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咬文嚼字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20 11:16:36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第1篇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明确作者观点。

2、理解炼字即是锤炼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或对咬文嚼字的解释导入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三、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2、释义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速读文本,说说文中举了几个实例。

明确:

2、这几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3、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作者在前三个实例里说明了什么道理,后两个实里

又表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前三个实例(1—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后两个实例(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4、阅读第8段,作者的观点对我们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明确:

全文小结。作者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五、探究发现

以下两个问题选一个讨论

1、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2、对作者的观点,你有不同意见吗?

六、拓展延伸

1、 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

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

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

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2、 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2.咬文嚼字优秀教案设计

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第2篇

每年一次“十大语文差错”,对许多人来讲是很伤面子的事。就连2013年很火的、能够勾起无数人书写回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被挑出了使用错别字的问题,这着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但是,《咬文嚼字》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国人挑着读音和字词方面的错误,即便是冒着“让上亿人改口”的危险,也一往如前。这种认真严谨的纠错精神,让人佩服。《咬文嚼字》的坚守,让公众看到了其在我国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领域中的职业精神与操守。

找语病,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类题型。遗憾的是,高考后便再也没有人能够像语文老师一样纠正我们汉语的错误用法了。《咬文嚼字》就像一个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的语文老师,给整个社会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而且,这门课每年都有。

在信息爆炸和电子化的时代里,汉语的发音和书写都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不仅火星文频出,打字输入也让我们失去了“书写”这一基本技能,而一些不负责任的输入法又总是创造着新的词汇。“大虾”“逆袭”“小盆友”“好滴”“有木有”“去年买了个表”等让老年人看不懂的不规范用法比比皆是。许多人习惯了这样的用法,也迷恋于这种不规范,认为这是非主流、有个性的象征。

指出别人的错误,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听别人对自己的纠正和劝告。《咬文嚼字》是勇敢的,就像是那个揭穿皇帝新衣真相的小男孩。在《咬文嚼字》去年前的“十大语法错误”中,对“甄”的“”字应该读xuān的纠正,颠覆了大部分国人的错误认知。今年,《咬文嚼字》仍然用一丝不苟的精神坚守着这种语文的良知:“服法”并非“伏法”,“泄密”不是“泄秘”,“杀医案”误为“弑医案”,“蜇”与“蛰”,“受权”和“授权”,这些都是需要国人注意的。

在自媒体时代里,任何一个小小的语法错误,都可能在舆论大潮中对公众造成误导。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旦出现了一丁点的错误,可能都会让无数人改变原来的正确认识。千百年之后,我们的汉语乃至我们的汉字文明,或许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而原本的汉字造字根据,都可能会无迹可寻。什么是“象形”,什么是“指事”,什么是“会意”,什么是“转注”,什么是“形声”,什么又是“假借”,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个阶段,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汉字使用中成为没有正解的难题。

咬文嚼字教案第3篇

一、 对比咬嚼法之一――删除对比

[案例] 六上《鞋匠的儿子》一课教学片段

师:(出示句子:1.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2.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请同学们读读这两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组句子比第二组多了三个“永远”。

师:对,第一组句子中连用了三个“永远”,(点击课件:变成红色字)如果我把这三个词去掉,请大家再读一读,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去掉这些词,感觉林肯的话有些平淡,加上三个“永远”,觉得语气更诚恳,更感人了。

生:多了三个“永远”,说明林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也要像他父亲做鞋一样做好总统。

生:多了三个“永远”说明林肯态度坚决,记住的时间长久。

师:对,加上这些词更表明了林肯的一种态度:要像做鞋匠的父亲那样,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向参议员证明,平民百姓照样可以做出伟大的事业。

两组语句,运用删除对比法,先把三个“永远”去掉,引导学生朗读对比,从而紧扣三个“永远”,进行品读赏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悄然地潜入字里行间的灵魂深处。学生在读读议议间水到渠成地“复活”了林肯的形象,这种“咬文嚼字”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 对比咬嚼法之二――演示对比

[案例] 六上《姥姥的剪纸》一课教学片段

师:(出示句子)“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拴。

师:“拴”是什么意思?谁能上台来做一个“拴”的动作? (生做“拴”的动作)

师: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拴好后别忘了打一个结。(教师演示绳子打结的动作)

师:课文中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生: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剪纸能这样拴住我吗?(师演示)作者为什么要说姥姥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生:姥姥剪纸的水平高,剪出的东西很有趣,其实我是喜欢看姥姥剪纸。

生:我认为是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

师:对,拴得紧吗?谁来读读?

生:“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姥姥的剪纸有神奇的功能,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绳子牢牢地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

这一教学案例,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咬住“拴”字,深入辨析,细细品嚼。先让学生演示“拴”的动作,再引出剪纸像条无形的绳子“拴”住了贪玩的“我”。通过对比演示法,不仅体现了“我”对剪纸的喜爱,更突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以及对我的关心,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敬佩、感激之情。通过细细品读,学生逐步领会到“拴”字表达的形象、传神,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

三、 对比咬嚼法之三――句式对比

四上《珍珠鸟》一文的结尾,因为珍珠鸟在作者的肩膀上睡熟了,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流淌出这样一句爱的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更是文章的中心。我们可以运用改变句式的方法进行咀嚼: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进行多种形式朗读两种句式,生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反复对比诵读大作家冯骥才发自心灵呼唤的名言,从而体会其深刻的含义。通过这种句式的“咀嚼”,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更学会了一种遣词造句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嚼”出言外之意,“品”出弦外之音。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咬文嚼字教案第4篇

