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水稻调查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15 19:49:42

水稻调查报告

水稻调查报告第1篇

农田没有抛荒

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有的农田被抛荒,各界对此非常关注。通过田间现场调查并走访乡村干部和农户发现,××市并没有出现大家所担心的抛荒现象。××市有农田104万亩,其中一季农田10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00万亩。近年来全市稻谷年总产量一直稳定在16—16.5亿斤之间,单季平均亩产820斤左右。从目前情况看,××市的粮食生产形势比较稳定。在调研过程中,据山区乡镇的村组干部介绍,极少数灌溉条件差的零星田块两季被改种一季的情况偶有存在,但数量极少,还不到百分之一。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仍需引起重视。

两种人在种田

一是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和妇女在种田,这是当前水稻生产的主力。××市与其他中西部县市一样,田少人多,土地远远容纳不了现有劳力,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少量中年以上妇女。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务工经商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种粮收入只是农家经济的补充。张巷镇何家村乌桕组共有32户农户,劳力58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有51人,占劳力总数的88%,其中有3户全家在外,春节都未回家。该组共有水田118.5亩,其中101亩由留守老人、妇女自耕自种,占农田总面积的85.2%。乌桕村的情况在××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80%以上的劳力已经离开农田,近90%以上的农田仍为各家各户散耕散种。

二是种田大户即规模经营者在种田。按农业部门的统计口径,种田50亩以上为规模经营。照此标准,××市现有规模经营户650户。但××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农田只有1亩左右,50亩相当于10个以上家庭的责任田总数,要求农村十分之九的家庭退出农田让位于规模经营,目前还不大现实。如果把规模经营的标准定为30亩以上,则××全市规模经营的农田面积已达10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10%。种田大户又分两种情况。一是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如秀市镇一种田大户种了1700亩,荣塘镇一种田大户种了500亩,目前这种大户的数量还不多。二是百亩以下的种田大户,多为一对夫妇耕种三五十亩,不另雇工。百亩以下种田大户主要是一些村组干部、有种粮技术的中年农民和家庭情况特殊外出打工不便的农民。

先看售粮收入和种田成本。

1、2007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售粮收入:双季为1394元,单季为810元。其中早稻产量820斤,百斤价80元,计656元;晚稻产量820斤,百斤价90元,计738元,双季合计1394元。种单季的产量900斤,百斤价90元,售粮收入为810元。另有国家政策性补贴每亩79元,不管转租与否,此款一般归责任田承包者领取,承租者无此项收入。

2、2007年平均每亩农田的农资、种子、水费三项支出:双季为440元,单季为240元。其中早稻化肥100元,晚稻化肥100元,早稻农药40元,晚稻农药60元,早稻种子40元,晚稻种子40元,早稻水费20元,晚稻水费40元。

3、2007年平均每亩机耕、机播、机割三项支出:双季为280元,其中每季机耕费各50元、每季机割费各50元、每季机播(插)费各40元。种单季的一般不()用机械作业。

4、2007年劳动力平均日工价为50元,妇女、老年人可略作下调计算。

那么种田效益如何呢?

水稻调查报告第2篇

多家中外媒体不约而同地提出同一个问题:据绿色和平组织公布调查报告,在湖北发现未获批准种植的转基因水稻已经进行非法种植和销售,并很可能已经到湖北以外的省市,据估计湖北去年最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人市场。

事实上,早在2004年12月2日,农业部已经接受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申请,但相关官员当时强调:“启动安全评价程序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颁发安全证书,我们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目前尚无一例转基因水稻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如果市场上出现转基因水稻种子,肯定是非法的。”4月13日,转基因办的魏先生肯定地回答。

刘海英是绿色和平的项目主任,自今年2月起,她4次到湖北省进行调查采样,发现武汉市、武汉周边地区和松滋市在销售和种植一种名为“抗虫汕优63”的转基因稻种,部分地区已长达两年之久。目前,至少有5种不同包装的转基因水稻种子在湖北的种子市场上流通。

据介绍,非法种植情况最严重的地区与华中农业大学在武汉周边地区进行转基因水稻的试验田区接近,多年来,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院土等科学家―直在这里研究和试验含有Bt毒蛋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人员把Bt基因导入水稻植株后再得到抗虫的“汕优63”杂交组合。

绿色和平将调查过程中所采得的25份样本送到德国基因时代公司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9个样本为转基因水稻,部分样本为植入了Bt基因的抗虫转基因水稻。

对于绿色和平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农业部转基因办传真给《望东方周刊》的答复说:“绿色和平组织委托欧洲基因时代公司对转基因水稻进行的检测,所采取的标准、方法、检测的基因、含量等相关数据及结果未见详细报告,也未提供给我主管部门,其结果无法认同。在中国境内进行转基因产品的调查和检测,必须遵照中国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由农业部委托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不过,在采访中,多位科学家都表示了对于我国目前的种子管理体系安全隐患的担忧。

“我国目前的种子管理体系存在混乱的局面,而《种子法》规定种子自由进入流通领域,这可能是转基因稻种最大的隐患。”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研究员薛达元这样告诉《望东方周刊》,中国于 1995年批准转基因棉花商业化。一开始仅批准在两个省份种植,但不到一年就散布到15个省,并出现了超过50种以上的假种子。

薛达元担忧,目前的农业管理体系根本无法管理转基因的应用,转基因棉的混乱状态就是前车之鉴。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卢宝荣博士介绍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一般应当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三个阶段。“虽然生物安全委员会有抽查,但对于研究者来说,保证转基因种子不外流更多是自律性的。”

水稻调查报告第3篇

(一)确认

当年发生程度为5级(大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5%以上的病虫害和占生态面积5%鼠害;当年发生程度为4级(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15%病虫害和占生态面积10%鼠害应确认为重大病虫害。根据近5年的历史资料可以初步确定可能成为重大病虫害的种类有: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农田鼠害及其它突发性病虫害。

