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好的文章摘抄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6 15:37:23

好的文章摘抄

好的文章摘抄第1篇

关键词:主题化摘抄;读写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47-2

“课外摘抄”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既能督促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又能加强语言的积累,提高对文章的领悟能力及驾驭文字的能力。一旦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就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从而促进学生的读写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叩问:阅读摘抄,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1.应付作业,流于形式

在学生的眼里,课外摘抄是语文教师布置的一项麻烦的作业,一边看看停停,一边抄抄写写,总觉得不够酣畅。为了摘抄而摘抄,其实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原点,失去了摘抄本真的价值,是一种机械僵硬,附着在阅读中的形式,会打击学生阅读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给予学生摘抄的时间短,往往是当天布置,明天就要上交,导致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2.内容呆板,缺乏兴趣

细细查看摘抄的内容,要么摘抄好词好句,要么摘抄经典诗句,要么书写阅读感悟……由于摘抄的内容是固定的,因此,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不需要选择和思考,体会不到摘抄的成就感,质量可想而知。缺少了思考的摘抄,学生看不到文字背后的魅力,体验不到作家的灵魂,不能促进自身写作的提高。望着看不到尽头的摘抄之路,学生会迷失方向,产生阅读恐惧感。

3.缺少主题,读写分离

很多语文教师都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辅以摘抄形式,以试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粗放的课外阅读,由于缺少针对性,其达到的效果似乎无从得知。由于学生的课外摘抄与写作训练不能融为一体,导致读写生活“分道扬镳”,大大降低了摘抄的功效。

4.评价缺失,持续乏力

教师把学生的摘抄作业收缴之后,简单地打个等第,下发给学生,之后进行下一轮的摘抄,至于学生摘抄的质量、效果和问题全然不顾。正是教师对摘抄不重视,缺乏相应的评价手段,导致学生缺少训练的内容,使摘抄的作用不能体现。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先要了解病情一样,教师应认真批阅学生的摘抄记录,给予充分的点评和训练,这样,读写才能结合的更加紧密。

二、操作:主题摘抄,架设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1.给予必要的时间,让摘抄成为习惯

就像文火炖鸡汤,如果时间太短,就不入味,汤喝上去不鲜美。课外阅读摘抄是一个积累和思考的过程,时间太短,阅读的味道就“淡”了,“营养”也流失了。课外摘抄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长效的策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揣摩书籍的语言和描写特点,合理的选择文章中的句子,细细研读,感悟精妙的诀窍,激发写作的灵感。

选择好摘抄的主题之后,我会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围绕主题,精心地选择文本中的句段。我采用活页的摘抄纸,一次一张,灵活方便,摘抄纸的内容有摘抄主题、典型句子、我的分析、我的练习等栏目。固定时间下发,固定时间上交,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养成主动阅读摘抄的习惯。

2.寻求摘抄的主题,让摘抄为写作服务

怎么选择主题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围绕写作教学选择阅读摘抄的主题成了我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摘抄中学习写作,陶冶性情。每周的周报讲评课,我都会根据学生写作的问题,设计训练的环节,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结尾描写”等,但仅仅靠一次训练是不够的,因此,我也会把写作训练的主题作为摘抄的主题,让学生读读作家是如何进行这样的描写的,并且要求学生选择几句写下自己分析。通过这样持续、系列的摘抄训练,学生不仅能读透文章,还能分析句段,提高写作审美水平。

3.点评摘抄的内容,让摘抄成为写作助手

很少有语文教师认真地上摘抄的点评课。缺少了教师的点评,学生摘抄的成果得不到展示,容易失去兴趣。通过摘抄评价课学生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在价值,促进学生的阅读质量。通过对主题句子的评价解读,感受作家在文章上的文字功力和巧妙构思,甚至可以触摸到作家的写作个性,这都值得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模仿和借鉴。

每周一次的摘抄评价课是我必上的一节课。课前,我认真研读学生摘抄的内容,给予相应的等第,围绕主题,划出一些典型的、值得借鉴的句子。课上,请学生朗读这些句子,围绕主题,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巧妙之处。围绕主题,我设计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摘抄的样本进行仿写、点评,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