诗歌堪称语言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寥寥几言,款款数语,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美的境界,或者石破天惊,或者余音袅袅。很多学生理解不了祖国璀璨的文化,创作不出漂亮的作文,欣赏不了优美的诗歌,甚至说话写作文不通句不顺?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缺乏坚实的基础知识积累,许多学生没有阅读背诵的习惯;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没有钻研词句的精神。因此老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切勿丢“咬文嚼字”习惯。

一、咬文嚼字有利于学生识记字形字义

很多老师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时,往往放弃了基础的字词,直接从整体入手,片面追求以感悟为主的“不求甚解”。效果呢?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启动思维,没有用心体悟,课堂看似热闹,可是课后基本忘记,不能熟读成诵。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进行着水平的推移,并没有质的提升。这样无论对学生长远的语文素养形成还是直接的名句默写都毫无益处。如新接手的班级学生默写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其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里的“萧萧”二字常常会有学生误写为“潇潇”。究其原因就是在阅读鉴赏时没有准确理解“萧萧”二字的意思,而老师没有加以适时指导,让阅读教学变得浮躁、浅薄。对如此精彩的词语只作蜻蜓点水般的解读,想想这真是我的语文教学的悲哀!为此,我在巩固复习时,对诗歌中的 “清”“萧萧”“尽”“常”“苦恨”等精彩的词语,特别是对“萧萧”进行了品析,先让学生说说“萧”和“潇”的意思,教师再通过引导:“萧”字可做名词和形容词,做名词时,草名,有香味,古时北方常见。“萧”做形容词时有冷落,荒凉,萧瑟,洒脱之意。“潇”字也分形容词和名词,做形容词时,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萧萧”是象声词,“潇潇”是形容词。“潇潇”有“三点水旁”,与水有缘。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无边落木萧萧下”因有风无雨,该用“萧萧”;“秋雨潇潇,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因有雨该用“潇潇”。学生通过这次“咬文嚼字”对 “萧萧”一词的含义有了准确理解,同时对作者用词的精确加深了理解、感悟。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更大了,感悟体验更深了,语感增强了,积淀增多了。

二、咬文嚼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十分强调炼字。“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圣杜甫著名的两句诗。好的诗词,往往一词立骨,一语传神。“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杜甫的诗歌《咏怀古迹》(其三)中有这样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但是很多学生会写成“千山万壑赴荆门”。几次强调,要求改正,仍然不见成效。我不得不另寻方法。后受坡读王祈《竹诗》,原诗有“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枝枪”的句子,坡说:“诗中的竹叶似乎少了些”的启示。咬文嚼字去解读诗歌。从“群山”与“千山”数量入手。以幽默的提问开始,问学生“千山万壑则每座山有几条沟?群山万壑呢?”学生觉得有趣,纷纷给出答案:千山万壑则每座山十壑,群山万壑则每座山百壑。我接着问:“那就从山势的陡峭、破碎程度而言,千山万壑和群山万壑分别给人什么感觉?”学生思索后也得出答案:千山万壑说明山势一个整体,而群山万壑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山太大,有巍峨之感;一是山太陡峭、破碎,有气势飞动之态。我继续引导:“那么,哪种表达更符合杜甫诗歌风格?”学生觉得“群山万壑”更符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之风。至此,由一字的选择开始的教学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又便于他们理解诗意,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杜甫诗歌的特点。

咬文嚼字教案第5篇

一、 现象:“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种种误区

语文课因为有了“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来。可是在阅读教学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误区:

1. 雨过地皮湿

[案例1]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岗位,真勇敢。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生:它们有血性,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顾全大局,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反思】从表面上看,学生体验到了蚂蚁的精神,也积累了词语,而实际上这种感受是基于对文字的浮浅层次的感受。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没有真正感悟到当时危急的情况,没有真正走进蚂蚁的内心,其感悟有“贴标签”之嫌。

2. 得意而忘言

[案例2]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体会到鸟儿归林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灰椋鸟归林不但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场面壮观。

【反思】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不能陷入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精耕细作”,忘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忽视了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关注。我们要善于挖掘言语的增值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如上述案例中叠词、量词的运用句式的想象模仿,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探究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匠心独运,依托文本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3. 越俎代庖

[案例3] 苏教版二下《月亮湾》教学片段

师:(出示:一幅鲜艳的桃花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桃花?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桃花。

师:桃花这么红,在阳光下会怎么样?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闪亮闪亮的。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师:(映示一幅幅灿烂的朝霞图)朝霞就是早晨太阳升起时,天空中五彩的云霞。你看到的就是灿烂的朝霞,美吗?

生:朝霞鲜红鲜红的,真美丽!

生:朝霞粉红粉红,亮得刺人的眼!

师:能不能把朝霞的灿烂读出来?

【反思】 有的教师一遇到抽象的词句、优美的景色描写就忙着为学生展示画面,直观而又直白地告诉他们答案。如句中的“灿烂的朝霞”一词,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这种过多地依赖科技,过早地借助媒体而没有借助“语言”这个中介去引导学生感知感悟的做法,不但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难以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其中内涵,而且抢去了学生发言的机会,扼杀了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二、 深化:“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策略导引

教师在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独到理解,更要注重教师的“导”。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又要关注言语表达形式;既要注重方法的感悟,又要落实习惯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不会迷失文本,迷失方向。

1. 精心导思

在学生出现思维定势或理解浮浅表层时,教师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将思维向更深、更广、更新的方向延伸,达成对文本内涵深入地发掘。

[案例4]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我从这句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师:读得感人!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

师: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你会感觉蚂蚁——

生:接近死亡。

生:至死也不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师: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仿佛就在肆虐的火神旁,你看到——

生:仿佛我看到一大堆火在熊熊燃烧,热浪灼人,火舌的包围圈里黑压压的一片,情况万分危急。

师:你听到了——

生: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噼噼啪啪声。

师:你还闻到了——

生:焦臭味。

师:可是,蚂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迅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如果此时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至死也不松动分毫吗?