(二)灾情分为三级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省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省级灾情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市(州)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市(州)级灾情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县(市)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②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发生区域在1个县(市、区)内;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县(市)级灾情的

二、灾情的监测与报告

要及时报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级政府和发生地的干部群众。一般性病虫鼠害7天报1次;病虫鼠害发生的主要季节每3天报告1次;重大病虫鼠害灾情1天报1次,各级植物保护部门负责按照国家、省级测报规范在辖区内开展农作物病虫鼠害的监测工作。监测出的结果。直至被完全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农作物病虫鼠害暴发流行、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农业植物保护机构报告,接到报告后,植保部门要立即派人到现场核实,按核实的灾情级别逐级上报。省级灾情报省主管部门确认;市级灾情报市主管部门确认;县级灾情由县市、区)主管部门确认。

三、应急防治的启动、指挥和分工

(一)应急防治的启动

同时启动市级和县级预案。当出现省级灾情时应报省主管部门启动省级应急预案。

当出现市级灾情时启动市级预案和县级应急预案。

当出现县级灾情时启动县级应急预案。

(二)应急防治指挥系统

成员由农业、发改、财政、广电、公安、交通、科技、气象、工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必要时,应急防治指挥部由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任总指挥。其它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同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三)部门分工

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的应急防治工作由各级政府组织。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灾情的调查、监测和报告;制订灾情防治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检查督促措施的落实。

发改、财政、科技、交通、广电、公安、气象、卫生、工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防治所需物资、交通、人工经费的落实及宣传、技术攻关、人员抢救和维护抗灾秩序等工作。

四、灾情控制

(一)划定灾情的发生区域

根据灾情的发生范围、程度和流行特点划出:

1重点防治区:就是灾情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区域、灾情的发源地和蔓延区。

2一般防治区:就是依引起灾情的重大病虫鼠害的发生特点及条件分析后。

3监控防治区:就是灾情已波及到但不很严重的区域和偶发区。

4非防治区:就是不会出现灾情的区域。

(二)灾情控制的目标和灾情控制原则

1灾情控制目标:最短时间内将灾情控制到允许水平并确保不再蔓延。

2灾情控制原则:

1灾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按灾情发生区域划分。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控灾方案。

3灾情防控实行组织、指挥、技术、测报、行动、验收“六统一”

4具体防控措施要确保环境、人身和农产品安全。

确保措施落实。5加强督导检查。

(三)控灾情况的报告及灾后调查研究

灾情发生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每天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1次防控行动情况和灾情的实际程度。防控灾工作完成后,灾情的防控过程中。各相关技术部门要组成专家组对灾情的发生原因、防控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总结,为今后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五、应急防治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储备相对充足的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设立在交通便利,建立市、县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制度。储运条件好、安全保险的区域。各级农业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物资储备管理工作,重点储备用于病虫鼠害应急防治所需农药、杀虫灯、大型喷雾设备、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鼠夹、防护服和手套等农药和药械物资。

(二)资金保障

同时建设和完善应急防治和药械物资储备库。实施应急防治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所需物资、交通和人工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地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强制防治的费用由地方政府解决,同时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

(三)技术保障

负责对农作物病虫鼠害检验检测、市级病虫鼠害预警、防治技术指导、调查数据汇总处理、防治预案制定、研究无害化防治技术方案和防治技术培训。各县(市、区)级植保站负责辖区内农作物病虫鼠害检验检测、灾情的监测和预警、制定防控方案和技术指导。市植保站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

(四)人员保障

1设立市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指导委员会。由农业行政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等单位组成,委员会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名单的确定和灾情的认定,提出应急防治技术方案。

2各级政府要配备足够的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加强县建立完整的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与应急防治技术保障体系,

乡(镇)要确定专人负责。市、区)级植保(植检)站专业技术力量。

六、附则

水稻调查报告第4篇

7年来,从她手上收割下的“高科技”稻谷总重量已接近20吨。这些稻谷周而复始地被送进一墙之隔的仓库,最终烂掉。

“老师们不允许我们吃。”谭芳说。在福州市盖山镇吴凤村的农舍外,40多亩稻田里刚插的秧苗正暗藏玄机,“他们说这是转基因水稻,还在试验,不是很安全。”

为了免于置身未知的恐惧,谭芳不得不选择从基地外购买大米。但她不知道的是,基地之外,亦早非净土。

尽管中国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主食的商业化种植,然而,来自欧盟的预警通报却不乐观。2012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通报”共通报了28批次的来自中国(包括中国香港)的违禁转基因食品,其中24批次是大米制品。

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论,仍在持续,但中国人的饭碗里,已潜伏着转基因的魅影。

风声紧 暗流仍涌动

“湖北是转基因水稻种植的重灾区。”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说。2004年—2006年间,该组织《非法转基因水稻污染中国大米》的调查报告估计,湖北2004年“最少有950吨—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今年(指2005年)的种植面积至少为20000亩—25000亩,如果不加阻止的话,可产转基因大米10000吨—12500吨。”

这份报告最早揭开了中国转基因水稻扩散的秘密,并曾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媒体对转基因水稻的指摘大都基于此报告。

扩散源头一度指向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部目前只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其中“Bt籼优63”研发者——中科院院士、华中农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被上述报告批露出任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科尼公司委托湖北松滋种子公司来进行制种。而这些种子中的部分,最终流播至湖北、湖南多地。

转基因水稻研究学者、种业公司、基层种站、农民……中国的转基因水稻,被疑正依着这一路径流近餐桌。

实际上,中国研究转基因水稻的科研机构远非一家。除了Bt抗虫性,还包括抗病、抗逆转基因、抗除草剂、高产转基因、高品质转基因和综合性转基因等七个方面,研究机构则遍布广东、浙江、湖北、北京、湖南、安徽、辽宁、江苏、上海、山东等地。

