息息相关,从学徒的职业素质、技能技术基础课程、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学徒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创新创业等进行人才培养,让学徒掌握在汽修行业中,各个企业共同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学徒能够选取任何与汽修专业相关的职业,并有能力胜任,主要以师傅带领的方式,实施在刚的个性化培养[2],并设置考核,包括对学徒的现场观察、操作、理论知识测验、答辩、面谈(学徒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的熟练程度)这些内容对学徒是否能够出师进行评比,包括优秀出师、合格出师以及不能出师,从而完成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三、结语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过快,一些人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而产生一些剩余劳动力的情况,而这些劳动力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也可以让其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现代交通行业的发展对于许多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为了让汽修专业的人员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代替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现今可以通过学校统一的学习这方面知识,而不是自己摸索,并配合现今企业的合作,还可以让汽修专业的人才有学习机会的同时还有工作,解决很多问题,不仅可以学习国内的先进技术,还可以很容易获得国外的一些技术技能,使得汽修专业学习不局限于一隅之地,使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入。

作者:管飞飞 单位: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学徒制度下汽修人才培养篇3

目前,随着我国民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汽车早已不再是奢侈品,并且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从而也使得汽修专业人才的缺口逐步增加。为此,中职院校开始注重对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使之更好地完成就业,部分中职院校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度来完成汽修专业人才的教育。但是,现代学徒制度在现阶段的实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促进现代学徒制度在中职汽修专业的发展,需要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妥善解决。

一、现代学徒制度在中职汽修专业中构建的意义

所谓现代学徒制度,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采用双重教育与管理模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助于帮助企业培养出符合就业要求高素质型人才。此外,将现代学徒制度应用在中职汽修专业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与学校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其中,学生在学校可以更加专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企业可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积累了理论知识,又提升了其实际操作能力,对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帮助作用。如果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出色,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便可以直接与企业签订合同,对解决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中职汽修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度的优势

1.定位精准。所谓职业教育,值得是让接受教育的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找到与之所学相对应的工作。其中,将现代学徒制度引入到中职汽修专业中,使得学校可以和汽修企业一同来培养人才,并且可按照企业用人要求来实现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使得人才培养的定位更加精准。

2.提升就业竞争力。现代学徒制度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其整体专业素质,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3.丰富教育资源。通过在中职汽修专业中构建现代学徒制度,可以帮助中职院校获得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学校的教学内容,使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帮助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先进的汽修技术。

三、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适应性有待提升。在中职院校中引入现代学徒制度,对其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讲,其可以快速的适应现代学徒制度下的培养方式,并且在师傅的培养与指导下,按部就班的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然而,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生仍然喜欢传统的授课方式,一旦将其放到企业中去参与实践,则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致使其感到更加悲观、沮丧,最终造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同时也对现代学徒制度的培养效果形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授课人员自身存在短板。在现代学徒制度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要紧密合作,共同承担学生的培养与教学任务。其中,对于学校来讲,其要担负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任务,企业则负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对现代学徒制度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当中授课人员存在一定的短板问题。例如,在现代学徒制度下,汽修专业中学生的录取原则是与汽修企业一同制定的,以此来确保学生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培养。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其由于长期在学校中参与教学工作,对理论知识的研究较为透彻,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却不是很强,导致其无法带个学生更为现代化的汽修技术;反之,对于企业而言,其指派的师傅尽管存在多年的汽修经验以及掌握现代化的汽修技术,但是在如何教好学生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师资短板问题的存在,导致现代学徒制度在汽修专业中的实践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需要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协助,所以其对教学资源的需求程度也更大,具体为:(1)学校教学设备不完善。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度的作用可以有效发挥,作为中职院校而言,则必须要对其中的教育设施予以完善。但是,由于资金匮乏,致使部分中职院校与汽修有关的软硬件设施未给予充分的配备,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2)学校仅可提供有限的教学场所。由于汽修专业的特殊性,除了要进行课堂教学外,还需要额外的技能培训场所,但是由于学校支持能力与本身条件有限,致使教学场所显著不足。

四、提升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践水平的对策

1.努力帮助学生适应现代学徒制度。在现代学徒制度下,学校要与关联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完成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学徒制度的含义,使学生更好的与教师和师傅进行配合。其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召集汽修专业的学生参与座谈会,辅导员或者班任为学生讲解现代学徒制度的相关知识,并将学习要求完整无误的告知学生,如学生对此有所疑问,也要予以耐心的解答,使其真正了解现代学徒制度的内涵。(2)邀请关联企业的专家或师傅为学生们介绍工作环境、岗位要求等,帮助学生了解今后工作实践的环境,有助于唤醒其职业意识。(3)成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绩考核,有助于小组成员可以彼此激励,对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有着帮助作用。

2.补齐授课人员的短板。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授课人员在现代学徒制度下的短板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汽修专业的教师与关联单位的师傅要彼此相互学习,增加师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互相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学校与企业也要开展相互学习的活动,并对各自的培养机制予以完善,加快双导师队伍的建设速度。(2)为了更有效的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对于教师而言,其也要对现代学徒制度的含义有着深入的理解。为此,中职院校可定期组织汽修专业的教师参与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同时也可让教师亲身去感受现代学徒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教师更为深刻的理解现代学徒制度的具体含义。

3.给予充足的教学资源。为了更有效的解决中职院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中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条件,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改善教学设备;如中职院校资金存在困难,也可通过合理的分配现有教学资源来提升教学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水平。(2)对于汽修专业来讲,其除了要掌握理论知识外,专业汽修技能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中职院校需要为汽修专业提供必要的技能实践场地,同时改善实训教学条件,保证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汽修技能锻炼。

五、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现代学徒制度下,中职汽修专业在此制度下的实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确保现代学徒制度可以在中职汽修专业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深入剖析问题的发生根源,并予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对加快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浩.关于中职汽修专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2018,(10).

[2]赵晓宇.中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探究[J].生活教育,2018,(02).

[3]程豪华,谢黧,李红强.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7,(08).

作者:何洋 单位:丽水市职业高级中学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