生:如果我们松动,内层的同胞和亲人就将葬身火海,我要保护他们,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我宁可死,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如果我松手了,其他的蚂蚁也松手了,那么,所有的蚂蚁都会死于火海,蚂蚁家族就将遭受灭顶之灾。所以,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为了大家,为了家族,顾全大局,我不能松动分毫。

师:听着外层蚂蚁慷慨激昂的话语,我想,同学们对蚂蚁群的壮举,对“蚁国英雄”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更崇高的敬意,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感受。

这一教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其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既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思维空间又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

2. 精妙导法

在师生对话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总结与提炼。课堂里,教师更多的语言用于介绍怎么识字解词、怎样比较品评、怎样揣摩想象、怎样质疑提问、怎样诵读背诵、怎样查找资料的方法上,更多地教给学生语文方法而不是语文知识,为学习语文方法的智慧成长提供土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引领学生感悟提炼理解句子的常用方法:(1) 在句中圈出重点词并理解其意思;(2) 联系上下文中的有关内容,确定句子的具体意思,认识其表达形式;(3) 接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必要的思维补充,产生具体感受;(4) 朗读背诵积累。

3. 精巧导练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设计言语训练活动,必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在练笔之前、之中、之后有现场指导,在交流过程中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仅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案例5]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像这样的叠词,课外中还有吗?

生:还有“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请同学们把“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叠词和“整群”“一批”“浩荡”对比读读,你从中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使用叠词表达的效果好,能突出鸟的多和场面的壮观。

师:这就是藏在文中的一个秘密,建议大家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尝试运用叠词。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句体会到鸟儿归林时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想象一下,灰椋鸟归林还会有哪些的奇特队形,模仿文中语言说说。友情提醒:注意搭配恰当如“排成……长队”“围成……椭圆形”。

生:有的形成一条威武的巨龙;有的堆成一座黑色的山峰。

生:有的汇成一条涓涓的溪流;有的形成一股奇特的龙卷风。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如果把刚才大家的发言连起来就是一组优美的排比。我们一起来试试。“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有的……有的……有的 ……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师:灰椋鸟归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壮观的归林图啊!

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的梯度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让学生逐步掌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感、语体感、情趣感、意蕴感、情境感,最终达到准确表情达意。

三、 反思:“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理性回归

1. 强调生本观念,深谙儿童之道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强调生本观念,要“以学生为主”“让学于生”,要给学生深读课文,自行解惑的读书和思考机会,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心理需求,尊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觉、感悟,顺学而教。要深谙教学之道,深谙儿童之道。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学生自己有所觉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唤醒和激励的艺术深化、敏化和美化感觉,并且促使学生,把感悟独特地语词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情思飞扬,个性张扬,享受思维和成功的快乐。

2. 营造良好氛围,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是有味道的,就是语言文字所展现的具体的形象、精巧的构思、深远的意境、美妙的情趣等韵味。语文的味道是需要细细地品、好好地读。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引领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要读出文章的景美、境远、情深;要品出语言的生动、形象、优美;要习得理解词句的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构段谋篇的方法。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

3. 加强语言建构,播下创造种子

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发现语言秘妙的慧眼,让学生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给其“种”下语言的种子。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课文的遣词造句,去探索、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密码,对认知的语言进行内化迁移,进而完成新的建构。

4. 重视习惯培养,提升语文素养

一两个优良的行为习惯可能是孤立的、偶然的,而优良的行为习惯才是、优秀结果层出不穷的保证,甚至可使一系列平凡行为产生不平凡的整体效应。习惯的优良才是真正的优秀。课内外阅读都要在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养成圈画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思考的习惯、善于比较品评、揣摩推敲的习惯、诵读积累的习惯……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咬文嚼字教案第6篇

日前,荣誉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厦门大学时,兴致所来,挥毫题字――“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殊不料,主持仪式的厦大副校长潘世墨先生,当场把“黉(hong 上声,学府之意)宫”念成了“黄宫”,莘莘学子尴尬,令人汗颜。

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热播期间,余秋雨教授点评时,把“仁者乐山”的“乐”(yao 去声,喜爱之意)误读成乐(le 去声)音。孔子《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对文科学生来讲应是常识性的问题。据说有数万名观众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及时、严肃”也是热情地指出余教授的“误读”之错。至于余秋雨先生能否“买帐”不得而知,姑且不论。这让我蓦然想起3年前即2003年的夏天,上海一位资深老编辑金文明先生出版一部22万字的专著《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金先生仅从《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这两部发行量最多的著作中,“咬嚼”出了126处文字和史料差错。然而,余秋雨先生读后颇不以为然。在《南方周末》记者的访谈中有惊人的“论语”:“金文明这样的‘咬嚼派’,究竟在‘咬嚼’什么!乍一看连毛孔都‘咬嚼’到了,像是在做学问,其实对于稍稍大点的文化学术课题都一片茫然。”这桩公案已经成为当代“文坛奇观”,必将流芳百世,好在两位“大家”的著作都在,白纸黑字,有好事者不妨一读,自有公论在。

今年春节晚会期间,尽管《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提前声称要“揪”春晚差错,大有“勿谓言之不预”的味道,结果还是出现了“神舟六号”误写成“神州六号”这样的“一字之差”。甚至把“开普敦”(南非的一个港口城市)说成了国家。郝铭鉴先生当时初步认定的差错计有28处,几乎每10分钟就出现1次。说到这里,在我记忆中抹不去的是有“国嘴”之称的赵忠祥先生的大作《岁月随想》风波。2000年的10月,有“中国第一字痴”雅号的李延良先生和资深出版家张景然先生一致认为,“《岁月随想》错误百出,语法、逻辑、修辞、字词等错得离谱,不接受读者指出的批评,从第1版到第16版,差错改动很少。”与此同时,湖北的黄晓曜先生也是个“不省油的灯”,竟然用了一年时间,写就洋洋18万字《透视赵忠祥现象――剖析〈岁月随想〉》一书。认为《岁月随想》中的大部分文章,篇不像篇,段不像段,不知所云。像这样的垃圾文字,竟然被一大出版社出版,还被评为“华东优秀图书”,这真是令人悲愤的恨事。