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转基因植物品种在培育出来后,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阶段,才能获得安全证书。而安全性评价阶段,则包括实验室、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四个阶段。获得安全证书,意味着已完成商业化种植前的所有安全认定工作。

后两个阶段需与农民合作,到不同的水稻产区检验植物是否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生态条件,收获的水稻应该统一回收处理。但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舒庆尧承认,一旦农民看上了田间的稻种,对农民的制约就比较难以保障。

记者通过调查70多家种子公司和种站发现,仅以抗虫转基因水稻为例,它们曾经的试验地几乎覆盖了中国南方所有水稻种植地区。

以欧盟通报中披露的“科丰6号”为例,当时研发机构福建农科院的合作对象包括了四川农业大学和湖北、广东、江西、黑龙江等地的农科院多家单位,主栽品种覆盖长江流域、华南多个稻区。

在福州,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福建确曾存在相当规模的转基因水稻种子销售市场。包括福建农科院与上市公司丰乐种业合资的闽丰种业、中国种子集团福建农嘉公司等,都曾在业内被传有染。

令人稍微欣慰的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种子公司、种站都表明目前已无此类种子销售。一名业内人士称,上述福建企业“因为这两年风声紧,大家才不做”。

“现在制种都要检测转基因,万一在种子里查到转基因成分,我们就惨了。”福建建阳市一名种业公司负责人解释说。在福建省农科院曾试验性种植过“科丰6号”的沙县良种场,一位工作人员同样承认,在几年前确实有人销售过转基因抗虫稻。“现在不能搞,都销毁掉了。”

不过,暗流依然涌动。四川、湖南、广东等地的一些公司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表示,他们虽然现在不卖“抗虫稻”,但依然有渠道可以获得。“现在大量买是肯定买不到的,少量的话,可以去一些科研单位。”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员说。

而在湖北,天门市迪龙种业有限公司则显得张扬。在其公司官网和阿里巴巴网站上,他们依然在公开销售一种难以识别的“全能抗虫水稻——SCK4259”。

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该公司一名业务员承认,被称为“超级克螟籼稻”的SCK4259正是转基因育种技术所得。“没有转基因怎么抗虫?我们做了十几年了,每年会卖几万斤出去。现在已经卖没了,每年2月份是旺季。”

尽管目前国家严控转基因主粮种子的扩散,但趋势依然令人担忧。

挡不住的扩散

实际上,只要研究转基因水稻,扩散的可能性几乎不可避免。“理论上,如果一粒种子流出,种植一万亩、十万亩都有可能。”舒庆尧说。

舒庆尧是浙江大学教授高明尉的学生,他们组成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克螟稻,针对的正是水稻最大的天敌。“二化螟、三化螟、卷叶螟……经常会弄得农民颗粒无收。”高明尉说。在科学家们的眼里,抗虫转基因水稻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统计数字显示,螟蛾危害着中国75%的水稻,每年导致的损失高达十亿美元。

在“卷叶螟”肆虐的浙江上虞,克螟稻无疑是农民的福音。知情者回忆,该品种刚培育出,当时的上虞市种子公司就曾多次出面联系洽谈,最后将该品种“引进”到上虞进行试验示范。

水稻调查报告第5篇

是一个农业大市,有近百万农业人口,有耕地面积92.0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7.26万亩,旱土面积24.77万亩),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在50万吨以上。是全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县、国家杂交水稻良种繁育基地、湖南粮食主产县、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2012年粮食生产的经验

2012年我市提出了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目标,全市上下把“争创”工作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围绕“创先”目标,大幅增加了粮食生产投入,切实强化行政推动、宣传发动、服务联动、投入拉动和督查促动,及早安排部署、及早落实责任,狠抓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晚稻安全齐穗等关键技术的落实。粮食生产取得了“九连丰”,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主要经验与做法是:

1.抓领导,强责任。年初成立了以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创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实施方案》等8个文件,严格执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书记、市长亲自抓,实行市级领导分区包片负责,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制订奖罚机制,形成高压、高效的粮食生产工作机制。一是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二是实行市级领导分片包干负责。三是全面推行台账管理。

2.抓督查,强考核。2012年我市大幅增加粮食生产工作考核分值比重,由过去的5分提高到20分。同时成立了由市委办、政府办牵头的粮食生产督查考核组,分6个小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跟踪督查及阶段性考核,每次将督查考核情况通报全市,并作为粮食生产年终考核的依据。并严格按照“耒发[2012]2号”文件精神奖罚到位。

3.抓投入,强推动。2012年市财政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达1200万元,较2011年增加800万元。主要用于水稻集中育秧、三项技术推广、双季稻高产创建、办点示范、种粮大户奖励、先进奖励等。其中对全市7万亩示范性集中育秧每亩大田补贴105元,同时免费发放水稻良种15万公斤、壮秧剂60吨、谷粒饱6万包以及催芽器等农资、及物化技术。

4.抓服务,强科技。为确保粮食生产技术环节到位,一是在3月份出台了《2012年乡镇农技人员集中育秧阶段暂行管理办法》,确保人员到岗、指导到位、服务到田。二是实行农技联乡驻点,包干负责。市农业局选派42名技术骨干分赴全市36个乡镇办事处,从早稻集中育秧开始到晚稻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三是农业局与防汛办、气象局创新合作形式,建立了《市气象为农服务专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在“耒政网”、“社区”等媒体病虫防治等信息,同时开通大容量移动短信平台,向农技人员、乡村干部、种粮大户等发送技术服务、农时天气预报等短信,到目前已发送技术服务短信4.7万余条次。

