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8 06:07:59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1篇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地方工科院校 发酵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教育部2010年6月23日启动了旨在促进高校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的实施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启动后,全国各类高校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科类院校备受鼓舞,该计划为这些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各类实践型人才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依据与培养方案,对各类高校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而言,该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与指导作用,为各类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教育方案支撑。

2011年,我院继清华大学等院校后,成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这为我院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直走在学院的前列。在该专业所有的专业课程中,发酵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极强、与生产联系非常紧密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理论课讲授的发酵工艺原理、发酵设备、发酵的微生物及其生化机制、发酵与酿造技术等内容不仅仅是理论基础,更对发酵工程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当前很多院校的发酵工艺学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知识接受的多途径性与实践能力。作为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工科院校,我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着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其知识开拓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在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中,我院发酵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一、革新理论教学内容和杜绝保姆式理论知识传授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材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向实践型教育偏移。教学内容可按照工业发酵生产的操作先后顺序,如菌种、培养基、发酵机制、发酵工艺过程控制、染菌的防治、现代生物技术在发酵中的应用、生物工艺实例等进行编排,去掉序言等不必要的或过分偏重于学术研究的内容。这样安排不仅能使学生感觉学习负担减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完整地认识和掌握工业发酵全过程。在理论教学内容够用的前提下,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探究能力。在理论教学中杜绝保姆式知识传授方式,“授之以渔”,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通过网络、电视、图书馆等多方位多途径拓展、更新自己的课程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一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发酵工艺学课程实验以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生产实践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发酵工艺实验,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实践技能,突出基本操作技术,并让学生明确这部分实验内容服务于所有实验,贯穿于整个实验体系。实践教学中的综合性实验融先进的方法和传统的基本实验操作为一体,不仅综合性强,而且具有浓厚的专业色彩,使学生能够带着强烈的目标和好奇心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为了完成实验,学生往往会去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反复修改和讨论并拿出方案。学生在学习中将由被动变为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生产实践性实验开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发酵生产的实际内容和具体操作流程,引导学生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地走上发酵工作岗位服务。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二要尽量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最好把实践教学中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可以建立网络,形成交互学习系统,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积极采用三维实践教学形式,如当前流行的三维仿真发酵实验,借助计算机在仿真系统上再现发酵控制过程的特性,模拟真实的发酵生产操作,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并掌握发酵过程各单元设备的操作方法。仿真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所学实践知识的高效率地领会与掌握。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手机、电子邮件等途径与教师进行联系,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发酵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应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只需将实践基本要求与过程讲述清楚,然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大部分时候让学生自由组合),最后在实践场所只扮演实验辅导员角色,进行必要的实验辅导,让学生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实践学习方式。从实验的设计、实验数据的测定到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的各种分析,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发酵工艺学基本原理,对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的变化与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特别要求学生对发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导致实验失败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之真实地认识到发酵工业生产过程,让学生既能体会到实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又能感受实验失败带来的沮丧,培养学生完整的科学思维,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很多院校只是将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学生参观的场所,流于形式,没有能真正发挥好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其实校外实践基地不仅仅是学生进行感性认识的场所,更是理论联系实践、在现场进行教学的场所。选择校外实践基地时,应注重校外实践基地的典型性与专业针对性,可有可无的专业不对口的校外实践基地最好不要设立。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重庆啤酒集团盐城公司、盐城泰来神乳制品公司等厂家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后,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先进发酵设备与生产线资源,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并聘请这些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做兼职老师,给学生讲解前沿的发酵工艺知识,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发酵工艺流程,增强其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多元的实践成绩考核方法

对于学生发酵工艺学考核成绩的评定,不仅依赖于实验结果或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也很重要。实验不论成败,能够做出精心的分析,都可以给予高分,应该容忍学生实验中的失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注重对于学生实践中的科学规范性与能动性的评价。将校内实践成绩与校外实践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课程考核成绩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

六、结语

我院进行发酵工艺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后,学生们对于发酵实验课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这种形式与方法能充分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其上课积极性高涨。通过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的训练,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真正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创新型人才,符合国家“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伍国明.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酿造,2008,24:135-136.

[2]胡博然,方维明.深化发酵工艺学总论课程教学改革[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3:58-60.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2篇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大”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担负大大小小的责任,品尝酸酸甜甜的滋味,需要给予特别的滋养与呵护。《成长教育》就是为了使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而编写的。通过《成长教育》,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66人,这些学生均来自于农村,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选择了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是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知识。

2、是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是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是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5、是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4、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从而珍爱生命。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应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4、让学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联系,采用“问问别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town planning professional, for example, in view of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curriculum target orient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xercise student'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skills.