鲁迅先生坚持翻译要忠实于原著,曾被梁实秋先生讥之为“硬译”。赵景深教授也出来帮腔,在《论翻译》的文章中,把严复倡导的“信、达、雅”颠倒为“达、信、雅”,也就是“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不幸的是赵教授的译作中提供了笑料,“把半人半马的怪物”译成“半人半牛怪”;把“银河”误译为“牛奶路”。鲁迅先生《教授杂咏》中诗云:“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鸟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正是讽刺这位教授,“对于翻译大有主张的名人,而遇马发昏,爱牛成性,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翻译,却也可当作一点谈助。”文章千古事,还是以准确为是。不过,因名人错用了成语而沿袭下来的例子也有。章士钊先生在《孤桐杂记》文中把庄子语“每下愈况”误写为“每况愈下”,尽管鲁迅先生在嘲讽中予以指出,也每能扭过来,至今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成语。

“不以一眚掩大德”,我们对名人用错了词,读错了音,还是宽容为好。平心而论,说句公道话,责任编辑应负大部份的责任。但是,名人也要有认错的勇气和拜“一字师”的雅量。当代的一位知名作家说,“凡伟大作家,根本不在乎什么行文错误,也不在乎什么批评”。此论实在让我辈难以苟同。“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理当“言有物,亦有序”,“修辞立其诚”。文思泉涌,以笔墨为生涯弄文字的人,往往“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因之才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推敲”故事。倘若自己的文章或讲话公诸于世后,引来数万人的关注即使是“找茬”,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岂能不欢迎“一字师”!

咬文嚼字教案第7篇

从2000年开始,这本杂志声誉日隆,也是在那一年,《咬文嚼字》开始“咬”名人。2000年,每个月“咬”一位著名作家,第一位是大作家王蒙。

2003年,因为编委金文明和余秋雨之间一场笔墨官司,《咬文嚼字》杂志为国人广为知晓。经过余秋雨一番“心中没有大文化”的讥讽,《咬文嚼字》被戴上了“咬嚼派”的帽子,但杂志并没有因此停歇,他们把“咬嚼”对象指向那些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的作家、学者和文化活动上,杂志为此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中招的名人不少,但像余秋雨那样竭力对抗的不多。大部分被挑出错来的作家、学者,都虚心地接受了意见,有些还“不打不成交”地和杂志社的编辑成了好朋友。易中天连用三个“绝对”支持这个举动,还为2008年的杂志合订本作序;刘心武更是把自己找出来的错误送给《咬文嚼字》编辑。

一场纠错,反映出的不仅是现在人们使用汉语的诸多不规范,从中或可看出被“咬嚼”各位的气度与胸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承认错误并不会降低学者的身份,而对错误矢口否认,怕就不是学识深浅的问题了。

本期“旁观”聚焦社会影响力非同寻常的文化名人,展示他们在文字“硬伤”面前的坦诚与狡辩,真实与虚伪。

王蒙大度

在2000年,被“咬”的12位作家中,王蒙是第一位。对于把自己作为第一个靶子,王蒙表现得很大度。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说,当时他们把针对王蒙的文章寄给他看,王蒙当时住在医院里,躺在病床上就把文章看了,并鼓励他们发表,他说:“其中九条我是接受的,有一条我还得再想一想。”郝铭鉴当时就问:“是哪一条?我们可以抽下来不发。”他说:“不要,既然是读者提出的,就让读者去提,我自己再想一想。”于是2000年第一期《众矢之的》的标题就叫《目标:王蒙,放!――2000年第一号战报》。

王蒙在《调门与选择》一文中有 “秀出于林”一语,应该是“木秀于林”。《暗杀――3322》中把未满60岁的人写成是“耳顺之年”,也是错误的。“耳顺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0岁才能叫“耳顺之年”。

《春堤六桥》里,王蒙写道:“过去常常批判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思想,我现在就是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感觉。”当年批的是“船靠码头车到站”,比喻一种“革命到头”的思想,因为码头和站都是旅行的目的地。码头不是车的目的地,船到岸也不会让人有“革命意志衰退”的联想。

在《想起了日丹诺夫》中,王蒙引用了一句古语“防民之口胜于防川”。这句话的出处是《国语・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由“甚于”连接的前后两种事物,更多时候是在坏的方面,前者超过后者。而“胜于”连接的前后两种事物,必须是前者优于后者,比如事实胜于雄辩。

《满涨的靓汤》中有这样一句:“诸肉诸骨诸海鲜诸山珍诸药材诸果诸蔬诸粮诸豆诸调料诸虫诸菌诸维生素诸矿物质诸基本元素钙铁磷铬铝硒锰铜碘醋……”而醋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而非一种元素。

还有错把“排遣”误作“排揎”;把500毫升当作500克重量;有两处用错了“华裔”一词;“稼穑”与种植并用,意思重复。

而王蒙持保留意见的一处错误是,“我”和“窃以为”能否同时用的问题。

后来,《咬文嚼字》经过检查,发现这一条确实是咬错了。郝铭鉴后来碰到了王蒙,向他表示道歉。谁知王蒙非常大度地一笑:“你咬错了,还是让我受到了启发,我可以举一反三,我非常欢迎你们咬。”他还专门谈到,语言文学不是小的学问,这里面大有学问,不要看这些作家在写东西,很多问题还是要重新来思考的。