5.抓流转,强规模。为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广洲陂乡“分区土地”流转机制,即以组为单位,对全组的水田进行重新统一规划,划分为“口粮区”、“种粮大户区”和“育秧区”三大区域。2012年全市共有承包耕地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802户,比去年增加88户,规模种粮面积12.77万亩,比去年增加1.46万亩。

三、2013年粮食生产目标

201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力争突破135万亩,总产53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16.5万亩,确保早稻56.5万亩、一季中稻控制在1万亩以下、晚稻59万亩,双季稻率80%以上。

四、2013年发展粮食生产的创新举措

1.加大领导力度,强化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为本乡镇处粮食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四线一圈”由分管和联系农业的领导负责协调,320省道沿线13个乡镇,由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李学玲负责联系和协调;泗黄旅游专线及泗门洲、黄市、大义、南阳等4个乡镇,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晓江负责联系和协调;107国道沿线10个乡镇,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兴武负责联系和协调;鸟岛旅游专线3个乡镇,由市政协副主席曾祥礼负责联系和协调;粮食生产核心区7个乡镇,由市政府副调研员谭宪初负责联系和协调。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制订奖罚机制,实行目标管理,保证责任到人,人员到岗、物资到位、劳力到田、措施到丘,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2.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和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墙报、黑板报、宣传车、发公开信、走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国家粮食生产奖补政策,宣传发展双季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我市“产粮大县”地位和保住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重要意义。增强各级干部粮食生产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营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珍惜耕地、种粮光荣,积极保住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良好氛围。

3.强化部门协作,全程优质服务。各涉农单位和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全程优质服务于粮食生产。农业部门做好良种供应、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抽调精兵强将进村驻点,指导各乡镇办事处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气象部门切实做好灾害天气的预测预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国土部门要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严格查处非法占用耕地现象。水利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重点投向“四线一圈”主要公路沿线乡村,消灭干旱死角。农机部门要加大新型农业机械引进力度,提高粮食生产装备水平,扩大机插秧面积。粮食部门及收储加工企业,要搞好市场调查,及时信息,发展订单生产。农资部门要储足备好农资,保障市场供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协同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行动,保障粮农利益。银信金融部门要大力给予种粮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信贷资金支持。

4.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资金效益。市委、市政府决定,2013年市财政继续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200万元,主要用于水稻集中育秧示范、三项关键增产技术推广、粮食高产创建、办点示范、种粮大户种子补贴、督查考核及保住粮食生产先进县工作经费等。同时要整合涉农资金,向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倾斜,突出搞好这些地块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标准的高产稳产良田。

5.加强督查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市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市纪委、市委办、政府办、市农办、农业局等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组成7个督查考核小组,分阶段对各乡镇办事处的惠农政策落实、宣传发动、土地流转、春耕备耕、台帐落实、集中育秧、移栽管理、技术推广、办点示范等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四线一圈”各乡镇办事处的督查考核力度要特别加大,每次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全市,作为粮食生产年终考核和奖罚的依据。并严格责任追究,对黄牌警告乡镇的党政一把手及其他责任人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扣减该乡镇粮食生产专项资金;对红牌警告或连续2年黄牌警告的乡镇办事处,就地免除当地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的职务,并对联系该乡镇办事处的市级领导给予警告处分;对红牌警告或连续2年黄牌警告的村(居)委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规和组织程序,由所在乡镇办事处罢免其村(居)支两委主要领导的职务。

6.落实惠农政策,保护粮农利益。严格按照“谁种粮补贴谁、种多少补多少、种一季补一半、种双季补全额、抛荒不补”的原则,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农业、统计、财政等部门协作,及时收集、统计、汇总好各乡镇办事处上报的良补台帐,逐乡建立村级纸质及电子台帐,严格核实各乡镇良种补贴面积,及时上报。对符合奖励条件的种粮大户(或种粮专业合作组织),承包水田面积30亩以上、种植双季稻50-100亩的每户补贴价值2000元的早稻良种;100亩以上的每户补贴价值4000元的早稻良种。良种发放采取当年核定、第二年度发放的办法。

五、早稻集中育秧工作落实情况

1、目标与面积落实情况。按省厅要求,我市于元月25日制定出台了“市2013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并以耒政发〔2013〕5号文件下发到各乡镇办事处,全市计划2013年在35个乡镇办事处实施水稻集中育秧示范面积(大田)24万亩,其中早稻集中育秧示范20万亩,晚稻集中育秧示范4万亩。目前已落实35个乡镇办事处276个村早稻集中育秧点2521个,早稻集中育秧主体2521个,已落实早稻集中育秧秧田1.01万亩。

2、人员与责任到位情况。全市共落实“一点两人”2748人,目前市乡两级已举办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班42期,印发宣传资料5.2万份。

3、投入及农资准备情况。市财政拟投入水稻集中育秧专项资金800万元,现已到位资金600万元,各级准备育秧物资约折472万元;已建设育秧大棚20000㎡,订购快速催芽器400台。

六、今年粮食生产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一)可能遇到的问题

1、劳动力缺乏。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在家务农劳力严重不足,且多为体弱病残的中老年人,新知识接受能力差,个别留守在家的也多从事二、三产业,种田仅仅作为副业来做,粮食生产粗耕粗种现象严重。

2、水利设施老化。末稍渠道毁损严重,虽然近年也争取了不少的项目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但对于全市92.03万亩的耕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由于农田末稍渠道排灌不畅,使得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弱化,遇到旱涝等自然灾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二)对策

水稻调查报告第6篇

为贯彻落实好国家水稻良种补贴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促进我县水稻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省农委、财政厅、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水稻良种补贴工作的通知》(*农农〔20*〕146号)精神,经县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县实际,就做好今年水稻良种补贴工作通知如下:

一、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为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中央进一步加大水稻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对水稻良种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均做出相应调整。水稻良种补贴实行全国水稻生产地区全覆盖,并按实际种植面积补贴,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一季稻)每亩补贴15元、晚稻每亩补贴15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领会水稻良种补贴新的政策精神,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致农民一封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把水稻良种补贴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

