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音乐课件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09 18:56:47

小学音乐课件

小学音乐课件第1篇

【关键词】音乐课件;多媒体;中小学音乐;课件制作

一、音乐课件在课堂中运用的优点

1.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增强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调动孩子们欣赏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忱,教学效果也能有所提高。如上课时让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在一个音乐环境中进入到教学里来。孩子们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情绪因心境而制约,情绪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应该营造出孩子们感兴趣、容易接受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通过有趣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来对大脑的直接映像所造成。因此,声像图文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连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升。

2.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欣赏课里,老师放磁带录音或者演奏(唱),学生对这种单一的形式感到单调和枯燥,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显得比较被动。然而通过富有动感的影像、文字、音乐、图片等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感受音乐的情绪、力度与速度。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能够充分进行想象,联想,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创造欲和表现欲。

3.中小学音乐在教授传统音乐时需要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技术

传统的音乐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音乐课堂中计算机多媒体的融入,可以激发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例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全曲欣赏”和“分段听”的方式十分枯燥乏味,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可言。然而使用现代多媒体之后,在音乐课堂上,我先给学生看一些视频让大家选出合适的音乐主题填充,再通过图片文字等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分析音乐要素。在多媒体的现代手段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4.多媒体准确的把音色和体裁表现出来

音乐称为声音的艺术,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尤为重要。用唱歌来举例,人的声音可以分为男声、女声、童声,从音区划分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和男中音,由于性别,音域的不同无法完全模仿示范。又比如《保卫黄河》、《走向复兴》等轮唱、合唱歌曲,老师是无法表现出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当中声部的协和。想要准确地去表现音乐的音色和体裁只有通过多媒体教学,音乐形象才能准确的表现出来。

5.增长孩子们的见识,使视野更加开阔

中学音乐教材里,音乐欣赏的内容涉及广泛。比如说在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等器乐作品时,牵涉到西洋交响乐或者中国的民族管弦乐等。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最佳效果就是运用多媒体。只有通过视频,孩子们才能够把这个音乐中的形象,乐队演奏的规模,指挥风格,音色特点,乐器使用及等准确的分析判断。

6.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根据音乐教学需要的内容、环节、目的从各个角度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教学内容与多媒体自然的衔接的在一起,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堂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多媒体课件容易主次颠倒

有的老师喜欢过多的运用多媒体,因此,课堂的教学内容被忽略。他们对课件过分渲染,只追求好看,多媒体用全面而动感的形式表现,过多使用音频和视频资源,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根本核心,把真正教学内容掩盖,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宣兵夺主。让这节课只有娱乐性而缺乏实效性。

2.音乐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少

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互相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有的老师希望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接受知识,就在多媒体课件中盲目的扩大知识点和信息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无法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

3.非专业课件制作人员,普遍课件质量不高

在音乐课堂中,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音乐课堂里能用直观的、简单的、实物的方法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就不需要了。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得看有没有这个必要性。课件的布局设计和质量都是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很多老师没有接受过专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因此,他们没能把多媒体很好的运用,只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上来,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三、制作课件的几个要点

1.引用的资源要适量、恰当

在制作音乐课件中无论是气氛的渲染、用创设情境来导入课题、难点突破、重点突出、内容的延生与拓展、能力与知识的训练、巩固总结等,引用资源都需适量,课题重点突出,资料不能堆积太多。

2.音乐课件制作设计需有趣味性

教学活动原本是很艰难,但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便充满了活力。多媒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孩子们的求知欲更加的强烈。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的。

3.合理的结构

明确目的、紧扣每个环节、步骤要清楚,课件操作要简单、效果要显著、为求教学效果最佳,需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媒体。

4.准确的定位;需全面分析教材,再进行定位

小学音乐课件第2篇

一、前景设置,“入乎其内”

音乐欣赏是审美领域的心灵交流活动,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进行的。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法律是不允许进入剧院的,只要一点点的强制的存在,剧院就由娱乐变成了惩罚。”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所创造的意境。如笛子曲《苗岭的早晨》以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形象描绘了旭日东升、万物复苏的喜人景象和对欣欣向荣的祖国的赞美,欣赏时,在学生“调心”的基础上展示课件:一片葱苍茂密的树林,透过林隙,晨光曦微、万籁俱静,偶尔一两声鸟鸣,一幅恬静的春晓。此时笛声悄然响起,“笛子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的字幕渐渐出现。随着曲子的进展,字幕化作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经过这样的前置导入,学生很快进入笛曲所创设的意境,仿佛来到一座茂密的树林里,林间百鸟欢唱,孩子们在林间尽情玩耍……这无疑能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创设激情,“出乎其外”

教唱歌曲内容包含许多优秀作品,对于一些民族风味浓郁的地方民歌,要求学生在课堂由就能有感情地唱出这些风味,一时难以掌握。如《编花蓝》这首具有浓郁的河南风味的歌曲,名为编花篮,实则赞美牡丹,并借此体现河南人民朴实、憨厚、爽朗、风趣的形象。编制课件时首先运用河南名花牡丹的图片,进行相关了解,然后将河南独特的风情片、名胜片等经过处理展现给学生,这易于使学生了解地方民族特色、掌握其思想感情内容,为学生能有感情、有风味地演唱打下基础,同时进一步使学生增进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