4.进行针对的训练,让摘抄成为写作的影子

阅读指向学习写作的一种形态是直接为写作提供素材和资料,或提供写作上的借鉴,或激发写作欲望,引发某种联想或想象。在学生阅读摘抄之后,针对训练必不可少,在阅读摘抄的讲评课上,可以像美术课上的素描一样,模仿典型的言语形式,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性地写;可以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创造性地进行创作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我始终认为,离开了写作的摘抄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当阅读摘抄指向写作的时候,阅读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功效,摘抄才变成一种指向性明确的活动。

三、愿景:读写生活,打造一段永不消失的幸福

1.主题化摘抄,让学生阅读的海洋更深广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有不少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但能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拿起笔的却不多,主动做课外摘抄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阅读状态,导致学生阅读泛化,读写严重分离。

主题化摘抄促进学生带着思考阅读文本,关注的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状态,针对不同的书籍,围绕多样的主题,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价值。经过深入思考的摘抄,学生能感悟到文本用词的精巧、主题预设的到位、人物形象的饱满、思想意识到深刻……在美妙的读写的生活中,学生不仅有效地阅读了文本,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茁壮成长,更带来了整个读写状态的改变。

2.主题化摘抄,让学生写作的天空更灿烂

黎锦熙在《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中提出:写作重于讲读。潘新和教授也认为:写作是上位,阅读是下位,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只有打通了读写的渠道,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根本性发展起来。主题化的摘抄关注的是文本的言语表现形式,通过点状的挖掘,放射出耀眼的写作光芒。学生摘下文本中的句子,是对文本形式的思考和分析的结果,并由此带来对自己言语表达的影响和促进,再通过针对性训练,真正地做到读写迁移。

好的文章摘抄第2篇

关键词:摘抄;课外阅读;能力;实效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阅读已深入人心,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让学生大量阅读已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共识。升上中、高年级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不断增加。据此,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指导运用摘抄阅读法进行课外阅读,发现学生确实能够收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良好效果。

一、何谓摘抄阅读法

摘抄阅读法是指学生在阅读中,把自己感兴趣、有体会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的一种学习方法。摘抄的过程是一个选择、欣赏、感悟的过程。学生摘抄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他们认为文中最精彩的地方。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欣赏水平和价值取向,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原文的内容,丰富和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

摘抄对语文学习最大的好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摘抄的过程中,通过眼、脑、手共同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语言,而且也因为摘抄的这些语言是他们感兴趣的、有印象的,所以他们在自己的习作中就可能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语言,这就提高了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二、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摘抄阅读法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运用摘抄阅读法呢?笔者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实践:

1.传授方法

教会学生摘抄的方法非常重要。摘,一定要摘好的、优美的词句。抄,要抄写工整、讲究格式。摘抄优美词句外,写上自己的感受。摘抄时,笔者教学生归类摘抄,从成语、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格言、歇后语、童谣、佳句等方面入手进行摘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而选择,与课内学习的知识密切相关的、个人特感兴趣的或对写作有帮助的都可以记,如文中新颖的观点、精彩的片段、迷人的开头、含蓄的结尾等都是摘抄的重点。

对于在一些报纸、杂志上有价值的资料,还可以直接剪贴到摘抄本上。笔者还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摘抄配上一些小小的插图或为摘抄本设计富有个性的封面和封底,实践证明,这些做法使学生的对摘抄的兴趣更为浓厚。

2.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摘抄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步骤地进行,使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首先采用训练的方式,有层次地渐进。每读一本书,对于低年级或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仅要求做到“应该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下圈点、勾画,并多读几遍,如果能够背诵,那就更好”;对于中年级或语文能力一般的学生,则要求做到“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并想一想,说一说,好在哪里?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对于高年级或具有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就要求做到“收集与所读内容有关的材料、词句、文段,摘抄下来,并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赏析;在讨论会、欣赏会上,朗读自己的摘抄,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笔者在设计本班学生的阅读摘抄表时,即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赏析。不仅要求学生会摘抄,还要能说出所摘抄词句或段的好处或理由,借此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3.注重实效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不能只阅读不摘抄,也不能只摘抄少阅读,应养成读了记、记了读的良好习惯。摘抄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都积累了不少阅读资料。由于是自己的“杰作”,很多学生表示“每次在做新的摘抄”时,都“会一页页地翻过去”。其实,这就是一个“阅读―摘抄―(瞬时)记忆―提取―(长效)记忆”的反复积累的完整过程。通过做摘抄,学生体会到有许多好处,如可以读到很多好文章,积累很多好词好句;因为摘抄,学生的阅读面得以扩大,随着摘抄的积累又带来思维的活跃和观点的创新,同时又促使习作面的扩大,习作思路的拓宽。摘抄阅读法就在“读”的过程中开发思维,抓住目标;在“摘”的过程中扩散思维,形成能力;在“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再次发现、重组知识、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便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得以提高。我们可以从部分学生的摘抄作业中看到理想的效果。