二、认真核实水稻种植面积。做好水稻种植面积的核实工作是落实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抓紧时间,坚持“农户据实申报、分组张榜公示、乡村初核汇总、县市复核申报”的操作程序,认真做好水稻种植面积的登记注册、张榜公布、调查核实和汇总上报工作。尤其要严格实行以自然村为单位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不虚报、不漏报,确保补贴面积真实可靠。县、乡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良种补贴工作正常开展。县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进行复核,由县农委牵头,会同县财政、监察、统计、审计等部门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办法,直接抽查到户,避免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三、及时发放良种补贴资金。今年中央财政按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我县的补贴标准为一季稻每亩15元。县财政局要在全县核实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结束后,以乡镇为单位及时下拨补贴资金,并督促指导乡镇财政部门及时兑现到户。补贴资金以“一卡通”的方式统一发放,实名制管理,严禁截留挪用和代扣其他费用,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及时严肃处理,确保农民能直接领取补贴资金。

四、加强良种良法配套服务。实行水稻良种推广补贴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多种稻,种优质稻,努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把推广良种良法作为做好水稻良种补贴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把落实水稻良种补贴政策与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加快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分片包干,加强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及时把高产优质技术落实到生产环节,不断提高水稻生产水平。着力搞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统一高产优质品种、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销售等“五统一”服务,提升示范水平,增强带动能力。协调和引导龙头企业、稻米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加快稻米产业化经营。

水稻调查报告第7篇

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农渔发〔2019〕1号)及《2021年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精神要求,加快构建和拓展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推进我市稻渔综合种养力度,实现稳产保供、绿色发展。在完成市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天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遵循,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振兴小站稻为契机,加快构建和拓展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将稳粮增收、质量安全和三产融合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总体要求,以保障粮食生产供给为根本,科学、合理、高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二、实施范围

(一)实施对象范围:稻渔综合种养规模超过1000亩的镇街的,且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实施周期:2021年4月1日-12月31日。

(三)实施面积:稻渔综合种养实施面积7000亩(示范面积2000亩 推广面积5000亩   注:7000亩面积不包含2020年武清区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面积),重点支持稻蟹、稻小龙虾综合种养。各镇街依据任务数(附件1)落实本区域面积。

三、示范项目申报条件

(一)规模范围:规模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5000亩以下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二)经营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营业执照,且有意愿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国有企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承包合同期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自申报之日与土地发包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期限在两年(含)以上。

四、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和补贴标准

(一)建设标准

具体建设标准详见《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附件2)。稻小龙虾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参照《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执行,原则上利用原沟渠进行改造。

(二)补贴标准

稻渔综合种养补贴资金:主要针对稻渔工程建设符合《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的示范基地进行补贴,补贴资金用于稻渔工程、苗种和饵料等费用,按照财政补贴资金不超过稻渔工程、投入苗种、饵料等资金总额的50%(以审计报告核定为准),每亩最高补贴200元(武清区补贴示范基地共计2000亩)。

五、示范项目补贴方式级

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安排,项目单位先行建设,经验收合格且公示无异议后,按程序由中央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市级统筹部分安排补助资金。

六、示范项目实施程序

(一)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编制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向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申报材料包括《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申报表》(见附件3)及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见附件4)。

(二)审核论证

镇街农办对申报单位送交的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进行实地核查,核查后上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会同区财政组织专家论证。

(三)项目验收

1.项目单位申请

项目承担单位向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提交项目验收申请,申请区级验收应提交材料如下:

(1)《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建设项目验收申请表》(见附件5)

(2)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格式见附件6)

2.区级验收

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接到验收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查,组织人员对照《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进行现场核查,出具现场核查意见(见附件7),并将项目核查意见、资金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上报市农业农村委。市农业农村委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选定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资金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会同区财政部门组建验收专家组,结合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对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进行书面审核,听取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实施情况汇报,结合现场核查意见,充分讨论质询,形成验收结论。验收合格的,当场向项目承担单位出具《专家验收意见表》(见附件8),并将全部验收资料整理汇总成册,以正式文件于10月31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委备案(见附件9)。

七、实施路径

(一)成立工作小组

建立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示范基地2000亩。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引领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辐射带动周边稻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

(二)以科技为支撑,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培训2-3次,通过微信、下乡指导等方式解决种植户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三)时间节点安排

4月-6月,完成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和核查检查等工作;完成辐射带动面积的基础设施改造。

7月-9月,对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解决日常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结题验收,

10月-12月,完成河蟹的起捕上市和稻米的收割工作,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八、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

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由农业中心主任任组长,相关镇街农办主任、水产科成员为组员,工作小组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成立以水产科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项目的技术支撑、宣传培训及日常技术指导工作。

各镇街农办负责项目的初步遴选和申报工作,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申报受理,审查,验收等工作。

(二)加强检查督导。领导小组要加大检查力度,督导种植户落实稻渔种养面积,明确具体单位和具体地块及负责人,开展产前、产中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组织技术服务组,做好宣传工作。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观摩会,加大宣传力度。

 

 

 

附件:

1.2021年武清区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面积分配表

2.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

3.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申报表

4.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方案撰写格式

5.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建设项目验收申请表

6.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模板)

7.项目现场核查意见表

8.专家验收意见表

9.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验收备案材料

 

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4.15

 

 

 

 

 

 

 

 

 

附件1.