“王蒙确实是有大作家的风范。”经过这次挑刺,郝铭鉴和王蒙还成了好朋友。

余秋雨拒不认错

“我没错,岂能认错?我若认错了,怎么对得起我的读者?”余秋雨被《咬文嚼字》杂志数次挑错后,态度依然强硬。

在被《咬文嚼字》挑刺的众名家中,余秋雨是最不合作的一位。余秋雨对被“咬嚼”深恶痛绝,不仅公开表示“不喜欢《咬文嚼字》这本杂志”,还将其形容为“禁锢作家创新思维的枷锁。”为此,双方还发生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笔墨官司。

早前余秋雨与《咬文嚼字》杂志社的关系不错,杂志社曾每期给余秋雨邮寄杂志,余秋雨本人也曾向媒体称赞《咬文嚼字》是好杂志。但自从《咬文嚼字》盯上他,余秋雨便要求不要再给他寄杂志,并通过其助理金克林转告他们: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余先生身上,少做无聊事,多做有用事。

2000年,《咬文嚼字》在杂志中纠出了余秋雨作品中的10处错误,当时由于联系不上余秋雨,所以没有听到他的意见。

余秋雨在书中的硬伤主要表现在旁征博引时不少说法信笔拈来,与史实不符。以《山居笔记・天涯故事》为例,余秋雨在提到宋庆龄之母倪桂珍时,将她说成是“浙江余姚的女子”。但根据《川沙县志》记载,倪氏其先为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年间被遣至浙江,在鄞县海滨捕鱼。后至川沙定居。说宋庆龄之母祖籍为“浙江余姚”似乎很勉强。而查《余姚县志》,也并无倪桂珍及其祖上的记录。

在《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中,将明代书法家丰坊同天一阁主人范钦作了一番比较。余秋雨认为丰坊“在其他不少方面的学问也超过范钦,例如他的专著《五经世学》,就未必是范钦写得出来的”。而据专家们查遍有关文献和工具书,都无《五经世学》的记载。丰坊的“世学”著作充其量只能说成是《四经世学》。余秋雨不知何故,添上了本来没有的一经,而更要命的是,余秋雨以此作为范钦和丰坊学问高低的一个标尺。其实这四部所谓的《世学著作》,只是毫无思想新意和学术价值的伪书。余秋雨怕是根本没有看过原文,便赞赏丰坊学问的高明。

在《白发苏州》一文中,余秋雨写道:“你看大明亡后,唯有苏州才子金圣叹哭声震天。”关于这一段描述,让不少专家看得目瞪口呆。据记载,金圣叹轰动一时的“哭庙案”,与“大明亡”其实毫不相干。他表面上是哭顺治驾崩,实际上是哭时败。金才子“因痛哭而被杀”,但他不是哭“大明亡”是显而易见的。

2003年,《咬文嚼字》资深编委金文明出版了《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对余秋雨作品中130多处文史知识差错逐一分析。这下,余秋雨与《咬文嚼字》彻底交恶。

余秋雨认为金文明太夸张了。金文明所谓的大量错误,有的是他不理解死文字与活文字的关系;有的是他不清楚学术文化界的现状,把历史学家新的研究成果当作了“错误”;有的是金文明读书太少,把自己没有接触到的材料说成是毫无根据。余秋雨认为,像金文明这样的“咬嚼派”纠缠真伪难辨的文史细节,对大一点的文化学术课题一片茫然,心中没有大文化,对年轻人创造性思维损害太大。

双方你来我往,笔战不断,成为2003年文坛的轰动事件。后来,余秋雨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咬文嚼字》上,但他一直拒绝承认那些错误。

刘心武最积极

“心武最积极了,不但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前两本书作为‘咬嚼’目标,还强烈要求把《揭秘(三)》也放进来。有人还戏称我们成他免费校对了。”《咬文嚼字》杂志副主编王敏说。

《咬文嚼字》杂志社事先已跟刘心武打了招呼,他不但欣然同意,还把自己已经发现的几本书中的差错发给杂志社编辑以供参考。并希望编辑部能有更多发现,让出版社再版图书时将那些错误一并改正。

《咬文嚼字》指出,刘心武在“蒋玉菡之谜”一讲中反复说到,红学研究中有一派叫“索引派”,无论是《百家讲坛》字幕还是后来的书中,都是这么写的。

实际上,这些“索引派”都是“索隐派”之误。“索隐派”是旧红学里的一支重要流派,力求将《红楼梦》中隐去的真背景、真事件探寻出来。其影响很大的观点是认为《红楼梦》写的是大学士明珠的家事。

“索引”是检寻图书资料的工具,而“索隐”指求索隐微,所以绝对不能写成“索引派”。

作者杨光在杂志中的文章指出,刘心武在《揭秘〈红楼梦〉》第二部写道:“‘锦衣公子’当然是说贾宝玉,‘拙兰芽’是指他不擅;‘红粉佳人’我觉得说的是宝钗……‘未破瓜’的意思就是还是处女。”并得出结论:锦衣公子宝玉和红粉佳人宝钗虽然结婚了,却并没有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实际上,“拙兰芽”原文是“茁兰芽”,兰芽即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茁兰芽”形容少年宝玉像兰的嫩芽一样茁壮,与“性”无涉。此处“破瓜”也不指“破身”,“红粉佳人未破瓜”是说“红粉佳人”未满十六岁。“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另外,“红粉佳人”是指黛玉而非宝钗。“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说得很清楚。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说到自己的经济状况:“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

刘心武认为这个“草”,说明她很谦虚,说自己是吃草的……

对此,作者沙鸣称,“一草一纸”显然是表示数量很少,“吃穿用度”,是概括生活所需;再用“一草一纸”作补充,是说明数量极少的东西也要靠荣国府供应。这里没有谦虚的意思,更不是“说自己是吃草的”。