4.鼓励坚持

学生阅读的成功感源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共鸣,得到肯定和赞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将能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收获的平台,满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交际的情感需求,还可以借此鼓励学生继续坚持阅读摘抄,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我校早读或午读时间,出示部分摘抄作业,让全体学生来评议:这位同学的摘抄有价值吗?在评中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并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每半个月对摘抄展评一次。展评之前,教师翻阅每个学生的摘抄本,发现字迹工整,摘抄内容好的或者有进步的,除了给予肯定的评语,还利用专门时间组织全班学生欣赏他们的摘抄本,利用早读课组织学生诵读优秀摘抄内容,并在教室里进行展示。

(3)通过校讯通让全班家长也分享他们的喜悦,当学生看到自己摘抄的内容被老师赞赏、被同学欣赏,受到家长的赞许时,更加有了主动阅读、广泛摘抄的信心和动力。

通过实践,我们感到,学生经常阅读并做摘抄扩大了课外阅读量,开阔了眼界,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课外阅读浮躁、走马观花的现象逐渐减少,课外阅读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了。

总之,我们运用多种策略指导学生多读书、做摘抄的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质,并不是奢求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都成为大作家。只为了引领学生浸润于书香,成长于书海。有了丰厚的积淀,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是水到渠成,从而实现了培养能力素质和提升学习质量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何文浩.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08).

好的文章摘抄第3篇

关键词:积累 观察 真情 批改 评讲

一、指导阅读,增加积累

现在的学生大多性情浮躁,很难做到平心静气地读书。他们享受着“快餐”文化以及网络阅读带来的刺激。读的书不多,记的句子少,能背的文章更少,积累欠缺,基石不牢,书到用时方恨少,写作时往往思维短路,文思枯竭,语言贫乏,“焦头烂额”地凑字数,复制或者翻版别人的文章,应付老师。鉴于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从增加学生的积累入手,有了积累的基石,写作时文句才会信手拈来。怎样增加积累,是不是简单的背诵别人的优秀作文进行翻版呢?那样是不行的。现在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体验生活的太少了,那么我们可以从阅读中去增加学生的积累。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完文章就行了,也不是高兴读就读。阅读面要广,而且要坚持不断。在每堂课的课前五分钟里,我会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大声朗读,然后选择该文中最优秀的部分进行分析,可以是结构,可以是主旨,还可以是某一段优美的文字,甚至某一句经典的话。除了坚持不断地阅读外,我还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学会摘抄,并在摘抄后注明自己摘抄的理由。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摘抄,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也可以摘抄,有生活哲理的句子也可以摘抄,承上启下的语段也可以摘抄。在摘抄后分析学习写作手法,组句成段、连段成文的章法,语句的修辞手法等等。例如学生摘抄的:不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太孤独了;不要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为理想而奔波――太辛苦了;不要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由自在――太不羁了。想要的只是简简单单而又不乏味,快快乐乐而有不张扬的读书生活。摘抄理由:1、引用古诗句;2、采用了排比的手法;3、结构整齐匀称,三组语句形成并列式的结构;4、读起来琅琅上口,有气势;5、文笔优美。又如摘抄的: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摘抄理由:我觉得说得太有理了,多听少说,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尊重别人自己也才能更好的得到别人的尊重。