三、有板有眼,以静生动

小学生正处于喜动不喜静的阶段,在用特定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练习时,学生很喜欢,但由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较差,在练习时往往在该跺脚时却在拍手,该拍左腿时却在拍右腿,边唱边伴奏时更是手忙脚乱。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编制时,我们可以制作相应节奏动画并配以相应的音乐,让学生跟着动画学打,一般学生很快就能较准确地打准节奏。

在节奏练习中,学生敲打时往往不是慢了就是快了或者跟着别人的节奏打,显得手忙脚乱,配合不好。利用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可以制作出各种乐器在按照特定的节奏进行敲打(可控制节奏的速度),并伴以音响效果,或者配以专业人员演奏的录像,既形象又生动,学生看过以后一般马上就能模仿,也可以参照动画的节奏敲打,那怕是节奏感很差的学生也能马上掌握。

四、形象直观,演奏示范

一所学校,可以有较好的教学设备,但不可能配齐所有的乐器;一位教师可以有很好的素质,但不可能掌握所有乐器的演奏方法。这就使得在上课介绍乐器的特点及分类时变得抽象、枯燥,学生不易于接受、理解。但运用课件,我们可以找到有关这些乐器的图片,进行相应的注释,同时可以制作动画演示其演奏时的使用方法或者剪辑一些演奏会或音乐风光片中演奏家的演奏姿势,更主要的还可以播放该乐器的音色,以及一些简单的演奏技巧。为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制作练习题。如:显示给学生本节课中所学的几种乐器的图片,用鼠标拖动相应的乐器图片到相应的位置,如果正确,则发出该乐器的声音,如果错误则给出出错信息,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单一枯燥的学习,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如在音乐知识中,在讲述乐器的分类时是按照音响效果分为四种,但学生对于这些乐器并不熟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运用课件,我们可以先介绍相应的形状结构及文字图片,同时配以动画或录像片段演示相应乐器的演奏方法及曲子,这样从结构、文字、演奏方法、音色的介绍,学生就较容易掌握乐器的分类,而且会牢记在心。

五、人机交互,实时检测

小学音乐课件第3篇

[关键词] 多媒体音乐课件;前期准备;阶梯式教学;内容分类;录播同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1] 因此,如何制作出好的音乐多媒体课件,成为实现高效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课件制作的前期准备

首先,在导入音乐新课时,经常需要一些合适的音效素材,如各种鸟鸣虫啼、动物人声、小桥流水、乐器音色、自然界的各种声响等,还需要各种图片素材,如自然风光、地理图文、民族特色、民俗风貌、动画城堡、卡通人物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有意思的故事视频,用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新课教学及律动教学时,教师可适时插入一些知识性的题材,如音乐歌舞片段、风土人情简介以及音乐主题的展示与欣赏等,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在创新教学环节时,需要利用各种图片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欲望。在拓展教学时,可加入名曲欣赏等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其间,需要根据课堂各设计环节的需求,对收集的各种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存放。当教师需要使用时,可及时地根据教学环节设计的需要,从相应的环节素材资源库中找到合适的内容,用来编辑和制作音乐课件,并做到随时可用、手到擒来。

二、 阶梯式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过程及认知规律,《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学习划分为低、中、高段,以逐步提升W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

1.低段教学,直观展示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去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执教《小青蛙找家》一课时,在我制作的音乐课件中,首先插入小青蛙找家的故事视频,生动再现了小青蛙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小青蛙从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同时,又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小青蛙找家的迫切心情。之后,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设置出当学生读出一种节奏,就能让一只小青蛙回到家的场景界面,引导学生进入节奏教学情境,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能读出这些节奏,就能帮小青蛙们找到自己的家了”。为之后的歌曲教学打好铺垫,使学生们能够轻松学会演唱此歌。最后,抛砖引玉,以一段学生表演小青蛙跳舞的舞蹈,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让他们自由、自主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的喜爱,且歌且舞,器乐伴奏,将课堂教学推向高峰。

2.中高段教学,简化难度

高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他们喜欢自主探索、理解记忆、主动掌握、获取信息。因此,针对中、高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制作课件时,需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循序渐进地将学习资料一一展示,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帮助他们区分重、难点,逐一攻克,理清学习脉络,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在《老爷爷赶鹅》一课中,我在课件中再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动画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录音软件将歌曲中X X X X Ⅹ│0 X X X 0│的节奏,配上模仿大白鹅的叫声,让同学们攻克节奏难点,让学生模仿大白鹅摇摆走路的样子,充分感受大白鹅的可爱形象,这样再学习这首歌就可以做到化难为简了。

三、内容分类式方法

1.内容分类要明确,界面设计要清晰

课件设计时,应将教学内容素材按不同的情景、特性和属性分门别类,在界面中清晰展示出来。在教学《小红帽》一课时,我将课件界面设计成一个游戏路线图,包括起点(小红帽的家)、途中点1(大灰狼的拦截)、途中点2(猎人的帮忙环节)和终点(外婆家), 分别用线性图标和导航图示标示出来,并在各点处设计出相应的树状菜单,将内容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使用。如在“起点”处的菜单中设计了动画故事导入,范唱引入情境;途中点1的菜单中设计了几种节奏训练(歌曲学习中极易出错的几种节奏型),并以大灰狼的各个谎言作为关卡,让学生一个个予以攻克,并在攻克后给予鲜花与掌声的鼓励;途中点2的菜单中亦包括学唱歌曲环节,情感处理,创编舞蹈进行拓展;终点处的菜单中编辑有救出外婆,惩罚大灰狼的激动场景。