 

2021年稻渔综合种养新发展示范项目

面积分配表

 

项目镇街

示范面积(亩)

推广面积(亩)

上马台镇

900

2500

黄庄

600

1500

大黄堡

250

500

崔黄口

250

500

 

 

 

 

 

 

 

 

 

 

 

 

 

 

附件2

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

 

稻蟹种养设施建设标准

 

1  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稻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养殖的环境条件、稻田条件、稻田工程。

    本要点适用于天津地区稻蟹种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116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9101  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

3  环境条件

稻田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116、NY/T 5361的要求,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4  稻田条件

稻田面积10×667m2~20×667m2作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也可根据现有进排水渠划分养殖田块单元,面积一般不超过50×667m2。排灌自如,保水性好。

稻田插秧前施用高效低毒除草剂进行除草,并一次性施足底肥,投放扣蟹前检测进排水渠、环沟、田间沟水质。水质符合NY/T 5051的规定。

5  稻田工程

稻田进排水渠、田间沟可进行疏浚后作为河蟹养殖所需沟坑使用,原有渠、沟加上新开挖沟坑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 %(不得低于5 %)。

5.1  环沟

沿田埂内侧挖环沟,沟宽0.8 m~1.0 m,沟深0.5 m~1.0 m,坡比1.2:1~ 2.0:1。

5.2  暂养池                                                                                       

    田头自然沟、塘经整理后作为河蟹的暂养池;或将稻田排水渠外侧的渠道加高加固,修挖环沟后使用。

5.3  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设在稻田对角或相对侧田埂上,用网包好,网目以河蟹苗种不能外逃确定。进排水管选用PVC材料,管径0.25 m~0.30 m,铺设时进水管下壁与稻田地面高度相平或略高,排水管上壁与稻田地面高度相平,一般相差一个管径的高度。管口周围田埂夯实、不留缝隙,防止进排水时的细微水流带走蟹种。

5.4  田埂

    田埂应加固夯实,埝埂高0.6 m,顶宽0.5 m~0.6 m。

5.5  防逃设施

每个养殖单元和暂养池,在四周田埂上用塑料膜或尼龙膜等材料建防逃墙,拐弯处呈弧形,上部高出地面 0.5 m~0.6 m,埋入土下0.1 m,外侧用木桩和绳子将防逃材料固定,接头处光滑不留缝隙。

6 尾水排放

尾水排放符合SC/T 9101的要求。

 

 

(小龙虾养殖充分利用稻田原有沟渠,并参照《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建设)

附件3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申报表

申报单位:(章)                                      申报时间:  年   月   日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项目承担单位

区      乡(镇街)          村

承担单位性质

      专业合作社   企业法人   其他

联系电话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

 

稻渔综合种养建设面积(亩)

 

主要养殖品种

蟹£     虾£  

 

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建设规模和具体建设哪类稻渔设施(稻蟹、稻虾),一个项目中包含两种稻渔设施,分别说明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

万元

申请市级财政补贴

万元

实施进度安排

2021年   月至2021年   月 

项目完成目标和预期效益

 

 

所在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4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撰写提纲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方案》申报的基础材料必须真实、规范,如实反映项目的基本情况。该实施方案请参照以下提纲撰写。

一、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具体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年限、进度安排。

二、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完成后达到的目标等。

三、项目资金来源及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申请市级财政补贴资金及资金管理方式等。

四、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五、申报项目所需附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在年检有效期内)

2.组织机构代码证(在年检有效期内)

3.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协议(在有效期内)

4.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5.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项目建设平面图(很重要,要求标注四置),建设前的照片(照片要有明显的标志性参照物)

 

附件5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验收申请表

项目承担单位:(章)

序号

内容

打勾

1

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批复的内容申请报告所列全部建设内容。

£是

£否

2

如有项目变更,是否按照原申报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如无变更无需勾选。

£是

£否

项目单位承诺事项

本人承诺项目建设期间严格遵照相关标准执行,无违法违规事项发生。          

 

                           申报人(法人):

                           项目单位:(章)

                              年   月   日

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审核意见

审核意见:

 

 

 

                             单位:(章)

                              年  月  日

 

附件6

 

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报告

一、封面(ⅹⅹ区ⅹⅹ项目完成情况报告)

二、目录

三、项目验收申请文件

四、项目完成情况 

1.前言。简述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情况等;

2.报告正文。项目建设内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管理制度情况及效益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完成照片(要求建设完成未进水的照片,照片要有明显的标志性参照物)

五、项目申请文件、批复文件、项目论证意见、变更申请(如有则提供)等

 

 

 

 

 

 

 

附件7

项目现场核查意见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法人

 

项目建设地点

 

市财政补贴资金

    万元

核查责任单位

 

项目现场核查意见:(如文字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现场核查人员签名:(后须附核查人员签到表,列详细信息,包括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等)

   

                                                   年   月   日

附件8

专家验收意见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法人

 

项目建设地点

 

市财政补贴资金

    万元

验收责任单位

 

验收意见:(如文字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专家签名:(后须附专家签到表,列详细信息,包括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等)

   

                                                   年   月   日

附件9

 

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验收备案材料

 

一、  区完成稻渔综合种养情况总报告

二、验收申请

三、通过验收的各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包含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照片)

四、各项目审计报告

五、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10

              

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推动小组成员及联系人

 

 

姓名

单位

职务

电话

组长

杨东海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主任

29321874

副组长

史峰

武清区农委

四级调研员

82966615

成员

李长娥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副科长

82966615

成员

刘艳楠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科员

82966615

联系人

刘艳楠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科员

82966615

 

水稻调查报告第8篇

1.1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区农业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从而提高本地区应对重特大植物疫情的能力,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维护稳定、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快速反应、互相配合、依法管理。

1.3编制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1.3.2《市植物检疫实施办法》

1.3.3《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1.3.4《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4基本情况

我区重特大植物疫情对象主要有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水稻褐飞虱、水稻纵卷叶螟、水稻条纹叶枯病。