可见,学生在选择摘抄那些语句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优美语句的简单积累了,而是一种潜意识的融合了写作技法和阅读理解的积累。学生对喜欢的句子可以反复的读,反复的推敲,甚至可以在文章里借用,化用为自己的语言来为文章服务。这就已经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观察入微,深刻体会,真情流露

有的学生常常感叹,“我读了很多的文章,也摘抄了很多的语句,学了很多的写法,也会适当的运用,可是写出来的作文老师常常说缺少真情实感”,是啊,文章仅有文采,徒有形式,没有灵魂,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世间万物皆有情,更何况是我们又血肉之躯的人类呢。只有入微地观察万物,深刻地体会生活,静心地感悟人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能够与读者的心灵撞击火花,产生共鸣。大自然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在变化,只要我们认真观察都能发现其中蕴藏着深情:花草会点头,鱼虫会恋爱,花鸟鱼虫会讲话……所以诗人咏物,万物皆着是人之“色”。作家写物,万物皆着作家之情。以“我”观物,依然能着“我”之情。我们不仅仅生活在大自然里,更是生活在社会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如果和谐,那么你就会坦然,快乐,积极乐观;如果不和谐,你就会烦恼,痛苦难受,甚至悲观消极。如果你把这些联系真实地再现在作文中 ,真情自然流露,又怎么不能打动读者呢?

三、针对性训练,好文自成

在进行“指导阅读,增加积累”和强调“观察入微,深刻体会,真情流露”的写作要求的同时,教学中还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片断写作训练和限时作文训练。片断作文训练一是一些写作手法的操练,二是各种情景的写作训练,三是作文的各种开头和结尾演练。片断作文课堂常常有,写作时时不间断。比如学习《故都的秋》,就进行景物描写的片断训练。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就训练细节描写来凸显人物性格。 学了《边城》,就让学生运用想象续写结尾。大量的片断作文的训练,学生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写作能力,好文章当然会水到渠成。这就达到了花时短、学以致用的效果,也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认真批改,及时评讲

好的文章摘抄第4篇

一、摘抄容易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写摘抄本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学生抄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教师要会用。教师经常用,用得好,不但对学生的摘抄内容、摘抄形式起到指导作用,还能使学生很快爱上摘抄,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我经常告诉学生,把别人的格言警句、名言名段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写作中就成了自己的语言。我也时常把学生摘抄的精美语段或资料典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说:“××同学告诉我们……”“××同学写道……”听到这些话,被提名的学生脸上写满了喜悦和得意之情。久而久之,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摘抄,并渐渐爱上语文这一学科。

刚带这个班时,班上有个叫李××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作业写得一团糟。我努力了几次也没使他改变多少。在一次批阅摘抄时,我发现他的本子上抄着一句话:“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刻意记住了这句话。第二天语文课上,我逮着一个机会拿这句话来大做文章。我把这句话写在黑板的一角,署上李××的名字,让全班学生齐读并背诵这句话。又反复强调说:“李××告诫大家……”“李××都知道……”听着老师对他的肯定,感受着同学们赞许的眼神,李××羞怯地低着头,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欣喜。接下来的几天,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大有转变,尤其对待摘抄非常上心,时常有一些精辟的语段出现在他的摘抄本上,我也不失时机地在班上评说几句。后半学期,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语文课上表现得很认真,也很活跃。我想一定是他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才会对语文产生了兴趣。

二、摘抄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读书习惯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习惯之一。都说要多读书,但如何读?只读不写,容易走神。边读边抄,抄描写精美、议论深刻的句段,抄重点的有用的信息,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这个边读边抄的过程既提高了读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领会感悟文段的能力。通过摘抄督促读书,在读书的基础上摘抄,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自然会爱上读书。

三、摘抄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

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学生视写作为“难事”,主要原因就在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长期的摘抄、积累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胸中无物的困惑。首先,摘抄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精辟深刻的议论句、生动精彩的描写段,也可以是轶闻典故、典型事例,或名人名言、背景资料;可以抄课本教辅上的资料内容,也可以摘记课外读本、报纸杂志上的知识信息。这些内容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内容,同时也存储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其次,“读书——筛选——摘抄”的过程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技巧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积淀、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信息就会蜂拥而至,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到位。“厚积而薄发”,学生的笔下定会熠熠生辉。