2.教学思路要清晰,课件流向要合理

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都是不同的。作为课件设计者,应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安排十分熟悉和领会透彻,根据教学需要,理清教学思路。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然后有机地从内容类别中调取不同的素材,展开多媒体教学,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3.内容取用要简易,界面操作要人性化

任何一个多媒体课件在使用时,都是一次人机交互应用的过程,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内心感受,讲求界面操作的人性化,使资料调取简单快速。通常情况下,我们可将内容的不同类别以按钮的形式设置于课件的主界面上,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再将教学各环节做成相应的按钮,链接相应的内容类别,操作者可以通过任意点击按钮,随机进入各主题进行使用,并设置返回按钮,随时返回主界面。此外,我们还可根据教学需求,设置相应的菜单、导航、跳过、提示等便捷操作方式,使课件运用更加人性化,操作更简单易行。

4.注重课件美化,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使课件更加引人入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类别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美化加工。如在设计《对鲜花》一课时,我们运用PPT美化大师软件,先以歌词内容为载体,设计出风格统一的、以各种鲜花为背景主题的界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不同的鲜花图文引出不同的乐段,让他们通过欣赏歌曲加深对鲜花的印象,接着在歌表演中让学生设计各种动作展现花的美丽,使他们身临其境,陶醉于鲜花美景之中。

四、录播同用方法

在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插入一个录播同用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大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录播同用,即将学生的声音、形态、个性表演等通过MIDI、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采集音源、D像,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并即刻欣赏到自己创作的成品,同时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使他们在满足创作欲望的同时,享受创新成功的成就感。例如在欣赏《森林水车》之后,我再次以森林早晨为主题进行拓展教学,引导学生想象森林的早晨有哪些声音出现,让学生大胆模仿,展现自己所熟知的声音,并利用录播软件进行录制,与此同时,将大家表演时的形体、动作、姿态通过摄像机一起录制完成,最后配上学生自行选择的适合主题的图片作为背景效果图,利用绘声绘影软件合成作品。随后即刻播放,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自己创作的森林的早晨,还能及时发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录播同用时,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自己创编乐段,利用MIDI软件或合成器将音乐简单制作出来,让学生听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机将班级律动或情境表演拍摄下来,利用多媒体平台再现实景,激发学生的创作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静.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中的“适度”应用[J].音乐时空,2015,(11):184-186.

[2]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小学音乐课件第4篇

针对当前农小(农村小学,以下简称农小)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过于落后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展开初步探讨,探索性地提出新课改背景下的农小音乐教育实施策略与建议。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开始,这就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实施重要手段的音乐教育,面临着进一步的深层次变革。音乐教育关系到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健全发展。但当前农小音乐教育问题的存在,对于上述目标能否实现,着实令我们担忧。本文欲就农小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过于落后以及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展开初步探讨,探索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我国农小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虽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对农村小学的影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深入。部分学校始终无法跳出“升学率怪圈”。对于小学的音乐教学来说,小学音乐始终以一个“副科”的角色出现在学生与教师面前,“砍掉”音乐课的呼声时有耳闻:并且在农小音乐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非音乐专业老师代课的现象,可见农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素质教育观念,是造成农小音乐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总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都对小学音乐教育都“心存偏见”,致使农小音乐教育淡化:严重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农小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缺乏有效培训。

当前,农小音乐教师的中坚力量可以说仍是相当数量的非音乐专业教师,他们在农小音乐教育岗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这些非音乐专业教师多没有受过专业化音乐教育。多是出于兴趣、爱好,通过长时间的坚持,使自己在音乐方面有了一技之长,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音乐教师,对于音乐专业教师必备的素质可谓是无从谈起,如:钢琴、电子琴不会弹,手风琴也不会拉等,更谈不上其它乐器的弹奏。对于好不容易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因为教师个人技能问题,却闲置不用,成了学校的硬件摆设。如果说农小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么不能对音乐教师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则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失职。不能对音乐教师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只能会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学校教学水平越来越落后。因此,急需重视与加强对农小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三)小学音乐教学设施落后,不能有效满足教学需要。