1.4.1现状

1.4.1.1水稻螟虫

近几年,水稻螟虫特别是二化螟呈现大发生到中等发生危害。危害严重时,平均枯鞘穴率达57%,高的田块可达88%,而平均枯鞘株率也有7.8%,高的田块达13%以上,白穗率高的田块可达30%以上。2001年~2005年五年中,全年二化螟扑灯量(均至9月27日止)均维持在3000头以上,大发生的2002年更是达到4028头。三化螟发生特点具区域性,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几个镇,如祝桥镇、老港镇等。2001年三化螟呈局部大发生,全年扑灯量至9月底止为1714头,而一般年份仅在几百头,田间白穗率平均6.6%,01年最高田块高达96.4%,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比较大。

1.4.1.2水稻褐飞虱

除2005年突发性的大暴发外,前几年一直维持在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2005年发生特点:(1)突发性:8月15日田间调查数据比8月8日调查数据猛增21倍之多。(2)灯下成虫始见早,全年扑灯量大(1.249万头)。(3)回迁峰频繁,持续时间长(8月26日1350头,8月27日5300头,8月30日2953头,9月19日450头,10月2日425头)。(4)田间虫、卵量特别高,如周浦一块田卵量竟达5000万粒/亩,测报点最高的也达2589.4万粒/亩。

1.4.1.3水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近几年一直维持在大发生程度。田间蛾量、卵量均较高。但由于前期防治抓得早、准,一般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1.4.1.4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及周边省市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呈逐年扩大且迅速蔓延态势,水稻感病后减产幅度一般在20~50%,严重时几乎颗粒无收。本区2004年大部分地区条纹叶枯病零星发生,在惠南、万祥等镇部分田块发生较重。2005年,从对灰飞虱越冬基数的调查情况看,田间虫量上升速度快,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东部地区如万祥、泥城、书院、大团等镇虫量发生大,中西部地区发生一般。

1.4.2为害表现

1.4.2.1水稻螟虫

二化螟:幼虫进入二龄末期,开始蛀入稻茎,并转株为害,严重时,一条幼虫能转株为害8~10株水稻,前期导致枯心、枯鞘,水稻抽穗后导致白穗。

三化螟:稻苗易受蚁螟为害,造成枯心,凡稻苗处在分蘖盛期、叶色嫩绿的田块,遇上发蛾盛期,受害就重。正在破口抽穗的稻株,也易受蚁螟为害,造成白穗。

1.4.2.2水稻褐飞虱

前期褐飞虱聚集在水稻根茎部吸食水稻茎秆的汁液,随着虫量的增加,为害加重,可造成稻株枯死,形成枯死点、枯死片甚至全田绝收。

1.4.2.3水稻纵卷叶螟

初孵幼虫喜于水稻嫩叶上啃食叶肉,形成白色斑点,然后爬到叶尖上吐丝卷叶为害,以后逐渐下移到叶片中部做成纵卷的圆筒状单叶苞,也有做成3~5叶的多叶苞,在苞内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严重时全叶枯白,俗称“开天窗”。

1.4.2.4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经带毒灰飞虱为害后感染病毒,经7~10天表现症状,心叶卷曲成纸捻状或枯死,形成矮缩“假枯心”,老叶一般不表现症状,苗龄越小,病毒潜伏期越短,症状越严重,三叶期前被感染,一般形成死苗,分蘖期被感染,全株显症,个别分蘖枯死。

1.4.3发展趋势

1.4.3.1水稻螟虫

除2001年三化螟呈局部大发生,二化螟2002年中等偏重发生外,近几年一直呈中等至中等偏轻发生。

1.4.3.2水稻褐飞虱

水稻褐飞虱由于2005年大暴发,故要警惕以后几年的发生情况。

1.4.3.3水稻纵卷叶螟

近年来,受南方虫源影响,维持在大发生程度。

1.4.3.4水稻条纹叶枯病

目前维持在中等发生,但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生物灾害,主要是可以预见的或已发生的重特大植物疫情的暴发流行事件。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体系和框架

2.1.1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区农委主任任组长,农委、计经委、气象、财政、供销合作总社、工商等部门参加,负责全区重特大植物疫情控制工作。

2.1.2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委员会。

2.1.3镇重特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2各部门工作职责

2.2.1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统一安排紧急灾害的应对工作;收集、分析重大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启动或停止执行本预案的建议;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地区落实本预案,并监督实施。

2.2.2农业部门

1)调集有关科技人员,开展重大农业生物灾害应急工作;

2)搞好病虫预测、预报,并对发生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3)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治水平;

4)负责紧急应对处置所需的农用物资(主要是农药、机械器具)的调运、分发;

5)评估重大农业生物灾害发生后所需的补贴资金,并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2.2.3计经委

负责农用物资的储备、调运的计划安排。

2.2.4财政部门

负责安排农用物资储备金和应急补贴资金。

2.2.5气象部门

及时提供相关气象资料

2.2.6供销合作总社

负责主要救急农用物资的供应。

2.2.7工商部门

负责查处全区无证销售点及假冒伪劣农资物品。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3.1.1信息监测

在本区设立病虫预测预报加强点,技术上由区农业部门负责,定时对病虫预测预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分析病虫发展趋势。

3.1.2信息报告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迅速及时地将有关信息上报至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严格报告制度,对重大疫情发生发展情况要做到每半小时口头报告一次,一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

3.2预警级别及

3.2.1预警级别

按照本地区植物疫情发生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拟分为四级,即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预警(具体见下表),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3.2.2

重特大植物疫情的发生发展动态情况由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掌控,主要从以下两个途径对外:1)区农业部门的《病虫情报》、《大发生或大暴发警报》等;2)区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报道。特别严重的逐级上报至区应急办、市农委和市人民政府。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Ⅳ级应急响应

1、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防控工作。

2、区农业部门根据病虫预测预报情况,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病虫情报》形式下发至各镇。