四、摘抄让学生学会了知识迁移

好的文章摘抄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244-01

一、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方法。小学时期的学生知识积累有限,所以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来让他们进行理解,而如果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那么就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鼓励学生的自己学习。新课改也将学生放置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这就更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引导,为实现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而努力。教师应有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的观点,课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愉快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几十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就一定会比较强。比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组织学生通过齐读、小组读、赛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对短小精悍的古诗牢记于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读报刊和课外书籍,扩大阅读面,注意阅读材料的多样化,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知识素材积累。在农村小学,由于相关的教学配套设施不足,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发动学生集体的力量,鼓励学生每人拿出1-2本课外书籍组建班级的“图书角”,只要每人拿出1-2本书就能够阅读几十本,相信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加,这样以来班上就会有几十本课外书籍,足够学生一个学期的阅读需要,对于他们的课外知识积累意义重大。

二、通过摘抄,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阅读量不低,每天能看几十篇文章,但是却很难看到阅读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要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就应当在读到好词佳句、优秀诗文时都要熟读成诵,最好随手摘抄下来,以加深印象和方便今后运用。

小学时期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都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进行引导教育,而非强制教育。比如要想让学生明确读书做摘抄的好处,给他们讲名人读书做摘抄的故事是引导他们做摘抄的方式之一。我经常鼓励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养成摘记的习惯,摘抄之后能经常看看,经常用用,对今后的写文章、出专著肯定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最有效的还是要让他们认识到摘抄的作用。批改作文的时候,我会让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把一些引用得精彩的词句画出来,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互相比一比谁用的好词语多,谁把最近读书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作文当中去了。在评讲的时候我经常把他们作文中有些引用得特别精彩的部分当作范例来宣读、评点,让小作者讲讲自己是从哪里学到的,让其他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读书摘抄做积累的妙处,进而鼓励其他学生也要多积累素材,以便为自己的作文增色。

语文知识比较零散,积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是摘抄是永不过时的一项积累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再定期批阅,平时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定时把积累的语句进行整理分类。为了养成学生自主读书自主积累的好习惯,教师的检查是必需的。刚开始我采用全面检查的方法,当学生渐渐形成习惯的时候我采用了随时抽查的方式,可以抽时间,也可以抽人员。那几个习惯养成比较落后的学生是我关注的重点,既帮助他们找到没有养成良好摘抄习惯的原因,还要不断地鼓励他们督促他们。这样的指导督促坚持一段时间,学生自然就会形成摘抄的习惯,可能还会成为他们今后工作和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如果学生们坚持做摘抄,并能由浅而深,由杂而精,由个人摘录到集体交流,由纯粹的摘抄到配以一定的花边、淡雅的图案,由簿记式到卡片式等等,那么他们一定会在知识的发现、寻找、记录、梳理、提取、酝酿、重组甚至在美学,在修身养性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这其实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三、通过实践,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以致用”是对学习最直接的表达,同时让学习的知识及时的得以运用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的运用也能够促进学习知识的实践化,使学生积累的语言牢牢地存于他们的大脑之中,这也可以间接的提升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随时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或者用到自己的日记中来、用到写作中来,或者用到日常的会话、交流中来,通过一定的实践来巩固学习的成果,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写一写本地的春节、介绍一下本地的民俗风情,例如杀年猪、熏腊肉、吃汤粑、走亲戚等等,通过引导学生描述身边案例、记叙实际生活来减轻学生的写作难度,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善于记录生活、善于感受生活的良好习惯,这对于他们日后的知识积累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定期的知识梳理与汇总,例如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梳理、复习,以半学期为单位进行一次总结、汇总,通过不断的复习与运用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时时处处都有语文知识的影子,掌握这些知识其实也是在不断的积累语文知识。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理念,让学生从小树立不断积累的意识,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意义,同时对于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自主性激发也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好的文章摘抄第6篇

关键词:有效摘抄 步骤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4-0057-02

作者简介:吴美玉(1968―),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张家港市鹿苑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细述了古代学子为了学习勤奋摘抄的故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而随着出版业和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摘抄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笔者以为摘抄对于帮助学习、积累知识,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怎样才能使摘抄这种古老的学习方法再放异彩呢?笔者以为注重摘抄的实效性,实行有效摘抄,定能彰显摘抄的魅力。