刘心武先生在《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一讲中,谈到“傅鼐得到重用”,当了兵部尚书兼刑部尚书,是在“乾隆元年”,这与历史上的记载是不符的。

显然,傅鼐担任兵、刑两部尚书的时间,都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那时虽然雍正皇帝已经去世,乾隆皇帝(弘历)也已即位,但“乾隆”的年号还没有启用。

此外,《咬文嚼字》还例举了多处文史常识错误。如“老君眉”(一种茶叶)不是刘心武说的产在洞庭湖的君山,而是在福建光泽县的乌君山一带。

刘心武认为,“满州”、“长州”、“清圣主”、“索引派”这几处错误是校对的差错,“特别是前3个,很明显是校对的问题。至于‘索引派’,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觉得从字面上也讲得过去,一晃而过,所以有点闹笑话。”

对于读者提出的批评,刘心武诚恳地表示感谢,公开对媒体承认:“我确实对某些文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误说误用了。我表示抱歉。”

易中天绝对绝对绝对支持

《咬文嚼字》2008年第9期对易中天下了“毒口”,纠出易中天《品三国》和《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8处错误。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上)中串讲曹操《短歌行》一诗时,说其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一句,意为“明明的是那天上的玉轮,不知何时才中断它的运行”。

《短歌行》写于赤壁之战,曹操横槊赋诗,表达了及时进取的精神和渴慕人才的心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意思是“那空中皎洁明亮的月儿啊,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取”,以明月难摘取,比喻贤才难得。“掇”(duó) 的意思是拾取、摘取,不是中断、停止。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上)中说道:“在三国时代的三巨头中,孙权的寿命是最长的,七十一岁(次则曹操,六十六岁;再次刘备,五十八岁)……”刘备只活了五十八岁,与史实不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明确说:“(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可在后面的《品三国》,又出现这样一句:“托孤之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可见,说刘备活了五十八岁是一时失察造成的。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第五讲“韩信被杀之谜”,谈到韩信死前说:“吾悔不用蒯(kuai)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易先生解释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我后悔啊,我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被小孩子、女人所欺骗,所谋杀,我真是追悔莫及。”

上引韩信的话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易先生解释“儿女子”有误,这里的“儿”并不指“小孩子”,而是一个修饰成分,古汉语中,用“儿”限定“女子”,是使整个词语带有贬义。“儿女子”相当于“娘们儿”“妇道人家”,是对女子的蔑称。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两次误读了“力能扛鼎”。

讲“韩信身世之谜”时,易先生提到了项羽:“史书上说项羽是力能扛(káng)鼎,就是鼎(都)能扛(káng)起来。”

讲“刘邦对手之谜”时,央视开篇的旁白介绍项羽是“力能扛(káng)鼎的西楚霸王,贵族后代”。

扛(káng),意思是用肩膀承担物体,如“扛枪”,而“力能扛鼎”的“扛”念gang,意思是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力能扛鼎”形容力气特别大,能把沉重的鼎高高举过头顶,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本是描写西楚霸王的勇猛:“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说“力能扛鼎”“就是鼎(都)能扛(káng)起来”,理解也是不准确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书中将这个解释修正为“就是连鼎都能举起来”,这个改动是可取的。

易中天知道这事后,在电话里,对《咬文嚼字》杂志一口气说了三个“绝对”:“这件事情很好,你们尽管挑问题,我绝对绝对绝对信任你们。”另外,易中天还为《咬文嚼字》2008年的合订本撰写了序言,他给文章拟的标题是:“该认错时就认错”。

于丹知错就改

“于教授读懂这首杜诗了吗?有点让人生疑。”2008年伊始,《咬文嚼字》在第一期杂志上,“嚼”起了销售量以百万计的畅销书《于丹〈庄子〉心得》与《于丹〈论语〉心得》。该刊指出了前者5处错误。后者的3处错误。这一年,《咬文嚼字》向《百家讲坛》主讲人开炮,于丹第一个中招。

《咬文嚼字》杂志文章称,《于丹〈庄子〉心得》中,第一讲的标题“庄子何其人”就错了。若按《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庄子何其人”即“庄子多么人”,“这真是个可笑的说法”。根据于丹讲解的具体情境,可以说“庄子何许人”、“庄子其人”等。第二讲中,于丹提及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时,引用了杜甫诗作《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讲解该诗时却把诗中“秋”字误作“人生晚秋”,实际应指季节“天宝四载的秋天”。

在第六讲《谈笑论生死》中,几度提到楚国都城为“颖都”,实则为“郢都”,今属湖北省荆州市。而“颖”本义为禾谷外壳所带的芒刺,后引申出聪慧的意思。“颖”读音与“郢”相同,但从未用作地名。

同样是第六讲称,“儒家追求‘杀生而取义’”,而“对儒家学说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儒家追求的是‘舍生而取义’”。 汉语中的“杀生”一词,本义是“宰杀动物”,后来佛家用以指杀害生灵。“舍生”是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杀生”是伤害其他生灵的生命,二者意义迥异。

在《境界有大小》一讲中,于丹误把佛教“三界”理解为“前生,此际,来世”,佛教中“三界”另有所指,《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三生有幸”时特别说明道:“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在《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于丹多次提及《论语》总字数是“两万多字”,“似乎很有把握”,但这“只是一个想当然的说法,当不得真的”,可查证“《论语》总字数为15900字”。在该书第七讲《人生之道》中,于丹引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话,用以说明人生三个阶段,她误把“正反合”作“正反和”。据该刊详解,“合”指“自我与非我”的统一,绝不能写成“和”字,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第五讲《交友之道》中更是出现了“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的说法,该刊质疑“间接经验怎么会转化成直接经验呢”,并称“演讲时一时混淆,情有可原;但如果整理成书时,仍不加辨析,未免有急就章之嫌了。”