在当前众多农村中小学中,音乐教育的设施可谓是极其落后,缺乏专用的音乐教室,甚至连音乐教学书籍、挂图等教具都严重缺乏,更不用说专业化的琴房。对于农小音乐教育,最常见的教育设施就得属于破旧的风琴了,至于其他音乐教育辅助工具则很少有。因此,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分不清竹笛和箫的区别,对于音乐教材中提到西洋乐器更不知为何物。在农村小学生的概念里,只要能发音的器乐都是“琴”;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有效的音乐教学不能开展,进一步制约农小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已能够正常开设小学音乐教育课,但却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将音乐教育课开设成“唱歌课”,甚至“流行歌曲课”或“革命歌曲课”。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一方面农小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缺乏,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师以流行歌曲应付了事。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学音乐教材与小学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教学技能开展教学。加之,小学音乐教学资料缺乏,使农小音乐教学缺乏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农小音乐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想改变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音乐教育的现状,需要我们彻底抛弃旧的教育观念。首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彻底转变农小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将农小音乐教育开展与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其次,需要农村小学的直接管理者~小学校长们摒弃“主课”与“副课”的旧思想,确立小学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同等重要性。再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们要有敬业精神,切实提高师德素养,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音乐课,真正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对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地吸引高素质的音乐教学人才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当前,我国众多高校都已经设立并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每年向社会输入了大量的音乐专业毕业生,通过为他们提供发挥专业特长与聪明才智的舞台,相信会有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走进农村小学。另一方面,要彻底解决农小音乐教育的师资不足问题,就需要不断地扩大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招生数量以及师资力量,动员优秀生毕业后到农村工作和发展。各县教育局也可亲临各大音乐院校招聘优秀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工作。同时,还可以到音乐院校聘请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开展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农小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加大农小音乐教育的投入。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可以说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力,而音乐教学设施条件如何、音乐教师素质高低又是制约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经多年的今天,我国成功解决了中小学的危房问题,中小学教师工资也获得了有力保证,因此,我国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如:修建专业化的音乐教室,配备钢琴、电子琴等音像器材以及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设备等;还可以通过在图书馆、资料室中增加相关音乐教学书籍、杂志以及音像资料等,供小学音乐教师们自学和研究使用。

(四)配合新课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小学音乐课件第5篇

关键词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小学音乐教学 课外活动

说起“电脑音乐制作”或“MIDI”,在当今社会上,对于从事音乐艺术工作的人来讲,已不是什么陌生的事。自20世纪末“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以来,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多方面地渗透到音乐艺术领域中,比如音乐表演艺术中,声乐歌曲的MIDI伴奏,音乐教育中利用软件进行视唱教学……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其身影。它的业绩如何?实事求是的说,优点多于缺点。本文阐述就是其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业绩——“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及活动的积极影响。

在进入主题前,首先让我简单介绍“电脑音乐”。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及与音乐相关的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如: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而后,我们就知道“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生产“电脑音乐”的一种方法、手段。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包容MIDI技术与数字音频技术,这两项是它的核心。在PC电脑没有介入音乐前,MIDI就是音乐制作的代名词。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与MIDI技术的融合,就形成了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对于这一系统的操作就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本文主要阐述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之后,它给音乐教育事业(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的恩惠(至于具体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主要是文艺活动,特指演出)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拓展。抓好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频繁的,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这无形当中就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如果此时您是为小学音乐教师,会使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应该说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予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软件)进行视唱教学。我们可以预先把将要学习的视唱曲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上课时利用电脑音乐软件将其用各种乐器的音色播放它,这样既可以节约我们的备课时间,也可以使视唱教学变得稍微活跃些(演奏乐器音色的变化);另外,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与传统音乐教育手段相比,如:课前或上课中抄谱……等)。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Encore制谱/音序软件)进行音乐知识(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与实际音响联系在一起,可使音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我们讲滑音。传统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描述(因为钢琴无法演奏滑音);如今有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可不一样了。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预先在电脑中利用软件中Wheel控制器制作出滑音,在上课时将其播放,让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有个从文字到音响的统一认识。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序软件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培养更是体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除此而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还可应用在唱歌教学中的范唱、教材歌曲伴奏的制作;在欣赏教学中进行总谱浏览、简单的曲式分析、认识乐器及其音色特点等等。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课外活动

小学音乐教育的另一方面是课外活动,通常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所涉及的课外活动大部分是文艺演出。说起文艺演出,音乐教师都不陌生,甚至是好手。但大家都知道演出少不了音乐,什么舞蹈音乐、歌曲联唱伴奏呀……等等。这些都需要去准备。为了避免重复或与别的单位相似,力求创新。这可就有事做了。怎么办?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利用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软件)进行简单的独唱歌曲、合唱伴奏制作,或者进行联唱伴奏音乐、舞蹈音乐的剪辑。如果学校有自己的电化教育教室还可以利用音乐录音软件进行简单的音频制作,这样有助于声乐节目排练。如果演出经费比较充裕,可以考虑部分声乐节目的音频先期制作——进录音棚(为避免临时突发事件,如声乐演员嗓子哑或不能上场……等问题)——做两手准备。这样一来,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介入可大大提高演出质量,保证演出能顺利进行。

应该说了解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并且会懂得使用的小学音乐教师已经体验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我们工作带来的恩惠。我作为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通过以上初浅的论述“电脑音乐制作对小学音乐教学及活动的积极影响”,希望师范院校的同学能正确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认真学习,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能与更多的同行交流,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为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与交流做些贡献。

小学音乐课件第6篇

一、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由于我国高师的音教专业主要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在对考生的音乐技能要求上,并非像报考音乐院校声乐系那样,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声乐条件和水平。因此,学生在声音上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并不是对他们进行取舍的惟一因素。所以,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在声乐条件和素质上的参差不齐,形成了声乐教学的一大特征,并为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综观高师音教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声乐型 他们主要以声乐技能考入高师的,在声音上具有的一定的条件,技能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或程度,形象和整体素质都不错。他们入学后的声乐学习,应作为音乐技能的“一专”,尽力向较高的层次去培养和发展。在声乐教学中,注重歌唱技能的发展,注重声乐艺术表现力的提高,使他们的声乐技能不仅能站稳和胜任中学音乐课的讲台,而且还具有超出讲台外的声乐演唱能力,并为他们在声乐上的继续学习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