【Key words】urban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城市规划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城镇规划专业高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法规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的教学环节,使课程发展趋于完善,本文尝试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

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在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第三、四学期开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第三学期开设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以理论教学主,辅以实践教学和第四学期开设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开设至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模块教学,在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建设课程信息和资料库,在零距离上岗的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2011年,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被评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时间安排不当

从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整个教学计划来看,由于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主要安排的是公共基础和大量的建筑设计课程,没有安排规划的理论课程,因此安排在二年级第三学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是学生认识城镇规划专业的首门专业理论课,同时在本学期还相应的安排了一些与总体规划相关的理论课程,如《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这样的安排旨在为第四学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但是大量的理论课堆积在一个学期,一方面使得每门专业理论课的课时量相对减少,学生消化起来感觉吃力;另一方面在仅有三年学制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接触专业理论课的时间较晚,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策性,因此城市规划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及时反映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教学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不断地涌现,同时,新规范法规及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和变更,如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2012年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实施,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来。

(三)课程实践教学不足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但是,受高职院校学制影响,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践学时偏少,教学实践环节不足,学生的动手设计及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学院城镇规划专业师资队伍较为年轻,总体规划方面的工程实践少,缺乏一定的项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实践教学。再加上课程实训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和顶岗实习,导致课程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院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该教材内容系统、全面,是部级“十一五”重点教材,是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但是,由于受众面主要针对的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类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在使用该教材时,内容就显得较深而多了,不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

此外,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所出版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材,因此迫切需要一本高职类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材,以指导课程标准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原理部分,理论性内容较多,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少量互动和案例教学,基本上是老师教什么,学生被动的学什么,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创造力与职业岗位素质的培养。

三、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一)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

不同于本科院校,根据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广泛的适应能力的应用型规划人才,在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同时,主要面向急需规划人才的中小城市(镇)发挥专业才能。结合城镇规划专业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和内蒙古地区建设行业特点,针对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提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思维培养”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想,并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力求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城市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经济技术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综合设计和综合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城镇规划专业知识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时间的调整

课程设置时间的调整主要是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分解,把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的内容分为总规原理(一)和总规原理(二),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内容安排在第四学期。这样的设置,不仅为理论、实践教学争取到了更多的课时量,任课老师不会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教学进度,而且拉长了学生学习、消化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相关内容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解决了大一学生接触不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尴尬。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重构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围绕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对企业人才需求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和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的指导建议,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选取。同时,课程内容的选取始终坚持以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法律规定为依据,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紧密结合,努力反映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把教学内容的选题重点转移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逐步凸现我院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以小城镇为主题、与规划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鲜明特色,从而确定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模块。如图1所示。

图1: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内容模块示意图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的改革

1、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按照我院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课程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实践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即课程实践所选择的均为实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课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体会真实的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其岗位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为了丰富课堂,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城市总体规划典型案例,尤其是学生较熟悉的或身边城市的规划案例进行讲授。通过个案分析,并引入其他城市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城市总体规划模式,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加强课堂讨论和组织阶段性方案汇报等形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进行汇报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要了解、准备好方案汇报,又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其他方案进行评比,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总体规划的认识,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题讲授,如在研究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时,邀请社会经济方面的教师就城市经济社会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城市经济社会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则邀请城市市政工程规划方面的教师就城市工程规划有关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和答疑,在此基础上学生初步完成市政工程规划方面的内容,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2、课程教学组织改革

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为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进行分阶段方案设计的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图2:分阶段方案的教学组织示意图

(五)加紧课程教材建设

课程以《城市规划原理》教材为基础,结合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组织教师以授课讲稿为基础编写《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训》教材。教材根据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关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以掌握基本原理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为目标进行内容的组织,注重设计方法上的解析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实用型、实践性的职业能力教学特点。目前该教材主体部分已大致完成。

(六)完善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除了将电子教材、教案和课件等基本教学材料上网之外,还将增加总体规划设计案例、总体规划相关法规、往届优秀学生设计案例等网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七)注重课程实践性教学

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由城市认识实习(城市现状基础资料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和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三部分组成。在这三个部分的课程实践中,始终坚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选取适宜的实践项目,通过现状调查—分析—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到提出规划方案—向教师专家组汇报交流—修正规划方案,直至提出规划成果的阶段性的实践模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全过程,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综合设计和综合表达能力。

与此同时,与企业联合,建立“仿真+全真”开放式的校内外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训基地,将教学项目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

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中,引入过程考核评价方法,建设学生作业评分标准体系(如表1所示),使各项内容的打分有据可依,增强作业评分的客观性。

表1:学生作业评分标准

同时采取“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与课程指导小组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如课堂参与程度、能力获取程度的评价由本班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由本班指导教师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指导小组共同评定。这样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学生评分成绩相对透明、公正,也使得学生在评分过程中清楚的认识到设计的优与劣。

四、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我们将根据课程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深入分析学生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案,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关注新的教育理论,注重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扩大学术交流,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课程教学特色,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友川,崔东旭,张军民,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高等建筑教育,Sept. 2006,Vol.15 No.3;

[2] 陈玉娟,唐瑜,应云仙,汪如钢,张静莹,独立学院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une 2011,Vol.10 No.2;

[3] 陈锦富,任丽娟,罗文君,《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新建筑,5/2009,129-131;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4篇

摘要:文章从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方法、考核方式,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针对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谈几点看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较强的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设定的原则

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使课程教学切实起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应当紧密结合;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强调针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130课时。按照理论与实践1∶1的原则,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为:在较好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从事小型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和屋顶花园等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并能将设计思路图纸化,制作出图文并茂、切合实际的电子图纸。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分解

