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研究3篇

时间:2022-12-30 10:02:47

关键词: 服装  设计  人才培养 

摘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很多高校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励学生为祖国服装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纷纷对新模式的内容加以研究和学习。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研究3篇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篇1

一、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高专服装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生源范围广,不仅仅局限于艺术类考生,还包括没有艺术教育基础的普通文理生等。面对不同生源,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并没有特殊区分,即使有针对艺术生源和文理科生源进行了专业名称的区分,但在实际教学安排中没有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通用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服装,服装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批高职高专院校紧跟时代节奏,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建设脱胎于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具有浓厚的学科色彩。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内仍然因循守旧,套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照搬套用、原地踏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的伤害不言而喻。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开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成为现代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不二选择。但很多院校目前还停留于低水平的校企合作,许多企业只是和学院签订了框架性协议,并未有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另一客观现实是,学校缺乏企业的工作流程、技术标准、考核标准,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岗位用人要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角色弱化,人才培养方向及质量不能达到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安排时,依旧未能将学生实践技能指导的主导权交给企业。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培养,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服装设计的专业能力,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我国服装设计模式存在盲目跟风、抄袭、设计能力低下、创造力匮乏等问题,在进行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时,要重视设计能力、设计思维的培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等特点,采取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在课程科目、授课时段、课程内容、课时量安排、教学方法等内容上进行综合考量。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思维的形成,以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为目标,推动现代化人才建设,使学生在掌握服装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创造力,能够胜任与之相关的设计工作。在进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时,邀请名师、名匠,结合专业领域市场需求,探讨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适时调整课程结构。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涉及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方向,需要区别对待,结合不同学科特色,紧跟时代需求,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内容,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开展特色专业教学,根据地域特色,结合院校自身特点,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代表性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和提炼专业课程,凝练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对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多采取鼓励式教育手段,增强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重视知识的延展与迁移,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扩充知识容量,提高专业水平。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将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将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接轨,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的考核上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有效开展新的育人模式。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促进作用

第二课堂是传统课堂教育的延伸,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促进作用,拓宽艺术教育教学外延,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堂以外的课后生活中,对高职高专服装设计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强化实践,建立服装设计专业工作室,组织开展课后学习及服装设计专业相关活动。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成果挂钩,结合课程实际,鼓励学生参加各项设计赛事,在课程结束时举办小型的校内展示会提升服装设计专业校内影响力。成立校内服装设计协会、工作室,举行创意活动、集会。组织学生利用论坛、网站、微店等多种形式将课堂、课后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出售,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提供空间、提供平台。紧密联系校企合作企业,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校内外各项服装设计活动中来,将活动的组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更迅速有效地将课堂教学成果、学生创造设计的作品转化为经济效益,使学生的服装设计作品直接和市场需求对接,在市场检验中得到实际锻炼。

四、整合资源协同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合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力量,由政府牵头,鼓励企业与学校展开深度合作,对接渠道。如采取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减少税收等政策倾斜,鼓励校企合作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等。充分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课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各类专业实践训练平台,对学生实践技能教育进行新尝试。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传统师徒制的模式下,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开展学生技能培养。在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内推行实施基础创意能力培养、项目设计能力培养、综合研发能力培养三个目标。增加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的时间,将主导权交由师傅,使学生在企业跟着师傅在做中学,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能得到职业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增加就业竞争力。在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基础上,拓宽校企合作外延,探索和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学工融合工作室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生产实践服装设计工作室,根据企业项目需求带动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在校内成立相关服装设计专业工作室,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后过渡到第二学年的学习中。通过学生的特长和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通过企业项目结合课程要求、毕业设计作品等实践环节,进一步锻炼学生设计、实践能力。探索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跨领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根据企业与行业需求,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复合型服装设计人才,使学校教育真正做到与社会与企业无缝对接。

五、总结

探索和建立符合当代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客观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立足实际,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高专院校先进经验,通过广泛的调研与论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资源内,将教学成果最大化,以此促进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作者:蔡珍珍 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篇2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理念,行业结构也有所变动。时代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要学习专业知识,了解行业详情,时刻关注最新的市场动态,创新思维与能力。高校要迎合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的需求,除了培养基本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之外,还要创新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简述

时尚界伴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崛起,越来越多的新颖理念和潮流文化涌入中国,在服装设计领域,人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和自由。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本国文化和服装设计的特点相结合才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对学生审美能力、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追赶时代潮流,开发适合国际大势和顺应大众市场需求的作品[1]。我国为了规范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此保障人才的培养的有序进行。针对服装设计行业出现的新要求和新理念,高校和老师要充分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和思想,督促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整个流程。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要注意设立培养的方向、设置合理的科目、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时尚意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潮流而发展,因此培养人才也需要具有实用性,适当地改变培养方案,增强创新意识,构建符合我国现实特点的培养方式,为我国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迈向国际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2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2.1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

我国的服装教育起步较晚,一开始只是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但是并没有详细划分,很多高校的培养方案都比较单一,古板,没有系统完整的教育思路和培养人才的模式,因此,在当时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我国服装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后来国家经济社会开始崛起,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放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并且细化了服装行业的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求[2]。最初学生学习的只是绘画,很难接触到其他领域的学习,后来课程丰富了,学生也可以接触很多实际方面的技能和内容,真正走向社会之后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2.2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重视理论教学