一、有效摘抄的概念与意义

有效摘抄是历经筛选、吸收后的摘抄,是提高智慧、触发灵感的摘抄,是有目的、注重实效的摘抄。

1.有效摘抄是筛选、吸收后的摘抄

语文学习读为先,学生以生活为源头活水,与图书馆热切牵手,博览群书,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名篇佳作、军事法律,无不涉猎。阅读故事,了解知识,体悟哲理,欣赏丽句,结交名贤,事事关注。在对书本的研磨中,学生对所阅内容精筛细选,提取锦词佳句、格言警句、生活感悟等精华,细心体察,分析研究,吸收借鉴,实现对所摘内容的再次阅读,提取精髓、吸收养分。

许多卓有成效的人无不如此。蒲松龄设座道旁访行人,搜集摘录无数奇闻逸事,呕心沥血,写成《聊斋志异》;陶宗仪利用耕种间隙,把平时读书心得、见闻随手记到树叶上,放入瓦罐,累计数十年,整理成《南村辍耕录》。他们的成就昭示我们:有效摘抄是经过筛选和吸收后的摘抄。

2.有效摘抄是智慧化、灵感化的摘抄

夸美纽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期,常因书籍的陶冶而更臻完美。有意识地让学生摘抄至理名言,就如同与伟人对话。学生博采众长,夯实了文化底蕴,提升了文化品位,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有效摘抄还在于它的灵感化,摘抄那些言简意赅又凸现智慧的文字,如同聆听暮鼓晨钟,引人深思,使人顿悟,给人力量。

3.有效摘抄是有目的的、注重实效的摘抄

摘抄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它和教学一样追求实效性。事实上,有效摘抄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高学习能力,实现人的进步与发展。

(1)有效摘抄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平时写作常感到词汇匮乏、题材狭隘,缺乏新意,读来味同嚼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太少,肚里缺货,写作因而成为烦恼。而注重摘抄,注重积累,写作时也就可以避免“无米之炊”的尴尬,写作也就不再是苦事。

(2)有效摘抄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无止境,老师所授仅为杯水车薪,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摘抄应与提高自学能力结合起来。

二、有效摘抄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1.目标明确明指向

俗话说:“走路无方向,好比瞎子摸溪滩。”学生如果缺乏明确目的而随意摘抄,犹如航海而无指南针。所以,摘抄必须和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的摘抄,这样可以避免陷入盲目摘抄的泥潭而失去它的价值。比如《荷》专题的学习,学生有针对性地摘抄了咏荷的古诗文、名人与荷的故事、荷花的价值,还寻找荷文化的演变和文化与华夏渊源等,这样便由对荷常识的了解扩展到了对荷文化的全面认识。

2.循序渐进遵规则

摘抄需要遵循循序渐进规则,从易而难,有序摘抄。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多了,耗时又不易消化;少了,则蜻蜓点水而已。每次摘抄,可根据要求定量摘抄,并留下消化空间,哪怕摘抄的少些,也比囫囵吞枣或堆积纸上文字实惠。中学生可依据认知水平而逐渐提高标准,不宜单纯摘抄好词好句,素材可随个人喜好而变化,但凡自己所涉猎的,都可纳入摘抄范畴,从最初的摘抄妙词佳句、格言警句发展到摘抄生活感悟、时评佳论等。无论怎样,都得有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步登天。

3.相互交流多展示

摘抄成果如果“冷藏”在摘抄本上,那是资源浪费,所以交流学习是落实摘抄实效性的方法之一。每天晨读时,将摘抄成果朗读、背诵给大家听,课间将个人成果抄在黑板报上,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借助网络,将成果公布在网上,学生访问、复贴,相互交流学习,体验成就感,促使学生自己追求更高目标,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中学生读书漂流活动”,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摘抄成果的共享。