根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上述原则确定的前提下,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有以下方面的能力:较全面地掌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在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具有园林艺术理论学习的能力;具有园林地形地貌设计,尤其是利用等高线进行园林竖向设计的能力;具有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尤其是自然式种植设计和花坛设计的能力;具有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小区道路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单位附属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小型公共绿地设计,尤其是街头休息绿地和小型广场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屋顶花园设计的能力。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体系

传统高等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强调的首先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注意与其他相关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对此,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属于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所谓“够用”,是指针对讲解各种园林艺术理论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新编排章、节及前后顺序,并使每一章为一模块,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三是注重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如下:(1)模块I: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教学重点为:园林艺术的概念和体系、园林的形式与特点、中外园林概述、园林布局的原则、园林静态布局、园林动态布局、园林色彩布局和园林造景等,从总体方面认识园林艺术。(2)模块Ⅱ: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教学重点为:地形地貌和水体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园路布局设计等。(3)模块Ⅲ:各类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教学重点为: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的设计,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小型公共绿地设计,街头休息绿地和小型广场绿地的设计和屋顶花园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进行园林史、园林艺术和园林新成就的教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绪论课时要巧妙地设计教案,把园林史、园林艺术和园林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由陌生到熟悉进而产生兴趣。如苏州园林、颐和园、纽约中央公园,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的绿化,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2005日本爱知世界园艺博览园,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等,这样可缩短学生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的兴趣。

(二)对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一些规律、园林美的形式尽量用生活实例加以解释,使理论学习深入浅出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把一些枯燥的规律用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来阐明,如讲到借用自然美时,用蓬莱阁的海市蜃楼、泰山日出等自然景象来说明。太阳和海市蜃楼并不是泰山和蓬莱阁的,但却能在泰山和蓬莱阁看到,并成为著名的景观,就是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当讲到比例与尺度的关系时,用成年人和儿童在游乐时所需的游乐设施的尺寸来说明。通过举例,使学生觉得园林艺术基本原理并不深奥,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并化为一种学习动力。

(三)改革课程授课方式,运用多种授课方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我们采用了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图纸讲评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综合能力。

运用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事先制作好教学课件,并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教室等手段,增强直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能实现现场讲课的情况下,利用电教片将园林植物、园林小品及有关的园林设计要素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将课程与工程背景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直观教学能使许多力学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既可培养学生兴趣,又可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及工程实例边讲边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会学并节省学时。案例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思考,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化、拓宽所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公开场合的应对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讲稿”的能力,并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研究者。

运用图纸讲评法进行教学讲评学生的设计作业,分为教师讲评和学生讲评两种方式。教师事先将学生作业拍照或扫描成电子文档,用多媒体讲解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不足,表扬优点。学生讲评就是模拟园林设计招标现场,要求学生当着全班同学讲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分析各景区景点,回答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竞争意识,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因材施教。为此,可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组成,即基础型模块、应用型模块和扩展型模块。基础型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必修课;应用型课程内容为园林规划设计的有关理论和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面向70%学生,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扩展型课程内容面向20%学生,分析研究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注重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精心制作精品课程网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知识的需求,另外,学生能借到或买到的参考书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学习。通过建设《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可以解决教学参考资料少的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尽最大可能地向学生提供设计素材和学习材料。目前,《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已经上网测试,设置的精品图库、公园绿地、设计素材、教学课件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不出校门便可游览很多公园和绿地。此外,《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网站还可以随时配合课堂教学安排相关内容,配合学生的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设计图纸,及时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验实训方法改革

实验实训的目的,除配合理论教学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实训在课堂上完成小幅设计作品的办法,实行课堂讲解图纸、巡回指导学生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实训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学生设计、制图主要在课外时间完成。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即64课时用多媒体授课,64课时进行课堂实训,学生设计图基本上在课后完成。上课时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案例讲解,找出不足之处,总结好的设计手法。我们采用“四步教学法”:(1)绘制手工现状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学校或附近的绿地绘制成现状图,学习绿地设计手法,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自己绘图了解各种园林要素的搭配,增强直观印象。(2)绘制手工现状改造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绘制好的平面现状图改造,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知道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不行,学会初步的设计方法。(3)绘制手工小面积绿地设计图。利用20课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平面布局设计、色彩布局设计、园林造景设计、一般街道绿化设计、小游园设计、广场设计等,要求完成彩色平面效果图、局部效果图。(4)绘制电脑设计图。利用30课时的时间强化电脑园林设计图的制作教学,完成各种小型绿地设计图的制作,要求作出CAD平面图、PHOTOSHOP平面效果图、PHOTOSHOP效果图和3DMAX效果图。

实验实训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图纸技巧的掌握,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而这一过程是艰苦的、枯燥的,要耗费大量的心血才能完成一个设计作品。只有找出每一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才能让学生得到提高。学生作设计图是重要的实训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实训作品的批改,并让学生接受。

完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全过程考核的原则,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均考核;公开考核的原则,让学生正确对待本课程考试;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即将学生能力表现和素质体现作为较大的权重系数在考核时加以考虑。