2. 综合型 他们主要以音乐的综合技能考入高师的,声乐、器乐、舞蹈都比较平衡,有一定的基础,但都不突出。在声乐上,由于自身的声音条件等原因,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明显优势。因此,他们的声乐培养层次,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多数学生需在原有综合技能的条件和基础上,除尽可能提高声乐技能外,还要使器乐或舞蹈等技能得以平衡发展,以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的各项要求。

3. 器乐舞蹈型 他们主要以器乐、钢琴或舞蹈技能考入高师的,在声乐上几乎都是“白丁”,既没有声音也没有程度,有的甚至就会唱一两首歌,他们入学后,也并不指望在声乐上能有什么飞跃或发展,声乐在他们的音乐技能中,大多为“多能”的范畴。因此,对他们的声乐,不必给予过高的希望,能基本合乎中学音乐课的唱歌教学要求即可,让他们的音乐技能按其各自的条件得以充分的发展。

上述的分类,并不影响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某一方面表现出的优势。但高师的声乐教学,在面对学生声音条件、声乐起点和音乐素质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客观情况下,如果只按一个固定的标准、统一的要求来实施技能训练,显然陷入人才培养的误区,既不符合高师声乐教学的客观现实,也不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更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高师音教专业的声乐教学,有必要根据学生声乐条件和素质的实际情况,实行“因材施教,按条件分类,分层次培养”的策略,使学生的音乐技能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方向发展。

二、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教学模式,是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其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而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式样。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适用,关键在于声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培养目标的层次和规格的要求。对于不同条件的教学对象、不同规格的培养层次,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反之,事倍功半,几分徒劳。上世纪末,我国高师对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使声乐个别课与声乐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基本确立。最近,教育部新《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独唱、重唱、齐唱和合唱能力的要求,都为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一个以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为教学形式,以个别技能训练(独唱)、集体歌唱(重唱、合唱)能力的培养,以及声乐理论、声乐教学理论的掌握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成为高师声乐模式的主体。即:声乐课(个别课+小组课)+合唱课+声乐理论课

1. 声乐个别课 又称声乐小课,它是以“一对一”形式来进行的一种声乐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和技巧。由于声乐个别课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能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声音特点和艺术个性的发展。因此,它的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并成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几百年来,古今中外高等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都广泛采用独特的声乐教学形式,来进行个别的培养和造就,并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声乐技巧和表演水平。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对教学对象的条件和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学成本也较高。

高师的声乐教学,同样需要这种个别课教学形式,但是,它不是惟一的形式,需要声乐集体课教学作为补充,并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的整体。但是,高师的声乐个别课教学对于不同声音条件的学生来说,还具有不同意义。对于具有一定声音条件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它是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具有“提高”的意义;而对于那些声音条件差的学生,它则是辅助形式,具有声乐教学的“普及”性。所以,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中的声乐个别课教学,应该按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有阶段的实施。

2. 声乐集体课教学 在单位时间内,一位教师面对几个以上学生的理论教学或技能训练,可分为声乐小组课、合唱课和声乐理论大课三种形式:

声乐小组课,是学生人数约在4―10人为一组的声乐集体教学。以声乐技能训练为主的小组课,以集体歌唱、发声,并侧重以声乐技能共性为主的集体教学。对于高师音教专业的一部分学生,在前两年里适当采用这种集体声乐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对歌唱共性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在集体中把握自我或发展自我的歌唱能力;有利于在声乐共性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歌唱内容、浏览曲目和歌曲处理上提高效率;还有利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的节约,减少了老师在声乐教学中的重复劳动。

以排练、观摩、教学实践为主的小组课,侧重于声乐教学实践和声乐检查,通过排练、观摩等教学实践来达到教学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组织和创编的能力。教学中重唱、小组唱、表演唱等内容的采用,能使高师的声乐教学更贴近基础音乐教学的需要,以及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合唱课,是一种多声部的群体歌唱形式。在高师音教专业的教学中,合唱课占有一定的比重。它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歌唱技巧、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歌唱的协作精神、团结合作、组织能力、体验集体力量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高师的声乐教学,不仅要注重个人独唱技能技巧的发展,而且还要重视个人歌唱技能在群体歌唱中的运用。积极参与合唱这种群体性的声乐艺术形式,十分有利于学生今后学校音乐教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合作精神上得到提高。

声乐理论课,又称声乐理论大课。它是根据高师音教专业培养音乐师资的需要,以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声乐理论,以及学生在今后教学中声乐教学的问题,拓宽学生在声乐教学理论上的知识面为目的而开设的纯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可包括发声的基本原理、歌唱生理及儿童嗓音保护、歌唱的咬字吐字、中小学唱歌教学法和童声训练基本理论等内容,以及声乐语言、歌唱心理、声乐表演、声乐学派、声乐美学、声乐名作、中外声乐发展历史等,以培养学生胜任中等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

一项调查表明,在上述的声乐集体教学中,合唱课和声乐理论课的实施,都容易取得共识和便于操作,而对声乐小组课的具体操作,却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声乐小组课,并提高小组课的教学质量,则成为我国探讨高师声乐模式的核心问题。