4.抄练结合勤应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摘抄当然不能仅仅落实在“抄”字上,还需以抄带写,现抄活用。设法让学生大量摘抄美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写作。学生摘抄的同时,自写赏析文字,老师批改评点,并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开窍”。由此形成师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局面。在以抄带写过程中,尤其应鼓励学生的灵活运用。缪梦娇同学在《我想和寒梅交朋友》一文中,就将摘抄到的优美词句恰当地应用在梅色、梅香、梅态、梅韵上,以表达与梅为友的美好感情,那些咏梅词句也不着痕迹地融入其中。对此笔者又是圈点勾划,又是批注评点,还在班上朗读。这种抄练结合,摘以至用,可以有效实现摘抄的价值,真正凸现摘抄的实效性。

5.功在不舍强兴趣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摘抄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摘抄工作费时费力,单调烦琐,如果尝不到摘抄的甜头,学生失去兴趣,摘抄工作就难以持久。因而不必拘泥摘抄形式,学生可慢抄细品,也可快摘速抄,前提是摘抄不以作业的形式出现,以免学生心生厌倦抹杀积极性而造成摘抄工作半途而废。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让学生感受摘抄的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也可保持有效摘抄的恒久性。“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洋洋千言,收放自如,这种得心应手的写作状态,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摘抄成果的喜悦,他们一旦享受到写作乐趣,对摘抄自然会倾注更多的热情。

在现代教育氛围中,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实施有效摘抄,使之筛选摘抄各种内容,吸收其精华,在升华智慧的同时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知识水平。而在这个过程中,摘抄这块曾经的“鸡肋”也会绽放出异彩,成为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鱼和熊掌”。

参考文献:

[1]谢广风.提高读写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摘抄的一点体会[J].语文教学通讯, 1980,(5).

好的文章摘抄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小组合作

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真切的体验。许多老师费时费力地去批改作文,讲作文,但成效都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找到一条指导学生有效写作的途径。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思维碰撞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写文章时常常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半天,挤出来的文章语言空洞,枯燥无味。要让学生的作文形象生动,首先得先让学生的肚子里有“料”,正所谓“腹有文章气自华”。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积累,就是“巧妇”有“米”之炊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切生动。许多教师意识到了积累对写文章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摘抄好词好句、留心观察事物、多读书等许多非常有效的方法,可是却见不到效果。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本,努力营造班级读书氛围,其效果依然不佳。我想主要是教学方式上的强制与命令,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他们把写作的积累当作了作业,摘抄就变成了机械抄写,而并非心灵的感悟,读书的自觉性也就调动不起来了。那么如何让学生自愿地去积累呢?

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效果不错。我在班里是这样实施的:每组有一本“精装”摘抄本。组内的成员和往常一样,都要积累好词好句,组员可以自由讨论这次积累的内容,每周摘抄在自己准备的本子上,把自己的积累展示出来,然后大家相互讨论,再选其精华,这样积累得多,又保证了质量。聚集起来的好词、好句抄写在“精装”摘抄本上,摘抄的句子可以签上自己的名字。每组的“精装”摘抄本还在组间流动。小组间交换阅读摘抄本,全班一起评选出最有价值的“精装”摘抄本。

这时候的课堂热闹非凡,各组都拿出自己积累的片段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个别学生争得面红耳赤,在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中洒下缤纷落英,令人欣喜不已。同学们纷纷把别的同学的积累的精彩片段摘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三步走通习作路

采取和积累素材相同的原则“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学生明白小组是一个团体,只有团体成功了,大家才会成功。

1.第一步:取材。教师给定题目后,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自己去选择与组织材料。学生围绕题目展开思维,想出一连串与题目有关的材料,然后从选材是否紧扣题目和内容、是否新颖两方面进行评选。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地进行点评和帮助,解决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不能取代学生,“一言堂”,剥夺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真正将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作文的要求联系起来,生活的积累不断从“内存”中提取出来,变成具体的文字。

2.第二步:构思。在平时的作文课,总喜欢先按照不同的文体类型结合范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大量阅读并记忆范文,然后模仿范文的方法去写作。这种方法虽然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成了僵化的语言组合,个别同学还照搬范文。写作文成了听写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真正体现。小组合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首先制订出本次写作提纲。然后四人口头作文,当这句话得到四人的一致赞同后,再接着写下一句,直至成篇。整个写作过程中谁都可以提出意见,仔细斟酌。为了避免讨论的杂乱无序、跑题偏题,教师要经常巡视,力求过程的开放与合作。在这个环节中,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对一些学困生或者性格内向的同学的关注,他们习惯将自己当作是组内的一个“看客”,没有积极地参与其中。因而教师要鼓励每个人都要讲,更好地去引导他,点拨他,鼓励他,帮助他树立自己也有能力参与习作的自信心。