(一)实训成绩占50%

具体分配是:将每一次的实训设计进行量化评分,按实训次数分别赋分,总分为50分。出勤率占10%,只扣分不加分,迟到或早退一次减0.5个百分点,无故旷课一次减2个百分点,并不得评定优秀成绩,旷课次数累计达学校规定而不能参加考试的,按学校规定执行。履行了请假手续的病事假不减分,但累计达3次以上的不得评定优秀成绩。

(二)技能考核占20%

每学期进行两次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阶段设计能力。由教师根据授课情况和教学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园林设计考核,要求学生做出完整的设计图纸。教师根据学生图纸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每次满分为10分,共有两次。

(三)期末闭卷考试占30%

期末笔试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考试内容应包括概念、原理、思考题、小型绿地的局部设计题。题量要大,集中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设计的敏感程度。

参考文献

[1]赵建民.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5篇

关键词: 高校教学计划 维护与管理 优化策略

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课程设置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教学体制的不断变革,各高校的教学计划也在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是决定整个计划能否得以正常实施的关键。

一、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所涵盖的内容

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是整个教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安排教学任务的前提和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库的维护与管理、计划的执行、检查与局部修订管理、原始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管理、新开设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各院系执行教学计划的协调与管理、计划的调整与反馈、相关的统计查询工作等。

二、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管理内容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学计划是高校教学运行的基本依据,由各个年级(专业)的培养方案构成,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表面看来,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主要就是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课程的维护和管理。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课程又涉及了各院系及部门之间的诸多关系,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又包含了教学管理部门与计划所涉及的各课程承担单位及人员(院、系、教研室、上课教师、教学秘书等)的协调与沟通。

(二)管理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共存。

一般高校教学计划制定后至少要用四年,即可供一届学生用到毕业。因此教学计划具有其相对稳定性。特别是正在执行的教学计划,不得随意修改和调整。但同时教学计划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才能更好地适应实现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计划又具有发展性。

(三)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计划的管理是个持续的过程,既有每学期选课之前的集中维护和管理,又有平时的零星维护和管理。每学期选课之前的教学计划维护主要是所有开课学期课程信息的核对,包括新增专业的教学计划维护。教学计划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又分前期管理、中期维护、后期反馈,因此可以说教学计划管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内容和方向。它是教学过程管理的起点,也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基础。

三、目前高校教学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包括教学管理观念的提升和与现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教学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缺乏;教学计划课程资源库课程较多,有的管理混乱;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有待优化;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水平有待提高,等等。

四、优化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教学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谈谈具体优化策略。

(一)要想使教学计划的管理良好有序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先从做好教学计划的源头抓起,保证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1.完善教学计划制定主体的结构。

为保证教学计划质量,制定教学计划的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含学科专家)、学生、课程专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等。其知识结构必须全面反映影响教学计划制定的五个要素: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国家政策和教学资源,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规范课程资源的管理。

前面我们讲过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因此教学计划的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课程的管理。课程理顺了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的课程资源也在不断丰富。一所优秀的大学大约能为学生提供3000门至6000余门课程。面对教学计划课程库里如此多的课程,我们教学计划管理部门对其必须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对所有这些课程的名称、性质、归口、学时学分的分布,等等,特别是对他们的管理规则要能了然于心。

3.做好课程归口和开课一览管理。

为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管理的效率,必须按要求对各个学院各类课程准确合理地归口。另外,还要对所有的课程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管理。其中包括课程名称(中英文)、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课程学时/学分的分布情况等。按照一定的编号规律将各院课程作有序排列和整理,即做好开课一览工作。这会给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中提供诸多的便利。

(二)严把教学计划调整关,合理把握好教学计划的时态性特征。

计划一旦确定下来就应严格执行,包括课程、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开课单位(教研室)及任课教师等都不得随意变动。但同时学校又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就业市场的变化需要,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是有效达到对教学计划维护与管理进行优化的关键。我从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出以下建议。

1.重视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审核。

教务处编制分学年、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或称教学计划年度(学期)运行表,落实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审定后的教学计划所列各门课程、环节的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开课单位和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要尽量保证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及人员对教学计划的执行要达成共识,通力合作。

2.注重日常教学计划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

教学计划维护是每个学期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细节管理应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各种信息的核对、归纳、统计都要及时、准确。每个信息变动,每次计划微调,都要规范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就要求教学计划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扎实工作,一丝不苟,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管理水平为首要目标。

3.执行过程中确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尽管我们严格控制当前学期和教学任务学期计划的调整要求,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个别课程教学计划的局部微调。如确实需要调整的课程,应提前一学期向教务处说明情况,填写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注明该课程的总学时、学分、周学时、学期安排、变更原因等。学院签字后交教务处分管处长签字、批准后,方可执行。执行结果要记录在案。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教学信息,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程信息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增强教学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多借鉴其他学校一些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四)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与他人的协调沟通能力。

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具有明确的服务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性质和本质。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热情地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要能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服务,以专业的知识技能服务,使问题顺利解决。

(五)信息化平台运用(教学计划管理系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传统教学计划管理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情况。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给教学计划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主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来方便教学计划的维护和管理,在保证专业教学计划的规范化、完整化基础上来促进教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计划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遗漏和误报。