高校设置大量的课程教学内容,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没能帮助学生实现动手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这样的培养方式存在不足之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老师重视理论的教学,忽视了实践的教学,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体验很差。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课本设置的内容教授学生,保障学生能够学好基础知识,但是学生却因此失去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开发。重视课堂教学的好处在于学生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深,但是这只能帮助学生完成基本概念的认识,应付考试内容[3]。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所以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

2.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需要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在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时候,要看准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努力完善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开设有助于学生能力成长和潜能开发的新内容,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理论科目偏多,专业课程偏少,设置课程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应付教育,而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学生的时间大量地浪费在理论课学习中,自身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高校虽然也有实践课程的设置,但是教师往往习惯于把已有的经验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因此创新能力难以提高,对市场的发展变化也无法适应。

3新时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学习先进教学模式

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西方先进国家,高校学生拥有充分的自由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提升自己某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锻炼了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还收获了应有定的学分,这样一举三得。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讲求实用性,设计课程不能只是绘画,也要注重学生思维构想到设计作品的过程,探讨服装设计领域的时尚发展趋势。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服装设计人才,高校就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新式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例如,学生在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把自己研究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2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

在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十分迅猛,我国的服装教育也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要想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大趋势,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首先应当注意到教师素质的提升[4]。教学的教学观念如果得不到提升,教学方式依旧单一,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高校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要深入服装设计领域,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与其他学校交流最新的东西;要巩固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同自身扎实的教学经验加以融合,创造符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案;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创新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3.3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

为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当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则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的实践课程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在了解有关服装设计的内容时,要努力学习销售、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对服装行业的整个流程就会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从中开发出来。高校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要积极同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践基地和就业平台。例如,高校和相关企业加强联系,开设校企合作的创业基地,以良好的合作关系巩固学生的培养方案,以便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内容。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收获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了专业能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4小结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很多高校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励学生为祖国服装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纷纷对新模式的内容加以研究和学习。在当今发展的条件下,高校要开拓视野,了解先进人才培养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文化和能力融合,采取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我国服装设计行业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我国服装设计行业取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刘媛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篇3

在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应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

1当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展现出时尚界作用,推动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快速发展,同时对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需要积极创新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复合型专业人才,积极进行创新探索工作。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市场当前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在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需要严格地遵循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相关要求,同时有效结合实践活动[1]。其次,创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时顺应当前发展潮流,合理地应用色彩,紧跟当前时代脚步。科学预估服装与服饰的未来发展趋势,制订完善的规划工作,实际符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相关需求。此外,优化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工作,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专业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将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为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便利[2]。在开展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教学时,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给学生们讲解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知识内容时,应全面加强对服装的设计方法、表达手法、市场营销以及生产技术等知识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服装设计详细地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流程,有利于学生能够很好地顺应当前市场实际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掌握服装销售技能和方式以及消费者们的心理等相关内容,促进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当在设计服装过程中存在问题时,需要进行商讨,从而制订完善的解决措施。全面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及具备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2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关措施

2.1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结构

在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时,需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增强学生道德、政治、法制以及思想等意识,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以及素质。

2.2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整体知识结构

注重培养学生服装与服饰整体知识结构,教师应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应用服装与服饰设计知识内容以及服装与服饰专业设计技术能力,同时需要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好地了解文化、社会经济等信息内容,同时规划服装与服饰营销手段和生产等内容[3]。

2.3培养创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才,需要合理设置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内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熟悉当前市场上服装时尚品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服装与服饰知识内容。合理地设置服装设计、服装剪裁、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结构工艺等课程,给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内容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2.4合理设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实践课程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及全面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需要将教学内容以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服装与服饰专业设计经验。具体内容:首先,制订集中型服装与服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主要包括了市场调查、服装与服饰实验制作、设计服装与服饰专业的考察工作等内容。在进行市场调查工作时,要求学生们实际进行市场考察,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服装销售状态以及发展情况。由于服装设计过程中民族文化作为主要的设计来源,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需要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服饰内容,使学生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和服装设计进行有效结合,顺应当前市场以及大众需求[4]。服装与服饰实验制作内容主要包括了:在实践教学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女装和男装立体式裁剪工作,通过简单到复杂的方式,逐渐提升学生剪裁工艺。其次,采用分散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教学时,合理应用分散式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服装企业和服装厂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服装与服饰专业设计经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需要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全面提升学生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应秉承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充分注重校企合作之间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发挥实践优势[5]。创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合理应用学分制并且给学生更多的课程资源,学生在进行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地选择这些课程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网页制作、摄影技术以及活动策划等相关课程以后,可以自己开个工作室,在实践中合理运用更多所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学校需要给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平台,将材料课、结构课和设计课进行有效结合,还应设计成品制、设计开发等多个环节,创新学生思维。通过学校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创建校企合作基地,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们更多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6]。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新探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学校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全面分析当前服装与服饰市场的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灿.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2):141-142.

[2]刘琼,闵悦.专科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以江西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7,32(4):267-270.

[3]刘凤霞.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3):117-120.

[4]雷楚丹,贾琦.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服饰配件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9(6):57-59.

[5]张红华,余卫华.以产品为主线的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理工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2):80-82.

[6]刘琼,余颖彤,娄威威.基于产教融合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探索——以江西服装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三维衣膜”项目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8,33(6):497-499,507.

作者:王诤 单位:中原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