3.第三步:修改。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就是批改作文了,一个班级五十多本的作文批改下来,经常是头昏眼花。这样的劳心劳力所得的效果却是很小,有些学生甚至只看了看作文的分数,对老师的评语和修改视而不见。这样学生的作文很难有进步。《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倡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才是有效的,于是我制作了作文评改记录表(如下表所示)。

好的文章摘抄第8篇

为了便于日后方便反复使用和收藏,()我们建议摘抄本的页数不少于80页,同时本子的大小不小于32开。

2、摘抄的要求

对于摘抄时使用的笔,应根据不同年级的需要作相应的选择。一二年级的学生建议使用铅笔,这样写错易于修改,保证簿面整洁。中高年级学生建议使用钢笔,这样既能督促自己认真摘抄尽量不要抄错,又能为五年级钢笔字等级考试做准备,还便于留档,给自己一份特殊的纪念。

对于所阅读的书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喜好选择。

关于摘抄的次数,为了保证能持续、有效地坚持下去,不建议每天不情愿地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建议一周可以安排两次,让学生根据学校回家作业的情况,自己安排时间。

3、摘抄的格式

好的文章摘抄第9篇

前些天,校长在大会上公开批评了一名学生——我们学校XX班的小涛同学,他抄袭别人的作品在杂志上发表,结果被读者解破,相关媒体寄了批评信到我校,这样的……是很不好……的。“Hello我能采访一下你吗?”我友好地向他打招呼。

“好,可以。你有什么就问吧,我会尽量回答你的!”“你为什么要抄袭别人的文章呢?好玩?”我尽量让他明白自己没有恶意。“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我自己的作品投稿总是被退回。而老师对我又抱很大希望,她鼓励我投稿,还帮我修改。班里有一个同学发表了作品老师是多么高兴呀!我,我怕老师会失望,情急之下就去抄袭别人大的了!做这是一点也不好玩的,真的!”“哦?为什么?能详细说说吗?”我追问。“在把作文抛到邮箱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好紧张,好象有什么灾难就要降临我身上。在作文发表后,我就更紧张了,紧张得晚上睡不了觉,做什么事也不专心了。我唯一想这一件事。那就是:‘有人发现了,去相关媒体投诉我怎么办?’——呵呵!可怕的一天终究到来了!——当老师、朋友知道了我的事时,我简直想变成空气飘走,再也没颜面见人了。”“那,你现在是怎样想的呢?”“我好后悔,觉得我不仅欺骗了老师和同学,更欺骗了我自己。成了‘作茧自缚’的蚕!”看的出他确实很后悔。“那你对写作有什么新的见解了吗?就是在抄别人的……这方面……的……唔……那个……”

其实,我现在是这样觉得的:摘抄别人的好词句代入自己的文章里面,这对自己的作文很有帮助,也是提高自己作文的好法子,但千万记住的是不要全文照抄,那就不是摘抄而是抄袭了!好有就是,我现在终于明白了,终于真正明白了,那就是:老师之所以对我们抱那么大的希望,出发点是为了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写作,并不是一定有我们发表作品他们才开心!”啊?我还不知道如何问,他就猜到我要问什么了,并给了我想要的答案。真棒!!“哦,是的,老师的想法一定是这样的!谢谢你的合作!我,可不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呀?”“好,你说!”“你为什么会乐意接受我的采访?”“呵呵,因为我看过你在杂志上发表的采访文,我知道你现在又想写去投稿,是吧!!我很赞成你去投稿,我更希望从你的文章中告诉所有的朋友们:抄袭别人作品是很不好的事情,不管有没有人发现,这始终是不好的!!因为这不是骗谁是骗自己呀!不劳而获又有什么意思呢?再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再严密也好,只要是抄袭之作都逃不过读者的眼睛!”朋友们,“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你们从中明白什么了吗?!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