三、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要解决声乐小组的问题,关键在于科学和规范的操作。按上述根据学生声音条件和素质等实际情况,实行按条件分类、按层次培养的原则,以下的实施办法可供参考或探讨:

1. 新生入学后,按学生的声乐条件与素质进行挑选,把大家认为具有声音条件的学生,平均分配给当年接收学生的声乐教师,作为声乐主修或选修层次的培养对象,并在前两年主要实施个别课教学。

2. 其余学生作为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对象,并按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分配给这些教师,主要作为声乐普修层次培养。使每位教师的小组里,既有个别课也有小组课的学生。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个别课和集体课的学生进行调整,并形成竞争机制。

3. 根据个别授课和小组授课的不同层次,学生在声乐考试内容上应有所区别。

4. 个别授课和小组授课的学生,全部在前两年均开设合唱课,三年级后可以选修。

5. 三年级后继续学习声乐的学生,全部实施声乐个别授课。可分主修和选修两个声乐层次,声乐技能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

6. 声乐理论大课单列,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在三年级开设。授课教师可由专人或几位声乐教师按自己的理论所长,分章节承担。

7. 制定声乐小组课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和教学评估的标准,鼓励教师积极实施小组课,有效利用和节约教学资源。

由于按学生的声音条件进行了分类,因此,在遵循上述声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两种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培养:

A类:声乐课(以个别课为主+小组课为铺)+合唱课(必修)+声乐理论课(必修)

这类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后,大都进入声乐主修或选修的层次。

B类:声乐课(以小组课为主+个别课为铺)+合唱课(必修)+声乐理论课(选修)

这类学生两年后,声乐大都结业了。

四、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根本保障

高师的声乐教学,如何有效实施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模式,声乐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声乐集体教学能力的具备,是根本或重要的保障。

1. 培养目标与教学形式的统一 以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声乐教学模式,是根据高师音教专业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学生技能与素质等实际情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在培养目标与教学形式上,构成的统一整体。声乐个别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声乐技能的主要途径;而声乐小组课是它的补充和延伸,以弥补声乐个别教学中集体歌唱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的不足为目的;合唱课是根据基础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学第二课堂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歌唱实践能力、歌唱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声乐形式;声乐理论大课的教学,是按培养音乐师资的要求,以丰富学生声乐基本理论、掌握声乐教学基本理论为其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们形成了高师声乐教学中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互相制约又不能取代、互相弥补又缺一不可的一个教学整体。它们合理的设置和安排,既合乎培养音乐师资的目标,又顾及到学生音乐技能的不同情况、不同层次。学生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使自己的音乐技能、音乐知识、教学理论全方位的发展,以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工作的要求。因此,声乐个别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必然产物,也是高师声乐教学与非师范声乐教学,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的一个重要区别。

2. 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统一 在声乐个别课教学与声乐小组课教学的设计上,完全是根据学生在声乐条件和素质上不同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分类、分层次培养的。我们按学生的声音条件和素质,分为两种声乐类别,并按两套方案实施,既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有声音条件的学生,也没有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声乐技能训练,是主客观统一的高度体现。

但是,实施声乐小组课不等于取代个别课。由于一个声乐小组学生都由同一位老师授课,因此,声乐个别课可以有针对有目的的安排,既可以在小组课中有目的的穿插,也可以单列。根据教学的需要,本周可以安排为小组授课,下周也可以安排为个别授课。

从客观上讲,声乐个别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周学时,比单一个别课课时有所增加,技能训练的内容,也比单一个别课的独唱更为丰富。重唱、小组唱、表演唱的介入,使学生的歌唱能力更符合全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进取意识方面讲,还为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互相了解、互相观摩的机会,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进取意识。

3. “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 高师音教专业学生音乐技能的多元化,决定了学生声音条件和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决定了声乐教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还决定了对声乐教学“学术性”和“师范性”的不同表现。有观点认为:声乐小组课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我们用个别课的标准去衡量小组课的教学质量,那显然步入“学术性”的误区,因此,不同条件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形式应该有不同的质量观。前面对高师声乐教学“普及”与“提高”意义的分析,正是“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声乐教学中的体现,也是对教学质量观的概括。对于那些有声音条件的学生,需要我们去培养、去展示、去体现我们的学术精神;而对于众多条件不怎么好的学生,明知他们的技能所长不在声乐上,却要用一个高标准去“逼”他们!因此,如何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使他们的声乐知识与技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能基本适应中学音乐教学的要求,是声乐教学“师范性”的客观反映。如果说前者是高师声乐教学“学术性”的话,那么,培养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和歌唱教学和学校歌咏活动的音乐师资,则是高师声乐教学“师范性”的体现,它们没有什么矛盾,也没有什么不统一。

小学音乐课件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现今已广泛应用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图、文、音、像”相结合的方式能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只能通过音律的传递和教师的口头讲解实现教学,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用PPT、视频、音频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而在课件中加入卡通人物、在教学中插入小视频、播放音乐名家演唱等形式,不仅调动课堂气氛,而且丰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1]但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当前,我国小学办学硬件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很多学校的教学用具、课外活动场地、教室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教室内多媒体设备配置问题仍非常突出,表现在: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情况仍然存在,甚至很多小学缺少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专业多媒体影音设备等先进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其次,专业多媒体影音设备配置较差且年久失修,只是停留在“可以使用”的阶段。音乐教学需要专业的多媒体音像设备来彰显音乐的表现力,而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只能实现基本的PPT播放、话筒等功能。硬件质量差导致很多最新版本的视频软件、PPT播放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教师的教学创意难以在课堂上实现。如播放音乐时常出现杂音不仅不能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再次,部分学校还存在多媒体教室有限,经常要让位给数学、语文等“主科”使用,使音乐教学只能在普通教室通过教师口述手写的传统方式进行。