(六)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与协调应变能力。

创新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计划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探寻更有效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教学计划管理工作重在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总结,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计划管理人员既是教学管理工作职能部门政策的执行者,又与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秘书、教师打交道。这就要求计划管理人员把政策的原则性与各项事务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如何优化教学计划的维护与管理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然而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对于教学计划管理理论上的研究还需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新的理论的发现也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不断的发展中,创新和完善,乐于向其他高校学习,不断总结,借鉴他校先进的教学计划管理经验。虚心学习别人的精华,纳为己用,不可完全模仿,重在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计划管理工作走向高效、科学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孟繁华.教育管理决策新论: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系统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6篇

一、新课标理念单元教学计划特点

1.单元学校目标的多维度。

过去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基本上是以各项运动技术来划分单元的,在单元计划中突出的是运动技能的教学,单元之间的顺序基本是考虑季节特点和运动技术之间的联系,如冬天的长跑、春天的技巧,先学跳远,后学跳高等;单元内部的教学顺序主要是运动技术难易程度来设计的。体育新课程依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求,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提出了5个学习领域,并针对5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体育新课程的学习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运动技能和知识,而是多维度的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

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学年、学期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之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一方面是水平、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分解与细化,另一方面则是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单元教学计划既然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那么,它的基本格式应该能反映出水平教学计划的特征,即以学习目标的集合群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其主要特征,也就是说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必须要依据课程的水平目标,而且是一个“集合群”。这是新课标理念下单元教学计划一个最大特点。

2.单元规模根据水平和学习内容不同也各不相同。

我们过去的单元教学计划的规模基本是一致的,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很少考虑学习内容的特点,所有年级、所有学习内容的单元规模基本是固定不变6-8课时。这种单元规模虽然在始终强调运动技能学习,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体育新课程强调各个学习领域在各个水平的目标各不相同,并且把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掌握部分运动项目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运动能力作为一种追求,倡导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希望学生在通过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进而达成课程学习的目标。

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单元教学计划的规模,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单元规模。新课程根据水平四以下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调重在培养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所以单元的规模不宜太大;对于水平四以上的学生,则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部分运动项目技能,积累一定的运动技能储备,进而形成自己的运动兴趣爱好,这时的单元规模则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合理确定,诸如篮球、足球等运动技能要求较高的项目就一定要设计大规模的单元计划,可以是20课时以上的单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单元”。这不仅是为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让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更主要能为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培养,为这些领域目标达成的“潜移默化”提供时间上保证。而对于活动身心、发展体能的学习内容则要设计成一般规模几课时单元。

3.单元的种类呈多样化趋势。

体育新课程学习目标的多维度,同时也影响着单元的种类,决定了新课程的单元计划种类的多样化。我们过去的单元计划的种类单一,全部是用运动项目的名称命名的,单元名称一般是“篮球”、“跳高”、“双杠”等,这主要是强调运动技能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时下,新课程中的单元教学计划,不能仅仅局限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更应根据新课程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为达成多维度目标的实施有不同的单元计划,确定单元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是目标,用“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指导计划制订的开展,最显著的是单元计划名称不能只是“篮球”、“跳高”、“单杠”等。相反有更多的单元计划名称,如“运动安全单元”、“合作参与单元”、“题材单元”等。

二、新课标理念下制订单元计划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制订单元计划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一个相同的教材用不同的教学思想去指导,就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过程、学习评价手段,也就有不同的学习效果。比如,学习“单杆、双杆”时,强调运动技能学习指导思想使我们特别注重学习单杠、双杠的运动技能,而如果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在技能学习过程的同时,就会有意识向学生传授通过单杠、双杠练习提高身体力量素质的多种方法,单杆和双杠练习中的安全问题等。再如篮球教学中,树立通过篮球技能学习是为了增进学生健康的观念后,我们进行教学时,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强调运球、传球、投篮等运动技能掌握,而应该是强调各种篮球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运用过程中对心理、社会适应、身体健康的促进。这样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整个单元教学计划中的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不同。

因此,新课程中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的前提,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保证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单元计划制订始终紧紧跟随新课程理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2.认真钻研《课程标准》。

首先,《课程标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标准,整个课程改变必须在其指导下进行。其次,《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价值的定位,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等方面的确定,到教学实施建议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无不凸显新的体育教育观、学生观,这些新的观念、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手段需要体育教师用心揣摩,这些新的东西掌握需要“只可意会”,甚至是“心照不宣”,是需要从“实践中掌握”的。第三,体育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实施几年来,由于真正进入课程实施的时间的先后不同,造成了全国各地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之城乡之间的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现实存在的差异,占整个基础教育80%左右的农村学校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情况与城市学校相比有很大的落差。

所以,我们必须反复不断钻研《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和要义所在,在实施中做到不断反思自己实施课程的行为,用各种教学反馈信息对照《课程标准》的理念,遵循行动研究方法原则,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实效性。特别是对于农村学校和新课程实施启动较晚学校的体育教师,更应该钻研《课程标准》,学习并借鉴他人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成功做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单元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

3.研究单元计划目标。

我们过去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时,一般是先确定内容,然后根据单元学习内容制定单元目标。体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目标统领内容,也就是说现在制定单元计划首先要研究分析单元教学计划的目标,然后依据目标选择内容,目标是我们到达的目的地,教学内容是道路,具体走哪条路,由体育教师自己选择,可谓是“条条大路罗马”。例如,发展学生体能中的有氧耐力目标,农村的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定时跑、定距离跑、校外越野跑,城市的体育教师可以选择跳绳、长时间的球类运动等。