那么,于丹缘何造成这些错误?于丹的助理祝先生解释说:“错了就是错了,于老师也承认错了。若要深究原因,那就太复杂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那些错误,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据《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介绍,“读者提出了很多条意见,编辑从中挑选了八条,之后递给于丹。当天于丹就给予了回复,承认错了,并表示支持这八篇文章发表。”于丹还通过助手承诺会把挑出的错误改正。

白岩松不怕挑错

对于准备挑错的12位出书名人,《咬文嚼字》杂志社事先都会一一电话告知,但只有央视的白岩松公开在报纸上回应,说“我是很讲究文字的,所以我不怕人家来查我的”。但是他同时有个要求,查第二版,不要查第一版,第一版的错误比较多。最后杂志社挑了当时最新的第十一版《痛并快乐着》来查。

澳门回归,白岩松是直播报道主持人之一,他在书中回忆“就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突然接到紧急命令:我们几个主持人迅速去澳门临阵磨枪,一来增加感性知识,二来直播中不至于文不对题,三来直播中可以临时救场,替前方记者挡驾。”

所谓挡驾,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即谢绝客人来访。但作为主持人,为何要替前方记者挡驾呢?这里说的似乎是“护驾”。护驾、保驾,过去都是针对封建帝王的,现在已用得很泛,“保驾护航”成了常用词语。

白岩松在书中两次用到“塞翁失马”的典故。“恐怕也得感慨命运的神奇和‘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句话的深意。”后面又写道:“丢了东西却成了清醒剂,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祸福’”一次是“焉知祸福”,一次是“安知祸福”,但两次都是“祸福”并举。

祸总是明摆着的,所以别人才去安慰他。“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塞翁丢失了马,不知是祸是福,这种说法,不合逻辑,也不合事理。

“在这个情感世界一波三折的时代里,能有一段彼此相爱相守到始终的故事,怎么说也是一件幸运的事。”在这句话里,到是趋向动词,“到”哪里呢――始终,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始终”,通常是作副词用,意为自始至终,如“始终关心”、“始终支持”。在表述时间时,“到”的对象是“时点”,“始终”却是时段,搭配不当。

《痛并快乐着》八处用到“地平线”,除代序题目“地平线断想”外,七处用错。白岩松认为自己可以踩上地平线:“原来以为这山顶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上来了才发现:这不过是一个新的地平线……”还有“站在地平线上的人物,当然更多的时间,是把视线投向前方。”“地平线只用作出发”。所谓地平线,是指水平方向望去,天地相接的那根线。它永远在我们的前方,你往前走,它也往前走,可望而不可即,所以,谁都不可能站在地平线上。

咬文嚼字教案第8篇

一、 看剧照视屏,走近梅兰芳

1. (出示梅兰芳剧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板书:梅兰芳)(出示梅兰芳生活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小朋友们,这也是梅兰芳。他是一位先生,而在京剧舞台上却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真是让人佩服呀!想听一听梅兰芳的演唱吗?(放一段《贵妃醉酒》视屏)

2. 同学们被梅兰芳的精湛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他怎么会演得这么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咬文嚼字”要讲究兴趣、兴致的激发。学生们对梅兰芳或许知之甚少,这里通过运用观照片、看视屏,让他们走近梅兰芳,对梅兰芳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学第1自然段,初知梅兰芳

1.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却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找找原因。

【设计意图】 选择恰当明确的“对话话题”是“咬文嚼字”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在矛盾中被激发的,一个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怎么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呢?这个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2. 生自读课文后交流:“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 理解“没有神儿”。(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师介绍:梅兰芳小时候是近视眼,眼皮下垂,遇到风还总是流泪,这就叫“眼睛没有神儿”。

【设计意图】 儿童对词语的感悟和理解离不开生活的实际和情景,“咬文嚼字”也如此。学生对“没有神儿”这个词语的理解存在难度,通过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观察感受什么叫“没有神儿”。因为学生眼前有了形象的画面,理解就容易多了。

(2) 京剧演员的眼睛很重要,可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3)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料子”吗?你们看,老师外面穿的衣服是用布做的,这布就是做衣服的料子;里面穿的是毛衣,毛线就是编织毛衣的料子。那这里“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什么呢?(不适合唱戏,不具备唱戏的条件)

(4) 当师傅看到小梅兰芳的这双眼睛,会怎么想、怎么说?

(5) 师傅说的话大家都读懂了,谁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说这句话? 出示句式:

A.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B.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他 。

3. 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把第1自然段读得更好!(齐读)

【设计意图】 咬嚼感知“料子”一词,这里运用了三种咬嚼品析的方法:一是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物帮助理解;二是句式说练――让学生明白“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三是朗读感悟――轻轻拿起书,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 学习第2、3自然段,走近梅兰芳

1.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梅兰芳,你听到师傅这么说,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 梅兰芳和你们一样,并没有因为师傅的话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先天的不足,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生读)

【设计意图】 这里运用朗读感悟式的“咬文嚼字”,通过体验角色,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梅兰芳面对困境绝不放弃的坚定决心。

3. 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那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找出有关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4.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 这句话中有两个都表示“看”的词语,你能很快地找到吗?