(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虽然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但是往往由于其信息技术设备操作水平不高,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2004年12月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进行了界定。但现行的教师招考方式中没有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考察,因此虽然很多新晋教师的传统教学技能都达到了标准,但是信息技术素养相对不高。在走上教师岗位后也将绝大部分精力用在提升专业能力和授课技巧上,很多新晋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仅限于制作简单的课件,没有去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而大部分教龄较长的教师虽然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但是他们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等新事物学习能力不足,也不愿花费精力去继续学习,更喜欢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2]具体到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小学音乐学科又是一门教学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学科,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进行辅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课件过度讲究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断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效率。但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重点产生偏移,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如何让课件变得生动有趣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编辑视频和动画,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精细化,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小视频、动态图片、超链接等已经成为常用的课件制作方法,甚至在内容上还拓展了大量用动画和视频音频呈现的课外知识。而对于课件中展示的教学知识点内容却简单复制粘贴课本,出现教学目标与技术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被课件中过多的动画、过长的视频、精巧的课件翻页技巧等吸引,忽略了教学知识点。[3]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部分教师忽视了基础音乐教育的美育宗旨,赋予了小学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运用专业的乐谱和作曲软件,片面地追求教学课件专业化,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音乐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音乐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课件本身的功能由教学辅助变成了教学破坏,导致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教学手段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长了部分教师的“懒惰”风气。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把音乐课堂教学任务全部交给信息技术设备来完成。如,缺乏对课本知识点解析,也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引导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点进行拓展。更有甚者把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副科”来对待,抱着“可有可无”的思想进行教学,在网络上随便下载一些课件进行教学,根本没有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或者干脆将小学音乐教学变为“音乐赏析”课,单纯通过播放音乐视频音频来完成课堂教学。这样通过搜索-复制-播放的形式来完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只是教师在机械地读课件、播视频、放歌曲,信息技术设备完全取代教师职能,把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课堂秩序监督者”。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有效应用策略

(一)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配置高度重视,加大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通过拨付专项资金、组织申请新型教学设备采购招投标,并排查维修老旧教学设备等改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微课和慕课的出现不断推动着包括音乐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因此,除了传统的电脑、投影仪之外,还应逐步加强校园网、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实现班班通、校校通,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支持。

(二)建立健全小学音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机制

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主要依靠自我学习,欠缺完善的音乐教师培训机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培训机制应当包含以下:一要建立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国家、省级、地市级建立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专家库,选拔出一批既有丰富的音乐教学知识,又能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在教学实践中的专家人选,有针对性地对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二要做好培训学员的选拔工作。从学校中挑选信息技术素养相对较高、具有参加培训意向的教师先去参训,将这部分教师重点培养为“骨干”,培训结束后通过开设公开课、教学研讨会、录制教学视频、撰写培训心得体会等形式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三要合理安排培训课程。从教学实际出发,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和授课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不但要让学员了解最新的“智慧课堂”等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更要指导学员如何在教学中对理论进行应用。四要重视考核与评价。在培训结束后应当对学员进行考核,通过信息技术理论考核、课程试讲、书面培训心得等方式全面综合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层次,进而提升培训的实效。五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将培训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同时对顺利通过培训考核的教师予以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提高教师的培训积极性。[4]

(三)建立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库

高水平的资料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备课和在线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很多音乐教师有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的意愿,但经常苦于没有优秀的音乐教学资源,教师在忙于日常教学、行政事务和各种检查考核之余并没有多少完整的时间去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海量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往往是碎片化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教师对高水平、规范化的教学资源库有迫切需要。同时,在教师专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逐渐建立起专业的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在线资料库,将优秀的教学课件在平台上进行推广、向教师传授音乐类微课慕课教学方法、提供世界各地的优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视频,为教师构建在线教学经验交流平台等。[5]

(四)对小学音乐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不但要靠硬件水平的提高和教师参加培训,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师进行监督激励。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定期选派督学对小学进行督导,并对各学校信息技术音乐教学落实情况进行通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校内定期组织听课活动,对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授课水平进行考评,并将听课记录反馈给相关教师。二是通过学生评价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设立信息技术音乐教学能力红黑榜,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校内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音乐教学水平进行打分,将分数与音乐教师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对分数靠后的教师进行全校通报。三是举办信息技术教学竞赛。组织各层面的竞赛活动,设置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授课水平,激发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授课的积极性。

作者:林琴 单位: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韩丽艳,王秀敏,安立奎.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2):19-20.

[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30.

[3]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76-77.