3、各镇农业系统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4.1.2Ⅲ级应急响应

1、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防控工作。

2、区农业部门《大发生警报》至各镇。

3、各镇农业系统根据区农业部门的技术意见组织实施各项防控工作。

4、灾后有关损失的补偿按照规定进行。

4.1.3Ⅱ级应急响应

1、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防控工作。

2、区农业部门《大暴发警报》,必要时,新闻媒体给予相关预警报道。

3、各镇重特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正式启动防控方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区农委、区计经委、区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在防治技术、应急物资上提供保障。

5、灾后各级财政部门和保险部门对有关损失进行评估补偿。

4.1.4Ⅰ级应急响应

1、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织防控工作。

2、区农业部门《特大暴发警报》,区各级新闻媒体同时进行相关预警报道。

3、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将特大暴发预测情况及时上报至区人民政府,并报送市农委、市人民政府,在市有关部门的指挥下制定具体防控对策,并组织实施,农资部门负责应急救灾物资的供应。

4、各镇重特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正式启动防控方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5、灾后各级财政部门和保险部门对有关损失进行评估补偿。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由各镇农业部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应急信息系统,病虫预测预报情况由区农业部门负责采集,并上报至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市政府和区委、区府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确定信息公开。

4.3通讯

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58022535。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电话:58022898。

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农委主任担任,副组长设三名,由农委副主任担任,其中常务副组长由农委分管主任担任。

4.4指挥和协调

由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工作,各相关部门参与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各镇组织力量,严格按照区应急方案进行防控和补救。

4.5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动员全区广大种植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加强预防和防治意识,并在各级农业部门的指挥下参与防控工作。

4.6调查分析与后果评估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配合协助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开展重大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势态的预测、调查分析,并对后果进行评估。

4.7新闻报道

根据区政府有关规定,由区政府新闻办统一对外新闻信息。

4.8应急结束

由农业植物病虫害预测、诊断技术小组提出结束意见,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有关规定与要求予以。

5后期处理

5.1善后工作

由区农业部门和各镇农业部门负责后期处置工作。

5.2救助与保险

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补贴,保险部门根据受灾实际情况进行保险理赔。

6保障措施

6.1物资保障

由农业部门、计经委、供销合作总社负责协调供应。

6.2资金保障

由区及各镇财政负责。

6.3技术保障

农业部门设立市、区、镇三级病虫预测预报加强点,负责本地区的病虫预测预报工作,一旦发生病虫为害,根据具体实际提出防治意见。

6.4人员保障

建立农业植物病虫害预测、诊断技术小组,为区农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技术决策建议。

6.5保险保障

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保险公司灾后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7宣传与培训

7.1公众宣传教育

区农业部门和各镇农业部门大力普及植物疫情及防治措施的有关知识,增强广大种植户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7.2培训

由区农业部门组织并做好应急管理人员和机动队伍的业务培训,熟练掌握重特大植物疫情的预测预报方法和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8监督检查与奖惩

8.1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预案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

8.2对应急不力,由主观原因造成重大损失的集体和个人通报批评、并追究其行政责任。

9附则

9.1预案管理

水稻调查报告第9篇

关键词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制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05-01

为明确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80亿活芽孢/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合理用量及使用安全性,为产品登记使用提供依据,亦为优质稻米生产寻求高效生物农药,研究人员于2015年8―9月进行了该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田块栽培条件均匀一致。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80亿活芽孢/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由陕西恒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南农农科,市售)。试验对象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施用80亿活芽孢/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A)、1 500 g/hm2(B)、1 800 g/hm2(C),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对照药剂)750 g/hm2(D),以空白作对照(CK)[1-2]。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 20 m2。各处理分别按处理浓度喷雾,喷水量750 L/hm2。采用市下牌SX-MD5DA 5 L电动喷雾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初期8月24日和8月31日各喷施1次[3-4]。

1.4 调查方法

1.4.1 防效调查。最后一次用药后10 d即9月10日调查1次。每小区分5点取样,每点取25丛,每丛调查20片叶,记录总叶数、病叶数和病级数。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分级标准[5-6]:0级,叶片无病斑;1级,叶片仅有小点半透明水渍状病斑,占叶面积的1%以下;3级,叶片有零星短而窄条病斑,占叶面积的1%~5%;5级,叶片病斑较多,占叶面积的6%~25%;7级,叶片病斑较密,占叶面积的26%~50%;9级,叶片病斑密布,占叶面积的51%以上,叶片变橙褐色、卷曲、枯死。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病指=∑(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叶数 ×9);

防治效果(%)=(1-PT/CK)×100。

式中:CK为对照药后病指,PT为处理药后病指。

1.4.2 对作物安全性的影响。施药后至收获前,不定期多次观察药剂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

1.4.3 气象及土壤资料调查。记录试验当日及试验期间气象概要。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于试验期间阴雨天气较多,首次施药日至调查日有雨天气达11 d,日最高气温大多为28~30 ℃,此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流行。因此,调查发现CK各重复病指都在7.5以上,平均病指高达7.83,这种情况有利于显现药剂防治的真实效果。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2。可以看出,处理A、B、C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B、C的防效分别为53.3%、61.8%,均极显著高于处理D的病指防效,表明该供试药剂在此剂量下可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通过施药后多次查看,未发现药剂对水稻生长有不良影响,表明该药剂对水稻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初期,80亿活芽孢/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陕西恒田公司)制剂用量1 500~1 800 g/hm2,可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且对水稻安全无药害。建议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初期用药,

以后根据田间病情发展情况用药2~3次,每次间隔 7 d左右,制剂用量为1 500~1 800 g/hm2。

4 参考文献

[1] 朱旭东.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158-160.

[2] 张荣胜,陈志谊,刘永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14(4):901-908.

[3] 刘,李雪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概述[J].湖北植保,2011(5):51-54.

[4] 周明华,杜国兴,陈正桥,等.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03(3):325-33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