(2) “紧盯”和“注视”可不是一般的看,那是怎样的看呢?(眼睛一眨不眨地看)

(3) 仔细看插图,梅兰芳他在干什么?他是怎样看的?(他看得很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鸽子飞到哪,梅兰芳的眼睛就看到哪)

(4) 我们也来学学梅兰芳练练自己的眼神。现在我们没有鸽子,也没有鱼儿,老师就用这光点代替鸽子。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鸽子,不要让它从你眼睛里溜走。待会我要问你看后的感受。(师边转动光点边说:一只鸽子飞过来了,又一只鸽子飞过来了,这只鸽子在盘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5) 采访、谈感受。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可以了,睁开。现在我就是一名记者,来采访一下小梅兰芳们刚才的感受:请问,你是怎样看的?你的眼睛有什么感受?(累、酸、疼)

(6) 是的,老师看出你眼睛里有泪花了。我们只练了一分钟,眼睛就累了,酸了,疼了,可梅兰芳却是怎么地看?(一直看、天天看)用我们书中的词来说?(常常)谁来读好这个词?

(7) 梅兰芳会利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小朋友展开想象说一说。(出示: ,梅兰芳在练眼神儿; ,梅兰芳还在练眼神儿。)想想看,他还可能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环境中练眼神?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8) 同学们,这样就叫――勤学苦练。

(9) 我们再来读好这句话,把梅兰芳的勤学苦练读出来。一天、两天、三天,他――(生跟读他紧盯空中……,或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他――(生跟读)一年、两年、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

5. 看着这双灵活的眼睛!想想看,这时谁会夸奖梅兰芳?(师兄、观众、师傅)他们会怎么夸奖呢?

【设计意图】 对重点字词的咬嚼品析有多种方法。这里,我抓住这篇课文的文眼“勤学苦练”,结合运用插图,联系生活,角色体验,展开想象等咬嚼品析文本的方法,进行了一场生动而有效的阅读对话。“勤学苦练”一词比较抽象,如何使二年级的学生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我抓住“紧盯”“注视”“常常”这几个词语,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结合插图理解意思,然后,演示文中鸽子飞翔的情境,让学生们置换角色,像梅兰芳一样去“紧盯”“注视”,从而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最后,让他们想象梅兰芳练功的时间,练功的环境,练功的场地。至此,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便在学生头脑中鲜活、丰满起来。学生们在这一体验感悟的过程中,不仅领会了词义,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积累了结合插图、联系生活、角色体验、展开想象等咬嚼品析文本的方法。

四、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学习梅兰芳

1.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

2. 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演出,还受到许多国家的邀请,到过美国、前苏联等国家演出过。

3. 教师补充拓展:1913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梅兰芳义演赈灾,把挣来的钱,捐献给日本人民抗震救灾。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后,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鬼子演出。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京剧大师”呢?

4. 小结:梅兰芳不仅在京剧方面很有造诣,而且热爱祖国,只有像梅兰芳那样,不仅京剧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称为“京剧大师”。

5. 你还知道哪些大师呢?(比如绘画大师:徐悲鸿、齐白石)

【设计意图】 “咬文嚼字”要讲究对文旨的体悟。我以“世界闻名”和“大师”两词为切入点,通过搜集梅兰芳其他的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在品质,对理解课文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既认识了一个“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更知道了热爱祖国的梅兰芳,这也拓展了文本的另一个空间,真正体现“大语文”的理念。

6. 同学们,梅兰芳从“不是唱戏的料子”,经过勤学苦练,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终于)

7.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请小朋友用下面的句式练着说说。出示句式:

(1) 经过( ),( )终于( )。

(2) ( )通过( ),终于( )。

8. 梅兰芳真了不起,真令人佩服,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咬文嚼字”是一种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归根到底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训练,学习与运用。这里,我运用句式导引说写的例子而又不拘泥于例子,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散思维,用“终于”造出丰富多彩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14. 梅兰芳学艺

常常 紧盯 注视

没有神儿 会说话

勤学苦练

【设计意图】 板书,也是“咬文嚼字”的一种常见形式。我紧紧抓住文中咀嚼品味的几个重点词语,它们先后动态地同步于课堂教学的过程出现,就是学生学路的清晰展现,就是文本脉络的清晰展现,更是课堂流程的自然流淌。

咬文嚼字教案第9篇

一、“从学情切入”备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才会有有效性

“从学情切入”,阅读教学备课的基本环节就应依次包括文本解读、分析学情、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案。在这个流程中,文本解读是基础,学情分析是关键。所谓学情分析,就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预料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需要,再结合文本内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及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制订出来的教学目标才会对教学有指导性。

但现实的情况是,备课时我们很多老师都跳过了“学情分析”这一环节。于是备课的流程本末倒置,变成了先看教参和资料,再看文本;依据教参和资料,让各种结论充斥头脑,教师却没有属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样制订出来的教学目标,常常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

比如,有位老师在教《咬文嚼字》时,设定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迅速找出文章观点、理清作者思路的能力。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运用到阅读与写作中。【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答法、点拨法、讨论法,使学生感知文本,学会推敲语言的方法。2、通过上述环节,努力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在阅读与写作中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2、提升审美品味,增强对作品评价的能力。

分析:且看“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第一个子目标,这样的能力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吗?第二个子目标,表述不清,更是引出了这节课是阅读课还是写作课的歧义。再看“过程与方法”的两个子目标。第一个子目标提到的“推敲语言的方法”到底有哪些?能这样容易被掌握吗?第二个子目标,要教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操作?再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两个子目标,也不是一节课就能养成的。其中“提升审美品位,增强对作品评价的能力”又是整个高中阶段语文科都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

很明显,这位老师制订的教学目标是没有办法落实的。究其原因,教师对文本只是“仰视”,没有对《咬文嚼字》这篇课文进行一番咬文嚼字,更没有考虑学情。一般而言,高中学生学习《咬文嚼字》的困难在于对文中所说的“文字和情感”的关系难以理解到位。所以如果考虑学情,《咬文嚼字》的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文字表达的韵味的独特感受,以及透过文字折射出来的作者的治学态度。

二、“从学情切入”上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才会有合适性

著名的“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授王荣生指出,高效的语文课堂,要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合宜的教学内容,二是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情切入,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来设计或生成学生“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