研究单元计划目标时,第一,首先认真研究水平目标,掌握5个领域的水平目标是什么,达到水平目标时学生能够达到的种种表现,然后把水平目标分解到学年、学期中去。第二,在学期中结合季节、学生具体身体心理特点、学校场地器材等方面实际情况,把目标合理分解到每个教学单元中。第三,分解单元目标时,注意单元目标群的组合,考虑整个学期、学年5个领域目标中最佳配合,也就是说强调5个领域目标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这种相互有科学、合理的途径,存在一定隐性联系。例如,球类学习中容易渗透社会适应领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心理自信心;田径类学习对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形成有较好促进作用;体操类学习运用保护与帮助能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同时在学习体操技能时,可以传授学生发展体能中的肌肉力量和发展柔韧性素质等等。

4.研究课程资源。

要制订好单元教学计划,研究课程资源是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很好地钻研现有的体育教材,把握该项教材的技术结构、重点和难点,该项学习内容对学生多维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和途径。同时,注重对新兴运动项目和地方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钻研,使之能达到教材化要求。其次,对课程资源中的学生资源进行研究,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分析所教授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兴趣爱好、身体运动素质,能在学生的发展和运动项目及运动技能学习之间找到关联途径。第三,对本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设备和校园周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学校所处社区的体育情况,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资源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对本校的体育校园文化、体育传统项目等资源要综合考虑,使之和单元教学有机结合。

5.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评价。

在制订单元计划过程中,有了正确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了学习目标,选择了教学内容后,进行单元计划制订就要明确单元的性质,因为单元性质决定着单元教学课时数的确定,也决定着教学方法、评价的选择。一般情况,水平四以上的学生注重运动技能掌握的单元规模(单元教学时数)要在20课时以上,而活动性单元、题材单元、运动处方单元和水平四以下单元可以是一般单元,课时在6-8课时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个单元教学计划来说,要实现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需要用多少节课来完成,可以有一定的伸缩性。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条件对同一个教学单元所设计的学习目标,都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单元教学计划作为课时教学计划的依据,教学内容可以事先确定,但其时间的集合并不是完全固定。

第二步,根据单元计划的性质,单元规模,全面考虑整个单元教学过程,就是分解单元目标,把单元目标合理分解到每节课中。

第三步,在每节课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考虑每节课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手段和标准。最后确定该单元学习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单元教学计划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于初中、高中新课程的体育新课程实施有重要意义。由于每一个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程度,对课程资源理解把握程度,各个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等。这些都决定新课程实施中的单元计划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广大基层体育教师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制订各具特色的单元教学计划,更好推动体育新课程实施。

参考文献:

[1]顾渊彦,史署生.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单元[J].体育教学,2006,2:13-14.

[2]毛振明.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7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51

1 引言

我国目前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聚集效应使得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城乡二元矛盾也表现得愈加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新时期的城镇发展战略将更注重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平衡发展,将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作为承载转移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重要地区,旨在建设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同时,强调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的有效保护。

因此,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城乡规划学科,其研究对象的范畴与深度、研究方法等均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原属土建类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专业教学显然落后于这种变化,以建筑学为基础建立的相对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面临的一系列新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求城乡规划学科有着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的转变及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城市规划学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六个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专业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城乡规划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2013年,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新一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都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建筑学专业大平台之上的,现行的培养方案是在2011年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进行修订的版本,其知识体系设置涵盖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部分。其中,专业教育包括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以建筑学类理论和设计课为主;三、四年级以城乡规划类专业课程为主,如城市规划原理(一、二、三)、城市规划设计(一、二、三)、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等;五年级以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为主。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物质形态设计,重视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等内容,设计训练类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占到一半以上的学时,学生接受的设计训练较多,因而具有较强的构思能力、设计技巧以及图面表达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对涉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其它要素如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与分析方法则重视不够,难以支撑起对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和研究。

现行的课程体系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对照后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缺少与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区文化传统与特色等有关的课程,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广泛知识基础和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其次,对部分工程技术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课时将相对较小,属于相对薄弱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走人工作实践时成为知识体系中的短板;第三,相关知识类课程仅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测量等,对《规范》中重点要求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等知识点涉及甚少,远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要求。

因此,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与专业教育教学要求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调整并补充原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体系和目标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突出应用型大学培养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的要求。

3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针对新版《规范》和学分制改革的实行,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本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为探索城乡规划复合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3.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1 符合学科发展及专业评估的新要求

我专业建设一直是以建筑学大平台为基础来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层面,即由建筑设计阶段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的各种规划设计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设计表达的训练。

为适应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与时俱进。应该紧密结合《规范》,在满足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样方案要求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课程,增设有关村镇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城乡技术与信息以及城市开发与规划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课程;同时,开设有关社会经济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专题类等专业特色课程,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