小学音乐课件第8篇

关键词: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小学音乐教学课外活动

说起“电脑音乐制作”或“MIDI”,在当今社会上,对于从事音乐艺术工作的人来讲,已不是什么陌生的事。自20世纪末“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以来,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多方面地渗透到音乐艺术领域中,比如音乐表演艺术中,声乐歌曲的MIDI伴奏,音乐教育中利用软件进行视唱教学……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其身影。它的业绩如何?实事求是的说,优点多于缺点。本文阐述就是其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业绩——“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及活动的积极影响。

在进入主题前,首先让我简单介绍“电脑音乐”。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及与音乐相关的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如: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而后,我们就知道“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生产“电脑音乐”的一种方法、手段。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包容MIDI技术与数字音频技术,这两项是它的核心。在PC电脑没有介入音乐前,MIDI就是音乐制作的代名词。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与MIDI技术的融合,就形成了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对于这一系统的操作就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本文主要阐述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之后,它给音乐教育事业(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的恩惠(至于具体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主要是文艺活动,特指演出)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拓展。抓好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频繁的,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这无形当中就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如果此时您是为小学音乐教师,会使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应该说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予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软件)进行视唱教学。我们可以预先把将要学习的视唱曲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上课时利用电脑音乐软件将其用各种乐器的音色播放它,这样既可以节约我们的备课时间,也可以使视唱教学变得稍微活跃些(演奏乐器音色的变化);另外,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与传统音乐教育手段相比,如:课前或上课中抄谱……等)。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Encore制谱/音序软件)进行音乐知识(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与实际音响联系在一起,可使音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我们讲滑音。传统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描述(因为钢琴无法演奏滑音);如今有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可不一样了。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预先在电脑中利用软件中Wheel控制器制作出滑音,在上课时将其播放,让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有个从文字到音响的统一认识。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序软件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培养更是体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除此而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还可应用在唱歌教学中的范唱、教材歌曲伴奏的制作;在欣赏教学中进行总谱浏览、简单的曲式分析、认识乐器及其音色特点等等。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与课外活动

小学音乐教育的另一方面是课外活动,通常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所涉及的课外活动大部分是文艺演出。说起文艺演出,音乐教师都不陌生,甚至是好手。但大家都知道演出少不了音乐,什么舞蹈音乐、歌曲联唱伴奏呀……等等。这些都需要去准备。为了避免重复或与别的单位相似,力求创新。这可就有事做了。怎么办?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小学音乐课件第9篇

20世纪末诞生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多方面地渗透到传统的音乐教育学及音乐活动中,并且在教学和活动中表现出色。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学音乐教育,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及课外开展的文艺活动(以演出为主)出发,阐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其带来“恩惠”。1、音乐教学中的直观性和音响化——文字、画面和音响的结合;2、音乐活动中音乐的质量有保障;3、缩短教师的预备工作的时间,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小学音乐教学课外活动

说起“电脑音乐制作”或“MIDI”,在当今社会上,对于从事音乐艺术工作的人来讲,已不是什么生疏的事。自20世纪末“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以来,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多方面地渗透到音乐艺术领域中,比如音乐表演艺术中,声乐歌曲的MIDI伴奏,音乐教育中利用软件进行视唱教学……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其身影。它的业绩如何?实事求是的说,优点多于缺点。本文阐述就是其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业绩——“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及活动的积极影响。

在进入主题前,首先让我简单介绍“电脑音乐”。电脑音乐是指利用多媒体电脑及和音乐相关的软件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来的音乐(如摘要: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而后,我们就知道“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生产“电脑音乐”的一种方法、手段。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包容MIDI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这两项是它的核心。在PC电脑没有介入音乐前,MIDI就是音乐制作的代名词。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和MIDI技术的融合,就形成了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对于这一系统的操作就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本文主要阐述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诞生之后,它给音乐教育事业(小学音乐教育)带来的恩惠(至于具体的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主要是文艺活动,特指演出)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和拓展。抓好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频繁的,而且内容相当丰富多彩。这无形当中就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假如此时您是为小学音乐教师,会使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应该说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给予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课堂教学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Cakewalk音序软件)进行视唱教学。我们可以预先把将要学习的视唱曲或节奏练习曲制作在电脑中,上课时利用电脑音乐软件将其用各种乐器的音色播放它,这样既可以节约我们的备课时间,也可以使视唱教学变得稍微活跃些(演奏乐器音色的变化);另外,利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和传统音乐教育手段相比,如摘要:课前或上课中抄谱……等)。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软件(如Encore制谱/音序软件)进行音乐知识(乐理)教学,可以使音乐理论和实际音响联系在一起,可使音乐理论知识更为直观,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喜好。比如说,我们讲滑音。传统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用语言进行描述(因为钢琴无法演奏滑音);如今有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可不一样了。通过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预先在电脑中利用软件中Wheel控制器制作出滑音,在上课时将其播放,让学生对滑音这个概念有个从文字到音响的统一熟悉。

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音序软件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培养更是体现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除此而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还可应用在唱歌教学中的范唱、教材歌曲伴奏的制作;在欣赏教学中进行总谱浏览、简单的曲式分析、熟悉乐器及其音色特征等等。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课外活动

小学音乐教育的另一方面是课外活动,通常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所涉及的课外活动大部分是文艺演出。说起文艺演出,音乐教师都不生疏,甚至是好手。但大家都知道演出少不了音乐,什么舞蹈音乐、歌曲联唱伴奏呀……等等。这些都需要去预备。为了避免重复或和别的单位相似,力求创新。这可就有事做了。怎么办?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您排忧解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