3.1.2 体现传统特色及专业地域性,适应地区需求

我校城乡规划课程教学并且一直致力于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重发挥专业自身地域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地区特色和传统保护等,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北方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特点等内容。旨在培养既能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又能承担急需规划人才的内蒙古地区中小城镇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更符合专业培养与课程建设需要。

3.1.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之一。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构筑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毕业后能尽快融人到规划实践中去。专业课程体系应设置多种方式和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

同时,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系统的复杂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训练创新的技能和手法,鼓励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对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创造性解决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3.1.4 城乡规划类课程向低年级渗透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以建筑类理论及设计课程为主,三、四年级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由于学科思维不同,狭隘而相对简单的建筑设计转变为广泛而复杂的规划设计时,学生在这一过渡时期往往表现迷茫。因此,适当压缩建筑设计类课程学时,逐步在低年级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及设计类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树立城乡规划专业思维,缩短适应学科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3.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

3.2.1 增设学科基础课,加强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知识

首先,在学科基础环节中增设涉及村镇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旧城更新改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知识点的课程;其次,针对原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薄弱环节.增加相应课程的学时,如基础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课程;第三,完善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课程,在专业特色环节增设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课程,以弥补建筑学平台课程体系在这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起符合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而广泛的知识体系。

3.2.2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配合学生对外交流机会

课程设置中,针对某些常态化的重要专业竞赛,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期和教学内容进行配合。如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研类和设计类作业竞赛、城乡规划学会组织的“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与其他高校共同举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等,将专业课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毕业设计等课程开设时间进行调整,配合各类设计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科视野,提升其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2.3 以课程专题形式,将专业相关知识融人设计主线

在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主线的设计类课程中,穿插与设计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专题,以授课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加入《城市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预测方法》、《城市产业分析方法》等专题,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人设计实践环节中。

4 结语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对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逐步的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以期构建组成完整、联系紧密、功能明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技能、敏锐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协作能力的新一代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满足专业培养为城乡建设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15):11-12.

【2】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6-54.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8篇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 教学方法 精品课程 衔接 拓展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2-0038-03

一、引言

城市总体规划是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法定规划中居于核心层面的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整体集成和综合检验的地位。由于能够将多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内蒙古工业大学教研组申请《城市总体规划》为精品课程。获批后以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内蒙古工业大学通过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等手段,将区域规划、城市经济运行、行政管理等相关知识融入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构架,实现该课程与前置和后续课程的有效衔接,广泛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一)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设立于2002年,现行教学体系建立在建筑学大平台之上,课程设置采取2+3的培养模式。城市规划专业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与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接近,进入三年级之后逐渐开设城市规划专业课程,形成以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等理论课和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其中,城市总体规划开设于第七学期,共108学时,采取真题真作和真题假作的方式,完成一个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学生通过现场调研、基础资料搜集整理、分析预测、方案设计、图文表达、方案汇报等学习过程,将前期有关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等课程的知识应用于规划实践,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综合知识进行方案设计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如表1所示,城市规划理论课程开设时间与教学内容均与规划设计课程相配合,注重与规划设计课程的前期调研环节、基础资料整理分析、规划预测等内容的有效衔接。城市总体规划的前置课程有:城市规划初步、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地理学等,分别开设于1~3年级;与总体规划课程同时开设于第七学期的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等;后续课程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二)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1.系统性

城市规划课程设置采取“2+3”的培养模式,前两年的课程设置与建筑学专业基本相同,从第五学期开始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发展史等城市规划专业理论基础课,为后续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奠定先期理论学习基础;第六学期开始开设规划设计课程,转入城市规划设计学习阶段。这种从“建筑初步”、“城市规划初步”到“建筑设计”再到“规划设计”的课程设置方式,遵循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规律,系统性较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建筑学专业训练后,具有一定的空间把握和形体塑造能力。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居住小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间穿插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内容,课程设置也是由简及繁的渐进式、系统性教育方式。

2.综合性

内蒙古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是基于其建筑学院学科特征和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特点而产生的具有专业禀赋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建筑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知识。

按照这个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较强,毕业生可从事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建筑咨询等工作,就业面较为宽泛。

3.实践性

城乡规划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城乡规划教育也是围绕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以专业课为核心,学科基础课和实践教学为辅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包括总体规划在内的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课程题目的选择、教学过程安排和作业成果制作,均模拟实际项目运行过程,让学生尽早在实战中融汇专业知识,增长实践技能。

三、总体规划教学方法探索

(一)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学科基础课高度关联,所学相关内容易于在城市总体规划教学中得到综合应用,改善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效果,对于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专业影响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倡导选择合适题目 “真题真作”或“真题假作”,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性、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参加专题研究,将学习成果作为实践项目的组成部分,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衔接。

真题性题目选择,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依托实践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解决相关理论课程相互独立、缺乏实践支撑的问题,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真实的训练,运用多学科相关知识解决城市问题提高了对城市综合性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做到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有效衔接和专业知识领域的拓展。

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扩大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大胆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开放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建立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多项交流的教学平台。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中,突出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现问题,养成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题研究,主动查找文献、解析案例、探索解决方法的良好学习习惯,全面锻炼学生的调查、分析、研究、规划和表达能力。

将教学成果作为实践项目成果的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项目,成为实践项目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从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现状分析、方案设计、成果汇报等各环节均由学生作为主要完成者,全面锻炼学生的基础调研、方案设计、组织协调和图文表达能力。实践环节的参与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特征的认知程度,加深了对城市的理解和对城乡规划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交通、等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与此相适应,目前开设的其他学科类课程有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作为总体规划课程学习的辅助。课程开设时间与教学内容均与规划设计课程相配合,注重与规划设计课程的前期调研环节、基础资料整理分析、规划预测等内容的关联衔接。

通过《城市地理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宏观区域分析能力,为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提供区域和城镇体系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城市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城市规划分析预测方法的讲授。通过《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等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总体规划中城市市政方面的知识,并为总规课程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的衔接与拓展,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社会现象和城市问题,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专业调研》中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并与《社会综合实践调查研究》等实践环节相配合,让学生了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人口、城市化、经济分析预测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

(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满堂灌”授课方式难以应对信息化时代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冲击,城市规划教学中的理论课程讲授需要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的已有理论成果,关注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现象,不断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本次精品课程建设中,为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内蒙古工业大学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以及改革。

第一,引入实践案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经典案例评析为依托,讲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编制程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直观、便于理解的实际案例分析深化理论知识学习。

第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方式很难满足学生获取知识多样化的需求,教师需及时改革教学模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直观地通过图片、视频介绍规划案例。

第三,课堂中引用并推荐恰当的阅读书目和资料也是增强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设置热点问题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资料查阅和问题分析,以课堂分组讨论或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地理背景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扩宽了知识面、培养了逻辑分析能力,不同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对城市要素的分析成为学生完善规划设计构思的基础。

第四,开展专题研究教学。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需求,增加有关区域分析、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分析预测、环境生态保护建设等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城镇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分析手段和方法。

(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多重目标模式和多重行为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一个合格的规划师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持续的规划创新能力,因此城市规划教育中应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总体规划教学中,通过现状调查、现场踏勘、资料分析、方案讨论、成果制作等途径,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综合性较强,教学中将多学科知识贯穿其中,引导学生熟悉现状、认真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构思和多方案比较,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知识获取能力。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迅速吸收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冲破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的束缚,从城乡的空间布局、经济功能、生态环境、社区结构、文化氛围、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其次,应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一个好的规划一定是设计团队集体创作的成果,创作过程中经常要协调各种关系,因此协调沟通能力成为规划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中,应通过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总体规划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图文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现状调查、初步方案构思和最后方案都要求学生汇报,汇报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准确、熟练地表达出规划意图。由于总规编制中的文本和说明书撰写要求较高,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而草图和最终成果制作,也锻炼了学生的图文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是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整体集成和综合检验的地位。借助城市总体规划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将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经济类课程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现更好的衔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产、学、研、用相结合,增强城市规划的专业特色。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光杰.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规划师,2011,10(27):111-114.

[2] 顾凤霞.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59-62.

[3] 秦小东,杨娜.工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经济类课程设置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1(2):51-53.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第9篇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国家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不断地下放权力,尽管学校层次仍然没有多少课程权力,但当时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范围内,都有一小部分权力安排地方课程或者说乡土课程,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的需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全民族素质。国家教委也适时地制定了课程教材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确定了教材审定制。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进入适当的分权时期。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序幕,也是课程政策地方化的开始的一个标志性法律。该法规定教材由以前的国定制改为审定制,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强化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思想。1988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该计划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同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和浙江进行以地方层次课程决策为主的课程改革试点;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编写多种不同的教材,并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实验,然后正式推广。进人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政治、社会、经济及学校改革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国家教委在1990年对1988年的教学计划做了修改,1992年8月,又正式颁发并在全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下称《课程计划》)。以后,《课程计划》便代替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规定了地方课程,并规定由地方政府规定统一的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

《课程计划》首次提出了“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实现了建国以来课程管理政策的较大突破。但课程安排基本上是以国家为主,地方安排课程的比例依然很小,留给各地管理课程的余地还不大。1993年2月,我国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规定学校应该“合理地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一部分应占周总课时数的20%—25%。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这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又一次转机,它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雏形,为后来校本课程政策的出台打下了基础。在这一阶段,我国课程政策向地方分权趋势明显,但是学校在课程政策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就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而言,国家课程还是占据着主体地方,地方课程处于试验阶段,处于辅助及补充的地位。

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多元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在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之后,为保障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教材三级管理模式的运行,使课程权力部分地下放到了学校这一层面。实行三级课程政策的实质是课程权力的再分配,意味着基础教育的课程从“自上而下”政策机制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政策机制的转变。有利于国家加强宏观的调控与指导,转变政府的职能,适当扩大地方尤其是学校的课程权力,改变“坐等上级指示精神”的被动局面,调动各层级权力主体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决策、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去。如200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地方和学校安排的选修课占周课时数的10.8%至18.6%,同时学校还需要承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占8.8%)的课程,从而改变了以前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在原则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为了更好的落实三级课程政策,国际陆续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2001年6月8日,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提出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教材编写与审核上“实行国家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毽汀于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审查。在课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高中各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除外)中,学校课程权力的进一步下放表现得更为充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以及校本评价,都依赖学校层面的课程权力的充分发挥。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